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文性

2024-10-25

科学人文性(精选12篇)

科学人文性 篇1

小学科学教学侧重于对学生科学主义的培养, 主张理性和实证意识, 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但科学课还应具备其特有的人文性。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些人文性严重缺失的课堂:教师将虾煮熟来让学生观察生的食物到熟的食物的变化, 将鱼鳍剪掉来研究鱼鳍的作用, 将蚯蚓切成数段来研究蚯蚓的再生功能……

如何改变科学探究中人文性的缺失这一薄弱环节,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尝试:

一、巧妙引领, 树立人文主义的探究理念

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必然有其人文性。科学的这种人文性着重反映在精神方面, 所指向的是科学素养的培养, 例如实证意识、质疑的精神、善待环境、关爱生命等。无论教师是在指导探究, 还是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 都必须树立人文性的探究理念。

1. 教师必须具备科学的素养。

教师的科学素养决定着学生科学学习的有效性。教学《马铃薯在水里是沉还是浮》一课, 教师指导学生取一部分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放在蒸发皿中蒸发, 最后留下白色粉末。学生猜测是食盐, 教师告诉学生老师的确在水里放了食盐, 得出结论:水里加入一定量的食盐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很显然这一环节存在严重问题:白色粉末除了食盐还有很多可能。显然教师的实证意识、探究精神很欠缺。换个设计:当学生猜测是食盐时, 教师反问:你怎么知道是食盐?学生可能回答:因为是白色的。教师再问:白色的就一定是食盐吗?于是学生通过再一次的探究, 得出结论:这种白色粉末可能是食盐。但相比之下, 后一种教学方法肯定更利于学生成长。

2. 学生的科学素养亟待引导和提高。

不少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科学研究的结果进行交流。例如教学动物单元时, 有的学生在汇报交流时坚持“有的蛇有四只脚, 能在地上快速奔跑”, 这位学生善于观察, 但将自己已有的经验当成了科学知识。其实学生看到的是蜥蜴。学生往往还会将感情当感知。例如在《各种各样的花》中, 学生的记录里会出现“这朵花很大, 颜色很鲜艳, 很漂亮”这样的语句。

二、富有变化,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乐趣, 增长探究能力, 获取科学知识, 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针对不同特点和能力的学生, 教师提供给学生探究的内容可以多样化, 共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例如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单元, 要求学生种植凤仙花, 但凤仙花的种子很难获取。于是笔者决定用油菜籽代替, 要求学生都种植油菜籽, 因为油菜籽比较容易得到。有学生提出来能否用大豆、稻谷、花生等代替, 考虑到这些种子成活的概率较小等因素, 为避免实验不成功, 便要求学生统一种植油菜籽。其实为何不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呢?也许学生选择的是失败, 但失败很多时候是一种更难能可贵的收获。

由此可见, 教师的“教”要体现人文性, 对学生探究的方式并不能作统一的要求。只有以人为本,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不同的人在科学的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才能有实现的可能。

三、选择合适内容, 渗透科学探究的人文关怀

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环境, 探究的内容也要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1. 让学生懂得关爱自然、善待生命。

例如采集各种各样的叶、寻访小动物、观察蜗牛蚂蚁等活动, 教师要在活动之前强调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要求, 在探究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活动后的总结评价也要涉及人文性的内涵。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形成善待环境、善待生命的科学素养。

2. 教师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如在《各种各样的液体》一课中, 要求学生学会观察液体的一般方法:看、摸、闻、尝等, 但并不是所有的液体都是用这样的方法, 我们不了解的液体, 是不能用这些方法去观察的, 否则容易引发意外。教材中就警告学生:“对于一种液体缺乏了解时, 不能轻易尝或闻。”在四年级下册《电》这一单元, 教材中前后7处提到了安全用电方面的常识。作为一个科学教师, 就必须领会编者的意图, 在科学探究中渗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四、注重过程, 建立多元发展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探究的评价, 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 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

1. 关注探究过程。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 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例如在教学《造小船》一课中, 让学生课外探究:怎么样能使小船更平稳、装更多的弹珠?课后进行反馈评价时, 我们所要关注的并不是小船到底能装多少货, 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怎样解决问题的, 比如“要装更多的弹珠要采用什么办法”、“怎么样才能克服弹珠会滚动的问题”等有价值的问题完全有必要纳入评价内容当中。

2. 多元化的评价。

科学课的评价的内容要全面化, 要全面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水平。评价的主体也要将原来单一的教师评价改为到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 家长评价, 社会评价等。新课程标准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 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

现代科学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作为科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更要关注探究的人文内涵,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得到更好的能力发展。

科学人文性 篇2

课堂作业

性的概

姓名:刘平平学号:20840323班级:08级美术史论班

指导老师:迪丽努尔老师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经历了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的学习,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在不自觉当中便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因此我们也成为了大众眼中的文化人。因为我们曾经挑灯夜读、饱览群书过,并能出口成章、吟诗作赋。而人文性呢?在我看来是我们一点一滴的文化中所悟到的真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何为文化?这么看似简单而又令人瞠目结舌的问题,引起了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异士的思考与探索。《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

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补一份不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3、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但最为普遍且被大众认可的是将文化分为了广义与狭义两种文化。

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的反映。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合。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然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狭义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沉积,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需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使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它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使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现实,理想是向往,愿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须做到的。而我们可以从文化中悟到的真理,其实都是各种文化现象及人文给予我们的启示。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比如我国《辞海》中就这样写到:“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或人文精

神,或人文思想,或重视人文教育,这里的人文,显然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而且,其核心是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是指先进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尤其是指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尤其是指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从文艺复兴的历史看,人文应该指重视人的文化。这与适合中国现在的国情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无论是哪种制度、政策、文明亦或者是文化,都是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因为没有了人,其它的一切也便没有了任何实质性的意义。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在人世间的各种权利,只有人权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也不可替代的。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

当今时代,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竞争日益激烈,为了生存很多人认为掌握专业技能才是最重要的。现在以弘扬传统文化和培养人文精神很有必要作例子。

一、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融会了中国大地上的多民族文化,近现代以来,随着各民族日益深入和广泛的交往,不同文化的价值日益被人们认识,多种文化模式并存,导致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碰撞已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现代人发挥着作用,传统文化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令世人惊叹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习惯及文化积淀,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他包括以下三种基本精神:

1、人文精神。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人文精神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美德: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残,勤俭节约等。这些美德是我们宝贵的 精神财富。

2、“自然”精神。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 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天人”关系。“自然”精神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天文历算、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不仅在于人类社会要从自然界取得生活资料,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们从自然界吸取美感,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作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给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高雅的情趣。

(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长期的封建统治思想遗留下来的种种恶习,还有古代图书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使得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存在,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1、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由多种成分和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在更多的情况下,又难解难分,不能截然分开,历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还有我们祖先一直保持的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正直、勇敢等优良的传统,均为世界瞩目。对于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尤其值得我们珍视。而对于一切不利于我们发展的事物都应该被屏弃。全盘肯定或否定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2、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

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借鉴和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的。为此,在大胆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一番梳理扬弃的工作。

二、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关于人文精神阐述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他包括对人格、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等。有人将这种对人的、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关注,称为对人的“终极关怀”。

(二)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1、阅读经典

文化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

造力。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阅读文化经典,正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方式。

2、内化人文知识

通过学校教育我们获得了丰富的人文知识,但是有了人文知识并不代表我们就有人文精神。人文知识的呈现可以在口头上、试卷中;人文精神的表现却只能在人的情感里、实践中、行动上。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自身,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因此,培养人文精神我们首先要内化人文知识。

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人文性 篇3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科学性

1.心理现象主观性中的客观性因素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人的一种教育活动,或者说是针对人的心理现象而进行的一种启发、诱导、训练和教育的实践活动。所以,人的心理现象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对象,也是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心理现象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主观性、多变性,但是,就个别心理现象所组成的整个心理世界而言,又具有某种客观性,即只要人及人类社会存在,心理现象世界相对于宇宙世界而言是始终存在的,只是到目前为止,由于我们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问题,还不能完全搞清楚心理现象世界的本质与变化发展的规律,所以从这样一个角度看,心理现象是主观的,但是在主观性的前提下,它又有某些客观性因素。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想当然和凭经验,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

2.偶然性中的必然性问题

从个别心理现象上看,某个具体心理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变化,是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发生发展的,因为外界刺激的产生具有偶然性,所以某个(种)具体心理现象的产生也就具有偶然性。但从总体上看,心理现象的产生及变化发展是必然的。因为有人存在,心理现象就无时无刻不在,应该说心理现象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客观事物是存在的,所以尽管某个(种)心理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某种外界刺激偶然引起的,但从心理现象的内在本质(大脑的机能、客观现实的反映、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上讲却是必然的。心理现象的必然性表现在心理与环境的关系、心理与躯体的关系、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关系等等,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总是要探索心理现象的必然规律性,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3.差异性中的普遍性问题

在承认世界上没有两个心理现象完全相同的人的前提下,我们更要认识到,从总体上讲,从本质上看,心理现象存在着许多普遍性与共同性。临床上许多异常心理现象的临床表现,如幻觉、妄想、强迫、恐惧、焦虑就是临床心理学家概括出来的异常心理现象的共同性。另外在肯定性情绪里面,人高兴时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笑口常开,就是普通心理学家概括出来的肯定性情绪的普遍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根据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与普遍性,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及规律。心理现象主观性中的客观性,偶然性中的必然性,差异性中的普遍性,使心理健康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逻辑与原则。我们绝对不能因心理现象具有主观性、多变性——即心理现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而否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相反,心理现象的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与共同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即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而不能凭经验,甚至凭感觉。遗憾的是,笔者常听到个别搞心理健康教育的人说:“只要来询者来到我的咨询室,凭来询者的语言、表情及姿态,就基本知道他的问题了。”试想,不用事实判断的方法,怎么能掌握心理现象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不用实证的方法,如统计分析与测验,怎么能把握心理现象的普遍性?不用实验的方法,怎么能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不具有科学性,或者说不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就不可能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就不可能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模式。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人文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是由以下几个要素决定的:

1.双向主观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主观性主要指:一是受教育者的心理现象总是要对外界事物(包括教育者)产生反应;二是指教育者的心理在教育过程中也会因受教育者的反应及外界客观事物而发生变化。实际上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为主客体,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相对的,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也会受到某种程度的教育,而且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变化,如情绪、需要、性格、动机、态度等,都会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反过来,这些因素本身既是构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微观对象,所以,这些特点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且具有双向主观性。

2.复杂的价值性

价值问题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从理论上讲,心理学只研究价值的地位与功能,而不研究价值的内容与形式,而价值的内容与形式是德育与伦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西方的基本理论准则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教育(心理咨询)中不进行价值干预,即不进行价值好坏的评判。而在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完全存在两种相反的倾向:一种认为应严格地遵循西方的基本理论准则,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不进行价值干预,甚至某种程度的价值评判也是错误的;另一种倾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种补充形式,绝对的价值中立是不行的,也是不可能的。总之,价值性问题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取向,而且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

3.难以重复性

心理健康教育总是针对某一群体或某一个人而进行的教育活动。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上看,其总体目标是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其个别分目标是矫正某些不良行为和异常心理。从某种程度上讲,可重复性是衡量一种活动科学性强弱的一种标志,但心理健康教育同其他自然科学活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尽管心理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普遍性和共同性,但这些“规律性”、“普遍性”与“共同性”是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而言的,它几乎是不可能完全重复的,这是与各种自然科学活动的重要区别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就必须用人文的形式去探索和把握,其实从学科的性质上讲,心理学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有经验科学的特点,更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管是从学科的性质上,还是从实践活动的特点上讲,都必须坚持人文性,以人为本的人文性是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但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中显得尤其突出与强烈。

三、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人文性,很显然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同时运用科学和人文两种方法与技术手段,坚持科学人文主义的方法论思想。严格地讲,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

一方面,从事心理学研究与教学的学者们在对待心理健康教育时,过分强调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甚至有时追求自然科学化的倾向。正如伍一军先生在一篇题为《心理学将被逐出科学的殿堂》一文中说,“心理学家们正在为自己钟爱的学科能在‘真正的’科学殿堂里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懈地努力着。然而,最近他们却失望地发现,自己所做的种种努力可能付诸东流……心理学与其说与生物学和物理学关系密切,到不如说与哲学和文学更接近。在被心理学家自认为是科学的心理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产生出一个能与拉瓦锡、牛顿或达尔文相提并论的人物。与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相比,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都比较简单,就像一位分析家所说的那样:‘在心理学领域里,任何人都可以在知其一点皮毛的理论上构建自己的领地。’”

笔者一贯认为,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有经验科学的特点,更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可以说,心理学追求纯自然科学化的方式,是心理学的悲哀。因此,作为以心理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分夸大它的自然科学化倾向,忽视其人文性,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失误。

另一方面,以德育工作或部分教育工作者为主体的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种补充形式。他们偏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前文已经述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是非常明显和强烈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或因果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没有否认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反而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坚持科学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受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所指导,必须坚持自然科学的一些方法及技术手段,但绝对不能自然科学化。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又必须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手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体验,只有二者有机地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很好地为青少年服务。

科学人文性 篇4

一、科学性以及人文性的基本概念

“科学”最早产生于19世纪, 其与科学文化息息相关, 而人文则是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出现的社会文化, 先有人类文化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出来的更高级的社会意识, 由于人文性的与生俱来, 因此相比科学性来说更早产生, 以上两者均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上所说是宏观概念, 而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是其一个分支, 此处的管理的科学性主要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经验累积掌握的对于客观事物的控制方法, 并逐渐发展成一个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然后作用于管理工作当中, 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 即由实践得出真理, 再由实践验证真理。人文性更多的则是体现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上两者相结合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人性化的管理, 因此两者具有共通性, 一个重于理论, 一个重于管理方向。

二、不同时代酒店管理科学性以及人文性研究

就我国而言, 酒店行业最早出现在1980年左右, 而随着酒店业的不断发展, 科学性和人文性相互穿插在酒店管理当中, 最终自成一体。本文就酒店业发展的主要阶段来分析科学性以及人文性在酒店管理中所处的地位。

1. 酒店起步阶段

我国酒店业第一次发展机遇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 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程度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 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国内的酒店数量明显上升, 合资或者内资是此时期酒店的主要模式。特别要提到的就是合资酒店, 合资酒店是指酒店的资金是中外方共同提供, 这为外国酒店管理理念的流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国内缺少酒店管理人才, 因此此时期酒店的经营者基本都为国外招聘来的专家, 这些管理者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因此在进入中国市场后, 为我国传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而内资酒店为了与合资酒店相对抗, 也改变酒店体制以及酒店的设置, 包括岗位责任制、工作制等一系列制度相继出台。总的来说, 这一阶段我国酒店业主要是探索制度方面的问题, 毕竟酒店制度是所有工作的基础, 因此科学性占有较大的比重, 而人文性也展露的头角, 但还未能完全掌握, 处于模仿、研究阶段。

2. 酒店发展阶段

随着科学管理发展到一定程度, 酒店已经能够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 体现在1990年左右市场出现了众多的酒店管理书籍, 这正是科学管理不断发展的产物, 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为酒店业的规范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主要包括管理制度以及从业人员的规范化。此时期人文性也有所表现, 正如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便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一样, 但是此阶段的人文性尚未成为管理的中心理念, 但是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当前酒店业现状

此阶段酒店的服务成为了经营的关键,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人文管理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对此, 酒店应该做好一下几点:第一, 公平对待员工, 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的潜力;第二, 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第三, 合理的薪资待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总的来说, 当下酒店的重心已经转换到人文性当中, 而人文性是以为科学管理为基础, 两者融合共同促进酒店业的发展。

三、酒店管理当中科学性以及人文性研究

1. 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

相比人类社会人文性早于科学性产生的事实, 酒店管理则是先出现科学性, 这主要是因为酒店行业具有特殊性, 并且在刚起步的时候并未具备自身的一套发展理念, 基本都是照办或者模仿外国先进的酒店管理模式, 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包括服务质量低、经营方式不合理等, 在这样的形势下, 有必要将科学性融入酒店管理中, 以便于尽快矫正酒店的发展方向, 而随着酒店科学性的不断完善, 心理学等精神学科的深入, 人文性开始在酒店管理中崭露头角, 并逐渐占据主要地位。总的来说酒店的人文性以及科学性之间的转换取决于酒店的发展以及时代背景, 两种理念所着重的管理方向有一定差异性, 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磨合, 在当前的酒店管理中必须要将两者融合, 才能实现现代化的酒店管理。现代化酒店的人文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管理模式当中, 只有依靠科学性才能保证人文性发挥到极致, 而人文性反过来又会使科学管理的水平得到提高。因此两者是相互结合的辩证统一关系。

2. 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方式

首先, 需要明确的就是科学管理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管理规律, 因此其有较强的原则性和客观性, 而人文则是抽象的, 因为其对象是人这一要素, 而主观能动性又较不稳定, 因此需要观察酒店内部员工的心理需求、行为特征、价值定位等方面, 相对科学性来说人文性更难把握, 但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人文管理不断的发展。两种管理理念的研究方法有共同特征, 即需要不断的总结工作经验, 去粗取精最终实现较为优质的管理方式。

其次, 即使有科学性管理理念作为指导, 酒店在发展过程当中, 仍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矛盾, 尤其是员工个人利益与酒店利益之间的冲突, 这之后就要以人性化的视角看待问题, 寻找能够同时解决两种问题的有效方式, 应该尽量降低个人利益的被损害程度, 因此只有带有人文色彩的科学管理才能实现酒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共赢, 同时酒店员工也更易于接受, 并将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转换到员工的服务当中, 最终提高了酒店整体的服务质量。

最后, 科学性以及人文性虽然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仍然要分别区分, 科学管理主要是利用规章制度来实现, 规范酒店员工的工作, 因此其管理效果更为直观, 但是人文管理需要把握人员的抽象意识, 这需要长期的情感培养, 而不是一朝一夕才能够达成, 从酒店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 人文管理在未来势必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果, 人文性与时代发展潮流相符合, 并且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论价值, 因此酒店应该兼顾科学性以及人文性, 实现酒店整体水平的飞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科学性以及人文性是酒店管理理念中的核心, 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才能促进酒店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管理理论上, 而人文性是当科学性发展完善后的进一步优化, 对于酒店管理来说, 应该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当的理念指导建设工作, 适时完成两者的融合, 促进酒店的不断发展。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 酒店要想取得竞争的先机, 就必须加强内部管理, 将管理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而当前由于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 对于酒店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在生理方面的服务, 而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 为了迎合这种市场需求, 酒店必须将科学性以及人文性融入到酒店管理当中。本文正是基于此, 围绕酒店管理中科学性以及人文性的价值开展探讨, 旨在不断提高酒店的服务水平, 实现酒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科学性,人文性,酒店管理,价值

参考文献

[1]肖黎.对酒店管理内的人文管理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 2010, (11) :34-35.

[2]潘素华.”微笑服务”——现代酒店管理成功的重要标志[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1) :50-52.

[3]周秋巧.酒店管理中强化”以人为本”的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36) :187-188.

美术课程的人文性 篇5

新课程强调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认识:

1、美术的“大美术理念”——“美术内容的大美术”

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充满美,都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人们学会从这些丰富多彩、繁杂的对象中抽象出美的内容,学会提取、学会去表达,提高人们的审美诉求。因此,我们重视了世界,我们重视了地域,我们关联你我他,这就是——美术课程的人文性。

2、美术的“大美术理念”——“美术传承的大美术”

教师要用一种博大的胸怀,接纳每一位学生;用“因材施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教师的“风驰电掣”的方式“博采众长”。因此,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了学生这个客体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这就是——美术课程的人文性。

3、美术的“大美术理念”——“为学生的终身而奠基”

美术教育不尽教给学生审美、美术的技能,还应教给学生“退而结网”,进入大海去捕捞。

美术我们不仅培养了有美术素养的人,培养学生会生活,会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人。

这就是——“为学生的终身而奠基”

二、美术课程的尺度

教师明确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把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落到实处,就处理好美术课程的尺度,——我们怎么上美术课?怎么利用新课程?怎么兑现美术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怎么评价学生的美术成长?怎么评价教师的?通过本次的远程研修,让我们美术教师把握进一步把握新课程理念,掌握好美术课程的尺度,让美术教师开展美术教育有章可循,让我更好总结过去的美术教学,结合好本次的学习,促进美术教育的好而快的发展。

班级管理的人文性 篇6

关键词:班级管理;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25

我国社会已进入了重大转型时期,对班级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尤其是德育教育缺失问题,不能不令每一位班主任教师思考如何在加强班级常规管理的同时,有效开展和渗透德育教育。在近几年的实践中,笔者对于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和渗透德育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决定以“人文关怀”为突破口,贯彻落实德育目标。

“人文”的内涵即尊重人的真实情感,关心人的真实需求,思考人的积极发展。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班主任的教育观、学生观、必将对班级管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班主任具有人文底蕴,就会懂得尊重学生,就会努力挖掘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价值,就会真心实意为学生的发展、需求着想。

总结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班级人文管理的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用图书角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书在塑造学生精神和心灵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完美教室奇迹”的创造者俞玉萍教师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

读什么书,怎样读书,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并悉心引导。为了该计划能够严格执行,对于学生的读书量、读书内容要做严格的规定。另外,要穿插进行各类读书特色活动,如读书节、朗诵会、演讲比赛等,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学生日记

青春期孩子有独特的心理特点,成长的烦恼时时充斥着他们的心灵。日记,如一缕清风,一泓清泉,驱散他们心灵的阴霾,疏通他们拥堵的情感。写日记,除了提高写作能力外,还可以让学生找到一个感情发泄口,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三、家校联系本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耳濡目染,熏陶着孩子,影响着孩子。取得家长的深入理解和支持,会给班级管理工作增添强大的推动力。

“家校联系本”即是基于这种认识而产生的。全班轮流,每天由两名学生担任值日班长,全面记载当天学生的各类表现,放学前打印整理,展示在大屏上,书面通报。如果记载有误,经学生提醒后马上订正,直至准确无误后,同桌互记在家校联系本上,然后拿回家交给家长,由家长签字,并填写在家的表现,再拿回校由教师浏览签字,如此,足不出户,教师和家长均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孩子的表现,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四、帮助各种遇困学生

“天有不测风云”,亲人亡故、健康受损……学生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突发的意外情况,这时,也是人最脆弱、最需要关怀的时候,我们提倡学生锦上添花,更提倡学生雪中送炭,由此,在学生生病时,生活出现困难时,一次看望、一封短信正如寒冬里的炉火、黑暗中的灯塔,弥足珍贵,让人终生难忘!

五、妙用心理暗示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获得了支持,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支持的连续性。

在班级管理中,巧妙使用心理暗示,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批改作业时,给学生一句温暖的鼓励性评语;学生犯错时,不是严责,而是从过程中寻找他正确的做法,充分给予肯定,而后再帮他总结经验教训;人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作为教师,我们赏识学生、赞美学生、欣赏学生,让他们心情愉快,积极学习,用更好的成绩和表现来回报你,何乐而不为呢?

六、与学困生交朋友

学困生,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学生在许多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令同学头疼,令教师揪心。他们得到了太多的冷漠藐视、冷嘲热讽,甚至暴力对遇,久而久之,他们丧失了自信和自尊,变得破罐子破摔,以各种不正当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反过来又更受大家的厌弃,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与学困生交朋友,给他们温暖和信任,帮助他们逐步走出那片阴影,是每位班主任帮扶工作的重头戏。要多去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哪怕极其微小,也要将其放大,让大家都听到看到,并及时给予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良好形象;另一方面,要适度降低一些标准,帮助他们确立够得见的目标,从而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一点一点地向前进。

学困生的进步是曲折而漫长的,绝不会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静静地守在他们的身边,引导他们,鼓励他们,为其叫好,为其喝彩,陪着他们慢慢前进,一直走到成功的彼岸。

班级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充分探索和发掘提高班级管理人文性的途径,既是对班级全局管理的有力补充,又是班级健康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注重班级管理的人文性,才能在现代育人工程中描绘出灿烂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崔寨锋.班级管理中的人文性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6):122.

[2] 陈娟.关于“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探索和实施策略[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

科学人文性 篇7

关键词:多媒体,生成,人文性与科学性

前些日子, 我在学校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地引领学生学习了《鲸》这篇课文。在教学中, 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学习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配合多媒体展示的画面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在学生交流讨论完之后, 我给了学生质疑的时间, 学生提出了不少的问题, 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当场解决了。这时一个女生指着大屏幕的画面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 既然都是鲸, 为什么虎鲸要吃须鲸呢?

听了这个问题, 我当时很吃惊, 因为课前我没有预想到, 而且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正在这时学生纷纷举起手, 而且是一脸的兴奋, 这对我来说无疑是大大的救星。于是, 我便欣然地让学生来解答这个棘手的问题。

生:因为虎鲸是吃肉的。 (画面展示)

那个提问的女生进一步质问:人也吃肉啊, 按你的说法人也要吃人了?那多残忍啊!

生:我只是猜测, 可能一条虎鲸去吃须鲸有点不好意思, 所以好几条一起去吃;吃小鱼吃不饱, 所以才去吃须鲸。 (画面展示)

生:我从动画片中知道, 母螳螂要把公螳螂吃掉才能生下小螳螂。

生:虎鲸吃须鲸又不是为了生孩子。

……

眼看这场争论越走越远, 作为教师, 学生学习的主导, 不能让学生无目的地走下去。于是, 我说:大家请想一想, 虎鲸吃须鲸的目的是什么? (画面展示)

生:因为它要吃东西填饱肚子。

生:因为须鲸体积大更能吃得饱。

生:因为虎鲸很凶猛。

生:因为虎鲸很厉害, 联合起来就能吃掉须鲸。

生:难道它能欺负得了别人, 就可以吃了别人吗?

师:在虎鲸吃须鲸时, 有没有想到同类之情?有没有把它当成朋友?

生:没有。

师:那它把须鲸看成了什么? (画面展示)

生:食物。

生:就像海洋中大鱼吃小鱼一样。

生:因为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着弱肉强食, 这是自然规律。

师:是啊, 大自然中, 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而且存在着极微妙的生物链, 也许正是表面的这种残忍, 维系了大自然的平衡, 这正是大自然的奥妙所在。但是, 这种现象与人类的自相残杀是不一样的。你认为作为人类, 我们应该怎样相处?

生:应该和平相处。

生:不能欺凌弱小, 侵犯他人, 更不能相互残杀。

生:应该具有正义感、同情心, 爱护弱小。

生:不能发动侵略战争。

生:我们应该互相帮助, 不能像虎鲸和须鲸那样。

师:是啊, 作为人类, 我们有着丰富的情感, 与动物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文章中的虎鲸吃须鲸, 是大自然维系其生态平衡的一个表现。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虎鲸很凶猛的特点。 (画面展示)

反思:

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质疑, 课堂上老师的处理方式有三种:一是冷处理, 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 沿着原有的思路教学;二是热处理, 不加辨析, 拿来就用, 随意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三是温处理, 先是肯定其参与意识, 再作冷静分析, 确定应对方案, 利用多媒体画面或堵或疏, 或截或导, 灵活调整。“同是鲸鱼, 虎鲸为什么吃须鲸?”这个问题对于本课的知识点来说并不重要, 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关联。而且, 这其中的内涵是一个科学性的问题。但是,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是他们内心情感的流露, 是他们善良的天性使然, 是人文性的突出表现。老师该不该费这么多时间来讨论呢?科学性与人文性在这里产生了碰撞。

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具体来说其人文性意味着: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 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重视, 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一种课程价值取向。在这节课例中, 很显然那个提问题的女生是从人文性出发的, 这是孩子心灵里所特有的善良与纯真, 在孩子们的眼中, 世界应该是美好的, 大自然也应该是充满了平等与友爱, 没有伤害, 没有欺凌, 正是这一人文底蕴让孩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只从文章的科学性去考虑, 完全可以对学生的这一问题进行简单的处理。但是, 如果老师只是从科学的角度给予解释, 就浪费了质疑生成人文培养的课堂资源。而如果只注重其人文性而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 也是不可取的。而且, 对于大自然的规律本身也是人文的一种, 两者不能偏颇。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导向作用是多么重要。

如何才能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达到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呢?

在这一课堂环节中, 我想让学生自由回答, 但是, 学生的回答越来越偏离主题。于是我及时进行疏导, 利用多媒体画面引导:大家请想一想, 虎鲸吃须鲸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便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科学的轨道。紧接着, 我这样问:那它把须鲸看成什么了 (画面展示) ?学生的回答更是把其中的自然规律揭示了出来。接着老师进行总结, 进一步揭示其科学性。然后话锋一转, 又使学生围绕人文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议论, 使蕴含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得到较好的体现, 从而使科学性与人文性得到统一。

人文化培训培养人文性师资 篇8

一、 人文化的教师培训, 首先要注重师德涵养

培训从涵养师德开始。每个行业都会有行业道德要求, 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行业要求, 就是通常所说的“师德”。良好的师德是办好学校的基本前提, 良好师德内发于对学生、学校、教育事业的“爱”, 以爱才能育爱、有爱才能暖心。师德是我们办好学校的最基本条件。

遵守师德, 是从事教育行业的道德底线。同时, 作为人民教师, 还要有教育职业理想。教育是一个既要脚踏实地, 又要不时仰望星空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 就是没有星星的黑夜。

(一) 以环境陶冶师德

教师严守职业道德、拥有职业理想, 不是靠管束, 不能靠说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心灵首先需要涵养。涵养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环境。环境的创建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校史记录足迹

“循校史以尚贤, 修德行以致远”, 每一所学校独特的发展历史都是最好的师德教育资源, 健康的办学精神、鲜活的历史人物, 不仅成为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肥沃土壤, 而且也成为教师自我教育的甘美源泉。因此, 学校建立校史馆或校史展厅是非常必要的。校史会让一代又一代人找到自豪感和使命感, 激励师生更加团结、勤奋, 共创学校更加美好的明天。

2.用先贤树立师魂

“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 学校环境中一定要有先贤至圣的身影。一尊雕塑、一句名言、一段事迹、一幅书画, 都会唤醒教师对前人的追忆。先贤圣德的精神引领, 对教师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把这些精神融化在环境之中, 对教师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必然会树立师魂, 陶冶师德。

3.用校美孕育师美

爱校如家, 首先是家要像家。优美的校园环境自然能产生吸引力, 催生教师对校园之爱, 对教育之爱。四季花朵、艺术雕塑、山水景观、完善的设施、高雅的布置, 会让教师置身校园流连忘返。校美是因, 师德是枝, 教育是果。

4.用人文滋养师品

良好的人文环境必然体现对教师的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需要和发展愿望。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是学校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源泉。

(二) 以仪式熏染师德

仪式是使行业道德得到固化和强化的最有效方式。在学校工作中, 一些活动或仪式, 往往能够起到熏染师德的作用。

1.设计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

学校有诸多的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 有很多场景会对教师产生激发和触动作用, 反复强化, 进而会内化为教师师德。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起始和终结性质的活动往往会因相聚和分离时人类最基础的情感而产生直达心灵的触动, 抓住时机, 把师德内容植入活动之中, 会达到熏染师德的目的。

2.设计好升旗仪式、结对仪式

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 是学校最庄严的活动之一。升旗仪式绝不仅仅是教育学生的, 也应该是师德熏染的最好时机。让教师讲演、让教师设计、让教师品评, 都是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好时机。同时, 新教师入职之初, 一般都是有结对仪式的, 庄重的仪式会对新教师产生尊严感和紧迫感, 也会对老教师产生责任感和自豪感, 因此都是最好的师德教育契机。

3.设计好节日流程、退休流程

三百六十五行, 全社会为之过节的为数不多, 教师节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节日一定要有物质激励, 也一定要有精神激励、荣誉激励, 这是一种最好的职业尊严教育。此外, 退休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结束, 对退休的设计和策划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尊重。这种尊重会直达每一位退休教师的心灵, 也会温暖每一位在职教师的心, 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师德, 是自主的、自发的、自觉的, 是一种持续的内动力。

(三) 以活动激发师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人最高的需求是精神需求。教师是知识分子, 这种需求更为重要。学校一定要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展示舞台, 一定要通过教师的服务对象———学生的评价去激发教师的超越精神。

1.搭建展示平台, 提升自信

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 观摩课、展示课、示范课、探索课等要反复开展;成果介绍、经验介绍、实验介绍、思考介绍等要经常开展;论文结集、案例结集、教案结集、专著结集等要定期开展。总之, 要给教师提供丰富的展示平台, 提升每一位教师的自信, 激发职业荣誉感。

2.建立反馈机制, 不断认可

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 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 教育的反馈最重要的是来自学生的评价。学生评价有两种方式, 一个是定量的附分评价, 一个是定性的过程评价。定量附分评价一般学校都比较重视, 因为很多指标都关系到教师的最终考核结果。同时, 我们也要重视定性的过程评价, 比如“最可爱的园丁”“最喜欢的一节课”等评选活动, 貌似无关痛痒, 但却是对教师的另一种激励, 甚至超越了分数和物质刺激, 并且这些反馈是随机的、阶段性的, 具有持续的推动力。

二、 人文化的教师培训注重团队协同发展

师资水平的持续提高一定要考虑两个因素。除了“先天”的因素, 比如教师个体受教育程度、个性特长等等, 更多取决于“后天”的因素, 比如教师入职后的学习和提高。入职后的培训和提高, 一般来讲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 二是注重团队的协同发展, 两项必须平行并进, 缺一不可。个体提升是团队发展的基础, 团队发展带动个体持续提升, 这样才能够形成良性、自然、可持续的发展。

(一) 促进教师个人能力提升

1.自主研修是主渠道

当下的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模式, 任何行业、任何人都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的自主研修实际上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形式之一。学校应该给教师足够的自主研修空间, 鼓励教师自主研修, 并实施相关的支持措施和激励措施。

同时, 学校应该给教师更多的自主研修时间。基础教育的教师工作量很大, 来自各方面的任务多而繁杂, 压力也比较大。学校应尽可能给教师减少压力, 简化各种程序、精简会议, 让教师们有充足的时间开展自主研修。条件允许的话, 应该规定出时间, 排除一切干扰, 让教师自主研修制度化、常态化。

此外, 学校应该给教师提供广泛的自主研修资源。现代社会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多元的, 教师自主研修也应该建立在资源多元化的基础上。学校提供的资源可以包括书籍资料、多媒体设施等等, 应该建立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自主研修资源储备。

2.培训引领是好载体

培训引领, 可以是专家讲座、参观学习, 也可以是互助研讨, 总之是要站在一个高位发挥引领作用。普遍的做法就是“请进来走出去”, 利用教育专家的高度来扩展教师的视野, 挖掘教师的专业能力, 提高专业素养, 提升专业效率, 从而实现教师个体能力的提升。同时, 建立在个人自主发展基础上的互助研讨, 能够对个体的发展诊断把脉、提出意见和建议、指明方向,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主题牵动是金钥匙

让教师们带着问题去发展专业能力, 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主题可以是普适性的大问题, 也可以是局部的小问题;可以是全体教师或大部分教师的整体问题, 也可以是个体的微问题;可以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者的问题, 也可以是聚焦教师的教育者的问题, 但必须都是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问题。必要的问题, 我们可以加工, 以科研课题的方式呈现。主题牵动的教师能力提升, 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 因此教师的积极性应该更高。能力是在实训中形成的, 这种提高是真实的、实用的、可持续的。

(二) 促进团队协同发展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整体性特点, 教师个体是生存在各种团队之中的, 学校不可能存在完全独立的个体。教师的能力提升也必须借助团队的协同发展, 团队协同发展对教育才有意义, 才能大大推进个体的能力发展。

1.合理构建发展共同体是关键

学校有责任帮助教师构建多元的发展共同体, 为教师良性、持续成长助力。校内的备课组、教研组学科教学能力提升的发展共同体, 主要解决具体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思想的施教问题。校内的班级组合、年级组合是教育、组织教学能力提升的发展共同体, 侧重解决如何组织学生、调动学生、激励学生, 如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组织教学中得以实现。校内的名师工作室, 是教师专项提升的发展共同体, 围绕某一学科、某一特色、某一专项开展定向的培训和培养, 使名师专长和受训教师发展取向有机结合, 同时也是依托名师培育名师的发展途径。校际的友好校和协作体, 是教师全面提高的发展共同体。校际交流不应该局限于表面浅层次的交流, 而应该按照发展共同体的方向发展和构建。友好校、协作体的共建应该有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指标, 同课异构、共备一堂课都是可以采纳的互动方式。

2.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是目标

科学人文性 篇9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爱因斯坦曾经说道:“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意鲜明的辨别力, 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 一种能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必然是把科学和人文知识相融合, 提高科学认知与运用水平, 对价值观念具有判断与选择能力的教育。

1. 人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人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维系, 同时也要有对精神的体验与享受。同时满足人的外在物质和内在精神的发展需要则要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才能实现。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 (learning to do) 与学习做人 (learning to be) 两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 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 养成人文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在关心物质世界的同时, 也关注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 科学和人文精神因此有了更高层次的融合。人们的物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为人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 人文理论也需要具有说服力的科学理论来充实和支撑,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人文理念的正确引导, 才能使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 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选择, 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走向。

2. 教育发展趋势引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世界各国普遍开始加强人文和科学知识的教育, 把培养更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美国教育在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同时, 也非常注重人文教育。相比较而言, 中国的高等教育形式单一, 偏重政治理论课程, 只是把人文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 削弱了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传统的中国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 因此不易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也不利于中国教育发展。

所以这两种教育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必需的, 让大学生既会做学问, 又会做事, 更会做人, 这也是现代大学应当追求的教育理念。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这一问题。

二、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教育的作用对象, 既是工具, 也是目的本身。要达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目的, 应致力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 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停留在知识灌输的传统定位上, 而应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 以科学和人文知识作为实体内容, 以人文素养——“价值理性”、科学素养——“工具理性”作为价值取向, 在追求自然、社会、人自身规律的过程中要合乎客观发展规律, 合乎主体目的, 尊重主体价值, 进而实现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教育主体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协调发展。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视野下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结合的途径

1. 树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统一的教育办学理念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的前提。教育观念建立在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特征, 是对教育发展规律及其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当今社会, 人们正是因为意识到了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和谐统一、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逐渐提高了对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视。

(2) 树立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 培养人的个性特长, 开发创新能力以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双翼,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社会的需要, 而在此基础上,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又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实现方式。这就要求教育要首先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价值理念, 因而,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就成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引导与坐标。

2. 重视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1) 开发、构建、实践多种教学模式, 积极运用网络教学资源, 重视实践教学, 改善评估方式, 加大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力度, 使科学教育课程建设产生质的飞跃;将应用型教学理念贯彻教学过程始终, 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系列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使学生夯实基础, 提升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基本技能水平, 在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互融的课程建设过程中, 确保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授课方式应由连续式细节授课转变为跳跃式平台教育, 教学形式应由单一式课堂教学转化为多样式互动教学。

(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促使其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与科学、人文素养融合的研究在个性发展、文化传承发展、完善教育等方面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

3. 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 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 为培养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才而努力。其好处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 有利于学生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知识应用于实际, 并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 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可以增加对社会各方面的了解, 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与培养人文精神, 从而增强对祖国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摘要: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 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如果将教育中的人当成一种“工具”, 而忽视他的价值、本质、需要, 则是对教育生命本质的漠视, 并将教育引向“工具化”的歧路。因此, 教育必须将科学与人文巧妙结合, 创建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新的科技文化理念模式, 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技,教育,素养,人文

参考文献

[1]龚光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37-40.

科学人文性 篇10

一、探究对象:文中之事、理、意、情

探究性阅读教学首先应该明确它的探究对象是什么。只有这样, 探究性阅读教学才能摆脱无实质内容的“伪探究”、无方向的“乱探究”、无结果的“空探究”、无语文味和人文味的“错探究”等误区。作为一种人文性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探究对象应当是课文中的事、理、意、情。“事”就是课文中与课文有关的基本事实, 包括文中所描述的人、事、物和社会背景, 作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写作的背景等, 如《十五从军征》中古代社会的征兵及其给民众带来的苦难。“理”就是文理、道理, 即课文的写作机理和阐明的道理, 包括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叙述方法, 作者所推崇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之道等, 如《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意”即课文的意蕴和意义, 包括课文所体现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取向, 课文之于作者、他人、社会乃至时代的意义等, 如《爱莲说》中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信念。“情”即情感, 包括课文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学生在对“情”的探究中通过探究课文的情感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进而体验到、生发出自己的情感, 如在《背影》中探究作者对父亲的特殊情感以及学生对自己父亲的感情。

对课文中的事、理、意、情的探究包括内容和方式两个方面。对内容的探究即对“是什么”的探究, 是对课文叙述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的探究;对方式的探究即对“怎么实现”的探究, 是对课文怎么叙述、怎么表现、怎么表达的探究。对内容的探究是对“道”的探究, 对方式的探究是对“文”的探究, 两者相辅相成, 统一于探究过程, 共同服务于对事、理、意、情的探究, 从而实现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道与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二、探究目的:明辨事理、感悟心灵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综合性的, 其固然包括工具性目的, 但人文性目的也不可忽视。对阅读教学来说, 人文性目的甚至更重要一些。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事、理、意、情的探究而达至对人情事理的正确辨析, 对自我心灵的真切、深刻感悟, 以不断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形成完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1]这就规定了阅读教学的重要功能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对文中所阐述和揭示的人情事理的正确认识, 并引起切身的体会和感悟, 最终完善自身的人生观念和情感体系。探究性阅读教学作为以探究为基本方式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积极的思考和探究而达到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探究方式:对话、理解、体验、感悟

“假设—验证”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探究方式, 但人文性探究指向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精神与观念层面, 其探究方式并不是“假设—验证”的“求真”型, 而是以达至人内心世界的精神成长为其结果的“求善求美”型。由此, 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具有鲜明人文色彩的人的精神成长方式便成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探究方式。

1.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 存在着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三种对话形式。如果将对话看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 那么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本质上和学生与教师或同学的对话是相同的。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对话是学生为了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而自觉地、有目的地向文本、教师或同学获取信息, 从而获得进一步探究的思维材料的探究行为。解释学认为, 对话是“对话双方主体各自基于自己的前理解结构, 通过理解而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3]这就将对话与理解混为一谈了, 认为对话即理解。实质上, 对话和理解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对话着重于从外界获取信息, 是主体与外界互动的对外交往行为, 询问与倾听是对话主体的两种基本交往方式。对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学生来说, 其对话行为就是带着某种目的向文本、教师或同学“询问”, 并“倾听”他们的“诉说”, 从而取得自己所希望的某些内容或信息, 达到“知道有什么”的探究结果。这种对话总是基于学生明确想要知道什么、获得什么的欲望和心向, 以学生获得他所不知道的某些内容或信息作为对话成功的标志, 这就使对话具有了鲜明的探究性, 成为一种探究行为。

2.理解

在阅读中, 理解作为一种心理状态, 使学生与作者的视域达到融合, 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课文所表达的观念、情感获得理智上的承认。理解作为一种行为, 是学生为了达到这种状态而进行的理智思维活动。对话是学生的对外交往行为, 理解作为一种理智思辨行为, 则是学生纯粹的内在心理活动。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理解是一种探究性行为, 它将探究的中心从外显的信息交流推进到内在的理智思辨。学生在对话中从文本、教师或同学那里获得的信息最开始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 只有经过理解行为, 他们才能解读这些信息的内在意义, 在理智上承认这些信息所包含的内容, 达到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视域上的融合。为了达到理解的状态, 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心智能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解读。解读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它可能需要学生进行多次试探性解读, 甚至进行长时间的理智思考, 经由理解, 学生达到“明白是什么”的探究结果。

3.体验

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经历, 称之为“体验”。[4]体验是个体以经验为基础, 立足于精神世界, 对事物的意义进行自我构建, 对经验进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5]如果说理解是一种理智活动, 是学生运用理智达到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视域融合的话, 那么体验就是一种情感活动, 是学生运用情感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达到“共情”的一种方式。情感是课文, 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源泉。“作家在经历中所遇到的人、事、物、景 (对象) 进入到他的情感领域, 他与对象共享着生命, 在沉思中进行了诗意的‘处理’, 并时时拨动他的情感的琴弦, 幻化为种种形象。一旦诉诸笔端, 那些人、事、物、景, 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验迸发出来的情感火花。”[6]所以, 探究作品和作者的情感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所见、所思、所感, 达到与作者“共情”的境界, 是学生探究作品和作者情感的基本方式, 是学生正确理解、深刻把握、自觉内化作品的核心精神和内在精华的钥匙。

4.感悟

“体验是感悟的基础, 感悟是体验的升华。”[7]如果说对话、理解、体验重在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及意义的同化与内化的话, 那么感悟则重在学生对自身精神成长的自我觉悟和自我建构。简言之, 前者重在“化”, 后者重在“发”。而这种“发”亦是一种探究方式。它是学生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究与发现, 是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反刍而导致新观念的产生。通过这种探究, 学生对自身的精神世界有了新的认识、感受和深化, 其精神世界获得新的成长。正如有学者所言, 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8]通过感悟, 学生超越了课文的范围, 将探究扩展到自身的精神生命, 将探究的空间从有限的文本推广到无限的精神世界。“感悟可以不自觉地获得, 也可自觉地努力而为之。”[8]对所阅读的文本及相关事件、事物多加留意, 多做涵泳, 细心、及时抓住所感、所悟、所得, 善于加以明晰化、条理化, 形成清晰的观念, 即能有效走向感悟探究之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 对话、理解、体验、感悟虽然为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四种不同的探究方式, 但在实践中, 这四种探究方式通常综合运用于阅读探究。它们的联系如此紧密, 它们之间的转换如此迅速和频繁, 以至于这几种不同的探究方式乍看起来是不可分的, 甚至是同一的。

四、探究过程:读—思—辩—感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9]是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探究过程, 但这样的探究过程并不能彰显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内在品质, 反而会使其陷入机械化、理性化的窠臼, 使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语文味和人文味丧失殆尽。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应当包括读、思、辩、感等几个基本探究环节, 以便让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在探究过程中得以实现和展开, 将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人文内涵彰显出来。

如果不考虑各种周边环节,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首要探究环节应该就是“读”了。深入阅读文本是探究性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的首要保障。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只有建立在扎实阅读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的、有意义的效果。读是一种对话, 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 获得对课文及其他文本最直接的信息和最感性的知觉, 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才能获得展开的信息素材, 阅读教学才获得最基本的载体和行进的动力。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并通过各种阅读方式, 促进学生对课文和其他文本的阅读, 尽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在“读”的环节之后, 应当是“思”的环节。思, 即思考, 学生通过思考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形成理解和体验, 将课文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思考应当成为探究过程的中心环节, 因为理解、体验乃至感悟等探究方式均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思考是这些探究方式的内在成分。只有经过思考, 学生才能做到理解课文, 体验作者的情感和经历, 感悟到一定的事、理、意、情。简言之, 学生在思考中实现探究。教师应当保证、鼓励和促进学生的思考。一是要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的思考, 使每个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自由, 有随时陷入思考的权利。二是要将思考设置为专门的探究环节, 鼓励和促进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对课文的内容和意蕴、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等进行深入的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集体探究活动, 其与个体的独自探究活动不同之处在于探究性阅读教学有“辩”的环节。辩, 即辩论、讨论, 是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 就某主题与教师或同学进行对话交流, 以分辨是非、深化认识。在学生阅读课文、进行一定的思考之后, 应当设置“辩”的环节, 提供机会让学生与教师和同学分享阅读与思考的成果, 在交流中对比各方的经验、观点和体会, 获得更新、更正确、更有意义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辩”应体现探究的特色, 而不是为辩而辩。它不是单纯的论点竞争, 而是教师和学生以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为目的, 就学生所欲意明辨的事与理、所期望体验和感悟的意与情展开有智慧的讨论, 并对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究。始终指向学生的未知之境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之“辩”的基本特征。

“感”也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感, 即表达与抒发, 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结果表达一定的观点、抒发某种感情。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感”的环节的设置通常相对靠后。这是因为, “感”的环节的行进需要建立在学生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切身的体验和一定的感悟之上。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系统反刍, 对探究结果进行综合梳理, 形成条理的观点和清晰的感受才能比较好地进行表达与抒发。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生“感”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 “感”的环节的设置本身就具有促进学生探究的功能。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视教学进程的具体情况, 适时设置“感”的环节, 让学生将其所感所悟抒发出来, 以促进和深化学生的探究。

当然, “读—思—辩—感”作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探究过程并不是僵化的。一节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完成通常包含多个基本探究过程的循环, 并且各探究环节的设置与组合会因不同课文的具体教学过程而有所不同。

五、探究结果:认识深化、境界升华

在“读—思—辩—感”的探究过程中, 学生运用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对课文中所包含的事、理、意、情进行探究所获得的, 不是像科学探究那样获得对自然规律的揭示与认识, 而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的认识和感悟, 并进而获得人生境界的升华。通过“事”的探究, 学生获得的是对课文所涉及的事实真实、全面而深刻的认识。通过对“理”的探究, 学生获得课文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刻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意”的探究, 学生获得与课文相关的时空感和现实感, 对人的存在与发展更加深刻、具体的认识和体验。通过对“情”的探究, 学生将课文的事、理、意、情融为一体, 持续认同、内化和升华这些事、理、意、情, 不断将“他者之情”转化为自我之情, 最终达到人生境界的提升。

由此可见, 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相对于科学性探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指向的是人的内在心灵的提升和完善。从表面上看,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文的探究, 但在最深的层次上, 它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自我内在心灵的探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和感悟, 最终都是学生对自我内在心灵的理解、体验和感悟, 是学生不断深化对自我的认识而走向内心世界的不断提升和完善。这样, 探究性阅读教学始终以人为中心, 贯穿着“基于人、通过人、为了人”的人文精神, 体现出真正的语文味和人文性。这也正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的最大优越性所在。

摘要: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 人文性探究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灵魂。探究性阅读教学中人文性探究是以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为探究目的, 在以读、思、辩、感为基本探究环节的探究过程中运用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探究课文中的事、理、意、情, 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 人生境界得到升华。指向人的内在心灵的提升与完善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区别于科学性探究的最大不同之处, 也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人文性探究,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3.

[2]陈玲梅.关于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11) :44-46.

[3]冯茁, 曲铁华.教育对话的本体论解读——哲学解释学的视角[J].教育科学, 2008 (1) :1-5.

[4]周龙兴, 宋进喜.体验的教育学意义与学习主体的确立[J].上海教育科研, 2002 (4) :8-11.

[5]石鸥, 侯静敏.在过程中体验——从新课程改革关注情感体验价值谈起[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8) :10-13.

[6]陈明华.文学教育:一种价值的叩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2) :142-144.

[7]施茂枝.体验感悟:阅读教学新的增长点[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2) :30-35.

[8]郭思乐.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 :19-25.

浅析高中语文人文性教学 篇11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转变思想;互动教学

语文教学是高中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每个教育者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传递给学生的最佳时机。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高中的语文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性的培养。新课改不但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是激发了无数教育者的创新思维,他们让高中语文教学变得更加充满生命力。

一、转变教学思想,优化课堂教学

现在的语文教学课本只是课堂的一小部分,很多老师过分地强调课本,跟着课本走,没有扩展其他课外的知识,一味地死板地讲授课本上的文字知识,讲台下也是一群眼睁睁看着老师的眼神,丝毫看不见学生有什么兴趣。这样的课堂限制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思维受到禁锢,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任何新奇的想法都被扼杀了,学生们也对课堂渐渐失去了兴趣,甚至是厌恶情绪。高中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现在的学生都处于活力迸发向上的年龄,应该充分体现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新课改要求,改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课前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个冷笑话,这样先激发起学生的精神,让他们感觉到乐趣,从而就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课堂上去了。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言,不管对与错,都是可以激活课堂的,有时候学生发言引起的小笑话更可以很好地让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语文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把课堂搬到课外,无疑会令绝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不要被“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所束缚。人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开发学生思维。

二、要强化互动教学,让学生活起来

在强化互动教学课堂时,应根据实际制定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所谓三位一体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心中始终要想着学生,人的发展是设置一切目标的依据。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体验,才是可持续的有远见的。教师上课讲什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的,曾经研究不出来的部分。”这也是说,教师应讲在“点子”上,要重在引导上,更多的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要巧妙地设计,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有东西探究,从中萌发创新意识。我们设计每一堂课的时候,都要做到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体验课堂内容,观察学生的探究动向,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在大胆放手让学生体验的同时,强化互动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练,多讨论。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都是在这种亲身体验中产生的,让学生有一个自己展示的平台。我们必须让学生放开手来,大胆地“动”起来,真正地“活”起来,“乱”起来,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的老师“抬杠”,因为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自己所培养出来的莘莘学子只会看人眼色行事,唯唯诺诺,这样,怎么爆发创新的火花呢?我们还要允许学生“胡思乱想”,“胡说八道”,可以“朝令夕改”。这需要我们有一双明亮的慧眼,把我们的学生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为他们导引正确的方向。

三、重视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经常听到同事们在叹息,现在的学生难教,现在的学生难管,特别是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难处理。碰到一些顽皮捣蛋的学生生,不管,教师的责任让我们责无旁贷;管,有时师生关系搞得剑拔弩张。对此,我也深有体会。我曾教过的班上,有一个非常不好教的学生,对学习吊儿郎当,对自己高考也不抱希望,课上不认真听讲,课下不完成作業。如果说得严厉了,他还会和教师对着来。在我的细心观察下,我发现这个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助人为乐,热爱劳动。我也希望他能把这种思想和行动用在学习上,在课下,我有时候会主动和他聊天,谈谈他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学习上的困难等,慢慢的,他对我态度有了改观,会主动问问题,课上学习也认真了,成绩也有了提高。通过这件事情,我想到对现在学生的教育不能单凭以前的老办法,需要我们动脑筋思索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假如我一开始暴跳如雷或大声训斥,可能彼此会争执,他从此可能更厌学。它使我感到对待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有时教师也要学会退一步,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学会一种技巧。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和学生接触最多,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之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也常常因为教师对自己的态度而对学习产生情感,正所谓是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在教学中创建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不能对学生进行恶意的责骂、讽刺和体罚,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教师也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状况或者学习情况对学生区别看待,歧视那些后进生。教师要积极进行帮教,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而不是有意进行歧视。这种以退为进的教育方法不但避免了师生之间的正面冲突而且巧妙地改善了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成了我教育生涯中又一个收获。

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就必须主动调整自己,并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尽快掌握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和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质疑、调查和探究,并在教育实践中善于总结,勤于反思,与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互相配合,主动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冯宝媛.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的教学体会[J].学周刊,2011(30)

[2] 周华贵.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考试周刊,2011(14)

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篇12

一、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 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语言教学中, 人们普遍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而忽略了其人文性。“字词句段篇”的知识教学几乎成了课堂的主宰。教师津津乐道的是知识的灌输, 学生孜孜以求的是知识的接受和积累, 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为了使语文教学变得鲜活起来, 我们既要凸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更要重视其人文性, 积累人文素养, 弘扬人文精神。

2. 考试大纲、命题体制、命题形式和内容, 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近年来, 由于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 虽然接触一定的文学艺术作品, 但学生文学素质、文化素质整体相对较差, 文学、文化、艺术知识掌握得很少, 仍然缺乏文学修养和文化思考。相对稳定的全国语文高考试题的考试大纲、命题体制、俞题形式和内容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因此, 我们应强化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积淀文化知识, 扩大文化视野, 进行文化思考研究, 打造学生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

3. 扩招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普遍有这么几个特点:

(1) 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对问题的分析缺乏思想深度, 更缺乏独到的见解。 (2) 知识面窄, 对知识缺乏灵活应用。

4. 现实教学中, 常常存在教学中语文的人文性偏废现象。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随着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有很多设计意图不明, 与过去的脱离语文而讲“思想”、讲“政治”, 其实是同一个路子。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 它熔铸在目标中, 体现在目标所蕴涵, 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有人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 标准化的考试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标准化考试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它可取的一面, 但是也充分暴露了它的弊端。现实中的语文教学, 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花费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标准化答案和做大量无谓的练习上了, 一些本来可以是发人深思、启迪思维的问题, 却被冠以统一的、干巴巴的答案, 无形之中都给学生的头脑加以禁锢。在很大程度上, 是标准化考试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 从而各种各样的标准化考试开始促成了, 这样就恰恰掩盖了语文的本质。语文标准化考试使题海大战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 似乎也更加使人有理由认为是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 其实, 是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才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因此, 语文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 “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而学生在现实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过多的是在分析、理解题目, 分析、理解的是答题的方法, 是在琢磨出题者的意图, 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得到高分、满分。许多高考作文暴露出的为迎合阅卷老师, 为骗取同情、骗取分数而精心策划的一个个谎言,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打造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文化底蕴的途径

1.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教材所选篇目, 是经典的美文华章, 是深刻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含有丰富的人文因素。勾践的忍辱负重, 屈原的忠君爱国, 烛之武善于辞令, 触龙的不计个人得失……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态度;道家追求的清静无为、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等等, 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 都能陶冶学生情操。因此, 以书为本, 广泛的积累,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有裨益。以专题为本, 提高文化品位。同时结合课文, 开展文化专题研究, 如孔孟文化专题研究, 屈原文化专题研究, 李杜文化专题研究, 陶渊明文化专题研究, 苏轼文化专题研究, 阿Q文化专题研究……写出文化专题研究文章, 积淀文化知识, 扩大文化视野, 进行文化思考研究, 打造学生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以人为本, 充分利用好教科书和语文读本, 让语文教学归真返璞, 回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健康道路上来。把握好“语言和人”“语言和社会”“语文和文化”“语文和精神”等相互间的深刻关联, 语文教学才会变得鲜活起来, 才会真正体现人性的光辉。

2. 阅读课外书籍, 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材是范本, 如果语文学习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学习上, 终究会营养不良。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在文学的殿堂里体味《三国演义》的智慧、《水浒传》的侠义、《红楼梦》浓烈的人情味、《西游记》丰富的想象;穿越时空, 走进《巴黎圣母院》, 去倾听但丁的《神曲》, 观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对话, 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对话, 探讨《少年维特之烦恼》。有的学生注重外表而忽视了学习、心灵的重要性, 于是我又向学生推荐《海伦·凯勒传》。记得有的学生在学习笔记中是这样写的:“老师, 您好!谢谢您及海伦·凯勒, 您让我看到了最有价值的书, 而海伦·凯勒让我看到了比外貌更重要的东西。谢谢您, 老师!我会努力的!请放心吧!”

3. 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 影响学生的人文品质。

“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要想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就要在为人和治学上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既是经师, 又是人师。“腹有诗书气自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身教重于言传”, 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 更要注意言行举止, 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4. 参观当地的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 提升学生人文品位。

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迹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是经得起我们用现代文化视角去审视、去着装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参观文化遗迹, 在缅怀古人的过程中, 提升学生的人文品位。

上一篇:SC故障下一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