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2024-09-04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精选13篇)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1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毫无疑问,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是使整个社会在科学与人文两方面得到协调而全面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日益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只注重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导致了普遍存在的只重视科学而忽视人文的现象.作者认为,离开科学是万万不能的,但是仅有科学也不是万能的,科学必须走向人文.科学与人文虽然在形式上是分离的,但尤其本质而言应该而且是可以统一的,关键是人们是否意识到二者的统一将会给社会来怎样的`福音,而二者的分离又将会给人类造成何等的灾难.

作 者:刘汉琴 王翠英  作者单位:刘汉琴(贵州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贵州,花溪,55025)

王翠英(安顺市,西秀区三中,教师,贵州,安顺,561000)

刊 名: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SHU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4(2) 分类号:B024 关键词:科学   人文   本质   统一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2

对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家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对于经济学方法论的争论实质上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之争。经济学到底是实证的的还是伦理的?是抽象的还是现实的?是演绎的还是归纳的?对于上述这些问题的回答, 实际上就是回答了经济学到底是科学的还是人文的。历史上曾分为两派:一派是德国学派, 一派是英国学派。德国学派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罗雪尔、希尔德布兰德和克尼斯。德国学派自称是伦理的, 它把经济学看作一个很高的伦理目标, 认为经济学应该关注人类生活的最重要的问题。德国学派也认为经济学不应从“经济人”出发, 而应从现实的人出发。他们强调经济学的社会方面, 以及经济现象和其它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依从。总的来说, 德国学派认为经济学是伦理的、现实的和归纳的。认为经济学应该是“人文”的。而英国学派是以西尼尔、穆勒、凯恩斯、巴奇霍特为代表的, 他们认为经济学是实证的、抽象的和演绎的。他们经济学在方法上是抽象的和演绎的, 在范围上是实证的而不是伦理的或应用性的。认为经济学应该是“科学”的。但是在他们的著作中发现, 他们的实际所做与他们的理论不完全一致, 他们在总体上夸大了经济学的抽象性。西奇威克教授指出, 穆勒以及这一学派的其它经济学家总是应用一种归纳的和分析的方法。穆勒从经济学方面仔细讨论农民所有权时, 更像一个归纳经济学家。无论是英国学派还是德国学派他们都无法纯粹地把经济学归为实证的或是伦理的。也就是说经济学不会完全的归入科学或是人文, 而应是两者的结合。内维尔·凯恩斯在《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中总结研究经济学的合理的方法既是抽象的, 也是现实的:既是演绎的, 也是归纳的;既是数学的, 也是统计的;既是假说的, 也是历史的。马歇尔认为, 经济学既要研究财富, 又要研究人。萨缪尔森就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可以把科学的精确性和人文方面的诗意济一身的科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阿马蒂亚·森认为, 虽然从表面上看经济学的研究仅仅与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有直接关系, 但在更深的层次上, 经济学的研究还与人们对财富以外的其他日标的追求有关。“挣钱是不得已而为之, 财富显然不是我们真正要追求的东西, 因此, 经济学研究最终必须与伦理学研究和政治学研究结合起来”。“我想说的是, 经济学正如它已经表现出的那样 (已经取得成就) , 可以通过更多、更明确地关注影响人类行为的伦理学思考而变得更有说服力。我的目的并不是要列举经济学已经取得的成就和正在进行的研究, 而是对经济学提出的更高要求”。在《道德情操论》中, 斯密从人的同情心出发来探讨伦理学问题。在《国富论》中, 他在其伦理学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发展的问题。他认为, 富有同情的人的自利行为将促进社会的最人利益。斯密认为, 自利和利他统一的基础是“看不见的手”。斯密还认为, “自私”和“自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私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是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而自利则是一种自爱的行为, 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 也促进了别人的利益, 因而, 自利是符合社会道德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伦理道德观是以福利经济学的面貌出现的。福利经济学本质上是规范经济学, 它认为, 使福利增加的就是“好的”, 使福利减少的就是“坏的”。由于在均衡状况情况下, 交换双方得到最大的满足, 而均衡状况又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为条件, 所以, 自山竞争符合社会利益, 也最具有道德属性。施穆勒也强调心理、道德和法律因素对经济的决定作用, 他反对古典经济学将利己心理作为分析社会经济生活的唯一适当基础, 认为伦理到得才是普遍存在的因素, 生产、分配、分工和交换等经济问题不仅是技术范畴, 而且是道德范畴。所以, 经济学研究不能忽视道德。利他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经济学与道德是分不开的, 如果利他主义经济学排斥了道德, 则肯定是不对的, 这是因为个人内在的偏好毕竞会受到道德等的影响。道德与偏好交织在一起, 理应被纳入到效用函数之中, 因此, 利他主义经济学也可纳入到正式的经济学之中。对利他主义机制的解释, 一是生物遗传和文化继承之解释, 二是社会行为互动之解释。其中, 无不包含有道德、价值因素。

经济学的道德特质使经济学社会化了, 并呈现出人文特质, 使它更加偏离科学。所以, 经济学是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体。

摘要:经济学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吗?豪斯曼在其名著《不精确、分离的经济学》中认为:经济学是近似的、不精确的。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定义及研究这门科学的哲学方法》一文中明确指出:经济学理论仅是“近似的”趋势科学。笔者认为经济学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 而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关键词:经济学,科学,人文

参考文献

[1][英]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 华夏出版社, 2001年。

[2]穆勒:《政治经济学定义及研究这门科学的哲学方法》。

[3][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1年。

[4]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 商务印书馆, 2000年。

语文教学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科学性人文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如思维、逻辑、心理等科学品质以及提升学生品位的人文品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教学思想的理性化和教材文本的人文性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体现语文教学是科学与人文高度统一的教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地更新观念,建立起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育观,体现出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发挥出语文教学的巨大作用。

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精选的优美的范文肢解成知识技能的训练,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变成复句的划分、顺序的调整……而忽略了课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了应试教学。因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被提到突出的地位。从近年来语文教学界提倡人文性的一些做法看,多是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等诸多“非工具性能力”的培养目标,还有“灵感、顿悟、直觉”等“非逻辑认识能力”的培养。但我们也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在“幡然醒悟”之后,又走人了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把语文课完全当作文学欣赏课来上,而忽略了语文科的知识性,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因此,在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忽略其“科学性”。因为“人文性”相应于“科学性t,只是认识的一个方面,科学不仅是原理、概念、知识,还有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毋庸置疑,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指导,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语文教学同样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展,学习科学的表达方式,从而树立科学态度,培养创新精神。语文知识系统的科学化是培养发展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的基础。此外,我们还应该提倡培养学生质疑、批判、研究、求实创造等现代社会必须的基本素质。强调语文学科的科学性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应该注意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事实上,语文教材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在人文性较强的作品中,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随处可寻:在科学性较强的作品中,种种文学手段能帮助我们化抽象为形象,化间接体验为直接体验。

如在教材的小说单元中,人物命运的逻辑是明显存在的。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项链》中的玛蒂尔德。《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等,我们在分析他们的形象时通过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种种描写手段如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环境等来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是小说的“人文性”的体现。同时也要根据其言行、心理描写等来推理他们命运发展的逻辑,从而揭示他们最终命运的J必然性。这是小说的主题和情节设计的“科学性”的体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性格的发展,被“逼上梁山”的命运就是文学作品“人文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一个典型。林冲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不可能一下子走上叛逆造反的道路。作者用大量的文学手段如环境描写、行动刻画、细节点染等来表现林冲性格发展的轨迹;通过一系列情节的设计一步步揭示了林冲的命运,从而揭示了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人物的描写体现了文学手段的大量运用,有很浓的文学意味;情节的设计则体现了科学的逻辑推理,使人物命运的发展合乎情理,水到渠成。而其中得到鲁迅赞誉“极富神韵”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不仅在环境渲染上给人以直观感受,还表现出情节设计上的理性思考。其他文学作品如散文,其感情变化的逻辑及所描写的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明显存在着的:即使是写景言情、寓理的诗歌,其言语内容之间的联系、诗句之间的顺序、节次之间的组合等也是有着很强的逻辑性的,有些甚至可以抽象出来加以分析。

又如,教材中的议论文、说明文等文章有很强的科学性,但是不是它们就没有或者说缺乏人文性了呢?不然!如《拿来主义》就是一篇逻辑性强、论述生动的集强大的逻辑推理与形象生动的文学手段于一身的议论文的典范。作者鲁迅先列举大量生动详实的事例来批驳错误观点“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抛来主义”“抛给主义”等,由此揭露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然后提出对待文化遗产我们要实行“拿来主义”,主动去“拿”,而非被动地等。文章的总体思路就体现了强大的逻辑推理。但到底要“拿”什么、怎么去“拿”,作者并不是列举一二三来硬逼读者接受,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比喻来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感受作者的观点,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又如科技论文《宇宙的未来》,文章引述了一些历史故事来衬托议题,用一些生活事例来说明问题,使讲述的道理通俗化,语言诙谐幽默。高中语文教材几经修改,更突出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和活动中,我们应该把这种统一提高到贯穿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高度上来认识,大力提倡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

提倡科学、入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其目标就是培养语言素养与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既要让学生掌握“实用”的科学的语言,也要让学生掌握“适用”的文学的语言;既要让学生学会“经世济用…‘改造客观世界”,也要让学生学会“修身养性”“改造主观世界”。为此,就必须既注重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理论的吸取,又注重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学习;既注重科学素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又注重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审美趣味、超越精神、健康人格的培养:既注重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又注重语感、审美趣味、文化品味的养成;把语文教学活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以及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各种似乎对立的精神,文化的对话、交流中生发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这样的语文教育。才会充满生机、充满情趣,才真正具有了科学人文精神。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态度,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及人文素养为己任。把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真正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4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本性区别及统一的可能性

“人文文化”应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种种无根据地扩充人文精神意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分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本性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两种文化的统一必须立足于它们对人性的完满实现所能做的`贡献,进而通过哲学的平台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最终在人性上实现两者的统一.

作 者:刘玲 LIU Ling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62 刊 名: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RADIO & TV UNIVERSITY 年,卷(期):2006 11(5) 分类号:G04 关键词:科学文化   人文   哲学  

科技创新与人文情怀:矛盾? 篇5

科学与人文情怀,总是被人看做是矛盾的一对事物。科学,在我们的眼中总是显得冷冰冰的,不近人情,科学家也总是被我们塑造成不关心他人的书呆子的形象。人文情怀在我们的眼中则是温暖、热心的代名词。可以说它们两个甚至是有一点水火不容的意思。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两种事物不仅不矛盾,而且是互相依存的,它们共同促进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生活的进步。

人文情怀对生活的作用是立竿见影的,举个例子,你在街上看到了流浪汉,给了他一百块钱,他的生活立刻就会变得好一些。而人文情怀确实也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郭明义的.人文情怀帮助了千千万万个困难家庭,特蕾莎修女的人文情怀则帮助了印度的许多穷人,姚晨的人文情怀帮助了非洲的许多孩子们,比尔盖茨的人文情怀则帮助全球人民变得更加健康。日常生活中也并不缺乏人文情怀,给流浪汉一块钱、向环卫工人微笑都是人文情怀的体现。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人文情怀,有了爱,人类社会才能维系下去,才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并变得更加美好。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6

铜陵县东联乡西埂小学

范美景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语文正为培养这些能力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里的语文素养既包括语文的工具性,也包括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

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它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只有学会了识字,才能进行阅读理解,语言又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识字本领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表达意思进而达到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教授学生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因此,教学中我们仍然重视识字、组词、造句等能力训练,要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句子意思,能给课文分段,归纳中心。不能一味追求课堂气氛,情感的调动而忽略文本知识的训练。我们只有紧紧依靠文本教学,让学生有了字词句段篇的积累,才能培养学生语感,思维品质,学习语文习惯和方法,有了一定的基本知识学生才能正确听说读写。

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我认为主要是讲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突出文化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熏陶,内心的体验,着重想像、直觉和创造性。我国语文教育就是母语教育,语言文字间蕴含人文性。教材中一篇篇情文并茂文章,一首首精美诗句无不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寄寓着作者的情感,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注意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独特性和差异性,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发挥学生创造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主人。学生只要真正理解了文本就能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而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的对话、生生的对话,就能激活学生生活的积累,情感的体验,语文教学就不难体现人文性。

三、教学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7

关键词:多媒体,生成,人文性与科学性

前些日子, 我在学校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地引领学生学习了《鲸》这篇课文。在教学中, 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学习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配合多媒体展示的画面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在学生交流讨论完之后, 我给了学生质疑的时间, 学生提出了不少的问题, 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当场解决了。这时一个女生指着大屏幕的画面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 既然都是鲸, 为什么虎鲸要吃须鲸呢?

听了这个问题, 我当时很吃惊, 因为课前我没有预想到, 而且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正在这时学生纷纷举起手, 而且是一脸的兴奋, 这对我来说无疑是大大的救星。于是, 我便欣然地让学生来解答这个棘手的问题。

生:因为虎鲸是吃肉的。 (画面展示)

那个提问的女生进一步质问:人也吃肉啊, 按你的说法人也要吃人了?那多残忍啊!

生:我只是猜测, 可能一条虎鲸去吃须鲸有点不好意思, 所以好几条一起去吃;吃小鱼吃不饱, 所以才去吃须鲸。 (画面展示)

生:我从动画片中知道, 母螳螂要把公螳螂吃掉才能生下小螳螂。

生:虎鲸吃须鲸又不是为了生孩子。

……

眼看这场争论越走越远, 作为教师, 学生学习的主导, 不能让学生无目的地走下去。于是, 我说:大家请想一想, 虎鲸吃须鲸的目的是什么? (画面展示)

生:因为它要吃东西填饱肚子。

生:因为须鲸体积大更能吃得饱。

生:因为虎鲸很凶猛。

生:因为虎鲸很厉害, 联合起来就能吃掉须鲸。

生:难道它能欺负得了别人, 就可以吃了别人吗?

师:在虎鲸吃须鲸时, 有没有想到同类之情?有没有把它当成朋友?

生:没有。

师:那它把须鲸看成了什么? (画面展示)

生:食物。

生:就像海洋中大鱼吃小鱼一样。

生:因为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着弱肉强食, 这是自然规律。

师:是啊, 大自然中, 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而且存在着极微妙的生物链, 也许正是表面的这种残忍, 维系了大自然的平衡, 这正是大自然的奥妙所在。但是, 这种现象与人类的自相残杀是不一样的。你认为作为人类, 我们应该怎样相处?

生:应该和平相处。

生:不能欺凌弱小, 侵犯他人, 更不能相互残杀。

生:应该具有正义感、同情心, 爱护弱小。

生:不能发动侵略战争。

生:我们应该互相帮助, 不能像虎鲸和须鲸那样。

师:是啊, 作为人类, 我们有着丰富的情感, 与动物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文章中的虎鲸吃须鲸, 是大自然维系其生态平衡的一个表现。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虎鲸很凶猛的特点。 (画面展示)

反思:

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质疑, 课堂上老师的处理方式有三种:一是冷处理, 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 沿着原有的思路教学;二是热处理, 不加辨析, 拿来就用, 随意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三是温处理, 先是肯定其参与意识, 再作冷静分析, 确定应对方案, 利用多媒体画面或堵或疏, 或截或导, 灵活调整。“同是鲸鱼, 虎鲸为什么吃须鲸?”这个问题对于本课的知识点来说并不重要, 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关联。而且, 这其中的内涵是一个科学性的问题。但是,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是他们内心情感的流露, 是他们善良的天性使然, 是人文性的突出表现。老师该不该费这么多时间来讨论呢?科学性与人文性在这里产生了碰撞。

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具体来说其人文性意味着: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 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重视, 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一种课程价值取向。在这节课例中, 很显然那个提问题的女生是从人文性出发的, 这是孩子心灵里所特有的善良与纯真, 在孩子们的眼中, 世界应该是美好的, 大自然也应该是充满了平等与友爱, 没有伤害, 没有欺凌, 正是这一人文底蕴让孩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只从文章的科学性去考虑, 完全可以对学生的这一问题进行简单的处理。但是, 如果老师只是从科学的角度给予解释, 就浪费了质疑生成人文培养的课堂资源。而如果只注重其人文性而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 也是不可取的。而且, 对于大自然的规律本身也是人文的一种, 两者不能偏颇。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导向作用是多么重要。

如何才能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达到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呢?

在这一课堂环节中, 我想让学生自由回答, 但是, 学生的回答越来越偏离主题。于是我及时进行疏导, 利用多媒体画面引导:大家请想一想, 虎鲸吃须鲸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便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科学的轨道。紧接着, 我这样问:那它把须鲸看成什么了 (画面展示) ?学生的回答更是把其中的自然规律揭示了出来。接着老师进行总结, 进一步揭示其科学性。然后话锋一转, 又使学生围绕人文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议论, 使蕴含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得到较好的体现, 从而使科学性与人文性得到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篇8

本文作者玛丽·居里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的成功经历以及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

案例描述

上课后,首先是介绍作者和整体感知课文,特地将课本彩页中居里夫人画像放大一张,贴在黑板上,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感染力。

(板书课题和作者)

要求学生用自己最习惯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完成下列任务:找关键词语,归纳各段段意。(投影)并将自己思考的结果记录下来。

(生边读边思考)

师: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将自己的看法拿出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最后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生分组讨论,师巡回指导,指出关键词语就是一段中最关紧要的,对理解段意起决定作用的词或短语。找准关键词语,再用语言组织一下,便成了段意。)

师:小组讨论好了吗?

生齐答:讨论好了!

师:好,下面请各组代表报告本组研讨的结果,不同意见全班讨论。先讨论第一段,哪一组代表先发言?

生1:我们认为第一段的关键词语有“坚韧不拔”“信心”,据此归纳本段的段意为: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要有信心。

师:很好!关键词语很关键,段意也很概括。其他组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赞同,然后二、三、四段进行得比较顺利,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论。第五段争论较大)

师:前几段,大家概括得很好,下面讨论第五段,哪一组发言?

生2:我们认为第五段的关键词语是“对事不对人”,因此本段段意为: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不对人的兴趣。

师:其他组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生3:我们组认为关键词语为“物质上的利益”,段意为:在科学上不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师:看来,同学们的分歧比较大。同学们想一想,“对事”中的“事”指什么,“对人”中的“人”指什么?

生齐答:“事”指科学研究,“人”指作者本人。

师:所以本段反映了作者在科学方面坚持了一个什么观念?请用文中的一个短语来回答。

生齐答:“纯粹研究观念”

师:那么“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是否也表达了同样的观念呢?

生齐答:是!

师:那么本段的关键词语是——

生齐答:“纯粹研究观念”

师:段意是——

生齐答:在科学方面坚持纯粹研究观念。

师:纯粹研究,不谋求物质上的利益,甚至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抛弃财富,这些都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科学精神?

生4: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5:忘我的精神。

师:对,反映了一种对科学忘我的奉献精神。

(第六、七段争论也较大,在老师的引导下,生讨论归纳)

师:刚才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课前老师也准备了一下,现在也展示出来,作为个人的观点跟大家交流。

(投影,加以明确)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学会了找关键词语归纳段意的方法,也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崇高的人格美,下面就让我们来归纳一下本文表现了居里夫人哪些方面的人格美?

生6:坚韧不拔,专心致志。(板书)

生7: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板书)

生8:不追求名利、忘我工作、热爱科学。(板书)

师:大家归纳得很好!下面,再请同学们将自己课外收集到的有关居里夫人的材料向大家介绍一下,并说说这些小故事分别印证了居里夫人具有哪些人格美。同学们收集信息的途径很多,可以从书本上,也可以从网上,相信大家一定能把有关信息“一网打尽”。请同学们介绍时要尽量简洁概括。

(生踊跃举手发言)

生9:居里夫人,由于家境贫寒毕业后不得不去做家教。最后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并获得了波兰留学生奖学金,留在巴黎,最后与丈夫共同发现了新元素钋和镭,两次获诺贝尔奖。这表现了她坚韧不拔的精神。

生10:居里夫人与她丈夫从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经过几万次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残渣,终于得到0.1克的镭盐。这表现了她持之以恒的精神。

师:对!还应该有顽强的毅力。她要忍受多少常人无法忍受的寂寞,经历多少次失败的打击!

生11:她伟大的科学发现是在一个被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尸体的破棚子里诞生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屋子里终年阴暗潮湿,寒冬时,窗户也必须随时洞开,免得气体无法逃出而导致中毒,因此她往往冻得连握笔做记录都成问题。这表现了她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师:还表现了她的——

生齐答:忘我工作,热爱科学。

生12:有人劝居里夫人去申请镭的专利,居里夫妇毫不犹豫地回答:“不,镭是一种元素,她应属于全世界!”这表现了他们信奉“科学无国界”,献身科学的信仰。

生13:由于长时间的接触放射性的物质,居里夫人身上遍布各种伤疤,骨髓由于射线的长期聚集而退化,最终因恶性贫血症而去世。这表现了她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学生还纷纷举手,争着发言)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争着要发言,看来居里夫人的感人事迹实在是太多太多,但是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暂时不能一一去聆听,课后我们再找一个适当的机会,让大家畅所欲言,好吗?

生齐答:好!

师:下面再请同学们看投影。

(投影:“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他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师:这是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居里夫人的一段话,请大家齐声朗读一遍后,找出关键词语,并归纳大意。

(生朗读,思考)

师:这段话中关键词语有哪些?

生14:“贡献”,“才智成就”。

生15:不对,应该是“道德品质”。

师:为什么?

生15:因为从“不要仅仅满足”来看,作者强调的是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贡献。

师:其他同学认为呢?

(生赞同)

师:因此本段的段意应该是——

生齐答: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对人类的贡献。

(师作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本课具有丰富的人文色彩、强烈的感染力的特点,带领大家一起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在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是本堂课最重要的一个任务。事实证明,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居里夫人的伟大成就,尤其是她的伟大的人格美给学生的心灵上造成了强大的震撼力,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材料,课上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一系列自主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全面感受人物的人格美,同时提高了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论科学与人文的和谐 篇9

科学与人文同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其中科学是人文的一部分,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和谐关系.本文立足探讨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关系,揭示出二者融通的`必然趋势.结合中国国情强调应维护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此要发挥人文价值的重要作用,指出倡导科学和实现人文价值时践行我国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孙丽 孙大为 Sun Li Sun Dawei  作者单位:孙丽,Sun Li(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内蒙古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孙大为,Sun Dawei(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4)

刊 名:兰州学刊 英文刊名: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 “”(3) 分类号:C912.3 关键词:科学   人文   和谐   科学发展观  

浅谈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回归 篇10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人文文化是伴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的,时间上先于科学文化,二者又相互影响、促进。哲学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这一期间,当时科学与哲学是不分的,二者浑然一体,科学包含在哲学之中,统称为“智慧”。古希腊自然哲学是科学的前身,是科学产生的土壤,关注自然,把人作为研究客观世界的主体,人和自然分开,人作为独立于自然的主体,对自然界的客观事物进行研究,这正蕴含了科学精神的萌芽。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逐渐产生了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践和对自然进行分门别类研究的近代自然科学。17~18世纪,许多学科已经取得严密的科学形式,相继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建立了独立的科学门类,如天文学、力学及为它们服务的“数学方法的发现和完善化”。恩格斯清醒地看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是以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开始和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为标志,这表明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这是人类认识的重大进步。

人文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包含有四重意思:人道或仁 慈的性质或状态,慈爱或慷慨的行为或性情;人类;人性,人的属性;人文科学。可见,人文是关于人的文化,形成人文文化。科学是关于认识对象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包含丰富的内容,它包括科学主体即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科学客体即在科学活动中被认识和研究的对象;又包括科学工具、方法、手段、目的等;科学又可按照研究领域的不同,分为多种学科。因而,在不同领域,形成了有特定组织形式的科学家共同体,他们普遍认可共同的思想观念、研究方法、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等,思想观念、研究方法、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等受到科学共同体所处时代的时代特征与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因而,科学不再仅仅是僵硬固定的公式、定律、原理等形式表现,科学就是一定文化的代表,并且只有在一定的文化大环境中才能产生,文化形式的改变,终究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存方式决定的。科学探究的是客观自然物和现象的本质,这种探究活动通过人的实践进入人的生活世界,科学在本体论、认识论、存在论等领域产生影响,影响到社会,形成独特的科学文化。

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反对宗教权威,向一切教条挑战,深受社会的欢迎,推动了思想解放,解放了人类的体力。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唯我独尊的“科学主义”思潮,它在压倒其他文化形式的同时,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反科学主义浪潮日见高涨,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关系不协调甚至紧张的状况,加剧了人类社会种.种危机。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立日益加深,冲突愈加严重,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及其矛盾不是两者本身所固有的,而是由于人认识的差异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源于古希腊的原子论传统,走向机械论,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兴起,实验和定量方法引入,实证研究得以实现,科学的发展日益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科学文化战胜并取代了有机论和神秘主义,成为主导文化。近代哲学以二元论的思维方式形成了自然界与人相互分离的基本观念,认为自然界是脱离人类社会历史之外的客观存在,研究自然的科学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无关。事实上,二元论所导致的机械论范式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而导致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一种古老而又赋有创意的整体有机论范式得到重视。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有着不同的范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条路向,应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不同方面和问题,二者不可通约,却可以对话。互促互进,共存于人类的存在和活动方式之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沟通二者的桥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二者同根——源于人,同向——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因而,它们不应该是绝对对立。新的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需要新的人文因素与其相适应,“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会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级,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而人文因素改变,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也迫在眉睫。

20世纪50年代末,斯诺明确指认了“两种文化”现象,之后布罗克曼提出“第三种文化”,同时伴随着“索卡尔事件”、“科学大战”,科学人文主义思潮成为20世纪的主流,获得了新的发展。当代西方出现多种新兴学科和方向,对科学和人文进行研究、探讨,有科学的社会研究、STS(科学、技术与社会),20世纪80年代,在英国等地兴起的SSK(科学知识社会学)、CSS(科学文化研究)等。科学史学之父萨顿首倡科学人文主义,力图使科学人性化;中国亦提出“科学发展观”来解决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冲突,强调促进科技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于人,从而达到科学人文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实现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为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扫清障碍。

科学的来源有哲学家和工匠两种传统,科学起源于古希腊对自然宇宙神秘的好奇心,到爱因斯坦,科学都是“纯粹科学”,是为了科学而科学,不是为了其他利益等因素;到了19世纪的近代科学,电磁学的产生把哲学家传统和工匠传统结合起来,科学与现实生活关系逐渐密切。从科学的发现和发明。到技术的利用,再到实用成果的产出,周期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是目前的常态,科技成为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时所进行的一种工具性的活动,它不单单是人与自然作用的中介,更已经广泛深入到人类社会之中,成为一种社会活动,它从本质而言是社会建构起来的,与社会系统的其他要素和规则融合为一体。科学与人文自然融合不可分。

科学思想发展到某种程度,就会形成一种众所共识的世界观,进而对科学研究的主题、目的、方法等采取相似的取向,库恩称此种科学思想共识为范式,范式形成后对同领域的科学家具有规范作用,大家均遵从范式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并建构理论。科技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新的科技的产生及其社会应用又受到群体利益、文化选择、价值取向和权力格局等社会因素的决定。公元二世纪托勒密首创“地心说”,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17世纪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论,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修正了牛顿的理论,成为新范式。人类世界观历经革命性改变,科学哲学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转变,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对科学与人文关系认识的转变与演进。

试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篇11

关键词:语文;工具性;人文性;有机统一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两者缺一不可。

一、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体现

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仅仅停留在交际功能和由此学生必须达成的应用能力上。对于“人文性”可能也仅仅停留在其纯粹的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因素上。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一张皮的两面,一枚硬币的两面,而不是两张皮或两枚硬币,他们应该是一个统一体。这一比喻没有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在一张皮和一枚硬币上达成了统一,但却不可避免地会使我们产生要么只见其工具性这一面,要么只见其人文性这一面的认识,因为我们没有x光眼,而一张皮是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会感到它的厚度的,一枚硬币也是要不断翻转才可见其两面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该更像一杯盐水或者一杯用橘子汁和白水调和在一起的橘子水,是这样一个水乳交融难分难解的统一。工具性是水,人文性是盐或橘子汁,当你引用这杯水时除非特别提炼,你是很难拒绝他们同时到达你的肠胃并且被你同时吸收消化的。

小小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更散发着古老而又年轻的生命力。那些经过筛选的文质兼美的选文,在琅琅书声中你能分辨清哪些是工具性的训练,哪些是人文性的熏陶吗?语言都是有思想的,它也包裹着精神,传承着文化。就像“吃了吗?”和“你好!”这两种简单的问候和打招呼的方式就从属于两种文化一样。这种“精神”对于“语言”的附丽有人称之为“文以载道”,语言和精神、思想的这种水乳交融的关系造就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待于我们充分地加以认识。郑振铎先生早就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认识到封建教育是“以严格的文字和音韵的技术上的修养来消磨'天下豪杰'的不羁的雄心和反抗的意思”[1],我们也应该能够运用这种深邃的眼光,通过语文课程所设置的课程内容的本身透视出其自身所蕴涵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交融因素,从而凸现语文自身的特点,避免在语文课堂上走弯路。

二、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体现

语文学科反映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这是因为任何民族的母语都凝聚着该民族的思想、历史文化、民族感情、民族价值,它对于发扬民族精神,培养高尚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说,学语文就是为了学做人,发展人。因此,语文当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当然是人文学科。认同语文的人文性,就意味着在学习语文时,除了要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外,还应广泛吸收人类的文化。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课程标准十分注重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强调了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提出不但要感受作品优美的语言,还要关注作品的生动的形象以及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体验形象的喜怒哀乐,并能够与别人交流自己的心得。从语文教学实践看,听乏,这诚然与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有关,但也与一个人的性格、气质等心理因素有关,尤其是与文化修养有着更重要的关系。同样,语言是人用的,文章是人写的,必然要折射出使用者或作者的文化素养和为人,人不同,语不同,文也不同。所谓的“文如其人”,“不知言,无以知人也”[2],正因为如此,语文学科明确了学科性质的人文性,我们就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使学生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讓他们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以及人道主义精神。

人文性是否就只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方面的教学分析和引导上呢?新课程下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本身是否也应该有人文性的设计因素存在?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课程必然有其很强的综合色彩,人文性也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人文性的实现更是一个长期的熏陶浸染的渐变过程,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化育过程,不可能几节课、几个思考问答题、几次举着人文性旗帜的活动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尤其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兼重并提的背景下,如何紧紧把握住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处理好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的关系,对于新课改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三、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的必然性

旧时代“工具论”影响颇甚,而今非来个矫其枉归其正不可。我们并不反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基于课文内容的思想教育,那是极其重要的教育。关键是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真正的思想教育。这里所说的“人文精神”教育,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指具体的语言文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语言的音形义以及语言运用的诸多技巧,它包括语言的韵律、`辞藻、色彩、修辞等等。二是指的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内容,就是从“以人为本”出发的,对于生命、理性、灵魂的深切理解,也包括对历史的探究、对山川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对人类的博爱、对亲人的爱护、对爱情的忠诚等等。把人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的才是真正的人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整体,二者不可偏废。语言教学的过程,就是把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结合起来的过程。我们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语言形式的教学与语言内容的教学结合起来。一门学科,需要解决的是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怎样去学这四个问题。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解决的是“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需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学,怎样去学”的问题。这四个问题一个是基础、前提;一个是内涵、方向。它们互为因果,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整体。如果只重工具性,语文教学就一定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如果只重人文性,语文教学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兼顾这四个问题,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并且做到行之有效。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要让教育对象全面发展,语文教学既要解决他们认知、工具、基本技能的问题,又要担负起培养他们情感、精神、态度,价值观的责任。只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了,协调了,才能让学生实现人文价值,从而全面发展。但是当前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的一个显著的弊端就是太急功近利了,几乎就是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固然无可厚非,但是还远远不够。时代在前进,语文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是时代的要求。叶圣陶先生说:“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作语文教材。所应着眼的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3]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就在于此。换言之,语文教学要做到寓教于乐。选入教材的文本,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可以说包罗万象。其他文科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语言内容,而课文教学着眼点则关乎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因此,语文教师不但要提高自己的素养,寻求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寓教于乐。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要高屋建瓴,处理好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辩证关系,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由此看来,教育者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脑海中树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理念,从兴趣入手,把人文性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从认知到感悟,从理解到欣赏,完成对他们美的熏陶,实现美育,进而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这是必然的。无论是盐水还是橘子水都能不失其丰富的营养,这是语文教学的高境界。

四、如何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1.领悟新课标的精髓。新课标对语文的工具性有了全新的要求。教师的传统语文教育认识观应该得到改变,不能追求以往的死板教学,而是应该换个角度把语文教学看成是一个接受、感受、享受的过程。接受教育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但是它已经光华淡尽,只留下暗淡乏味,它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从本质上来讲,它不是一种人文性的教育,因为它忽略了人的存在性与感受性,只是把语文的各种知识通过一道道工序强制地灌输给学生。这种教育,学生的思维会变得简单缺少活力与创新。感受教育,表示它开始关注学生的身心感受,代表着人文精神的起步。对语文教育来说,为其增加了活力,但这并不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因为如果我们仅停留在感受的层次上,那我们的语文教育就会缺少美感与后劲。这是由于感受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所体现的主动性、探究性,是需要以其自身的意志力为支撑的,而且也离不开外因的推动。享受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享受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把语文看作一门学科,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把语文看成是一种生活,是生命的一个部分,是一份美妙的享受。他们在语文中享受着爱,享受着自由,享受着阳光,享受着雨露,享受着生命……最终,语文会成为他们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简言之,就是要强调学生学会阅读和朗读,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吸纳,学会质疑,学会收集信息,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会收集信息,学会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等。

2.识字教学中如何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幽默地说:“中国的文字好像一个美丽可爱的贵妇,而西洋文字好像一个有用而不美的贱婢。”[4]汉字是方块文字,有它独特的风格,它集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信息冗余性于一身,属于汉藏语系的汉泰语族,与印欧语系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在汉字识字教学中,要探讨符合中国人文化特点和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教给他们以文会义的方法。同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根据汉语特点教会他们合理推断字义的方法。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而它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汉字蕴藏了汉民族的世界观、认识宇宙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承载太多的伦理观念和文化习俗。认识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才能很好地进行识字教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汉字中与“女”有关系的汉字,例如“婊、妒、嫉、奸、婪、娼、嫌、嫖、姘”等都明显带有贬义色彩(除“少”“女”为妙,“女”“子”为“好”外),可见,女人在慢慢的封建社会中,地位是多么低下。

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统一。“知识—审美—人文—创新发展”的教学策略实施的基础条件,首先是致力于民族语言的理解和運用的母语教学,这也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根本性区别。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就是揣摩作品的语言、体味作品中提供的审美内容。因此,言语素质和能力成为文学审美活动的先决条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他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育者不能越俎代庖,要尊重他们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教育者要做的就是恰如其分的引导,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教学生懂得人生的道理和人生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要向学生展示丰富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积极引导他们阅读前人名人的优秀作品,写出立意高远的华章。如果只停留在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就不能深入作品情趣理趣的探寻,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审美享受和人文精神熏陶会被架空。因此,语文知识教育应该是“知识一审美一创新发展”教学策略实施的基本条件。

总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而且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学的归宿。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关于人文精神历来有不同论述。教师将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就意味着工具性不可丢,人文性不可少。语文教学过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互相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桂林:漓江出版社:37.

[2]郑振铎.中国儿童读物的分析[J].文学,1936(7).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506.

[4]张卫中.母语的魔障[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62.

[5]王丽娟.语文教育期待着人文精神的回归[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8)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12

从积极的角度讲, 人文学科教育本身, 就包含了深厚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讲授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类的课程, 是一种求真判断, 用韦伯的话来说, 就是一种工具理性, 讲求形式合理性。文史学科教育呢, 则含有基本的价值判断, 讲求价值的合理性。科学研究可以面对世间一切事物, 将价值观念悬置起来, 人文学科教育却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文学艺术的价值判断, 永远有其难以逾越的边界。有位哲人讲过, 在舞台上, 一个少女可以歌唱她失去的爱情, 但是一个守财奴却无法歌唱他失去的金钱。尽管说, 这两者在现实中都是经常发生的, 但是艺术的表现有它基本的底线。舞台上的守财奴也是有的, 无论是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还是莫里哀的《吝啬鬼》, 还是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作品中出现的那些拜金狂, 只能遭受作家和观众、读者的嘲笑和唾弃。即便是到了市场化、网络化的时代, 文学和审美都有自己的基本规则, 它的求善求美的本性, 都难以改变, 也永远不会转向什么诲淫诲盗的歧途, 转向金钱至上的邪路。同样地, 在历史学中, 描述历史的进程, 揭示历史演进的规律, 永远都不会是为了培养阴谋家野心家, 不是要教育学生如何不择手段地玩弄权术、操纵民心, 视历史为任人打扮的少女, 而是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像古人所言, 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鉴, 可以知得失,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治史和读史, 也都是包含着明确的目的性的, 鉴往知来, 醒人警世。所以, 孟子才会说, 孔子修《春秋》, 乱臣贼子惧。我们在教学中, 应该是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在专业学科教育之中。而且, 无论修文修史, 都含蕴了丰富的、生动的、可以用作人文素质教育的鲜活的材料, 都可以通过潜移默化、薰炙陶冶的方式进行人格养成。

然而, 问题还有它的另一面。在今天这样的学历至上、数字化管理的社会里, 人才招聘的时候, 需要应聘者的各种证书, 英语四六级证书, 汽车驾驶执照, 电脑操作证书, 乃至各种各样的专业学习证明。在这些“硬件”、硬指标面前, 人文素质教育作为“软件”, 就成了软指标。我们很难对学生进行量化的、显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考核, 甚至, 即使有了这种考核, 拿到社会上, 何以取信于招聘单位, 何以像模像样地派上用场?另一个难处在于, 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与今天的市场化、商品化的社会现实的错位, 还和人文素质教育自身的特性分不开。有一位文学教授说过, 学生在学校把文学学得越好, 走到社会上就越是难以适应现实、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因为我们强调文学中的美和善的价值, 希望把这些内涵日积月累地灌输到学生的性格养成之中;但是,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化社会中, 许多方面, 其追求的目标都是只讲当下性实用性, 立竿见影, 短平快, “一次性消费”大行其道, 却不去关注心灵世界, 不去关注精神状况, 不去关注那些无法在市场上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内心品格。屈原在《离骚》中曾经骄傲地自诩, “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这内美和修能, 如果无法在数字化管理中表现出其实用价值, 恐怕今人很少会加以重视。尤其是在时值巨大的转型期的中国, 一方面是旧神已死, 新神未立, 现状的急剧变化, 与相应的行为规范的缺失, 造成了人们的行为失范, 伦理道德水准低落;一方面则是权力与金钱的媾和, 腐败现象、花天酒地和进城民工们的血汗工资制度、矿难频发的触目惊心、不容回避, 以及种种丑行陋俗的沉渣泛起、大行其道, 都在冲击和颠覆着人们的良知, 都在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人文学科给学生讲善讲美, 讲精神境界的超拔高蹈, 美哉善哉, 可信守这些信念, 就很难在社会中立足。我们这些人, 今天都熬到了教授副教授, 工作稳定, 衣食无忧, 站在讲台上, 可以堂而皇之地向学生宣讲人文精神。文学作品所揭示和批判的那些东西, 往往是在现实中和人性中较为严重的负面现象, 因此文学中的这种揭示和批判, 具有了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才引人注目, 才会产生相当的社会影响, 进而被引进到文学的课堂。而且, 这些作品, 也容易引起年轻学生的关注和情感共鸣。但是, 不要忘记古人的训示:衣食足然后知荣辱, 仓禀实然后知礼义。今天的青年学生所面对的第一难题, 却是就业的压力、生存的竞争, 如何顺应时势、选择自己的职业和未来, 是当务之急, 那些形而上的追求, 恐怕只能是暂时要被束之高阁了。

还有一难, 是课堂教学和监督检查难。人文学科的教学, 是建立在对学科文献的大量阅读之上的。先有文学作品, 然后有作家和文学史, 先有历史记载, 然后有历史学。我们每个学期, 都会给学生开列一连串的书单, 指望学生能够遍读诗书典籍, 而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自出机杼, 创出新见。但是, 今天的素质教育取代精英教育, 加上扩大招生, 报名读人文学科的很多学生, 出于各种各样的现实考虑跨入大学门槛, 对文史本身并没有多大兴趣, 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 文史教育, 不能象数学、物理学那样, 环环相连, 逻辑严谨, 将学习内容都通过一道道练习题、一个个公式推导和一个个理化试验, 加以验证和考察。学生不读作品不读史料, 只要看看教科书, 也能略知一二, 应付考试。这样的本末倒置, 让我们哭笑不得, 以至于现代文学著名学者刘纳教授说, 我们编撰了那么多的文学史, 它的基本作用就是供学生们报考研究生的时候背条条。何其本末倒置是也。另一位著名教授说, 在课堂上讲到作家的生活轶事的时候, 学生们听得很有兴趣, 一讲到作品分析, 学生们就读外语的读外语, 打瞌睡的打瞌睡。我自己也有这种感受。和学生讲讲郭敬明、安妮宝贝, 他们显得比教师还要热衷、还要熟悉, 但是, 对于现当代文学史上那么多的重要作家作品, 他们的兴趣就大打折扣。要在有限的课时里, 把学生引导向文学的路子上来, 谈何容易?尤其是文学的鉴赏能力, 是一种非常精微、玄妙的能力, 它需要的是多读多想基础之上的“顿悟”, 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今天的浮躁喧嚣的时代氛围, 何以让学生遁身世外、参禅悟道式地去进行审美感悟呢?

科学与人文作文 篇13

人文即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每个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反映,是每种文化独特历史的积淀,并反映在每个民族成员的言谈举止之中。人文是不同文化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有些人总错误地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可事实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文化打交道。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于文化,我们与他人交流沟通需要文化,我们努力探索着知识的世界,在各个领域获得新的成就,我们创造着文化。

生活不仅仅是生存,生活更强调一种生命的情调,说白了,我们的人生不过是由无数个“现在”组成,因此忠实于当下是最紧要的,什么叫生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绝不是单单用几口饭把自己喂饱,我们活在当下,活在当今的时代,活在当今的社会,就不应该只顾着自己,而是要学会关心周围的世界,关心周围的人们,我们也许不能做出什么宏伟的成就来造福人类,但我们总归可以改变我们周围的小小世界。

科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人类社会如今的科技水平如何恰能反映出我们的未来生活将是什么样子的,科技就象征着未来,也许对科技的投入在短期内不一定得到回报,但其长久利益不可小觑。科技的作用不仅仅是满足人类的求知欲,同时还切实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像解决了几亿人口粮食问题的杂交水稻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文明的社会,大概人类都像猿猴一样生存着,为了一点领地互相厮杀,。如果没了对当下的忠实,那么人们就会精神恍惚,要么沉浸在对过去的感叹中无法自拔,要么成天幻想着不劳而获的未来,这也是相当可怕的。科学的产生是人类天性的体现,唯物史观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归结于生产力的推动,这是很有道理的,人类首先产生好奇,之后劳动人民提出各种想法并予以证明,由此发现各种理论,发明各种工具,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便是这样不断发展,进步的。因此,人文,生活,科学,三者缺一不可。

前人在劳动实践中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宝贵财富,这些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现代文明的重要来源,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将前人的经验与自身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复杂的生活体系,并且,我们仍然在努力着,探索着,钻研着,又不断积累着新的经验,为了自己的未来与子孙后代的福祉。在这样庞杂的系统之中,有一根贯穿古今未来的轴心,那就是人类的精神。人类的精神连接了人文,生活与科学,使它们不是独立而是紧密联系的。

我们做事情,要借鉴经验,联系当下,创造未来。因此,我们需要足够的人文主义关怀,需要足够的朴实,务实的精神,同时,对未来的探索也是必不可少的。

上一篇:2022灯谜大全包含谜底下一篇:村官个人季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