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乡练习

2024-10-22

鲁迅故乡练习(精选9篇)

鲁迅故乡练习 篇1

17、人们都说“月是故乡明”,你认为这次离开故乡的“我”还会有这种感受吗?(3分)

“我”漂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有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冷落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还是怀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

5.“豆腐西施”是众人对杨二嫂年轻时的称呼,从这一似乎是褒扬的称号里,你看出了什么? 答:一是包含着鄙视,杨二嫂是卖豆腐营生的,这个职业是被人瞧不起的,把“豆腐”放进绰号,就包含着鄙视了。其二是包含着戏弄,将西施与豆腐放在一起,就有此味道,三是侮辱,杨二嫂已成了招徕生意的广告。

14*“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一句中,闰土见了“我”之后,为什么会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3分)

答:“欢喜”写出了闰土见到童年好友是高兴的,但二十几年的世态炎凉使他感到痛苦,难堪,所以脸上又现出“凄凉的神情”。

7.闰土在“迅哥儿”让他挑选一些东西时,拣了香炉和烛台,联系前文闰土叫少年好友“迅哥儿”为“老爷”的情节,请你对“拣香炉”的情节作简要分析。

答:闰土“拣香炉”与“叫老爷”的做法一样,思想上受封建观念的影响,不同的“叫老爷”反映了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束缚;“拣香炉”则说明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两者都说明闰土迟钝麻木。

8.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刻画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

(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人物性格:贪婪、鄙俗

(2)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人物性格:善良、纯朴

(3)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人物性格:麻木、痛苦

16.有人说,中年闰土对“我”的感情已经消失;也有人说,中年闰土对我的感情并没有消失。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从选文中找出依据

没有消失。依据:①我的母亲曾对“我”说:“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②闰土得知“我”要回来的消息时,对“我”母亲说:“我实在欢喜的了不得。”③在贫困的情况下,还送给我“干青豆”。④闰土看见“我”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4.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有什么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少年闰土聪明能干、机敏,中年闰土呆滞麻木。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揭露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农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同时也希望广大农民能够觉醒过来。

12.通过少年闰土与水生脸色的对比以及“银项圈”有无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农民生活日益

困苦、窘迫的境遇。“我”与闰士的隔膜和水生与宏儿的“松松爽爽”的“一路出去”毫无隔膜的对比,表现了“我”对“人与人不再隔膜”的希望。

鲁迅故乡练习 篇2

小说为读者呈现了两个故乡: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是美丽的,但这美丽是虚幻的;现实中的故乡是萧索的,但这萧索是真实的。记忆中故乡的人物是少年闰土和青年杨二嫂。少年闰土是个健康活泼、富有活力、勇敢机敏的小英雄,杨二嫂是个年轻美貌的“豆腐西施”。现实中故乡的人物是中年闰土和老年杨二嫂。中年闰土神情悲苦又愚昧、麻木,是个“木偶人”;老年杨二嫂则变成了自私、贪婪、势利、泼悍庸俗的小市民。记忆中的故乡是美丽的,因为儿童用直觉的感性的眼光看世界,看到的是世界美好的一面;成人用理性的批判的眼光看世界,看到的世界既是美好的,也是有缺憾的。这样,呈现在儿童眼中的世界是理想的完美的世界,而成人眼中的世界是真实的有缺憾的世界。

《故乡》中故乡的美丽和萧索正是中国百姓在“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真实生活的写照。

记忆中故乡的人们生活在“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那个时代,故乡是那么“美好”。景物美好:“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人物美好: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杨二嫂终日坐着,很文静,被称为“豆腐西施”。小说中描绘的平静美好的生活,有鲁迅先生自己早年生活的影子。鲁迅早年的生活相对稳定,家庭经济条件尚可,13岁前,鲁迅生活无忧无虑,家中有四五十亩水田和一些店面房子,是个衣食无忧的小康之家。如《故乡》中描绘的那样:“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鲁迅自己也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这些内容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和小说《故乡》《社戏》等作品中反复出现,可见鲁迅对童年的美好生活的留恋。小说中“我”回故乡是为了搬家,也是为了寻找遗失的童年的梦,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故乡的美丽只存在于记忆中。无论是“我”还是闰土的童年生活,并不像回忆中的那么美好。“我”家也只需要雇佣一个“忙月”,而闰土的父亲却需要做“我”家的“忙月”,以维持自己家的生计。“我”对童年生活的美好记忆,就是对童年纯真友谊的记忆;再者,“我”处于“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所以故乡的美丽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

现实中故乡的人们生活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社会的黑暗腐败,打破了人们“暂时做稳奴隶”时代的平静生活的美梦。小说中闰土的遭遇:“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是天下千千万万穷苦百姓和城市小市民、小资产阶级的共同遭遇。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我”不得不卖掉老屋,搬到“我”谋食的异地去;农民闰土则麻木、呆滞,抱怨“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小市民杨二嫂势利、泼辣,说话尖刻,为了一点小便宜,不惜造谣说“我”“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社会的黑暗腐败,腐蚀了心灵,麻木了精神,摧毁了道德的底线。对这一点,鲁迅本人深有体会。在13岁这年,鲁迅平静温馨的生活被打破了。由于一场变故,周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骤然败落下来,鲁迅在别人的白眼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所以在他记忆深处,既保留了童年生活的温馨,也保存了少年时代的伤心往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强烈的生活反差,给他的心灵烙上深深的阴影。弗洛伊德说,作家的创作就是对过去的、特别是儿童期受压抑的经验的回忆。作家与作品中的人物是同一的,每部作品都是一场幻想,其中的主角归根到底是“自我”。作家创作的动机必然与作家的童年愿望有关。这些愿望没有得到实现,变成无意识隐藏起来,以后便创作一个幻想的世界(艺术作品)来补偿这一愿望。梦只在记忆中,现实粉碎了美梦。童年的故乡是“我”理想的精神家园,现实的故乡却令人失望至极。但鲁迅并未停止探索,正如小说《故乡》结尾所写的那样:“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这篇小说为我们呈现了中国百姓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真实生活,但作者希望“我们的后辈……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希望“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参考文献

[1].甘竞存主编《鲁迅研究概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鲁迅的故乡 篇3

水是江南的灵魂,所以鲁迅的故乡在岸上,也在水中。田间的新禾,澄澈的小河,与水一同荡漾的日光,都在鲁迅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江南的水中,一切都是那样的透明、纯净,仿佛都闪着美丽、快乐的光。

喝了家乡的水,就忘不了家乡的人。那些熟悉的背影也是家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闰土、孔乙己、阿Q、祥林嫂、长妈妈、龙师父……都一一在鲁迅的笔下呈现。即便鲁迅已经离开故乡多年,但他依然清晰地记得闰土教他刺猹、同他玩耍;依然记得长妈妈和《山海经》;依然记得那伶牙俐齿、薄嘴唇的杨二嫂。所以,鲁迅的故乡是有趣的。

而故乡的童年更是多彩的。

鲁迅的童年与我们的童年大不相同。我们的童年里全是电子设备,手机、电脑、IPAD、游戏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而鲁迅的童年有三味书屋,有美味的罗汉豆,有捕鸟的兴奋,就连拨浪鼓和万花筒也都是新奇的玩意。鲁迅还有一只“小墨猴”,但事实上它只是一只隐鼠。就是这些零碎的琐事组成了故乡的童年,那是一段美妙的时光,它使鲁迅对故乡的回忆变得更加多彩、快乐、生动。

绍兴,是一方盛产黄酒的土地,也是一方盛产故事的土地。所以故乡的故事,也是鲁迅的最爱。鲁迅的故乡,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揭示着一个道理。

也许鲁迅的风趣、博学就是这么来的吧!

故乡的百草园也是鲁迅儿时的天堂。小迅哥儿常常在这儿拔何首乌,摘木莲,吃覆盆子。长妈妈还常给迅哥儿讲故事,讲“美女蛇”、“赤练蛇”……冬天,百草园内白雪皑皑,小迅哥儿和大家比赛堆雪人,还和大家一起捕鸟。

鲁迅故乡赏析 篇4

故乡

(一)回忆中的“故乡”

”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它的“美”,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得出来: 1.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少年闰土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着”明晃晃”的“银白”色项圈,海边有五色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还有各种颜色的鸟类: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在这里,没有一种色彩不是鲜艳的,明丽的,任何两种色彩之间的对比都是鲜明的,它们构成的是一幅“神异”的图画,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2.它是一个寂静而又富有动感的世界:

当”我”记起童年时的“故乡”,浮现在脑海里的首先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的碧绿的西瓜,整个大自然是那么静谧,那么安详,但在这静谧的世界上,却有着活泼的生命。这活泼的生命给这个幽静的世界带来了动态的感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它幽静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杂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和谐自然,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3.它是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

”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多么广阔的世界啊!这里有高远的蓝天,有一望无垠的大海,有广阔的海边的沙地。但在这广阔的天和地之间,又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有活泼的少年闰土,有猹、獾猪、刺猬,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有五彩的贝壳,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这个世界广阔而又鲜活,一点也不狭窄,一点也不空洞。我们可以看到,”我”回忆中的“故乡”并不仅仅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同时更是一个想像中的世界,是”我”在与少年闰土的接触和情感交流中想像出来的一幅美丽的图画。它更是“我”少年心灵状态的一种折射。这颗心灵是纯真的、自然的、活泼的、敏感的,同时又是充满美丽的幻想和丰富的想像力的。它没有被”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所束缚,而是在与少年闰土的情感交流中舒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给自己展开了一个广阔而又美丽的世界。

那么,少年“我”的这个广阔而又美丽的世界是怎样展开的呢?是因为两颗童贞的心灵的自然融合。少年”我”是纯真的、自然的,少年闰土也是纯真的、自然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用封建礼法关系组织起来的,而是用两颗心灵的自然需求联系起来的。少年闰土不把少年“我”视为一个比自己高贵的”少爷”,少年“我”也不把少年闰土机为一个比自己低贱的”穷孩子”。他们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观念。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是畅通无阻的,是没有任何顾忌和犹豫的。我们重新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可以感到,他们之间是想到什么便说什么的,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的。他们不是为了讨好对方而说,也不是为了伤害对方而说,而是说的双方都感兴趣的话。两个人的心灵就在这无拘无束的对话中融合在一起了。也在这融合中各自都变得丰富了。少年闰土来到城里,“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少年”我”通过与少年闰土的谈话,也像看到了过去自己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世界。

总之,“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实际是少年“我”美好心灵的反映,是少年”我”与少年闰土和谐心灵关系的产物。但是,这种心灵状态不是固定的,这种心灵关系也是无法维持久远的。社会生活使人的心灵变得更加沉重,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当成年的“我”重新回到”别了2O余年的故乡”时,这个回忆中的“故乡”就一去不复返了。在这时,他看到的是一个由成年人构成的现实的”故乡”。返回目录

(二)现实的“故乡”

现实的”故乡”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我们对这个“故乡”的具体感受:它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压力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

这时的“故乡”是由三种不同的人及其三种不同的精神关系构成的。1.豆腐西施杨二嫂

豆腐西施杨二嫂是一个可笑、可气、可恨而又可怜的人物。她为什么可怜呢?因为她是一个人。一个人是需要物质生活的保证的。当一个人无法通过自己正常的努力而获得自己最起码的物质生活保证的时候,为了生命的保存,就要通过一些非正常的、为人所不齿的手段获取这种保证了。在这个意义上,她是值得同情的。她原来是开豆腐店的,为了豆腐店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年轻的美来招待顾客,”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美”,在豆腐西施杨二嫂这里已经不再是一种精神的需要,而成了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物质实利成了她人生的惟一目的。为了这个目的,她是可以牺牲自己的道德名义的。当自己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的时候,她就把任何东西都拿来当作获取物质实利的手段了。她的人生完全成了物质的人生,狭隘自私的人生。这样一个人,亲近的只是物质实利,对别人的感情已经没有感受的能力。在这类人的感受里,”利”即是“情”,”情”即是“利”。”利”外无“情”,天地间无非一个”利”字。她感受不到别人的真挚的感情,对别人也产生不了这样的感情,“感情”也只成了捞取好处的手段。她的眼里只有”物”,只有“利”,只有”钱”,而没有“人”,没有有感情。有道德、有精神需要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她是能捞就捞,能骗就骗,能偷就偷,能抢就抢。但人类社会是在相互关联中存在和发展的,人类为了其同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感情的联系,需要道德的修养,需要精神品质的美化。像豆腐西施杨二艘这样一个毫无道德感的人,时时刻刻都在做着损人利己的勾当,是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厌恶乃至憎恨的。所以,就她本人命运的悲惨而言,她是可怜的,而就其对别人的态而言度,她又是可气、可恨的。她的可笑在于长期的狭隘自私使她已经失去了对自我的正常感觉。她把虚情假意当作情感表现,把小偷小摸当作自己的聪明才智。她是属于世俗社会所谓的”能说会道”、“手脚麻利”、”干净利索”、“不笨不傻”的女人。但在正常人眼里,她这些小聪明心把戏都是瞒不了人、骗不了人的。所以,人们又感到她的言行的可笑。人们无法尊重她、爱戴她,甚至也无法真正地帮助她。她是一个令人看不起的人。如果说少年”我”和少年闰土的一切言行的总体特点是自然、纯真,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一切言行的总特点则是“不自然”、”不真挚”。在她这里,一切都是夸大了的,是根据自己的实利考虑变了形的。她一出场,发出的就是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这是她不感惊奇而故做惊奇的结果。她的面貌特征也是在长期不自然的生活状态中形成的。她一生只练就了一个“薄嘴唇”,”能说会道”,脸相却迅速衰老下来,只留下一个“凸颧骨”,没有了当年的风韵。她的站姿也是不自然的,故意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实际上她早已失去了自己的自信心,失去了做人的骄傲,但又希望别人看得起她。尊重她。她对”我”没有怀恋.没有感情,但又故意装出一副有感情的样子。她能说的只有“我还抱过你咧!”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事实,但却把这个事实说得非常严重,好像这就对”我”有了多么大的恩情,好像“我”必须对她感恩戴德,牢牢记住她的重要性。她不关心别人,因而也不会知道别人的生活状况,不会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她通过自己的想像把别人的生活说得无比阔气和富裕,无非是为了从别人那里捞取更多的好处。

豆腐西施杨二嫂体现的是”我”所说的“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人的特征。她的生活是辛苦的,但这种辛苦也压碎了她的道德良心,使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没有真挚的感情,不讲道德,自私狭隘。2.成年闰土

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他的父亲十分爱他”,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地也是善良的。“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在这些话里,跳动着的是一个活泼的生命。少年闰土较之少年“我”更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少年,是一个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少年”我”的知识像是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少年闰土的知识则是从大自然中,从自己的生活实感中获得的。他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他比少年“我”更像一个语言艺术家。他的语言多么生动,多么流畅,多么富有感染力啊!它一下子就把少年”我”吸引住了,并给他留下了至今难以磨灭的印象。但这个富于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少年闰土,到了现在,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为什么他在少年时就能有所感而又形容得出.现在却形容不出了呢?因为”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但“不懂事”的时候是一个活泼泼的人,现在”懂事”了,却成了一个“木偶人”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所说的”事”,实际是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

维系中国传统社会的是一套完整的封建礼法关系,而所有这些封建礼法关系都是建立在人与人不平等的关系之上的。帝王与臣民,大官与小官,官僚与百姓,老师与学生。父亲与儿子,兄长与弟弟,男性与女性,都被视为上下等级的关系。他们之间没有平等的地位,也没有平等的话语权力,上尊下卑、“上”对”下”是指挥,是命令,是教诲,“下”对”上”是服从,是驯顺,是听话。闰土之所以说小的时候是“不懂事”,是按照现在他已经懂得了的礼法关系,”我”是少爷,他是长工的儿子,二者是不能平等的。“我”尊,闰土卑,他那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卑贱地位,在”我”面前毫无顾忌地说了那么多的话,都是极不应该的。但那时年龄小,可以原谅,一到成年,中国人都要遵守这样一套礼法关系。不遵守这套礼法关系,就被中国社会视为一个不守“规矩”、不讲”道德”的人了,就会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惩罚。闰土就是在这样一套礼法关系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是一个“老实人”,是一个讲”道德”的人。但一旦把这种礼法关系当成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就无法得到正常的交流了,人与人的心灵就融合不在一起了。这就是在“我”和闰土之间发生的精神悲剧。”我”怀念着闰土,闰土也怀念着“我”,他们在童心无忌的状态下建立了平等的、友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两个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美好的、温暖的、幸福的回忆。”我”想到故乡,首先想到的是闰土,闰土实际上也一直念着“我”。”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次面。”只要想到他和“我”在重年一起玩耍的情景,我们就能够想到,闰土的这些话绝不是一般的客气话。两个人重新见面时,”我”“很兴奋”,闰土也很兴奋:”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说明他心里颤抖着多少真挚的感情呵!但封建的礼法关系却把所有这些感情都堵在了他的内心里。形容不出来了,表现不出来了。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在这里,我们能够听到两颗原本融合在一起的心灵被生生撕裂开时所发出的那种带血的声音。闰土不再仅仅把”我”视为平等的、亲切的朋友了。他把“我”放在了自己无法企及的高高在上的地位上,他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悲哀,在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人面前已经无法诉说,无法表现,这个称呼带着一种”敬”,但同时也透脱着一种“冷”。在这种”冷”的氛围中,“我”的感情也被凝固在了内心里。两颗心灵就被这个称呼挡在了两边,无法交流了,无法融合了。所以”我”“打了一个寒噤”,知道两个人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故乡》让我们看到,只有少年闰土和少年“我”的关系才是符合人性的,后来这种封建礼法关系不是人的本性中就具有的,而是在社会的压力之下形成的,是一种扭曲了的人性。人在自然的发展中不会把自己树为一个卑贱的、无能的人,像闰土这样一个人的封建礼法观念是在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下逐渐形成的。社会压抑了一个人的人性,同时也压抑了他的自然的生命,使他习惯了消极地忍耐所有外界的压力。忍耐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痛苦。那个手持钢叉向猹刺去的闰土是多么富有朝气,富有生命的活力呵!是多么勇敢呵!但封建的礼法关系逐渐压抑了他的生命力,使他在一切困苦和不幸面前只有消极地忍耐。只有意识到闰土已经没有了少年时的旺盛的生命力,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能够“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他已经没有反抗现实的不幸的精神力量。他把所有这一切都视为根本不能战胜的。他只能承受,只能忍耐,他尽量不去思考自己的不幸,尽量迅速地忘掉自己的困苦。他不再敢主动地去感受世界,思考生活、思考自己。久而久之,他的思想干瘪了下去,他的感受力萎缩了下去,他的表现力衰弱了下去,他的精神一天天地麻木下去,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感受力、没有思想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木偶人。只有宗教还能给他带来对未来的茫远的、朦胧的希望。他的精神已经死亡,肉体也迅速衰老下去。成年闰土体现的是”我”所说的“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人的特征。这些人是善良、讲道德、守规矩的人。但传统的道德是压抑人的生命力的。他们在封建道德的束缚下丧失了生命的活力,精神变得麻木了。3.成年”我”

“我”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在自己的”故乡”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失去了自己的精神落脚地。他像一个游魂,已经没有了自己精神的“故乡”。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是官僚地主。在经济上是地主,在政治上是官僚,是有权有势的阔人。但现代的知识分子是在城市谋生的人。他已经没有稳固的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的权力。在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心目中,值得惧怕和尊敬的是做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坐”八抬的大轿”的“阔人”。现在”我”不“阔”了,所以也就不再惧怕他,尊重他,而成了她可以随时掠夺、偷窃的对象。他同情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人生命运,但豆腐西施杨二嫂却不会同情他。他无法同她建立起精神的联系。他在她那里感到的是被歧视、被掠夺的无奈感。闰土是他在内心所亲近的人物,但闰土却仍然按照对待传统官僚地主知识分子的方式对待他,使他无法再与闰土进行正常的精神交流。他在精神上是孤独的。他寻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但这种关系在现在的‘”故乡”是找不到的。总之,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生命活力,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的”故乡”。返回目录

(三)理想中的“故乡”

回忆中的”故乡”是美的,但却是消失了的、回忆中的、想像中的、不那么“真实”的,因为它只是在少年重贞心灵感受中的”故乡’”,而不是一个承担着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的成年人感受中的故乡。这种童贞的心灵是脆弱的,是注定要消失的。少年可以不承担物质生活的压力,不必养家糊口,也不必介入到成人的社会关系之中去。但人注定是要从少年成长

为成年人,成年人注定是要独立谋生的。所以成年人眼中的“故乡”才是一个更重要的也更真实的”故乡”,因为它不但决定着成年人的命运,同时也决定着一代一代孩子们的前途。但是,这个现实的“故乡”却是痛苦的,缺乏生命力量的,缺乏发展的潜力的。豆腐西施杨二嫂用自己的自私狭隘、用自己物质实利的欲望腐化着”故乡”的精神,瓦解着“故乡”的前途,闰土则用自己的忍耐维持着现实的苦难,使现实的一切不可能向着美好的前途转化。但是,我们不能不希望”故乡”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不能不产生改变现实的“故乡”的愿望。这不但因为它毁灭了自己回忆中的那个美好的”故乡”,更因为现实的“故乡”决定着一代又一代故乡人民的命运。

真正的理想不是凭空设计出来的。也不是别人告诉自己的。我们常常这样认为,但那不是一个人的真正的理想。那样的”理想”对一个人的精神发展起不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无法深入到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去,是一个人可有可免的东西,一遇困难他就会轻易放弃它。一个人的真正的理想是在自己不同生活感受的差异中产生出来的,是从对现实生活状况和社会状况的不满中产生出来的。具体到《故乡》中来说,“我”有一个回忆中的美好的”故乡”,也有一个令人感到痛苦的现实的“故乡”。前一个是美好的.但却不是”故乡”的现实,不是全体“故乡”人民实际生活中的”故乡”。而现实的“故乡”却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我”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希望,希望现实的“故乡”也像回忆中的”故乡”那么美好、希望现实的“故乡”中的故乡人也像回忆中的”故乡”中的少年闰土那么生意盎然、朝气蓬勃,像少年“我”与少年闰土那样亲切友好、两心相印。但是,现在的”故乡”已经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改变的只能是未来,在这时,“我”就有了一个理想的”故乡”的观念。只有这种理想,才是“我”的最真切的理想,因为它是从自我的生活感受、社会感受中自然形成的,是从自己心灵深处升华出来的。这种理想一旦产生,”我”就永远不会放弃它。“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就是”我”对故乡的理想。

这个理想能够不能够实现呢?“我”没有给人做出明确的回答。实际上,任何的理想都是无法做出确定无疑的回答的。因为”理想”是要人去具体地实现的,是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而人又是变化着的,并且是有各种不同的发展变化的可能的,这就使任何一个人任何一种理想都难以得到确定无疑的实现。但“我”的理想又绝对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因为人类自身永远存在着向上追求的力量。在《故乡》中,那就是水生和宏儿的友谊。它像少年闰土和少年”我”的关系一样,也是脆弱的,也是可以瞬时即逝的,但他们到底还没有被社会压榨成像成年闰土、成年“我”或豆腐西施杨二嫂这样的人物,他们是有可能变得比现在的人们更好、更有朝气、更有美好的心灵的。

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也就是说,谁也不能断定一种理想能不能最终得到实现,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去追求,有人去追求,有更多的人去追求,就有希望;没有人去追求。或者只有极少的人去追求,就没有希望或没有更大的希望。作者没有给我们做出美好未来的许诺。所有关于未来的许诺都是虚幻不实的。他让我们去追求,去追求美好未来,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在《故乡》,三个”故乡”的关系是:

过去现在未来少年闰土成年闰土少年“我”成年”我”豆腐西施杨二嫂少年水生成年水生少年宏儿成年水生成年宏儿回忆中的“故乡”现实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

(四)”故乡”与“祖国”的同构

真正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有对自身的超越力量的。也就是说,它写了一些人、一些事,但表现的却不仅仅是这些人、这些事。它能使我们感受到更多、更大、更普遍的东西。它只是一个发光体,但这个发光体所能够照亮的范围却是无限广大的。在这里,我们首先应当看到,《故乡》具体描绘的是”我”回故乡时的见闻和感受,但表现的却不仅仅是这些。什么是“故乡”?”故乡”就是一个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特别是儿时生活过的地方。但这个“故乡”的范围却是可大可小的、在杭州,绍兴就是鲁迅的故乡;在北京,浙江就是鲁迅的故乡;而到了日本,中国就是鲁迅的故乡。在这时,”故乡”和“祖国”就成了同一个概念。所以,在有的民族的语言里,”故乡”和“祖国”是同一个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就是”祖国”,第一个字母不大写就是“故乡”。也就是说,《故乡》具体写的是”故乡”,但它表现的却是鲁迅对“祖国”的感受和希望。

在我们的观念里,”故乡”好像只是一个物质的存在。好像一个人对自己故乡的热爱是天然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是不会改变也不应当改变的。实际上,“故乡”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时时变动着的精神的实体,它是在一个人与它的精神联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故乡》中,”我”与“故乡”的精神联系首先是由于有了少年”我”与少年闰土的友好和谐的关系,在这时,“故乡”在他的观念中是美好的、亲切的.但当他再次回到”故乡”,这种精神联系淡漠了,“故乡”的观念就变化了,在这时,他对”故乡”的现实是厌恶的、反感的。但“我到底是曾经与故乡人有过亲密的情感联系的,他无法忘却自己记忆中的那个美好的故乡,无法对故乡人的痛苦生活采取完全冷漠的态度,所以他希望自己的故乡好起来,希望自己故乡的人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不难看出,这表达的也是鲁迅对自己祖国的痛苦的爱。鲁迅的生命是在自己的祖国成长发展起来的,他曾经在自己的祖国感受到爱,感受到人与人关系中的温暖。但当他离开自己的童年,作为一个成年人进入了社会,有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和社会视野,经历了人生的艰难,看到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破败,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世界的痛苦命运和严重危机,感到了中国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命运的悲惨时,他对”祖国”的感受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的精神中的“祖国”失落了,物质”祖国”虽然存在着,但在这个“祖国”中却再也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归宿。这时的”祖国”,主要是由两种人组成的。一种是像豆腐西施杨二嫂一样只有物质欲望的中国人。他们没有信仰,没有道德,没有固定的操守,极端狭隘自私。他们虚情假意,把任何一个人都视为自己掠夺、沾光的对象,对人没有真挚的感情,关心的只是个人眼前的物质实利、他们没有“别人”的观念,更没有”祖国”的观念,他们是社会腐败、人与人关系混乱的精神根源。中国物质文化的落后更加重了部分中国人对单纯的物质实利的关心,加重了这些人的狭隘和自私。他们是中国社会中的上些“不老实”的人。但像成年闰土这样的”老实人”,又是被中国传统宗法伦理道德严重束缚着的人。他们已经没有旺盛的生命力量,没有争取自己美好前途的奋斗意志和智慧才能。他们消极地忍受着生活的重压。两种人有能力的不讲道德,讲道德的没有能力,彼此没有起码的同情和理解,更没有团结奋斗的精神。他对这样一个“祖国”万能不感到严重的失望。但这种失望又是在关切着它的时候产生的。豆腐西施杨二嫂没有失望的感觉,因为她并不关心自己的祖国;闰土也已经感觉不到对社会、对祖国的失望,因为他只有在忘却中才有刹那的心灵的平静。”我”已经没有正视现实的勇气,正是这种失望,使“我”产生了对祖国未来的理想,并切实地思考着祖国的未来。鲁迅的”爱国主义”不是虚请假意的“爱国主义”,也不是狭隘自私的”爱国主义”,而是通过对“祖国”现实命运的切实关心、对祖国前途的痛苦思考体现出来的。

鲁迅《故乡》读书笔记 篇5

伴着长长的车鸣,汽车钻进了一片浓雾。

故乡的晨曦躲在一片远山中,从密密的山路一直飘到了沉睡的荒地上。它唤起了石桥上的尘埃,它驱散了一夜的静谧,它的云雾弥漫在隐约的纱衣下,绽放出了羞涩的微笑。

在这片微笑下,我看不到闪烁的霓虹灯,听不到车水马龙的喧哗。这里是那么清宁、清静与恬静。井台咯吱咯吱地呻吟,牛羊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田野沟壑梯梯坎坎纵横交错,如家乡老人饱经风霜的脸。

土豆、红薯和自家腌制的咸萝卜处处飘香。铁环中偶尔溅起的泥土扑在农家小孩灿烂的笑脸上,这一切是那么和谐。既柔弱但又坚硬得容不下丝毫的破坏。

石阶的尽头延伸到树林的深处。这是一条多么幽深的石阶,上面或许沾染了少许青苔,但抹不掉家乡人走过的无数亲切的脚印,无数艰辛的汗水。

涓涓的流水似乎永不干涸。细流冲刷着河底坚硬的河石,但河石仿佛蕴育着大山的雄伟沉默,永远地沉思在细流的撞击中,年复一年。

故乡普通得如同饮食中的小白菜,它既没有桃花满山的艳丽,也没有远飘万里的果香。但它在我的心中却有说不出的神秘,为什么井中的水总是那么甘甜?为什么那位哑巴老奶奶绣的花衣总是那么漂亮?为什么这里的小米饭总是那样香甜?为什么故乡人总是那么淳朴与亲切?

故乡鲁迅读书笔记 篇6

严冬的环境给予了凄凉的气氛,文字上的长篇大论(相对于我来说)也让人感到乏味,两次阅读都在最后,而且都是速读,第一遍什么也没读出也是情理之中,只觉得这是件简简单单的故事

以至于到了后文闰土的出现,我才感到有点丝毫的不对劲。鲁迅应该叫他“哥”,他却叫鲁迅“老爷”,辈分被颠倒了。仔细一想,以前在电视里也见过诸如管家之类的人叫一个比较自己年轻的人叫“少爷”,如果联系其他,看来闰土是自己认为不及鲁迅,称不上他哥,他又没鲁迅有才能,只好甘做“小辈”。这种封建主义的思想是鲁迅想揭示的。

也许是地处偏僻,外界的改革潮流还未波及;也许是这种思想还存在于许多人的身上,总之闰土这个“老爷”,是要给人很多思考的。

过去的闰土是机灵的,而二十余年之后却变成了个“呆”人。从中看出封建主义对人思想的改变是多么的大!而当时又有多少人遭受这种改变呢?成千上万个……如果把闰土换个时代进行教育,也许他比鲁迅还要聪明还要有成就。而当时呢,一个活生生的人才被改变成一个呆滞的农民。实在可惜。

现在“老爷”这个词变成了对对方的嘲笑。也许是对封建主义的嘲笑吧。曾经的“老爷”是多么的高高在上,而今的“老爷”是多么的难堪。这是改革开放后的结果,对前世的嘲笑也许是有争议的,但我想谁也不想现在的政治被后世嘲笑吧?

鲁迅故乡练习 篇7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坛上有极大成就的作家之一。他出生在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旧中国,自幼跟随乡村保姆的生活,让他有机会接近并熟悉农民的困苦处境,更使得日后的从事文学创作中倍加关注受封建旧思想、旧观念影响最深的农村社会,对广大农民的生存疾苦倾注了最深切的关怀和最炽热的同情。鲁迅是一个善于把农民问题放在重大社会事变中表现的作家,创作了很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反映农民深受剥削压迫和急需革命又缺乏民主主义革命意识间的矛盾,提出一个摆在革命者面前的现实问题: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初中物理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课程,必须为实现这个总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过去的许多年中,初中物理教学在改革方面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忽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教学要求被不适当地拔高,讲授往往是“满堂灌”,作业训练又是“题海战术”,使本来有趣实用的初中物理,变成了对多数学生而言负担过重的课程。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惯性”极大,致使有的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喜欢用应试教育的眼光审视现行教材,结果是既不适应,又不放心,害怕现行教材降低难度,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升学率。可见,转变观念,是用好现行教材的前提。只要我们在观念上真正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跟上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步伐,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现行教材的使用必将既能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又能培养四化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包括在高级学校深造的人才)。

二、掌握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

与原教材相比,现行教材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 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

现行教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引入课题、说明概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概念和规律的讲述简明轻快,不过分追求严格,浅显易懂;大量漫画式的插图启发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有的以图代文,寓教于乐。现行教材一般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安排内容;节前带问号,节后设“想想忆忆”;章后有总结“学到了什么”。编排灵活,不似以往那么刻板。

2. 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调整合理。

现行教材的编排是由常见的简单易学的运动、声、热、光等物理现象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然后学习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电学和能的基本知识,符合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现行教材的“章”小,包括的知识点少,两周左右换学一章新内容,初学者既有新鲜感,又容易把握各知识点的关系,形成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信心。

3. 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如何把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中国农民从混沌中解放出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因此,在他的作品里总能看到一幕幕“吃人”与“被吃”的人生悲剧,尽现旧中国“大小无数的人肉筵宴”(1),激发人们起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宴、毁坏这厨房”(2),体现了其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

下面就以《故乡》为例来看鲁迅小说中所表现出的强烈民族忧患精神。

《故乡》是一篇描写20世纪20年代辛亥革命前后农民生活和精神现状的作品,写于1921年1月,发表于5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收入小说集《呐喊》。作品取材于1919年返乡举家北迁时与童年时的农民朋友章运水见面的亲身经历。以进步知识青年“我”回故乡的见闻为线索,透过二十年间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性格的巨大反差,对比出两个不同时期的生活画面,同时又将这种差异加以烘托和渲染,反衬出现实故乡的萧条和惨败,揭示了动荡社会中人们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及造成这种变化的深刻社会根源。

从“致同学们”、“引言”,到各章中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想想忆忆”和“学到了什么”等内容,教材不断更换课堂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在课堂上保持积极主动的主体状态。

4. 教材难度明显降低。

现行教材对有些知识的处理,只要求“知其然”,不需非要“知其所以然”;计算题明显减少,难度也有所降低;增加了声现象和原子能知识,使教材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需要,知识体系趋于完整。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知识面却有所拓宽。

5. 加强了物理实验的教学作用。

现行大纲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中的各类实验和实验性习题明显增多,感性认识的积累有助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养成尊重事实、勤于动手和按科学办事的良好习惯。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脱离不开教育观念和教学目的。素质教育旨在“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物理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较陈旧,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现行教材的特点.应大刀阔斧地改革教学方法,变注入式教学、题海战术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行教材虽然降低了难度,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却有了更高的要求,照本宣科显然不行了。现行教材编者用心良苦,突出了物理知识的趣味性,旨在创造意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自觉学习。教学方法应该体现这个意图;知识的传授应该是引导学生动脑动手,通过想一想、做一做扩大教学效果,而不能以偏题怪题让学生钻“牛角尖”;漫画或插图内涵丰富,相关的物理知识尽在其中,切不可走马观花,一晃而过;现行教材知识面广,伸缩性大,目的是要面向全体,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学中一定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上述种种,宏观上属教学方法的范畴,教学中非如此不可。至于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具体教法,当因人、因教学内容而异,应该是百花开放,各显其能。但是,具体教法不能与基本教学原则相违背,否则又会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

小说一开始就是两段景物描写,营造出弥漫全篇的环境氛围。家道中落,“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也已经变卖,不得不搬家,于是“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却看到“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勾勒出旧中国农村破产后的衰败景象,让“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这与“我”记忆中那个有着“深蓝色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的碧绿西瓜”的童年故乡完全不一样了。童年故乡是美丽的,“但要我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言辞了”,或许是儿童纯真心灵的直接感受,只因有着“我”和闰土孩提时代难忘的稚趣生活而异常的美丽,深植于心底。作品通过“我”对儿时美好回忆的概述,呈现出一幅童年唯美的意境画,是作者对真、善、美理想世界无限渴求的自然流露,更是对儿童天性与成年世界认识间矛盾冲突的揭示,体现了鲁迅对儿童问题的深切关注。

小说写“我”回到家里,见到了许多亲属和故人,尤为着重描写儿时的伙伴、贫苦农民的典型———闰土。相隔二十年后再见闰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粗又笨而且开裂似树皮样”。二十年前的闰土,在“我”的记忆里是一个朝气蓬勃、生机焕发的“小英雄”,“他见人很害羞,只是不怕我”,“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眼前这突然呈现的外貌变化不仅再现了一个人由稚嫩到衰老的生理过程,而且暗含着一个纯朴农民可悲的精神裂变。小说有两处细节描写揭示了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及这巨大精神变化之后发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一是二十年前的“我”与闰土是哥弟相称,但二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在与闰土见面后仍旧称呼他“闰土哥”时,他的表现却是“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没有出声,态度终于是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刹那间的神态变化,包含了丰富的内心活动。原本两个童年挚友几十年后的重逢,喜悦与兴奋不言而喻,本可以尽情释放的情怀,在此刻嘎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二是写闰土不但以“老爷”这样称呼“我”,而且还让其子水生也这样“给老爷磕头”,对此“我”打了一个寒噤,说不出话来。“我”的母亲让闰土随便一些,与先前那样“哥弟相称”,闰土却绝对不肯答应,说:“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现在则不成”。小说正是通过这些朴素无华又细致传神的描写,让读者清醒地看到封建制度所形成的礼法关系及维系这种礼法关系的封建等级观念已深深扎根于这个被压迫、被奴役农民的精神和思想,成为不可动摇、无法改变的生活准则。

小说里写闰土,并没有细致地描述他二十年来的辛酸经历,只有寥寥几笔,将他前后两个时期的两幅肖像和两种性格展现了出来,让人物漫长的生活道路和辛酸历程高度而集中地压缩在这外部特征和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之中,如:在“我”搬家剩下的东西中选香炉和烛台等细节描写,看起来虽只是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琐事,却正好表明了闰土受封建旧思想侵蚀的程度和无法与自己命运抗争的悲哀。生长在旧中国的农村,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因循守旧、没有文化,使得成年闰土对社会现实和个人苦难不能正确地认识,只好将社会动荡和苦难困境归咎于天地鬼神,希望用服从和祭拜的方式来感动“神灵”,寄予“神灵”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封建宿命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写闰土不仅承认统治阶级所规定的最根本的制度,相信阶级地位的不可动摇,上下界限的不可逾越,尊卑观念的不可破坏,而且还依赖于统治阶级愚民政策最得力的工具———鬼神,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人物性格和命运发展的主观必然性,深化了人物的悲剧色彩,让读者能更深层次的去理解人物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思想内涵。

此外,作者还试图透过闰土这样一个普通农民前后二十年的巨变来找到复杂社会变迁及人物悲惨命运的深刻社会根源。闰土的悲剧不是因为他个人有什么过失,也不是因为他比别人特别不幸,和其他农民一样,他辛苦繁忙地劳作着,诚实安分地生活着,却仍免不了遭此惨变。闰土他不到四十岁就有了六个孩子,并且“孩子们都会帮忙了”,但全家还仍是“不够吃”,“种出的东西都折了本”。小时候的闰土戴着银项圈,童年生活也有着天真活泼的欢乐气氛。可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的不断加深,国内阶级矛盾日益锐化,军阀混战连绵不断,地主阶级加紧剥削,处在社会低层的农民的生活更加贫困,童年那个有生命力的闰土也伴随着成长的磨难消逝了。所以作品在写二十年后的闰土时完全没有了田园牧歌式的轻快笔调,而是换以低沉伤痛的笔触抒发出自己的愤恨与忧虑。如对四十来岁闰土的景况是这样描写的:“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通过对人物环境的客观分析,得出一个不容置疑的结论:像闰土这样贫苦农民的悲惨遭遇并非他个人所造成的,而是整个社会对他们的欺压所致,且这种悲剧命运具有很明显的普遍性。因此,作者在讲述回乡故事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向读者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解决亿万贫苦农民困苦生活和悲惨命运并不是他们个人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乃至整个民族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想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就必须先解放被压迫在最低层的农民阶级。

小说最后以“我”在离开故乡的船上的思考作为全篇的结束。在想起与闰土隔绝般的相见时,“我”希望后辈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直截了当地指出了闰土之前数辈农民的生活境遇不能再这样一代代的延续下去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废除旧制度、打破封建枷锁束缚的革命斗争迫在眉睫。这种亢奋情绪的大胆流露不正是鲁迅强烈民族忧患意识最纯粹的表现吗?他跨越了历代文人对百姓关注只停留在物质生活层面的思想局限性,选择了一条从精神层面为苦难百姓探寻解放的新路。尤其是小说结尾那句经典名言:“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力图唤起像闰土一样的旧中国低层百姓的觉醒,“号召人们行动起来,从只有荆棘的地方践踏和开辟出一条路来”(3)。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4),在黑暗中前行,在风雨里战斗的猛士,作品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是“在高的意义上写实主义者”(5)。在他看来,“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第一要著就是在于改变他们的精神”(6)。因此,他一生致力于文化批判和社会政治批判,专心于对人的心灵剖析和疗救,不仅是《故乡》,而且还有《祝福》、《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Q正传》等,都不同程度地描写了旧中国农村破产的惨败景象,揭露当时的“吃人”社会,痛斥旧思想、旧礼教带给农民精神上的伤害。正是因为有着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他选择东渡求医、治病救人;正是因为有着对中国社会现状深刻的思考和大丈夫救国救民的宏图伟愿,他后来又做出了弃医从文、拯救灵魂的惊人之举。在鲁迅身上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影响和激励着无数有志于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的人们,他是我们民族旧思想斗争中的一面旗帜,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不愧为“二十世纪最忧患的灵魂”。

注释:

(1)(2)鲁迅.坟·灯下漫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4)鲁迅.杂文选.纪念刘和珍君[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

(5)鲁迅.集外集拾遗·(穷人)小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6)鲁迅.呐喊·自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参考文献

①②鲁迅.坟·灯下漫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③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④鲁迅.杂文选.纪念刘和珍君[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

⑤鲁迅.集外集拾遗·(穷人)小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故乡鲁迅阅读心得 篇8

“跟我到我的地方去捡贝壳; "“这很棘手,这是……”“涨潮时,鱼有两只像青蛙一样的脚……”“先生……”“这是水生,我家现在有麻烦了,我……”闰土的话,磨了30年,回响了很久。三十年后,因为封建社会的帝国主义,童年天真活泼,健康快乐,消息灵通的飞跃土地消失了;我带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手没有当初那么细腻,满是褶皱和破洞;他的眼睛陷入了沉思,似乎因为一些麻烦而睡不着觉。在他的家庭里,众多的子女、饥荒、苛捐杂税、士兵、土匪、官员、士绅,都让他看起来像个傀儡。一棵小树,就这么消失了。

当时鲁迅第二次见到闰土的时候,闰土称鲁迅为大师,这让鲁迅很吃惊。当鲁迅妈妈说“不要叫他师父,还是照常叫他荀哥。”

但他摇摇头说:“老太太在说什么?这是违反规定的。”鲁迅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心里的话也渐渐消失了。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一粒主从关系的种子已经深深扎根在飞跃的土壤里。那天晚上,说什么也觉得奇怪。这就是帝国主义在封建社会犯下的罪恶。在这部小说中,鲁迅主要表现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反映了客观现实。他的作品通过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见证下的故乡的比较,揭示了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和农民悲惨生活的现实。另一方面,它体现了鲁迅对“人性”探索的意义。作品深刻地指出,由于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动群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束缚,古语所筑的高墙把人隔开了。突出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

鲁迅作品赏析---故乡 篇9

《故乡》的现实价值分析

《故乡》是鲁迅以农村生活为题材而创作的名篇之一。作于1921年1月,发表于同年5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1号,后来被收入《呐喊》。小说通过“我”回故乡后的所见所闻的描写,反映了旧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可悲变化。尤其是“我”和闰土之间隔了一层深深地沟壑,彼此再也走不到一起。鲁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找寻到一条可以解决先进分子与下层人士之间平等沟通的桥梁,而这不仅仅是在当时辛亥革命后有极大的现实价值,对于当下21世纪的现代人也同样是需要深思的话题。

在《故乡》中,鲁迅开篇就写到“我”回到故乡所见到的情景。“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这就已经暗示了一种悲哀的气息。后面继续写到“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了一些活气。”故乡竟然变成了“荒村”,这还是“我”印象中的故乡么?明显有了极大的变化,一种负面的情绪油然而生。果然“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按照常理来说,我们回到故乡都会有一种落叶归根的归属感,然而“我”对于故乡的感觉却与众不同,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此刻单单用物是人非来解说此种情况也不足以说明故乡变化之大了。

《故乡》可以用一个字来浓缩,那就是“变”。故乡里的人变了,“豆腐西施”杨二嫂变成了“圆规”,儿时天真活泼的闰土变成了麻木的木偶人。尤其是闰土,文中的他变了更多。

《故乡》中闰土的变化我这里列出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身材变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生活的压迫使得闰土不得不“终日吹着海风”,手也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贫苦大众的生活哪里有安逸可言,处处都是艰辛劳累,身体又哪里可能还像以前般亮丽。闰土的第二个变

化是他对于“我”的称呼变了。“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儿时相好的玩伴,同辈的的存在,现在竟也套上了等级的帽子,彼此之间的层级竟然转变如此之大,也难怪“我”“打了一个寒噤”。闰土的第三个变化表现在他与“我”之间的情感的变化。以前甚至可以说是用兄弟相称,现在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两小无猜,天真烂漫的感情了。本来“我”有很多话想对闰土说的,“想要连珠一般涌出:鱼鸡,跳鱼儿,贝壳,猹„„”到了后来“我也说不出话”了。从小时候的无话不谈到现在的话不投机,彼此之间感情的变化实实在在的让“我”明白“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闰土与“我”之间的变化无不深深触动我的神经。都说“万变不离其宗”,究竟闰土的变化是为何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然而怎么也与当时闰土所处的环境逃不了干系。社会大环境改变的不仅仅是外在的,连一个人的内心思想都深深地改变了。劳动人民生活在反动阶级的统治之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受到了种种的打压,社会制度已经成为了人民思想解放的一大阻碍。

鲁迅正是从社会根源上去探寻解决这一厚障壁的方法。思想上要消除闰土的等级观念和迷信观念,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最主要的根源还是在于社会制度。若不诉诸社会政治经济革命,消除“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闰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彻底的解放。2

闰土也许是鲁迅遇到的一个真实的人物,又或者是一个虚幻的人物。但这也没法掩盖闰土这一形象在现实中的真实性。不仅在五四期间,在现在,依旧有着无数个“闰土”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故乡》中的我是一个先进的知识分子,而我们大学生显然也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那么闰土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明显就是与我们同辈的已经辍学的玩伴。现在的大学生与辍学者之间是否也存在了如“我”与闰土之间的尴尬状况呢?不说他人如何,就我自己而言,似乎我也踏上了鲁迅笔下的那条可悲的道路,遇到了那种令人感到悲哀的局面。

曾经小时候形影不离的玩伴,曾经无话不谈的密友,随着其中一人的辍学,两人之间的情感思想已经变得完全不同,似乎是走在三叉路口的两个不同道路上。以前没大没小的两人,现在见面竟然要恭敬地称呼对方“哥哥”。即使我想要找回以前那种熟悉的感觉也早已荡然无存,我们的思想变化实在太大,大到完全不知道对方想表达什么,基本没法接受对方的观点。不同的生活环境的确改变了我们许多许多。

现在的我也迫切的希望能够回到以前那种知心朋友的状态,只可惜,这是最让人觉得悲哀的。这一切都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之间已经无望了,我们注定是走在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过去的也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回忆之中,现实是残酷的,我早已无力改变一切。想要学鲁迅先生把希望留于后辈?似乎也是幻想而已。水生和宏儿当初也许玩的十分投缘,只是二十年后呢?他们是否还能如从前那般彼此想念。可能,二十年后他们连见面甚欢的那一场面都会忘了吧。

“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鲁迅对他们还存在着希望,对于未来还存在着美好的期望,期望着未来一切都会好转。然而鲁迅自己也清晰地知道这希望也是无望的了。“我想起希望,忽然有害怕起来了”。鲁迅对于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看得都很透彻,即便是幻想,他也清楚地知道那仅仅是幻想罢了。这也不过是体现了鲁迅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以不至于生活全然没有盼头,那样的生活估计就可以称为悲哀的最高境界了。

生活中不可能十全十美,更不可能按照我们期待的轨迹转动。人民群众的劳苦可以通过改革慢慢变好,这在理论和实际上都切实存在。然而说到人民大众的思想境界则不是简单就可以改变的了。物质社会对于人们的影响远远不是文化可以左右的,旁人生活轨迹的改变比不是鲁迅一个人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没有尊卑的社会,鲁迅没有遇到过,然而现在似乎也并没有完成鲁迅的期望,社会各阶层的尊卑一直都在。尽管我们的思想觉悟比鲁迅笔下的闰土要高上许多,但有钱的总是比贫穷的要多了那么点底气,有权的总是高高在上,看待别人总会用高人一等的眼光。这比之鲁迅笔下的故乡的人们的变化似乎好不到哪里去。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俨然成为了一句至理名言。鲁迅这句话,意在坚持他对中国农民前进道路的探索。鲁迅是觉悟了的,他希望通过努力,让广大的人民也能觉悟起来,共同走向新生活。

《故乡》写出了鲁迅自己的理想和希望,也洋溢着深沉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不局限于一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虚幻空想,他依旧保有着自己的那一份清醒,保持着独立的精神探索。而事实证明,他的那一份清醒的预知的确发生了。若干年后的后代,他们走的道路依然有着闰土的影子。

鲁迅的作品也许可以让一部分人慢慢的觉悟起来,但总是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够读懂鲁迅,读懂其中的奥妙。如当下的社会,有多少人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作品的研究上面,他们热衷的是快餐文化,更喜好的是抓紧时间提高物质生活。精神世界那种虚无飘渺的东西根本就入不了他们的法眼。如此一来,这种人儿怎能达到鲁迅先生所期盼的理想境界。

社会的悲哀时刻都会存在,只是这悲哀是否深刻到让人反思的程度。很明显的,鲁迅所处时期的社会,的确存在了太多的无知,促使看到社会黑暗的先进分子奋起反抗。而我们现在的社会还不至于像五四时期那般不堪,如此而已。

注释:

⑴ 本文对《故乡》的所有引文均出自《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上一篇:反思作文500字初中下一篇:规范办园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