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文学

2024-10-21

发展文学(精选11篇)

发展文学 篇1

在新浪微博搜索栏里输入“微小说”、“微剧本”字样, 可以发现相关话题还有“微诗歌”、“微故事”、“微家书”、“微简历”、“微影评”等, 几乎涉及全部的文学及非文学的文体, 也带动了不同年龄、职业的网友的创作热情, 可以说微文学正在成长为一种全方位的、全民的文学样式。但详细观之, 却发现这一系列以“微”冠之的体裁, 内容形式几乎都趋于一致, 由于篇幅短小, 内容零碎, 文体特点难于辨析, 一篇微小说仅换个标签又可以去参加微剧本大赛。其实, 在不久前的微小说大赛中, 作品就已呈现文体标准过于模糊的态势, 冷笑话、鬼故事、片段化的生活小事、时空交错的虚构场景、散文化的心情文字, 几乎已经无所不包, 但都被冠以“微小说”之名。这一现象引发我们以下思考, 其一, 微文学是否适宜置于传统文学的概念体系中;其二, 微文学作为全民的文学, 百余字的文学, 有没有必要以“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名目来指称;其三, 一个更加不应回避的问题是, 微文学是否还能纳入“文学”的范畴。文学体裁作为一种形式, 是为内容服务的, 我们所担心的是, 微文学的内容和传统文学已大相径庭, 而我们仍要以传统文学的方式去指代和区分它们, 是否会限制其发展或令之走上歧途。而当这种影响反作用于传统文学的时候, 我们的文学是否会被矮化、零散化, 乃至让传统文学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一个“微”时代, 成为只言片语、三言两语的零碎片段, 再也无法形成逻辑完整、结构宏大的言说。 (黄碧斋辑)

发展文学 篇2

本文对明清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做了整理,从创作群体分布、创作意识发展以及与外界交往的变化等多方面阐释了女性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明清时代 女性文学 创作意识 发展

1.引言

历经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使得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

受这一观念的影响,中国文坛史上女性文学要远远落后与男性文学,其发展道路充满了坎坷,发展到明朝末年,这一情况发生了巨大改变。

在明末清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政治、经济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女性的才能开始逐渐展现出来,女性也开始作为一种创新群体而存在,在中国文坛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对于女性文学的研究较为活跃,但是多是把目标定在当代研究领域,明清时代的女性文学研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本文从多方面做了尝试,分析明清时代的女性文学,探究其发展之道。

2.明清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

2.1女性文学创作群体分布特点及成因

在我国古代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女作家人数大约为四千多人,其中明清时期的女作家达3885人,而且多数分布在南方,占到了3405人,北方仅占到340人,其中江苏和浙江两省占了五分之四的比例,这一规律在胡文楷先生的《历代妇女著作考》一书中有明确记载。

通过这些数字可以明确感受到明清时代女性文学的繁荣程度。

根据胡文楷先生的这一著作分析可知,明清时期的女性文人分布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南部、安徽、杭州等地。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第一,明清时代南方经济发展迅速,使得女性作家的出现有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加之明代中期手工业与工商业的资本主义萌芽,对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形成了威胁,商品经济由此诞生。

在当时社会中,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远不及对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末年的解放思潮得到发展,各种文化社团由此产生,组织处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学”概念的诞生与发展 篇3

关键词:文学;本义;传承;探求;主动分别

“文学”概念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其实是一切与人类有关之事物都必将经历的,从无意“创造”到有意“认识”并想要去精确“掌握”的过程。这是基于人类本能的自觉,是“自我”意识不断强大,对自身及自身相关一切的真相与控制欲望的增强,所造成的。而“文学”正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事物之一,所以它的命运也必然要经历这些。迄今为止,人类对“文学”概念的研究概括来讲,主要经历了四大阶段:一、无意创生的原义阶段;二、不自觉使用的,自发传与承的概念阶段;三、自我觉醒,被动探求的定义阶段;四、自我个性加强后的主动分别阶段。以上,将在下文详细说明。

一、无意创生的原义或本义阶段

任何自然事物的产生,都早于其概念。因为,概念来自于人类的认知,是基于事物具有可被概念化的属性之后才可以定义的。而文学概念的产生也是后于文学本身,所以探讨“文学”的概念,必不可少的要去先寻求文学未被称之为文学之前的文学本身,为方便使用,并区别后来文学,我们这里名之为“元文学”。

任何元事物的出现都是偶然的。同样,元文学也是一种无意识的创生,偶然的现象。在最初,元文学所包含的是一切可以被认知的事物,古人并没有给予其任何限制性的概念。不过,当时的元文学也可以用同时期的特殊特征来使之有一个接近于本义的概念。最早,当文字并未出现之时,元文学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生活之中。这个时候,元文学是以“刻画”、“记录”、“指事”、“形声”等人类生活所必须依赖之形式,通过诸如“结绳”、“作画”、“言语”、“模仿”等方式来展现的。元文学本身无任何既定意义与功能,它只是让自己的存在被发现。然而,之后“文学”所有的概念,都难以逃离与元文学的血缘关系。

二、不自觉使用的,自发传与承的概念阶段

当元文学的出现逐渐深入人类的生活,人类的自我探索确认本能就开始发挥作用了。这个时期,元文学开始有了不确定的概念。因为早期的人类属于部落模式,对于相同事物的认知定义是各不相同的。在这个时期,文字开始出现,而这无疑为“文学”一词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人类对无意的元文学逐渐熟悉,本能的驱使与生存生活的原因,使得此时的人类必须对自身与周围一切做出相关的归类。这也就使得同属于元文学的,具有“传达”可被“继承”的所有,被不同的人类归纳为了各有差异的类别。尽管这些类别有差异,可被传达并能继承的属性是共有的——简单来说也即是文字。

文字是文学的第二个阶段,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这一时期的持续时间非常的久,从文字被创造开始,到文学未被普遍定义之时,都是自发传与承的概念阶段。在这一时期,“文学”逐渐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概念,但这些概念并没有普遍的公认,仅仅是靠着“文学”自身的可传承属性,来局域内发展的。

例如一些学者所言的先秦“文化性文学”,其之所谓之以文化性,即是基于可传与可承两个基本属性的定义。对此,《论语》中许多言论都可以证明,此时的“文学”是仅仅建立在传承二者属性之上的一切,如学而第六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便是对文所可以传承属性的阐发。而孝、悌、信、爱众亲仁则是可以传承的基础,也即是学者所称的“文化性”。而紧接着下一则中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即是交代所学之“文”是何“文”。

类似的,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文”,也多半是对可传承的衍生。当然,这仅仅是孔子自己對这一时期“文学”的理解。而作为同时期的诸子,他们的理解则是与孔子或多或少都有出入的。这是文学概念未被普遍公认的必然。也正是这一时期文学概念的不公认,所以才使得人类对文学概念准确阐发的欲望越发的迫切。并由此,进入自我觉醒,被动探求的定义阶段。

三、自我觉醒,被动探求的定义阶段

对于这一阶段来说,文学开始有了相对明朗的定义,无论是形式或者内容,人类对文学概念的理解,开始有了具体的指向。这是人类自我觉醒的表现之一,也是自我觉醒后面对广大世界,感受到迷茫之后,被迫进行的一种行为。文学由于和人类的关系,使得它不可避免的要被人类进行剖析。

“文学是什么(具体定义)”是这一时期对“文学”概念研究的最主要结论。但这个结论不包括“文学”概念研究而得到的文学形式的发展。这一时期从学者们所言的“文化性”泛文学明确概念开始,一直到文学概念的第一次准确定义才算结束。

在这一时期,文学的概念由文学性的无明确,传和承的大前提之下,被细化到了不同的领域,使文学变成了具体功能或者领域有特定指向的文体与内容的总和。

例如汉时将文章特别于文学并行提出,而魏晋南北朝又将经史之学别于审美文章文学(梁代萧绎《金缕子·立言》),使得文学开始有了接近现代流行意义。并开始有了许多关于“文(文章)”之“学”的论述。

至此,文学概念开始有了普遍的认知,使之脱离于泛文学,变成可传承属性之上的一个子集。确立其独特气质,这是与人性追求自我一致的。

四、自我个性加强后的主动分别阶段

人类的文明越进步,人类最求自我的欲望就越强烈。从而引发对一切事物都要寻根究底,使之有别于其它。这一点,在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科学逐渐成为主流文化之后,尤为明显。而文学概念,也不可避免的要被继续剖析,使之更加精确,更加属于“文学”自己。

这一阶段从魏晋文学单涵盖审美性文章之学定义萌发开始,一直到现在,犹在持续。以趋势来看,可以说只要人类不死,那么文学概念就还会被不断拿出来定义再定义。

隋唐以后关于文学概念的辨析,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新的论断。无论是汉时的文章与文学并举,还是魏晋南北朝文章替代文学独立,隋唐之后的人们早就不再重视这些,他们更关注的是文学之内,各个文体与相匹配的内容本身。也就是审美性文学范畴内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时期,要被明确称之为文学,需要有阶层的肯定,从传奇、小说、诗余、词余等市井文学体裁的发展历程,这一点不难看出。

但是,到了近代,当西学东渐之风日益弥漫,客观科学精神的大肆宣扬,国内对文学概念的研究,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这期间,人们热心于分类学,希望自己身边的一切都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尽管孔子早就有“名不正则言不顺”“必也正名也”的论断,但这一时期的大规模定义,却是史无前例的。这一时期,文学的具体概念,被从语言、文字、文体、文本、时期等方面以及其对应功能方面进行了非常多的研究划分。

例如美国学者彼得·威德森所著《现代西方文学概念是否还具有在文学研究领域从事术语流通观念简史》,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围绕“文学”“文学性”“文学价值”几个核心词,精要的呈现对文学作为概念发现的理解。再如俄国形式主义是试图将文学与非文学区分开来、追求纯文学的第一个重要流派。其“文学性”概念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挑战色彩,是对世纪以及此前一切将文学视为服务于其他目的的工具的文学观的坚决拒斥。其后的英美新批评、捷克结构主义、法国结构主义等派别多半沿袭和发展了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性”的追求。但是,从60年代开始,这个追求文学性的风向又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这种不断的转变在于定义本身的缺陷,这一点从最需要定义的物理学中,不难以看出。以至于今天,更多从事文学研究的人,都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按照被公认准确的文学概念去称呼研究文学。

发展文学 篇4

1. 文学爱好者带来了更多的作品, 促进了通俗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在20世纪, 中国文学的主流和社会政治密切相关。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体被李泽厚概括为了“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新时期初文学的基本主题被季红真描述为了“文明与愚昧的冲突”。在20世界80年代, 王朔小说和新写实小说出现之后, 文学逐渐向娱乐性和世俗性转变。这种现象的出现, 对文学界带来了一定冲击, 引起了“雅文学”与“俗文学”的较量。虽然通俗文学遭到了学界的一些评判, 但是通俗文学在中国大陆的阅读量是不能质疑的。80年代以来, 港台的文学作品在大陆得到了广为流传, 例如金庸、古龙、亦舒、三毛、琼瑶、温瑞安、黄易等人的文学作品;受到影视的青睐并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的王朔的小说。尽管如此,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 几乎没有通俗文学史的地位。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网络文学的出现打破了这样的局面。网络文学的作者的写作方式各种各样, 作品当中具有特别的意味, 作品当中富有生活气息, 运用的语言比较幽默生动, 具有文学通俗化的趋势。比如江南的同人小说、安如意的诗词解读等都极富有才情。又因为网络小说只是作者的兴趣所在, 他们的职业和写作并没有什么联系。比如蔡智恒是一名水利工程师、安妮宝贝曾经是一名银行职员等。近十年来, 网络文学先后掀起了都市情感、奇幻武侠、青春校园、悬疑推理等通俗题材作品的浪潮。由此可见, 网络文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通俗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2. 网络文学使文学真正在民间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近些年来, 中国当代文学受到了不同的批评的声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的落后和僵化。网络文学打破了僵化的文学体制, 可谓是功不可没。网络写作门槛低, 所以有更多的人群参与到了文学写作的队伍中来。网络文学创作者可以说是文学爱好者, 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 在网上可以尽情享受写作的乐趣。总之, 能够依靠网络上的写作出名, 归根结底靠的还是个人文章中彰显的才情, 受到了千万读者的点击, 这就丰富了文学的发展样式。比如出现的超文本小说、互动小说、网络文学批评以及接龙小说等文学创作样式。有人认为真正的网络文学是依靠网络才能成长的文学。在现实生活中, 能够是发行量达到上百万次的优秀短信, 短信的内容十分生动和丰富, 并且还能真实的得地反映现实生活, 不仅样式新颖, 还极富有想象力, 有的是文言文, 有的是白话文, 还借助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 比如夸张、排比、比喻、借代、对偶、拟人、双关等修辞。总之, 网络文学的发展以其批评自由、活泼、生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充分发挥了读者的幽默和机智, 使文学在民间真正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二、中国当代网络文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中国当代网络文学给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网络文学的发展还不够成熟, 仍然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 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这些缺陷和不足归根于其自身的主要矛盾。一指的是功利和非功利的矛盾。网络原本是一个自由发表文章的天堂, 但是文学网站是依靠民营资本运营的, 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商业投机性质, 这就是网络文学的矛盾。网络作品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这样的特点, 一本书如果在网络上走红, 就会带动的实体书的销量。在网络上一度走红的“痞子蔡”就是这样的实例, 并引起了网友的纷纷仿效。网上写作除了娱乐身心之外, 还可以发财致富。网上阅读收费是从“起点中文网”的VIP制度成功之后开始的。为了调动广大作者的写作积极性, 网站组织者就将坚持写作的安妮宝贝的忧伤的作品定成了畅销书, 然后广大读者阅读了她的书, 对于提高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是没有多大作用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例如蔡骏的心理悬疑小说, 他出版的小说数量不少, 但是读者的阅读量却处于下降的趋势。一个严肃的作家, 总是能够在写作生涯中敢于超越自己的作品, 例如中国当代文坛的著名作家王蒙、铁凝、王安忆、张洁、张炜等, 这些人具有超越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人们就将他们的写作分成了不同的阶段。而网络文学作者中几乎没有超越自己作品的信心和勇气, 一般都是在自己的代表作出名之后, 就很难出现比代表作优秀的作品。

综上所述, 网络文学的发展还出在起步阶段, 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但是其发展前景不错。网络原创文学能够在仅十年的时间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错的, 它未来的发展潜力也是无法估量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于2007年在北京举办, 本次大会成立了“中国网络文学促进委员会”, 目的是为了整合网络文学资源、保护网络文学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使网络文学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并且大会还指出要加大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力度, 使众多是知名网络作者能够拥有更好的条件进行读书和写作, 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沉淀, 积累大气, 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网络文学的发展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的献, 然后指出了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最后写出了对网络文学发展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贡献,不足

参考文献

[1]、王颖.市场时代下网络文学的问题与反思[J].南方文坛.2009 (03)

天文学发展历程综述 篇5

1.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

日心說代替地心說,是人类认识宇宙的第一次飞跃,日心说的理论体系中认为行星是围绕太阳运动而并非围绕地运动的理论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得到了证实。日心说也叫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学说,它与地心说从本质上形成了对立的局面,日心说的提出者哥白尼还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之所以说日心说是世界天文史的一次飞跃不仅仅表现在他的科学性,是天文学探索卖出了巨大的一步,虽然仍有错误,但是其研究成果在当时的时代下已经算是十分显著的科研成果。更由于它有力打击了地心说所支持的宗教基本主义,是欧洲宗教主义出现瓦解的趋势,为后来的资本主义作出了一点贡献。

2.太阳系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自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后,日心说的理论被许多人接受,被认为是正确的天文学理论。直到后来天文望远镜的出现打破了哥白尼学说的神话,人们通过观测发现,不仅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虽然银河系当时被人们认为就是整个宇宙,但是这一理论的发现还是有力地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是人们走出了个人崇拜的盲区,真正将天文学当作一门科学进行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文学研究从不止步,天文学家卡普坦(Jacobus Cornelius Kapteyn)为了全面了解银河系的机构组成,深入测量了45万颗恒星与恒星之间的实际距离来得到想要的结果,最终形成自己的一系列天文学理论,他的学说被业界称之为“岛理论”。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开普坦认为“宇宙”(即银河系)是有边界的,而我们所处的太阳系只处在银河系的中心边缘,并未在中心位置。另一位科学家沙普利(Harlow Shapley)运用相似的手法,更加精确地测量到我们生活的太阳系仅处于银河系的边缘位置,这酒彻底推安了地心说和日心说。虽然以如今的科学发展程度来看,两位科学家的学说都略有不足,但是他们都实实在在地证实了太阳系并非宇宙中心。

3.银河系不是整个宇宙

到了20世纪初期,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天文体系——星云,对于这种新型的天文现象,学术界争论不休难以下定论,沙普利及其所代表的派别认为幸运石天体,但是是属于银河系的天体,因为他们的思想认为“宇宙”知识银河系。除夕至外还有一个较少人数推崇的派别,以柯蒂斯(Heber Doust Curtis)为首,认为幸运是独立于银河之外的,与银河系一样状态,同等级的星系,即当时大多数所承认的“岛宇宙”,并且认为星云与宇宙之间的距离并不近,而是有相当大的距离。同时它提出了最早的宇宙认识,认为真正地宇宙是有许许多多银河系这样的“岛宇宙”组成,而银河系并不是宇宙。两派在美国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激烈辩论,但效果并不理想,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到底是哪方获胜,因为科学性的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不是通过辩论来解决。随之而来的,哈勃望远镜横空出世,通过哈勃望远镜,可以觀测到太空中有各种各样的星云,这种类似于银河系的天体被发现的越来越多,使人们认识到宇宙是无穷大的空间,哈勃望远镜对于天文研究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

4.宇宙是膨胀的、非永恒的

哈勃望远镜的出现为天文学观测解决了巨大的难题,但是人们慢慢发现,通过哈勃望远镜观测到的星云和星系等都十分的暗,这就引起了科学家的猜想,首先是想到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很远,因此会出现这种结果,其次,正因为距离远,所以由近及远可以得出结论,宇宙是永恒且没有边际的。但是奥伯斯(Heinrich Wilhelm Matth us Olbers)佯谬(奥伯斯佯谬实际上是现代宇宙学的发端,第一次定量地考虑了整个宇宙的行为)随之提出一种说法,加入上文的假设成立,那么任何会发光的天体发出的光线都能照射到地球,但是为什么我们观测到的却是没有光线的?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现实世界的地球上就不会有黑暗,这显然与自然常识相悖,问题究竟出在哪?结论就是天体是不断退行的,且天体退行速度超过了光的传播速度,因此光线永远到达不了地球。因为哈勃望远镜证实到,天体的退行速度与距离成正比。所以,整个宇宙正在进行一场不停歇的膨胀中。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小鱼天体退行速度,所以光线永远来不及到达地球,因此会存在“视界”,进而推出宇宙边界论。

5.宇宙在加速膨胀

1998年,三位年轻的天文学家普尔穆特(Saul Perlmutter)、施密特(Brian P.Schmidt)和赖斯(Adam G.Riess)把他们的结果和其它天文观测结果结合起来,可以得到宇宙从大爆炸开始(约140亿年之前)到今天的演化过程,以及在不同时期宇宙中的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比例的演化。今天宇宙中的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分别占宇宙总的物质—能量的比例为4%、23%和73%,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对今天宇宙成分的96%几乎毫无所知。这既是物理学和天文学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当然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第六次飞跃。

6.可能有其它世界和文明

尽管有大量的证据支持生命能够从低级到高级进化,但是地球生命“种子”的来源目前仍然未知:可能产生在地球,也可能来自于太阳系其它行星,也完全可能来源于太阳系外的其它行星。科学家们于1992年在一个脉冲星(中子星)周围发现了第一颗太阳系外的行星,又于1995年在一个恒星周围发现了第一颗绕着另外一个恒星运动的行星,至今已经在太阳系外其它恒星周围共发现了超过700个行星。其中有些行星是“宜居”行星,很有可能存在生命,甚至高级生命或者文明,这是人类认识宇宙的第七次飞跃。

参考文献

[1] Fraknoi Andrew. The state of astronomy education in the US[C].In J. Percy(Ed) .Astronomy education:Current developments,future coordination.San Franciso: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1996.9-25.

[2]郭霞.中国天文馆的发展与探索[J].科普研究,2009,3(4):83-88.

发展文学 篇6

(一) 自由主义文学定义

社会学是这样定义自由主义的: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 以自由为主要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第一个给自由主义文学明确定义的是刘川鄂, 他认为自由主义文学是“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那些深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文学观念影响的独立作家和松散组合的文学派别, 他们创作的那些具有较浓厚的超功利色彩, 专注人性探索和审美创造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则是指发生在20 世纪20 和30 年代以自由主义的人生理想为追求的一股文学思潮。

自由主义作家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 注重创作的独立性。这一时期文学的最大追求是“自由”, 作家思想上的自由, 文学作品反应文学与人生的密切关联。虽然自由主义文学流派众多, 但是他们普遍表现出“远离政治, 贴近艺术”的价值追求。

(二)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代表流派和作家

自由主义文学旗下流派众多, 可谓各有特性, 各流派包含的作家更是多如繁星, 著名作家辈出。他们倡导的“自由”、“为人生”的思想, 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学的发展。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流派有:“现代评论派”、“新月派”、“语丝派”、“新感觉派”、“九叶诗派”、“京派”、“自由人”等。在众多流派下包含了庞大的作家群, 如梁实秋、林语堂、闻一多、徐志摩、朱光潜、沈从文、等知名作家。对自由主义学者的研究也一直不断, 如叶向东对梁实秋的考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民族救亡的形势使梁实秋对自由主义文学现代化剪口的努力, 成了一种个人的呐喊。他坚持的文学自由和主张抗日救亡的无产阶级文学成为难以避免的矛盾。” 李明清着重探讨“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他认为:“这两个流派提倡文学的自由品格, 主张艺术多样性和艺术真实论。不可否认他们的一些观点存在偏颇地方, 但是他的价值不能否定。”

二、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与当代文学

(一) 当代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当代文学是指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 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新时期文学、80 年代文学、90 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当代文学走过了六十年, 其发展和进步是毋庸置疑的。它的繁荣是作家推陈出新的硕果, 也包含对众多流派、作家经验的吸收。

文学是自由的, 包容的, 只有开放的文学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幻。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正是这种文学, 它包罗万象精彩纷呈, 无论是作家还是作品都是如此丰富。当代文学迅速发展在借鉴传统文化的方面, 现代自由主义是功不可没的。那种开放的文学思想主张让更多的文学理论得以绽放, “自由”和“为人生”的主题也是当代文学中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 当代文学对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吸收

1. 为人生的写作态度与目的。

在“五四”文学启蒙时期初始, 周作人就提出“人的文学”这一经典理论。对于什么是“人的文学”, 周作人这样解释, “用这人道主义为本, 对于人生诸问题, 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 便谓之人的文学”。他鲜明地指出新文学改革的本质, 必须是实现思想内容的革命。这一文学观点在当时升华了白话文学的精神, 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深度, 对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潮流, 是对“人的文学”最直接的复苏和致敬。其中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张洁的《方舟》等等, 他们在表达对愚昧时代控诉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唤醒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灵魂的尊重。“人的文学”对当下的作家和文学潮流也有很大影响。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 大众需要的文学是百姓的、日常的、实用的文学, 相应的要求作家的文学创作也要更加人性化, 更加贴近群众生活。

2. 反映日常生活, 突显平凡世界

文学自由主义并不是自由文学,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甚至连文学自由也不能充分做到。那一时期, 文学与政治是缠绕一起的死结, 任谁也打不开的。很多作家既不愿卷入政治, 又不想放弃文学, 只有寄居在自己精神的桃花源处。沈从文的著名作品《边城》是典型的描绘自己故乡的作品, 文章着重叙述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以及一代年轻人的感情纠葛。其他如张爱玲、徐志摩等, 他们的创作部关乎天下大事, 不去进行任何的批判, 有的就是小桥流水的已经和简单朴素的表达。这样的作品不会是那个时代的主流, 他们始终在坚持自己的个性化创作, 游离于文学边缘地带, 但却是对文学审美最真的追求。

八十年代中期, 新写实小说异军突起, 成为当时文学界一支实力新军。新写实小说继承了现代自由主义“反映日常生活”的主旨, 并将琐碎苦恼的人生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中的很多作品看上去渺小甚至卑微, 可拥有可以打动大众人心的巨大力量。《一地鸡毛》是新写实小说中的佼佼者, 刘震云通过对豆腐、菜篮子、孩子、妻子、保姆之间的恩恩怨怨的描写, 反映了小林家庭遭遇和心灵轨迹演变。当然他所要表现的绝不仅仅是夫妻间的争吵, 邻里间的猜忌, 他要反映的是大多数中国人八、九十年代的生存状态。刘恒的《狗日的粮食》, 池莉的《烦恼人生》, 都是以琐碎事件表现人生的经典之作。这样的作品是大众化的, 赢得读者的喜爱, 让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变得亲切。

3. 自由主义文学与文学自由

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强调的自由, 是突破封建思想文化的文学革命, 是“人道主义”、“为人生”等从西方吸收来的新思想。此时自由的范畴是有限制的, 在其众多理论中成果不少, 但终不能做到彻底自由。

说起文学自由, 没有严格的定义, 有的人理解为文学创作上的内容和思想的自由, 有的人认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就是文学自由。尤其是在当今社会, 随着网络写作成为一种职业, 网络签约作家和网络自由写手如牛毛搬出现。何为文学, 何为文学作品, 也就日渐模糊。网络文学把文学自由给无限扩大化了, 出现了过度泛滥的后果。网络红人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木子美的《遗情书》、可爱淘的《那小子真帅》等等, 在他们作品中最常见的是灯红酒绿的夜店、宣泄欲望的酒吧。对于主流道德思想, 他们是排斥的, 他们努力争取用自己的作品呼喊出大众心中的无聊、空虚与堕落。这种自由是扭曲的自由, 是这个时代的悲剧。文学自由表面上更加完善, 其实却在很多方面走向了偏激和不归路。

虽然当代文学已不同于现代自由主义文学, 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对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有着明显的痕迹可以看出。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关注人的自由, 反对各种压抑人性的现象, 并关心一些社会问题。现代自由主义作家的理论积累和创作经验, 对当前文学的发展进步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下文学, 是多元化的文学, 是更迭频繁的文学。当代文学借鉴现代自由主义合理成功的部分, 也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许多不好的文学现象。但是, 现代自由主义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呼喊文学的自由、人性、为人生, 是永不过时的文学主题。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分析 篇7

关键词:当代西藏文学,发展历程,发展特征

当代西藏文学是按照汉藏文字创作两条线索相辅相成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文学, 从创作时间来看, 它随着西藏和平解放而起步, 随着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发展。根据张治维的定义, 从范围上来说, 当代西藏文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本地区藏族作家用藏文创作的文学作品, 二是本地区藏族作家用汉文创作的文学作品, 三是内地来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张治维认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之中, 建国以后, 我国与国外接触愈加密切, 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当代西藏文学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也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 由单一走向多样, 由地区走向世界。因此, 只要是能够真实地、艺术地表现或反映当代西藏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下所发生的历史事实、所出现的历史人物、所存在的历史生活, 都应当划入当代西藏文学的范畴, 而不论该文学作品是由藏族人创作的还是汉族人或其他少数民族创作的, 是用藏语写成的还是用汉语写成的。

在当代西藏文学发展的六十余年历程中, 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 比如克珠的《四季农知》、班觉的《松耳石》、恰白·次旦平措的《冬之高原》、伍金多吉的《高原的风》、拉巴顿珠的《无形的绳索》、次多的《母亲的恩情》、丹巴亚尔杰的《羌塘美景》等。在这六十余载的发展过程中, 当代西藏文学与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步调一致, 也经历了几个里程碑, 同时也愈加体现出其自身的创作特色。

一、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 西藏和平解放后到文革之前, 也就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至六十年代前半段, 是当代西藏文学的形成阶段。此时创作的主力军是进藏工作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字工作者。他们忠于党和国家, 积极践行党制定的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三大民族政策, 充分尊重西藏地区手足同胞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深入藏区生活, 融入到藏区人民群众中去, 积极学习民间民族文艺, 并基于丰富独特的藏区生活, 谱写了一大批反响强烈的作品, 开创了当代西藏文学的先河。同时, 新鲜血液的注入也为老一代的藏族作家带来了创作的激情, 他们把对生活、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转化为笔尖的力量, 在几千年积淀而成的深厚民族文化和震慑心灵的壮阔藏区风景的基础之上, 重新开启创作之路, 为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这一时期, 西藏正在沐浴着改革的春风, 社会形态发生了飞跃性的改变, 直接从封建农奴制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 民主制度初步建立, 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和发展, 广大西藏人民翻身做主人, 以极大的热情和高昂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西藏的建设中去, 这为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成就比较突出的文学作品包括:徐怀中为歌颂藏区青年积极建设新西藏、热爱生活、追求爱情而创作的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 刘克描绘党和人民解放军不怕苦、不怕累, 积极援藏的情景, 以及歌颂藏区人民对党和国家热情拥护的中短篇小说《央金》, 杨星火赞颂民族英雄达娃姑娘英勇保卫祖国边疆的叙事长诗《波梦达娃》, 藏族诗人查珠·阿旺洛桑歌颂川藏、青藏公路的《金桥玉带》, 江金·索朗杰布颂扬民族团结的《文成公主》等。这些作品热情奔放, 彰显出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感, 为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作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战略决策, 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并坚定不移地实施改革开放的重要方针。随后1980年, 党中央召开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提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新西藏的战略决策, 极大地促进了藏区生产力的解放, 特别是极大地推动了藏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1981年西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召开, 宣布成立西藏作家协会, 由此, 西藏文坛迎来第二个发展的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 很多青年作家成长起来, 中年作家在风格上则日臻成熟, 创作主体以藏族文学工作者为主, 以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作家为辅。这一时期出版的文学作品种类多样、数量空前, 在创作风格、思想内涵、艺术审美等方面都有质的突破。该时期的创作风格是多种艺术风格的融合, 一方面, 藏区的革命现实主义被保留下来, “十年文革”后内地的“反思文学”、“寻根文学”等传入西藏, 西方现代主义创作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也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之中随着东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而流入西藏。在这种文学创作风格大融和的背景之下, 藏区作家采用崭新的视角去反思历史、观照现实、展望未来, 跳出以往单纯歌颂的限制, 体现出鲜明的开拓进取精神, 例如益西旦增描写农奴觉醒和社会变革的《幸存的人》, 江边嘉措描绘美好爱情纠葛的《格桑梅朵》。另外值得指出的是, 此时的文学创作者敢于突破原有的限制, 在所谓的“禁区”内进行创作。很多作家将笔锋对准社会的阴暗面, 基调由欢快转为沉重, 由乐观转为悲壮, 审美情趣由一元化的颂扬转为多元化的理性认识。例如丹朱昂奔的中篇小说《在岁月脚下》所描述的就是十年浩劫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挣扎。除了创作理论更加丰富、思想内涵更为丰满以外, 此时针对当代西藏文学的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例如丹增的《关于藏族文学作品的民族特色》、张治维的《西藏民族艺术研究的思路》等, 这对于当代西藏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都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改革开放继续深入, 党和国家明确提出精神文明建设与精神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 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速, 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1989年底, 第二次西藏作家代表大会召开, 提出开拓新路子, 促进文学交流, 进一步发展当代西藏文学的战略要求。于是, 藏区文艺工作者继续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深入交流, 在探索中进步, 在创新中提高, 当代西藏文学迎来了第三个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 藏区作家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 从时代需要出发, 从人民的需求出发, 弘扬主旋律, 注重多样化, 自觉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现代化建设, 创作出一大批反映新时代的优秀作品。无论是新兴的青年作家, 还是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老年作家, 他们在创作方法、艺术技巧、思想内涵、题材风格等方面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新的突破, 当代西藏文学进入多产时期。1991年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之际, 西藏文联与西藏作协合力推出《当代西藏作家丛书》系列, 引起巨大轰动, 成为藏区创作者进一步探索的精神动力。同时, 女性创作者开始崭露头角, 例如青年女作家央真创作的长篇小说《无性的神》, 描绘了贵族女性央吉卓玛的悲欢离合, 获得了文坛的广泛关注。藏族女诗人维色的《诗三首》则摘得1993年诗神杯全国新诗大奖赛的桂冠。纵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藏区文学发展, 可以看到, 此时的创作群体更加成熟, 他们对于生活、对于社会、对于现实、对于未来的认识都更加深刻也更为清醒, 他们的创作手法更加多样化, 既基于民族创作传统, 又借鉴了西方新兴创作流派的特色, 形式上更为新颖, 同时他们在创作中对于民族特色的表现力度更加强劲, 他们立足于西藏的优秀民族文化, 在创作中充分融入藏区的独特地理面貌和人文风貌, 注重突显西藏人民的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 并能够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 积极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繁荣。

二、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特征

(一) 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与传播是与当代西藏经济与传媒的发展步调相一致的。现代传媒进入西藏以后, 文学的传播手段从单一走向多样,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均成为文学传播的阵地, 同时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则打破了以往寺院对教育的垄断, 西藏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知识分子群体, 他们通过这些新兴媒体将自己的作品发布给大众, 让文学走出真空的环境, 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并促进着当代西藏文学的进一步传播。

(二) 当代西藏文学的创作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显著变化。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藏区的文学创作主力大都是进藏支援的军人, 他们是“带着新文化、新思维的十八军战士”, 他们结合西藏的现实风貌, 响应新中国建设新西藏的伟大号召, 用中文谱写出一部又一部歌颂党和人民、歌颂军队、歌颂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秀作品, 为当代西藏文学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创作主体包括援藏大学生和在藏多年的作家群体, 藏族作家群体, 以及在西藏长大的当地汉族作家群体。这支创作队伍非常庞大, 并且已然具备强烈的文学使命感, 他们常常聚集在一起讨论文学理论的发展与革新, 从各个层面对当代西藏文学进行探索, 促进了文学理论的繁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则出现了一大批新兴青年作家, 他们秉承着党的民族政策, 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 继续探索着当代西藏文学的民族化发展之路。

(三) 当代西藏文学的创作语言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开展, 也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使用汉语来进行的创作越来越多, 古典藏文也开始向现代藏文转变, 汉藏文并行是当代西藏文学发展的一大特色。其实, 关于西藏文学所依托的语言文字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是争议的热点。不过, 以汉语写成的西藏文学数量之多已无需多论, 并且新中国成立后, 越来越多的藏族人民开始学习并使用汉语, 相当一部分的藏族作家具备极高的汉语水平并习惯于使用汉语创作, 因而汉藏文并行便成为当今西藏文学创作方面的一大特色。

(四) 当代西藏文学的体裁具有多样化及民族化特点。在当代西藏文学发展的六十余年中, 我们可以看到, 其体裁非常多样, 既有小说、格言、寓言、诗歌、说唱文学, 也有借鉴外来文学而形成的报告文学、话剧、戏剧、自由诗等, 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融合了现代主义创作表现技巧的“西藏新小说”, 以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基于藏学、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研究而形成的“长篇文化散文”, 代表作品前者包括色波的《传向远方》、马原的《拉萨河女神》, 后者包括马丽华的《藏北游历》和《灵魂像风》、次仁玉珍的《藏北高原》等、加央西热的《西藏最后的驼队》等。这些作品植根于西藏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貌, 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立体化处理和深层次描写, 作品情节中融入了西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理念等地域性元素, 体现出极强的民族色彩。

(五) 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专门文学杂志的创办。《西藏文艺》汉语版于1977年正式创刊, 藏语版于1984年正式创刊, 这两部专门性的文学杂志对当代西藏文学发展的助力作用极为重大, 曾经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西藏文化热”。它们发现并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的作家, 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状况和方向, 详细记载了当代西藏文学在语言和形式层面进行探索和革新的历史过程, 并深刻地反映了西藏人民对于过去的反思、对于现实的审视和对于未来的思考, 已然成为当代西藏文学的缩影, 成为当代西藏文学发展过程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次仁班觉.藏族文学范畴管见[J].西藏研究, 1999

[2]耿予方.藏族当代文学[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4

文学人类学的发展 篇8

文学人类学作文一个新兴学科, 它从诞生到如今已有一百余年了, 各种全新的研究成果为这一学科不断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而文学与人类学这两个同为“人的研究”的学科也在彼此互补甚至逐渐融合。

第一点, “文化他者”概念的引入。人类学诞生之初, 其主要研究对象便是“非西方的文化传统”, 他们游走于世界的各个角落, 通过田野调查将西方传统之外的知识与文化传播于世。最初他们使用着西方文论学家和科学家们所推崇的科学话语, 然而逐渐地, 人们发现这不现实, 尤其是在解构主义对科学发起挑战, 并且现代语言学体系确立后, 诠释学被拉上台前, 表述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人们发现过往所追求的绝对客观如此的不真实, 人类学运用了大量的情节结构和叙述方法, 如同一首宏大的史诗, 完全可以用分析文学文本的形式来解读。而后现代主义提出的批判更是让人们逐渐明白, 人类学家的工作似乎走错了路。他们竭力创造的普遍化体系还是建构在西方思想核心之下的, 用总体化的西方范氏去肢解所有文化形式, 这不仅在认识上同样在表述上都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

而在一战对于西方世界的物质和精神的极大打击之下, 人们开始反思, 西方文明真的是进步的, 领先的吗?而当“乌托邦”的诱惑光芒闪耀, 对文学界的巨大冲击便由此产生, 一大批现代主义文学家致力于以文化手段构筑“理想国”, 他们对原始思维和原始文化极端执着, 甚至视之为“人类的唯一希望”。他们急于抛弃被理性和实用主义捆缚了太久的世界, 他们要寻回现实中早已丢失的“诗意”, 恢复人与自然万物间的和谐关系。而这种努力, 只能去“他者”当中实现。

第二, 我们要知道以上的这种对于他者的极端推崇只能是一个学科健康发展的前奏, 因为这种贬此扬彼本身就是另一意义上的错误。人类学得原则是文化相对主义, 他要求我们一视同仁地看待世界所有种族及其文化, 这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 消解各种意义上的种族偏见和历史偏见, 将本族中心主义在自己的理性思考上彻底去除。这样我们才能够公正地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体系, 这对于现代的全球化文化观极为重要, 然而这非常困难。但是好在随着研究的进展, 人们逐渐从这种狂热的, 非理性的研究方式上走了出来, 人们开始迈向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的大视野, 它产生了一种强大的“陌生化”效果, 不仅是对本族文化, 也是对世界文化, 人们开始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看待人类文明, 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价值重估和再阐释, 不得不说解构主义在其中仍旧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而另一方面, 人们开始不再囿于最初文学, 人类学得小圈子, 视野扩大到人类文化。文学研究逐渐与文化研究融合, 眼界的开阔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成果。然而也有学者在担心这是否会造成过度阐释的盛行和传统文学批评的消失, 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三, 我们的研究不再单纯局限于文学理论, 而是走向历史, 走向整体文化, 例如, 法国学派利用社会学方法来研究文本“探索民族历史的总体面貌在总体社会学中的地位”。用文本解读历史, 解读社会, 进而上升到整体民族文化的层次, 这是法国社会学“年鉴”派对“社会事实”的研究理路。社会事实是经验性的, 可观察研究的, 它具有“实在”的特质。将文本内容作为当时社会的真实反映, 从而复原其文化背景, 同时再“以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 从文本的复原中进行文本的再解读, 以“社会事实”, 习俗背景, “韵律”等等进而分析出最初社会与自然规则的统一性。但在这过程中, 也并不以部分现象去推导整体, 而是抓住某一“神圣时刻”来解释各种各样的个性行为。真正意义上去掉“象征性阐释”, 追求“原意”。这种人类学带来的文本批评方式, 其方法论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学习。

二、文学对人类学的帮助

首先, 我们不得不承认, 在诞生之初, 文学人类学更偏向于人类学研究。文学人类学得研究设想倾向于把文学现象当作文化现象来看。它更侧重于传播和符号学意义而非人文精神意义。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文学人类学更偏向于一门人类学的方法论研究。尤其是在费尔南多提出了文论学的新关注点——非语言交流系统后, 这便成为了早期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基础。在他看来, 文学人类学得基本方法应是符号与传播的方法, 他由此构建出了一套“符号类型学”模式, 从而分析普遍要素与特殊行为。而其着眼点在于行为而非精神, 也即是说, 文学人类学尚属社会科学而非人物学科。而其着眼点在于行为而非精神, 也即是说, 文学人类学尚属社会科学而非人物学科。而在他之后, 一大批人类学家走上了相同的道路, 考察文学的特异性并对多种文学形式进行对比, 从而发现文化相似性中的差异性。

但美国的恩尼格更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 提出:文学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下属分支学科而非文艺学的。文学分析只是一种发现人类学素材的手段。文学并非是一种自足的实体, 而是一种社会性的实体。在这一基础上, 文学的概念需要加以扩大, 使之包括表现性文本, 描写性文本, 意欲性文本, 审美性文本等各种类型文本, 而它们都将作为人类学素材进行研究。甚至语言的文本也只是一方面, 还应包含身体的文本, 对象的文本, 环境的文本等等。

当然这种武断的分类自然引起了分歧。当然这种武断的分类自然引起了分歧。有的学者提出, 我们必须区分文学人类学和文学的人类学, 我们是对文学文本中的社会学现象感兴趣, 还是对作者, 读者在符号活动中的不同作用感兴趣。当然还有第三种理解“文学人类学是在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对文学文本的研究分析”。

而在此基础上的诞生了“人类学诗学”一派, 则既摒弃完全用统计学符号学等“硬科学”方法去研究文化, 也不借用人类学手段去研究文学。而是要依靠诗学和美学的方法改造文学人类学的僵化体系, 使传统意义上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即各种现象如仪式亲属关系等与主体性感觉, 想象, 体验等相结合, 创造全新的文化表达和文化蕴涵, 爱德华·萨丕尔便是一个代表。

三、结语

文学人类学如今尚属一门新兴学科, 然而其独特的方式与广阔的视角已经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巨大的研究与想象空间, 甚至不少现代作家已经尝试运用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作为写作素材, 如村上春树的《1Q84》与大江健三郎的《水死》便充分运用了《金枝》中的人类学研究成果, 甚至如卡梅隆的电影《阿凡达》中都有《金枝》的人类学影子, 而布洛克等文学评论家也开始大量运用人类学思想进行文学评述, 而现代西方文论更是在这方面有着大量创新。这一现象足以给传统文学界及评论界带来新的挑战, 如何面对文学想象范式的转换, 重新构建一种开放式的世界批评观, 并且时刻注意不要被过度诠释等新的问题所影响。这便成为了新一代人文及社科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探索目标。

摘要:文学人类学是在20世纪解构主义影响下学科危机及学科重建的产物, 然而截至今日, 文学人类学的学科划分仍未完全定型, 学科内部存在派系林立的现象, 而统计学, 现象学等传统人类学研究手段也在这里与美学诗学等新兴研究手段公分天下。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舒宪.弗莱的文学人类学思想[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2]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发展文学 篇9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情境教学,自主学习

“情境教学”是将学习者的体验活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整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追求教育的整体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教师可采纳“情境教学”模式,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美国著名教育家John D.Bransford等人认为,社会情境是指“熟悉的任务情境”和一个“有意义的目标情境”。也有学者认为,情境既是问题的物理结构与概念结构,又是活动的意识意向与问题嵌入其中的社会环境。[1]

将“情境”引入教学的优长有如下两点:其一,“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充分顺应了人的生物特征。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相互协作、各有分工。大脑左半球掌管逻辑、理性,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单项练习主要调动大脑左半球,引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情境教学”着力调动右半脑,使之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辅之以“情境教学”,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二,“情境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认识的直观原理。具体的形象、鲜活的细节等易于留存在人的记忆中。从教学实践上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更强调直观性、情感性、师生的双向互动性,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教师可吸纳“情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大量增补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回到”古代社会的历史情境,体会具体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创作环境,更形象、更真切也更深刻地学习、感知、接受中国古代文学史。这种再现过往时空,构建还原“历史语境”的方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创设情境,完善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建构全面的文学史景观。

“情境教学”通过有效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时空隧道,走进古代文学现象发生的现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完全同化新知识,则指导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重组,丰富、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如,在讲述元代戏曲《西厢记》时,常规的教学模式下,讲授的主要内容有三:关于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西厢记》的艺术特点。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则补充讲授“关于《西厢记》的续作及其评价”一节。《西厢记》问世后,出现了大量续作,不少续作有意颠覆《西厢记》原有的风格。如盱江韵客的《续西厢升仙记》,将莺莺写成心胸狭隘的妒妇,将张生写成恶人;张生与莺莺结成夫妻,又要纳红娘为妾;红娘更被写成与莺莺争风吃醋的小人。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领学生进入明清两代“满地皆话《西厢记》”的“历史情境”,并结合学生所熟知的当代文化界的“恶搞”之风,指导学生认识、分析古今相似的文学、文化现象,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对当下“恶搞”等文化现象形成理性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思想水平。

(二)把握主体,强化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

“情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经由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阅读必要的学习资料,激发、强化个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受,并进一步形成对古代文学、文化的理性认识。因此,“情境教学”要求课堂内外充分互动。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接纳、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课后寻找、筛选信息要素,提取已有的知识,通过自我建构、自我发现的方式获得新知识。

如在明代小说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小说的评点本。其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掌握故事情节,同时直观地感受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形式、接受和传播方式,了解时人对这些小说的具体评价。之后,要求学生以评点的形式,写出回评、总批、侧批等,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促使他们进一步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状态。这样,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古代文学、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有效地打通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两门课程。

(三)激发兴趣,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

“情境教学”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知怎样”,并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最终确定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掌握“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用”。

学生是有独立意识的主体,要引导学生进入历史场景,学生的感情、信念、愿望、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情境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入历史语境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学习意识。在“情境教学”模式中,关于读什么、怎样读等,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比如,阅读明清小说的评点本,学生可以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小说中任选一部,在阅读并做大量读书笔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分成学习小组,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不断强化场景意识,并最终建立个性化的、自觉的自主学习模式。

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在展开研究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退居幕后,而是进一步发挥能动作用,富于策略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开展研究型教学并非削弱教师的作用,恰恰是对教师业务素质、教学功底、科研水平、协调能力的综合考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情境教学”就是要整合学习者的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以及系统思辨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强调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之间的互补、互动,引导学生形成进入“历史语境”的自觉意识,实现教学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转变。进入“历史情境”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理解作品、把握作家、自主学习、用之于实践。

(一)开展“情境教学”在教学方案设计上的要点。

1. 立足学科性。

学科性是“情境教学”根本。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文史哲不分家”,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时,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要给学生补充大量社会史、哲学史、政治史、文化史内容。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体现古代文学的学科特点,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这是首要原则。

2. 关注鲜活性。

经过时间的沉淀,留存在文学史教材中的作家及其作品已经被经典化。经典化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消极性,这些作家、作品往往被抽离出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成为某个时代的标签,失去了其鲜活性和生命力。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还原作家的日常生活状态,在生活细节中把握作家、作品,重构古人的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古代作家、作品的生命力。

3. 渗透教育性。

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由中小学阶段了解、习得知识点转向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模式。“情境教学”的目的正是使学生从根本上把握学习、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4. 着眼发展性。

任何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情境教学”模式的着眼点之一,就是培养本科生在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文献资料时的现场感。在古代文学学科治学与中学古文教学中,这种现场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促使学生形成建构历史语境的意识,对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及教学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准备和充足的动力。

(二)实施“情境教学”可采取的方法。

1. 描述法——建构基本的历史语境。

教师在充分掌握、理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与作家、作品等有关的思想潮流、历史细节,以生动的语言尽可能地描述历史的全貌。当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或对场景的把握不够时,应结合他们熟悉的场景进行对比、比较,以激发他们还原历史情境的能力。如讲到《三国演义》,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理解《三国演义》半文半白的语言所具有的历史感,以学生熟悉的电视连续剧为例,探讨正说历史与戏说历史的区别,提醒学生注意《贞观长歌》与《还珠格格》在语言风格层面上的差异:《贞观长歌》的编导试图把观众引入历史场景之中,所以遵循“讲述历史”的严肃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充分理解语体对文学文本的巨大影响力。在“还原历史语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反省古代乃至现当代文学、文化现象。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令学习者将抽象的符号逻辑转化为实用知识。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文化教育部门,针对学生的择业方向,在教学中,时时引导他们对社会问题、文化现象进行反思。如,明清小说、戏曲领域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国家、特别地方文化官员禁止小说刊行、限制戏剧搬演,但结果却是屡禁不止。在谈到这一现象时,提醒学生思考古代为何禁止小说、戏剧,禁令下达后为何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种屡禁不止的现象对当代有何启示。结合“百家讲坛”“超女”等文学事件、商业文化现象,让学生深入地思考,将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当如何引导中学生形成宽容的文化心态,同时保持高尚的文化品位。这样,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发言等互动,学生能全面把握文学作品、文化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规律。

2. 阅读法——全面感受历史情境。

把握历史场景,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感知能力。“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之外,应注重学生课外的学习。学生除阅读作品选、背诵经典篇目,还需要阅读原著,写读书笔记,提交读书报告,通过大量的阅读、写作,不断强化对古代文学、文化的认知。展开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的“情境教学”,还可以进一步对学生阅读的版本提出要求。如明清文学教学中,针对学生喜爱小说、忽略诗文的现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文学家诗文集,并要求学生阅读线装书或影印本。这样,通过阅读,学生对古人的写作方式会有直观的了解,理解古人创作的物质环境。通过阅读线装书,学生会充分领悟到,古代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化产品、精神产品,而且是有必要的、特定的物质承载体,这对学生进入具体语境也有极大的帮助。

3. 辅助法——不断强化情境意识。

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采用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历史语境。如,在讲授元明清戏曲时,由于戏曲已经退出了学生的生活,因此,必须让学生观赏、了解戏剧,他们才会对戏曲有直观的感受。在讲授《牡丹亭》之前,课间,可反复播放经典片段,如《游园》等,使学生对昆曲有直观的印象;在讲授过程中,可让学生观看青春版的《牡丹亭》,使他们进一步从声音、画面等综合效果上理解中国古代戏曲。在讲授过程中,针对有关唱词,还要给学生补充古人生活的基本知识。如《牡丹亭》中有“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一句,教师可放映看杜鹃花、荼蘼等的图片,提醒学生“荼蘼”这种花与玫瑰花同一科属,攀延性很好,颜色纷繁,古人常用来作蓠芭墙。通过这种方式接通古今时空,学生能全面感受古人生活与当下的融会之处。

常规的古代文学教学往往讲授知识点,分析人物形象,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对文学现象、文艺思潮给予定性式的评价等,这样容易让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形成刻板的印象,学生仅仅将古代文学作品、作家视为抽象的逻辑符号,无法对古代社会生活、古代文学作品作出“同情的了解”。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实施“情境教学”模式并不反对或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型教学扮演的是一个居高临下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2]“情境教学”模式则鼓励教师将学界最新的科研动态、教研方法应用于实践,作为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推动者,最终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全面提高。

以“情境教学”为手段展开研究型教学时,教师通过有意识地穿插对作家活动场景、生活细节等的描述,可以推动学生自觉地进入文学发展的“过程”之中,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切实存在,古人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这样,通过还原情境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文学事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认知,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与研究能力。

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展开“情境教学”,可以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开拓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将教师掌握的系统知识、学术方法、教学方法等尽可能全面、快速地传递给学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心理学研究显示,只要建立适合的语境,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知识就可以成功转移。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教学”之中,也可以使形象再建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均得到提高,丰富学习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与逻辑思维能力,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个人的体验、知识点融会合一,使学生在情境还原的基础上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总体来看,“情境教学”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思想乃至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对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建构提供必需的知识储备。通过“情境教学”,师范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就能够了解和习得前沿的教学方法,关注教学方法论,为迅速融入职场进行必要的准备。对非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品质,帮助学生了解学术界最新动态、最新观念和观点。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唐宋文学特点对比及发展背景 篇10

关健词:唐朝 宋朝 诗歌 宋词 对比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五千年以来中国这片土地上前前后后诞生了24个朝代。而说到文学特点方面,唐朝和宋朝是必须要提到的两个朝代。唐朝,是世界公认中国的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至今为止,西方华人所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唐人街”。宋朝,是技术发明最为突出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新技术都是层见叠出。唐朝和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大朝代,更值得我们去对比与探究。

唐朝和宋朝文学文化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到底有哪些?不同文化的产生与当时朝代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现状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先从唐朝的诗歌文化谈起,唐朝时中华民族最为繁华鼎盛的朝代,唐朝也是最为富裕的朝代。纵观唐朝诗歌,我们都会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诗歌流派:边塞诗。《唐诗三百首》中有着特别多的边塞诗,基本上唐朝的诗人都有写过边塞诗歌,并且内容都很丰富而且深刻,题材和风格都很奇光异彩。唐朝的边塞诗歌中从美学角度讲,总体的边塞诗歌都有着非常的壮美的风格,让人能够感到有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从边塞诗上就能够体现当时唐朝有着气魄宏大的民族精神。如唐朝诗人杜甫杜少陵,也有“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的壮志诗篇。完全表现出了唐朝诗歌是以雄心壮志,大气磅礴为主。

然而宋朝诗歌则是以词的方式在中国文学历史上刻下了重重的印记。众人皆知,宋朝时期的的词有婉约派和豪放派。或许很很多多人认为的苏东坡、辛稼轩、陆放翁他们写豪放派诗词的大气磅礴所吸引,但是在这里不得不说在早宋时期引领潮流是柳永李清照的委婉派诗词。以周邦彦、李后主、柳永等诗词家为“词之正宗”,恰恰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派的诗词特点的主要内容的侧重点是儿女风情。重视语言圆润、清新绮丽、音律婉转有种柔婉之美,内容却比较狭窄。由于很长时间词大多都婉转且柔美,促使人们形成了宋词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所以宋朝的文学特点便是柔美。

我们看完唐朝诗歌的大气磅礴和宋朝诗词的婉约柔美的特点,我们对唐代诗歌和宋代诗词的文化差异就有了一些结论。无论是唐朝时期的诗歌还是宋朝时期的诗词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在文学上的价值都非常高。在诗词的创作中都需要有丰富的文学底蕴,不论是运用典故还是要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这些都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而且诗词也对平仄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这也是唐朝和宋朝文学继承的相同之处。诗歌和诗词的创作方式都有着不同的地方。

唐朝和宋朝的社会背景不同,唐朝是在马背上建立的建立以后唐朝依然与外敌争斗不断,也正是有统治者的强势才使得唐朝的士子有着积极进取的思想和开阔的胸怀,这样的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使得唐朝有了丰富的文学创造力,也给唐朝的文学注入了崭新的活力。然而宋朝的统治者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上位。成为了皇帝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得以独占兵权,而后国家不重视战争,沉醉于酒水、歌舞、乐器。在这样环境的影响下促使婉约派诗词被大为追捧。

唐朝和宋朝的社会主流思想发生了改变。唐朝是个开放的时代,汉、回、鲜卑等民族的融合使得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下唐朝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空前繁华。使得唐朝文化达到了古代巅峰,也促使了诗歌文学的发展。而宋代推行理学,禁锢了人们思想,人们思想不够活跃,所以使得比较严格的诗词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宋朝当时皇帝喜欢文学,在社会风气影响下诗词的题材相对狭窄。

当然,文学的不同也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有着密切关系。唐朝虽然十分的繁荣昌盛,如果和宋朝比起来唐朝的社会生产力还是比较弱的。在唐朝社会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使得唐朝当时习惯通过战争和武力来取得进步和发展,从而唐朝士子英勇豪迈、雄心壮志、大气磅礴。由于宋朝的社会生产力相对于唐朝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得宋朝社会表面上比较繁荣昌盛,对于普通的学子,通过创作词也能够吸引统治者来谋取仕途的发展。所以使得宋朝的文学比较的柔美。

经济基础、生产力关系、政治和宗教文化对文学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对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文学的发展与创新需要我们贴切生活、回顾历史、面向未来。

简述当代彝族母语文学发展概况 篇11

一、创作活力:当代彝族母语作家群体的崛起

随着我国民族文学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 彝族母语文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长期的彝文文学创作实践中, 逐渐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年龄结构梯次队伍, 如以阿鲁斯基、俄狄万清、莫色毛勇、拉马乌呷、阿蕾、贾司拉黑、卢学良、潘文武、沙马拉毅、列索子哈、马海汉呷惹、吉赫丁古、罗加忠、王秀芝等为代表的老一批彝族母语诗人、作家, 以贾瓦盘加、阿库乌雾、时长日黑、阿牛木支、吉则利布、曲林、沙马加甲、阿牛史体、阿来果铁、鸠惹拉莫、依火阿呷、莫色日吉、阿惹尼夫、吉勒尔者、贾巴甲哈、阿力布且、海来尔祖、阿西依坡、吉克木呷、谢志珍、尔古阿木等为代表的中年一批彝族母语诗人、作家, 以木帕古体、阿克鸠射、吉俄伍沙、马海吃吉、海来有所、麦吉木呷、吉克伍且、邱蓉、尔古木萨、阿鲁金乐、果布柳作、老板萨龙、白里呷、马海伍达、木帕达比、吉火尔古等为代表的新一批彝族母语诗人、作家, 他们为彝族母语受众群体创作出了一批优秀作品, 不断为彝族母语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下,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四川省彝文学校等相关院校已经成为培养彝族母语文学人才的摇篮。当下活跃在彝族母语文学界的诗人、作家们绝大多数是由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 如知名作家贾瓦盘加、时长日黑, 知名诗人阿库乌雾、木帕古体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彝语言文学) 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无疑给彝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对培养优秀彝族母语诗人、作家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

二、独特风景:当代彝族母语文学绽放的光芒

当代彝族母语小说大都以反映现实题材为主, 能够及时紧扣时代的脉搏,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书写人生喜怒哀乐, 反映人民精神诉求。如阿蕾的短篇小说集《根与花》、贾瓦盘加的长篇小说《火魂》与短篇小说集《情系山寨》、时长日黑的短篇小说集《山魂》与散文集《荞花魂》、阿克鸠射的长篇小说《雾中情缘》、沙马加甲的短篇小说《毁灭》、吉俄伍沙的短篇小说《静静的草地》、马海吃吉的中篇小说《流浪之忆》、曲林的中篇小说《山寨与县城》等。彝族母语散文以母子情、父女情和师生情为主线, 表达人间真情和爱意。如时长日黑的散文集《荞花魂》、莫色毛勇的散文集《彝寨新貌》等。彝族母语诗歌的形式既有传统的延续, 又有现代的开拓, 诗歌的思想和美学相结合, 内蕴丰厚, 表达自然, 具有多样化的人类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如阿库乌雾的诗集《冬天的河流》与散文诗集《虎迹》、木帕古体的诗集《鹰魂》、阿洛可斯夫基与贾巴甲哈的散文诗集《情满凉山》等。这些作品以质朴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 生动描绘彝族地区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 真实记录彝族地区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细致考察彝族地区民俗文化的变迁历程, 真切表达彝民族独特的生存智慧、思想感情、道德观念、审美意识和精神诉求, 理性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反映彝族人民的喜乐哀乐, 追问彝族人民对现代生活的追逐与梦想, 从而进一步丰富彝族母语文学自身的价值, 大大拓展彝族母语文学的发展空间。

此外, 还相应出版了多部彝族母语文学选本, 如凉山日报社编辑部选编的小说散文选《彝山花海》及诗歌选《彝寨晨曦》、凉山文学编辑部选编的小说选《迷恋的山野》及诗歌选《沃土·花蕾》、四川省彝文校选编的《彝族现代文学作品选》、西南民族学院选编的《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凉山州文联选编的《凉山当代文学作品选:彝文诗歌卷、散文卷、小说选》, 以及由罗庆春主编的《玛牧热尔———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校友彝文文学作品选》、张克蒂主编的《当代彝文文选教程》等, 不仅为彝族母语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而且有利于文学爱好者对其进行阅读、收藏和欣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凉山当代文学作品选》彝文丛书入选“首届向全国推荐百种优秀民族图书”, 足见其这些彝文文学精品力作的深远影响和重要地位。这些优秀文本既是当代彝文文学创作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缩影, 又为传承和发展彝族母语文化, 满足彝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当代文学的汉翻彝方面, 也有数十部作品问世, 如阿苦史格翻译的《欢笑的金沙江》、沙马拉毅翻译的《猎村的歌声》、穆秀英翻译的《闪光的彝寨》、沙马拉毅与苏克明合译的《纳吉乌萨》、马海木呷与莫色毛勇等翻译的《云崖初暖》、朱建新翻译的《春的脚步声》、海来木嘎与拉曲史杰等合译的《吉狄马加诗选译》、吉木拉立翻译的《周恩来传》、加拉伍聂翻译的《毛泽东的儿女们》、何跃军翻译的《彝海结盟》、马德清与罗体古合译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歌选译》等, 这些翻译人员及时将国内外优秀汉语文学作品介绍给彝族母语读者, 促进了各民族文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三、收获荣耀:当代彝族母语文学影响的见证

当代彝族母语文学作品中, 部分文本因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强, 而获国家、省、州级文学奖, 如阿蕾短篇小说《根与花》、贾瓦盘加短篇小说集《情系山寨》与长篇小说《火魂》、时长日黑短篇小说集《山魂》、木帕古体诗集《鹰魂》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阿库乌雾诗集《冬天的河流》与散文诗集《虎迹》、时长日黑散文集《荞花魂》、贾瓦盘加短篇小说《猪娃·牛娃·狗娃》与《木呷拉且》、阿说伍萨短篇小说《不能忘却的怀念》、时长日黑短篇小说《山神》、阿蕾短篇小说《桎梏》、莫色日吉长诗《黑皮肤》、海来木呷长诗《自叹》、阿克鸠射长篇小说《雾中情缘》等获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阿鲁斯基诗歌《祖国颂》、阿牛木支诗歌《啊, 彝语数学老师》、时长日黑散文《醇香的荞粑》, 体依尔坡诗歌《我的时代》、洛惹尔古诗歌《富民政策放光芒》、阿西伍呷散文《屋前小溪边》、马海汉呷惹散文《我们永远年轻》、阿惹尼夫散文《彝家待客》等获凉山州彝文文学奖。其中木帕古体的诗集《鹰魂》从灵魂居所、灵魂酸楚、灵魂梦幻三个层面表达了诗人对母语文化的钟情与感怀, 以及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时代, 母语文学所承载的文化意蕴、文化精神和文化功能也有不可忽视的深层表达。本诗集无论是表达生活的感悟, 还是抒发内心的情感, 都有其诗情智慧和深邃思想, 因而对探索彝文新诗和推动彝文新诗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诗集获得少数民族文学最高奖项后, 《文艺报》《四川日报》《凉山日报》等报纸杂志对其及作品进行报道或评介, 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为鼓励和激发彝族母语作家创作优秀文学作品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彝族母语文学作品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青睐, 他们运用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语言学等学科理论方法, 从宏观和微观上多层次、多角度对彝文文学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如阿牛木支的《当代彝文文学研究》《彝族母语文学的文化生态与现代书写》, 罗庆春的《穿越母语:论彝族口头传统对当代彝族文学的深层影响》《口头传统与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创作———以彝族为例》《用母语与当代世界文坛对话———彝族当代母语文学创作与传播思考》, 李正文的《当代彝族母语新诗创作述评》, 杨解的《解构与重构的深度预谋———阿库乌雾彝文诗集的〈冬天的河流〉的文化》, 罗紫元的《美在其中———浅析贾瓦盘加〈火魂〉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等文章总体质量较高、视野较广、学理性较强, 为进一步增强彝文文学的影响力, 扩大知名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其中阿牛木支的《当代彝文文学研究》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该书作为我国第一部用彝文撰写的当代彝文学理论评论集, 站在严格的文艺批评与文化分析的角度, 首次对当代彝族母语文学创作成就、审美价值、艺术本体、文化品质、精神境界及其在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理论研讨, 为彝族母语文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推动了彝族母语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发展。罗庆春的论文《穿越母语:论彝族口头传统对当代彝族文学的深层影响》《口头传统与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创作》等以彝族母语文学的创作实践为例, 论证了“在彝族文学发展史上, 浩若烟海、自成体系的口头诗学传统由诗的形式、诗的思维、诗的品质等方面构成, 在整体的彝族文学乃至彝族文化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 构架了彝族人世代相沿的审美心理定势和审美文化传统, 并穿越母语、穿越时空, 对彝族当代文学产生了深层影响。”[1]“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母语口头传统已经一脉相承地成为各民族当代母语文化创造的核心资源, 也是各民族母语文化不断变异和发展的例证。”[2]

四、结语

由上所述, 近30多年来是彝族文学发展最快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彝族文学全面进入彝汉双语同步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 即所谓的当代彝族汉语文学和彝族母语文学创作共荣共生时期, 开创了彝族文学历史的又一新纪元。当代彝族母语文学作为新时期彝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崭新的文学语体, 以其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题材取向、审美旨趣和思维结构在彝族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中国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文学现象和文学蓝本, 也为多语种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珍贵资料和实证个案。当代彝族母语文学的发展史折射出少数民族文学的进步与繁荣, 彝族母语作家群体业已成为支撑彝族母语文学梦的正能量, 他们的创作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强, 为彝族读者提供了格调高雅的精神食粮, 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关注, 足见其不可替代性和重要影响力。

摘要:当代彝族母语文学的发展源于作家群体的崛起和文学成就的凸显, 以及交流与传播所取得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彝族母语文学的发展史折射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进步与繁荣, 为中国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文学现象和文学蓝本, 也为民族文学提供了多语种民族文学的“中国梦”。

关键词:当代彝族母语文学,发展概况,民族文学

参考文献

[1]罗庆春.穿越母语:论彝族口头传统对当代彝族文学的深层影响.民族文学研究, 2004 (4) .

上一篇:钢筋施工下建筑施工下一篇:人员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