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

2024-08-08

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共9篇)

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 篇1

论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正误及其对人格心理学的影响

毋庸置疑,人格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在某种意义上,性格等同于人格。面对相同的一件事,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决定与选择,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不同的人格。而正是这些不同的决定主导了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人格之于一个人的成功与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格心理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格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在整个心理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为心理学其他领域提供了基础知识。比如,心理咨询、教育心理学,司法教育学等等。不仅如此,心理学也为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理论与应用性知识,如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除此之外,人格心理学还能够帮助人们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人格心理学能事每个人了解自我,理解他人,完善自己,塑造健康人格。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新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而拉帮结派,扩军备战。而在心理学学术界也是一片争论,结构主义与机能主义激战正酣,行为主义蠢蠢欲动。就在这时,在奥地利,一位犹太人在心理学领域掀起了一场疾风暴雨般的革命,创建了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永远都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的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这位叫做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被尊为人格心理学的鼻祖。众所周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和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尽管他们后来与弗洛伊德产生了严重分歧,甚至于为此而绝交。但他们的理论都受到了弗洛伊德的深刻影响,所以也将他们当做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成员。尽管精神分析学派(主要是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不仅当时,甚至至今都无法被人接受,但精神分析学派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巨大影响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与实践都值得在人格心理学史上大书特书。他们的理论像星星一样照亮后来人前行的脚步。下面我们就具体的对精神分析学派关于人格的思想、观点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要谈的是人性哲学这个主题,弗洛伊德主张人性本恶。我十分反对性恶论,我坚定地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是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造成的。让我们追溯历史,将目光投向19、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让弗洛伊德对人性产生了怀疑,于是他更加坚定了人性本恶的错误思想。

关于人格动力。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或驱力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他将本能划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并认为所有与生命的维持、发展和延续有关的本能都称为生本能,生本能具有正向的、积极地、建设性的作用,其中性本能是主要成分。我赞同生本能有正向的、积极地、建设性的作用这一观点,但不认同性本能是主要成分。弗洛伊德之所以如此重视性对人的影响与他从事的工作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精神病医师,他在接触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后,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接受他的催眠或者自由联想法治疗时都会涉及到性。可毕竟这些患者都在精神或心理上有残缺,而大多数人却没有精神疾病或者说就算有也尚未达到需要专业的治疗的地步。而显然弗洛伊德也无法证明他们的性本能。至于弗洛伊德的死本能,我认为那是不存在的。弗洛伊德提出死的本能是用以解释某些黑暗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如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攻击及杀戮等。我认为这些并非人的本能,这些现象的产生只不过是因为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心理失衡。为了满足需要,实现心理平衡的恢复,人们才做出了这些举动。

人格成因。在遗传与环境哪一个对人格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上,精神分析学派更倾向于遗传。关于遗传因素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家族史或家谱法、双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也有力的证明了某些人格特质确实受到遗传的影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环境尤其是教育对人格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我认为,个体的人格主要是取决于遗传还是环境因人而异。我们可以将个体依据他们对环境的敏感程度划分为敏感型和迟钝型,迟钝型的人对环境的刺激作出的反应冷淡,他们的人格一直受到遗传的束缚,很难突破。

人格改变。弗洛伊德对此持消极的态度,他认为人格是很难改变的。我认为人格通过教育、治疗是可以改变的。在人格改变的因素中,自我主观努力是较为重要的,也就是说,外因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

关于人格理论的向度。对于吉尔和兹戈尔提出的九个理论向度,精神分析学派都有自己的观点:

1.自由论——决定论。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认为个体行为由其内在驱力所控制,个体不能觉察这种力量,是“决定论”的支持者。而人本主义学着罗杰斯则持相反看法,对于这个问题,我赞同罗杰斯的观点,我相信人类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使我们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我们是“自由”的。

2.理性——非理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强调非理性的作用,我赞同认知心理学派的观点,相信人是理性的。

3.整体论——分析论。整体论主张将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作为一个临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主张这种方法。虽然说整体论与分析论在人格研究中都非常重要,但是我认为还是更应该坚持整体论,毕竟人格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

4.遗传论——环境论。这个前文涉及过,弗洛伊德的本我概念更依赖于遗传因素。

5.可变性——不可变性。弗洛伊德一直非常重视童年经验,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他5岁时就已经形成了,其潜在的人格结构再也不会发生变化。我不认同他的这种观点,我认为人格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人总是会变的,许多人格特质无法适应这个社会,拥有这些人格的人为了生存下去就必须改变,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即使已经步入青年,仍然有改变自己人格的可能性。

6.主观性——客观性。对这个的争论精神分析学派很少涉及。7.主动性——反应性。对这个向度的争论主要是由认知学派和行为主义者展开的。

8.均衡性——不均性。弗洛伊德持均衡性的观点,他倾向于重视个体维持均衡状态的动机,认为个体的某种缺失就会产生某种需求,导致陷入紧张状态,于是个体将采取一些活动,以取得满足,使个体恢复到均衡状态。

9.可知性——不可知性。这个问题是从哲学延伸出来的。作为哲学的两大基本问题之一,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也是历来为哲学家们所争论的。在心理学层面上主要是行为主义学派与现象学派的争论。

总之,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几乎涉及到了人格心理学的每个方面。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书写了个人格心理学史册上最重要的一页!

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历年以来收治的心理疾病患者80例,通过两位资深知名主治医师诊断,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1],80例患者排除了其他干扰因素,均符合此次研究标准。80例患者中,男35例,女45例。年龄17~56岁(其中<25岁患者有45例,占56.2%;25~35岁患者有24例,占30.0%;35~45岁患者有8例,占10.0%;年龄>45岁患者有3例,占3.8%)。文化水平从小学、中学、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患者的例数分别为5、40、10、12、13例。婚姻状况已婚30例,未婚50例。80例患者中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有55例,抑郁症25例。

1.2 治疗方法:

通过药物和心理疏导两种方法进行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指让心理患者服用原抗精神病药物,患者摄入的药量达到治疗量以后保持不变。心理治疗主要是以患者自我认知的心理疗法和集体心理疗法两种,二者建立在改良森田疗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相关的知识输入如中国古文文学类故事来启发和教导患者,使患者进行心理的领悟。同时可采用集体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将患者置于一个集体团队里,所有集体成员根据大家的喜好或者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交流,增加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改善自己的封闭心理。

1.3 疗效评定标准:

该心理科疗效评定标准是有专业的心理测验专家在治疗前1个月和治疗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MMPI测查,观察患者临床疗效[3]。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前后差值均数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0例患者在进行心理疾病康复治疗的前后MMPI各项心理症状表现的统计,除抑郁症和偏执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通过量表T分进行统计,疑病症、抑郁症、精神病态、偏执狂、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狂症、社会内向等量表T分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除了对抑郁症和偏执狂没有影响之外,其他心理疾病患者的症状在治疗前后均变化较大。具体详细的数据分析见表1。

3 讨论

精神科患者的治疗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不定性因素,因此,在对其患者进行治疗时,除了采取药物治疗之外,还要进行一定的心理疏通和辅导[4,5,6]。MMPI治疗法相对来说较为有效,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病因的患者进行治疗。减少患者精神疾病的痛苦,将患者带出精神疾病的圈子,精神疾病容易导致人格失常,所以需要及时诊治。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康复期患者在心理治疗前后的人格特征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历年以来收治的心理疾病患者80例,经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有55例,抑郁症25例,对患者前后进行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MMPI)进行测查分析。结果 经检验治疗除了对抑郁症和偏执狂没有影响之外,其他心理疾病患者的症状在治疗前后均变化较大。结论 采用联合的心理疗法有利于患者心理的康复,可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诊治。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康复期,患者心理,人格特征

参考文献

[1]和西波,李志文,陈玉辉.认知行为疗法对首发女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焦虑情绪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6):651-653.

[2]程娟,徐小童,毛富强,等.内观认知疗法改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社会功能的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4,20(4):313-315.

[3]赖小玫,秦千子,李爱平,等.社区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42):559-562.

[4]颜峰,杨旭,张房昉,等.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调查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4,13(12):899-902.

[5]孙燕.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认知心理治疗效果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1):70-71.

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 篇3

关键词: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人格教育;智力落后儿童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170—03

一、前言

智力落后是否必然导致人格障碍?英国心理学家Brand[1]认为智力发展对人格发展水平起决定作用。在他提出的智力与人格发展合璧的双锥体理论中,特别重视智力一般因素的发展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何华国认为智力落后儿童(以下简称“MR”儿童)人格发展有一些共同特质,如高焦虑、消极、固执、缺乏信心、拒绝、退化、压抑等。但是,智力不是在导致人格障碍的唯一因素。教育、训练、外界环境等影响下也会导致人格发展水平的不同。此外,智力损伤程度与人格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损伤越重,对人格的影响越明显[2],而损伤程度较轻的MR学生人格水平相对较高。李祚山[3]曾采用《缺陷儿童人格诊断量表》和《内田—克雷佩林心理测验》测查MR儿童人格水平,结果发现两者测查出健康人格比率分别为68.83%、38.98%。虽然样本较小,但至少表明MR儿童发展出健全人格的可能性。

考虑到MR儿童自身的特殊性,帮助其发展出健全人格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而针对其人格发展的可能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也应该重视起MR儿童的人格培养工作。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蕴涵着丰富的人格教育思想,它从心理学角度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积极性解释,MR儿童教育也可以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本文便试图从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入手,为MR儿童人格教育寻找理论依据,并尝试探讨相应的人格教育对策。

二、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

精神分析学形成于19世纪末,以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为代表,在广泛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精密的临床观察基础上,不断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人格理论主张人格是在自我、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对开展MR儿童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具体内容如下[4]。

(一)重视“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自我”是对自己的不断反思,是协调“本我”、“超我”和外界现实三者关系的关键。弗洛伊德指出,人不可能完全依靠本我,一味按照自己的欲望行事,他们需要充分发展自我,依靠自我接受社会道德、法律规定的限制,这样才可以适应现实生活,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超我,否则,会遭受心理上的挫折。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过程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并且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他强调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建立自我同一性需要有效整合个体以往经验与当前经验,不断进行自我修整,自我提高,这样才可以调和内心活动与社会规范、道德任务的矛盾,从而达到同一性,使人格向合理方向发展。大多数精神分析学家们都认为,只有具有健全自我的个体才拥有健康人格,获得完善发展。所以要充分发展自我,培养真实的自我。

(二)人格发展是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多数精神分析研究者都是从社会文化角度来探索人格的形成,认为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和自我等多因素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霍妮指出人在后天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既可能使自身的内在潜能得到发挥,也可能发生阻碍导致潜能异化发展。埃里克森在其人格发展渐成说中,把人格发展过程看作是一个连续的阶段性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强调人的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认为人格发展受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三)人格发展的十五大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理论是进行人格教育的一个关键理论,由弗洛伊德首创。该理论认为自我的防御机制是其一大功能,依靠它可以解决本我,超我和外界现实的相互矛盾,从而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自我防御机制有十五种,每种机制都在不同时间发挥不同功用,此消彼涨,使人的心理平衡或失衡。一般而言,能使用成熟防御机制的个体便拥有健康人格。

三、对MR儿童人格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认为人格具有可塑性,是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个体在人格形成过程中是主动的。显然,这对MR儿童人格塑造有积极促进意义。

(一)MR儿童人格具有可教育性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把导致人格障碍的决定性因素归于内在的心理矛盾冲突,这就弱化了另一影响因素,即大脑损伤造成的智力落后的作用。在他们眼中,大脑损伤是有限的,未损伤部分在数量上仍占绝对优势,通过功能补偿,同样可以发展出形成健全人格所需的神经机能。如普通儿童的人格教育一样,只要方法得当,其人格也能健全发展。但MR儿童的大脑损伤使得他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水平、理解能力受到限制,对他们的人格教育肯定存在一定难度。智力落后的程度可能会影响人格健全发展与异常发展的机率分配。轻度MR儿童受大脑损伤的影响小,人格发展健全的几率大;重度MR儿童受影响较大,几率相对较小,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丧失。人格会随着年龄和社会经验的豐富逐渐发展,趋于完善,后天因素起关键作用。

(二)培养健全自我是MR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

精神分析学家强调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MR儿童人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认为人格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自我。自我一方面对个体内在本质进行调控,一方面随时关注着与外界的相互作用,通过不断调和心理矛盾冲突,建构起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内部机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实现本我、自我、超我的平衡状态,即形成了健康人格。张福娟[2]等曾利用《缺陷儿童人格诊断量表》对MR儿童人格特征与正常儿童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人格因子方面,适应性和分化性因子发展较差,自我发展性因子较好,该结果可以支持MR儿童通过发展自我来塑造其人格的做法。

(三)外界因素,尤其是早期经验对MR儿童人格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精神分析学家们眼中,外界因素对人格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MR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人格各因子也不断发展或退化。如果能够处理好内在与外界的矛盾冲突,各因子成熟水平会越来越高,人格发展越健全,否则,就可能发生异化。早期经验影响巨大,许多人格障碍的形成都可归因于童年时期的不良经验[5]。MR儿童被确诊后,即被突然贴上标签,从周围人中区分开来,童年生活中种种不良刺激,如父母的失望、老师的冷落、同学的歧视,社会的排斥在他们头脑中留下了消极印记,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其个性被压抑以及消极情绪的产生。

(四)培养成熟防御机制是MR儿童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培养成熟防御机制是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能否使用成熟防御机制是心理有无疾病的一个标志。成熟防御机制的获得就是心理逐渐成熟的过程。MR儿童由于认知水平较低,易于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但他们并不是不具备发展成熟防御机制的条件,而是因为没有得到有效指导,没有途径来建立自身的有效防御机制。即使是心理健康者,也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他们更多时候能自我控制,并主导自己使用成熟防御机制。MR儿童也会使用成熟防御机制,却难以持久,也相对缺乏自我辨别、自我控制的能力,这需要外界干预与帮助。

四、MR儿童人格教育对策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为MR儿童人格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积极支持措施,有意识的促进MR儿童的人格发展。

(一)在充分满足本我发展的基础上,重视MR儿童自我发展

正确看待MR儿童的本我水平相对高的事实。首先,从满足他们本我需求入手,利用他们对食品、衣物等物的喜好,逐渐引导其形成健康自我意识。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消极同一性产生。如学会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认知自己的兴趣,学会稳定情绪;尝试正确选择与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遵守社会规范。其次,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日常行为、言语、神态等方面注意让MR儿童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给他们布置难度适当的任务,保证他们顺利解决阶段性任务,并且对阶段性完成情况进行积极评价,以提升其对自身的评价。第三,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掌握一些成功解决心理冲突的实用方法,能更深刻的认识自己,知道如何扬长避短。由于MR儿童认知发展迟缓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细致。

(二)防止不良家庭环境刺激对MR儿童的消极影响

在MR儿童人格尚未发展完全时就应该着手其人格塑造工作,尽量防止童年期由家庭因素产生的不良影响。首先,父母需要详细了解优生优育知识,了解智力落后的病因、症状,对子女今后出生及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要做周全考虑。一旦发现有异常表现,要冷静的正视事实,及时调节心情,防止把自己的患得患失心理强加于子女身上。其次,教育智力落后子女时要保持平常心态,不能把子女看作是累赘,或是溺爱、放纵、同情子女。也不能因子女智力缺陷或者年幼,就忽视其心理感受。第三,父母教养方式、夫妻关系、家庭气氛都会对MR儿童造成影响,父母要善加处理。不责骂,不讽刺,不轻视子女,有利于他们保持自尊心与自信心。夫妻双方相敬如宾,和谐相处,能让子女受到积极情绪感染;保持家庭民主、愉快、健康的氛围可以增强子女对生活的信心。总之,家庭是最容易对子女人格发展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环境,父母要尽量减少家庭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因素。

(三)学校是有计划培养MR儿童人格的场所

学校是培养MR儿童人格的重要场所,是初步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开始。在这段时期,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开展MR儿童人格教育。第一,教师要尊重、支持、关心、爱护智力落后学生。要满怀热情和期望,平等的对待和关爱他们;给予合适的期望值,设计合适的成就目标,进行适当评价;积极为他们创造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第二,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如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生活;树立榜样,捕捉每一个闪光点,引导班风、学风朝气蓬勃的发展。第三,有意识的把人格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设计体现出人格培养目标,通过设计、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有意识的或潜移默化的培养其健康人格。第四,提高教师自身人格素养。弗洛伊德认为要解决儿童的人格问题,就必须对教师做系统的精神分析训练。可见,教师自身人格素养对MR儿童人格发展有较大影响。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为人师表,以德服人。也应该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知识,这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方便指导学生家长采取合适的人格教育策略。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与MR学生家长密切配合,互相交流学生信息,商量最优化的人格教育方式。

(四)促进MR儿童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发展

帮助MR儿童学会使用成熟防御机制。首先,通过人格测验、日常观察等方式对MR儿童防御机制特点进行初步了解。之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哪些防御机制可取,哪些不可取。第二,开展MR儿童人格教育时,要善于把握分寸。结合其心理承受能力,具体情境等因素,适时适度地对他们进行指导与教育,防止产生过多的不良刺激。第三,矯正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对已经形成的不成熟防御方式,要采取措施促使其逐渐向成熟防御方式过渡,防止它们在人格中固定下来。针对具体的不成熟心理特征,制定心理治疗策略,并与物理治疗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善于发现其进步之处,积极巩固已取得的进步并持之以恒。

当然,整个社会大环境对MR儿童人格教育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应理解、关心和帮助MR儿童。有关部门要采取法律措施来帮助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提供平等发展机会,维护其尊严,这样才更有利于MR儿童形成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人格特征。

参考文献:

[1]C.Brand,Egan,I.Deary.Intelligence[J].Personality and Society.1997.

[2]张福娟,刘春玲,等.MR儿童人格特性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6,19(1):19-22.

[3]李祚山.MR儿童人格发展特征的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74-80.

[4]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5]林菁.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1(2):133-137.

The Personality Education for the Mental Retarded Based on Psychoanalytic Personality Theory

WANG Jiao-yan

(Nanjing Technical 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Jiangsu,210038)

Abstract:The paper begins with the psychoanalytic personality theory which has not been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special education. The main idea is that the intelligence is not the critical reason for the abnormal personality. The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personality is the co-effect of self,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 By controlling the psychology, the influence of the well environment and nurturing, the personality could b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is knowledge, the article suggests some educational methods for forming personality of the mental retarded.

Key words:psychoanalytic personality theory;personality education;the mental retarded students

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 篇4

目的: 调查分析不同年级护理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有利于进行护理学生的`选拔和岗位培训.方法: 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测量表,对在校二年级35名护理学生和赴临床实习的三年级33名护理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临床实习的护理学生与在校学生比较,在3种人格因素L,M,Q2和次级人格因素Y4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校护理学生适应能力较强,有充分合作的团体精神;实习学生总体上做事尽职,独立性和进取精神强,应变性也有相对提高.16PF的测试可为医学院校科学管理护理学生提供理论依据.

作 者:刘喜文 胡文东 马进 尼春萍 李亚红 姬蕾 作者单位:刘喜文,尼春萍(第四军医大学,护理系,陕西,西安,710033)

胡文东,马进,李亚红,姬蕾(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陕西,西安,710033)

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 篇5

自我防卫机制(ego-defensemechanisms),协助个体应付焦虑,及避免自我受到打击。这些自我防卫行为并非病态,而是正常的行为。如果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自我防卫行为是有调适的功能。每个人所采取的防卫,决定于他个人的发展层次及焦虑的程度。防卫机制有两项共同的特性:第一,不是否定就是扭曲现实;第二,是潜意识的层次上运作的。以下简述一些常见的自我防卫现象:

压抑(repression)压抑的机制是弗洛伊德认为最重要的自我防卫机制之一,而且是许多其他自我防卫的基础与精神异常的根源。其作用是将一些具威胁或令人痛苦的想法或感觉排除在知觉之外。弗洛伊德解释压抑是非自愿将某些事情排至意识之外,并认为人在五岁之前的痛苦事件均已排除干净,然而这些事件仍因隐伏在潜意识而影响着往后的行为。

否定(denial)否定的作用与压抑的作用很类似,但通常是在前意识(preconscious)及意识层次上运作。否定现实是最简单的自我防卫机制,也即将一个人在创作的情况下的想法、感觉、或认知加以扭曲,包括对于具有威胁性的现实「视若无睹」来抵挡自身的焦虑。身处悲剧事件如战争及其他灾难时,人们常会蒙蔽自己,拒绝接受那些过于痛苦的事实。

反向作用(reactionformation)为了防范具有威协性的行动,人们可能会主动地表现出相反方向的行动。借助在意识的层次上形成与不安的欲望截然相反的态度与行为,人们不须去面对此等令人不安的欲望所带来的焦虑。例如,表现出浓烈的爱来掩饰心中的恨,在心中浮起负面的反应时表现出特别的亲切,以及用超乎寻常的仁慈来掩饰残忍的念头。

投射(projection)这是另一种自我欺骗的防卫机制,将自己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欲望与行动归咎在别人身上,以减轻自己内心的焦虑,例如,对自己的女儿有染指的欲望,却认定是女儿在引诱他。

转移(desplacement)一种解除的方式,即将情绪上的冲动转移发作在「较安全的对象」上,例如,在上班时被上司训了一顿,回到家里后把气出在小孩子身上。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有些人会制造一些「良好」的理由来解释自我所受的伤害。这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特定行为显得合理,并有助于减缓所受的打击。例如,应征工作失败时,则会找一些合乎逻辑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失败,有时候甚至会告诉自己没有那么想要那一份工作。

升华(sublimation)弗洛伊德认为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有那些艺术创作,是将性或攻击方面的精神能量转至创造性的行为,例如,将攻击的行动转往体育活动上去发泄,如此不但不会受到唾弃,反而会受到社会的认同。

退化(regression)指行为退回较不成熟的阶段中去。在面临巨大压力或甚大的挑战时,有人会以不成熟、不恰当的行为来回应,以减轻内心的焦虑。例如,在学校时受到惊吓的小孩会出现大哭、过度依赖、吸手指、躲起来、或寻求老师保护等婴儿时期的行为。

内射(introjection)指吸收与「吞噬」别人的价值观与标准。例如,在集中营的战俘为了化解内心巨大的焦虑,便通过认同侵略者的方式,去接受敌人的价值观。另一个例子是受虐的儿童,他们接受父母处理压力的方式,长大以后也以同样的方式虐待其子女,因而造成恶性循环。应注意的是,内射也有正面的形式,例如,吸收父母亲的价值观或咨询员的分析与价值观(假如不是未经思考加以接受的话)。

认同(identification)虽然认同是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使儿童学到性别角色的行为,但也可以是一种防卫的反应。认同可以提高自己的价值感,使自己不至于沉沦在失败阴影影响中。如这一来,使那些基本上有自卑感的人可以借助认同于一些成功的因素、成功的机构、或成功的人,使自己有被人看重的希望。

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 篇6

摘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心理治疗的奠基石,其中梦的解析,自我防御机制,潜意识被广发运用。《爱德华大夫》是一部经典的精神分析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失忆症病人在精神分析家的帮助下恢复记忆,摆脱杀人嫌疑,获得爱情的故事,其中弗洛伊德的理论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部影片用一种直观和通俗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爱德华大夫》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精神病医院的故事,这所医院原来由莫奇森大夫主管,但很快要由爱德华大夫接手,而女主人公就是这家医院的心理大夫彼特森。在与爱德华的相处中,彼特森发现,他其实并不是爱德华大夫,而是爱德华的病人约翰·布朗,这也使他背上了杀人的罪名。彼特森找到逃走的约翰,试图帮他还原失去的记忆,经过彼特森和她老师的诱导,约翰·布朗说出了自己的梦境,师徒两人分析出谋杀发生在爱德华与他滑雪的时候。为了让约翰彻底摆脱噩梦,彼特森和他来到滑雪场,终于使他回忆起小时的情形,摆脱了犯罪情结,也记起了爱德华出事的情形。警察按约翰提供的线索果然找到了爱德华大夫的尸体,但却从尸体中找到了子弹,约翰仍然无法摆脱谋杀的指控。彼特森为约翰多方奔走没有结果,只能回到医院。莫奇森大夫一句失言,联系到约翰的梦境,彼特森终于明白莫奇森大夫才是凶手。

从整个故事中,我们发现小时候的经历对约翰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当他看到白色和条纹时,他显得很紧张,并带有昏倒或犯罪的倾向,这和他童年时因为无意识导致了弟弟的死亡有关,在心理上他认为自己一定是个凶手,谴责自己。当爱德华大夫死后,明明凶手另有其人,可他却认为自己是凶手,约翰的这种犯罪心理也印证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现在的病态行为和心理都可以追溯到儿时的不愉快经历上。约翰之所以会将杀人行为加到自己身上就是由于小时候误杀弟弟的事实让他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凶手,待到他长大,他的这种潜意识泛化了,他开始认为所有的杀人行为都与自己有关,自己肯定是个凶手。爱德华大夫死后,他本能的把自己幻象成爱德华大夫,而来掩饰自己是凶手。他的这种行为在精神分析学说中叫自我防御机制,他因为自己的犯罪心理,认为是自己杀死了爱德华大夫,可是他又无法承受他所认定的事实,最后开启了自我防御机制,将自己认知为爱德华大夫,这样他便不是凶手,爱德华大夫也没有死,这一切被他合理化了。而且他也忘掉了案发那段时间的所有记忆,那些不愉快的记忆被他压抑在潜意识里了,所以每当看见白色条纹时,他便会表现出一些不正常的举动。这些异常也成为彼特森解开谜团的突破口。

电影中还有一段精彩的叙述就是关于约翰梦境的解析。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这表现在人的梦境中,梦境反映出一个人的本性。过去经历过的事情或者见过的人,或许我们觉得已经忘记了,或许认为不重要,可是,有些影像会在梦里不停的出现。这种无意识常让人们重复犯错误,表面上看,大家都是同一人,但,其实在心底可以分裂成几个人,情绪也在支配着个人的行为。所以,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潜意识反应,分析梦中的事物,可以更清晰的看到个体在过去的行为以及人的本性。当然梦境不是完全写实的,往往经过了凝缩,置换,视像化和再修饰把原本杂乱无章的东西加工整合成为了梦境。约翰的梦中他与一个人在玩21点,其实真实的是他们在21点俱乐部,而且他梦见凶手拿着车轮,其实预示着是一把手枪,梦者能回忆出来的是显梦,而显梦背后的隐梦式要精神分析家分析的,电影中的彼特森就分析了约翰的显梦,从而找到了凶手和犯罪手法。

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 篇7

职校学生年龄主要在16-18岁之间, 虽家庭背景、知识水平等主客观因素不同, 但共性特征同样表现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 盲目性。

中学阶段是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 学生往往显得更加好动、好问、猎奇、执着。但由于心理发展慢, 思维偏激性很大, 遇事无论其正确与否, 一概加以抵制;凡事随心所欲, 不顾后果;为寻求同龄群体的接纳, 盲目从众。

(二) 感染性。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与行为存在着互相感召的力量, 具有逆反心理的中学生所产生的感召作用, 对先进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逆向拉力, 对后进的层次来说是转化的阻力, 影响着群体的发展。无视老师及学校的要求, 我行我素。如不善加引导, 会影响班级建设和学生的进步。

(三) 极端性。

中学生容易走极端, 父母没有满足他们的一个要求, 老师无意中批评错了一个同学, 都会以偏概全地否定父母、老师。

(四) 转变性。

中学生的观点、信念尚未形成。其思想不成熟、可塑性大, 教师的引导, 是可以对中学生的心理发育实行有效的控制的。有的学生具有逆反心理, 但并不是处处都逆反, 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教育的作用, 因势利导, 逆反可以有效转化。

二、职校学生心理缺陷的原因

主观原因:任何态度均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构成。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虽然不断增强, 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都有一定程度发展, 但是因为阅历不够, 认知偏差很大, 容易出现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错误的认知使他们对老师、家长的教育对立思考, 把师长善意的劝说提醒和批评督促看成是“管、卡、压”, 是对他们自尊的伤害。抵触的情绪会使之做出与行为要求相悖的举动。

客观原因:家庭和社会的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是诱发学生产生心理缺陷的重要原因。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 方法简单粗暴, 导致子女过重的心理压力, 易产生心理障碍。而学校教育则是影响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上。首先是教师不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 所提要求脱离学生的需要;其次, 师长采取了强制的方式要求学生, 未经深思熟虑, 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再次是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方式强硬, 使学生降低或丧失了学习信心。

三、职校学生心理缺陷的矫正

根据调查显示, 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心理缺陷, 即便是成人也存在着某些心理障碍。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心理缺陷。首先应找准心理缺陷产生的原因, 再采取相应的对策, 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例如, 若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 就应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若是认知方法上的差异, 双方就应尽量谋求认知上的相近;若是人格评价的偏见, 就应加强沟通, 加深相互了解。

首先, 对学生正确的心理现象, 如对伪劣的人格、粗暴的手段等的不满、抵触, 教育者要能够肯定、鼓励。因为这种心理现象是社会进步、个体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其次, 对学生不良的心理现象, 如对正确的要求表现出的抵触情绪, 教育者要敢于否定, 善于劝告, 纠正这种心理现象, 以达到修正错误之目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教育活动中应尽量创造平等、和谐、愉快的环境氛围, 淡化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 使学生安然度过“危险期”。

(一) 多表扬学生。

职校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尤其需要通过外部的肯定体验自身的价值。否则, 学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强化, 就会丧失信心。对待后进生, 教师就更应该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和前程, 从而进步得更快。

(二) 多亲近学生。

青春期的学生希望得到成人在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对那些因为挫折而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学生, 就更要给予安慰和关怀。师生感情越深, 教育学生的效果就越好。

(三) 多讲究艺术。

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各种错误是正常的, 教师应“对症下药”, 讲究教育艺术。和风细雨的开导, 身先士卒的示范, 反客为主的自调都是很好的教育手段。

(四) 多加强辅导。

学生之所以产生心理缺陷, 主要是因为其认知与情感意向发生矛盾。“心病还得心药治”, 为此,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解决他们的心理症结。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 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特殊意义在于它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青少年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 心理缺陷是十分常见的现象, 它对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前教育实践中, 如何处理青少年的心理缺陷问题也日益显得重要。由于青少年心理缺陷成因的多样性, 范围的普遍性, 教育中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实际问题加以正确引导, 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教育,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晓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职业, 2004年第四期.

[2]李林英, 杨红英主编.教师的健康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 篇8

关键词 自杀 人格特质 人格障碍 干预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4)06-0174-03

对大学生自杀行为进行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寻找自杀的原因,阐明为什么在同样环境和同样的应激条件下,有人自杀,而多数人却不会自我毁灭。正常人的自杀(指非疾病人的自杀)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两方面,一是社会因素,一是自杀者的心理因素。

本文主要讨论自杀者的心理因素,即自杀者的人格特质,自杀者的人格障碍,以便关心和帮助那些面临危机而打算轻生的人。进而对自杀危机的干预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自杀者的人格特质

1.冲动性与自杀。自杀,是人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高潮期,最富于激情,有独特的情绪活动特点。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绪活动丰富多彩,各种新的需要不断增加。对某一种情绪的体验特别强烈并富于激情。对各种事物都较为敏感,再加上精力旺盛,情绪一旦爆发就难以控制,从而产生冲动性行为,包括自杀。

冲动性是引起自杀的重要人格因素,半数以上的自杀未遂者声称至少在事前一小时未想到自杀,自杀往往是在“一时冲动”或“一念之差”的驱动下付诸实施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冲动性与自杀风险相关,而且自杀者表达敌意较为隐蔽,表达的狂怒十分 突然。并伴有高度的罪恶和抑郁。自杀者的归因往

往倾向于外控性。如果周围有可被利用于自杀的工具,对于一个受到挫折、冲动性高、感到无路可走和对未来绝望的人,足以激发自杀企图。

2.绝对化思维与自杀。绝对化思维是指非好即坏、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例如“如果我不能使男朋友回心转意,就没有活下去的意义”。这就是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没有中间缓冲余地和其他任何抉择。绝对化思维是一种认知歪曲,大多数人具有调节或忽视绝对化思维的能力,但自杀者缺乏这种灵活性。因此,自杀者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应激事件,往往采取“聚焦式”的思维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没有良好的思维机制,缺乏发散式的思维方式,从而割断了内心世界同外界的一切联系,大脑被屏蔽,阻断了其它思维途径,把全部思维都聚拢在眼下的遭遇上,头脑中形成一片茫茫暗区,唯有那不幸的聚焦点在强烈地烁动,使自己心迷神乱,难以或不能调节自己的期待或寻求予以和解的方案。如果一旦面临无法回避的失败,他将是沮丧和脆弱的。当自己认为无法逃避和得不到救助时便会选择自杀。

3.问题解决缺陷与自杀。心理学研究发现,有自杀倾向或自杀未遂的大学生,他们在问题解决技巧上较少有信心,在问题解决的尝试上较少有系统性和主动性,在问题情境上感到控制能力薄弱。且在问题解决上较为被动,较少主动,趋向于让问题自行解决或在解决上依赖他人。灵活变通性较少,做出对解决问题的努力较少,较少考虑到将来和他人。一个问题解决能力有缺陷的人,当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就有可能产生无能、无助感而逃避现实选择自杀。

4.自我意识弱化与自杀。有学者研究发现,自杀率与媒体报道自杀事件有一定程度的关联。

翟书涛在其所著的《选择死亡》一书中总结自杀与媒体间的关系的规律有:①非小说形式报道后,公开的和隐藏的自杀显著增加;高度宣扬和美化的自杀事件报道后,自杀数上升较大;②自杀数上升的幅度在那些过度宣扬和报道的地区最大;③媒体报道可增加后来的自杀率,但也可通过与媒体协作,预防自杀的发生,其措施包括媒体不报道或少报道自杀事件,教育年轻人正面对待生命,珍惜生命,制定新闻媒体报道自杀的指南等。

模仿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但盲目地不加取舍的模仿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的体现。许多大学生在缺失自我意识的情况下,不自觉地选择了自杀。

(二)人格障碍与自杀

有报道称,自杀者中“主要诊断为人格障碍”的高达34%,而70%的人具有“不正常人格”。

1.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特点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不定,如:徘徊于过分贬低或过高地估计自己或他人,情绪易变,对攻击性的冲动控制能力差,动辄勃然大怒,以及极力避免与人分离,无论这种分离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但他们与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分离时,或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改变时,他们的愤怒与绝望交织,这时,他们往往会选择自杀。

2.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与边缘人格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反社会人格还具有其他一些特点,它们是:伦理道德感不健全,缺乏同情心,自我中心,专注于且注重个人感受,而蔑视他人。

反社会人格的患者毫无顾忌地将他们冲动及攻击性的幻想付诸行动。自杀往往出现在他们暴怒的时候,对行为肆意放纵,他们将自己的不满变成攻击性的行为,有时指向他人,有时指向自身,有时指向社会。而不是正常的、有所克制的把这些冲动表露为防御后的焦虑表现。

3.自恋型人格。这一人格类型的特点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自我形象的分裂:一个是巨大的自我,不断努力地去正视自己的伟大,并不断地要求得到别 人的认可;而另一个则恰恰相反,其自我形象充满着羞愧、愤恨及自我拒绝的恐惧。自恋型人格将内心世界分成理想的和可怕的,二者之间可以互换。外部世界的东西可能被看成分别属于上述某一方面,即当外界的人和事与自恋者的自我意象不符时,即遭排斥。顶级高校中失去尖子地位而自杀的大学生,多属自恋型人格。

4.表演型人格。表演型人格的人在强烈地感觉到自己不再被需要时,或自己原有的尖子地位、社会地位失去时,如:因被所爱的人抛弃,学习成绩下降尖子地位丧失;社会地位丧失,过去呼风唤雨,现在被人呼来唤去;没有朋友的心理支持等,会陷入极度的悲观失望境地,因而采取自杀行为。

5.强迫性人格。许多强迫性人格的人对他们的生存条件不满意,而且倾向于产生一种对立的行为,比如,为了避免别人离开自己,就自己先离开别人。这一点不仅反映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中,而且还反映在他们的学习中。在别人拒绝自己以前先拒绝别人,也许是这些人的行为准则。对他们自己,他们采取否认及苛求的态度。尽管他们很孤独,且苛求有人陪伴及归属于某个群体,但他们的这一苛求可能由于他们想控制支配他人而无法实现,情绪低落时,感到未来的期望十分渺茫时,自杀行为则易于发生。

(三)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干预措施

1.自杀行为干预的新模式。自杀行为干预模式的研究已有很多,我们综合了各模式的优点,并摒弃其不足,由此,按大学生自杀行为处理的过程提出了自杀行为干预的新模式。

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干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杀行为的形成阶段、自杀行为的处理阶段与自杀行为的重估阶段。其中,第1阶段是自杀行为的基础,第2阶段是自杀行为的核心,第3阶段是自杀行为干预后的产物,它也可能成为自杀行为的新的起点。

在自杀行为的形成阶段,自杀行为是生活外在应激事件造成的个体情感创伤,使心理内部环境出现巨大的失衡,以致不能自我控制而使精神濒临崩溃进入的极端状态。自杀心理的形成,源于外在的应激事件形成的心理压力,这就是所谓的压力源。压力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外部压力,如考试的失利、同学的误解、失恋、就业等。另一方面是内部压力,如学习目的迷茫、自卑、失落、失恋、身体罹患严重疾病等。

在自杀行为发生前,当事人的应激反应系统开始调动起来。此时,可能出现一系列症状,如抑郁、急性反应性焦虑、情绪紊乱等。事实上,这些症状并不是疾病,它们只是情感危机的反应过程。但是通过种种症状,可以对危机的存在情况进行诊断,并具体确定危机的类型、性质等。只有在当事人产生失望、绝望而感到无助的时候自杀行为才可能发生。

自杀危机的处理阶段,自我作用要大于外界的干预作用。归根结底是要靠自己去摆脱危机,干预只起辅导效果。自我干预的实质就是自我的心理调节,而他人干预就是从事危机干预的工作者运用专业技能协助当事人进行心理调节。两种危机干预的方式应结合使用,相互补充,从而使自杀危机干预产生最佳效果。

自杀危机的重估阶段,最重要的是对危机干预结果的重估。危机处理的最后结果通常有两种:一是危机得以化解、升华,从而使个体的心灵得到一次新的成长,心理状态得到良性升华。这里的心灵成长可能是教训的获得或经验的积累。二是危机不能得到解决,保持原状,或者出现恶化,最终造成学生学习不能适应直至退学、自杀等。后面这一种结果正是我们需要去全力避免的。对于他人干预的情况,危机的结果则取决于帮助的有效性。

如果危机重估的结果是消极的,这就需要分析其原因或重新考虑使用新的干预技术,并且及时对危机进行再处理,最终尽可能使危机干预出现最佳结果。

2.心理测试与筛选。测试是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借以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几年来,我们连续对我校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试,了解大学生中各个层面人群的状况,分析了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男生与女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差异,分层次、分类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测试一般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或日本松源达哉UPI大学生心理测试量表。

通过测试对危机人群和有自杀倾向的学生进行筛选。对筛选出来的学生进行一分钟面谈,排除那些填表不严肃而进入危机人群者,或其它原因误入危机人群者。确认危机学生后,要对这些学生进行个体危机干预。

3.危机干预方法。危机干预方法很多,我们通常采用肖永源先生提出的三种危机干预方法:平衡方法、认知法和心理社会转变方法。

1)平衡方法。平衡方法是针对大学生心理和

情绪不平衡而提出的。大学生群体生活中,事实上 存在一些令人心理不平衡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应付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平衡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顺利过渡到新的平衡状态。

2)认知方法。认知方法认为,处在危机之中的大学生,在思维的方式、着眼点和归宿点进入了一个误区,以自己的短浅目光和狭隘胸怀分析事物,看到的并不是事件本身和与事件境遇有关的事实。该模式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改变思维方法,尤其是通过认识其认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部分,通过获得理性和强化思维中的理性和自我肯定部分,摆脱错误认知对自己的控制。对于大学新生宜用认知方式实施早期干预,使他们认识大学生活、学习规律、认识环境,认识人际关系的变化,尖子地位和社会角色的变化,及时调整心态,可以避免许多学生进入误区,造成极其不必要的损失。对个体而言,干预的任务在于纠正大学生自我否定和扭曲地接受外在信息的认知模式,培养正常、正确的认知模式,通过练习和实践从而使个体的思维变得更为积极、正确、肯定,产生自我发现,自我接纳而自觉走出误区。

3)社会转变方法。该方法认为心理状况是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的产物。人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和成熟,他们所在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影响也在不断地变化,危机的产生与个体心理状况和社会环境的适应程度有关。人如何正确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即人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干预的目的在于与求助者合作,分析、测定与危机有关的内部和外部困难,帮助他们改变原有的行为、态度和方法,建立新的行为方式、态度和方法,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社会潮流无法逆转,生活在社会转型与变革中的现代人,必须掌握好自己的命运,才能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免受精神疾病之苦。

参考文献

Danuta Wasserman:《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

翟书涛:《选择死亡———自杀现象及自杀心理透视》,北京出版社,2001年。

B•E•Gilliland,R•K•James:《危机干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作者单位:华道云,天津大学

李义丹,天津大学

人格心理学论文 篇9

本文在对人格心理学研究传统范式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一些新的研究范式,并提出未来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揭示人格研究的复杂性与广泛性。

关键词:人格;人格心理学;范式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1.1精神分析范式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是所有人格理论中内容最复杂、影响最大的,但对它的理论和时间存在着很多争议。

古典精神分析学派指弗洛伊德及其直接门人(如阿德勒、荣格等)。

在早期理论中,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有两大系统:一个是潜意识系统;另一个是前意识系统。

但他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局限性,又提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1.2特质论范式早在1937年,奥尔波特就指出,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元。

一种特质就是一个人格维度,是根据人们在某一特征上的表现程度而分类的。

该范式强调人的个别差异。

1.3行为主义范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行为主义开始了缓慢但稳步的转变,许多杰出的行为主义者开始转向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

由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发展到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后来,米契尔又提出了“认知――情感的人格系统理论”,它正好弥补了特质论研究的不足。

这一范式最初产生于沃森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它强调外部环境的作用而忽视个体内在力量,把人格看成是各种行为的总和,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

1.4人本主义范式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革新运动,因强调人的本性及其主观经验的重要性而得名。

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

这一范式重视个体的主观体验,关注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与看法,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及其自我实现。

这种以人为本的观点,在当时开辟了人格研究的新途径。

人本主义者对人类自然本性抱着乐观态度,对人类潜能和人生目的的发展怀有极大的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人本主义者主张应该以心理健康者为研究对象。

相比较而言,以上四种范式的研究目的各有其侧重。

精神范式关注的是人格发生的动力的探讨,特质论范式重视人格结构的静态画面的研究和描述,行为主义范式强调的是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人本主义范式则试图从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即自我实现)来探索人性的本质以及人格存在的终极目的与价值。

2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范式

在过去的几年中,出现了三种新的人格研究范式。

其中社会-认知范式和生物学范式分别源自于行为主义和特质方法。

而进化心理学应被视为人格心理学的新范式。

2.1社会-认知范式这一范式源自于行为主义范式,以班杜拉、米契尔为代表的社会-认知范式正尝试着从个体的认知过程(主要是直觉和记忆)来研究个体的人格,他们试图以各自的理论来整合社会-认知范式。

在阐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时,班杜拉与米契尔都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以及认知在个体人格形成中的作用,把人格看成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人与环境是如何统一起来的,还不十分清楚。

另外,在研究中,他们还试图寻求多种测量方法与技术手段对理论进行验证。

目前在社会-认知范式下的许多研究的联系是比较松散的,由大量各不相同但又寻求相互独立的小主题组成,而没有把他们连接起来的总的主题,更没有提出一套彼此具有系统关联的假设构架。

2.2人格研究的生物学范式这一范式来源于特质论范式所使用的特质研究方法,强调个体行为模式差异的生理起源。

随着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入,从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探讨人格产生的内在机制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成为可能的事情。

已有的研究发现,人类的某些情绪和社会性特质在大脑中都有确定的解剖点,如杏仁核对人的攻击性和某些情绪性有重要影响作用。

2.3进化心理学范式这一范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经过验证的理论构想,只从生物遗传的角度说明人类行为模式的演变,这使得它对人类进化及行为的解释缺乏说服力;二是在个体的适应性行为中,更关注性行为的进化与发展,这似乎与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性本能以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人格研究目前使用的方法可大致归纳为实验法、临床法与问卷调查,而这些方法本身都面临一对矛盾,即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难以两全的问题。

严格控制变量的实验研究保证了内部效度,却很难将复杂的社会文化变量还原为个别实验室变量,导致研究的生态效度低下;相反,临床研究较好地还原了人的生活场景,但由于变量不易控制,研究的内部效度不尽人意,难以精确地刻画出变量间的因果联系。

此外,问卷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前两种方法的优点,但仍存在理论基础与现实情境相脱节、被试回答真实性、量表预测效度、测量目标的含义难以确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结论的效度。

而如若将这些本身意义未明的测量结果拿来,以进一步探讨与其它变量间的关系,必然又使结论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虽然目前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也存在着缺陷。

就理论使命来说,人格的理论建构可谓丰富,但距离科学理论的标准尚有差距。

在理论的精确性、可检验性、概括力、简洁性、逻辑一致性和有用性上都有欠缺。

人格的研究呼唤整合的统一的理论,不仅学科内部各种范式之间需要整合,而且学科间也需要整合,人格研究需要整合来自发展的、认知的、社会的、生理和临床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兴贵,郑雪.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问题[J].心理科学,(6):744-745.

[2]刘继亮,孔克勤.人格特质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3):294-296.

上一篇:面试技巧: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新战略下一篇:经典情感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