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学素质

2024-09-26

公众科学素质(通用12篇)

公众科学素质 篇1

建设创新型国家,公民科学素质是基础。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的的纲领性文件,是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之后,国家提升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大众传媒作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借助大众媒介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是当前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1 公众科学素质亟待提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是第一国力已成为社会的共识。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较量,是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较量,而科学素质是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看,国民素质状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综合国力继续攀升、继续发展的瓶颈。2004年我国第五次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水平的比例为1.98%,比2001年的调查结果上升0.58个百分点。而美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质水平的比例2000年为17%。另据调查显示:我国公众有13.3%相信迷信,这个数字大大高于公众中具有基本科学素质的人数。此外,20.4%的公众相信“求签”;26.6%的人相信“相面”;14.7%的人相信“星座预测”;22.3%的人相信“周公解梦”。由此可见,全面提升我国公众科学素质刻不容缓,任务艰巨。认真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与传播,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水平的提高,是时代赋予传媒领域的历史责任。

2 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电视、广播、报刊、图书、音像制品、计算机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科技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渠道,是面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和科学技术教育的主要手段。科技书籍、报刊等传统媒介长期以来在科技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媒体得到广泛应用,电视、广播和计算机网络在科普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根据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抽样调查,除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大众传媒是科技信息的主要传播途径。我国公众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广播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分别是91%、44.9%、22.4%。目前

目前,各级电台和电视台都开设了固定的科普栏目或节目,中央电视台和一些地方电视台都设立了专门的科技频道。但大众传媒的科普力度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还有很大潜力尚待发掘。科技类节目占电视节目播出时间的比例明显偏低。在全国电视台中,中央电视台影响最大,且有专门的科教频道,但如果按播出时间算,科技类节目的比例不到5%,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相差很远(分别约为20%,15%)。各地电视科普栏目收视率普遍偏低,尚未形成具有广泛影响的栏目品牌,广播、电视中的科普节目,存在形式单一,科普内容偏少,节目制作粗糙等问题,很难吸引更多的公众,节目的内容、质量和播出时间都有待改进和提高。从出版行业看,缺乏内容新颖、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喜闻乐见的科普书刊,关注科普图书的人数相对减少,科普书刊发行难度很大。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科普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提供科普信息服务的网站有180多个,专业性科普网站数十个。但目前相当一部分科普网站内容贫乏,表现形式单一,不能提供信息充足、更新及时、有较强吸引力的服务,且各网站之间缺少合作,科普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缺乏与网络使用者的互动。

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不够,有政策层面、人才层面、技术层面、市场层面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也有市场经济的冲击。从政策层面看,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人才层面看,缺乏精干的科技采编队伍,与其他专业类型的记者相比,科技记者总量上还远远不够,并且呈结构性缺失状态。一些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科技素质较低,对科学本质理解肤浅,有时会在报道中出现常识性错误,或者用一些生僻的语言解读科学,科技术语堆砌,使读者难以理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营已成为传媒业的共识。大众传媒的商业化倾向,导致媒体不能很好地承担起传播科技、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责任。面对业界激烈的竞争,有些媒体过分追求受众的拥有量(如报纸的发行量,电视的收视率)导致对传媒自身公信力的伤害,一些低劣的广告成为观众的视觉垃圾,等等,而大众传媒的科普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弱化,科普专版、专栏等公益性节目在一些大众传媒上逐渐减少。

3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科普功能

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应了解掌握媒体的传播规律,充分发挥各种传媒机构对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作用,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传媒方式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

3.1 电视媒体

随着电视普及率的上升,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电视机普及率已经达到99.3%。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电视普及率也大大提升。要充分发挥电视媒介的优势,利用电视媒体这一喜闻乐见的便捷传媒进行科学普及和科技教育。制作新颖的电视科普节目、创建科学教育频道、创办科技竞赛、举办科学知识讲座、进行科技论坛、设计科学对话等都是电视可以一展身手的阵地。通过电视频道、节目、制作和方式的创新,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让科学节目和科学普及走进千家万户,让群众在娱乐中接受科学。

3.2 报纸杂志

报纸杂志在普及文化和科学知识中的地位和角色是不容变更的,其载体、内容、便携方式和价格等具有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无法比拟的传统魅力,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接受的机会。关键是要创办高品质、高品位的刊物,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读科学,阐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对社会、生活和人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达到普及科学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期刊、周刊、月报和漫画等多种形式,让群众自己参与科学,理解科学与应用科学,将群众的生活与科技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

3.3 互联网

互联网是近几年异军突起的传媒力量,在科学知识传播、科技教育和科学普及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传媒以其信息丰富性、时效性、开放性、交流方式上的互动性与平等性等特点,成为普及科技知识的重要传播载体,成为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应该把网络作为现代科普的重要阵地。建立和开辟一些专业的科学网站、科学家论坛、科学交流网站、业余的科学网坛,为公众提供学习和交流科学的场所,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促进科技传播的有效形式。

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与传播,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水平的提高,是时代赋予传媒领域的历史责任。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功能,是媒体自身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需要。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加大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增加政府投入,加强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建设,改变科技报道和节目在大众传媒中的弱势地位。鼓励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增加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大力发展各类科普出版物,增加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开辟更多的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等。

二是要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提高广播电视科技节目的数量和质量,增加媒体的科技传播投入,开设科学传播媒体职业人士的培训课程,提高采编人员的科技素质。要切合公众对科学的渴望和好奇,创办通俗易懂,贴近公众的品牌科普栏目。

三是发挥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新兴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培育、扶持发展对网民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建设虚拟博物馆、科技馆,开辟手机科普短信,大力开发科普教育资源,创新网络科普形式,研究开发具有实时、动态、互动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教育软件。

总之,充分发挥媒体的科普功能,架起公众与科学之间的桥梁,是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满足公众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主要结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站.http://www.cast.org.cn.

[2]《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3]万兴旺.《英国科技社团在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中的作用及启示》.《学会》.2009年第4期:12-18.

公众科学素质 篇2

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2007年5月10日)近几年,市科协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按照“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行动计划”目标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活动形式,以“科普进社区、进学校”活动为载体,依托社区、学校科普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的实施,各种科普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公众科学素养不断提高,科普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初步形成了上下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动的局面,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科普氛围,推进了城市三个文明建设。

一、科普与科学素质行动相结合,提高市民科学素养

(一)开展城市科学素质试点项目,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市科协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和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并在本地科普实践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参与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试点城市项目工作,围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目标,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科普活动,使广大市民在参与各项科普活动中,学习并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质。今年3月1日,以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任福君为组 长一行5人组成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试点项目专家评估组来苏对苏州城市科学素质试点项目进行评估验收。评估组的专家利用两天时间,通过听汇报、座谈、看现场等形式,对试点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验收,作出了较高的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由苏州市科协承担的《苏州市城市科学素质试点项目》,依托苏州市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十大工程之一—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结合“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科协组织协调、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切实将试点项目纳入苏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为引导,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通过科普放映车的研发、科学工作室的创办、科普画廊的建设等,促进了全市科普服务能力的提高,苏州城市试点项目评估为优秀。2005年,苏州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表明,我市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6.15%,在全国名列前茅。

(二)编撰出版《市民科普读本》,为市民送上科学精神食粮。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的实施,市科协根据中国科协《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编撰了《市民科普读本》,一套共7册,130万字,并由古吴轩出版社正式出版。《读本》的主要对象为市民,在《读本》的内容上编入了各学科最基本的、最新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兼顾通俗性、趣味性,力求贴近市民、贴近生活,让市民通过阅读《市民科普读本》,了解科学知识,以此来提高市民的科学素质。市科协已陆续将5万册《市民科普读本》送到 2 市民、机关干部、部队官兵、农民和学生的手中,深受大家的欢迎。

(三)精心组织科普周、科普日活动,构建和谐苏州。每年,市科协精心策划科普周、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各联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下,每年的科普宣传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创新,贴近社会、贴近市民、贴近生活,干部群众参与面广、科普氛围浓厚,宣传效果和社会影响大。科普日活动形式多样,科普宣传向社区渗透,是近几年科普宣传周、科普日活动的一个新亮点,街道、社区科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每个城区都组织了100多项科普活动,社区科普理论研讨、新人新事新风貌摄影展、新市民技能培训、科普进万家、科普知识竞赛、科普游、社区科普文艺汇演、科普演讲比赛、黑板报展评等特色活动,为科普周增添了新的内容,使科普宣传周在内容、形式上一届比一届更丰富、更创新,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丰富了社区的科普文化生活。在科普宣传周、科普日活动期间,每年全市举办各类科普活动1000多场。

二、科普与公众的生活相结合,走进寻常百姓人家

(一)科技讲座常办常新,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市科协在科技大楼常设科技讲座,并会同姑苏晚报开设市民课堂,采用媒体推介、市民自愿参加的办法,每周举办1-2次,每次座无虚席,成为市民充电学习的好去处。“科技大楼的科技讲座”在苏州口碑相传,科技讲座越办越红火,今年“五一”期间,参加科技讲座300期、市民课堂100期的纪念庆祝活动。从04年开始,市科协还依托市老科协的科普讲师团,编制科普讲座“菜单”送到社区,让更多的市民不出家门就能品尝到科普大餐,提高了社区 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同时,市科协还邀请周光召、韦钰、师昌绪、钱易、王渝生、金正昆等知名院士、专家来苏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循环经济与发展模式转变、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国际交往与涉外礼仪等方面为领导、机关干部作科技报告,进一步增强领导、机关干部的科技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举办百姓科普广场,丰富现代科普内涵。从03年开始,市科协每月在观前街玄妙观广场举办一次“百姓科普广场活动,采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形式,科普与文艺相结合,活动中有科普知识问答、科普文艺演出、科普咨询等,专家与百姓面对面,宣传科学知识,通过“百姓科普广场”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在亲身参与中体验身边科学,体验科普活动的时代特点,体现科普与人文的交融,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充分享受健康向上、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普文化娱乐,受到市民的欢迎。“健康苏州,和谐社会--健康伴我行”、“科技以人为本,科学防灾减灾”、“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等近50场主题广场宣传活动,吸引了数万名市民的参与,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三)科普电影进社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本着为群众“走进科学,提高素质”服务的宗旨,采用放映电影的大众传媒方式,组织科普电影走进社区活动,传播科学知识,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生活。每次放映都有近千名居民前来观看。《毒品—致命的诱惑》、《来自澳洲的启示—大自然的主人》等一些科教片都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特别对《毒品—致命的诱惑》反响更大。特别对青少年、外来人员教育意义很大。从04年开始,已陆续 在社区放映了66场科普电影,取得了较好的放映宣传效果。从今年1月份开始,市科协会同苏州电视台在综合一套频道开设《科普大篷车》栏目,每周一档,宣传普及科普知识。

(四)组织市民科普游,寓教于乐倍受欢迎。市科协精心策划科普游活动,编制科普游线路,将科普游融科普教育与休闲旅游于一体、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与春游踏青、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市科协会同未来农林大世界举办“万人市民科普游”活动,通过参观科普教育基地,将科普教育融于春游踏青之中,寓教于乐,让市民们在休闲旅游中,了解都市农业的发展,获取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花卉种植的一些科学知识。近年来,已有数万名社区居民参加了市科协举办的“看苏州高新技术发展,看苏州现代化建设”、“看姑苏新貌”等主题科普游活动,每年都有5000余名市民参加科普游活动,通过科普游活动,促进了市民的身心健康,使市民们在快乐科普中感受科学的真谛。

三、科普与精神文明相结合,构建和谐文明社区

(一)建社区科普协会,把科普工作做到城区的最基层。在深化开展科普工作中,市科协加大社区科普网络的建设力度,在全部建立街道科协组织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社区居委会科普协会,目前,全市已建社区科普协会215个,其中,市区145个,市(县)70多个,科普志愿者发展到6000多名,使科协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有许多社区积极开展创建社区“科技工作者之家”活动,密切联系社区科技工作者,发挥离退休科技人员的作用,把有形的“家”建在科技工作者的身边,把无形的“家”建在科技工作者的心里。成立后的社区科普协会,有章程、有规划、有科普志愿者队伍、有科普活动室,为街道、社区工作注入了生机 和活力。

(二)创建科普特色社区,推进社区文明建设。市科协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在全市开展争创科普文明街道(社区)活动,各级科协组织以创建为契机,注重抓亮点、抓典型、抓设施建设、抓特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有52个街道创建成省级科普文明街道,27个社区创建成省级科普文明社区。各街道、社区将科普工作融于社区各项工作之中,社区科普活动室做到科普工作制度上墙,科普协会章程上墙,科普展板上墙,社区科普活动与文化生活有机的结合、科普文艺演出、社区居民才艺展示、科普讲座等活动搞得有声有色,道前社区的“科普苑”、胥虹社区的“民间收藏博物馆”、玉兰社区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园”等科普活动场地赢得社区居民的赞誉。

(三)以创建为抓手,带动全市科普示范体系建设全面发展。市科协在全市大力开展科普示范创建活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市(县)区科协积极争创、奋力拼搏,使我市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市(县)和城区创建活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五市一区全部创建成全国科普示范市(县、区)。金阊区、平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已列为全国科普示范市(县、区)创建单位,创建活动的开展,带动了城乡科普示范体系建设的全面发展,一大批省、市、县级科普示范乡镇(街道)、科普文明村(社区)、科技示范户、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场馆和学校等在全市城市和农村涌现,市级科普文明示范镇38个。创建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我市以实施“科学素质工程”为主线的科普工作日益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

四、科普与载体建设相结合,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一)研制开发科普放映车,提高科普宣传能力。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2006年市科协投资近40万元会同市科普促进中心研制开发了新颖的科普放映车。科普放映车是集影视播放、现场教学、实时转播等功能为一体的流动数码科普宣传车,具有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特点,有极佳的宣传效果。结合国务院《科学素质纲要》和我市《四大行动计划》的实施,市科协根据社区的需求,开着科普放映车深入20多个社区,放映《走进科学》等科普教育片,科普放映车新颖便捷的放映形式,受到广大居民的青睐和欢迎。科普放映车在参加中国科协在芜湖举办的中国科普博览会上荣获特别贡献奖。

(二)加强科普网站建设,让科普走进千万家。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的重要学习和了解信息的窗口,在网上开辟科普宣传阵地越来越显得重要。为了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市科协加强“苏州科普之窗”网站建设,使“苏州科普之窗”网站博采古韵今风,展现科学文明,网站内容翔实、图文并茂、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成为贴近百姓生活的综合性科普网站,苏州科普之窗网站,内容丰富,页面设计新颖,信息量大,设有“天堂美食”、“吴门医派”、“生态环境”、“健康处方”、“无公害菜果”“绿色家装”“绿色农业”、“心理健康”、“养生长寿”、“医学保健”、“生命探秘”、“食品营养”等栏目,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是全国十大优秀科普网站之一。

(三)科普画廊建社区,成为城市文明的新景观。社区科普画廊,作为直接面向社区市民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宣传阵地,已成为社区科普的新园地。市科协投资近百万在全市社区、市民休 闲场所建造了高质量的科普画廊,每月更新一次内容,力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围绕创建健康城市、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等方面,开展“建健康城市,享健康生活”、“资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苏州”、“科学消费文明生活、新科技创造新生活”,“科技创造未来,科技改变生活”等主题宣传,收到极好的宣传效果。目前,市区已建科普画廊226座,其中:市级画廊39座,区级画廊20处,街道、社区级画廊165处,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科普与素质教育相结合,青少年科技活动有声有色 市科协会同市教育局围绕素质教育,把学校教育、校外活动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59所省、市级科技教育特色学校、69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和10个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以及1000多名科技辅导员的作用,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生参与青少年科技传播、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夏令营、校园科技节、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等各类科学实践活动, 寓教于乐,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一)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培养青少年动脑动手能力。每年市科协会同市教育局围绕素质教育组织开展“五个一”科技系列活动,即每年举办一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次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一次青少年科技模型比赛、一次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活动、一次大型青少年创新科技报告会。每年全市约有200多所学校近万名在校中小学生参加科技竞赛,送交作品达800件左右,获得市级以上奖项作品达600余件;有30多所学校200多名学生参加机器人竞赛,参赛学生们通过计算机编程,工程设计,动手制 作与技术构建,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学生们在参加市、省、全国的机器人竞赛中捷报频传,并在国际机器人竞赛中多次获得金奖;每年约1000名中小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寓教于乐,学生们在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中科学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专家与学生面对面,“大手拉小手”生动感人。市科协组织学会与学校科普结对,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学会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深入到学校作科普报告,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长科学知识。同时,市科协借国际科联大会、院士论坛在苏召开之际,组织国内外资深知名院士到大学、中学、小学与大中小学生座谈,作科普报告,激发了青少年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科技活动,增强了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科学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动手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使95%以上的青少年接受各类科学教育,全面提高了中小学生科学素质。

(三)创办科学工作室,搭建课外科技活动平台。为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4年,市科协投资35万元创办苏州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筑面积近500平方,内设“青少年机器人工作室”、“少儿劳技工作室”。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成后,一是面向城区学校或社区中、小学生开放,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组织开展适应青少年特点的机器人创意、少儿劳技制作等主题活动,丰富青少年的校外科普活动内容,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的动脑、动手能力;二是举办青少年机器人专题讲座,邀请优秀科技辅导员作“走进机 器人世界”、“机器人制作大比拼”等科普讲座和中小学机器人教学研讨会,调动了科技辅导员老师参与科技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使青少年了解了机器人操作基本技能。在市科协的指导下,各市、区创办各类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11所,金阊区彩香街道青少年科技创新室,沧浪区玉兰社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园,张家港市新城社区青少年机器人工作室,吴江市星空小天地、地学科普展览馆、汾湖百草园、生物广角镜等未来工程师工作室为青少年提供很好的科学实践活动场地。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现状探究 篇3

中国公众科拳素养水平达标率长期徘徊于1%~2%之间

中国所有现代化的指标都在日新月异地变化,比如通信程度、信息流通速度、公民受教育年限等等。但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仍然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增长阶段,绝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事情。中国科普研究所于1992年开始利用米勒体系对全国的科学素养进行了连续的调查。1992年,我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0.3%;1994年的普查结果仍是这个数字;1996年,我国公众素养的比例上升至1.4%:2001年为1.96%;2003年下降为1.4%:2007年我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上升为2.25%。由此可见,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稳步提高,但幅度很小。虽然说,各国的调查都显示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科学素养水平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但是,考虑到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迅速变革的时期。经济正处于每年以将近10%的增长速度发展的时期,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却长期保持在1%~2%的水平,应该说,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此外,与发达国家比,我国公众科学素养也十分落后。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人就已经为17%:1992年,欧共体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5%;1989年,加拿大达到4%:1991年,日本达到3%。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发展不平衡

我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城乡、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具有程度不同的差异。调查显示,我国不同性别的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存在差异,2003年,我国男性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2.3%,比女性高0.6个百分点。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越大。初中、高中、大专和大学以上不同文化水平公众达到科学素养基本水平的比例依次为1.5%、6.2%、10.7%和13.5%。城乡差异巨大,城市居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为4.1%。农村居民为0.7%。不同年龄段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年龄越大,具备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越低。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在年龄上的起伏比其他国家大得多。其他国家的曲线基本平稳,公众从小学时起到60多岁,对科学的了解情况没有太大的波动。而我国的情况是,公众18岁~29岁之间,科学素养水平非常高,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但一过30岁,就“像坐滑梯一样”直线下降。最直接的问题是,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这可能和我国的继续教育不够发达有关。我国现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普遍缺乏对职工进行再教育的意识,农民和农民工更加缺乏接受继续教育的渠道。这就容易造成很大一部分人群在脱离学校正规教育后,很少关心科学问题,形成科学素养的缺失。青少年可能因好奇心而喜欢科技,应付考试也是重要因素。一旦走上社会,好奇心淡漠,又失去了考试的压力,于是成年人在媒体首先选择的不是科学,而是娱乐。社会对成年人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不构成压力,而我国公众基本上也没有形成提升科学素养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还不是个知识型的社会”。

电视是中置公众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渠道

我国公众获得科普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绝大部分人依靠电视和报刊获得信息,而通过公共设施和场馆这些有效而生动的教育形式获得科技信息的比例很低。2003年调查显示,电视是我国公众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高达93.1%的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报纸也是我国公众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有69.5%的公众通过报纸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美国公众只有6%依靠电视、4%依靠报纸获取科技信息,他们从图书和因特网上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都大大高于中国。当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经济的制约。即使如此,按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现在的电脑知识和技能应该说也是非常低的。报纸、杂志和图书中以科学技术普及为重要内容的比例仍然很低。“科技节”或以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活动开展得不普遍。可以说,全方位地进行科学技术普及的形势在我国还没有形成。

为什么我置经济高速发展,科学素养的增长却停滞不前?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发展有何关系呢?英国学者曾总结出波浪理论:一个国家最先发展的是经济,即第一个波浪是经济的发展,然后伴随着经济第二个波浪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波是科学的传播。

美国经济在战后50~70年代高速发展。在80年代经济处于平稳状态,但是它的科学素养却在80年代开始高速增长。这是因为当时美国提出了2061计划。1985年。美国科学家认为美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在下降,于是提出了一项“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方案,旨在提高美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素养的计划——“2061计划”。该计划影响了美国教育界,整个美国教育的体系因此发生变化。该计划强调,学习科学和技术的共同核心应该集中在科学素养上,而不是对各个分立学科的理解。当年恰逢哈雷彗星临近地球,改革计划又是为了使美国当时的儿童——21世纪的主人,能适应2061年彗星再次临近地球的那个时期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所以取名为“2061计划”。由于美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行“2061计划”,美国公众科学素养由此得到了快速的提高。科学家和工程师最了解科学的发展进程和前景,因此他们在科学教育上最具有发言权。从当前世界范围的科技教育改革来看,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科学家首先提出科技教育改革方案,然后,与教育界配合共同进行教育改革。中国科学素养还没有完整的计划,我认为原因首先和中国教育相关,我们只传授知识,但科学方法常被忽视。我国的科学界和教育界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此外,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停滞不前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1.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受到传统的教育和学术思想影响,将从事科普视为“不务正业”,甚

至认为搞不了学术的人才去从事科普。科普成就甚至影响专业职称评定。

2.近年来,我国出版界都增强了科普书籍的出版和发行,出版了一大批国内外的优秀科普作品,对科普知识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影视传播媒介的科普力度并没有得到加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通过电视节目获得科技信息比例为各种信息渠道的第一位。但是,我国电视节目中的科技信息和科技知识的传播频率和密度比发达国家都还相差很多。

3.我国对科普的投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比例相差较大是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停滞不前的另一个原因。科学技术的普及主要依靠社会设施和机构发挥在科学技术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去过一次以上科技场馆的比例与同期美国公众去过一次以上科技场馆的比例相差45个百分点。由于科普投入不足和科技场馆的管理不善,使得许多科技场馆改为商业经营场所,丧失了重要的科普公共机构的基本功能。博物馆、植物园和其他科技普及场所按人口比例仍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我国公众获得科技知识的渠道的单一化也是造成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学素养落后影响我国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为什么说科学素养非常重要呢?没有科学素养确实能活着,但不可能活得很好。首先,在科学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科学化的今天,基本科学素质如同阅读写作能力一样。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不具备这些基本素质,虽然不至于无法生活。但生活受困会是很经常的事。在今天的社会,不了解DNA的人,是无法读懂有关生物学方面的报道的。不知道“纳米”是长度单位的人,也无法分辨商品广告中信息的真伪。那么多人因无知上当,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其次,公民是否能够有足够的科学素养参与国家科学技术政策讨论和公共政策讨论,是实现国家民主制度的保证。“公众有权利参加公共政策和科学技术决策的过程”在国际上已经形成共识,如果公众对科学技术达到的程度缺乏了解,不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参与讨论和决策是不可能的。公众理解科学中强调的科学素养不仅是指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参与决策的能力。比如,2005年圆明园防渗漏工程事件促使公众第一次有权参加环评听证会。吉林化工厂有毒物质泄漏事件将公众的知情权急速提升到社会意识层面。2006年初。国家公众参与环评议程的决定终于出台等等。公众对科学术语无知,就无法读懂媒体所报道的各种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无法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法识别政府科技政策的对错,无力进行意见的表达和参与,一个公民缺乏科学素养的国度,它的前途是不言而喻的。

再有,科学素养对一个民族文化十分重要。一个有科学素养的民族的竞争力远大于没有科学素养的民族。一个没有科学思辨能力的民族,不会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低科学素养水平的公众群体不仅无法承担本国日益发展的经济建设,而且将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今天,我们在国际上不能只靠廉价的劳动力去竞争,更应该提高人的素质,而科学素养是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要想真正富强,提高教育、提高一个民族科学文化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代码:2105)

苏州公众生态文明素质调查与分析 篇4

1 调查方法

本研究在前期访谈和试调研的基础上, 设计《苏州市公众生态文明素质调查问卷》, 问卷分为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行为等3个维度, 每个维度下包含若干问题, 表征该素质。

问卷发放采取两种方式: (1) 2015年9月在苏州社区、超市、街道、广场、公园、单位、企业等人口密集的地区发放问卷256份, 收回232份; (2) 2015年9~10月, 委托苏州市环保局发放问卷, 问卷发放注重区域覆盖性、重点突出性以及受访群体的结构性, 共发放问卷800份, 回收有效问卷764份。根据问卷所获数据解析苏州市公众生态文明素质。

2 苏州市公众生态文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从样本基本情况看: (1) 性别比例相对均衡, 与苏州市区人口性别构成基本吻合; (2) 年龄分布上, 以中青年受访者偏多: (3) 职业分布上包涵各类从业人员。

调查数据显示, 87.6%的被调查者听说过至少1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其中受访者对“白色污染”、“垃圾分类”、“洗衣粉污染”等知晓率均在80%以上, 但是进一步询问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时, 仅有13.8%的人能够正确给出。对于“生物多样性”、“PM2.5”、“世界环境日”、“环境问题举报电话”等问题的回答上则准确率较低, 呈现出公众对生态环保认知的“低正确率”的特征。另外, 受访者对14个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平均知晓数为9.1项, 表现出“知晓面广”的特点。

生态文明价值观主要从自然观和资源观两个方面考察。自然观方面主要考查公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为了生存, 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有91.3%的受访者表示“完全同意”, 8.7%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同意”;“人类已经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 有66.1%的人表示“完全同意”, 31.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同意”;“自然界的平衡是很脆弱的, 而且很容易被打破”, 有52.6%的人表示“完全同意”, 41.2%的人表示“比较同意”;“人类干扰大自然会招致灾难性的后果”有52.6%的人表示“完全同意”, 37.5%的人表示“比较同意”;“由于人类的智慧, 地球环境状况改善是完全可能的”为错误命题, 29.1%的人“很不同意”, 30.83%的人“不太同意”。

生态文明行为按领域范围分为私人领域的生态文明行为和公共场所的生态文明行为。从私人领域的生态文明行为的调查中发现, “习惯性地随手关紧水龙头”、“选购节水器具、”“选购电器时选择低能耗产品”、“商场、菜场购物时自己带购物袋”等行为的得分比较高, 而“将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将废电池投入专门的回收桶或回收站”的得分相对较低, 根据后期追踪调查, 86.2%的苏州公众表示愿意将垃圾分类后再投入垃圾箱, 之所以这样的行为未形成风气, 原因在于许多人对于垃圾分类具体做法不是非常清楚。在公共场所的行为“在公共场所发现垃圾会主动捡进垃圾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制止或劝阻”等能够做到“经常”的只有12.1%左右。

3 思考和建议

调查结果说明, 苏州公众有迫切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的强烈愿望, 生态文明知识水平和生态环境认知较高。但是, 现阶段苏州公众素质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最直接的社会行动者, 公民是否关注、认同并参与生态环保活动, 其生态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具有基础作用。调查数据显示, 受访者回答环境问题举报电话的准确率为47.7%, 有过举报污染环境行为的比例仅为35.7%, 这说明苏州公众环保法律意识还比较欠缺, 这与国际化大都市对公众生态文明素质的要求是有相当差距。 (2) 在生态文明教育中, 苏州公众大多认可目前政府部门的宣传工作和媒体的宣传, 这些宣传活动在公众生活中起到了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了解生态环境问题、洞悉环境污染的危害、学习生态环保常识的作用。

摘要:通过座谈汇报、材料证明、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获取数据, 阐述了苏州公民生态文明素质及其素质培养环境建设现状, 明确了苏州公众生态文明素质水平及建设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苏州,公众,生态文明素质,调查

参考文献

[1]王继红.论公民生态文明素质的提升[J].学术探讨, 2009 (3) :199-200.

[2]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环境意识项目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中文简本) [A].2008.

公众科学素质 篇5

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公众科学素养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数,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 此概念一经提出, 就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重视。美国早在1952年就进行了第一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一些发达国家普遍开始进行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如今, 定期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制定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制度化策略。

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研究始于1989 年,是由中国科协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开始研究的。在国家科委(后改为科技部)的资助和科协的支持下, 中国科协的课题组在1992 年、1994 年和1996 年进行了连续3 次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大型调查。在停滞5 年以后, 2001 年, 在中国科协的资助和领导下, 课题组建立了“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观测网”, 并进行了2003 年的第5 次调查和2005 年的第6 次调查。2007 年又进行了第7 次调查。2009年第8次问卷入户调查也于2010年完成,并且在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工作总结会上做出计划:今后将每5年进行一次全国大规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并在期间进行专项调查与研究。

一、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内容的演变过程

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 中国对科学素养的研究是在没有研究积累的情况下, 由一些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人提出研究思路并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资助进行的。调查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基本参照米勒的体系。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发达国家的知识指标,因此使用这个指标获得的数据是在发达国家社会形态中的知识维度体系上建立的。

然而,对科学的认识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西方的指标和测度标准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的具体社会形态考虑适合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维度和调查研究的方法。

中国的人口众多、社会经济和教育文化发展不平衡、具有多民族和历史悠久的文化,与西方国家有太多的差异,加之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需求与西方国家的不同所产生的信息和传播方式的差异,以及国民受文化和信仰的影响对科学技术信息的理解和误读,这些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定性研究。应在长时间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项目反应理论和其它技术设计出适合本国特征的指标。在这个指标基础上设计出的适合本国的测度问卷,才能真正得出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科学素养水平的变化与其它各个重要变量之间的关系。

从调查内容来看, 调查问卷从引进的最初,中国的研究人员就根据自身的理解和中国的国情不断地进行修改译文、增减篇幅、试验筛选新题、将开放题封闭等工作。随着研究人员对调查的深入理解和国家对调查结果的更多需求,指标体系也在根据国情逐步修改完善。

1992 年8 月进行的“中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抽样调查, 问卷基本采用了当时美国关于科学素养的调查问卷, 在公众获取科学技术信息来源和公众对科学技术态度部分, 加入了中国国情题目。1994 年进行的第二次调查使用问卷与1992 年基本没有变化, 只是在调查背景变量上对少数民族群体进行了关注。

1996 年的调查问卷增加了公众对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了解程度、对经济学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公众迷信程度等内容, 以期问卷能全面反映中国公众科学素质状况。

2001 年的调查沿用了前3 次调查的指标体系。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尤其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在保留原来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 问卷做了部分修订。公众科学素养的测试问题仍然主要由科学术语和基本观点、科学方法和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等的了解程度构成。在调查我国公众科学信息的获得渠道和手段方面, 主要了解我国公众是如何通过大众媒体(如报刊、广播、影视、电子网络及聊天等)和参加科普活动的方式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在通过主要媒体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问题上, 调查的重点放在公众使用现代媒体, 即电子媒体的状况上。在了解科学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方面, 观察了公众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利弊的看法、对技术和环境及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以及公众认为科学技术最应该优先发展哪些领域等。

为了2003 年第5 次调查能够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更好地适合中国国情, 在总结过去几次调查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在广泛听取各方面学者的意见以后, 在2002 年对调查指标和问卷进行了大量的修改。经过修改后的问卷, 问题总量减少了1/4, 指标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和明确。根据调查数据需要增加了民族和收入的背景变量, 使观察的范围更大, 获得的相关分析数据更多。

2003 年的调查仍然采用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采用的标准, 同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一些修改。在公众科学素养的测试标准中, 科学术语在保留了“DNA”、“ Internet”、“ 分子”的同时增加了“纳米”;科学观点沿用了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16 个题目;科学方法包括“科学研究”术语、“对比实验”和“概率”的理解。在测试迷信程度方面,考虑到中国的迷信形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我们邀请专家确定了在我国相对普遍的5 种迷信形式进行测试和追问。对我们自己设计的科学基本知识问题进行实验并通过项目反应理论进行筛选, 获得了初步实验结果。

我国公众接触和利用科普设施的状况以及不能接触这些设施的原因, 在2003 年的调查数据中也能够得到某种程度的反映;每年我国政府或者机构组织各种科普活动和长期进行的科普专项工作的效果, 通过调查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调查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度方面, 既参考了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的调查指标, 也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了设计。通过对一组14 个问题的询问, 大体可以将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进行分类;公众对新技术的看法不仅反映了公众面对新技术的态度, 而且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在新技术和新技术产品市场形成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也调查了我国公众对技术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态度。

2003 年问卷的修改是比较成功的, 2005 年调查除对个别题目进行了文字上的修订外, 继续采用了2003 年的调查问卷。

中国科普研究所正在进行的2007 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 是在《科学素质纲要》领导小组的支持下, 经国家统计局批准的一个重要项目。这是首次将这项调查纳入国家统计制度, 调查的级别由“国统函”提高到“国统制”的高级别。

2007 年的调查同时肩负着《科学素质纲要》对公民科学素质的首次评估任务。这就要求调查的指标体系要有双重考虑, 既要在国际上可以对话, 又要与以往调查的结果保持延续性。

2009年调查问卷的内容,在2007年问卷的基础上做了一些精简和调整。在公民对科学的理解方面,与2007年调查不同的是,在科学术语部分用“辐射”替换了“纳米”;在基本科学观点部分,删除了“吸烟会导致肺癌”,将“地球围绕太阳转”和“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为一个月”合并为一题,增加了乙肝的传染途径、声音的传播媒介、植物开花的基因和地球板块运动会导致地震四个问题。

在公民的科技信息来源方面,问卷内容没有变化,只是将对科学技术信息感兴趣程度与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的题目先后顺序进行了调整。

在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方面,在保证调查指标完整的基础上,对公民对科学技术的看法题目进行了精简。[2][1]

二、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内容演变对我们的启示

科学素养仅仅是公众理解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测试公众科学素养的目的是为了解公众对科学的态度服务,而公众对科学的态度决定了公众对科学的支持程度、对科学家的信任程度。科学素养调查主要是观察被访者对科学的认识,而不仅仅是了解被访者对测试问题设计者所设计的问题的了解程度。科学事实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但在认知过程中,一定会受到媒介的影响,媒介按照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进行议程设置。发达国家在讨论转基因技术的科学伦理和人的权利时,发展中国家正在讨论饮用水安全、食品安全、环境评估是否要公众参与等问题。乔恩·米勒的指标、测试问题重在观察美国除国会议员、政策执行者、大企业领导人以外的热心公众、对科学议题感兴趣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其目的是为了观察美国科学决策、公共政策决策中公众的参与能力,以便保持美国民主决策过程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从这一角度看,任何知识与信息都具有社会性。而研究者由于着眼点不同,其设计的指标、测试问题以及解释调查数据的角度也不同。

中国的调查与西方国家的进路不同,决定了中国目前的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缺陷。中国科学素养概念形成的过程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西方国家对科学素养的讨论,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激发科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进行广泛讨论,并由学术界将研究结果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发表,从而进一步带动更深入的讨论。中国是在国家确定了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和目标,而意识到人的素质在达到这个目标时将起重要作用,同时感受到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对建立科学世界观将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借鉴西方国家关于科学素养的思想和概念,逐步形成了中国对科学素养概念的理解。由于起点不同,中国许多研究基本上是照搬西方模式进行的,导致对中国国情的研究不够深入,且缺乏必须的概念化过程。这种研究缺陷必定导致照搬西方国家的指标和测试问卷。在进行类似的社会学调查时,可深切体会到,在预定的指标调查范围内对精确数据的苛求长期存在。殊不知这种调查结果数据越精确,距离“事实”就越远。

这里的“事实”指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历史、经济、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公众对科学的认识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社会学研究方法最重要的是在社会属性中寻找研究对象的态度的形成基础。这个寻找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定性调查的各种试验。仅仅通过国外设计的科学素养指标来测试中国人,其结果不可能准确。虽然这种结果在国际比较中有一定意义,但对有针对性的解决中国自身问题来说,其调查数据的价值不大,统计结果并不能说明其因果关系。为了有效地探索中国语境中中国公众的信息渠道及其变化、公众搜索信息的能力、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手段与方法等与他们形成对科学技术态度之间的关系、突发事件与重大科学技术事件对科学技术态度形成的模式,从而建构中国自己的公众科学素养研究指标和问卷,我们不仅要依靠量化调查数据,同时要认真研究和进行定性调查。在探索本国语境中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态度时,应从认知、理解、态度转变和行为变化等方面进行系统定性调查,然后再设计定量调查指标和问卷。参考文献:

公众科学素质 篇6

现今,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似乎与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如果仅仅是做一场场高深莫测的展示,将科学的一鳞半爪显露出来,收获普通人“哇,真牛”的惊叹,恐怕不是科普的本意所在。

同时,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正在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科学曾经的殿堂感似乎正在消退,变得更加应用主义。小学生把电话拆开来“找电”的故事,发生概率已然不大。

由于科学技术的横向领域跨越和纵向深度发展,学科分类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科普工作难度也在不断加大,指望科普来带领槛外普通人入门的可能性正在迅速变小。实际上,那些一知半解、语焉不详的“科普”,在网络和自媒体传播时,反而会被伪科学或谣言乘虚而入。

前几日,一篇题为《胡武功怒了 唐陵石人石马被“洗澡”》的文章在网络上广为传播。资深摄影家胡武功几十年来对文物遗存保护非常关心,在业界也有一定美誉。他拍摄到陕西唐陵石人石马被洗刷干净的照片后,对比自己过去拍摄文物照片的经验,得出了清洁工将千年包浆一朝破坏殆尽、文物部门严重失职的结论。

随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员马涛针对胡武功提出的疑问,用文物保护的科学知识一一解释,同时也做了一个很成功的科普。在这份解释中,很多人可能看不懂淋溶现象、病害层之类的专业术语,理不清经历1000多年风雨侵蚀的石刻变成现在模样的过程,但至少在看到一篇类似文章时,会想到首先去做一点求证。

直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对于科学及其思维方式的定义,仍然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无论多么奇幻的设想,求证过程都必须经过严格实验或论证。反过来,那些用只言片语的“知识”装点而成的伪科学,则基本呈现出几个特征:不可证伪、逻辑断裂、关键证据缺失。在医药界,人们规定了“随机、体外、双盲”的基本原则;在物理界,人们无比重视实验建模和对照组等最基础的纪律规定;在数学界,严密的逻辑演进更是根本。

公众参与的科学教育模式探索 篇7

一、科学传播理论概述

(一) 科学传播历程

刘华杰在《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中将我国科学传播发展的三个阶段简要的概括为传统科普阶段、公众理解科学阶段和科学传播阶段。随着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科学传播历程逐渐被细化为五个阶段, 即传统科学普及阶段, 公众理解科学阶段、公众反思科学阶段、公众参与科学阶段和公众科学服务阶段。

(二) 相关科学传播概念

科学传播是在新型知识生产的社会背景下, 由政策推动和公众参与的知识共享、文化交流及社会协商过程。主要包括学术交流活动、科学技术教育、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和科学技术咨询几个方面。科学传播能有效地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

(三) 科学传播模式

目前科学传播的主流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 交流式和辐射式。交流式是指科学内容的传播者和学习者之间互相交流;辐射式是指一个或几个的传播者将科学知识传递给数量上较多的学习者。第二, 跨越式和历时性传播。科学知识通过时间和空间向外进行传播。跨越式是指在空间地点上, 科学知识的传播存在跨越,

二、公众参与科学教育存在问题

(一) 公众科学素质参差不齐

根据2010年我国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显示, 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 其中, 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的公民比例为14.67%,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的公民比例为9.75%, 崇尚科学精神的公民比例为64.94%。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逐渐得到提升, 但是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还是参差不齐的。多数公民还仅仅停留在崇尚科学精神, 而对基本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了解的公民还在少数。

(二) 科学术语过多

科学术语是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专业语言, 具有特定的意义。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 科学术语过多会导致公民对科学教育的参与程度的降低, 这是因为, 科学术语往往专业性过强, 难度系数过高, 通常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词汇和术语。

(三) 科学与实际联系较少

在科学传播中科学知识和技术在很多方面不能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科学是讲求实际的, 科学不能脱离实际,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 来不得半点虚假。然而, 很多科学知识却没能深入人心, 其原因就是科学知识过于深奥, 不能和实际相联系, 使人们对科学知识产生了误解, 引发了抵触情绪。

三、公众参与科学教育的路径

(一) 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要想让公众真正地参与到科学教育中, 首先要提升全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比如对公民进行科学史教育, 使公民理解科学的本质和内涵, 建构科学知识体系, 认识到科学的价值, 政府应该加大支持的力度, 开展各种科学知识普及的活动。2015年全国科普日的主题为“科技成就梦想, 拥抱智慧生活”, 定于9月19日至25日在北京和全国各地集中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此外, 我国还十分重视农村的科普活动, 比如不断加大科普经费投入, 让农民入会, 教会他们种植高品质棉花。

(二) 简化科学术语难度

在很多时候, 公众想要参与到科学教育中, 但是过于高深的科学术语让他们打了退堂鼓。比如生柿子有涩味如果解释为“生柿子中含有鞣质, 可用二氧化碳脱涩法消除”, 这种解释由于说法过于专业, 让人们很难理解, 如果将其意为“生柿子中含有单宁, 只要将柿子放在密封的坛子内, 使二氧化碳浓度增高, 氧气浓度降低, 就可以消除生涩的味道”。

(三) 让科学走进生活

在科学教育中, 应该加强科学教育和人们生活实际的联系。科学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多让受教育者动手操作, 亲身体验, 要让深奥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贴近生活, 从一个知识拓展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四) 进行科学周讲解

在过去的几十年, 科学周的活动往往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经验。科学周的倡导者可以是政府的有关部门, 可以是大学, 还可以是各种媒体。科学周举办的地点可以设置在学校、公园、大型广场或者火车站。通过专家学者或经过培训的志愿者的讲解和科学画报的发放提升公众科学教育的参与度。

(五) 让科学与公众“对话”

科学教育和公众应该实现互动和交流, 不能一味地向公众灌输科学知识, 也要让他们自己探究、自己发现。要为公众营造科学教育的社会氛围,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使社会科普组织大力发展, 创立高水平的科普人才队伍。同时, 也要让大众传媒加大宣传力度, 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科学教育模式。

(六) 让科普知识深入学校及农村

加强开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 让同学们通过参观科技展品和动手试验, 探寻着科技的奥秘, 体验科技带来的无穷乐趣。

四、结论

科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参与, 同时, 公众的生活和技能的拓展也离不开科学教育的知识。虽然目前科学教育的传播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但是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公众和科学之间会架起一座桥梁, 在更广的范围和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对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科学教育的领域得到拓展的同时, 公众参与的程度也越来越得到了加深。本文在明确科学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公众参与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此探寻公众参与科学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公众参与,科学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孙文彬.科学传播的新模式——不确定性时代的科学反思和公众参与[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2]张远秀.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路径研究[D].长安大学.2012.

科学技术的公众认知问题探讨 篇8

关键词:科技风险,科学技术,公众认知,科学素养

大科学时代, 全球范围内科技与社会逐步朝着一体化方向迈进, 科技社会化和社会科技化趋势不断深化, 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受到科技的支配。科技与社会一体化在强化现代科技的社会功能的同时, 使现代科技的社会风险越加突出, 大科学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化和精细化, 而这种复杂性和精细程度愈高, 对其把握和控制也就愈困难, 现代科技系统某一环节出现的危险, 已经不仅仅影响科技工程, 还可能危害全社会, 对其造成风险。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高度相关性, 并以蝴蝶效应展开, 纽约的一只蝴蝶煽动一下翅膀, 东京可能会形成一场风暴[1]。如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露事件, 不仅国内人员伤亡, 核辐射还越过了国界, 波及到毗邻国家, 引起了别国的慌乱, 使那里人民失去了安全感[2]。面对这样的结果, 我们不得不思索面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风险, 我们该如何认知。

一、 科技风险认知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公众认知

现代社会中诸如核动力风险、化学产品风险、生物产品风险等由科技发展副作用导致的风险, 科学技术已成为最重要的风险源之一。在吉登斯的眼里, 风险社会主要是指来自“被制造出来的风险”, “所谓被制造出来的风险, 指的是由我们不断发展的知识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风险, 是指我们没有多少历史经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风险。”[3]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 现代社会的“科技风险”是指,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复杂性及其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 使得任何专家都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计算和控制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可能的危害而形成的风险。这一风险催促人们关注社会中的风险类型、规模和程度的变化, 规避风险成为人们关注的又一个焦点, 风险认知就是规避风险的必要途径。“风险认知”属于心理学的范畴, 是指个体对存在于外界的各种客观风险的主观感受、经验和认识, 它强调个体由直观判断和主观感受获得的经验对个体认知的影响[4]。科技风险认知是“风险认知”在科技领域的运用。科学技术在科技风险的产生和治理两方面都是关键切入点, 所以科学技术的认知是大众认可和接纳科技风险的基础, 做好科学技术的公众认知可以说是有效的科技风险认知的前提。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西方, 公众对于科技风险的认知要更深入, 对于科技风险的治理也已经形成了两种基本模式。20世纪8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公众理解科学运动代表了一种传统的科技风险治理模式[5], 另外一种目前被认为是合理和先进的科技风险治理模式——“民主治理”模式。这两种模式在解决问题的理念的途径上有所不同, 但是我认为它们都在呼吁公众对于科学技术的了解和认知, “公众理解科学”已经明确表达出这一点, 而在“民主治理”模式之下, 只有加强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知, 才能促进在公众和专家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共同知识背景, 进一步实现这两群体间的更有效的交流。如美国的“2061 计划”, 英国“让公众参与科学”, 印度的“国家素质行动计划”。

二、 我国科技风险与公众科学认知

在我国较多强调公民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对科学知识 (包括术语和概念) 的基本了解;二是对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的社会影响的基本了解。[6]笔者姑且将公民科学素养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公众认知的情况进行分析。我国最近进行的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进行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 这次调查显示:

(一) 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有待大幅度提高。调查显示, 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这个数字意味着, 每 100 人中, 仅有 3 人具备基本公民科学素质。与发达国家公众科学素养相比, 1989年加拿大4%、1991年日本为3%、1992年欧共体5%, 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很大。

(二) 科学传播媒体的错位, 即科学技术公众认知的途径不畅。现在, 虽然我国的媒体已经像空气一样渗入了公众的生活, 但开展科学报道的媒体只是极少数, 纯粹的科学节目较少, 更多的是介于娱乐与科学文化之间。

(三) 中小学校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水平相对低下。调查显示, 我国公民中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是最高的——13.17%;大学专科、高中 (中专、技校) 、初中文化程度公民的比例依次下降, 分别为8.88%、3.88%、1.64%;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均不足1%。

(四) 科学普及活动贯彻实施的效果欠佳。在调查进行的前一年, 我国公民参加过的科技周、科技节科普日等大型群众性科普活动的比例为23.8%, 科技培训 (35.59%) 、科技咨询 (31.36%) 、科普讲座 (29.42%) 、科技展览 (25.06%) 和科普宣传车活动 (13.69%) 。同时, 对于上述科普活动“没有参加过但听说过”的比例均高于45%。由此可见, 我国科学普及实践活动的效果并不明显, 几乎有大部分公民对于科普活动一无所知。

三、 科学技术公众认知途径分析

目前我国公众对科技风险的知识和意识比较薄弱, 建议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改善科学技术的公众认知行动列入国家科技发展长远规划。这一举措面向公众, 公众不只是简单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受动者, 其本身直接和间接地参与科学知识与技术产品的生产, 公众的实践对于科学技术知识有一定的建构作用, 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社会公益性事业。但要实施, 任务十分艰巨, 并不是一个或几个系统、部门所能主导的, 所以只有将其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发展的整体战略、长远规划之中, 通过国家强有力的持续推动, 才能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和资源配置, 集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力量, 共同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二) 有效发挥各种媒介在公众认知科学技术过程中的作用。美国成年人获得科普知识, 主要就来自媒体, 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在我国, 这些方式虽然在大众传播媒体中一应俱全, 近年来还兴起了网络媒介, 但其中能够真正成为公众认知科学技术的媒介的也是少之又少。虽然相继开通了“中国公众科技网”、“中国科普”、“中国科普博览”等网站, 但点击率和访问率不容乐观。我们可以借鉴诸如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 (www.mnh.si.edu) 、英国《自然》杂志 (www.nature.com) 等成功的科普网站, 结合其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网络媒介在我国公众认知科学技术中发挥效用的改善途径。

(三) 重视中小学校的科技教育。在风险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特征的今天, 公众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中小学校的科技教育就应该成为科技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之一。进行新科学课程改革学校要首先对科学课程以足够的重视, 大幅增加科学课程, 开展一些“科学小讲堂”、“科技小组”“科研道德宣传”等活动, 带动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知, 尤其要引发低年级学生的科技兴趣, 此外, 社会各界、青少年组织要更好地开展扶持青少年的科技探索、科学探险活动, 把青少年的求知欲望更多地引向科学技术领域。

(四) 进一步落实和改善科普实践。充分利用行业协会及社团的优势, 以各类科技创新行动为载体, 开展“科技文化节”, 组织科技论坛、学术讲座、科技沙龙等形式的活动, 增强城镇劳动者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结合科技下乡、文化下乡、科技大篷车活动, 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及其日常生活科技常识, 为农民揭开科技奥秘;利用媒体与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 宣传真科学揭露伪科学;组织专家就当前人类共同面对的“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绿色生活”、“和谐发展”等主题开展宣讲活动, 使公民能更贴近科学, 也使科学更快走进国民生活。

参考文献

[1].费多益.科技风险的社会接纳[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10:91

[2].徐瑞萍.现代科技风险的社会控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60~62

[3].吉登斯.失控的世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29

[4].谢晓非, 徐联仓.风险认知研究概括及理论框架[J].心理学动态, 1995, 2:18~20

[5].[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4:67

公众科学素质 篇9

在我国,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对医疗器械的监管明显滞后于对药品的监管。近些年来,齐二药、欣弗、苏丹红、三聚氰胺奶粉等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使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给医疗器械的监管工作敲响了警钟。医疗器械产品直接作用于人体,其安全性、有效性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作为医疗器械检验技术机构,把好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关,确保公众用械安全是我们的神圣职责。通过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树立科学检验理念,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指导检验工作,快速提升医疗器械技术检验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技术监管工作需要,才能为公众用械安全保驾护航。

1. 全面客观地认识和理解科学检验理念

科学检验理念,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的科学监管理念一脉相承,是科学监管理念的丰富和发展。从宏观上理解,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保障和服务民生作为首要的价值取向,紧紧围绕维护人民饮食用药及用械安全这个中心,主动服务强化食品药品监管这个大局,切实提高人民群众饮食用药用械安全保障水平。从微观上理解,一是在检验工作的指导思想上,确立以先进、科学、持续发展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

2. 正确把握科学检验理念的要义和宗旨

科学检验理念,第一要义是质量监督,服务监管需要;根本宗旨是保障公众饮食用药、用械安全。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正确把握科学监管理念的内在精神。

2.1 牢记检验检测宗旨,始终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科学检验精神不仅是医疗器械检验机构的技术要求,也是对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的要求。保障公众饮食用药用械安全,是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检验工作的根本宗旨。只有牢记检验宗旨,始终把公众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贯彻科学检验精神。现阶段,各省级检验机构都面临着做好技术监管,不断发展提高的重任。正确处理好技术监管与部门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人民群众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关系,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各省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水平不同,各省级医疗器械检测机构的规模、人员、设备、承检项目、技术水平等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省级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把主要精力放在注册检验、二是在检验机构自身发展上,正确处理好公众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关系,遵循科学发展的理念,走科技强所之路,通过提高医疗器械检测工作科学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技术监管的需要;三是在检验能力建设上,紧紧抓住“十二五”大力发展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的重要机遇,正确把握检验工作的实质和规律,通过检验机构综合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满足新形势下医疗器械监管发展的需要。

委托检验作为收费盈利的目的上,不愿意承担任务繁重且不收费的监督抽验工作,那么一些医疗器械检测机构会因属地的医疗器械产业不发达,注册产品少而失去生存的价值,同时也失去国家局构建医疗器械检测体系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党和人民给了我们医疗器械监督检验的权力,同时也赋予我们保障人民群众用械安全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因此,我们必须牢记检验宗旨,明确医疗器械检测机构的职责,针对医疗器械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督检验工作,确保公众用械安全有效。

2.2 结合省情找准定位,服务行政监管工作的需要

准确定位,就是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准确定位,也是有效贯彻科学检验精神的前提条件。目前,国家医疗器械检测体系的现状是10个国家级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和29家省级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并存,形成了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内设置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为主,隶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具有专业特长和技术实力的检测机构为补充的基本格局。国家级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应重点做好国家划分的技术归口检验标准工作,充分发挥技术领头羊的作用。各省市级检测机构应根据所在省市地方监管需要,重点做好医疗器械产品日常监督工作,实现医疗器械检测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重复建设。

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隶属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其定位就是紧密结合河南省情,依据区域医疗器械产业结构,在坚持“满足监督抽验要求为主,以注册检验为辅”的国家局总体要求下,从战略高度审视我国医疗器械检测的发展布局,合理调整检验机构的人力、物力,积极探索符合本省需要的新思路,有效地发挥了医疗器械检测机构的整体作用。为保证河南省局“大批量,广覆盖”的医疗器械监督模式的有效实施,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从成立以来,连续7年平均每年完成3500余批监督抽验任务,提高了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意识,为服务监管大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3 以能力为核心要素,加强技术监管的内在实力

从长期发展方向看,要达到保障公众用械

3. 积极探索科学检验理念实现的新途径

科学检验精神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开放体系。因此,需要系统内检验检测机构和广大工作者积极探索实现科学检验的新途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才能够赋予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3.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持检验检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检验理念的核心要素是实验室能力。安全,就必须考虑全面的能力建设,否则,“保障人民群众用械安全”就成为一句空谈。在多年的监督抽验中,我们深深感受到,由于资源的限制,任何一个检测机构都不可能完成所有产品的检验,但作为省级检验机构,在做好目前基础性的监督检验和注册检验的前提下,都应追求检验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才能跟上医疗器械快速发展的步伐,满足不断提高的监管需求。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央医疗器械能力建设资金,打下基本建设的良好基础,连续三次进行检验检测产品和项目的“认证”、“认可”,以满足省级监管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跳起来摘桃子”,我们坚持高层次、高起点,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把承检国家局抽验任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努力形成发展的新突破。在国家和省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从2010年起,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陆续承担了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分子筛制氧、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的国家监督抽验工作,通过积极探索适应自身发展的道路,发挥检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创新性思维,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我所在产品质量检验能力、处理医疗器械技术监管复杂局面能力上都有了大幅提高。

实验室是仪器、设备、人才、技术、方法、科研、管理等各要素的联系纽带和作用中枢,是检验检测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检验能力的提高,必须以不断更新的先进检验装备和不断提高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保障。“十一五”期间,国家对10大国家级检测中心资金扶持力度很大,建设项目全面,使其检测资源和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各省级检验机构的发展远落后于10个国家级检测中心,仅处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层面。“十二五”期间,医疗器械产业将进入发展快车道,作为技术支撑的省级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必将成为医疗器械技术研究、产品研发、质量保证的控制平台,加强其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检验机构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检测仪器和设备完善程度,但是没有相应的人员智力支持也是无法科学、准确地检验。业务人员的素质决定着检验的质量和检验机构的能力。我们应鼓励检验人员走出去,到生产企业实地调研,到兄弟检测机构进修学习,边理论学习边实践操作,这是检验人员提高工作能力简便有效的途径。通过长期有计划的培训,或引进国内外有用人才,建造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中高级专业人员为中坚,检测能手为骨干的专业技术队伍,才能促进检验能力的有效提高、检验检测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3.2 拓展检验创新能力,实现单纯检验向研究型检验转变

按照标准检验,是监督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的有力技术手段,但单纯的为检验而检验,照本宣科式检验的观念,将会成为我们主动性、开拓性开展工作的障碍。国家局2010年11月发布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开展医疗器械产品标准预评价工作规定(试行)》(食药监办械[2010]133号)一文明确要求,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应当对所有提交到本检测机构拟申请注册检测的医疗器械产品标准开展预评价工作。这对我们检验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从单纯检验向研究型检验转变,从而形成检验、研究和评价一体化的工作机制。

3.3 维护检测机构形象,坚持“科学公正廉洁高效检验方针”

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工作是食品药品行政监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检测机构要认真履行好监管支撑、技术服务、安全保障的职责,使检验检测工作成为党和政府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要保证检验数据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必须排除一切干扰,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忠于事实,用准确可靠的数据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树立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行业形象。

科学检验理念是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测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益实践,也是现阶段指导我们检验检测工作的总方针。为开创医疗器械检测事业的崭新局面,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始终坚持科学检验理念、实践科学检验理念,准确把握医疗器械检测技术发展方向,为人民群众用械安全把好关、站好岗。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7月1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2]孟军刘铁成科学检验理念在食品药品检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5)138-139

公众科学素质 篇10

该微信服务平台包含自助菜单,用户可以随时使用底端的菜单,自助查阅相关内容:

1) 在线网刊: 微信查看当期文章、过刊浏览、论文检索等( 注: 苹果IOS系统可直接阅读PDF全文,安卓系统需下载后浏览) 。

2) 稿件系统: 作者查稿、审稿通知、账号切换。作者登陆后,一旦稿件的状态发生变化, 系统会定时发送通知消息到作者的微信上。

3) 关于我们: 最新动态、期刊介绍、投稿指南、编委会、联系我们。

公众科学素质 篇11

再过三年,“五四运动”发出呼唤“赛先生”的口号就100年了,然而一个世纪的长度,对于数千年缺乏数理逻辑和理性思辨的国家来说,要改变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和思维习惯还是太短。

因此,即使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国家也还相继发生了诸如大炼钢铁、亩产万斤、特异功能、水变油、永动机、生命核酸等迷者云集的重大事件。

在这些事件中,囿于权力的意志等多种原因,几代中国学者集体沉默,甚至出于位置或利益的考虑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对民众的科学观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科学不能引导公众,首先是科学家的失职。如果说大学的三个职能分别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话,那么对于一个大学教授来说,坚持真理,以学识回馈社会就是应有之义;对于科学家来说,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则是一体两翼,只重视科学进步,却忽视社会进步同样是一种使命缺失。

但是在我们的时代,无论人文学者还是自然科学家,仍普遍缺乏果敢的勇气、独立之精神,以及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譬如在对待转基因这件事情上。

转基因技术问世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关于转基因话题的两个事实是,科学共同体公认具有分子生物学理论指导的转基因农作物是人畜无害的——当然前提是遵守相关标准规则和生物伦理,但是在社会层面,由于媒体和少数外行意见领袖的妖魔化,很多不明就里的人们被忽悠得谈“转”色变。

在这方面,应该说科学家,特别是应该发挥出引领作用的学界精英们,没有很好地架起与公众沟通的桥梁,直到6月,10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名公开挺“转”之前,很少有人勇敢地站出来澄清事实。因此,在科学引领社会的道路上,中国学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甚至要向中世纪的前辈学习。

从公元476年到1453年的中世纪,即文艺复兴前大约1000年,是欧洲的黑暗时期,彼时宗教统治和垄断了社会生活的一切,包括教育。

教会是唯一设有学校的地方,但教会学校的目的,在于驯化反抗和对立思想,培养为宗教神学服务、对上帝和教权忠诚的教士,以期加强和维护教会的封建统治。但历史的车轮可以被阻止一时,却不能被永远阻挡,到了十二三世纪,随着欧洲市民阶层的崛起,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十字军东征以及世俗政权与教皇之间的斗争,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中世纪大学,终于在上述外部经济社会因素,以及经院哲学内部怀疑信仰和崇尚理性的思潮下诞生。

这时候一位来自法国南部的青年皮埃尔·阿伯拉尔来到了巴黎,这位学识渊博、才思敏捷的学者参加了“辩证法的巴黎论剑”,“辩”遍欧洲无敌手。

阿伯拉尔真正实践了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曾将他的老师、逻辑学家罗瑟琳,神学家安瑟伦以及实在论者威廉等学界权威辩得体无完肤。他还兴办过多所非教会学校,亲自讲授哲学和神学,以期打破教会学校的思想禁锢和愚民教育。

由于他时常提出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观点,法国当局又害怕又愤怒,下令禁止他在法国的土地上讲学。智慧的阿伯拉尔抓住文件中的“土地”二字与当局周旋,召集学生进入树林,自己爬到“树上”给学生讲学,让学生们围在树下听课。

当局得知此事后,再次发出禁令,禁止他在法国的“空中”讲课,狡猾的阿伯拉尔很快又想到了对策,改为在“河上”“船上”讲学。

这位“三上”老师坚持理性和试验,推动了科学方法和理性主义在法国落地,被称为 “第一个教授”,更被冠以“高卢苏格拉底”的美誉。

社会发展需要引领,也需要纠偏,但无论哪方面,都需要有人像阿伯拉尔一样有担当。

中国的理工男是一群特别善良听话的知识分子,他们素来谨小慎微,不去触碰敏感的泛政治话题,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他们一直埋头于项目、论文、实验,没时间分心关注社会,他们也十分低调少言,不会像某些人文社会学者一样,或通过介入公共事件,或通过夸张奇异的观点来炒作自己。

科学家们“躲进小楼成一统”,对公众科学事件无胆、无心、无力,从主观角度说是缺乏作为科学家的人文情怀,从客观上说,其一是以“快鱼吃慢鱼”为特点的科技创新,需要科学家们聚焦聚神聚力,其二是社会上实用主义思想占据主流,敢说话、说真话、唯实不唯上的氛围尚未形成,而这又与我们的体制对于知识分子和学术管理的历史包袱有关。因此,有担当的科学家能否出现,不光是学界的事,也与社会大环境乃至政治空气密切相关。有时候当科学家们都畏首不前时,政治人物的推动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称为大帝的女皇,崇尚科学、开放自信的她在位34年(1762-1796年),带领俄罗斯成为18世纪后期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当时,俄罗斯爆发了大规模的天花疫情,大批染病者无药可治纷纷毙命。上位之后,女皇得知英国发明了一种能够防治天花病的疫苗并决意引进,然而却遭到了各方的质疑和反对。

反对者之一是时任俄罗斯卫生研究所所长的车尔卡索夫,作为科学家的车所长对天花疫苗的作用深信不疑,但却对俄罗斯人对待这件事的态度表示担心,因为当时公开赞成接种疫苗的学者本来就屈指可数,普通人对于自己体内输入病毒,再以毒攻毒去防治天花,大多会恐惧得难以接受。

另一个著名的反对者是她的娘家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腓特烈二世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劝说叶卡捷琳娜二世放弃引进,因为一旦疫苗接种失败,将会引起民众的不满和社会的恐慌,进而可能演变为严重的政治危机。

既然没人支持,那就自己当小白鼠吧。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宫廷排山倒海的反对声中,坚持用自己的身体先做试验。

手术前她对再三劝她三思后行的车所长说,她从小时候起就知道天花病的厉害,对接种疫苗的风险也有所了解,但既然上天安排她带领俄罗斯人战胜天花,那么她就要为众人福祉挺身而出。

于是在1764年10月,叶卡捷琳娜二世按照计划,请英国专家马斯·西姆带勒为自己接种了天花疫苗。9天的观察期之后,女皇安然无恙,人们,包括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政治敌手,在庆幸俄罗斯人获得战胜天花病妙方的同时,也无不对这位英雄的女皇点赞。政治家的果敢和作用,这时候比科学家更加突出。

回到转基因一事。经常有人发出疑问,既然你说转基因无毒无害,为什么领导们都吃特供而让老百姓吃转基因,那就让领导先吃好了。

这是在中国社会独特的体制下,科学家无法回答的非科学问题,如果我们哪个领导,也能像叶卡捷琳娜二世一样力排众议、勇于为科学哪怕作一次“秀”,这种现身说法,将比100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公开信更具说服力。所以,真正的崇尚科学,不是停留在会议上、口号中和文件里。

当然,我们庆幸地看到,近来朱作言、许智宏、周琪等中科院院士已经勇敢地站出来透过媒体挺“转”,中国政府也已确立大胆研究、谨慎推广的转基因政策,但这仍然不够。我们要想在以转基因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中领先世界,还应该把“讲科学”摆在与“讲政治”同样重要的地位,吸引“赛先生”真正在中国入籍落户。

公众科学素质 篇12

中国科协在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发现, 电视已经成为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 比例达到了82.8%。科技信息在电视上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科技类节目。科技类节目主要指以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为内容的节目, 包含了科技类纪录片、科技类新闻、科技专题类节目等多种节目形态。

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开播是科教节目频道专业化的重要标志。许多地方电视台的频道专业化划分之后, 科教频道成为一个基本的专业频道构成, 科技节目无论规模、数量, 还是节目形态、表现手法都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但是, 非专业频道科技类节目的播出明显地受到电视剧、娱乐节目、新闻栏目的挤压, 加上国外科技节目的大量引进, 中国科技类电视节目的发展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基本内涵的科技普及是科技传播的一种基本形式, 也是科技类电视节目走出困境的发展途径。

一、“公众理解科学”的科技传播理念

“公众理解科学”就是科学通俗化、大众化的知识扩散过程, 促进公众理解科学, 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这已经成为当前科技类节目创作的基本命题。比如, 央视科教频道的《走进科学》“弘扬科学精神, 宣传科学思想, 提倡科学方法, 传播科学知识”的栏目宗旨, 正代表了当前科技类节目对“公众理解科学”内涵一个共识化的诠释。

央视《百科探秘》 (民生话题版) 节目就紧抓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事件, 提出“从百姓关注的民生话题入手, 通过理性的分析和多视角的探讨, 探寻隐藏在事物背后的真相, 寻求可以被公众理解和接受的答案, 倡导科学的思想方法, 提高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公众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都会接触到大量的科学技术问题, 让公众了解与日常经验息息相关的科技问题, 密切科技与公众生活的关系, 已经成为很多科技类电视节目倡导的创作方向。

二、节目形态的开拓与科技传播渠道的拓展

当前科技类电视节目包含了多种节目形态和节目元素, 在节目形式的创新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在注重科技传播实效性方面, 出现了一些对科技事件的直播节目。比如2003年8月、10月的北京电视台《全方位见证火星冲日》、《全方位感受载人航天》, 中央电视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特别报道》等。在2007年10月的“嫦娥一号”探月行动中, 抓住民众对于科技发展的兴趣点, 《新闻联播》 (专题) 、多集专题片《特别关注:中国探月!》、《科技人生》 (中国探月工程背后的科学家) 等栏目联动, 注重对科技的社会意义和深度背景的挖掘, 达到了较好的“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效果。

科技类节目要认识到观众的差异性, 了解到不同群体接受科技传播的动机与目的并不具备一致性。比如儿童科普节目《大龙的实验室》就以儿童自身求知阶段对于科学的渴求为出发点, 展示科学的奥秘, 强调节目的儿童趣味性, 迎合儿童的收视心理。

科技传播应强调受众的参与性。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的互动式科技类节目《接触》, 便是一档流行的过程体验式科普节目。栏目以“科学可以触摸, 想象改变生活”为基本理念, 强调民众的参与性, 受众以参与发明实验的方式直接出现在演播室中。会爬楼梯的轮椅、多功能防盗自行车、防盗井盖等由民间征集而来的发明在节目中大量出现, 每期节目都从参与发明者中筛选出三人同台竞技, 并接受由科学家、投资顾问、专利代理人、专业媒体代表和现场观众代表组成的评审团的测试与评判, 节目拉近了科技与观众的距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科技类电视节目越来越重视叙述节奏与趣味性, 追求收视率, 追求轰动效应, 有的采取故事化的叙述, 设计悬念, 有的过分迎合观众, 追求猎奇, 刻意求怪, 降低科学节目的权威性, 丧失了应有的科学精神。科技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方式不应故弄玄虚、哗众取宠。在科技类电视节目不断优化传播手段的同时, 要警惕它的娱乐化对科技内容和含量的“稀释”。

三、数字技术的发展与科技传播手段的进步

科技类节目传播方法上是以“画面为王”, 讲究画面的可视性。从技术层面上看,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科技类节目视觉呈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数字特技方法摆脱了科技节目过于依赖摄影机功能的景况, 也突破了电子合成的能力边界。从宇宙太空到分子结构等科学原理的视觉呈现, 数字技术越来越能够“真实再现”科学内容。创作者可以充分发挥科技想象力, 以更为深广的制作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展现和渲染表现对象。数字技术的发达实现了视觉上的“时间空间化”, 从万年以前的远古世界到未来世界都得以呈现。科技节目中整体数字化展现“嫦娥”探月旅途, 3D模拟演示“嫦娥一号”飞行全过程, 不仅给予观众独特的视觉体验, 也实现了展示的直观化, 使观众更深入地理解科技内容。

由于国内科技节目的商业化运作有所欠缺, 市场不够成熟, 社会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也缺少对科教片的热情。地方台和中央台的差距很大, 地方台的制作能力更是堪忧。

因此科技类节目成为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数量最多的节目类型。比如, Discovery频道、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等国外品牌频道的科技节目, 成为我国引进的主要节目源。《科学世界》、《传奇》、《狂野星球》等很多科技栏目是以编译国外科技节目为主的科普节目。这涉及了对国外科技节目的二度创作问题。引进科技节目需要根据公众群体的不同需求, 重新改编定位, 尽量克服引进的科技节目某些内容过时、实效性不强的弱点, 消除因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不同而出现的理解误差。

四、科技传播者群体与编导的科技素养

科学需要公众的支持, 越来越重视同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由于科学家与公众有着明显的知识鸿沟, 公众难以与科学家直接交流获得科技知识, 必须借助一定的科技传播的媒介和特定的科技传播者进行沟通, 电视科技节目便是重建科学家与公众关系的重要媒介。

科学家、科技人物、科学文化传播者是科技传播者群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很多栏目邀请他们作为节目顾问和嘉宾, 请他们对节目的科技内容加以解释、评述和补充, 不仅仅是整合科技传播资源的需要, 也是沟通科学家和公众的通道, 实现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平等对话。

上一篇:移民条例下一篇:现代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