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学的文学特性

2024-09-22

博客文学的文学特性(共8篇)

博客文学的文学特性 篇1

一、博客文学的现状

博客文学是以互联网作为一种载体进行创作传播的, 博客与传统方式相比更加注重与其他人的沟通交流, 博客增加了评论功能, 无论是谁, 看到一篇博客都可以发表评论, 但这也就会造成对事件了解不全面, 主观地去评论一些事情。例如韩寒就把自己的博客主页演变成口水战的阵地, 相信很多去博客发表评论的都不可能全面了解事情的真相, 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就开始对别人发表攻击。现在的博客文学大致停留在抒发个人感情, 表达自己感受以及宣泄自己不满情绪的初级阶段。

二、博客文学存在的问题

博客文学发展至今不过才十几年的光景, 现在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因此博客文学还存在很多问题。

1.有关隐私等敏感话题的讨论

博客处于一种“自由书写”状态, 大部分人会记一些感想, 但也不乏会有人为了博取眼球和关注, 去写一些比较隐私的敏感话题来引发大众对此的谈论, 不仅暴露自己的隐私, 还通过不正当手段去窥探和揭露别人的隐私。

2.传递消极影响

目前的博客文学大部分局限在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受, 很多作者在文学创作中传递消极影响, 例如对一件事情失去信心, 遇到挫折轻言放弃等等, 给大众传递负能量。

3.语言不规范

现阶段的很多博客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存在不规范的现象。黄色、暴力语言充斥其中, 给年轻人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4.内容不深刻

很多作者只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流水账的方式记录下来, 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 不能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以及影响。

三、博客文学的创作心理与创作动机

博客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创作动机与心理大体相同, 无非是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不同的方式和载体表现出来。传统文学只是写出来, 重于分享;而博客文学的创作心理和动机最主要体现在与他人沟通交流。

1.表达情感

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博客文学, 都是一个表达情感的平台, 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同时寻找与自己与相同情感的人。博客与传统文学相比具有评论功能, 读者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作者分享, 对同一问题进行情感交流。

2.宣泄情绪

现在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可是人们发泄压力的地方却越来越少, 博客文学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发泄情绪的平台。人们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难题、不公平的对待通过博客表达出来, 可以在博客中寻找解决的方法和安慰。

3.对自己的升华以及对他人的警示

作者通过博客文学将自己的痛苦表达出来, 尽情释放, 然后走出阴霾, 升华自己。同时, 自己的经历也会在博客中给读者经验与警示, 使读者可以借鉴经验, 少走弯路。

四、如何解决博客文学存在的问题

1.从法律角度

虽然现在的网络信息技术很发达, 但是法律在网络领域还是一个真空状态, 应该加强法律在博客文学的网络领域的规范, 将黄色、暴力、不健康的部分过滤掉, 才能还网络一片净土, 给博客读者一份净化。建议立法, 以法律来要求和限定博客文学的健康发展。

2.从载体角度

互联网具有全球化的特点, 博客文学在互联网上的发布也是公开的, 没有任何约束, 这就造成作者和评论者在发布和讨论中造成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建议互联网在博客文学中加入审核机制, 对作者在博客发布创作时进行审核, 当言论与事实不符或将会造成消极影响时, 及时进行阻拦。并可以加入累计积分制度, 例如发表积极言论以及揭露事实真相加分, 发表消极言论以及编造事实扣分, 一旦分数扣完将不再让其发布消息。并且要实现这一机制必须采取实名制, 否则身份多变这一机制将无法实行。

3.从作者角度

虽然是网络博客的作者, 也应肩负起对读者负责的责任。向读者传递正能量而非负能量, 更不能为了博得眼球就写一些隐私敏感话题。作者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有趣的故事记录下来, 还应加强对社会的关注力度, 通过自己的“笔”记录社会发展的点点滴滴, 关注民生。对于一个事件, 要弄清始末, 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对该事件发表评论甚至发表一些诋毁性语言。应加强作者自身修养, 不说没有根据的话, 不发表具有消极影响的言论。

4.从读者角度

网络传播是自由的, 读者摄取信息也是自由的。但是作为读者, 应该去获取对自己身心健康有帮助的信息资源, 不应为了一时的好奇心涉猎一些不应该获取的信息。读者可以根据作者发表的观点, 对自己的人生加以思考。作为读者, 看到一件事情时如果没全面了解事情的始末最好不要片面地发表评论甚至谩骂声讨。虽然说网络上言论自由, 也应该注意自己的素养, 理性全面地看待网络上的问题, 不要武断, 断章取义。

总结:博客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是作者与读者精神交流的平台。很多作者创作博客文学并不只是单单想表达自己对一件事情的看法, 而是更加注重与读者的沟通交流。他们想通过自己的文字, 把自己经历的事情与感受传递给大家, 并且希望看到读者的反馈。文学应该是提升素养的媒体, 作者将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和一些感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并且传递正能量。博客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载体, 在未来必然会蓬勃发展, 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博客成为表达情感、促进交流的新媒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申请注册博客, 表达自己的情感。本文主要针对博客文学的创造心理及创作动机进行研究, 阐述了博客文学的现状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博客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博客文学,发展,引导

参考文献

[1]李秀杰.论博客文学的兴起与发展[D].河北大学.2009:6-9

论《俄狄浦斯王》的精英文学特性 篇2

关键词:精英文学;大众文学;人文精神

一、精英文学的内涵

何谓“精英文学”?这个问题在学界一直都是众说纷纭。从古至今,从西方到我国,都有很多精英文学的代表。比如:先秦屈原的《离骚》,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但丁的《神曲》等。透过这些经典之作,我们可以把握到作为一种文学形态的“精英文学”的内涵。

表面上看,“精英文学”似乎是以文学为志向或职业的这一类“出类拔萃的人”所创作的文学作品。那么在文学创作方面同样出类拔萃的金庸、琼瑶的作品是否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精英文学呢?其实不然。精英文学的创作绝非简单的文学语言描述、生活提取,而是文学精英们的一种独特创新之作。他们身为文学精英,有着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向往追求,一定程度上赋予了作品极高的人文审美精神。正如《俄狄浦斯王》成为精英文学的经典之作并非仅仅是因为索福克勒斯的地位或悲剧的盛兴,而是由于其内容之深刻和对人性的广泛探讨,无论改编成话剧或电影,都透露了它的深刻意蕴与主题思想。

二、《俄狄浦斯王》的分析

关于《俄狄浦斯王》的主题,有认为是表现命运与意志冲突;有说俄狄浦斯弑父娶母是人类历史上“恋母情结”的反应;有认为是表现“神话崇拜”与“乱伦禁忌”;也有分析说是作者借神话故事来表达他维护民主法制、反对独裁专政政治的主张。其实,这也说明了其作为精英文学的主题的广泛性。

《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它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展示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与命运的冲突。故事讲述的是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亲生父亲拉伊奥斯,娶了生母约卡斯塔,并生育了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后来在灾难、瘟疫的席卷下,先知提瑞西阿斯揭示了灾难源于俄狄浦斯的弑父娶母。于是真相暴露之际,约卡斯塔羞愧自杀;俄狄浦斯羞愤不已,刺瞎双眼,离开忒拜城,从此行乞涤罪。故事在索福克勒斯的巧妙安排之下,使得人与命运的冲突极力彰显。因为作者自身无力摆脱当时浓重的命运观念,所以笔下的俄狄浦斯一样无法挣脱命运;但却凸显了俄狄浦斯或自己对命运的不满、愤恨。所以他认为俄狄浦斯并非有意杀父娶母,一切只是命运的捉弄,他是无罪的,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统领城邦的睿智之王,故而他智慧非凡,大公无私。在得知自己可能会杀父娶母时,他离开养父母,设法逃离命运的预言;在面对斯芬克斯时,他勇敢果断地破除其谜语,解救忒拜城。在统领忒拜城之时,他大公无私、热爱城邦,为解救人民、破除瘟疫,他不惜一切追查祸源,而在得知真相之后又敢于承担责任,刺瞎双眼,放逐自己。通过剧作家这样的安排,不难看出作者对神的正义的质疑,对命运的反抗。

整个剧结构精妙,情节整一,布局巧妙,人物刻画深刻,性格鲜明,语言运用娴熟。亚里斯多德把这部剧作称为是“十全十美的悲剧”,堪称精英文学的代表作。

三、精英文学的特点

在当今大众文学急剧发展的形势下,精英文化、精英文学已经开始淡化、边缘化。所以,强调凸显精英文学的特点就非常有必要。王一川在定义“精英文化”时,说到“往往是那种具有经典性的审美产品,它往往指向高雅情趣,是审美文化的一种形态,是由少数文化人创造或欣赏的、蕴含着个性化思想趣味的文化。”这里王一川先生强调的是“经典性”、“高雅旨趣”、“个性化”。就对《俄狄浦斯王》的分析来看,它也有着鲜明的精英文学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俄狄浦斯王》思想上深沉、严肃,使得人生意义的探索更为重要。作品中,通过人物关系的描写、分析,实际上否定了神的预言,肯定了其悲剧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的后果。如果俄狄浦斯的亲生父母不抛弃他,就不会有他被收养,不会存在误解,他不会误杀父亲,误娶生母。这是由最初他的生父母的错误抛弃而引发的悲剧,是伦理的错误导致了社会正常的伦理、人生关系之间的错误。可见作者是怀着深沉严肃的思想去创作的,通过人物的复杂社会关系来提示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从而提出他的伦理观,也给广大读者在人生意义的探索与定位中指明了方向,这也精英文学所独有的特色。

2.精英文学广为流传,最重要的是其永恒性价值的彰显。这也是大众文学或通俗文学无法与之相比的。就《俄狄浦斯王》而言,其主要人物塑造圆满,性格丰满,有较高的现实性与丰富性。主人公俄狄浦斯有情有欲,有崇高的理想追求,有创造性和超人的智慧能力,真实可信,与生活接轨。从而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与关注,其审美价值就体现出来。所以说,一部作品能否给读者深远的影响和获得广大读者的共鸣,是其能否成为精英文学必不可少的衡量条件。

3.深刻的人性内涵。一般来看,精英文艺、精英文学最重要的是它必须能体现出时代精神,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民族心声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最强音。也就是透过作品凸显人性内涵,显现时代的烙印。《俄狄浦斯王》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关系的构建,把那个时期人性结构特点,即伦理意识强化,对无意识欲情冲动的压抑和控制加强,完整地显现出来。也就是人不自觉的本能冲动与社会伦理的关系之间的冲突。

4.主题的深刻性、理解的丰富性。艾布拉姆斯拉姆斯认为,文学的创作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生活(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之间是密切相联系的。《俄狄浦斯王》的主题深刻性是作者透过生活、自身意识、自身体验而在作品创造中表现出来的;理解的丰富性则是读者在欣赏接受过程中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对作品的剖析理解、对作者的了解而展现的。就《俄狄浦斯王》中的“恋母情结”母题来说,自古就有,这是通俗文学难以企及的。

综上所述,《俄狄浦斯王》所具备的思想的超越性、深沉性,内容价值的高度审美性、永恒性,还有人性及人生意义的探索和理想的追求等都成为了精英文学的鲜明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精英文学还会呈现出多样化、丰富化的特点。我们也不应将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对立,其实二者之间并没有太明确的界限。但还是有责任把“精英文化”发扬光大,以此来促进合理的文学新格局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健夫.文学审美透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探析博客文学特色传播模式 篇3

博客译自英文Blog, 指“网络日志”或“写网

络日志的人”, 它是一种特殊的满足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条件而实现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写作和出版方式, 具有个人性、互动性、真实性、开放性和即时性的特征。博客的内容既可以是个人对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生命体验的表达、电影观看的印象、音乐作品的鉴赏等, 还可以是个人以其兴趣爱好和专长为出发点的信息积累和传播。伴随文学爱好者个人博客的兴起, 博客文学也因此出现了。

博客文学是以博客为载体写作传播的文学, 内容无限宽泛, 通过网络载体使传统作家与草根文学爱好者的写作联系起来, 变成了一种公共性的写作行为, 具有自由、丰富、整体和草根的特征。

二、博客文学传播模式

文学的发展与传播方式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一致性, 文学的传播方式始终随着传播理念和技术的变化而变化着。下面, 我们将从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过程五“W”模式, 即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来分析博客文学这一新兴的文学样式的特色传播模式。

(一) 传播主体:

在传统文学创作中, 创作主体具有非常神圣的地位, “这种对知识话语的垄断实际上是对一种意识形态的天然占有, 可以时刻对社会施加主体精神影响。在博客时代, 只要你肯写, 只要你能写, 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意义上的作家。

(二) 传播内容:

博客文学, 从媒介的角度回归到了真正文学性的意义上来-情感的自我表露和张扬。传统文学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以成不朽, 强调文学要涵养人的精神家园, 净化人的灵魂境界, 提升人的精神追求, 体现人性的终极关怀, 给人以情感的抚慰和心灵的启迪。而博客文学则游离于各种制约之外, 使其得以抛开“文以载道”的历史重任, 成为日常写作的方式, 无论是创作的理念、动机、题材、体裁, 还是表现手法、语言风格, 都可以不必顾忌, 尽可以自由发挥。

(三) 传播媒介

与传统文学的传播渠道有着明显不同, 博客文学的传播媒介由平面纸质印刷传播转向数字化网络传播。首先, 博客号称是一种“零进入壁垒”的发表方式, 根本需要审查和批准, 也并不存在印刷。第二, 博客文学的交互性得到空前突破。博客上的互动都以供读者发表意见, 随写随评, 随评随改, 使于某种程度而言是一种“集体创作”, 作者与读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互动的、即时的交流平台。

(四) 传播对象

传统文学和博客文学虽然面对的都是文学爱好者, 但他们在文化素养、个人需求等方面却有很大的不同。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 往往就可以预定一个潜在的读者群。而网络是无限沟通的, 从理论上讲博客文学作品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的。

三、关于博客文学特色传播的思考:

(一) .虚幻世界的大众狂欢

“狂欢”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学者认为, “狂欢”是一种价值形态, 是感性欲望的无拘束宣泄。在当今社会, 不论网上还是网下, 文化思潮呈现出消费至上、享乐至上的特征。博客文学也出现了欲望生产, 他们以博客为舞台, 有意识或无意识宣泄情绪、表现感性愉悦, 乃至自娱、自恋、发泄情欲等。传播主体的广泛化、平民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媒介传播的数字化等冲击了年轻网迷们。然而, 为了避免文化思潮消费之上、享乐至上的观念如“荒原上的野草随意疯长”, 呼吁理论界正确引导博客文学的伦理价值观而避免进入公众盲区, 这也是个急不可待的问题。

(二) 数字化时代文学价值的消解

自由性大于艺术性是博客文学一个明显的尴尬。文学历来所推崇的崇高、深沉、美德、正义、人情等价值已经被逼到最不起眼的地方, 许多“重感性”、“求刺激”、“伤风化”的作品大行其道, 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几乎被消解殆尽, 导致文学的沦落。其实, 维系文学发展的最主要动力还是文学的精神深度和艺术的创造性, 这个不是人人自由参与就可以实现的。文学如果仅仅强调自由、个人化, 以记录和情绪宣泄为惟一功能, 那么文学将不再成之为文学。要想使人们重新回到“诗意的栖息地”, 就必须明确文学存在的价值, 呼唤真正的文学。

博客文学尚如此年轻, 要获得与传统文学比肩的话语权利, 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博客文学的春天有赖于超文本技术的不断完善, 有赖于广大网民的参与和努力, 有赖于人们上网心理机制的不断成熟。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 接纳博客文学, 力图在文学的高雅性和网络的通俗性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在博客上觅得一片诗意的栖居, 真正为传统文学的传播实现传播媒介的跨越, 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于咏莉, 刘延民, 张小卫, 浅谈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I].西安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3)

[2]廖健春, 网络文学:在大众文化中“狂欢”[I]桂林桂林工学院社科部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 (6)

[3]丁国旗, 对网络文学的传播学思考[D]江苏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

[4]周海英, 博客”的传播学分析[G]江西江西社会科学, 2004 (7)

博客文学的文学特性 篇4

概言之,运河既与商品集散、贸易往来发生联系,同时也与传播传统文化、学术思想、时代风尚、风土人情等息息相关。但是大部分人对此知之甚少,而且长期以来运河研究一直受到冷落,甚至被人遗忘。随着近些年来,大运河申遗工作的启动,运河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才日益成为一个新的学术热点,关于运河及运河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而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研究文学与运河的关系日益成为一种需要。此前,关于两者关系已有一些探讨,如张强先生《运河城市是话本走向成熟的摇篮》、葛永海《明清小说与苏州风情》、甘露《吴越文化与明清小说》和赵维平《运河文化与明清小说》等。令人欣喜的是现在另一部这方面的著作出版了——《运河城市与市民文学》。就目前来说,尚没有一部专门研究运河城市与市民文学的专著,甚至也很少有深入研究两者的内在联系的论文。因此该书的出版面世具有建设性的贡献,填补了两者关系研究的空白,是运河研究、市民文学研究的一大成果,并将研究广度和深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该书是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周薇教授的研究心得,2010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周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晚清诗学和运河文化研究,在这方面颇有成就,发表专著数部,学术论文40余篇。

该书以市民文学和运河城市为核心概念展开论述。市民文学真正兴起是在北宋,具有市民阶层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他们一般文化水平不高,社会地位低下,充满物欲,追求自由放纵的享乐生活,有着反传统束缚的精神气质。市民文学就是为这个阶层服务、反映其生活、表达其思想的。宋以后,运河繁荣经济的能力愈加突出,运河沿岸城市迅速崛起,成为新的商业中心,随之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对市民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必然产生两者之间的联系。而且运河作为经济大动脉不但创造了沿岸城市的繁荣,还通过文化传播满足着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运河城市滋养的市民文学,必定带有运河文学的独特性,即不同时代运河城市的时代气息、地域传统、经济生活与文化交融状况等,会给不同时代的市民文学带来不同特色,从而导致其个性化的生成。并且其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艺术手法更加成熟。

作者从形式多样的市民文学中选取了四种代表性的文学样式进行探讨,有宋元话本、宋词、元杂剧和明清通俗小说,通过它们分别对运河城市和市民文学的关系进行历史描述与研究。然后各部分又从两个大方面去考察两者的密切关系,即运河对文学的影响和文学对运河的反映。从影响来看,一、运河城市是作家聚集与作品创作的摇篮,是市民文学发展的兴盛地。运河城市在造就市民文化的同时,还造就了一批与市民有着血缘关系的文人,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面向市民,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市民阶层的文化诉求。如江南运河城市,曾是文人云集、明清小说创作的基地。二、运河城市的历史背景、时代政治、经济状况、文化氛围等对市民文学发展的影响。如运河市民文化对词的俗化的影响。从反映来看,一、物质上,市民文学对运河城市生活的折射。运河城市是作家作品的重点吟诵对象,包括的内容可说是丰富多彩。市民生活状况、城市商品流通、城市交通、经济情况等都是市民文学的关注对象。二、精神上,市民文学对运河城市市民意识的传达。随着运河城市的繁荣,运河市民独立自由的思想、反封建反传统的意识越加明确开放。这些在市民文学中都有集中体现,典型的是经商态度的转变和女性婚恋观的进步在市民文学中的频繁出现和颂扬。此外,精神层面上的传达,有一点特别值得玩味,三章第四节“元杂剧衰亡与市民意识的缺失”和四章第二节“市民文学的新发展:明清通俗小说走向了历史的辉煌”,第六节“明清小说中的运河市民意识新形态”,其中一是意识缺失,文学衰亡;一是体现意识并不断更新,文学发展并辉煌。通过两者的鲜明比较,我们可更确实一点:一种文学样式,如果其所反映的意识形态趋向没落,那么其必将衰亡。反之同理,文学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精神追求的传达,其内核要素是存在的根基。这是作者书中并未传达,但不同读者可能会在阅读中收获的不同意外。读书之乐也在此。

体例上,该书简洁鲜明,去除旁枝末节,选取了四种典型的文学样式,分四章而解析之。其实中国的市民文学种类很多,宋代还有一些瓦肆伎艺底本,元代则有散曲,明清有文言小说等。通读全书可知,作者书中主要关注了市民文学与运河城市两者关系中所兼有的世俗性,以世俗内容、世俗情感、世俗形式为主要考察对象,同时可能也考虑了文学史上每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这样,取舍因由,昭然若揭,其研究思路及方法可谓新颖独特。内容上,广采博收,具有坚实的材料基础,征引了众多的运河史与运河文化的原始资料、研究资料,关于中国市民文学史的整体资料和研究成果,还有更多的话本、词、杂剧、明清通俗小说的专门资料。这些都是该书的坚实后盾。视角上,该书转换了一般的研究视角,向纵深层面发展,用新角度、新思维来展示市民文学与运河城市的联系及其创作、思想和特色,提出了新的见解和观点。而这正是本书最大的独特性所在。

可以说,市民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运河城市的壮大而成长壮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运河与运河城市串联起市民文学的历史,造就了宋元话本、宋俗词、元杂剧、明清通俗小说的辉煌。因此对运河城市与市民文学的关系进行研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而通过对该书的阅读,作为读者的我们,浅层次上,可以基本了解各个阶段的市民文学与运河城市的关系情况及其发展个性,进而串联起市民文学的历史;可以把握运河发展及城市兴衰与市民文学的发展兴盛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可以了解两者之间的互动,即运河城市对市民文学成熟并不断发展壮大的意义;市民文学对运河城市生活的真实展示与反映,市民文学对运河城市市民意识的进步与更新的折射。更深层次上的意义是,会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运河之于中国文化发展的意义,丰富传统文化研究的空间;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学的历史生成与发展的内在契机;进一步理解中国文学内部的社会与文化的构成因素;也能增强我们对中国文学形式与内容的特点的深层次的认识与把握。

《运河城市与市民文学》一书,作者以其特有的女性身份、女性视角,在着眼点及研究思路方法方面可谓新颖独特。同时,它在发掘新的资料和研究方向,填补空白、启发后学方面的贡献也不可忽视。我们相信,经由《运河城市与市民文学》提供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运河研究和市民文学研究必将越来越为世所重,吸引更多的学者进一步深入挖掘探讨。

摘要:市民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运河城市的壮大而成长壮大,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运河与运河城市串联起市民文学的历史, 造就了宋元话本、宋俗词、元杂剧、明清通俗小说的辉煌。可以说, 市民文学的产生、发展与繁荣都与运河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运河,运河城市,市民文学

参考文献

[1]周薇, 《运河城市与市民文学》,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0年版。

[2]安作璋, 《中国运河文化史》,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博客文学的文学特性 篇5

关键词:文学,传统文学,文化特性

我们要以宏观的视野看待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 其概括起来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传统文学作品对世界文学的眼光比较狭窄, 从其特性来看, 中国传统文学中国传统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相比, 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随着人们对文学作品的重视, 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也为人们所研究。西方的文学主要是以写实为主, 再现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而中国传统文学主要是主张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学有了宏观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时期, 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特性做出了各种研究, 诗文是文学界的主流文体, 中国传统文学实际上是诗文并重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学的色调是悲观与乐观的结合, 与国外的文学特性相比, 希腊的作家更乐忠于乐观的文学色彩;而日本文学要比中国文学所表达的情感更加的含蓄, 宏观比较文学的方法, 能够让人们客观的认识到世界各国文学特性, 而中国传统文学特性一定要超出基础的层面, 才能进行宏观比较, 需要开阔的世界文学视野、宏观比较文学方法、深厚的知识积累、广泛的文学学科知识支撑。文学的民族特性是发展变化着的, 随着民族特性的发展变化, 其支配着该国的文学特性的发展, 从而形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学特性。

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可以概括为三种:一是作家是非职业的作家, 受到中国传统官场风气的影响, 使得作家的写作风格更倾向于官吏化。据考证, 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家, 大多数都是走上了官路, 几乎各个朝代的官吏都能诗善文, 这就是说明传统文学作家的非职业性, 而与国外的作家相比, 国外的作家都将其作为一种职业, 作家本身也是一个独立职业的称谓, 其有着专业化的能力。而在中国古代, 惯例也这种社会体制下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有着较高的文化、文学修养, 在这种社会制度下, 其需要在官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才能发挥出其才能, 也是为了谋生的一种手段。中国古代作家在写诗文的时候, 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年代缺乏各种娱乐活动, 而诗文可以达到自娱和消遣的目的, 例如在中国古代的大诗人屈原、大文人司马迁、后主李煜等都是古代官场人员和皇帝;在中国的唐代也出现了诸多身居官位的大诗人, 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而这些文人之所以处在官场, 也是由生活所迫, 例如, 曹雪芹就是由于当时的生活较为窘困, 他写作的作品能够帮助他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 他也由此创作了史上的名著《红楼梦》。中国古代作家官吏化是由古代的政策机制决定的, 中国古代采取的是科举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各个王朝不断更替, 而无法形成长期稳定的宫廷制度, 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从政, 就必须要采取科举考试。中国的科举考试的科目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诗文、诗赋的创作, 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的文学水平, 因此, 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吏大都是能诗善赋的诗人和作家。

二是中国的传统文学对现世的描述过多, 缺乏信仰以及对未来的情怀。现世主义态度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是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国古代文学的作家受到现世的熏染, 古代人讲求的是脚踏实地、不假幻想、遵循习惯和信守常识的作风深深的植根于各代作家思想中, 中国人的这种现世主义态度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这种现世的态度使得中国古代作家对现实社会怀有高度兴趣, 导致古代作家对现世的社会描写过剩, 而对普泛人性的描写却都很薄弱。而现实世界中的悲欢离合使得古代作家很少对未来抱有人生的情怀, 对灵魂和自我的表现难以深入。

三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作家更倾向于非个性主义, 缺乏自我的个性表现。文学艺术本身应该具备个性化的文化形态。文学作品的表达多是倾向于以个人的思想、观察、语言来表达。在西方文学中, 其大多是以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为主, 将个人主义表现在文学作品中, 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主要是描写现实的社会, 更多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 这种非个性主义倾向与中国作家的复杂内心宇世界有着密切关系, 从总体上看, 中国古代文学更多的是描写人的社会性, 在对人性本身的刻画比较薄弱。

参考文献

[1]白长青, 程义伟.关东文化意识与辽宁现代文学的建构[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04) .

[2]孟伟.略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6 (01) .

[3]喻忠杰.《冤魂志》中鬼魂复仇故事的文化特性[J].现代语文 (文学研究) .2010 (12) .

博客文学的文学特性 篇6

(一)地方小说的创作差异

地方小说是英国文学中特有的一种文学作品。从英国历史来看,英国是由英格兰、爱尔兰、苏格拉、威尔士等共同构建的一个王国。多元化的王国造就了其拥有的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民族个性,进而也就产生了独具一格的人文创作背景。因此,就英国地方小说来看,英国文学作品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创作背景也是风格迥异的。

(二)宗教小说的创作差异

在西方国家中,宗教文化是相当浓厚的。在英国,大部分城市都有印度教、穆斯林和佛教中心,犹太教堂和各种教堂也相当多。在这样浓厚的宗教环境下,英国文学作品也逐渐渗透了宗教文化和道德问题等。截至目前,英国传统文学中宗教小说和道德小说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具体来看,英国大部分文学作品都融入了大量的时代特色,大部分文学作品都关注到了宗教特色、政治斗争、道德探讨、人心探讨。与此同时,由于英国宗教的改革,英国诗坛也大量涌现出了宗教诗人、哲学诗人、骑士诗人等,十四行诗也逐渐呈现出英国化。

(三)移民小说的创作差异

英国的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没有名义上的官方语言,世界各地移民到英国的人都是讲自己的原有语言。因此,英国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其文学创作人文背景也拥有了这种特征。二十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之间,移民到英国的文学作家诸如奈保尔、拉什迪、石黑一雄、奥克利等先后频繁获奖,让英国文学的定义和疆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此外,英国多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的民族特性,这就深化了英国移民文学的发展。

中国也是多民族融合的大国,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原因和地域原因,很多少数民族逐渐在融合过程中被同化, 因此,中国很难产生出严格意义上的移民小说。

二、中英文学中人文特性的关注差异

(一)中英浪漫主义文学人文特性的关注差异

关于中英浪漫主义文学人文特性的关注差异,首先还是要从中英文学浪漫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差异来看。中国文学中的诗歌《楚辞》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随后,经过李白《蜀道难》、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贺《李凭箜篌引》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中国浪漫主义文学逐渐形成了一种自由的创作主张,其风格也大多倡导比喻动人、格律自由、新颖奇特、色彩瑰丽和句锻字炼等。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大致是起源于十八世纪中后期,随后的发展也受到了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的社会政治的影响。英国在18世纪的哥特式小说和伤感主义文学都在极力倡导一种主观情感,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奠定了基础。随后在康德哲学、费希德“唯我论”的推动之下不断发展, 直到18世纪末叶才完全形成了英国浪漫主义学习,并在19世纪初达到顶峰。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是西方文学中重要的一次文学思潮。其特点是用激情夸张的方式展现愿望和理想。

(二)中英女性文学作品人文特性的关注差异

在中国,女性主义本身就是一种舶来品。中国女性主义首次提出是在辛亥革

命时期。由此可见,中国女性主义的诞生是随着社会思潮的出现和社会变革才产生的。而且中国女性主义很难和女权主义联系在一起,无产阶级又将女性的柔美和女性的爱美判定为资产阶级思想,导致了中国女性主义的淡薄,最终使得中国文学作品中关注女性主义的作品相当的少。

在英国历史进程中,女权运动是相当蓬勃的,从18世纪的萌发到20世纪的两次女权运动巨浪,都直接为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创作奠定了基础。英国妇女的政治地位和社会权利普遍要高于中国,因此,多产女性文学作品。英国女性文学作品最具代表的是夏洛蒂 ? 勃朗特的《简?爱》。可以说其开辟了一个女性主义小说的先河,自《简? 爱》后,英国女性文学作品逐渐涉及到妇女家居生活、妇女情感以及与妇女相关的题材。

(三)中英通俗文学人文特性的关注差异

通俗文学是指排除历史上的民间文学之外的具有商业价值的、大众化、通俗化、以娱乐为主的文学作品。通俗文学也叫做大众文学,是与雅文学和严肃文学相对的。英国通俗文学创作目的就是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其关注的是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宗教问题等,摆脱了传统严肃文学的思想枷锁,使之成为英国文学中更有影响力的文学类型。而中国的通俗文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中国通俗文学关注的主要核心是广大市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广大市民也是其主要读者群体。

参考文献

[1]刘国清.当代英国文学中的人类生存困境书写[J].东北师大学报,2010(03).

[2]陈克.中国语言民俗[J].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博客文学的文学特性 篇7

文学与舞蹈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也不可否认这两种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文学领域以舞蹈为题材的作品众多,作家将从舞蹈中所感受到的心灵悸动转化为文字,将这份感动传递给读者;舞蹈的创作也经常以文学作品为蓝本,将文学人物置于一方舞台之中,通过时、空、力的不断变化,将文字难以表现的碰撞的情感、主观的思想直观的展现在观众面前,使作品更加震撼人心。文学和舞蹈之间也存在着性质的不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舞蹈是肢体的艺术。语言作为人交流的最普遍方式,具有普及性和间接性的特征;而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运用舞蹈的语言动律塑造出具有冲击力的舞蹈形象,具有表现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将文学作品改编成为舞蹈作品是两门艺术融合创新的产物,以文学为题材的舞蹈自然也拥有与其它以抒情为主的舞蹈作品不同的特性。

一、舞蹈的叙事性

文学作品改编成舞蹈作品的前期要素,是舞蹈编导对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产生共鸣,引发改编的意图和舞蹈表达的冲动,让文学片段不断放大,成为舞蹈冲突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情节都适宜用肢体的舞动来表达,舞蹈作品最终希望与观众引起共鸣,选取文学作品中合适的素材作为舞蹈的主题就显得至关重要。与文学用文字表达思想不同,舞蹈是时空的艺术,从发展到结束都在一方舞台的空间中展开,观者是通过视觉进行信息接受,感受舞蹈表达出的身体化的思想。舞蹈《日出》改编自我国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日出》。在文本中作家力求突出社会生活的真实面目,所以有“一切就像生活本身而不像戏”的评价。在舞蹈《日出》中编导也是运用了朴素、直白的手法遵循着文本的轨迹,用舞蹈讲述了陈白露繁华缱绻的交际花生活、面对现实的残酷绝望以及在黎明前结束生命后用全新的灵魂迎接日出的曲折一生。舞蹈中身着旗袍的曼妙女子合着洋派的节拍夸张的舞动身体,舞者陶醉的表情仿佛是在诉说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夸张的动作表达着她的玩世不恭的个性;一记耳光打破了迷醉的气氛,也打醒陈白露的美梦。急促的碎步、逃避的肢体、慌乱的面部表情表现出了她在现实面前避无可避;在舞蹈的尾声舞者用力的擦拭着摇椅,四处寻觅最终还是回到摇椅上环抱着自己,就像她将被现实伤害腐蚀的过往擦拭干净,用全新的自己面对新生的日出。舞者用肢体讲述了这个几经曲折的故事,观众随着舞者的舞动发出阵阵叹息,这是舞蹈带来的感动,以舞叙事的方式传达人们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使观者从中有所领悟,这便是身体化思想的力量。

二、形象的典型性

文学与舞蹈都是以形象思维来进行创作的,舞蹈编导从文学作品中找出立体的舞蹈形象,也希望能够在舞蹈作品中体现出文学作品的意境。在文学作品中作家用文字语言所描绘的一切都是一种形象的体现。而舞蹈则是由编导与舞者一起琢磨既定形象应有的体态、神态,以肢体语言反映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在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舞蹈中,编导在选择人物形象时往往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身份、个性,找到具有典型性的人物类型,在进行舞蹈创作时运用更具代表性、带入性的舞蹈语汇来体现人物类型的特点。在舞蹈《日出》中编导选择了陈白露作为表现的对象,因为陈白露对比其他角色更能代表多数的人群。陈白露是受过良好教育追求自由的年轻女子,后来沦落成为寄居旅馆的交际花,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当残酷的现实和内心的挣扎一同压在她身上时,她选择让身体死去,让灵魂活着。在舞蹈中编导让舞者身着旗袍,妖娆闪动的肢体表现出一位舞会皇后,而后半段舞者脱下旗袍,穿着白纱裙舞蹈时,又表现出了青春少女的灵动,脱下的旗袍仿佛是陈白露脱下的沉重枷锁,而那一袭白裙是她内心真正向往的自由。在内心不断的挣扎中,舞者跳跃、翻滚,每一次出腿都是表达内心的渴望,白裙纷飞是她不断的求索,这些舞蹈的设计都使陈白露在舞台中活了起来。舞蹈是立体直观的与观众交流的艺术,编导不仅要找到文学形象的个性特征,更要让人物活起来,不仅是用肢体美化表现,更要寻求一些典型动作,帮助丰满鲜活这个人物,使人物和情节都更加深入人心。

三、情感的复杂性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文学作品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表达,将情感线埋藏在字里行间,让人们有逻辑的推理,发现情感的渐变,诱使读者从文字上升到理性认知的层面,从而受到感情的触动。舞蹈则是用眼见为实的方式,在舞台上用肢体的舞动和激烈的情绪渲染,直接的与观众进行情感的交流。观众也会拉近观赏距离,进而与舞蹈形象产生共鸣。所以在情感表达方面舞蹈比文学更具复杂性。舞蹈作品比较其他的艺术门类,它持续表现的时间较短,常常在几分钟之内就要交代事件的起承转合,所以要求作品在既定的时空中完成情感的转换,用舞蹈的方式将现在与过去、内心和现实巧妙地连接,使观众感同身受。在《日出》中也多次表现了人物的情感转折,从沉醉繁华到孤独无助,从逃避挣扎到释然解脱,舞者在作品中描绘了陈白露坎坷的心路历程。为了使观众的情感共鸣更加强烈,编导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进行舞蹈编排。用前段轻柔愉悦的舞会情节与之后的凄惨悲凉的内心情节进行对比,将陈白露一个被当时社会压迫的悲惨女性,用愉悦的情绪开场,达到以乐景写哀,更显其哀的效果。将多种情感压缩在一个舞蹈作品中,通过夸张、变形等艺术方法转化为“艺术真实”的复杂情感,会使观众更加贴近角色、感受角色、理解角色。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描绘故事、宣泄情感、升华思想。而以文学为题材的舞蹈作品,吸取文学作品的精髓,经过编导和舞者的二度创作,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文学内容成为更细腻、更直接、更强烈的艺术体验。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述,将舞蹈化的思想通过视觉的形象传播,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顺文.探讨陈白露之死与日出的蕴意[J].读与写杂志,2010(11).

[2]徐晓辉.论舞蹈在发展过程中与哲学、文学、戏曲的“接缘性”[J].学术论坛,2007(11).

[3]张冬琦.如何从文学作品的形象中捕捉舞蹈语汇[J].大众文艺,2010(19).

博客文学的文学特性 篇8

关键词:经典度,翻译文学经典,复数性

20世纪70年代, 英美高校围绕文学课程教学大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经典这一古老问题开始引发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浓厚兴趣。不仅文学研究者十分关注这一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翻译研究者也以跨学科的敏锐将其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尽管经典化研究硕果累累, 但研究者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 其中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对立尤为突出。在经典化研究的两派针锋相对、莫衷一是之际, 笔者欣然读到了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王恩科博士撰写的《翻译文学经典建构研究:以<德伯家的苔丝>汉译为例》 (以下简称《研究》) 一书。该书虽然以翻译文学经典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 但不乏对经典化现象的深度思考, 尤其是经典度概念的提出, 为化解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的矛盾, 帮助经典化研究走出困境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路径。同时, 《研究》提出了翻译文学经典具有复数性的新颖论断, 加深了我们对翻译文学经典及其建构的认识, 也为深化翻译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理论观点。

1 理论创新之一:经典度——经典性与经典化之间的纽带

经典化或经典建构既涉及作品自身的内在品质, 也深受社会文化环境的种种影响, 如此众多的制约因素使得经典建构过程曲折复杂。由于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不同, 经典化研究中逐渐形成了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两大流派。前者看重作品的内在品质在经典化中的奠基作用, 认为作品的经典化是作品的经典性使然, 例如布鲁姆认为莎士比亚戏剧是“世界各种环境中以各种语言被阅读和表演”的经典, (2005:27) 其经典地位似乎不受跨语言、跨文化交流在内的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与此相反, 建构主义关注的是作品之外的社会文化因素, 例如, “佐哈尔在《多元系统论》的注释中明确地解释说, ‘经典化 (canonized) 清楚地强调, 经典地位是某种行动或者活动作用于某种材料的结果, 而不是该种材料‘本身’与生俱来的性质’ (Zohar 1990:26) , 即文本的文学地位更多地取决于社会文化的因素, 而非文本本身。” (王静、兰莉, 2010:105)

虽然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成分, 但过分夸大作品的内在因素或外在因素在经典化过程中的作用, 不仅在理论上很难自圆其说, 而且也与中外经典化的大量史实不相符合。如何汲取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各自的理论优势, 化解它们之间的理论分歧和对立, 就成了摆在学界面前一道难题。针对上述困惑, 《研究》提出了经典度的概念。

“所谓经典度, 就是人们对作品经典性的认识, 或者说是人们以各自特定的尺度对作品经典性进行度量所得出的结果。” (王恩科, 2014:24) “经典度既然是人们对经典性的认识, 因此在特定历史语境下, 经典度对经典性过高或过低的偏离就不足为怪了。” (王恩科, 2014:25) 与作为“作品内在各种因素所形成的、区别于其他作品的综合特征”的经典性相比, (王恩科, 2014:16) “经典度不仅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也抹不掉个人的印记, 从而呈现出较强的主观色彩和动态特征。” (王恩科, 2014:24) 由此可见, 经典度不同于经典性, 它是经典性的折射;同样, 经典度也不同于经典化, 它是经典化的“风向标”。 (王恩科, 2014:25)

与动态性极强的经典度相比, 经典化有其公认的标记, 例如“不断刊印、被文学批评家和史学家充分研讨、收编在选读本中、作为文学名著列入学校的课程和教材”等。 (王恩科, 2014:12) 经典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品能否顺利完成经典化, 但经典度高并不一定保证作品就能完成经典化。如《金瓶梅》在我国学界长期备受关注, 也以其卓越的艺术性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 并于上世纪初就被翻译成英语, 但在我国却至今未进入普通读者的阅读视野, 远远没有实现经典化。

可见, 经典度一头连着经典性, 一头连着经典化, 成为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桥梁。正是在这一理论纽带的连接下, 以往经典化研究中彼此孤立的经典性与经典化才有了相互作用的渠道。这一渠道的疏通, 使我们能够合理解释为什么有些作品, 早期默默无闻, 许多年之后却荣登经典的宝座, 或曾经红极一时, 却在历史的风雨中黯然失色, 丧失其曾经拥有的光环。因此, 经典度概念的提出, 不仅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 而且也为深化经典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点。在提出经典度概念之后, 《研究》对影响经典度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使我们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理论功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 理论创新之二:复数性——翻译文学经典的独特品格

翻译文学是文学大家族中的一员, 但跨文化、跨语言的特殊经历使得翻译文学经典与原创文学经典相比有其独特的品格。虽然以往的研究中, 不少学者也注意到翻译文学经典跨文化、跨语言的特殊性, 但对其不同于原创文学经典的特点重视不够, 因此缺乏明确的认识和清晰的表述。王恩科博士专注于翻译文学经典化研究多年, 其早期的成果 (如“翻译文学经典的独特品格”一文) 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翻译文学经典的复数性, 但其论断已经颇具雏形。随着研究的深入, 他对翻译文学经典的独特品格有了明确的认识, 最终在这本《研究》中提出了翻译文学经典具有复数性的论断。

这一论断是与原创文学经典的唯一性 (即对于某部具体的经典作品而言, 不可能有体裁相同、内容和风格高度相似的另一部作品也成为经典) 相对而言的。对此, 《研究》以《三国演义》与《水煮三国》为例予以说明。“《三国演义》自罗贯中写成之后, 就像雕刻家刀下完工的艺术品一样, 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那一刻。……如果《水煮三国》有朝一日成为文学经典, 那么它或者与《三国演义》共享经典的殊荣, 或者将其取而代之, 但无论如何它始终不会是《三国演义》本身。” (王恩科, 2014:71) “翻译文学经典的这种复数性特点是由翻译性质决定的”。 (王恩科, 2014:229)

《研究》从“内容相同”、“译文语言相似”、“译者之间的竞争”、“译本的接受”和“重译的启示”几个方面阐释了翻译文学经典的复数性。在“译文语言相似”部分, 《研究》以逐句对照的方式, 比对了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三个译本的第一至第三章, 发现在11000-13000字 (不计标点) 、1400-1500句的语料中, 完全相同的句子达到32.32%, 包括相同句子在内的高度相似的句子达到62.24%。《研究》还以同样的方式统计了傅雷《高老头》三个译本, 在语料样本为张谷若译本语料样本一半的情况下 (傅译《高老头》译本字数不足张译《德伯家的苔丝》译本字数的一半) , 发现完全相同的句子达到37.06%, 包括相同句子在内的高度相似的句子达到57.58%。张谷若和傅雷都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 他们都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分别三译《德伯家的苔丝》和《高老头》, 不仅为我国读者奉献出经典译本, 而且三个译本的高度相似也为翻译文学经典的复数性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佐证。

对于翻译文学经典的复数性特点, 《研究》既立足译本的实际, 也没有忽视逻辑上的推理。“假如把翻译文学经典建构放在一个更加宏大的历史语境中考察, 我们就会发现, 如果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其中的经典杰作至今还没有经典译作出现, 这并不能排除今后出现经典译作的可能性;如果它已经有了经典译作, 同样也不能排除未来会出现新的经典译作。” (王恩科, 2014:229) 翻译文学经典具有复数性特点的论断, 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翻译文学经典的认识, 也丰富了经典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3 批判意识与踏实学风的高度结合

批判意识是理论创新的动力, 踏实学风是理论创新的基础, 而两者高度结合在《研究》之中得以充分展现。

尽管张谷若的译本《德伯家的苔丝》进入了2000年教育部为中文专业推荐的100本阅读书目 (其中22本为翻译文学作品) , 但译本中方言的使用却受到一些著名学者的批评。虽然批评者所列举的个别例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其论点, 但其理论上的不严谨甚至矛盾却鲜有学者指出。例如, 傅雷曾说:“方言中最colloquial的成分是方言的生命与灵魂, 用在译文中, 正好把原文的地方性完全抹煞, 把外国人变了中国人岂不笑话!”不少反对方言互译的研究者经常引用这句名言。但是, 《研究》认为, 傅雷的论述不仅不合逻辑, 而且还使用了双重标准, 因而缺乏说服力。

汉语中的某种方言只是中国某个区域通行的语言, 使用该方言的人只是中国某地的人。既然译文中使用这种方言就会“变外国人为中国人”, 那么译文如果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外国人就会变成什么呢?难道就成了全球华人或者超中国人吗?其次在标准语与方言的使用效果上使用双重标准。如果抛开言说内容, 仅就言说方式而言, 翻译无论如何都是“变外国人为中国人”。譬如, 巴尔扎克了解中国吗?他会说汉语吗?广受学界和读者好评的《高老头》中译本难道是巴尔扎克直接用中文写作的吗?如果不把巴尔扎克变成会说汉语的中国人, 普通民众能了解这位法国文学大师吗?正如谢天振指出的那样, “每当我们捧着 (举例说) 傅雷翻译的《高老头》开卷启读时, 我们往往只想到自己是在读巴尔扎克的作品, 却忽视了一个十分简单却又非常根本性的事实:巴尔扎克怎么可能用中文写作?……这时站在我们面前的巴尔扎克也已不是法国的那个巴尔扎克了, 而是穿上了中国翻译家傅雷为他‘缝制’的中国外衣的、已经中国化了的巴尔扎克”。 (王恩科, 2014:179)

一些研究者引用哈蒂姆和梅森《语篇与译者》的一个例子反对方言互译。《研究》则质疑道:

不少人在引用这个例子反对方言互译时, 可能并没有注意到其中这样的细微差异, 那就是俄国农民的方言属于哈蒂姆和梅森划分的五种方言之一——社会阶层方言 (social dialect) , 但苏格兰方言显然属于另一种, 即地域方言 (geographical dialect)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用地域方言翻译社会阶层方言能达到预期效果吗?如果当时的译者使用了英国农民的方言, 即与俄国农民的方言属于同一类型的方言, 不知结果会如何呢? (王恩科, 2014:184-185)

张谷若译本中大量出现的四字格也是一些研究者批评的对象。《研究》通过抽样对比, 分析了张谷若三个译本与《红楼梦》中四字格的使用情况, 发现每百字中四字格的使用, 《红楼梦》是张谷若1936年译本的1.67倍, 1957年译本的2.97倍, 1984年译本的1.81倍;四字格的连用, 《红楼梦》在个别情况下是张谷若译本的5倍。

批判意识与踏实学风的高度结合是《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 上述例证仅仅是较为明显个别事例。

4 结束语

《研究》是翻译文学经典建构研究的一部新作, 也是一部力作。《研究》并未将视野局限于翻译文学, 而是针对经典化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对立, 提出了经典度这一概念, 不仅有助于化解上述两种流派的分歧, 而且为深化经典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点。作者以其强烈的批判意识和踏实的学风, 深入探讨了翻译文学经典建构的独特品格, 提出了翻译文学经典具有复数性的新颖论断, 使我们对翻译文学经典及其建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也丰富了翻译文学批评理论。当然, 《研究》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如第四章与第五章在内容略有交叉, 不能不影响论证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美) 布鲁姆 (Bloom, H) 著, 江宁康译.西方正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

[2]王恩科.翻译文学经典的独特品格[J].长安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1 (4) :115-120.

[3]王恩科.翻译文学经典建构研究:以德伯家的苔丝汉译为例[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4.

上一篇:并购贷款下一篇:实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