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人文价值(共9篇)
文学的人文价值 篇1
人文关怀和历史理性:文学价值取向的交合在文学创造中,人文关怀是古往今来一切以文学作品的总主题,并与历史理性共同筑起文学的真善美功能的价值体系。作者从人的需要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把自己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以及社会现实的认识用文字表达出来,使人文关怀寄寓在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和描述中,即同历史理性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现了人文与历史两种文学价值的交合。文学创造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的实际,在历史理性中展现人文精神。例如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以高度的艺术概括、生动的细节描写、妙趣横生的幽默以及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广泛地描写英国十九世纪中期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众多的“小人物”形象,对社会下层阶级表现极大的同情,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的自私、伪善和冷酷,小说《双城记》最为突出。它以法国的革命为背景,描写玛耐特医生妇女的遭遇,揭露贵族的荒淫残暴,表现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性和人民革命的热情。小说写得是两个男人和他们的爱,以及围绕这场爱发生的无法回避的冲突。玛耐特医生放下自己的不幸,看在查尔斯憎恶家族的作恶多端放弃了贵族爵位与财产自食其力的份上,为了女儿露西的幸福,把女儿嫁给了他,而卡顿为了自己刻骨铭心深爱着的露西的幸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小说以个人的欢乐和悲哀反映了整个国家的兴盛与悲惨,作者艺术描写中无形的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评价,是小说不仅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关怀的价值意义,而且也体现了深刻的历史理性。
然而,文学创作并不存在规范化的模式。文学作为审美创造的自由空间,使作家能够在不同的历史理性观点上展现人文精神。例如茅盾的《子夜》主要对都市生活中各个阶级和阶层人物进行描写,通过这些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大规模地反映中国的社会现象,提出尖锐的社会问题,体现了鲜明的革命现实主义色彩。而与茅盾处于同一时期的作家沈从文的《边城》则是通过湘西边地乡村人物的性格、命运的发展变化来展示湘西下层人民的悲欢离合,是人道主义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他们把历史理性的视点放到不同的侧面,各有各自的局限性,但他们在刻画描写中吧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血肉般地联系在一起,在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的实际反映中实现了人文与历史价值的交会,体现了作家在文学审美创作中的自由度,展现了自己的艺术个性。
当然,在文学创造中,我们不能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也不能违背艺术创作的规律。如果违背,则会导致对人文精神的破坏。社会在其发展进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损害某个阶层的利益,但如果一味片面强调某一历史观点就意味着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脱离。因此,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该把握好一个“度”:在肯定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以艺术的方式揭露苦难与罪恶,从而让人文与历史两种价值相交会,使文学实现对着生命的追求。
文学的人文价值 篇2
经典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性。关于经典,有很多种诠释。例如:经典是一定的时代、一定的阶级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著作;经典常常蕴藏有气势磅礴的感人力量;经典往往向人们揭示出一些社会人生的博大精深的看法等。从潘裕民《唐宋文学六十家》一书中,我们看到了文学经典的独特魅力与多重价值。
一、经典的价值在于“重读”
经典的价值不是封闭的终结存在,也不是某些人一劳永逸的诠释,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经典的意蕴在人们的“重读”中生成着,把人们引向历史限定之处的无限可能。正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终生伴侣的选择避开健康大度的薛宝钗而指向了多病狭隘的林黛玉一样,不合常人之情,却展示了一种引人深思的终生伴侣选择的可能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经典的“无限可能”中经由每一次“重读”,每一次都“发现”着。
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读都像你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像是在重温的书。”在“重读”中生成,在生成中“重读”,循环往复,一代接一代,构成了人类经典独特的意义“发现”史。
《唐宋文学六十家》一书就是作者潘裕民“重读”唐宋文学经典“发现”的历史。例如潘裕民在读孟浩然诗《过故人庄》时写道:“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浓郁的诗意,不仅描绘出农村的风光,也表现了与田家朋友的友谊。全诗语言清新淡雅,朴素自然,几乎‘淡到看不见诗’。”潘裕民在“重读”中,不仅体会到常人所言孟诗一般的“韵致飘逸、风格恬淡”特点,还不断捕捉和不断发现孟诗的“淡到看不见”这一难以言说只能在“重读”中体会的独特诗味。这是一种怎样的诗味?由于它无法言说,所以也只有“重读”才能慢慢品味。经典就是这样“每次读都像你初读那样带来发现”。这正是经典“重读”的价值所在。
二、经典的价值在于不断启迪
经典是经过历史长河反复检验而传承下来的珍品,潘裕民《唐宋文学六十家》一书中所记录的唐宋文学六十家都是唐宋文学的经典。西方哲学家施莱格尔说:“一部古典作品必定永远不能被完全理解,但是受其熏陶并正在教导它们的人必定总想从它们中学会更多的东西。”
唐代是这样一个道不尽说不完的盛世:多年开拓,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思想兼容,文化融合,士人进取,气度恢弘。唐代也是这样的乱世:战祸空前,杀戮破坏,颠沛流离,灾难深重。唐代社会生活本身就为文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和广阔的视野。面对这样时代,文学家们会有何等的激情和怎样的歌吟!
宋代沿袭唐代,社会生活也多有起伏,文学与唐代相比风格有所改变,但也是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就词而言,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等诸多大词人的出现,足以把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推上与唐诗媲美的高度。唐宋文学经典不论是从文学本身还是从文学所折射的社会生活都带给我们以源源不竭的启迪。
潘裕民《唐宋文学六十家》一书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选取唐宋文学六十家经典作品为点,结合全唐全宋的社会生活和文学风貌为面,把唐宋文学经典连成一体。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作家传记,更是在介绍作家生平与创作的同时,尽可能地顾及他们风格的转变以及在当时和对后世的影响,给人以完整的、‘史’的印象。在这部“史”里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平民还是达官贵人,不论是仕途通达还是失意的官吏,不论是“苦吟”诗人还是“诗豪”,不论是现实主义者还是浪漫主义者,不论是至情至性的情性中人还是“诗佛”等的经典作品。《唐宋文学六十家》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经典世界,也打开了一个让人可以获取极为丰富启迪的广阔视野。
例如,书中论及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最为人所传诵,不仅很好地体现了白居易有关内容与形式关系的诗歌理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歌颂的是野草的顽强生命力,同时又折射出天地间生命生生不息的普遍规律,充满哲理,历来被人传颂,给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以不尽的启迪。不论你来自何方,不论你处于何时,经典都能给你带来丰富启迪,这正是经典的价值所在。
三、经典的价值在于促人提高
经典的价值绝不是使你旁观,而是促使你参与,最终促使你提高。经典都是人的主体性在某一特定时期特定场合以某种特定方式的大展示,经典蕴涵了人类的丰厚的精神财富。如果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经典,它必将带你身临其境,让你体验并提升主体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两百本书。”经典是这样的一份精神宝藏,你读它就带你走进它的世界,丰富你的精神生活,提高你的精神境界,使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经典的作用常常是潜在的,但是蕴涵着深层次的巨大的能量。
潘裕民写作《唐宋文学六十家》的目的可以说不只是为了写一部唐宋文学的浓缩史,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唐宋文学经典的展示窗口,让人们参与到读经典的行列中,“涵泳古代的人文智慧”,提高“文学鉴赏力”,精神日渐丰富,有所“成长”。例如,该书展现唐宋八大家经典散文的博大醇美和无限情趣,从不同角度介绍唐宋八大家的生平事迹、人生价值取向、写作风格和写作手法,让你能够从中了解古代散文丰富的文学内涵、哲理内涵和文化内涵,培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为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提升人生境界打下坚实基础,又可以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积极高尚的人格。
该书还结合唐宋八大家的经典作品引导读者深入佳境,品味经典的魅力。例如,该书对苏轼《前赤壁赋》开头的一段赏析:“读了这一段优美动人的文字,我们仿佛和作者一起坐在苇叶一样的小船上,有着‘遗世’‘羽化’的感受。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白露茫茫,主客秋夜荡舟,酌酒诵诗,情驰以骋。全篇写景、抒情、议理熔为一炉、浑然一体,真可谓字字如画,句句似诗。”
《唐宋文学六十家》重提经典对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对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有一定的意义。现在是消费时代,文学成为消费品,娱乐化倾向明显,呈现出迎合大众趣味的趋势。娱乐化大众文学、网络文学、影视文学等粗制滥造的作品泛滥,使得很多人丧失了审美判断力,阅读选择有些盲目。特别是对未成熟、辨别力差、可塑性强的学生而言,他们面对大量的粗制滥造作品,很容易成为它们的俘虏。
另一方面,新的课改精神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加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感染、文化熏陶,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品质更加高尚,个性更加张扬”。在这样的背景中,重提读经典很有必要。教师要能成为学生很好的阅读引路人,自己首先就要不断地读经典,不断地提高审美鉴别力,不断地提高人文素养。一个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阅读习惯的有无、阅读内容的精博和阅读积淀的厚薄。一个教师只有置身于阅读的“大水源”,在广博的基础上突出读经典的地位,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夯实人文底蕴,提高思想境界与文化品位,促进专业成长。
文学的人文价值 篇3
【关键词】高考语文 文本阅读 人文价值
随着高考的推进,近年来对高考的批判日益增多。尤其是语文学科,更是因其根据《考纲》《考试说明》的要求将一篇篇美文肢解开来遭到大家的口诛笔伐。其实,细细阅读高考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不难发现其中所蕴涵的语文的真正内涵。而且,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也在试卷中有了很大的体现。
一、传统思想的回归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让人们忽视了传统思想在现今社会存在的重大意义,我们不排除高考试卷中存在一些应景之作,但我们更能看到一些有识之士对当今社会现象的深入思索和对传统思想的认可。
2080年安徽卷命题选择的是许辉的《碑》,其中塑造的罗永才形象是内心正承受丧妻之痛的人。在王石匠和挑担老人身上蕴含着一种传统的思想:生活中总免不了痛苦灾难,我们应该淡定面对,乐观豁达地生活。
09年北京卷《司马祠》追忆司马迁、江西卷《木车的激情》感喟孔子及其弟子、江苏卷《上善若水》通过对都江堰的直接咏叹来阐述人生的“上善”。
这种对传统思想的回归是与高中的课本精神一脉相承的,并不显得突兀,而且这些文章往往是用传统的精髓来迎战现实的浮嚣,与现实生活并不隔离。
二、文化意义的追寻
从各个学科功能来看,语文应该是最能干涉心灵的学科。它之所以能深入人的心灵就在于它对文化意义的追寻。文化性让读者从其中捕捉到纯净人生的真谛,从而在阅读中提升对生命的思考。
如2080年的山东卷选择的是《骆驼祥子》,旗帜鲜明地主张精读经典,无疑是在追寻其中的文化意义。09年广东卷《耕作的诗人》一文对托尔斯泰进行了文化意义的赞叹:“一个人只有被淳朴的劳动完全遮盖,完全溶解的时候;只有在劳作的间隙,在喘息的时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极大的陌生和惊讶阵阵袭来的时刻,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非凡的发现。这种状态能够支持和滋养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他真正的创造力,舍此,便没有任何大激动,人的激动。”
09年湖北卷《书房的窗子》写到:“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像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堆拢,而是事物经过个性的溶冶、范铸出来的作物。”智慧的语言探究文艺的创造,也是探究心灵的熔铸。
09年江苏卷《上善若水》“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历年高考试卷中像这样比较深入的文化主题的文章屡见不鲜,其实传达着一个信息——高考并不是人们口水战中枯燥浅显机械的形象,高考凝聚着命题老师的对生活、对心灵的深刻见解以及对考生的文化素养的殷切期待。
三、人格塑造的体现
罗杰斯指出,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即“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人,也就是知情合一的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既然是培养和谐的人,那么在教育中人格的塑造无疑也是重中之重。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格?无数的作家将自己的思考凝聚在作品之中,而高考命题者又精心的加以挑选,将精美的作品呈现在试卷上。
如09年湖南卷《云南看云》这一篇中写到:“我们如真能够象卢先生那么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云物的美丽景象,也许会慢慢的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使我們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我以为这才像是一个艺术家最后的目的。”这样的作品对于即将跨入高校或社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具有启迪意义的。
09年福建卷《寂静钱钟书》中写到清华学子默默祭奠钱先生的场面,然后说:“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09年江西卷《木车的激情》中孔子及其弟子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思想而活,为理念而不知疲倦,终其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往复奔走的精神、全国卷Ⅰ《彩色的荒漠》中“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山东卷《记住回家的路》“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这样精彩的文章在考生的内心一定是引起了感悟甚至是激荡的波涛的。
四、美学理想的追求
09年安徽卷宗璞的《董先生游湖》,语言文字上洗练流畅,是一种语言美的典范。“一年年花开花落,人去人来。”“便来湖边大石上闲坐,点上一支烟,心静如水,十分自在。”
09年重庆卷池莉的《瓷器的意味》“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这就好比一个人出了家,超尘脱俗,不在红尘话语中,自然又是一重清凉境界了。这是艺术和做人最难得境界,就是做到了别人也无从知道,因为它不再在任何媒体露面和喧哗,大众很快就忘记了它。只有在意外的或者偶然的某一刻,它与它的知音相逢,那一刻当然就是夺人魂魄,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了。”——清淡的语言却暗藏风雷,不仅是语言上更是思想上对超越雅俗,尽自己本色的美学理想的追求。
高考中所选文章都文质兼美,语言上或典雅或清新或本色或凝重,思想上或厚重或恬淡或机智或纯净。命题者的精心挑选集中在艺术和思想两个方面,其实也在这两个方面体现了一种对美学理想的追求。
五、对独立性和创造性的重视
“不独立思考,不可能有创见;没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不可能有创见;没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也不可能有创见。由独立性到创造性是人才成长的普遍规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考试卷中的现代文题型设置也出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变化,不再追求标准答案,不再强调技巧分析。而是加重了思想内容的体会,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灵的独特体会。
09年山东卷《记住回家的路》的题目——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山东卷另一份选做的材料《余光中访谈录》的最后一题是这样设置的:第四部分中提到“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而余中认为“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请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这么鲜明的个性化的题目在试卷中屡次出现表明高考的一个巨大的变化:更关注学生对文章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学生在阅读中将作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能力。不仅考察阅读能力,还考查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地域、人文特色的关注
随着高考自主命题的进一步推行,大家在命题中也更多的关注地域特色,其实也是在引领我们的考生更多的关注身边的事件,更多的关注近旁的人文、更多的关注脚下的历史。这样的内容在语言表达题、古诗文阅读题中都经常出现。现代文大阅读中也偶有涉及。
如2080年安徽卷选择的是安徽作家许辉的作品,除了因为这篇文章内容深厚、艺术精湛的原因,其中的用心还有引领学生更多的关注地域文化,关注本地的文化内涵。另外,2080年广东卷选择的《面包》是一篇外国小说,反应战后面对饥荒之时人性中的善与恶、温情与悲凉,其中就有很浓的人文特色。
高考看起来是一纸试卷,其实其动向也在牵动着所有一线老师的平时教学,也必将带动在校的高中学生学习内容和能力的变化,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由高考试卷中的文学类作品阅读的分析我们可以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前景持积极的态度。
人文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篇4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注重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文化管理、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机构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科研,以及与文化宣传有关的各类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学的历史知识和理论知识,并熟练掌握基础写作和文学批评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为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研究能力的学术后备人才。
2、为中学和各类职业学校培养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的专业人才,并为他们将来成为学者型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才打好基础。
3、为新闻媒体、出版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较好的中文基础和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表达能力,以及具有一定实践操作技能的文化工作者。
4、对有志于文学创作的学生进行专业引导,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感悟力和鉴赏力,并具有较强的文学表达能力。
三、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四、主要课程:
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西方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史、语言学史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到报社、杂志社、南海网、各类学校等单位参加社会调查,业务实习等实践活动。一般安排8周左右。
六、修业年限:四年
七、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八、学分要求:
文学的人文价值 篇5
2011——2012 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西方文化专题
任课教师:龚世俊
学生姓名:张瑞
班级:经济学院统计1002班
学号:1102100227
论文题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和文学艺术成就
内容摘要: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是中世纪神学的对立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体现在文学、美术、雕刻、哲学、建筑等方面。文艺复兴推
动了欧洲各国文化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
关 键 词:人文主义思想、平等自由、现实主义、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和文学艺术成就
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始于十三世纪末期的意大利,是一场由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它的起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而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人文主义” 的产生与当时在大学中兴起的修辞学、哲学、民法学、医学、天算学等“人文学科”密切相连。这些学科都与中世纪神学相对立,以讲授希腊、罗马的古典学问为特征,以有益于人的现实生活为职志。传授与研究这些新知识的新兴文化群体,被称之为“人文主义者”,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被后来的历史学家概括为“人文主义”。尽管人文主义者的文化、社会活
动不尽一致,但却有着共同的人生与社会理想。他们根据现实社会变动的要求,掀起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启蒙思潮。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作为中世纪神学的对立物而出现的,肯定和注重人、人性,要求在各个文化领域里把人、人性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人文主义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高贵;
二、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注重人的现世生活的意义;
三、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栓桔和封建等级观念,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四、反对中世纪教会的经院哲学和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认识自然,造福人生。
针对教会蒙昧主义的“神本”理论,人文主义者大力颂扬人的伟大与尊严,肯定人的个体的价值与权利。他们吸取古典文化传统与基督教神学传统中的某些思想,创造性地以“借神颂人”的理论形式来阐发自己的理想。人文主义文学所反映的基本内容就是人文主义思想。
在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就宣称人是高贵的,因为上帝在造物之初,就赋予了人“意志自由”, 但丁一生写下了许多学术著作和诗歌,其中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鼻祖,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第一个发出复兴古典文化的号召,提出以“人学”反对“神学”。彼特拉克主要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代表作是抒情十四行诗诗集《歌
集》。彼特拉克宣称:“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凡人的现世幸福就是快乐、友谊、爱情、荣誉、物质享受等。薄伽丘是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是他的代表作。“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使生时同等的我们发生了贵贱之别。”体现了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的思想。
在法国,文艺复兴运动明显地形成两派,一是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派,二是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派。“七星诗社”以龙沙和杜贝莱为代表,在语言和诗歌理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最早提出统一民族语言的主张,促进了法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然而,他们排斥民间诗歌,只为少数贵族服务。拉伯雷是继薄伽丘之后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是法国文艺复兴民主派的代表。他用20年时间创作的《巨人传》是一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现实主义作品,对社会现实有广阔的反映,在欧洲文学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英国,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和莎士比亚。托马斯·莫尔是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1516年他用拉丁文写成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作品。莎士比亚是天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同荷马、但丁、歌德一起,被誉为欧洲划时代的四大作家。他的的作品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丰富精炼,人物个性突出,集中地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在西班牙,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塞万提斯和维加。塞万提斯是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和小说,其中以长篇讽刺小说《堂吉诃德》最著名,它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维加是戏剧家、小说家和诗人,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他是世界上罕见的多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两千多个剧本,留传至今的有600多个,有宗教剧、历史剧、神话剧、袍剑剧、牧歌剧等多种形式,深刻反映了西班牙的社会现实,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最杰出的代表作是《羊泉村》。
当然,文艺复兴时期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文学方面,在美术、哲学、建筑、雕刻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创造了许多歌颂生活和自然、歌颂爱情、歌颂英雄人物的画幅和雕塑,这些作品抛弃了中世纪的神秘主义,具有清晰、简朴和真诚的美的感染力。如杨凡·埃克的《阿尔诺非尼夫妇像>和《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西方肖像画中最重要的作品,它以肖像的情节性处理和人物内在的感情和形象化的表达取胜。
在哲学方面,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新兴市民阶层的崛起,具有初步的唯物主义性质的人文主义哲学逐步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这种新哲学一方面表现为古典哲学的复兴,另一方面表现为利用古典哲学形式对新兴自然科学知识进行初步的哲学概括,即表现为自然哲学的崛起。批判性和人文性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
义哲学的主要特点。
另外,文艺复兴时期 ,一种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的建筑逐步发展起来。文艺复兴建筑重视科学和古希腊哲学,并力图以科学和古希腊哲学反对任何形式的独断主义,从而进一步促进建筑科学的发展,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如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是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的开始,它的设计和建造过程,技术成就和艺术特点,都体现着新时代的进取精神,继承了人文主义的建筑观念。
归结起来,文艺复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以归纳为:确立了科学的绘画体系,建立了古典艺术规范,产生了大批富有探索精神和艺术才华的艺术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雕刻、绘画作品和艺术理论著述。
文学的人文价值 篇6
国学, 有声读物, 古典文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
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包括《左传》34篇,《国语》11篇,《公羊传》3篇、《礼记》6篇,《战国策》14篇,韩愈文17篇;柳宗元文8篇,欧阳修11篇,苏轼文11篇,苏辙文3篇,王安石3篇„„共222篇。本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衡文标准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当然所谓思想性是以不违背封建正统观念为基准的。选者以古文为正宗,也不排斥骈文收入4篇,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文章中间或末尾,选者有一些夹批或尾批,对初学者理解文章有一定帮助;体例方面一改前人按文体分类的习惯,而是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为纬,值得肯定。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编者朱孝臧,(1857-1931),原名祖谋,字古微,好沤尹,又号彊村、上彊村民,浙江归安人,其选录标准,以混成为主旨,并求之体格、神致。
英美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探讨 篇7
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之前, 首先要弄清人文素养的含义。虽然中西方对人文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 但都认为重心为“人”, 强调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人的理想和精神。千百年来, 人们对“人文素养”的界定不胜枚举, 似乎已成为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但是, 一些基本内容还是相同的, 笔者认为, 人文素养是反映个体的人格、气质、情感、价值观、世界观、人身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 是个人的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表现, 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个方面。一个人文素养好的人必定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 对人的价值与尊严, 乃至幸福感都有深切的理解和关注。
2 英美文学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英美文学反映的是英语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也可带来教育作用。
(1) 提升学习语言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文学与语言不能分割开来。文学是承载语言最重要的载体, 而语言则是文学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基本工具, 因而文学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很有好处。大学英语教育不仅为了培养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能力, 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各种人文素质。只有素质提高了, 才能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 要了解一个民族, 除了研究历史外, 文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 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需要了解英语国家和英美文学, 可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思维, 从中受到熏陶, 提高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造就健全的人格。英美文学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培养审美情趣和跨文化意识的双重职责。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促使学生逐渐成长为有品位、有情趣、有鉴赏力的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因而不可能忽略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在学习新的单词或语法时, 除了记忆其解释和用法, 必须要有背景知识, 这样才能为学生在运用英语知识时指明方向。通过学习英美文学, 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积累词汇、学习新的语法点和语言环境, 让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更接近地道的英语。更重要的是, 不断接受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 可以大大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为造就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3 英美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 加强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提升人文素养, 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声与日俱增。人文素养对思维模式、道德情操乃至创新精神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 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大学英语教育应更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为其成才和社会进步打下基础。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 无论是用人单位, 还是家庭或学生自己, 都对人才的界定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育不仅要教授、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运用能力, 更要重视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和提高自身文化水平, 还应当服务社会, 体现自己的价值。诚然, 人文素质教育并非易事, 而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中往往将科学教育放在首位, 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 这也是当今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中, 英美文学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大学英语专业必开课程。通过学习英美文学课程, 了解英美文学, 欣赏英美文学大师的佳作, 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文学欣赏水平, 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现实意义。
4 结语
目前, 大学生英语水平普遍提高, 阅读能力较强, 为英美文学选修课提供了条件, 很受热爱英语、热爱文学的学生的欢迎。由于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效, 使得大学新生词汇量很客观, 可以开始简单的英美文学阅读。
当然, 目前英美文学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许多教师在教授英美文学时没有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是机械地讲授语言知识, 一味地将重点放在某一段落的词义或句意理解, 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写作意图, 或者从历史、社会的大前提下挖掘小说的意义。笔者认为, 英美文学的学习应当是开放、互动的, 最好采用讨论式教学, 既调动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积极性, 又能增进对英美文化的了解, 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爱民.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I[J].外语研究, 2002 (1) .
[2]范谊, 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J].外国文学研究, 2005 (3) .
[3]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4]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文学经典的阅读与人文素质的提高 篇8
(一)
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文学,它在大众间的传播、普及程度远高于其他人文学科。高尔基认为:“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巨大的说服力。文学比哲学是更多被人阅读的,而且因其生动性而更能说服人。”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深刻的思想被人理解后都会成为常识,而只有美的东西能超越时空而永恒。所以,真正的文学家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能从大量的生活感受出发,达到对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本质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清晰认识,能创造出溢满思想浆汁的、美的艺术形象,并使其艺术形象具有哲学的深度和历史的真实感,使得文学作品少了哲学的艰深晦涩而显得生动明快;少了历史的抽象模糊而显得具体实在;少了宗教的虚幻狂热而显得温馨浪漫。这能让知识积累不厚、阅历不丰、世事不明的学生易于接受,适合他们阅读。而且文学作品主要是以情感人,充溢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能满足处于青春期、感情丰富的大学生对情感的需要和认同,能满足他们的“梦”。
文学不仅是具体情节、思想感情的陈述与表达,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及整个文化心理结构的具体显现。它最能够表现某一个时期甚至一个时代全社会的人生观感,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情感、创造力、想象力最直接而生动的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学就几乎等于是它的文化,其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宗教等都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正如恩格斯所说:巴尔扎克“用编年史的方式”在《人间喜剧》里“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可以说文学大师及其作品是一个民族文化成熟、辉煌和丰富的象征。如但丁和他的《神曲》,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歌德和他的《浮士德》,雨果和他的《悲惨世界》,托尔斯泰和他的《战争与和平》,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等,都是各自民族永恒的骄傲和显著的标志。
文学区别于哲学、历史、宗教等学科的形态,在于文学具有审美意义。审美是文学的最高层次,审美意义是文学的最高意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出自于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体察与探究,出自于对生命意识的积极思考,出自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感悟,所以,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总是自觉地把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对现实生存的仔细观察,对自然宇宙的深刻感受艺术地表述出来:或怡情山水,颐养生命;或思古幽情,体味人生;或完善道德,超越生命。使得文学作品充满了审美情趣,凸现出深沉的人文意蕴,具有一种物我相忘、天人和一的意境。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因文学审美作用使然,其自身可按美的规律进行重塑,其原始欲望可以被净化,心理压抑可以消除,心灵得以陶冶,情感可以升华,人在思想上可以成为真正自由的主体,进而实现审美超越,形成一种高于理性的审美意识,因此,文学阅读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其最终目的就是使人具有审美意识;而读者审美意识的获取,也必将使其人生境界上升到一个高的层次。因为审美意识应该包含并高于道德意识,具有审美意识的人也必然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他能够自觉地拒绝外界之物的诱惑而呈现出一种物我两忘的心态;他不再受主客体的制约和干扰,能够超越自我的感性生命,将个人小我冥合于宇宙大生命之中;他拥有宽阔的胸襟,能在生活中发现并体验到美,进而创造美,孕育出接纳自然万物的博大之美。这样的人生也就是审美人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审美意识表达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崇高境界。因而文学应该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更有力量帮助人养成审美意识,人类是无法抛弃文学的,除非人类一定要自虐自践。与其他艺术的表述手段相比较,文学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是最为优长神奇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外部的形象,很难充分展示对象的内心,音乐、舞蹈虽然能一定程度地表现内在的情绪感受,但比起语言的描绘则大为逊色,它们只宜表现具象的事物,很难表现抽象的事理。语言就不同了,它既可以表现外部的形态,又可以表现内在的情感;既可以表现具象的事物,又可以表现抽象的事理。它追踪深刻的思想及微妙的情感的能力是相当出色的,它可以把思想和情感描述出来,使其清楚地浮现于读者的脑际中,使它们可知可感,从而能够启开读者的心灵之扉。因此,语言文字是每个人表情达意最熟悉、最方便的工具,它与思想情感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文学也成为一般人最容易接近、接受、理解的艺术,是与人生最密切相关的艺术。
文学是对现实的审美反思,是对生活的情感重铸,是对社会的理性超越,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文学从各个角度构成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主要分界线,文学阅读是摆脱荒谬的人类生存条件的一种办法。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表明,人类的现实生活是不理想的,物质欲望的引诱,文化理性的压抑,时常扭曲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但人们的心灵始终没有沉沦,良知始终没有丧失,对美的追求始终没有放弃,文学(包括艺术)的功劳不可低估。所以,王国维认为:“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于物质,二者孰重?且物质上之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的。”因此,提倡并重视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正是为了让他们获得审美意识,让他们拥有审美人生,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二)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存在着不同的层面,并由此构成了不同的文学类型,文学的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需求。对于大学生来说,文学经典的阅读无疑应是其首选,应得到他们的重视。因为,作为文学最高层面的审美层面,虽也存在于一般的作品中,但在经典作品中更加厚重,更加突出。与一般化的作品相比较,文学经典少了平庸而多了睿智,少了卑俗而多了高雅,少了纵欲而多了反省,少了肤浅而多了深刻,少了功利而多了旷达。经过时间的洗礼,文学经典如同陈年佳酿更醇更香,其沉淀的审美文化底蕴也更加丰厚,其承载着的真、善、美的内涵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对人的熏陶也将是永远的。英国作家乔治·吉辛曾生动地描述过文学经典对他的感动:“我始终把在儿童时代读古典作品与温暖的晴天联系起来。其实在儿童时代读这些书经常是下雨天,阴黑天与寒冷天,但这些事都被忘得一干二净了。……打开这些书,俯下身子闻闻书页的香味,我又回到童年时代的那一天了。我以小孩半畏惧、半快乐的战栗心情来阅读那不熟悉的书页。柔和的阳光照耀着书页,它永远存留于我心中。”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它叫人敬畏,令人崇拜,让人怀念,使人崇高。它不仅给人知识,更给人以人性的温暖;它不但能引起人精神上的愉悦,也能引起人生理上的欢快,以至使它成为人生命中的一部分。
文学经典的魅力还在于它能使你常读常新,引导你的思想情感不断向新的人生境界升华。每一次对经典的重读,你都会从熟悉的人物情节、艺术手法中找到一种陌生的感觉,有一种发现的激动。只要你还有力量去翻阅它,有头脑去阅读它,就永远会有这种感觉和激动。梁启超说:“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该对于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底,不知不觉会‘发酵’。”对好文学的“熟读成诵”,就是希望人们应常读经典,经典常读。文学经典中所蕴藏的最原始、最本质的真、善、美的情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也是人类魂牵梦萦的东西。常读经典的过程,就是读者自我人格和灵肉震撼、体验的过程;就是读者通过经典达到与文学大师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也是个体生命通过对作品语言的解悟而进入另一个生命体之中,使作品的解释趋向自我理解的运动过程;也是通过感性愉悦而升华为理解生命本体、生命本真并获得个体精神解放的过程;更是人在人类精英灵魂与自我灵魂漫游中获得一种感悟而进入大生命的过程。常读文学经典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在质的方面使人性获得极大的提高,能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阅读文学经典也是一种对价值的选择。在出版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学书籍是很多的,但真正能站得住脚的、能经受时间检验的、有经典价值的并不多。一部作品如不能流传下来,也就失去了经典的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人有多大的影响,所以,阅读作品必须选择。培根认为:“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这“少数好书”就是经典之书、第一流的书,这样的书价值自然高。花同样的时间阅读经典或一般化作品,其成效是大不一样的,如文学经典能让人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和挖掘出诗意及哲理,这是一般化作品所达不到的。因此,应当力求在阅读的时间里去阅读经典作品,以期获得最大的成效。也正因为阅读需要选择,而青年学生往往又不能进行有效的选择,所以从上个世纪20年代直到90年代,许多著名学者及名牌大学都开列了有关经典书籍的阅读书目,以便指导学生对经典的阅读而少走弯路。
重视阅读文学经典,是因为现在的文学创作低俗化倾向很严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作品粗制滥造,武侠、言情、戏说、性爱等四处泛滥。许多人的写作“向内转”,只写自身或叙述对象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并使之完全个人化。其写作标新立异,甘于平庸,鄙视崇高,一些传统的美好道德等成了揶揄和嘲弄的对象。其作品或自恋或自虐,有太多的心机,太多的奸诈,太多的恩仇搏杀,缺乏温馨的爱意和人文关怀,缺少对普通百姓疾苦的反映,缺少对当今社会的深刻分析与反思。这些都扰乱了大学生的视线,影响了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如有的学生对《上海宝贝》、《糖》等作品连连赞叹,激动不已,认为这才是文学;还有学生因读了几篇张爱玲、胡兰成的作品,就将他们视为崇拜的偶像,而对鲁迅则不以为然;有些学生的习作,只有个人情感的自叹、自恋,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生的思索,对国家、民族的关注。所有这些,可以说是现实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不利于他们人文素质的提高的,因而,重视其文学经典的阅读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三)
长期以来,对书籍的阅读一直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人们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手段,因此,阅读也就成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下降,文学阅读的兴趣在下降。笔者在2003—2004学年中,先后在大一年级13个班上讲《大学语文》,对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开“古典诗词鉴赏”选修课,两门课人数达1100人。通过课堂讨论、作业批阅、部分学生座谈及爱好文学创作学生的接触,发现学生普遍阅读热情低,阅读数量少,阅读质量差,阅读能力弱。在学生有限的阅读中,其首选为实用之书,如英语辅考书及各种证书考试辅导之书,还有教人如何走捷径、用心计获取成功之书;即便是文学书籍,也是快餐书多而经典书少。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了解,几乎全来自中小学语文课本,课外自觉的文学经典阅读很少,统计表明,对文学经典阅读达到20部的不到30人。学生普遍反映读不懂文学经典,如对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阅读调查发现,学生最爱读的是《三国演义》,最不爱读的是《红楼梦》。较受学生欢迎的是金庸、韩寒、郭敬明、张小娴等人的作品,外国作家中较受欢迎的是大仲马和儒勒·凡尔纳。这说明学生虽然已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但其身心还带有明显的中学阶段痕迹,他们在心理认知、情感体验上还处于未成年的状态(因生源的关系,也许重点大学情况会好一些)。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因中考、高考的重负,很难有时间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没有养成对文学阅读的兴趣(据了解,高考的所有科目中,大多数学生花在语文上的时间是最少的);加上他们正处在一个“电视剧时代”(许多文学经典改编为电视剧),“读图时代”(把文学经典绘成图画),学生对文学经典的了解,只需通过读图、看电视即可,用不着再去读原著了。但这只是一种被动的吸收,是他人加工后的东西,离原著有距离(实际上某些古籍经典图画、电视剧及“大话经典”之类格调低俗,与原著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相去甚远),文学经典丰富的文化意蕴受到损失。图画、电视看多了,人的思维没有系统,缺乏判断,连言语表达都困难,阅读能力自然下降。正是针对这种情况,2003年5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制性地规定了各年级学生必须达到的阅读量,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背诵优秀诗文240篇,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要求在实行学分制的教育背景下开展文学选修课。这一举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其次是网络的普及使得许多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自然是无暇读书,更不能静下心来阅读文学经典,虽然学生接触信息的机会增加了,但获得的知识却不多。网络好象使人与整个世界更加贴近,却使人在大量信息的刺激下更为浮躁与喧哗,使得人的心灵四处飘落而无法生根。第三是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存在着偏差,造成“为人”与“为学”的分裂,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冲突。在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重知识传授,重技艺技能的掌握,而轻人文的陶冶、教化之作用。如《大学语文》在有的高校就没开设,即便开设,课时量也少,而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等则要求必须获得,否则拿不到文凭,更有甚者,有的高校在一年级课程安排上只上英语课,让学生闯四、六级关口,凡此种种,违背了大学精神,也违背了教育规律。这也使得许多高校的人文讲座坚持不下去,许多高校的文学社团活动开展不下去,这自然也影响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影响了他们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北京大学陈平原先生就尖锐地指出:“若干年后,中国人必须讨论如何提高文学兴趣”的问题,果真如此,那将是中国文学的悲哀,也是中国人的悲哀。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应是高校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需要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不然,何来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美国《纽约》杂志的电影评论家大卫·丹比的举动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1991年丹比在他48岁时,重新回到母校哥伦比亚大学选修“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课。这是哥伦比亚大学在20世纪初就创设的两门本科生必修课,其内容包含了欧洲文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在内的大量西方传统经典。丹比解释学校长期坚持开设这两门课的原因是:“学校很清楚地知道,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从来没有远离过这些经典著作的名单。学校试图通过它组织和教授这两门课的方式驱除这种污染。首先,阅读常常是艰涩的,对当代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这是对西方传统的极度尊崇,而且校方坚持认为它是必要的。……它们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丹比在感觉到自身的人文知识短缺及精神世界发生危机时,毅然放下工作,重新回到课堂来阅读经典,重塑自我。他认为:“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严肃的阅读或许是一种结束媒体生活对我的同化的办法,一种找回我的世界的办法。”此话可谓一语中的,很好地揭示了经典阅读与提高自身素质的关系。
市场经济使一切都物化了,并极大地影响着校园这最后一方净土,在心灵的空间越来越狭窄、精神的世界充斥着平庸的情况下,唯有对经典的阅读才能使人多一分心灵上的自由与安宁,使人在精神上多领略一些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正如法国学者埃斯皮卡说:“有文化修养的当代人每天都有文学生活,并把它作为一种与其余经验不同的特殊的人生经验。”因为文学代表着人类对人性的探究和理解,是人类对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理应有文学生活,应当阅读文学经典,而文学经典阅读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即在人文素质的提高上,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在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中,文学经典的阅读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如果缺少了它却是万万不能的。
《氓》的文学价值 篇9
《氓》是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的课文,也是《诗经》中婚恋诗的代表作之一。
《氓》虽然如刘文所说“叙述的是一场家庭矛盾纠纷”,但从被采入《诗》的那一刻起,其在个人抒情的文学价值外又被赋予了浓厚的社会功用。《诗经》在表达个人思想感情及对社会、人生的态度外,还被借以宣扬修身养性,并以之治国经邦。《毛诗序》论《诗》“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准确切中《诗》采集民间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的意旨。只是之后的统治者过于强调其教化百姓、维护与巩固社会秩序的一面,忽略其文学价值;社会的现代化过程矫枉过正,反对礼教、张扬人性,漠视其社会功用。所以,要体味《氓》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和复杂心理情感下的人物形象,就意味着必须审视《氓》的时代和社会意义。
一.不得不说的人物身份
刘文认为氓的身份在两人“婚后的生活状况和情感发展变化态势”中不如婚后生活表现重要。但采诗的教化目的决定氓的身份不得不说。氓的身份众说纷纭:商人、农人、城市平民,侯外庐认为氓是间谍。可在“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时代,统治者展现一个卑贱者的婚离故事有什么目的?《静女》《桑中》这类表现爱恋的诗的主角都是贵族;如《硕鼠》《伐檀》这类抒写奴隶受压迫的诗歌,其诫谕的对象也是穷奢极欲的统治者。因此,《诗经》不是写给社会下层看的。
但是少有人同意“氓”“女”都是贵族:“氓”本无贵族之义,“抱布贸丝”的“贸”也易产生氓是商人的错觉,“三岁食贫”让人认为氓家贫穷(《汉语大词典》以此为例将“食贫”解释为“过贫苦的生活”)。刘文认为氓的身份难以推定,但诗歌还是留下了暗示氓身份的信息。比如“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许嘉璐认为商周时代行路、狩猎和作战用车一般由马牵引,先秦文献中经常车、马连言,有车即有马,反之亦然。而车和马都代表等级区分。《论语・先进》中记载颜路请求用孔子的车为颜渊制椁,可孔子因为要遵循贵族的礼仪,拒绝了颜路的要求(“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战国策》中孟尝君门客冯谖曾三次弹铗以解决饮食、出行、赡养母亲(“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的问题,在有车后宣称“孟尝君客我”。可见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车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再者,氓的车还有必要的修饰――帷裳,就更能断定虽然卫地重商,但他绝非地位卑低的商人。由此,女子怨号“三岁食贫”,可作男子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或女子来自于地位更高、更富有的贵族家庭的猜测。后者的猜测源于女子的劳作――采桑是妇功的应有之义,不论贵贱,采摘、蚕桑、缝纫和饮食等都是女人日常生活状态,使其安于自身角色,锻炼勤劳柔顺之性。贵族女子的日常劳作对下层女子也是一种表率。
然而,女子依然需要谨守“周礼”,男子的道德却败坏(“士贰其行”“二三其德”“至于暴矣”),这种双重标准使女子喷发出心中的悲伤、委屈和愤懑,也使兄弟之“”有了切实依据。那个时代虽不存在封建纲常观念,女子被弃或自出也未受到社会舆论的钳制,但照常理,不是使家族光彩的事。可兄弟没有流露出颜面受损的愤怒或对女子的同情。所以兄弟嘲笑的,绝不是女子私奔后自食恶果的婚姻(“以我贿迁”说明父母同意她的婚姻,并给予嫁妆),也不是女子的命运,而是女子不合时宜的情绪。时宜,即氓的行为在当时已经是贵族阶层见怪不怪的普遍情形(参见《风・桑中》等)。如此可看出女子对爱情的坚守,但更能观察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础――夫妻关系已经出现松动甚至崩塌,孝敬之成、人伦之厚、教化之美、风俗之移也一概失去了基础。《诗》可以“观风俗之盛衰”(郑玄),《氓》则展现了礼崩乐坏的真实事件。
二.一场合风俗、遵礼义的婚恋
刘文指出从礼教出发否定女子恋爱时的行为,认定她在婚姻中受压迫遭损害,犯了时代前移的错误。但它以平等自由的婚恋观审视《氓》中的自由恋爱,也犯了时代后移的错误。
尊卑观念在西周、春秋时代肯定存在,封建时代只是将其更细化、制度化,从而成为自上而下不可逾越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除氓“贰其行”外,两者的婚恋可说合乎风俗礼义要求。“合礼”不仅是女子在道德、行为层面批判氓的有力依据,也是采诗者引导和诫谕社会道德行为的出发点。
在封建礼教下,女子恋爱的大胆、热情和谈婚论嫁的谨慎、顾虑的确存在矛盾,但这不违背当时当地风俗与礼制之间的关系。统观《国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准则多表现在《周南》《召南》中,其他各风都描写有大量男女婚前合欢行为,尤以保留殷商余风的邶卫地区为甚。鲍昌《风诗名篇新解》认为,“郑、卫之地仍存上古遗俗,凡仲春、夏祭、秋祭之际男女合欢,正是原始民族生殖崇拜之仪式”,人类学上也确实存在合欢之俗。有人认为《周礼・媒氏》所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无夫家者而会之”正是反映了礼义对风俗的容纳;可为倡导男女有别,没有官媒不能正式交往,没有彩礼不能正式会面(《礼记・坊记》:“夫礼防民所淫,章民之别,使民无嫌,以为民纪者也,故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无别也。”)。可见,《氓》《静女》等诗篇中男女婚前的大胆、纯洁的交往和女子在氓有彩礼(布是古代的货币)下聘却无“良媒”时暂时拒绝氓,前者合俗,后者遵礼。而诗中纳征(抱布贸丝)、纳吉(尔卜尔筮)、请期(秋以为期)、亲迎(以尔车来)则以少总多,概括了嫁娶时的“六礼”。虽顺序有颠倒,但不能就此认定违反周礼,这毕竟是诗!
而叙写婚后辛劳的“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则印证“女也不爽”的自我评定,与氓“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的“罔极”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无爽,即合乎礼义;罔极,即没有准则。《礼记》规定了儿与媳晨昏定省侍奉父母(公婆)的行为标准。这四句诗突出了女子几年如一日操持家务、早起晚睡侍奉公婆的辛劳。女子自认为没有一丝一毫越礼的行为,谨守做妻子的责任,却受到了男子的恶待,其情其理,的确难以接受。 三.桑林、淇水见证了“我”的爱情
刘老师猜测了两人婚后生活的大量可能性,但《氓》中最吸引人、最撩动人心的还是女子对爱情一步三回头的哀怨、斩断情丝的刚绝与无奈。对女子进行道德压迫和行为戕害的封建时代无法看到如此丰满的形象。女子忘不了刻骨铭心的爱恋;婚后的不幸,反衬出爱恋的可贵。所以女子反复吟咏的,就是留下两人足迹的地方――桑林和淇水。
《氓》用比兴手法,通过桑叶由嫩绿到枯黄的变化喻女子由青春逐渐衰老、由幸福至痛苦的过程。但这“桑”不是“五亩之宅”范畴的“桑”,而是由上古至商周祭祀之所的社树:仲春之月行祭祀之礼,未婚男女到桑林中互相交流、寻找配偶,中意的话则到祠宫禀告祖先,祈祷保佑。
《桑中》印证了这个观点。郭沫若认为:“桑中即桑林所在之地,上宫即祀桑之祠,士女于此合欢。”“其祀桑林时事,余以为《风》中之《桑中》所咏者,是也。”桑林是爱情的.象征,是两人一见钟情之所。他们互相吸引,缱绻不舍,也曾一起向祖先盟誓。生机勃勃的桑树,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他们忍受不了空间的阻隔,男子“抱布贸丝”,女子望不见、“泣涕涟涟”,都沉溺在美好的爱情之中。可桑树临秋而黄,又成为感情生变的无情见证。稀疏的桑叶不可能再掩蔽两人依偎的身影,当年在祠宫的盟誓伴随着女子年华的老去成为过往云烟。面对此景流变,克礼的女子怎能不发出痛自骨髓的悲呼?
淇水更是女子始于欢乐、终于悲伤的见证。水能隔绝临河幻想的君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却阻挡不住处于热恋中的女子“送子涉淇”,并成为他们结情之所(“秋以为期”):伟大的爱情力量战胜了大自然的束缚。不仅如此,隐喻“爱”的“涣涣溱洧,汤汤淇水”,激荡着人们心中不可阻遏的爱的热情,让女子回忆起“以我贿迁”时的渡淇之境:当初我俩坐在车里,欢声笑语渡过淇水,汤汤淇水就是依依情意;如今我形单影只再渡这河,河水和着我的恨泪溅湿帷裳,汤汤淇水就是不尽恨情。再者,这淇河也应是氓信誓旦旦之地。古人有临河起誓的传统,重耳投子犯之璧于河:“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祖逖中流击楫而誓:“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男子若真的请淇河监督他“与之偕老”之誓,那和“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形成了多大的婚前婚后反差,也无怪乎女子在最后直喊淇水原隰尚有限度,可男子轻许誓言,没有一点行为准则!
【文学的人文价值】推荐阅读:
社会人文学09-12
人文素养英语文学10-08
文学与人文科学教育11-14
人文主义思想现代文学05-13
论休闲体育的人文价值06-09
人文价值09-07
人文价值理性06-19
美国人文化价值观07-25
文学教育价值10-25
现当代文学教学价值论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