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教学设计

2024-09-07

《采薇》教学设计(共11篇)

《采薇》教学设计 篇1

家园之思和戍边生活是古代社会战争诗篇的永恒感兴趣的话题。《采薇》一课, 介绍了《诗经·小雅》中有关戍卒出征思乡、戍边生活、道德教化、军威震慑和战前渲染。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中描写战争诗篇的思想情感, 并真正理解戍卒的苦难生活, 保家卫国而又厌倦战争的情绪呢?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来解决这一教学问题, 并探索培养学生自学的教学行为, 以求教于各位同行。

一、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片段一:

师: (展示古代社会秦的地图以及玬狁入侵的图片)

玁狁是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历来都说善于打战, 性情剽悍, 素有北方的雄鹰之称。此时南下, 周天子的社会政治岌岌可危, 天子激起民众抵御外敌入侵的, 强化保家卫国的意识。一批批的戍卒出征赶赴战争前线, 这是民族的正义之战。作者疾呼“靡室靡家, 玁狁之故”, 说明其所怨恨者是玁狁而非周天子。周天子为什么能把民众引向对敌的情绪, 缓解原来的社会矛盾, 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补充材料) 采薇采薇, 薇亦作止。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靡室靡家, 玁狁之故。不遑启居, 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曰归曰归, 心亦忧止。忧心烈烈, 载饥载渴。我戍未定, 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王事靡盬, 不遑启处。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

生:前三章表现戍卒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对侵犯者充满了愤怒, 诗篇洋溢着战胜侵犯者的激越情感, 但同时又对久戍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 对自身遭际无限哀伤。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自我参与度至关重要。良好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过程。一些新奇、有趣的事情可以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 但如果不能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这种直接兴趣往往难以稳固、持久。在情境创设中, 提出与现实相联系的, 具有思维挑战性或带有矛盾冲突的问题, 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很多研究结果表明高层次的提问策略往往能够鼓励学生在组织答案时使用高层次的思维过程。而思维的活跃, 则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沉浸在学习过程中。在情境创设中提出的问题, 主要是用来开启学生思维, 刺激学生, 从而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片段一中的第一个设问, 就是此例。

另外, 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也会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学习的内容上, 所以一节课教学立意的选择至关重要。以《采薇》一课为例, 一种表现手法的设计背后总会有一种语言观念作为支撑。在比兴手法和重章叠句手法的运用上, 都体现了语言结构的灵活性, 正是这种灵活, 使得文章句式灵活, 章法跳跃, 让学生感悟到古代语言的丰富性。

二、注重学习策略的教学

自主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法, 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它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过程, 取得行为复杂、层次更高的成果。教师需要通过关注自己的提问和学生的反馈, 激发学生互动, 引导并保障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1. 明确任务, 提供支撑材料。

为了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 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我把教学的基本顺序由“先讲后学”变为“先学后讲”。让学生先自学、讨论相关问题, 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重点的指导。在学生先学的过程中,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 选择并明确学习内容, 给予清晰的学习指导。在本课教学中, 我设计两个核心问题并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教学: (1) 文中用哪些语句表达戍边战士的情感? (2) 作者为什么从采薇写起?

学习不是被动地、机械地习得现成的知识与技能, 而是具有“问题解决思维”的性质。采用问题方式展示学习任务, 因为有明确的思考对象, 学生易于建构起学习的意义。简化问题有助于学生聚焦本课的重点内容, 并且明确学习的目标。

片段二:

师:这首诗是如何反映士兵戍边生活的?你认为那些诗句可以看出来?

(补充材料)

将帅们驾着车马上路了, 戍卒也踏上艰难的征途;将帅们坐在车上, 士卒们则围在车的两旁, 打起仗来就靠它来隐蔽。他们南北转战, 一个月要转移多次, 不敢安居;他们时刻警戒, 不敢松解, 因为他们面临的是极其凶狠的敌人。

生: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 四牡业业。从字面上看, 这一部分没有写思归的情愫, 但那一股苦涩的情味始终萦绕在诗人的歌声中。这些可怜的戍卒, 当他们拖着疲乏的身子, 挣扎着在车马后面奔跑的时候, 当他们靠着车厢躲避敌人飞矢的时候, 当他们枕戈待旦的时候, 怎能不加倍思念安宁和平的生活呢!

师:学生分析得有道理。不能忽略的是, 在这一部分的歌唱中还透露出对苦乐不均的怨恨情绪。更激起他们怀乡思归的情感。

在片段二中, 核心问题逐一进行分解, 给学生提供分析思路:思乡与士卒戍边生活的关系, 焦点是怎样理解戍边士卒的思乡情愫。问题可以把文本和学生的理解之间架设桥梁。学生明确了思考方向, 思维会活跃起来, 但由于旧有的知识结构不足以提供支持, 片刻思考后, 学生会感到困惑。这时提供补充材料, 为学生提供进一步思考的“脚手架”。学生的阅读会更加专心。

支撑材料的选择与呈现时机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笔者认为在选择支撑材料时, 除了要考虑现实主义诗篇选择的基本方法与原则, 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的深度。例如, 片段二中支撑材料可以有很多选择:如《卫风·伯兮》其第二章云:自伯之东, 首如飞蓬。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写一位妇女由于思念远戍的丈夫而痛苦不堪。面对诸多材料, 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细节信息充足。问题是有明确指向的, 支撑材料必须能提供相对应的提示信息。“描写战争诗篇”信息量大但缺少丰富的细节, 直接给出结论, “知识”便没有了“探究”性质。 (2) 表述简洁完整。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容量的教学任务, 而学生在课后分配给语文学科的阅读时间几乎为零。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提供表述简洁的文学语言片段以供阅读分析。 (3) 分析难度适中。诗句内涵丰富, 但由于诗句表达的生活处境距离现在遥远, 增加了学生的分析概括难度, 耗时会比较长, 从整堂课的时间分配来看, 并不合适。选取的材料最好需要学生综合几项信息, 概括核心观点, 并利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适当的难度选择, 是维持学生探究热情的保障。

2. 善于追问, 巧用探询性问题。

片段三:

师:在探讨“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有没有“乐”可言时, 学生会回答三种情况, 写“乐”, 写“哀”, 写“哀乐”并存。诗人是如何表达哀乐的心境呢?

生:用春、冬的美景来写戍卒归家之情。

(补充材料)

归家途中, 触目所见, 是战后萧索破败的景象, 田园荒芜, 土鳖、蜘蛛满屋盘旋, 麋鹿游荡, 萤火虫闪烁飞动, 想象家中的妻子盼望我归来。遥想当年新婚时, 喜气洋洋、热闹美好的情景, 久别后的重逢, 也许比新婚更加美好?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不断追问, 直至解释清楚问题, 然后带领学生结合“诗句的意境”理解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现实的矛盾。

一般课堂对话往往采用“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缺乏互动和即兴发挥, 并非真正的对话。探寻性问题是指在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回答以后接着追问一个问题。提出探寻性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不断梳理自己的思维, 使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沟通中建构自己的认识, 形成“自我探索”。提出探寻性问题, 这对教师提出较高的挑战性, 需要教师明确而恰当地把握教学目标和环节目标, 才能及时追问。追问不是直接肯定或否定学生的观点, 而是贴近学生的水准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从以下角度设计探寻性问题:

(1) 澄清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的回答往往简短含糊, 不能清晰反映学生的理解程度。这时使用探寻性问题, 引导学生给予进一步解释, 澄清对知识的理解。如:“采薇采薇, 薇亦作止;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是写薇菜生长经过哪几个阶段?学生提出“春、夏、秋”三个阶段。追问:“还能联想到戍卒此时的心情是如何的?”学生可能会做出这样的回答:戍卒在外征战经过了“春、夏、秋”阶段, 快到年末了, 我们为什么还不能回家呢?随着时光的流逝, 更能引起对亲人的思念。通过追问, 加深了学生对“戍卒厌恶战争, 思念家乡”的理解。

(2) 引发多角度的思考。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人生经历, 决定了有些古代生活问题的复杂性难以被学生在短时间内发现。使用探寻性问题, 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 建构自己的认识。如“戍卒出征, 生活在异乡, 他们思乡情感是强还是弱呢?为什么?”学生认为思乡情感是强烈的, 这样才能体现身在异乡的家园之思。追问:“那你认为戍卒的相思由谁造成的?”学生会回答是玬狁的入侵。又追问:“戍卒对外敌入侵怀着怎样的感情?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后, 认为戍卒是厌恶战争的, 同时增强了对玬狁的憎恨。使用探寻性问题可以诱发新的思考, 把学生的回答推到一个更复杂的层次, 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改变思维的方向, 使之进入更有创造性的领域, 从而避免教师用惩罚性的语言, 使学生不敢探索新的回答。

自主学习需要教师调节内容的总量和复杂程度满足学生的需求, 需要教师提供充足的机会使所有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对话中, 需要教师提供认知的策略,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通过教师持续不断的努力, 学生在古诗学习过程中会逐渐承担起主要责任, 从而实现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摘要:自主学习是学生主动的、构建性的学习过程, 学生首先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 然后调节他们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这个过程既由学生的目标和学习情境的特征引起, 又受到目标和情境特征的限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与之交往的成人给予的引导、监督和启发越多, 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就越多, 就能更明确地意识、指导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创设情境、确定学习内容、提供支撑信息和学习策略、提供教学反馈、给予教导帮助等。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采薇》教学设计 篇2

高一语文备课组

刘婷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了解《诗经》重章叠唱的手法

2.让学生从《诗经》的现实主义手法中,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3、让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对语言的分析与品味,理解诗中主人公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由言溯情,赏析诗句,进一步了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预习检测

1、字词检,为加点字词注音并释义 岁亦莫(mù)止:“莫”,同“暮”

玁狁(xiǎn yǔn):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载(zài)饥载渴:又饥又渴

王事靡盬(gǔ):没有止尽 ........... 四牡骙骙(kuí):马强壮的样子

小人所腓(féi):隐蔽,掩护 ...象弭(mǐ)鱼服:用象牙装饰的弓

雨(yù)雪霏霏:下雪 .......

2、请一位同学介绍《采薇》

《采薇》选自《诗经》中的“小雅”,是宫廷乐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它是一种正统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飨,以歌功颂德为主;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薇”即野豌豆。

三、初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齐读,思考诗歌哪一章节在内容和写法上都与其他各章节大不相同? 明确:最后一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请联系全诗分析此节中“我”的形象。

明确:戍边御敌、保家卫国、思念家乡的士兵。

3、结合诗句分析士兵戍边御敌时的生活与心情。明确:结合前三节分析,前三节写士兵们远离家乡,没有安居的时地,生活艰苦,饥渴交迫,又归期遥遥,且无法与家人互通消息,表达主人公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四、再读,把握主人公内心情感

1、小组讨论,理解情感

最后一节主人公已踏上回家之路,为何长叹“我心伤悲”?请结合全诗分析。明确:(1)“雨雪霏霏”、“载饥载渴”可看出回家路远且艰辛;

(2)“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他们却顾不上家室,甚至连一封家书都不能带到家,多年音讯阻隔,家乡或许人事皆变;

(3)“不惶启居”、“载饥载渴”、“不遑启处”可见士兵们流离奔波、生活艰难,加上归期遥遥,还要忍受思乡的煎熬,痛定思痛,战争造成的伤痛回想起来也令人心有余悸,何况战事只是暂时结束,作为一介士卒,也许不日将再次踏上征程。

附:

1、《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五、品读,突破难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晋人谢玄把这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请试分析理由。(1)、借景抒情。诗含着两个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吹拂柳枝依依惜别的画面,一是寒冬季节雨雪纷飞的画面。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2)、对比:将时序之“今──昔”,景物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用柳代春,用雪代冬,含蓄内敛又有分量。春之柳,冬之雪,一个温柔地婀娜,一个飞扬着冰冷。同一个“我”,但已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附:(1)清人方玉润在他的《诗经原始》中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伤时事,别有深意,不可言喻,故日‘莫知我哀’、不然,凯旋生还,乐矣,何哀之有邪?‛(2)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知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六.咏读,探讨写法特点

与初中所学的过《关雎》和《蒹葭》相对照,重章叠唱的手法在本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当年高歌唱采薇 篇3

这片土地属于当年的大燕国,彼时的大燕已不复繁华,多年战乱使这个早已不堪重负的国家风雨飘摇、奄奄一息。大燕男儿多是铮铮铁骨,但凡壮年便投军从戎。我20岁生辰未过,已是骁勇的镇远将军了。

我站在城墙上指挥军士们安排防御,城外的敌军越攻越猛,估摸着我殉国的时日也快到了。远处一个女子快步朝我走来,猎猎西风将她一身素衣吹得猎猎作响。她是军队里唯一的女医,也是我未过门的妻子—黎子衿。她行至跟前,满脸担忧地对我说:“余轩,投降吧。皇上不会派援军来的。”

三日前,金兵离都城尚有数千里,皇上决定迁都,临行前对我说:“余将军只需守三日便好,三日后我定会派兵前来。”于是,皇上带着十万大军浩浩迁都,只留给我一万精兵来抵挡这近乎五十万人的金兵。从那日起,我便知皇上不会派兵前来,我不过是颗为他拖延时间的棋子罢了。

连日劳累使子衿憔悴了许多,我将她耳旁垂下的一绺乌丝重新绾上耳后,淡然道:“我不过是尽忠职守罢了,以身殉国本就是武将分内之事,只是苦了你。”言罢,我转身继续指挥去了。

那日,她在那里站了许久。

第二日,我仍在城墙上指挥。只不过已不再坚守,不论我投降与否,今日午时金兵定会攻破城门,那时我也必自刎殉国。

我正欲唤手下将剑取来,只觉后颈一痛,晕了过去。恍惚间听见一声呢喃,“余轩,对不起”,似夹杂着哭声,有丝冰凉落在我脸上。

几日后,我在一间草庐里醒来,那是我好友的家,他不肯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之后,我辞别了他,一路游历。

后来我听说,城破那日,余轩将军自焚于城墙之上。我知道,那是子衿。

我听说,燕国百姓大恸不已,自发为其收尸,为免遭金兵毒手,只立了一个无字碑。

一阵暖风袭来,往事如烟散,如今我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不知是谁在陇间低吟,“昔我往,杨柳垂”,我且幽幽轻和:“今我来,雪霏霏,问故人可记当年高歌唱采薇。”

谓 我

作词:小鱼萝莉 演唱:小曲儿

余归故里 春风不识路

丛生黍稷 此身在何处

飞阁流丹 纸醉金迷中错付

而今皆化尘土

郁郁青葱的往事破土长出

长在阡陌以北伊人的墓

当我拨开眼前寂寥的渔樵耕读

残碑是岁月磨平的书

谁在陇间低吟离歌

我且幽幽轻和

一腔热血今与何人说

行迈靡靡的我

黄粱一梦过醒时已家国破

……

纷飞无情战火里

彼此明灭的回忆

任岁月烙印下不屈

《采薇》教学设计 篇4

(一)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字词, 掌握《采薇》中出现的基础知识。

2.探讨《采薇》的思想内容以及重章叠唱的艺术特色, 感受其现实主义的风格。

(二)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 积累相关字词, 理清诗文大意。

2.以诵读为主线, 从音读、意读和情读三个层次引导学生感悟诗文情感。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采薇》中主人公情感的领悟, 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诗经》中独有的人文关怀。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稿设计】

《采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精读课文, 选自《诗经》, 也是新课标教材中的一篇新课文。按照传统的教学要求, 本首诗以追忆的方式, 抒发了战士久戍在外的爱国之情和思念家乡的情怀, 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情感即可。但是新课标对于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有着如下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也就是说更侧重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基于此, 我在备课初期, 设计将课堂分割为以下六步: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宋代画家李唐的《采薇》图。教师简单介绍图中伯夷、叔齐采薇充饥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诗经》, 穿越时空, 一起去聆听三千年前华夏先民的吟唱, 走进《诗经 采薇》 (板书课题) 。

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和学习过程

在前一节《卫风 氓》的学习中我们知道, 《诗经》中的语言生动朴素, 自然而又富有韵律。古人读诗谓之“吟”, 谓之“咏”, 今天我们就通过“音读-意读-情读” (板书) 的方法来品读《采薇》。

三、学生“音读” (多媒体出示本阶段诵读要求)

诵读要求:读准字音, 读顺语句, 读出节奏。

1.学生尝试自己“音读”《采薇》。

2.小组成员互读互听, 把握“音读”要领。

教师作诵读提示:注意生字;注意古今读音不同的字;注意通假字。

学生诵读障碍情况预测:对生僻字的识记。 (教师通过课件对生僻字作强调)

3.学生齐读诗歌。

四、学生“意读” (多媒体出示本阶段诵读要求)

诵读要求:准确理解文意, 概括全诗的梗概。

1.学生自己结合注释翻译诗歌, 圈点重点字词和疑难字词。

2.小组互助解决疑难字词。

师生共同总结重点字词范围:通假字, 古今异义字;动词;词类活用;课文注释中强调的字词。

学生疑难字词情况预测:止 莫 启 孔 尔 路 腓 弭 思

3.小组合作进行文白对译。

4.学生设计板书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抽1~2名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五、学生“情读”

多媒体出示对《诗经》的评论:《诗经》独有的高度人文关怀、率直大胆的内涵, 实则是对自己生命要求的尊重, 是在追求自己生命性灵的完整。

讨论:你对这句话有怎样的理解呢?请结合本诗或者《诗经》中其他诗歌谈谈你的感悟。

(在探讨过程中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关注前三章重章叠唱的手法和最后一章中借景抒情的手法)

参考:通过一个戍卒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想, 我们越过几千年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 他有思念家乡的痛苦, 也有征战胜利的自豪。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与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这才是真实的人物的心灵写照。

(学生有感情地吟诵《采薇》)

六、小结

这就是《诗经》, 富有魅力的《诗经》, 真实的《诗经》。

教学反思:1.课堂按照音读-意读-情读的诗歌教学步骤, 从学生的认知顺序, 逐步深入, 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对诗歌进行把握。

2.导入部分较为生硬, 有些“为导入而导入”。

3.在“意读”部分的教学时, 教师的主体意识太强, 完全以教师自我的预设把控课堂, 置学生于被动的地位, 无法体现学生的开拓思维和理解的多样性。

4.在教学的设计中没有体现学生的层次性,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没有不同的层次要求。

【第二稿设计】

根据第一稿的教学反思, 第二稿的设计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的修改:

1.导入改为由《诗经》中的常见植物导入, 更贴近教学目标中体会《诗经》独有的人文关怀这一点。

2.“意读”部分采用“示范模仿”的教学方法, 教师示范用现代诗歌的形式翻译《采薇》, 然后学生从内容、形式和韵律进行模仿, 更侧重于对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和探究进行引导。

3. “音读”“意读”“情读”三个部分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选择完成目标, 使得课堂讨论更具针对性和目标性。

采薇教学设计 篇5

张謇为通州师范撰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注:庠序,古代学校)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 阳货 兴,培养联想能力。怨,学得讽刺方法。

这副对联是由大家非常熟悉,南通人引以为荣的清末状元,爱国实业家张謇先生为他创办的我国第一所新式师范学校——通州师范撰写的。张謇先生希望师范生能够“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其实是要他们掌握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为改造社会、造福民众学习实际顶不住。张謇先生在这里用了一个典故,那就是《论语》中孔子的话。孔子高度评价了《诗经》,劝勉他的学生去读《诗经》

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在读《诗经》,《诗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经典遗产之一,它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我们可以从中吸取许许多多的营养。即使单从语文的角度来看,也有许多经典的诗句值得我们反复口味。有人批评现代人的语言过于贫乏无味,比如现代人表达思念时仅仅是“我很想你”,表达爱恋时仅仅是“我爱你”而已,但看看古人,表达思念时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表达爱恋时则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对啊,这是多么典雅而动人的表达啊!比起现代人贫乏的语言不知要强多少倍呢。其实就是大家学过的《关雎》和《蒹葭》中也有这样的语言,回忆一下《关雎》中表达思念的诗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蒹葭》中主人公爱慕的“伊人”找到了吗——没有,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哀而不伤,也是那样的典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采薇》,也有精妙的语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与《诗经》相关的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在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百余年间的作品。诗经的“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与我们所说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不,“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义的具体解释: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这辞,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风、雅、颂是就不同的音乐而言的,赋、比、兴是就不同的表现手法而言的。《关雎》和《蒹葭》都属于“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采薇》属于小雅。此外,《诗经》中的诗歌还具有什么样的章法特点?——重章叠句,在一唱三叹中增加了音韵上的美感,又强化了所咏之情。

下面大家把《采薇》读一遍,把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再看看赋、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句的章法在本诗中是否有体现。

处理不理解的字词

找出重章叠句的诗节——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

将使用赋、比、兴的诗句找出来——第一至第三章的开头两句是兴,其余为赋

第四章“彼尔维何,维常之华”也是兴

一至三章的兴咏唱的是什么?——采薇,还有薇的生长过程,由“作”到“柔”到“刚”

由“作”到“柔”到“刚”暗示了什么?——时间很久 什么时间?——戍守边关的时间 这在一至三章的赋中有没有相呼应的内容?——岁亦莫止

岁亦阳止 戍守时间之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玁狁之故

那些戍卒的生活状况如何?——靡室靡家

不遑启居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王事靡盬,不遑居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能不能归纳一下?——生存条件很艰苦,与家人音讯不通。在这样的生存状况下,戍卒们的内心会怎样?

——讨厌、怨恨战争,思念家人,想早点回家

(板书:章

一二三

戍守之久

玁狁之故

怨战

条件艰苦

音讯不通

思归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第四第五章。

第四章兴的内容是什么?——常棣花开得很盛

由常棣花之盛起兴,反复咏唱的是什么内容?——马很高大、强壮,还有他们的武器、装备

这两章为什么要咏唱这些内容呢?

大家不理解就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看看第四第五章还写了什么?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日日戒备,不敢定居,说明了什么?——战事频繁 我们再回过头来考虑一下为什么要咏唱战马、装备?

——诗并没有正面写作战的情景,而是通过战马、装备间接透露出战斗的激烈,反复咏唱就是说明战事频繁。

战斗激烈、战事频繁,就进一步流露出戍卒们的——怨战和思归 板书:

四五

常棣之盛

马、装之盛

战事频繁

思归 我们再来看看第六章写的是什么?——归途中戍卒心情 板书:

归途之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多么典雅动人的诗句。关于这四句诗,老师给大家看一些资料。

相关评说: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刘义庆《世说新语》)

谢公,指谢安。遏,谢玄的字。毛诗,由毛亨、毛苌父子所作的《诗》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人体物之妙,侔于造化。然皆出于离人孽子征夫之口,故知感情真者,其观物亦真。(王国维《文学小言》)侔:相等。

“昔我往矣„„”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谢玄没有说为什么喜欢,但王国维先生看到了这几句诗妙在“感情真”,真感情写出了真景物:依依的杨柳和霏霏的大雪。王夫之则从修辞角度,看到了乐景写哀和哀景写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初我出行的时候,内心是多么的悲伤和不舍,可身边的杨柳却轻柔拂动,是那样的婀娜多姿,明明是美景,却用来写悲哀;“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现在能够回家了,路上却下起了寒冷的大雪。其实,这相当于我们现代的什么修辞手法?——反衬

这种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的手法在我们古代的诗歌中经常用到: 行宫

唐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乐景写哀情,红花让人感到生命的活力,但行宫的寥落是一片衰败的样子,白头宫女的青春也已不在。红花来衬寥落行宫和白头宫女,表现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和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

“闲”是无聊的样子,与红花相对,红花美景与无聊的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的哀怨。一首小诗中三处乐景写哀。

刚才说的王夫之人论断,有人表示怀疑,认为“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根本没有“乐”可言,请大家思考一下,说说你的观点。

哀:“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心似箭,但由于大雪天气,归程被耽误了,而且又饥又渴,所以内心充满悲伤。

戍守的时间比归程的时间长多了,而且戍守时也提到载饥载渴,所以归途中的这些遭遇比在戍守时好多了。之所以回家还感到悲伤,主要是第五章提到的“猃狁孔棘”,作为一个爱国的战士,敌人并没有被完全击败,还有那么多的战士“靡室靡家”,所以虽然自己马上将有室有家,但心里也并不快乐。

乐:路途虽不便,载渴载饥,虽然敌人还没有被完全打败,但自己毕竟能回家跟亲人团聚了,这样的欢乐可以冲淡一切,实实在在的哀景写乐情。

我认为戍卒的心情是复杂的,有一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感觉,既有归家之乐,又有归途不顺、战争没有结束之哀,所以不能用简单的哀和乐来概括。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层,不敢问来人

诗人为什么近乡情更卖劲,而不是情更“切”

——因为:岭外音书约,经冬复历春。很长时间没有和家人联系了,心里有一种担忧。

那么大家再看看《采薇》,能不能体会主人公的那句“莫知我哀”中其他的含义呢? 主人公的哀伤原因可能不止一个,我们要体会到更深层次的原因:时时思念着归家,却很久没有和家人通音讯了,等到现在终于可以回家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涌上心头——家人还好吗?面对自己的将是什么状况?那是对家人命运、自身前景的极为沉重的用至不祥的预感。而这一切都源于战争。

天远遥相望,高歌共采薇 篇6

古曲难寻,聊以今日之歌去体会那份深沉的感情。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演唱/HITA 词/择荇]

雪欲来的时候,

又烫一壶酒,

将寂寞,绵长入口。

大寒夜,山那头,彤云出岫,

小炉边,那首歌谣

不经意被写就。

白露前,麦未熟,

恰是初秋,

约临走,将柴扉轻叩。

岭上霜红也浸透了眼眸,

那首歌,哽在喉,

沉默不忍回头。

『卿尚小,共采薇,

风欲暖,初成蕊,

问离人,山中四季流转又几岁?

卿初嫁,独采薇,

露尚稀,叶已翠,

问征人,何处望乡一枯一葳蕤?』

雨未停的时节,

煎茶试新叶,

让光阴,杯中交叠。

茅檐下,水如泻,沾衣未觉,

研开墨,芒种刚过,

歌写至下半阕。

春分后,花未谢,

尚可采撷,

却低首,问是耶非耶?

枝上残香也覆盖了眼睫,

谁和着那首歌,

刚吟罢的第一节。

『卿尚小,共采薇,

风欲暖,初成蕊,

问离人,山中四季流转又几岁?

卿初嫁,独采薇,

露尚稀,叶已翠,

问征人,何处望乡一枯一葳蕤?

卿已老,忆采薇,

草未凋,又抽穗,

问斯人,等到野火燃尽胡不归?

昔我往,杨柳垂,

今我来,雪霏霏。

问故人,可记当年高歌唱《采薇》?』

“月山春晚”之演出生态采薇 篇7

一、“月山春晚”生态存在背景

庆元县月山村位于县城东南一个名叫举水乡的地方,因拥有一簇月芽形的翠竹,又和地势相呼应酷似一轮圆月,故名曰“月山村”。月山村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明末清初。史料所记,最早有吴姓人家繁衍生息。在月山村吴姓人家居多,设有吴氏宗祠。千百年来,吴氏一族人才辈出,曾出过六位举人,一度被誉为“庆邑之冠冕”。由此可见,月山村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情怀相结合,为“月山春晚”这一适应新时代下农村发展要求的产物构建了良好的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月山春晚”演出生态

(一)八十年代演出生态采薇。

“月山春晚”诞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改革开放这面伟大的旗帜下,这一生态形式契合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要求。1981年,月山村一批爱好文艺的村民相约吹拉弹唱欢度春节,这便是“月山春晚”的雏形。八十年代,随着国家各项农村政策的调整,“月山春晚”这一艺术形式也慢慢成长起来。尽管当初的艺术化极其简约,但八十年代的“月山春晚”已初具规模。这个刚刚萌芽的艺术形式所依据的是当地六十年代建造的电影院,较差的音响设备,极其简陋的演出场地,但这些外在因素丝毫没有阻碍村民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演出的形式由最初的演奏演唱到形式新颖的方言相声、小品,歌舞等,“月山春晚”在月山村民的哺育下逐渐成长起来了。

(二)九十年代演出生态采薇。

“月山春晚”九十年代进入了一个危险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央视春晚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更让人沉痛的是“月山春晚”的演出场所、演出设备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月山春晚”办得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在九十年代的几年中已经停办了。场地被破坏,使得“月山春晚”居无定所。

(三)新时代演出生态采薇。

随着月山村的新一代人逐渐成长起来,他们被称为新时代的“月山芽儿”。这帮年轻人追随着祖辈的印记重新挖掘当地的经典文化,他们把从大山之外带回来的新鲜事物与地方文化相结合,重新树立起月山村的招牌。“月山芽儿”的新潮思想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昔日破乱不堪的电影院再一次被复苏,音响设备也是齐整地换了一茬。他们对演出节目进行了整理与编排,加入了新时代的元素,甚至请来了专家指导,创设出一套富有月山村特殊味道又能体现新时代特色的节目,如:“忖忖乌的故事”、“农民走秀”等等。

在他们的努力下,“月山春晚”不再只是月山村人家喻户晓,更是在全国也出了名。全国各级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2009年还荣登央视新闻榜。更让人为之骄傲的是,2007年《钱江晚报》报道的“月山春晚”新闻稿“中国式过年之文化样本——月山春晚”还被收入浙江省高中语文教材。2010年5月,《庆元县“月山春晚”》荣获全国群众文化最高奖第十五届群星奖,并被列为浙江省文化厅“文化良种”培育项目。近几年,“月山春晚”一旦上演定会吸引全国各地几十家媒体进行现场直播。

三、结语

月山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相互结合,为“月山春晚”这一响应新农村时代发展要求的产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月山春晚”的出现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契合当代主题。它不再是一场单纯的晚会娱乐活动,从启动到呈现整个过程,“月山春晚”始终维系着村民的团结精神。除此之外,“月山春晚”的成功案例为其他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建波.丽水瓯江文化丛书[M].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2]吕鸿.处州文化与地方文献[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庆元县志》编委.庆元县志[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4]岳永逸.传统民间文化与新农村建设[J].社会,2008(6).

《采薇》教学设计 篇8

采薇采薇, 薇亦作止。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

靡家靡室, 猃狁之故。不遑启居, 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曰归曰归, 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 载饥载渴。我戍未定, 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 不遑启处。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 四牡业业。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 四牡骙骙。君子所依, 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 象弭鱼服。岂不日戒, 猃狁孔棘 !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从“猃狁之故”“王事靡盬”“昔我往矣”“今我来思”等句可知,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远征士卒罢战归来, 抚今追昔的所思所感。猃狁, 西周时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 春秋时称“北狄”, 秦汉时叫“匈奴”。据载周宣王 (公元前827 -前782年在位) 执政的前夕, 猃狁曾乘周王朝政治动乱和遭遇大旱灾的时候, 侵扰北方边境。公元前827年宣王曾出兵征讨。这首诗反映的大约就是这场战争。

按《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人们的习惯分法, 本诗四十八句以八句为一章, 可以分为六章。从内容方面来分,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前三章为第一部分, 着重写出征在外, 怀乡思家;第四五章为第二部分, 表现军队的声威、紧张的战斗以及取得的战绩;第六章为第三部分, 写归途中触景生情、感时伤事的复杂心情。

第一部分第一章。“作”, 《说文解字》解释为“从人乍声, 起也”, 这里引申为“发芽”的意思。“亦”, 象形字, 即“腋”, 后借用为虚词, 相当于现代的“也”, 这里可理解为“又”;有人解释为“已”的通假字。“止”, 语气词。“莫”即“暮”的古字。“遑”, 闲暇。“启居”与“启处”同义, 启是跪, 居是坐, 这里是“停下来休息”的意思。

第二章。“柔”, 草木始生, 稚嫩, 这里指薇的幼苗鲜嫩。“烈烈”, 形容心中忧愁如火烧一般。“聘”, 探问。

第三章“刚”, 指薇苗已长成坚硬的茎。“阳”, 夏历十月。“盬”, 止息。“孔”, 很, 甚。“疚”, 内心痛苦。“来”, 归来, 返回。

把以上三章译成现代汉语是:

“饥肠辘辘去采薇, 薇又冒芽家难回。说回家何时回家, 转眼间残年来到!边地征战多凄苦, 双亲妻儿无暇顾。猃狁入侵传金柝, 睡不暖席又出征!

“饥肠辘辘去采薇, 薇苗鲜嫩家难回。说回家何时回家, 望乡关心头烦闷。心烦闷好像火焚, 急煎煎又渴又饥。常转战驻防不定, 哪有人捎封家信!

“饥肠辘辘去采薇, 薇已粗硬家难回。说回家何时回家, 阳春十月又来到。王家战事无止息, 东征西讨岂安身?想亲人心如刀绞, 怕此身难回家门!”

这三章用赋、兴的手法, 一唱三叹, 反复吟咏, 突出戍卒远离家乡, 久别亲人, 从军出征, 疲于奔命, 还经常饥肠辘辘, 以致采薇而食的艰苦悲伤。在复沓中又寓变化, 如“作”“柔”“刚”三个词表现了薇菜生长的三个阶段, 从春到秋, 薇菜由嫩变老, 时光无情地流逝, 而戍卒思归, 物变星移, 一年将近, 何时才能归家呢?“心亦忧止”“忧心烈烈”“忧心孔疚”这三句, 愈来愈强烈地表现了远征戍卒的痛苦和忧伤。

第四章。“尔”, 花盛开的样子。“常”通“棠”, 即棠棣, 植物名。“华”即“花”。“路”通“辂”, 一种高大的车子。“君子”, 指军中的将帅。“牡”, 雄马。“业业”, 高大强壮的样子。

第五章。“骙骙”, 马强壮的样子。“小人”, 指士卒。“腓”, 隐蔽。“翼翼”, 行列整齐的样子。“象弭鱼服”, 象弭, 象牙装饰的弓;弭, 弓两端受弦处;鱼服, 用鲨鱼皮做的箭袋;“服”通“菔”, 箭袋。“孔棘”, 非常紧急;棘, 通“急”。

把第四五两章译成现代汉语是:

“什么花如此繁盛?棠棣花密密层层。什么车这么高大?将军车严阵待发。驾起兵车去出征, 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岂敢图安居?一月已取三回胜!

“驾起四匹千里马, 奔驰如飞高又大。将帅威武车上立, 兵士掩护全靠它。四匹壮马齐整整, 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 军情紧急不卸甲!”

以上两章用棠棣花起兴, 追述了戍边作战的紧张生活, 抒发了“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的战斗豪情。本部分以战车的高大、战马的雄壮烘托军容的严整、士气的高昂, 虽然没有浓墨重彩地描写战斗场面, 但是烘云托月地展现了主帅的镇静, 士卒的掩护, 军容的严整, 器械的精良, 军情的紧急, 猃狁的猖狂。读到这里, 那金戈铁马、短兵相接的激烈战斗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第六章。“思”, 语气助词。“雨”活用为动词, “下”的意思“行道”, 行路。“迟迟”, 缓慢的样子。

这部分的意思是:

“回想我出征时光, 春风起杨柳轻荡。如今我走向家乡, 漫天雪纷纷扬扬。路泥泞行走缓慢, 饥和渴煎肚熬肠。我的心多么凄怆, 谁知道我的忧伤!”

清人方玉润评价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 真情实景, 感时伤事, 别有深情, 非可言喻。” (《诗经原始》) 的确如此, 本部分虚实结合, 过去与现实交叉, 心中情与眼前景融合, 表达了痛定思痛的悲伤。“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这几句,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成了传诵千古的名句, 为历代读者所称赞。

《采薇》一诗艺术成就之一是选取从军生活的几个典型场景, 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组接起来, 简洁、生动地刻画了征人的内心世界, 表现了全诗主旨。这实际就是现代所谓的蒙太奇剪辑艺术。如“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三句以薇菜破土萌芽、幼苗柔嫩、茎叶粗老三个特写镜头, 十分自然地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征人触景生情忧心如焚的痛苦。“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与“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两个画面的组接, 既是出征之时大好春光与回来之时漫天飞雪的对比, 又是当年年轻力壮与现在年迈体衰的对比, 强烈地表现了“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的兵役现实给人民带来的撕心裂肺的痛苦。在结构上有了这两个画面的组接, 就将前面的各个场景有机地统一在征人回忆这一线索中, 使全诗结构严谨, 以少总多。

《采薇》一诗艺术成就之二是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特别是反衬手法的成功运用, 开创了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的诗歌美学境界, 为后人所推崇。第六章以“雨雪霏霏”正衬回乡征人心境的凄凉, 又以“杨柳依依”反衬其内心的悲伤。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试想当征人与家人生离死别, 踏上征途之时, 面对和风骀荡, 杨柳依依的美丽春色, 哪有心思来欣赏呢?有良辰美景, 却无赏心乐事, “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景色愈美, 愈加重了生离死别的哀愁, 以乐景衬哀情, 哀情更突出, 更感人, 故起到了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

《采薇》一诗艺术成就之三是在题材、主题方面开启了我国边塞诗派的先河。在这之后, 征人思乡怀人一直是后代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 拨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弦。

总之, 《采薇》一诗无论在题材的开拓, 还是在艺术手法的创新上都是后代诗歌效法的典范。如果说集众多优秀诗篇为一体的《诗经》, 虽经几千年淘洗, 却历久弥新, 称得上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皇冠, 那么可以说, 《采薇》一诗就是这皇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摘要:《小雅·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首戎卒返乡诗。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 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采薇》教学设计 篇9

一、思亲盼归:对个体生命的叹息

家是生命的起点, 是人们心头永远的牵挂。尤其边塞寒苦, 久戍必然思乡。《汉书·匈奴传》记载:“周懿王时, 王室遂衰, 戎狄交侵, 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 诗人始作, 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 猃狁之故。’”由此可知, 周王室为了应对“边患”所发动的频繁战争, 催生了无数在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中保家卫国的将卒征夫。他们不仅要直面生死, 还要直面家园荒芜、亲情疏离。《采薇》一开始就为我们展现了一群长期戍守边关的征夫对家的思念, 唱出了他们在岁月流转中对个体生命思归而不能的无奈叹息:

采薇采薇, 薇亦作止。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 玁狁之故。不遑启居, 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曰归曰归, 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 载饥载渴。我戍未定, 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 不遑启处。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

诗歌首先以“采薇”起兴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苦:“不遑启居”、“载饥载渴”、“不遑启处”。如果说连年征战、居无定所这种物质上的艰苦还可以忍受的话, 那么常年戍守边关, 远离亲人, 连写封家书抒发思念之情都无法做到 (靡室靡家、靡使归聘) 的孤独则是他们难以忍受的。这种心情长时间得不到宣泄, 进而发酵为近乎绝望的呐喊:“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呐喊声里糅杂着感怀父母生养恩德, 欲尽孝而不可得的嗟叹;糅杂着思念爱妻, 海誓山盟虽在, 岁月蹉跎、夫妻远隔的哀怨……在归乡与戍守的矛盾纠结中, 在家与国、忠与孝的徘徊挣扎中, 一年又挨到了年终。诗人通过薇菜的变化“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暗示时间的流逝。随着时光的流逝, 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也与日俱增。“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反复的感叹, 将征夫个体生命的无力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诗经》军旅诗中, 不乏表现久戍征伐、追忆室家的诗篇。《魏风·陟岵》被称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

陟彼岵兮, 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 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 无止!”

陟彼屺兮, 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 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 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 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 无死!”

声声的呼唤、凄哀的叮嘱背后是征夫对家乡及亲人的无限思念。保家卫国的行为源于对亲人和家的珍爱, 因为有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和眷恋, 所以才能在战场上放手一搏。这种朴素的情感, 在当代的军营中依然保持着:“说句心里话, 我也想家, 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实在话, 我也有爱, 常思念梦中的她。” (石顺义, 《说句心里话》) 因此, 承认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承认征夫们内心深处最柔软、最真实的情感, 并不妨碍对勇士的讴歌, 而是多了一份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

二、尽忠履职:对自然生命的超越

古时出塞戍边、忠于职守、忠于君王与爱国是联系在一起的, 保家卫国更是军人的天职, 正如《诗经·无衣》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诗经·采薇》中将士们虽然思乡心切, 渴望生命有个归宿, 但大敌当前, 他们便迸发出为家国而战的使命感, 并希望通过在战场上的搏杀获得英名。这种对建功立业的向往, 反映了征人超越自然生命的短暂获得精神永恒的价值追求。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 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 四牡骙骙。君子所依, 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 象弭鱼服。岂不日戒, 猃狁孔棘!

诗歌虽没有正面去描写战场的厮杀流血, 但是高大的战车、雄壮的战马、严整的军容、精良的装备无不烘托出战士们昂扬的战斗热情和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业业”、“骙骙”、“翼翼”等叠字的运用, 形象地再现了战马的威武雄健。战马如此, 将帅和兵士纵横疆场的兴奋和快意可想而知。由此我们不难想到, 为国而战的理想就像一颗种子早已埋在这群热血男儿的心底了。与《诗经》中《幽风·东山》、《邺风·击鼓》、《魏风·陟岵》等多描写久戍思乡、厌倦连年征战这样一批军旅诗相比, 《采薇》对戍边生活尤其是紧张激烈战斗生活的描述, 呈现了古代军人慷慨靖国难的生动场面, 折射出他们为国效命、“视死忽如归”的价值追求。“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岂不日戒, 猃狁孔棘”和他们内心极度的思乡形成强烈对比, 在对比中升华了戍边将士的精神境界。他们用澎湃的热血书写忠诚, 用默默的坚守编织保家卫国的荣光。

守边卫国、抗敌御侮是历代军人的职业操守和不懈追求。1942年5月份, 戴安澜将军率领的中国赴缅参战远征军第200师在撤退途中, 遭日军伏击, 年仅38岁的戴安澜将军身负重伤, 不幸殉国。戴安澜将军在给妻子的遗书中这样写道:“现在孤军奋斗, 决以全部牺牲, 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 事极光荣。”毛泽东同志曾为戴安澜将军撰写一副挽诗《五律·海鸥将军千古》:

外侮需人御, 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 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 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 壮志也无违。

这首五律即是对中国军人尽忠履职、保家卫国传统价值追求的赞美和讴歌。

三、且行且思:对生命形态的感喟

战场上英勇顽强、奉献牺牲是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战争的历练, 离散、安危、生死的抉择和考验, 使军人对家庭和亲情的渴望较常人更为强烈, 对生命的理解更为多元。这种独特的内心体验, 一旦在特定的情境之下受某个人、事、物的触动, 就会外化为对自己生命形态的无限感喟, 这是人的真实。《采薇》最大的特点就是还原了这种真实。

总之, 《采薇》一诗既有思亲盼归中对个体生命的叹息, 又有尽忠履职中泼洒生命热血保家卫国的豪情。诗歌还原了征夫们作为“人”而非战争机器对于自身生命形态的感喟, 让我们近距离地触摸到古代征人勇武刚强的外表下心灵的脉动, 感受他们的生命气息, 从而把他们生命价值中持久的坚韧和英雄本色表现得真实而质感。

摘要:军旅诗不只是对战争事件和战争场面的叙述描写, 《诗经·采薇》正视古代征人在战争中独立的生命个体, 在思亲盼归和保家卫国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征人的丰富内涵, 彰显其超越自然生命的精神追求, 使尽忠履职保家卫国的古代征夫形象真实而有质感。

关键词:《诗经·采薇》,古代征人,生命价值,尽忠履职

参考文献

[1]郑颖.凝眸.“军人”和“诗人”的双重目光.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1, (3) .

[2]李晓风.《诗经.采薇》的生命意识解读.郑州大学学报, 2006.9, (5) .

[3]程俊英, 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 1991.

《采薇》教学设计 篇10

《采薇》是一首戍边之歌, 比较完整地展现了诗人由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感情历程。

全诗共六章分为三大部分, 细腻地描绘了三个生活场景, 通过这三个生活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戍边之卒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一、采薇图景

这首诗前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描绘戍边之卒从春到秋采薇菜的场面, 这是反映戍边之卒平时最基本的生活状况的一个细节性的场景。一年四季, 战士戍边打仗靠吃野菜充饥度日, 怎能不思归呢?从初春开始就想回家、盼回家, 一直盼到深秋季节, 仍然是想回家、盼回家。不能回家, 吃什么呢?采薇菜啊吃薇菜, 从刚刚发芽一直采到深秋季节, 茎粗杆硬仍要采, 仍要吃, 战士怎能不忧愤?我们吟读这三章, 仿佛看到初春乍暖还寒、夏时赤日炎炎、深秋雾锁烟笼的季节, 战士饥肠辘辘、奄奄一息的情景。诗的前三章采用重章复唱的手法就在于要突出表现戍卒的思归之情和忧愤之情。

二、战斗情景

诗的四、五两章转换角度, 改换写法, 从另一侧面展现戍边之卒的生活, 这就是战斗场景。这首诗的独到之处是没有写战场上刀光剑影、伏尸百万、血流成河的图景, 而只写了战争的一方———戍边将士。第四章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 戍边之卒战斗的情况。“一月三捷”突出表现了戍卒英勇杀敌, 为国建功的英雄气概和豪迈之情。第五章写将帅站在四匹高大健壮的雄马战车上狂奔, 戍卒则要紧跟其后, 转战南北, 打起仗来就靠它来隐蔽, 他们要时刻警惕, 不敢松懈。对比的手法使戍边之卒的辛劳之情溢于言表。

三、回归场景

诗的第六章又转换角度写回归, 写戍卒回归时的痛定思痛。这一章的前四句被公认为是《诗经》中写得最好的, 如果将这四句单独提出来, 读起来有诗意, 有韵律, 能让读者产生美好的联想。“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我们出征时, 春风习习, 杨柳依依, 多惬意, 多美好。在这里, 诗人采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 因为这时出归的情景是“爷娘妻子走相送”, “哭声直上干云霄”。春风啊, 杨柳啊, 对于戍卒和送行的人来说, 什么也看不到, 什么也没想到, 那么回归时更是凄惨悲伤。试想:一年四季征战时, 吃的是野菜, 冬季缺吃少穿, 所以映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大雪纷飞, 朔风冽冽, 一群面容苍老、佝偻着身躯、裸露着身体、瘦骨嶙峋而又饥肠辘辘、步履维艰的老头走向画面深处的情景。“我心伤悲”不仅仅是这些戍卒, 还有读着这首诗、眼前浮现着这些画面的读者。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篇1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多少曼妙的诗句从《诗经》中漫溢出来,影响了代代文人的歌者情怀。

曹丕《典论·论文》中说:“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经》,以其三百零五首诗的单薄身躯,建筑起三千载华夏文学史上第一座不朽的丰碑。《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高妙,三个字就写透了《诗经》中所蕴藉的最深层次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先人以其超凡的智慧为后世打造了最温柔、最纯粹的文学根底。

《诗经》于我们,早已不只一本诗集这样简单——中华民族“温柔敦厚”的传统精神就得益于“诗教”的潜移默化。

在南朝刘义庆等人编写的《世说新语》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里的谢公就是东晋时代大名鼎鼎的谢安谢东山,而“遏”正是他那个最出名也最能干的侄子谢玄的小名儿。这个故事本身很简单,可是很有魅力,很多后世作者都喜欢引用它,原因有二:一是这个故事本身是豪门八卦,根据我们现今的生活经验可以推断,历朝历代的中国人民都或多或少地热衷于八卦有钱人,何况这个八卦还有实际价值呢,谢安为什么那么器重谢玄?就因为他觉得这孩子实在是有悟性,《诗经》能读得这么透彻,那家族核心领导位置舍他其谁呀!二是“昔我往矣”这十六个字的确是太精彩了,不单谢玄喜欢,历代评论家也都爱不释手。

“昔我往矣”诸句出于《诗经·小雅·采薇》篇,就其审美价值而言确实当得起《诗经》魁首的盛名,《采薇》篇也正因为拥有了这十六个字才显得更加熠熠生辉。“采薇”这两个字现今听上去很浪漫、很有情调,但它的本义是很乡土的,“薇”就是一种野生植物,戴侗《六书故》中说:“今之野豌豆也,茎叶花实皆似豌豆而小。”简单点说“薇”就是野豌豆苗,长得有点像现在的茼蒿,据说是紫色的。先秦那个时候菜的种类虽然不多,但正常的饮食中应该是不包括这类野菜的,恐怕只有不得已的人才会靠采薇充饥。例如戍边的将士。

《小雅·采薇》篇就是一首征夫戍边的悲歌: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采薇,薇菜破土露新绿,曰归曰归,年关将至家万里;采薇采薇,薇菜鲜嫩正可口,曰归曰归,心中忧闷归无期;采薇采薇,薇菜老硬难下咽,曰归曰归,又到十月小阳春。薇菜由生到老的生长过程不也正是征人由青春年少到垂垂老矣的戍边过程?时光无情,时代更加无情,风刀霜剑摧残了征人的鬓角,久戍不归折磨着征人的心灵。“靡室靡家,玁狁之故。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强悍的外敌让边防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家在这个时候成了戍边战士们的奢侈品,有家不得归,只能将父母兄弟妻儿齐抛闪,甚至连找人捎一封家书回去都显得那样困难,“万金家书”哪里只是唐朝的物件儿?自从有了战争,就有了相隔万里的征夫怨妇、有了那“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苦苦期盼。

《采薇》的前三章是地道的悲歌,征夫们为了国家的安定远赴艰苦的边关,他们采薇为食,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年复一年的盼望换来的是无尽的忧愁。但紧接着,诗作的四、五两章话锋一转,“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雄壮的马匹,昂扬的斗志,战士们在“平沙莽莽黄入天,一川碎石大如斗”的边关竭忠尽智,保家卫国!采薇的艰辛和思归的悲恸没有摧毁战士的斗志,“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敌人就在眼前,为了国家、为了千千万万人的平安,征人们必须守在那里、他们必须坚持下去……

战斗了一辈子,等待了一辈子。终于,要踏上回家的路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想我离家时,杨柳依依随风摇,阳春三月好风光;今日还乡来,纷纷大雪满归途,感时不觉双泪流。清人王夫之说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简单点说就是用往昔的幸福美好衬托今朝的凄苦悲凉,苦味愈重。“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几十载光阴飞逝,离家时还是青春少艾,如今呢?不知道!或许白头老妪还在家里苦苦地等我,可恐怕是要“相顾无相识”了吧?也许,更可能,那个让我思念了整整一世的家,如今只剩下些断壁残垣在等着我归来吧?“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种感情是多么的矛盾与挣扎!三千载时光洗去了很多悲伤的痕迹,但征人游子的乡情却是永恒。于是边塞征戍诗也就成了永恒,《诗经》是孕育边塞诗的摇篮,《采薇》是其中最动人的篇章。

让我们再次展卷,深情而完整地诵读这篇佳作。原来,《采薇》全诗始终是围绕着“王事”和“家室”抒写的。那么到底,家与国,孰轻孰重?很多人认为《采薇》是首厌战诗,实际上没有这么简单,《采薇》全诗最纠结也最精彩之处其实是征人在家与国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中的痛苦挣扎。家是温暖的、是充满爱的,家里有年迈的父母、柔弱的妻子、幼稚的儿女,家人需要你的呵护照顾,生活需要你的悉心打理;然而战争的风烟会在一瞬间摧毁这一切,父母妻子儿女都会被战火无情地吞噬,总要有人去阻止这样的灾难,总要有人站出来牺牲小家、成全大家。这个道理《采薇》是懂得的,于是家国的矛盾所带来的无尽凄苦最终只能化作“我心悲伤,莫知我哀”的浅吟低唱。想来,那绵延了数千载的边塞征戍诗写的怕都是家国矛盾的变奏曲吧!为家为国,戍边的战士永远都要有;思乡怀人,征夫的血泪永远都在流。

上一篇: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下一篇:标准必要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