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演讲

2024-10-13

鲁迅演讲(精选8篇)

鲁迅演讲 篇1

摘要:鲁迅演讲有平等化、问题化、生活化、形象化和幽默化等特色。同时, 他采取相应的出场策略、时间策略、定位策略、言说策略和聚焦策略, 这些为其演讲成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鲁迅演讲,特色,策略

长期以来, 演讲家鲁迅被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盛名所掩盖, 鲁迅的演讲思想和艺术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其实, 鲁迅无可置疑地应当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影响卓著、特色鲜明的演讲名家加以研究和学习。 本文拟对鲁迅演讲的特色与策略加以探讨。

一、鲁迅演讲的特色

(一) 平等化

鲁迅演讲时, 他与演讲对象、聆听者是一种平等交流的关系。 他多次强调:自己“没有整篇的鸿论, 也没有高明的见解”, 只能讲讲自己近来所想到的[1]。 “我没有什么学问和思想, 可以贡献给诸君。 ”就算演讲也是“发表一点个人的意见”, 并且声明:“只是我并不是站在引导者的地位, 要诸君都相信我的话, 我自己走路都走不清楚, 如何能引导诸君? ”[2]“没有什么东西可讲”, “随便谈谈”, “是我个人的意见, 姑且供诸君的参考, 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演讲”[3]。 有论者认为这主要体现了鲁迅的内在焦虑和客套谦虚。 其实, 不仅仅如此, 既有鲁迅发自内心的真诚, 又有鲁迅对于演讲对象和聆听者的平等地位的尊重。 质言之, 就是把自己摆在与他人平等的位置, 而不是导师、牧师等角色。 这种定位和平视的态度关系, 更容易拉近鲁迅这等名人与演讲对象和聆听者的心理距离, 让人觉得平易近人。 正如钱理群所说:鲁迅“演说的魅力”在于“享受话语权的平等与思想自由的欢乐”[4]。

(二) 问题化

鲁迅演讲关注的主要不是纯理论的东西, 他的兴趣似乎不在理论建构和理论阐释上, 而是常常从社会问题、公共舆论热点焦点入手, 由此展开文明批评式的演讲。 《娜拉走后怎样》对当时热议的妇女解放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已经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经典文献。 《未有天才之前》就当时文艺界要求天才呼声很高的问题发表看法, 对天才产生与一般人才培养的清醒认知, 以及泥土精神的倡导, 时至今日依然掷地有声。一部《鲁迅全集》16篇演讲词, 即使是学术演讲《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等, 也都勾连古今, 联系现实, 分析问题, 而不是作虚空高蹈的“逍遥游”或空头讲章。

(三) 生活化

贴近现实生活是鲁迅演讲的又一特色。 林非指出:“鲁迅确实是一位善于从直面现实中获得深切感受的创作型的思想家。 ”他阐述自己的思想主要不是运用概念的解说与逻辑的推理, “总是透过自己独特的感受、揣摩与思考, 提出了石破天惊那样令人震惊的结论”[5]。 鲁迅演讲选题直面现实, 题材和范围比较广泛, 举凡社会经济制度变革及妇女解放 (《娜拉走后怎样》) 、天才与民众 (《未有天才之前 》) 、改革与破坏 (《记谈话》) 、革命文学 (《革命时代的文学》) 、文艺与政治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青年的使命 (《无声的中国》《老调子已经唱完》等) 、知识分子 (《关于知识阶级》) 、“左倾”的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上海文艺之一瞥》《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等)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等) 、读书方法 (《读书杂谈》) 等问题都可以纳入演讲, 而且都能信手采撷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这些平淡无奇的例子一经入微的观察、深刻的剖析和别致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无不让人拍手称快。

(四) 形象化

形象化是鲁迅演讲的重要特色。 鲁迅不喜欢从理论到理论, 他的拿手好戏是如其杂感一样, 擅长形象化议论说理。 在演讲中, 常常以比喻、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广为传诵的艺术形象, 使所议论的道理不言自明, 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以叙事援引古今中外历史的或现实的各种典型事例, 增强演讲感染力说服力之外, 鲁迅在议论时锤炼鲜明形象、饱含哲理的名言警句方面有极高的天赋, 这使得鲁迅的演讲平添了许多文采、哲理, 增加了其演讲的深度、厚度与亮度。 “嗜好的读书, 该如爱打牌的一样, 天天打, 夜夜打, 连续的去打, 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 放出来之后还是打”[6]。 “幼稚是会生长, 会成熟的, 只不要衰老, 腐败, 就好。倘说待到纯熟了才可以动手, 那是虽是村妇也不至于这样蠢。 她的孩子学走路, 即使跌倒了, 她决不至于叫孩子从此躺在床上, 待到学会了走法再下地面来的”[7]。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 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 长育出来的, 所以没有这种民众, 就没有天才”[8]。 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

(五) 幽默化

作为中国现代幽默大师的鲁迅, 不仅生活中风趣, 其教学、创作也同样富含幽默因子。 无论教育教学演讲还是学术演讲、礼仪演讲, 鲁迅演讲的幽默化特色给许多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记录者之一欧阳山回忆:“鲁迅先生讲演的效果很好, 会场很活跃, 讲到很多地方都引起哄堂大笑。 如讲到曹操杀孔融这个例子时, 说:‘我虽不是曹操一党, 但无论如何, 总是非常佩服他。’ (大笑) ‘然而, 事实上纵使曹操再生, 也没人敢问他, 我们倘若去问他, 恐怕他把我们也杀了! ’ (大笑) 他很明显地指出, 曹操是主张有才就行, 不忠不孝也不要紧的, 但后来却借不孝之名把孔融杀掉了。 ”“讲到 ‘吃药’ (‘五石散’) 、‘喝酒’、‘穿衣’和‘扪虱’之类的事情时, 也是引起满场大笑的。 ”“‘比方我今天在这里演讲的时候, 扪起虱来, 那是不大好的。 ’大家听了都大笑起来, 但他自己却不笑, 大家越是笑, 他的神情就更严肃。 ”[9]

二、鲁迅演讲的策略

(一) 出场策略

除了职务性演讲外, 一般均为非请不讲。 鲁迅说:“人家在开会, 我决不自己去演说。 硬要我去, 自然也可以的, 但须任凭我说一点我要说的话, 否则, 我宁可一声不响, 算是死尸。 ”[10]鲁迅并不热衷于四处演讲, 甚至有些厌恶演讲。 他在致许广平的信中写道:“近来整天的和人谈话, 颇觉得有点苦了, 割去舌头, 则一者免得教书, 二者免得陪客, 三者免得做官, 四者免得讲应酬话, 五者免得演说;从此可以专心做报章文字, 岂不舒服。 ”[11]他的不愿外出演说于此可见一斑。 如同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声呐喊《狂人日记》是被动发声一样, 他的演讲往往也是应邀而为、不得不讲, 甚至就是被青年们“连劝带逼, 将你绑了出去”[12]。

(二) 时间策略

鲁迅珍惜时间, 注重演讲实效。 他为自己规定了每次演讲的大致时间。 在给李小峰的信中, 他写道:“我尤其怕的是演说, 因为它有指定的时候, 不听拖延。 ”“但我自有定例:至多以十分钟为限。”[13]所谓“十分钟”, 应当只是一个较短时间的形象化说法, 这句话的精神实质在于演讲应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力求短小精悍。 这是符合听众心理的。 据马蹄疾的《鲁迅演讲考》, 鲁迅每次演讲所用时间可考的, 一般是在二三十分钟至一小时左右;时间最短的大约五分钟, 时间超过一小时的很少;至于学术讲演, 一次讲不完就分成两次、多次讲[14]。 演讲时间尽量短会迫使演讲者精心准备, 有利于演讲取得最佳效果。 鲁迅的许多演讲就成了精彩简要演讲的典范。

(三) 定位策略

鲁迅把自己的演讲定位为“随便谈谈”。 这个前面所述其演讲的平等化特色是直接相关的。 由于“随便谈谈”, 不是导师、牧师或者国师之类的高高在上的引导、教训, 而是一种享受平等话语权的思想观点的交流乃至个人感受、 情绪的分享。 如前所述, 他在《读书杂谈》《关于知识阶级》等演讲中多次反复强调自己不是来演讲的。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演讲中, 他说这一次回到北平, 几位旧识的人要我到这里来讲几句, 情不可却, 只好来讲几句[15]。 此类言说, 可以有多种解读, 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他有意把演讲营造成为比较轻松、随意的朋友似的谈话、交心。 事实证明, 这种定位契合鲁迅个人的实际, 取得了很大成功。

(四) 言说策略

独立、真实是鲁迅言说的基本策略。 鲁迅说:人家“硬要我去, 自然也可以的, 但须任凭我说一点我要说的话, 否则, 我宁可一声不响, 算是死尸”[16]。 从如此决绝的语言中, 分明可以感受到鲁迅对独立自由的发言权极其珍视。 这种言说策略, 在鲁迅的演讲中得到了一以贯之, 也造就了鲁迅演讲独特的思想魅力和艺术光华。

(五) 聚焦策略

“公共演讲, 如其名曰, 是一种将人的思想公之于众的方法, 即一种与他人分享观点并影响他人的途径”[17]。鲁迅的演讲都是公共演讲, 他关注的往往是公共话题、舆论热点, 通过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及学术批评的方式, 凭借革命家的远见情怀、 思想家的深刻睿智和文学家的隽永文采, 沟通古今中外、直面现实困境, 紧紧聚焦于他终其一生求解的国民性问题。 这种聚焦式的观察、审视、思索和探求, 纠缠如毒蛇, 执著如怨鬼, 凝结成了鲁迅演讲挥之不去的基本范式。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115.

[2]鲁迅.鲁迅全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223.

[3][6][10][12][13][16]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457, 458, 420, 465-466, 465-466, 420.

[4]钱理群.我们来看看鲁迅的演说词[J].武汉:文学教育, 2009, (1) .

[5]鲁迅, 江力.鲁迅报告:关于鲁迅和他的演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4: (序) 2.

[7][15]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15, 136.

[8]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175.

[9][14]马蹄疾.鲁迅讲演考[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1:246-247, 553-560.

[11]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63.

[17]斯蒂文·E.卢卡斯, 顾秋蓓.演讲的艺术 (第10版) (中文版)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4.

鲁迅演讲 篇2

大家好!

我们中国出过很多名人有:周世昌、林则徐、毛泽东……,但我最敬佩的是鲁迅先生。不仅仅因为他是无产阶级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还因为他为人民服务所以我才会敬佩他。

有人问他:“你可能是天才。”但他却反驳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这句话震憾了我,对,为什么我们不把冲,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呢?可能你冲,喝咖啡需要4,5分钟,4,5分钟代表了什么意义呢?你用4,5分钟可能可以看几页书,可以查阅资料,可以思考问题,可以作很多事情,可那件事不比你冲咖啡有意义的多呢?

鲁迅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老先生,他用笔战斗了一生,不畏病魔的侵害,继续写作,他把他的一大半人生都投注在了写作上,他的事业,他的青春,他的成功,都淹没在了写作的汪洋大海上……

鲁迅遇“鲁迅”的启示 篇3

原来冒名顶替“鲁迅”的人是一位小学教师,真名“周初仁”。当许、章两人找到他时,他眉飞色舞地介绍:“我就是鲁迅。敝人小作《彷徨》已经印发八万份了。全国书局已经上架售罄,请二位看后不吝指教。”两人听后哑然失笑。拱手告辞。

回去后,许、章两人将“鲁迅”所见所闻如实写了一封长信,邮寄给了鲁迅。

真相大白,水落石出。鲁迅在1928年4月的《雨丝》杂志回应了这件事,标题是《在上海的鲁迅与杭州的鲁迅启事》,文中幽默风趣:

“让我非常欣慰的是,中国另一个姓周。名鲁迅的先生和我同时代不期相遇了,应该值得庆贺。中国同名同姓之多。这是没有办法更改的。但让我很感兴趣的是,通过他的自叙,有一大半和我一样的经历,就像影子和人体重叠般的默契。这让我很为难,到底我是人体,他是影子;还是我是影子,他是人体,至今我自己都糊涂了,分不清。那位杭州的‘鲁迅’,曾经给一位大学生写过这样一首诗歌:‘我来君寂居,唤醒谁氏魂?飘萍山林迹,待到他年随公去。’署名竟然是‘鲁迅游杭吊老友曼殊句’。这首诗歌细细品味,有失高明之处一二,硬是替着曼殊说‘待到他年随公去’,也未免太专制了。‘去’呢?自然一天要‘去’的,然而去‘随’曼殊去,我这個上海的鲁迅做梦都没有想过。另外我再次强调:我之外,今年至少还有一位叫‘鲁迅’的和我对视中,但那个‘鲁迅’的言语和行动,和我曾经印过一本《彷徨》而没有销售到八万本的‘鲁迅’无关……

事后,许、章两人特地赶到上海,问询鲁迅如何处置那个冒牌货,是否告官把他抓起来。鲁迅哈哈大笑:“随它去吧。不必追究,到此为止!”

一场冒名顶替的风波就这样云淡风轻,一笑泯江湖。鲁迅靠宽厚仁慈的姿态,用幽默的方式撰文化解了这场意外,让世界回归祥和安静之中,这是鲁迅为人处世精彩妙笔,也是一个人涵养滋润的人生风采。

鲁迅长孙谈鲁迅淡出课本 篇4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 9月, 早已过了放风筝的时节, 与此同时, 鲁迅的散文《风筝》也“落了”, 收录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此文经调整被删。一石激起千层浪, 坊间热议“鲁迅文章或将退出语文教材”。对此, 《人民日报》撰文称:“鲁迅的全面退出, 是教材编写者的怯懦和无品, 也寓示着当代社会的思想混乱仍需漫长的沉淀才能成新的价值。”不过, 也有人拍手相庆, 认为鲁迅早该退出, 其文字晦涩不适合中学生阅读。9日24日, 鲁迅长孙周令飞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谈及此事时说:“一个历史的文化坐标, 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件事能够撬动的。教科书的调整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那就让它自然地发生, 自然地过去, 自然地调整。”鲁迅的文章是否真的晦涩难懂而不适合中学生学习?周令飞说:“中国的文学作品, 还有很多比鲁迅的文章更难读的东西。学习本来就是一件艰苦的事情, 以此为由删掉《风筝》未必有多么合理。”资料显示, 在2008年之前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 鲁迅的作品多达9篇, 分别是《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孔乙己》。2008年后减少为7篇, 去掉了《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雪》。2013年减少为6篇, 此次去掉了《风筝》。

关于鲁迅的演讲稿2021 篇5

关于鲁迅的演讲稿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鲁迅和高尔基的名字,爸爸妈妈也经常以他们来激励我前进。

在我幼稚的想象中,我也曾认为他们就像是亲兄弟一般,甚至连相貌都不无神似之处。必须承认:他们那双峰并秀的形象就像是我精神的支柱,是我内心的殿堂毅然耸立。

初次翻开高尔基的小说,无论怎样克制自己,都觉得那一页页密密麻麻的文字是如此的枯燥乏味,因而再也看不下去。相对而言,鲁迅的<<朝花夕拾>>虽然意义深刻,但里面记述的那一件又一件童年趣事似乎更加诱人。三味书屋,百草园-鲁迅童年的乐园,如此缤纷多彩;赤练蛇,美女蛇-鲁迅童年的听闻,虽然可怕,却使孩子们更加向往那快乐的生活。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应该才是我们真正向往的生活吧?找蜈蚣,捉斑蝥,拔何首乌……这是一些离我们很远的事,但也难免会使一位循规蹈矩的学童想入非非。通过那一系列朴素而诱人的文字,我进入了别人的童年;而别人的童年又给我带来了无穷的趣味。

我崇拜鲁迅,也爱听在他身上发生的种种琐事。记得还听老师说过鲁迅曾在看到中国人软弱无能,背信弃义是说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短短的八个字,既清楚地表达了他浓浓的爱国之情,也体现出了他对国家衰弱,国人叛逆的伤心与气愤,使人感慨万千,同时也使我对他的敬仰之情更进几分。

在国家面临危机时,鲁迅也曾用一篇篇装满人们的愤怒与伤心的文章,激起一位又一位人民与志士的觉醒,不断的与敌人作战,誓死保卫祖国。这多少会令人十分感动:身为茫茫人海中的一员,虽然不能仅靠自己一人的力量就保卫好祖国,但他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用自己的文笔将大家召唤到一起并肩作战。这样,即使不是自己拿着刀枪用肉身与敌奋战,但也已是战场上的一员,而且是重要的一员。他不仅保卫了祖国,也激起了大家浓浓的爱国之情,让我也深陷其中。正因为有里这股强大的力量一直激励着我,我渐渐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捍卫,学会了面对困难勇不退缩。

在这种强大力量的滋润下,我不断地成长着,进步着……

关于鲁迅的演讲稿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很喜欢鲁迅,虽然很多人都不喜欢读他的作品,但依然不能否定他的才华。最开始接触他的文章是在课本上,刚开始觉得他的文章很无聊,甚至对他的文章感到厌烦。后来接触的多了,慢慢地觉得他的文章其实很不错。于是,开始常常抱着书本品味那鲁迅用智慧续写出来的精华。感觉十分的满足。

我觉得他的文章写的很生动,时而搞笑,时而悲伤。但总与时代接轨,总离不开对社会黑暗的批判以及人心的冷漠无情,离不开对被功名利禄迷惑了双眼和思想的人的嘲笑。说实话,有的时候觉得鲁迅本就不该生活在那个战乱年代,不过,如果他生活在和平年代,不知他的文章是否还能使我着迷。或者是说他是否会放弃学医,用笔墨与敌人战斗。

但有时还是有些讨厌他,讨厌他对女性的误解、对女性的偏见。如果他还活着,我会毫不犹豫的指着他,愤怒的发泄我心中的不满,告诉他:你的思想也被这个年代污染了!或许他会指责我,认为我的思想很愚昧,但其实我想说。真正愚昧的是他本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哪怕是再支持改革、支持现代化的人,毕竟也是从封建走过来的。就如他本人一样。

亲爱的鲁迅,我对你有着无尽的崇拜。对你有着无尽的嘲笑。不知怎么诉说。

关于鲁迅的演讲稿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鲁迅先生是我最喜欢的人。

钱钟书先生有言: 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小学有一年,在同学家过夜,同睡一张床。床头上有个摆书处,我随意抽出一本,是本散文集,书页发黄,第一篇便是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那时候还年幼,不知先生的大名,亦不知先生死后的名声是经历过颇大波折的。那篇文字虽也有多处于那时的我来说生僻字,但是自己却看得很是有味。如若没有记错,此后的十多年里,自己是再没读过这篇文字的,可一直能记得文章里的细节,譬如写一到夏天,阿长睡觉在床的中间总摆成“大”字,占去了少时的先生的地方,让他无法翻身;又譬如到新年,阿长总是对他说“哥儿,你牢牢记住,明天是正月初一,第一句话得和我说恭喜恭喜!”;再如得知阿长谋害了隐鼠之后的恨意;当然还有阿长为他买山海经,以及文末那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都让我难以忘怀。那心理都曾是少时的我们经历过的。此后的许多年里,可能是我阅读范围的狭隘,我再没有碰到一位写作者能像先生那样拥有如此神奇的笔力。

初一那年,看了一本影响我至深的书。一本先生的论战集子,书名叫《一个都不宽恕》,印象深到我现在都还记得书是1996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那时的语文课本里已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之类的散文,可是我却迷恋上了先生的杂文。几年后,当我自己回想起这次的偶遇,我都会怀疑,倘若不是这本书,现在的自己肯定不是这番模样,可我庆幸如此。《一个都不宽恕》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封面上的那段手迹:

“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我那时候想,一个人有怎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勇气,才敢以如此多的“他人”为敌,言“让他们怨恨去,一个都不宽恕”。我后来知道,这段话出自先生的《死》,写作此文的先生生命已垂垂危矣。可即便是医生已经宣布他的死亡,他依然这么决绝。他难道不会预料到自己这样说,后人会把它当做”把柄”,找到理由对他大批特批么?我想他是肯定想到的,可是他依然那么说。倘若不是如此,先生就不成为先生了。

现在我回想起来,《一个都不宽恕》里的那些文字的迷人,大概是因为先生的笔锋的犀利,一针见血的。在《估学衡>》里,先生寥寥数笔便能勾出《学衡》诸篇文章的谬处,文末一句“我所佩服诸公的只有一点,是这种东西也居然会有发表的勇气”让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的吴宓、梅光迪等的学衡派颜面难存。

在那样的年龄里,又是从先生的杂文开始读起,我自己都替自己捏了把汗,一如“少不读鲁迅”之言的担忧。可,现在终究没有变成那些人担心的模样,大概也是少年时,并未看到以及听到关于先生的评价,也就并未受他人的干扰,只是在读先生的作品。基于事实的东西,总比凭空听来的有力。即便是读了那么多先生的杂文,我也并不觉得先生有多偏激有苛刻有多多疑等等的后来的骂语。

相反,那时我只是觉得心酸,何以先生一个人要去面对那么多的骂战,并且通常都是一个人,而“敌人”的都是“组团”的。后人又何以那么苛刻,对处于这样的环境里的先生的所谓“多疑”、“刻毒”和过度警惕“防卫”耿耿于怀。

《一个都不宽恕》跟随我进高中,其时,已经开始看先生的全集了。只是后来,重点高中应试的压力,又停下来。自己也开始渐渐功利起来,为写作文,读了不少所谓研究先生的作品,取些即便是高中的语文老师亦未必了解的“专业术语”骗得了不少作文高分。那时候,自己寡知,以为先生的精神只是批判的,所以见着什么不满便下狠笔批评。自己也就是在那时候对自己身在的教育体制以及更大范围内的社会现实产生了怀疑。所谓的“叛逆”也越来越强,并且付诸实践,最终是得了恶果的。那时候开始想真正的是先生怎样的?我先丢下先生的诸多文字,买了本朱正先生的《一个人的呐喊》,坦白说,对这本书的心仪完全是出于对书名,尤其是“一个人”。

初高中毕竟无知,对社会的观察和理解终究属于皮毛。进大学之后开始静下心来重读先生,作品,研究的书都看。我渐渐觉得自己从前的那些看法是很浅薄的。关于先生的问题实在太多了,先生的身份和模样不仅仅是从前自己心中的“斗士”,还有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友为人师的先生;先生也不是一下子就成为人们心中的“鲁迅”的而是经历过灵魂的挣扎的,这些对于还原真正的先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先生曾经被恶意捧上天,被人有意无意的神化,再然后被人从神坛上拉下来,被唾弃,谩骂,无一不使我觉得不公。

关于鲁迅的演讲稿4

大家好!

学了十几年的鲁迅,在众多文人中,他以他那最具锋芒的性格冲进我们生活,仿佛我们很久前就与他相识,每每论及其人,就有说不尽的感慨。但鲁迅的脾气秉性,又是最神秘难懂的。我们只关注他的乐于与人在纸上言辞犀利的争锋,知道他对国民性的深刻剖析,这样的鲁迅,被我们神话了,他总作为一个手持长枪的战士,把他永不知疲倦的战斗形象扎根在我们脑海里。连照片中的他也总是不常笑的。但是,他也有爱,并且这样一个伟人的爱情更是不同于常人的,所以我很想看看鲁迅先生的恋爱观。在读过由先生亲自编纂的《两地书》之后,鲁迅在我面前,卸下了斗士的坚硬外壳,展现了温柔的一面。他可以爱!

《两地书》分为“北京”、“厦门——广州”、“北平——上海”三部分,另加序言一篇。记录了鲁迅与许广平在五年间的通信一百三十五封。有资料统计差不多平均36个小时就写一封信。这本书信集,可以当作爱情小说来读。鲁迅与许广平的感情,是从革命的情谊拉开序幕的。从《两地书》中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第一部分,是“受教的一个小学生”向老师的请教,内容都是对社会现状、政治局势等的探讨,这些话题只是停留在俩人的高尚的思想层面上,并没有表现出男女之情,虽然从许广平的去信中也透着爱,但那只是对师长的敬爱和仰慕之情。第二部分则有不同了,一个在厦门,一个在广州,身处两地,自然要关心对方生活得好不好,吃的住的还习不习惯,话题就多了起来,一些生活琐碎的小事,比如请厨子、吃杨桃、提醒注意穿衣这些都有在信里体现。我想,当男女两个人的话题,由精神层面转入生活平常事,转入到关心对方生活,爱情的萌芽就在一点点滋长了吧,而这对于从师生之关系而产生的情愫来说,却是不小的进展。第三部分信件较少,看上去就是夫妻间的生活上的关心了,也似乎已经有了生命的延续在孕育之中,所以鲁迅也是多写些少活动多休息的关心语。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百多封信中,两个人的称谓和落款是一直在变化的。小小的称呼说明大问题。许广平首先给鲁迅寄出了第一封信,称呼是“鲁迅先生”,署名是“受教的一个小学生许广平”。鲁迅的回信也是客气的“广平兄”、“鲁迅”。到第五封信时候署名变成了“你的学生许广平”,“你的”两字,不免带有一种挑逗,但这种挑逗是温暖的,距离就这么拉近了。之后发展为“小鬼”“YOURH.M.”,而鲁迅也把自己称为单单的一个“迅”字,两个人的感情通常在信的开始和结尾纠缠,一个自称小鬼,嬉笑且摆出怒放的姿势,一个自称师长,深沉且玩弄幽默的词句,于是爱情就在这打趣的调皮的你来我往的称呼中孕育成熟着。在那个没有短信息,没有邮件的年代,一封封纸质的书信,一张张邮票,承载着两个人的热情,在两地之间架起一道温暖的桥梁。无论文学造诣多么大,但在爱情里,大家也都是小学生,鲁迅也不例外。许广平以他接近男孩子的直率的性格燃烧了鲁迅,温暖了那冷漠的心事重重的心,僵硬的面孔被温暖调皮的话语覆盖了,变得温柔和幽默了。

在当时的中国,所有人都知道鲁迅是骂人的、恶毒的,然而他们却不知道鲁迅是多么的温暖和善良,唯独许广平私有了这个男人全部的热情,这方面来讲她是幸福的。鲁迅作为年长她许多的老师和伴侣,也渐渐得产生了依赖之情,每当有满腹牢骚,觉得脆弱的时候就会向许广平倾诉,寻找心灵上的安抚和慰藉。信中有一个有趣的情节:鲁迅因为厕所遥远,便跑到树下解决,后来找到了用瓷罐子代替夜壶的方法。其二是厦门大学展览会的事,鲁迅不得不用手举着拓片展示,这颇使他尴尬。而他把这些事告诉了许广平,我认为能分享尴尬的人必然是亲密的。1926年的秋天许广平为鲁迅织了一件毛背心,事后鲁迅在回信中大概意思说单单有了毛背心就可以过冬了。许广平回信说他“傻”,但她也在开心吧。一件毛背心拴住了这个男人的心,爱情的温度足以过冬了,足以温暖心房了。这句话尽显鲁迅的可爱,恋爱中的鲁迅,也有着那种悸动,也有拥有爱情的平常人该有的兴奋和狂热。

关于鲁迅的演讲稿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鲁迅先生,多么了不起的人物,我就来谈谈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是个朴素的鲁迅先生。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总觉得很亲切、很自然。鲁迅先生不像别人用华丽的词语来修饰文章,他用贴近生活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真的鲁迅。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是个关心人民的鲁迅先生。对青年,他是多么的关心。关心新一代的成长,关心新一代的未来。对中老年人,他像朋友一样对待。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拉车夫脚受伤了。鲁迅先生仔仔细细地为他包扎伤口。在那个年代,拉车夫是受人嫌弃与鄙视的,可鲁迅先生对百姓如对亲人的。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是个勤劳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视时间如生命一样宝贵,为了人民的生活,鲁迅先生常常早起、晚睡,鲁迅先生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在《一面》中作者6次描写了鲁迅先生的瘦,那是为人民忙碌而形成的。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是个爱书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书都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鲁迅先生的书看起来都像新的一样,鲁迅先生最讨厌别人在书上乱写乱画,把书折了、撕了。鲁迅先生在看书前是要把双手洗干净的,桌子也要抹干净的。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是个直率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说话从来都不拐弯抹角,有话直说。虽然这样的性格容易得罪别人,可是总不会欺骗自己的。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是个……

哎!千言万语也描绘不完鲁迅先生在我心中的印象。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看鲁迅的学生如何评价鲁迅的教学 篇6

鲁迅留学日本回国后,1909年6月,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员,这也是鲁迅的第一份工作,仅仅工作了半年,同年12月,鲁迅参与、领导了驱逐校长夏震武的活动,1910年1月5日,校长被成功赶走,鲁迅还称这次运动为“木瓜之役”,8月鲁迅也被迫离开杭州,回到家乡再就业,他先在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几个月后,又接受老朋友王金发的邀请担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王金发是当时绍兴县县长,后与王发生矛盾,无奈鲁迅只得离开绍兴。经老乡蔡元培的推荐,到中华民国教育部再就业,在教育部期间,因为策划、支持女学生驱赶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行动,被教育部开除。为了谋生,鲁迅来到厦门大学,没有多久就与厦门大学校长发生冲突,在校长的指使下,几个老师共同参与,联手把鲁迅从厦门“请”了出去。鲁迅在广州中山大学又呆了一段时间,也是因为冲撞了领导,最后远走上海,从此躲在了租借,专心于文学创作。从鲁迅的经历来看,在学校里顶撞领导竟成为他的一大特色,他若想得到官方的表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鲁迅是他的学生心目的好老师的事实却是有口皆碑。

一、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学生吴克刚对鲁迅教学的回忆与评价

吴克刚是鲁迅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过的一名学生,后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1957年从杭州四中退休,在《杭州大学学报》1979年1-2期合刊上,吴克刚发表了一篇回忆鲁迅的文章,当时吴克刚已经90岁了,也是鲁迅任教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时教过的学生中唯一健在的。

吴克刚清楚记得,鲁迅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时,教的是生理卫生课,还担任植物学课日本教员铃木硅寿的助教,也就是当铃木硅寿的课堂翻译。鲁迅先生讲课的最大特点是讲课很生动,经常引得全堂大笑,可以说在鲁迅的课堂上只有三种声音:鲁迅讲课的声音、学生的笑声和掌声。鲁迅还亲自动手编写生理卫生讲义,讲义是用文言写的,很多地方是四字一句,使学生容易记忆。

当时,学校的许多老师都是留日回国的学生,还有不少日本人,但论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首推鲁迅,其他老师大多是为了谋生不得已才教书的,所以,这些老师见学生不认真听课或者逃课时,就把责任推给学生,经常向学生发泄自己教学失败带来的怨恨。有一次,数学科一个学生在日本教员无聊乏味的课堂上打了个呵欠,这本来不算什么大事。但这位日本教员认为在课堂上打呵欠的学生是对他的不尊敬,要求给这位学生记过处分。结果数学科的全体学生集体提出说:“要记,全班记。我们早就忍耐不下这位老师糟糕的教学了。”学校其他科的同学也表示支持他们。事情闹僵了,这时,鲁迅先生对此作出了巧妙的调解。他说:“这件事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从教师方面看,学生打呵欠,是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从同学方面看,是教师教得不够好,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既然记一个人的过大家不同意,为使全班安心上课,全班都记过好了。”全班都记过,等于不记。

还有些老师,教书不受学生欢迎,情绪低落。当时的杭州拱宸桥,设有日租界,日租界有妓院。星期六下午没课,这些无聊的教师就去逛妓院。鲁迅先生曾批评他们:“拱宸桥是我们中国的土地,被日本人占去,你们不以为耻?为什么还去寻欢作乐?”

二、绍兴府中学堂的学生吴耕民对鲁迅教学的回忆与评价

吴耕民是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教过的一名学生,后来吴耕民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先后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教书,1980年7月下旬,吴耕民回忆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教学的一些情况。

清朝时,浙江设有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宁波府、绍兴府等共10府,科举制废除后,规定每府设立一中学堂,绍兴府就把原来考秀才的考场改建为绍兴府中学堂,因为绍兴在浙江排在第五的位置,后来,绍兴府中学堂又改称浙江第五中学。1910年8月,鲁迅来到绍兴府中学堂任教,9月开始又担任监督,也就是今天的教务主任一职。当时,在绍兴府中学堂正门墙上挂着虎头牌,上面写着“府正堂示,学堂重地,闲人莫入”,同时还挂着皮鞭。如果有人没有经过许可,便进入,管门的老头就会拿鞭子猛打,以示威风。

有一个学生的父亲是个农民,来自于乡间,不知道探访儿子须向门房办理同意的手续,就擅自走进校园,管理校门的老头用鞭子狠狠地抽打了他,他的儿子知道后,非常气愤,其他同学也认为管门的老头太野蛮了,他们就一起去找校监鲁迅申诉。鲁迅听后,立即建议学校取消虎头牌上挂皮鞭,并告诉门房老头,不准随便打来客。

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时,可谓是鹤立鸡群,特别引人注目。清人入关后,强迫汉族男人剃头养发,辫长三一四尺,拖到背后,工作生活都不便,而且那时缺少肥皂或洗涤剂,头很难洗得干净,头发中经常生虱子,奇痒难过。而全校师生只有鲁迅一人剪了发,天天洗头,头上没有一个虱子,学生都羡慕他。那时,绍兴府中学堂的师生都穿长袍马褂,也只有鲁迅一人头戴礼帽,足登皮鞋,手拿洋杖,健步如飞。

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最大的亮点依然是教学。他刚刚进校后,因为是学校监督,所以时常在开学庆典或其他大会上讲话。讲话时,他博古通今,议论恰当,口齒流利,博得全校师生好评。至于讲课那就更不用说了,学校的其他教员都用填鸭灌注式的方式教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讲解时照本宣科,读完了事,因此学生对听其他老师的课都不感兴趣,老师讲课的声音成为了催眠曲,他们的课也被称为“催眠课”。而学校里,独有鲁迅先生讲课用启发式教学,深入浅出,易于明了,比喻确当,入耳不忘。而且鲁迅还是一个极具幽默的人,讲课抑扬顿挫,幽默劲道,颇有风范。有时说到精彩处,有所感悟,鲁迅双眼就会炯炯有神。许多学生说,能听到鲁迅上的课,也不枉此生了。

有一次,鲁迅上生理卫生课,讲到口腔时,除讲口腔的构造外,还在黑板上写了“细嚼缓咽”“狼吞虎咽”八个大字。接着,他说,古人云:病从口入,意思就是吃东西要当心,要讲究技术。口腔是吃东西的第一关,吃饭时要“细嚼缓咽”,“细嚼”就是要善于利用牙齿。齿共有32个,有门齿、犬齿、臼齿三种,门齿扁而宽,正如刀,利于切断;犬齿尖锐,正如叉,利于吃肉;至于臼齿,宽厚而上面凹陷,正如一具磨或捣臼,利于把饭或馒头等物捣成浆状。三者分工合作,对食物进行物理的加工。“缓咽”就是食物进口后,须有一定时间加工,不可急于咽下。“狼吞虎咽”极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胃病。因为食物等进口后,除用齿嚼碎的物理作用外,还有口中的唾液,内含淀粉消化酶,和米麦的淀粉质拌和后,能使淀粉转化为糖,入胃易于消化吸收。吃饭时愈细嚼愈觉其味变甜,就是淀粉转化为糖的证明。经这样讲解后,学生个个心领神会,仿佛像印在脑中一样,让人无法忘记。而那个学期考试时,鲁迅还专门出了一个题目:“吃饭细嚼缓咽有何利益?”

三、常惠、川岛、冯至、许钦文回忆在北京大学听鲁迅讲课

常惠、川岛、冯至三人都是北京大学的学生。许钦文与鲁迅是同乡,1917年毕业于杭州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后留在母校附小任教师,1920年赴北京工读,在北京大学旁听鲁迅先生开设的《中国小说史》课程。

据常惠回忆,他是经过刘半农的介绍与鲁迅认识的。1920年暑假过后,北大宣布由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主讲小说史课程,周作人是经在教育部任职的哥哥鲁迅的引荐,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同意,才来北京大学任教授。周作人听说让他主讲小说史课程,他就说在这方面他掌握的材料远不如哥哥鲁迅多,周作人就向北京大学推荐,由鲁迅主讲这门课程。但北京大学公开向学生宣布改讲这门课的老师是“周树人”,那时人们都知道鲁迅的鼎鼎大名,很少有人知道“周树人”就是“鲁迅”。但常惠知道,所以就赶快去报名,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周树人即鲁迅,所以报名的只有10多人,后来20多人。有时考试时,考卷是13人或者17人。后来大家都知道“周树人”即是鲁迅后,听课的人就多了,上课也不再登记姓名了,旁听的就更多,因为人太多,听课的许多人都没有讲义。因为鲁迅讲得太好了,常惠选修了两年鲁迅的课,再后来又白听了两年。总之,鲁迅讲到哪里,常惠就跟到哪里。

据川岛回忆,听鲁迅讲课时,他在北京大学已经毕业了,留校当助教,在校长办公室工作。当时的校长是蔡元培,胡适是教务长,因为校长办公室在二楼,而鲁迅讲课是在二楼东头的一个教室,所以他经常有机会去听课。鲁迅讲课,有家乡绍兴口音,因为开始用周树人的名字,听的人未必知道就是鲁迅。后来听课的人愈来愈多,本来坐2个人的座位,往往挤上三四个人。当时孙伏园在《晨报》馆工作,也来听。还有住得更远的,也兴冲冲来听课。因为听课的人太多,以致无法点名,每次只好划个‘全到’了事。

鲁迅上课时,经常带一个布书包,黑底红格。因为鲁迅先生喜欢红、黑两种颜色,并把这两种颜色看作血和铁的象征。当时的北大,不少教师上课慢吞吞,上课铃响了5分钟,人才走进教室,下课铃声响后,他们又要推迟几分钟。鲁迅与这些人不同,他总是准时上课,准时下课。有时正在吸烟,听到铃响,他就会立刻熄了烟去课堂。还有,当时北大规定:黑板是由工友擦的。但鲁迅上完课后,他一定会自己把黑板擦干净。

冯至1921年至1927年在北大读书,他听过鲁迅先生讲授《小说史》和《文艺论》两门课程,平时又十分喜爱鲁迅的小说与杂文,他对鲁迅的教学特色十分清楚,他说,鲁迅先生讲课,不照本宣读,而是念一遍讲义后,再抽出几个问题讲一讲。而且讲得非常自然,不是滔滔不绝,也不是大声疾呼,全场听众都鸦雀无声。不少人听了一年后,第二年又去听,但一点也不觉得重复。听他讲课,和读他的文章一样,在引人入胜,娓娓动听的语言中蕴蓄着精辟的见解,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时,鲁迅讲课还非常风趣,常常引得大家发笑,但他自己却一笑也不笑。冬天魯迅穿一件旧棉袍,长只到膝部。上课时夹着一个小布包,包着讲义和书。鲁迅不常理发,胡子也很少修剪。有一次,忽然理了发,一上讲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鲁迅讲课时,对学生还有颇多的启发。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是很中肯的,跟传统的说法很不同。谈到秦始皇,说:“许多史书对人物的评价是靠不住的。历代王朝,统治时间长的,评价者都是本朝的人,他们对本朝皇帝,多半是歌功颂德;统治时间短的,那朝代的皇帝就很容易被贬为‘暴君’,因为评论者是另一个朝代的人了。秦始皇在历史上有贡献,但是吃了秦朝年代太短的亏。”谈到曹操时,说:“曹操被《三国演义》糟踏得不成样子,且不说他在政治改革方面有不少建树,就是他的为人,也不是小说和戏曲中歪曲的那样。”

许钦文回忆说,在北京的5年间,他断断续续地听鲁迅的课差不多有3年的时间,听了多遍竟没有重复的感觉,说鲁迅讲课既不拘于课文,又不脱离课文,课讲得很活泼幽默、简练深刻。

上述材料充分证明了鲁迅是那个时代非常优秀的教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诽之”,鲁迅在所任教的学校里惨遭排挤也是必然的,因为他的光芒刺伤了众人的眼睛。他没有到一个学校前,这所学校仿佛在黑夜里,每个老师都是夜空中的星星,他们微淡的亮光标志着他们是存在的,但鲁迅到来后,黑夜变成了白昼。天上只剩下了太阳,太阳的光芒让星星们的存在失去了价值和意义。星星们愤怒了,太阳般光亮的鲁迅只得躲到租借地里去。好在学生的认可和欢笑给了他课堂的力量,好在学生的回忆和书写给我们留下他课堂精彩的身影,我们今天才能在生动的回味和想象里,找到高大的榜样。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鲁迅演讲 篇7

据《太原日报》报道, 日前, 鲁迅后人周海婴、周令飞决定在2009年初开展一项“鲁迅课本教学”评优活动。在与此的相关活动中, 他们认为, “鲁迅在中小学长期被误读”。周令飞说, 目前选入中小学课本的鲁迅作品达20篇以上, 但许多篇目的选择和教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们接触鲁迅那些革命性、战斗性很强的杂文或小说, 就可能会影响孩子们对鲁迅的兴趣和情感。”比如, 《狂人日记》该不该从中学课本撤出去, 就一直是个饱受争议的问题。周令飞说, 鲁迅生前听说《呐喊》一出版就被选进中小学课本, 就说自己最不愿意孩子们读《狂人日记》。他希望中小学课本选用鲁迅的作品, 可以从一些较为轻松有趣的文章开始。鲁迅研究专家、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 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材对鲁迅的选文确实存在问题, 一些文章并不适合孩子们读, 它们被选入中学课本已造成阅读障碍。鲁迅作品只有一部分偏重于表达亲情的文章很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鲁迅纪念馆副馆长王锡荣在受访时则认为“误读”和教师教学用书有关, 他说, 每个时代解读经典都会有时代特色, “中小学的教师用书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却还停留在几十年前, 带着那个时代的特色, 和现在有所隔膜, 这自然导致了孩子们和鲁迅亲近不起来。”他建议修订相关的教学用书。

鲁迅演讲 篇8

一、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鲁迅

初中语文课本选取了鲁迅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让初中生从不同的方面阅读鲁迅、感受鲁迅,从中获取成长的营养。下面就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为例,谈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鲁迅。

(一)《社戏》

童年,对每个经历过的人们来说,它已经无法重现地消逝了。《社戏》中每个人物都是美丽的,文章以儿时自己在外祖母家的生活为蓝本,塑造了一个个美的人物形象。

由于家庭的变故,鲁迅少年时候在外祖母家有过一段难忘的生活。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只有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自然、真诚单纯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社戏》中,鲁迅塑造了聪明能干的孩子王双喜、无私的阿发、淳朴的六一公公,以及平桥村的大人孩子的形象。农村人的真诚单纯被作者深情地讴歌着。而在当今商品文化的社会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太需要这种美、这种善的教育和熏陶,这种教育和熏陶的重要性是任何单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都无法替代的。

(二)《故乡》

此中最令人难忘的两个人物形象是闰土和杨二嫂。中年闰土被苦难的生活摧残的像一尊石头,更令人悲哀的是他与“我”少年时候的亲密无间已荡然无存,二人之间立起了一道无形的墙,这高墙就立在闰土的心中,立在那病态的社会上。闰土形象的塑造,显然是作者用犀利的目光审视社会、考量人生的结果。

再看那个杨二嫂,她的人格也被无情地扭曲了。她也处于社会的底层,为了生存,她已抛开了人的廉耻,变得泼悍、尖酸、刻薄,为了生活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她这一形象,我们抛开社会的原因不谈,不正是做人的反面教材吗?

尽管闰土和杨二嫂生活的年代已远离了我们,但他们的形象在今天也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谐,我们要为社会的和谐、进步而努力。“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多么深刻而又形象的哲理,它曾经激励又将继续激励多少后来人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去追寻、去奋斗。《故乡》在引导孩子们认识那个社会、阅读鲁迅的时候,也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教育课。

(三)《孔乙己》

一个“笑”字贯穿全文始终,但是我们读到的却是冷到灵魂的寒冷。孔乙己偷书吊打被“笑”,没有进学被“笑”,被打断腿还被“笑”,而拿他取乐的人恰恰是同样穷困潦倒的短衣帮。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就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最后下场不明。先生把民族的丑恶和悲剧赤裸裸地展示给我们,其实正是出于一颗对民族滚热的赤诚之心!它使青少年在成长中对抗喧扰的镇静剂,它能使青少年更清醒地认识自身、更清醒地认识我们这个民族,减少了多少的狂热、愚昧和麻木,减少了多少被扭曲的可能啊!同时,鲁迅先生对民族的大爱,勇于反思和解剖民族精神文化的勇气和做法,也将教给青少年如何去反思自身、将来如何去反思社会,如何去爱别人、爱我们这个民族、爱我们这个国家。

二、中学生心目中的鲁迅

和很多孩子一样,学到鲁迅的文章都有点怕,因为学习的时间是最长的,内容是最多的,文中蕴含的深意也是最让人难以理解的。但是不学它吧,又似乎缺少了点什么。每每听到老师慷慨激昂地讲解,心中的云雾好像被层层拨开,同时对鲁迅先生产生一种崇敬之情,那是一条小河对高山的仰望和崇敬。下面是几个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感受:

(一)爱

我最先接触到的鲁迅作品,是选在初一语文课本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不仅仅在儿时的鲁迅眼中,就是在我的眼中也确是乐园。光滑的石井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直穿云霄的云雀、人形的何首乌根……这里哪一样事物不是我们童年的最爱呀?哪一样事物不能引发我们天真的想象和浪漫的神思?鲁迅也有一颗无邪的童心。先生写作此文,是希望有适应我们身心发展的好教育。他批判的矛头并没有指向老师,而是封建文化,因为这才是束缚我们身心发展的罪魁祸首。鲁迅先生是最爱我们孩子的。

(二)孤愤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初读《故乡》,就被这荒村压得难受,再细抠“萧索”、“横”、“苍黄”、“几个”等词语,慢慢读来,心中仿佛透不过气来。这是怎样一个叫人揪心的故乡啊!再看看故乡的人:那个天真活泼、聪明能干的少年朋友不见了,只有苦难、麻木、对“我”恭敬有加的中年闰土,人与人之间有了一层厚障壁;“豆腐西施”没有一点西施风范,而是十足的刁民泼妇。面对苦难,一个逆来顺受,一个损人利己;对于闰土,鲁迅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对于杨二嫂,我们又恨又同情。鲁迅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不幸的年代,内心该是多么的孤独和愤恨呀!

(三)真

读了《“友帮惊诧”论》,心中的怒火被点燃了,多么勇敢的鲁迅!在爱国学生遭受诬蔑和拘捕杀戮的时候,是鲁迅先生面对血腥的白色恐怖,揭露事情的真相,痛斥反动派的卑鄙和丑恶。是什么使鲁迅先生勇敢直言?是正义,是先生的正直,是挽救我们民族于危难的大责,是对谎言和卑鄙的憎恨。《“友帮惊诧”论》真的似匕首,似投枪,敌人读到它一定是一边恨得咬牙,一边又慌得发抖吧。而要投出这样的武器又需要何等的勇、何等的真。一个真的灵魂就是一个伟大的灵魂。

(四)战士

心中有鲁迅这样的形象:浓密的胡须像大写的隶书“一”字,清瘦且黑黄的脸庞很有精神,密密的短发像钢针一样竖在头上。他就是一个战士,一个越老越顽强的战士,他总是冲在战斗行列的最前沿,撕破黑暗,直面鲜血,他就是我们的朋友、老师、父亲。

显然,鲁迅的精神犹如一口大钟,撞响了孩子们的心灵,应该教会学生用生命的灵魂去体察鲁迅。

上一篇:新教材下的数学课堂下一篇:防止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