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语义化

2024-09-16

词汇语义化(共3篇)

词汇语义化 篇1

语言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发明的交流工具,人类赋予其意义,主宰其发展与变化。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涌现,原有的语言已无法满足人类交流的需要,因此人们便会想办法弥补,或新增词或增加原有词的词义或改变原有词的词义。由此可见词汇语义的变化的内因应归咎于人类而非词汇本身结构或社会历史因素,后者仅是其外因而已。

词汇语义的变化包括语义扩大、语义缩小和语义转移等形式,关于语义变化的形式已有很多相关研究,本文不再赘述,本文将重点分析词汇语义变化的内外因尤其是内因。

一、词汇语义变化的外因

本文认为词汇语义变化的外因主要由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和外来词影响三方面构成。

(一)社会因素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为了表达这些新事物、新观念人们有时会创造新词,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这样做而是将新的语义赋予旧词。如果一有新事物出现就造一个新词,那么词汇量就会越来越大,加重人们记忆的负担,同时也不符合人们做事的经济原则。而通过赋予旧词新意的方式人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其记住。比如,mouse(老鼠)一词用来指电脑的“鼠标”,head(头)用来指“领导”或“头目”等,这样人们就可以节省记忆词形的时间,只需将新的语义记住即可。

(二)历史因素

历史因素指词汇的形式不变,而其所指改变引起语义的变化。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许多词语被人们赋予了新的语义。例如:pencil一词源于拉丁语指“小尾巴”或“小毛刷”类似于中国毛笔,而现在虽然这种笔的材料已被铅和木头代替,但人们仍用pencil一词表铅笔。

(三)外来词影响

在许多语言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外来词,为了区分语义相近的本土词汇和外来词汇,人们往往会在本土词语义上作一些改变以示区别。例如:pig, sheep和cow在古英语中他们分别指动物“猪”、“羊”和“牛”或“猪肉”、“羊肉”和“牛肉”。但后来由于法语词pork, mutlon和beef传入了英语中,特指“猪肉”、“羊肉”和“牛肉”,因此人们为了区别,就将pig, sheep和cow用来只指动物“猪”、“羊”和“牛”。

二、词汇语义变化的内因

语义是人类赋予词汇的,人们在赋予某个词汇语义时往往会先考虑该语义与这个词汇是否有关联,因为关联性越大越便于人们熟悉和记忆。语义变化也一样,为何增加、减少或完全改变某个词的语义都是人类为了交际方便和需要,将要增加、减少或改变的语义与该语言中的词汇进行比照,最终挑选出最佳词汇的结果。而这整个过程都是由人类的认知思维完成的。因此认知思维在创造新词和词汇语义变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认知语言学中,认知指包括感知觉、知识表征、概念形成、范畴化、思维在内的大脑对客观世界及其关系进行处理从而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是通过心智活动将对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组织,将其概念化和结构化的过程。在概念形成和推理过程中,人的生理构造、身体经验及人的感知觉能力(观察、选择、注意力)和人的想象力(图式组织、心理意象、隐喻和转喻认知方式)扮演了重要角色[3]。在人的认知思维中,对语义变化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隐喻思维。

这里所讲的隐喻并不是人们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手法,而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或表达另一种事物[1]。隐喻这种抽象的认知能力来源于对两个概念的“相似”的认识[3]。隐喻不仅是词汇发展的动因,还是语言结构组成的动因之一,例如,人们实际上是通过源范畴money(金钱)来思考和概念化目标范畴time(时间)的,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才有以下表达:

(1) You’re wasting my time.%你在浪费我的时间。

Can you give me a few minute?%能给我几分钟吗?

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你怎样利用你的时间呢?

We are running out of time.%我们没有时间了。

这些例子中wasting, give, spend, running out本是用于描述money(金钱)的,time(时间)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人们为了能形象理解把握它,于是将对它的认知模式转向与之相似的具体事物money(金钱)上。因此这些描述money(金钱)的词也就自然而然用到了time(时间)上。隐喻思维对词汇语义变化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完成:

(一) 通过建立人体部位与其他事物的相似链接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认识的是自我,为了理解其他事物,几乎人体的所有部位都已经被人们不知不觉用到隐喻中。吴静[4]指出由于人本身是一个具有三维空间的实体,比如有边界、上下、左右、前后和内外等,因此为人们认识世界万物提供了最好的参照。例如:face(脸/面)是人最明显的部位也是最受他人关注、最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部位。后来人们将其特征影射到其他事物上用以表示其他事物最明显、最引人注意的部分,便有了face of a mountain(山面),face of a building(墙面),face of a watch(表面)等表达,汉语中也有“桌面”、“地面”、“画面”等。类似的例子还有:

(2) hands%%%of a watch, of an altimeter/speedometer

(3) arm%%of a chair, of the sea, of a tree, of coat or jacket, of a record player

(4) eye%%of a potato, of a needle, of a hurricane, of a butterfly, in a flower

(5) mouth%%of a hole, of a tunnel, of a cave, of a river

(6) lips%%of a cup, of a jug, of a crater, of plate

(二) 通过建立已知事物与未知事物的相似链接

人们为了表达新事物,往往会先找新事物与已知事物之间的联系,以便找到最便利、最形象的表达方式。一些日常用语进入计算机领域就是例子之一。比如,run(运行)指机器等在工作,windows系统在工作这一情景就需要有合适的词来描述,于是人们将它与生活中的已知现象进行比较,发现它与机器工作相似,于是便用run一词表示Windows系统在工作。类似例子还有:

(7) menu:click the menu

(8) crash:the system has crashed

(9) file:save the file to disk

(10) e-mile:send an e-mile

(三) 通过建立具体域与抽象域的相似链接

为了使抽象的事物更易于理解,人们习惯于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示它们。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首先找出抽象域和具体域之间的相似性,然后建立二者间的相似链接。李国南[2]认为当人们谈论抽象概念时,通常会从具体领域找词语来表达。尤其是在解释一些科学概念或技术术语时特别常见。赵艳芳[3]举了一些例子:苏格兰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尔(J.Maxwell)用lines of force, dance of molecule形象地解释了磁力的形状和分子的运动;著名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iels Bohr)发现电子绕原子核运行,恰似行星绕太阳运行一样,于是在此基础上应用轨道运行的隐喻(orbit metaphor)建立了原子结构理论(atomic structure theory):Atoms are solar systems.生物学家将基因叫做镶嵌体或马赛克(mosaic),将DNA分子描述为spirite stairway(螺旋体)或zipper(拉链)。在解释DNA决定生物传代中细胞的遗传特性时,科学家用信息传递的概念说明遗传概念:生物密码(biological code),遗传信息(genetic message),传递信息(transmit information),密码转译(code translation),密码编排(editing),密码编码(encoding),密码解读(reading)等。

(四)通过建立一个经验域与其他经验域的相似链接

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以经验域是人们非常熟知的而其他经验域比较生疏或陌生的情况,通感就是典型例子之一。例如:light(轻的)本来是表示重量的词,人们把它用到视觉(ligh color(浅色))、听觉(light music(轻音乐))等感官上。类似例子还有:

(11) heavy:heavy news, heavy food, heavy weather

(12) sharp:sharp outline, sharp ears

本文对词汇语义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打破了将词汇语义变化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历史因素或词汇内部结构特征的疆域,为研究语义变化及其原因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广大师生理解语义变化提供了新的参考。

摘要:词汇作为一个系统, 可以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该系统进行观察。传统语言学的研究主要是从共时角度对单个词语的考释, 本文将从历时的角度分析词汇语义变化的原因。词汇语义变化和万物变化一样是内外因共通作用的结果。本文认为词汇语义变化的内因是人的认知思维尤其是隐喻思维, 外因是社会历史因素、外来词等。

关键词:词汇语义变化,内外因,认知思维,隐喻

参考文献

[1]George Lacoff&Johnson Mark.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李国南.科技语言中的隐喻[J].中国科技翻译, 2003, (4) .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吴静.试论英汉语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中的语法化现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6) .

词汇语义变化的隐喻研究 篇2

关键词:词汇语义变化,隐喻,认知

1 隐喻语言的产生

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中的修辞现象,也是人类理解周围事物,感知并形成概念的工具。对于隐喻语言的起源问题,格特鲁德·巴克在《隐喻:修辞心理研究》一书中阐述了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隐喻源自早期人类思维不发达性。这种观点已经被现代认知理论推翻,因为至今为止,人们还在源源不断地去创造隐喻,而这些创造均是出自人们表达的需要。第二种观点认为隐喻的产生源自人类的需求。最初,隐喻被用来填补语言使用中词语的空缺,后来由于其强大的表达力而成为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哪一种语言,人们所创造的原始词汇都是表达具体事物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获得了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时,人们往往借助已有的具体词汇来表达抽象概念,于是产生了隐喻性语言。这种隐喻来源观点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是一致的,为多数语言学家所采用。莱考夫和约翰逊在《人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将隐喻归为三类:第一种是结构隐喻。结构隐喻用一种概念去构造另一种概念,两种概念相叠加,用谈论一种概念的语言去谈论另一种概念, 通过这一过程实现词汇语义变化。第二种隐喻被称作空间隐喻。空间隐喻将空间结构投射到非空间结构上,赋予该非空间概念一个空间方位。这类隐喻基于人体经历,如:站立、躺下等。第三种隐喻为本体隐喻。本体隐喻将本来抽象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等概念看作为具体概念,对其进行谈论、量化等。

2 隐喻的心理学基础

20 世纪30 年代诞生于德国的完型心理学提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为隐喻提供了心理学基础。完型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容易将其看作是有组织的整体,而非单个元素,知觉在认知过程中具有组织和解释的作用。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如下两个原则:

2.1 相似原则

相似原则是指人们倾向于把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看作是一个单位。例如,在图1 相似原则中,虽然每横行和每竖行的距离和图形的数量都相等,但是观察者更容易将每一横行看作是一个整体,因为这些图形之间具有相似性。

2.2 顺接原则

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中,倾向于识别与自身相似或变化小的个体。例如,在图2 顺接原则中,人们容易将(a)看作是(b)和(c)的组合,而非(d)和(e)的组合。

3隐喻与词汇语义变化

3.1词汇语义变化类型

3.1.1语义的扩大和缩小

语义的扩大是指词汇从指代某些特定意义转变为指代普遍意义,词汇的新义所使用的语境范围远远大于旧的意义。例如:“arrive”一词原指“到岸”,后来延伸为“到达”;与之相反,语义的缩小是指词汇从指代普遍意义转变为指代特定意义,词义使用范围减小。

3.1.2 语义的转贬和扬升

语义的转贬是指词汇意义从褒义或中性义转向贬义。例如,“villain”原指“农奴”或者“村民”,后来演变成“恶棍”或“罪犯”。与之相反,词义的扬升是指词义由贬义或中性义朝褒义发展。如:“knight”原指“仆人”或“侍从”,现发展为“骑士”或“爵士”之意。

3.1.3 词性转化

词性转化是指一个词改变了原有词性,被赋予新的词性。其中最常见的是由名词向动词的转化,如:“weed”起初是一个名词,译为“杂草”。后由名词转化为动词,译为“除草”或“铲除”。词性转化引起的词义拓展现象在英语中很常见,除了名词转化为动词之外,还有动词转化为名词,如:“have a look”;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如:“calm down”;形容词转化为名词,如:“look after the poor”, etc. 有时,一个词会发生多次词性转化。以“corner”为例,“corner”的词义变化如图3 所示。

3.2 隐喻在词汇语义变化中的作用

3.2.1隐喻与涟漪式词汇语义变化

正如“涟漪”所示含义,涟漪式词汇语义变化中的词义由中心向四周扩散。以“arm”为例(见图4)。“arm”本意为胳膊,打斗的时候,胳膊起到防护和进攻作用。人们通过隐喻认知,将“arm”从人体组成部分这一认知域投射到战争这一认知域,并通过联想认知,使用“arms”来表示“武器”。因为两者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见图4(a);从外形上看,椅子的扶手类似于人类的胳膊。依据这个相似性,短语“the arm of a chair”表示“椅子的扶手”,见图4(b);从人体的构造方面看,大脑是人体的总司令部,统领和支配着身体其他部分,胳膊是人体的分支机构并受到大脑的控制。通过隐喻联想,短语“the arm of a firm”表示“公司的分机构”,见图4(c);此外,根据机器上某些部件和人的手臂在外形上相似性,“the arm of a machine”用来表示“机器的臂状物件”,见图4(d);大部分人的右手臂灵活于左手臂,右手臂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愿意将自己的右手臂割舍掉,证明这个人愿意付出一切代价。英语中“give your right arm”表示“愿意付出一切”,见图4(e);人在准备打架的时候首先会举起双臂放在身体前面用来防卫和攻击,所以当这种姿态出现时便预示着一场战斗的到来。根据这种联想,“be up in arms”用来表示“气愤的准备打架”,见图4(f)。通过“arm”词义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隐喻思维主导着词汇语义变化,相似性联想原则在涟漪式词汇语义变化中起到引导性作用。

3.2.2 隐喻与竹筒式词汇语义变化

竹筒式词汇变化就像竹子的生长方式一样,笔直向上,没有枝杈。竹筒式词汇变化的特点是:从原始词义派生出第二个词义,第二个又派生出第三个词义,依此类推。我们能明显看出第三个词义和第二个词义之间的联系,却很难看出它和第一个词义之间的联系。如图5 所示,“board”原始义是“木板”,木板这种材料可以用来做桌子,于是人们将“board”从材料认知域投射到作用认知域,衍生出“桌子”这个含义;从使用角度,桌子可以用来开会,所以“board”从“桌子”细化为“开会用的桌子”之意;之后这个词进一步变化为“使用桌子的人”,例如“评议员”;由于使用桌子的人不止一个,很多时候是一伙人,所以“board”又衍生出“全体委员会”,如“董事会”的含义;在此基础上“board”进一步指代“董事会成员”。通过以上过程我们可以看出,“board”的词汇语义变化是环环相扣,呈现竹筒式的变化规律,它的每一次变化都通过隐喻认知来实现。

3.2.3 隐喻与仙人掌式词汇语义变化

词汇语义在变化过程中,往往不是以单一模式去演变,而是涟漪式和竹筒式结合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就像植物仙人掌一样,呈现出朝着多个方向生长的模式。如图6 所示,总结单词“sponge”的含义,我们能够发现,“海绵”、“吸水性强的材料”、“寄生虫”这三个词义是以原始义“一种海洋动物”为中心,以涟漪的方式向四周拓展的,因为“海绵”具备和“sponge”这种海洋动物相似的外表。人们通过隐喻认知,将词义由生物域投射到生活材料域。接着,“海绵”又以涟漪词汇变化方式衍生出“蛋糕”和“多孔渗水金属”的词义。类似的,“吸水性强的材料”具备和“sponge”类似的作用,“寄生虫”具有只索取和不奉献的这种特点,和“sponge”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我们再来纵向看一下如下这些拓展词义,“sponge”通过原始意义隐喻出“吸水性强的材料”,这种材料又隐喻出“外科用的纱布”、“像海绵一样吸收大量的东西”和“大量饮酒的人”;此后“像海绵一样吸收大量东西”又隐喻出“擦”、“揩”以及“骗取”,这些词义都是从原始域中的含义开始以竹筒式发生词义变化的结果。通过以上变化,我们可以总结:“sponge”在发生词义变化的过程中,并非是以单一的形式进行,而是综合了涟漪式和竹筒式,呈现出仙人掌式变化,无论是哪种变化方式,这些词义的变化和延伸都具有认知理据,通过隐喻认知来实现。

4隐喻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4.1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分析

实践证明,传统英语词汇教学缺乏有效的教学法,过于强调词语的每个意义却忽视了这些意义之间的联系。学生学到的每个词义都是孤立存在的,词义之间的联系以及单词在语境下的不同理解往往被忽视。认知语言学及其相关理论的出现,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改革带来了启示。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实现词汇语义变化的重要方式。隐喻所带来的词汇语义变化基于人们的联想认知,能够体现不同词义之间的联系。其实,词的每个意义之间都是具有联系的。如果仔细地研究每一个词的词源,就会发现它们身上都存在隐喻的影子。因此,将隐喻机制引入英语词汇教学可以打破传统词汇教学机械而枯燥的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思考每个单词多个意义之间的相似性并通过隐喻认知来解释词义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词汇的学习效率,还能够为学生清晰地展示词义变化的过程和规律。

4.2 隐喻词汇教学法

4.2.1 熟悉隐喻的思维方式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是不同文化中存在的一种共同现象。皮德敏认为教师应当将隐喻作为词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一开始就将隐喻思维与词义的联想认知结合起来。例如,我们起初很难将“surf”与“上网”联系到一起,而隐喻相似性却巧妙地将这两种活动联系在一起。“冲浪运动”和“上网”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无拘无束、新奇并且刺激”的活动。于是,我们用“surf the Internet”来凸显人们对于畅游网络世界的感受。因此,词汇教学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意识并利用隐喻思考词汇意义。只有这样,词汇的多个意义才能形成有组织框架,便于记忆和使用。

4.2.2 了解隐喻的文化特征

尽管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语言,但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以及认知方式是相同的。因此,无论扎根于哪一种文化,隐喻可以为人们带来思想上的共鸣。例如,英语词汇“dead”相当于汉语中的“死的,没有生命的”。英语中有“dead silence”这样的表达,汉语中也有类似的“死一样的沉寂”的说法。但是,在使用隐喻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排除文化差异性所引起的词义选择和表达上的不同。因为,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去了解英语民族文化,这样才能体会隐喻在词义变化中所体现的独特文化色彩。

4.2.3 语境下的词汇认知

生活中,当我们听到“It's cold here”时,在不同情况下,我们会给出不同的理解。如果,当时的场合与天气相关,而说话者又穿的很单薄,那么这句话所表达的就是其字面意义。但是,如果说话者在工作场合受到了冷遇,那么这句话所表达的就是其隐喻意义,用来形容说话者当时糟糕的心情。这个例子说明语境知识与隐喻的主观感受相似性理论应当结合起来,去理解词语的意义。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

5 结语

英汉词汇语义对比及其翻译研究 篇3

1 英汉词汇语义比较及分析

利奇 (G.Leech) 在1974年第一次出版的《语义学》中提出了颇具影响的词汇的七种意义:1) 概念意义:逻辑的, 认识的, 或者外延的内容。2) 内涵意义:通过语言所指所传达的意义。3) 社会意义:指所传达的关于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的意义。4) 感情意义:指所传达的关于说话人或作者感情、态度方面的意义。5) 反射意义:指通过联想同一表达式的其他意思所传达的意义。6) 搭配意义:指通过联想词语的常用搭配而传达的意义。7) 主题意义:通过由顺序和重音组织信息的方式所传达的意义。上述七种词义类型中, 概念意义构成了意义的核心部分。随着对词汇意义的研究, 公认的词汇意义分为四大类:一是指称意义 (denotation, dictionary meaning, literal meaning) , 指词的确切和字面的意义, 也叫外延意义, 或认知意义, 是词的基本意义, 表现为词与语言外部的物质实体或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 反映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外部世界的认识。语言间的可译性就是由指称意义的基本对等决定的。指称意义往往具有多重性, 即一词多义性。如美军成功地登上小岛。“登上”这个词有几种翻译法:1) American army climbed onto the island successfully.2) American army landed onto the island successfully.3) American army got on the island successfully.4) American army stepped up onto the island successfully.二是蕴含意义 (connotation, what it suggests beyond what it expresses, the overtones of meaning., 是指词语内含的情感和联想意义, 也就是词汇的隐含意义。这种意义反映了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词的蕴含意义在不同语言中相差甚远, 甚至同种语言内类似指称意义的词汇的蕴含意义也不尽相同。例如:1) 他是个纸老虎 (He is a paper tiger.) 2) 咱俩的事, 一条绳上拴着两个蚂蚱, 谁也跑不了。 (We are like two grasshoppers tied to one cord, neither can get away.) 。三是语用意义 (pragmatic meaning) , 词的语用意义是词在语言运用时以概念意义为基础而产生的临时意义, 是情景和上下文对该词的词形、词音特别是词义作用的结果, 是一定的语言运用环境的产物。词汇的意义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语用意义实际是指词的语境意义 (contextual meaning) 。如:A cat has nine lives.It’s quite considerate of you to sing so loudly while I was asleep。四是语法意义 (grammatical meaning) , 词的语法意义又称词的功能意义或结构意义, 表现为词与词之间的联系, 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在造句时的语言能力。依据词的语法意义, 词可以划为不同的词类。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类划分基本一致, 有实词和虚词之分, 都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数词等基本词类。但汉语中有量词, 而英语中没有。汉语中针对不同对象的需要, 使用不同的量词配置来限定和修饰, 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营造意境, 表情达意, 触发人们的联想, 如:“一尾鱼、一匹马、一头驴、一轮太阳、一缕白云、一朵彩云、一道闪电”等, 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汉民族的诗性。英语中使用a piece of, , sheet of, a cup of, a bunch of等词组表示所修饰名词数和量的概念, 没有单独的词类。

2 英汉词义转换关系

由于英语和汉语产生于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 两个民族对同一个词所产生的联想有共性, 也有差异性, 有时甚至完全相悖。根据上述词义的分析对比以及从翻译的角度来看, 英汉词汇的语义关系大致有以下几种。

2.1 同义关系

指英汉词义完全对等, 没有歧义。由于人们的感官功能基本相同, 对世界的认识存在相似性, 英汉语中的部分词汇所指意义基本一致, 如, orange桔子、橙子, sheep绵羊, water水, student学生等实词。此外, 这些词还包括只含有指称意义的科技术语、专有名词等没有文化色彩的词。例如, 核弹nuclear bomb, 环保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微软Microsoft,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 海明威Hemingway, 俄罗斯Russia, 纽约New York, 联合国United Nations。再如, 香港Hong Kong, 克林顿Clinton。但要注意的是, 有些专有名词并不一定完全对等。例如, (1) China is a hard white substance made from clay.It is used to make things such as cups, bowls, plates, and ornaments.在这个句子中China.指“瓷或瓷料”的含义。 (2) He was shanghaied.句中的shanghai并不是地名“上海”, 而是“被人拐骗或胁迫”的意思。

2.2 交叉关系

交叉关系是指英汉词义有相同的部分, 但也有稍微差异的词。有些词的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同时具备,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意义基本对应。例如, 心heart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指心脏器官, 同时又都可表示感情、品格、重要部分、中心等等, 如, 好心肠kind-hearted, 问题的核心the heart of the problem, 市中心the heart of the city。但是, heart还有“鼓励, 激励”的含义。又如:头head可指动物身体的最前部分,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例如, 猫头cat’s head, 他头上戴着一顶帽子He has a hat on his head.还有统治者、组织机构的一把手的意义。例如, 政府首脑head of government, 公司头头儿head of the company, 校长head of a school等。但英语的head还有泡沫, 酒沫, 美俚语舰船上的厕所, 而汉语则无此义。再如, 手hand都可指人的一个身体部位, 同时也指工厂和农村的劳动力的人手, 还可指伸出援助之手的手。但英语的hand还可用来指钟表上的指针和数量词4英寸的含义, 而汉语无此义。

2.3 并行关系

并行关系是指有些词尤其是习语在语用意义上或情感意义上基本相通。例如, 红糖brown sugar, 小菜一碟a piece of cake, 肝肠寸断heart-broken, 笑掉大牙laugh off one’s head, 沧海一粟a drop in the ocean等。这类词的语用意义一致, 但采用的具体形象不同, 表面上不对应。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将把狐狸fox的形象视为狡猾、凶险、诡计多端的代表, 赋予负面的意义。例如, as sly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中文经常说狐朋狗党、狐假虎威, 而在英语中也有Deal with a fox, think of his tricks若与狐狸打交道, 就要当心其花招;The fox changes his skin but not his habit狐狸可以改变皮毛, 但不能改变习性。老鼠rat/mouse常被视为鄙视的对象。如, A rat crossing the street is chased by all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狼在中国人眼中是凶狠而又贪婪的动物, 有狼心狗肺, 狼子野心, 狼狈为奸等成语。英文中也有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用来形容假装友善但心怀恶心的人。

2.4 空缺关系

空缺关系是指英汉两种语言的词语或词义的非对应现象。中西方文化如生活方式、思维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英汉语言按照各自的方式形成不同的词汇体系, 必然会使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和意义难以一一对应从面产生词汇或词义的空缺现象。文化色彩特别浓厚的词往往出现词义空缺现象。如, 在实物质名词和专有名词、文学典故、神话传说、哲学文化等方面。如, 汉语中表示中国特有的传统食品粽子zongzi、饺子jiaozi、汤圆sweet dumplings、腊八粥、rice porridge with nuts、冰糖葫芦Candied haws等词。此外, 还有麻将mahjong、叩头kowtow、功夫Kungfu、旗袍Cheongsam、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风水Fengshui。还有称谓词干爹adopted father、干妈adopted mother、大舅wife’s older brother、三姑the third aunt。关于文学典故的词汇, 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智多星mastermind、岳母刺字tattooing Yue、人在曹营心在汉live in the Cao camp but with one's heart in the Han camp (one's attitude stands on one's side apparently but actually on another's) 等等人物典故, 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老外来说, 肯定是一头雾水。同样, 夏洛克、罗密欧、汤姆叔叔等来自英语文学典故, 在西方妇孺皆知的人物, 我们中国人大多也摸不着头脑。中国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如, 礼、义、仁、智、信这些词在英语中分别被译成ceremony, justice, benevolence (humanity) , wisdom, confidence (credit) , 但译文没有凸显出其文化内涵。汉语中的历史故事“叶公好龙”、“画蛇添足”、“三顾茅庐”、“负荆请罪”等几乎家喻户晓, 均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在翻译成英语时, 如果不加注释, 西方老外很难理解内在含义。同样的, 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汇hippies、cowboy、fair play, 也很难用汉语中的词语表达出来。至于哲学思维方式, 也产生了大量的文化空缺词语。例如, 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医中的“阴yin、阳yang”等在英语中却无法找到与其相对应的词。由于太过玄妙, 即使借助词典的解释, 西方人仍然难以理解这类词的真正涵义。

3 英汉词汇空缺的形成及翻译

词汇的翻译涉及到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时强调两种语言的意义大致相同, 所追求的是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 而不是语言形式的机械对等。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对于常见的词义完全对等、词义基本对等、词义并行情况, 一般采取直译、意译、直译加注三种具体方法。对于英汉词汇或词义空缺现象来说, 在翻译时, 的确给汉英互译带来很多障碍与困难, 但可以通过对两种语言语义关系的比较, 找出原因所在, 并采取以下几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从而忠实准确地传达原语的意思。

3.1 自然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引起了词汇空缺。

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在我国, 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 因而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见面时总是要问一句:“吃过了吗?”, 在一般情况下, 说话人并不十分关心听话人是不是吃了饭, 只是打个招呼罢了。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 汉语中出现了许多围绕"吃饭"问题所建立的词语和表达法, 但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表达法。比如, 我们说吃“闲饭”lead an idle life, "吃香"be very popular, "吃不消"more than one can stand, too much等等, 译成英语就无法逐字对译了。像中国内陆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借助山来表达意义的词就大量出现。如:开门见山、半壁江山、恩重如山、山盟海誓、愚公移山、寿比南山等。英国是个和岛国, 渔业, 航海业, 造船业相当发达。结果就出现了大量的与sail, fish, sea有关的词汇和短语。如:sail under false color (船) 挂着别国国旗航行、欺世盗。sail before the wind获得成功、发迹。trim the sail to the wind见风使舵、a fish out of water感到不自在的人、like shooting fish in a barrel很容易成功、a cold fish一个冷漠的人、drink like a fish牛饮、豪饮, a big fish大人物, 大亨、all at sea茫然;困惑;不知所措、follow the sea当海员;做水手;从事航海、half seas over喝酒太多;有点醉。对于汉语出现的这此词汇可以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或用意译的方式。如, 愚公移山 (the foolish old man moved the mountains, an old Chinese story telling an old foolish man removed mountains.Later, the story is compared to the determination to win victory and the courage to surmount every difficulty) .又如, 东施效颦Dongshi imitates Xishi (The ugly imitates the beautiful in such a distorted way that the ugliness of the ugly becomes worse) 。

3.2 风俗习惯的差异导致的词汇空缺

这主要体现在颜色及数字方面的词汇上, 如, 红色在中西方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联想。“红色”对汉语文化的人而言, 表示喜庆、幸福、吉祥成功、受重视、欢迎, 但在英语国家的人眼中红色则意味着流血、危险、暴力、亏欠等含义。中国人把娶媳妇、过生日称为红喜red-letter day。但在西文化中“红”的含义则可能相反。如, a red battle血战、in the red有赤字;亏空;负债、see red怒不可遏, 火冒三丈 (源于斗牛, 公牛看到红色就会发怒) 。绿色Green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嫉妒、眼红, 如, green with envy, green as jealousy, green-eyed monster都是指十分嫉妒的意思。汉语中表示嫉妒意义的眼红, 应该翻译为green-eyed而不能翻译为red-eyed。黄色yellow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引申含义大相径庭。在英语中, 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卑鄙”的意思, 例如, a yellow dog可鄙的人, 卑鄙的人, a yellow liver胆小鬼。汉语中黄色一词有时象征低级趣味、色情庸俗、下流猥亵的意思, 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光碟等等。这些名称中的“黄”与英语中的“yellow”无关。表达汉语黄色意义的词汇有pornographic色情的、vulgar庸俗下流的、obscene猥亵的等。然而, 英语中另一个颜色词blue却常用来表示汉语中这类意思, 如blue jokes (下流的玩笑) , blue films (黄色电影) 等。英语中的白色white有时表达的含义, 与汉语中的“白色”没有任何关系, 如, 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the white coffee牛奶咖啡、white man善良的人, 有教养的人。在英语互译颜色词汇时, 切忌望文生义, 须先了解其文化背景, 采取意译或意译加直译的方式。此外, 中国人也常用带数字的成语表达思想。如, 一日三秋One day seems three autumns, 六亲不认disownallone’srelatives andfriends, 三教九流the three religions (Confucianism, Buddhism, Taoism) and the nine schools of thought (Confucianism;Buddhism;Taoism;the Confucians;the Taoists;the Yin-Yang;the Legalists;the Logicians;the Mohists;the Political Strategists;the Eclectics;the Agriculturists) 。在翻译这些带数字的词时,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直译或意译, 也可用直译加注的方式。

3.3 价值观的不同引起的词汇空缺

对于同一客观事物, 在不同文化里可能包含不同的价值, 引起不同的联想。如汉语和英语中"狗"的含义就大不一样。在西方, 狗是忠诚的伴侣宠物;但在中国, 人们通常对狗有种厌恶的心理, 通常拿狗来骂人。如, 汉语的狗腿子lackey, 狗崽子son of bitch, 狗急跳墙a cornered beast will do something desperate, 狗嘴吐不出象牙a filthy mouth can't utter decent language。英语中的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lucky dog幸运儿。西方文化中, ”狗“具有褒义。在中国文化中, “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在西方人们却认为dragon是邪恶的代表, 是一种狰狞的怪兽, 是恶魔的化身。在中英互译要采用意译的方式, 以便充分体现其中的文化内涵。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异, 两种语言词汇语义也一样, 切忌望文生义。只有充分了解英汉词汇的语义差异, 理解原文中所蕴涵的历史文化背景, 才能准确地进行英汉互译, 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福祯.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英语词语[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6.

[3]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指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4]汪福祥.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2.

上一篇:中国工程承包企业下一篇:文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