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语用分析

2024-06-27

语义、语用分析(共7篇)

语义、语用分析 篇1

“看+把+N/Pron+V/A+的”格式是一种常见的口语表达法, “N/Pron”指可以进入这种格式的名词或代词, “V/A”指可以进入这种格式的动词或形容词 (为行文方便, 下文简称“看”格式) 。如:

1) 小张笑道:行行, 看把您急的, 我这就去让小陈放他走。

2) 老二, 你也老大不小了, 还这个样子, 成什么话, 看把这小孩子吓的。

这种格式产生时间不很久远, 多见于当代小说和影视剧本中。由于这种格式口语化程度较高, 所以相应的替代变化较多。又如:

3) 一社员:“你们家大概常喝洗衣粉水吧?看把你们脸喝得多白!” (路遥《人生》)

4) 看把解放军同志累成那个样, 叫我心里怎么过意的去呢? (《现代汉语词典》)

无论是基本模式还是变化模式都并不复杂, 容易把它们看成一类, 都可以转换为“看+把+N/Pron+V/A+……的样子"。由于“看”格式所表达的命题带有较强烈的主观情感, 有赞成、有反对等等。下面就着重从语义和语用角度对它进行分析。

一、“看”格式语义特征与主观量

语言表达主观量这一问题最早来源于朱德熙[1]。陈小荷[2]在国内最早提出主观量这一概念, 指“含有主观评价意义的量”。李宇明[3]对“汉语量”这一重要的语法语义范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 其中主观量范畴专列一章。指出与主观量表达关系密切的副词是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和个别程度副词、时间副词。李善熙[4]指出主观量所体现的主观性是个程度问题, 它与实际量与期待量之间的差距有关。当一个实际量大于某个期待量时, 我们称之为“主观大量”, 当一个实际量小于期待量时, 我们称之为“主观小量”。对量出乎意料的表达也就是实际量和期待量不一致。表示出乎意料的有语气副词“竟、竟然、居然”以及一些词组形式如“没想到、没料到”等就经常用来表示主观量。

那么, 说话人运用“看”格式进行主观评价时所要表现的是主观大量还是主观小量呢?这一点我们可以用表示语气情态的副词 (如“竟、竟然、居然”) 和词组形式“没想到、没料到”替换验证可知, 如:

5a) 看把你气得这个样子, 嘴噘得能拴住驴啦!

5b) 竟 (竟然、居然) 把你气得这个样子, 嘴噘得能拴住驴啦!

5c) 没想到 (没料到) 把你气得这个样子, 嘴噘得能拴住驴啦!

语气副词“竟、竟然、居然”以及一些词组形式如“没想到、没料到”作为主观量的标记, 在例5b) 和5c) 中说话人认为生气的程度高到“嘴噘得能拴住驴”, 这种夸大生气的状态是出人意料的异态现象, 带有出乎意料的惊叹意味, 具有强烈的主观评价, 正好验证了“看”格式中“看”字的作用。因此, 当像这样表示语气情态的副词或一些词组形式辖制到可以进入“看”字句的谓词时, 常使之具有强烈的主观评价色彩, 侧重于夸大地描述状态。虽事实可能会根据个人认知不同而导致变化, 但很明显的是, 该格式表达的是一种较高程度的主观量, 是一种主观大量。

一般的形容词具有被程度副词修饰的能力, 如“累——很累——非常累——有点累”。从上下小句的衔接上可以判断, 该格式的量体现则是由“累”体现。如“看把她累的, 爸爸妈妈心疼死了。”后小句意旨表达主要是基于前小句的“累”, 可以说“累”是后小句的表达原因。但由于受到整个格式的制约, 该格式中的形容词失去了被程度副词修饰的能力。程度副词不能进入该格式充当修饰性成分。如“看把她累的——*看把她很累的——*看把她非常累的——*看把她有点累的”, 据此可以判断该格式中的形容词只具有基本量, 至于整个格式表达的语义大量则是由句法结构带来的。这一点还可以从形容词的可重叠性上考虑, 如“高兴——高高兴兴”。通常认为, 形容词重叠后产生了程度量的语法意义。但在该格式中, “看把她高兴的——*看把她高高兴兴的”, 后者不能成立。所以, 我们认定该格式中, 形容词表达了基本量, 但格式赋予了程度量。

二、“看”格式的语用价值

本文提及的语用价值, 根据邢福义[5]:语值有时是修辞值, 特定格式有其特定的修辞效果;有时是语境值, 不同句式有适应不同语境的价值。

1. 言过其辞的声势

这是与特定语境结合在一起凸显的修辞效用。“看”格式后面往往可以补出一些含有比喻或夸张修辞格的小句, 这些小句是以“看”格式为夸张前提的。如,

6) 看把她累的, 跟个瘪茄子似的。

7) 瞅把孩子揍的, 脸跟馒头似的。

8) 看把她高兴的, 吃了蜜糖似的。

后小句是以“看”格式作为前提, 抑或说是对前小句的补充。例6) “跟个瘪茄子似的”是具体描摹“累”的状态;例7) “脸跟馒头似的”是对“揍”的严重性进行比喻描写;例8) “吃了蜜糖似的”把“高兴”的甜美劲体现得淋漓尽致。

2. 语用目的为褒贬评价

主观评价通常分四种情况:同一主体对不同的客体的评价不同、不同主体对相同客体的评价不同、同一主体对相同客体的评价因条件改变而评价改变、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评价相同。不同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受到价值观、社会标准、道德水平、教育程度甚至男女性别等诸多因素影响很难得出有说服力的规律, 所以本文不讨论不同主体对客体的评价情况, 我们着重研究同一主体对不同的客体评价情况, 同时对相同客体的评价改变略有涉及。

(1) 褒赞性评价

通常“看”格式中的形容词具有一般社会评价的积极性因素。一般认为高兴比难过好, 笑比哭好, 吃饱比饿肚子好。前者都是具有积极性因素的语言单位。这些语言单位在该格式中成为评价的语义基础。说话人在表达这种格式时充满了艳羡和赞誉。如,

9) 看把她美的, 跟吃了甜枣似的, 我都替她高兴。

10) 看把她吃的, 酒足饭饱后, 拍拍屁股乐呵呵地走了。

很明显例9) 中“我都替她高兴”是说话人要表达的主观态度, 这种态度是对“看把她美的”的一种补充, 也可以视为是对“美”的赞誉。例10) 中“拍拍屁股乐呵呵地走了”是对“吃”后样子的后续补充, 也可看作是说话人的赞同性表述。

(2) 贬斥性评价

该格式大都表示贬斥性评价。通常“看”格式中的形容词具有一般社会评价的消极性因素。一般认为累没有闲好, 哭没有笑好, 难过没有高兴好。前者都是具有消极性因素的语言单位。像前文提到的例4) 中“叫我心里怎么能过得去呢”是说话人对前小句的补充, 显然“解放军同志累成那个样”是说话人不愿意发生的, 由此带来的评价则是贬斥性的。又如,

11) 看把你急的, 连饭也不吃了?

12) 看把你吓的, 为入一个党, 至于吗!

13) 有几个臭钱看把你给烧的, 也不怕外人听了笑话。

前后小句具有语义上的关联性, “连饭也不吃了”是说话人不赞成的, 说话人自然对“急”也是不赞成的。“为入一个党, 至于吗”是一个反问句, 说话人否定了“吓”的结果。“也不怕外人听了笑话”是对前小句“有几个臭钱看把你给烧的”的补充评价, 显然是斥责性的评价。

3. 交际角色地位与语用效果

这里的角色和李岗[6]的定义一致。李岗[6]指出:角色有自然角色和社会角色之分, 前者如性别、年龄等, 后者如身份、社会地位等。在交际语言学中, 角色是一种社会职能, 即处于特定位置的人所具有的, 人们期待的、符合要求的行为模式。根据交际语言学对交际主体的研究, 交际主体是一个角色集合。但在每一次具体交际中只能扮演一个角色, 任何交际主体都是以特定的角色进入交际的。“看”格式具有评价性, 但由于话语主体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地位有所不同, 同一句话会产生不同的评价, 当然会造成不同的语用效果。根据李岗[6]按照斯柯顿的方法, 可以通过场景与角色的关系分为对等、事务、权势三种类型:

(1) 对等场景。对等场景可以解释为交际双方有较多的相同特征, 没有明显的地位等方面的差异, 而共性较多。同学、同事、同行、家庭成员等之间的交际场景往往是对等场景。

(2) 事务场景。事务场景介于对等场景和权势场景之间, 交际主体既无明显的共同性, 也无明显差异。

(3) 权势场景。权势场景可解释为双方在一些重要方面如身份、地位、教养等有较大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2]陈小荷.主观量问题初探——兼谈副词“就”、“才”、“都”.世界汉语教学, 1994 (4) .

[3]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 2003.

[5]邢福义.汉语语法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6]李岗.角色语言常量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 (3) .

语义、语用分析 篇2

关键词:大概;差不多;语义;语用;分析

一、二者在语义上的对比

(一)二者的具体语义

我们先谈谈“大概”的语义,在《汉语大词典》中,对“大概”一词的解释有以下几条:

1.大致的内容,大体的情况;

2.表示不很精确的估计;

3.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4.一般的,普通的。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大概”的解释与此并无太大的差异:

1.表示大致的内容或情况(用作名词);

2.属性词,表示不十分精确的或不十分详尽的(用作形容词);

3.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用作副词)。

以上两种词典的解释,可以作一一的对应。《汉语大词典》中的四个语义,其词性是有一定的差别的。第一条含义,多用作名词,比如:“举其大概”,“将发生的情况讲了个大概”等等,都是以名词的形式来使用的,与《现代汉语词典》中第一种语义相对应。而第二种情况,一般是用作形容词,表示不很精确的估计以及不精确的推算,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说:“我记不太清楚,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这种情况下,“大概”是作为形容词来用的,与《现代汉语词典》中第二种语义相对应。第三种语义,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则是用作副词,比如我们常常说:“他大概是又迟到了”,“他大概是临时遇到了什么事情”等等,都是用作表示估计的副词,与《现代汉语词典》中第三种语义相对应。

对于“大概”这个词的语义特征, 盛丽春在其硕士论文《或然语气副词“大概”“也许”和“恐怕”的功能分析》中,将之总结为客观性、可能性、肯定性、委婉性。

再来看看“差不多”的语义。在《汉语大词典》中,差不多的语义有如下几条:

1.相差有限,相似;

2.大概、几乎;

3.“差不多的”,指一般的,普通的。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差不多的解释有如下几条:

1.相差很少,很近(作为形容词);

2.一般,大多数的(作为形容词);

3.表示接近,几乎(作为副词)。

在两个词典收录的义项中,“差不多”的含义比较相似。都可以用来表示相差很少,接近,几乎等含义。

(二)二者在语义上的辨析

1.二者语义上的相同点

从上面对“大概”的语义分析可以看出,大概可以用来表示推测、揣测一类的意思,并且都表示不肯定、不确定的含义,在表示不确定以及不肯定上。除了表示不确定的推测之外,“大概”可以用来表示说话主体在主观上的估计和估量。当然,主观性的估量,与客观事实并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对于一件事情的主观估量,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但是对一个事情的推测,主要是出于主观,必然是从主观上倾向于与事实相当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概是可以表示几乎,差不多等意思的。举例言之:

a.经过几天的熟悉,我大概知道了这些工作的流程以及公司运作的规则。

b.你是不是也觉得他这个人在品行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大概是吧。

在这两个例句中,前一个例句的“大概”,是表示我几乎知道和了解了工作的流程以及公司运作的规则,有接近和几乎的意思。后一个例句,是我对这个问句进行了猜测,而猜测更倾向于肯定的意思,因而这里的大概也具备了“几乎”的意思。

而从上文我们对“差不多”语义的梳理也可以看出,“差不多”也同样能够用来表示接近、几乎、相当的含义。比如:

a.我差不多已经对这个团队失去信心了,我不认为我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b.他现在差不多已经到达那个地方了,我们应该抓紧时间。

在这两个例句中,差不多都可以用来表示几乎、接近的含义。

而在表示几乎、接近等含义时,大概和差不多有时候是可以互通的,我们举例言之:

a.我们足足等了大概两个小时才好不容易得到见他一面的机会。

b.我们足足等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好不容易得到见他一面的机会。

c.他大概听懂了我的话,所以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

d.他差不多听懂了我的话,所以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

在第一组例句中,句a的“大概”表示我们等待的时间接近有两个小时,句b中的“差不多”也同样表示我们等待的时间接近了两个小时。第二组例句也是相同的意思。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大概”和“差不多”都同样可以用来表示接近和几乎的含义。在这一点上,二者的语义是非常接近的。

2.二者语义上的不同点

“大概”和“差不多”在语义上有相同和相通之处,同时也存在不同之处。虽然两者都能够用来表示几乎和接近等含义的副词,但是如果从更精细的角度来分析,大概和差不多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用几个例句来进行说明:

a.还有大概一个月我们这样的处境才能有所好转。

b.还有差不多一个月我们这样的处境才能有所好转。

在这组例句中,如果我们细细体味,就可以发现,句a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所需要达到好转目的的时间在一个月左右,请注意,是左右,也就是说,“大概”在表示数量单位——比如时间、数量——的时候,通常并不能确定是少于这个数量还是多于这个数量,在这个例句中就是,不能肯定是少于一个月还是多余一个月。而句b同样属于主观推测,同样表示接近一个月,几乎是一个月,但是“差不多”所表达的,可能是不及一个月,也就是说,差不多所表达的“接近”“几乎”等含义,通常要少于主观上所推测的那个数量。就这一点看,大概与差不多还是有细微差别的。

二者语义上的第二个差别就是,“大概”表达接近、几乎等含义时,其中的猜测与推测成分非常强烈,猜测的比重很高,而差不多就不能体现这一点。我们举例言之

a.他大概已经全部了解了事实的过程,并对这件事做出了评估。

b.我们大概永远也不会再来这个地方了,所以要留下一个念想。

c.他差不多已经完成了自己需要做的全部事情,正在准备休息一下。

d.所有的书差不多都被搬出来了,因此能够免于此次火灾。

在例句a中,他大概知道了全部的事实过程,这个大概,有着强烈的猜测语气,但与此同时,也表示几乎知道了全部的事实过程,可能有一些细节是不知道的,但是总的来说,是接近于了解了全部的事实。例句b中的大概是说,我们在以后很可能会永远也不再来到这个地方,同样也是接近于“永远也不再来到这个地方”这种状态,但这种接近,只是说话者的主观推测或者主观倾向,并没有客观的成分在里面。例句c中,差不多表示几乎全部完成了需要做的事情,而这种几乎完成的状态,是客观的,既不是推测,也不是主观揣摩。例句d也同样如此,同属于非常客观的情况,没有主观猜测的因素。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大概”和“差不多”的语义差别还是比较大的,他们虽然都可以用来表示几乎和接近的含义,但是大概常常有着强烈的主观猜测的成分在里面,而“差不多”就没有。

二、二者在语用上的对比

从语用上来讲,大概和差不多在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文体中,所使用的频率和方式如何呢?

从口语化的表达来看,在口语中,用到“差不多”的频率是要比“大概”要高的,差不多更加口语化,而相对来说,大概更多地被应用在书面语当中。

同时,由于二者在词性上的差异,大概作为副词的同时,也能做名词和形容词,因而大概能够使用的语境较之差不多,要更加宽广一些。比如我们会常常说:“这件事我只能说一个大概。”这里的大概是作为名词的词性在使用,而“差不多”就不能这么用。又比如,“我对他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这里的“大概”是形容词。而“差不多”也可以用作形容词,但是不能用作名词。

三、结论

综上所述,“大概”和“差不多”都可以用来表示几乎、接近等含义,他们在语义上的相同之处也就在这里。但与此同时,二者在语义上也有差别,“大概”在语义上,有更加强烈的主观猜测因素,这个接近、几乎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说话主体的猜测,而“差不多”则通常是比较客观的陈述。在语用上,差不多更多地应用在口语当中,而大概由于其词性的原因,比差不多应用的范围更广。

参考文献:

[1]袁毓林.“差点儿”和“差不多”的意义同异之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06:66-75.

[2]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M].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论模糊语义现象及其语用功能 篇3

作为人类语言的特有特征之一, 模糊语义现象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许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就曾在其著作中论述过自然语言的不足;法国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伏尔泰曾说“世界上没有能够表达人类所有观念和感觉的完美无缺的语言”。另外, 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Anton Marty, 现代语言学家的鼻祖Saussure, 美国语言学家代表人物Bloomfield, 波兰哲学家Adam Schaff等都曾就语言的模糊性做过深刻的研究。在中国, 几千年前的《易经》一书中对于这种现象做了如下阐述“上下无常, 刚柔相济”;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王力、朱德煦等都做过精辟的论述, 尤其是著名学者赵元任所著的《汉语的歧义性》中 (1959) , 开门见山地提出要区别“歧义” (ambiguity) 、“笼统” (generality) 和“模糊” (vagueness) , 并且他还认为, “模糊”一词本身就相当“模糊” (赵元任, 1959) 。他的理论对今天的中国模糊语义的研究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尽管语言的模糊性受到人们的关注很早, 但直到1965年《模糊集》发表之后, 它才正式作为一种语言的本质特征被人们探讨。该文章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扎德教授 (L A Zadeh) 撰写, 堪称是模糊理论发展中的里程碑。扎德是使用“fuzzy”一词来表示模糊的第一人, 并且他还提出: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所遇到的客体, 通常没有绝对明确的界限 (扎德。1965) 。

语言学家对模糊集论也进行了探讨研究, 例如Lakoff (1973) 用模糊集论来阐释语义, 指出没有绝对的语义界限 (Lakoff, 1973) 。尽管模糊语义现象很普遍, 但直到今天, 对于模糊语义的研究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学者们仅仅停留在各自为阵的状态。因此, 继续模糊语义现象的深入探讨研究尤为必要。本文旨在从语用学角度讨论模糊语义的应用及其在应用过程中的指导意义。

二、模糊语义现象

每一种语言都是由具有一定含义的单词和句子所构成。每一个单词和句子又至少拥有一种意义, 有些词句甚至包括数种或者多种意义。英语就具有这样的典型特征。简而言之, 如果一句话或一段话语拥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含义, 这时就会出现语义模糊现象, 也就是我们常所说的歧义句。例如:

(1) Jim saw his duck.

该句可分为以下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用含义:

A.Jim saw him lower his head.

B.Jim saw the duck belonging to him.

歧义是英语中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 几个世纪以来, 无论是语言学家还是哲学家都不断地争论和探讨这一课题。人们通常认为模糊语义是消极的, 应尽量避免使用, 因为它会引起误会, 给人们的日常交际造成一定的障碍。M.H.Abrams把它描述为“文体中缺陷, 而不具任何文体价值” (a stylistic fault rather than a valuable poetic device) 。然而也有学者把歧义看作是语言的一种积极现象。古罗马修辞学家昆体良认为, 模糊语义是法庭上使用最频繁的武器 (a device frequently used and abused in courtrooms) 。William Empson说模糊语义是作者刻意使用来获得想要的修辞效果 (to enhance the value of the text) 的手段。

模糊确实会产生误解, 使语言使用者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但它同时也是语言的一种基本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平时说话中, 都存在许多句子。这些句子从语义角度上严格来说都是有歧义的、模糊的, 但句子存在的语境、词语的前后搭配和修饰、常识等都可以弥补被省略的信息, 从而消除歧义。

三、模糊语义的语用功能

一些需要传递准确无误信息的场合是不允许模糊语义或歧义出现的, 像政府公文、规章制度、商务信件、合同要约、以及科技论文等等, 这时就需要慎重选择词语, 避免采用松散的语句结构。大多数的多义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会自然消除歧义, 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 人们往往会借助手势、表情、语调、肢体来帮助自己给对方传递准确的信息。语用学不但研究说话人在说出一句话时所想表达的意思, 如“你真是个好人!”说话人到底是在赞美, 还是挖苦甚至是泄愤呢?这就要求听话人在说话人提供的有限信息基础上, 根据上下文及语境做进一步的信息加工来挖掘其真实意图。

在一些语用场合, 出于某种原因, 人们不愿直白地表示其真实意图, 而间接使用某些隐含歧义的词汇语言来表达。例如:

(2) A:Where can fish learn to swim?

B:In a school

这一对话的风趣、诙谐, 正是因为作者特别使用了school (1.学校;2.鱼群) 这个同形异义词。

(3) On Sundays they pray for you and on Mondays they prey on you.

这里的pray与prey也是一对同音异义词:pray是祈祷的意思而prey是掠夺他人的意思。在这里恰好形成了典型的pun——双关。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发现, 很多双关型的歧义句会使用同形或同音异义词或者多义词。

在一些语境下, 说话者经常有意识地运用歧义, 或者刻意曲解对方话语中有歧义的表达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特定目的。在这种情况下, 听话人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 却故意佯装没听明白以产生出异常的效果。如:

(4) Rhett goes into a restaurant and asks a waiter:“Do you serve crabs here?”

“Of course, sit down please, we serve everybody here.”the waiter answers.

很明显, 在顾客Rhett的言语中, “serve”是“供应、出售”的意思, 而在这里, 服务员口里所说的serve是“为某人服务”的意思。在英语中, crabs既可以表示一种菜肴 (螃蟹) , 也可以表示人 (Crabs) 。在这样特定的语用环境中, 服务员的一席话中微妙的幽默感给顾客带去了好心情。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模糊语义既可以丰富一个单词、短语以及小句的意义, 还在一些语用场合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并非出于无心, 而是成为有意的歧义, 是产生语用价值的不竭源泉, 故在近年来引起了各学科专家的广泛兴趣。模糊语义现象的研究在模糊心理学、模糊逻辑、模糊控制、文学分析、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的普及, 人机对话必将是模糊语义研究今后进一步拓展的方向。模糊思维是人脑的一大特有特点, 要使计算机能够模拟人的这种思维, 达到和人脑一样进行模糊判断、模糊分析和模糊推理的水平, 必须依赖模糊语义学的发展, 构建一个完整的模糊语义学理论体系指日可待。

摘要:模糊性是语言的一个特点。尽管在实际交际中会导致困惑与不解, 它的修辞功能却不能忽视, 本论文旨在从模糊性的语用功能角度探究模糊语义现象。

关键词:模糊性,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1]毛茂臣.语义学:跨学科的学问[M].学林出版社, 1987.

[2]石安石.模糊语义及模糊度[J].中国语文, 1998.

[3]石安石.说歧义[J].中国语言学报, 1998.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5]Leech, Geoffrey, 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6]Empson, William.Seven Types of Ambiguity[M].London:Chatto&Windus, 1953.

[7]Lakoff, G..A.Note on Vagueness and Ambiguity[J].Linguistic Inquiry, 1973.

[8]Zadeh, L.A.Fuzzy Sets[J].Information and Control, 1965.

语义、语用分析 篇4

关键词:句型教学,英语学习,存在句,存在主体

1 引言

句型是语言的重要基础, 是语法和词汇密切联系的桥梁, 也是以句子为最小单位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体现。在当前大力提倡交际教学法、旨在培养英语学习者语用 (交际) 能力的背景下, 适当重视句型教学永远都不会过时。在现代化教育手段普及的今天, 大学生仍然普遍存在语法较薄弱、语用能力较低的现象。以常用句型的系统学习为突破口, 可有效避免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的困扰, 便于学习者各个击破, 打好基础, 从而形成良好的语用能力。英语存在句是交际中用得较多的句式, 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存在句的结构及其生成、信息传递、相关功能和英汉比较等诸多方面。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 英语存在句有三部分:存在过程、存在主体和存在环境。笔者研究发现, 存在主体作为信息焦点 (information focus) , 一般是不可或缺的, 国内外有关学者在存在句的存在主体研究方面, 也大都限于“非限定” (泛指) 和“限定” (特指) 等的探讨。本文尝试对英语存在句中繁杂的存在主体进行分类和初步探讨, 以便让学习者对英语存在句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把握。

2 存在主体的分类和位置特征

2.1. 存在主体的分类

(1) 不定存在主体

英语存在句的基本句型是:“There+be (或某些不及物动词) +NP (名词短语:存在主体) +locative expression (+temporal expression) ”, NP作为“实义主语”, 在句子中处于“述位 (rheme) ”的位置, 通常是带有不定冠词、零冠词、基数词及其它表非确定含义的限定词。这种泛指或不定指的例子有很多, 如:

1)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my bike.

2) Around the desert there is a little rain.

3) There are beautiful fl owers on the table.

但有的句子表面上是不定所指, 实则不然 (实际上是有定所指) , 请看:

4) There’s only one thing worries me, he said plaintively.

因为此处的说话者很清楚使自己烦恼的是什么事。值得注意的是, 在对话中还有些存在句的不定存在主体, 因具体语境的作用也可能赋予了有定特指的含义。例如:

5) a.—There’s a man at the door.—It’s the postman.

b.—How can we get to town?—There’s a bicycle in the garage, or there’s a car around the back.

另外, 还有一种包含不定存在主体的“空存在”句型 (“bare existential”sentences) , 即存在主体 (entity) 是假想的 (Quirk et al., 1973:959) , 其基本句型为“there+BE+indefi nite noun phrase”, 如:

6) Undoubtedly, there is a God (“God exists”) .

(2) 有定存在主体

从交际功能上看, there存在句的主要作用是传递新信息, 引出新话题。从英语句法结构上来看, 能够传递新信息的通常是不定指的词语, 定指词语所传递的信息通常是共享的已知信息。不过, 根据目前的研究, 定冠词the、专有名词、指示代词、带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名词所有格) 修饰的名词、人称代词等表示有定存在主体的例子在生活中大量存在:

7) 表示世界上独一无二或真理性的事实, 存在主体前要加the:

In the sky there is the sun, the moon, and all the stars.

8) 还有的存在主体之所以有定, 是因为有最高级修饰或其后带有一些限定修饰成分。

a.There’s the oddest-looking man standing at the front door!

b.There weren’t the necessary funds to complete the project.

9) 下面例子中的有定存在主体, 则指一种特定的类型, 或者是有定的客观描述a, 还可以暗示该信息是可识别或可重新回忆起的b, 如:

a.There was that beginning of a feeling of dryness in the nose that meant the day would be hot later on.

b.There were those neighbors at the City Council meeting yesterday.

10) 以下例子中的有定存在主体, 多表示强调、提示、列举等场合:

a.There was only us two!

b.A:Is there anyone coming to dinner?

B:Yes, there’s only Harry and there’s also Mrs Jones.

然而, 在具体语境中, 有定存在主体所传递的信息, 其所指有时表示听者/读者未知的信息, 有时表示听者/读者可以在其使用语境中辨认或推知的唯一所指, 是一种带有已知背景的新信息。从语用学的角度, 依靠话语和语境因素, 对其会话含义或语用意义进行分析。

11) a.—Let’s go over to my offi ce.

—There is the telephone, so we can order a Pizza.

b.—What’s on the offi ce desk?

—There is the telephone, but nothing else.

12) a中应答一方答语的有定特指看似与所问无关, 但如果此人以前去过对方的办公室, 且确切知道里边有电话, 该说法也能成立。当然, 这里应有相应的前提 (presupposition) , 也需要听/读者为寻求相应的关联性 (relevance) 付出较多的认知努力。再看例12) b中应答者由于明显地遵守了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 就容易理解多了。

13) 另外, 一些有定存在主体的所指与其修饰的词汇 (fi rst, last, same, usual, obligatory, expected…) 有某种联系, 用不定冠词可能不被接受。如:

a.There’s the fi rst/last day of summer.

b.?There was a same crowd at the beach. (?表示不可接受)

(3) 否定存在主体

英语存在句的否定结构形式多样, 一般是“There+be+not+a/any (no) +名词+状语”。也就是说, 其否定存在主体由no, not或具有否定意义的nothing, nobody, never, none等词语构成。而且, 否定存在主体可以是表示不定的否定存在主体:

14) There isn’t a book in the bag.

也可以是表示抽象存在概念的否定存在主体, 多是抽象名词或动名词, 详见 (6) 。

15) There was never that situation in America.

(4) 时间存在主体

英语存在句中的时间存在主体, 严格来说可以划分到“不定”和“有定”存在主体里面去, 但由于其用法较固定, 数量也很有限, 有一定的特殊性, 现将其单独归纳如下:

16) There were times when she lost her temper.

由此可见, 时间存在主体基本涉及 (little, a little, less, more, some, any, much, enough…) time, times, (all) the time, a time (且大都与when搭配使用) , 以及像下面例20) 、 (21) 中的twenty minutes等一些较具体的时间名词和日期名词。

17) There are still twenty minutes left for our class.

(5) 声音存在主体

简言之, 只要与声音相关的名词或动名词, 基本均可充当英语存在句中的声音存在主体。这种情况在很多情形下有时很难用存在句以外的其它句型来表达和描述, 用存在句表达效果形象生动, 令人身临其境。

18) There was a quiver in her voice and Kunt’s eyes softened.

可见, 以上声音存在主体多是不定的, 再看下面表有定的例子:

19) There’s the dinner gong!

20) In the distance there was heard again the lowing of the cattle.

以上情形似乎表明, (存在句不仅能描述人或物的空间状态, 给人以立体的美感, ) 用存在句表达的声音存在主体通过时空还能传达出某种空灵的韵味。

(6) 抽象概念存在主体

表示抽象存在主体的抽象名词很广泛, 有的表零念 (例26) , 有的表复念 (例27) :

21)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22) There are black sheep in every fl ock.

有的原本是物质名词, 因具体句子的语义限定, 又成了抽象名词:

23) There are bound to be twists and turns on our way ahead.

还有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存在主体, 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包括名词化的动名词和抽象名词, 有很多, 如:denying, telling, mistaking, saying…;use, good, sense, benefit等等, 多见于两个常用句构:“There+be+no+抽象名词+ (in) doing/关系分句”和“There+be+no+动名词+介词短语或从句”:

24) There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2.2 存在主体的位置

如上所述, 存在句的存在主体一般位于谓语动词后面 (参见以上例句) , 但也有位置提前的情况, 通常存在主体或修饰存在主体的词是all、some、anything、everything、only、what等, 或为表示强调意味的有定特指时, 如:

25) George soon learned all there was to learn at school.

26) Milk is the best food there is for babies now.

不过, 存在主体位于谓语动词之后, 还有一种较特殊的情况:存在主体后移 (postponement) (Quirk et al., 1985:1409) , 例如:

27) There came to his mind her beautiful and intelligent face.

总之, 英语存在句的存在主体位置基本有两种:谓语动词之后和之前。而在用作定语从句的“there+be”句型中, 存在主体提前, 从句中关系代词省略, 这样结构就显得紧凑、自然。

3 存在主体的语义语用分析

(1) 语言学家大多认为存在句主要表达人或物的存在 (章振邦, 1992:816) , 即传递人或物存在与否的信息。我国学者谷化琳先生 (2004) 从存在主体存在量的角度, 认为当存在主体为多元存在量 (compound quantifi cation) , 即存在句中NP包含两种以上成分时, 应是同类人或物的排列, 不能异类混用。

28) ?There are many desks, many chairs, two doors and four windows in our classroom.

桌椅是教室里面的教学设施, 而门窗内嵌于墙上则属另一类。

29) ?There are many desks, many chairs, and many students in our classroom.

同样, 此句也将桌椅 (物) 和学生 (人) 混列在了一起。

此外, 如上例, 英语存在句无需重复系动词就可使存在主体增加延长, 但其所占据的处所或空间不能大于其存在环境范围。如以上两例的桌椅、门窗和学生等存在主体都在存在环境 (classroom) 范围之内。

另外, 夸克等人 (1973:957) 反驳了一些语言学家的观点, 认为像all或every等表全称的词也可出现在对包含不定存在主体存在句的回答中, 如:

30) A:What is there to be afraid of?

B:There’s everything to be afraid of!

(2) 有些零冠词修饰的不定存在主体, 其所指语义并非字面上的泛指意思。如:There be+n.+and+n.句型:

31) There are books and books (men and men) .

该句表示同一类人或物的不同性质, 尤其表示有好坏优劣之分。宜译成“种种不一”。

另外一些零冠词修饰的类名词充当的存在主体, 一般要用熟悉的事物来表示。如:

32)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3) 存在主体自身的性质和类别, 同样表现出了各自存在的合理性。请看:

33) There are coming towards us a lot of workers dressed in blue.

34) There is a tree by the river.

句33) 的存在主体workers呈现出动态、暂时的特点, 句34) 的tree是静态、长久的存在物。如果把两句的存在主体进行互换, 就很不可思议了, 这是由它们自身的性质特点限定的。

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 存在主体只能表示确定的人或物, 下面就是一个只能表示人作存在主体的例子:

35) —Who called me this morning?—There’s Bob.

(4) 有时候, 有些包含否定存在主体的存在句不能成立, 是因为在引入某客体后又否定了其存在。

36) ?In addition, as the review continues, there isn’t the chance that we’ll uncover something additional that is signifi cant.

(5) 还有少数包含否定存在主体的存在句, 实质上肯定的却是后面的存在主体, 如下例:

37) There is none like our teacher.

但也有的存在主体形式上肯定, 实质上表否定的例子:

38) It was too late for there to be any buses.

4 结束语

实施句型教学与学习, 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灵活掌握语法和词汇。这体现于完整的听说读写译的教学过程中, 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 从而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言和准确流利地使用语言。英语学习者对存在句这一重要语言现象, 之前还未形成较完整的认识。本文仅从英语存在句这一普遍的语言现象入手, 重点分析了存在主体的大体分类、位置特征、语义语用等问题, 希望学习者对存在句能有一个深入系统的把握, 以灵活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ed.) [M].London:Edward Arnold, 1994.

[2]Quirk, R.et al.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2/1973/1985.

[3]谷化琳.存在句的NP突显与结构生成[J].现代外语, 2004 (1) :56-61.

[4]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试探语义先设和语用先设的特点 篇5

关键词:先设,语义学,语用学,幽默笑话,对比

语言被认为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复杂的符号。在人类交际的过程中, 有一种能使人感到有趣或者令人发笑的东西就叫做幽默。在现代社会, 幽默的言语有着特殊的价值和语用功能, 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色彩, 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交际过程中以外, 幽默还可以体现在笑话、相声小品以及电视节目等形式当中, 与我们息息相关。

根据维多克·拉斯金 (Victor Raskin) 的语义脚本理论, 他认为一个语篇能够称作幽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 该语篇对两种完全不同或部分不同的脚本是相容的;

2) 该语篇中相容的这两种脚本在语义上是完全相对的 (1984:57-58) 。

幽默这种语言现象一直受到着很多语言学研究者的关注, 分析幽默的最常见角度有“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关联理论 (Relevance Theory) ”、“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 ”等, 另外也有从修辞手法、歧义、指示语等角度来进行分析的。在本文, 我们把重点放在先设上, 希望从先设及相关理论出发, 能够对幽默产生的原因做一些补充性的解释。

1 语义先设和语用先设

1.1 先设

“先设” (Presupposition) , 又称“预设”, 是指说话者在说出某个特定句子时所作的假设, 它与说话者、话语、命题及语境密切相关, 是与说话人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在详细介绍语义、语用先设之前, 我们先广义地讨论一下先设的特点。首先看下面这两个命题:

命题p:英语三班的班长缺席了。

命题q:英语三班有班长。

很明显, 如果英语三班的班长缺席了, 那么这个班级就必须有班长存在。另外, 如果英语三班的班长没有缺席, 那么同样必须有班长存在。因此, 无论命题p是否为真, 命题q都为真, 但反过来是不成立的。从命题q的角度出发, 如果英语三班有班长, 那么班长可缺席也可出席;如果英语三班没有班长, 命题p就是无稽之谈了。所以, 如果命题q为真, 命题p可真可假;如果命题q为假, 命题p的真值情况就会变得更复杂。

根据命题逻辑理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命题p先设命题q, 二者的具体关系如下面的真值表所示:

根据此真值表,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如果p真则q真;

如果p假则q仍为真;

如果q真则p可真可假;

如果q假则p的真值存在争议, 或许介于真假之间, 这种现象被称为“真值空隙” (Truth-value Gap) 。

在先设理论中, 能够引发先设的一个词汇单位或者语言结构被称为先设触发语 (Presupposition Trigger) 。另外, 先设很容易与蕴涵 (Entailment) 产生混淆。二者虽然有一些相似点, 但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如果一个命题蕴涵另外一个, 那么二者之间存在一种上下义关系 (Hyponymy) , 并且二者的真值情况相同。我们可以把先设看作是一个句子的前提, 而蕴涵则是一个句子的逻辑结论。

那么, 在了解了先设的特点之后,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语义先设和语用先设。

1.2 语义先设的特点

语言学家通常认为一个句子先设另外一个, 此先设就可以被定义为是使这个句子有意义的必要条件。而如果从逻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应该说是一个“命题”预设另外一个, 而不是“句子”。语言学家斯特劳森 (Strawson) 曾指出, “一个命题S先设另一个命题S′, 当且仅当S′是S的必要条件且具有真值。” (1952:175) 在逻辑学家和心理学家看来, 一个句子本身不能被认为是对或错的, 或者说它没有真值, 只有命题才有。句子的意义是受语境的影响的, 一个句子在一定的语境下能够表现出它所包含的命题的真值是真是假, 但真值的情况会随语境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如果一个句子拥有真值, 它又或真或假;但一个命题的真值或真或假的观点无论在语言学上还是逻辑学上都是不被认可的。基于这一点, 该文作者认为在讨论语义先设的时候, 对象指的是抽象的句子, 所以语义先设的首要特点为抽象性。

语言学家里昂曾对命题做出过以下诠释:“命题是陈述句被用于陈述事件时所表达的意义。”所以命题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句子和它的意义的结合。因此, 如果说一个抽象的句子是有意义的, 那么句中所包含的命题就是它的意义所在。语义先设的另外一个特点即普遍性。语义先设是人人都可以根据相关的命题推导而出的, 它就像一个你我共识的客观的背景信息, 同时又是不受其他任何主观因素影响的, 又具有客观性。

1.3 语用先设的特点

在复杂的句型当中, 其中的先设可能很难仅仅从语义的角度推导而出, 这时我们需要采取语用的手段进行补充分析。换句话说, 对先设的语义分析是理论性的, 而一个句子或先设的实际意义是与其语境紧密相联的, 因此仅仅采用语义的手段进行分析是不全面的。相对而言, 语用先设则表现出了它的具体性。

另外, 语用先设似乎起着一个共识性的作用。既然它是在某个具体的语境中被研究的, 那么说话者和听话者必须对当时的背景有一个共同的了解。让我们来以一则小幽默为例:

A:怎么使麻雀安静下来?

B:压它一下。

A:哈哈, 你真聪明。

在这里, B之所以这样回答, A之所以发笑, 是因为二者都知道“鸦雀无声”这个成语, 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二者在讨论“麻雀”这个语境下的共识。B使用“鸦”的谐音字“压”巧妙地作答, 产生了美妙的幽默效果。不过, 在这则幽默中B并没有说出“鸦雀无声”这个成语, 所以又体现出了语用先设的隐蔽性。

并且, 语用先设还具有主观性。从某种意义上讲, 它像是一个主观臆想, 可以用观点对其进行评价。比如, 如果C对D说:“你真漂亮!”这句话的语义先设就是“D漂亮”, 不过从语用角度来看, 这个“漂亮”是C的主观判断, D有可能觉得她并不漂亮。这时语用先设就失去了它的共识性, 体现出了其单边性。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A:“你觉得‘五道口’好玩吗?”

B:“五道口?”

A:“你不知道这个地方?它是北京海淀区的一个有名的地铁站, 周围很繁华。”

B:“这样啊, 我明白了, 听上去很有意思。”

在上面这段对话中, 第一句A的话中存在先设B去过“五道口”这个地方, 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所以当时这个先设是单边的。但是经过A的解释之后, B对“五道口”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双方又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 所以语用先设也具有可变性。并且, 如果A在第一句话中是这样提问的:“你觉得‘五道口’好玩吗?虽然你还没去过。”这时A知道B没有去过“五道口”, 而是想问B根据自己曾经被告知或者听说的信息来判断那个地方好不好玩, 这时很明显“B去过五道口”这个先设就不存在了, 即我们可以说语用先设还具有可消除性。

2 范例分析

下面我们以几则笑话为例, 讨论一下这两种先设是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的。

1) A:“大灰狼对小羊说:‘我要吃了你’, 你猜最后怎么了?”

B:“怎么了?”

A:“结果大灰狼就把小羊吃了。”

这是一则非常简短的冷笑话, 它的笑点是由“猜”这个字诱发的。A用“猜”向B透露了一个“结果比较意外”的信息, 也就产生了“大灰狼没有或没有直接吃掉小羊”的语用先设, 给予了B广阔的想象空间。但A的最后回答直接取消掉了这个先设, 使B的预期落空, 从而产生了幽默的效果。如果单从语义层面上看这则冷笑话的话, 就会觉得它无聊之至, 也就是说它很“冷”。

2) A:“我有两个消息, 一个好消息, 一个坏消息, 你先听哪个?”

B:“先听好消息。”

A:“明天学校放假一周。”

B:“太好了!那坏消息呢?”

A:“我刚刚说的‘好消息’是假的。”

这则笑话中, 可笑之处是由“两个”埋下伏笔的, 产生了“两个不相关的消息”的言外之意。但从语义层面的话, 从“两个消息”中是无法判断出这两个消息之间的关联的。但在语用上, A又强调“一好一坏”, 加强了“两个不相关的消息”这个语用预设。最后B没想到这个“坏消息”却是和之前的“好消息”相对立的, 感到上当受骗了。这里体现出了语用预设的单边性特点, 因为A是提前知道答案的。

3) A:“你指定是瞅着人家老太太长得漂亮了。”

B:“你拉倒吧!她漂亮我挨顿揍还值呢, 还漂亮?那老太太长得比你还难看呢!啊, 不是, 我说她没有你难看!你呀, 比她难看!”

这段对话出自著名小品《钟点工》, 已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幽默段子。在该场景中, 语用先设主要由“比”这个字触发。“那老太太长得比你还难看”包含了“A难看”这个语用先设, 而在B意识到这个尴尬的时候, 急于补救, 解释说“不是, 我说她没有你难看”, 没想到这一口误又产生了“A比老太太更难看”这一语用先设。更糟糕的是A第三次说的“你呀, 比她难看”导致了场面的彻底失控。而A的后两句话完美地保持了之前“A难看”这个先设, 这也正是此类小品的幽默所在。

3 结束语

上述范例表明, 语言中的幽默主要通过语用先设来表达, 但它又不能脱离语义先设的陪衬而独立存在。利用先设的特征来对语言幽默进行解析, 不仅可以发现幽默的产生根源, 也可以让我们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理解、欣赏幽默, 为学术研究增添乐趣。最后希望本文通过一些浅显的论述能为更多的语言研究者增添乐趣, 而语义、语用预设这一热点还希望大家共同来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Leech G.Semantic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8.

[2]John I.Saeed, Semantics[M].3rd e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3.

[3]Kate Kearns, Semantics[M].New York:Macmillan Press Ltd, 2000.

[4]Strawson P F.Introduction to Logical Theory[M].London Methuen&Co Ltd.1952.

[5]Gamut L.Logic, Language, and Meaning[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1.

[6]Raskin Victor.Semantic mechanism of humor[M].Dordrecht: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84.

[7]方立.逻辑语义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

[8]蒋严, 潘海华.形式语义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9]刘锐.预设的语义和语用分析[D].郑州:河南大学, 2004.

[10]吴平.量化词辖域歧义在Prolog语言中的消歧方案[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12) :56-59.

语义、语用分析 篇6

预设研究始于哲学界, 德国哲学家Frege最先提出预设 (presupposition) 一词, 预设是指在言语对话中存在的前提条件, 最早的预设研究主要集中在真值条件语义学的基础上, 每一个命题 (proposition) 是由所指的短语或者小句构成, 那么必然会存在预设。利用命题的真假值来判定预设的真假值, 但在真正的语言使用中, 存在很大障碍, 在语用因素影响下, 许多预设会被取消或者不成立。因此语用预设的研究随之兴起。新格莱斯这一学派的理论是基于格莱斯理论基础上形成, 1967年, 格莱斯在 (logic and conversation) 一文中提出了自然语言意义中的隐含意义, 这为语言意义的研究开辟了新纪元, 格莱斯将意义的形成看成是组合概念 (composite notion) , 部分语言学家认为, 这一理论缺乏实际应用性, 甚至是自相矛盾。新格莱斯理论体系因此形成。对于语言意义研究, 主要从词的研究发展到句子, 再到语境因素涉入, 从语义学到语用学, 发展到语义—语用界面研究兴起。预设作为语言现象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其意义的表达更不仅仅是语义学或者是语用学单方面分析, 本文试着从语义—语用界面这个维度对其进行解释。

2 新格莱斯视角下语义—语用界面

格莱斯将语言意义分为所言 (what is said) 和所含 (what is implicated) , 他认为所言的输出决定所含, 所含又决定了真值条件的形成, 那么所含同时又作用于所言, 这正是矛盾的形成, 后来人称之为格莱斯怪圈 (Grice’s circle) 。所以新格莱斯的理论家们通过提出不同的理论对意义进行分析, 试图从不同角度解决这个怪圈问题。

Levinson认为格莱斯将意义划分层次的做法是正确的, 他认为语言意义的表达并不仅仅是所言和所含这两个层面, 他提出了第三个层面, 他并没有在交际意图认知的基础上提出对话语的理解, 而是基于语言学基础上对于话语类型意义的解释。Levinson的核心思想是将意义分为解码意义 (encoded meaning) 或者称之为句子的表层意义 (sentence meaning) , 另一个是推理意义 (inferential meaning) , 而这个推理意义即从说话者角度看属于例型意义 (Speaker’s token meaning) , 这并不能完全表达了话语的全部意义, 其中还包含了第三个层面意义, 话语的类型意义 (Speaker’s type meaning) , 这层意义不是说话者的意图, 而是普遍意义上话语所表达的意义。

语用介入所言的部分是明示部分, 对于逻辑形式的推理或者话语不完整部分的推导是暗示部分, 这是关联理论者的观点。关联理论是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 他们认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不需要考虑各种准则, 而是通过人们的直觉, 这种直觉会将语境同话语本身有机结合, 通过说话者的意图, 最终得出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义。而且, 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话语不完整表达, 也会通过交际意图得以解决。他们认为交际模式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 这一模式的基础是推理模式 (inferential model) 和语码模式 (code model) , 说话者的话语发出信息, 向外界传递信息, 说话者的语言逻辑形式形成刺激, 听话者根据此信息对语言进行解码, 在这一过程中, 听话者同时进行推理, 也就是说话者的编码和信息的传达是明示部分, 而听话者的解码和信息的分析是推理部分。预设现象在交际中的作用也是如此。

意义分析过程中, 如果只是用语义学理论来分析语言现象, 不同语境的影响下产生语义分歧, 为了避免歧义, 我们用意义分层来对其进行区分, 比如Levinson的对意义的三个层面的区分, 其中间层面根据语境的不同, 可以被认定为语义学, 也可以被认定为语用学, 依据语境因素的不同而不同。Jaszczolt提出了默认语义解释模式, 她主张四种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分别是认知默认 (cognitive defaults) 、社会化默认 (Social cultural defaults) 、组合词义和句子以及有意识的语用推理。她强调在自然话语理解的过程中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 在理解的过程中并没有哪一个因素所占比例多, 而是彼此平等。

3 预设的语义—语用界面意义

语义预设是词或句子结构的分析, 并通过真值条件来确定同命题之间的关系, 也有人称这种预设为逻辑预设, 通过真值条件的测试来确定命题的真假值。实际应用中, 对自然语言的分析离不开语境以及语用推理, 预设的否定测试同时涉及语用涉入, 所以语言不是脱离语境且严格遵守语法规则而存在的文字形式, 对语言的分析离不开语境因素, 因此语言学家更多关注语用预设。不同于前者, 语用预设分析强调语境重要性, Strawson最早对语用预设做出了定义, 他认为考虑语境、语言使用等因素的预设就是语用预设。也有人认为语用预设就是交际双方的共知信息。正是因为有相同的背景知识, 交际才能顺利进行。

所以, 预设作为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也有着语义和语用的区别, 同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争议相似, 从最原始的语义预设发展到今天的语用预设, 预设的研究从真值条件到预设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预设的意义同自然语言相同也有语义和语用的区分, 本文认为预设的意义同自然语言意义相同, 不必要严格区分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而应该综合二者考虑对其进行分析。所以, 本文试着从新格莱斯的三个解释模式分别对预设意义进行分析, 而对于意义的研究新格莱斯的三个主要解释模式解释力较强的分别为三层面解释模式、明示—推理解释模式以及默认语义解释模式。三层面解释模式的重点强调语言意义的输出存在一个既可以用语义解释又可以用语用解释的中间层面, 这同样也符合预设意义的输出, 往往许多预设的产生正是由于词语的第三层面意义。

4 新格莱斯视角下预设的语义—语用界面意义

本文从预设触发语角度出发, 对预设现象进行分类解释, 根据Levinson对预设触发语的十三种分类, 本文主要对预设进行三个维度分析, 分别是词汇类、结构类和音系类。这几种预设的意义分析同样离不开语义—语用界面而单独存在。

4.1 词汇类预设意义分析

词汇类预设触发语包括确定性的描述词 (definite descriptions) 、实情动词 (factive verbs) 、含蓄动词 (implicative verbs) 、表示状态改变的动词 (change of state verbs) 、表示反复的词语 (iteratives) 以及判断性动词 (verbs of judging) 。本文将以实情动词为例在语义—语用界面意义解释模式下进行分析。例如:

(1) 今天你喝了吗?

>>a.今天你喝酒了吗?

>>b.今天你喝乐百氏了吗?

例句 (1) 中的预设a和b的区分取决于语境, 根据明示—推理模式, 交际时发话人给自己所要表达意图而提供一定证据, 听话人收到话语信息后, 结合语境对此证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对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 得出预设a或预设b的话语意义, 根据语境进行分析, 如果两个成年人进行交际, 并且说话人均是北方人, 那么很容易得出预设a的意义内容。同样, 当语境是在重复广告语, 听话人是儿童或青少年, 那么发话人通过使用明示刺激 (ostensive stimulus) 引起听话者的注意, 使其注意力集中在发话人意图上, 那么听话人得出预设b的意义。除分析语境之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喝”字来对其预设意义进行解释说明。例句 (1) 中“喝”字作为动词来使用, 如果只是用语义学的角度对其分析, 例句 (1) 是病句, 因为其逻辑结构不够完整。“喝”字缺少谓语, 句子语义结构不完整, 但在实际交际过程中, 句子成立, 这是语用的介入, 同时也是语义—语用之间的互动产生一定的预设意义。根据Levinson的“三层面”原则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分析, 从字面意义来看, “喝”是一个动词, 在例句 (1) 中表示一个动作。“喝”字的类型意义新华字典中对“喝”字的定义如下:当“喝”字作为动词, 它是一个形声字, 从口, 曷声。本义:声音幽咽。特指饮酒。还可以理解为把液体饮料或流质食物咽下去, 如喝水、喝酒等。在此句中“喝”字的例型意义有两种, 根据语境介入, 当交际中体现预设a时, 例型意义为喝酒, 若为预设b, 那么例型意义为喝乐百氏。

例句 (1) 中预设意义表达的第三个解释维度为Jaszczolt的默认语义, 从整个句子的宏观角度看, 句子的语义解释模式结合了多种默认形式, 其中包含认知和社会化默认, 对于预设a和预设b意义的理解都离不开这两种默认形式, 听话人对于“喝”字本身的认知默认是这是一个动词, 并且可以后接宾语, 这其中也包括对每个词和句子结构的分析, 在例句 (1) 缺乏宾语的情况下, 进行语用推理, 最终得出预设a和预设b两种预设, 并在语境的基础上最终推导出此例句中要表达的预设意义是还是b, 同时完成交际。预设意义的产生过程中语义和语用是相互作用, 对预设意义产生的作用也不同, 在词汇类预设中, 语言逻辑形式固定不变的情况下, 语用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用下图表示:

4.2 结构类预设意义分析

结构类预设触发语主要分为断裂句 (cleft sentences) 、表示比较的结构和词语 (structures and expressions indicating comparison) 、用来对先行词进行解释说明或补充的非限定性定于从句 (non-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s) 。本文以比较结构为例对这种结构触发的预设进行意义的语义—语用界面意义进行分析。例如:

(2) 沈阳的气温比哈尔滨还低。

>>哈尔滨的气温低。

(3) 小王的脾气比小明还好。

>>小明的脾气好。

(4) 划船比跳绳更有意思。

>>跳绳很有意思。

从例句 (2) 到是 (4) 都是比较结构触发的预设, 句中前后不同人、事物、或者是状态之间可以相互比较, 这同时也触发了预设, 那么被比较的人、事物、状态甚至活动就是预设, 预设触发的过程也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 关联理论者认为:“明示刺激会带来精确、可预期的关联期待。关联期待能够帮助受话人识别发话人意图。人类认识总倾向于追求最大关联, 因此受话人只会去注意那些有足够关联的输入 (input) 。发话人使用明示刺激, 使受话人有理由认为这一刺激具有足够关联, 值得加工处理。”例句 (2) 到 (4) 中句子本身的逻辑形式也是一种明示过程, 听话人在看到句子的整个句式的同时, 会联想到其预设意义, 这即是明示刺激所创造出的最佳关联。发话人希望听话人相信那些信息是能够通过句子本身的逻辑形式推理出来。这其中影响听话人的最关键信息则是其预设的形成。结构类预设的最大特点是句子的预设取决去其逻辑结构, 它不同于词汇预设, 所以在结构类预设意义产生过程不同于其他, 整个逻辑结构是预设形成的关键, 所以它的意义形成图如下:

4.3 音系类预设意义分析

音系类预设不同于词汇和结构类预设, 它是通过句子中的语调核心的变化而触发不同的预设。句子中的语调核心通常都是在句子的结尾处, 但同时也会根据语境的变化而移动到句子中需要强调的部分。当句子的语调核心发生该笔时, 句子的表层逻辑结构是不变的, 但是预设会发生转变, 这是收到了语用因素的影响。句子强调的结构不同, 语调核心不同, 预设也就不同。这种预设现象的决定因素是语用推理部分。所以其意义的产生如图所示:

5 结论

综上所述, 本文通过预设触发语对预设现象进行不同分类, 主要分为词汇类、结构类和音系类三种不同的类型。并分别从三层面意义解释模式、明示—推理意义解释模式以及默认语义这三种意义解释模式对其进行分析解释。这三个解释模式并不矛盾, 而是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预设意义进行了解释说明,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语义—语用意义解释模式可以对不同自然语言现象进行解释, 除了预设现象外, 还可以尝试对其他语言现象进行解释。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新格莱斯视角下语义—语用界面意义的更多解释维度。

摘要:预设研究一直存在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种分析视角, 从新格莱斯视角对预设进行语义—语用界面的分析是本文新的尝试。通过预设触发语将预设现象分为三种, 并在新格莱斯视角下根据不同意义解释模式对预设现象分析.

关键词:预设,新格莱斯,语义—语用界面

参考文献

[1]姜涛.现代汉语将来时助动词语义学—语用学界面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0.

[2]张绍杰.后格莱斯语用学的理论走向[J].外国问题研究, 2010 (1) .

[3]Jaszczolt K M.Default Semantics:Foundations of a Composi-tional Theory of Acts of Communica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5.

[4]Levinson S.Presumptive meanings[M].Cambridge, MA.:MITPress, 2000.

语义、语用分析 篇7

由于网络语言迅猛的传播功能, 越来越多的人在平常的说话中使用“亲”这个词来称呼对方并且出现在许多版本中。

一、“亲”的泛化

“亲”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的意项是:1.关系近, 感情深, 与“疏”相对2.指父母, 也单指父或母3.泛指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4.指婚姻, 结亲等5.转指新娘, 如娶亲6.指血缘关系最近的, 如亲爹7.亲近, 接近8.用唇或脸接触表示亲爱9.表示动作时自己发出的。而就淘宝体中的“亲”字来说, 这些意义已经不能满足它在现在社会中的使用范畴, “亲”字由最初的亲近的人或者亲人泛化到了可以不论年龄、性别以及身份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亲”字的流行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由于称谓语缺失而导致的称谓语泛化。1

淘宝体中的“亲”最初是从韩文化中流行而来的, 以“亲”互相称呼共同爱好者为朋友, 后来周笔畅称自己的粉丝为“笔亲”

例如:

(1) 笔畅说, 我们不仅是她的歌迷, 我们和她之间就像亲人一样, 称我们这些歌迷为“亲们”。

(2) 我们就成了“笔亲”, 笔亲, 笔亲, 笔笔的亲人

(3) 我们“轩亲”也有好多称呼, “轩亲”是最常用的。

“笔亲”是周笔畅的粉丝, 而“轩亲”是安以轩的粉丝, 另外还有超女厉娜的粉丝“梨亲”在这里X亲都表示的是歌迷或者影迷。

(4) 楼亲们!

(5) 考研的亲们, 进来说说感受吧 (天空论坛2008年6月7日)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 这里的“亲”表示的是有共同爱好的一类人, “楼亲”指的是在网站中留言的人, “们”在此处表示的是复数的意义。

再后来的网络语中, 我们就可以听到淘宝商家称顾客为“亲”或者“亲们”, 他们经常以“亲”“哦”为关键词出现在网购的对话中。

(6) 好评哦, 亲

(7) 亲, 包邮哦!

(8) 亲, 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

(6) (7) (8) 中的“亲”被发展成为一种网络的称呼语, 由于商家和买家不知道对方的年龄、性别、身份等信息, 则运用“亲”“亲们”等一类词。这样就减少了“先生”“女士”“您”等称呼语的使用, 并且拉近了买家与卖家的距离。

逐渐的, “亲”“亲们”则慢慢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大到国家通知, 高考录取通知书, 警方的淘宝体通缉令等。

(9) “各位在逃的兄弟姐妹, 亲!立冬了, 天冷了, 回家吧, 今年过年早, 主动投案有政策, 私信过来吧。” (警方淘宝体通缉令)

(10) “亲, 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亲, 9月2号报到哦!录取通知书明天‘发货’哦!亲, 全5分哦!给好评哦!” (南京理工大学“淘宝体”录取短信)

小到标志语以及生活中的问候语等等。

(11) 亲, 慢车道安全哦! (人性化的标志语)

(12) 亲, 什么时候回家?

(13) 亲们, 我们这样做对吗?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 从“亲”字最初的“亲近”“亲爱”到后来的歌迷、影迷以及有共同爱好的一类人, 再到商家中取代了“先生”“女士”“您”等称谓词, 以至于后来生活中的亲近称呼, “亲”已经在逐渐的泛化, 在其最初的意思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渐渐的应用在许多场合和语境下。这就像现代汉语的“美女”“老板”的泛化一样。美女最初指的是年轻美貌的女子2, 有人曾指出而今流行的‘美女’称谓则成了地地道道的复合式偏义词, 偏重“女”而不是“美”3, 现在不论年龄与外貌是否美丽, 都称女性为“美女”。再如《现代汉语》中对“老板”一词的解释是“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掌柜的”, 而现在“老板”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老板”称谓中的一种模式, 甚至在许多高校中研究生将自己的导师也称为“老板”。或许“美女”和“老板”这样的称呼在现代社会里会更适合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以及社会的需要。

当然, “亲”在现在的网络和生活中的使用与它本来的意思有着很大的关系, 它的泛化归根结底还是要从“亲”字最原始的意义看起。“亲”在现代汉语的解释中有“亲人”“亲爱的”“亲近”等意思, 给人感觉比较亲切。在发达的现代经济社会, 人们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而网络对于不见面的两人交流更是充满了许多未知性, 在网络对话中双方对对方的年龄、性别、身份等情况都是陌生的, 人们在称呼对方时肯定要考虑对方的年龄、性别以及身份等各种各样的未知因素。用“亲”这个词来代替其他的称呼则恰到好处, 无论男女、何种年龄都可以使用。。另外由于其“亲”的表达给人一种亲切感, 这样的交易过程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有一个很好的交流环境和氛围。“亲爱的”“亲近”等原本使用在爱人间以及亲密朋友之间的话语现在使用在不认识的双方或者认识双方以促进交流者双方的关系的作用, 真正意义上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二、“亲”的语用功能

(一) “亲”的情感指示功能。

称呼语是可以表达感情的, 不同的称呼语显示出说话人不同的感情, 在日常交际中, 称呼语已不再是简单的无生命的符号, 而是社会文化主体的思想感情的载体, 是充满色彩和激情的。4“亲”在网络中的使用以及后来的泛化, 拉近了现代社会人与人的距离, 一个“亲”字, 不仅帮卖家树立了友善诚信的形象, 也打破了现代高楼大厦屏蔽下的人际交往以及人与人之间交流匮乏的问题。

例如:

(14) 亲, 这个产品的货号是什么?

(15) 亲, 速速购买, 包邮哦。

不仅在网络中, 卖家的这种交流方式弄得后来买家也跟着称呼卖家为“亲”, 生活中我们也渐渐在“亲”的感化下感受着世界的温暖。

例如:

(16) 亲, 你什么时候回家?

(17) 吃饭了没有, 亲?

这种简简单单的问候话语给人一种很亲近的意味, 也许说话人双方只是一般朋友, 如果两个朋友或者亲密的人之间直呼其名, 这样在对方看来带有一种有意拉大双方交际的距离, 在情侣或者夫妻之间也会表示对对方的不满情绪。5用“亲”则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一个小小的“亲”字却牵动了两颗心, 联系着整个社会。这种称呼方式对于说话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心理上的变化, 会起到它独特的作用。

(二) “亲”的使用起了引起注意的功能。

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 语言不仅可以传递信息、指称事物, 还能够“以言行事”, 即表达说话人的某种意图, 如请求、承诺、规劝、威胁、批评、赞许。也就是说发话人通过言语手段, 做出了诸如陈述、警告、命令等等的行为。6言语行为在我们交际的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称谓语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用来引起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注意, 从而可以引出下文, 为接下来的交际活动准备前提条件7。“亲”字可以引起说话人的注意, “亲”字说出来就会引出接下来说话人所要说的话, 当然, “亲”在我们的泛化过程中也可以单用, 但是“亲”后会加有语气成分, 在这种情况下。“亲爱的”的意味会更多一些, 多使用在撒娇的场合或者想要别人帮忙时, 请求对方做某事的语气。当然“亲”字后所带有的语气在结合语境的情况下也就指示了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从这一方面来说, “亲”字也发挥着其引起注意的功能。

(三) 亲”在言语交际中的礼貌标记功能。

语言可以表达思想, 但语言表达的不一定就是语言表达者的思想;语言可以遮蔽语言表达者的思想。同样, 语言可以表达语言表达者的礼貌。8

当今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 人的交际活动也日益多样化, 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称谓系统还有许多不完备、不健全、不成熟的地方, 这些就导致了我们现在称谓语的缺失而导致许多称谓语的泛化。而我们在社会交际中直呼其名的方式会让人觉得是一种很粗鲁, 没有教养的行为。就像在网络交谈或者平常的陌生人谈话中, 我们因为不知道对方的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的信息而不知道怎样称呼对方。淘宝体中的“亲”则弥补了这一方面的缺失, 网络中“亲”的使用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特定称谓, 如:先生、女士、小姐等, 并且提高了网购中交谈的效率和速度, 即不会因为对方的称呼而花费太多的时间, 而是直入主题。“亲”字一般使用在十分亲密的两人之间, 其次, 就是用在毫不认识, 不了解对方任何信息的情况下, 用“亲”来充当不明确的称谓语, 无可称呼时选用“亲”, 就代替了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的“喂”或者直呼其名的不礼貌情况。我们可以用“亲”字来称呼不管是任何性别、年龄、职业的人, 不用去考虑对方的称呼问题, 使用“亲”既节省了繁杂的语言称谓系统的选择体现了一种礼貌与恭敬, 说话人也就不会给他人留下没有礼貌、没有教养、粗鲁至极的印象。

(四) 话语的诙谐性和人性化功能。

“亲”在网络中的使用以及其渐渐的泛化使得现在许多的官方语言也选用淘宝体的方式来发布。

例如:

(18) 亲, 注意避让行人哦! (交警宣传淘宝体)

(19) 亲, 慢车道安全哦! (交警宣传淘宝体)

(20) 亲, 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亲, 9月2号报到哦!录取通知书明天“发货”哦!亲, 全5分哦!给好评哦!2011年7月, 南京理工大学向录取学生发送“淘宝体”录取短信。 (高考录取短信)

(21) 亲, 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照有木有?快来看, 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这是个国际组织, 马上要在裴勇俊李英爱宋慧乔李俊基金贤重RAIN的故乡韩国建立喔~此次招聘研究与规划、公关与外宣人员6名, 有意咨询65962175~不包邮。外交部微博淘宝体)

从这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许多正式场合下也渐渐引入了淘宝体的语言, 官方语言的亲民化特性显示了出来。原本官方发布的语言应带有严肃的意味, 让官方的权力阶层有了命令和统治的语气, “亲”字所具有的特性让话语充满了诙谐性与亲民的感觉, 可以看出政府的平民化, 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的与民众交流。在民众心中减少了政府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感觉, 真正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情怀。“亲, 注意避让行人哦!”这样的贴心话语是每个民众都想看到的。当然“亲”也给人一种很俏皮的感觉, 让“严肃”不再“严肃”, 又不缺失语句想要表达的功能。一个“亲”字简单而容易, 让话语具有了趣味性, 带上了调侃的喜剧色彩。在中国广播网的调查中, 目前数据显示认为“这么可爱的语言, 即使想骂人都骂不起来”。夏学銮曾经说过:“语言就是有生命力的, 是时代的产物, 网络语言的出现不仅是网络发展的呈现, 更是社会文化多元交融的反映”。国家的政府部门用淘宝体中的“亲”来宣传政策体现着与时俱进, 以特别有亲和力的方式与民众交流。用一个“亲”字改变着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只是转换了一种说话方式, 便让这个国家更加的亲和, 政府更加民主化, 我们的政府部门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 “亲”在社会中的使用还有一定的限制性, 由于语言发展所具有的局限性, 在使用时也要相对注意其语境以及使用人群。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客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9语言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中使用才能发挥语言本身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在政府机关发布的官方语言中, 虽然其中有很多亲近民意的语气和意义, 但是对于这种发布方式是否会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如:在马路上碰到陌生人问路时, 你会问:“叔叔, XX路怎么走?”但你不会说:“亲, XX路怎么走。”这样的问路方式会让人觉得很诧异, 而且不符合逻辑。其次是使用人群的限制, “亲”只是大规模的使用于网民中, 那非网民对“亲”的使用就不会像他们那样手到擒来了, 当然使用“亲”的年龄层次也会有一定的限制。

例如:

(22) “叔叔, 人民路怎么走”,

(23) “师傅, 现在几点了?”

“叔叔”“师傅”“阿姨”等这样的称谓方式应该能够让大多数人接受, 当网民等使用“亲”字的人群在向非网民传达这种信息的时候, 他们应该不会很快就能够接受和熟练的。要是你在马路上碰到陌生人问路时, 跟非网民说:“亲, XX路怎么走。”这样的问路方式很容易产生误会。因为“亲”在现在的使用范围下只是在两个面对面或者不见面的两个熟悉、亲密的人之间。而这样的问路方式会让人觉得很诧异, 在他们看来让人大跌眼镜。所以, “亲”字还处在一定的发展阶段,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有些人会很不习惯或者很陌生, 这些问题在使用的时候都是需要考虑的。

总结: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和价值观念的变更, 称谓语也越来越广泛, “亲”在发展过程中语义的泛化正在慢慢渗透着社会中的各个领域, 其自身所具有的有别于其他称谓词的语用功能也是很独特的, 但在正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要注意“亲”的使用场合, 以真正达到语言交际的功能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史李梅.淘宝体中亲字的语言学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 (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素.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3]、王劲松.美女称谓语泛化的原因及文化意蕴.[J]科技咨询导报2007, (24)

[4]、王瑞敏.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分析[J]安徽文学.2006.10

[5]、来鲁宁, 郭萌.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12

[6]、伍铁平主编.普通语言学概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

[7]、李晓静.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研究初探.[J]语文学刊2007.3

[8]、谢朝群, 林大津.语言礼貌的哲学维度.[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05)

上一篇:昌江核电下一篇:大血管疾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