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骨干(精选12篇)
技术骨干 篇1
一、引言
光纤网络的工作原理是以光纤为媒质进行传输的高科技通信技术, 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抗扰能力强、扩容便捷等特点, 被大规模地运用于各网络骨干网组建中。本文通过分析SDH组网技术的特点, 探究SDH组网技术的要点, 进一步探讨SDH组网技术在光纤骨干网络组网中的应用。
二、基于SDH的光纤骨干组网技术
由于目前SDH技术的组网技术在各大传输网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组网技术, 成为现今骨干网络中的主流组网技术。尤其是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MSTP) 的不断完善, 为SDH网络提供了更多的业务支持, 例如IP、ATM等数据业务。这对各运营商的网络业务兼容能力的提高和延长SDH技术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SDH网络组网技术都会是网络组网技术的主流技术, 被广泛地运用于网络高速公路建设事业中。
三、组建SDH网络的要点
3.1局站设置
常见的传输设备有ADM (分插复用设备) 、TM (终端复用设备) 、REG (再生中继设备) 等类型。根据设备的传输方式, 可以讲传输站点分为以下四种:再生中继站、分路站、转接站、终端站。其中, 终端站就是整个工程的始末端。中间节点配置背靠背TM和/或DXC的站称为转接站, 中间节点配置ADM的站称为分路站, 配置REG的站称为再生中继站。当同一工程、同一网络等级相关系统的REG与其他系统的ADM、背靠背TM和/或DXC共同安装于一个节点时, 则可将其分别称为该网络等级的分路站、转接站。在一个网络中, 由于同一个节点不能够同时作为工厂的分路站、终端站、再生站、转接站, 因此, 分路站、终端站、再生站、转接站的命名方式知识根据设计阶段中, 工程能够方便辨识所起的临时名称。
3.2汇接点的设置
进行汇接点设置的时候, 要全面考虑当地传输网络建设的现状以及公司对当地网络的规划进行设置。为了能够方便光缆线路的组织, 汇接点的地理位置设置要适中, 最好设置在业务量集中的交换局, 接点要与汇接局和长途局设置在一起。在多个传输点进行汇接的时候, 要控制各个汇接点内管辖的终端接点, 终端接点的数量控制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3.3网络拓扑选择
1、在SDH组网技术节点的选择上, 要根据当前网络内传输速度的现状以及业务量的大小, 结合选用的网络保护措施和通道调度方式选择相应的网络拓扑结构。2、局站设置要根据企业的业务流量、流向、网络规模、网络安全要求、经济可行性、光缆路由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局站位置要远近结合, 钻则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网络结构。譬如中小城市可采用线形和树型网络结构, 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环行结构。省会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 根据业务量发展情况及交换网络组织方式, 宜设置若干传输汇接点, 传输网采用分层结构, 即传输汇接点之间组织骨干层 (汇接层) , 传输汇接节点和传输终端节点之间以及传输终端节点之间组成外围层 (接入层) 。骨干层的组织宜采用环形或格形的拓扑结构, 业务量大、网络结构复杂时可考虑采用DXC设备组成的调度灵活、生存性较高的传输网络。骨干层的组织应充分考虑传输网的发展, 使其能适应将来的组网要求。外围层的组织应根据各节点间的业务量大小、地理位置、局间中继线路的通达情况以及外围节点的归属情况, 选用线形、树形、星形或环形拓扑结构。3、在技术条件可行, 经济条件可行的情况下, 网络拓扑尽量采取以自愈环为主要组网方案。
3.4常用自愈环的选用及组织
1、根据自愈环的类型进行区别, 主要有四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二纤双向通道倒换环、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二纤单向复用段倒换环四种。在进行设计的时候, 要根据自愈环上的节点间的业务量、节点的数量等因素, 选择不同的自愈环。2、STM-1及STM-4速率的自愈环宜采用二纤通道倒换环, 在小城市或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当传输节点间中继系统比较少时可选用STM-1二纤通道倒换环。3、STM-16速率的自愈环可以选用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二纤双向通道倒换环、二纤单向复用段倒换环、四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中的一种。当业务分散, 且业务量较大, 自愈环上节点较多时, 可以采用复用段倒换环。都能够也去模型较为集中时, 采用通道倒换环。当业务需求已达到需要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二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时可以采用四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4、中继网采用分层建设时, 外围层宜采用STM-1的自愈环, 业务量较大或有特殊需求时也可采用STM-4的自愈环, 采用环形拓扑的骨干层宜采用STM-16的自愈环。5、自愈环上的节点设置要根据线路的业务量大小和流量进行设置, 要综合考虑不同的自愈环的特点选用自愈环, 从总体上考虑, 自愈环上的节点设置不宜过多。6、当在网络上设置有多个自愈环时, 自愈环的建设应使环间的业务量最小, 以提高设备利用率。相邻环之间至少在两个节点上互通, 以利于网络调度及安全。
四、传输网络的保护方式
4.1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
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的设置, S通道光纤主要用于业务信号, P保护光纤只要用户保护线路的安全。单相通道结构主要使用“末端倒换和首端桥接”结构,
在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中, 一根光纤用于传业务信号, 称S光纤;另一根光纤用于保护, 称P光纤。单向通道倒换环使用“首端桥接, 末端倒换”结构。如图所示, 以A、C两点间的通信为例, 节点A入环的是发信信号在, 同时馈入发送方向光纤S1和P1, 即所谓双馈方式 (1+1保护) 。其中S1光纤按顺时针方向将业务信号送至分路节点C, P1光纤按逆时针方向将同样的支路信号送至分路节点C。接收端分路节点C按照分路通道信号的优劣决定选哪一路作为分路信号, 正常情况下, 以S1光纤送来信号为主信号。同理, A点至C点的收信信号在节点C同样馈入光纤S1和P1, 正常情况下, 以S1光纤送来的信号为主。
当BC节点间光缆被切断时, 两根光纤同时被切断。如图2所示, 在节点C, 由于从A经S1光纤来的AC信号丢失, 按通道选优准则, 倒换开关将由S1光纤转向P1光纤, 接收由A节点经P1光纤而来的AC信号作分路信号, 从而使AC间业务信号仍得以维持, 不会丢失。故障排除后, 开关返回原来位置。
4.2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
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在环中的两个节点间需要两根光纤, 两根光纤上承载的信号传输方向相反, 在每根光纤上都会有一半通道用于工作通道 (S) , 另一半则用于保护通道 (P) 。一条光纤上的工作通道由沿环的相反方向的另一条光纤上的保护通道来保护, 反之亦然。当B.C节点间的光缆被切断后, 通过B节点和C节点中的倒换开关将S1/P2光纤和S2/P1光纤沟通, 利用时隙的交换技术, 将S1/P2光纤和S2/P1光纤上的业务信号时隙移到另一根光纤上的保护信号时隙, 从而完成保护倒换作用。直到工作人员排除线路中的故障后, 开关才会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继续执行保护指令。
4.3四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
四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支持传输的业务量大, 约为通道保护环的3-3.8倍且业务量均匀分布。设备费和光纤的使用量是二纤通道环的2倍。对目前GSM移动网等业务需要比较少的传输电路来说不适合组建四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网。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 为了提高光纤骨干网络的可靠性, 各运营商要不断加深对光纤骨干网络组网技术的研究, 深入探讨各种组网结构的优缺点, 组网要点和技术保护措施, 不断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骨干 篇2
请大家继续来浏览更多的获奖感言:
销售冠军的获奖感言
新年抽奖的获奖感言
年度金鼎奖评选的获奖感言
技术骨干 篇3
【摘 要】以淤地坝为代表的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是黄土高原地区利用水沙资源治穷致富和减少入黄泥沙的有力措施。针对兴建淤地坝的过程中执行水土保持技术规范遇到的问题提出商榷。根据淤地坝的特点、作用、运用方式、淤积年限、利用方式,提出淤地坝不宜用于水库工程设计;也不宜以工程规模和库容划分工程等级和防洪标准。
【关键词】淤地坝;技术规范;防洪标准;坝地利用
引言
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是流域治理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为加强治理,提高沟道坝系的防洪能力,减少水毁灾害,必须在沟道中兴建控制性缓洪、拦泥、淤地工程。国家批准在黄河中游地区兴建以淤地坝为代表的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以下简称淤地坝),是一项进一步完善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防洪标准和拦泥效益的重要决策,也是黄土高原地区充分利用水沙资源、淤地增产、治穷致富和减少入黄泥沙的有力措施。
1.土坝断面和坝体稳定分析
兴建淤地坝的作用和目的是拦蓄上游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不能承受的超标准洪水和泥沙,保护下游水利水保工程不受洪水泥沙威胁、蓄洪排清、拦沙淤地,直接为当地生产和治黄服务。其特点:拦泥库容大,淤积年限长,其运行方式是:平时库内不蓄水,或少蓄水,遇到洪水先全部拦蓄,经过3~5天沉淀澄清后,再将其排出。由于它的作用、目的、特点和运用方式等都和水库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宜于用水库工程的概念和设计方式进行淤地坝设计。在土坝断面的确定上,水库的坝边坡都是上游缓、下游陡,而淤地坝的坝边坡根据用途不同而不需要上游大于下游。显然应用水库边坡设计规范设计淤地坝边坡不符合实用原则。
2.工程规模和淤积年限
淤地坝的效益主要是拦泥和淤地。拦泥是淤地的必要手段,淤地是拦泥必然结果。拦泥越多,淤地面积越大,经济效益越高。但目前有些规定对工程规模限制过死,不利于提高工程效益。
淤地坝的库容主要有滞洪库容和拦泥库容组成。对不设溢洪道采用库容制胜的淤地坝,根据小流域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需先将洪水暂时拦蓄在库内,因放水涵洞泄量都很小,集流期内的泄洪无足轻重,故泄洪库容即是防洪库容,也就是设计或校核是相应的一次洪水总量。滞洪库容不能用作拦泥,不能计算拦泥淤地效益,只有拦泥库容才产生经济效益。当坝址选定后,年来沙量就已基本确定,淤积年限就成为决定拦泥库容的主要因素。淤积年限越长,拦泥越多,淤地面积越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就越好。因此,建设淤地坝要增大效益,就必须强调淤泥年限不能太短。今后安排淤地坝时,不应该按建坝数量平均分配投资,而应按拦蓄泥沙单位体积或淤地单位面积等技术经济指标安排投资。
淤积年限有两个含义:一是总体规划的淤积年限,一般应按流域水土流失与坝系淤积“相对稳定平衡”所需要年限来考虑,它与上游的水土保持治理程度、工程质量标准、减沙效果等有关。根据有关资料集目前水土保持进展情况,要达到冲淤相对稳定平衡,坝系的淤积面积与流域面积之比需达到1:15,淤积年限50a以上。这就需要在选坝址时注意要有连续加高和达到相对平衡的条件。二是第一期工程的淤积年限,这是在规划设计时必须确定的。为使淤地坝真正起到“上拦下保”的作用,建一处成一处,初建工程的淤积年限最好为20~30a。根据无定河流域淤地坝资料分析,当淤积年限为30a,淤地面积之比约为1:30,10a一般洪水在坝地上的平均深度为0.96m,20a一般洪水在坝地上的平均深度为1.2m,滞洪时间均不超过24h。在这样的水深条件下,高秆作物一般影响不大,坝地保收率很高,农民对到期加高也容易接受。
3.淤地坝应采用同一防洪标准
既然兴建淤地坝工程的目的和作用都相同,就应采用同一工程等级和防洪标准,以避免在坝系规划布设时上下游发生矛盾。例如,在一条沟内需要布设2~3项工程,若上坝的总库容为50万~100万m3,下坝总库容为100万~50万m3,根据《GB/T16453.3——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上坝应按30~50a一遇洪水设计,50~100a一遇洪水校核。下坝设计标准为30~50a一遇洪水设计,100~300a一遇洪水校核。按此设计标准,流域内若发生100a一遇洪水,上坝洪水漫顶是正常现象,但对下坝来说,按控制的流域面积和校核的库容,工程不应发生问题,然而由于增加了上游坝的洪水,下坝很可能溃决。否则,下坝就得考虑来自上游溃坝洪水,加大防洪库容和工程投资。如果上下坝采用同一工程等级设计标准,就不会发生上述问题。或将下坝库容增加能容纳上坝洪水总量,提高下坝防洪设计标准。
4.关于土坝反滤体的设置
土坝坝址反滤体,对于蓄水的坝库具有降低坝体浸润线及孔隙水压力,改变渗流方向、防止坝下游坡角发生流泥滑坡和冻胀破坏等作用;在淤地坝转入正常运行后,由于库容不是经常蓄水,就显得无关紧要了。因此,淤地坝坝址反滤体的设置,也不能完全套用水库的概念,应根据筑坝土料的含黏土量大小、坝基透水不透水、地下水露头与否、坝基有无泉眼或承压水等情况来确定。根据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沟壑土坝”和大中型拦洪淤地坝运行情况分析及《陕西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手册》,对于坝基透水性大或筑坝土料为沙土或沙壤土的土坝,可以不设反滤体;对于不透水或透水性差,筑坝土料含黏土量大于10%的壤土和坝址岩坡地下水露头较高、坝基有承压水、泉水的水坝,则应设反滤体。
5.关于发挥工程效益时间问题
淤地坝的社会效益非常显著,工程一旦建成,就可发挥上拦下保和减少入黄泥沙的作用,但当地群众最关心的是直接的经济效益。由于骨干工程的淤积年限较长,等坝地全部淤在种植就显得远水不解近渴,特别是在工程刚建成的最初几年,淤地面积小,洪水深度大,很难利用。如何紧密结合群众治穷致富,发挥经济效益,是广大群众迫切希望和普遍要求解决的问题。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了大量的大小型淤地坝,其工程规模与现在的治沟骨干工程相近。群众对这些工程的应用经验是:“前三五好用水,三五年后好用地”。即坝建成三五年内,可利用工程拦洪蓄水。发展灌溉或养鱼,三五年后,由于淤地坝面积逐年扩大,坝地就越来越好钟了,在坝地利用上,根据关中地区洪水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特点,为了提高坝地的保收率,应把利用坝地的时间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坝地面积较小,应种植在7月10日前收割的早熟作物。中期淤地坝面积为流域面积的1/30~1/40,可种高杆作物,如玉米、向日葵等。后期淤地坝面积为流域面积的1/20~1/30,高低杆作物基本都能种植。
6.结束语
为了种好坝地,增加经济收入,还必须做到;(1)落实专管人员,认真管好工程。每年汛后,应及时将低于淤泥面以下的闸门提高开启高度,降低库内积水深度。再利用排除积水或长流水加人工措施,在坝地内使其拉出约1m深的沟槽,以利降低坝地土壤含水量,便于耕种。(2)每年洪水有大小,有大洪水的年份毕竟是少数,总的来说种坝地受淹年份少,有收成的年份多,因此耕种坝地不能怕洪水淹,要算大帐和总账,坚持年年耕种。
作者简介:
智能电网骨干技术以及应用分析 篇4
1 智能电网的概念
智能电网 (Smart Power Grids) , 即电网的智能化, 美国能源部曾经定义其为:“一个完全自动化的电力传输网络, 能够监视和控制每个用户和电网节点, 保证从电厂到终端用户整个输配电过程中所有节点之间的信息和电能的双向流动。”欧洲技术论坛则将这一概念描述为“一个可整合所有连接到电网用户所有行为的电力传输网络, 以有效提供持续、经济和安全的电力。”在国内, 相对权威的定义方式当属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定义, 该组织将智能电网表述为“以包括各种发电设备、输配电网络、用电设备和储能设备的物理电网为基础, 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技术、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等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电工研究所的定义中可以明确看出智能电网的若干特征。首先在于其可观测性, 即能够有效获取到电网工作过程中参与工作的电气设备状态数据, 以及相关的线路工作数据;其次在于其可控性, 即能够针对电网中的设备展开必要的调节;其三则是自动化, 重点关注整个供电网络中的系统综合平衡和优化, 以及对于突发状况的调整和自愈等, 除此以外, 自动告警以及必要的趋势预测等功能也会随着相应的计算技术的逐步成熟而纳入到智能电网的相关职能属性中来。
2 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讨论
从技术角度看, 参与到智能电网中的骨干技术主要包括空间信息技术、云计算、神经网络技术以及作为基础性的数据采集、数据库以及安全技术几个方面。
其中空间信息技术主要包括GIS、GPS技术系统, 能够为智能网络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 并且帮助其采集到的数据实现逻辑化。我国电力供给网络庞大, 枝节繁杂, 如果不综合当地的地理数据进行考虑, 就很难理解网络中反馈的数据含义。并且相应的地理数据库和卫星定位系统, 还能够帮助智能电网实现对于故障的更为精准定位, 在根据环境数据加强预测方面也有着突出贡献。对于云计算而言, 当前智能电网环境复杂, 微环境庞杂, 并且很多故障如果不能够实现即时处理就会造成更大供电损失。因此分布式的数据处理环境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在此基础上, 云计算为智能电网的计算在资源上提供了更多可能, 尤其是对于运行和监控以及数据深入处理的智能云技术, 对改善数据拥堵, 提升智能电网计算数据吞吐量都有着极大帮助。神经网络技术对于当前的智能电网而言仍然处于不断渗透的过程中, 这种技术能够以人的思维方式使计算机理解更多知识。作为一种能够赋予计算机思考能力的技术, 神经网络技术的成熟程度, 直接关系着智能电网的智能成熟程度, 神经网络技术越发达, 智能电网就越能将地理信息与电网工作信息进行综合考虑, 就越能发现供电网络中存在的问题。而从基础数据服务的角度看, 数据库技术和安全问题已经相对成熟, 当前的数据采集技术成为了发展的重点。更发达的数据采集技术, 对于电网中的工作状态数据以及整个网络所面临的环境数据都能够有效吸收, 而更为丰富的数据必然会提供更为坚实的决策基础, 最终提供更为准确的决策支持, 对于自动化的精准施行也会有所帮助。
3 智能电网的应用特征与结论
智能电网在应用领域与传统电网有着本质区别。这种以人工智能和高度自动化作为突出特征的信息化技术和供电网络结合的产物, 从电力的产生到配送以及消费, 各个环节都有着更优的表现。
对于电力生产环节而言, 我国幅员辽阔, 对于电力的需求也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 因此对于电力的生产而言, 当前也多采用了多种途径进行开展。无论是常规的水力发电或者核电站, 还是当前较新的风力发电站, 都存在有独属于其自身的工作特征和产电量。智能电网的参与, 能够帮助在稳定发电厂运行以及调节供电能力等方面有着调整, 实现更大范围内, 甚至整个系统中的稳定供电。
而对于电力的配给角度, 更大的配给范围和更长的输电线路, 以及在输电过程中所面对更为难多难以确定的环境因素, 都会成为配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单纯是系统内线损一项, 都会对配电效果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智能电网的参与能够更为精确的确定线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并且对于变电系统的维护也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平。
从电力消费环境看, 智能电网获取了大量的电力消费数据, 这样就可能会从两个角度影响电力的消费。其一在于帮助各个消费主体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方式方法, 在行业内部横向对比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的宣传, 可以达到节能和优化电力资源使用的目的。另一个方面对于电力消费状况的深入清晰了解, 还能够帮助实现对于电力供给网站发展规划的更多认识, 对于理智发展有着重要帮助。
摘要:文章首先就智能电网的相关概念以及其核心骨干技术做出了分析, 指出其技术特征和优势所在, 而后进一步就电力的生产、配给以及消费过程中智能电网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做出分析, 对于深入了解其应用特征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智能电网,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其燕, 秦立军.智能电网发展状况及其实现建议[J].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0 (3) .
[2]陈树勇, 宋书芳, 李兰歇, 等.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 2009, 33 (8) .
[3]张广鑫.智能电网的发展状况及其功能特点[J].广播电视信息, 2010 (5) :92-94.
[4]谢开, 刘永奇.面向未来的智能电网[J].中国电力, 2008, 41 (6) :19-22.
[5]李振峰.中美欧智能电网比较[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 (2) :30-31.
技术骨干培训班代表发言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来自济北公司的邢雨,很荣幸被选入参加这次的鲁明公司技术骨干培训班。
刚开始时,我以为会很轻松的度过这次培训,可在真正开始上课的时候技师严格的要求,以及同学们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深深的感染了我,使我也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中。我觉得,孟技师就像是我们得哆啦A梦,开始所学的知识专业性很强,在我们不理解的时候他总是有无穷的办法解决我们遇到的各种学习上的困难。
做骨干还是做心腹 篇6
如果我们略去电视剧《潜伏》中国共斗争的背景,你基本上可以在军统天津站几位高管的明争暗斗中看到自己办公室的些许影子。
站长吴敬中,在上面有根基沟通顺畅,在下面有威信知人善任,遇到大事沉得住气,体恤下属不推脱责任,刚柔相济,有人情味,除了贪财,基本算个不错的领导。情报处长陆桥山有靠山、有资历,对业务漠不关心,对官位百折不挠,心急之下屡出败招,自断前程。前行动队长马奎,野心有余,智力不足。心高气傲,竟然不把领导放在眼里,犯上作乱,最终命丧黄泉。至于主人公余则成,虽然洞悉人性弱点,明察职场秋毫,但因为有信仰、有使命,只能当作同志,不能看作同事,和其他人不具可比性。
我特别想说的是李涯这个人。李涯在延安做卧底败露,进入军统天津站,基本相当于职场能人跳槽来到新公司。虽然是上面挖来委以重任的角色,但他的到来打乱了原来的利益格局,威胁到了其他同事对升职的心理预期,即使他能够得到老板的信任和充分的授权,但来自同僚的敌意必然让他的工作环境异常的复杂。
如何能够在新的环境中站得住脚,李涯采用了他认为最简单有效的做法——让业绩说话,这是主流社会最拿得上台面的价值观。李涯相信自己的才能,相信他总会用自己的业绩证明一切,但别人不给他这个机会,入职两年,一事无成,面对同事的敌意,领导的不理解,备受挫折的李涯坐在办公桌前潸然泪下。
忠于组织,才干卓著,廉洁奉公,睡在办公室,吃在大食堂,除了工作没有任何业余爱好,在任何一个组织中,李涯们都是最理想的员工,但却并不都是每一位领导理想的下属。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那些担当领导职务的人大多是因为他们能够给组织带来更多的价值,而不是比其他人更忠实于组织。遇到吴敬中这样的领导是李涯的不幸,他们对员工的评价在于能够给自己而非组织的价值。余则成却洞悉这个职场潜规则,自然会成为领导的心腹。而李涯这样的员工虽然可以成为骨干,但永远不能成为心腹。骨干的意思是,在工作中你会得到充分的授权,承担巨大的责任,但在分享成果的时候常常被忽略。
骨干不能成为心腹来自于他们的价值优越感。由于自身价值的不可替代性,他们拥有不同于普通员工的心理特征及行为模式。他们的价值信条是为岗位负责而不是为老板负责。在一家小作坊或者几十人的小公司里,这两者往往是合一的,而在一家有多个管理层级的大型组织里,二者之间却有微妙的差异,李涯们认识不到这一点,把党国和站长混为一谈。
在一个管理上有问题的组织中,人们最好的趋利避害方法就是以老板为中心。而如李涯那些试图坚持原则,把组织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骨干员工们往往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不可避免地受到排挤,只落得在无人的角落暗自垂泪。
有入批判李涯的虚伪,否定他工作动机的正当性,并试图推导出李涯与一切反动派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李涯真的不是吴敬中,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都是小人物,没办法改变时局,但可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管理学家德鲁克说:“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所需要的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自己实现人生目标的工具。他要求能够通过工作在职位上发挥所长建立自己的地位;他要求企业履行社会对个人的承诺,通过升迁机会实现社会正义。”这段话可以非常好地解释李涯为什么在那样一个依靠潜规则运行的组织里也不放弃努力工作。李涯的悲剧在于他没有认真地去思考,自己现在所服务的组织已经不能够实现他简单的人生目标。
技术骨干 篇7
关键词:骨干教师,现实意义,地位,培养
骨干教师在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培养骨干教师应是职业教育学校教师培养的关键。
一、骨干教师的地位
近几年来,职业技术教育一线上精英辈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让人精神振奋,深受鼓舞。他们是教师中的骨干,在课改与教改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教改和课改不断深化、学校本位教研和培训工作不断深入的今天,骨干教师仍然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骨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直接影响着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方向,影响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质量和成效,所以骨干教师的问题应该引起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足够重视。
二、骨干教师的现实意义
深刻地理解“骨干教师”一词,它应该有两层内涵。一方面,从字面含义可以直接理解为骨干教师是“在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也就是说骨干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教育教学业务的精英。骨干教师是由基层学校到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逐层地评选认定的,是从教师的德识能绩责诸方面,从课堂教学、著述论文、教育科研、继续培训、学历发展、特殊贡献、传帮带作用等,教师综合行为素质各个角度全方位的考核评比基础上而诞生的。其业务的含金量科学地举证了“骨干教师”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从骨干教师监督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可以发现,骨干教师的业绩行为属于正在进行时态。它保证了骨干教师始终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与时俱进的教师群体。
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因为骨千教师是“学出来”的,是“干出来”。一个普通的教师经过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培训,个人的探索,以及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和教研活动的参加,每一次经历都是珍贵的经验,并且这些经验对教师自身、对教师所在的单位乃至我们整个地区的教育都是宝贵的财富。
三、骨干教师的地位提高
骨干教师是教育教学业务中的精英,要发挥他们的才智,就要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提高他们在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中的业务地位。保证他们有实施工作的权益,他们是新教学理念的实践者、领头雁,也应该是本地方本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监察员、督导员。
要提高骨干教师的地位,在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大潮中,使他们成为专家型的骨干教师;要壮大骨干教师的队伍,让骨干教师的引力更大,让教师们以“骨干教师”为荣。从而真正实现让骨干教师去影响一大批、一大片教师,调动高素质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加入到骨干教师的行列中来。使每一个教师都努力争当骨干教师,使所有的教师都成为教育教学中的精英与骨干,我们的骨干教师队伍就会不断地壮大,不断地推动学校和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发展。
四、骨干教师的培养
骨干教师评选制度在于发现和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促进职业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与提高。而骨干教师的“有效寿命”、“数量”与“质量”等问题,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精神面貌。直接关系到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及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1)学校应该为骨干教师创造良好的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保护他们健康地发展;给他们发挥和施展才能的空间,给他们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使他们的学习培训成为一种正常的研修行动。
(2)对于骨干教师的培养与保护,加强骨干教师的保护力度。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出台相关的文件政策、下达行政命令。将骨干教师的培训经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制度化,用以确定和协调骨干教师与相关部门的关系。
(3)骨干教师不是做课秀,要组织他们从理论上、理念上去更新和发展,去影响普通教师:专题讲座、经验报告、参与评课和对于普通教师的指导。丰富骨干教师的培训方式,科学、客观地提高骨干教师的素质,解放他们的业务思维和创造手脚,最大现度地让他们为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做出贡献。
每一年都要给他们创造成果展示的机会,写文著述、做课科研,提供更广阔的展示的与贡献的平台,对他们的作品和成果,创造向上一级申报和公开展示的机会。送课、公开、示范课、讲座、报告等等,打破证件评选的比例束缚,为骨干教师独辟蹊径。同时,对某一方面确实有建树和突出成果的骨干教师,应该有特殊的评价,而不必面面俱到。
五、骨干教师的管理
骨干教师评选制度在于发现和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因此说骨干教师应该是上当次、高质量,繁荣教师从实践能力到理论素质都明显地高于普通教师,并成为示范的人。至少是相对更为优秀的教师。骨干教师的产生原则应该是“优存劣汰”。
(1)骨干教师的考核,工作的任务应该是明确的,具体的,考核的方案应该是可操作的。工作的实施的情况有等级主管部门和职业教育学校共同掌握,同时等级部门应该不定期地深入学校、深入群众和一线,调研考核。
(2)骨干教师的思想素质与“骨干意识”的提高。骨干教师自身自强意识不够,创业精神淡化。树立骨干教师的新形象,提高骨干教师的真素质,增大骨干教师的权益,使骨干教师成为职业教育学校教师教学工作的靓点。在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严格管理,热情关怀,使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步入健康的正常轨道。因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就是学校和地方,乃至更大范围的教育教学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自身要求严格,骨干教师不是虚名,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优秀的教师、骨干教师。要有事业心、成就感和奉献精神。学无止境,教更无止境。是完善自我的一种追求。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是我们的权利,更始我们的义务。
技术骨干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专业成长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其中在教育领域为教育提供了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所谓信息技术环境, 它包括硬件的设施如多媒体电脑、投影、音响、网络设备等和与教学活动、管理、交流等相关的软件系统如校园网、局域网、办公软件、课件制作专用软件等。在这种环境下, 教育成本被降低, 能创造出理想的教学环境, 也能提供丰富的教学活动模式等, 使教育的特点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学习自主化、教学个性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以及教育虚拟化等。[1]所以无论从时代发展还是从教育的新特征来看, 开展信息教育, 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都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从历史经验来看,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 在于教师的态度、理念、水平等。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说过:教师是变革的动力, 在传授人类积累的关于自身和自然的知识方面, 以及在开发人类创造力方面, 教师始终是主要的责任者, 始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也就是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如果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 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以及科研中都起着核心骨干作用, 他们是学校的骨干教师, 教师的表率, 教学的指导, 是学校的中坚力量, 也是学校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骨干教师作为学校中某一学科的教学骨干, 他们不仅要本身专业发展, 更要引领本组教师的专业成长, 他们不仅要善于反思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而且善于学习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技术。所以, 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骨干教师的成长便是教育与技术发展的必然, 一方面利于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 另外也对其他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提供借鉴, 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 以提高整个教育教学质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骨干教师要快速成长, 就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环境对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 并使自己适应以及熟练驾驭。
二、信息技术发展对骨干教师的要求
1. 骨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将图书检索技能和计算机能集合而成的一种综合能力素质, 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 (Paul Zurkouski) 最早提出的, 而且他认为信息素养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此后信息素养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 成为信息时代最流行的用语之一, 但是对它的认识却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几乎是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定义。目前大家普遍认可的定义是美国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所界定的:信息素养是指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 它必须能确定何时需要信息, 并具有检索、评价、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信息素养是关于信息的综合能力系统。在信息化时代, 信息素养如之前的读写算一样是每个人所必需的, 它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等。其中, 个人的信息意识强弱直接影响到信息的吸收过程, 所以说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前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骨干教师要实现专业的突破发展首先就要具备灵敏的信息意识, 才能迅速吸收信息知识, 熟练掌握信息技能, 并将知识技能灵活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信息知识是指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各学科的骨干教师由于专业、时间的不同, 需要掌握与教学相关的信息知识, 如网络应用、相关软件、基本的系统知识等, 这也要与教师所在学校的信息环境密切联系, 要因时因地而宜。无论是信息意识还是信息能力, 最终都要落实到骨干教师的信息能力上, 即获取、处理、生成、运用等能力, 这是衡量信息素养的重要指标。此外, 在信息化条件下, 获得信息的途径更简捷, 内容也更丰富, 也难免出现了如黑客、网络安全、信息共享的版权、个人隐私、反动信息等等问题, 所以为骨干教师更应该注重信息伦理道德, 以身作则, 并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 让本组教师以及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好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
2. 骨干教师必须引领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此, 教师要是终身学习者, 受动者, 合作者与导师。[2]信息技术的发展, 知识爆炸及更新的速度加快, 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的必备修养, 终身教育成为必然。教师是最先感受到终身教育的, 教师已经不能依赖一次教育而终生受益, 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而不断学习。所以教师首先要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原来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 主要是作为传播者角色存在的, 他们将课程专家精选的知识传达给学生, 考试也无非是这些内容。这就使得教师的工作简单机械, 教师也容易放松自我继续学习, 教师工作往往被人认为只是重复复述而缺乏创造性, 教师的专业性也一直存在着争议。人类的知识浩如烟海, 选在教科书中的只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信息知识的爆炸更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仅凭陈旧的课本知识是很难培养出灵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这样在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过程中, 教师可根据学习时间、地点、内容的不同而自主设计与开发信息资源, 这既切合学生的实际, 也能真正体现出教师专业的自主性。骨干教师是本学科教学的权威, 他们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科的教师往往以他们马首是瞻, 所以, 在这一方面, 骨干教师当仁不让的要成为倡导者。即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3]。作为传播者时, 教师主要是课堂的主讲者, 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教师只需将所教知识提前准备即可, 这也限制了教师思维的发散及进取精神。信息技术环境下, 教师成为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设计与开发的资源也不能仅凭权威强行灌输给学生, 而是作为导师, 辅导、支持学生, 并与他们交流, 师生间平等的关系加强。
3. 骨干教师要尤其重视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方法、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对信息技术的态度等,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师生关系等都要有所改变。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仍是应试教育, 以权威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 是与信息技术发展在教育领域中的发展不相匹配的, 不利于教师成长, 也不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骨干教师首先要具备终身教育、个别化教育、创新性教育的观念, 以现代的教育观来认识教育的信息化[4], 给其他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
4. 骨干教师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兴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只教不研的教学只是原有经验的不断重复, 很难有所升华与突破, 所以, 教研对本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师专业发展都有着其重要的作用。骨干教师自己首先要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 并能“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保持专业的敏感性”[5], 这就要求骨干教师要具备制定教研计划、确定教研课题的能力, 特别是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 因此骨干教师必须自觉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 充实自己的理论修养, 让教育教学更符合科学根据。
5. 骨干教师的知识结构要实现多元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在短期内掌握大量的信息成为可能, 教学也很难仅仅局限在各个单独的学科内进行, 肯定要跨学科而且是多种学科整合, 因此, 单凭丰富的本学科知识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这样, 要想满足教学的需求, 就要求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如一个历史教师, 除了要掌握历史知识及计算机知识外, 还要涉及地理, 政治, 语文甚至数学, 农业等等知识。此外, 骨干教师要利用网络获取、交流、传递信息, 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才能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在教育信息化中, 中学生心理、人际交往、道德规范等都会发生某些变化, 如人际交往的淡化、性格的孤僻、各种网络道德问题等, 这些都是教研的重要内容, 这都要求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与教育, 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等。
信息技术环境给骨干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环境, 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那么骨干教师又应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条件更快速的成长呢?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 自我学习是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前提
骨干教师的能力与水平不仅依赖于他们对教育的热爱, 更重要的是他们成年累月的勤奋学习与实践, 为他们积累了深厚的知识底蕴, 才使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得心应手, 成绩斐然, 成为学校中的骨干。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 骨干教师仍会坚持自我学习, 不断超越自己, 这是骨干教师成长的基本前提。
2. 学校要具备相应的软件和硬件条件是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前提
信息技能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因此需要学校搞好软件、硬件建设, 营造一个有利于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良好外部环境, 否则, 教师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应用便会荒废, 也就谈不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成长。
3. 教学实践中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突破的主要途径之一
有学者认为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理念相整合应用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体现新型教师独特性的核心职业素养。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 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并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 而是互相融合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实现信息技术的目标也要实现学科的教学目标, 是“双向整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具备学科知识又要具备信息技术的知识, 要求是很高的。虽然我们在轰轰烈烈的喊口号要进行整合, 但是在实际中, 大家都在各行其是, 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说明什么是整合, 怎么整合才是科学合理有效的。就是说, 口号虽响但不具备操作性, 仍处在探索阶段, 需要有良好素质与能力的教师来承担这个重任, 骨干教师作为本学科的骨干自然是当仁不让地挑起这个重担。骨干教师努力在具体操作性问题上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信息技术与学科以及教育等的知识, 这一过程本身就是骨干教师成长的过程。另外, 骨干教师在探索中自觉承担承上启下的作用, 将专家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拉近, 不仅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 也促进了他们科研能力的提高。在探索整合的过程中, 骨干教师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都会有所增加与提高, 从而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达到最终的全面改革前, 肯定会出现更先进的技术, 这样又会发生某些变化。在这个不懈追求的过程中, 骨干教师要根据试验探索, 积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4. 信息技术环境下骨干教师成长的另一条主要途径是培训
高对改正自己错误动作的信心和果断性。在学习的过程中, 小组每位成员也可以相互提供学习建议, 激发他们参与体集体, 积极讨论的主动性。垫上运动的结束部分用小组评价法。
教师要让每个学习小组进行组内、组间的沟通交流, 互相交流学习心得。这里要指出的是, 在学习新内容时, 教师要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对动作学习方法的讨论和评价上, 这时候主要是让每个小组交流不同的学习方法, 这样可以引导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主动性。在一个内容学习的中期, 在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基本动作要领时, 所开展的小组评价法要注重在小组的合作上, 即主动地帮助和保护同学, 尽可能多地创造时间给学生进行交流。在学习的后期, 这时候的小组评价法就要对学习的效果进行总结, 着重引导学生的每一个观念, 在得到了同伴的帮助下, 自己心理上的变化, 安全感增加, 友谊增强, 在这样的情况下, 自己也学会了去主动帮助别的同学。
参考文献
[1]陈海仲.如何调动初中学生体育课学习积极性[J].中国科技信息.2005 (11) .
[2]王为民.体育教学与意志培养[J].福建学校体育卫生.1997 (3) .
[3]高平.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4]季浏等.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杨荣华.意志研究的缺陷和对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6]王文芳.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几种途径[J].河北教育.2001.
赵林 (1973—) , 男, 河南省西华县人, 硕士。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研究。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各国都十分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在培训的内容上, 原来主要是进行技术培训, 而且许多培训重复设置, 又没有相应的设备进行练习, 以至于培训成了完全的计算机知识的灌输, 不仅没有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还引起他们的反感。在教师培训中技术培训与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并开始探索更为合理有效的培训内容。在培训的方式上, 不论是以培训机构为基地还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 只要是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 都是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采取哪种培训方式, 要根据培训内容, 培训所需的条件等合理确定。
总之,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新的时空特点、新的途径、新的模式。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支撑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如何实现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校与老师、学校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和谐、高效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通过对信息技术下骨干教师的研究既有利于骨干教师本身的专业成长, 也有利于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向永.机遇与挑战:信息化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
祝智庭教授[J].中小学电教.2003,
[2]朱永海.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
[3]黄宇星.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与能力结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6) :122-124.
[4]李立新.教育信息化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建构[J].教育信息化.2004,
[5]周丽蕊, 黎炳学, 卫发昌.校本教研中骨干教师的角色定位与重塑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 0 0 6, (4) :3 6-3 7.
作者简介
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上接第293页
市。却有一些城区无法比拟的资源。如能因地制宜, 发动学生, 自己动手, 创造条件, 完全可以变弱势为优势, 保障一些课程的顺利开展。如关于生物学实验材料的来源问题, 一方面可通过发动学生到野外采集,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利用综合实践课或课余时间创建自己的生物园, 让生物园为生物学实验课提供材料。这样既解决了实验材料的经费问题, 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参考文献
[1]吴济清.把握教育发展走势,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J].教育财会研究.2000, 1:51-
[2]郑宏波.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 6:10-
[3]黄正新.别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J].青年教师.2005, 4:54.
[4]许丽英, 袁桂林.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调查与优化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 6:57-62.
[5]胡向东, 曹雪平.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与教育资源配置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
作者简介
张璇, 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生物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向永.机遇与挑战:信息化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祝智庭教授[J].中小学电教.2003, (8) :4-8.
[2]朱永海.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 (3) :110-112.
[3]黄宇星.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与能力结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6) :122-124.
[4]李立新.教育信息化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建构[J].教育信息化.2004, (2) :22-24.
技术骨干 篇9
1 加强思想教育, 注重观念引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士官思想行为发生了新的变化。有的技术骨干认为在部队相当于是找了一份稳定清闲的工作;有的看到昔日的朋友同学现如今事业有成, 生活安逸, 自己在部队生活单调, 管理严格, 心理有不平衡感和厌烦情绪;有的功利主义思想开始抬头, 人生价值偏移, 思想抛锚。针对技术骨干队伍中不断涌现的新的思想方面的问题和误区, 分队主官和各级管理者要加强思想教育, 注重观念的引导。一是要加强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反复抓, 人生观教育深入抓。各级干部要在平时的生活和训练中多参与到战士身边, 细心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 为官兵答疑解惑。二是对技术骨干, 要经常让他们参加教育, 观察其言行变化, 在教育面前一视同仁, 不允许有以为单位办事等理由逃避教育的现象。三是狠抓进步观、婚恋观、奉献观、消费观教育, 做好专题教育与经常教育相结合, 官兵教育与兵兵教育相结合, 采取课堂教育、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增强教育效果, 使技术骨干正确对待个人得失, 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念、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四是对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错误, 要循循善诱, 帮助他们卸下思想包袱, 纠正错误的做法。
2 严格日常管理, 注重方法疏导
没有严格的管理, 部队就没有战斗力, 要把建立正规的训练、工作、生活秩序立足在规章制度的落实上, 促进分队管理的条令化、制度化、法规化。采取研究与实践相结合, 强化组织管理、群众管理、自我管理, 增强自律意识。一是对技术骨干要信任不放任。有的主官认为技术骨干是老实肯干的人, 年龄较大、军龄长, 不会出什么问题, 或是认为他们为分队做出了贡献, 在违规问题上并不追究, 从而重使用轻管理。技术骨干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单位的安全建设, 主官对“能人”更要加大监管力度, 才能使的顺手、用的放心。二是及时发现不良倾向。技术骨干有的纪律意识淡薄, 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是“家门口”士官, 社会交往复杂, 个人私事请假多。主官要时时刻刻掌握骨干在哪里、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有什么需求, 对一些反常现象要有效的分析解决, 把握管理工作主动权。三是坚持照章办事。在基层修理分队个别骨干认为自己技术精通就可以了, 对单位的管理不重视, 有优越感和相互间的“攀比”心理, 对安排的任务有摆资格、讲特殊、谈条件、打折扣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单位作风松散、纪律松弛、思想松懈。主官要把握好分队正规化建设的方向, 作好表率, 依据条令条例统一正规管理, 从日常小事抓起, 定期组织考评和作风纪律整顿, 维护骨干队伍的纯洁性。对违规违纪问题按规定严肃处理, 绝不碍于情面姑息迁就。四是管教并举。指令式、高压式的管理方式能够取得一定效果, 但是, 在对如在驻地找对象、家属在部队附近租房子居住等关系骨干切身利益的问题上, 一味采取关、卡、控, 就会激化官兵矛盾。要抓好政策的教育和宣传, 堵疏结合。采取个人自查、群众评议、组织讲评的方式查找问题, 广泛开展对事故案件的讨论和士官述职, 引导技术骨干端正思想, 摆正位置, 自觉服从管理。
3 鼓励学习锻炼, 注重能力提高
管理的目的是提升战斗力, 保证任务的完成。主官要把管理与训练结合起来, 以正规的秩序和严格的管理提高训练质量, 以规范的训练和技能的提高增强管理的效益。一是尊重技术骨干。技术骨干大都经历任务较多, 实际经验丰富, 对战士的实际情况了解得清楚, 是分队的宝贵“财富”。主官要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能力, 多倾听骨干对单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改正工作方法, 纠正缺点, 从而调动骨干发现问题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分队范围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增强骨干的自豪感。二是鼓励学习。考虑技术骨干多学知识的愿望, 提供技术学习的场所, 购买技术资料, 拓宽培训渠道, 组织参加地方函授、电大、成人自学考试。三是搭好锻炼平台。以单位任务为牵引, 按照士官组训“五会” (会教, 会示范, 会管理, 会组织指挥, 会做思想工作) 要求, 把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与干好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把交任务、压担子和创条件结合起来, 利用车场日、野战勤务训练、应急抢修训练等时机, 通过让技术骨干组织专业训练和示范难点科目, 发挥他们的才智、磨炼技能、增长才干。四是以人为本, 激发工作动力。开展岗位练兵、专业比武, 增强技术骨干的危机感, 调动他们钻研业务激情和奋发进取的精神, 树立典型, 形成争先进、创一流的氛围。五是把技术骨干用起来。主官要赋予和尊重技术骨干对直接范围的管理权、执行任务的指挥权、对实施奖惩和“敏感”问题的建议权, 使技术骨干手中有权利、技术是权威、说话有分量, 发挥技术骨干在分队管理中的作用, 使主官放心、骨干尽心。
4 主动关心交流, 注重情谊培养
主官做到严爱一致, 以情管人, 官兵感情深一点, 技术骨干心思更向工作靠拢, 单位管理严一点他们也能接受。基层修理分队技术骨干主要面临着忧家庭、忧婚恋、忧后路的困难。主官要主动靠上去,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了解实际情况, 做技术骨干的贴心人, 增强技术骨干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安心本职、积极工作的动力。一是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 把为骨干该办的事办好, 骨干想办的事办到, 力所能及的解决其后顾之忧。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想办法给予一定照顾, 家属来队的要登门拜访, 家庭有涉法纠纷、子女入学难的要出面帮助解决。基层分队士官比例大、休假名额少, 技术骨干任务多, 主官要合理安排, 保证技术骨干的休假时间, 尽量把未婚大龄骨干的假期安排在节假日。主动把待转业和退伍骨干向地方用人单位推荐, 介绍他们在部队的工作表现情况。二是丰富文体生活。文体活动的开展要考虑是否满足大家的兴趣爱好, 在内容上要形式多样。三是构建和谐的内部关系。主官要协调解决好官兵矛盾, 营造团结协作、健康向上的氛围。各级在工作上多帮助、真扶持, 协调顺畅、心情舒畅, 才能齐心协力干好工作。
5 善于表彰先进, 注重激励效果
充分发挥先进的激励作用, 引导技术骨干向先进看齐, 通过奖励一个先进, 达到带动一大片的效果。一是在选取先进的标准, 要结合修理分队的中心任务, 服务于分队建设的需要。在能力上要体现爱学习、技能强, 在形象上要可敬、可学, 只要努力, 就能争当, 在内容上要有学习努力、训练刻苦、工作勤奋、尊干爱兵、吃苦耐劳等多侧面的先进。二是选取的时机, 要符合单位建设的形势。在不同的时期, 单位的工作重点各不相同, 适时的推出先进, 增强先进引导的时效性。三是对先进的表彰要及时。对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好的, 在任务完成后可以优先安排休假。对在年终评比中优异的, 在评功评奖、晋级上优先考虑。评选的过程和奖励的内容要公开, 让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增强骨干立足岗位争当先进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曹会智.车辆装备维修管理[M].天津:军事交通学院, 2005.
[2]王京朝, 方宁.军队管理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8.
[3]王吉鹏.实现管理者思维和员工动机契合[J].人力资源, 2009 (12) .
技术骨干 篇10
现有平煤信息网络设计于1997年, 1998年建成骨干部分。该网络主干为单模多芯光纤通道, 采用TCP/IP网络协议, 拓扑结构为星型。2000年, 初步形成了以集团机关信息楼为中心, 以十矿和六矿为东部和西部区域汇接节点的计算机骨干网。该网络中光纤覆盖了集团公司主要18个基层生产单位, 128K带宽综合业务数字网 (即具ISDN功能的矿区通讯网) 覆盖了全矿区。2002年, 整个系统是在原有的网络系统基础上进行改造, 充分考虑整合利用了平煤集团通讯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的现有网络资源, 将原有的百兆网络升级到千兆, 通过7个二级节点连接集团公司65个二级核算单位。但随着应用系统及接入单位的增多, 平煤集团现阶段骨干网已不能满足集团的快速发展需要。
2. 平煤集团骨干网建设需求分析
平煤集团计算机骨干网络系统是平煤集团的信息平台和信息的枢纽, 需要建成一个高效、可靠、稳定、安全的骨干网络系统。满足集团公司及各个二级生产单位的办公、生产、财务、销售、物资、瓦斯监测等应用系统的需求。
该网络应是基于目前成熟的技术, 以网络的可管理、可扩充、可运营为基础, 为企业的各种应用提供全面服务的网络, 在网络上保障企业的各种应用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提供一个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基础环境, 从而提高企业办公效率和生产力水平。
3. RPR传输网技术介绍
弹性分组环 (RPR) 技术是一种在环形结构上优化数据业务传送的新型MAC层协议, 能够适应多种物理层 (如SDH、以太网、DWDM等) , 可有效地传送数据、话音、图像等多种业务类型。它融合了以太网技术的经济性、灵活性、可扩展性等特点, 同时吸收了SDH环网的50ms快速保护的优点, 并具有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环路带宽共享、公平分配、严格的业务分类 (COS) 等技术优势, 目标是在不降低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提供更加经济有效的城域网解决方案。
3.1 RPR技术的主要特点可归纳如下:
(1) 传输带宽的有效复用
RPR技术利用两个反向旋转的环来控制数据业务量, 特别是采用了空间重用协议Patial Reuse Protocal, 简称SRP) 。空间重用是指在空间上没有重复的业务流, 各业务流可以互不影响地利用各自的线路带宽。简单地说就是正常情况下, 数据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最短弧上传输, 并在同一时间内可以有多个节点相互通信。这样, 多个节点可以同时收发分组, 提高了环带宽的利用率, 特别在环上节点数较多的情况下, 带宽的利用率改善尤为明显。
(2) 快速的环保护倒换 (50ms) 功能
RPR传输能够提供50ms的源路由保护, 正常情况下, RPR的两根光纤都是工作光纤。当发生光纤中断或节点故障时, 节点光纤入口物理层设备检测到错误, 并将该信息通知MAC层, 把故障路径方向的数据流切换到反方向光纤;同时发出一个控制信令分组通知其他节点, 其余节点收到这个控制信令分组后, 也把所有业务转移到有效环上。RPR的这种基于源路由的保护倒换机制, 可以实现把数据转换到最佳路径上去。在保护切换过程中, 会按照业务流的不同服务等级决定倒换次序和带宽分配策略。
(3) 拓扑的自动发现
即环上各节点均知道环上其他节点的识别号以及相应的连接关系。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或者当RPR光纤环在初始化过程中加入或者删除节点、某节点失效或光纤中断而引发环保护倒换时, 环上的节点向单环或双环上发送拓扑发现分组来实现自动拓扑发现功能。
(4) 接入控制与公平算法
由于RPR环的统计复用性质, 其带宽的管理和控制是分布式的, 即有各节点的控制算法来集体确定。为保证各节点的业务均有平等享有带宽的权利, 公平算法应使各节点入环的业务在存在竞争的情况下机会均等。同时为保证业务传输的QOS, 在进行接入控制时可根据IEEE802.1p, 设立各业务等级 (COS) 队列, 以保证各点的高等级业务优先于低等级业务。
(5) 简单的业务提供
RPR的目标之一是分布式接入。分布式接入、快速保护和业务的自动重建为节点的快速插入和删除提供了即插即用机制。RPR也是一项在环内使用共享宽带的分组交换技术, 每一个节点都知道环的可用容量。在传统的电路交换模式下, 全网络型连接需要 (n^2-n) /2 (n的平方减去n的差除以2, n为节点数) 个点到点连接, 而RPR只须一个与环的业务连接, 简化了工作。
3.2 RPR技术在城域传送网中的应用
由于通信网络运营商的竞争重点已经从骨干网转向了城域网, 建立高效经济的支持多业务的城域传送网已成为各大运营商的共同目标。鉴于RPR技术具有众多优势, 近年来许多国内外传输设备厂家都在其MSTP设备上开发内嵌RPR功能, 于是RPR技术逐渐走进城域传送网的领域, 并成为热点之一。
3.3 RPR的实现方案
RPR的具体实现方案可以分为三类:独立式的基于2层的RPR实现方案;基于路由器的单RPR实现方案;基于MPLS的RPR实现方案。
对于这三种RPR的实现方案, 均有厂家推出相应的产品。独立式的基于2层的RPR实现方案主要适用于IP城域网的接入层和汇聚层, 是目前最成熟的一种解决方案。有的厂家将多协议标记交换 (MPLS) 技术、时钟同步技术、CWDM技术和电视视频广播技术与这种2层的实现方案结合在一起, 从而提供面向IP优化, 并同时支持TDM业务的宽带多业务解决方案。
另外, 有的厂家推出的基于2层的RPR产品具有很强的组网能力, 可以支持线性、相切环、相交环等拓扑以及双节点互连 (DNI) 跨环保护等, 这些增强功能的基于2层的RPR产品可以应用于小城市中的IP城域网的核心层。
4. 平煤集团骨干网系统总体设计
4.1 网络结构与设计
平煤骨干网整个网络组网设计方案分为2层:传送层和路由层。传送层采用RPR技术提供环路保护功能和带宽提供功能。路由层提供IP层路由处理和三层以上的交换。整个宽带解决方案结合RPR数据传输组网的优势及核心路由器的强大的路由处理能力而设计的一套完整的组网方案。
网络设计层次示意图:
平煤骨干网宽带网络拓扑结构:
4.2 数据传输层设计
数据传送层分为2层结构:骨干层和汇聚层, 骨干环采用2.5G RPR, 汇聚环采用2.5G RPR。
传送层设备主要提供环路保护、带宽管理功能, 传输层网络采用2层结构, 可以发挥RPR技术协议在数据传输中的全部优点, 例如各节点间的公平带宽分配, 突发带宽承诺等。系统采用“无单点故障”设计。当光纤发生中断或单点故障时, 不会造成网络其他部分的业务受到影响。
骨干层传输层的功能主要是实现骨干网络之间的数据的稳定可靠传输, 考虑的重点是冗余能力、可靠性、不同业务的隔离度以及强大的二层透传能力, 提供与各种终端设备相连的物理接口, 成为能够高效承载各类数据业务的综合平台。
4.3 集中式路由解决方案
核心路由器+三层交换组建企业网
建议, 对于平煤的网络采用集中式路由, 在核心节点放置两台高端核心路由器, 在各汇聚站点放置三层交换机做三层交换组网, 提供高效路由控制, 快速、大容量的企业网数据交换;RPR组建传送层构建设光纤网络, 提供50毫秒保护的网络鲁棒性、路由与物理光纤网络相对独立和优越的二层业务特性。
4.4 RPR骨干传输加集中式路由组网特点
独立的传输层
―RPR传输层相当于一个开放的传输平台, 可以配置不同性能、不同要求、不同厂家的各种二层和三层的设备, 可以任意增加新的业务而没有限制。
――独立的传输层可直接承载TDM、视频等实时业务
RPR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能传送实时的数据包, 能够直接承载TDM和视频等实时性要求特别高的业务。这些业务在三层路由器上是无法实现的, 这类业务, 对主要提供因特网服务的公众数据网不重要, 但对于企业内部网却更重要。
独立的传输层设备使系统兼容性和扩展能力大大提高
由于平煤信息网设计了专门的骨干网, 骨干网的传输速率可不断升级, 而路由终端也可以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不断扩展路由处理的能力和容量, 并可以随时选择不同的路由器和交换机。就象程控交换机在语音网中不断扩展一样。
独立的路由层
在集团总部放置核心路由器, 核心路由器通过2个GBE口与RPR设备相连, 可以充分满足未来作为运营商的业务开展的路由需求。
在其它三个一级骨干节点和9个二级骨干节点采用已有的路由器或者新的路由器提供路由处理, 通过GbE口与RPR设备相连, RPR设备2GBE下联汇聚交换机。
采用独立的路由层使整个网络的路由的稳定性大大增加, 而路由能力却没有减弱, 如此组成超强路由能力的三层路由网络可以承载500万人同时上网的路由能力, 足以满足运营商的路由需求。
5. RPR技术的应用前景
RPR在传输以数据为主的业务时, 其带宽利用率与SONET技术相比可提高2-8倍, 同时快速的环保护倒换及相应的QOS机制又保证了数据业务传输的性能质量, 使其成为面向数据的城域网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随着RPR技术的不断完善, 其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摘要:骨干网传输系统是企业网的核心组成部分, 骨干网的设计实施是信息化推行的首要任务。本文对基于RPR技术的骨干企业网搭建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详细设计。
关键词:数据传输,RPR,路由
参考文献
[1]路由器原理与应用/魏亮编著出版发行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10
[2]路由与交换Lu You Yu Jiao Huan/ (美) Rita Puzmanova著;黄永峰, 周可译eng出版发行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3]组播路由协议设计及应用Zu Bo Lu You Xie Yi She Ji Ji Ying Yong/岩延, 郭江涛等编著出版发行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4]城域以太网Cheng Yu Yi Tai Wang/ (美) Sam Halabi著;邢京武, 陈晓筹译出版发行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年轻骨干的“淬火炼钢” 篇11
前不久,由于业务扩张需要,公司要在外地另设一个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的负责人必须能够按照公司的产品战略,独当一面地做出研发决策。我把手下的几个技术骨干,在心里过了好几遍筛子,感觉王刚是主要的候选对象,因此专门把总工找来进行磋商。
总工是个稳重踏实的中年技术专才,相信搞技术的必须能“板凳坐得十年冷”他听了我的想法,没有直接反驳,只是慢慢地说:“王刚肯定很能干,但他现在意气飞扬,聪明外露,我觉得还要经过一番磨砺,才能放到那个位置上去。”
“现在竞争非常激烈,传统的人才培养、考察、选拔的方式,可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果我们再用‘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方式来打磨王刚这些年轻人,很可能会把他们逼到对手的怀抱。”我有些担忧地质疑。
“我觉得眼下王刚绝对是个聪明小子,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也能发挥得很好,但要到另一个研发中心去独当一面,可就不是靠一些聪明点子能做好的。”
总工的话让我看清了未来的风险,但面对发展机会,有雄心的人应该未雨绸缪,而不是因噎废食。
在我看来,每个潜在的人才都像一块生铁,在实际工作中的成长方式,大约可分为两种:一是百炼成钢,即用日常工作中的问题不断磨砺他,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比较适合于传统的制造业: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有意识地“淬火”,将处于白热化的“生铁”猛然浸到冷水中去,从而改变材料的特质,使它更坚硬,抗压能力更强。
对于这两种方式,我认为“淬火”更加适合我们这个行业的特点。
那么该如何对他进行“淬火”呢?
三天后,我特意列席研发部的工作会议,对王刚小组出现的进度延误,表示出非常的不满,并当场撤去他的负责人职务,指派他到客服部担任维护工程师,让他惊愕得说不出话来。
看着王刚颓然离去的背影,我深深感受到他满腔的愤懑和失落,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隐隐的怜悯和不安。但这点情绪很快被另一个声音压倒了;人总是要经历风雨才能成长的,“淬火”就是这样,当烧红的铁块投入冷水时,会“嘶嘶”地冒出白腾腾的热雾。
工作会议结束后,我示意总工去对王刚进行必要的安抚:我要做的是“淬火”,而不是把铁块扔进水里放任不管,那样再好的铁块也会生锈的。
晚上,总工回来和我聊王刚的反应:“他觉得很没面子,非常震怒,想马上请假辞工。”
“嗯。”我不置可否地点点头:王刚的心在痛苦地嘶叫,这也是“淬火”的一道正常“工序”。
“我很努力地激励了他一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嘛,这点委屈怎么都受不了呢?我也跟他说做维护工程师这段经历很重要,公司也很看重他,如果他通过这段磨练,会有更多的机会,好歹让他愿意扎扎实实地干了。”
总工这么多实在的话,让我觉得他这红脸唱得有些过,也许会使“淬火”的效果打折扣。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现在是竞争社会,我们必须面对其他企业对王刚的吸引,如果一次逼得太狠,让王刚对公司“恩断义绝”,那就把一块上好的“材料”白白送给了对手。
10天后,我在电梯里碰到王刚,他只是礼貌地打了个招呼,没有像过去那样快人快语地和我谈他的想法。
“怎么样,做维护工程师的感觉如何?”我主动表示了有限的关心。
“整天给客户解决故障,修补软件的漏洞,还是挺繁琐的。”王刚有些黯然地回答道。
我心里微微一笑:要磨炼的就是让你不怕繁难,把事情做对做好嘛。但在走出电梯前。我还是从侧面给了他一丝希望:“王刚,以你的智慧和能力,能做个最出色的维护工程师吗?”
“什么是最出色的维护工程师呢?”王刚的眼睛陡然变得明亮起来。
“你说呢,这肯定也有个标准吧?”我知道这些年轻人都崇尚“竞争、流程、标准”这些先进理念,就有意给他留下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
又过了五周,总工高兴地告诉我,王刚为客服部设立了一套新的维护流程,使平均故障处理时间缩短了20%。
听到这个消息,我真的像打赢了一场大战役那样高兴。因为这次“淬火”试验的成功,也许能够推动公司形成一个“淬火”流程,那样就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经过考验的中层骨干,从而使公司,保持高度的竞争力。
当我和总工磋商完毕,找王刚来谈他的新职位时,我发现他已褪去了毛躁和青涩,显得更加沉稳和干练。我想,这种双赢的局面是最令人满意的。
技术骨干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 男14例, 女10例;年龄6~13岁, 平均8岁。其中1例为开放性骨折 (Gustilo~AndersonⅠ型) , 其余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17例为车祸外伤所致, 5例为跌伤, 2例为高处坠落伤。2例为多发伤, 其中1例伴有脾破裂, 急诊行剖腹探查脾切除术;另外1例伴有大脑蛛网膜下腔出血。骨折类型:8例为斜型, 8例为横断型, 5例螺旋型, 3例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20例为股骨中段, 2例为股骨远段1/3, 2例为股骨近段1/3。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皮牵引, 待完善术前检查后行手术治疗, 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4 d, 平均7 d。
1.2 手术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后, 患儿平卧于whiteman骨科牵引床上, 用铅板、铅帽保护患儿头颈以及生殖器。术前根据X线摄片, 选取2根直径合适的钛制弹性髓内钉 (钉的直径应该是骨干最狭窄处髓腔的40%) , 预弯成长弧形弧度, 拱高约为骨髓腔的3倍, 弧的顶点应位于骨折区。对于22例股骨中段和近端骨折, 采用逆行插钉, 对于2例股骨远端骨折采用顺行插钉。
逆行插钉:在X线透视定位下, 在股骨内、外侧髁上作一小切口, 分离至骨膜, 在离股骨远端骺线近侧约2.0 cm处用骨锥开孔, 向远侧倾斜成45°角进入骨髓腔。然后先在一侧插入1枚弹性髓内钉, 敲击髓内钉至骨折线水平 (不要过骨折线) , 然后敲入对侧髓内钉至骨折线水平。在X线透视下, 牵引复位患肢, 纠正骨折断端明显的成角和短缩畸形, 复位满意后, 同时敲击双侧髓内钉通过骨折端, 到达股骨近端骨骺下方的松质骨内。顺行穿钉则进钉点位于大转子下方的前外侧或大转子侧方, 同法敲入2枚弹性髓内钉至股骨远端。钉尾轻度折弯, 约1.5 cm于骨外。
术中闭合复位骨折断端时, 可在X线透视引导下, 在骨折部位经皮插入1枚斯氏钉, 撬起骨折端以纠正前后成角畸形, 也可以用“F”型复位器帮助矫正成角畸形。1例骨折闭合复位失败, 采用了有限的切开复位。术中内外侧成角和旋转畸形尽量矫正。插入髓内钉后, 将患者从牵引架上放下, 纵向叩击足底或者膝部, 有助于压紧骨折, 减少骨折分离。最后活动患肢, 以判断骨折的稳定性。
1.3 术后处理
患者术后均早期功能锻炼患侧膝关节和髋关节。根据术后X线片提示的骨折愈合情况, 决定其下床部分负重活动的时间。其中20例术后约6周下床患肢部分负重锻炼, 2例粉碎性骨折的病例术后3个月才开始部分负重锻炼。所有病例均行影像学随访直到骨折愈合, 临床观察下肢不等长、旋转及成角畸形。
2 结果
手术平均持续70 min (50~90 min) , 平均住院8 d (6~14 d)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6~30个月, 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一期愈合, 愈合时间6~16周, 平均愈合时间约10周。无术后感染、骨不连、断钉、骨骺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发现膝部钉尾激惹皮肤导致轻度疼痛, 在内固定取出后症状消失。
术后测量发现7例肢体不等长情况, 其中3例患肢短缩, 4例患肢延长, 但均在1 cm内, 对患者的行走无明显影响, 在随后的随访中发现肢体不等长现象得到纠正;1例存在约5°的旋转畸形, 但对患者的行走无影响;没有明显成角旋转畸形出现。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3。
3 讨论
3.1 儿童股骨干骨折传统治疗方法的弊端
对于低龄儿童 (小于4岁) , 股骨干骨折多予石膏或者牵引等保守治疗, 但是对于大龄儿童, 保守治疗会造成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肢体不等长等情况, 且长期的制动势必造成关节僵硬。另外, 长时间的牵引或者石膏固定, 会使儿童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闭塞, 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1]。所以对于大龄儿童, 手术治疗可能是必需的。
传统的切开复位接骨板固定需要行广泛的切口暴露骨折断端, 手术创伤大, 感染危险高, 而且大量剥离骨膜可能造成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传统的成人髓内钉技术则会破坏大转子部位骨骺, 造成骨骺早闭;同时, 手术过程中可能破坏骺外侧动脉, 从而造成股骨头的缺血坏死。所以传统髓内钉只适用于骨骺已经接近闭合的儿童。
3.2 微创弹性髓内钉的优势
为了克服传统手术的缺点, 20世纪80年代, 法国南希地区的医生设计并运用了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中段骨折[2]。弹性髓内钉在远离骨骺的部位插入, 所以不会破坏股骨的骨骺。而且, 弹性髓内钉能提供骨折足够的稳定性。2枚髓内钉在髓腔内形成三点支撑固定 (穿入点、骨折点、髓内钉头部) , 产生足够的弹性稳定力, 以抵抗骨折的成角力、轴向压缩力和旋转力[3], 实现肢体的早期功能锻炼。另外, 弹性髓内钉通过微创技术植入, 能有效保护骨膜, 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弹性髓内钉允许骨折端存在稳定的微动, 从而有利于骨痂的形成。临床应用研究表明,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可取得好的结果[4]。
3.3 弹性髓内钉适应证的选择
正确选择弹性髓内钉的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于骨折的类型, 弹性髓内钉最适用于股骨干中1/3的横型或短斜型骨折, 对于长斜型及螺旋型骨折也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对于股骨干的粉碎性骨折, 弹性髓内钉固定的稳定性稍差, 如果选用弹性钉固定, 则建议不要早期负重活动, 或者甚至给予外固定保护。本组病例中3例为粉碎性骨折, 术后稳定性稍差, 予卧床休息2个月, 随访摄片证实骨折愈合良好后再下床活动。
对于骨折的部位也有要求, ESIN最适合于股骨中1/3部位的骨折, 对于很靠近股骨近端或者远端的骨折, ESIN无法提供其足够的稳定性, 可造成内固定的失败。所以, 对于股骨近端或者远端的骨折, 我们不使用ESIN钉固定。
对于患者年龄的要求, ESIN治疗股骨最适合于5~12岁的儿童, 对于小于5岁的儿童, 保守治疗为最佳的选择。而对于骨骺接近闭合的大龄儿童, ESIN稳定性不够, 失败率高, 应该选择成人髓内钉[5]。
3.4 微创闭合复位技巧
微创是ESIN的一大优点。本组病例均先采用微创闭合复位技术实现骨折的功能复位。我们建议将患者置于骨科牵引床上手术, 这样有利于骨折的闭合复位和术中的插钉。在铺单前先行患者的牵引, 以纠正骨折的短缩畸形。当2枚弹性钉先后进入髓腔, 头部到达骨折线的位置时先不要通过骨折线, 此时, 复位骨折, 纠正成角畸形后, 再将2枚钉同时敲入, 通过骨折线。我们在术中发现, 如果在骨折成角畸形尚未纠正之前, 1枚弹性钉先通过了骨折线, 那么将会影响骨折复位, 另外1枚弹性钉将很难进入对侧髓腔。
如果骨折复位困难, 特别是存在前后移位, 我们的经验是通过1枚斯氏钉经皮插入骨折端, 将向后移位的一端撬起, 帮助复位。有时候闭合复位失败, 则可能是骨折断端嵌入了软组织, 则可以行一个小切口, 清除骨折间隙的软组织, 用骨膜剥离器撬拨复位。本组1例病例闭合复位失败后采用了小切口的切开复位。
另外要注意的是, 在髓内钉越过骨折线到达干骺段之前需要纠正旋转移位, 否则, 残留的旋转畸形将很难纠正。最后, 我们常规在插入弹性钉后, 放松牵引, 并可轴向敲击足跟部位, 以压紧骨折断端, 尽量避免骨折的分离移位。因为, 骨折的分离移位可造成骨折的高不愈合率。
3.5 弹性钉植入的技巧
弹性钉的稳定性来源于三点固定原则, 所以, 弹性钉预弯的弧顶对骨折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6]。本组病例弹性钉弧弯拱高约为骨髓腔的3倍, 弧的顶点应位于骨折区, 并且两钉的弧顶一致。如果预弯的弧度过小或两钉弧度不同可造成髓内钉的弹性稳定力不足, 导致骨折的移位。同时, 选取合适直径的髓内钉也至关重要, 如果弹性钉直径过细, 则直接导致骨折的不稳定, 如果直径过粗, 会造成插入困难。我们选择钉的直径以骨干最狭窄处髓腔的40%估算, 若介于2个型号之间则取直径较大者。如果术后发现骨折不稳定, 则建议晚负重, 必要时需要外固定保护。
最后注意, 钉尾不可留的过长, 而且折弯不可过大, 否则可造成钉尾刺激皮肤疼痛。本组钉尾留约1.5 cm, 但仍有1例病例出现钉尾巴刺激皮肤疼痛, 可能是钉尾弯曲过大所致。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弹性髓内钉技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方法、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8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儿童股骨干骨折24例, 男14例, 女10例;年龄6~13岁, 平均年龄8岁。均采用微创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观察临床疗效、骨折愈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本组术后随访6~30个月, 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 骨折愈合时间6~16周, 平均愈合时间约10周。2例发现膝部钉尾激惹皮肤导致轻度疼痛, 在内固定取出后症状消失。无术后感染、骨不连、断钉、骨骺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创弹性髓内钉技术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具有创伤小、保护骨骺、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微创,弹性髓内钉,儿童,股骨骨折
参考文献
[1]Houshian S, Gthgen CB, Pedersen NW, et al.Femoral shaft fractures in children: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in31cases[J].Acta Orthop Scand, 2004, 75 (3) :249-251.
[2]Ligier JN, Metaizeau JP, Prévot J, et al.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of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in children[J].J Bone Joint Surg (Br) , 1988, 70 (1) :74-77.
[3]Hunter JB.The principles of 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in children[J].Injury, 2005, 36 (Suppl1) :20-24.
[4]李卫国, 李健, 黄明利, 等.闭合复位经皮髓内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 23 (6) :514-515.
[5]Hunter JB.Femoral shaft fractures in children[J].Injury, 2005, 36 (Suppl1) :86-93.
【技术骨干】推荐阅读:
技术骨干竞聘稿06-03
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08-01
2016骨干技术员自我鉴定09-08
全省苹果贮藏技术骨干培训班在澄城召开09-08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08-25
护理骨干05-30
骨干作用06-11
骨干引领06-16
国家骨干07-13
骨干工程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