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悲剧观(精选7篇)
鲁迅的悲剧观 篇1
长期以来, 人们论及鲁迅的悲剧观时, 大都依赖鲁迅1925年所写的一篇论文《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的“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加以阐发、拓展和延伸, 并一致认为这一见解深刻而精辟。然而由于中国现代悲剧深受西方传统悲剧理论的影响, 许多人又认为这一定义有欠缺, 如果有价值的东西在毁灭过程中没有任何反抗和斗争, 那就只有“悲哀”而没有“悲壮”的美感了。西方传统的悲剧理论主张悲剧要有“悲壮”和“崇高”的美感, 要体现撼人心魄的悲剧精神, 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
“如果用西方传统的悲剧理论去衡量”五四”时期作家创作的悲剧作品, 或者直接分析和评价鲁迅的悲剧作品, 就会惊异地发现很少有几部作品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悲剧。”我们在分析鲁迅的悲剧作品时, 也会发现两个矛盾现象, 一方面坚持要求悲剧要有崇高感, 要写出悲剧人物的斗争精神, 从而怀疑《药》、《故乡》、《阿Q正传》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悲剧作品。另一方面又每每称这些作品是悲剧。要解决这些矛盾问题, 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分析评价鲁迅的作品,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文学, 文学有发展和变化, 文学批评也应该随之发展和变化。因此, 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发展的观点来考察和分析鲁迅的悲剧观和他的创作实践。鲁迅的悲剧作品既不同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 也不同于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 它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不可能实现的悲剧冲突, 这些悲剧作品不是以“崇高”、“悲壮”感动读者, 也不是单由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体现对抗和冲突, 而是以“真悲”的美感激励读者, 它所体现的悲剧意识是基于中国现实、合乎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悲剧意识。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悲剧观的形成、发展乃至成熟的过程梳理和分析, 发掘其悲剧观和悲剧作品新的美学意蕴和历史价值。
一.从“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到“几乎无事的悲剧”
二十世纪之初, 东西方文化剧烈地大碰撞, 撼动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文学, 作为时代的先驱者和启蒙者之一的鲁迅, 敏锐地看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 早年鲁迅在对西方悲剧理论的研究和吸收中, 深受尼采悲剧观的影响, 同时又对俄国果戈理式的悲剧描写手法极为赞赏, 在1908年发表的长篇文言论文《摩罗诗力说》里, 他叙述了摩罗派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 并评析了他们“力主抗争、发扬真美的写作风格。”他略析俄国十九世纪的社会现实, 感觉到我国十九世纪末也有类似的情形, 接着指出十九世纪前叶“果戈理者以其不可见之泪痕悲色, 振其邦人。”这之后, 鲁迅更进一步地认识到社会的“死相”、“国民灵魂的沉默。”他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他在《娜拉走后怎样》里沉痛地勾画了当时悲剧性的社会现实, 尤其是中国的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如果显得慷慨, 他们就看了悲剧, 如果显得觳觫, 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在1925年《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 他尖锐地指出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性格中致命的一个弱点正是与悲剧精神背道而驰的粉饰和修补, 提出了“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著名观点, 并预言“中国如十景病尚存, 则不但卢梭他们似的疯子决不产生, 而且也决不产生一个悲剧作家或悲剧家或讽刺诗人。”在这篇文章中, 他向我们表明, 他不认为中国产生过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或喜剧或喜剧诗, “所有的只是喜剧底人物或非喜剧底人物在互相模造的十景中生存, 一面各各带了十景病。”在这里, 鲁迅并不单纯地把悲剧性的问题看作是文艺问题, 而是认为中国文学最缺少悲剧精神乃是由于中国文化缺少现实的批判意识, 并直接造成了中华名族的国民劣根性。而新的文艺要想真正成为“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 就必须从‘瞒和骗’的陷坑中解放出来, 必须领会和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不能真心领会痛苦, 也便难有新生的希望。”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对历史的反思使鲁迅把现实社会的悲剧实践和人物熔铸入他的创作实践中, 并出之以果戈理的“伟大写实本领”, 虽然不见泪痕, 也不会使人触目惊心, 然而会使读者在深思之下产生强烈的憎恶和同情, 在激愤中产生革旧立新、改造社会的勇气和行动。
鲁迅在晚年抱病翻译了果戈理的《死灵魂》的第一部, 在其后所著的《几乎无事的悲剧》、《且介亭杂文二集》里, 他评析了地主罗士特来罗夫要求乞乞科夫摸狗和狗的鼻子这一细节后写了这样一段话:“这些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 正如无声的言语一样, 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 是很不容易觉察的。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 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在这里, 鲁迅最终提出了“几乎无事的悲剧”的概念。关于鲁迅有关悲剧的发展脉络, 我们对鲁迅的悲剧观可以有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首先, 鲁迅的“几乎无事的悲剧”观, 就是将“极平常的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毁灭的原因是内在的、复杂的, 很不容易觉察。”其次, 悲剧人物是“非英雄的”、“一般的不同的”人们。第三, 因为是“无声的言语”, 悲剧冲突并非是明显的人物行为、言语之间的斗争、对抗, 而是思想意识和观念的颉颃。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矛盾冲突异常尖锐之时, 鲁迅先提出了“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观点, 进而又结合自己的创作, 融合西方特别是俄罗斯“为人生派”的悲剧思想, 独树一帜, 成熟地奠定了符合时代发展、符合悲剧创作实际的“几乎无事的悲剧”观。
二.鲁迅悲剧观的美学意蕴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鲁迅在创作实践和理论分析中对一般的悲剧艺术精辟的概括性的论述。而“几乎无事的悲剧”观是鲁迅的开拓性的独创的见解。“几乎无事的悲剧”具有一般悲剧的共性审美特征, 但它又是一种更触及到深层结构意义上的悲剧, 具有特有的美学特征。
1.具有“真美”的内蕴
《庄子·渔父》篇中有这样一段话:“真者, 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 故强哭者虽悲不哀, 真悲者无声而哀, 真在内者, 神动于外, 是所以贵真也。”这段话透彻地揭示了“真悲”的美学含义。
鲁迅赞赏果戈理善于“用平常的事、平常的话, 深刻地显示出当时地主的无聊生活”, 以及善于从“极平常的, 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中反映社会重大问题的手段, 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多有取法。比如《风波》写的是因“张勋复辟”在鲁镇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文中谣传皇帝要复辟了, 要将没有留辫子的人杀头, 七斤没有辫子, 赵七爷对此幸灾乐祸。正当七斤惊恐万状之时, 复辟丑剧湮然落幕。“风波”过后, 人们依旧回到本来“平静”和麻木的原地。这是一个典型的“几乎无事的悲剧”, 其中人都是“极平常”的人, 事也是“极平常”的事, 但在这平常的近乎纯客观的叙述中, 潜藏着作者内心深处沉重的“真悲”, 它引发读者的感受也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深沉的对历史和现实的哀婉和沉痛。
2.悲喜交融的美学特征
鲁迅的悲剧中通常含有喜剧因素, 其目的是以喜衬悲。在这些悲剧中, 鲁迅以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在精神和肉体上的全面受害者—劳动群众和封建知识分子中的悲剧人物为描写对象, 像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喜剧因素包含着对他们思想意识的否定, 悲剧因素包含着对他们生存权利和生活权利的肯定。在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的束缚中挽救他们的灵魂和肉体是这两种因素融合的内在思想本质。鲁迅对这一类人物的态度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因此作品中不仅写出了他们政治地位的低下, 物质的贫乏, 命运的悲惨, 同时还揭示了他们精神的麻木和愚昧。悲剧性地位和命运强化了他们的封建观念的不合理性、荒诞可笑性, 悲剧中有喜剧因素。他们封建观念意识的荒诞可笑愈加显示了他们处境的悲惨和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用喜剧因素反衬悲剧。我们可以用别林斯基评价果戈理的一段话来评价鲁迅悲剧的悲喜交融的美学特征:“开始可笑, 后来悲伤, 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 开始可笑, 后来悲伤, 这里有多少哲学, 多少真实。”
3.悲剧取材于平常的人, 平常的事, 主角都是弱者, 小人物。
鲁迅致力于对中国社会思想意识进行客观的、实际的改造, 他同时还要“让人们意识到整个中国社会思想改造的必要性, 意识到旧道德的虚伪、冷酷和陈腐, 唤醒被禁锢在封建思想和传统道德的铁屋子中的快要闷死而又几乎无事的人们, 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消耗自己的血汗、青春和生命。”鲁迅的悲剧小说中的人物, 大多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是弱者和不幸者, 他们对命运无力反抗, 甚至逆来顺受, 紧紧抱着腐朽的枷锁不放, “不是在麻木中苟活, 就是无可奈何的死去。”前者如《狂人日记》中的疯子、《在酒楼上》的吕纬甫、《离婚》中的爱姑等, 后者如《祝福》中的祥林嫂、《伤逝》中的子君、《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等。鲁迅认为这些小人物的悲剧比英雄悲剧更能全面地揭示社会本质, 更有启蒙与警世的力量, 将“谁也看不见的地狱”展示在人们面前, 忧愤更广。因而使读者惊异地发现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到了鲁迅的作品中便会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获得巨大的美感享受。
三.鲁迅悲剧观的现代意义
鲁迅从文化方面探究中国悲剧缺失的原因,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传统文化是人性压抑的罪魁祸首, 中国老百姓沉默的灵魂“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 已经有四千年。”悲剧就应该写出黑暗的社会重压、毁灭了的有价值的精神悲剧。他对悲剧成因的关注并没有止于历史的关照, 而是指向了现实, 不是逃避、解脱, 而是直视、面对, 从而达到唤醒人们改造国民性的目的。
鲁迅也曾经接受过尼采的美学思想, 但并没有笼罩在尼采思想的阴影里。他把尼采的“超人”变成了社会的叛逆者和抵抗者, 从那里汲取了现代主义对人类心灵探究的特征, 终身致力于勾画和剖析国民的灵魂, 是尼采使他尽快与封建文学告别, 然而鲁迅没有在尼采的思想面前止步, 他接受了苏联的“为人生”的文学观, 用现实主义方法创作悲剧, 无产阶级文学观的成熟使他完成了与资产阶级文学观的决裂。鲁迅的悲剧是平凡现实的人生写照, 但却是有价值的, 这与他早期所崇拜的尼采的悲剧观不同。鲁迅用“几乎无事的悲剧”表现社会最底层的弱者、最平凡和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他们是不幸的, 但大都是善良的。鲁迅的悲剧观不是现实向审美的逃避, 而是一切为了现实, 完全表现现实, 使读者在深思现实和历史中, 产生强烈的憎恶和同情, 在激愤中革旧立新。鲁迅认为形成悲剧美感的并不是因为任务是否具有反抗精神, 而是由于代表正义、美和善的力量的毁灭。因而他提出了符合现代美感的悲剧观, 这种悲剧观是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完美结合, 这也使他的悲剧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的生活真实, 又有现代主义的内心开掘, 具有现代性和超越性。
参考文献
[1]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A].鲁迅全集:卷1[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192-194
[2]尹鸿.悲剧意识与悲剧艺术[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2:108.
[3]赵瑞蕻.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28.
[4]鲁迅.论睁了眼看[A].鲁迅杂文全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161-168
[5]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A].鲁迅全集:卷1[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275.
[6]鲁迅.坟.且介亭杂文二集[A].鲁迅全集:卷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39.
[7]庄周、东篱子.庄子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0:47.
[8].任光宣.俄罗斯文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52.
[9]鲁迅.呐喊·自序[A].鲁迅全集:卷1[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55.
鲁迅的悲剧观 篇2
录
一、祥林嫂人物形象„„„„„„„„„„„„„„„„2
(一)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形象„„„„„„„„„„„2
(二)封建礼教和迷信压迫下的受害者„„„„„„„„2
(三)倔强的反抗意识„„„„„„„„„„„„„„„3
二、祥林嫂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意义„„„„„„„„3
(一)对旧社会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批判„„„„„„4
(二)对封建时期丑恶人性的揭示„„„„„„„„„„4
结束语„„„„„„„„„„„„„„„„„„„„„„5 参考文献目录„„„„„„„„„„„„„„„„„„„6
摘要:鲁迅作为中国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以及革命家,其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封建社会黑暗的反思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祝福》是鲁迅小说中较为有代表性的一部,其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学性与思想性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而本论文则主要是从其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这一角色展开分析,对其人物形象特征做详细而深刻的总结,并尝试着其这一人物所蕴涵的时代意义进行剖析。在加深对鲁迅文学作品了解的同时,也为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理论性的探索。
关键词:鲁迅
祥林嫂
小说
论鲁迅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及悲剧形成的原因
一、祥林嫂人物形象
1、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形象
祥林嫂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勤劳、善良以及顽强等这些性格特性将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生中,遭受封建政权压迫的她因为缺乏正确的认知观念而难以找到生活的方向,而她的周围又都是都是受封建迷信影响的人,因而她才会借助于封建迷信来找自己受苦受难的原因,想要通过“赎罪”的方式来得到解脱。但是,却不曾想被封建迷信拉入更深的沼泽中,在祥林能力被赶出了鲁镇后死在漫天大雪中。
在封建礼教与迷信的双重压迫下,祥林嫂作为受害者,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悲剧性有着典型的代表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2、封建礼教和迷信压迫下的受害者
社会无处不在的确良神权思想,又继续给她精神上的重创。柳妈对她宣传阎王对寡妇再嫁惩罚的因果报应,这使从肉体到精神都有已受着双重奴役的祥林嫂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尽管柳妈这种并非恶意的恫吓带着封建迷信色彩,但愚昧麻木的祥林嫂却深信不缝隙疑。当她“捐门槛,赎了罪”后,坦然去拿祭器时,四婶的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无异是死刑判决。封建神权这最后的致命一击,无情地碾碎了祥林嫂最后的希望。除了死,她别无选择了!祥林嫂最终被封建制度这座大山压碎了。她的死,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鲁迅在揭示土封建势力对祥林嫂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但她这种反抗意识是朦胧的。由于长期以来,受着封建反动文化思想的毒害,所以祥林嫂本能地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处世为人的依据和标准,故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意识支配的。她第一次逃到鲁镇工谋生,这种对族权和夫权的反抗本是正当合理的。但她不懂这是她求生存的权利,她逃走的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后她还是被婆婆劫回卖掉。她被强迫改嫁时,也拼命反抗,但这种是对“从一而终”的恪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
3、倔强的反抗意识
祥林嫂的人物性格中也有倔强的反抗精神,在她的一生中曾多次的反抗自己的命运,为自己的人生寻找出路,但是却终因为缺乏正确的方法和社会环境的限制而失败。比如说,祥林嫂为了逃避在婆婆家所蒙受的各种痛苦,而逃到了鲁镇帮地主家里做工,后来再被婆婆绑走时,她一直在激烈的反抗,一路上没有停止嚎哭,就是最后在拜天地的时候她也趁人不备将头撞到了香案上,撞出了一个大窟窿。在这一反抗中,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以及自身权益的维护,即便是最后失败了,但是她开始为自己的人生争取独立和幸福,其个人的反抗意识也就体现了出来,后来,在面对众人的嘲笑、侮辱甚至伤害的时候,她用沉默来对抗和维护自身。但是,她的这些反抗却最终都没有成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她的这些反抗同样式在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支持下的反抗,由于各种原因的阻挠,她无法认识到封建势力与封建迷信才是摧残她的主要敌人。因此,由于对自己的抗争缺乏准确的定位和分析,无法知道怎样反抗才能够更好的捍卫自己的权益。相反地,她甚至还寄希望于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还是以其改嫁中的抗争为例,在封建礼教中“女子不失身,不改嫁”“好女不嫁二男”这些思想是指引其在婚礼中的大闹的主要原因。而在临死前对灵魂有无的思考也反映了其思想上的矛盾上,虽然质疑灵魂的有无体现了其对封建迷信的否定与质疑,但是她对灵魂有无的疑惑却是希望能够在阴间见到自己的儿子阿毛,但是又希望没有灵魂,以免自己再在阴间遭受折磨。因此,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祥林嫂的这一种反抗带有非常浓厚的悲剧色彩,从根本上就没有脱离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的桎梏,最后注定了其反抗的悲剧性结局。
二、祥林嫂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意义
1、对旧社会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批判
鲁迅的小说大多都是批判封礼教的“吃人”以及旧社会“将人变成鬼,将鬼变成人”的社会性质,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有着较强的代表性,不论是《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还是《阿Q正传》中的阿Q,亦或者是《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些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代表性,他们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特定的一群人的命运轨迹,所体现的是旧社会下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对人的压迫和残害。祥林嫂作为中国旧社会农村劳动妇女的代表,她身上凝结着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一切性格特征,同时其人物的命运轨迹也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对于中国旧社会的女性而言,尤其是农村妇女,她们需要在传统封建礼教中遵守父权、夫权乃至神权的多重压迫,从生命的开始到终结都要在这一种束缚中生活。而在这一种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之下,他们几乎失去斗争与反抗的意识,遵从与自己的角色定位而生存,于是其命运的悲剧性也便体现了出来。而鲁迅先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将封建社会中,女性所遭受的压迫以及在这一种残害下她们的生活状态以及精神风貌进行细致的刻画,将封建迷信与封建礼教对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残害进行揭示,在引导广大女性思想觉醒的同时,也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人物形象。
2、对封建时期丑恶人性的揭示
关于“性恶论”与“性善论”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歇,不可否认的是这二者都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影响甚至和主导着一个人的行为认知。而特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文化会将人内心中所隐藏的一些特性激发出来,比如说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人处于精神狂热的状态中,内心中所隐藏的一些“恶”被彻底的激发了出来,之前的是非价值观也被彻底打破,社会变得换乱不堪。当然,文革时期人们的变化只是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而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则影响了中国人民千百年,在这一文化传承中,很多原本不公正、是非颠倒的价值观被披上了冠冕堂皇的外衣。《祝福》中,祥林嫂处处遭受压迫,这些的压迫来源于以婆婆为代表的族权阶级,以地主为代表的政权阶级等等,而这些看似威严的阶级背后却是为维护个人利益而不惜残害他人的小人物,这些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人性中最本质的“恶”。因而,鲁迅通过《祝福》来塑造祥林嫂这一悲剧女性形象,来凸显封建时期人性丑恶对他人的压制与迫害,由此来实现其文学诉求,同时也有非常强的反封建思想。
结束语:
《祝福》作为鲁迅小说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其小说中所蕴涵的反封建思想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同时也有极强的文学研究价值。祥林嫂身上所凝结的中国旧社会农村劳动妇女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生命运轨迹,所代表的是当时社会中一大批女性的真实生活状态,本论文通过研究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将其人物所遭受的压迫以及时代悲剧下的无力反抗给予了深刻的揭示,同时对这一人物形象所蕴涵的时代意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参考文献:
1、祥林嫂没有春天——《祝福》教学设计 万福成 语文建设 2012-02-01
林凌
南京政治
2、祥林嫂究竟死于谁之手——对《祝福》的传播学诠释 学院学报 2002-10-30
3、“贫困”境遇下的悲剧——重解《祝福》中的祥林嫂形象 邓利苹;黄德志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9-15
4、浅析《祝福》中祥林嫂的反抗精神 崔玉娇 学园(教育科研)2012-07-08
5、从《祝福》的叙事结构谈祥林嫂的悲剧意义 白志坚 集宁师专学报
2007-09-15
6、祥林嫂:一个被封建礼教吞噬的冤魂——《祝福》人物描写谈 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1998-08-30
浅析鲁迅小说中阮籍式的悲剧命运 篇3
关键词:魏连殳;阮籍;悲剧命运
鲁迅的文章不仅具有现实批判性,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与发扬。鲁迅尤其钟爱于魏晋时期文化历史的研究,他从1913年到1931年这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内,精心校注了《嵇康集》不下十遍;另外,鲁迅还专门写过一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文章,其中对魏晋时期的人物大加赞赏。鲁迅把对魏晋人物的钟爱同时也带到了他的小说之中,小说里的人物或多或少的也沾染了一些魏晋风度,其中以《孤独者》中的主人公魏连殳最为明显。他的一生恰如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阮籍的翻版:表面上视礼法为粪土,但却又特别重视伦理情感;总是有一些惊世骇俗的做法,但在令人难以接受的行为举止中又蕴藏着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他们都是含恨而终,将灭亡作为人生的结尾。
阮籍字嗣宗,是魏晋时期诗人,同嵇康并称“嵇阮”,他出身名门,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虽然阮籍幼年丧父,但与他父亲有旧的曹丕感念阮籍年幼无依,所以他自幼就蒙受了不少曹氏的恩宠。阮籍年少也是博览群书,并有济世之志,“颇怀功业志尚”[1]但“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2],司马氏集团篡夺了曹魏政权,打着名教的幌子大肆诛除异己,使天下名士“少有全者”。阮籍面对如此黑暗动荡的社会现实无可奈何,无计可施。阮籍的内心常常经受着苦闷与焦灼的双重折磨。在如此乱世之中,追求功名的浩然之气早已荡然无存,他这种痛苦无法排解,常常就驾车出行,“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2]这样的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到的。
不仅如此,司马氏集团笼络人才,开始对名士软硬皆施。阮籍也难逃被征召的命运,虽然他以醉酒躲过了司马氏家族想与之结成姻亲的阴谋,但躲得了一时却躲不过一世。最终,阮籍还是没能逃开司马氏的权势,就这样,阮籍在进不能进,退又无处退的困境中沉沦了。随后在司马昭的逼迫下,他写就了具有神笔之誉的“劝进文”,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更加深了阮籍灵魂上的痛苦,并在数月之后,郁郁而亡 。
可以说阮籍的命运是一个悲剧,他挣脱不了时代的束缚,自己的理想又无从实现,在乱世之中,要么放弃自我苟活于世,要么为理想而奋斗到底。但是,对于阮籍这种有思想觉悟的名士来说,放弃理想就等于慢性自杀,即使苟活于世也是行尸走肉。所以,阮籍内心承受着难以言表的痛苦,最后走向滅亡也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魏连殳是和阮籍一样的人,他同样蔑视礼法,在祖母葬礼上,本家人为魏连殳祖母操办的“隆重”葬礼上,他一滴眼泪也不掉,他先是“向他祖母的灵前只是弯了一弯腰”[3],并在葬礼进行中,“始终没有落过一滴泪”[3]。但是在葬礼结束后,魏连殳却“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3]然后又“突然停了下来,也不向吊客招呼,径自往家里走。……走进他祖母的房里,躺在床上,而且,似乎就睡熟了。”[3]魏连殳这种不符合礼教的做法与阮籍是何等的相像:阮籍母亲去世,他依旧喝酒吃肉,与人下棋,这是礼法所不能容忍的,是“老例上所没有的”[3],但是,他们讲究的不是虚伪的礼教规定的那些繁缛礼节,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悼念与怀念。正如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写道:“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所以我想,魏晋时所谓反对礼教的人,有许多大约也如此。他们倒是迂夫子,将礼教当作宝贝看待的。”[4]正是因为他们真正将礼教的本质存乎于心,才不去计较那些形式。阮籍与魏连殳才是真正的礼教之士。
另外,魏连殳在看似不合常规、惊世骇俗的行为举止中却蕴藏着深深的人道主义精神。魏连殳对孩子有着诚挚的爱,他将房东的孩子视为己出,并说:“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3],并且把自己家的祖屋无条件地让给服侍祖母的 女佣住。同样阮籍也是如此,他的嫂子回娘家,他去送别;兵家女儿早逝他为一个逝去的美好鲜活的生命而痛苦流涕,人们讥笑他,但阮籍不以为然:“礼岂为我设邪”[2]。
但是,如此博大的人道主义却在黑暗的时代中埋没了。魏连殳为了生存向封建势力妥协,他当上了“大人”,开始呼风唤雨,之前“怕孩子们比孩子们见老子还怕”,如今他却高高在上,让孩子们学狗叫来取悦自己;以前“老太太”的称呼也变成了“老家伙”等。此时魏连殳的生活早起没有了自己的底线,他活着找不到价值与目标,只是在消极混世、游戏人生,他用这种近乎自戕的方式来悼念先前怀有理想与抱负的自己。但魏连殳是痛苦的,他向封建旧势力妥协,内心却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他的内心依旧爱憎分明,他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奋力挣扎。所以,魏连殳的结局注定是一个悲剧。这种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与阮籍是惊人的相似,阮籍在被迫写下了被他视为是人生污点的劝进表后也抑郁而卒。
魏连殳身上充满了阮籍式的悲剧形式,鲁迅笔下的魏连殳生活的时代处于中国社会的转型期,魏连殳作为转型时期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当时是备受他人的冷遇与不解的。鲁迅如此设置他的小说人物是有其深刻含义的,虽然魏晋时期的阮籍与鲁迅笔下的魏连殳,一个是现实存在的人,另一个是小说虚构的人物形象,但他们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鲁迅用这个形象来唤醒沉睡的国人,生活的时代相隔千年,但他们所处的时代同属于中国的大变革时期,在这样的一个乱世之中,有觉悟的知识分子的处境是十分艰难的,一方面他们为自己无法改变的社会性质而焦虑烦闷,另一方面黑暗的社会使得人性异化,人们只有变得庸庸碌碌才得以保全性命的时候,他们却不甘于变化,却又不得不变化,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将他们最后推向生命的绝路。
参考文献:
[1]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 179页.
[2] 白化文,许德楠译注.阮籍·嵇康[M]. 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页;第18页;第17页.
[3] 鲁迅.鲁迅小说全编[M].广西:漓江出版社,1996年,第203页;第204页;第204页;第205页;第204页;第207页.
浅谈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 篇4
一、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产生原因
第一社会根源
文学是社会的反映, 鲁迅的小说集中地反映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病态面貌, 充分地表现了辛亥革命前夕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之前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但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表现了它固有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甚至和封建主义相勾结, 阻挠革命的发展, 因而这个革命最终失败了。而以“五四”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虽然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指导, 但由于领导者年轻幼稚以及没有同广大农民结合, 所以人民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是鲁迅小说反映的现实, 是那个悲剧时代的真实写照。
第二思想根源
1925年以前的鲁迅, 还不是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用来解剖人生和社会的最主要的武器是进化论和个性解放。鲁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 引申达尔文学说里辩证主义观点, 因而进化论使他坚信未来。个性解放鲁迅也不是把它作为目的, 而是作为达到民族解放乃至社会解放的途径。由于鲁迅对社会黑暗消极面看得多一些, 对光明积极面看得少一些, 所以他的思想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悲剧精神。当然, 鲁迅思想的悲剧精神绝不是悲观失望, 而是包含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闪耀着理想主义的思想光辉。
第三作者的悲剧观
鲁迅认为:“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对传统大团圆主义文学的有力批判。这里包含三层意思: (一)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 也就是真善美暂时被假丑恶所压倒, 光明、正义和进步的力量暂时遭受挫折, 遭受毁灭, 其中必将包含着血与火的搏斗。 (二)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 表现出来在时间上它不是偶然的, 在空间上它不是一个点。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三) “给人看”说明这“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 已经成为审美对象反映形态的艺术, 使人奋发产生审美愉悦心情。
二、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特色
(一) 选材严, 开拓深
“五四”前后文坛上的作家大多描写男女恋爱风花雪月, 而鲁迅把他所见所闻的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景况再现于笔下。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 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如《药》、《阿Q正传》、《风波》等, 是以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 借以表现主题。《孔乙已》、《祝福》、《伤逝》、《离婚》等, 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 揭示出这些人物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呐喊》和《彷徨》这两个小说集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 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二) 以典型化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鲁迅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 往往嘴在浙江, 脸在北京, 衣服在山西, 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所说的拼凑, 并非随意生拼硬凑, 而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 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 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 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 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风波》中的赵七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 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
(三) 小说结构形式多样化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 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 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2、两条线索结构。《故乡》主线写我, 副线写闰土。《药》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 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反革命者残害。3、截取生活片断结构。这是通过几个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写法。《孔乙己》属于纵向片断型结构。《阿Q正传》从总体看是纵向结构, 但其局部又是横向片断型结构。4、采用倒叙和补叙的笔法。如《祝福》, 先写祥林嫂之死, 然后补叙她悲剧的一生。《伤逝》从涓生搬回会馆、追悔子君之死写起, 然后回忆他和子君认识、相爱、同居、分离、子君死亡的悲剧过程。
三、鲁迅小说中悲剧艺术的意义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悲剧艺术中, 悲剧主人公往往都是才华超众、本领高强的人物, 他们和厄运进行顽强抗争, 但是最后不可避免地都遭到失败和覆灭。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多描写的是资产阶级带来的种种悲剧, 主人公大多虚伪贪婪。作家们或者从人性出发去揭示性格悲剧, 或者从人道主义出发去揭示社会悲剧。与上述两种悲剧不同的是, 鲁迅作品中的主人公既不是叱咤风云的特异人物, 也不是精明自私的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而是微乎其微的普通庸众, 他们大都是不觉悟和愚昧麻木的。比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 它既是阿Q的性格特征的体现, 又是统治阶级思想的曲折反映, 同时又是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再如孔乙己的不肯脱下长衫, 祥林嫂再嫁时的反抗, 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历史的民族的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鲁迅通过小说悲剧艺术来“疗救”精神病毒者的灵魂, 即改造国民性, 这正是鲁迅伟大和深刻的地方。
鲁迅的悲剧观 篇5
——0905019014 龚韦名
摘要: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祥林嫂被扼杀这一悲剧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揭示达到了异常深刻的程度。
主题词:封建礼教 迷信束缚 悲剧形象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写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这一时期,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封建主义这座大山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下,祥林嫂作为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出现并贯穿全文。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
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祥林嫂被扼杀这一悲剧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揭示达到了异常深刻的程度。这首先表现在对于在封建礼教和迷信观念影响下的这个病态的社会,可以杀死千百个祥林嫂。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揭露了旧中国“病态社会”中压迫和摧残妇女的“畸形道德”的虚伪性和残酷性,揭露统治着那个社会的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吃人本质。
那个时代的女人,尤其是下层女人,社会地位非常低下,更何况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寡妇。正因如此,鲁四老爷轻视厌恶祥林嫂。鲁镇一些人也嘲笑欺侮祥林嫂。那个时代人们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祥林嫂的婆婆在大儿子已死而没能留后的情况下,无论如何也要攒钱为小儿子娶一房媳妇以续香火,就把祥林嫂卖掉。最后,由于那个时代鲁镇的人相信封建迷信,柳妈等人连番恐吓她,甚至连“我“这个根本不信鬼的人在那种具有浓重迷信色彩的环境中,回答祥林嫂提出的问题时也变得软弱无力,从而加重了末路人的苦痛。封建礼教和迷信是残杀祥林嫂的元凶。封建礼教及迷信思想把祥林嫂往死路上推的人,导致了祥林嫂的肉体和精神遭受到严重摧残,并使她最终沦为乞丐,被活活饿死、冻死、吓死。
祥林嫂悲剧形象的深刻性还在于它揭示了劳动人民如果不摆脱封建礼教与迷信的束缚,打碎这副沉重的精神枷锁,就不能避免悲剧的命运。
在走向绝境的过程中,鲁四老爷自然要负主要责任,他吩咐四婶不让祥林嫂沾碰祭祀用的器具,使祥林嫂的精神支柱完全摧毁。用地狱之类的迷信来恐吓她的柳妈,荐她又合伙抢她的卫老婆子,还有鄙视她、嘲笑她、侮弄她的鲁镇一些人,他们对祥林嫂的死都多少不等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都使祥林嫂在精神上受到或大或小的打击,从而使她不停地往死路上赶,加速了祥林嫂死亡时刻的到来。即使在最后,祥林嫂还是带着对死后的恐怖离开了人世的。祥林嫂悲剧形象的深刻性还表现在它把问题尖锐地提到“我”以及它把劳动妇女的悲剧和地主阶级的“祝福”进行了强烈对照,把富人过年“祝福”的场景与穷人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昭示出那个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文中有三处极有特色的景物描写,是通过比较、对照来交待故事发生发展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小说首段的开始:“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是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氛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是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这是写年底送灶的场景气氛,对鲁镇过年“祝福”前的环境状况进行描写。小说第二段中“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这是鲁镇准备“祝福”时的景况。
小说最后一段中又写:“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这是鲁镇“祝福”时的情境,从以上三处环境气氛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鲁镇旧历年底的送灶——准备祝福——祝福的气氛是步步升浓,而祥林嫂的生活苦痛也是步步加重,最后在“祝福”的爆竹声中死去,这恰恰形成对比。三处环境描写,一面是火光及爆竹的亮和响,一面是天气的坏,雪花的大,越来越大,竟是团团飞舞,两种环境气氛绝然不同,一热一冷,互相呼应,对比鲜明地交待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具体背景。
最后的一段景物描写,富人在举行盛大的“祝福”仪式,鱼肉人民的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的时候,而孤苦绝望的祥林嫂却无立身之地,只能在冻饿中死去,在那个时代,这就是中国劳苦大众的命运。两相比较,贫富不均,死生不同,社会是多么的不公平!鲁迅正是用比照手法,对当时残酷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抨击,深刻揭露,真是入木三分。
总之,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本质。在它的全部描写中,包含着打碎这个精神枷锁,改变那不合理的社会的强烈呼吁,包含着为此坚持不懈的探索与追求。
参考文献:《祝福》(鲁迅 著)
鲁迅的知识分子观 篇6
关键词:鲁迅;知识分子观;杂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5.005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5-011-03收稿日期:2012-03-12
鲁迅绝大多数的杂文都是论争的产物。一是干预生活,向生活论争,这就是他的社会批评;一是针对某些人事或派别的挑战与应战,其中既有敌对者,也有朋友和自己人。这些作品中所显示的不屈不挠的批判精神,从根本上与中国文化与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恕道”“中庸”传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几乎从诞生那一天起,鲁迅和他的杂文就遭到批评否定,甚至抗拒和攻击,但鲁迅却依然执着于自己的选择。在他看来,“真的知识阶级”“他们对于社会永不会满意的,所感受到的永远是痛苦,所看到的永远是缺点,他们准备着将来的牺牲”“要是发表意见,就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真的知识阶级是不顾利害的。”他惯用的夸张、反语和辛辣的讽刺使他的文章“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使对方被置于难以答辩,甚至是十分狼狈的境地。鲁迅自己也说过“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这种尖刻,在不少场合是由于冷嘲热讽产生,常常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之妙,它主要用于对敌,目的在给予致命的一击。至于对朋友和自己人,他的讽刺常常是热情的、善意的,目的“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按捺这一群到水底里”。
在鲁迅的眼里,就没有值得称赞的知识分子吗?肯定是有的。鲁迅是个现实主义者,无论是对文学作品还是对人,他只是尽力去改善,使其达到更好,却从不求全责备。他认为,“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鲁迅批判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往往只是就他们思想的某一点错误进行揭露和讽刺,并且只是就事论事而不针对个人。
鲁迅称赞托尔斯泰,因为“他写些小故事给农民看,也不自命为‘第三种人’,当时资产阶级的多少攻击,终于不能使他‘搁笔。’”这就与我们国家还未落笔,就因为预料到批评而“搁笔”的“第三种人”之流的知识分子截然不同。鲁迅还颂扬尼采和他的“超人学说”,在他的杂文中不只一次引用尼采的言论,如在《随感录》中希望年轻人“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冷笑和暗箭”时,引尼采《扎拉图如是说》序言的第三节:“尼采说:‘真的,人是一个浊流。应该是海了,能容下你们的大侮蔑。’”鼓励青年,即使只是一洼浅水,也可以学学大海,“几粒石子,任他们暗地里掷来;几滴秽水,任他们从背后泼来就是了。”
对于现实中被公认为“知识分子”的人们,鲁迅的揭露是不遗余力的。与此同时,鲁迅也竭力帮助青年——未来的知识分子成长。鲁迅曾在《青年必读书》中让青年“多看外国书”,“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对此观点他的解释是“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鲁迅主张为人生的艺术,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因此鲁迅的文学就超出了一般意义的所谓文学。与尼采直接关注生活在大地上的人本身的文学相似,他不谈风月,不沉湎过去,也不空想未来,而是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大地上的人生此刻。所以他才会发出那样的呼喊“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罢!想出世的,快出世罢!想上天的,快上天罢!灵魂要离开肉体的,赶快离开罢!现在的地上,应该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所以他才会不断地提醒,不让人们忘记自己是抱在黄河决口后,淹得只露出水面一点儿的树梢头。
综观鲁迅对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我们不难探寻到他的关注点:从文学的创作者的角度而言,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为了更好地担任社会批评者的角色,完成其对社会的责任,他必须具备以下4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一、和民众站在一起
梁实秋说:“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大多数永远是蠢的,永远与文学无缘的”“创造文学固是天才,鉴赏文学也是天生的一种福气。所以文学的价值决不能以读者的数目多寡而定。”于是引发了他和鲁迅之间的一场争论,被鲁迅称之为“资产阶级”的“乏走狗”。这是一个立场的问题:立场不同,目的不同,往往对事物的看法也就迥异了。创造文学作品的可能是少数,而受其益的却应当是多数。文字及文学的变革,其最终目的都是为文化的普及,让更多的人接受智慧的浸染,驱其愚昧。一方面使他们精神自由、独立,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另一方面,使其有足够的智慧去思考自己的处境,摆脱被奴役的地位,过上与其他人平等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富足。如此看来,还是鲁迅的认识更为深刻一些:“抱在黄河决口之后,淹得仅仅露出水面的树梢头”的人是没有心情看《六朝文絮》的,更不会因此而忘了自己的处境。在太平盛世里,或许还可以容纳一些不切实际的声音存在,而在民族危难的时刻——何谓“民族”,总不至于是那些拥有“专利品”的少数人吧——大多数“与文学无关”的“蠢人”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时候,来抛却现实,高建空中楼阁,多少显得有些面目可憎。
二、直面现实的勇气
身为启蒙者的知识分子,是站在社会潮流前端的人,无论迎面而来的事是好的或者坏的,知识分子都必须有抬头正视它的胆量,并对其做出评判。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对此做出了具体的描绘和批判。在“正视”的问题上,“先即不敢,后便不能,再后,就自然不视了,不见了。”“中国人向来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的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早到了,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没有冲破一切的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
nlc202309031918
三、责任感和良知
责任感是对社会和人民的,良知是自己要面对的,这作为一个起码的人所应具备的东西,然而就有人没有。如鲁迅笔下的“正人君子”之流,顶的确实是公理道义的名义,做出一副舍己为人的姿态,而真正关心的只有他自己的利益。陈源在“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在《闲话》中讲到:“我们要劝告女志士们,以后少加入群众运动,她们一定要说我们轻视她们。所以我们也不敢来多嘴,可是对于未成年的男女孩童,我们不能不希望他们以后不再参加任何运动。”这样的言论只能出自两种人之口:一是对现实无知的人,因为他们看不到事情的本质;一是没有良知的人,他们并非真的为当事人不平,而是借了他人的不幸来滋养自己“正义仁慈”的牌坊,所以他们的言论从未有过实质的价值,更像是隔岸观火的贵族,看的是人间疾苦,自恋的却是——哎,我太善良了!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必须能感同身受民众的疾苦,进而担负起帮助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四、无愧于“知识分子”称号的学识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具尚不健全,如何让人相信你有能力完成这份任务。似《甲寅》《学衡》派的文人,企图捍卫文言文,而自己的功力尚且那么低乏,最终也只能招人笑料罢了。所以,一名合格的知识分子,必须有无愧于“知识分子”这一称号的学识。
从文学作品的产生来看,知识分子创作一部著作,无论其中采用的方式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还是对其的批判,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监督和引导社会向更健康、更文明的方向前进。这是身为一个知识分子对养育他的民众所应承担的责任。倘若一个知识分子,享受着民众所赋予他的高高在上的地位,一面自我陶醉,领略世间美好风光无限;另一方面编织一些空中楼阁、风花雪月来麻醉人们的神经,而独独不告诉你不远处即将来临的洪水猛兽;不提醒你脚下踏的是千倾泥潭,只是一味教你如何去适应这恶劣的处境并在其中寻出乐趣来。这样丧失良知的文人有什么资格生活在民众的视野里,接受人们投向他的期望的目光!
参考文献
[1]鲁迅.关于知识阶级[M].魏新民.?鲁迅.随感录[M].?王得后.鲁迅杂文全编[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3.
[2]鲁迅.青年必读书[M].?王得后.鲁迅杂文全编[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9.
[3]鲁迅.杂感[M].王得后.鲁迅杂文全编[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6.
[4]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M].傅光明.论战中的鲁迅[C].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285.
[5]陈源.闲话[M].傅光明.论战中的鲁迅[C].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105.
[6]鲁迅.论睁了眼看[M].王得后.鲁迅杂文全编[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
[7]陈源.闲话[M].傅光明.论战中的鲁迅[C].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105.
[8]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1-191.
鲁迅的悲剧观 篇7
1 客观原因
1.1 整个社会的沉滞、腐朽毁灭了他们的爱情
涓生和子君是个性解放的追求者, 他们希望获得婚姻的自主和爱情的自由。但在封建礼教统治的时代, 那些“仁义道德”却容不下他们的叛逆!他们需要的是“忠诚”的奴隶!那些“德高望重”的封建卫道士和“铁屋子”里面的“沉睡者”们, 决不允许他们的“屋子”里出现叛逆者!
在那间“铁屋子”里, 人们永远地维护着他们认为是无法替代, 无法逾越的礼教精神。涓生和子君经过自己的努力, 成功地同居了, 找到了自己的爱情, 在他们自己看来, 一切都是幸福的 (最起码刚开始的时候是那样) , 但在那些封建卫道士的眼里, 他们这些坏纲乱常的“激进分子”是不允许存在的!“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 讥笑, 猥亵和轻蔑的眼光”, 人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他们?原因很简单, 就是因为他们破坏了人们一直以来所认同的“道德”。
封建的伦理道德沉重地压在每一位生活在“铁屋子”里面的人们身上, 他们一旦违背了这些准则, 在社会上就难以生存。或许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得而复失的时候, 子君可以重新过上自己的生活, 那也不算是太大的悲剧, 最多我们只是可惜他们的爱情是那么的弱不禁风而已, 也不会有太大的悲伤。但是, 在当时那样沉滞、腐朽的社会里, “现在她知道, 她以后所有的只是她父亲———儿女的债主——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的赛过冰霜的冷眼。此外便是空虚。负着空虚的重担, 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 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呵!而况这路的尽头, 又不过是———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那是什么?那是吃人的社会啊!既然子君违背了“伦理道德”“三纲五常”, 那子君最后只有被逼迫走向那“没有墓碑的坟墓”了, 这些是多么的可悲啊!
在那沉滞的社会里, 即使你有更强的意志与斗志, 到头来也会有给它吃掉的危险, 想得到真正的自由, 就只有推翻这个吃人的社会, 推翻一切沉滞、腐朽的制度。
1.2 经济上的困顿, 使他们的爱情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
我虽然不敢说没有面包就没有爱情, 但是没有面包的爱情是难以维持的, 难道真的是:“有情可以饮水饱”吗?美满的爱情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 就像一朵美丽的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经济的困顿, 让涓生和子君那轻松自如的心境没有了, 当涓生被局里开除了的时候, “无畏的子君也变了颜色”, 涓生也只有忙碌于那求生的道路上, 以前的那些轻松心情没有了, 由此也和子君产生了矛盾。涓生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去工作, 而子君也为了生活上的一点琐碎的事情和经济上的拮据而同邻居争论不休, 致使涓生有了那样的一种感觉:“天气的冷和神情的冷, 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 这样的生活, 爱情会长久吗?
一个人要想战斗, 首先你得不饿着肚子。涓生和子君都具有很强的反抗精神, 但是由于经济陷入了困境, 涓生无法在家里静静地做他的事情, 子君也得去为了生计而忙碌着, 他们再也没有时间“谈家庭专制, 谈打破旧习惯, 谈男女平等, 谈伊卜生, 谈泰戈尔, 谈雪莱……”, 自然就少了一份理解与交流了。也许他们都忘却了经济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重要, 记得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里面说道:“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 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 正如涸辙之鲋, 急谋升斗之水一样, 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 一面再想办法”。所以, 涓生和子君想得到美满的爱情, 必须去解决一下自己的经济问题才行。
2 主观原因
2.1 男女主人公本身的性格弱点注定了其爱情必定是一个悲剧
乘“五四”时猛烈冲击封建的文化大潮, 子君和涓生蔑视社会舆论, 冲破家庭束缚, 勇敢地生活在一起了。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 他们的确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他们的爱是甜蜜的, “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 她的灵魂”。那时的涓生是勇敢的, 对爱情是真挚的, 也是令人感动的。“我爱子君, 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 他们抛弃了世俗的眼光, 彼此依偎, 彼此鼓励着, 准备逃脱这个沉滞的社会, 追求自己的爱情。然而, 随着生活的压迫接踵而来, 在生计断绝的困境中, 涓生那自如的心情没有了, 随即自私、虚伪和卑怯的心理便膨胀起来。于是, 他们的爱情也就在那膨胀的心理中, 慢慢地变淡, 慢慢地变质, 最后走向了破裂。
当然, 我们不能因此认为涓生就是一个坏人, 他也沉痛地说出了自己悔恨:“那么, 即使在孽风怒吼中, 我也将寻觅子君, 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 祈求她的饶恕;否则, 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 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由此可见, 他也正在觉醒。
在最初反抗家庭专制的斗争中, 子君同样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决, 她喊出“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响亮的个性解放的呼声, 但她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却招致了自我的毁灭。她既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 争取婚姻自由的勇敢的“时代女性”, 又是一个容易满足, 缺乏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时代女性”。她以为争得“同居”的权利, 就获得了一切, 从此安于平庸的生活, 将“别的人生的要义”都忘却了。
但是, 子君毕竟是那个沉滞的社会中的一个觉醒者, 她喊出了数千年来女性不敢喊出的声音:“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一点令所有的人都很受鼓舞。虽然涓生和子君他们的性格都被传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但他们到底是当时极少数觉醒的知识分子成员。
2.2 对待生计问题态度的截然不同, 导致其爱情破裂
涓生一开始追求的就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 而全然不顾现实, 当他失业后, 无法正确面对“生计问题”, “生的苦闷”使他背弃了自己构筑的爱情, 甚至断送了一个女子的生命, 所以他是自私的, 无情无义的;而子君则不同, 她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封建礼教, 封建道德的反抗, 并能清醒地面对现实, 所以她虽然也很害怕涓生失业, 但当涓生真的失业了也没有使她彻底失望, 她还希望能与涓生一道克服困难, 重新开始。可事与愿违, 她的最终结局就如鲁迅评易卜生的《娜拉》, 娜拉出走是为了追求个人人格的独立, “出走之后呢?要么回来, 要么沦落为娼。”凭着子君的性格她肯定不会选择做娼妓, 那么就只有又回到那个曾背叛的旧家庭, 最终无爱的人间断送了这个忠于爱情的女子。正像涓生悔恨时认识到的“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现在爱没有了, 她只有在痛苦和无奈中离开人间。
总的来说, 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当时社会现实的客观原因和涓生子君思想上的主观原因。这一悲剧不仅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同时还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婚姻不只是个人问题, 还是社会问题, “人必生活着, 爱才有所附丽”为了生活, 首先要解决生存或生存质量问题。只有获得独立的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 才可能有爱存在。同时, 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 从反面告诉我们:追求爱情婚姻自由, 真正实现个性解放, 必须同改造社会的斗争结合起来, 才有出路。
摘要:通过对《伤逝》中男女主人公涓生、子君在现实生活中的性格发展和悲剧性命运的分析, 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阐释了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爱情悲剧,社会沉滞,经济困顿,性格弱点
参考文献
[1] (美) 马斯洛, 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3, 8.[1] (美) 马斯洛, 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3, 8.
[2]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2]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鲁迅的悲剧观】推荐阅读:
鲁迅小说妇女形象的悲剧性05-17
观鲁迅故居后感09-15
观鲁迅记录片有感范文05-25
观校史陈列室和鲁迅故居有感07-04
鲁迅为话题的作文:鲁迅之《呐喊》09-12
鲁迅的故乡10-31
鲁迅的幸福生活11-01
鲁迅的生活智慧01-01
鲁迅《腊叶》的赏析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