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采薇

2024-11-13

鲁迅采薇(共7篇)

鲁迅采薇 篇1

鲁迅小说《采薇》之浅析

《采薇》出自鲁迅先生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小说取材于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采薇于首阳山,最后饿死山中的故事,在忠实于史料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生发,讲述了一个富于浪漫、幽默气息又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关于本篇小说的思想内涵,众学者说法不一。有揭露国民党走狗说,有揭露封建王道虚伪说,还有批判隐士逃避说等。

在反复读过这篇小说和参考相关资料后,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当然就认识的准确性和深度来讲,是无法与学者相比的。在此我只是谈谈自己读过本篇小说后的一些粗浅的感受。

一、与史料的异同

自古以来,伯夷叔齐一直被视为忠义守节的典型,他们不屈于时,忠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品格、气节著称。韩兆琦先生在《中国古代的隐士》一书中将其称为节士型的隐士。

他们的事迹,在司马迁的《史记·伯夷列传》中有详细的记载,此处摘录其主要部分:“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其后,司马迁对伯夷叔齐的事迹发表了议论,对其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又对积仁好学者不得善终,而操行不轨者富厚累世的现实发出了感叹。

就情节而言,鲁迅先生的《采薇》与《伯夷列传》中的记载是无二的。不同在于小说《采薇》的篇幅达一万多字,远远超出司马迁的原作。在史料的基础上,鲁迅先生加以浪漫的想象和大胆地创新,以现代人的视角,增加了大量具有现代气息的语言和情节,给小说赋予了新的内涵。“小穷奇打劫”、“吃松针面”以及“小丙君阿金姐”等情节的增加,以及“展览会”等现代语的插入,使故事内容更加充实,增加了趣味性和诙谐感,同时也易于现代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就叙事手法而言,《史记·伯夷列传》采用的是正叙,而《采薇》还增加了插叙,比如关于伯夷兄弟二人的身世叙述,就是采用了插叙的手法。这样的叙事手法既使故事情节显得灵活合理,又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和可读性。最后就作者的情感而言,司马迁对伯夷叔齐的遭遇致以了深切的同情,而鲁迅先生则不同。故事虽然具有悲剧色彩,但在文中却感受不出作者的同情;相反的是一种有节制的调侃和诙谐。

总之,《采薇》的创作,正如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的序言中所写:“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而且因为自己的对于古人,不及对于今人的诚敬,所以仍不免时有油滑之处”。

二、《采薇》的思想内涵

我认为,要解读《采薇》的思想内涵,不能局限于文本本身,而是应结合整部《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写作背景来探讨。

《故事新编》这部集子出版于一九三六年一月,创作时间前后长达十六年,属新历史小说。整部作品共收录了八篇小说,均作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其中《采薇》、《出关》、《起死》创作时间最晚。

在整部作品中,鲁迅先生既重塑了女娲、墨翟、大禹这样的英雄人物形象,描绘了他们的艰辛动人的事迹,歌颂了他们英勇牺牲的精神。同时也塑造了小丈夫、逢蒙这样的奸邪之徒,讽刺了那些卫道士和小人的丑恶嘴脸。而鲁迅先生本人就是中国的脊梁和社会的良心,他看得透、看得深,对国民有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他热爱祖国和人民,同时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渴望用自己的努力唤醒国人,期待着有人能为中国人找出一条出路,走出甘做奴隶或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这时候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的灾难之中。由此可看,《故事新编》中的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是寄托着鲁迅先生渴望救国救民的崇高情感的。

如果说前几篇小说是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而创作时间较晚的《采薇》、《出关》、《起死》则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这三篇小说写于1935年,距离作者去世仅有一年的时间。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霜雪雨后,此时的作者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对社会、人生、历史定会有着不一样的思考和认识。

而无论是崇高的爱国情感,还是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思考,都将对他的创作造成影响。结合这样的背景和思考,再回归文本,我想《采薇》一文的思想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除旧布新的历史更迭中,人应该如何坚持自己理想和选择自己的人生。从伯夷叔齐的故事中,我能明显感受到一种喜剧色彩,甚至是一种调侃式的幽默语调,但是没有到滑稽绝顶,令人嘲弄的地步。也就是说,对于伯夷和叔齐的做法,作者虽没有像古人那样给予高度的同情和赞扬,但是也没有对其进行讽刺和批判,没有说伯夷叔齐因循守旧、冥顽不化。作者的态度是客观的又是深刻的,正如李怡老师在《存在的哲学——对现实生命的残酷背弃》一文中所写的:“对于一种个人的生存理想的抉择,无论是伯夷、叔齐,还是老子、庄子,都有他们绝对的自由。新时代有着新的人生观的人们并没有嘲笑讥弄他们的权利。但是,如果用这些个人的存在哲学来指导世界,校正、统一全社会的思想,那就是荒谬绝伦的,也就应该受到新时代有着新的人生观的人们的唾弃”。在这里鲁迅先生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路:在历史的潮流中,人可以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不能用其去统一社会思想。因为很多时候,二者虽都合乎常理,却又无法相容。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否则,就难以在历史大潮中生存。

第二,承认革命的合理性,但反对暴力革命。伯夷和叔齐一开始是在养老堂中明哲保身。对武王伐纣之事,虽有过拦驾死谏的举动;但在武王灭了商之后,二老还是在养老堂中度日。最终把他们逼上山野的不是周灭商这一“大逆不道”的事实,而是有关周武王惨绝人寰的传闻。是“王道乐土的瑰丽想象和血流成河的巨大反差、矛盾,给伯夷叔齐当头一击,破坏了他们固有的心理平衡”。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本人对暴力革命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革命的目的是叫人活,而不是叫人去死。这是反革命政变以后,鲁迅先生思想上的一种转变。

第三,批判那些道貌岸然和绝人后路的小人。伯夷叔齐到首阳山采薇为食,虽说日子日渐艰难,但并没有到走投无路的地步。物质上的匮乏固然会导致生存的艰难,但我认为,加速他们灭亡的是精神上的打击。他们上山不久,便引来了大批看客,自此他们每天不仅要解决生计,还需谦虚应酬。如果说人人都只是看客,那也罢了,毕竟这样可以打发时间,不至于孤独寂寞。可是在这些看客中间,偏偏有些无耻小人。一个是小丙君,他自命清高,打着“温柔敦厚才是诗”的旗号,对伯夷叔齐的人格和文学进行大肆批评。当有人请他为伯夷叔齐写碑文是,他更是大发议论,把死者批得体无完肤。这种人厚颜无耻、狂妄粗暴,打着道德的幌子,对弱者作威作福。实际上,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迂腐、冥顽不化的卫道者。另一个是小丙君的丫鬟阿金姐,我认为她是杀害伯夷叔齐的罪魁祸首。她的尖酸刻薄,直接导致了伯夷叔齐兄弟的死亡。她对伯夷叔齐的奚落,从精神上给兄弟二人以致命的打击,扑灭了他们最后的希望。虽然她只是一个帮凶,因为她所说的一番话原本是出自她的老爷之口;但如果她有点良知,不那么刻薄,或许伯夷叔齐还会有生存的希望。更为可怕的是,她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丝毫不以为然,反而变本加厉,对死者进行污蔑,大说风凉话。有这样的人存在,伯夷叔齐怎能不死?我想,鲁迅先生塑造这些形象,就是为了抨击批评那个时代的“小丙君”、“阿金姐”之徒;同时也为那些被迫害致死的人予以深深的同情。

鲁迅采薇 篇2

一、从寂漠到喧嚣

不同于二十年代“先觉者”的境遇, 三十年代的知识阶级与人民群众之间处于一种新的互动关系: 原先无声的群众变得嘈杂, 原先有声的知识阶级反而变得安静。 一方面, 知识阶级缺少启蒙愿望, 不再以自己的哲学引导世人。 以前的知识分子, 无论是狂人、吕纬甫还是魏连殳、涓生, 都有着救国救民、改革社会的志愿和雄心。 无奈激进抗争失败了, 战斗的意气也就消失了, 于是变化成如今的“伯夷”、“叔齐”和“老子”。外面时局不好, 伯夷苦口婆心的劝叔齐少出门, 少说话, 仍旧每天练太极拳就好。 他们叩马而谏、不食周粟, 都是一己的行为, 却从不发表异论, 也不再向人群呐喊。 他们从未试图与其他人交流, 甚至连所有的消息都是被动的听来。老子也是如此。答应讲学是因知道“这是免不掉的”, 讲学时听众都睡的七倒八歪, 他也毫无动静。 补发的讲义写了五千字, 他想的是“为了出关, 我看这也敷衍得过去了”①。

同样, 群众对于知识阶级的态度也有了变化。 之前知识阶级被人们视为异类, 不为社会所容, 饱受流言与失业的威胁。 而现在, 无论是伯夷叔齐还是老子, 文本中的人们在面对他们时几乎都是正面的态度。 姜太公评价他们是“义士”, 人们听说了他们让位的事迹后“连声赞叹”, 就连打劫的穷奇也对他们“肃然起敬”。 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 伯夷将他们的故事说了出去, “舆论还是好的方面多”。 然而人们只是出于猎奇的心理、用一种新奇的眼光在打量他们, 就像在游览一处名胜古迹, 或是围观一个稀奇的东西。 那些特地上山来看他们的人, 是像看“名人”、“怪物”、“古董”一样在看他们, “甚至于跟着看怎样采, 围着看怎样吃, 指手画脚, 问长问短”, “后来连小姐太太, 也有几个人来看了, 回家去都摇头, 说是不好看, 上了一个大当”②。 群众看客用最世俗的眼光看待一切, 消解了文化精英, 使历史呈现怪诞化, 使文化精神变为虚空。 还有一处细节颇为引人注目———伯夷晕倒后, 一位太太送来了姜汤, 但伯夷已经醒来, “失望”之余她仍劝伯夷喝下去。伯夷不肯喝, 她有点不高兴:“这怎么办好呢?还是八年陈的老姜熬的呀。 别人家还拿不出这样的东西来呢。 我们的家里又没有爱吃辣的人……”③这一细节充分表现了群众身上小市民式的市侩, 他们只是有表现的欲望, 他们的尊敬是虚伪的。

对知识阶级表面尊敬而背后戏谑的态度在老子这里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关尹喜表面上对老子恭恭敬敬, 又是请他讲学, 又是请他写讲义, 背后却把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至理理解成“一有所爱, 就无所不爱, 那里还能恋爱, 敢恋爱? ”④并由此推断“他压根儿就没有过恋爱”, 老子高深思想的价值顷刻间归于乌有。

如果说之前的环境是“寂漠”, 所以知识分子要大声呼号, 激昂慷慨, 那现在的环境则是喧嚣, 于是知识阶级反倒沉寂了下去, 渐渐的安于寂寞了。 他们自顾不及, 又哪有余心余力去拯救国家? 与此同时, 群众的身份也有了变化。 他们不再是愚昧麻木的农民, 而变成了由读者和书商组成的市民阶层, 用世俗的眼光消解着最后的一点崇高。

二、由心灵到物质

新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主要矛盾的变化。 二十年代的鲁迅重在书写知识分子的思想经历和心灵创伤。 他们因启蒙理想的失落, “躬行我先前所憎恶, 所反对的一切, 拒斥我先前所崇仰, 所主张的一切”⑤而饱受精神折磨, 要么意气消沉, 失去前进的目标, 落入心灰意冷的悲观与虚无, 要么激愤之下仇视一切, 自己也归于毁灭。 经济原因虽常常是他们失败的导火索, 但主要还是为了引出势利冷酷的群众的轻蔑与嘲笑, 为了说明戕害人性的封建传统的强大。 譬如魏连殳, 就是因报纸上的匿名攻击和学界的流言影响而被辞, 尔后生活愈发困窘。 又譬如涓生和子君, 虽然经济是原因之一, 并说出了“首要是生活, 爱情才有所附丽”⑥的至理名言, 但在更早之前, 子君婚后回归庸碌的日常生活而逐渐平庸就已经为他们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可见, 鲁迅固然重视经济压力, 但更注重精神悲剧。

但在《故事新编》中, 鲁迅几乎完全淡化了心灵描写, 而代之以无处不在的物质性存在, 作为城市生活的基本渗透, 篇篇离不开“物化”叙事和物质生活。 《采薇》中, 物质以食物的形态进入文本, 反映在知识阶级的生活里, 渗透在他们的意识中, 成为叙事的中心。 烙饼的大小与粉粗不粗成为了判断局势的依据, 十张烙饼、三百五十二张烙饼等烙饼的张数变成了度量时间的单位……物质以如此形式彰显着它的无处不在, 也迫促着人们在意识深处体会着它巨大的力量。 而最终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的结局, 也可看成一种物质的巨大胜利的隐喻, 它吞噬一切有思想而妄图反抗之人。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表面上伯夷叔齐是死于“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而带来的思想矛盾, 但实则即使没有阿金姐落井下石, 他们依然难逃悲剧结局。 文本里几次强调薇菜渐渐采完, 这就预示了物质胜利的必然性。 老子的遭遇也说明了这一点。在老子处, 物质可以度量人的价值, 与知识进行交易。 一包盐、一包胡麻, 十五个饽饽, 这就是老子思想的全部价值, 而且还是作为老作家的优待。 知识思想沦为商品的一种, 有人要看、要买就是有价值。 最后关尹喜将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与充公的盐、胡麻、布、大豆、饽饽等放在一起, 也是一个知识商品化的隐喻。 文学创作成为商品生产, 每一个字、每一篇文章都和食物袋中的“饽饽”联系了起来, 物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作家的意识中凸现出来, 解构了所有的崇高与庄严。可以说, 在《故事新编》中, 鲁迅还原了一个世俗喧嚣的环境, 对物质化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深刻思考。

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有人认为鲁迅是通过《采薇》、《出关》的书写对以伯夷、叔齐和老子为代表的“隐士”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证实了逃避现实的道路走不通。 可鲁迅真的是把他们当成反面人物进行了嘲讽吗? 笔者以为不尽然。 商王“变乱旧章”, 武王“以下犯上”, 两者皆不符合“先王之道”, 所以伯夷、叔齐听闻纣王战败只是烦躁而心酸。 真正促使他们做出不食周栗的决定的, 是纣王自焚、纣王的“小老婆”自缢后, 武王又射了三箭、砍了一剑, 最后还用斧头砍下他们的脑袋挂在旗上。 他们这才沉默了许多时, 困难的叹一口气, 得出武王不孝不仁、这里的饭吃不得了的结论。 由此可见, 他们并非愚忠, 盲目维护正统, 甚至可以认为, 他们是有着人道主义立场的。

而同时, 他们也有着坚定的信仰和道德立场, 并用行动矢志不渝地践行着信仰, 甚至用生命捍卫, 而绝非那类虚伪的“隐士”。 鲁迅曾作文讽刺所谓的“隐士”“身在山林而心存魏阙”, 算是“候补的帮忙帮闲”, 又提到“非隐士的心目中的隐士, 是声闻不彰, 息影山林的人物”⑦。将《采薇》与《隐士》互相对照, 可见伯夷、叔齐并非鲁迅所讽刺的那类“隐士”。他们不是乐于隐居者, 而是为了信仰不得不出走隐居, 这是一种反抗, 即使是消极的反抗、是个人的无用的反抗。 到首阳山之后, 他们也无意传播自己的事迹以表白、张扬, 在伯夷或因一时高兴、或争一时之气将他们的经历说出去后, 叔齐是怪他“多嘴”的。

至于老子, 虽然他所遵循的道未免太过怯弱, 但他始终笃信强弱相依、知雄守雌, 无论做什么事情, 都以之为出发点, 无论现实如何与之抵触, 都虔诚的相信。 这种坚守在旁人看来是不合时宜的迂腐, 被嬉笑成“没有过恋爱”, 但这又与他何干? 他只管自己出关。 老子“出关”的意义更多在于一种反抗的姿态和自我价值确认的选择, 用此方式坚守自我的信仰和价值, 以此来拒绝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压迫。 在《上海文艺之一瞥》中, 鲁迅批评了那些常常变化、又引经据典辩护自己变化的文人, 并称之为流氓。 那如老子此种, 虽然可笑, 不也有点可敬吗?

由是观之, 说《采薇》、《出关》是讽刺了虚伪的隐士, 未免有失偏颇, 鲁迅更多的是意在描绘三十年代知识阶级被物质围困而无力招架的局促的身影。 他们经历了二十年代的激烈抗争, 内外交困之下只能归于沉寂。 而在三十年代, 又因喧嚣物欲的环境处于新的困境。

四、现实的投注

虽然鲁迅曾经否认过《出关》是他的自况, 但细观文本, 笔者认为, 在《故事新编》创作过程中, 鲁迅不可避免的融入了个人的生命体验。 毕竟, 联系他的其他文字, 在这两篇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相似的感性体验。

早在《文化偏至论》里, 鲁迅就开始了对现代性弊端的思考———“诸凡事物, 无不质化, 灵明日以亏蚀, 旨趣流于平庸, 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 而主观之内面精神, 乃舍置不之一省。 ”⑧但这个思考在归国后即被打断, 因为当日落后的中国面临着另一种社会境况的困扰。 到了三十年代, 置身于上海这个五光十色的大都市, 感受着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翻天覆地的变化, 鲁迅的创作悄然发生了变化。 在这一观察现代性核心困境的最佳地点, 他对文艺的发展抱着深痛的隐忧。 他对上海的最大感觉是浮躁, 气候浮躁, 文坛也浮躁, 从1927年10月21日给廖立峨的信中说到周围“闹惯了”起, 对上海“闹”的印象就一直没有变过。 而他在上海的生活则可概况为应酬和糊口。 自由撰稿人这一身份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 政治对文艺的打压力度的增大更是雪上加霜。 1933年在致山本初枝信中, 他表达了政治对出版物进行压迫必定会影响经济、从而影响到生活的忧虑。

政治化和商业化的环境不可避免地使文学变成大规模的商品生产, 文艺因此走向堕落。 面对环境的浮躁和日益增大的经济压力, 知识阶级只能“借笔墨为生活”。 他们看似被高高抬起, 受着民众的追捧, 但却仍然与民众始终有着深深的隔阂。 思想变得愈发无用, 文坛受着商人摆布。 于是越来越多的知识阶级变得世故, 失去了基本的道德责任, “文豪”变为“商定”, 批评需有“圈子”……鲁迅后期的杂文一再关注这些文坛的怪现象, 对文人的市民化、文学作品成为商品的现象不断批判。 我们有理由相信, 鲁迅将知识阶级被物质围困的忧虑也融入了《故事新编》:他还原了三十年代知识阶级生存状态, 关心着他们的命运轨迹。 他塑造了这样一种知识阶级的形象:虽然迂腐的有点可笑, 却也坚持的有点可敬, 然而最终还是逃不脱物质的压迫。 在他们身上, 鲁迅投注了复杂的情感, 既有批判, 更多的却是同情和感叹。

鲁迅的作品中没有跑马场、夜总会、金融界等生活场景的痕迹, 但他描写的恰恰是最本质的上海。 他在文坛处境的特殊和他思想的深刻性与超前性使他与其他驻扎于上海的作家有着本质的不同, 对于现代化的上海的观照既与其二十年代思想一脉相承, 又有自己独特的体认。 这就决定了他笔下的知识阶级, 既有都市知识阶级群像的一点影子, 又有他独有的个性与感受。 通过古今的重叠与交错, 他还原了现代商业城市中人的生存处境, 写出了由此急剧产生的价值观念的变迁, 从眼花缭乱中剥离出真的人, 思考着知识阶级从古至今的生存困境。

参考文献

[1]乔文.人与文:都市体验观照下的鲁迅30年代杂文.硕士论文, 山西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2010.

[2]丁颖.都市语境与鲁迅上海创作的关联研究.博士论文, 吉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2010.

[3]钱旭初.都市空间与知识分子的生存方式———兼谈鲁迅的都市化生存.江苏社会科学, 2013 (1) .

[4]王吉鹏, 李思思.论《故事新编》的孤独感受.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 (5) .

[5]鲁迅.鲁迅全集.中国人民出版社, 1981.

[6]王彬彬.鲁迅的晚年情怀.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5.

《采薇》教学设计 篇3

高一语文备课组

刘婷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了解《诗经》重章叠唱的手法

2.让学生从《诗经》的现实主义手法中,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3、让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对语言的分析与品味,理解诗中主人公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由言溯情,赏析诗句,进一步了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预习检测

1、字词检,为加点字词注音并释义 岁亦莫(mù)止:“莫”,同“暮”

玁狁(xiǎn yǔn):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载(zài)饥载渴:又饥又渴

王事靡盬(gǔ):没有止尽 ........... 四牡骙骙(kuí):马强壮的样子

小人所腓(féi):隐蔽,掩护 ...象弭(mǐ)鱼服:用象牙装饰的弓

雨(yù)雪霏霏:下雪 .......

2、请一位同学介绍《采薇》

《采薇》选自《诗经》中的“小雅”,是宫廷乐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它是一种正统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飨,以歌功颂德为主;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薇”即野豌豆。

三、初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齐读,思考诗歌哪一章节在内容和写法上都与其他各章节大不相同? 明确:最后一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请联系全诗分析此节中“我”的形象。

明确:戍边御敌、保家卫国、思念家乡的士兵。

3、结合诗句分析士兵戍边御敌时的生活与心情。明确:结合前三节分析,前三节写士兵们远离家乡,没有安居的时地,生活艰苦,饥渴交迫,又归期遥遥,且无法与家人互通消息,表达主人公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四、再读,把握主人公内心情感

1、小组讨论,理解情感

最后一节主人公已踏上回家之路,为何长叹“我心伤悲”?请结合全诗分析。明确:(1)“雨雪霏霏”、“载饥载渴”可看出回家路远且艰辛;

(2)“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他们却顾不上家室,甚至连一封家书都不能带到家,多年音讯阻隔,家乡或许人事皆变;

(3)“不惶启居”、“载饥载渴”、“不遑启处”可见士兵们流离奔波、生活艰难,加上归期遥遥,还要忍受思乡的煎熬,痛定思痛,战争造成的伤痛回想起来也令人心有余悸,何况战事只是暂时结束,作为一介士卒,也许不日将再次踏上征程。

附:

1、《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五、品读,突破难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晋人谢玄把这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请试分析理由。(1)、借景抒情。诗含着两个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吹拂柳枝依依惜别的画面,一是寒冬季节雨雪纷飞的画面。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2)、对比:将时序之“今──昔”,景物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用柳代春,用雪代冬,含蓄内敛又有分量。春之柳,冬之雪,一个温柔地婀娜,一个飞扬着冰冷。同一个“我”,但已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附:(1)清人方玉润在他的《诗经原始》中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伤时事,别有深意,不可言喻,故日‘莫知我哀’、不然,凯旋生还,乐矣,何哀之有邪?‛(2)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知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六.咏读,探讨写法特点

与初中所学的过《关雎》和《蒹葭》相对照,重章叠唱的手法在本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诗经·采薇》教案 篇4

《采薇》教案

一、《诗经》知识

1、关于《诗经》的成书:

采诗说: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解民情。

献诗说:周代公卿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

删诗说:《论语·子罕》:“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2、《诗经》产生的时代、地域和作者(1)时代:西周初期 ——春秋中叶

(2)地域:东之齐鲁,西之渭陕,北之燕冀,南之江汉。(3)作者:王公贵族、平民、奴隶

3、《诗经》的概貌

《诗经》是我国

诗经•采薇

文已尽而意无穷,兴也。——钟嵘《诗品》

盖兴者,因物感触,言在此而意寄于彼,玩味乃可识,非若赋、比直陈其事也。

——[宋]罗大经

凡景物相感,以彼言此,皆谓之兴。后世咏怀游览,咏物之类是也。

——[清]黄宗羲

5、《诗经》的用途:

典礼、讽谏、娱乐-----教化的工具

孔子:“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6、《诗经》的主要内容(1)婚恋诗

A.自由、浪漫型 《北风 · 静女》(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B.礼制渗透型 《郑风 · 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踰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踰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C.相思悲歌型

《 陈风 ·

月出 》、《 秦风 · 蒹葭 》、《 卫风 · 氓 》

《 秦风 · 蒹葭 》(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D.畸型情爱型 《邶风 ·

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求之,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凂凂。燕婉求之,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求之,得此戚施。(2)征役诗

A.厌倦战争型 《卫风 · 伯兮 》

伯兮柏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B.积极征战型

诗经•采薇

《秦风马 ·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C.复杂心态型 《小雅 ·

采薇》(3)农事诗 《幽风 ·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我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二、采薇赏析(P3-5)

(一)解题(写作年代与动机)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如秦汉年间的毛亨(或毛苌-常音)的《毛诗序》(参见教材P5)说:“《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车》以劳还,《杕杜》(音地杜)以勤归也。”据此,则此诗应写于殷商末年。

【注释】《出车》(出自《诗经.小雅》)叙写南仲奉命领兵出征玁狁,最后平定敌国,凯旋而归。反映了战事的艰苦,表达了出征的在外的思念,也描写了得胜的喜悦,同时也对南仲的战功进行了歌颂。后采以入乐,用以慰劳凯旋将士的乐歌。

《杕杜》(音地杜)(出自《诗经.唐风》)描写一位流浪者沿路乞助,表现了孤独无助的衣叹。诗以孤生的杜梨起兴,正是这位流浪人的写照,或许也正是流浪人独行之时见到的景象,从而触动了内心的凄楚。

《毛诗序》中所谓“《出车》以劳还,《杕杜》以勤归也。”意思是:理解《采薇》要参照《出车》《杕杜》。

而东汉史学家班固《汉书•匈奴传》则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据此,则此诗应写于西周中叶。

两家之说,虽在写作时间的判断上有所差异,但都肯定它是远征守边、保家卫国之作。根据当时的边患情况看,诗作出自西周时期较为可信。西周时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关,以及命将士出兵抗击猃狁的记载。因此可以认为,《采薇》是后世边塞诗的先导。

至于作者及其用意,《毛诗序》说是“歌《采薇》以遣”远征将士(即唱《采

诗经•采薇

薇》以鼓舞官兵斗志),显然是不妥的。从全诗的述说口吻看,该诗的“诗人”应当是一个戍边归来的士卒,他以痛定思痛的心情回忆戍边中的艰苦生活。

吟诵全诗,我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朔风呼啸、大雪纷飞。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武警战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泥泞,战士又饥又渴;边关渐行渐远,乡关越来越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风格却颇似《国风》。

(二)诗意

采薇采薇1,薇亦作止2。曰归曰归3,岁亦莫止4。靡室靡家5,玁狁之故6。不遑然启居7,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8,载饥载渴9。我戍未定10,靡使归聘11。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12。曰归曰归,岁亦阳止13。王事靡盬14,不遑启处。忧心孔疚15,我行不来16!彼尔维何17?维常之华18。彼路斯何19?君子之车20。戎车既驾21,四牡业业22。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23。君子所依24,小人所腓25。四牡翼翼26,象弭鱼服27。岂不日戒28?玁狁孔棘29!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30。今我来思31,雨雪霏霏32。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称大巢菜,可食用。

2、作:生。止:语助词。

3、曰:说,或谓乃语助词,无义。

4、莫:“暮”的本字。岁暮,一年将尽之时。

5、靡:无。

6、玁狁(xiǎnyǔn):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匈奴。

7、不遑:没空。遑,闲暇。启:跪坐。居:安居。

8、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此处形容忧心如焚。

9、载:语助词。

10、戍:驻守。定:安定。

11、使:传达消息的人。聘:探问。

12、刚:指薇菜由嫩而老,变得粗硬。

13、阳:阳月,指农历十月。

14、盬(ɡǔ):休止。

15、疚:痛苦。孔疚,非常痛苦。

16、来:回家。不来,不归。

17、尔:“薾“的假借字,花盛开貌。维何:是什么。

诗经•采薇

18、常:常棣,棠棣。

19、路:同“辂”,高大的马车。20、君子:指将帅。

21、戎车:兵车。

22、四牡:驾兵车的四匹雄马。业业:马高大貌。

23、骙(kuí)骙:马强壮貌。

24、依:乘。

25、小人:指士卒。腓(fěi):“庇”的假借,隐蔽。

26、翼翼:行止整齐熟练貌。

27、象弭:象牙镶饰的弓。鱼服:鱼皮制成的箭袋。服,“箙”的假借。

28、日戒:每日警备。

29、棘:同“急”。

30、依依:柳枝随风飘拂貌。

31、思:语助词。

32、雨(yù):作动词,下雪。霏霏:雪花纷飞貌。

【译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刚刚长出来。

说回家啊说回家,转眼一年又完啦。

没有老婆没有家,都是玁狁害的呀。

没有空闲安定下,还是玁狁害的呀。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柔嫩好可爱。

说回家啊说回家,心中烦忧多牵挂。满腔愁绪像火烧,饥渴交加苦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谁来替我捎家书?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已老像干柴。

说回家啊说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差遥遥无尽头,想要休息没闲暇。

我心疼痛如针扎,就怕日后难还家。

光彩艳丽什么花?

棠棣烂漫吐芳华。

什么车儿高又大?

原来将帅乘坐它。

驾起兵车要出征,四匹壮马齐奔腾。

边地怎敢图安居,每月要打数仗呢。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健硕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士兵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整齐,鱼皮箭袋象牙弭。怎不天天严戒备,玁狁猖狂军情急。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好惬意; 如今战罢把家还,大雪纷纷路漫漫。

顶风冒雪路难行,饥渴交加折磨人。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三)内容分析

《采薇》一诗是《诗经》中的名篇,历来受到好评。在内容上,一般都肯定它相当充分地反映了当时边塞战争的诸多实际情况,很有意义。但对内容中心旨意的把握,还存在一些分歧。譬如:

诗经•采薇

有人认为远征戍边意在保家卫国,从而肯定战争的正义性; 有人强调战争的灾难性,认为诗的主题是反战; 也有人提醒读者,不要忽视其中的官兵不平等。这些观点说明了该诗旨意的复杂。

下面我们想通过对本诗的具体分析,尽可能客观的概括其主题。

1、结构层次

全诗六章,从表情达意上看可分三层。

诗作既然是戍卒归途中的追忆,所以采用了倒叙手法。本诗的结构具体可分为三个部分:

诗经•采薇

诗经•采薇

来、败兴而归。为什么高兴而去?诗中没有明说,但从强调“猃狁之故”来看,也许是为了保家卫国、或者说想去建功立业。但归来时又是怎样呢?“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难以名状的痛苦。那么,这一巨大的变化究竟是怎样造成的呢?当然只能归因于战争的残酷和灾难。

也许,人们出于现代理性,从“猃狁之故”、“猃狁孔棘”中看到了这场战争的防御性(即反侵略性质),从而赞扬抒情主人公的远征戍边是保卫家园和平安宁的正义行为,这当然自有道理;但这样以来,战争就不是残酷的、就不成灾难了吗?在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对一个下层民众或奴隶来说,战争的胜负对他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他的命苦是注定的:“猃狁孔棘”是苦,“王事靡盬”是苦,做“小人”是苦,战争中做“小人”更苦。他作为生命个体,在残酷的战争中亲身感受到了这些,所以归途中一路想来,就只有“忧心”和“伤悲”了。

也许当初他真的是响应了统治者的号召,抱着希望、怀着理想,热血沸腾地、昂首挺胸地奔赴边关沙场的,但事实却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于是他的希望和理想破灭了,以至于从“曰归曰归”的反复絮叨中,我们似乎可以觉察到他的受蒙骗之感。另外,从 “彼尔维何?”、“彼路斯何?”的设问和“君子”、“小人”的用词中,我们似乎可以明显感觉到他的嘲讽意味。

总之,《采薇》对战争内涵多元性、复杂性的真实反映,而基于人性自然感受的强烈厌战、反战情绪,则是贯穿其中的主导思想。作为全诗画龙点睛的“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其情感内涵是相当沉重、相当痛切的。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全诗的主旨,那就是:“战争——难以言说的灾难与苦痛”。

3、艺术特色

在艺术表现上,本诗有如下突出特点:

(1)整体抒情结构的倒挽法

《采薇》的内容主体是回忆。既然是“回忆”,就有个“倒”字在里面。但“倒”的方式不同,文章的结构名称也有所区别。“倒”的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如果这特定情景中的回忆,在一开篇就交待清楚,那就成为“倒叙法”(比如写篇作文,叫《炼狱岁月》,你这么写:拿到某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想起过去三年高中的“炼狱生活”,我不仅热泪滚滚,百感交集。中间回忆高中生活。最后写道:如今我走进了我心仪的大学的校园,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里我将认真地规划我的未来,呵呵。)

二、如果一上来就抒写前事,到末篇才点明是“回忆”,这就叫“倒挽法”。

《采薇》的特定抒情时间、地点、景物、心情,都是在篇末里才点明的,并且确有通挽(概括)前面全部五章的作用,所以称之为抒情的倒挽法。

诗经•采薇

在《采薇》中,这种倒挽法至少有两个方面的艺术表现功能:

诗经•采薇

(3)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叠词

《采薇》体现了《诗经》的一些传统的表现手法、形式特点和语言特色。

1)以“采薇”起兴

《诗经》的基本表现方法是赋、比、兴。大致说来,赋,就是直陈其人、事、情和意,《采薇》绝大部分用的就是赋法。比,和现在所说的比喻差不多,《采薇》中没有。兴,是“先言他事,以引起所吟之辞”,所以一般称作起兴。

本诗前三章均用“采薇”起兴,按照薇菜萌芽、生长、成熟的过程,分别以“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引领各章,使三章连贯推进,并与后文联系,从两个方面来启发乡思:

一是从“作止”到“柔止”再到“刚止”,联想到“岁亦莫止”到“岁亦阳止”,表明时间的推移,体现离家之长久,寄托着越来越深厚的思乡念人之情;

二是由“采薇采薇”引出“曰归曰归”,通过两者之间若即若离、似有似无的关联,来暗示归心似箭,思情难耐。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而言,《诗经》起兴中的兴象,与所咏之事未必有直接的联系。有人说“采薇”含有“载饥载渴”的士兵只能以野菜果腹之意,还有人说,诗人由此联想到家中忍饥挨饿的妻子儿女也正在挖野菜,这都是比较牵强的个人之见,不可采信。

2)重章叠句形式

《诗经》中的不少篇章本是民众的口头歌唱,用一支曲子反复歌咏,这便形成了普遍的重章叠句形式。

就本诗而言,前三章,字数、句式完全相同,而词语也多有重叠反复,章与章之间只是略有差异,重叠句相互之间往往也只是换掉一两个字,这明显是用一支曲子反复歌咏所造成的痕迹。

重章叠句,从文宜约、意欲丰的角度看,或许是短处,但口头传唱,反复歌咏,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节奏感与音乐感比较强。应当肯定,诗歌要有音乐美、节奏美的特点,因为音乐性、节奏感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形式。

3)叠词的运用

《采薇》中有七处用了叠词。找一找,看看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

明确:一处以言情,六处用以状物。烈烈:表现内心忧思的炽烈;

业业、骙骙、翼翼:形容战马高大雄健、行列整齐;

诗经•采薇

依依:描绘柳枝迎风飘拂、柔软婀娜的姿态; 霏霏:描写雪花飞舞、纷纷扬扬的图景; 迟迟:形容士卒饥寒交迫、步履艰难的情状。

叠词的状态感、程度感、时间感比较强,或用来增加形象性,或用来强化情感力度,效果都很好。

三、练习(P12)

1、《采薇》诗中是怎样处理爱国与恋家关系的?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采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3、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二、过程与方法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探究学习,通过这两首诗歌中的乡情之比较,探讨诗歌中的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

3、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在更广阔的阅读视野中,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展开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

3、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教学难点]

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新导入

我们上节学习了《诗经》两首中的《氓》,现在我们复习下《诗经》的知识:

、《诗经》的编排分类

(1)风:各诸侯国土风歌谣。

(2)雅: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分“大雅”和“小雅”。

(3)颂: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谣。

2、《诗经》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

二、字词梳理

、生词注音

玁狁(xiǎnǔn)不遑(huáng)不来(lài)孔疚(iù)

靡盬(ígǔ)喧嚣(xiā)寰宇(huán)神裔(ì)

肴馔(ázhuàn)宅邸(dǐ)逃遁(dùn)象弭(ǐ)

归聘(pìn)四牡(ǔ)骙骙(uí)小人所腓(féi)

雨雪霏霏(ùfēi)载渴载饥(zài)整饬(hì)

2、字形字义

靡(靡费)聘(聘请)霏(烟霏)遁(遁词)睽(众目睽睽)

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循(遵循)骙(四牡骙骙)

遑(不遑)戍(戍守)戎(戎装)弥(弥漫)饬(整饬)

徨(彷徨)戌(戊戌)戒(戒严)弭(消弭)伤(伤感)

三、整体感悟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

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四、佳句赏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义情,知古常新。”

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此句被被不少学者进行过评述。总体可由下列五点说明:

一是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二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三是“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四是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五是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五、艺术特点

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六、布置作业

自主学习《奥德赛》,从结构、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和本诗进行比较。

附录

1、结构

分为五个小节:

一是思乡之苦,遵旨放行;

二是奥德修斯的疑虑;

三是神女证实;

四是宴席上的再次挽留;

五是返乡的坚定决心。

2、内容

节选部分表现了奥德修斯的思乡的愁苦和返乡的坚定决心。

3、表现手法

鲁迅采薇 篇6

一、暗示戍卒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中“依依”和“霏霏”两字重叠, 不但使全诗具有节奏鲜明、音韵和谐之美, 而且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感伤的基调。细细品味“依依”一词, 自然会产生对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转眼又是春去冬来的伤感。结合全诗内容, 我们似乎看见一位满脸憔悴的士卒, 正孤零零地在回归的路上, 低垂着头, 回忆着当年离开家乡前往边疆时的情景。那时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春天, 阳光明媚, 春风习习, 柳条轻摇而又婀娜多姿, 心情是那样的喜悦。而今战争结束了, 走在回归的路上却是这样景色, 雨雾迷蒙, 雪花漫天飞舞, 时光竟然过得这么快, 一年就这样悄然而去, 物不再是去时所见之物, 人不再是去时所见之人。

二、突现戍卒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

“杨柳依依”中“依依”一词, 正好描写了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一年之计在于春”,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 诗歌的主人公按理本应当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破土兴耕, 发展农业, 过着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农家生活。然而就在此时, 边疆战火燃起, 国家安定受到威胁, 士卒心中自然产生了两种十分复杂的心理, 一是留守家乡, 过着与亲人团聚和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 另一种则是奔赴战场, 杀敌守国。这里的“依依”一词, 让我们不难看出诗歌的主人公通过一番思想斗争后, 最终选择了后者。其实主人公心中十分明白, 这次离别亲人、离别家乡前往边疆战场, 也许是永远的离别了。由此可见, 这一壮举, 既有浓浓的思乡之情, 又是这位戍边士卒强烈爱国之情的体现。

三、揭示戍卒厌战的复杂心理

诗人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戍边战士们在外敌入侵时, 毫无迟疑, 弃乡离家, 同仇敌忾, 英勇杀敌的精神。在这场正义战争中, 士兵们士气高昂, 军容强大, 洋溢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但细心品味“依依”、“霏霏”、“迟迟”这三个重叠词, 朦胧忧伤中无不流露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在这美丽的春天, 本应当是发展农业的大好时机, 这突如其来的战争, 破坏了他们安宁的农耕生活, 使得他们迫不得已离开家乡, 离开亲人, 服从命令, 奔赴战场。因此在征途上, 他们心中有对亲人的依依不舍, 有对不得不服从命令的无奈, 有对边疆连年发生战争的厌恶。在回归的路上, 士卒总是一脸疲惫, 一脸的愁苦, 一脸的沉郁, 所以才喊出了“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的心声。

四、烘托戍卒边疆生活的艰辛和凄凉

“杨柳依依”描写出戍边战士从征时优美的自然环境, 鲜花烂漫, 柳条轻拂。“雨雪霏霏”则描写了士卒归途时的环境, 天气阴霾, 迷雾笼罩, 雪花漫天飞扬。这两句既是写景写境, 又是抒情, 融情于景, 寓情于境, 情与景与境交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的对比, 渲染了归时的悲凉气氛, 烘托出戍卒悲凉抑郁的心情, 其实也正是这位戍卒战士艰辛凄凉生活的写照, 他的生活是何等的不幸。然而诗歌结尾的“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更道出了归途时的艰难, 以及心力交瘁的情景。尤其是“迟迟”一词, 更形象地写出这一归途时的情景, 路途那么遥远, 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尽头, 他忍饥挨饿, 挣扎着走向故乡, 默默地吮吸内心的苦难, 回味边疆生活的艰辛、凄凉、孤独。

《采薇》教案、导学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过程与方法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二、自主探究:

(一)课前预习

1、解释加点字

靡室靡家(无)不遑启居(空闲)载饥载渴(又)靡使归聘(问候)

岁亦阳止(农历十月)忧心孔疚(很,非常)戎车既驾(已经)

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雨雪霏霏(下雪)彼尔维何(花盛的样子)

维棠之华(同“花”)彼路斯何(同“辂”,大车)岁亦莫止(同“暮”,年底)

2、文学常识

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共收入诗歌 305 篇,又称“诗三百”,分为“ 风 ”、“雅 ”、“ 颂 ”三部分。“ 风 ”即国风,就是各国土乐;“ 雅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颂 ”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这本诗集的主要表现手法有“ 赋 ”、“ 比 ”、“ 兴 ”三种。

3、全班交流,师生评点。

① 朗读 ② 翻译(学生翻译,尽量由学生补充、订正,教师适时加以启发、指点。)(鼓励学生课前翻译全诗。)③ 了解作品主旨

问:《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问: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答:“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4、思路脉络

① 这首诗共六章,你看分哪几个层次? 分三个层次:

1-3章为一层,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4-5章为二层,直接写战争。

6章为三层,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② 前三章,据你看,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 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春、夏、秋,后面回家时是冬天)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思乡的主题; 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三、内化提升

边 愁 崔 湜①

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②。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

①崔湜,字澄澜,唐朝定州人,曾在唐睿宗、玄宗时任宰相。②腓(féi):枯

萎。

(1)本诗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胡天九月,草木枯萎折断,风尘四起,霜雪渐浓,令人生畏(1分)前两联描写了边地凄凉的景象(1分),渲染苦寒的氛围。(1分)烘托了后两联的客思之“愁”。(2分)

(2)尾联描写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与前三联相比写法上有何不同?(6分)描写了一个闺中思妇,殷勤伫望的形象。(2分)前三联实写,最后一联虚写,(2分)由“边书驿骑”而引发的悬想,家中的亲人一定在巴望着“我”,准备迎接我在来年的春色中归来(2分)(如果认为从“思妇”角度看,前三联虚写,最后一联实写,言之成理亦可。)

四、总结质疑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名校学案》知能达标演练

2、预习《离骚》导学案

3、有能力的学生练习背诵《离骚》

《采薇》导学案(学生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过程与方法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二、自主探究:

(一)课前预习

1、解释加点字

靡室靡家()不遑启居()载饥载渴()靡使归聘()

岁亦阳止()忧心孔疚()戎车既驾()

四牡业业()雨雪霏霏()彼尔维何()维棠之华()彼路斯何()岁亦莫止()

2、文学常识

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共收入诗歌 305 篇,又称“诗三百”,分为“ 风 ”、“雅 ”、“ 颂 ”三部分。“ 风 ”即国风,就是各国土乐;“ 雅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颂 ”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这本诗集的主要表现手法有“ 赋 ”、“ 比 ”、“ 兴 ”三种。

3、全班交流,师生评点。

① 朗读 ② 翻译(学生翻译,尽量由学生补充、订正,教师适时加以启发、指点。)(鼓励学生课前翻译全诗。)③ 了解作品主旨

问:《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

问: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答:

4、思路脉络

① 这首诗共六章,你看分哪几个层次? 分三个层次: 1-3章为一层: 4-5章为二层: 6章为三层:

② 前三章,据你看,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三、内化提升

边 愁 崔 湜①

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②。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

①崔湜,字澄澜,唐朝定州人,曾在唐睿宗、玄宗时任宰相。②腓(féi):枯

萎。

(3)本诗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2)尾联描写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与前三联相比写法上有何不同?(6分)

四、总结质疑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名校学案》知能达标演练

2、预习《离骚》导学案

上一篇:十七项核心制度文档下一篇:长成一棵树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