文学作品特色

2024-09-24

文学作品特色(共12篇)

文学作品特色 篇1

《夏洛的网》这部儿童巨作是作家E.B怀特创造于19世纪的50年代, 一经出现就广受欢迎, 风靡全世界, 已经发行千万册, 可以说这部文学作品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儿童文学。其具有质朴纯真的特征与气息, 这是其他儿童文学作品无法相提并论的。这部小说中没有其他儿童作品都有的漂亮城堡, 只有两个角色鲜明的动物主人公, 一个是小猪威尔伯, 另一个是漂亮又温柔的蜘蛛, 名字就叫做夏洛。这部作品的背景也没有设置在美国常见的现代城市中, 而是设置在具有美国特色的农场中, 这个农村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 怀特用细腻的文笔描述小蜘蛛夏洛怎么将自己的好朋友小猪威尔伯救出来, 甚至最后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获取威尔伯的生命的过程。这部作品充分体现出主人公之间的友谊, 夏洛和威尔伯之间获得互相的依靠和信任。而在作品的最后结尾地方, 获得生存机会活下来的威尔伯将这份友谊传递给下一代, 充分寄托作者个人情感。

从作品的字里行间里也能够感受到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给众多读者心灵上带来的震撼与深刻印象, 充分展现儿童时代不同时期对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因此《夏洛的网》一经出版, 作者独特的语言特色就将其文学成就推向顶峰, 更展现出儿童文学语言上较为显著的特点。

一、口语简单, 语言鲜明

基本上丰富性、延展性以及积极性都是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所必备的。即使《夏洛的网》在故事情节方面比较简单, 可是作者怀特就用简单的话语将两位主人公以及坦普而顿, 弗恩描述出来, 语言鲜明且精炼。《夏洛的网》中有一处十分经典的描述, 关于坦普尔顿的几个简单动作, 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坦普尔顿为了自己的私欲是如何获得夏洛的食物, 没有想过夏洛失去食物后会怎么样, 还有和夏洛一起去集市的时候也丝毫没有为夏洛当时的处境感到担忧过, 等等描述。作者用简单的语言就将老鼠自私而又冷漠的个性刻画出来, 让小老鼠自私的品行在语言描述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当读者独到这一段的时候, 通过语言就仿佛看到一只鲜活的坦普尔顿展现在自己的眼前。在故事中, 很多动物都提防着坦普尔顿, 比如鹅妈妈就认为坦普尔顿是一只没有责任感以及同情心、作风更加不正派的邪恶老鼠, 用夏洛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只顾自己, 从来不顾名人。

作者用直接而又简单的口语化语言表达出众多动物们对坦普尔顿的反感, 并且将坦普尔顿见利忘义的动物形象充分展现出来, 通过简单语言让读者更能够直接了解怀特自身对丑恶事物的立场。对坦普尔顿这只小老鼠的描述很真实又不失张力, 简单而又不失鲜活, 因此从这部作品可以发现作者怀特真正用语言将丑恶摒弃在外, 充分发扬真善美。

二、语言幽默而生动, 充满感染力

怀特不仅仅是一名儿童文学作者, 还是一名编辑、一名散文家、评论家, 这也是由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与阅历缔造的。正是集众多身份于一身, 怀特在进行儿童文学创造的时候才能够用简单又有力的语言将人物刻画出来, 同时也在作品中展现其语言上的幽默天分。怀特在构思《夏洛的网》中很多比较特殊场景的时候, 将展示个人幽默特色的语言融合于其中, 让读者能够从语言中获得生动形象并且细致入微的精彩情节, 这样也能够让读者体会到更多的童趣快乐。比如, 威尔伯从别人口中知道自己的最后命运有可能是变成熏猪腿, 非常害怕并且不停呻吟的时候, 怀特是这样的描述的:“我不想死啊!我要好好的活下去, 在这肥料堆上舒服的生活, 我要和朋友们一起呼吸着美丽清新的空气, 并享受着美好的阳光浴!”这个时候威尔伯表现出的状态是常常在孩子身上体现出的固执和天真, 充分的代入感, 让读者能够充分感受到儿童文学作品自身充满的深深魅力, 当读到作者营造的特殊场景时能够被深深吸引, 比如老羊对威尔伯说的话:“你发出的叫声就是噪音, 但确实也非常美丽!”从动物形象来看老羊就是人类中的长辈代表, 性格内向且不太会说话, 但是又不失率真的本性。可以自我想象一下, 作者用夸张而又幽默的语言向读者展现出一只老羊都在讽刺威尔伯的场景, 将原本是很悲伤且严肃的事情展现出轻松欢快的气氛。正因为读者用幽默有趣的语言将各个场景表现出来, 才能够更多的影响众多读者们。比如读者在描述坦普尔顿拖着身体路过猪圈向躺在角落里的威尔伯喊话是这样描述的:“我回来了”、“真的是爽翻天的一夜啊!”、“难以置信的人类大餐和酒宴啊, 我是真正的狠吃了一大顿!”, 口语化的语言表达, 十分鲜明的将坦普尔顿自私自利的本性崭露无遗, 并且幽默又不失生动的语言为读者带来滑稽效果, 吸引读者阅读、品读。读者在被作品深深吸引的时候又能够细细阅读作品中的内容, 感受作品带来的儿童童趣以及作者自身的情感与感悟。

三、情感细腻化, 语言具有传递性

儿童文学针对的群体是儿童, 因此作品中的语言不仅要细腻, 而且还要深刻, 这样才能够将青少年读者的情感深深吸引住, 青少年时期的情感与感受能力都比较突出。而在《夏洛的网》中, 夏洛和威尔伯之间隐藏的浓浓友谊让读者们感受震撼, 并且产生强烈共鸣。比如描述威尔伯在黑暗中听到一个之前从没有听到过的细小声音时是那么吃惊的时候, 就可以感受到它是多么惊讶, 虽然这个声音很细小, 但是却很好听, 因为它为威尔伯带来了友谊, 而作者也用细腻而又富有情感的简单话语将其表现出来, “我可以做你朋友。我观察你一天了, 我就喜欢佩”, “可我看不起你, ”威尔伯跳起来说“你在哪里?”。那声音说“睡觉吧。明天早晨你就看见我了”。这个时候的威尔伯多么想要朋友, 正是这份需要, 夏洛在怀特的安排下来到它以后的生命中, 成为它活下去的转折点。当威尔伯正面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 大声的说“我不要死”, 而夏洛则轻快的对它说“你不会死”、“如何救?”、“这得走着瞧。不过我要救你的, 你给我马上安静下来。你要孩子气了”。这些层层递进的话语与情节, 让语言和情感充分融合在一起并向读者展现出来。

四、结论

怀特所写的《夏洛的网》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不管是在美国, 还是在其他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都可以说是最优秀的儿童读物。其语言的运用以及创造风格都具有巨大的文学价值, 充分展现怀特与其他作者不同的文学风格, 也正是《夏洛的网》这部作品将其语言特色表现到极致, 对我国儿童文学作品带来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夏洛的网》这部作品所具有的主要语言特色中探讨, 分析其语言带来的情感感染力、传递性和鲜明性。运用独特的创作手法为儿童带来积极正能量, 促进儿童思维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伍荣华.为《夏洛的网》作叙事分析[J].外国文学研究, 2008.09:106-107.

[2]彭志瑛.从《夏洛的网》析儿童文学翻译的显与隐[J].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3.06:77-78.

[3]姜妹含, 程莉莉.儿童文学《夏洛的网》中的语言特色[J].中国校外教育, 2013.08:76-77.

[4]覃春华.儿童文学作品《夏洛的网》的语言特色透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07 (4) :135-137.

文学作品特色 篇2

尽管莎士比亚的时代距今已有四百余年,但是他的作品依旧受到广泛的欢迎,并吸引着研究者不断从中发现新的价值。

本文从语言的角度探究莎士比亚的艺术魅力,认为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主体采用素体诗的形式营造诗化意蕴、使用大量词汇创造了丰富的内涵、灵活运用多种修辞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用适合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塑造真实的形象是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主要语言特色。

关键词:莎士比亚 素体诗 修辞 个性化

一 素体诗营造的诗化意蕴

莎士比亚的语言最大的特色就是台词主体几乎都采用“素体诗”写成。

素体诗是一种没有统一格式的诗体,以抑扬格五音步建行,韵文没有脚韵,十分接近自然语言。

莎士比亚驯服了这种素体诗,打破原来统一拘谨的诗歌格式,用充满流动性和伸缩性的诗歌语言赋予戏剧的音乐性,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莎士比亚以他独特的诗人气质和诗人语言,给所有作品都蒙上了浓郁的抒情性。

莎士比亚的素体诗首先用来传递剧中人物的肺腑真情。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他这样形容罗密欧的感情:“没有等你要,我已经给过你了/可是如果能再给,我仍旧情愿/它就是为了更多给你/我的恩情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我的爱就像大海那样深不可测,给得越多/我自己拥有得就越多,因为两者都是取之不尽的。”很明显,在对朱丽叶的炽热情感表达上,这样生动酣畅的诗歌形式有更强的表现力。

其次,为了充分发挥诗歌在戏剧中的表现力,莎士比亚让素体诗在他的作品中担当了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等多种重任。

在《威尼斯商人》中,犹太商人说:“你问我为什么要选择一块臭肉,而不是三千大洋。

我不会回答这个问题,但会无比骄傲地说上一句:我乐意!”这段话既有商人语言和心理上粗俗、平常的内容,又使用了高雅、讲究的诗体形式,做到了语言上的雅俗共赏,还将一个自傲坚定、振振有词的犹太商人形象生动地立在了观众眼前。

最后,莎士比亚还常常根据戏剧需要,创造性地打破诗体的限制,尽情发挥自由诗体在戏剧中的作用,给戏剧创造酣畅的情感表达。

例如,《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感叹道:“人类是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动人的外表!/多么高雅的举止!/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聪慧上多多么像一个神灵!/世间最美的事物!/万物的灵长!/但是对我来说一个泥土塑造的生命算什么。”这段语言不限于字数,不限于韵脚,长短交错,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哈姆雷特心中激荡的强烈想法,哪怕只是没有逻辑的短句也要迫切地表达出来。

二 大量词汇构成丰富内涵

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是语言的宝库,其词汇量的丰富是惊人的。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普及后,马文・斯佩瓦克教授借助德国电子计算机精确地统计出,在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词汇量达到了29,066个。

这个数字是《圣经》词汇量的四到五倍,以至于有研究者提出,应该把莎士比亚的作品同《圣经》一起共同列为英语语言的两大渊源。

莎士比亚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是很短的,他如此庞大的词汇量从何而来呢?

1 借用

莎士比亚从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中借用了大量的词汇,例如在“我是Misantropos,我憎恨人类”一句中,“Misantropos”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思是憎恨所有人的人;在“这是一个专注于学术细节(pedant)的男孩,没有人比他更加辉煌”一句中,“pedant”是法语中的一个词,指的是专注于细节的空谈家,擅于自我炫耀学问的人;还有丹麦语花环“krant”经过莎士比亚的引入用为“crant”,意思引申为“带着花环的少女”和“少女的纯洁美丽”。

2 合成

莎士比亚擅于灵活运用已有的词汇,将两个或者多个单词合成一个单词,这样的例子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例如:在《驯悍记》第一幕中有一句这样的台词:“is there any man has rebused your worship?”中的“rebused”是将“rebuke”(指责)和“abuse”(侮辱)合成了一个词,两个词语原本都有辱骂、诅咒、谴责的意思,组合在一起语气更加强烈,但是比原来更加简练,而且具有了幽默的效果;在《哈姆雷特》中,格特鲁德王后称哈姆雷特是“too-much-changed”(有太大变化的儿子);在《李尔王》中用在“conflicting”(矛盾冲突)前加了三个介词,构成“to-and-fro-conflicting wind and rain”,意为比暴风雨的冲突还要剧烈。

3 变换

莎士比亚对于词语的灵活运用达到了恣肆自如的地步,他常常不按照词汇的.标准语法来使用,使词汇在句子的具体使用中发生了词性的转变,这种不拘一格的方法起到了陌生化的效果。

例如,在《麦克白》“which the false man does easy”中,形容词“easy”修辞“does”,实际起到了副词的作用。

此外,用人称代词取代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用动词作宾语等违背语法常规的现象常有出现,使语言具有生动鲜活的色彩。

莎士比亚所处的伊丽莎白时代,英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语法,英语词汇也没有任何字典和词典可以查询,莎士比亚这种借用外来词汇、创造新词、赋予旧词汇新含义、词类活用等遣词方式,不仅成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鲜明特色,也对近代英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如评论家乔顿所说:“伊丽莎白时代在词汇和结构上的自由运用是无所不包的,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三 多样修辞增强语言表现力

莎士比亚精湛的语言艺术还表现在他对多种修辞格的运用上。

他毫不吝啬地使用比喻、夸张、排比、隐喻、反衬、双关语、双重否定等多种修辞,相互交替,灵活变换,为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深化戏剧主题而服务。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隐喻和双关语。

1 隐喻 隐喻是将自己的思维赋予在物体上,使物体既有表层意义,又有深层含义,隐喻经过人们思维上的内在逻辑传递了更多的内涵。

莎士比亚十分擅于使用隐喻的修辞方式,使他的作品内涵变得厚重。

例如,莎士比亚晚年的代表作《暴风雨》,隐喻的修辞方式几乎贯穿始终。

主角斐迪南出场时,作者用了这样的语言“他是谁?是一个精灵吗?他这样美丽!我从来没有见过宇宙中竟然还有这样出色的人!”米兰达出现时,斐迪南也惊叹道:“神奇的姑娘啊!你告诉我!你是不是人世间的女子?”作者给了他们如此高的赞誉,表层含义是对两个人物美丽的外表和高尚正直的气质赞赏,用怀疑“宇宙”和“人世间”是否有这样的人存在表示他们代表了人类最高贵的品德。

深层含义是对两个人物所代表的人文主义的赞美和推崇,“天使”和“精灵”代表了作者渴求的“理想新人”。

2 双关语

双关语是一种常见的文字游戏:两个词或者词组具有相同的读音,但是含义却截然不同,使用其中一个词的时候,实际表达的是另一个词的含义,或者两个词的意义都要,从而取得一语双关的目的。

双关语是莎士比亚语言的一个显著特色,他对双关语的钟爱几乎到了不加节制的地步。

《无事生非》中双关语的灵活运用给作品增添了活泼俏皮的色彩,如贝雅翠丝和信使的对话中,信使使用“stuffed with ”是“填满、充满”的意思,但是贝雅翠丝接过话说“确实,他是一个酒囊饭袋”,这里就把“stuffed man”运用成了“吃得过多”的意思。

从这个小小的对话里,我们看到了贝雅翠丝的机智睿智,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中广泛使用双关语,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双关语都起到了加强戏剧气氛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在《哈姆雷特》中,采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哈姆雷特对奥菲莉亚的感情“四万个兄弟的爱加起来,也抵不过我对奥菲莉亚的爱情”;在《麦克白》里,麦克佩斯踏着血泊登上了王位,作者贴切地比喻说“就像一个矮小的偷儿穿了一件巨人的衣服一样束手束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采用反衬的手法写“花一样的面庞里藏着蛇一样的心”、“美丽的暴君!天使般的魔鬼!披着白鸽羽毛的乌鸦!豺狼一样残忍的羔羊!”莎士比亚以天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娴熟地驾驭多种修辞手法,使作品语言精彩纷呈。

四 个性化语言塑造真实的人物

伊丽莎白时代的许多英国古典的宫廷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一律采用精致典雅的语言,他们不惜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也唱起典雅考究的唱诗词,也要保持文学语言的“纯洁”、“高雅”。

莎士比亚从来不做这样的迎合。

他笔下的人物处在什么环境、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是什么样的性格,就会说什么样的话。

就像普希金说的那样:“他(莎士比亚)是从来不会损害他们(莎剧中的人物)的性格的,他使他们非常自然而随便地说话,因为他自己知道在一定的时候和一定的地方,他会使他的剧中人物用适应他们性格的话来说的。”这样的创作理念使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都有个性化的语言。

个性化语言一方面体现在给不同人物设定不同的语言。

英国当时的戏剧界盛行两种语言风格:宫廷化和平民化。

无论是哪种风格的语言都会在一部文学作品中贯穿到底。

莎士比亚也曾一度在精雕细琢的宫廷化语言上下功夫,不适用“粗野”、“下流”的词汇。

但是随着艺术造诣的不断加深,莎士比亚抛弃了这种桎梏,坚持为每个人物定制符合他们各自身份、环境的语言风格。

正如歌德在《莎士比亚命名日》中说:“观众通过人物的言谈后才知道人物内心的演变,而所有的角色似乎都在一起约定,在这方面不让我们有不清楚的、模糊的地方。”于是,《威尼斯商人》里有语言文雅、优美、含蓄的鲍西亚,也有语言粗鲁、低俗、刻薄的夏洛克,甚至还有像《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的奎克琳夫人那样的形象,说起话来完全就是淫秽无知的笑话,粗俗下流的言辞总是引起大家的哄笑。

尽管这些语言受到了当时不少人的指责,德国佛里特立克大帝愤怒地评价“只配给加拿大的野人去看”,莎士比亚还是抵制住了这种毁谤。

莎士比亚给每个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不是虚伪造作的“诗的语言”,而是真实的“生命的语言”。

个性化语言另一方面体现在给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设置不同语言。

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心境下,也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莎士比亚将这种微妙的心理状态用语言表达了出来,他笔下的人物会随着人物的心情变化时而温文尔雅,时而愤怒粗俗,时而妙语连珠,时而语无伦次。

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痛失爱人的罗密欧十分悲愤,对仆人说话的语气也十分简单粗暴“把火把给我”、“我要把你的骨骼一节一节扯下来,让这饥饿的坟地上散满你的肢体”,从这些语言中,我们感到了罗密欧极度的愤怒和悲伤,以及害怕别人干扰他殉情的心情。

当他的仆人答应他后,他给了仆人一些钱,说的是:“这才像个朋友”,“愿你一生幸福。再会,朋友。”可见,此时的罗密欧已经恢复了平静,因此言语也有了往日的平和和一个贵族少爷的修养。

这些作者精心设计的人物语言,完美配合了情节的推进,是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 李伟民:《莎士比亚语言研究综述》,《高校社科信息》,第4期。

[2] 杨勇:《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3] 刘瑶:《漫谈莎士比亚作品的语言特色》,《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朱淑真作品的女性特色 篇3

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浅析朱淑真作品的女性特色。

一、细腻的闺阁情思

与李清照较为宽松的家庭环境不同,朱淑真却是同那些传统意义上的闺中女子一样,生活在闺阁的狭小空间之内。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环境,朱淑真的诗词往往大量描写闺中生活,真实再现了闺阁女子的生活环境。与那些借女性之口作词的男性作家相比,朱淑真的闺中作品反映出了闺阁女子真正的情思,细腻地展示了当时女性的精神世界。

1.伤春之情的展示

朱淑真这类题材词作所反映的第一个内容是伤春之情。“伤春”是中国文学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女性的朱淑真,生活在狭小的闺阁世界中,极少有时间走入市井山川中去遣兴,所以春天的勃勃生机,也许可以说是她感受自然、从自然中获得灵感的最好依凭,因而春天也就被她倾注了相当的情感。比如《蝶恋花·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词开篇写垂柳,古来向有“折柳送别”之习俗,其中“柳”与“留”谐音,因而“柳”这一意象常有挽留之意,又加以“欲系青春”四字,则此处的留春之意再明显不过了。可是即便用柳留春,春还是不肯久留而离去了。词人依旧感到不甘,便希望柳絮跟随着春天,看春的归处。彼时,连杜鹃都在为春的离去而凄鸣,作者的情感不由再次升级,以酒为春天饯别,在黄昏的雨里无限伤感。词中作者经历留春、追春到送春三次变化,充分体现了对春逝的细腻感受,将伤春之情写入极深。春天的远去,或许也意味着闺阁生活中难得的一丝乐趣的失去;再者,在女性眼中,春的逝去往往暗示青春的流逝。这样一来,词人自然会为之神伤。

除去对春天逝去的挽留之情外,春日里的景象亦会触动作者的愁思,如《谒金门》: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本词开篇便点明了春半残红遍地的景象让词人“触目愁肠断”。自己将危栏倚遍了,这份春愁也愈发加深了,可是即使自己万般惆怅,也不能求得“天可怜见”。词的下阕交代了春天所勾起的这份愁思——如此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自己却不如莺燕得以和伴侣双宿双飞,自己只能形单影只,念着远方的人。这些正是闺中女子因春而起相思意的细腻写照。

2.闲愁与孤寂的自我展示

朱淑真闺阁情思题材的词作所表现的第二个内容是无法排遣的闲愁与孤寂。朱淑真成长于狭小的闺阁世界之中,本已是受礼教的禁锢,哪知后来又被包办婚姻所束缚,几乎从来没有人能够倾听她内心的愁苦。后人评说她“多有愁怨犯恨之语”,正是因为其苦于无人诉说,她便只能通过诗词创作来发泄自己内心的忧愁和寂寞。比如《生查子》: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词的上阕看似交代了词人对一切都失去兴趣是因为寒食之日的天气情况,可下阕一句“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巧妙地将自己的寂寞之情转移给梨花,暗示了自己缺乏兴趣、身体不适皆是因为内心那份难以排遣的孤独寂寞。

3.自惜之情与高洁志趣的展示

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最后一个内容是自惜之情与高洁志趣的展示。这些作品中,朱淑真往往都是用植物来自比,并寄托自己清高孤傲、不流于俗的气节。比如《绛都春·梅》:

寒阴渐晓,报驿使探春,南枝开早。粉蕊弄香,芳脸凝酥琼枝小。雪天分外精神好,向白玉堂前应到。化工不管,朱门闭也,暗传音耗。 轻渺。盈盈笑靥,称娇面、爱学宫妆新巧。几度醉吟,独倚阑干黄昏后,月笼疏影横斜照。更莫待、笛声吹老。便须折取归来,胆瓶插了。

整首词通篇用清新的笔调写尽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赞赏,最后一句“便须折取归来,胆瓶插了”表现了自己对梅花的一片怜爱,并将之细心插于宝瓶内。词人对高洁的梅花如此珍爱怜惜,又何尝在不是由梅花想到自己、通过写珍惜梅花而传递自惜之意呢?

再如《菩萨蛮·木樨》: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这首词写桂花,赞扬了桂花误落人间却不同于俗且绝胜清香的特征,以致自己甚至想要到月宫中去一睹月桂的真风采。这是不是也在用桂树自比,表现自己“误落尘网中”却心性依旧高洁、超脱尘俗呢?

朱淑真的闺阁之作向世人展现了闺阁女子的生活,摆脱了“男子作闺情”的传统模式,将她们隐藏在帘后鲜为人知的心思真实传递给世人。

二、炽热而冷清的爱情世界

爱情是朱淑真在《断肠集》中所反映的重要内容。封建社会女子的才华不允许被发挥与展示,与之相对应,爱情与相夫教子便会成为她们的精神寄托。朱淑真自然也无法避免这样的命运。

所谓“炽热”,是指朱淑真作品所反映的她对真爱的不懈追求。这是与封建礼教大相径庭的,可这也正是她与封建礼教进行抗争的精神武器。首先是她对真爱的大胆展露,比如《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梅雨时节,词人与恋人携手徜徉在田田荷花畔,丝毫不顾及世人的眼光与封建伦理纲常的压制,极尽恋爱中娇痴的模样,甚至和衣倒在恋人怀中入眠,这一举动在当时足令世人瞠目结舌。游罢归来之时,自己坐在妆台边,还在念着白日里与恋人欢会的幸福场景。本词毫无遮掩、更无忸怩地展现出朱淑真幸福的爱情生活场景,充分反映出她对爱情的勇敢追求和对真爱的崇尚,具有与封建礼教相抗争的人性之美。

接下来是朱淑真对封建婚姻包办制度的不屈服。作为闺阁女子的典型,朱淑真自然避免不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包办制度的迫害。正如《朱淑真断肠诗词集序》中“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为妻……风韵如此,乃下配一庸夫,固负此生矣”所说的那样,朱淑真不像李清照那样能与赵明诚心心相印,她一生追求真爱,却无奈所嫁非人,夫妻二人间毫无精神默契可言,这对这位具有封建叛逆精神的才女绝对是巨大的折磨。为此,她不甘屈于命运,用精神进行反抗,依旧在自己的感情世界里追寻着真爱。比如《愁怀》一诗: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这首诗中,朱淑真明确地道出了自己与丈夫不相配的事实,怨恨婚姻包办制度使自己不能寻得良缘,让她嫁给了一个没法进行心灵沟通的人。为此,她“宁可枝头抱香死,不随黄叶舞秋风”,继续坚守着内心的真爱,绝不屈从于不相称的婚姻。

所谓“冷清”,是说朱淑真对所爱之人催人断肠的思念之情。这一内容在朱淑真作品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并且反映出这段感情是朱淑真一生酸甜苦辣的主要根源之一。无法与爱人相守、每日守在绣楼之上面对不爱之人的痛苦让她备受煎熬,痛苦不堪。比如《江城子·赏春》: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上阕“忆前欢”很明确指出自己是在怀念旧情,“梨花”“芳草”“断烟”“南浦”等意象都说明自己在相思念远,这种伤痛一时让朱淑真泪落如雨。“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与苏轼《江城子》中“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苦于现实中无法与爱人相守,便只能在梦中与爱人相聚。而相思离恨,即使是在美梦中也难以诉说,只得无言相望。梦醒后,相思之苦又冲上心头,在感慨美梦易散的同时,词人终于发出“天易见,见伊难”的慨叹。这种毫不避讳的表白,又何尝不是自己对封建婚姻包办制度的一种控诉?可她毕竟处在封建的大环境下,再怎么抱怨,也只能将相思之情分付自己。

再如《点绛唇》: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 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鸳帷独,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

这首词反映出彼时词人已是伤心至极,即使是鸟鸣和伐木声,也会触动起她的相思之苦。自己的芳心已在和恋人分手的那一日起便追随着对方而去,留给自己的只有无尽的泪水。自己已对周围的任何景象都提不起兴趣,只能弹奏着离情之曲来沉浸在自己的相思之苦中。她的孤独忧愁无法排遣,只能登楼望远,执着回忆旧情。

一边是追求真爱与反抗包办婚姻的无果,一边是愁断人肠的相思之苦,再加之封建礼教对其的长期摧残,朱淑真郁郁寡欢,最终魂断香消。在炽热而冷清的爱情世界里挣扎,是朱淑真心灵的真实写照。

三、渴望冲破封建礼教桎梏的叛逆,对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

在社会风气较为开放的宋朝,女性较之前有了相对多的机会走出闺阁感受世界,也正因如此,不少女性才会对闺阁外的世界抱有更多的盼望,才更深刻地体悟到自己身处在一个不自由的环境中。加以宋代市民文化的蓬勃,这些女性深受话本和笔记小说等的影响,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渴望冲破封建礼教对女性束缚的反叛精神以及对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在她们的心底渐渐生根。满腹才学的朱淑真正是其中之一。

1.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

作为闺阁女子,朱淑真不满于只坐在深闺帘内穿针引线,亦不满于世人对女子舞文弄墨行为的轻蔑态度,她渴望自己的价值能够获得肯定并在社会中得以实现。这种思想更多地反映在她的诗作当中,比如《自责二首》:

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闷无消遣只看诗,不见诗中话别离。添得情怀转萧索,始知伶俐不如痴。

这两首诗看似是作者在对自己违背礼教而舞文弄墨的行为进行自责,实则是在讽刺这种封建迂腐的礼教,诗人非但没有自责之意,更是将自己的这一行为毫无避讳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来与封建礼教进行抗争,抒发对女性社会地位低下这一社会现实的愤慨以及对自我的价值的肯定。

再如《春日庭上观鱼》:

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非无欲透龙门志,只待新雷震一声。

这首诗中,朱淑真明确地道出自己有“龙门志”并且渴望实现的愿景。奈何现实中封建礼教的禁锢使她迟迟没有实现这一远大的志向,只能愿盼有如同新雷一般响亮的新声音将自己和万千女性从吃人的牢笼中解救出来,以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

2.对女子闲情逸致的肯定和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每日做着女红,背着《女诫》,绝非朱淑真所愿。她珍惜每次出游的机会,闲时弹琴作诗,甚至还同朋友一起喝酒,并展现出及时行乐的心态。这是作为一名女子对封建礼教的挑衅,富有反叛精神。比如《围炉》:

围坐红炉唱小词,旋篘新酒赏新诗。大家莫惜今朝醉,一别参差又几时。

诗中描写了诗人相邀好友一起饮酒、吟诗唱词的娱乐场景。这种看似在古代富有男性生活气息的活动,在朱淑真笔下却成了一幅闺阁女子游戏的写真。在三四句,又提出“大家莫惜今朝醉,一别参差又几时”的慨叹,呼吁朋友同自己在难得的相聚中尽情享乐,共图一醉。

《春日杂书十首》中的第六首也反映了朱淑真这种与礼教不符的率真性情与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斗草寻花正及时,不为容易见芳菲。谁能更觑闲针线,且滞春光伴酒卮。

她在春日的好光景中没有端坐于绣楼之上,而是放下手中的针线,斗草寻花、把酒清风,生怕错过了芳菲正盛的好时节。

然而,正是因为骨子里这股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劲儿,朱淑真成为了卫道士眼中不守妇道女子的典型。她一生都在渴望冲破封建礼教的桎梏,然而这种“不合时宜”的自我觉醒注定要在有着千年根基的礼教面前落败。她的思想行为就如同她手中带有女子贤良淑德色彩的针和线,刺在她的心头,缠住她的身体,将她窒息在封建礼教的石牢之中,她注定成为时代的牺牲品。甚至在她抑郁而死之后,她也没有得到世人的宽恕和同情,只落得“不能葬骨于地下,如青冢之可吊,并其诗为父母一火焚之”的让人可悲可叹的结局。

世殊时异,虽然朱淑真已同她的大部分作品没入风烟,但是其留存作品所包蕴的精神与思想却依旧感染着世人,并为后世研究宋代女性文学和宋代女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她用她的笔墨记录着反抗封建礼教的人性之美,吐露着女性的缕缕情思,向世人展露了闺阁女性的生活真实。一个女子的美丽与哀愁,尽在纸墨中散发着幽香。

参考文献:

[1]诸葛忆兵.宋代女词人词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舒红霞.女性审美文化——宋代女性文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朱淑真.朱淑真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文学作品特色 篇4

关键词:语言,概念,模糊,文学作品

一、前言

翻译家在翻译一些国外文学名著的时候, 常常都会出现这种现象:他们会利用一种很笼统的语言来解释文章的意义, 翻译出来的文章往往比较模糊, 感觉有好几种深层的意义在里面, 不能够看一眼就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因此, 很多国外的文学作品翻译过来, 被赋予一种很神秘的色彩美, 为广大的读者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想象空间, 给予他们更多的思考领域。在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不仅仅是作品当中字面的理解, 更多的是作者延伸的意思。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会呈现在翻译过来的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所产生的一种意境美。

二、模糊语言的特性

语言的诞生是人类思维的进步。从语言的起源来看, 语言固有的属性———不确定性与多重性来源于人类对于大自然中万事万物认识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比如, 在文言文中, 有些形容大小的词, 如巨擎、麦芒、如渊、蜗脚等, 在使用过程中, 往往形容的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相当普通的事物,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使用者自身心情的影响, 因此这些词语使用没有固定而明确的规则。此外, 我们描述一个人的高度, 使用的高和矮, 高为多高, 矮为多矮, 这两个概念的边界不确定。为什么一个语言会出现如此暧昧模糊的用法呢?首先, 我们需要了解语言模糊性在使用过程当中的区别。从最初的语言到当今流行的语言, 其发展脉络正是在含糊、模糊与清晰、明了之间曲折波动, 相比较清晰明了的用语, 模糊词语与其说是一种语言, 倒不如将它们概括为一种修辞的范畴。其次, 模糊语言在特定语境中只有一个意思, 没有其他意义的词义, 在同样的情况下, 可能包含几个意义, 如果情况不同, 模糊语言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再次, 语言的模糊性是固有的, 妄图消除它是徒劳, 翻译工作者只能尽全力去利用它, 令其作用发挥出来。然而, 该词的模糊性是不同的, 因为词的歧义是范畴的语言表达, 我们可以根据情况来判断, 基于对词汇歧义上下文准确把握的意义, 对使用不当的现象进行把控, 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将语言具有模糊性的原因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 我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是有限的, 因此作为认知的个体, 我们在借助语言表达对所处的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中, 会辨别某些不确定性。另一方面, 客观事物的发展不是断断续续的, 而是连续的、持续的运动, 因此, 语言难以精准地描述某个事物, 边界也难以确定。

三、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的翻译技巧

目前, 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进入到国人的视线, 许多经典的作品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 因而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成为了当下一股火热的潮流。要想在翻译过程中把作品模糊语言运用到位, 必须要掌握三种技巧:对等翻译技巧、不对等翻译技巧、替代技巧。

精确对精确、模糊对模糊的原则是对等翻译技巧的实质, 追求在内容上与原作品一致, 然而使用的语言和方法有所不同。诚如著名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名利场》中有这样一句:“Cuff goes home every Saturday, but can't this, because he has two black eyes.”后半句若直译, 即是因为他有两只黑色的眼睛, 而翻译家杨必先生翻译的是“他的两只眼睛都被打青了”, 杨先生在这里对颜色模糊词的翻译策略就是以模糊译模糊。有些词语本身或者词语的意义指代本身是模糊或者不明确的。

精确对模糊、模糊对精确的原则是不对等翻译技巧的精髓, 这要求翻译工作者同时具备对中外双语娴熟的理解力, 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与略同性, 因而能将两国语言“模糊语”与“模糊语”、“清晰语”与“模糊语”、“模糊语”与“清晰语”同等对换, 以模糊语言来传达原文中的精确语言, 但表达其实是偏向于模糊暧昧的词。例如“half an inch”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半英尺”, 但是很多的中国人不知道这个概念, 所以将其翻译为国际单位1厘米就会使读者明白清晰了, 同时也显得更加生活化。

替代技巧实际上是出于语感的需要, 也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 用同义词、近义词或另一角度的措词来替换原文中晦涩难懂的词语。比如, 在著名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中有这样一个片段:“Disconsolate, Soapy ceased his unavailing racket, would never a policeman lay hands on him?In his fancy the Island seemed an unattainable Arcadia.”有的译文是这样的:苏比怏怏地停止了白费气力的吵闹。难道就没有一个警察来抓他了吗?在他的幻想中。那岛已成为可望不可及的阿卡狄亚了。“阿卡狄亚”是什么地方?此译文按照原作品精确翻译, 多数中国读者肯定不能领会作者的用意。实际上, “阿卡狄亚”是位于地中海的一个风景独好、宁静祥和的胜地。有的译者借用了中国的“蓬莱仙岛”替换了这个地方, 这样中国读者就很容易理解这个地方仅仅是苏比的想象, 说“可望不可及”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特色

文学作品的创作, 就其本质而言, 是作家通过将自身的形象思维用较为客观的语言工具转达给大家。由于形象思维往往模糊而暧昧, 但又可以引起人们无限的畅思与多重解读, 因此, 一部文学作品最为重要的就是它能带给读者的想象力, 是否能激发、打动读者, 引起读者的共鸣。通过文学语言, 使用模糊的语言, 将作者的丰富思维传达给每一个读者, 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 不但能领悟作家希望通过模糊的表达向读者传达的信息, 还能够发现和理解作者潜意识里情感的波动与纠结, 这往往是最吸引读者的地方。文学语言是作家和读者联系的桥梁。作者通过文学作品表达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可人类的语言毕竟是有限的, 作者的思维、情绪以及与读者情感沟通的渴望无法用语言准确地勾勒出来, 这种对模糊语言的绝妙运用, 正是19世纪以来英美作品的特色所在。

在《老人与海》中, 模糊词语的使用主要是形容词, 其中“The clouds over the land now rose like mountains and the coast was only a long green line with the gray blue hills behind it. The water was a dark blue now, so dark that it was almost purple”这仅仅是几笔简单朴实的勾勒, 却令读者欲罢不能, 让读者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世外桃源般的画面。在此对颜色的描绘功不可没, “green line”中的绿色, “gray blue hills”中的灰蓝, “dark blue”表示深蓝, 以及“purple”表示的紫色, 尽管颜色表达得非常确切, 但颜色的深浅和明暗又不能明确的描绘出来, 让读者在阅读此处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对它再进行深造和升华, 使得作者向读者传达的美景更加具有层次性与多样性。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 模糊语言的使用往往多是作品人物的心理描写, 是其受到外部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 通过暧昧、简单而模糊的词语使用, 传达出作品人物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 因此, 相关的词语使用往往不讲究句式的结构完美性。

比如在莎士比亚最为知名的喜剧———《威尼斯商人》的第四幕中, 法庭上夏洛克和安东尼奥的对峙。无论他人如何劝说, 夏洛克依然我行我素, 发誓要在安东尼奥身上取下一磅肉。在这一段问与答中, 公爵的提议也具备了一定的模糊性, 蕴含了多种含义。在面对公爵的质问时, 夏洛克用词冷峻而确定, 尽管他说自己不是没有“慈悲之心”, 但必须要“得到他应得到的东西”, 言辞之间透露出犹太商人的冷漠与残暴。通过语言的模糊性, 莎士比亚披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语言的模糊性是剧作家最有效的技术。作者充分利用模糊语言来描绘作品的人物与事件, 使虚拟的人物形象更加活泼多样。

五、结语

人们文化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 使得一大批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来到中国, 给中国读者带来了文化的盛宴, 因此, 如何让读者领略英美文学之美成为所有翻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翻译成功与否决定了作者与读者沟通是否顺畅以及英美文学作品是否能得以完美呈现。糟糕的翻译将会导致读者对文化的误解, 会让原本优美的意境隐藏起来。语言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加大了翻译的难度, 是翻译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难题。因而, 有必要掌握一些翻译技巧, 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尽可能完整地传递信息给读者, 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模糊语言广泛用于文学作品, 表达了作者的内心形象、现实的愿望, 以及对理想的憧憬。正是由于模糊语言的存在, 促进文学语言诗歌和绘画, 给人想象的空间带来一个生动、丰富多样的经验。文学作品的模糊语言是作家丰富作品内涵、深化作品主题的重要途径, 正是由于模糊语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如此重要, 模糊语言的翻译才更要据实反映作者的创作初衷, 更要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英美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守鑫.关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研究[J].文学界 (理论版) , 2012, (2) .

莫言作品的语言特色 篇5

莫言是我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他以一批批极具个性的令人惊叹的“爆炸性”作品,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震惊了整个当代中国文坛。莫言的作品充满现实主义和黑色幽默,其作品的语言具有巨大的张力和海纳百川式的包容力,他的小说冲破了传统语言运用的方式,融入了各色词语,无论是词汇运用还是语法结构都极具个性。

一、莫言作品中的词语

莫言作品的语言冲破了传统语言运用的方式,融入了各色词语,词汇运用极具个性,他用美雅与丑俗并存的话语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个纷繁错乱的世界。分析莫言作品词语的运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

1、方言词语的运用

汉语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方言,它们是全国各地方对同一汉语词汇的不同表达,方言体现了不同地域的特定文化。在文学作品中,地域风格是作品用来表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人们风俗习惯的重要手段载体,方言因其极具地域特色的特点自然成为了作家描述地域风格的重要表述方式,方言词语可以补充普通话无法作出相应表达的缺憾,作家在创作时可能准确的通过方言来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艺术和审美观。莫言作品对方言词语运用的也较为广泛,如埋汰、贼(很)、风光(热闹、体面)、自个儿、猫儿腻等流通范围广的方言词语,还有一些表示当地特有的事物、现象或认识的词语如:牛带子、蓝竹布、老鸦芋头等,和一些虽非特有却不能用普通话进行精准表达的词语,如:士林布扫腿灯笼裤、鹅不留行,鱼狗子、火烧、地排子车、画扑灰年画等,这些词语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作品的必要信息。在莫言的作品中还有一些方言词语是让读者能够借助于其形式而获得所需要信息的,如指肚、穿堂风、开春、闭了威、差不离、罗圈腿等,读者可以通过这些词推断出与之相应的普通话词语。还有一些方言词语需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如:倒腾、端详(原委)、一亩三分地(势力范围)、二五眼、够你们喝一壶等。莫言的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在使用方言时将望文生义与语境的作用相结合,读者需要结合文学作品的语境来通过字面获得一定的信息。

2、口语和书面词语的运用

汉语的共同语词汇系统是由口语和书面词语共同组成的,口语和书面词语具有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的特点,随着民族文化品位的提高,“文雅”词语更多地进入到了口语中,因此我们在对词语进行归类时缺乏一个明确的可操作标准。莫言是一名农村出身的作家,他熟悉民间的日常用语,怀着对广大人民群众深深的情感,他的作品较为广泛的使用了一些口语化程度很高的词语,如一丁点、脑袋瓜子、勾搭、稀巴烂、溜达、吊儿郎当、明儿等等,这些词语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小说中的.人物身份完美贴合,在口头上将语音弱化,贴近大众生活。语言作为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载体,创造了审美对象,体现了作品的美学价值。书面语言作为口语的高级形式是对口语的加工、提炼和纯化。莫言的小说中也有效运用了很多书面文学词语,如:诱陋、田畴、清雇、颐养、哆喋、摩掌、漫卷、踉跄、儒雅风流、倏忽、通衡、矛于、韶华等。

二、莫言作品中的语法

语法体现了作家作品的特色,展示了其作品中较为特殊的、值得关注的部分,一部文学作品的语法现象展示了作家鲜明的个性标记。莫言作品中极具个人特色,它的某些语法现象体现了整个语言群体的口语或书面语的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品中“xx儿”与“xx子”的运用。在莫言的作品中有一些儿化的词语,如:事儿、活儿、伴儿、纳闷儿、胆儿、脸蛋儿、烟卷儿、精神头儿等等。莫言作品受方言的影响还擅长运用“子”尾,如:被窝子、烟丝子、心眼子、黄鼠狼子、雨点子、裤衩子、箍子、蝇子、菜帮子等。还有一些将“儿”尾和“子”尾结合在一起运用的词,如:刃儿一一刃子、光棍儿一一光棍子等。二是状态形容词的运用。在莫言作品中充满了极具方言特色的后缀式状态形容词,如:潮乎乎、绿幽幽、刮刺刺、尖溜溜、直勾勾、白惨惨、厚墩墩、满盈盈、空落落、蓝汪汪等。三是反复问句的运用。反复问句作为选择问句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莫言的作品中也被广泛运用,其小说语言中的反复问句具有形式多样、生动灵活的特点。如:《红蝗》中“盘算着究竟去不去找人拖她上来”一句中的“去不去”,莫言用连动结构的动词进行了否定,形成了反复问句,让对方在两种情况中作出选择。

三、结语

文学作品特色 篇6

关键词:民族声乐 创作特色 赏析 《昭君出塞》

21世纪初,词曲作家刘麟、王志信根据昭君出塞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创作改编了民族声乐作品《昭君出塞》。该作品把完美的曲式结构与文化内涵有机结合起来,把西方和声技法有机融入民族调式之中,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对民族声乐作了成功的探索;在具体内涵上,对民族声乐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在艺术形象上,把昭君置于特定的背景之中,巧妙而灵活地把多种音乐元素融汇一起,深刻揭示了女主公矛盾而复杂的心理变化,真实而形象地抒发了女主人公丰富的思想情感,成功塑造了王昭君为了民族团结而放弃个人幸福与追求的艺术形象,深切表达了艺术家对这一历史人物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目前,该作品常常被作为声乐学习的考试曲目,以及各类声乐大赛的参赛曲目。深入分析该作品的创作特色,对于教学实践和声乐演唱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曲式结构与思想内涵完美统一

民族声乐作品《昭君出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从历史背景看,西汉时期,为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王昭君主动远嫁漠北的匈奴首领,使“汉与匈奴为一家”,使得两个民族和好达半个世纪。为表达作品的这一思想内涵,作曲家采用了再现ABC的三部曲式结构。在前奏部分,作曲家通过从弱变强的力度、从慢至快的速度,表现了全曲的调式调性。

在第一部分即A乐段,作曲家安排了两个密切联系的层次:前一个层次安排了两个整型乐句,第一个乐句由两个2+2的乐节组成,旋律线条在音阶上下以环绕级进而发展;b乐句由两个4+2的乐节构成,旋律线条在音阶上以休止符、三度小跳等下行形式不稳进行,意在揭示女主人公内心的伤感。第二个层次,旋律由下行转为上扬,以四度、八度大跳的形式进行,旋律宽广而且力度加大,揭示了女主人公对汉匈两家不再有战争、和为一家的希望,将离别亲人、远嫁他乡的伤感转化为一种使命和自豪。此后出现的间奏,钢琴伴奏以刮奏的形式出现,引导节奏由慢板转入快板,巧妙地转入作品的第二部分。作品的第二部分即B乐段,与A乐段一样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由两个4+4方整性乐句构成,旋律线条以欢快跳跃的形式出现,表现了匈奴族群众热烈欢迎昭君的情形;然后,作者插入了4小节的间奏,使得音乐情绪发生了变化,并自然地进入第二个层次:音乐以较低的旋律起音,逐渐转为高亢激昂,细腻而真实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虽然怀念亲人和故土,但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甘愿献身。接着,作者采用了蒙古族的长调素材,在跌宕起伏的旋律线条中一连融入了4个衬词“啊”,气息凝重而绵长,具有“起、承、转、合”的作用。所谓“起”,即表现女人主公内心的情思;所谓“承”,即采用蒙古长调,两个一强一弱的乐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谓“转”,即女主人公的情绪由此转向激动,音乐如麦浪般涌动;所谓“合”,即逐渐把音乐情绪逐步推向高潮。第三部分即C乐段,重复着A乐段第二层次的素材,将其拉长、拉宽,速度由热烈奔放的快板转为充满激情的广板,表现了后人对女人主公的赞美与崇敬之情。由此可见,词曲作家是根据《昭君出塞》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而对曲式进行精心布局的,这种结构既表达了女主人公柔弱的一面,也表现其坚强的一面,音乐形象真实而感人。

二、民族特色与西方技法有机结合

在民族声乐创作中,作曲家始终把传统的民间音乐素材与现代作曲技法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注重吸收民间音乐的养分,灵活运用戏曲、曲艺音调素材作为创作素材,在《昭君出塞》中,作曲家大胆地运用了多种民间音乐音调素材,并把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现代表现技巧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这首声乐作品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洋溢着现代性的韵味,较好地增强了这首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大胆吸收西方创作技法来塑造音乐形象,融抒情、叙事、戏剧品格于一体,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调性、调式上,在《昭君出塞》中,作曲家坚持统一性原则,对作品的调性、调式进行精心安排,采用中国民族调式写成。该作品以d音为主音,以d羽雅乐为主调式,同时为了保持调性、调式的简洁,作者还采用了主音转调手法。作品的A乐段,音乐在F宫系统的d羽雅乐调式陈述;B乐段,则转到近关系C宫系统的D商六声调式上,进一步推动音乐展开;C乐段又重新回到主调d羽调式。根据人物形象塑造以及音乐发展的需要,作品在富有民族特色的调式中融入了西方的和声技法。譬如,在前奏部分,运用了附加四度音的和弦叠置,同时伴以雅乐音阶的旋律,使得音乐充满了凝重与沧桑之感,细腻地揭示了女主公在出塞途上,面对天地的空阔、环境的恶劣所发生的微妙的心理变化。在乐句的终止式方面,借鉴了西方作曲技法中的和声功能性终止,表现出和声进行中的和弦的功能性,并有意识地运用谐和与不谐和和弦来表现情绪,构成音响紧张度的变化。譬如,A、B乐段中的上下两个乐句的终止都采用D—T的结束方式,这种结束方式使得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增强乐句以及调式、调味性的紧凑感、归属感。在音调和旋律上,该作品把西北民歌的音调作为基本素材,使得旋律既富有一种流畅感和绵柔特点,又突显了音乐的戏剧性和民族性。同时运用了传统的琵琶曲、塞上曲,并添加了内蒙民歌等歌曲旋律,这些戏曲、曲艺音调素材的融汇贯通使音乐本身获得了一种既熟悉、又新鲜的天然品格。比如,A乐段中和“昭君琵琶马上弹”一句,运用了休止、顿音、波音、倚音等表现手段,表现了女主人公远嫁他乡的浓浓的伤感。同时,在基本曲调的基础上加入了装饰音等,于“弹”字的后四拍形成了一个小三度,在“汉”的音符前加上前倚音“5”,使得曲调显得更加优柔委婉。B乐段中的“黎民得平安”一句,由于运用重复歌词的手段难以充分表达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便在4个变化的“啊”乐句中运用了变化音降B,与前面的音形成了小二度,与其后的音形成了小三度,一强一弱,起承转合,把音乐情绪推向了高潮。

三、钢琴伴奏与画面意境的呈现

音乐之美,就音乐自身而言,是由多种音乐元素构成的,包括演唱和伴奏;就音乐审美而言,需要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包括视觉审美、听觉审美,还有心灵的感悟等。《昭君出塞》乐中有画、画中有乐,这种画与乐的美妙融合,不仅体现在富有诗韵的歌词之中,富有变化的旋律之中,也体现在钢琴伴奏之中。这种画与乐的美妙融合,很容易把观众引入一个美妙的境界。

在前奏部分(1—16小节),钢琴伴奏前2小节左手为八度主和弦,由于左手和弦只是作为背景存在,因此弹得弱、整齐、清晰;右手则弹奏西北少数民族风格的旋律,表现了汉匈两个民族的团结与和睦,表达出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待与憧憬。第3小节的强力度和弦,似乎一下子打破了这种安详和静谧,接着,钢琴伴奏采用三连音与连续十六分音符、震音交替,以一种节奏表现出了古代木质车轮带有声响的那种感觉,让人不禁想到一种离别之情。第5小节,钢琴模仿琵琶的六连音旋律,把人带入了尘土飞扬的西北大漠之中。9-13小节,左手八度和弦基础上进行转位,改变和弦的排列顺序,右手八度演奏全曲高潮旋律音,生动展现了西北大漠的空阔与苍凉,以此对比表现女主公远嫁塞外的悲壮与崇高。第14小节,左手转到高音区弹奏八度,右手则重复弹奏大三音程,描绘了迎娶女主人公的长长的车队人马慢慢行走在西北大漠之中。第15-16小节,钢琴伴奏再次回到原来的速度进行弹奏,左手和右手都采用了分解方法进行弹奏,表面上描绘了迎娶女主人公的车队人马行走的艰难和缓慢,实则表现了女主人公依依难舍的心情。在17-20小节,钢琴伴奏利用左手的八度和右手的后半拍音程交替音型,进步表现了车队人马慢慢行走在西北大漠之中的情形;第22小节,钢琴伴奏采用“抓”的弹法来演奏,与演唱者的“琵琶”二字断唱相结合,伴随演唱者的情绪一起进入A段的b部分;第38小节,钢琴伴奏采用了双手六连音琶音奏法,描述了昭君告别家园,手抱琵琶出发匈奴的景象。在17-20小节,钢琴伴奏利用左手的八度和右手的后半拍音程交替音型,进步表现了车队人马慢慢行走在西北大漠之中的情形;第22小节,钢琴伴奏采用“抓”的弹法来演奏,与演唱者的“琵琶”二字断唱相结合,伴随演唱者的情绪一起进入A段的b部分;第38小节,钢琴伴奏采用了双手六连音琶音奏法,描述了昭君告别家园,手抱琵琶出发匈奴的景象。间奏(43-53小节),钢琴伴奏的力度从前面的mf变成了f,更多地运用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与八分音符交替的节奏型,呈现了昭君到了匈奴以后受到欢迎的生活情景。在B段(54-84小节),钢琴伴奏主要分为三次层次:首先,钢琴伴奏在热烈而奔放的节奏与欢快跳跃的旋律中展现出来,真实而形象地再现了匈奴人民迎娶女主人的热烈场景,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喜悦与兴奋之情。其次,钢琴伴奏采用长琶音,描述了昭君回首望中原的情景和心理变化。在C段(85-100小节),第92小节,钢琴伴奏再次模仿琶音伴奏音型,揭示“一只出塞曲,慷慨越千年”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了音乐情绪,充满了对王昭君的无限赞美之情。由此可见,该作品正是由于钢琴伴奏,使得音画交融、浑然一体,可谓乐中见景,景中有乐。

总之,民族声乐作品《昭君出塞》把女主人公置于特定的背景之中,把我国民间传统音乐艺术与西方和声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功塑造了感情深沉、性格坚毅、雍容大度的艺术形象。演绎好该作品,关键在于“驾驭”,既要驾驭好自己,在加强自身艺术修养、进一步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掌握了解、感悟力、创新力及表现力的同时,深入研究歌词,深刻理解歌词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并注意准确掌握自己的音准、节奏;也要驾驭好作品,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对作品中哪个地方该强、哪个地方该弱、哪个地方该断,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驾驭观众,以优美的嗓音和旋律、真挚的情感感动观众,以准确的肢体语言带动群众,使观众要有所震撼、有所感动、有所回味。

参考文献:

[1]陈茜.声乐作品《昭君出塞》的演唱分析与处理[J].音乐大观,2014(1).

[2]林若瑜.对比分析两首不同版本的声乐作品——《昭君出塞》[J].大众文艺,2014(3).

[3]杨勤.如何更好地诠释民族声乐作品《昭君出塞》[J].大舞台,2011(7).

[4]李京容.浅谈《昭君出塞》钢琴伴奏的艺术处理[J].乐府新声,2013(4).

[5]段菁艺.声乐作品二度创作之我见——以《昭君出塞》为例[J].音乐时空,2014(18).

文学作品特色 篇7

一、林语堂文学观念之转换

林语堂青年时期在美国留学, 在当时, 对我国现代文学影响最深的是白璧德。我国现代文坛许多学者都是他的授业弟子, 如梁实秋、梅光迪等人。虽然林语堂对白氏的学识与为人十分尊敬, 但对其所提出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却始终秉持怀疑态度。白璧德主张恢复古典文化, 认为世界应有秩序, 不能任凭张扬、自由, 这同林语堂的自由、洒脱的思想相对立。为此, 在考察了白璧德和“浪漫派”斯宾加恩之论战后, 他选择站在后者一边。斯宾加恩极其推崇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即表现”理论, 这同林语堂反对中国传统文体观念及章法的理念不谋而合。但当时, “表现主义”仅仅是使其心中潜藏的隐而不现的意识, 还未起到支配作用。这一时期, 林语堂利用满腔热情加入了以鲁迅为中心的“语丝派”, 写下了大量“浮躁、凌厉”的文章, 并成为了“语丝派”中的“急先锋”。在文学理念表述方面, 也表现出了激进, 甚至不无偏激之态。但随着他投身教育与改造国民性的理想破灭以及通向政坛之门彻底堵塞, 他的传统“思路”被彻底毁灭, 经过深刻反省之后, 他试图从“寂寞孤游”中“重新定位宇宙和人生”, 于是, 决意脱离政治, 做一位纯粹的学者, 此时, 他回忆到了哈佛之文学理想, 从此阪依克罗齐门下, 进入了自由之城。

二、林语堂文学作品之特色

林语堂深谙中西方文化, 他不仅善于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横向观望, 从差异中寻出相通之处, 从同一根源中洞悉差异之点, 还不忘纵观二者之历史, 试图将二者互为补充, 则将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实现了对立与统一。中西融合思想是林语堂文学作品的主要特色。

首先, 中庸之道。其成名作《吾国吾民》中全面地向西方介绍了我国, 尤其是视角独特的评论与幽默风趣的文笔, 不论对国人还是西方人, 都十分鲜活、别开生面。文中提到国人之错误是太讲人情, 讲人情旨在为人类的天性留余地, 而西人做事讲情理, 放任自然。林语堂认为 :国人具有自身独特的处事方法, 讲求人情世故, 西人做事不讲情理, 讲求事理, 此早就中西文化之差异。他深处两种文化中, 又能较为清晰地分析二者, 对于中国文化的进步具有一定的意义。若了解中庸之道的使用, 就能更好地了解三十年来中国的全盘政治, 能够猜测所有政治宣言内幕, 而不必受“文字火焰之威吓”。“文字火焰”这一词着实使人眼前一亮, 他的作品针砭时弊, 却不流于贫嘴, 讥讽权贵, 却不失刻薄, 幽默风趣正是大师魅力所在。

其次, 人生哲学。在林语堂看来, 人生之真谛不在于追求创造与打拼, 而在于懂得享受生活 ;不在于寻求完美的人生, 而在于明白人生之乐趣所在 ;不在于追求物质利益, 而在于建设精神文明。他的人生感悟折射着东西双重价值观念, 若无人生, 也无文化, 将东西文化置于人生之天平上称称, 才能获得标准。其实, 东西文化均有可取之处, 西方文化追求快乐、活泼、精神, 东方文化讲究若虚、温文尔雅, 若将二者之精华融合, 将使其成为一种普遍而可行的人生哲学。

再次, 女性意识。《京华烟云》作品之成功, 奠定了他的文坛地位, 并以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有关其脚踏两种文化, 最佳例证恰好体现在其对于女性的看法方面, 在他眼中, 女子地位不仅不比男子低, 甚至较男人更高一筹, 不仅摒弃了中国世俗对女性生育工具之定位, 还充分肯定了女子的价值, 关注女子独特的闪光点, 若无女子, 则无礼俗、宗教、传统和社会。在《京华烟云》中, 他对主人公姚木兰的性格、生活及人生态度之入木刻画, 看得出他对女性看法深受中西文化影响, 并在二者折中处需求了最佳点。姚木兰身兼美貌与智慧, 体内渗透了中西方两种文化, 木兰外表之装扮, 出嫁之时的排场、姿态, 对于传统洗衣做饭之热衷, 彰显了传统妇女之韵味, 但她又十分特别, 受过西方教育, 所读之书甚多, 拥有高文化, 心中也澎湃着强烈的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热情, 对于传统礼教存在叛逆, 可以妥善解决婆媳关系、丈夫出轨等问题, 中西文化的结合使其更独特、更惹人爱。木兰正是他心中之理想女子, 体现了他对女性的所有认识与想法。

三、结束语

林语堂文学作品意义深厚、广大而又持久, 他指引着这个年代的人们, 步入新世纪, 在多元化文化并存的背景下, 在各种文化激烈斗争的发展趋势下, 指出了如何更好地保持民族文化的优势, 并在全球化背景下积极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实现包容并兼。中西融合思想成为他文学作品的主要特色, 也为我国多元文化观念的确立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摘要:在30年代初期, 林语堂文化观念产生了一次重要的转换, 并由前期注重文学功利性与战斗性, 转变为了崇奉闲适、幽致与性灵。受中西文化的共同影响, 林语堂强调中西文化的融合, 并由此形成了其文学作品之特色。

关键词:林语堂,文学观念转换,文学作品特色

参考文献

[1]林语堂.林语堂集谈中西文化[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7.

探析博客文学特色传播模式 篇8

博客译自英文Blog, 指“网络日志”或“写网

络日志的人”, 它是一种特殊的满足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条件而实现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写作和出版方式, 具有个人性、互动性、真实性、开放性和即时性的特征。博客的内容既可以是个人对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生命体验的表达、电影观看的印象、音乐作品的鉴赏等, 还可以是个人以其兴趣爱好和专长为出发点的信息积累和传播。伴随文学爱好者个人博客的兴起, 博客文学也因此出现了。

博客文学是以博客为载体写作传播的文学, 内容无限宽泛, 通过网络载体使传统作家与草根文学爱好者的写作联系起来, 变成了一种公共性的写作行为, 具有自由、丰富、整体和草根的特征。

二、博客文学传播模式

文学的发展与传播方式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一致性, 文学的传播方式始终随着传播理念和技术的变化而变化着。下面, 我们将从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过程五“W”模式, 即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来分析博客文学这一新兴的文学样式的特色传播模式。

(一) 传播主体:

在传统文学创作中, 创作主体具有非常神圣的地位, “这种对知识话语的垄断实际上是对一种意识形态的天然占有, 可以时刻对社会施加主体精神影响。在博客时代, 只要你肯写, 只要你能写, 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意义上的作家。

(二) 传播内容:

博客文学, 从媒介的角度回归到了真正文学性的意义上来-情感的自我表露和张扬。传统文学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以成不朽, 强调文学要涵养人的精神家园, 净化人的灵魂境界, 提升人的精神追求, 体现人性的终极关怀, 给人以情感的抚慰和心灵的启迪。而博客文学则游离于各种制约之外, 使其得以抛开“文以载道”的历史重任, 成为日常写作的方式, 无论是创作的理念、动机、题材、体裁, 还是表现手法、语言风格, 都可以不必顾忌, 尽可以自由发挥。

(三) 传播媒介

与传统文学的传播渠道有着明显不同, 博客文学的传播媒介由平面纸质印刷传播转向数字化网络传播。首先, 博客号称是一种“零进入壁垒”的发表方式, 根本需要审查和批准, 也并不存在印刷。第二, 博客文学的交互性得到空前突破。博客上的互动都以供读者发表意见, 随写随评, 随评随改, 使于某种程度而言是一种“集体创作”, 作者与读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互动的、即时的交流平台。

(四) 传播对象

传统文学和博客文学虽然面对的都是文学爱好者, 但他们在文化素养、个人需求等方面却有很大的不同。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 往往就可以预定一个潜在的读者群。而网络是无限沟通的, 从理论上讲博客文学作品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的。

三、关于博客文学特色传播的思考:

(一) .虚幻世界的大众狂欢

“狂欢”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学者认为, “狂欢”是一种价值形态, 是感性欲望的无拘束宣泄。在当今社会, 不论网上还是网下, 文化思潮呈现出消费至上、享乐至上的特征。博客文学也出现了欲望生产, 他们以博客为舞台, 有意识或无意识宣泄情绪、表现感性愉悦, 乃至自娱、自恋、发泄情欲等。传播主体的广泛化、平民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媒介传播的数字化等冲击了年轻网迷们。然而, 为了避免文化思潮消费之上、享乐至上的观念如“荒原上的野草随意疯长”, 呼吁理论界正确引导博客文学的伦理价值观而避免进入公众盲区, 这也是个急不可待的问题。

(二) 数字化时代文学价值的消解

自由性大于艺术性是博客文学一个明显的尴尬。文学历来所推崇的崇高、深沉、美德、正义、人情等价值已经被逼到最不起眼的地方, 许多“重感性”、“求刺激”、“伤风化”的作品大行其道, 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几乎被消解殆尽, 导致文学的沦落。其实, 维系文学发展的最主要动力还是文学的精神深度和艺术的创造性, 这个不是人人自由参与就可以实现的。文学如果仅仅强调自由、个人化, 以记录和情绪宣泄为惟一功能, 那么文学将不再成之为文学。要想使人们重新回到“诗意的栖息地”, 就必须明确文学存在的价值, 呼唤真正的文学。

博客文学尚如此年轻, 要获得与传统文学比肩的话语权利, 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博客文学的春天有赖于超文本技术的不断完善, 有赖于广大网民的参与和努力, 有赖于人们上网心理机制的不断成熟。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 接纳博客文学, 力图在文学的高雅性和网络的通俗性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在博客上觅得一片诗意的栖居, 真正为传统文学的传播实现传播媒介的跨越, 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于咏莉, 刘延民, 张小卫, 浅谈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I].西安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3)

[2]廖健春, 网络文学:在大众文化中“狂欢”[I]桂林桂林工学院社科部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 (6)

[3]丁国旗, 对网络文学的传播学思考[D]江苏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

[4]周海英, 博客”的传播学分析[G]江西江西社会科学, 2004 (7)

欧阳修散文的文学特色 篇9

一.以道成文抒己怀

“以道成文抒己怀”是欧阳修散文的一大特色, 这不仅打破北宋初期四六骈文的空洞无物和旧风陋习, 而且继承了唐代韩愈的文学主张, 确定了散文的新格局。欧阳修的一生经历坎坷, 对社会人生有许多的感悟, 于是下笔成文抒己怀, 写就了一篇篇或针砭时弊、或抒发情怀的散文。这些文章可大致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 针砭时弊, 慷慨陈述。欧阳修为人耿直坦荡, 在政治上积极主张改革, 反对因循苟且, 在昏庸腐败的北宋统治集团中, 他是难得的清醒人物。于是他心中常常填满许多政治主张, 不吐不快。因此, 他写下了许多令当时朝野振聋发聩的文章, 以道成文。《上范司谏书》与《与高司谏书》就是这类文章。他在《与高司谏书》一文中痛斥高若讷:

“夫力所不敢为, 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 此君子之贼也。今足下又欲欺今人, 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邪?况今之人未可欺也。”

此文言辞犀利, 将高若讷的伪君子面目一层一层剥离出来, 在此文中欧阳修不顾自己的身份地位, 也全然不顾写出此文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慷慨陈词, 畅所欲言, 这是真正充满道义的文章。正如黄庭坚所说:“观欧阳文忠公在馆阁时与高司谏书语言, 可以斥冲万里。”但文中更多的是体现了作者的理性、正直的性格、闪光的睿智和渊博的学识构成的道, 使文章大放异彩。

第二类, 感悟人生, 体悟人情。二十五岁时结婚刚两年的妻子不幸去世, 这对幼年就缺乏完整家庭的欧阳修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于是欧阳修怀着极度的悲痛写下了悼念亡妻的《述梦赋》, 对亡妻的感情是如此之深, 对亡妻的思念是如此之长, 写出的文章才会如此之悲伤。对亡妻如此, 对亡友亦如此, 在《祭石曼卿文》中他呼喊道: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 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 暂聚之形;不与万物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 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 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欧阳修以无限的悲痛抒发了对亡友的深切悼念之情, 真是情之所至, 文之所成。我们可以把这类散文中的“道”理解为作者心中的亲情、友情这朴素而又真挚的感情。

二.以文显道炼风骨

欧阳修的散文继承了韩愈文以载道的思想, 他在散文创作中还十分重视文学形式与表达技巧, 因为他认为没有好的表达载体, 再好的思想内容或修养情操也是无法表现出来的, 他说:“古人之学者并非一家, 其为道虽同, 言语文章未尝相似。”可见欧阳修不仅要以道成文, 还追求以文显道, 炼成自己独有的风骨。以此我们可以归纳成两个方面:

第一类, 细致委婉, 以柔藏刚。欧阳修的此类散文表面上好似经过精雕细琢, 语言细致委婉, 但是整体上浑然天成, 看不出过分的雕饰之处, 同时以柔藏刚, 把自己对人生时代的独到见解蕴含其中。这类散文的代表是名篇《秋声赋》, 写自己夜读时, 闻听风声、雨声、涛声、鸣金声、人马声, 把它们比喻成无形的秋声, 作了绘声绘色的描写:

“初淅沥以萧飒, 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 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 瑽瑽铮铮, 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 衔枚疾走, 不闻号令, 但闻人马之行声。”

接着又采用了赋体的铺排手法, 从声、容、气、意、声等方面, 描绘了一幅万物萧索的秋景图, 文章的结尾处又自然而然地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由秋天对植物的损伤而联系到人事忧劳对人的健康的损伤, 表现了对生命的执着与关注, 并且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此类文章还有《醉翁亭记》等。

第二类, 简而有法, 寓意深刻。简单而有法是欧阳修针对时文的繁冗艰涩而提出的创作主张。如《买油翁》一文仅135个字, 但把从容文章、循循善诱的买油翁和骄傲轻狂、夜郎自大的陈尧咨这两个人物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 同时又巧妙地揭示了“熟能生巧”这一道理。语言简洁平易, 意蕴丰满, 读后不得不令人惊叹欧阳修技艺之高妙。早期所作的《养鱼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浅析海明威作品艺术特色 篇10

欧内斯特· 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 1899-1961) 是美国20 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大师, 他一生笔耕不辍, 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 如《太阳照常升起》、《乞力马扎罗的雪》、《永别了, 武器》、《老人与海》、《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等等。

海明威于1899 年7 月出生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一个橡胶园, 父亲埃德·海明威是一个有教养、受人尊敬的医生, 一个清教徒。海明威的母亲葛蕾丝·霍尔则热爱音乐和美术, 会唱、会画。他们都有意识地以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去影响儿子, 甚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儿子。这样, 就使海明威从小养成了崇尚大自然和勇敢、顽强的性格, 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 同时从母亲那里继承了艺术修养、审美观念。但这种生活环境的优越带给海明威情感上更多的体验却是不愉快, 在冷漠疏远而又充满矛盾的家庭里, 海明威不仅没有安全感、快乐感、幸福感, 而且还觉得很压抑, 很恐惧, 以至于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 这些经历也对其成年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悲剧美学”题材的选择

“迷惘”是海明威创作个性的显著特征, 是笼罩其作品的统一风格, 他的许多作品的主人公都给人以迷惑、怅然若失的印象, 因此, 海明威被列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之所以能创造出威武雄壮的悲剧英雄, 其深刻原因就在于他能把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与悲剧观升华成艺术创造, 创作出别具一格的悲剧小说。海明威在他的文学创作过程中, 对个体生命的孤独、失败与死亡予以特别的关注, 并把它们作为自己悲剧小说的永恒主题。《太阳照常升起》展示人类生存的悲剧性处境, 《永别了, 武器》中描绘了主人公亨利拒绝无尊严、不悲壮的死亡, 《丧钟为谁而鸣》中作者在自身唤起早年曾接受的为“真理、正义、忠诚、崇高、美德、荣誉”而献身的理念。总之,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 作者赋予他的悲剧主人公以更多的社会和历史的内涵。可以说, 作者创造了不同类型的悲剧英雄, 这些悲剧英雄具有不同的悲剧美学品质, 作者从他们各自的人生阅历中挖掘了悲剧的潜在涵义, 拓展了悲剧的美学意义, 也使海明威本人成为“悲剧”美学题材的代表人物之一。

三、文学主题的精心选择

1、关于生命价值的阐述

中篇小说《老人与海》问世以后, 在各国引起普遍的兴趣和强烈的反响。海明威由于这部作品先后获得1953 年美国普立彻奖金和诺贝尔奖金。 《老人与海》的故事是以古巴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三天三夜的打鱼活动为中心的。圣地亚哥只身一人在海上捕鱼, 与其动作相配合, 形成了大量的内心独白, 不仅深刻地揭示出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而且蕴涵着丰富的哲理, 这些构成了小说的重要思想内容, 即对生命价值的歌颂――生命的意义不存在于“成功”之中, 更不存在于“失败”之中, 而仅存在于“斗争”中。高傲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是生命存在的真正本质, 只有真正懂得这一点的人, 才能勇敢、无畏地面对死亡, 这是海明威创作的精髓, 也是人类应该具有的生存观念。再以《我们的时代》为例, 这部短篇小说集的主线是主人公尼克的成长历程, 一定程度上这一历程也是海明威本人人生观的形成过程, 作品反映了海明威独特的人生观:幻灭和失落是人生的主要部分, 但是人必须以坚韧的精神和优雅的风度去面对身体和情感的考验, 这样才能表现出所应有的尊严和价值。

2、反战的坚定立场

海明威深切地感受到战争无情地破坏了美国的文化和传统, 毁灭了人们心目中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因此, 他能以独特的、敏锐的视角去描绘战争。在创作的初期阶段, 海明威的作品成功记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侨居法国的美国知识分子幻灭的心理状态, 告诉世人战争如何摧毁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如《太阳照常升起》中的主人公巴恩斯在战争中身心俱损, 他代表的并不是他个人, 而是战后社会中的一代人。在创作中期, 海明威直接以战争为背景, 借书中人物之口痛斥战争毁掉了人们的幸福, 比如《永别了, 武器》, 把矛头直指意大利当局的“爱国主义”和美国政府的“拯救国家和民主”等战争宣传。在第三个阶段, 海明威已意识到战争最终毁灭的不仅是家园和生命, 更重要的是人性, 比如在他的代表作《丧钟为谁而鸣》中, 海明威通过乔丹和安塞尔莫之口说出他对战争中的人性的认识。海明威对战争的批判尤其是对战争摧残人性的揭露, 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 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对死亡的蔑视

1917 年, 年仅18 岁的海明威以志愿救护队驾驶员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次年, 在意大利战场受伤。大战结束后, 海明威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海明威以记者身份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和解放巴黎的战斗。战争经历使得作者对死亡有了特殊的看法, 这就是海明威的在20 世纪能影响一代人的观点-- 生命因死亡而永恒, 精神因死亡而大放异彩。在《打不败的人》的最后一节, 当曼努埃尔被牛角抵进腰部受伤之后, 还要奋力地将牛杀死, 在海明威看来, 牛具体象征那个荒谬的世界, 而斗牛士则代表着整个人类, 因此斗牛便成了一种勇气与恐惧激烈斗争、生和死拼命抗争, 人与自然顽强搏斗的象征。在《丧钟为谁而鸣》里, 伯特·乔丹有大量关于死亡的独白, 从中可以看出, 海明威笔下的人物面对死亡已不再恐惧, 而是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对人生的满足, 因为死亡已经超越了其原有的含义, 而是使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四、“与众不同”的主人公

1、对男性形象的描写

“硬汉”与“优雅”可以概括海明威笔下男性主人公的总体形象。海明威成功地塑造了硬汉形象, 并不是因为他掌握了一套写硬汉的技巧。其实, 海明威小说中的硬汉形象正是海明威自己。海明威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 他的经历奇特而富于传奇色彩, 作为一个文学家, 这种经历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方式与其笔下的主人公形象, 可以说海明威作品的主人公就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在《太阳照常升起》中, 主人公巴恩斯在战争中下身负伤, 但却勇于诚实、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各种危险与痛苦, 坚强地生活下去。在小说《老人与海》中, 圣地亚哥坚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 表现了人的崇高尊严和对前途的乐观态度。这体现了海明威独特的审美倾向和人格力量, 显示出了海明威式的主人公的特有魅力。

2、对女性形象的描写

海明威的女性意识体现在对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女性的命运安排和对有自我意识的女性的复杂情感中。在海明威的小说世界中, 尽管也描写了不少女性, 比如《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玛丽亚、《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布莱特、《伊甸园》中的凯瑟琳等, 但没有一部是以女人为中心的作品, 女主人公的存在都是理想化的、为男主人公服务的角色, 她们只是一种陪衬, 是吸引男人的一种有形动力。一方面, 作者抱有强烈的男权主义思想, 比如 《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玛丽亚是美丽动人的, 当她爱上男主人公后, 就连同自己的个性全都奉献给他了, “学会我该怎样把自己的男人照顾好”, “替你做一切一切”, 这是海明威“理想化”女性的杰作, 也是他男权思想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 作品中也体现了他对女性既爱又怕的矛盾心理。在《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 玛格丽特不仅蔑视她那缺乏勇气的丈夫, 毁灭了他的男子气概, 甚至失手端起猎枪把他打死, 这让我们感觉到海明威内心深处对异性的恐惧和憎恨。

五、“冰山”风格――独特的形式美

“海明威以精通叙事艺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而他的‘冰山’理论就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集中的体现。他曾在《午后之死》一书中写道:‘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 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 读者呢, 只要作者写的真实, 会强烈的感觉到他所省略的部分, 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得。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 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海明威就是根据‘冰山’原理来创作他的作品, 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1、简约、清晰的文体, 含蓄却内涵丰富的表达方式, 鲜明的人物形象。

他的短篇小说《杀人者》将他的这一创作特点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艾尔和麦克斯来到亨利那家供应快餐的小饭馆, 他们点好餐, 等待经常到这里吃饭的奥利·安德烈森, 准备在他来吃饭的之后枪杀他, 最后因为安德烈森没来, 他们的计划也就以失败告终。小说中没有过多的场景描写, 没有打斗场面, 一切看起来都很和缓, 小说也没有交代那两个人为什么要杀安德烈森, 他们受何人主使, 他们是谁, 安德烈森在听到尼克特意跑来告诉他要被谋杀的消息后, 几乎一点反应也没有, 依然表现得很镇静。虽然看似平静的小说情节, 却依然给人一种跌宕起伏的感觉。小说的第一句话“亨利那家供应快餐的小饭店的门一开, 就进来了两个人, 他们挨着柜台坐下。”紧接着就是一系列的对话, 开头部分虽然没有过分地对场景过分渲染, 但是读者一看到, 就会想到这里一定有什么事情将要发生。这就体现了他创作简洁、朴素, 也是他“冰山”理论的具体体现。整部作品只有凶手准备杀人、被杀人坦然面对、尼克准备离开此地这三个场面。至于故事背景、人物和主题基本没有交代, 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海明威本人独创了“冰山理论”,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这是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 也是其创作风格。这种理念本身就是含蓄的代名词, 留给读者大量的思考空间。后来, “冰山理论”成了文学批评界研究海明威创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可以说“冰山原则”是海明威对自己多年创作经验的形象总结, 是他处理艺术与生活关系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事实上, 他的创作正是按照这个准则进行的。海明威的创作中往往两个世界并存, 一个是异己的生存世界, 另一个是理想的自由世界。对异己的生存世界的描述并不是海明威创作的独特之处, 他要探求生命的超自然本质。在《太阳照常升起》中, 海明威暗示了自己的不圆满与迷惘的感觉。在《丧钟为谁而鸣》中, 通过对玛丽亚在身处险恶的环境中的全部经历, 暗示着作者反对战争的倾向及对战争的痛恨, 同时通过玛丽亚的爱心衬托着人类的丑恶。《永别了, 武器》以战争和爱情作为线索, 描写了异己的生存世界的残酷, 表达了对以爱情为象征的美好世界的追求以及求之不得的痛苦与迷惘, 这是已为人们所熟知的主题。事实上, 在这部作品中, 海明威还以象征的形式呈现了自己对人类救赎之途种种尝试性的探索。

2、象征手法的运用

海明威在巴黎学艺的时候, 曾经拜师于美国著名诗人埃兹拉·庞德的门下。当时庞德正热心倡导意象主义诗歌的创作, 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上都对意象主义进行了探索, 海明威也学到了老师的这种创作手法, 即我们常说的象征手法。比如在影响最大的《大二心河》中, 海明威将自然看作自由的象征, 尼克之所以一回到美国就来到大二心河钓鱼, 正是因为渴望在大自然中寻求一个清净平和的心境。海明威渴望复归自然, 不是为了逃避, 而是为了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以获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再以他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为例, 老渔翁圣地亚哥在墨西哥的“湾流”里连续捕鱼84 天而一无所获。后来老渔翁钓到一条硕大的鱼, 却又一时无法把它制服拖上船。再后来, 他终于把它拉到小船旁边, 用飞枪刺死它, 把它拴在船上。然而, 这又引来许多鲨鱼抢他俘获的宝物, 直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整个故事完全运用了象征手法, 通过这种描述, 揭示了人类生命的潜力。

总之, 海明威的作品向我们昭示, 在早期的迷惘、失落和痛苦之后, 海明威找到了实现生命价值的方式, 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们用他们的行动向我们解释了海明威的世界。只要我们真正走进海明威的世界, 就会被其作品及创作特色所折服。一个生命中充满了传奇的人, 永远值得大家怀念。

摘要:在20世纪文学历程中, 海明威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强烈独创性的作家, 海明威创造了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 通过这个世界, 海明威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他的作品真实地表现了他的彷徨、迷失, 甚至颓丧的情绪, 更体现了他认真严肃地对新的精神价值的不懈探索。因而, 探讨海明威作品的艺术特色,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海明威,作品艺术,文学主题,冰山风格,创作风格

参考文献

[1]海明威, 鹿金等译:《海明威短篇小说选》,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年版。

[2]海明威, 陈良延等译:《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 (上)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年版。

[3]黄梦琼, 从《丧钟为谁而鸣》探析海明威对男子气概的焦虑[J];安徽文学 (下半月) ;2010年04期

[4]王丽;韩颖,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意识流手法[J];安徽文学 (下半月) ;2010年10期

[5]邝江红;还他一个简洁——评译文《大双心河》的不足之处[J];安徽文学 (下半月) ;2010年11期

安徽文艺社:网络文学成特色 篇11

《车祸》作者胡彬现任天涯社区编委会负责人,海南在线总编辑,著有大陆第一部网络爱情小说《网恋》,至今发表各类作品百余万字,代表作有《病房随想》、《悲剧的根源》等。在此次上海文图联订货会和上海书展,安徽文艺社还约请《鬼吹灯》漫画本作者林莹举办了新书发布会和签售活动。

河南文艺社:主攻长篇历史小说

河南文艺出版社曾经发现、出版了二月河的《康熙大帝》、《乾隆皇帝》帝王系列,近几年又推出孙皓晖的《大秦帝国》七卷本。有着浓厚的历史小说情缘的河南文艺出版社清醒地明白要生存要发展就要有自己的品牌产品,于是,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成了该社的重中之重。

从去年的《越王勾践》的出笼,接下来又倾情推出了《大宋遗事》,该书描绘了北宋中期由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领导的变法运动,探讨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相继失败的深层原因。近期河南文艺出版社又推出南阳藉作家秦俊的《汉高祖刘邦》,这是“大汉王朝系列”中帝王小说的一部重量级作品,书中的用兵之道有《三国演义》的云谲波诡,情节展开有《康熙大帝》的波澜壮阔,读来不亚一份关乎历史、军事、治国、安邦的饕餮大餐。

(秋意)

推动科幻小说向前发展首届科幻小说征文大赛在京落幕

本刊讯(记者韩阳)8月12日,由红袖添香原创文学家园与北京人大成教科文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首届和慧杯科幻小说征文大赛”在京举行了颁奖典礼。本次大赛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得到了300多位作者及广大网友的大力支持。大赛共设立了包括“特等奖”、“一等奖”、“最佳创意”、“最佳科普”以及“最佳时空穿越”在内的13个奖项,采用由作者根据自己小说的风格自行选定评奖类别而进行PK的方式,最后决出征文大赛胜者。

在众多参赛作品中,《特别恋人》受到诸多评委的一致好评,“这个小兑体现了小说应有的本质,人物才是小说的主体,文中的一切事件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处理人物之间的矛盾而设置的。这便是《特别恋人》最为可贵之处。”三峡出版社编辑张楠这样评价《特别恋人》。而博雅文化策化人陶狼也认为该一文作者的文字画面感极强,跌宕起伏的情节让人目不暇接,不知不觉便迷失在作者精心构建的科幻世界中。

为确保大赛的公正公平,本次大赛的奖项采取了分门别类、由作者本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力、自行选定评奖类别的方式进行PK。这样进入决赛的作者就都把作品摆上了台面,凭自身的能力和实力说话。科幻小说的发展依赖于不断更新的作家队伍,此次大赛能够让大批作品、作者脱颖而出,势必将推动中国科幻文学小说向前迈一大步。

大学书记、校长走进书展畅谈阅读记忆

本刊讯8月16日,上海几家著名大学书记、校长首次走进上海书展,面向中学生畅谈高考经历,共同分享他们的阅读记忆。

作为2007年上海书展服务未成年人的一个项目,由华东师大出版社主办的“知名大学校长与中学生谈读书”活动,让高校书记、校长首次集体走进上海书展与学生交流。参加此次对话的四位嘉宾分别是华东师大党委书记张济顺、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和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马钦荣。他们分别讲述自己的青春岁月和年少时的阅读记忆,并就中学生关心的读书话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这四位来自大学的嘉宾分别也是《高考30年:我的大学》一书的讲述主人公。《高考30年:我的大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特地为本次上海书展推出的重点图书。该书以纪实的手法,汇集了对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9所知名大学的书记和校长的真情访谈。9所高校书记(校长)曾经的高考生涯,正是30年前中国恢复高考的历史见证:高考改变了他们的一生,而他们的办学理念正在改变上海、影响中国和世界。每位有过高考经历的人,都能从该书中看到自己曾经的奋斗身影;那些即将迈入大学校门或者正在就读的莘莘学子,更能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

文学作品特色 篇12

关键词:后殖民时代,文学特色,意象,非洲本土女性,双重压迫

家庭是人类满足日常需要而建立的一种基本社会形态, 无论这个家是小到个人、家族或家园, 还是大到一个城邦、国家乃至整个人类, 家庭永远都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 也是人类文化的主题。那些终年游离在母国和相对他者之外的流亡学者和作家们, 一直游走生活在双重世界的尴尬间隙中, 他们处在自身的民族和集体之外, 却又始终陷于永远无法融入的西方文化的境地之中。流亡学者和作家们面对的是不同的两种文化, 却又无法完全归属于这两种文化;他们或许拥有这两种文化的不同文学素质, 却在内心深处难彻底认同某一种文化。

正确的看待第三和第一世界的关系、东西方的关系、旅居国和母国的关系, 甚至是精神归属和文化认同的问题, 正是千万个学者、作家们在后殖民角度下研究的问题。流放 (包括地域、心理和精神的不断移置) 不光造成文化的“移置”和“错位”, 更带有不同的隐喻意义。如何审视后殖民视角下东西方关系中的“看与被看”、“定义与被定义”的关系, 对于奈保尔这样的流亡学者和作家们来说至关重要, 边缘世界的游走者们被迫游离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无奈地处于看与被看的两端主体之外;他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聊以慰藉, 但却永无定律。

一游走的奈保尔

奈保尔1932 年出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查瓜那斯镇 (Chaguanas) 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 那是一个极具浓郁印度传统文化氛围的穆斯林家庭。1950 年, 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殖民地政府丰厚的奖学金资助下, 奈保尔来到牛津大学深造。1954 年奈保尔结束在牛津的生活, 来到伦敦开始创作, 那时的奈保尔选择了用文学来反映社会生活 (一种遥远的、记忆中的社会生活) , 主要撰写关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生活的小说, 在其作品中总是蕴含一定的道德主题。

奈保尔这个2001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存于后殖民时代, 他的经历和思想性格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奈保尔用敏锐而真实的文学笔调向世人展示殖民地国家受压抑的历史现实, 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体现着后殖民时代的文化特色。奈保尔在其作品中将逼真的叙事艺术和严正的观察能力相结合, 从奈保尔的作品中读者不仅认识到那些被掩盖的历史, 还看到后殖民时代流亡者和移民者的生存共性。长久移民生活让奈保尔有着很强的归属危机:思想上的分裂和精神上的归依之间的矛盾。在英国, 奈保尔受到的是欧洲传统思想的熏陶, 他接受了欧洲的那种个体价值、正义、自由以及理性主义等观念, 但这些却和他的家庭背景、印度传统的宿命论和消极的生活态度、形而上的哲学理论截然不同。在两种矛盾的世界观和文化观里奈保尔不断地试图寻找着那种所谓的认同和寄托, 道路艰难而曲折。

1962 年, 奈保尔第一次回到印度, 并对自己的国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考察。首次登陆孟买, 奈保尔依据童年时对印度的印象, 试图近距离地审视和感受自己与母邦的关系。奈保尔走在孟买的街道上, 他第一次惊奇地发现自己可以不因为人种、不因为肤色区别于千千万万的人群;与此同时奈保尔又深切地感受到, 就是这样一个无异于他人的自己, 每每行走在同胞族裔人群中时, 对于这个国家又好像是一个陌生人, 就像《黑暗之地》中所说的:“种族的相似并不意味着什么”。这个有着深厚欧洲教育背景的印度人, 因为多年生活在海外的经历, 可以说无论是思想上还是价值观上早已被“置换”了, 根本不可能保持那颗纯正的“印度心”;思想和灵魂的撞击, 让奈保尔在灵魂和人格上根本无法获得对这个族群的真正认同。整整一年的时间过去了, 他无奈地承认现实与梦境的差距, 他感受到的是故国的不可企及——那不是地理的距离, 而是精神的隔膜, 他明白那个梦中的印度根本就不存在。对于这次游历, 落寞的奈保尔曾痛苦地写道:“这是一次不应当发生的旅行, 它彻底粉碎了我灵魂归宿的梦想!”族群回归和思想寻根的梦想破灭, 他成了一个印度的“海外浪子”, 英国的“外来者”。不管对于哪个国家、哪种思想文化, 奈保尔都只是一个地道的“他者”, 他“居无定所”, 他的精神家园永远飘零在旅居国之外, 他的灵魂品格始终流散在母国之外。

“自童年时期我就有两个世界的意识:带有褶皱的大铁皮门之外的世界和自己的家园世界……外面的世界漆黑一团, 我们袖手旁观”, 是奈保尔在获诺贝尔奖时在《两个世界》的演讲中对自我的阐述。而这正体现了奈保尔特殊的文化背景:一个带有纯正印度血统的印度教徒后裔, 却远离传统的印度的文化。他出生于特立尼达、生长于多巴哥, 但这个曾经先是西班牙殖民地、后又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岛国, 并没有将其岛国的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奈保尔接受的是西方文化, 从小受英国式的教育、定居于英国, 可无论经过多少年, 在英国眼中, 奈保尔始终是一个外来者、是一个殖民地者。

奈保尔就像马克斯·韦伯曾形容的那样:“人不可能逃出文化之网, 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他没有一个可以让自己真正心甘情愿“悬挂”在上的“意义之网”, 对母国和祖辈的魂牵梦绕, 本应情不自禁或一往情深, 但他感受到的却是无尽的失望:麻木、落后、贫穷、消极、混乱, 让他不可思议、无法理解却又无可奈何。多年生活在他国的奈保尔, 来到印度是来寻根、是来印证自己童年之梦的, 他希望看到的是那个富于智慧、拥有道德的文化之邦, 可他的“西方之眼”却让他看到的是带有浓厚殖民意识痕迹的社会行为和各种大大小小愚昧落后的世界。1962 年的印度之旅让奈保尔痛苦无奈地认识到, 殖民统治虽已趋没落, 可无论是非洲、拉美, 还是印度、加勒比, 这些前殖民地国家不仅在政治上模仿前殖民帝国, 甚至在思想观念上也效仿西方主流文化。

奈保尔的作品中曾介绍过第三世界国家的一种可悲情况:“什么东西只有欧洲人认为是重要的, 才能为本民族所看到和重视;甚至如果没有西方的发现和研究, 这些国家和民族就没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价值。”奈保尔的成长地加勒比, 那是一个文化苍白、唯借来主义至上的地区:那里没有充足的发展动力、“加勒比文化”只能悬置, 所谓的“文化飞地”逐渐缩小最后消失。印度这个奈保尔祖辈的文化之根, 悠久灿烂的印度文化却在与强势的西方文化的不断厮杀碰撞之后遍体鳞伤。印度次大陆本是文学作者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而就是这样痼疾充斥的印度文化, 让无数个奈保尔们深恶痛绝。即便放眼非洲, 状况同样不容乐观:长期的殖民文化侵略, 让非洲大陆像一个被文明遗忘的地方, 到处是杀戮、野蛮充斥于那片混沌不堪的大陆。

奈保尔崇尚复杂、痛苦, 甚至有时是矛盾的事实真相。他不愿为自己的母国乃至先辈们辩护, 甚至他抨击那些一切所谓的地方美好化、理想化的说法——无论是对母国印度, 还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奈保尔长期频繁地用尖锐苛刻触笔描绘印度、加勒比海沿岸等国, 特别是关于西印度群岛等问题, 使他一直成为第三世界国家集中批判的对象。

二多角度解读《河湾》的后殖民文学特色

1.奈保尔在《河湾》中的意象体现

文学作品在生动描写、细致表达的基础之上, 深刻揭示人物或事件内在的特点并涉及一切感知物体和品质。在文学作品的整个呈现过程中, 不管这些事物和品质是通过描写、比喻 (引喻, 明喻还是暗喻中的类比媒介) 所表达的, 只要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温觉等文学特征, 所构成的已经就是意象组合。故意象就是用来分析文学作品重要的文学用语, 它指代的事物带有作者浓厚的主观情感。奈保尔的《河湾》, 其故事发生在摆脱殖民统治后的非洲, 那是一个正处于艰难的现代化进程的国度, 奈保尔用其独特的文学触笔描写着不断变化的社会形态对千万个像他一样的印度族裔的欧洲人、非洲人以及本土非洲人从思想到生活的巨大影响。主人公兼叙述者萨林姆生长于非洲东海岸, 却始终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非洲人, 因为他的先辈是来自于印度西北部的。萨林姆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所熟悉的印度社会, 来到前途未卜、毫无所知的非洲生活。对于萨林姆来说, 他名义上是一个纯正的穆斯林, 但从小却缺少像家人那样的穆斯林宗教概念。在朋友纳扎努丁要将自己在非洲中部某国家的店铺转让给萨林姆时, 他毫不犹豫并欣然应承、最后历经颠簸驱车来到大河转弯处的城镇。这个新近赢得独立的, 因为长期混乱的内战致使民不聊生的地区, 果然不出萨林姆所料的一片凋敝;尽管这个镇子渐渐恢复了生机, 生意有所好转, 但好景不长——动乱再次爆发, 萨林姆只好无奈地与自己适应并熟悉的社会再一次脱离。他找到已移居到英国的朋友纳扎努丁, 和他的女儿凯瑞莎订下婚约。没多久之后萨林姆回到河湾镇并结束那里的生意, 到伦敦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谁知道就在萨林姆不在家时, 极端主义势力以国家信托公司的名义无情地没收了他赖以生存的店铺;之后又因为被人出卖, 非法拥有象牙的萨林姆被捕, 最后经过千辛万苦萨林姆逃脱了。在小说结尾处, 笔者用细致的触笔详细地描写了萨林姆乘一艘汽船逃离城镇的场景——在黑暗中顺流而下、离开那个是非之地。

身在非洲, 奈保尔却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观察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甚至一切关于印度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奈保尔不以印度人而以英美人为理想读者, 他把英国看成是世界的象征并且不加任何掩饰。奈保尔在整部小说中采用黑暗的意象, 让读者十分自然地想到康拉德在《黑暗的心》中所呈现出的非洲, 虽然两部作品问世的时间相差80 年, 但意境如此相似。奈保尔在《河湾》的描述中使用了很多不同的意象——面具、新领地、蚂蚁、水葫芦, 都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动荡不安、扑朔迷离的介于虚幻和现实之间的世界。作品开始之初, “我”开着那辆标致车神气活现地进入到非洲这个新近独立的国家;小说结束时, “我”仓皇出逃时身边陪伴的唯有水葫芦、白茫茫的蛾子和各种飞虫。

游走在世界边缘的奈保尔用其真诚而深刻的想象, 以他对英语语言及传统的运筹帷幄并驾齐驱, 为读者描绘出一个游离于不同文明世界里的流浪汉形象。现实和理想、现实和虚幻在他身上异常明显地交织着。作为后殖民作家的典型代表, 奈保尔的文学作品揭示了后殖民时代第三世界国家的现实状况和文化状况。非洲这个神秘的大陆, 它原有着灿烂辉煌悠久的古文化。然而进入14 世纪以后, 这个古老的大陆遭受了一场空前的烧杀劫掠。奈保尔用带有震撼力的文字, 在文章中对非洲这个丛林世界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他用“丛林”这一意象来指非洲, 丛林是“野蛮、蛮荒、落后”的代名词。尖锐细腻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非洲大地满目疮痍, 那仿佛是一个已经消失的文明所留下的遗迹;独立后的非洲社会状况并无多大改观, 殖民文化沉渣再次泛起, 政权不稳、社会动荡、人民麻木残忍无望。就像文章中所说“非洲是个很大很大的地方——丛林足以掩盖屠杀的声音、泥泞的河流和湖泊足以冲走淋漓的鲜血……”, 在奈保尔眼中非洲就是一个独裁专制、相互残杀、贫困落后野蛮的原始丛林。河湾小镇上非洲人生活在丛林中, 但遍布非洲大地的除了黑暗、神秘就是无尽的杀戮。

非洲就像是一个“病孩”, 空旷的丛林小镇上生活的是如费尔迪南一样“空心人”的非洲新人类, 他们对于非洲的未来是混沌的、迷茫的、无知的;而河湾小镇的总统, 那个所谓的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独裁者, 在政治上他就是一个道地的拙劣模仿者, 在他的统治下, 非洲社会的状况每况愈下。建在废墟根基上的非洲, 那些“大人物”想打造的现代化的国度根本只能是空中楼阁。在《河湾》中所描绘的非洲内陆河湾国家根本没有什么文化可言, 殖民者对于非洲文化的破坏力是空前绝后的。殖民统治瓦解了非洲大陆的所有文化, 他们造成了殖民地民族文化的沦丧, 极大程度地破坏了那里的社会生产力, 阻碍了非洲文化的发展。文化是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才发展起来的。他们却用他们的种族谬论、他们的文字瓦解掏空了非洲人的头脑, 使得非洲人根深蒂固地认为没有了欧洲人, 他们的过去就会被冲刷掉, 这就好像沙滩上渔人的印迹一样。

奈保尔的笔下把殖民主义文化侵略的后果描写得淋漓尽致:惠斯曼神父虽然多次只身深入丛林里的村庄, 寻觅仅存的面具以及古老的木刻, 但发现它们存在的时间并不一定很长。惠斯曼神父认为“真正的非洲已奄奄一息, 行将就木”, 他所做的只是在真正的非洲消失之前, 把殖民时代的那些遗物和代表非洲古老文化的物品们归类放于储藏室中, 遗憾的是这些“历史的见证”只能永久地在储藏室中等待腐烂。在奈保尔眼中, “愤怒与黑暗”是非洲人民回应残暴的殖民统治恶果的唯一方式, 似乎只有扎贝斯凭借他的魔法才能出入丛林内外的世界。而奈保尔对于扎贝斯也是用神秘的“妖魔化”“他者”等意象手法来书写。奈保尔用他独特的写作手法, 让我们看到了殖民统治下和殖民统治后非洲有的只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无止境的绝望, 故而主人公萨林姆不断地在故事中哀叹现在的非洲已经没有历史;也让我们透过现实明白了这些国度的文化表面和深层次问题——殖民时代结束后, 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所造成的影响一直无形地存在着。

2.奈保尔在《河湾》中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的体现

对于奈保尔的作品《河湾》, 除了用后殖民理论对小说人物进行一一解读外, 还需从小说中所提到的非洲本土女性这一角度进行解读, 这也是奈保尔在文中花费大量笔墨所描写的一个特有群体。

第一, 非洲本土女性被本土男性中心主义所压迫。《河湾》中那个跑腿的女孩常到萨林姆的店里来找墨迪, 墨迪是萨林姆店里具有非洲血统的仆人。有时墨迪和她说话, 有时对她态度粗暴, 有时甚至装作弯腰捡石头的样子准备要把小女孩儿吓走。而弯腰捡石头这一动作本身就是人们用来吓唬并赶跑野狗的。奴隶出身的人最擅长辨认其他奴隶, 也知道如何应付。正如小说所说:“这样的女孩看起来低贱到头了, 不管放到哪一个非洲家庭里, 她的地位都近似于奴隶。”从墨迪对待非洲女孩儿的方式, 我们不难看出非洲本土男性并不把女性当成完全意义上的人来看待。

与此同时, 《河湾》中还体现了一个事实:非洲男性对待非洲女性是可怕的, 他们对待妻子的方式更加骇人听闻。小说中描写仆人墨迪有个妻子, 但他的妻子从未在小说中直接出场或发言, 我们只是通过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知道了这个人物的存在:跑腿的女孩告诉萨林姆说墨迪在镇上的什么地方和人生了个孩子、孩子生病了。萨林姆听到这个消息后, 非常震惊, 似乎觉得被骗了。他想如果墨迪在海边的家里会安分守己, 也不会有什么东西瞒住他。要是墨迪和外面的女人生了孩子, 他都应该知道的。看到这里, 我们不禁感慨, 小说中没有提到名字, 甚至根本就没有直接出场的人物——那个所谓的墨迪的妻子, 多么可怜可悲的一位非洲女性。苦难的女人当孩子重病时她找不到孩子的父亲在哪里;而这并不是她苦难的终点!当墨迪发现萨林姆知道他有个非洲妻子后, 他对萨林姆说:“我会离开她的!恩主, 她简直是动物……我也感到很害臊, 她只是个非洲女人!我会离开她的……”非洲女性再一次被降格为动物, 而这次居然是一位非洲妻子!从这可怕无奈的降格中我们看到父权制对于非洲女性的迫害, 在这个男性社会里女性根本没有社会地位可言, 非洲的本土女性长久地过着悲惨黑暗的生活。

除了受白人中心主义的压迫外, 非洲本土女性还深受本土男性中心主义的压迫。即使是在本土非洲男性的眼中非洲女性的地位也是十分低下的, 许多时候非洲女性甚至被降格在动物一类中。对于非洲本土女性而言, “问题集中于这样的一个事实, 她们所斗争的对象是两种压迫的产物……剥削的父权制在殖民政权和本土社会普遍存在着。因此, 女性不得不和本土以及殖民形式的父权统治的双重殖民做斗争”。这就是非洲社会男性中心主义与白人中心主义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

小说中有一段描写说“在萨林姆到达小镇后不久, 他的朋友马赫士告诉他, 这里的女人你只要开口, 她们随时和你睡:男人可以敲开任何一个女人的门和她睡觉。西奥泰姆是当地一个有钱有势的人:他有三四个家, 分布在小镇上不同地方。自从当上国家托管人后和其他托管人一样, 他又多养了几个女人。在非洲, 有钱人可以包养更多的女人, 妇女等同于商品。”遭受双重压迫的广大非洲本土女性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她们在许多方面需要依赖于男性, 特别是在经济方面。除了经济上的附属依赖外, 缺少文化教育也是造成她们受压迫的根源所在。小说中提到的扎贝思是个来自渔村的商贩, 但她是个文盲, 每次买东西她都从小手提包里掏钱出来付, 她不是对银行不信任, 而是她根本不了解什么是银行、银行是做什么的。作为一名商贩, 不知道如何使用银行, 这看起来有些讽刺, 可这并不是她的错, 没有机会受教育的她根本不可能接触到这些知识。奈保尔还在《河湾》中写道:当萨林姆为费尔迪南送别的时候, 他们被一个穿着长长的非洲棉裙的妇女拦住, 她拿着费尔迪南的汽船票 (一张是船票, 一张是餐票) 打量, 明明把船票给拿反了, 却一边认真地看、一边还皱着眉头;在费尔迪南称呼她“公民”后, 妇女紧锁的眉头松开了、露出了微笑。这位非洲妇女的行为让人多么痛心!不识字的女公职人员假装检查票只是为了让别人称呼她为“公民”, 以显示对她的尊重, 多么可悲……

第二, 非洲本土女性被白人中心主义的压迫。女性通常被认为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价值、民族价值和传统文化价值的, 与此同时女性也是最能展现美与善良的化身的。而奈保尔的《河湾》中所描绘的非洲本土女性身上却似乎看不见任何美与善良和平的踪迹, 她们慵懒丑陋、缺乏活力, 却拥有浓郁的异域性和魔幻色彩。《河湾》中所有提到的非洲本土女性中, 我们知道名字的只有女商人扎贝思, 她是萨林姆商店的常客之一。奈保尔在小说开始之初, 细致地描写了主人公萨林姆看到这个气味很浓、很难闻的女商人, 心想她可能是来自某个渔村的, 可仔细观察后发现扎贝思部落里其他人的气味好像不同于她, 甚至有时候非洲本地人都能感觉到她身上特有的异味儿。当客人们走进萨林姆的店里的时候, 如果扎贝思在, 客人们就会皱起鼻子、有时甚至干脆走开。故事中的扎贝思不光是个商人, 她还是个小有名气的魔法师, 可有意思的是别的女人用各种香水吸引人, 扎贝思却用防护油来驱赶别人、警告别人, 因为她身上的那股独特气味就好像是她的防护油。奈保尔用其幽默的文学触笔让我们知道其实我们唯一知道名字的非洲女人却是一个浑身恶臭、无法让人接近的女人, 通过他的笔端我们看到不光是扎贝思, 好像包括其他非洲女性在内也都是丑陋、瘦弱、缺乏活力的形象。斯皮瓦克将第三世界妇女称之为“属下的属下”, 非洲本土女性毋庸置疑地属于这个范畴。

失去女性特征的非洲女性自然也失去了女性的美丽, 奈保尔竭力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美丽而又迷人的西方女性与丑陋的非洲本土女性形成鲜明的对比。《河湾》中的女性角色相对较少, 但当我们聚焦在奈保尔笔下的这些女性角色身上时会发现“消隐于历史之中”的非洲女性:大河上划独木舟的女孩瘦骨嶙峋;给墨迪跑腿的小女孩儿身体瘦弱, 或许是周而复始辛苦的劳作、粗劣的食物磨掉了小女孩儿一切女性的特征, 她的头像是秃头一样, 这些使她看起来不男不女, 有时简直就是一个小男孩儿。而当奈保尔在描写在新领地举办的晚会上, 萨林姆与白人雷蒙德的妻子耶苇特相识的场景时, 他写道:萨林姆一眼就被耶苇特所吸引!萨林姆不止一次地注意到耶苇特那双赤裸的雪白的双脚和皎白的纤手;她居然没有穿鞋, 脚露在外面, 白皙而美丽;在黑色裤子的衬托下, 她的一双脚显得如此美丽、如此白皙;耶苇特的手搭在右边的大腿上, 白白的……事实上, 在奈保尔眼中真正吸引萨林姆的并不仅仅是耶苇特的躯体, 还有她身上所散发出来的迷人的西方文化。小说中的“白色”象征着白人社会以及这个社会赋予白人的一切特权, 耶苇特这个白人妇女, 正是她背后有的那种西方文化价值体系强大支撑在萨林姆心中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同时小说中被丑化的非洲本土女性和被美化的欧洲白人女性既体现了非洲女性生活条件的恶劣, 也体现了白人中心主义对非洲国家的持续影响。

小说中对非洲本土女性的描述让读者看到, 非洲很多国家虽然已经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 但却始终无法摆脱对前宗主国的依附关系。本土女性由于性别和种族等诸多原因受到白人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双重权力的压迫, 她们被迫双重边缘化, 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这也是奈保尔成功的创作《河湾》的另一文学特色。

3.《河湾》是第三世界后殖民家园的寓言

《河湾》不仅是后殖民政权的象征, 也是第三世界后殖民家园的寓言。詹明信曾说过:“第三世界的文本, 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是关于个人和利比多趋力的文本, 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象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殖民主义时代结束了, 虽然第三世界大部分地区获得了独立, 可后殖民背景下的帝国政治影响仍然存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的操纵依然在进行, 第三世界国家仍处于动荡不安的恶劣处境之中。奈保尔的小说《河湾》具有隐喻和现实两个层面的意义。尽管奈保尔没有在小说中明确指出河湾镇所在国家的名称, 他是为了用其代表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写作手法, 来突出它们正处于在现在与历史之间做出选择的尴尬境地。家园的权力和前途是什么, 亚非拉等后殖民国家仍无法独立自主地轻松回答, 潜在的霸权始终悬置在亚非拉等后殖民国家的上空。如果现实层面的意义让故事的讲述获得一定程度的真实感和沧桑感的话, 那么在隐喻层面上, 小说就是用非洲作为一个类比点, 来象征世界范围内西方殖民秩序的瓦解崩溃及后果。

三结论

文化身份的无法认同和精神灵魂家园破碎无根的状况, 是众多流散学者作家的悲剧所在。从一个层面上来说他们无所归依、流散在思想和精神家园之外;从另一个层面来说, 游离在二者之外的背景经历赋予了他们进步和超越的特质。就像奈保尔说的:“他们都是无家园的世界主义者, 他们必然在同样的深度上拥抱和理解其母国和他者, 因此必将超越两者的差异和歧见, 在相互碰撞的文化和价值中找到共性。”所以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某个流派或某个民族、主义的代表, 他仅仅是一位传统型的小说大师, 他的经历是对后殖民背景下漂泊流亡心理和流散现象的有力证明。奈保尔是被东西方文化割裂、造就和重塑的人, 是这个时代“后殖民文化特色”的代表人物。他把纯小说创作与非小说的旅行游历文学创作集于一身, 其早期的作品体现现实主义的文学特色;随着奈保尔本人对历史和政治越来越强烈的关注, 他作品逐渐呈现理想与现实、虚构与写实相结合的特点, 尤其是其后期作品, 越来越把游记体打造成一种司空见惯的表现手法, 不断揭露殖民者的罪恶和后殖民国家的问题所在。故作品中非小说倾向越来越明显, 写作手法逐渐呈现分散的无中心状态, 描写点从散文、游记逐步涉猎到历史、政治等诸多方面, 奈保尔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来为自己的作品寻求更为充分自由的表达空间, 从而体现自己内心的挣扎及对世事的不满和对无奈人生的深度思考。或许正是奈保尔这种独一无二的无范本的创新, 才让其作品思想、意义更为深刻, 那种残酷幽默、冷峻讽刺的刻画手法, 更让读者记忆犹新, 感触颇深。

参考文献

[1]〔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撰.后殖民批评 (杨乃乔等译)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法〕弗朗兹·法农.黑皮肤, 白面具 (万冰译) [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

[3]杨中举.奈保尔:跨界生存与多重叙事[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9

[4]任一民.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5]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6]〔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0

[7]纳丁·戈迪默、西默·希尼、君特·格拉斯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四人谈[J].天涯, 2002 (3)

[8]高照成、黄晖.奈保尔创作思想初探[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上一篇:营销思考下一篇:绿色食品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