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学教育

2024-08-10

公众科学教育(共12篇)

公众科学教育 篇1

随着科学教育模式不断地发展, 科学领域与公众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也进一步得到加深。

一、科学传播理论概述

(一) 科学传播历程

刘华杰在《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中将我国科学传播发展的三个阶段简要的概括为传统科普阶段、公众理解科学阶段和科学传播阶段。随着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科学传播历程逐渐被细化为五个阶段, 即传统科学普及阶段, 公众理解科学阶段、公众反思科学阶段、公众参与科学阶段和公众科学服务阶段。

(二) 相关科学传播概念

科学传播是在新型知识生产的社会背景下, 由政策推动和公众参与的知识共享、文化交流及社会协商过程。主要包括学术交流活动、科学技术教育、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和科学技术咨询几个方面。科学传播能有效地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

(三) 科学传播模式

目前科学传播的主流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 交流式和辐射式。交流式是指科学内容的传播者和学习者之间互相交流;辐射式是指一个或几个的传播者将科学知识传递给数量上较多的学习者。第二, 跨越式和历时性传播。科学知识通过时间和空间向外进行传播。跨越式是指在空间地点上, 科学知识的传播存在跨越,

二、公众参与科学教育存在问题

(一) 公众科学素质参差不齐

根据2010年我国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显示, 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 其中, 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的公民比例为14.67%,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的公民比例为9.75%, 崇尚科学精神的公民比例为64.94%。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逐渐得到提升, 但是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还是参差不齐的。多数公民还仅仅停留在崇尚科学精神, 而对基本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了解的公民还在少数。

(二) 科学术语过多

科学术语是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专业语言, 具有特定的意义。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 科学术语过多会导致公民对科学教育的参与程度的降低, 这是因为, 科学术语往往专业性过强, 难度系数过高, 通常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词汇和术语。

(三) 科学与实际联系较少

在科学传播中科学知识和技术在很多方面不能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科学是讲求实际的, 科学不能脱离实际,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 来不得半点虚假。然而, 很多科学知识却没能深入人心, 其原因就是科学知识过于深奥, 不能和实际相联系, 使人们对科学知识产生了误解, 引发了抵触情绪。

三、公众参与科学教育的路径

(一) 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要想让公众真正地参与到科学教育中, 首先要提升全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比如对公民进行科学史教育, 使公民理解科学的本质和内涵, 建构科学知识体系, 认识到科学的价值, 政府应该加大支持的力度, 开展各种科学知识普及的活动。2015年全国科普日的主题为“科技成就梦想, 拥抱智慧生活”, 定于9月19日至25日在北京和全国各地集中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此外, 我国还十分重视农村的科普活动, 比如不断加大科普经费投入, 让农民入会, 教会他们种植高品质棉花。

(二) 简化科学术语难度

在很多时候, 公众想要参与到科学教育中, 但是过于高深的科学术语让他们打了退堂鼓。比如生柿子有涩味如果解释为“生柿子中含有鞣质, 可用二氧化碳脱涩法消除”, 这种解释由于说法过于专业, 让人们很难理解, 如果将其意为“生柿子中含有单宁, 只要将柿子放在密封的坛子内, 使二氧化碳浓度增高, 氧气浓度降低, 就可以消除生涩的味道”。

(三) 让科学走进生活

在科学教育中, 应该加强科学教育和人们生活实际的联系。科学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多让受教育者动手操作, 亲身体验, 要让深奥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贴近生活, 从一个知识拓展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四) 进行科学周讲解

在过去的几十年, 科学周的活动往往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经验。科学周的倡导者可以是政府的有关部门, 可以是大学, 还可以是各种媒体。科学周举办的地点可以设置在学校、公园、大型广场或者火车站。通过专家学者或经过培训的志愿者的讲解和科学画报的发放提升公众科学教育的参与度。

(五) 让科学与公众“对话”

科学教育和公众应该实现互动和交流, 不能一味地向公众灌输科学知识, 也要让他们自己探究、自己发现。要为公众营造科学教育的社会氛围,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使社会科普组织大力发展, 创立高水平的科普人才队伍。同时, 也要让大众传媒加大宣传力度, 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科学教育模式。

(六) 让科普知识深入学校及农村

加强开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 让同学们通过参观科技展品和动手试验, 探寻着科技的奥秘, 体验科技带来的无穷乐趣。

四、结论

科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参与, 同时, 公众的生活和技能的拓展也离不开科学教育的知识。虽然目前科学教育的传播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但是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公众和科学之间会架起一座桥梁, 在更广的范围和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对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科学教育的领域得到拓展的同时, 公众参与的程度也越来越得到了加深。本文在明确科学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公众参与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此探寻公众参与科学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公众参与,科学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孙文彬.科学传播的新模式——不确定性时代的科学反思和公众参与[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2]张远秀.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路径研究[D].长安大学.2012.

[3]贾鹤鹏.谁是公众, 如何参与, 何为共识?——反思公众参与科学模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 (11) .

公众科学教育 篇2

威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关于开展银行业公众教育服务月活动的工作总结

内江银监分局:

为向威远辖内社会公众进一步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公众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推动金融业持续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协调发展,根据内江银监分局的安排部署,11月29日,我县联社组织人员在县城南大街街心花园设点开展了一次别 开生面的银行业“公众教育服务月”宣传活动集中宣传。现将

我县联社本次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在接到内江银监分局关于《印发2011年内江银行业公众教育服务月活动方案的紧急通知》(内银监发[2011]294号)文件之后,我县联社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由理事长张奎林任组长,主任周英秀、监理长钟群英、副主任王泽和、邓秉和任副组长,郭兴文、李雪冬、曾俊、缪新宇、邱玉琴、罗晓东、吴泽祥、邱俊英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联社“公众教育服务月”的总体指导和部署,以及对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合规风险管理部,由邱俊英任主任;黄倩为成员。具体负责制定活动方案,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开展,协调新闻媒体和宣教渠道资源、统一对外宣教的覆盖面和有效性。同时,结合我县联社实际制订了具有本社特色的活动实施方案,安全保卫应急预案。

二、精心组织,重点宣传

(一)明确了本次活动指导思想、活动原则及全员参与的活动主体,强化了职责分工。以“60载风雨,铸就信合辉煌”为主题正面宣传信用社成立60周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对地方经济发挥的作用,以及为金融消费者提供的日益周到完善的服务。

(二)将共性主题与特色主题相结合。针对本次“公众教育服务月”活动时间长,涉及面广,影响大,为确保活动稳妥开展,我县联社通过以点带面促多方互动的方式进行。本次活动的主要

目的在于:一是向社会公众普及金融知识,进行风险提示,提升大众金融安全意识,提升金融服务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正面宣传信用社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消除公众对信用社的不理解和误解;宣传介绍信用社的基本特点,提醒公众远离非法集资等不受法律保护的伪金融活动;三是对信用社主要产品和服务进行宣传讲解,让公众能清楚明白、自主正确地作出消费选择。主要包括存款、贷款、银行卡、自助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等方面;四是具体向公众宣传如何防范不法分子假借银行之名进行犯罪活动,以及如何识别假币等知识。利用LED显示屏不间断滚动播放“公众教育月”宣传口号,张贴宣传海报等,并免费发放宣传折页。提高了群众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三)将活动组织与舆论引导相结合。在本次“公众教育服务月”活动中,结合我社特有的宣传渠道,形成以网点为依托、集中宣传为主的宣传格局,进一步扩大“公众教育服务月”的宣传领域,做到有的放矢的对公众进行专业服务与宣讲。在“公众教育服务月”活动设点当天,副主任王泽和同志带领干部、员工到场参加了活动,六名精通业务的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讲解我社各项业务。据不完全统计,本次宣传活动,全县农村信用社共投入宣传经费2万余元,制作X展架176个、印制宣传海报200余张、印制宣传折页20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13幅、滚动播放宣传标语5幅。当天现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1000余人。通过宣传,让广大市民更进一步了解了如何

办理个人存款、贷款、投资理财、购买保险业务和怎样识别假币,如何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密码等相关金融知识。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认真总结,持续宣教

“公众教育服务月”活动是一次标志性活动,也是农信社公众教育工作的新起点。在活动过程中,我县联社做好相关数据统计、先进事迹记录、资料图片留存等工作,活动结束后向领导小组报送活动评估和总结,充分评估宣教工作开展情况及效果、总结经验。同时,我县联社充分认识到公众教育是一项长期、持续的日常工作,将坚持以开展“公众教育服务月”为契机,并将活动时间延长至今年年底,积极引导辖内各营业网点保持“公众教育服务月”活动的延续性,不断扩展活动空间,实现公众教育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形成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品牌和社会评价的新亮点,实实在在让社会公众了解信用社、理解信用社、支持信用社,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渠道、多层面、多形式提供金融教育普及,进农村、进社区,继续为“三农”服好务,为社会各界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二0一一年十二月六日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应从学生抓起 篇3

[关键词]青少年科普科学素养

我国的学生接受基础教育基本上是从6岁开始,当他们经历了完整的基础教育阶段(包括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后,年龄已达18岁,适逢进入公民的行列,因此,基础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最主要阶段;而科学教育又恰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未来公民整体素质特别是科学素质的关键环节。

随着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普及,城阳区小学和中学的教育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用于科学教育的实验室和相应设备正逐步完善。从2001年起,城阳区和全国一样,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科学教育的目标、课程等发生了重大变革。就目前城阳区义务教育阶段看,城阳区有中小学生53658名,只有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科学课程,其中三年级每周两节,四至六年级每周三节,初中不开设科学课程,在从事科学课程授课的教师中,专职为116名,兼职为400名,与先进地区相比,城阳区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水平处在中等以下水平。与相邻区市相比,还缺少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的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科普类活动场所。

城阳区在科学教育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科学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和教育观念相对滞后;二是科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学设施相对不足;三是科学课程教师配备不足及学时设置不够;四是社会科学资源不够充足等等,为此我们认识到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和途径方面,科普资源的利用能够最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科学原理,最直接地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最有效地使学生获得科学资料,最高效地使学生记忆科学知识。因此,科学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关键在于如何充分有效利用科普资源。

1重视课堂科学教育

一是刺激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如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多媒体的运用、增强学习的兴趣性,体验学习的成功感等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二是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教师要以参与者的姿态融入课堂教学,并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就会使学生的拘谨情绪得到放松,有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就容易被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就由此而产生。三是以评价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课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做到全程评价,评价的方法必须最优化,也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但要重视对科学知识的获取,更要重视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兴趣、探究欲、问题的提出与思考、问题的解决与表达、知识的积累与应用等诸方面因素。

2重视学校科普资源的利用

一是改变科技教师缺乏或水平不高的现状。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师资问题。如让在职的科技教师分期分批进修,系统学习科技知识及科技课的教法,提高科技课的质量;设立专、兼职科技辅导员;面向社会招聘有科技特长的教师任教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科技作品陈列室,建立学生科技教育活动成长档案等。二是抓好常规科普活动。学校应经常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科普知识,增强科学技能,提高科学素质。例如:通过科技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科技制作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充分体验科学探索过程中的艰难与创新的不易;通过举办车模赛、航天航海模型赛、无线电测向、纸工制作、剪纸等科技创新大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提供大量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科技教育活动中体验,切身感受,实现由感性认知到理性思维的转变。三是以创新大赛为平台,展示学生的科学才华。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并参与学校、区、市、省以及国家级创新大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参观与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

3重视家庭科普教育

要建立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家长委员会,协助学校开展科教活动,并聘请科技专家,定期对家长进行科普讲座。通过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家长委员会向广大家长进行广泛宣传,使更多的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更多的人都来关心和支持科教工作。家长应该加强自身科学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除了从言传身教中传授孩子科学知识外,还要鼓励孩子独自去学习实践科学知识。有条件的家庭可通过购买益智类玩具、参赛器具等,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比赛、展览等科学类活动。

4重视社会科普资源的共享

积极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各中小学可以发挥校外科学教育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各大专院校、社会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进行教学,让存在于学生身边的科普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科学的动态和发展。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博物馆,组织或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参加各种科普活动,让学生尽可能的多接触社会,扩大知识面,并定期聘请科技专家来校给学生进行科普讲座、授课。二是组织学生开展好各种宣传活动。如:科普活动日、世界环境日、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和安全避险等等宣传和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科学,在活动中用科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三是利用媒体的传播,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让学生及时了解科学的新进展,从而扩展学生的科学视野。

作者简介:

秦纯基,青岛市城阳区科协副主席。

公众科学教育 篇4

一是期盼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负”喊了这么多年, 为什么孩子们的书包却越来越沉?网友“顺子妈”是一位初一学生的家长。她发现, 儿子每天写作业比小学六年级时长了半小时。“孩子们真累啊, 家长们看着心疼也没办法。借着国家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机会, 我们当家长的就盼着政府动真格的, 出台一些实实在在的政策和举措, 让孩子们的书包变得轻点, 再轻点, 给孩子玩的时间长点, 再长点。”

二是期盼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网友“天天忧虑”说, 过去上大学时, 一半的同学来自农村。前年回了一趟老家, 才知道村里已经有七八年没出过一个大学生了, 很多孩子初中一毕业就出去打工了。为什么农村孩子上学的越来越少?他认为, 义务教育不单是财政投入的问题, 光靠免费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与城市相比, 农村的教育资源实在太缺乏了, 因此农村孩子考上大学的概率太低了, 即使考上大学也不能保证找到工作, 家长也觉得读书并没有什么出路。希望国家真正将农村的教育问题视为重中之重, 不但让农村的孩子有学上, 还能上好学。

三是期盼教育别再乱收费。网友“一位家长”反映, “我去为孩子报名时, 学校告知初一年级将分成小班和普通班, 小班每班50人, 普通班则至少70人;另外, 小班还会配备好老师。考虑到孩子的成长, 只好选择上小班, 向学校多交了1 000多元钱。”许多网友认为, 教育乱收费之所以屡禁不止, 固然有教育投入不足等客观原因, 但也有学校趋利、教师贪财等主观原因, 希望严格规范、重点治“乱”。

四是期盼改革高考制度。网友“晒太阳”说, 大学录取制度, 应由单一的分数制改为多元的申请制。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几所自己喜欢的学校, 学校也可以专门挑选适合自己的学生, 从而真正实现双向选择。全国统一高考的分数, 只作为大学录取的基础标准, 不是唯一的, 取而代之的是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察, 做到不拘一格取人才。也只有这样, 才能彻底破解应试教育的痼疾。真的期盼有一天, 高考不再是“独木桥”, 而是所有年轻人一个亮丽的起点。

五是期盼切实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网友“三块钱”回忆说, 进了大学, 除了第一年还有些公共课, 其他时候基本上就是各专业班上各专业的课。四年过去, 文科生对科学所知甚少, 理科生也可能“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只挑有用的知识学, 可能在短期内带来收益, 但由此带来的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和思维方法的局限性, 长远看对青年发展很不利。而在高中阶段, 文理分科也有越来越早的趋势。摆脱实用性的教育理念, 更多地从培养完整人才、塑造完善人格的原则出发培养人才, 对于民族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六是期盼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长期以来, 广大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 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网友“温水里的青蛙”说, “前不久回趟农村老家, 20年前教过我的小学老师还坚守在讲台上。由于农村学龄儿童逐年减少且多为留守儿童, 几个村子的小学被合并在一起, 他每天都要走10多公里的路去另外一个村子上课。这样一位从教近三十年的老师, 每月工资才200多块钱, 还总被拖欠。真让人心寒!”网友“董永他弟”表示, 现在很多中学招聘都只招男老师, 但是很少能招得到:这样的收入水平, 生活都紧张, 谁愿意嫁给他?

七是期盼别让教学改革变了味。对于教改, 老师、学生、家长都希望能更贴近实际。网友“弯弓搭箭”是位中学英语老师, 他所在的学校在三年前开始搞新课改, 本以为可以轻松一点了, 没想到课改方案三年内就变了两次, 老师、学生的负担都更重了。她说, 新课改不是减负, 反而是增负了。“推行素质教育我支持, 但教育部门在规划课改之前要想清楚, 不要瞎改, 别折腾孩子和老师们。”

太子河联社公众教育活动总结 篇5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创新,金融产品日益丰富和复杂,大众金融素质和金融安全意识越来越成为保持金融市场有效性、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保障,更是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履行社会责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加深入广泛推进公众金融教育服务工作,按照《2010年太子河区联社公众教育日活动实施方案》要求,联社以“和谐金融、美好生活”为主题,坚持公益性、普及型和针对性原则,以“向公众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公众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积极推进金融消费者保护,促进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目的,统筹安排,落实责任,以各种方式提高公众参与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动员部署。

2010年银行业公众教育日是今年一项重要工作,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任务重、要求高、同业参与广泛。为此,联社专门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确保活动取得实效。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与各机构协调联动,制定和实施具有我联社特色的活动方案,并负责对此次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

二、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

太子河联社首先明确了“公众教育日”活动的第一责任

人和活动主体,严格遵守活动原则,全力做好行动配合,按照领导小组安排,由分管领导总负责,各部室负责人组织员工全力配合,集思广益,各尽其力,充分调动资源,宣传时间、宣传内容等方面执行统一的活动安排,按照分工积极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扩大了群众参与面,提高了活动的公益性、普及性和针对性,确保了活动整体、有序、高效开展。

三、营造活动声势,提升宣传效果。

为确保此次活动取得实效,灵寿联社以“多一份金融了解,多一份财富保障”为活动口号,在全辖开展宣传活动。一是采取集中和分散的方式营造良好声势,在全辖19个网点悬挂宣传条幅,并且积极参与银监局在街心广场组织的“面对面”的宣教活动,通过播放视频图像、分发宣传折页等资料进行广泛宣传。28日当天,由联社领导带队开展了集中宣传活动。二是宣传点由专人负责为公众答疑解惑,选择了业务能力较强的员工,主动向公众传播银行业务等知识,活动当日接受咨询人数达1000余人,增加了公众对金融知识的了解。三是摆放各类精美且内容丰富的金融知识宣传材料,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印制了包括海报、X展架、三折页等统一样式的宣传材料,宣传当日共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确保了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一步树立良好形象和提升活动影响力。

四、寓教育于服务中,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在公众教育日活动前后,灵寿联社要求全辖机构进一步加强服务管理、强化服务理念、推进服务创新,提高优质文明服务整体水平。由于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宣传到位,不仅培养了公众的金融素质、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对该联社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升。

五、形成长效机制,巩固扩大成果。

面向公众教育的轻游戏案例设计* 篇6

关键词:轻游戏;理论模型;案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0-0030-04

一、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灾害急救、垃圾分类、网络安全等公众教育愈加为人们所认可,但目前公众教育的传播形式仍以图文视频等传统形式为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表现新意,易引发公众信息疲劳。

根据CNNIC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36亿;同时移动互联网高速增长,2012年手机游戏在其中占据到30%以上规模,说明电子游戏在公众的生活中正扮演着重要角色。[1]电子游戏易提高注意力的效果已为公众认可,将游戏引入公众教育是值得研究的领域;而针对电子游戏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性与游戏性联系不够紧密、存在消极因素等隐忧,本文认为“轻游戏”可承担此任务。“轻游戏”的概念由尚俊杰、李芳乐、李浩文在2005年提出,意为具备主流游戏特征的教育软件,既能充分利用主流游戏的内在动机,又符合学校中的课程模式和规则,旨在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2]本文将针对公众教育,设计一款轻游戏案例,对设计思路作出阐释。

二、 模型构建

本轻游戏案例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彼得的木桶效应为主要理论基础,并依据轻游戏的概念界定进行模型构建。

1. 理论基础

(1)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社会学习理论,注重模仿和替代性经验,认为通过正确地模仿榜样将获得强化;在轻游戏应用中,模仿其他游戏者的行为或游戏虚拟角色的教学动作等,也将获得强化或惩罚。班杜拉关注提供线索对行为的影响,更关注内部心理过程,强调思维对活动的影响以及活动对思维的影响;在轻游戏设计中,则需重视游戏中的NPC(Non 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控制角色)型提示,帮助游戏者观察自身行为,判断自身是否达到自定标准,从而决定对自己的赏罚。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模仿、观察、替代、自我调节等概念,十分适合学习者起点水平差异较大、使用时间碎片化的公众教育,对面向公众教育的轻游戏案例设计起着重要指导作用。[3]

(2) 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又称短板效应,指的是木桶的盛水量由其中最低的木板决定。[4]构建一个轻游戏的因素有很多,各个因素往往优劣不齐,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游戏的水平。游戏者通常仅因某个部分的不够理想,便对整个游戏案例产生较差的印象。木桶效应喻示着游戏设计需要重视整体性,关注各个环节的平衡,对轻游戏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2. 模型阐述

图1所展示的是面向公众教育的轻游戏设计理论模型,整个模型注重平衡,关联紧密。在图中,轻游戏模型由引导区、练习区、反馈区、重载区等四个区域组成,观察、模仿、自我调节、强化等对象作为核心理论,在区域间引导游戏进程方向。动机激发、任务驱动、认知发展、需求实现等作为表层因素,推动区域内的游戏内容呈现与运行,同时也随着游戏运行而被影响或激发。[5]

游戏者首先接触引导区,在此区域中引入足够强的游戏动机,如挑战、好奇、幻想、控制、目标、竞争、合作等,激发游戏者去观察游戏预置的先行组织者内容,帮助其在学习较为陌生的新知识时更加容易理解不熟悉的教材内容,促进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接着,游戏者进入练习区,此区域中包含教学目标明确的任务,利用任务驱动游戏者去模仿虚拟角色所展示的行为,或在现实情境中模仿他人(教师、游戏者同伴等)游戏行为获取替代性经验。

接着,游戏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在反馈区中通过观察与反思自身行为,判断是否达到自定的标准,由此决定对自己的赏罚,在此过程中游戏者通过自我建构获得认知发展。

然后,游戏者进入重载区,此区域呼应引导区的游戏动机,对游戏者的社会性需求、自我成就需求、爱和尊重需求等需求进行实现,强化游戏者的心得体验与学习记忆。重载区除了强化,还需再次提供游戏动机,刺激游戏者进入下一次的引导区。

模型的各区域在核心理论与表层因素控制影响下,保证了由轻游戏所主导的教学过程有序发展,利于教学设计的展开与学习者(即游戏者)的科学学习,这也可被认为是一种在轻游戏支撑条件下的学习策略。

三、案例设计

本文将从游戏结构、设计文档、技术实现等方面阐述一款面向公众教育的轻游戏案例设计思路。

1.游戏结构

游戏结构主要包含游戏的主题规划、教学单元设计、流程路线等。

鉴于垃圾分类知识在社会转型发展中符合科学发展观、利于资源再循环的重要作用,属于当前公众教育热点领域,具备现实意义,因此本案例所选择主题为垃圾分类,同时命名为“垃圾分类总动员”。

依据垃圾分类主题,本案例对涉及知识内容进行教学单元设计,如图2所示,参考国家2004年制订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结合杭州等城市垃圾分类规范,将教学单元划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其它垃圾等部分,为游戏案例提供科学的知识库支持。[6]

考虑到游戏受众的游戏素养参差不齐,为减少在寻找游戏功能时所消耗时间,本案例采用正叙式的流程路线,各模块之间的顺序走向如图3所示。

功能模块的设置遵循本文理论模型的设计原理。“开始”、“分类知识”模块对应引导区,“开始”模块以适当的游戏动机,如游戏动画、背景音乐、成就提示等,快速赋予学习者情境感受;“分类知识”模块利用图文展示引导游戏者系统性地观察、了解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虚拟操练”对应训练区,其借助虚拟角色,为游戏者提供教学训练环节,并设计有闯关式的任务形式驱动游戏者持续训练获得成就点数。“趣味游戏”、“课堂问答”模块对应反馈区,“趣味游戏” 模块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垃圾分类小游戏助游戏者检验自身水平,“课堂问答” 模块则以虚拟课堂的形式随机出题考验游戏者学习成效,游戏者可根据自身喜好任意使用两个模块,通过自我调节提高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水平。“再生利用”、“奖杯”模块对应重载区,“再生利用” 模块利用真实的案例,创设家庭生活垃圾的再生利用虚拟体验,供游戏者强化已有认知;“奖杯” 模块展示游戏者在游戏过程获得的各类成就,若游戏者对自身成就不满足,可重复多次进入分类知识或虚拟操练,此模块通过内在动机激励游戏者实现自身需求并完善自身知识。

2.设计文档

设计文档主要包含游戏剧情编写、虚拟角色特征、教学内容导入、游戏元素选择等。

游戏剧情是创设虚拟情境的重要依据,根据剧情长短分为弱剧情与强剧情。弱剧情偏向于提供强烈临场刺激感,如休闲游戏、严肃游戏;强剧情偏向于提供游戏者剧情融入感,如角色扮演类游戏。[7]本案例侧重垃圾分类技能的现场感行为,故选择弱剧情进行游戏剧情编写。在剧情安排上,以虚拟角色提供垃圾分类的现实背景、运行线索、任务关卡等形式推动剧情发展,强调全程无障碍体验,维持一种稳定的主动操作状态。

虚拟角色是游戏交互的具象化体现之一。本案例的虚拟角色选用的是 “文文”、“明明”、“杭杭”、“州州”等垃圾分类吉祥物,形象活泼可爱,易为各年龄层所接受,如图4所示,其作用为提供游戏线索,帮助游戏者由观察者转换至参与者等。此外,通过虚拟角色的辅助,避免游戏者在场景中遇到谜题无解、迷宫现象等问题而影响游戏体验。

教学内容导入是轻游戏,乃至所有教育游戏应当关注的重要环节。由于游戏者在重复性操作的时间上花费过多会降低想象力,影响游戏者的自我调节,因此本案例采取了图文展示、闯关、休闲游戏、随机提问等形式来安排教学内容的导入,如图5所示,目的在于以形式多样的训练避免机械化流程。丰富的形式不代表游戏核心产生变化,而是提供持续新颖感、避免单纯的重复表现[8],本案例所有内容形式仍紧密围绕垃圾分类这一主题,游戏者所涉内容均在教学单元范围之内。

游戏元素是丰富游戏交互形式,展示游戏独一性,从而区别于电子小说等其它交互媒体的特质。本案例采用亲和化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勋章等级、分数奖励、休闲策略、随机运气、时间竞赛、DIY(Do It Yourself,亲自动手)资源等作为游戏元素。[9]亲和化UI,指游戏的界面设计应表现出足够亲和力,吸引人亲近与接触。勋章等级,指游戏者完成指定进度后所获得的特定称号。分数奖励,指游戏者在游戏任务中获得的成就点数。休闲策略,指游戏者在面对休闲游戏时需施展的不同策略。随机运气,指游戏者在测试反馈时将遇到随机化的题目考验。时间竞赛,指游戏者须在单位时间内完成问答环节。DIY资源,指游戏者可获得与真实案例对应的手工制作图册等资源。需要注意的是,游戏元素之间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存在关联,设计游戏案例时需从整体平衡角度考虑,如分数奖励与勋章等级同属于对游戏者的激励动机,需安排在“奖杯”模块;随机运气与时间竞赛同属于为游戏创造紧张气氛,凝聚游戏者注意力之用,需安排在“课堂问答”模块。

3. 技术实现

技术实现主要介绍程序开发工具、素材设计等。Adobe的Flex SDK自Hero版本发布之后,实现了对主流计算机操作系统、移动平台的支持,其兼容性提升明显,对多媒体的传播效果非常优秀,因此本案例使用Adobe的Flash Builder 4.7作为集成开发环境。素材设计方面,则使用Photoshop CS5制作图形素材,使用CoolEdit Pro 2.1编辑音频文件,使用Flash CS5设计动画及小游戏素材。本案例中在游戏运行时非必然显示的大尺寸文件,打包于运行时共享库RSLs供动态载入,减少初始化加载时间;模块间的切换则使用State状态来定义实现,稳定且便捷。在“分类知识”模块的展示方面,使用XML作为数据源,调用指定图文内容。在“虚拟操练”模块的设计方面,使用全局函数将游戏者的通关记录、成就点数等数据存入共享对象SharedObject,并在打开“奖杯”模块时调用这些数据,以具象化图案体现。“趣味游戏”、“再生利用”模块借助LocalConnection对象,使用connect与send方法沟通在swf间及Flex与swf间的数据交互,为资源的控制服务。“课堂问答”模块使用Random函数制造随机数发生器,利用随机题库号加载XML数据源内对应的题库,并设置时间监听控制答题的时间。

四、 结论

“轻游戏”目前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仍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普及,这存在设计、开发、推广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但是从其定义理念上来讲,“轻游戏”是目前实施游戏化教学最具现实可行性的方案之一。[10]作为教育游戏、严肃游戏研究者,可对“轻游戏”进行关注研究,提出各种适宜游戏化教学展开的设计策略、推广模式,针对现实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灵活应用。本文提出一些轻游戏案例的设计理念,仍有不完善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尽管游戏化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诸如“轻游戏”等设计理念能在课堂教学、公众教育等领域发挥出应有作用,促进现代化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游戏产业2012年数据[EB/OL]. http://chanye.178.com/s/shuju.html#sj, 2013-8-25.

[2] 尚俊杰,李芳乐,李浩文. “轻游戏”:教育游戏的希望和未来[J]. 中国电化教育, 2005, (1) :24-26.

[3] Robert E.Slavin.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115-120.

[4] 童宏保. 基于“木桶原理”的教育决策与政策设计[J].当代教育科学,2008, (3): 12-13.

[5] 牟琴. “轻游戏”对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游戏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影响[J].远程教育杂志, 2011, (6):94-101.

[6] 垃圾分类专栏[EB/OL].http://www.hzljfl.com/TradeStatute/index.jhtml, 2013-8-25.

[7] 胡昭民,吴灿铭. 游戏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43,72.

[8][9] Thomas Grip:5 Core Elements Of Interactive Storytelling[EB/OL]. http://www.gamasutra.com/blogs/ThomasGrip/20130819/198596/5_Core_Elements_Of_Interactive_Storytelling.php, 2013-8-30.

科学技术的公众认知问题探讨 篇7

关键词:科技风险,科学技术,公众认知,科学素养

大科学时代, 全球范围内科技与社会逐步朝着一体化方向迈进, 科技社会化和社会科技化趋势不断深化, 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受到科技的支配。科技与社会一体化在强化现代科技的社会功能的同时, 使现代科技的社会风险越加突出, 大科学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化和精细化, 而这种复杂性和精细程度愈高, 对其把握和控制也就愈困难, 现代科技系统某一环节出现的危险, 已经不仅仅影响科技工程, 还可能危害全社会, 对其造成风险。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高度相关性, 并以蝴蝶效应展开, 纽约的一只蝴蝶煽动一下翅膀, 东京可能会形成一场风暴[1]。如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露事件, 不仅国内人员伤亡, 核辐射还越过了国界, 波及到毗邻国家, 引起了别国的慌乱, 使那里人民失去了安全感[2]。面对这样的结果, 我们不得不思索面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风险, 我们该如何认知。

一、 科技风险认知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公众认知

现代社会中诸如核动力风险、化学产品风险、生物产品风险等由科技发展副作用导致的风险, 科学技术已成为最重要的风险源之一。在吉登斯的眼里, 风险社会主要是指来自“被制造出来的风险”, “所谓被制造出来的风险, 指的是由我们不断发展的知识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风险, 是指我们没有多少历史经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风险。”[3]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 现代社会的“科技风险”是指,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复杂性及其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 使得任何专家都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计算和控制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可能的危害而形成的风险。这一风险催促人们关注社会中的风险类型、规模和程度的变化, 规避风险成为人们关注的又一个焦点, 风险认知就是规避风险的必要途径。“风险认知”属于心理学的范畴, 是指个体对存在于外界的各种客观风险的主观感受、经验和认识, 它强调个体由直观判断和主观感受获得的经验对个体认知的影响[4]。科技风险认知是“风险认知”在科技领域的运用。科学技术在科技风险的产生和治理两方面都是关键切入点, 所以科学技术的认知是大众认可和接纳科技风险的基础, 做好科学技术的公众认知可以说是有效的科技风险认知的前提。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西方, 公众对于科技风险的认知要更深入, 对于科技风险的治理也已经形成了两种基本模式。20世纪8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公众理解科学运动代表了一种传统的科技风险治理模式[5], 另外一种目前被认为是合理和先进的科技风险治理模式——“民主治理”模式。这两种模式在解决问题的理念的途径上有所不同, 但是我认为它们都在呼吁公众对于科学技术的了解和认知, “公众理解科学”已经明确表达出这一点, 而在“民主治理”模式之下, 只有加强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知, 才能促进在公众和专家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共同知识背景, 进一步实现这两群体间的更有效的交流。如美国的“2061 计划”, 英国“让公众参与科学”, 印度的“国家素质行动计划”。

二、 我国科技风险与公众科学认知

在我国较多强调公民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对科学知识 (包括术语和概念) 的基本了解;二是对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的社会影响的基本了解。[6]笔者姑且将公民科学素养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公众认知的情况进行分析。我国最近进行的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进行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 这次调查显示:

(一) 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有待大幅度提高。调查显示, 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这个数字意味着, 每 100 人中, 仅有 3 人具备基本公民科学素质。与发达国家公众科学素养相比, 1989年加拿大4%、1991年日本为3%、1992年欧共体5%, 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很大。

(二) 科学传播媒体的错位, 即科学技术公众认知的途径不畅。现在, 虽然我国的媒体已经像空气一样渗入了公众的生活, 但开展科学报道的媒体只是极少数, 纯粹的科学节目较少, 更多的是介于娱乐与科学文化之间。

(三) 中小学校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水平相对低下。调查显示, 我国公民中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是最高的——13.17%;大学专科、高中 (中专、技校) 、初中文化程度公民的比例依次下降, 分别为8.88%、3.88%、1.64%;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均不足1%。

(四) 科学普及活动贯彻实施的效果欠佳。在调查进行的前一年, 我国公民参加过的科技周、科技节科普日等大型群众性科普活动的比例为23.8%, 科技培训 (35.59%) 、科技咨询 (31.36%) 、科普讲座 (29.42%) 、科技展览 (25.06%) 和科普宣传车活动 (13.69%) 。同时, 对于上述科普活动“没有参加过但听说过”的比例均高于45%。由此可见, 我国科学普及实践活动的效果并不明显, 几乎有大部分公民对于科普活动一无所知。

三、 科学技术公众认知途径分析

目前我国公众对科技风险的知识和意识比较薄弱, 建议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改善科学技术的公众认知行动列入国家科技发展长远规划。这一举措面向公众, 公众不只是简单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受动者, 其本身直接和间接地参与科学知识与技术产品的生产, 公众的实践对于科学技术知识有一定的建构作用, 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社会公益性事业。但要实施, 任务十分艰巨, 并不是一个或几个系统、部门所能主导的, 所以只有将其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发展的整体战略、长远规划之中, 通过国家强有力的持续推动, 才能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和资源配置, 集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力量, 共同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二) 有效发挥各种媒介在公众认知科学技术过程中的作用。美国成年人获得科普知识, 主要就来自媒体, 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在我国, 这些方式虽然在大众传播媒体中一应俱全, 近年来还兴起了网络媒介, 但其中能够真正成为公众认知科学技术的媒介的也是少之又少。虽然相继开通了“中国公众科技网”、“中国科普”、“中国科普博览”等网站, 但点击率和访问率不容乐观。我们可以借鉴诸如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 (www.mnh.si.edu) 、英国《自然》杂志 (www.nature.com) 等成功的科普网站, 结合其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网络媒介在我国公众认知科学技术中发挥效用的改善途径。

(三) 重视中小学校的科技教育。在风险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特征的今天, 公众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中小学校的科技教育就应该成为科技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之一。进行新科学课程改革学校要首先对科学课程以足够的重视, 大幅增加科学课程, 开展一些“科学小讲堂”、“科技小组”“科研道德宣传”等活动, 带动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知, 尤其要引发低年级学生的科技兴趣, 此外, 社会各界、青少年组织要更好地开展扶持青少年的科技探索、科学探险活动, 把青少年的求知欲望更多地引向科学技术领域。

(四) 进一步落实和改善科普实践。充分利用行业协会及社团的优势, 以各类科技创新行动为载体, 开展“科技文化节”, 组织科技论坛、学术讲座、科技沙龙等形式的活动, 增强城镇劳动者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结合科技下乡、文化下乡、科技大篷车活动, 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及其日常生活科技常识, 为农民揭开科技奥秘;利用媒体与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 宣传真科学揭露伪科学;组织专家就当前人类共同面对的“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绿色生活”、“和谐发展”等主题开展宣讲活动, 使公民能更贴近科学, 也使科学更快走进国民生活。

参考文献

[1].费多益.科技风险的社会接纳[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10:91

[2].徐瑞萍.现代科技风险的社会控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60~62

[3].吉登斯.失控的世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29

[4].谢晓非, 徐联仓.风险认知研究概括及理论框架[J].心理学动态, 1995, 2:18~20

[5].[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4:67

公众科学教育 篇8

关键词:学习型社区,社区教育,公众理财教育

一、开展公众理财教育的必要性

1、开展公众理财教育符合十七大精神, 顺应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2007年初,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和北京了望投资顾问公司联合组成的课题组公布的《2007年中国金融理财产品投资人调查报告》中显示, 85%以上的投资者所从事的行业与金融业无关, 真正在相关行业工作的投资者只有14.5%。家庭年度可支配收入在5万元以下和5-10万元的人数各占31.6%和39.4%, 10-20万元的占18.3%。投资者家庭年度可支配收入普遍集中在10万元以内, 工薪阶层成为理财主力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专家指出:“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全民理财时代。”同年10月份在党中央召开的十七大会议上, 党中央首次在报告中提出今后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也就是说今后国家政府将会尽可能多地拓展渠道、多提供机会让中国老百姓合理合法拥有更多各方面的财富, 当中涉及到诸多金融理财方式。十七大的召开给中国人民带来一个“财富机遇”, 同时意味着中国人民将进入“理财新时代”。

但是, 中国人民理财知识普遍缺乏, 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个人理财教育, 个人风险承受力低, 存在盲目跟风投资现象, 导致金融投资市场秩序有点混乱。例如:“涨了吗?”在2007年几乎要成为中国人的口头禅。随着2007上证指数频频攀高, 股市迎来多年难得一见的长时间“大牛市”, 10月初沪深两市投资者开户数超过1.2亿, “守老本”的理财观念逐渐被人们抛之脑后。而且中国楼市从07年初以5%左右的速度稳步上行后, 在5月份突然“井喷”, 再次以频频创新高的涨幅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商品房从“十万元级消费”快速跃进到“百万元级消费”。谁也不能抵挡财富的诱惑, 股市、楼市的各种官方小道消息漫天飞, 人们怀着满腔热情投入资本市场, 取出存款甚至老本全部投入到证券及房地产行业, 变身股民、基民、炒房团, 一切能让钱生钱的方法都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一方面国人存款、有价证券、房屋、收藏品等财产的拥有量迅速增加, 相应的利息、红利、租金、增值收入等也在成倍增长。股市以其特有的方式为中国完成了一次特殊的“资本的再分配”, 让那些敢于承担风险的人品尝到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果实。但另一方面, 股市也以其高风险特质为投资者埋下了“地雷”, 07年“5·30”大跌展现出的残酷规则给国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投资风险承受考验课。因此如何对群众开展系统个人理财教育, 已成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首要做的第一件事。

2、中国教育体制存在个人理财教育空白地带

一直以来, 中国教育体制里都没有重视学生理财教育, 基本上从幼儿园到大学, 没有开展系统个人理财教育。在2006、2007、2008年中国股市、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中, 群众缺少投资基本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手段的这矛盾显得尤其突出, 严重暴露出理财教育的缺乏。尽管近年有不少高校已经开始把培养大学生的理财意识作为一项教学内容, 部分中学学校也开展理财教育, 但是整个教育体制并没有形成整体、系统的理财教育。

相反, 在西方发达国家他们从幼儿园小孩开始就进行理财教育。例如美国自1957年以来, 美国绝大多数州政府先后采取了在中学开设经济学和理财教育课程的政策。美国经济学教育国家委员会 (NCEE) 建议将经济学和个人理财教育与学校的专业相结合, 使学生们从中受益一生。根据2003年美国经济学教育国家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 美国有48个州将经济学课程纳入中学教育标准, 其中有34个州要求学校开设经济学课程, 14个州要求学生学习一门经济学课程后才能从高中毕业;有31个州将个人理财纳入教育标准, 17个州要求学校开设个人理财课程, 有4个州要求学生完成个人理财课程后才能高中毕业。 (美国经济学教育国家委员会2003) B.Douglas和Bermheim Daniel M.Garrett对美国中学理财课程教育在长期内对学生进入成年后的储蓄行为的影响的实证性研究表明, 中学的理财教育对学生进入成年后的财产积累有重要的、渐进性的积极影响。 (B.D o u g l a s和Bermheim Daniel M.Garrett, 1997) 3、普及公众理财教育, 提高个人理财能力, 使得国家经济正常运作

个人理财能力是指个人收集、获取、整理、理解和分析评价那些相关理财决策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理财能力的个人能够合理地规划未来, 顺畅地讨论金钱和金融问题, 对那些影响个人财务事务的事件能够做出正确适当的反应。受过个人理财教育的消费者知道如何通过储蓄和投资实现他们的理财目标, 合理制定人生阶段性理财目标, 从而避免陷入财务危机。个人或家庭在制定理财计划以确保实现购房、购车、接受高等教育、创业和安度晚年等理财目标时, 他们的理财行为除了影响个人及家庭的生活质量外, 同时也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正常运作。一方面, 正确个人理财行为促使理财目标的实现将会有益于市场经济的效率提高, 有助于促进一般经济福利, 因而具有重要的宏观经济意义。另一方面不良个人理财行为将会导致群众失去维持日常生活正常运作保障, 破坏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关系, 产生情绪压力, 健康问题和离婚。存在这些问题的员工带着这些不良情绪去工作, 将会出现与管理者发生严重冲突, 旷工、工作意外事故、偷盗、怠工、酗酒等不良行为, 从而降低劳动生产率, 给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美国经济学教育国家委员会主席Robert F.Duvall认为:“对青年人进行经济学和个人理财教育对建立一个拥有深谋远虑的投资者和储蓄者、有见识的消费者、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负责任公民和全球经济有效参与者的国家是至关重要的。”如此可见, 受过个人理财教育的消费者将是保持一国经济良性运作的关键。

最终, 通过理财教育一是可以让群众掌握正确理财的技巧和方法, 提高个人理财能力, 对理财品种了解的更多、更清楚, 从而通过各种投资渠道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二是通过理财教育使得人们对投资风险的有了更加正确认识, 不再盲目跟风, 从而使得金融投资市场秩序更加稳定, 使得国家的经济能得到顺利地发展。

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 教育系统里从幼儿园到大学实行全面的理财教育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进行完善和实施, 而且教育效果不是一时半会就会出现, 而是一种长期的时间积累, 但是也不可忽视教育系统外的普通老百姓, 现在的他们才是国家目前消费和投资的主要力量, 对他们进行及时理财教育, 维护国家经济正常秩序才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于是以生活社区为依托, 积极开展公众理财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二、以生活社区为依托, 开展公众理财教育

1、生活社区的形成和作用

生活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 生活社区是城市的细胞, 是城市发展的标志, 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每一个人除了工作以外, 大半生时间都是在生活社区度过的。2001年在APEC高峰会议上, 江泽民同志就曾经提出要在我国“构筑终身教育体系, 创建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无疑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学习型社区”的全新价值, 在于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把动态的学习过程导入社区建设。学习型社区其实就是, 以社区为依托, 以社区成员终身学习为重点, 以社区学校机构为枢纽, 整合社区资源, 建立起完整的学习体系和学习网络, 在社区内倡导终身学习理念, 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的机会, 倡导“学习型家庭”, 构筑终身学习体系, 在社区内形成全员、全程、全面的学习新概念。树立了“终身学习”、“提高学习力”等先进的学习理念。学习型社区是一个能支持个人终生学习的社区。学习型社区将构建一个全新的社区学习体系, 为社区全体民众提供平等、开放、共享的学习机会。在学习型社区中, 家庭、企事业单位机构、政府机关、民间组织等均发展成为学习型的组织, 它们在发挥自己专业职能的同时, 既为本组织的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 保障本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为社区民众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和条件。

要创建学习型社区, 必须挖掘社区教育的潜力。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 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基础, 它具有全员、全面、全程的基本特征。发展社区教育, 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社区乃至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面性、基础性的作用, 并已成为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健康、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社区教育的目标是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教育需求, 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 促进社区发展。

学习型社区与社区教育之间的关系体现为:社区教育是建设好学习型社区的基本手段, 学习型社区是社区教育发展的目标。我国社区教育, 经过“七五”、“八五”、“九五”时期努力, 在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近年来, 社区教育在地域、对象、内容、工作范围等领域进一步拓宽, 社区教育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德育社会化和学校教育改革, 社区教育的模式呈多元化趋势, 社区教育的规范化建设受到重视, 社区教育的评估体系与手段逐步完善, 社区教育的实际工作经验得到积累, 政府对社区教育的参与统筹逐步强化, 社会对社区教育的参与不断增强。

因此, 利用生活社区所建立的学习型社区资源和管理模式将是成为开展公众理财教育的最好一种途径和桥梁。

2、以生活社区为依托, 开展公众理财教育

(1) 针对不同的理财教育对象, 相应成立理财教育机构或联合组织。理财教育对象:在校学生。成立国家经济学教育委员会。国家经济学教育委员会工作职责:专门制定在教育系统包括从幼儿园到大学各层次学校有关理财知识普及政策;要求将有关经济学基本知识和理财知识纳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指导和评估、考核各层次学校开展理财教育的效果。

理财教育对象:公众。国家经济学教育委员会通过联合财政部、中央银行、教育部、银监会、证监委、保监会、基层各街道居委会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开展理财教育活动, 其中以基层各街道居委会主要实施者, 具体做法是:由基层各街道居委会为主, 联合社会其他组织 (大学、银行、证券公司、咨询策划投资公司等) 在所管辖生活社区范围内开展理财教育。

(2) 理财教育开展的活动经费来源以及形式。第一, 每年国家教育部要下拨一定的经费给国家经济学教育委员会, 作为全国理财教育开展的经费开支的基本保证;

第二, 经费再由国家经济学教育委员会根据各地方经济学教育委员会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经费, 最后再层层落实到各个层次学校和各基层街道居委会, 作为开展理财教育的专项经费;

第三, 各基层街道居委会在开展理财教育活动时, 通过与相关金融投资部门 (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咨询投资策划公司等部门) 以共同合作、费用共担、双赢的形式让相关部门进驻所管辖各社区开展理财教育活动, 从而节约经费。教育形式方式要多样化: (1) 邀请专业人员开设理财讲座或者报告会, 介绍各种理财基本知识; (2) 向社区成员免费发放关于投资知识宣传手册; (3) 采取一对一咨询方式, 由投资机构专业理财规划师与社区成员逐一面对面交流, 根据客户不同情况, 提供个人理财咨询和理财规划。例如:中国银监会为推进公众金融教育工作, 在2008年就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现有银监会“公众教育服务网”、“公众教育服务区”两个平台内容和功能;二是进一步推进“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三是进一步完善对商业银行各类金融服务尤其是理财业务的监管;四是加强与有关部委和政府部门的协作, 共同推进公众金融教育工作;五是充分借助各类媒体, 加强对金融知识的传播和公众金融教育宣传。

第四, 社区与大学相关教学部门合作, 邀请或聘请大学教师在社区中开设理财咨询或讲座;

第五, 在社区建立沟通交流平台, 通过开展各种各样形式的理财经验交流会, 让全体社员共同交流投资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1]、肖璐.浅析如何促进我国个人理财教育[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 2006年11月.

[2]、贾壮.公众理财需克服暴富心理[N].证券时报, 2008年1月3日, 第A07版, 财经综合.

[3]、余学斌等.当代大学生理财教育研究[J].时代经贸, 2008年7月, 总第104期.

[4]、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学习型社区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研究成果述评[R], 当代教育论坛 (学科教育研究) , 2008年01月.

昆明分行践行银行业公众教育服务 篇9

2010年11月28日, 云南银行业公众教育服务日活动仪式在昆明市金马碧鸡广场正式启动。招商银行昆明分行积极响应云南银监局号召, 以“和谐金融、美好生活”为主旨, 向公众普及金融知识, 提高公众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 促进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扎根红土洒热血, 葵花香飘彩云南。”9年来, 招商行昆明分行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 以特色经营和优质服务享誉彩云之南。2010年以来, 紧随总行二次转型战略指引, 抓住云南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大力推动各项业务发展,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10月末, 全折人民币自营存款余额达311亿人民币, 比年初新增77.5亿元人民币, 增幅达33.2%;自营贷款余额达265亿元人民币, 比年初新增21.9亿元人民币, 增幅达9%;实现经营利润7.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3.4亿元人民币, 增幅达86.4%, 各项主要业务指标在招行系统和当地同业中名列前茅!

公众科学教育 篇10

1 公众科学素质亟待提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是第一国力已成为社会的共识。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较量,是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较量,而科学素质是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看,国民素质状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综合国力继续攀升、继续发展的瓶颈。2004年我国第五次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水平的比例为1.98%,比2001年的调查结果上升0.58个百分点。而美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质水平的比例2000年为17%。另据调查显示:我国公众有13.3%相信迷信,这个数字大大高于公众中具有基本科学素质的人数。此外,20.4%的公众相信“求签”;26.6%的人相信“相面”;14.7%的人相信“星座预测”;22.3%的人相信“周公解梦”。由此可见,全面提升我国公众科学素质刻不容缓,任务艰巨。认真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与传播,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水平的提高,是时代赋予传媒领域的历史责任。

2 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电视、广播、报刊、图书、音像制品、计算机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科技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渠道,是面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和科学技术教育的主要手段。科技书籍、报刊等传统媒介长期以来在科技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媒体得到广泛应用,电视、广播和计算机网络在科普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根据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抽样调查,除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大众传媒是科技信息的主要传播途径。我国公众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广播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分别是91%、44.9%、22.4%。目前

目前,各级电台和电视台都开设了固定的科普栏目或节目,中央电视台和一些地方电视台都设立了专门的科技频道。但大众传媒的科普力度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还有很大潜力尚待发掘。科技类节目占电视节目播出时间的比例明显偏低。在全国电视台中,中央电视台影响最大,且有专门的科教频道,但如果按播出时间算,科技类节目的比例不到5%,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相差很远(分别约为20%,15%)。各地电视科普栏目收视率普遍偏低,尚未形成具有广泛影响的栏目品牌,广播、电视中的科普节目,存在形式单一,科普内容偏少,节目制作粗糙等问题,很难吸引更多的公众,节目的内容、质量和播出时间都有待改进和提高。从出版行业看,缺乏内容新颖、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喜闻乐见的科普书刊,关注科普图书的人数相对减少,科普书刊发行难度很大。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科普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提供科普信息服务的网站有180多个,专业性科普网站数十个。但目前相当一部分科普网站内容贫乏,表现形式单一,不能提供信息充足、更新及时、有较强吸引力的服务,且各网站之间缺少合作,科普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缺乏与网络使用者的互动。

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不够,有政策层面、人才层面、技术层面、市场层面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也有市场经济的冲击。从政策层面看,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人才层面看,缺乏精干的科技采编队伍,与其他专业类型的记者相比,科技记者总量上还远远不够,并且呈结构性缺失状态。一些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科技素质较低,对科学本质理解肤浅,有时会在报道中出现常识性错误,或者用一些生僻的语言解读科学,科技术语堆砌,使读者难以理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营已成为传媒业的共识。大众传媒的商业化倾向,导致媒体不能很好地承担起传播科技、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责任。面对业界激烈的竞争,有些媒体过分追求受众的拥有量(如报纸的发行量,电视的收视率)导致对传媒自身公信力的伤害,一些低劣的广告成为观众的视觉垃圾,等等,而大众传媒的科普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弱化,科普专版、专栏等公益性节目在一些大众传媒上逐渐减少。

3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科普功能

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应了解掌握媒体的传播规律,充分发挥各种传媒机构对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作用,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传媒方式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

3.1 电视媒体

随着电视普及率的上升,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电视机普及率已经达到99.3%。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电视普及率也大大提升。要充分发挥电视媒介的优势,利用电视媒体这一喜闻乐见的便捷传媒进行科学普及和科技教育。制作新颖的电视科普节目、创建科学教育频道、创办科技竞赛、举办科学知识讲座、进行科技论坛、设计科学对话等都是电视可以一展身手的阵地。通过电视频道、节目、制作和方式的创新,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让科学节目和科学普及走进千家万户,让群众在娱乐中接受科学。

3.2 报纸杂志

报纸杂志在普及文化和科学知识中的地位和角色是不容变更的,其载体、内容、便携方式和价格等具有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无法比拟的传统魅力,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接受的机会。关键是要创办高品质、高品位的刊物,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读科学,阐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对社会、生活和人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达到普及科学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期刊、周刊、月报和漫画等多种形式,让群众自己参与科学,理解科学与应用科学,将群众的生活与科技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

3.3 互联网

互联网是近几年异军突起的传媒力量,在科学知识传播、科技教育和科学普及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传媒以其信息丰富性、时效性、开放性、交流方式上的互动性与平等性等特点,成为普及科技知识的重要传播载体,成为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应该把网络作为现代科普的重要阵地。建立和开辟一些专业的科学网站、科学家论坛、科学交流网站、业余的科学网坛,为公众提供学习和交流科学的场所,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促进科技传播的有效形式。

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与传播,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水平的提高,是时代赋予传媒领域的历史责任。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功能,是媒体自身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需要。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加大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增加政府投入,加强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建设,改变科技报道和节目在大众传媒中的弱势地位。鼓励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增加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大力发展各类科普出版物,增加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开辟更多的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等。

二是要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提高广播电视科技节目的数量和质量,增加媒体的科技传播投入,开设科学传播媒体职业人士的培训课程,提高采编人员的科技素质。要切合公众对科学的渴望和好奇,创办通俗易懂,贴近公众的品牌科普栏目。

三是发挥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新兴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培育、扶持发展对网民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建设虚拟博物馆、科技馆,开辟手机科普短信,大力开发科普教育资源,创新网络科普形式,研究开发具有实时、动态、互动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教育软件。

总之,充分发挥媒体的科普功能,架起公众与科学之间的桥梁,是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满足公众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主要结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站.http://www.cast.org.cn.

[2]《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公众科学教育 篇11

被要求参加高考的南方科技大学45名学生没有一人走进考场,社会上有不少人为这一做法喝彩,对这些学生表示敬意,也有人对此持不同看法,南方科大的变革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无论对这件事如何評判,事实上,它已经架起公众参与教育变革之桥。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之前,就确定了要经过公开征求意见这一程序,这一程序的设置表明,教育如何办,不应仅仅是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政府领导和少数专家说了算。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贯彻教育是民生的基本精神,都需要依据民众的意愿来办教育。民众的意愿如何获取?怎样发生作用?怎样实现双向互动?这些都是目前没有解决好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全国各地对《纲要》曾提出了大量意见,最终能反映到文本上的依然有限。因此,需要建立更多更加通畅的渠道,让民众对教育变革的意见能够表达,可以发生效用。南科大的出现,无意中汇聚了公众参与教育变革的各方面意见,成为民意与政府间就教育变革进行互动的管道。

数十年来,中国教育已经建立起了一个以行政为中心的封闭系统,这个系统由于有强大的权势支撑,不仅难以感受到社会对教育的需要,难以吸纳古今中外人类在教育领域探索到的精华,难以转变思想和理念,难以变革体制和机制,而且几乎完全忽视个体的成长发展对教育的真实需求,除了对红头文件还多少产生一些反映外,对其他的变化则置若罔闻,惯性巨大。因而导致占世界人口大约五分之一的中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状况,基础教育理念与机制长期抑制创新人才的正常成长。

正因为此,恰恰是中国教育这样一个惰性十足的封闭系统,比南科大以及任何一个社会组织更需要像南科大这样的沟通与体现民众教育意愿的系统出现并存在,通过它们实现教育系统由封闭向开放的逐渐转换。

历史上多数有价值的变革都是杰出人士的卓见凝聚社会智慧的结果,在真知灼见面前,不能少数服从多数,也不宜下级服从上级。即便南科大现有做法中的某一部分未必是正确的,但在开放的环境中,通过各方面意见的碰撞,它会最终趋向正确甚至卓越。如果采取简单处置的办法,不仅会让教育变革受挫,也会使整个教育系统更加封闭。

历史上任何一次变革都需要突破既有规范,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既有的规范不只是不能改变的,而且要支付远远超出既有规范成本的能量和资源来维系它们,因而,这样一个系统必然是能量耗散的系统,是不可持续的系统。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规则是根据系统内外的各种因素确定且可根据各种因素的变化变更的,不仅大大降低了各方面遵守规范的成本,而且更适合社会发展对本系统的要求,可以促进本系统持续不断的进步。南科大对某些既有规范的突破恰恰提供了通过公众参与协商形成新的规范的契机。

事实上,当前社会已弥漫着对教育的诸多不满,这些不满极有可能演变为非理性的表达,从而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产生直接的压力。通过资深教育专业人士的引领,找到变革现状的路径,是将非理性民意转向理性表达的有效方式,从这个角度看,南科大的出现并不只是凝聚了社会公众的智慧,也开通了一条公众对教育变革理性表达的通道。

中国的教育不变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不能再逼迫民众做出“走为上策”的高成本选择;变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既然要变,就必须认清民众是教育的主人,必须遵从民众的意愿。因此还需要建起更多像南科大这样公众参与教育变革的桥梁。

公众科学教育 篇12

该微信服务平台包含自助菜单,用户可以随时使用底端的菜单,自助查阅相关内容:

1) 在线网刊: 微信查看当期文章、过刊浏览、论文检索等( 注: 苹果IOS系统可直接阅读PDF全文,安卓系统需下载后浏览) 。

2) 稿件系统: 作者查稿、审稿通知、账号切换。作者登陆后,一旦稿件的状态发生变化, 系统会定时发送通知消息到作者的微信上。

3) 关于我们: 最新动态、期刊介绍、投稿指南、编委会、联系我们。

【公众科学教育】推荐阅读:

公众理解科学05-12

公众心理05-22

公众视角05-23

公众健康06-28

公众责任07-11

农村公众07-12

沟通公众08-25

公众理性09-06

公众感知09-08

公众表达09-15

上一篇:技术骨干下一篇:临床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