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特色

2024-09-16

文学特色(精选12篇)

文学特色 篇1

新闻边缘文体的报告文学, 是介于新闻通讯与短篇小说之间的文体, 同时具有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特点。对此, 新闻传播界学者刘海贵指出:“报告文学迅速、及时、形象地表现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 带有新闻报道和政论性质的一种独立文体。换句话说, 报告文学是新闻性与文学性高度统一的独特文体, 新闻是其内容, 文学是其形式。”从新闻学的角度来讲, 它是运用文学手法, 生动形象、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真人真事的文学体裁。所以, 报告文学, 又称文艺特写、文艺通讯。报告文学在内容的真实性和发表的时间上, 区别于虚构的散文和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和心灵上又区别于通常的新闻报道。它是描绘当代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的独特的文学样式, 它是兼有新闻和文学双重特色的边缘文体, 是新闻和文学联姻的产物。它的特性表现在边缘性、双重性上。正是这种双重特色、双重优势, 使报告文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以其特有的光辉和魅力, 影响着千千万万读者。

一、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与虚构性文学的真实性有很大不同

作为报告文学本质属性之一的真实性, 是对新闻真实性的顺延接收。这里所指的真实是指事实的真实, 我们知道这种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 也是一条创作报告文学不可动摇的原则。而虚构性文学作品创作中要求创作者的是一种艺术上的真实, 这种艺术上的真实虽然也会在情理之中, 但却不一定事实上存在过或者事实上发生过, 仅仅是创作者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出的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和感悟, 是一种主观感受, 主观的真实、诗意的真实、假定的真实, 并不像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是同一的因此我们理解的报告文学的真实, 不仅指事实的真实, 而且也包括材料的准确和本质的真实。报告文学创作的整体内容也必须是真实的。报告文学不是一种经久的新闻“特稿”, 而是包容了许多有永久性的历史的事实。如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的光辉形象, 都将永久地占据读者的心灵。

二、报告文学应坚持真实性, 排斥虚构

报告文学是新闻和文学的交集, 既然是交集, 则不能与双方的根本性质有所抵触。这里的焦点在于虚构。虚构是文学的一个特点, 但笔者以为并非必要条件。而另一方面, 虚构是新闻所不能容忍的。综合这两方面, 报告文学不应该有虚构成分。孙惠芬的《民工》、阎真的《沧浪之水》、夏天敏的《好大一只羊》, 等等, 这些都是引起巨大反响的作品, 都有生活的原型, 但它们不是报告, 而是文学作品, 是小说。于是, “纪实文学”或“纪实小说”的说法被提上了前台。“报告文学的出路恐怕是两条, 一条是走向纪实文学, 强化小说性;一条是走向调研报告的路子, 强化学术性……”事实上, 很多学者是不认同“纪实文学”这个概念的, 因为从文本层面来看, 这个名称自身就充满矛盾。尽管如此, 纪实文学的实践者提出的一些看法仍是颇有价值的。“为了实现亲历性, 作家必须亲自参与, 不是旁观者, 不是新闻记者采访, 更不是高高在上当生活的评判员, 也不是作家式的深入生活, ‘走马观花’、‘下马看花’都不行。最好隐姓埋名, 亲手去干你要写的事, 去当一段你要写的那种人。”笔者认为, 报告文学正确的道路是走向社会问题小说, 或者戏说、演义。既然已经虚构了, 何必非要顶着报告、纪实这顶帽子呢?如果作者有合理想象、合理虚构的功力, 那么驾驭一篇小说是不成问题的。而且, 如果有很好的素材, 那么以小说的面目示人, 效果会更好。至于报告文学, 还是让它清澈干净一点, 毕竟, 它之所以吸引人, 就在于它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基本要求, 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

三、报告文学具有浓郁的文学性

报告文学的新闻性是就内容来说的, 其文学性是就形式来说的。所谓文学性, 主要指作者在详细充分地占有可靠材料的基础上, 用形象思维进行艺术构思, 用文学语言生动地报告新闻事实。因此说, 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主要是指艺术性。但报告文学毕竟不同于小说, 不是主要靠艺术形象的创造或情绪意境的完成去影响读者, 它是在评判和干预现实生活的过程中来和读者发生联系并产生影响的, 所以我们不能机械地用小说或其他文学形式的特来要求报告文学, 也不能要求受到真实性原则限制的报告文学像小说那样情节典型和形象丰满。对此, 文学评论界学者李炳银指出:“报告文学的文学艺术性, 最基本的要求是创造一种读者便于接受的叙述报告形式, 是在用自己智慧的题材选择和见识对读者构成一种诱惑和引力。”但为了“便于读者接受”, 为了“对读者构成一种诱惑和引力”, 小说以及戏曲电影等艺术经验还是可以借鉴的。在章法上, 要学习小说的凝重曲折, 散文的灵活自由, 诗歌的精粹跳跃, 影视的特写和蒙太奇手法。在表达技巧和语言运用上, 要巧于使用对比、映衬、借代、比喻等手段, 注意情节的变化和细节的选择, 讲究悬念, 注重波澜, 多用形象化的语言说话, 形神兼备, 情理交融。读罢几篇报告文学, 我们自然会有这样的感触:鲜明的文学色彩, 使报告文学所报告的人物、事件栩栩如生, 具有艺术的美感;不仅产生有力的思想教育作用, 而且给人以心灵的陶冶、艺术美的享受。如果把报告文学同通讯、短篇小说作以比较, 可以看出, 报告文学和通讯是一个“家族”, 都具有新闻性, 都要求表现的形象化。所不同的是通讯属于“新闻类”, 报告文学属于“新闻性文学”, 它的文学性比通讯强。其主要表现为:通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文笔比较平实, 报告文学则以文学的笔调艺术地描述新闻事实。报告文学只能靠采访去敏锐地发掘生活中的典型, 进而深刻地反映生活典型。可以说, 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是不充分、不完全的, 是在真实性限制下的文学性, 它可以在真人真事所提供的时空内自由驰骋, 但没有脱离真实的轨道去虚构的任何自由。所以, 也可以说, 报告文学是“扎根于新闻土壤里而把枝头伸向文学园地里的红梅”。

四、报告文学具有深刻的政论性

政论性是报告文学新闻性的派生物。报告文学在表达方式上虽以叙述和描写为主, 但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进行议论, 揭示事物的本质, 增强表现效果。所以, 必须明确指出, 强烈的政治性也是报告文学的一个特点。报告文学的作者满腔热情地向读者报告现实生活的先进人物和重大事件时, 常常要在作品中抒发感情, 发表议论。为了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事件的意义更突出, 有时作者要直接站出来说话。因此, 报告文学比起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来, 更能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 带有强烈的政论特色。

参考文献

[1]刘建生.向虚构文学挑战[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11) .[1]刘建生.向虚构文学挑战[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11) .

[2]王晖.现实与虚构——当代文学文体批评论[G].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5.[2]王晖.现实与虚构——当代文学文体批评论[G].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5.

文学特色 篇2

老舍诞生于一个忧患深重的年代,他在19世纪末(18)出身于现代中国市民阶层的中、下层,此时此刻国家民族正面临着危亡。老舍幼年一直在北京贫困的大杂院中生活,饱受了生活的艰辛和困苦,他的生活经验和观察体验主要来自这里,他的小说的材料也来自这里。1924年初到1929年夏天,老舍在伦敦整整生活了五年,同时老舍全部创作生涯,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欧美度过的。老舍一生写作了一千多篇(部)作品,对他的文学创作进行综合分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颇具文学特色的实录之作 篇3

关键词:实录品质文学性质感《革命百里洲》作为一部报告文学作品,它书写了上世纪上半叶的历史故事,作者写书缘由也是在1998年的抗洪救灾的背景下触发的,“一个报告文学作家的使命感促使赵瑜踏上了荆楚大地,希图梳理洪灾的成因以由此引发的人生百态。”[1]通过采访的深入和史料的采集,作者坚持实事求是的实录精神,以土地为核心逐步回根溯源,把创作的眼光延伸至宿命般影响百里洲人民的历史源头。同时,两位作者对长期困扰报告文学创作的文学性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坚持“非虚构”原则的前提下,使用多种表现手法使《革命百里洲》彰显出别样的艺术魅力。

一、真实再现历史场景——彰显实录的精神

西方人称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他们肩负着还原历史的重任。其实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这种担当历史重任的优良传统。班固赞美《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司马迁这种不“讳言”的实录精神给后来的知识分子著述立传方面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报告文学家赵瑜非常欣赏敢说实话的同乡前辈作家赵树理,他曾经说:“作品能不能讲真话是作品能否收到欢迎的标志,赵树理本人在过去艰苦的岁月中有坚持说真话的精神,我写赵树理就是要宣传讲真话,敢于直面人生,揭露生活的矛盾。”[2]赵瑜不只是对赵树理实事求是精神的认同和赞美,他也把这种精神当做自己追求的目标。《革命百里洲》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一)“其文直,其事核”:实地调查,史实佐证

文直事核是实录的最基本精神,也是历史著述最基本的方法。它要求史家作史有据,要全面地占有材料,承认客观事实的存在,全面而系统地直书史事。《革命百里洲》的作者在史料的考据上下足了功夫,正如评论者章罗生所说:“为了使言必有据,论由史出,且在思想和文艺方面均能自我超越,作者先后花了五年的扎实功夫。”[3]从这里也看出作者写作此书的充分准备和严肃的创作态度。

实录精神要求对具体史实的载述,要符合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能随从流俗与习惯,对讹传的史事要做细致的调查和考证。为了了解历史真相,赵瑜和胡世全两位作者在百里洲上作了长时间的实地考察。这个方法虽原始却也最可靠。他们在岛上搜集到了不少流传下来的民谣,“三成归土,七成归腰”就简洁地点出了民国时期修筑堤坝的经费去向,贪官污吏的黑手伸到了保护百姓的堤坝之上。湘鄂人民唱过的《武汉吃赈去》的豪歌,直白地表现百姓灾年吃大户的普遍形势。

除了穿插在书中通俗易懂的民谣之外,作者还坚持以具有权威来源的县志、当时各类知名人士的著作、回忆录、书信等史料性质的材料来证实自己的调查。在谈到民国年间战争、匪患、天灾等种种因素对百姓的不断侵扰时,作者亦列举出国民党高级将领宋希濂、湖北著名书法家晏子为、军转地方骨干代表的万仪的回忆来佐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些历史文件、著作以及相关历史当事人或者历史事件的见证者的回忆,丰富了本书的历史内涵,增加了文本纪实的可靠性,也符合了实录精神的基本要求。

(二)“不虚美,不隐恶”: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不虚美,不隐恶,这是在“文直事核”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它要求史家具有求是存真的高尚史德,不仅要善恶必书,具有两点论,而且要“明是非”“采善贬恶”,自觉地表明对史事人物的褒贬爱恨,而且要做到恰如其分。作为纪实文学家,论载史事人物一般不作主观的评判,只要将事实客观地讲述清楚即可。赵瑜和胡世全对国共两党的是非功过,都有理性公正的记叙。

关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反动和共产党的艰苦卓绝,作者在书中也有相应的提及,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国民党和共产党乃至当时的地方武装的客观的认识与评述,给我们展示了了解历史真相的另一个窗口。在“金岛银码头”一章里,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民国年间超乎想象的“清明上河图”景象。此外,作者对民间武装也有客观的叙述。作者指出这些武装组建的目的重在抗日。例如张瓒领导的武装力量就力主抗日,深得民心,而张瓒本人最后也在抗战中英勇牺牲。对于如今的执政党共产党方面,作者也是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既有对优点的赞扬,也有对缺点的暴露。作者本着“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敢于客观冷静地指出共产党当时的“左”倾错误。作者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根据自己的考察和历史资料,结合在世者的回忆,用一视同仁的眼光给双方以公正的评述,也力图借百里洲这一方小岛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

二、巧妙选取叙述形式——展现作品的文学性

《革命百里洲》是一部纯知识分子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当前,由于对报告文学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主要是因为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文体性的问题。正如报告文学评论者章罗生所说:“具体说来,即还未解决好通常所说的‘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如何融合、统一的问题。”[4]《革命百里洲》这部作品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和徐迟的报告文学奖,除了它特有的文本意义之外,其在文学性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评论家李炳银对此作了高度的评价:“它既是历史生命之树,又是思想之树,还是生机勃勃的文学之树。”[5]

(一)作者在叙述时采用了古代小说长篇章回体叙述形式,在结构形式上有所创新。全书共由十八章组成,各章节衔接紧密,环环相扣,结构严整。与此同时,作者在每一章的标题之后紧附“内容提要”,这是一种独特的创造。在文字表达上,《革命百里洲》给人一种混合之感,一方面具有舒缓的抒情笔调,频繁使用古代诗词和对偶句。如《桃花山》当中的戏文:“残军归废垒,瘦马饿空壕,城郭萧条。”这样的创作手法既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把当时战事状况做了非常贴切描述。另一方面,文中也有非常口语化的语言。主要体现在对当事人的采访回忆中。《革命百里洲》讲的故事是有趣的,在语言的表达上,既运用了文雅的书面语,也使用了通俗的口语。

(二)作者借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巧妙选取切入点,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从书名可知本书是讲百里洲革命的情况,但是作者却在开篇别出新意地从1900年章太炎“断发易服”的历史典故中引出中国近现代史的漫漫旅程,使得文章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另外,作者没有平铺直叙地记录百里洲人民的革命进程,倒是在第一章中以“杀猪宰羊”“堤畔碎尸”为契机进入文本叙事,从而使得文章既惊心动魄又引人入胜。全书结构宏大,叙事紧凑,对上世纪长江一带农民的生活做出了深入的观照和体察。从思想内容上看,“作品的主题是探讨的中国现代乡土农人的生活状况及出路。”[6]作者从微观出发,选择了最能代表中国上世纪农人生活状况的典型——湖北百里洲农人的生活情况来说明。

(三)作者交替运用多种叙事视角,增加了“非虚构”叙事的可能性。作者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具有独特之处。叙述视角可分为全知视角、限制视角和客观视角。作为旁观者、叙述者的“我”,成了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在文中书写自如,随意穿梭。同时,被采访者以第三人称知情人身份时不时地参与到文本建构之中,增加了文本的可信度。最与众不同的是,该书没有限制与作者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在文章中的交织使用,使文本形成了一种对话,展现了叙述者的立场,也体现了读者的主动参与。随着叙述视角的转换,读者能够从不同角度去阅读文本,从而加深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注释:

[1]尔东:《一个作家的使命——访鲁迅文学奖得主赵瑜》,中国文化报,2005年1月5日。

[2]张志敏:《解放思想 直面人生——访〈赵树理〉编剧赵瑜》,太原日报,1992年6月6日。

[3]章罗生,谭平:《今年报告文学创作审美新变一瞥——以赵瑜和〈革命百里洲〉为中心视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6卷,第18页。

[4]章罗生:《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审美新变》,华龄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5]杨宏:《沧海桑田百里洲》,全国新书目,2004年,第4期,第39页。

探析博客文学特色传播模式 篇4

博客译自英文Blog, 指“网络日志”或“写网

络日志的人”, 它是一种特殊的满足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条件而实现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写作和出版方式, 具有个人性、互动性、真实性、开放性和即时性的特征。博客的内容既可以是个人对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生命体验的表达、电影观看的印象、音乐作品的鉴赏等, 还可以是个人以其兴趣爱好和专长为出发点的信息积累和传播。伴随文学爱好者个人博客的兴起, 博客文学也因此出现了。

博客文学是以博客为载体写作传播的文学, 内容无限宽泛, 通过网络载体使传统作家与草根文学爱好者的写作联系起来, 变成了一种公共性的写作行为, 具有自由、丰富、整体和草根的特征。

二、博客文学传播模式

文学的发展与传播方式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一致性, 文学的传播方式始终随着传播理念和技术的变化而变化着。下面, 我们将从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过程五“W”模式, 即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来分析博客文学这一新兴的文学样式的特色传播模式。

(一) 传播主体:

在传统文学创作中, 创作主体具有非常神圣的地位, “这种对知识话语的垄断实际上是对一种意识形态的天然占有, 可以时刻对社会施加主体精神影响。在博客时代, 只要你肯写, 只要你能写, 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意义上的作家。

(二) 传播内容:

博客文学, 从媒介的角度回归到了真正文学性的意义上来-情感的自我表露和张扬。传统文学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以成不朽, 强调文学要涵养人的精神家园, 净化人的灵魂境界, 提升人的精神追求, 体现人性的终极关怀, 给人以情感的抚慰和心灵的启迪。而博客文学则游离于各种制约之外, 使其得以抛开“文以载道”的历史重任, 成为日常写作的方式, 无论是创作的理念、动机、题材、体裁, 还是表现手法、语言风格, 都可以不必顾忌, 尽可以自由发挥。

(三) 传播媒介

与传统文学的传播渠道有着明显不同, 博客文学的传播媒介由平面纸质印刷传播转向数字化网络传播。首先, 博客号称是一种“零进入壁垒”的发表方式, 根本需要审查和批准, 也并不存在印刷。第二, 博客文学的交互性得到空前突破。博客上的互动都以供读者发表意见, 随写随评, 随评随改, 使于某种程度而言是一种“集体创作”, 作者与读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互动的、即时的交流平台。

(四) 传播对象

传统文学和博客文学虽然面对的都是文学爱好者, 但他们在文化素养、个人需求等方面却有很大的不同。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 往往就可以预定一个潜在的读者群。而网络是无限沟通的, 从理论上讲博客文学作品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的。

三、关于博客文学特色传播的思考:

(一) .虚幻世界的大众狂欢

“狂欢”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学者认为, “狂欢”是一种价值形态, 是感性欲望的无拘束宣泄。在当今社会, 不论网上还是网下, 文化思潮呈现出消费至上、享乐至上的特征。博客文学也出现了欲望生产, 他们以博客为舞台, 有意识或无意识宣泄情绪、表现感性愉悦, 乃至自娱、自恋、发泄情欲等。传播主体的广泛化、平民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媒介传播的数字化等冲击了年轻网迷们。然而, 为了避免文化思潮消费之上、享乐至上的观念如“荒原上的野草随意疯长”, 呼吁理论界正确引导博客文学的伦理价值观而避免进入公众盲区, 这也是个急不可待的问题。

(二) 数字化时代文学价值的消解

自由性大于艺术性是博客文学一个明显的尴尬。文学历来所推崇的崇高、深沉、美德、正义、人情等价值已经被逼到最不起眼的地方, 许多“重感性”、“求刺激”、“伤风化”的作品大行其道, 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几乎被消解殆尽, 导致文学的沦落。其实, 维系文学发展的最主要动力还是文学的精神深度和艺术的创造性, 这个不是人人自由参与就可以实现的。文学如果仅仅强调自由、个人化, 以记录和情绪宣泄为惟一功能, 那么文学将不再成之为文学。要想使人们重新回到“诗意的栖息地”, 就必须明确文学存在的价值, 呼唤真正的文学。

博客文学尚如此年轻, 要获得与传统文学比肩的话语权利, 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博客文学的春天有赖于超文本技术的不断完善, 有赖于广大网民的参与和努力, 有赖于人们上网心理机制的不断成熟。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 接纳博客文学, 力图在文学的高雅性和网络的通俗性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在博客上觅得一片诗意的栖居, 真正为传统文学的传播实现传播媒介的跨越, 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于咏莉, 刘延民, 张小卫, 浅谈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I].西安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3)

[2]廖健春, 网络文学:在大众文化中“狂欢”[I]桂林桂林工学院社科部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 (6)

[3]丁国旗, 对网络文学的传播学思考[D]江苏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

[4]周海英, 博客”的传播学分析[G]江西江西社会科学, 2004 (7)

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 篇5

摘 要:一代文学泰斗莎士比亚为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37部戏剧和154首十四行诗,他反映时代特色的广泛题材、让人惊叹的语言运用、精巧绝伦的戏剧布局和鲜明的人物刻画,同时也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独立的项目——“莎士比亚研究”。

对莎士比亚的研究在其在世时就已经开始,几个世纪以来依然热度不减,几乎涉及莎翁作品和生平的方方面面,但是追根溯源,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对莎士比亚作品的语言特色以及语言中反映的时代特征的研究。

关键词:威廉·莎士比亚;语言特点;修辞手法;影 响

文学特色 篇6

这学期,我明显感觉到,我所带的学生比以前自信了,尤其是那些曾经羞涩腼腆、不爱发言的学生,这学期在课堂上明显活跃多了。

带着疑惑,我利用班会时间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学生董晴深有感触地说:“潘老师,想想以前我的胆小,我自己都不相信我现在竟然能主动在课堂上发言。以前上课消极,那是因为我对自己没有信心。自从学校开设了阅读赏析能力培养课后,我学到了许多文学知识,使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化素养做底蕴,我才能有勇气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其他学生也纷纷表示,文学素养的提高使他们增强了自信心。

原来如此!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感受到这些文学作品的精妙绝伦,在漫步于书山畅游于文海之时,他们求知的心灵也自由地翱翔于智慧的原野上。

的确,人文知识是衡量一个人外部素养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人文修养,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掌握一些基本文学知识,了解一些文学典故,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学院开设了阅读赏析能力培养课程。学院以技能办公室为“调度站”,以图书馆为“根据地”,以丰富多彩的朗诵、演讲为手段,以毕业前的考核与发证为保障,对开设阅读赏析能力培养课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力求把特色教育真正落实到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贯彻到平时的日常教育里,让特色教育的成果渗透在每一位学生的言行中。

也许是受大环境的影响,刚开始上阅读赏析能力培养课时,学生们大多不感兴趣,甚至还有学生认为,目前社会上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学校开设这样一门课真是多此一举。针对这种情况,任课教师课前精心备课,课上深入浅出地讲解,课后对学生耐心指导,慢慢地,大家开始感觉到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并不像以前认为的那样枯燥,于是,学生们对这项技能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高涨,从中获益的学生也越来越多。2005级新闻班学生何高峰在校期间代表学院参加河南省大专辩论赛,作为主力队员,他和队友一起过五关斩六将,击败了号称“河南文科之王”的河南大学辩论队和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东道主开封大学辩论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毕业后,何高峰凭着优秀的口才和良好的写作能力被学院留下,目前已是学院宣传部的一名主力干将。

扎实的阅读赏析能力不仅使学生们在校期间补充了丰富的课外知识,提高了基本素质,锻炼了各种能力,而且还成为他们毕业后找到理想工作的“法宝”。

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们大多都在毕业时有了较强的阅读赏析能力,2004级新闻班学生黄克诚毕业后不久就在郑州的一家省级报社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当老师及学弟学妹询问他实现自己理想的诀窍时,他感慨地说:“感谢母校,感谢阅读赏析能力培养课程教给我的一切,它让我更加自信。”

几年来,学院不断收到毕业生的感谢信,感谢母校开设的阅读赏析能力培养课使自己的人生之路更加宽阔;也不断有用人单位向学院反馈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并对这些毕业生的人文素养给予充分肯定。一封封感谢信折射出受益学子由衷的慨叹,一张张笑脸映现出招聘者的满意。可以说,七项技能特别是扎实的阅读赏析能力,为科院毕业生增添了信心,并给了他们闯出一片天地的勇气。

欧阳修散文的文学特色 篇7

一.以道成文抒己怀

“以道成文抒己怀”是欧阳修散文的一大特色, 这不仅打破北宋初期四六骈文的空洞无物和旧风陋习, 而且继承了唐代韩愈的文学主张, 确定了散文的新格局。欧阳修的一生经历坎坷, 对社会人生有许多的感悟, 于是下笔成文抒己怀, 写就了一篇篇或针砭时弊、或抒发情怀的散文。这些文章可大致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 针砭时弊, 慷慨陈述。欧阳修为人耿直坦荡, 在政治上积极主张改革, 反对因循苟且, 在昏庸腐败的北宋统治集团中, 他是难得的清醒人物。于是他心中常常填满许多政治主张, 不吐不快。因此, 他写下了许多令当时朝野振聋发聩的文章, 以道成文。《上范司谏书》与《与高司谏书》就是这类文章。他在《与高司谏书》一文中痛斥高若讷:

“夫力所不敢为, 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 此君子之贼也。今足下又欲欺今人, 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邪?况今之人未可欺也。”

此文言辞犀利, 将高若讷的伪君子面目一层一层剥离出来, 在此文中欧阳修不顾自己的身份地位, 也全然不顾写出此文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慷慨陈词, 畅所欲言, 这是真正充满道义的文章。正如黄庭坚所说:“观欧阳文忠公在馆阁时与高司谏书语言, 可以斥冲万里。”但文中更多的是体现了作者的理性、正直的性格、闪光的睿智和渊博的学识构成的道, 使文章大放异彩。

第二类, 感悟人生, 体悟人情。二十五岁时结婚刚两年的妻子不幸去世, 这对幼年就缺乏完整家庭的欧阳修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于是欧阳修怀着极度的悲痛写下了悼念亡妻的《述梦赋》, 对亡妻的感情是如此之深, 对亡妻的思念是如此之长, 写出的文章才会如此之悲伤。对亡妻如此, 对亡友亦如此, 在《祭石曼卿文》中他呼喊道: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 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 暂聚之形;不与万物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 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 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欧阳修以无限的悲痛抒发了对亡友的深切悼念之情, 真是情之所至, 文之所成。我们可以把这类散文中的“道”理解为作者心中的亲情、友情这朴素而又真挚的感情。

二.以文显道炼风骨

欧阳修的散文继承了韩愈文以载道的思想, 他在散文创作中还十分重视文学形式与表达技巧, 因为他认为没有好的表达载体, 再好的思想内容或修养情操也是无法表现出来的, 他说:“古人之学者并非一家, 其为道虽同, 言语文章未尝相似。”可见欧阳修不仅要以道成文, 还追求以文显道, 炼成自己独有的风骨。以此我们可以归纳成两个方面:

第一类, 细致委婉, 以柔藏刚。欧阳修的此类散文表面上好似经过精雕细琢, 语言细致委婉, 但是整体上浑然天成, 看不出过分的雕饰之处, 同时以柔藏刚, 把自己对人生时代的独到见解蕴含其中。这类散文的代表是名篇《秋声赋》, 写自己夜读时, 闻听风声、雨声、涛声、鸣金声、人马声, 把它们比喻成无形的秋声, 作了绘声绘色的描写:

“初淅沥以萧飒, 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 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 瑽瑽铮铮, 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 衔枚疾走, 不闻号令, 但闻人马之行声。”

接着又采用了赋体的铺排手法, 从声、容、气、意、声等方面, 描绘了一幅万物萧索的秋景图, 文章的结尾处又自然而然地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由秋天对植物的损伤而联系到人事忧劳对人的健康的损伤, 表现了对生命的执着与关注, 并且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此类文章还有《醉翁亭记》等。

第二类, 简而有法, 寓意深刻。简单而有法是欧阳修针对时文的繁冗艰涩而提出的创作主张。如《买油翁》一文仅135个字, 但把从容文章、循循善诱的买油翁和骄傲轻狂、夜郎自大的陈尧咨这两个人物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 同时又巧妙地揭示了“熟能生巧”这一道理。语言简洁平易, 意蕴丰满, 读后不得不令人惊叹欧阳修技艺之高妙。早期所作的《养鱼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特色及其影响 篇8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指从18世纪末到美国内战爆发这段时期, 以华盛顿·欧文 (Washington Irving) 的《见闻札记》 (The Sketch Book) 与惠特曼 (Walt Whitman) 的《草叶集》 (Leaves of Grass) 为标志, 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时期”。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重在描写个人主观世界和内心感受, 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离奇情节, 以及异域色彩。最初来到美洲大陆的英国移民都是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 坚信上帝为了某一特定目的派他们到这里, 清教徒们梦想着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虔诚的信仰, 因此, 美国民族文学一开始就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19世纪前期是美国进入领土扩张、西部开拓、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时期, 美国经济发展、地域扩张, 以及国内崇尚自由和民主的风气日益促成美国在文学和文化领域的浪漫主义倾向, 开创了美国独立的文学时期。美国内战爆发导致了浪漫主义文学的衰落, 之后, 美国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特别是杰弗逊采取的政治平等氛围使大批移民涌入美国, 促进了美国浪漫主义的发展, 文学作品也基本是关于美洲大陆的开发、殖民, 以及宗教生活, 尚未形成文学创造的风气, 独立革命才真正促进了美国民族文学的诞生, 政治上的独立产生了大量的革命文学作品和大批的散文家和诗人, 如伯特里克·亨利、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杰斐逊、菲利普·弗瑞诺等, 战争结束后, 美国作家们对历史、传说和现实社会进行精心描绘, 涌现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二、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独特性可从当时的作家布赖恩特写的《大草原》、欧文写的《奥利弗·歌德史密斯传》、库柏的《皮袜子五部曲》、朗费罗的《歌谣及其它》、《欧洲诗人及诗歌》等看出, 强调表现人的主观世界, 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反映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人与自然的关系, 表达自由、平等思想等。

19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乡土文学”, 涌现出费·布·哈特、安·比尔斯、赫姆林·加兰等作家, 垄断资本主义后, 美国文学感应社会骤变, 开始批判现实、揭露社会的黑暗,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涉及农村生活, 以及城市下层人民的困苦和艰辛, 以及种族歧视和海外侵略和政府与大企业的勾结等。90年代, 批判现实主义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流, 南北战争结束后, 大规模的工商化运动开始, 美国在进行西部开发、扩张领土时, 又开始对美洲大陆进行系统化发展, 进入了一个充满繁荣和社会变革的时代, 人们日益关注物质生活, 可以说,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发展的趋势, 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普遍强调想象力和情感因素, 注重生动描写、异国情调的表达、感官的体会和对超自然力的描述, 更注意感情的自由表达和人物的心理描写, 也注重个人的表现。

三、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社会影响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人们开始崇尚理性, 认识到自身权力和地位, 讲科学、注重理性思维, 铲除社会不公平、特权和压迫等不良风气。18世纪末, 人们强烈要求自发情感的流露, 追求政治独立、民主和平等思想, 促进了美国文学的发展, 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爱默生、雪莱和济慈开始对美国神教表示反对, 强调上帝、人和自然融为一体, 这些作家推崇人的至高无尚, 呼唤人们走向大自然, 日益成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了美国当时社会的理想发展。

新古典主义运动波及到美国后, 菲利普·弗瑞诺、弗兰克林、乔尔·巴洛等作家都模仿英国新古典主义作家, 使人们变得乐观、开朗。美国浪漫主义作家受工业化的影响对物质生活过分追求而与自然日益疏远, 从《沃尔墩》中能清晰地发现, 最初, 美国人认为新大陆给他们带来希望和憧憬, 后来的社会状况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一部分人富裕而大部分人还未发生变化, 人们追随了拜金主义而变得冷漠, 浪漫主义作家们注意到这一点, 把这些记载于文学作品中。

作为独立并迅速发展壮大的民族, 战争结束后, 浪漫主义作家们用文学形式反映本土风貌, 浪漫主义文学适应这一社会需要, 迎合了表达感觉和抒发情感的需要, 如惠特曼用自由诗来表达民主和自由思想;狄金森则通过诗歌阐释她对生活的理解;爱伦·坡通过小说和诗歌赢得了“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美誉。

19世纪80年代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作家们开始批判现实、揭露社会黑暗, 引领人们的观念。19世纪末, 现实主义文学占据主流, 20世纪初, 马克·吐温把现实主义推向高峰, 标志美国文学走向成熟, 两次世界大战对于美国文学都是严峻考验, 科技进步又使人们摆脱陋习, 这都在文学作品中体现。

通过对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分析, 可以看出其发展与演变表现人的主观世界, 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反映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人与自然的关系, 表达自由、平等思想等, 从题材、语言和形式等方面都是对理想境界和情感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由于对社会的不满和失望, 主流的浪漫主义作家都试图超越现实和现世, 所以, 浪漫主义是一种逃避主义, 这又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由此形成美国文学的固定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林, 董小川.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探源[J].新疆大学学报, 2006, (7) .

网络文学的美学特色与流行元素 篇9

一、网络文学美学特色的三个主要特征

1. 自由奔放的“无遮拦”美

文学从产生那一刻起, 就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 可谓文学源于生活;但是文学从产生那一刻起也即体现出高于生活的特质, 即文学作品并不是对生活原貌的“摄影”, 而是被文人的笔墨“文饰”了的生活, 也即文学同时附有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与经过文人墨客美饰了或丑化了的主观反映。但无论文学对客观现实的美饰还是丑化, 都与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约束有关, 文学创作有着笔者可以放笔书写的自由, 又有着社会需要的制约和被文学权威决定取舍的不自由。正是基于这样的道理, 在我国历朝历代, 几乎没有哪一个文人可以口无遮拦, 随意即兴的发表自己创作的作品。

网络文学的出现为所有网民提供了相对于传统文学作品说来, 在创作、发表、欣赏方面的“绝对自由”, 不管作者处于何种写作层次, 处身于怎样的地域, 表达着怎样的审美情趣, 只要是“写手”, 都可以在网络文学的海洋中一试身手, 以个人独特的笔触来创作、来书写、来展现自己对生活的体验, 包括展示自己的文采, 甚至于可以在一夜之间即可扬名网络文坛。

在网络这个平台上, 新型的直抒胸臆、酣畅淋漓的文学语言正在昂扬上路, 同时, 通过网络技术镶嵌于文学作品中的不只是这类表现力与感染力极强的文字, 还有着由文字派生出的画面、色彩甚至于声音, 文字美、色彩美、动感美、视觉美、想象美交相呼应, 使得许多网络文学作品有血有肉般的鲜活起来、灵动起来, 这远非是翻开一本书所能看到的。直抒胸臆、酣畅淋漓的网络文学创作体现出由作者的创作动机, 创作冲动的思维层面的活动, 到打开电脑, 敲字输入, 点击发送, 立马有网友读者回应的实践层面的活动。

2. 生涩诡异的时髦美

传统文学衍生至今, 有着一定的规律、相应的模式与语言, 可谓之, 文学艺术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幻象的世界, 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 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构成这个特殊审美世界的基本材料是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有别于社会交际中人们通用的语言, 是一种修饰了的高雅、精炼、规范于社会生活中通用言语的语言。

当今的网络文学语言强力地冲击着传统文学语言, 不为传统文学语言所束缚, 只需符合诗意逻辑中的人类体验的真实即可拿来所用, 极力彰显语言的表现功能, 使之蕴涵作家独到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 想方设法的创造新鲜诡异的时尚语言, 将普通语言进行变形、扭曲, 让读者从创意的生涩中感受到时代语言新奇奥秘的气息, 领略创作者的“创造发明”。如用“520”表意“我爱你”;用“04551”表达“你是我唯一”用“2014”表意“爱你一生一世”。用字母的形式替代汉字表情达意的做法虽早已有之, 但不及网络文学中使用得如此有创意和有蕴义, 且节奏动听上口, 流行速度极快, 约定俗成般的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语。还有用字母“MM”“GG”“DD”谐音妹妹、哥哥、弟弟的意思等等。网络语言生涩与时尚的登场亮相招惹得语言学家大声疾呼, 网络语言需要整肃, 汉语文字需要抢救, 面对着语言学家的权威教化, 网络文学语言生涩抢眼的诡异美魅力不减, 依旧是我行我素, 甚至于变本加厉、推陈出新的在惊诧于网民和国人的视听, 带来一轮又一轮让人不由自主人的赞叹和效仿的美感。

3. 野性杂糅的粗犷美

网络文学的欣赏行为是一种浏览行为, 浏览意为粗略地看一遍。适合于粗略看一遍欣赏行为的网络文学作品必定是一种速食文化, 或谓之简约文化。网络文学作品是速成的, 常常是创作者有感即发、一蹴而就的, 是在随时随地情况下的一气呵成般的产物, 所以, 它不可能如同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一样, 进行主旨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的反复推敲, 常常可能是有着某些思维混乱的、错白字不乏的, 甚至于内容表达不够完整的, 但网络文学的功能则显现出一种超越传统文学的感染力和“杀伤力”, 其根源在于网络文学的收放自如的简约美, 网络文学语言简约、轻松、幽默、欢快、高涨的外显风格会给读者以休闲般的轻松和愉悦。

发展速度极快的网络文学仿佛在人们不经意间, 就“千树万树梨花开”般的创作出甚多合许多甚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更有佳作不仅被网民们广为推崇, 而且进入大雅之所的文学殿堂, 被传统的名作家所认可, 被社会主流文化所认可。在陈思和、严锋主编, 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中国最佳网络写作》一书中, 即对网络文学作品从内容角度归纳为尘世篇、幻想篇、戏拟篇、私语篇、杂论篇等五大类。作为网络文学的文字, 在包容量上相对于传统文学必定是简约的, 因为在这些作品中, 带有纪实性的心情告白、网恋故事、琐屑人生、旅游笔记、校园写真等作品占有很大比例。网上燃情、心情告白、武侠天地、失恋况味、小说杂文、散文随笔、诗词韵文、文学评论、菁菁校园、旅游笔记、留学生活、科幻世界等类别都可让读者在相对于阅读传统文学作品所用的实践要减少得多的情况下一睹为快, 网络文学的点击率呈高效率便是自然的道理。

从网络文学的题材和具体内容看, 不在意作品的长度和深度, 不把意义的深刻性作为审美追求的终极目标, 它所追求的是让压力过重的现代人能够在浏览简约的网络文学作品中得到情感上的方式和宣泄。因此, 网络文学的语句构成简单, 杂糅、甚至于粗犷、野性渐成趋势。

二、网络文学的流行元素

1. 网络文学的屏幕话语体制

网络文学的屏幕话语体制给予了文学创作者可直抒胸臆、尽情抒怀的创作机会和创作自由, 打破了传统文学精英化、专业化的话语体制, 撼动了传统文学流传自今的稳定的话语表述系统, 可谓是在网络媒介这个创作平台上, 传统文学的表达形态被打开了一个缺口, 由这个缺口掺杂进了新的话语美的元素, 这种话语美的元素是民间的、即时即兴的、贴近百姓欣赏美的话语平台, 撩开了文学话语体制的别样面纱———自由的尽兴的屏幕话语体制,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中网络文学作者可以放飞创作的想象, 自在的翱翔于文学创作的意境之中。同样, 读者的阅读活动不再被阅读纸质文学作品的条件所局限, 只要有一部在线的电脑和手机, 随时随地都可利用屏幕阅读, 还可以将自己的阅读体会随时随地的发表于网上。

2. 网络文学的平民化色彩

网络文学是一个人人平等创作和阅读的广阔天地, 容得下任何有兴趣或有志于文学的各类人士, 不拘年龄, 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均可展示;不拘水平, 老手、新手、高手与拙手均试身手。它具有普及与提高并重的特点, 更倾向于普及推广;它雅俗共赏, 更偏向于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它的读者群体最广泛;而人们的参与性也是其他任何报章刊物、广播电视、各色媒体无法与之比肩。当然其读者、作者群体必然是庞杂的, 他们的文化水平、文学修养、思想品格及情操各不相同, 甚而有可能呈天壤之别, 这是毫不为怪的。我们在网上会看到一些拙劣的、幼稚可笑的、甚而是“虚妄”的作品。其实, 这样的现状并不会伤及网络文学的大雅, 这些作者会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在创作的不断品味和比较中取得进步。至于某些网上的“文痞”, 会被读者逐渐冷遇, 没有了阅读市场的作品, 生命力自然难于保持。可以说, 网络文学的平民化色彩吸引了众多的文学爱好者。平民化的著作群、平民化的读者群和平民化的参与, 使得网络文学迅速流行起来,

3. 网络文学的时尚性元素

网络文学一改传统文学作品的文风, 以读者倍感新鲜的网络言情、穿越小说、时弊抨击、热点描摹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抓牢读者的兴奋神经。比如《步步惊心》讨论专辑、《失恋三十三天》讨论专辑。讨论的话题有, “同人”视野下的清穿小说, 男闺蜜或雌雄同体的第二人格等。而更加严肃的话题还有《中国大陆网络文学社区及其先声》《浅论网络互文性的诗学意义》《微博客文学的形态与价值》等也牵动了很多网络读者的注意力。网络文学展示时尚性元素的速度绝非传统文学创作的速度可及, 只需以指尖点击键盘的瞬间即可完成创作和传播, 所以, 网络文学中的时尚性元素是文学作品中所能表现出的时尚性元素中最为时尚的。

摘要:网络文学衍生于互联网平台, 并借助这一平台的传播优势蜚声鹊起的扩大社会影响, 在短短的几十年间,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张力, 甚至呈现出领军文学创作的态势。网络文学的魅力源于其固有的美学特色和流行元素, 这一文学现象值得品味和思索, 用以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学素养。

浅析英美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特色 篇10

19 世纪的英美浪漫主义的文学是英美文学发展的辉煌时期, 其发展过程为英美近代文学的发展甚至欧洲近代文学的发展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后期的英美文学和欧洲文学带来了繁荣的景象, 标志着欧洲文学和英美文学的成熟。

一、英美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基本特色和文学内涵

首先, 19 世纪英美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特色在创作的过程中强调了创作的绝对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喜欢在一种自由的形式下创作自己的作品, 不想受英美文学早期的古典主义时期的清规和要求, 因此19 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英美文学的书写是突破了文学在早期的写作特色的现实的藩篱的。

其次, 19 世纪的英美浪漫主义时期, 是封建主义向资产阶级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的社会表现是十分复杂的, 一方面, 封建主义的落后已经不能够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 一大批作家要通过文学的形式来表现对封建主义的抨击, 从民主主义的立场;另一方面,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又有很血腥和残酷的一面, 一部分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又有一种留念旧制度的立场, 而抨击资本主义罪恶的现象。

再次, 英美浪漫主义时期还表现的文学特色体现在浪漫主义的文学都是从中世纪以来的历史分不开的, 有一大部分的作家比如雨果和大仲马都是用浪漫主义的无拘无束的手法来描写历史现象。

另外, 在19 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 还有一部分作家的写作特点着手于自然风光, 因为在体验资本主义时期的时候, 比较厌恶资本主义时期的文明和现实, 因此从浪漫主义的立场回归到自然中, 成为“回归自然”的主张。

最后, 从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来看, 从写作上来看, 一般都是强调作者感情的自由的表达和抒发, 在感情的表达下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古典主义的拘束, 有强烈的自由的意志。浪漫派还对各种艺术表现形式都开始了有成效的探索, 从浪漫主义文学开始, 尤其是对民间艺术民间文学和社会底层的重视开始加剧, 从创作题材来说, 诗歌题材和长篇小说的创造也在加强。英美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在修饰和表达上还喜欢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 从美学的价值和文学的价值体现来说, 比较重视丑, 也大力的提倡了文学的想象力。英美的浪漫主义文学在表达作者感情的时候, 最喜欢的基调就是忧伤、忧郁的情怀, 这是浪漫派作家最喜欢的表达形式。

二、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特色

英国是浪漫主义文学最早出现的国家之一,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创了著名的派别“湖畔派”, 比如华兹华斯, 萨缪尔 • 柯勒律治都是湖畔派的代表作家。英国也将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文学的高峰, 其代表作有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济慈的《希腊古瓮颂》等。其中威廉. 华兹华斯更是被誉为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派的先驱, 尤其是在诗歌的发展中, 他为英国的诗歌的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 增添了诗歌的内容, 也引进了诗歌用语的新的语言, 从风格上也开启了新的风格。威廉. 华兹华斯的诗歌在新的形式下突破了古典主义时期写诗歌的范式, 突破了传统的大家就认为的写诗歌就应该怎样写的传统, 并且把诗歌的歌颂对象也从官方的宫廷转向了民间和社会底层, 把城市的描写也转到了乡间。从诗歌的语言来说, 作者认为, 应该更自由的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表达这种意愿, 要用自己想的出来真正能够使用的能够代表内涵的语言尽量地表达诗歌的意境。从诗歌的本质来说, 作者也认为诗歌必须代表个人的意志, 要有一种个人意愿的自由的流露和体现, 要通过多诗歌歌颂对象的美丽来表达时间美好的意愿。威廉. 华兹华斯有着特殊的才能, 作为一个诗人他比一般的人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创作能力, 尤其是在语言的表达上更是特别的具有代表性, 他是英国浪漫主义代表的核心。

英国的浪漫主义派在创作的过程中, 是对资本主义的文明和发展是有一定意见的, 是不满的, 因此在描述自己感情的时候有一种愤世嫉俗的感觉, 也有想隐蔽自然的想法和倾向。作为浪漫主义派别, 这些伟大的代表作都为20 世纪英国和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比如雪莱的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虽然是一个神话故事, , 但是神话却有比喻的作用, 神话告诉大家被压迫的底层人员的苦难, 这种苦难必然导致反抗, 暴君最后的下场就是被推翻, 也做了预言, 预言革命一定会到来。最出名的一句“冬天如果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就出自于雪莱的作品。

英国的浪漫主义派还有一个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拜伦, 拜伦可以称之为浪漫主义的一代宗师, 拜伦的作品是时代的作品, 体现的也是时代的激情和热情, 拜伦的作品更是才情、哲学、深度、力量的代表, 也有着反抗的意识, 还有着自己独有的价值标准和精神生活, 包括了文化概念。其著名的代表作就是长篇叙事诗《唐璜》, 这部作品对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深思和审视, 有着内涵的检阅, 也发人深省。因此, 拜伦的作品不仅影响着英国文学的发展, 还在整个英美浪漫主义时期, 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带动力, 把拜伦视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 称之为“拜伦式的英雄”。拜伦的《唐璜》在英美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文学特色和主体思想就是通过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冒险精神来诠释时代的特征, 尤其是封建主义的专职和社会道德的虚伪性。这部作品主要的历史背景是以英国背景和社会为现实的, 揭示和讽刺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尤其是建筑在封建和资产阶级上面的从经济思想和伦理道德为出发点的婚姻是不幸的, 《唐璜》也诠释了作者正义的感情, 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失去自由的人的同情以及呼吁和倡导被压迫者参加战斗的号召。

三、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特色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 是根据美国独特的文化历史发展而来的, 客观地说, 美国在历史上和文化上是有独特的文学特色的, 和欧洲一直贯穿以来的文学流派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也是欧洲文学和英美文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 美国的文学产生有着民族文化独立的结果, 是特殊时期民族发展的历史;另一方面, 受到英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 美国的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也有重要的发展。在19 世纪上半时间内, 美国的文学发展受到了英国的浪漫主义流派的影响, 因此, 美国在文学的发展和文学的特色上有了一次文艺复兴运动。可以这样说, 美国的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在形成和基本特点上都是表现的是一种自由和争取精神的解放, 是完全符合美国历史轨迹的发展的。在19 世纪, 随着美国资本主义时期的迅速发展, 在美国迅速蔓延了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摆脱英国的文学的束缚, 因此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比起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来说更重视人的发展的精神创造和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那种大无畏的精神, 因为为了自由和摆脱精神的束缚, 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开始了蓬勃的发展。

在美国浪漫主义时期, 其代表人物不得不说惠特曼, 惠特曼的作品唱出了美国在追求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心声, 他是著名的民族诗人, 是美国现代诗和现代文学的开衫祖师, 也为美国下一世纪, 20 世纪的诗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 世纪美国的诗人和诗歌作品没有一个能够绕开惠特曼。惠特曼最著名的代表作当属他的《草叶集》, 《草叶集》主张的基本内涵是创造和创新, 追求的是一种滋味和民主, 在艺术表现的形式和风格上都是呈现多彩的风格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首先, 《草叶集》在诗歌的表现过程中表现的是普通人的生活, 在其价值观的描写上也是普通人的直率和坦诚, 还有一种粗鲁;其次, 在民主主义的理想上, 《草叶集》十分的关注民主和自由的民族特征, 在整个作品中都是十分的高昂的和富有激情的。另外, 在其死亡和奥妙中, 还有一种对哀怨和和令人忘怀的情怀。所以, 《草叶集》是完全打破了传统诗歌的格调的, 建立了一种诗歌的新形式, 也就是后来诗歌的自由诗体。

美国的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表达了美国这一时期作家对生活、对社会在追求真善美过程中的理想, 也有对社会不公和对社会邪恶现象的不满和怨恨之情, 美国的浪漫主义时期的作者都喜欢在历史和宗教主义中找到灵感, 在创作的过程中神秘主义也是他们创作的主要艺术的灵感来源。无论是华盛顿. 欧文还是詹姆斯 • 库柏等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家都诠释了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特色, 是浪漫主义思潮的民主、自由和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欧文还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之父。

综上, 英美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特色是具有时代和社会的烙印的, 是19 世纪时期的重要的文学发展时期, 这种文学思潮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涌现了一大批代表作家和代表人物, 代表了英美的社会发展和历史发展的历程, 也对后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做了有益的贡献, 奠定了相应的文学的基础。英美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思潮的发展和成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 作为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其文学特色也是在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丰富多彩, 艺术特色和魅力都是十分值得后人进行研究和仔细阅读的。

摘要:英美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 这一时期正好是英国的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 这种文学思潮的产生, 对未来的英美文学乃至欧洲文学和世界文学都起到了重要的启示意义。浪漫主义流派喜欢自然和自由的意志, 用文字来诠释自己表达的意愿, 代表着英美文学的成熟。分析认为英美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是具有基本的特色和文学内涵的, 一方面, 封建主义的落后已经不能够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 作家要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另一方面,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又有很血腥和残酷的一面, 作家又有一种留念旧制度的立场。因此, 笔者从英美文学浪漫主义时期的基本特色入手, 着重分析英国和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文学代表作和代表作家的文学特色和内涵。

关键词: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特色,自由

参考文献

[1]洪婷, 浅析19世纪的英美浪漫主义文学,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年8月.

[2]彭家海,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美浪漫主义文学探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年7月.

[3]李佳苧, 浅析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科技致富向导, 2014年6月.

[4]陈畏, 语言和视觉的纠葛——浅析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中英国绘画的文学性, 名作欣赏, 2012年10月.

[5]谢琨, 工业革命与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刍议, 作家, 2013年9月.

[6]杨梅,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情结解析, 短篇小说 (原创版) , 2013年8月.

[7]李昆峰, 谈华兹华斯对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芒种, 2013年11月.

[8]王欣,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之形式主义批评, 吉林大学, 2008年10月.

文学特色 篇11

关键词:文学语言;语言特色;生命

与大多数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先锋作家用语习惯不同,作者莫言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的“寻根文学”在现代艺术实验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其独特的叙述语言表达,把“寻根文学”原始野性的张扬发挥到了极致,并且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与此同时还结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大大超出了读者传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心理,使之在文学语言创新的道路上影响深远。

一、叙述的极致

在叙事作品中,文学语言可以分为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人物语言即指作品中人物的外部语言和内心语言。叙述人语言即指作品的叙述人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描写场景、抒发情感、评判议论的语言。

《红高粱》继承了中文小说惯有的一种转述或描绘性很强的语言来进行叙述的传统,在绘色肖形上,它非常有效,往往能够带领读者投入情景,给以身临其境的经验,基本上是一种说书人的语言,属于模拟性写实主义。即有传统故事的媒介性目的,但无随意性与独创性。作品中的“我”,不同于一般第一人称的“我”。“我”不是事件的参与者或见证人,不过类似“说书人”所扮演的角色,但又不像说书人那样冷静和客观,而是渗透了强烈的主观感觉,所以这个“我”属于作者莫言独创。有了这个“我”的存在,一下子消除了读者和人物之间的隔膜感和距离感。

《红高粱》是有关家族记忆的作品。开头清楚地表明了作者莫言或叙述者所具有的特殊身份,他所要展开叙述的三个人:爷爷(余司令)、奶奶、父亲与“我”是有着血缘关系的民间社会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在民间乡土社会中没有比“血缘”关系的家庭更密切的了。“血缘”维系着生命、责任、义务,同时也维系着情感、道德与良知。在乡土的民间社会中可以背叛一切但决不可以背叛自己的祖先,否则就是一个被民间乡土社会所唾弃的罪人。《红高粱》中的叙述者以这种身份展开叙述就决定了莫言小说的叙述是属于民间最本色的一种方式,这种最本质的“民间叙述”可以使他充分地表达自己源于民间的体验与感受,因为在血缘的链条上,他的任何叙述和言语只要他觉得对得起自己的祖先,别人的闲言碎语都会变得毫无意义。正是叙述人这种通过“血缘”关系把自己纳入民间乡土社会中的彻底“民间立场”,决定了《红高粱》的叙述者对民间价值的认同和坦荡无比、恣意豪迈、天马行空的叙述气魄。他与爷爷杀人放火,写爷爷与奶奶在高粱地里相亲相爱,也写他们与日本鬼子的血腥搏斗以及爷爷抛弃奶奶和恋儿的婚外情,和奶奶为报复爷爷投入铁板会头子黑眼的怀抱……

与这个本色的民间叙述者相联系的还有一个具有现代思想意识的叙述者,经常在文本中对人物事件加以评说。这个叙述者所运用的语言是现代的。与“民间叙述人”所用的语言似乎是间离的。譬如写到缠脚,叙述人这样讲的:“奶奶不到六岁就开始缠脚,日日加紧,一根裹脚布长一丈余,曾外祖母用它勒断了奶奶的脚骨,把八个脚趾折断在脚底,真惨。我每次看到她的脚,就心中难过,就恨不得高呼:打倒封建主义!人脚自由万岁!”这种叙述显然说明叙述者在沉入民间的时候,并没有被“民间”的丰富和驳杂所遮蔽,而是有着一种现代人的立场,由此去认同社会中蓬勃生气的民间精神,从而去发现过往历史中的民间精神与当代人相通的地方。

二、情感的隐含

小说写作是从叙述开始的,没有叙述也就没有小说。小说的叙述可以有多种方式,有现实性叙述——尽可能客观,真实地叙述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人物与事件;有想象性叙述——在激情下使人物形象恣意妄为,获得超越现实空间的艺术世界。《红高粱》更偏向后者一些。从生活到艺术是一个创造过程,在这过程中,艺术家总要用自己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对现实的生活形象进行提炼和加工,以创造出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美。正如老舍所说:文学语言“不是由字句堆砌而来的,它是心灵的音乐”,是“从心眼里掏出来的。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受,作家所使用的文学语言,总是蘸满了感情的汁液。”由于每个作家内心情感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决定了这种感受常常是逻辑语言所不能规范的。

真正小说的语言是一种感觉化了的语言。小说创作主体将语言用来建构他心目中的形象体系。“从表层来看,它似乎是一个个方块字组成一连串长短不齐、错落有序地排列组合,通过它们来构建形象是相对静态的形式,能动地导引读者对隐义层面的追索和破译。

1.直觉意识的延伸

尽管无需排斥文本创造过程中小说家情绪贯注时的理性介入,但我们更愿意相信:直觉意识在作家方面,唤醒内在情绪流向外在符号;在读者方面,借助外在符号破译内在情绪。这一切总体上化为情绪承载体的语言形式。莫言的《红高粱》中感觉化语言的大量出现是小说从事理向情理转化的表现,情节构成逐渐被情绪构成所替代。

2.生命形式的延伸

在审美意识的高级形态,小说是一种生命的共感现象。在这种意义上,与其说小说家热爱艺术,不如说小说家热爱生命。从东方岛国厨川白村“文学是苦闷的象征”,到大洋西岸苏珊·朗格“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两个不同民族的思维类型也决然不同,但都在本体上隐含了文学作为生命形式的潜在所指。

三、原始化

在“开凿脚下的文化岩层”“跨越文化断裂带”的声浪中,作家们的目光纷纷投向久远的文化之根,这目光智睿而深邃。一直远射到史前期,穿过夸父的手杖化为邓林,穿过屈子的苦恋和庄生的梦,穿过龙飞凤的远古图腾,穿过披羽毛饰假面的原始歌舞,然后返视自身、沸沸扬扬的文化寻根的一个显性结果导致了小说语言的原始化倾向,当古老厚重的文化沉积、一旦被现代意识照亮,便显出它所独具的魅力,这在“寻根派”作家莫言的小说中极为明晰投影,它首先从语言给人深刻的印象。

语象偏稚拙,排斥典雅工丽的遣词,是小说语言原始化在语象呈现方式上的特征。热衷于描写野性自然、粗陋地貌,拙朴人情,荒蛮生态的小说家们,通过语象造型铸锻出狞厉的渍着斑斑铜绿的钟鼎。

四、陌生化

陌生化,就是非传统化,向传统挑战。然而一般先锋文学的致命伤是存在性的缺失。俄国的形式主義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可以解释这一现象。“陌生化”又称为“反常化”,根据什克洛夫斯基的观点,文学的基本功能是对日常生活感觉方式支持的习惯化的过程,文学的目的就是要颠倒习惯化的过程,使我们对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从而更好地唤起人们的艺术感受,使人们的意识得到升华,呈现出一种被我们称之为类的与魔幻现实主义的现代色彩。常常表现为词语超常搭配。“它基于表达艺术效果的需要有意打破常规搭配和固定搭配的词语组合限制,从词义上,词语色彩上,词性上超常搭配。”注重人们经验世界之外的超经验感觉,布置新颖语象形成新鲜刺激,制造对于习惯性审美心理的阻隔,导致了小说语言的陌生化倾向。

《红高粱》中,不仅有独特角度的选择,各种各样感觉化了的语言不断交叉和不断贯通,还有多条线索的碰撞,有回忆爷爷和父亲打日本兵的过程,回忆爷爷和奶奶相识在一起的过程……正是这样使作品深情的语言形态走向了深刻与深邃。

读了《红高粱》《高粱酒》我们不断感受到一股温馨的和风以及信马由缰的叙述风度,从容不俗的笔墨情趣从一泓透明的生命泉流潺潺而出。接近口头白话的大众语汇、组接为体现出典型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干脆利落,朗朗上口的短句,连缀成余味曲折的语段,构筑成贴近生活原貌的小说。其间汩汩流动的语言情绪,作为生命活动的投影外化为符号呈现,我们在体验语言情绪的同时也从中感受到了深层的生命情绪。

最后,援引爱德华·萨皮尔在其《语言论》中的一段话:“语言是人类精神所创作的最有意义、最伟大的事业、一个完成形式,能表达、还可以交流的经验……语言是我们天下的最庞大的最广博的艺术,是世世代代无意识地创造出来的无名化的作品,像山岳一样伟大。”

参考文献:

[1]生祥,峭峰,金富,等.故乡的红高粱[J].北方音乐,1989(6).

[2]汪正龙.文学语言的空白结构和意义生成[J].文艺理论研究,2005(2).

[3]赵刚健.试论文学语言的跳跃与跨度[J].阅读与写作,1999(12).

[4]宗守云.耕耘在文学语言的广袤土地上:评文学语言的多维视野[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5]贾平凹.关于文学语言[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作者单位 湖南师大教科院08级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

文学特色 篇12

一、“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的倡导

周作人之所以在五四时期蜚声文坛, 主要是由于他在当时大力提倡“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在1918年12月的《新青年》上, 周作人发表了《人的文学》, 这篇文章对新文学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正是从此开始, 周作人作为新文学理论先导者与杰出批评家的形象被树立起来。他提出, “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 简单地说一句, 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 便是非人的文学”。 [2] 《人的文学》其哲学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 强调文学被作为“重新发现‘人’”的一种手段, 其根本目标在于助长人性发展, 提高人的精神生活。《人的文学》使胡适、陈独秀等人提倡的“文学革命”内容具体化。

到五四时期, 虽然同处于一个革命时代, 作为文学革命的倡导者, 也不可能完全抛开功利去谈文学, 但与陈独秀等人从社会的角度探讨文学的作用不同, 周作人更多地是从“人”的角度去观照文学, 把现代人的改造作为文学的核心命题。第一次大张旗鼓地在文学里谈人和人性, 并把它作为文学的本质特征和独特价值。在这点上, 较之胡适、陈独秀的文学改革明显深入得多, 也在理论上完成了新文学的嬗变。随后, 在1919年初周作人又发表《平民文学》一文, 强调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以达到“研究平民生活”, “将平民生活提高”的目的, 进一步从写作方法到内容上贯彻人道主义精神。“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都强调社会功利性, 可以说是为后来“为人生而艺术”一派开了先河。当时众多文学革命先驱几乎众口一词地肯定“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正是因为这种提法对封建文学缺乏“人道”、无视“人的存在”具有纠偏意义。但是, 这也说明了周作人的文学批评理论是无意识的革命时代的产物, 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学批评特色, 此时的周作人批评, 还只是众多五四洪流中的并不出众的一支。

二、“自己的园地”——“为人生”的超越

1923年9月, 周作人结集出版了他的文学论集《自己的园地》, 标志着周作人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成熟。他是以“自己的园地”作比喻, 主张依照个性、表现自己情思的文学。它是对当时“为人生”和“为艺术”之争的整体性超越。他在文章中说:“所谓自己的园地, 本来是范围很宽, 并不限定于某一种:种果蔬也罢, 种药材也罢——种蔷薇地丁也罢, 只要本了他个人的自觉, 在他认定的不论大小的地面上, 用了力量去耕种, 便都是尽了他的天职了。在这平淡无奇的说话中间, 我所想要特地申明的, 只是在于种蔷薇地丁也是耕种我们自己的园地……我们自己的园地是文艺……”[3] 周作人在这里表示, 他所认为的文学, 本身就是“生活之一部分”, 并不讲求“为什么”的功利, 就像在属于自己的园地里种蔷薇还是地丁, 只要“本了他个人的自觉”, 依了自己的倾向就行, 强调尊重创作个性, 把文学的本质看作是个性的发抒。他还说:“……艺术是独立的, ……既不必使他隔离人生, 又不必使他服侍人生, 只任他成为浑然的人生的艺术便好了。‘为艺术’派以个人为艺术的工匠, ‘为人生’派以艺术为人生的仆役:现在却以个人为主人, 表现情思而成艺术……初不为福利他人而作, 而他人接触这艺术, 得到一种共鸣与感兴……这是人生的艺术的要点, 有独立的艺术美与无形的功利。” [4]这里, 周作人仍把他的艺术称为“人生的艺术”, 但它与一般“为人生的艺术”不同, 在于它独立地“表现”人生, 而这“人生”又仅是艺术家个人的情思, 它是为自己的, 而不是为他人的, 但他人也可从这里得到共鸣, 得到利益。“无形的功利”不是创作者主观意图的显现, “初不为福利他人而作”, 而应当是得到读者的“共鸣与感兴”, 客观上“使其精神生活充实而丰富”。周作人在“自己的园地”上寻找到了一方没有“烟火气”的所在, 为自己的“寂寞”“在文学上寻找慰安”的净土, 逃避了功利文学观念的纠缠, 退回到了“十字街头的塔中”。当然,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中, 周作人的这种提法, 并不会获得广泛反应, 所以, 这也注定了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走向了一条孤独的不归路。

三、周作人文学批评特色转变的原因

从积极地倡导“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到转而走进“自己的园地”, 周作人的文学批评也以此为依据, 成为构成他一生的文学批评的特色。应该说, 这种转变的原因, 是十分复杂的。第一, 五四之后, 文学界普遍出现低潮, 之前的那种热闹非凡的场面再也没有了。对周作人来说, “五四”落潮不仅让他对启蒙、对群众失望, 也更加证实了他的绝望的历史观。他自己叫做“黑暗的新宿命观”。在周作人这里, 一切时代风云变化都堕入历史黑暗的轮回而化为虚空, 可是“虚空尽由他虚空, 知道他是虚空, 而又偏去追迹, 去察明”, 周作人把“察明”当成“这虚无的世间第一有趣味的事”和“一种重大的工作” [5], 于是周作人也给自己重新找到了自我的角色定位, 那就是筑起“十字街头的塔”, 在学术知识的沃土中侍弄“自己的园地”, 用知识与理性对黑暗轮回的历史作透彻的审视, 以求得“可怖的悦乐” [6]。

第二, 正如钱理群在评价周作人的民俗学研究时所说:“对于周作人来说, 民俗学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客观存在的民俗的描述、解释、鉴赏, 更是一种主观参与, 一种内在的追求:要从‘普通人民怎样活着’的客观考察中, 探索一种最适合自己主观性发展的理想的合理的生活方式——这才是周作人民俗学研究的重心所在, 他的真正兴趣所在。”[7] 推而广之, 周作人从“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转变为“自己的园地”, 正是他自己的内在追求, 他正是要从‘普通人民怎样活着’的客观考察中, 探索一种最适合自己主观性发展的理想的合理的生活方式。这也说明, 周作人转而追求纯粹的“自我表现”的文学, 强调了文学的个人属性, 与“人的文学”渐行渐远, 开始由一个文学革命的引路人逐渐转化为“自由的思想者”, 做起了文学的“隐士”。

第三, 周作人最初提倡的“人的文学”, 既是从文学的内在特质谈文学, 显示了他与陈独秀等不同, 从人的角度来界定文学的功用, 表现了他与众不同的文学功利观。实际上人们一般都是从周作人后来创办“为人生”的文学研究会这个角度来理解“人的文学”这一主张的现实功利性, 而大多忽视了其前期包涵的“文学性”内涵。于是有人就认为:“正是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开了为人生的艺术大门, 无异给新文学写了一张卖身契, 被人辗转贩卖, 直到今天还没有恢复自由之身。”[8]可以说, 从一开始, 周作人提出的“人的文学”, 就是“自由之身”之下的“人的文学”, 只是《自己的园地》中的批评论作不再试图左右别人或引导文坛, 所以也不以当初提倡“人的文学”那种权威性话语出现, 而更多的是一种自我选择与慰安。

从“人的文学”到文学是“自己的园地”, 周作人超离了“为人生”与“为艺术”之争, 拓宽了自己关于文学抒发个性的观点。他坚持把文学看作“自己的园地”, 向往属于所谓即兴言志的最佳创作心态, 可以内外无蔽, 独立、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及情操。可以说, 周作人主张“自己的园地”的观点是明显有偏蔽的, 与当时的主流有南辕北辙之嫌。但是, 正是这种文学批评的观点, 才造就了二三十年代周作人文学批评的地位, 成就了他的一代名声。他在文学批评中追求的个性、趣味、宽容的原则, 都是根源于他的在“自己的园地”上辛勤地耕耘。作为文学理论的先导者之一, 周作人独特的文学理念和批评在现在仍旧有鲜活的生命力, 作为当时为数甚少的纯粹意义上的批评家, 周作人不愧为左右中国现代文学初创期发展方向的大师级文艺家!

摘要: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先驱者之一, 周作人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建树是当时其他学者无法比拟的, 正是他的具有自觉性与个性的文学批评, 使他在该领域能够独树一帜。“人的文学”是当时众多先驱文学家的共同提倡, 而“自己的园地”却是周作人独自拥有的, 显示出他的文学批评的非凡特色。

关键词:周作人,文学批评,人的文学,理论特色

参考文献

[1].阿英.周作人小品文序[A].现代十六家小品[M].北京:光明书局, 1935:1

[2].周作人.艺术与生活·人的文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8

[3].周作人.自己的园地·自己的园地[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5

[4].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7~1997)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21

[5].周作人.看云集·伟大的捕风[A].周作人自编文集[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35

[6].周作人.永日集·闭户读书论[A].周作人自编文集[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47

[7].钱理群.周作人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178

上一篇:词汇语义化下一篇:广西承接产业转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