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故乡

2024-10-31

鲁迅的故乡(共10篇)

鲁迅的故乡 篇1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是一篇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小说。鲁迅自1912年随中华民国教育部北迁赴京供职之后,曾于1919年底返回故乡绍兴,将全家迁到北京。根据这次搬家的经历,鲁迅创作了著名的短篇小说《故乡》。鲁迅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人生感受等,在小说中都有反映。

小说为读者呈现了两个故乡: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是美丽的,但这美丽是虚幻的;现实中的故乡是萧索的,但这萧索是真实的。记忆中故乡的人物是少年闰土和青年杨二嫂。少年闰土是个健康活泼、富有活力、勇敢机敏的小英雄,杨二嫂是个年轻美貌的“豆腐西施”。现实中故乡的人物是中年闰土和老年杨二嫂。中年闰土神情悲苦又愚昧、麻木,是个“木偶人”;老年杨二嫂则变成了自私、贪婪、势利、泼悍庸俗的小市民。记忆中的故乡是美丽的,因为儿童用直觉的感性的眼光看世界,看到的是世界美好的一面;成人用理性的批判的眼光看世界,看到的世界既是美好的,也是有缺憾的。这样,呈现在儿童眼中的世界是理想的完美的世界,而成人眼中的世界是真实的有缺憾的世界。

《故乡》中故乡的美丽和萧索正是中国百姓在“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真实生活的写照。

记忆中故乡的人们生活在“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那个时代,故乡是那么“美好”。景物美好:“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人物美好: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杨二嫂终日坐着,很文静,被称为“豆腐西施”。小说中描绘的平静美好的生活,有鲁迅先生自己早年生活的影子。鲁迅早年的生活相对稳定,家庭经济条件尚可,13岁前,鲁迅生活无忧无虑,家中有四五十亩水田和一些店面房子,是个衣食无忧的小康之家。如《故乡》中描绘的那样:“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鲁迅自己也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这些内容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和小说《故乡》《社戏》等作品中反复出现,可见鲁迅对童年的美好生活的留恋。小说中“我”回故乡是为了搬家,也是为了寻找遗失的童年的梦,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故乡的美丽只存在于记忆中。无论是“我”还是闰土的童年生活,并不像回忆中的那么美好。“我”家也只需要雇佣一个“忙月”,而闰土的父亲却需要做“我”家的“忙月”,以维持自己家的生计。“我”对童年生活的美好记忆,就是对童年纯真友谊的记忆;再者,“我”处于“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所以故乡的美丽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

现实中故乡的人们生活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社会的黑暗腐败,打破了人们“暂时做稳奴隶”时代的平静生活的美梦。小说中闰土的遭遇:“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是天下千千万万穷苦百姓和城市小市民、小资产阶级的共同遭遇。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我”不得不卖掉老屋,搬到“我”谋食的异地去;农民闰土则麻木、呆滞,抱怨“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小市民杨二嫂势利、泼辣,说话尖刻,为了一点小便宜,不惜造谣说“我”“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社会的黑暗腐败,腐蚀了心灵,麻木了精神,摧毁了道德的底线。对这一点,鲁迅本人深有体会。在13岁这年,鲁迅平静温馨的生活被打破了。由于一场变故,周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骤然败落下来,鲁迅在别人的白眼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所以在他记忆深处,既保留了童年生活的温馨,也保存了少年时代的伤心往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强烈的生活反差,给他的心灵烙上深深的阴影。弗洛伊德说,作家的创作就是对过去的、特别是儿童期受压抑的经验的回忆。作家与作品中的人物是同一的,每部作品都是一场幻想,其中的主角归根到底是“自我”。作家创作的动机必然与作家的童年愿望有关。这些愿望没有得到实现,变成无意识隐藏起来,以后便创作一个幻想的世界(艺术作品)来补偿这一愿望。梦只在记忆中,现实粉碎了美梦。童年的故乡是“我”理想的精神家园,现实的故乡却令人失望至极。但鲁迅并未停止探索,正如小说《故乡》结尾所写的那样:“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这篇小说为我们呈现了中国百姓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真实生活,但作者希望“我们的后辈……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希望“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参考文献

[1].甘竞存主编《鲁迅研究概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2].鲁迅《鲁迅小说集》,作家出版社。

鲁迅的故乡 篇2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许久。我等啊等,终于到了。我们下了车一看,这里还都是老房子,一切还都是古香古色的呢!首先我们走进了鲁迅的故里,瞧见里面放着一架轿子,起先我还以为里面就只有一架轿子呢,后来我走近一看,看见了一扇门,怀着好奇心进去了。哇!里面好大呀!简直就像迷宫一样,我们参观了卧室,书房等。不知不觉的,我们跨进了一道门坎。咦?那不是传说中的百草园吗?简直就跟书上说的一模一样: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看来,我也很喜欢这里。后来,我们凭着我们自己的记忆转出了鲁迅的故里。我们继续走了一段路,走到了鲁迅的祖居,本来我以为鲁迅的故里和鲁迅的祖居没什么区别,进去一看,哦!区别大着哩!里面有少主的卧室、书房,还有书童的卧室等,总而言之,要么是书房,要么是卧室,不过还是挺大的咧!

接着,我们走进了鲁迅以前的学堂——三味书屋,其实里面也没什么啦,不过我看到了鲁迅以前的桌子,上面刻着一个“早”字。

析鲁迅《故乡》中的 “一” 篇3

鲁迅先生著名的短篇小说《故乡》发表于1921年1月。80多年来,鲁迅先生在小说中所揭示的深刻的主题思想,教育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爱国主义者与共产主义战士,为改变千百万个闰土的悲惨命运而不遗余力地奋斗拼搏。小说中所抒发的爱与恨的感情,从正反两方面推动着作者思路的发展,也深刻地冲击着读者的灵魂,引起我们去思考,去探求。小说中的恨,恨得透彻,爱得深刻。我们在阅读时对作者所表达出来的对旧社会黑暗势力的恨,是在言词中感受得到的;但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年轻一代的爱,却是需要对文字进行体会欣赏之后才能发掘出来的。分析本文中的三个“一”就能感受到这种爱与恨。

思考讨论设计:

(一)、一个“飞”字奠定全文的主题思想

1、指导学生阅读《故乡》一课的第1自然段到第6自然段,找出能强烈地表达作者的恨与爱的字词。

(1)“阴晦”、“呜鸣的响”、“苍黄”、“萧索”、“横着”。

(2)“枯草的断茎”、“抖着”。

(3)“飞”。

2、讨论以上3组词的感情色彩。

3、作者为什么用“飞”。 。

(1)“飞”字来形容宏儿的动作。

(2)“飞”与“去”的区别(稳步,但无青春气息)

(3)“飞”与“跑”的区别(有速度,但无矫健气概)

(4)“飞”与“跳”的区别(活泼,但无飞跃姿态)

“飞”字写出宏儿的矫健、可爱、充满了青春活力。

4、“飞”字表达了作者对宏儿、水生这年轻一代的热爱,它与后面课文的哪一段有联系?(与课文的第3段有密切联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5、归纳“飞”字在全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1)“飞”字是作者的深刻的爱的流露;(2)作者歌颂年轻一代,正是作者的希望所在,是我们奋斗拼搏的目的所在,这个字是全文的题眼;(3)这个字引出全文的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4)这个字写出了鲁迅先生的伟大性格,尽管自己处在艰难与痛苦的跋涉中,但仍不失对未来的向往追求与信念,始终坚定地憧憬着美好的理想,并为之作矢志不渝的奋斗。)

(二)、一声“老爷”做了最深刻的控诉

课文对“我”在与儿时的好友闰土分别廿多年后的会面,有一段很深刻的描写:“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后障壁了。”这段文字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的仇恨与控诉。指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

(1)面对儿时的挚友,变得这样衰老愁苦而又困顿的情景,你内心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面部会有什么样的表情?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请写出几种设想①(悲伤的)②(惊疑的) ③(沉默的)④(其他)

(2)把自己的设想与鲁迅先生在小说中的描写作一个对比,分析其中的区别。讨论一下鲁迅先生为什么对一声“老爷”会感到这样深沉的悲哀?(闰土的“辛苦麻木”、“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能不能用一句成语把这种感受概括出来?(“衰莫大于心死”,残酷的剥削与压榨已把闰土从根本上摧毁了,毁灭了他生活的勇气,吞噬了他的灵魂。)

(3)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通过一声“老爷”的称呼,反映了作者对旧社会的罪恶的揭露,对残酷的阶级压迫的控诉,从内心深处发出了改造旧社会的最强烈的愿望。

(三)、一个难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道出一个真理。

希望到底是有,还是无?这句话是一个难点。其实作者是运用了辩证法来说明生活中的真理(即事物的对立统一的哲理)。

(1)对这个难解句,能不能用一种较简洁的方法来分析它,运用代数式方法来理解,则可列公式为:

希望无所谓有是:一(+)=一(无)

希望无所谓无是:一(一)=+(有)

(2)这句话的含义与课文中哪句话有联系?与哪个字密切相关?在什么情况下希望就是有的?在什么情况下希望就是无呢?(与这句话有关:“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与“走”字密切相关,当我们脚踏实地去走时希望就是有的;否则希望就是无的。)

(3)“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的“走”与“路”的引申含义是什么?(“走”就是实践,就是干革命;“路”是指革命发展壮大的光辉前景)。

鲁迅的故乡 篇4

先看未庄, 未庄的人形形色色, 有不许阿Q姓赵的赵太爷、有似新实旧, 投机专营的假洋鬼子、有专以敲诈勒索为生的流氓地痞、还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 以打短工谋生的愚夫愚妇, 他们以笑骂阿Q为乐, 见利之际如蝇逐臭, 得知阿Q是革命党之后又毕恭毕敬, 看杀阿Q时因为阿Q没有唱戏文而觉得不过瘾。除去这些人之外, 还有用“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和“儿子打老子”的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而不自觉, 欺软怕硬, 造反不过是为了将“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去”的阿Q。未庄就是由这些人组成的一个封建小朝廷, 这样的故乡与童真、温情无关, 有的只是愚昧与不觉醒。

再看鲁镇, 有关鲁镇的描述,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祝福》这篇小说。文中, 鲁迅用了多处景物描写, 将鲁镇的环境直观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作者回到故乡鲁镇, 时值年底, 新年将至, 本该是一片热闹气象, 但经过作者的眼睛, 这样的色调加上这一番声响, 分明显出几丝诡异气氛来。

作者回到鲁镇的第三天, 镇上的人正准备着“祝福”大典。随着作者的心情愈来愈阴郁、沉重, 天色也越来越阴暗了。

“祝福”大典之夜, 勤劳而不幸的祥林嫂在爆竹声声中被封建族权与神权逼迫致死。三处景物描写, 笔墨越来越重, 色调也越来越暗。作者通过这种逐层递进的方式将自身心情的沉重与鲁镇上的人的残酷与冷漠表现得淋漓尽致。

《祝福》之外, 鲁迅还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描述过鲁镇。作者在《祝福》中描述了鲁镇的云和雪花, 在《孔乙己》中则是酒店的柜台。

柜台实际上是鲁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一个反映。孔乙己是一个善良而有爱心的人, 但柜台边的人, 上至圆滑世故的掌柜, 下至懵懂的孩童, 无不以取笑孔乙己为乐。他们的境况也许并不比孔乙己好多少, 同样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被欺压者, 但面对孔乙己, 直到最后被打折了腿, 他们也从来没有表现出哪怕一丝的怜悯与同情。

鲁迅的故乡还有一个称谓——S城, 在《在酒楼上》这篇小说中, 我们透过作者的眼睛, 看到的景色灰暗、死寂。在这样一种死气沉沉的背景下, 作者与另外一个“我”——吕纬甫相遇了, 并就给小弟弟迁坟、阿顺姑娘的死、对母亲的欺骗, 以及过去、现在的情状等事情进行了自我驳难, 展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五四退潮之后的百无聊赖与内心的绝望与苍凉。

不管是“呐喊”时期, 还是“彷徨”时期, 鲁迅故乡中的景色总是呈灰暗的冷色调, 故乡中的人总是显得异常麻木、冷漠和愚昧, 故乡里的事年复一年, 年年如是。

是不是故乡留给鲁迅的记忆总是如此不堪呢?其实不是的。同样是在《呐喊》这本集子里, 除了孔乙己生活于其中的鲁镇之外, 还有作者童年时期生活于其中的鲁镇, 那是一个充满童趣的地方。与作者涉及故乡的其他作品相比, 《社戏》中的故乡无疑带给我们一抹亮色。

同样一个故乡, 鲁迅描写起来却完全是两幅笔墨。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 是因为作者在面对故乡时具有两种不同的心态与视角。在《阿Q正传》和《孔乙己》等小说中, 鲁迅是站在五四启蒙知识分子的立场, 以“俯视视角”来书写故乡的, 小说里渗透着对故乡的人那种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与文化变革的精神状态的真诚而强烈的痛心和批判态度。用周立波的话说:“鲁迅是直接地感到了, 半殖民地国家的国民性, 带着浓厚的农民色彩, 要雕塑我们民族的典型, 农民气质, 是他不可分离的部分。”[2]周立波看到了鲁迅的启蒙批判立场, 正是切近鲁迅自身文化气质的启蒙诉求, 使他的文化批判闪烁出具有穿透力的理性光芒。

而像《社戏》这样的作品, 则完全是作者“童年视角”的再现。这一片“净土”没有社会等级秩序, 人际关系也淳朴、平和而温馨。鲁迅在作品中对这一“童话世界”的还原与再现, 说明了作者深深的“乡恋”情感与怀乡意识。

《故乡》创作于1921年1月, 发表于当年5月号的《新青年》杂志, 两年后, 收入单行本《呐喊》并引起广泛讨论。但在更早一些时候, 《故乡》即被中学国语教科书作为教材收入。[3]

从故事情节发展来看, 作者开篇即点明在回乡之前, 我对故乡曾长久的处于离开状态, 而这次回来, 也是“专门为了别他而来的”。这其中有一个“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在统摄全文。作者在推进这一故事情节时采取的是启蒙视角, 所看到的是杨二嫂的尖刻、贪婪, 闰土的麻木、愁苦。展现的是作者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对故乡人劣根性的批判与痛心。

除了启蒙视角之外, 《故乡》还通过不断的“闪回”镜头来展示作者的童年视角。理性的“我”在现实的故乡面前感到悲凉, 但童年时期关于故乡的美好记忆却通过母亲关于闰土的叙述轻易地跳脱了出来。

小说一开始说没有影像, 说不出它的佳处, 但作者紧接着就把这段记忆形诸文字, 鲜灵活现, 如在眼前。正当“我”沉浸在与闰土相关的充满童趣的回忆中时, 突然到来的邻居“豆腐西施”杨二嫂又把我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里。紧接着, 闰土的到来和一声“老爷”将“我”的记忆彻底粉碎, “我”终于明白, “我”和闰土已经有了觉悟的知识分子和不觉悟的农民之间的身份隔阂。

从《阿Q正传》与《祝福》等涉及故乡的小说来看, 不论鲁迅愿不愿意, 他都已经将自己面临老中国儿女时的寂寞感与痛心感传染给了青年, 他抒写的真诚情感影响了一大批求学的游子, 以至于形成了乡土文学流派。

鲁迅对故乡的人与事的批判向来不遗余力, 但在《故乡》这篇小说中, 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作者对故乡人的哀怜与同情。丁帆先生认为, 正是这种哀怜与同情使得《故乡》成为了“虽然不缺乏理性的烛光但更显得消极被动批判意识的充满着情感形式的形下之作。”[4]丁帆先生从理性启蒙的角度否定了这种情感的必要性, 认为其对鲁迅的批判精神有所削弱。

故乡是一个人的精神原乡, 对鲁迅这样的作家而言, 尤其如此。李长之这样评价鲁迅:

“然而他写农村是好的, 这是那是他早年的印象了。他心情上还没至于这么厌憎环境。所以他可以有所体验, 而渲染到纸上。此后他的性格, 却慢慢定形了, 所以虽生长在都市, 却没有体会到都市, 因而他没有写都市人生活的满意的作品, 一旦他的农村的体验写完了, 他就已经没有什么可写, 所以他在一九二五年以后, 便几乎没有创作了。”[5]

虽然说鲁迅一九二五年之后没有什么创作这种话有失偏颇, 但李长之的这段话说明了鲁迅与故乡之间情感纠葛的复杂与深层。

鲁迅这一代知识分子有着与传统知识分子不同的心路历程。在他们青少年时代, 这群知识分子大多被迫离乡背井, 外出求学求生。来到城市之后, 他们大多数在情感上无法真正融入都市。这使得他们与自己所处的都市呈游离状态。都市的生存困境使他们时常陷入乡愁与对故乡的美好想象之中。但由于接受过五四先进文化和思想的熏陶, 他们在回过头来看待故乡时也与“故乡人”有差异。面对现实里的故乡时, 他们又自觉地运用起理性的武器, 对故乡农业文化进行着有力的批判。

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 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有时候也能成为有机的整体, 即我们所说的“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主题内涵。但有时候也会因两者冲突而形成悖论。作者的情感也不再明快、犀利, 反而显得暧昧模糊。这样的冲突在《故乡》中尤其突出, 小说里现实与回忆的反复交替不断的显现出批判与眷恋相互冲突而形成的张力感。

这两种身份与视角的并存使得五四一代知识分子不论与故乡还是都市都处于游离状态, 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批特殊的游子。他们清楚地知道“故乡”的封建性与落后性, 但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根”在故乡, 无论如何改换身份, 如何进行思想重塑, 他们始终都是与“故乡”有着深深血缘的“地之子”。故乡既是他们的原点, 也是他们的原罪。所以鲁迅说:“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 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 “肩住了黑暗的闸门, 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所以鲁迅一方面教导《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一方面又屈从于现实里的孝道。这种复杂的文化情感不是鲁迅一个人的, 而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所共有的, 是那一代所有知识分子心中所存在着的隐性文化情感。这种情感的出现并没有对理性批判精神形成削弱, 反而有助于加强这种批判, 因为“爱之深, 责之切”, 唯其爱得深沉, 批判才显得更有力度。也有助于今天的我们更好的回到五四历史现场, 并理解五四一代知识分子面对传统文化时“言行不一”的矛盾心态。

参考文献

[1]李怡:《为了现代的人生》,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周立波:《周立波文集?谈阿Q》, 第五卷, 277~278页,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年。

[3]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 董炳月译, 新世界出版社, 2002年。

[4]丁帆:《文化批判的审美价值坐标?丁帆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鲁迅故乡行的散文 篇5

离开美丽的西子湖畔,我来到了江南水乡古镇——绍兴。这里是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的故乡。

绍兴位于浙江东北部,南接峰峦起伏的会稽山,北频碧水浩淼的杭州湾,东起曹娥江,西抵浦阳江。境内河湖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

走进绍兴,眼前所见,是一座繁华的新型城市,沧桑巨变。绍兴过去的破败和荒凉早已荡然无存,唯有风土人情还保留着千年古镇显著的地方特色。小巷、石板桥、毡帽、乌篷船,还有黄酒茴香豆——每一样绍兴的景物都带着历史文化的沉积。

绍兴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曾经出现许多著名人物。一百年前,以为少年从小巷边的白墙乌瓦中走出来,坐上乌篷船离开古镇,没人在意他的离去,弹若干年后,当他漂洋过海,弃医从文,大声呐喊时,惊醒了亿万中国人民。不用问,这就是鲁迅。此外,历史上闻名遐迩的江湖女侠、辛亥革命先驱秋瑾以及陶成章、蔡元培等教育家也生长在这里。绍兴更是一代英豪周恩来的祖居地。在回溯到一千年前,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在古镇的一个叫沈园的地方,写下了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在更远的战国时代,还出过名将勾践,美女西施。在这众多的人物中,我最敬佩的是鲁迅。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鲁迅这个闪着光辉的名字就如雷贯耳。我读过许多鲁迅的文章,像《故乡》、《祝福》、《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等,每当老师讲到鲁迅,我总觉得眼前有一个高达的巨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到绍兴的第二天,我去参观鲁迅纪念馆。鲁迅纪念馆座落在鲁迅路昌坊口,是鲁迅先生生平事迹陈列馆。走进纪念馆,大厅中央一座鲁迅巨型半身石膏像,纪念馆按鲁迅生平不同的人生经历分为几个陈列室,完整地保存着鲁迅当年读过的书,翻译过的著作以及学习用具,玩具等实物。如当年的“闰土”送给鲁迅的贝壳、鸟毛和竹制玩具。“闰土”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人物,他的真名叫章运水。从精致的竹制玩具,可见他们小时候是多么亲密。据讲解员介绍说,鲁迅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欲,非常喜欢课外书,老师经常夸奖他的作文写得好。鲁迅7岁进私塾读书,他不满足于《四书五经》,经常多方寻求课外读物,从野史、笔记和民间文艺中吸取养料。其中有当年保姆长妈妈给鲁迅买的四本书《三哼经》,鲁迅曾说这是他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鲁迅成年后怀着深厚的感情写下了《阿长与山海经》,来纪念长妈妈。陈列室里还保存着鲁迅当年看过的古典小说《绘图像西游记》、《东周列国志》、《绣像封神演义》等原始版本。大量的课外读物使鲁迅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鲁迅不但酷爱读书,而且十分爱惜书,从不弄脏弄破。在陈列室里,我看到了当年鲁迅使用过的小刀、锤子、锥子等工具,这是他用来整修污损装订不良的书籍的。鲁迅爱书如命,终生手不释卷。鲁迅后来保存的书籍就有14000多册。在知识的海洋里,鲁迅尽情地遨游,怪不得他那么博学多才。

纪念馆北侧是鲁迅笔下色彩斑斓、情趣盎然的“百草园”,南边是鲁迅少年求学的“三味书屋”,鲁迅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曾是我百读不厌的名篇。“百草园”如今已不像昔日模样,唯有“三味书屋”依然如故。我亲眼看到了鲁迅在桌角上用小刀刻下的那个“早”字。正是鲁迅立志发奋读书,才使得他走出古镇,走向世界,走进亿万人民的心中。

鲁迅纪念馆的所见所闻不由使我心潮起伏,思绪翻腾。从鲁迅的勤奋好学,我寻找到了伟人成长的轨迹。参观鲁迅纪念馆,走进鲁迅,我心灵上受到的震撼是巨大的。鲁迅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以笔做刀枪向万恶的旧社会开火,写下了大量的战斗性杂文,并用六国语言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鲁迅一生写下了1000多万字的著作、译作,单书信就有5600多封,日记70余万字,为我国的革命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被称为中国的“民族魂”。

从《故乡》看鲁迅的人物刻画艺术 篇6

为了揭示辛亥革命后, 中国社会和人们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 以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鲁迅主要运用了对比传神的白描手法, 抓住一些能体现小说主人公20多年来质变的细节进行描写, 成功地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并塑造了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鲜明丰满的艺术形象。

在“我”的记忆中, 20多年前的闰土, 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无所不知、无所不会的“少年英雄”。他“紫色的圆脸”, 项带银圈, 会刺猹, 会捕鸟, 会拾海贝, 会看管庄稼, “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 懂得“我往常的朋友”不知道的许多的东西。可是20多年后年仅40多岁的闰土, 却变成了另一种样子:“先前的紫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 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 身上是一件极薄的棉衣, 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火圆实的手, 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像是松树皮了。”这些外貌的变化不仅记录着闰土苦难生活的历史, 而且也形象地显示出闰土的精神变化。的确, “多子, 饥荒, 兵, 匪, 官, 绅”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仅剥夺了他的青春, 吞蚀了他的活力, 麻木了他的神经, 而且简直使他变成了一个木偶似的人。因此, 在与“我”称之为“闰土哥”的“他”20多年后再次相见时, “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 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分明地叫道:‘老爷!……’”这一刹间的情态变化的描写, 是多么地出神入化啊!这种由欢喜到凄凉、由颤动到恭敬的颜面变化包括这多么丰富而复杂的潜台词啊!幼年时无间的友谊, 眼前自己可悲的处境, 彼此间巨大的地位差距, 都在这一瞬间的变化中形象地表现出来了。闰土不仅自己称昔日的稚友为“老爷”, 而且还要儿子水生“给老爷磕头”。

这段朴实无华和充满感情的描写, 是多么细致、传神而又发人深省。“我”既未给少年时的朋友闰土论资排辈, 也未按常规论主仆之礼, 相反还友情如故地反对闰土这样做。可闰土不但坚持自己要这样做, 并认为那时哥弟相称是因为自己“是孩子, 不懂事……”所以他现在要儿子水生也跟着自己做。可见当时虽然已是辛亥革命以后了, 但封建制的等级观念仍然深深地在被压迫的农民头脑中扎下了根。而这种情况, 只要是社会制度不发生变化, 是任何人以个人力量都改变不了的。

更震撼人心的是关于闰土挑选家具时的描写。闰土在挑选“我”搬不走的家具什物之时, 除了挑“两条长桌, 四个椅子……一杆抬秤”和所有草灰外, 还特地挑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这些描写看似无关紧要改变, 实则另具深意。挑香炉和烛台表明闰土已经信奉神灵, 希望由“神”来帮助自己改变命运。这也就更加突出了闰土的悲剧性格。此时的闰土不仅承认了严酷的封建等级制度, 遵从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 而且已经虔诚地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鬼神随便安排, 这样他就被一步步逼近火坑, 永无翻身的希望。

如果说闰土的命运代表了20世纪初中国广大贫苦农民的共同命运, 鲁迅通过对闰土的刻画表现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破败的社会现实的话, 那么对杨二嫂这一形象的描写则是从城镇小市民的角度揭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衰败、萧条和没落, 反映了社会破败的广泛性。

杨二嫂虽不是《故乡》里最重要的人物, 但她却不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人物, 因为她的出现和存在不但能更显出闰土的忠厚可爱, 而且更明确了文章的主题, 所以鲁迅对其也不惜笔墨进行刻画。

不消说, 眼前的杨二嫂已经堕落成为利嘴贪小、绝对自私的女人, 一个十足的市侩。鲁迅运用适当的夸张对她进行描写, 把这个市侩的形象勾勒得非常生动, 有声有色。她会说“你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台的大轿”, 她会恭维你“阔”, 而目的只是向你索讨东西;她明拿暗塞, 却毫不同情闰土的贫困, 反而利用了他的贫困, 告发灰堆里的碗碟是闰土埋着的, 而她自己“很以为功, 便拿了那狗杀气……飞也似的跑了”。这样的市侩, 看了这篇文章的人都感到异常憎恶。

难道杨二嫂一开始就是这样市侩吗?不是的。鲁迅在文中对他在孩子时候的豆腐西施杨二嫂是这样描述的, “颧骨没有这么高, 嘴唇也没有这么薄, 而且终日坐着, 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 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可见她当初并不是这样市侩。而今天她的改变, 当然绝不是因为年龄的关系。作者对杨二嫂变化的刻画, 不言而喻, 也是因为社会经济的更加萧条, 由于生活上的更加穷困而引起了精神上的蜕变, 变得自私、刻薄, 又毫无人情味, 甚至为了获得物质利益而不择手段, 豆腐店歇业她却不得不生活下去, 所以她才成了一个利嘴贪小的女人。她的这种令人憎恶的市侩性格是受到了旧社会压迫、扭曲的结果。眼前的杨二嫂虽然可恶, 但也有使人同情的一面。

由此可见, 鲁迅在塑造人物时, 不是通过长篇累牍的娓娓叙述或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去揭示人物的性格。相反, 却以简练、准确、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 去展现人物性格发展的过程, 从而揭示问题发生的社会根源。这就是鲁迅刻画人物的艺术伟力。

摘要:鲁迅笔下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 其中闰土和杨二嫂最为栩栩如生。主题往往是通过人物形象展现的。小说《故乡》主要通过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来表现作品的主题。

鲁迅的故乡 篇7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坛上有极大成就的作家之一。他出生在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旧中国,自幼跟随乡村保姆的生活,让他有机会接近并熟悉农民的困苦处境,更使得日后的从事文学创作中倍加关注受封建旧思想、旧观念影响最深的农村社会,对广大农民的生存疾苦倾注了最深切的关怀和最炽热的同情。鲁迅是一个善于把农民问题放在重大社会事变中表现的作家,创作了很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反映农民深受剥削压迫和急需革命又缺乏民主主义革命意识间的矛盾,提出一个摆在革命者面前的现实问题: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初中物理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课程,必须为实现这个总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过去的许多年中,初中物理教学在改革方面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忽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教学要求被不适当地拔高,讲授往往是“满堂灌”,作业训练又是“题海战术”,使本来有趣实用的初中物理,变成了对多数学生而言负担过重的课程。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惯性”极大,致使有的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喜欢用应试教育的眼光审视现行教材,结果是既不适应,又不放心,害怕现行教材降低难度,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升学率。可见,转变观念,是用好现行教材的前提。只要我们在观念上真正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跟上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步伐,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现行教材的使用必将既能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又能培养四化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包括在高级学校深造的人才)。

二、掌握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

与原教材相比,现行教材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 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

现行教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引入课题、说明概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概念和规律的讲述简明轻快,不过分追求严格,浅显易懂;大量漫画式的插图启发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有的以图代文,寓教于乐。现行教材一般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安排内容;节前带问号,节后设“想想忆忆”;章后有总结“学到了什么”。编排灵活,不似以往那么刻板。

2. 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调整合理。

现行教材的编排是由常见的简单易学的运动、声、热、光等物理现象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然后学习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电学和能的基本知识,符合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现行教材的“章”小,包括的知识点少,两周左右换学一章新内容,初学者既有新鲜感,又容易把握各知识点的关系,形成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信心。

3. 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如何把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中国农民从混沌中解放出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因此,在他的作品里总能看到一幕幕“吃人”与“被吃”的人生悲剧,尽现旧中国“大小无数的人肉筵宴”(1),激发人们起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宴、毁坏这厨房”(2),体现了其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

下面就以《故乡》为例来看鲁迅小说中所表现出的强烈民族忧患精神。

《故乡》是一篇描写20世纪20年代辛亥革命前后农民生活和精神现状的作品,写于1921年1月,发表于5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收入小说集《呐喊》。作品取材于1919年返乡举家北迁时与童年时的农民朋友章运水见面的亲身经历。以进步知识青年“我”回故乡的见闻为线索,透过二十年间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性格的巨大反差,对比出两个不同时期的生活画面,同时又将这种差异加以烘托和渲染,反衬出现实故乡的萧条和惨败,揭示了动荡社会中人们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及造成这种变化的深刻社会根源。

从“致同学们”、“引言”,到各章中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想想忆忆”和“学到了什么”等内容,教材不断更换课堂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在课堂上保持积极主动的主体状态。

4. 教材难度明显降低。

现行教材对有些知识的处理,只要求“知其然”,不需非要“知其所以然”;计算题明显减少,难度也有所降低;增加了声现象和原子能知识,使教材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需要,知识体系趋于完整。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知识面却有所拓宽。

5. 加强了物理实验的教学作用。

现行大纲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中的各类实验和实验性习题明显增多,感性认识的积累有助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养成尊重事实、勤于动手和按科学办事的良好习惯。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脱离不开教育观念和教学目的。素质教育旨在“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物理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较陈旧,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现行教材的特点.应大刀阔斧地改革教学方法,变注入式教学、题海战术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行教材虽然降低了难度,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却有了更高的要求,照本宣科显然不行了。现行教材编者用心良苦,突出了物理知识的趣味性,旨在创造意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自觉学习。教学方法应该体现这个意图;知识的传授应该是引导学生动脑动手,通过想一想、做一做扩大教学效果,而不能以偏题怪题让学生钻“牛角尖”;漫画或插图内涵丰富,相关的物理知识尽在其中,切不可走马观花,一晃而过;现行教材知识面广,伸缩性大,目的是要面向全体,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学中一定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上述种种,宏观上属教学方法的范畴,教学中非如此不可。至于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具体教法,当因人、因教学内容而异,应该是百花开放,各显其能。但是,具体教法不能与基本教学原则相违背,否则又会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

小说一开始就是两段景物描写,营造出弥漫全篇的环境氛围。家道中落,“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也已经变卖,不得不搬家,于是“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却看到“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勾勒出旧中国农村破产后的衰败景象,让“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这与“我”记忆中那个有着“深蓝色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的碧绿西瓜”的童年故乡完全不一样了。童年故乡是美丽的,“但要我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言辞了”,或许是儿童纯真心灵的直接感受,只因有着“我”和闰土孩提时代难忘的稚趣生活而异常的美丽,深植于心底。作品通过“我”对儿时美好回忆的概述,呈现出一幅童年唯美的意境画,是作者对真、善、美理想世界无限渴求的自然流露,更是对儿童天性与成年世界认识间矛盾冲突的揭示,体现了鲁迅对儿童问题的深切关注。

小说写“我”回到家里,见到了许多亲属和故人,尤为着重描写儿时的伙伴、贫苦农民的典型———闰土。相隔二十年后再见闰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粗又笨而且开裂似树皮样”。二十年前的闰土,在“我”的记忆里是一个朝气蓬勃、生机焕发的“小英雄”,“他见人很害羞,只是不怕我”,“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眼前这突然呈现的外貌变化不仅再现了一个人由稚嫩到衰老的生理过程,而且暗含着一个纯朴农民可悲的精神裂变。小说有两处细节描写揭示了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及这巨大精神变化之后发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一是二十年前的“我”与闰土是哥弟相称,但二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在与闰土见面后仍旧称呼他“闰土哥”时,他的表现却是“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没有出声,态度终于是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刹那间的神态变化,包含了丰富的内心活动。原本两个童年挚友几十年后的重逢,喜悦与兴奋不言而喻,本可以尽情释放的情怀,在此刻嘎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二是写闰土不但以“老爷”这样称呼“我”,而且还让其子水生也这样“给老爷磕头”,对此“我”打了一个寒噤,说不出话来。“我”的母亲让闰土随便一些,与先前那样“哥弟相称”,闰土却绝对不肯答应,说:“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现在则不成”。小说正是通过这些朴素无华又细致传神的描写,让读者清醒地看到封建制度所形成的礼法关系及维系这种礼法关系的封建等级观念已深深扎根于这个被压迫、被奴役农民的精神和思想,成为不可动摇、无法改变的生活准则。

小说里写闰土,并没有细致地描述他二十年来的辛酸经历,只有寥寥几笔,将他前后两个时期的两幅肖像和两种性格展现了出来,让人物漫长的生活道路和辛酸历程高度而集中地压缩在这外部特征和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之中,如:在“我”搬家剩下的东西中选香炉和烛台等细节描写,看起来虽只是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琐事,却正好表明了闰土受封建旧思想侵蚀的程度和无法与自己命运抗争的悲哀。生长在旧中国的农村,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因循守旧、没有文化,使得成年闰土对社会现实和个人苦难不能正确地认识,只好将社会动荡和苦难困境归咎于天地鬼神,希望用服从和祭拜的方式来感动“神灵”,寄予“神灵”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封建宿命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写闰土不仅承认统治阶级所规定的最根本的制度,相信阶级地位的不可动摇,上下界限的不可逾越,尊卑观念的不可破坏,而且还依赖于统治阶级愚民政策最得力的工具———鬼神,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人物性格和命运发展的主观必然性,深化了人物的悲剧色彩,让读者能更深层次的去理解人物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思想内涵。

此外,作者还试图透过闰土这样一个普通农民前后二十年的巨变来找到复杂社会变迁及人物悲惨命运的深刻社会根源。闰土的悲剧不是因为他个人有什么过失,也不是因为他比别人特别不幸,和其他农民一样,他辛苦繁忙地劳作着,诚实安分地生活着,却仍免不了遭此惨变。闰土他不到四十岁就有了六个孩子,并且“孩子们都会帮忙了”,但全家还仍是“不够吃”,“种出的东西都折了本”。小时候的闰土戴着银项圈,童年生活也有着天真活泼的欢乐气氛。可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的不断加深,国内阶级矛盾日益锐化,军阀混战连绵不断,地主阶级加紧剥削,处在社会低层的农民的生活更加贫困,童年那个有生命力的闰土也伴随着成长的磨难消逝了。所以作品在写二十年后的闰土时完全没有了田园牧歌式的轻快笔调,而是换以低沉伤痛的笔触抒发出自己的愤恨与忧虑。如对四十来岁闰土的景况是这样描写的:“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通过对人物环境的客观分析,得出一个不容置疑的结论:像闰土这样贫苦农民的悲惨遭遇并非他个人所造成的,而是整个社会对他们的欺压所致,且这种悲剧命运具有很明显的普遍性。因此,作者在讲述回乡故事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向读者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解决亿万贫苦农民困苦生活和悲惨命运并不是他们个人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乃至整个民族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想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就必须先解放被压迫在最低层的农民阶级。

小说最后以“我”在离开故乡的船上的思考作为全篇的结束。在想起与闰土隔绝般的相见时,“我”希望后辈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直截了当地指出了闰土之前数辈农民的生活境遇不能再这样一代代的延续下去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废除旧制度、打破封建枷锁束缚的革命斗争迫在眉睫。这种亢奋情绪的大胆流露不正是鲁迅强烈民族忧患意识最纯粹的表现吗?他跨越了历代文人对百姓关注只停留在物质生活层面的思想局限性,选择了一条从精神层面为苦难百姓探寻解放的新路。尤其是小说结尾那句经典名言:“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力图唤起像闰土一样的旧中国低层百姓的觉醒,“号召人们行动起来,从只有荆棘的地方践踏和开辟出一条路来”(3)。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4),在黑暗中前行,在风雨里战斗的猛士,作品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是“在高的意义上写实主义者”(5)。在他看来,“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第一要著就是在于改变他们的精神”(6)。因此,他一生致力于文化批判和社会政治批判,专心于对人的心灵剖析和疗救,不仅是《故乡》,而且还有《祝福》、《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Q正传》等,都不同程度地描写了旧中国农村破产的惨败景象,揭露当时的“吃人”社会,痛斥旧思想、旧礼教带给农民精神上的伤害。正是因为有着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他选择东渡求医、治病救人;正是因为有着对中国社会现状深刻的思考和大丈夫救国救民的宏图伟愿,他后来又做出了弃医从文、拯救灵魂的惊人之举。在鲁迅身上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影响和激励着无数有志于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的人们,他是我们民族旧思想斗争中的一面旗帜,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不愧为“二十世纪最忧患的灵魂”。

注释:

(1)(2)鲁迅.坟·灯下漫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4)鲁迅.杂文选.纪念刘和珍君[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

(5)鲁迅.集外集拾遗·(穷人)小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6)鲁迅.呐喊·自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参考文献

①②鲁迅.坟·灯下漫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③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④鲁迅.杂文选.纪念刘和珍君[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

⑤鲁迅.集外集拾遗·(穷人)小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鲁迅的故乡 篇8

回忆里, 故乡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的一轮圆月, 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瓜地;

现实里, 故乡是苍黄的天底下横着的几个萧索的荒村, 是瓦楞上几根枯草的断茎。

回忆里, 故乡是十一二岁的少年闰土, 项带银圈, 手捏钢叉, 在夏夜皎洁的月光下捕猹;

现实里, 故乡是中年闰土爬满皱纹的灰黄的脸, 肿得通红的眼睛, 粗笨开裂如松树皮的手。

回忆里, 故乡是活泼可爱的少年闰土和“我”畅谈夏天到海边捡贝壳、冬天在雪地里捕鸟的种种趣事;

现实里, 故乡是才三十几岁就已老态毕露、穷困潦倒的中年闰土, 是他那让“我”不寒而栗的一声“老爷”, 是他面对苦难生活时发出的无奈的苦叹。

回忆里, 故乡是“豆腐西施”杨二嫂整日里坐在门店里笑脸迎客;

现实里, 故乡是伊顺手拿走母亲手套的自私狡猾, 是那无中生有、搬弄是非的尖酸刻薄, 是让“我”无言以对、令人生厌的“两脚圆规”。

……

是什么造成了回忆与现实之间如此巨大的反差?难道仅仅是因为“我”已离乡二十几年了吗?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 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 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 挑去卖, 总要捐几回钱, 折了本;不去卖, 又只能烂掉……”

母亲和“我”都叹息闰土的景况:“多子, 饥荒, 苛税, 兵, 匪, 官, 绅, 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从闰土和母亲的口中, 我们找到了答案:一切的悲剧都是那个特殊的战乱年代造成的。军阀混战、苛捐杂税成了压在农民头上的两座大山, 硬生生将一个聪明活泼的“小英雄”折磨成了一个寡言少语、只知摇头叹息的如石像般的“木偶人”。

昔日无话不谈、相处甚欢的两个好伙伴, 也被“一层可悲的厚障壁”给隔开了。那是封建等级观念在闰土心中刻下的烙印, 使他身不由己、自然而然地在他与“我”之间划开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闰土穷困衰老的处境, 对“我”恭敬而生分的态度, 给“我”回忆中美好的故乡影像涂抹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使“我”不再留恋, 只觉得“气闷”与“悲哀”, 带着对现实的思考踏上了离乡之路。

可那不仅仅只是一条“离乡之路”, 也是“我”在宏儿与水生的身上看到的一条希望之路, 是“我”希望改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索之路, 是一条志在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那层隔膜与高墙的改革之路, 是一条“地上本没有”而“我”希望“走”出来的新生活之路。

“我在朦胧中, 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 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那深蓝天空中的那轮金黄的圆月, 不正象征着美好的希望么?

鲁迅的故乡 篇9

一、环境描写的景情对比

时候既然是深冬, 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 从缝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我在朦胧中, 眼前展开一片碧绿的沙地来, 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这里, 通过眼前萧条破败的故乡和想象中美丽的故乡进行对比, 这不仅是景的对比, 而且是情的对比。记忆中的故乡是一幅美丽奇特, 令人向往“神异的图画”, 给西瓜地里小英雄的形象以有力的衬托, 寄予了“我”对少年闰土的无比热爱之情, 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的新生活的深切向往;而现实中萧索荒村的景象只不过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的一个缩影, 作者皆景抒发了对现实的故乡无限失望与由此产生的无比悲凉之情。

二、人物肖像描写的对比

少年闰土是“紫色的圆脸”“红活圆实”的手,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中年闰土脸色“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 周围都种得通红”, “头上是一顶破毡帽, 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 浑身瑟索者”, 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像是松树皮了”。

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姿色美丽, 被人称作“豆腐西施”, 并以此招徕生意, 二十年后, “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显示她的尖酸与自私, “张着两脚”, 像一只“细脚伶仃的圆规”, 是对杨二嫂的整体外貌进行描绘。

闰土与杨二嫂肖像的变化是二十年岁月的流逝?不, 是他 (她) 们生活贫困的写照, 是冷酷的社会现实在他 (她) 们身上打下的无情印记。

三、人物性格的对比

少年闰土同“我”“不到半日”“便熟识了”, 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 教“我”雪天捕鸟, 告诉“我”夏天捡贝壳, 潮汛看跳鱼, 邀“我”月夜管瓜地, 刺猹……离别时“躲在厨房里, 哭着不肯出门”, 别后还以心爱的礼物相送。他活泼刚健、有智有勇、无忧无虑, 懂得许多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 简直是一个神奇的小英雄;二十年后, 见面便是“恭敬”, “分明”地叫“我”一声“老爷”, 接着叫水生“给老爷磕头”, 这一声“老爷”将少年时的纯真友情完全被封建的等级观念所代替。“一副香炉和烛台”则反映出闰土的麻木迟钝, 他把改变现实的希望寄托在对神灵的祈求、祷告上。闰土的这些变化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对农民欺压造成的。

二十年前的杨二嫂“终日坐着”, 显示出她的文静、安分守己;二十年后, 她出场时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 发出尖利的怪声, 语言刻薄, 开口便向“我”讨。讨东西不成, 便开始造谣, 见到什物器皿, 明抢暗夺, 还要诬赖别人, “慢慢向外走”则是在寻找可偷之物。……杨二嫂的变化让人惊讶、惋惜, 通过她的今非昔比, 从小市民阶层日趋困窘的这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的日益萧条贫困以及人们心灵的畸变。

闰土和杨二嫂都是被压迫、被欺凌、被损害者。然而二十余年不同的生活塑造了两个不同的性格。一个成了“木偶人”, 另一个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一个朴质、淳厚, 另一个尖刻、泼悍;一个粗笨迟钝, 另一个尖嘴利舌;一个老实本分, 靠自己劳动所得, 另一个自私自利, “顺手牵羊”, 还要怪罪于人;一个“辛苦麻木而生活”, 一个“辛苦恣睢而生活”;一个将自己摆脱苦难命运的希望寄托在木制的偶像上, 另一个则靠自己的放纵、占小便利、欺负别人而企图成为生活的强者。这些的变化都是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压迫、剥削和欺凌以及形形色色的旧的传统观念造成了二者“灵与肉”的不同畸形。

四、两代人关系的对比

闰土和“我”的关系与水生和宏儿的关系的对比。少年时代的“我”和闰土涉世不深, 不懂得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 对生活有着神奇的向往。长大后, 无情的生活在我们之间隔上一堵“看不见的高墙”。而今水生和宏儿的关系不正是我们儿时关系的写照吗。如果说, “我”与闰土的关系变化是一出历史的悲剧, 那么水生和宏儿的关系充满了希望。

鲜明的对比, 揭示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是造成中国农村日益破产, 农民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 表现了作者对不幸者不同程度的同情, 并对新的生活寄托了很大的希望, 突出了主题。

摘要: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创作手法。所谓对比是指把两个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写作手法。目的是强调对比对象意义上的相对, 从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鲁迅先生的《故乡》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鲁迅的故乡 篇10

下面以《故乡》为例,谈谈鲁迅小说的人物刻画方法。在《故乡》中,作者主要塑造了闰土(农民)、“我”(知识分子)、杨二嫂(妇女)三个人物形象,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揭示出深刻的社会问题。

一、“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在《故乡》中,作者着力刻画了闰土这个艺术形象。英姿勃发的少年闰土,是千千万万个农村少年的集合体,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是捕鸟的能手,刺猹的勇士,有许许多多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我”羡慕向往的小英雄。中年闰土在“多子,饥荒, 苛税,兵,匪,官,绅”的层层重压下,“像个木偶人了”。闰土的形象,在近代中国农村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他淳朴、勤劳,像大地一样沉默、厚实,承受着一切艰辛、痛苦。过多的艰辛、痛苦使他变得麻木,面对种种苦难,他只有向神祈求,挑拣东西时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把改变生活的期望,寄托于冥冥之中的神。这正是在帝国主义侵略、军阀的统治和地主的盘剥下,近代中国苦难深重的农民的真实写照。自从闰土的形象诞生后,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便出现了性格上与他有血亲关系的同一类型的农民形象系列,如茅盾的作品《春蚕》中的老通宝,王任叔(笔名巴人)的作品《疲惫者》中的运秧驼背等,说明了这个形象所具有的巨大概括性。这种方法,在稍后发表的《阿Q正传》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鲁迅通过阿Q的形象,深深挖掘了中国人民身上愚昧落后的因素,并将其作为愚弱国民性的典型,给予重重的鞭挞。阿Q性格中最为鲜明的病态特征便是“精神胜利法”,这就是他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而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种种表现的根源,简言之,就是他在失败与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 而使用虚假的胜利来在精神上实行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或者即刻忘却。例如他挨了人家的打,便以“是儿子打老子”来安抚自己,并以为自己胜利了。但这种“精神胜利法”病并非农民独有,在半殖民地社会,它严重地弥漫于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众中。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阿Q正传》在《晨报副镌》上连载后,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恐慌, 那些人以为“阿Q”是在影射自己。鲁迅自己说,“我的方法是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诿掉,变成旁观者,而疑心像是写自己,又像是写一切人,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赋予“阿Q”一个农民流浪汉的形象,则表明鲁迅特别关注农民问题。

二、“画眼睛”和勾灵魂

鲁迅主张艺术形象应做到形神俱似。他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故乡》中,“闰土的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是一个终日在海边劳作,吹着海风,但仍无以养家糊口的贫困农民的眼睛。在他的眼中,再也看不到往日那个曾给“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引“我”的心灵从“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飞向广阔世界翱翔的英气少年的影子,在封建迷信思想、等级观念、宗法思想的影响之下,“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在《祝福》中,祥林嫂眼神的数番变化,凝聚着她身世的悲惨和不幸,鲁迅以寥寥数笔的刻画,使对象形神凸现。 鲁迅艺术力之深厚,手法之高妙,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鲁迅深得“画眼睛”手法的精髓,“画眼睛”并不限于眼神的描写,不限于肖像的刻画, 而是选取、捕捉形象的富有个性表现力的特征,加以简洁、集中、凝练、有力的描绘,寥寥几笔,既写出人物的面目和身型,也写出人物的思想和感情。他重视向人物的心灵世界掘进,把人们心理深层的东西挖掘出来,勾画出人物的灵魂。

在《故乡》中,闰土见到儿时的好友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见到儿时好友,闰土打心眼里高兴,但欢喜的感情稍纵即逝,更多的是感到“凄凉”,生活的艰难,世态的炎凉,都写在了他“凄凉”的脸上,“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纵有千言万语,该如何开口?“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一声“老爷”,更是活脱脱地勾画出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毒害的闰土的形象。

在《故乡》中,如果说作者对闰土是带着同情的眼光的话,那对杨二嫂这个妇女的刻画,则是采取了讽刺、批评的态度,从她的语言、动作、外貌到各方面的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受尽生活凌辱,变得自私、放肆、刻薄的城镇小市民的灵魂:一出场,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这放诞无礼的出场,便使人对她刮目相看。再看她的外貌:“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完全是一副泼辣的乡村女人的神气,一出场,便是一副随时准备和人决斗的姿势。再来看看她的动作:“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这样, 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便凸现在了我们面前。

三、出色的对比艺术

《故乡》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主题,尤其是在刻画闰土这个人物时,作者不时插入抒情色彩浓郁的回忆,处处使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

1. 外貌对比。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中年闰土:脸“已经变作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 “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2. 动作、语态对比。少年闰土:巧于雪地捕鸟,勇于月下刺猹,说话滔滔不绝;中年闰土:“只是摇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动作迟缓,说话吞吞吐吐。

3. 对“我”的态度及思想对比。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中年闰土:称“我”为“老爷”,认为少年时称“迅哥儿”是“不成规矩”,要“水生,给老爷磕头”,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神灵上。

这一少一老,一快一慢,一热一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四、精细微妙的心理刻画

在鲁迅的小说里,最常用的是“归乡”的模式。如《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等,当然还有《故乡》。

这种结构模式有其特定的内容:叙述者远离故乡,是一个具有新思想,追求新生活的探索者。远离故乡又回到故乡,最终又离开故乡,讲述自己回故乡的所见所闻,又剖析自己对人生的探求。在这类小说中“,我”的形象,就是通过精细微妙的心理刻画表现出来的。

在《故乡》中,当听到儿时的好友叫了“我”一声“老爷”后,“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的“寒噤”是因为深刻地感受到封建等级观念对儿时好友的毒害,“可悲的厚障壁”,使“我”这个已经接受了民主平等思想的知识分子感到深深的悲哀,不仅如此,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用大段的意识流来对 “我”进行剖析:“听船底潺潺的水声”,想到“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真是怅然若失,但也想到“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 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里的“新的生活”,是“我”的希望,“我”的理想, 更是“我”的追求,虽然“我”并不明确这究竟是怎样一种“新生活”,但“我”坚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通过如此细腻生动而又深刻的心理描写,使“我”这个苦闷、彷徨而又不懈追求的探索者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选自2012年第5期《广西教育》,本刊有删改)

本文以小说《故乡》为例,重点探究鲁迅小说中人物刻画的一般方法,通过具体分析,为我们呈现了“以点带面”“描摹眼睛”“对比手法”“心理描写”等人物刻画的方法。行文中有例有析,有理有据,为读者阅读鲁迅小说、解读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铺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而茅盾先生对《百合花》的赏析,主要是从小说精致的情节角度入手,将作品内容的自然、巧妙、严谨展现在读者面前。细细品读这两篇小说评论,对我们今后阅读小说,把握情节、剖析形象、 理解主题都大有裨益。

[读有所思]

上一篇:高场强元素下一篇:有限元静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