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化(精选11篇)
文学化 篇1
引言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日趋丰富,新闻传播受众对新闻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一方面希望报纸“更好看”、更具有文学色彩、更引人入胜,另一方面又希望他们所获取的是客观真实的新闻信息。在此背景下,是否应该在新闻写作中加入文学化元素一直是新闻业关注的一个课题。
1 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是否要绝缘
写作是人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交流观点的一种有效表现方式。对于新闻写作而言,新闻写作依托于语言文字,同样的,文学也依托于语言文字才能在时间的长河里亘古常新。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闻写作与文学是有交集的,这种交集从报纸诞生之日就产生了。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生活的丰裕,当代文化日益多元,信息渠道不断拓展,尤其是“资讯爆炸”带来的信息扩容,使新闻事业在不断发展中日趋规范,新闻写作也从教科书与政策法规中与文学写作逐步拉开距离,这是新闻事业的特点,也是社会规范、制度文明的一种进步标志。
那么,新闻写作是否从此就要与文学写作保持一定距离或者干脆绝缘呢?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而不可取的,新闻写作应当从文学写作中汲取养分,大胆探索,发展和充实新闻写作,不断提升新闻的深度、广度,提高新闻写作的品位和感染力。
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二者既存在区别又相互联系。简单地说,它们都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同时,新闻写作与文学虽分属两个不同类别的人文学科,但是二者所依附的都是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新闻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许多学者都在探讨如何借助文学的写作手法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使新闻作品更具文化品位,在保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提升新闻作品的价值。[1]
2 新闻写作文学化的写作方法
新闻写作的文学化是新闻写作的发展趋势之一。在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出现了新闻与文学“合流”和“报道文学”现象。梁衡先生曾说:“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文学的本质是艺术。”为此,他举出了新闻与文学十二个方面的重大差别,例如在本质上文学是艺术,新闻是信息;在写作过程中,文学重写作,新闻重采访;在功能上,文学重审美,新闻重传播;在选材上,文学以人为主,新闻以事为主等等。他说:“尽管新闻与文学有诸多的差别,但是,我们如果能在新闻中尽量用一点文学手法,这样的话,消息、通讯虽不是小说却胜似小说。读者在读真事、新事时能够同时得到了艺术熏陶,这个新闻就有个性了。”梁衡提倡新闻向文学“有限借鉴”,是指原理上不能乱,而在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只是借其艺术性,借其形式美,而非“新闻文学一统论”。这里他强调的是在新闻写作中可以借鉴一些文学手法来进行新闻写作。[2]
首先,新闻写作选择的题材要有典型意义,在主题上不仅要鲜明而且应该有社会价值。很多时候,新闻的一些特质决定了其内容枯燥、单调、呆板的弱点,但这些新闻却极具意义和社会价值,需要新闻工作者的传播。所以要想使新闻作品更具可读性,如果没有文学的参与,新闻作品就容易成为一种机械的语言表述而陷入直白的境地。[3]
作为新闻工作者,为了写好新闻,特别要注意大量阅读和学习文学作品,这不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一种情怀和见识的提升。新闻工作者不仅是党的耳目喉舌,还是社会公器,担负着正确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这就对新闻工作者本身的思想品德有更高层次的要求。读诗、读史让人明智、明理。可见学习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培养人的修养情操,而且可以培养出扎实的文字功底,从而杜绝错别字的发生。有些读者把阅读报纸看到错别字叫做“吃苍蝇”,可见新闻写作中出现错别字是多么让读者讨厌的事。因此,学习文学作品也是对新闻写作准确性和真实性的锤炼与保证。
其次,写出一篇准确、生动的新闻作品就要在遣词造句上下硬功夫,要充分借鉴文学写作的方法。上个世纪60年代,穆青先生就提出了“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的主张[4],在新闻写作中实践其“充分吸取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炼的表现手法”的观点,并取得了成功。生动、形象的词语,特别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动词往往能将新闻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品德勾勒清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文学作品中的写作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灵活运用,可以使新闻达到挖掘深度、拓展宽度、增加厚度的目的;可以在对事实进行客观详尽叙述的同时,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可以对新闻内在意义进行深度解析,增强新闻的丰富性和可读性,达到优化新闻作品、营造媒体特色、争取受众的目的。
新闻语言讲求言简意赅,文学语言崇尚挥洒自如。新闻作品在传达信息时,如果能将这二者融合,在写作语言上巧妙地运用一些除虚构以外的文学手法来表述新闻信息,则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文学化的语言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以将人物细节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样有助于将新闻人物写活,使一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所以在新闻写作中,适度的应用文学性语言,会使新闻稿件锦上添花。
当然,文学化的新闻毕竟具备了文学的特质,因此它的语言又必须是含蓄的、充满情感和意境的,是一种既能产生文学意境的个性化语言,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大众化语言。纵观当下的新闻写作,我们发现,凡合理地运用文学手法,皆可增强新闻作品的美感,这种美感在标题、语言和形式等方面均可起到“夺人眼目”的效果。以新闻的标题为例,标题是新闻作品的“眼睛”,若能在新闻标题中恰当地运用文学手法,则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中国青年报》反映教育部门乱收费的消息,标题为《开学时节费纷纷,学生家长欲断魂》,这样的标题令人读之琅琅上口,同时兼具了获取新闻信息的作用。
好的新闻,大多借用了文学中拟人、对比、对仗、借代等写作手法,读来使人觉得通俗而新颖,韵味无穷,为新闻作品增色不少,使得新闻作品既具有个性色彩,又富有时代特征。
第三,合理有度,尊崇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5]。新闻写作文学化并非无极,尤其要遵从于新闻自身的客观规律,比如真实性、客观性和引导性[6]。新闻在写作上有其独特的要求,在处理材料和提炼主题上要遵守新闻的原则。新闻写作借鉴文学的创作规律,主要是指将文学中那些有益、有味的表现手法移植到新闻写作中来,如文学修辞是用来增强文字的表现力、感染力,适应读者的口味和日益发展的阅读审美要求。而那些如想象、夸张、比喻等可以无限伸缩的表现手法,在新闻写作中则需要慎重使用,一旦使用不当,这样的新闻会损害新闻真实性这一根本原则。新闻写作以真实为本真,新闻报道的落脚就是新闻,而非文学,因此,新闻写作文学化也要把握适度,否则就会出现“造新闻”、“假新闻”等情况。
此外,新闻文学化的语言不宜过分辞章化,也不宜过分规范化,应当简洁、朴实、鲜活、生动,符合大众传播的特点。
3 结语
总而言之,新闻写作中实现文学手法是一种有限的借鉴,而非无限的发挥,人们要懂得和学会“戴着镣铐跳舞”。新闻写作应当在真实的基础上抓好细节表现,运用丰富的文学化语言,在新闻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合理借鉴文学化元素,这样才会产生真正好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马彦.文学在新闻传播中的表现[J].活力,2011(5):52.
[2]喻健.新闻文学的特征及其写作要求[J].新闻窗,2007(2):63.
[3]王伟龙.新闻与文学发展源流之比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8.
[4]刘文辉.论新闻的文学语态[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9.
[5]徐锋.“新闻策划”拓展性研究[J].新闻前哨,2003(12):91.
[6]宋发庆.新闻写作中的想象运用[J].写作:高级版,2001(8):70.
文学化 篇2
论文化身份对儿童文学译介的影响
本文运用多元系统理论中有关理论对文化身份对童文学译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文化身份制约了儿童文学翻译,影响译者对翻译作品的选择及翻译策略的选择.然而,文化身份的制约不是决定性的,译者的主观文化态度、不同文化间的相互需求也会影响儿童文学翻译.
作 者:李兰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刊 名:改革与开放英文刊名:REFORM & OPENNING年,卷(期):“”(22)分类号:G05关键词:文化身份 多元系统论 儿童文学翻译
浅析中国文学的影视化改编 篇3
关键词:文学;影视;改编
一、文学与影视的“亲密接触”
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电视剧或者电影都受到了现实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很多的作家不谋而合地都向文学与媒体结合这一条路上涌来。例如,20世界90年代以来,王朔、苏童、莫言、刘震云、岩、二月河等作家在文坛备受关注。这些都是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化的成功范例,让作家一夜之间功成名就。“触电”一下子成了作家得到社会认可、文坛认可的途径和标志。这样也使得文学作品和影视合作共赢,好像是一对相互扶持的“好哥们”,彼此通过对方都插上了飞翔的羽翼。我们清楚文学和影视二者之间向来都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电影的创作灵感一般都是来自于文学作品,最近几年,电影市场很火爆,这有力地促进了小说的销售。很多的“影视同期书”充斥在市场上,这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也有很多的著名作家的小说,经过影视改编,销量很好,例如艾米著作的《山楂树之恋》等。
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看起来简单,但是它是两种不一样艺术形式之间的过渡。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是各自独立的、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的表现手法、表现方式不同。说起二者之间的交往,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在国内国外都很常见,很多的经典电影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但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这种很常见的改编却掺杂了许多其他因素。影视创作这一应该在文学作品之后的艺术形式不经意间出现了反超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对文学创作“揠苗助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文学创作发生在纸质媒体上,其与影视传媒进行联姻的时候,金钱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文学影视改编的现实条件
影视作品很多情况下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之所以如此,受到当前的现实条件和基础的影响。从大众文化角度来看现代影视剧,它们更多的是一种大众文化产品,注重现代影视与大众文化二者的密切关联。所以,现代影视兼具大众文化的诸多特点,也就是流行性、娱乐性、商品性、类型性、媒介性等。但是文学本身也是全民狂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众文化中,现代影视与网络文学两者之间本来就有很多的一致性。
(一)影视行业存在“剧本荒”,文学作品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
一部电影或电视剧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在于有没有好的创意和好的剧本,比方说好莱坞的许多经典影片都是来自于畅销小说。但是在我国“内容”始终是影视产业链中的一个薄弱因素,中国电影和电视剧往往会出现“内容”空洞的问题,这常常让观众备受诟病。但是中國文学有很多的作品库,题材宽泛、数量众多,影视创作完全可以从这些作品去劣取优,缓解影视剧本匮乏的问题,可以对这些优秀的剧本进一步挖掘、开发和推广。这恰恰应了一名中影集团从业人员的话,“正因为影视作品内容的匮乏,使得一些好的文学作品能够和电视剧电影有机结合,互为补充。”
(二)畅销文学作品对改编影视剧的收视率及票房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票房、收视率是所有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这是影视圈广泛传播的话。不过也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收视率和票房在影视机构的眼中是评判一部影视作品成败的第一因素。从某种角度来讲,许多文学家与著名网络作家所拥有的庞大读者群以及较好口碑使得他们的人气很高,这能够有效地保证收视率、票房取得良好业绩。现在很多的实际例子对此做出了有力证明。如根据网络人气小说《佳期如梦》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虽然遭受如潮恶评,但仍然取得了高收视率。
三、中国文学影视改编的转换
尽管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各个公司都想法设法地在这中间有利可图,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和困扰。文学作品不是万能的,需要在把原著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前期进行再加工,变成与观影规律相符合的剧本,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拍摄的影视作品所表达的物象一定要让观众产生心理感应,能够与大多数人的逻辑思维相吻合,通过直观的画面表现出来。把抽象的东西通过具体的物象加以表现这是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体现,即将小说进行合理化的删减,将一些作品中的东西通过具象化的手段加以表现,这一点很关键。在文学作品转变为影视作品的过程中,改编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具有一些美学素养。在改编过程中,两者之间的转换用到一些美学转换,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让文字文本“影视化”。对影视作品的哪方面进行改编,从另一方面能看出受众对于美学的选择和需求。文学作品往往在乎的是作者自己的情感传达,但是改编剧本不同,它要将受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当下,很多的文学作品往往运用的是零碎的语言,特别是后现代小说,不符合传统的语言习惯,所要表现的意境往往也让人难以捉摸,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这种创作范式一般会比较诧异,小说中所描述的不同于常人的人物,与现实很不一样的客观存在使得读者不断接受这一不同寻常的文艺模式。当文学作品通过影视创作出现在银幕的时候,看起来像是单纯的情景再现一样,但是实际上已经进行了影视的再创作,里面有创作者的深入理解和思想渗透。以《让子弹飞》为例,它是姜文的一大力作,叙事结构紧凑,通过影像进行信息的有效传达,可能在小说作品中描述错综复杂的任务关系及社会背景的时候,需要大量笔墨,但是在影视作品中,几个画面在几分钟之内就将这些交代地一清二楚,影视作品中的服饰和装束是民国初年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年代,一群土匪将一个买官的县令劫持了,之后又一起将狡猾的对手黄四郎打败了。虽然看起来银幕上是比较客观地叙述了这些东西,但是,我们依然能够感觉到其中掺入了姜文导演的一些特有风格式的画面,影片开头便是一群马飞快地牵引着漂亮的火车,车上的人唱着歌,吃着火锅,让人一看便觉得很好笑;在刚进入鹤城的时候,一群女人妆容妖娆地打着鼓对新县令表示欢迎,这表现出了女性所特有的柔韧及力量;影片最后师爷死在了银子堆里面,观众看了之后会觉得很符合师爷的特点,总归来说师爷比较爱财,如此死法也正符合他的特点,但是屁股高高地挂在了树上,又让人觉得特别搞笑。这些细节都是影视作品的导演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加工,并将一个个人风格性的东西融入其中,使得影片更具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周平.试论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的“文学性”策略[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36-39
[2]周平. 试论当下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中的问题[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97-100+104
“红学”与文学经典化分析 篇4
关键词:“红学”,文学,经典化,模式
前言
《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著作,讨论其蕴含的文学经典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许多文学大家的分析和讨论中,也不乏对“红学”独到的见解。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红学”,上至国家的领导官员、著名文学作家,下至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所喜爱的人数之多,不亚于西方研究莎士比亚的人数。但是值得深思的是,不管国家的政治经济如何变化,《红楼梦》一直都作为文学的经典,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不会像其他的作品一样随着社会形态而起起伏伏。本文就将对其文化经典化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其中的奥秘。
1、在艺术描写上的突破
《红楼梦》中有着大量的生活情景描写,读者透过作者字里行间的描述感受到的是有如生活本身一般自然多样化的感觉,所以我们可以称赞红楼梦做到了生活与文学的无缝对接。我们从整体上来看,《红楼梦》主要记叙的是一个庞大家族的日常生活,但其在记叙过程中展开的面是十分宽广的。毫不夸张地说,生活的边界在哪里,《红楼梦》的边界就在哪里。我们不仅仅能够感受到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宽广度,更要感叹的是作者对于生活真实性的还原上,作者是从生活实际的逻辑出发,钻研好了书中每个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没有把自己的情感强赋在人物上。对于整个封建家族的大家族贾政和王熙凤等人也是顺着客观的方式来表达对待, 让其“畅所欲言,为所欲为”。虽然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作者对于人物的喜爱和厌恶之情,但作者还是做好了激励的隐藏工作。
我们说《红楼梦》表现出了极大的客观性,但它并不是如记述历史一般生硬冰冷,而是展现出了极大的热度。 从某个方面来讲,整本书的描写也是作者最主观意愿的表达,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者在书中流露出了自身对于生活的审美标准,我们可以看到书中对于生活的描写无不透露出强烈的艺术气息,后来人们将其称为“冷眼深情”的艺术风格,我们仿佛可以看见作者在每一章节都洒下了自己的热血,所以我们读起《红楼梦》来才会觉得那么生机勃勃,在不经意间就被书中的细微描写所动容。既主观又客观的表达形成了《红楼梦》的艺术悖论,正式由于这一超脱的艺术悖论,让《红楼梦》摆脱了主观和客观的双重束缚,达到了真正的艺术殿堂。
2、在小说模式上的突破
虽然中国古代有许多描写爱情的小说,但是都不如《红楼梦》经典,也都经不起时间与历史的检验。自从《红楼梦》在18世纪创作出来,就一直获得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获得了崇高的地位。这主要是与其在小说模式想的突破息息相关的。首先, “红学”创造了言情小说的新模式,因为之前虽然也有一些戏剧、诗歌或者小说来描写爱情,但是大部分都是才子与佳人相间之后,就互相爱慕,产生了感情,在暗中传递消息的过程中被发现后便受到了阻挠,使两人都非常痛苦。而结局不是才子考中了状元,得到了皇上的赐婚,就是两人得不到祝福而相继殉情。但是《红楼梦》跳出了这种陈旧的言情小说模式,林黛玉与贾宝玉是经过了长期的了解之后才互相产生的爱慕之情,但是由于受到当时封建礼教的束缚,导致林黛玉因病而死,贾宝玉也选择了出家。这种新的言情模式容纳了现代的爱情悲剧,所以才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从事实来看,《红楼梦》中的爱情新范式一旦流行开来,就会导致才子佳人式的文学模式被拆解,而后来无论哪位作家所写的爱情悲剧,都会被不自觉的列入与《红楼梦》的对比之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今后的爱情小说,尤其是爱情悲剧, 不论作者如何构思,如何创作,都很难跳出《红楼梦》的爱情模式。
3、典型、意境和意象并行出现
通常意义上,作者在创造作品的时候往往向着书写经典或者营造一定的意境,再不然就是刻画特殊的意象,但《红楼梦》却同时将三项任务都完成了。首先,整本书创造出了贾宝玉、林黛玉等等十分经典的人物形象,显得十分难得, 但更加可贵的是,整本书还弥漫着犹如诗一般的意境。每当读者读到描写大观园的句子时,脑中总能呈现出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境。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书中有着绛珠草、通灵宝玉、太虚幻境等等象征意象,给人充满遐想的空间,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直到今日其中还有很多我们未能参透的秘密。总的来说,《红楼梦》凝结了人类智慧的精华。
结语
试论文化意识对文学研究的作用 篇5
【关键词】文化意识;文学研究;作用
一、文化意识对文学研究起着重要作用
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文学从另一个层次来讲,实际上是人类智慧行为的一种现象。文学研究就是文学怎样达到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为建设人类的幸福生活作出贡献。如果只翻来覆去地讲文学反映了生活,而不去深入地探究文学是如何通过作家的创造性心灵去折射生活,则是相当粗糙的。文学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独立自足的领域中运行。它必然受到社会其他方面的因素对它的渗透和影响,产生互动的关系。读者看了文学作品就能认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那个民族,认识那时候人们的心灵,就是因为文学跟这些东西渗透。这些东西就是文化。
深入探求作品的审美价值,就必然提出文化的问题、文化意识的问题。因为考察文学作品,它为什么发生变化,为什么恰恰沿着这条道路来变的,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为什么采取这么一种特定的形式,这很多的问题,都受世界各国的文化系统的制约和影响,有自己的文化背景。而在冥冥中支配着人们观察、思考问题的方向的文化意识、文化观念属于人们的无意识的心理层面。普通人没有这种文化意识,比如说看到中国人打招呼:“你到哪里去?”很多人熟视无睹,从不对它进行反思。文学研究工作者要把潜伏在无意识中的、人们想当然的文化观念拉到意识的层面上加以认真的审视。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中国人之所以对这类干预私人事务的提问熟视无睹,同他们在无意识的心理层面上很少认可自己或他人的主体性和人格上的独立性密切相关。有些人在意识的层面上把主体性喊得震天响,但在无意识的层面上却不自觉地、顽固地否定自己或他人的主体性。这是人体无条件地依附于群体的一种表现。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的半自然经济基础太厚实,个人被牢牢地束缚于群体之中,无法独立出来。
文学研究总是与文化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乐黛云认为:“二十世纪,文学研究完成了从外缘研究转向文学本体研究,又从文学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这样两次重要的。显然,在新的世纪,文学与文化的相因相成将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
二、文化观念可以扩展文学的功能
提倡从文化的角度看文学还可以扩展对文学功能的理解。 文学现象在文化的背景中产生,又反映了一定的文化观念。鲁迅作为一个文化巨人,在作品中就贯穿着他的文化意识。比如在他后期的杂文《说“面子”》中,车夫在街上脱下衣服捉虱子,并没有丢脸,只有阔家少爷在街上捉虱子是丢脸的,那么是不是车夫没有脸呢?不是,只是这时候没有丢。只有车夫回家去给老婆踢了一脚,躺在地上哭了起来才算丢脸。而这条“丢脸”律也适合于高等人家。他讲这个例子,显然是把人分成阶层,有车夫的下层阶级,有阔家少爷的上层阶级,但他所揭示的“面子”问题,是一种民族的普遍心理。在《说“面子”》中鲁迅说,中国人讲面子是很好的,但太圆活了,所以跟“不要脸”就混在一起了。这就不只是阶级论问题,而是涉及文化的深层次问题。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了深刻的批判,旨在重建民族新文化。
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我们就可以发现许多新的东西。比如说,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它确实如实地反映了某种游览者的行为,比较一般的分析就是太阳下山了,黄河向海流去,要看得更远,需再上一层楼,仅反映了这么一种层次。但是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用更深一层的角度来看,它还揭示了一种理想和实际之间的关系。 三、文化背景对文学研究的深层作用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同组成社会的人群息息相关,同人群的社会变迁步趋相续;这些正是文化赖以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季羡林先生认为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学现象本身是多层次的、多类型的,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进行多层次的研究。深层次地进行文学研究离不开对文化背景的考察。
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和“五四”文学运动都是在一种文化启蒙运动的深化的过程中逐渐兴起的。“五四”文学运动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文学参与历史的能力,文学的政治指标不断上升,从为人生的文学到革命文学。国内战争期间的文学,解放区文学、国统区文学,文学成为政治的工具。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基本上失去了自我,成为运动、口号的宣传稿。1980年第四届文代会不再提“文学为政治服务”,而提“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学开始返回自身。文学在冲破禁区之后,一切都要从头来,它需要探索自己的内在机能方面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同时,这种文学发展的趋势又是和具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有紧密联系的。“文革”后,文学向现实主义复归,兴起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热潮,新时期小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敢于正视民族生活现实的一种文学。八十年代又掀起了文化热,文坛上出现了寻根文学等现代主义先锋文学,探索语言革新和艺术创新。随着变幻莫测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对人们观念的渗透,文化价值观念也急遽变化。当前的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早已不再是政治斗争或政治运动,而是商品经济和市场制约和调节作用。后工业社会的各种高科技的渗入,使得人们的传统时空观念极大地改变了,在当今这个资讯社会,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王宁在《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中指出,伴随着新时期文学的结束,以文化代码和文学自身的动作规律为依据的“后新时期文学”已经开始。后新时期文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主流的权威话语已失势,单一的文学主潮已不复存在,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可以说进入了一个真正的多元价值取向的时代,或者说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以激进的实验为使命的先锋派文学依然在继续自己的艺术探索,但其中大多数作家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向滚滚而来的商业大潮妥协,或试图在冷酷的市场规律和纯真的高雅之夹缝中求得活动的空间;而以描写日常生活真实为己任的新写实文学仍然致力于弘扬一种“平民意识”,力求以“贴近生活的原生态”为原则描写平民生活。
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史可以考察文化的时代差异在文学发展史上的投影,而在文化的空间性上依然可以看出其对文学研究产生的深层作用。中国各地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也使各地的文学呈现不同的气象。
在寻根文学中,贾平凹写出了商州系列。商州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其气象比关中灵秀却不及江汉潇洒,比安康—汉中厚朴却不及中原通达。总体看来,又兼有四方气脉,自然形象别具气韵。商州的通道作用,沟通着古代两大文化体系:秦文化和楚文化,形成其独有的文化特质——丰富的包容性、古拙的浑朴性、进取的开拓性,商州的文化特质经过贾平凹心理图式的变形和折光,使他商州系列小说走向浑朴,走向神秘,在艺术上具有开放和进取性。以《商州初录》、《商州世事》、《商州》为代表的那批作品奠定了他的美学风格的基本格调,表现为透露着文化生命意识(下接5页)的犷野隽丽。
(上接07页)四、结语
用文化意识进行文学研究,是将文学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来理解,不是将文化仅仅作背景或一般的前提,而是在系统论原则的启示下,在文化整体系统中把握文学的本质和功能。对文学进行文化研究,是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盛行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新批评等过于重视文学的“内部化研究”的一种反拨,是文学研究接近平民意识和大众生活的尝试和努力。
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以文化意识观照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走向深入的一种有益的探索。首先,它带来了文学研究多元化的思维模式,比如对经典作家曹禺的戏剧研究,以往较多用进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价值标准判断曹禺戏剧的思想意义与局限性,当曹禺研究被有的学者纳入到西方基督教文化视野后,曹禺创作的人性主题得到了深刻的发现,也使曹禺剧作在文化视野中得到了更贴近其思想蕴涵的揭示。其次,文化视角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精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重评陈独秀、胡适,到九十年代中期人文主义传统的讨论,以及新世纪的“底层文学”研究,皆是由文化视野引出的热门话题。最后,文化研究在更大的语境中拆解文本,进入深层次文学史成因和过程的清理和阐释。比如对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中知识分子写作的考察,以及对晚清出版及稿费制度的研究,无不使我们对文学写作背后的历史语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作者单位:云南镇康县南伞镇民族小学)
【参考文献】
[1]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崔志远.乡土文学与地缘文化[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
[3]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刘辉.文学研究疆界的扩展及与文化研究的关系——王宁访谈[J].中国图书评论,2008,(5).
文学化 篇6
关键词:文学社,社团活动,课程意识
文学社团活动是高中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它以学生发展为本,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多次提到文学社团活动,如:
●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课程目标)
●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五个系列选修课的教学·诗歌与散文)
●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通过观摩戏剧演出,尝试戏剧表演,加深对戏剧作品的体验。
(五个系列选修课的教学·小说与戏剧)
然而,在现实中,文学社团活动的开展遇到了师资、场地、经费、课程等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从课程的角度审视文学社团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校提出“活动社团化,社团课程化”的理念,将社团活动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并通过申请成为校园文学活动市级课程基地。我校的文学社团主要有诗社、话剧社、写作社、主持社、论辩社、小记者团、书法社等,以下是我们开展社团活动的相关实践。
一、创办文学刊物
文学刊物是文学社团活动的平台。我校花季文学社创办于1991年,同时办有文学刊物《花季》,主要设有“刊首寄语”“校园小作家”“碎花漫道”“小说家言”“风华诗台”“读书频道”“文学大家谈”“议论天地”“考场作文”“花季留言板”等栏目。“校园小作家”每期推出一名学生,旨在培养文学新秀,给同龄人以引导;“碎花漫道”刊发学生优秀的散文随笔;“小说家言”“风华诗台”分别刊发学生的小说、诗歌;“读书频道”刊发学生的阅读鉴赏文章,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大家谈”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采用座谈记录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议论天地”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学会说理,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考场作文”重在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写好考场作文;“花季留言板”下设“青春偶语”“鸿信往来”“情感空间”三个子栏目,“青春偶语”刊发学生关于青春的睿智语言,“鸿信往来”刊发学生的生日祝福、道歉等,“情感空间”刊发学生遇到的困惑并由校心理咨询师予以解答。此外,文学社老师每期必须写一篇作品,以引导学生写作。在办好刊物的同时,文学社还与公开发行的学生期刊建立联系,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一)举办诗歌朗诵会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举办诗歌朗诵会,有助于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体会诗歌的形象美和情感美。如我们举办的“我的中国梦”诗歌朗诵比赛,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从策划到评委打分都由学生完成。学生2~3人一组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朗诵篇目。学生选择的篇目集中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相信未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青春万岁》《满江红写怀》等,这些诗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充分体现了语文的育人功能。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朗读表现,示范朗诵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在朗诵中引导学生关注停顿、轻重、语气、语调、节奏等。
(二)开展校园剧表演活动
我们开展校园剧剧本的征集活动,并拍摄微电影。剧本要求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可以是课本剧也可以是反映校园生活的校园剧。学生在编制课本剧剧本的过程中,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会更深刻。语文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剧本的文本形式,设计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课本剧如《鸿门宴》《雷雨》《祝福》《边城》《林黛玉进贾府》《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学生按照剧本的形式,对相应人物进行了自己的演绎,或增加现代元素,改变故事发生的背景。在表演中,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的语言,加深对戏剧的认识。优秀的剧本选送到校外参与评比,同时参加文艺演出,并拍摄成微电影,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比赛。
(三)引导学生阅读经典
阅读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源泉。我们开展读书交流会,欣赏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并结合“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阅读经典名著的要求,分年级分学期进行名著导读。要求学生阅读之后写出文学短评,优秀的刊发在《花季》上。在文学社团活动中,我们开设专门的阅读鉴赏课,还引导学生尝试阅读研究性学习:教师开设讲座,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确定阅读方向;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阅读方向,筛选、整合相近内容确定研究小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开展调查,写出研究报告;最后,师生共同评定优秀研究成果。
此外,我们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家国情怀,学习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开拓文化视野,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和提高文化自信的态度。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们还关注书法。文学与书法密不可分,我们在社团活动中引导学生练习毛笔字和硬笔字,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四)进行思维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想正确地运用语言,必须有较好的思维能力。平时的语文教学没有专门的思维训练内容,所以在社团活动进行思维训练就很有必要。我们引导学生学习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逆反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原则、方法及运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经过思维训练,学生看问题时就不会片面,在认识事物时就会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会关注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或突破常规思维创造性地看问题。
三、提升教师课程意识,开发文学社团活动课程资源
新媒介化时代对文学的影响 篇7
生产制度的固化所带来的文学生产危机。文学制度是文学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机制和文学场域。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文学的生产方式也从个体写作转换为制度写作, 文学不再是纯粹的意识观念和语言形式, 而成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创造的场所。现代社会的职业作家创作机制, 报纸杂志的传媒机制, 读者接受的消费机制, 文学社团、文学机构的组织机制以及文学批评的规约机制等等, 共同形成了中国作家写作难以逾越的文学制度。
原本的文学是依赖文学制度、文学期刊等生存的, 新世纪以来, 文学期刊的改革也不甚深刻, 对于文学期刊的受众群体, 至今也是一个模糊地问题。据调查显示:每年从邮局征订上来的那几百、几千 (如果有的话) 订户到底是些什么人?各级单位图书馆?还是老少边穷地区那些依然坚守文学信仰的爱好者?从《人民文学》1998年第10期和《当代》1999年第1期公布的读者调查结果来看, 传统文学期刊的读者大部分为收入较低的工薪阶层, 职业以机关、企事业公职人员、教师为主, 工人、学生、军人、农民也占一定比例。月收入大都在600——1200元之间, 2000元以上、可称“白领”的比例极小 (《人民文学》的调查中仅占0.7%) 。传统文学陷入了困境。
读者就是市场的需求, 传统的文学生产要走出险地, 也就必须找到能够与读者重建亲密关系的有效途径。新媒介的发展, 正是为次提供了一次有效契机。
二、新媒介给文学生产带来的契机
新媒介以其独特优势强势介入文学生产, 使得文学的生产不再是单一的平面化活动, 而是更富有立体感。使得那些对文学有兴趣的人通过新媒介这样一个方便、有效的途径也能够成为文学的参与者, 创作者, 满足各阶层需求, 使得大众文化迅速发展, 创作对象的多样化。
例如“榕树下”华语文学网站, 在这个网站, 有新书的推荐, 可以试读;有专门的作家写书评;会列举一些文学社团, 对那个类型的社团干兴趣, 就可以在网上直接参加, 并且讨论其中, 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是对文学的独特感悟;每天, 只要登陆就可以随时随地看到王文学领域里最新的信息。这是一个宽阔, 自由的平台, 它降低了我们进入文学的台阶, 同时也消解了传统文学生产的固有缺点。只要你对文学感兴趣, 你就可以创作, 发到网上, 不同的人会给你提出不一样的意见。再如微博成为时下最流行的网络交流社区, 文学也成为热门交流的主题之一, 文学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建立群, 去探讨自己对于文学的见解, 也能够去推荐, 互相交流。如其中的中国的网络文学、海外诗刊没、诗刊等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诗歌的发展曾一度到瓶颈的境地, 因为在传统的文学生产模式下, 读诗的人越来越少, 而新媒介时代下, 为诗歌的再次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场地, 以为资深的诗人在微博上写过, 在此, 诗歌获得了一次新的契机。这些微群以其便捷的交流方式深受博友们的喜爱。
三、新文学形式的多样化
新媒介时代的到来, 对于文学而言, 即使一次机遇, 也会是一次挑战。新媒介使得文学的生产和消费的模式都发生了变化。把文学的发展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也使得文学的生产者和受众者都成为文学生产主体, 然而在这样一个相对宽泛的生产交流的媒介场内, 由于文学素养和兴趣爱好的参差不齐, 势必会会对文学活动造成不能程度的影响, 抑或是负面的影响。因此, 既要对新媒介文学的生产制定一定的规则, 也要对进入新媒介的参与者进行相对的制约。才能让新媒介文学健康、有序、稳健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内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 人们在温饱之后就会自觉的提高对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 不论是中国大陆电影业表现出的兴旺蓬勃 (只要有商业宣传和有大咖明星参与的电影票房都会过亿) 还是书籍 (传统书籍和网络的电子书) 的广泛传播都说明了这点。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 沉下心来仔细品读作品的人越来越少, 即使有人愿意看书, 人们的文学素养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有高有低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的懂阳春白雪的文学作品。这样, 一种利用现代的传播媒介, 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形式的大众文学传播开来,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即是新大众文学。
近几年, 《百家讲坛》电视节目在国内异常火爆, 电视节目收视率高, 观众们不仅观看得津津有味, 而且还肯跑去书店买书了, 历史的、文学的、国学的等等, 这些类的书籍成为图书销量排行之首, 这一文化现象无疑给不景气的文学界打了一剂“强心剂”, 这些都应当归功于电视传媒的推广。
趋之若鹜的古籍通过专家学者的整理传播开来, 使遥远的历史用都读得懂的方式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即使文化不高的人也可以去了解去接触这些中华文化的经典。“经典的大众化”就是这样的状态吧, 学术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不仅有利于民间精神状态的提高, 也有利于文学在社会中的发展。
在这种近乎狂热的讲坛热中, 也有些许对文学发展不利的影响。因为听讲座的方便与快速, 让很多人不愿再花更多的时间去读原著了, 不愿再费神去鉴赏作品中的深意了, 以为听了讲座就代替了阅读, 就拥有了历史与文学的知识与修养, 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了, 因此对文学的研究、对文学的创作有了懒惰的情绪, 这种现象应该是新媒介时代发展对文学影响的负产品。
参考文献
[1]王本朝.《文学制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报
[2]邵燕君.《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危机和新型机制的生成》
论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篇8
关键词:文化语境,文学翻译,理解,影响
语境研究与翻译有着天然的联系, 翻译研究是一门学问, 语境研究也是一门学问。翻译研究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中都对语境的研究存在着绝对依赖。翻译与语境息息相关, 翻译离不开语境。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化, 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 同时要熟悉两国的文化。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嫁接, 更是文化的移植。文学翻译也是如此, 翻译文学作品时也不得不把语境因素考虑在内。影响文学翻译的语境因素非常复杂, 本文主要探讨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1 文学翻译
茅盾认为:“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 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1]
张今对文学翻译所下的定义为:“文学翻译是文学领域内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 它的目的是要保证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 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1]
文学翻译, 顾名思义, 文学翻译就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翻译。广义的文学翻译包括对所有涉及文学语言的广泛翻译。
文学翻译就是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准确地再现原作的精神风貌。
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相比更为复杂, 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它涉及了很多文化因素的翻译。要译得恰到好处, 译者必须具备相当的文化知识, 了解原语的文化背景或文化语境, 了解语境的主要功能, 译文才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
2 文化语境
首先把语境概念扩展到文化语境是美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他认为语境有二层含义:1) 语言环境及上下文即语境, 2) 情景语境。人们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的, 任何一个正常的人, 无不受到他赖以成长的文化背景的影响, 包括他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通常要交流的意思、通常要说的话、有哪些禁忌、有哪些人们喜欢的行为等。马林诺夫斯基 (Malinowsky) 称这种文化背景为“文化语境”。文化语境通常不限于文字形式, 它是间接影响语义的非语言音素。非语言音素包括某种语言的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制度、风俗习惯、道德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以及不成文的规则等各种文化因素。“受文化语境的制约, 各个言语社团都在其长期的社会交往中形成一些比较固定的交际模式或语篇的语义结构。”[2]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化语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它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文化语境包括当时的政治、历史、哲学、民俗、宗教信仰等思想文化意识, 还包括同时代的作家作品。不同语言文化在历史传统、价值取向、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使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不同的喻义, 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文化不同而各异。
此后海姆斯 (Hymes) 、古德温 (Goodwin) 、甘伯兹 (Gumperz) 等人也从不同侧面论述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韩礼德, 他“清楚地阐述了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之间的互补关系, 把情景语境看作是文化语境的具体实例, 把文化语境看作是情景语境的抽象系统。在他看来, 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不是两种不同的现象, 而是同一种现象, 差别在于观察角度的异同或距离的远近。近距离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情景语境, 远距离看到的则是总体的文化语境。”[3]可见, 一切语境都是一定文化中的语境, 而且语境之间呈交叉和包含关系。语境之中包含着语境, 每个语境具有一种功能, 充当更大语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有的语境都包含在所谓的文化语境中。对于文学作品来讲, 其创作者处于一定的文化语境中。作品中的人物也是文化语境的创作者创造出来的, 必然带有特定的文化特征, 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翻译跨越两种文化语境, 因而翻译与文化语境休戚相关, 译者的翻译活动也是发生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 文化语境与翻译水乳交融。
3 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3.1 文化语境与文体的选择
语体是同一语言品种的使用者在不同场合所典型地使用的该语言品种的变体。所谓变体是指人们在不同场合下对自己的言语所作的调整。
在文学作品中, 各种人物之间的对话, 常常是因语境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所受教育程度不同, 教养不同而展开的。因此, 在文学翻译中, 我们应当依据每个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所受教育程度及其所处的语言环境, 运用译入语的恰当语体来再现原作中各种人物的形象。在制约、影响语体的诸语境因素中, 言语使用者的身份、地位是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 在文学翻译中, 我们首先要依据言语使用者的身份、地位, 正确转换原文的语体。例如:
“忽见东府几个人, 慌慌张张跑来, 说:“老爷宾天了!”众人听了吓了一跳, 忙都说:“好好的并无疾病, 怎么就没有了?”
在曹雪芹的时代 (当今亦然) , 重要人物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去世是不便用“死”这个字眼的。许多委婉语应需而生。在这一段话语中, 贾政死了, 东府的仆人呼之为“宾天”, 而西府的仆人则应声“没了”。“宾天”和“没了”是带有鲜明社会色彩的委婉语, 它们的使用表明仆人与贾政所处的等级与社会地位不同。
试比较下列两个相应的译文:
A:…when some servants from the Eastern Mansion came rushing up frantically, “The old master’s accented to Heaven”, they announced.Everybody was consternated.“He wasn’t even ill, how could he pass away so suddenly”?[4]
B:…a group of servants from the Ninggup Mansion came rushing up in a state of great agitation.“Sir Jing is dead!”“Dead?”Everyone hearing them was incredulous.“But he hadn’t been ill.How can he have died so suddenly?”[5]
在杨译中“宾天”和“没了”分别译为“accented to heaven”与“pass away”, 保留其语体色彩, 但在霍译中这两个词被译成“dead”和“die”。显然“dead”和“die”在语体色彩上与“宾天”和“没了”有明显的差异:“dead”和“die”唐突, 而“宾天”和“没了”委婉, 译文语体随便, 而原文语体谦恭。可以想见, 贾府的孝子贤孙若知下人对他们的先人竟如此不敬地用“死”字, 必然勃然大怒。
3.2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
文化语境对文学作品有广泛的影响, 尤其对词汇的含义有重要的作用。当处于某一特定文化语境中的人们概括自己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把吉凶、善恶、美丑等蕴意强加给词汇时, 便产生文化内涵。这种具有内涵意义的 (loaded words) 除了其本身概念意义之外, 还有文化方面的喻义。不同语言文化在历史传统、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使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不同的喻义, 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文化不同而各异。
例如,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句子:“How oldwas I when you first took me in a boat?”“Five and you nearly were killed when I brought the fish in too green and nearly tore the boat into pieces.Can you remember?”“It is strange”, the old man said.“He never went turtling.That is what kills the eyes.”[6]
上面句子中的“green”和“kill”都是多义词。“green”通常的意义是“绿色的”, 但在上述句子中它所修饰的是“fish”, 因此从上下文可以确定, 这里的“green”只能理解为“精力旺盛”、“活蹦乱跳”、“生龙活虎”的意思。在此语境里出现了“词义的转移” (transference of meaning) 。同理“, kill”受后面“eye”的制约应理解为“使 (眼睛) 痛苦”之意。
有些文化词语所表达的词义或行为是一国或一民族所独有, 中国有些说法:唱红脸, 老油条, 炒冷饭, 瞎子吃汤圆, 半路出家, 跑龙套, 拍马屁, 三头六臂, 对牛弹琴, 班门弄斧, 吃大锅饭, 孔子搬家—————尽是书 (输) 等。英语中也有一些独特的说法。例如: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a green eye, after death, the doctor,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trojan horse, take French leave, a black sheep, a white lie, a frog in the throat, a bee in one’s bonnet等。
词义意义理解上的独特性也会对词义翻译产生影响。如“中国是块肥肉, 谁都想吃”, 肥肉这个词在英语里也有, 但外国学生很难理解, 为什么要比作肥肉?中国人见面常说“你胖了”这原是一句恭维语, 可是英美人听起来却以为是警告对方该节食了, 他们更不理解为什么要“打肿脸充胖子”。
3.3 文化语境与语句子的翻译
在翻译句子时, 文化语境的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文化语境对句子翻译的影响也是非常重大的。
例如“你真是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
“You ungrateful thing!Like the dog that bit Lu Tungpin—you 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you.”
原文是中国人熟知的一句谚语。一般而言, 谚语的前半句是描述性的, 后半句传达出它所要表达的含义。译者因此将前半句直译, 后半句意译。虽然西方人不一定了解吕洞宾其人, 但能够了解原文的含义。
又如, 一对情侣在饭店用餐, 室内灯光太亮, 于是有下面的对话:
Man:The light here is a little too bright.Don’t you think so?
Woman:It’s perfect for a football stadium.
在对话中, 女士巧妙地将室内的灯光比作了足球场上的灯光。听起来好象女士是在赞扬, 而实质却是在用婉转的语言表现出她对室内灯光的不满。从中我们多少可以窥见欧美人既直接又不乏含蓄幽默的性格特点。
4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但只谈及了文化语境很小的一部分。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文学翻译更为艰难, 它更多地涉及哲学、历史、文化等因素。文化语境对语言的理解的牵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文化语境是语言使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可以用来逐步分析语言使用和功能的语言学范畴。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讲, 不仅要能够熟练运用源语和目的语, 还必须掌握两种语言背景知识, 将其灵活运用于翻译当中, 了解有关文化语境, 有助于指导其具体的翻译实践。翻译中更应充分考虑到文化语境, 从而向译文读者传达清晰的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7:14.
[2]张德禄, 刘汝山.语篇联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8.
[3]朱永生.动态语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1.
[4]Yang Hien-yi and Gladys 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M].外文出版社, 1995:392-393.
[5]David Hawkes.The Story of the Stone[M].Penguin企鹅出版社, 1977:239.
浅谈古代文学意境的数学化解读 篇9
1 意境的静态数学化解读
1.1 时间轴的建立
如图, 建立时间轴, 用原点左侧的区域表示过去, 原点右侧的区域表示将来.
如张九龄的《照镜见白发》:
宿昔青云志, 蹉跎白发年。
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在时间轴上表示有:
在该时间轴上, 由宿昔到现在, 正是时间的延续。
在该时间轴上, 由前和后的对比, 正是时间的对称。
1.2 空间轴的建立
空间轴的建立, 虽不似时间轴容易寻找原点, 但仍旧可以做模糊的描述.
如杨炯的《从军行》中: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再如宋之问的《度大庾岭》中:
魂随南翥鸟, 泪尽北枝花。
在空间轴上, 有:
由凤阙到龙城, 正是空间的一个延续。
由南翥鸟到北枝花, 正是空间的一个对称。
1.3 意境坐标系的建立
建立以下坐标系, 称为“意境坐标系”
由时间轴和空间轴的交叉建立坐标系, 在该坐标系上试对“意境”做一解释如李白的《春思》中: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在该“意境坐标系”上, 确定了“君”和“妾”的位置, 通过时间轴和空间轴上的点, 以及坐标系内的点的对称性, 营造了一个哀怨的意境.
再如苏东坡的《蝶恋花》: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在该“意境坐标系”上, 是通过时间轴和空间轴上的点, 以及坐标系内的线的对称性, 营造了一个怅然的意境。
在“意境坐标系”中, 将时间和空间定义成固定的点或者线段来解读“意境”。
就可以为意境进行静态化的数学解读。
由此得出结论, “意境”的静态化数学解读:
意境是指在“意境坐标系”上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和对称性。
2 意境的动态化数学解读
在“意境坐标系”中, 将空间转化成图形, 然后在时间轴上变化.如孟浩然的《留别王维》中:
当路谁相假, 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 还掩故园扉。
在此句中, “当路谁相假”可化为一条直线, “知音世所稀”则是一个平面 (用圆代替) , 而“还掩故园扉”又回归到了一个点, 在“意境坐标系”中, 可以这样表示:
由此得出结论, “意境”的动态化数学解读:意境是指在“意境坐标系”上图形的变换。
摘要:本文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讨论了数学解读中国古代文学的可行性, 尝试着为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建立了数学模型, 为文人对美的认识建立了对应的图形, 并将图形和数学模型结合起来。阐述了古人在文章的构思中有极其丰富的数学思维, 无论是静态或是动态、时间或是空间, 都体现了很严密的数学逻辑, 从而得出中国古代文学有丰富的数学意境, 这对我们后人在解读文学或是创作文学都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古代文学,数学化,意境
参考文献
[1]胡炳生, 陈克胜.数学文化概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6.
[2]陈贻焮主编.赠订注释全唐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3]朱德才主编.全宋词[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文学化 篇10
【关键词】议论文 文学化 写作训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157-02
高中语文作文训练以议论文为主,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刚开始学习议论文写作时常常一头雾水,议点不清,文体不明。高二以后随着思维习惯的养成,学生又常常在写作时出现“例证体”等思维定式,只议不叙或只议简叙无抒情。学生的作文语言缺乏文学美感和感染力,片面地注重议论语言的表述。新课标提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所以,在平时的语文写作训练中,既要进行作文语言的培养,又要注意避免为文造情。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激发学生文学化写作兴趣、课堂议论段写作训练和平时随笔积累,谈一谈高中语文议论文文学化写作训练问题。
一、利用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文学化写作兴趣
议论文文学化写作,是高考的重点。老师在高一高二甚至初中时已经基本上指导过如何进行议论文的写作,但是学生仍不得要领。在数次模拟考中,学生的作文依然用“司马迁宫刑”“苏武牧羊”等论说模式化。基于此情况,如果在高三复习中,仍然讲授传统议论文法,并以此来指导高三学生,那么学生就没有兴趣,收效也甚微。如何提高学生对写作议论文的兴趣呢?既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议论文的写作要领,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从实践入手,利用研究性学习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收集古代文化、哲学方面论据的热情,然后进行议论文文学化的写作训练。以下是笔者在高2012(1)班进行的一次激发学生收集议论文素材的研究性学习训练介绍。
“隐藏在古人生活中的中国式哲学”是一堂复习课与综合研究性学习活动相结合的课。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了近70篇古代诗文,本课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对高中阶段学习过的课文进行重新整合。让学生从看似简单的故事中,发现隐藏在古人生活背后的深刻的哲学道理,拉近学生与古文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同时也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的一次总结,一次对古代文化的有趣积累。
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更强调学生知识生成的过程和方法,所以具体而有层次性地设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因为这更符合学生认知层次的特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从基本问题入手,逐步过渡到高层次的思维培养、训练和拓展,与新课标理念相吻合。基于此,笔者设置了以下七个具体问题如表1所示。
这七个问题中,前两个问题为小组讨论和资料搜集阶段的问题,第三、第四个问题为复习、翻译、整合资料阶段的问题,最后三个问题为思考感悟和成文展示问题。七个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从小组发言稿可看出,学生已经可以运用一些比较优美的文学语言来进行夹叙夹议地阐述,用了如“清风徐徐,月明星稀,苏东坡和友人泛舟赤壁,笛声悠扬”等句子。通过这种训练来激发学生的文学化写作兴趣。
二、着重训练事实论据议论段的文学化写作
经过初步的知识梳理,有了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之后,接下来就是进入步步深入提高的阶段。这一阶段,根据考试大纲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立论,吸引阅卷眼球;其次,要让学生学会论证,做到层次清晰利落;再次,学会运用论据,来增加说服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高议论段的容量,提高文学性。采用了以下训练方法。
(一)夹议式写作训练
所谓“夹议”即叙述材料时,将议论穿插其中。采用边叙边议论的方式,让叙述目的性更强,文学色彩更浓,议论信而有据。让学生阅读高中试卷中比较成功的两个言论段。
【例1】
阅尽人间风光,千帆过尽,宛如新生,亦是至善。季羡林先生一生勤奋,笔耕不辍,可谓著作等身。“文革”时期,他被关牛棚,遭遇了种种不堪的事情,但这些并没有消磨掉他的一身正气,反而打磨掉他身上残留的浮华,使其更加真诚,真实地行走世间。晚年,他毅然辞去民间封给他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项桂冠。他说:“桂冠一摘,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十年文革,被关牛棚,几起几落,磨掉浮华,保持一身正气,他淡然行走于世间。
【例2】
相反,如果一个人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那么天下则人人可亲、各各可为。与鲍叔合伙经商,管仲总要从中多占一些便宜,鲍叔不以为他为贪,知是他家贫的缘故;管仲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管仲愚蠢,因为他指导人的时运难测。鲍叔用宽广的胸怀,一直包容着管仲。不仅如此,管仲后来成为一代名相,不也是因为鲍叔用一颗包容之心举荐他、任他去发挥自己的长处吗?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兼怀仁爱之心,合于处世之道,不仅自己旷达无忧,也助他人成就伟业。
通过分析,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这种夹议式的文段写作方法。
(二)繁例、点例结合的写作训练
繁例,就是在阐述观点、分析论证时,用一二个富有代表性又较为具体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点例,就是利用具有本质关联,且材料之间具有相似性、逻辑性的一组概括性事例来作为事实论据。繁例与点例结合,能够定点挖掘、横向拓展,做到详与略、点与面、深与广兼顾。
把新颖别致和古老悠远的事例可以作为繁例,繁例要写得确凿、详细一些。对于一般的、常见的、不太新鲜的事例,则作为点例,进行简要叙述,作用是提醒老师的关注,杜绝将陈旧的事例冗长展开,如用到有关李白、司马迁、陶渊明等的事例。
那么如何将繁例和点例进行组合呢?请看如下例子。
【语段】
“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 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交迫的百姓,作为士大夫的屈原束手无策,于是他纵身跃进了滔滔江水中;屈原是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的他只能投身于长江,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屈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现代社会中,也许有许多找准自己位置的人。他们不盲目羡慕高官厚禄与富足的生活;他们只为祖国的安定、进步、发达做自己的贡献。刘翔、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和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就是这样的人。
上面语段,通过单例、双例、繁例结合,夹叙夹议,使得文段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完成文学化写作。
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得有一定素材积累的学生学会掌握议论文的文学化写作方法,让作文生色。同时,也让学生感到议论文写作不那么难了。
三、加强素材积累,反复修改和讲评
孙绍振教授说过 :“理性独创 ,也是人文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议论文教学在中学里成了薄弱的环节。”因而,教师在作文训练中要加强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反复指导学生做好平时的随笔训练、摘抄文段,积累素材。要求学生对自己好的每一篇作文都要进行修改再修改,然后再对学生所写的作文或文段进行讲评,并要求学生在讲评之后再修改,力争使学生的作文得到明显提高。这样学生的议论文文学化写作就能够取得成效。
每周布置的随笔不局限于议论文的问题,以此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作文欲望,写出更具文学化的作文。只有这样,方可使学生对议论文的文学化写作有帮助。比如,可指导学生写通讯报道、山水游记、散文小品、人物传记、童话寓言、科技说明、实事评论等各体体裁的文章,甚至还可以指导学生写辩论词、独幕剧、就诊报告、两地书等特殊文体的文章。尽量短时高效地引导学生掌握各种文章写作的特殊格式和语体特点。
教师对学生的摘抄、随笔进行审阅。要求学生在摘抄的后面用红笔写上关于修辞、文学美感的赏析;对学生的随笔老师要进行批注。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作文,指出哪种情况的文学性写作可以获得加分,如,对比的手法、整齐的句式、优美的四字词句、生动的比喻等,让学生写得明白,学习到明白。
文学化 篇11
关键词:微信文学,微博文学,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技产品越来越智能化, 大众获取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 而其所获得的信息内容却变得越来越冗余化。将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有关消息进行综合, 用最吸引眼球的标题、图片、短消息等信息符号进行传播, 这种择重点信息简化传播的模式即为“碎片化传播”。传播媒介围绕事件发展的所有消息进行“整合处理, 零散输出”的行为, 对差异化的信息接收群体在信息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再传播的活动中产生了不同影响。“碎片化传播”式的信息传播模式, 被多数传播媒介广泛追捧。
同时, 随着人们自我表达的欲求渐渐增多, 自媒体应运而生, “微文学”正是在自媒体浪潮中出现的新兴事物。自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时所追捧的“碎片化传播”模式与“微文学”, 与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力求达到的简短化、多样化和创新化的表达方式不谋而合。但是, 作为与自媒体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微文学”, 在其发展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微文学”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受众, 对人们阅读习惯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因此, 探讨“微文学”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微文学”的概念及起源
“微文学”是网络文学的一种新兴形式, 以简短化、凝练化、表意直接化和多媒体化著称, 以形式简短的短消息、彩信信息、微博和微信为主。“微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文本发布以纸质媒介为传播载体, 其依托各种电子终端为载体, 阅读者多是借助各类电子移动终端进行知识获取。我们在讨论“微文学”时, 需明确不是所有短小精悍的消息都可以被称作“微文学”。“微文学”作品在创作时应达到传统文学作品所要求的文学水准, 创作者应继承在进行传统文学作品创作时所坚持的审美情趣和创作传统文学作品时应具有的文学素养。
电报是现代“微文学”的萌芽, 早在电报出现时, 人们就开始用一些特定的、简短的文字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互联网是“微文学”成长的摇篮, 2006年7月, 位于美国旧金山的Obvious公司开发的新型社交平台“Twitter”是“微文学”发展的基石。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 拥有众多使用者的网络公司紧接着推出各类信息分享平台, 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型信息分享平台是当代“微文学”文本早期的发表场所。
二、“微文学”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一) 微文学的主要形式
2009年, 由新浪网所推出的“新浪微博”, 使我国“微文学”发展有了质的突破。使用者在新浪微博平台上进行文学写作, 这种表现方式是“微文学”形式中主要的“微博文学”形式。2011年, 腾讯公司经过长期研发推出手机社交软件“微信”, 同样, 有着字数限制的微信成为“微文学”文本刊载的又一重要场所。在我国, 微信软件有着数以亿计的用户, 微信用户在交流时使用的信息和微信朋友圈平台上发布的文字信息成为“微文学”文本中另一主要形式——“微信文学”。
微博平台发表的“微博文学”继往开来, 开辟了独特的文学表达形式。“微博文学”的文字表达形式如下:优秀的“微小说”作品在很少的字符内, 就能讲述一个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 文章内容抑或警醒世人、抑或抒发情感、抑或褒贬时事, 读者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终端或手机终端等其他方式进行便捷的阅读活动, 从中获取信息;“话题型文章”以微博特有的“话题”功能为基础, 使用者针对某一热点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进行新闻事件评论, 众多的参与者让焦点新闻回归事件的本真面目, 信息传播的速度和真实度得以提高;“微博诗歌”不拘泥于固定的诗歌创作模式, 利用文图结合的形式或对文字进行特殊排版, 或是文字结合各种标点符号、特殊符号以及字符序号等方式, 围绕同一个诗歌主题进行描写, 增强文章美感, 使得阅读的趣味性增强。
(二) “微文学”的特点
“微博文学”“微信文学”及其他“微文学”的表现形式在传播时有着共同点, 如形式简短、交互性强、内容碎片化、传播速度快、获取手段便捷等。但是基于传播平台的功能性具有差异, 发布者发布信息的范围具有差异性, 使用者的信息获取方式不同, 使得“微文学”的主要表达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 “微博文学”具有公开性、真实性、商业性等特点。相较于“微信文学”, “微博文学”发表在微博平台上的公开性更强。在信息发布时, 不选择特定的发布范围, 任何用户都拥有阅读、分享、评论的权利。这要求微博平台上的文学创作者在进行“微博文学”创作时, 要有更高的审美水平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从而更好地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微博文学”作品内容都是经由平台管理者进行审核, 确定是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信息才能发布, 所以, “微博文学”作品更具有真实性。经由微博平台发布的信息, 任何用户都有权利举报, 在管理员核实信息真伪后, 对虚假信息进行处理。
随着2014年8月新浪微博平台“微博打赏”功能的开通, 人们在阅读“微博文学”作品时可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打赏”。“微博文学”作品被打赏使其更具商业性, 其创作者有了写作的动力。
第二, “微信文学”具有体裁多样性、格式独特性、表达立体性、内容私密性等特点。微信软件的多数功能只能在智能手机、手持平板电脑终端上使用, 人们大多是使用手机终端来阅读“微信文学”作品, 基于展示的实体界面局限于手机屏幕及平板电脑的界面大小, 所以“微信文学”更加短小。因此, 小小说、寓言故事、打油诗等作品, 是“微信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鉴于传播界面局限性, “微信文学”的行文格式更具独特性。大多“微信文学”作品在文章的开头都省去了传统文章格式的两字符空格, 采取两端对齐的格式。
“微信文学”的发布平台所提供的功能更多, 加入图片、视频、音乐、超级链接等其他多媒体性表达方式, 使得“微信文学”更具有立体性。当发布者在微信平台发布一篇新文章时, 可以加入音乐进行多维表达, 使读者获取的信息不仅仅局限于视觉感受, 增强了读者的听觉感受, 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在微信平台上, “微信文学”的发布者与接受者多是点对点的直线性传播, 相较于“微博文学”而言公开性低, 更具私密性。因此, “微信文学”在传播时更容易被不真实信息以及低俗信息所影响, 所以在“微信文学”作品传播时力求信息的真实性, 努力避免低俗文化对文学作品阅读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微文学”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微文学”的“新”主要在于其传播工具的“新”, 传播工具的弊端成为“微文学”发展的障碍。作为依靠互联网和各种通讯工具而产生及发展的“微文学”, 使用者在阅读时主要使用电子化的阅读仪器, 电子化的阅读仪器会严重地影响使用者的阅读行为。例如, 大众普遍使用手机阅读“微信文学”, 屏幕的大小就限制了文章所显示的篇幅大小。
除此之外, “微文学”的传播以互联网为基础, 互联网运营商在互联网的运行上出现的网络传送缓慢、网络中断等各种问题, 会严重影响“微文学”的传播。“微文学”的运营平台是几大盈利性互联网公司为主, 这些公司的技术创新水平不高、服务水平不高也是限制“微文学”发展的因素。
四、解决“微文学”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
2014年8月, 新浪微博平台发掘“微博打赏”功能, 作者在人们阅读作品时能够得到报酬, 从而激发创作热情, 通过读者的反馈及时调节自己的创作方向, 使得读者提高对文章的喜爱程度。微信平台的公众号运营者可以在其推送的新文章中适当进行的广告创收。
无规矩, 不成方圆。“微文学”要朝着有序化、合理化、制度化发展, 就必须有完善化的管理制度。对于“微文学”中存在的虚假信息, 国家正在逐步出台各种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通过国家对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与施行, 读者在阅读“微文学”时能够尽可能地避免虚假信息、垃圾信息、营销信息的侵害;“微文学”的创作者也能够借此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学的最终目的, 是在知识层面丰富人们的阅历, 开阔人们的视野, 娱乐人们的日常生活, 对大众的生活而言必不可缺。随着时代发展,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文学形式“微文学”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微文学”创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使用优雅精致的语言, 传递“正能量”的新闻, 是其在写作时应铭记于心的。阅读者选择合法合理的信息获取手段、阅读积极向上的文字内容、远离落后腐朽作品, 防止对自身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负面影响, 对于“微文学”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文学”的发展对于传统文学形式而言是一种挑战, 传统文学形式应与其相结合, 互相激励, 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程道才.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的碎片化策略[J].当代传播, 2009 (4) :31-33.
【文学化】推荐阅读:
文学经典化05-09
文学常识、文学名句10-22
文学创作文学批评05-24
文学研究当代文学06-10
博客文学的文学特性09-22
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09-27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11-05
阿拉伯文学与西方文学07-18
传记文学的文学虚构性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