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鲁迅

2024-05-23

药鲁迅(共8篇)

药鲁迅 篇1

鲁迅《药》读后感

听完施奕老师讲解鲁迅先生的《药》以后,我对中国旧农村里的广大农民有了一点见解。他们生活在一种似人非人的世界里,过着麻木不仁的生活。暂且说是麻木不仁吧,他们是无奈的,就连如何坠入这麻木不仁的圈套里的,他们也许也全然不知。可悲,真的可悲。

馒头是吃的东西,那蘸了革命烈士鲜血的馒头就成了药了吗?现在看来恐怕是十分荒唐的,不可理解的。可是在那个时候,辛亥革命时,虽然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可人民的思想毕竟还是没有解放。

有很多人说华老栓夫妇麻木但是爱子,我认为这恐怕不是的,他在茶馆中忙碌了大半辈子,勤勤恳恳地劳动,为儿子治病而省吃俭用。为儿子治病掏出积攒多年的洋钱,就只换取了几个人血馒头,这是愚昧落后的表现!

鲁迅先生通过夏瑜这一角色,表达出同情、赞美,也表达出当时民众的落后愚昧,统治者的凶狠残忍。同时也一语双关地道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没有获得群众的大力支持,但文中在清明节坟头出现的花环,说明革命者仍然在怀念他,革命火种还没有--———也不会被扑灭。它在黑暗中给人以希望。

《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的是为谁,却还要因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鲁迅先生用他的一支笔,将当时整个社会浓缩到简短的文字中,字里行间都射出残酷的社会现实!发人深省。

许皓越六(7)班

药鲁迅 篇2

一、看客的个像

“哼, 老头子。” (看客之一) “倒高兴……。” (看客之二)

无形无影, 但如影附形, 先声夺人, 神秘莫测, 一上来就揪住了人们的心。“哼”, 似乎是由气生愤而故作鄙弃语, 心理趋向颇为隐晦曲折。“倒高兴”三字则应是赤裸裸地抒发其妒忌之情了。在这里, 不用描绘形象, 也不用添加动作, 仅仅用语言, 简短的六七个字, 就足以让人明白:人人都想得到这付药, 却孰料被华老栓占了先;人人都是看客, 其实华老栓也不例外。在这里, 我们看到小说艺术要遵循“优化组合”原则的一个典范, 即尽可能地用最少的字传达最丰富的内涵。

如上所言, 此两句用语虽少, 洞穿力却极强, 讽刺意味也很深。它是对华老栓迷信无知的有力延伸和扩张。

“老栓又吃一惊, 睁眼看时, 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前面已至少有两个看客出现, 所以此处用一“又”字。老栓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看杀人 (或者来取人血馒头) 。所以他感到吃惊。有人认为, “又吃一惊”表现了华老栓胆小怯懦的性格, 笔者不敢苟同。“几”, 指不定多数。据情形推测, 应该至少三个。与前两个相比, 这三个形诸视觉而非诉诸听觉, 侧重肖像与行动, 而且注意以点带面。“一个还回头看他, 样子不甚分明, 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 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这种变化, 从作家方面分析, 是尽量追求小说的艺术性。从文本世界分析, 事件发生的时间已经有所推移, 人物心理也进一步加强。“样子不甚分明”, 客观因素在于天未大亮, 主观因素在于为去看杀人而着急赶路, 这是关键。尤其“食物”之比喻, 形容见神, 入木三分, 非画师般的描摹术而不能。可以理解为:好长时间没看杀人了, 如今可逮着一个机会, 赶紧去看, 晚了就抢不到有利地形了。这种变化从读者接受而言, 能让人在阅读时一步比一步感到心灵的震撼。

以上是看客的个像, 主要运用语言和肖像描写。

二、看客的群像

从“老栓看看灯笼”至“几乎将他挤倒了”是群像, 主要写看客的行动和情态。

“仰起头两面一望, 只见许多古怪的人, 三三两两, 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 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群像之一)

“古怪的人”是神情古怪, 似有所期待;行动古怪, 似焦灼不安;目的古怪, 满足久渴的刑肉弑血的欲望。“鬼似的”, 特引人思考。人而为鬼者何?表现了作者对此类麻木不仁者的极度愤慨和贬斥。“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自然, 见多不怪, 积习为常。这就暗示老栓在心理上和看客融合了。此一节, 鲁迅先生以强烈的主观情感贯注于字里行间, 笔调之沉痛透示出所传达信息之悲哀:这就是中国普通人中的大多数, 唉!

“———一阵脚步声响, 一眨眼, 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 也忽然合作一堆, 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 便突然立住, 簇成一个半圆。” (群像之二)

写 (群像之一) 重在用“怪”字来形容, 画 (群像之二) 重在用“一”字来数量。一个看客, 又一个看客, 再一个看客, 三三两两的人, 加进老栓, 再拥进一大簇人, 集合成一堆人。此处纯用漫画式勾勒, 兼以摹声、描形的散文笔法, 雕镂出一个观众如潮的骇人场面。

“老栓也向那边看, 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 向上提着。” (群像之三)

鸭子被人用手捏住颈项, 向上提着, 显然是准备屠宰了以供宴筵。可以想见, 这些看客的命运与现在正在被屠宰的、并被做成药用馒头的革命者的命运不会有什么区别。“无形的手”显然指精神麻痹。被清洗了大脑因而不再具备一种自主精神的人, 是最可怜的人。

杀人结束, 在诸看客即将鸟散之时, 作者又回马一枪:“‘这是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 但他并不答应。”从文本语境推测, 或许有人问了, 或许没有人问;也许有一个人问了, 也许有很多人问了。与前文的个像、群像相比, 作者在这里似乎有意写看客的“不定像”。“不定像”是对个像和群像的有意识的综合。在明确化之后又进一步模糊化, 不仅使麻木不仁、愚昧无知的看客性格表露无遗, 而且使所有的看客都尽收眼底, 所有的哀愤都攒聚心头。所以, 这一枪是必要的一枪, 是最后一枪, 更是惊心动魄的一枪。

《药》中“看客”形象的突出, 有其特制的文本背景。可怕的刑场, 恐怖的杀人事件, 凶残的刽子手, 无助的被杀者, 以及肃杀的天气都构成一种客观存在的压力和吸力。《药》所描写的社会历史已经过去了, 但是我们看到, “看客”作为一种人物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谈鲁迅小说《药》中的人物出场 篇3

人物是小说里的关键因素,一部小说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塑造的成败,而人物的出场在人物的塑造中又占有重要地位。巧妙而艺术的人物出场对于展现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吸引读者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名著,其中的人物虽然不多,但作者在安排一些人物的出场上却匠心独运。笔者试图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药》中几个人物的出场。

一、华老栓

华老栓是小说中最先出现的人物,他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一步步被推向观众的。小说开头有几句自然环境的描写:“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一片阴冷、萧瑟、凄凉、死寂的景象。文字简洁,却含义深刻。秋天的后半夜,寒意正浓。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什么都睡着,死寂,没有生机。作者在描写屋外环境的同时,也暗示了辛亥革命前后的黑暗社会,像华老栓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正在黑暗中昏睡。我们再来看屋内:遍身油腻的灯盏,可见家庭的穷困;茶馆的两间屋子,交代了全家的生计;青白的光,映出的是清贫、寒酸的景象;老女人的声音是老伴关切的问候;里屋里的咳嗽,暗示生病的儿子。作者用极其简省的语句迅速交代出人物的生存背景、家庭状况。老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

本应是人们熟睡之际,华老栓忽然此时起身,莫非有什么要事?人物一出场就为读者设下悬念。华老栓起床后,老伴掏出洋钱,肯定是要买什么东西。他接钱的表现:“抖抖的”、“在外面按了两下”,小心谨慎的动作掩饰着内心的恐慌。这就更增加了读者的疑惑,于是读者被紧紧抓住,跟随老栓由家中走上街头,去追问个究竟。

二、康大叔

康大叔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前后两次出现。一次是在刑场上,当华老拴战战兢兢地躲在众多看热闹人的后面等药时,他突然出现在老栓面前。“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这简单直白的话语中可见此人粗鲁、贪婪的本性。然后作者写他的眼光正像两把刀,一幅凶神恶煞的模样,以至可怜的老栓在他的面前像缩小了一半。我们知道,此时的康大叔刚杀了夏瑜,就立即与老栓做起了人血馒头的交易。“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个细节让人看了不寒而慄,以至老栓不敢去接,而康大叔毫无半点惧色,充分暴露了这个封建刽子手凶残的本性。“嚷、抢、扯、裹、塞、抓、捏”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粗鲁、焦躁、贪婪、狡诈的特点。

康大叔第二次出场是在第三节茶馆一场。众多茶客济济一堂正在闲聊之时,康大叔又是突然出现。一个“闯”字很自然让人联想到《水浒传》中泼皮牛二出场时的“撞”字,未现其形,先临其势,活画出了这个封建爪牙目中无人、横冲直撞的凶恶嘴脸。再看他的扮相:“满脸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钮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1]不修边幅,完全一幅流氓相、恶人相,浑身散发着蛮横霸道、老子第一的气息。他说话总是嚷,愚昧无知,缺乏教养,却自以为是。这个人物的出场很有特色,富有威势,他的出现迅间改变了整个场面的气氛。第三节中他高声喧哗,独唱主角,自鸣得意,众茶客“恭恭敬敬”、“笑嘻嘻”,就连花白胡子这位长者在他面前竟表现出低声下气地媚态。

我们不妨将康大叔的出场与《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回里王熙凤的出场作一比较。此回是以黛玉为引线引出贾府中的众多人物。当黛玉正与贾母叙话之际,就听“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同样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貌似自责礼貌的语言,其实显示出的是王熙凤在贾府尊贵受宠的地位。因为除了王熙凤,没有人敢在贾母面前如此“放诞无礼”。这也就难怪黛玉要纳罕寻思。王熙凤不是一个人出来的,而是被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出来的,众星捧月一般,好不气派。再看她的打扮,“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从头到脚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完全一幅贵妇人的气派、大家的风范。“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2]万般风情集于一身,摄人魂魄,美丽的背后又让人领略一股威寒之气。

康大叔同王熙凤都是塑造得比较成功的人物形象,但又是相互对立的两极,一个是封建统治者的走狗,一个是封建大家庭的贵妇人。康大叔前后两次出场,一次是在夜间,比较模糊,初次亮相就匆匆离去;一次是在白天,相对明晰,茶馆成了充分展示他的舞台。这就犹如一个人由远而近,开始看到的是他的轮廓、大致印象,进而看清他的面相、他的眉目。王熙凤则不同,她的第一次出场就充分展露自我形象,尊贵、泼辣、富有心计的特点跃然纸上,大有先声夺人之势。鲁迅在刻画康大叔时用的是比较俭省的语言,而曹雪芹在描写王熙凤时则是挥毫泼墨,精雕细刻,极尽语言之能事。一个犹如黑白二色的中国传统山水画,一个犹如铺彩镂金而成的西方油画。

三、夏四奶奶

夏四奶奶是小说中最后出现的人物,作者在安排她的出场时也是十分讲究的。夏家这条线作为全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置为暗线藏而不露,直到最后才让夏四奶奶出场,而且被放在坟地这一特殊的场景,渲染悲剧气氛的同时,也给读者一个最终的交代。

夏四奶奶上坟的时间安排得比较巧妙。同是清明扫墓,华大妈早早到场,祭奠一通,呆坐着,夏四奶奶姗姗而来。为什么她没有在华大妈之前来?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她见到华大妈时的表情,“有些踌躇”,脸上“现出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这些细微之处真实的反映了夏四奶奶当时矛盾的心理。从前面坟场布局的描写我们知道,坟场中间有一条小路,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庾毙的人,右边是穷人家的丛冢。由此可见封建礼法的森严,即使人死了,也要在他们之间划出严格的界线。夏瑜是被封建统治者正法而死的,按照封建正统思想,造反杀头,天经地义。作为他唯一的家人夏四奶奶,愚昧落后,受封建思想愚弄的普通劳动者,自然觉得这是丢人不光彩的事情。她想早早上坟不见别人,却又偏偏碰上了华大妈,路左边儿子的坟明明摆在那儿,所以她“踌躇”、“羞愧”。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统治的罪恶。

夏四奶奶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寥寥几笔,却富含深义。“半白头发”来哭黑发人,其情其景让人痛心。“襤褛的衣裙”、“破旧的朱漆圆篮”,典型的赤贫家庭,印证了前面康大叔所说的“榨不出一点油水”。这一切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悲惨的生存境况。

总之,华老栓、康大叔、夏四奶奶这三个人物的出场描写都各具特色,其中尤以康大叔的出场最为精彩,他们都为小说增色不少。

注释:

[1]施耐庵.水浒传[M].长春出版社,2006.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鲁迅《药》的研究 篇4

曾经有些人认为《药》的故事有着两条并行的线索,瑜儿同夏四奶奶的亲子关系和小栓同老栓、华大妈的亲子关系。只就亲子的关系来说,应该把瑜儿和夏四奶奶的关系认作主要的,小栓和老栓、华大妈的关系认作次要的。其实这小说的情节的内在联系,不见得在亲子的关系上。从故事的发展看来,全篇以夏瑜的革命为中心线索,其他情节是由此生发出来的。“吃烈士”,也象是一条无形的线索:固然小栓吃了血馒头,是鲜血淋淋的。浑身黑色的刽子手康大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以杀头为业,还要把烈士的鲜血来换硬硬的一包洋钱。管牢的红眼睛阿义把烈士的衣服也剥下来去换饭食吃。最可痛恨的是夏三爷,谋害自己的侄子,二十五两雪白银子的赏金落腰包。告发的、审判的,也都从杀害烈士得到了好处。还有什么花白胡子,什么驼背五少爷,有意无意的也无非是帮凶。

徐锡麟烈士和秋瑾烈士等就义于民国成立前四年多。鲁迅先生有感于辛亥革命时期烈士们死得寂寞而写《药》,这里反映出来了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不知道发动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性,少数人难以战胜强敌,结果不免寂寞而死。可是这只是《药》的一个方面,这篇小说有其更重要的光明的一方面。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上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

《药》的后半篇上,从华大妈的眼睛看瑜儿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瑜儿的母亲自言自语的说,“这没有根,不象自己开的!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花环的存在,出于她们的意料,所以鲁迅先生说是“平空添上”去的。这个花环的加上,暗示着革命者虽然寂寞而死了,可是革命的种子已经播下,将要发芽成长,开花结果,革命终于获得胜利。这是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的表现,值得我们注意。所谓“平空添上”,其实只是对本篇所写的情形而说。瑜儿的母亲夏四奶奶是不了解其儿子革命的伟大意义的,只因感到世态炎凉,认定“亲戚本家早不来了”。以为丛冢荒地,“孩子不会来玩”。可是照孙伏园先生《鲁迅先生二三事》上说的,当时景仰秋瑾烈士的人并不少。她有许多同志和大通学堂的学生,到了清明时节,暗暗地到她坟上去放一个花环是可能的事。秋瑾烈士就义时孙伏园先生还只有十三岁,也曾经偷偷地跑上龙山去瞻仰过她的遗体,那棺材是白木的。龙山就在古轩亭口西面的附近,是不难上去的。所以这个花环的放上,并非由于凭空的幻想,原也有其现实的根据。虽然只是一个花环,短短地写了几句,可是这在全篇小说,却起了根本性质的变化。——有了这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光辉的照亮,我们就觉得无所谓悲观、感伤了。虽然鲁迅先生自己认为“《药》的收束,分明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

鲁迅先生为着“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在作品的篇幅上,总是描写黑暗面的字数多。《药》也是这个样子。可是同时,他是更注意于英雄人物的歌颂的,《药》的第三段上写瑜儿,已经关在牢监里要牺牲了,仍然尽力地宣传革命,“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希望促使人觉悟起来。坚强有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英雄气概,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鲁迅先生和徐锡麟烈士、秋瑾烈士都是绍兴人,曾经在日本一道留学,对于他们的被害是很激动的。他在《范爱农》上写道:“……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务,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大家接着就预测他将被极刑,家族将被连累。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我是主张发电的,……”(注)在《药》上,写了刽子手康大叔对瑜儿说的话:“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接着写了这样的一行:“阿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驼背五少爷在茶馆里过日,来得最早,去得最迟。花白胡子的人是油腔滑调的。连二十多岁的青年,也是坐在茶馆里和刽子手一鼻孔出气。鲁迅先生对于这种情况很激动。这一行写得非常沉痛,也是非常气愤的。

秋瑾烈士被害时正当清朝末年,封建统治阶级已经腐败到了极点,不能抵抗各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只知道加紧剥削、压迫人民以媚外,屡次丧权辱国,又有种族的岐视;人民敢怒不敢言,痛苦不堪。徐锡麟烈士在安徽起义,杀死了巡抚恩铭。他也被杀。当时秋瑾烈士在绍兴主持大通学堂。这是她和徐锡麟烈士等同道组织的革命机关。被人告密,也就被害。这是够使人痛心的了,可是驼背五少爷等麻木得敌我不分,终日在茶馆里发谬论,与刽子手为伍,以说笑为能事,连二十多岁的青年,居然也说革命的行动为发疯。这真是令人气愤的。

鲁迅先生用在《药》上的表现手法,有两个特色值得我们注意研究,就是气氛的点染和侧面的描写。我们读《药》,尤其是它的首尾两段,总觉得是阴森森的。是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有时也可以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来往的人,很象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为群众谋幸福的志士,死得这样寂寞。这也显得腐败的统治阶级手段的卑鄙,不敢在光天化日下行刑,这样偷偷摸摸地杀人。这种气氛的`点染是有助于烈士死得寂寞这意境的表达的。

第四段写墓地的情况: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得层层叠叠。华大妈在她儿子的坟前哭了一场,呆呆地坐在地上。微风起来,吹动她的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夏瑜的母亲,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惨白的脸上,现出羞愧的颜色。在她儿子的坟前,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伤心得将要发狂的样子。她们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站在一株没有叶子的树枝上的乌鸦。在这景象里写足了悲凉的气氛。这以后写出夏瑜坟上的花环来,才显得更出色。——革命者虽然被害死,可是还有更多的革命者在敬仰先烈,纪念先烈,将要继承先烈的遗志轰轰烈烈地起来革命。革命是不可以扼杀的。

夏瑜在牢监里宣传革命的英雄行为,和他所宣传“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强有力的词句,都只从刽子手的口中谈出。夏三爷出卖侄子的无耻行为,和红眼睛阿义剥烈士衣服图利的卑劣手段,也只从刽子手的谈话中说明。原来是几个场面,要用许多笔墨才能叙述清楚的,这样只简单扼要地几句话就表达明了,而且对照鲜明强烈,也是深刻生动的。这是“侧面描写”的优点。

在全篇四段中,第二段比较短,是过渡性质的。第三段来得紧张,烈士的革命精神和群众的麻木愚蠢状况,都在这一段中刻划出来。杀害了自己种族中志士的刽子手,到了茶馆里有如此威风,这样受到尊敬。尊敬这种刽子手的驼背五少爷和花白胡子的人等,也对牢头称兄道弟。他们在当时,原是普通的茶客。这是什么样的社会!

这第二、三的两段文字,反映着严重的社会病态。驼背五少爷和花白胡子的人等,对于革命者的故事好象是比较疏远一些的。可是在为“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而“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的原则上,有其重大意义。

小栓吃了烈士的血;可是他年幼无知。老栓和华大妈,把烈士的血拿来做药给儿子医病,无非由于迷信,自然也是麻木了的。他们本是善良的劳动人民。他们盖的夹被是“满幅补钉”的。把多日辛苦所积的洋钱去买人血馒头,为的是想救儿子的命。终于弄得“人财两空”,是上了当的。老栓天还没有亮就出去买人血馒头,路上遇见几个人以后,就“按一按衣袋”,知道“硬硬的还在”,这才“仰起头两面一望”。这固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多歹人,随时要防被偷窃,可也说明了他对一包洋钱的重视,因为积存起来是不容易的。鲁迅先生对于有了缺点的劳动人民,基本上还是给予同情。这和对于满脸横肉、一副吃人凶相的刽子手表示十分痛恨的态度固然不同,和对于游手好闲、诬蔑革命为发疯,污辱烈士、甘心做奴才的驼背五少爷和花白胡子的人等表示十分厌恶的态度,也是两样的。我们应该细细地辨别;虽然《药》也写在“五四”运动以前,当时鲁迅先生还是进化论者。

第一段上写着“一条丁字街”,就是从龙山方面经过府横街到古轩亭口去的地方。衣服前后有一个大白圆圈的“号衣”,当时那白圆圈里是有“兵”或“勇”字的。虽然是细小的地方,鲁迅先生也不随便乱写。

鲁迅《药》的现实意义 篇5

在《药》中,作者安排了一明一暗华家和夏家的故事。华家主要写了茶馆主任华老栓夫妇为了患痨病的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的故事,而引出了革命者夏瑜的故事。因为华老栓买的人血馒头就是满蘸着革命志士夏瑜的鲜血。作者安排了华家和夏家的故事,自有其深刻含义。华家和夏家合称华夏,而华夏其实就是中国,因为中国古代称为华夏;华家和夏家的故事就是中国的故事。华、夏两家的悲惨遭遇就是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写照。封建统治阶级对华夏实行一文一武两手。康大叔代表了统治阶级,对华家实行文治(欺骗),对夏家实行武功(镇压)。

小说开头: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这里的夜景语意双关,既交代自然环境,又交代社会环境。月亮下去,太阳未出是最黑暗的时候。接着交代主人公华老栓和故事发生的地点,茶馆的两间房子里,渲染了悲剧气氛:阴暗、凄清、恐怖。华老栓忽然坐起身,和华大妈对话,交代了华老栓的出门,负有特殊使命,就是为了救治自己儿子的.痨病购买一份特殊的“药”——人血馒头。旧时迷信以此可以医治痨病,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但是病急乱投医的华家夫妇为了独子华小栓的病豁出去了。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把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钱来得不易,藏得十分谨慎。这样的动作,既是老年人通常有的动作,又是内心激动的表现,很好地刻画了人物心理。

华老栓赶赴丁字街口刑场,小说中整个刑场环境阴森可怖,整个过程都是在无声中进行,场面寂静得令人窒息,整个场面都是华老栓眼中所见,看得具体真切,像他这样的看客为数还不少,形成一个无声的海洋。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是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当革命志士被杀时,现场的群众的麻木状态是如此地可怖。小说的第一部分是写华老栓下半夜起来,带上钱来到刑场,如愿以偿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从刽子手康大叔手里拿到了饱蘸着夏瑜鲜血的人血馒头。

小说的第二部分是写华小栓吃下了父亲带回来的人血馒头。

小说的第三部分写了茶馆里众人的议论,从侧面写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写了他在狱中还继续做鼓动工作,虽然得不到回应;也写了夏瑜的牺牲是因为家族中夏三爷的告密,在这部分里,革命志士夏瑜的形象进一步丰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夏瑜作为革命的先行者,他的勇敢、乐观和坚强,也可看出鲁迅对革命的基本态度,还是赞赏的。

小说的第四部分,华、夏两家的母亲在坟场相会,两条线索在这里交汇,两家的悲剧合在一起,所不同的是夏瑜坟前多了一个不知从那里来的花圈,小说情节达到高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仅华老栓夫妇愚昧,就连夏瑜的母亲也不知道儿子牺牲的意义,还信迷信。

小说最讽刺的地方莫过于华老栓买的人血馒头就是蘸的夏瑜的鲜血,夏瑜是为无数人的未来和幸福牺牲的,最终却被为之付出生命的人,吞噬了自己的鲜血,这是极其让人感到悲凉的事实。夏瑜作为革命的先行者,他的勇敢、乐观、坚强的人格精神,自有其价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革命者和被拯救者之间存在着很严重的隔膜。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不是革命志士的过错,这是因为社会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另外,后来的辛亥革命能够得到胜利,由无数群众献身参加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但中国是个大国,城市和乡村,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注定了他们对革命的认识不尽相同,而中国又是个愚昧落后的文盲大国,国民精神的再造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夏瑜的死并没有在相当一部分群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也没有惊醒不少麻木不仁的群众,这是事实,但是夏瑜死后,辛亥革命终于爆发,并取得了成功,更是客观的事实。因此,我们对此不能采取消极悲观的态度。

鲁迅《药》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6

【教学目的】

1、认识本文以明暗两线结构内容、组织推动情节的方式,并理解这种结构方式在表述内容、突出主题上的积极作用;

2、学习以人物的言行、心理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手法;

3、辨析以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以及表现主题的作用;

4、理解本文人物的典型意义,通过人物认识作品深刻而重大的主题

【教学重点】

领悟双重主题,把握双线结构、品味凝练含蓄的语言

【教学难点】

标题的含义,花环和乌鸦的作用

【教学设想】《药》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但教读本课有很大的困难,因为鲁迅的作品本身比较难读,而且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或者对鲁迅不感兴趣,或者对这篇《药》不感兴趣因而,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讲授本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单纯的教授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教学效果不一定很好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加强班宜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通过质疑、解疑、讨论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可以适当向课文细节品味方面延伸(参考韩军的《我教鲁迅的〈药〉》)平行班可以适当讲授,围绕情节、人物和主题三个重点,突出描写技法和语言品味,尽量让学生多活动,课堂教学重在引导课后“思考和练习”要有机地贯穿到教学过程中本教学设计以平行班为例

【教学方法】

1、点拨法

《药》是一篇思想深刻、意蕴丰富的小说,为了在教学中避免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本课教学不但在教材的处理上要采取了避重就轻、主次分明的教学原则,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要借鉴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相机诱导”所谓“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比如,小说情节的交织物——人血馒头、交织的人物——康大叔,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典型人物的性格分析等,要“点”;而夏瑜作为革命者的可敬及作为失败者的可悲、小说结尾处的“曲笔”等,要“拨”

2、多媒体辅助法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制作教学幻灯片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

由《呐喊自序》导入,小说背景暂可以不交代,等到讨论主题时再补充,从而节约时间让学生读文本或者只交代两点:

①小说写于194月25日,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后来又收在《呐喊》文集中。

②它是以秋瑾的被杀为背景的秋瑾死于19。

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呐喊自序》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呐喊自序》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初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初读课文时,学生对阅读疑难点进行标记可以进行字词梳理,也可以在第二课时以检测的形式进行)

⑴请把能体现小说时代背景和社会政治情况的有关人物服饰、语言、环境描写的文句勾画出来(此教学任务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完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文本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从而能更好地赏析作品)

教师巡堂点拨,逐步缩小范围(尤其是暗示社会环境方面的),引导学生画出以下几句即可。

①“……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色的镶边”

提示:“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是清朝士兵衣饰的特点,作者通过衣饰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清末

②“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提示:通过人物语言交代社会背景,说明这是清朝末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③“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提示: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坟地环境,层层叠叠的坟冢,表现了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和阶级压迫

⑵讨论:作者通过上述描写,反映了怎样一个典型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文反映的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

2、二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学生第二遍阅读课文时要求准备:

(1)讲述《药》所包含的两个故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与结局交待清楚,要给小说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2)讨论:《药》的情节包括几个部分;比较两个故事叙述方法上的区别

(3)讨论:小说两条线索是怎样连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

在以上讲述和讨论过程中,教师订正、筛选学生的语言,板书作品明、暗并行的双线结构图,同时完成“思考和练习”二板书依次出现的顺序应是:1.华家的故事情节;2.夏家的故事情节;3.两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明、暗线;5.两条线索的连接、交织、融合的地点

提示:

①小说主要写了华、夏两家的事(华夏就是中国);

②资产阶级革命者――夏瑜

人民群众――华老栓、华大妈、夏四奶奶、驼背五少爷等

封建统治者的爪牙――康大叔

●《药》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家故事,暗线是夏家故事

●双线连接、交织的事物是“药”,即“人血馒头”

●双线连接、交织的的人物是刽子手“康大叔”

板书:

情节明线(华家)时间地点暗线(夏家)

开端老栓买“药”一个秋天的后半夜刑场(连接)夏瑜就义

发展小栓吃“药”当天早上茶馆(交织)夏瑜血被吃

高潮茶客谈“药”当天上午茶馆(交织)茶客谈夏瑜

结局华大妈上坟第二年清明坟场(融合)夏四奶奶上坟

三、小结及作业

小说的文体特征是:以叙述和描写笔法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情节细腻完整地刻画人物性格;允许进行艺术虚构其鉴赏方法是:抓住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所描述的环境、情节和人物;填补小说虚构世界的空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进行理性思考分析,作出审美判断本节课我们主要是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请结合课后练习三,细读课文,了解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鉴赏小说的技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

教学过程:

一、鉴赏主要人物(讨论、点拨)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药》的“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避免教师枯燥的讲解,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人物性格讨论,并品味凝练含蓄的语言,完成课后练习三)

华老栓

1.华老栓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提示: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困难(如,“满幅补钉的夹被”),地位低下(如,“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

2.华老栓有哪些性格特征?

提示:愚昧、落后他爱子心切,深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儿子的病,他能为买到这种药深感“爽快”(如,对他“……觉……变……得……有……”这些充满信心的神情描写),感到“幸福”(如,对他“……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的心理描写),他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不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见“……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又表现了他麻木、无知但他又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见:高潮部分对老栓的外貌、动作的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开端部分有关对老栓的动作描写;如,“老栓接了”显得庄重,“抖抖的装”显得激动,“按了两下”显出小心瑾慎,这些都联系着他内心活动显现着性格;再如,“吃一惊”不但写出场面的可怕,并显现了老栓的胆怯,“按一按”写出了老栓的钱来得不易和对钱的珍惜,以及对儿子医病的渴盼,“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写出了他对钱珍惜及惊惧神态,又“不敢拿他的东西”更体现了他的胆怯与善良及其矛盾心情),应当说这些才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

3.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提示:可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他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造成的

夏瑜

(分析之前,教师可介绍一些夏瑜这个人物形象的背景材料,补充秋瑾和徐锡麟的事例,并适当讲解一些生活原型与艺术典型的关系分析夏瑜时应紧扣课文进行分析)

夏瑜在作品中没有出场,作者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

1.夏瑜的身分、家境和对革命的认识是怎样的?

提示: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家境贫寒,对革命矢志不渝,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

2.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提示:既赞扬其精神,也形象地指出他的斗争的悲剧性;即,他的主张、行动、牺牲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同情;但他的牺牲并非毫无影响(参见高潮和结局部分)

康大叔

1.他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提示: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是直接杀害夏瑜的凶手,但还不是罪魁祸首他对群众蛮横凶恶;对革命极端仇视是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其间可联系人们对他的“笑”和“敬”的后面隐藏着“怕”来分析,适时完成“思考和练习”)

2.康大叔有哪些性格特征?

提示:他凶暴、残忍、贪婪、无耻(可用关于对他的语言、装束、动作描写,尤其是那些动词的使用来分析,如:嚷、抢、扯、裹、塞、抓、担、捏、哼——表现了他的凶狠、贪婪;闯、披、散、捆、嚷——表现了他的蛮横、凶暴并通过对作者选词的.推敲,同时完成了“思考和练习”)

小结:作者以鲜明的爱憎描写了以上三个人物,也可说是三类人物的典型;即,资产阶级革命者、人民群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情节的设计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板书:

人物人物特点作者态度表现手法

华老栓勤劳善良愚昧麻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夏瑜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赞其精神深感悲哀侧面描写

康大叔蛮横凶残贪婪无耻批判痛恨动作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二、分析文中的其他人物(通过朗读进行鉴赏)

1、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包好,包好!”至“驼背五少爷点着头说”思考:这段对话描写体现了茶客们怎样的性格特征和对革命者夏瑜怎样的态度

提示:这段对话描写,用个性话的语言写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康大叔的凶残、盛气凌人、极端仇视革命;驼背五少爷趋炎附势、幸灾乐祸、反对革命;花白胡子低声下气,不理解革命;二十岁的人麻木无知,不理解革命

2、至于阿义、夏三爷、华大妈、华小栓、夏四奶奶等人,他们精神麻木、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的结果,可简要分析,或者在以上人物分析中顺带提及即可

三、小结及作业

作者以爱憎分明的感情,塑造了几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那么,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呢?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些形象?思考课后练习一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归纳《药》的主题和标题作用,自然环境的作用

2、讨论几个疑难问题,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鉴赏

教学过程:

一、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两节课的授课内容后,布置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药》的主题是什么?(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一)

在学生分析小说主题时,教师应向学生指出:“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考察”“其次,还得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

在讨论时学生可能提出多种见解,教师补充资料,以引起学生讨论

鲁迅与友人谈到《药》时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

《药》的主题可作以下概括:

小说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作品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现实,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2、《药》的标题有什么作用?(板书要点)

①概括情节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买药—吃药—谈药—吃药后的结果②连接线索作为“药”的人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使明暗两条线索互相连接③揭示主题落后、麻木的群众享用的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革命者严重脱离群众的革命,不能疗救中国社会;要医治群众的痛苦,疗救中国社会,必须启发群众觉悟,动员群众起来革命,这才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剂良药

二、景物描写分析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物生存的空间,人物活动都离不开特定情境找出小说中的有关自然环境描写的段落,说说它的作用

(1)“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

提示:用“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沉寂、凄清,带有几分恐怖,渲染了夏瑜就义时冷峭、肃杀、悲凉的气氛,也暗示了清末这一极其黑暗的时代特征

(2)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提示:整段文字,突出写了一个“静”字,先写微风和青草,从侧面烘托,再用心里的感觉“一丝发抖的声音”以反衬这个字,最后写乌鸦“铁铸一般站着”,以“静止”单调的画面烘托这个字,以突出夏瑜母亲迫切期待乌鸦会飞上坟顶以释心头之疑(显灵)的一种心情她越希望乌鸦动,越会感到周围静得难受;同时,不仅增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气氛,而且也与全篇的背景、环境以及表现的主题协调一致

三、探究性阅读

1、鲁迅在夏瑜的坟上加了一个“花环”,怎样理解?有何积极意义?

提示:作者写到夏瑜的坟头有一个花圈从小说所塑造的人物看,似乎找不到一个会送花圈的人;从当时的习俗看,送花圈之俗还未兴起作者突出地写了这“凭空”添上去的花圈,是寓了一种寄托,表示革命后继有人,尽管黑夜漫漫,革命仍后继有人,革命者仍在怀念他,革命绝不会因遭受挫折而消沉,革命的火种还没有,也不会被扑灭,这就点明了唤起民众的主题再者华大妈看到儿子坟上没有花圈,心里便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她自然不会深一层地想,为什么夏瑜死后会得到这样一种非常的礼遇而夏四奶奶并不认识花圈,她根本也不知道花圈所蕴的深意,反而以为这是屈死的儿子要显冤,这就使夏瑜的悲剧意义显得更为深刻

2、如何理解“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的“乌鸦”的寓意?

提示:①在全篇的色调上,再添一层阴冷;②用“乌鸦”的描写来否定“显灵说”,说明夏四奶奶不理解儿子的悲哀,揭示其在梦幻中的追求终于破灭了

四、全文小结

经典的文学作品能够告诉我们那个年代的故事,又能引领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思索,因此经典性的意义就在于它的历史性与恒久性《药》带着我们,走近了1919,走近了鲁迅,走进了一个曾经那么落后愚昧的华夏民族今天,当我们找到了医治民族的那剂良药,那是何等的幸福与自豪,但是,历史的残毒依然存在,年轻的朋友们只有奋发,我们的民族才会永远的健康,才会充满生机

五、作业

1、完成基础训练反复阅读课文

教学反思:

教学这一课,我自己也确实感觉到了难度它离我们的生活有距离,而且这些学生初中根本没有学习历史,所以现在的历史课,他们也叫苦连天但我还是想看看大家的反应和初读的所得。上课后,我给了充分的时间大家阅读,再让他们小组讨论,再聆听他们读后的收获和体会。

两个班的学生,体会最深的是认为:迷信这是明线中的最突出的地方,容易把握说明学生把握住了表层的知识,这是个好的开端当然说没看懂的,说到离题万里的也有,但又有什么问题呢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自己才能更全面地领略到课文的深度和难度。

有个学生就问:全文的主人公有多少个,夏瑜算不算一个,我作了适当点拨之后,他立刻明白了课文的思想远远超越了迷信这一主题。还有张毅能结合背景谈自己所读的收获,这是会读书的一种类型。

药鲁迅 篇7

鲁迅善于把社会现实过程艺术化, 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尖锐批判看客的效应。在《一思而行》中如此生动形象地写看客:“假使有一个人, 在路旁吐一口唾沫, 自己蹲下去, 看着, 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在这样可鄙可叹的“看”的共性中, 鲁迅主要刻画了两类看客的情况, 这两类情况在《药》中都有详尽的描绘。

第一类是《药》中关于民众天未放亮就簇拥着赶往刑场围观的描写, 这是一种真实具体的赏鉴, 赤裸裸地“看热闹”。如小说《示众》里写一个巡警押着一名即将被杀的犯人在马路上示众, 众人蜂拥围观看热闹的盛大场面。又如散文《野草·复仇 (一) 》中写一对裸着全身、捏着利刃的男女被看, 看客们歇斯底里地从“四面奔来, 拼命地伸长颈子, 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再如《复仇 (二) 》中写耶稣被钉上十字架, 周围的人围观、哄笑、戏弄他。小说《理水》《补天》《奔月》《铸剑》中都有这一类饱看的看客形象。

第二类即《药》中茶馆里的茶客把一个牺牲的革命者当成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此时此刻, 牺牲的革命者又再次成为“被看”的对象, 茶客也再次成为“看客”。 这是一种间接的“围观”, 是民众构成的精神暴力的磁场。小说《孔乙己》中写孔乙己在咸亨酒店被众人取笑的尴尬和痛苦, 他一出现, “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作品从一个独特的视角, 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无情, 揭露了孔乙己在精神上的被吃。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向大家哭诉自己悲惨的故事时, 男人的冷漠, 女人们陪出的眼泪, 老女人的好奇都归结到一点上——在精神上咀嚼赏鉴他人的痛苦。这些看客的出现烘托出社会浓重的黑暗。小说《明天》突出地针砭了缺乏诚和爱的国民性弱点。寡妇单四嫂子的幼儿宝儿病危了, 境况十分困苦, 从庸医到流氓到邻居, 以至整个村里的人都在袖手旁观地看着她失去儿子的痛苦。小说《风波》中, 人们对于七斤将被砍头无动于衷甚至幸灾乐祸……这类描写在其他作品中也很常见。

这种在血腥面前游戏人生、玩笑取乐的看客群体, 在心理上达到了一种另类的狂欢, 在人性上发展到了一个病态的极致。如果我们对鲁迅作品作一番梳理, 结果就会令我们大吃一惊。在鲁迅的创作中, 居然有那么多的篇目涉及看客的描写。鲁迅先生的文章在辛辣讽刺的基调中, 描述冷峻幽默, 见解剔骨析髓, 常常流露出压制不住的哀与怒。这些看客虽然往往都只有一些抽象的人形, 并无具体的相貌, 但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面目可憎、神态可鄙。《药》里写围观者 “颈项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押住了, 向上提着”, 这个精彩的比喻实在写尽了看客的丑态。相关的精彩描写, 如《示众》里写有犯人上街:“刹时间, 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人们又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 像一条死鲈鱼”;又如在《野草·复仇 (一) 》里, 写到那些“无聊人”来自“四面八方”, “密密层层”“如槐蚕爬上墙壁, 如蚂蚁要扛鲞头”, 人而如蚕如蚁, 并且“拼命地伸长颈子”, 其态委实可鄙。鲁迅先生给笔下的看客“命名”亦颇有用心, 《药》一文中写到“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红眼睛阿义”, 这些名字不仅暗示人物的普通, 更重要的是暗示出了一种类型化的丑的形象。其他小说中也有许多与此类似的丑的形象, 如“秃头”“猫脸的人”“红鼻子老拱”“指甲足有四寸多长的庸医何小仙”……读着这些名字, 读者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产生美感的。

如果说鲁迅的小说、散文更多的是描绘看客们丑陋的外在形象, 那么他在杂文中则是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看客丑陋的精神实质。譬如, 《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单刀直入地抨击说:“群众, ——尤其是中国的, ——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 如果显得慷慨, 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 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 仿佛颇愉快, 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 也不过如此。”此外, 他还在《暴君的臣民》中尖刻地嘲讽:“暴君的臣民, 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 他却看着高兴, 拿‘残酷’做娱乐, 拿‘他人的苦’做赏玩, 做慰安。”触及此类现象的杂文尚有许多。

孟子说:“胸中正则眸子瞭焉, 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一个人内在精神上的麻木与极度无聊必然会反映到猥琐的外形上来。鲁迅借他深厚的白描功夫, 为我们画出了一种由内而外、内外兼丑的看客形象, 从而给予读者深深的刺激和深刻的记忆。

鲁迅的小说为何时时不忘揭露和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联系鲁迅自己的话, 我们会很有收获。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是“‘为人生’, 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所以我的取材, 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 意思是在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小说《药》的用意就是呼吁人们寻找一味唤醒愚昧民众的良“药”, 而这与作者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写作初衷是高度吻合的。只是, 我们还有疑问, 中国人的劣根性不仅是指看客心态, 还包括如民众的奴性、自私、狭隘、保守、卑怯、精神胜利等很多内容, 为何独独看客的冷漠与麻木会给鲁迅如此深刻的刺激, 成为他胸中解不开的情感疙瘩, 并促使他创造了“看客”这种丑的艺术典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 自然要提及鲁迅在仙台求学时期目睹的“幻灯事件”。课堂上放映了一群中国人围观日本人杀中国人的幻灯片, 这群体格强壮的中国人显示出的精神上的病态给鲁迅先生的内心以沉重的打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 童年创伤是一切精神疾患的根本病因。“幻灯事件”正是鲁迅终生难忘的早年心灵创伤, 这种创伤成为了鲁迅心中永远的隐痛, 使他终其一生, 从未停止过对看客的描绘与批判。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 小说《药》及其他作品中那令人无比沉痛的围观描写, 是鲁迅把自己对“幻灯事件” 的真实体验以文学创作的方式记录了下来。

悟鲁迅精神,学鲁迅笔法 篇8

鲁迅的作品在语文教学乃至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不可言喻甚至说很少有能与之媲美的。鲁迅作为现代民族文化的一种独特象征,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艰难的民族文化转型时期,他是第一个告别传统文化的文人。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感触对传统文化思想进行整体反省,对民族命运赋予焦虑和关注。我们说 “鲁迅是不会被中华民族忘记的,他,真正是中国现代文化的缔造者,是我们中华民族现代精神的表征。鲁迅,是作为一个民族的魂灵,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个楷模而存在、而被我们所接受的。”

面对如此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有生生不息延续和传承的义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鲁迅是一种必要。当然,时间的隔阂不能忽略,我们要克服学生怕的心理就要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悟,把握鲁迅精神,与文化大师进行对话,继而充盈其学生精神世界,培养真挚的充满人性的品格。另一方面,我们要从技法上引导学生去探究、赏析。学习鲁迅充满了个性的表达,审美的创造的文学艺术。

鲁迅作品是不朽的经典,“经典不是指一本书拥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经典是指一本被世世代代的人们由于各种原因的推动,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所阅读的书”。鲁迅作品之所以称为经典,不仅在于作品本身的价值和生命力,还在于鲁迅个性人格的魅力和生命力让读者回味无穷、百读不厌,经得起时间考验。不仅在当时而且直到今天、未来都有其存在的空间,不仅给人以思考的方向,还给人以思想的力量。对于当下的中学生语文学习来说,鲁迅作品有利于学生阅读、反思,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艺术品味的涵养;对未来的发展来说,学生能通过鲁迅作品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感受社会的变化和语言的声音。总之,鲁迅与其作品属于沉重的、强健的,关系人生大问题的那一类,它代表的是一面精神的旗帜,让鲁迅精神在学生心灵中生长起来,这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具有深远的价值。而事实上,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也是十分丰富的。因而中学语文课程中学习、宣传、纪念鲁迅,教育学生理解鲁迅作品是当代语文教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教学重任。

鲁迅作品里所写的时代虽已远离我们现在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说与我们存在一定的隔阂,但鲁迅作品思想的深邃和对中国社会及国民性的剖析批判至今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中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那么,学鲁迅的作品我们究竟要学什么呢?

首先,我们应怀着一种敬仰之心去悟鲁迅的作品,从而学习其在作品中展现的别于一般的精神(批判社会、批判他人与批判自我融合)。比如,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我们要读出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同时他巧妙地把感性和理性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他首先感性地控诉了段政府的暴行、痛斥了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表达了自己对刘和珍等遇害青年的尊敬与敬仰。其次他理性地看到了刘和珍等请愿行为的不可取(鲁迅虽不以请愿为然,但对于请愿群众是始终同情和支持的),他认识到请愿究竟不是彻底的革命斗争,也不是彻底的爱国斗争,尤其是向当时那样反动的政府去请愿,这除了表示出了群众的意向和力量,实际效果是决不会有的。正如他在《空谈》里说的一样: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最后他点名摆在中国人民眼前的形势虽然是严峻的,但希望总是有的,中国人民也将奋然前行。全文作者的感情很深刻,观点很明确,认识很深邃。

再《祝福》,作者通过祥林嫂在悲剧性社会里悲剧性的一生,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从心理学上讲,人生的最大痛苦莫过于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因为它不但有损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更为主要的,是它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前程,导致人生的悲剧。而祥林嫂经历的却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还有生活上的。她可以说是悲剧的化身,因为她历经了人世间的所有痛苦,带着满心的屈辱与伤害,终是离开了我们。为什么说是“终”?她的死,是偶然中的一个必然。即便她没有寻死的意愿,即便她还有生存下去的意念,她还是会被社会中那只无情的,黑暗的手所杀害。祥林嫂在生活中受尽苦难,历尽嘲讽,在封建礼教冷血的狞笑中步履艰难地走着。这时候,死亡对她来说,已不再是恐惧。在现实的痛楚里,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作者塑造了这样的一个悲剧形象,不仅是为了控诉社会,还为了控诉那种社会下失去了血性的人,更是对贫苦大众的一种同情,同时呼唤人们反思社会制度,反思自我。鲁迅的作品可以说是社会的一个蓝本,透过它,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当时的社会以及社会下的种种。它关注的不仅是社会的过去、现在、未来,还关注社会中人的生存与发展,是集社会关怀与人文关怀于一身的。把人放在社会中来写,又通过人来反映社会,因为鲁迅知道“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其次,我们学习鲁迅的作品,我们除了学其中的精神,还应学其写作的技巧。比如,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我们就应学习作品中“精辟独到的议论”。文中的议论以确凿不移的事实为依据,先详写刘和珍、杨德群烈士的牺牲过程,在这基础之上再得出北洋军阀政府此次暴行远远超过历来中外杀人者的“伟绩”和“武功”的结论。这样就用铁铸般的事实毋庸置辩地说明了原来令人难以置信的观点。而且文章的议论具有深刻的哲理性,比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警策精粹的箴言告诫人们: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具有不避锋芒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除了议论之外,还有“爱憎分明的抒情”,文中采用了反复、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洋溢着澎湃的激情,从而增加作品的抒情气息,如为了突出刘和珍的形象特征,多次运用了“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句子。

鲁迅曾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在《祝福》中作者就用了“画眼法”(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祥林嫂前后眼睛的变化刻画来表现她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表现她命运的悲惨。俗语说:“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一个眼睛,别样眼神,充分展示了祥林嫂从善良做人,勤快耐劳,到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从坚忍顽强,到麻木迟钝,只求死后平安的悲苦命运的轨迹。祥林嫂是一个不易被生活压垮吞噬的人,但她最终被这样的社会压垮吞噬了。祥林嫂是旧社会勤劳善良,安分顽强的下层劳动妇女的一个典型,而旧社会却让这样的一个劳动妇女欲生不行,欲死不能。祥林嫂的眼睛概括了祥林嫂一生的不幸,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祥林嫂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一步步逼到绝境的过程,我们也就见微知著,从她的眼神变化中看到了旧制度一口一口地吞噬善良的劳动妇女,从而更加清醒认识到封建礼教人吃人的罪恶本质。真可谓是“一圈眼神细刻画,写尽人生悲苦命”。在文中, 鲁迅采用第一人稱的叙述方式,文中的“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同时也是故事的目击者,根据“我”亲身的见闻展开故事,这样就能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加强对读者的感染力量,而为故事的主人公争取到更大的同情,通过“我”表达出来,和故事情节有机的联系起来,直接感染、教育读者,加深作品的悲剧性。

观其文,我们犹如重返那段历史;悟其神,犹战鼓急敲催促前行;学其法,文字如生命之灵长生机勃勃。

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但并不意味者鲁迅的精神和技法不适应于社会,恰好相反鲁迅的精神实质和写作技巧与我们是密切相连的。在深刻的解构和思索后,在认真的分析和探究后,鲁迅作品于今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和写作指导。“其神我悟,其法我学”,让鲁迅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重现光韵,让鲁迅成为新时代青年的指路明灯是中学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荣光所在。

上一篇:学习计划范例下一篇:【雅思口语】时态之混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