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人格更美

2024-08-27

心理健康人格更美(共8篇)

心理健康人格更美 篇1

“心理健康,人格更美”

一、目的意义:

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扰十分明显,心理矛盾很突出,通过这次班会,使学生明白心理健康的意义。

二、活动程序:

1、引人: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

1987年7月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初中生为13.76%。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通过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2、心理健康问题分类

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1)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①.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②.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③.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

2)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

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

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②.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③.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3)青春期心理问题

①.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

②.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③.早恋。中学生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观注的问题。

3、健康人格原则

①、自我认可原则

所谓自我认可,是指健康人格对自己有着较为明确的了解,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既承认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又承认自己的不利条件或限制因素。自我认可的原则是指,对自己的能力和才干,潜力和长处竭力发扬光大,对于自己的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缺点和不足,则能主动地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教育,也能努力去避免、改正和克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地位与作用,努力献身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现实的社会理想。

②、适应原则

所谓适应原则,是指一个人能使自己,亦能使他人与现实相适应的不断发展的程,这使一个人在和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可以完好地保持自己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适应的统一性与达到自己的目的。

适应原则在主观方面表现为一种满意和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心境,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总是抱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对人生的旅途有着较强的自信心,能够清醒、明智地面对现实,积极地接受、正确地解释自己所经历的种种不顺心的事而焦虑、不安、忧郁和挫折感相反却能使自己保持一种坦然、满意、享受人生的态度以及平静的心绪。因此,遵循适应原则的人,虽然他们的聪明才智有所不同,却没有或基本上没有心理、行为的障碍,心理智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能取得一定的成效,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些心境反过来又促进其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方面以获得乐趣。

③、平衡原则

所谓平衡原则,就是指对人的关系和事件要保持平衡、灵活和全面的看法。它要求一个人要有预见人生挫折、威胁和冲突的能力,善于平衡自身与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保持与社会良好的接触,客观地分析、评价社会的得失,保持与社会良好的接触,客观地分析、评价社会的得失,使自己的思想、信息、目标、行动都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要求相符合。若发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常能修正或放弃自己不切实际的计划,以求与社会的协调一致辞。而不是行为反应程度大大地超过刺激程度,情绪反应大大地超过行为反应。

平衡原则不表现在要求个体在遇到挫折、威胁、冲突时能保持人格要素——自我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行为风格方面保持一致性。平衡原则则进一步要求,人在遇到挫折、威胁、冲突的时候,也能够把自己的需要、愿望、思维、目标和行为同作为人格核心的自我观念统一起来。而不是私欲和良心相冲突、欲望背弃了信念、行动和思想互相矛盾,主体意识不统一而形成两重或多重互相对立的分裂型人格。

④、智慧原则

所谓智慧原则,是指对人类知识的基本肯定态度和一种向往、追求知识的心理倾向。人格对于社会人体的展示,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因此,健康人格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文盲不可能成为健康人格者。

人格健康的人,怀有远大的、现实的奋斗目标,酷爱学习,追求知识,并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竭尽全力获取最大的成就。

⑤、团体原则

所谓团体原则,是指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总是乐于与人交往,在与人相处时,对他人持肯定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友爱、诚挚、谦让、善良等)总是多于持否定的态度(如憎恶、怀疑、恐惧、欺骗、骄傲、敌对等),对其所属的团体或群体有一种体戚相关、安危与共同情感,与人和睦相处,把自己置身于同他人之间关心的、真实的、信任的关系之中。

三、小结

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将是下一个世纪的主人。而21世纪的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现在必须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逐步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迎接21世纪的到来。这样,才能成为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健康、更幸福、更和谐的新时代的新人。

九(3)班

2014-12-10

心理健康人格更美 篇2

关键词:学优生,心理问题,傲慢,虚荣,易挫,心理品格

小学学优生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不关心集体, 虚荣, 爱出风头, 挫折承受能力弱等几种。下面试从个案入手, 分析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辅导策略。

一、傲慢: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我们通常把分层教育理解为“学优生好对待, 暂差生差对待”。而学优生由于学业成绩优秀, 陪伴他们的是表扬, 他们更多的是受着群星拱月般的优待, 所以他们的缺点往往也被成绩这个美丽的光环所遮盖, 久而久之, 自傲心理随之滋生。

案例

小陈, 五年级学生, 担任班干部4年, 次次成绩名列前茅, 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同学眼中的优秀生。但是在一次班长竞选赛上, 他却落选了, 而且选票数竟排在所有选手之后。令老师为之惊讶。经过调查了解, 很多同学都认为他太过骄傲, 活动的时候, 因为瞧不起成绩差的同学, 而把这些同学拒之门外;因为自己成绩好, 总觉得自己在任何场合都高人一等, 傲慢的心理让小陈在同学面前渐渐失去了威信。

小陈的这种表现其实就是典型的傲慢心理。众所周知, 现代社会需要善于合作、虚心求教的人, 而像小陈这一类的学优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仗着学习优势的高傲自大, 许多事情不愿合作, 不善合作, 长此以往, 他们只会蜕变成所谓的“精神贵族”, 而这正是他们以后参与社会竞争的致命绊脚石。

对这类学生, 教师可创设情境, 通过相关的活动, 使其从中获得启迪。平时教师要多创造机会, 给他们布置合作性的任务, 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另外, 教师还应给予学优生更多的关注, 多从其他学生那儿了解信息, 一旦发现苗头, 采取适当的戳市循循善诱, 晓之以理, 以避免不良心理的发展。

二、虚荣:爱出风头, 炫耀自己

一些学优生, 善于讨好、恭维老师, 也会拍几下“马屁”, 许多事爱出风头, 一旦稍有成功, 就大张旗鼓, 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案例

小鸣, 四年级男生, 担任班长、校大队委员, 学习成绩优异, 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但他爱出风头, 总爱老师和同学面前大张旗鼓地炫耀自己, 博得老师的喜爱;与同学交流问题, 总是固执己见, 容不得别人给她指出半点不足和错误;班里竞选班长, 他在暗地里拉选票, 用一些“小玩意”收买同学;在一次竞赛上, 他为了能考取好成绩, 竟然在抽屉底下翻书, 被监考老师发现。因此, 同学们在背后都叫他“马屁精”、“笑面人”。

像小鸣这样的学优生, 由于老师过分的信任和偏爱, 获得荣誉多, 有较高威信, 使他们产生一种优越感。但由于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 往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 盲目自信, 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样在对自己的认识和平加上就会产生片面性, 特别是当外界评价超过自己的实际时, 就会形成虚荣心理。而一旦老师或同学指出其不组或错误, 又表现得非常敏感, 不是虚心改正, 而是固执已见。虚荣心理如果愈演愈烈, 最后极易形成脆弱心理, 正所谓“爬得高, 摔得重。”

对于学优生的此类问题, 教师应加以正确引导。首先, 要引导他们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 正确认识自己的成绩。同时, 教师要减少不必要的偏爱, 对其缺点不掩盖、不护短、爱之有度, 严之有格, 既满足他们的荣誉感, 又消除他们的优越感。教育时要抓准时机, 如趁其兴趣高涨时委婉地指出不足之处, 并共同商议提高的措施。教师要积极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 在集体中健康成长。要引导他们参与公平竞争, 注重健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三、易挫:挫折承受能力弱

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学优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受到的是一种“暖箱式”的教育和爱护, 教师宠, 学生让, 家长更是百倍呵护, 久而久之, 养成了娇气、懒惰等坏习惯, 教师和家长关心的只是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生没有机会接受生活的锻炼, 心理的承受能力较弱, 面对困难和挫折往往不知所措, 甚至一蹶不振, 对于人的良好品格的养成造成很大困难。

案例

大杰, 六年级男生, 身体高大, 却较内向。平时学习勤勤恳恳, 六年来成绩属班级上游水平。家长的期望和大杰对自己要求都很高, 他十分重视考试成绩, 一旦成绩有所下降, 便整日都郁闷不安, 怀疑自己的能力, 甚至悲观失望。在他的日记里, 老师多次读到这样的语句:“最近因为考试成绩不佳, 心情很是不快, 连老师的表扬声也听不到了。哎, 真烦!”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优生的自信心很强, 自我评价、自我期望值都很高, 往往比较自负, 经不起挫折。他们这种自信有时却相当脆弱, 往往经不起老师的批评, 有时受到一点挫折, 自信心便丧失殆尽。

对待有这类心理问题的学优生, 教师不能错误地认为他们的“免疫力”强而听之任之, 更不能采取讽刺、粗暴、压制的方法, 而应该和风细雨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挫折承受能力, 用身边的事、人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 最大限度地发挥挫折的积极效应, 在批评之后, 教师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调适, 并鼓励其继续努力, 不断进步。

心理健康人格更美 篇3

关键字:语文、人格、健康、教育。

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笔者认为要加强语文人格教育,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一、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劳动的等方面的文化成就,内化为自身较为全面的素质,并使其发展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过程。其核心是人格发展。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语文人格教育。

健康人格,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研究结果。一般说,健康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是情感、意志、理性的统一,是人的个性朝着健康方向充分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康人格就是理想的人格,就是健康的自我。人格是后天形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健康人格的实现必须依靠教育的培养。所谓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它是在语文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创设育人环境,在语文知识及语文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塑造健康人格。

语文中有大量思想与艺术俱佳的篇章,特别是为数不少的文学作品。而文学与人生是息息相通的,在我们民族历史长河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文学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使人们的精神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人们人格的高扬与发展。一个没有文学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而没有语文的教育则必然是一种不健全的教育。语文教育是一个开发心智、塑造人格的复杂系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既是发展人的个性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离开了人的情感、意志、理性的开发,语文能力的培养不可能真正实现。

二、实施语文人格教育的现实意义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中,他们难免被宠坏,得不到正确的指引,从而人格方面存在缺陷。我们从为数众多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中可见一斑。他们误入歧途,既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也是学校教育的失败。尽管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方针,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全面发展。但是仍有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分数,片面地强调学生的“智”,而忽视学生的人格教育。这种纯功利的教育无视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那必将会导致人情淡漠、社会离异和个人的孤独感,使人变成“单面人”。据报道,近20年来,我国有数十万人出国留学,但学成未归的占多数。他们为何“乐不思蜀”?笔者认为: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人格素质降低;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他们注重现实生活中的香车、洋房,而忘记了长城、黄河,忘记了戚继光、林则徐,忘记了《论语》、《史记》。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遗憾。为了不再遗憾,我们有必要亡羊补牢,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只有人格完善了,才会具备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造福于人类。事实上,当今社会上出现的诸如偷盗、贪污、走私等不良现象都是不良人格的体现。党中央一再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正体现了对人格教育的重视。

放眼世界,语文教学既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技能、技巧,又重视发展学生的健康人格,这是世界各国语文教育的共同课题,也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日本的高中语文课本在其教科书的介绍中说:这本书要教给学生如何生活,通过语文的学习了解人生的真谛,使自己充分体会到人生的丰富,以便像一个真正的人一样活下去。英国的语文教育也很重视学生的人格陶冶。大家都知道21世纪面临的是“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却提出21世纪人类面临的“首先是道德与伦理的挑战”。中国的经济正一步步地和世界接轨,我们的教育也要顺应世界潮流,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语文教学在人格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以载道”,“文以明道”,通过语文教学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责无旁贷。

三、从四个方面实施中学语文人格教育

1、“爱”的教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爱是一切美德的源泉。“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而又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道德。”(苏霍姆林斯基语)爱使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使家庭美满幸福,使社会团结进步。它是调和剂,使个体、社会都协调地发展。孔子早就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也。”墨子也提出“兼爱”的思想,不分贫富贵贱地爱一切人。后人更是将“爱”发扬光大。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也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手甘为孺子牛。”;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们或爱国家,或爱人民,或爱事业,博大而深沉,他们的人格崇高而伟大。语文课本中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爱心的文章很多,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册为例:《金黄的大斗笠》体现了姐弟之间亲人的爱;《散步》体现了一家人之间深沉的爱;《羚羊木雕》体现了朋友之间的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体现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爱;《最后一课》体现了对祖国的爱;《我的老师》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爱------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领悟这些爱,不断地积淀,使他们去爱亲人、爱同学、爱老师、爱知识、爱大自然、爱社会、爱祖国。学生在付出爱的过程中得到爱的反馈,不断地丰富、提高,其人格自然也会得到提高。他们胸中激荡的是澎湃的爱的海洋,将来才可能是“杜甫”“鲁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之初,性本善”。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语文教师以这些声情并茂的文学作品去感染他们,影响他们,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坚强意志的教育

“只有暂时的停顿,没有失败,主要的是人心中要有坚定的目标,并不断地追求。”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困难、挫折,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去战胜它们。司马迁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他不可能写出《史记》;苏武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他不可能“不辱使命”;徐霞客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他不可能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登山运动员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他不可能征服珠穆朗玛峰。人一旦有了坚强的意志,就豪气干云,披荆斩棘,一路奔向成功。“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抵制恶的诱惑,一如既往地“善”下去。语文教材和读本给了我们很好的范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作品对学生进行坚强意志的教育。以人教版初中教科书第二册为例:《紫藤萝瀑布》中紫藤萝在特殊的年代里饱经摧残,“连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但十多年后,它“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花且如此,何况人呢?《愚公移山》中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面对他们,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都说明人要具备坚强的意志,才有所作为。“学海无涯”“书山有路”都需要坚强的意志支撑。学生具备了坚强的意志,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上才会意气风发。

3、自尊心的教育

“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种由自我评价而引起的自爱、自我尊重,并期望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毛姆语)自尊会让人发觉自身的不足,会让人自强不息、不甘落后,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如果缺乏自尊心,就像一艘搁浅的航船一样永远到不了成功的港湾。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自尊心强的人会洁身自爱,自觉地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维护做人的尊严。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丧失了自尊心的个人,是没有出息的个人;丧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有了个人人格的尊严,才有国格的尊严,从这点来讲,意义重大。所以我们要使学生的自尊心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他们有了自尊心,感情世界会变得丰富、真挚,并逐步形成一种自觉习惯。文学家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自尊,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峥峥骨气;当日本学生看到中国人被杀而拍掌欢呼时,鲁迅的自尊心被激发了,他弃医学文,为了拯救国民他呐喊了一生;著名学者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一个俄国人讥笑他是“东亚病夫”。他发奋求学,四年后他取得了博士学位,受到欧洲生物界的赞扬。他为自己争了气,也为祖国争了光。一个具有足够自尊心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也更有效率。中学时代是人的自尊心从萌芽到成型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自尊心教育,健全其人格。

4、自立精神的教育

英国历史学家弗劳德说:“一棵树如果要结出果实,必须先在土壤里扎下根。同样,一个人也需要学会依靠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施舍,不等待命运的馈赠。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出任何知识上的成就。”这句话告诉我们,人要有自立精神。自立是靠自己的能力学习、生活,是对自己的充分相信,是一种强健的独立精神。现今社会,十岁的孩子不会穿衣,十几岁的人不会煮饭,二十几岁的人不会独立生活,这种情况不能不令人感慨。究其原因,他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立精神。这样的人怎能担当起建设的重任?一味地依赖他人,怎能推陈出新?怎能振兴中华?“六C事件”给我们的印象不可谓不深,如果我国企业拥有DVD的知识产权,那我们怎会受制于人?拥有自立精神就好象人有了脊梁骨,小至个人,可以不用仰人鼻息;大到企业、国家,可以和对方平等地对话。“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至理名言啊。我国独立自主地搞农业、工业、科技、国防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一步步地向世界强国前进!“靠别人是暂时的,靠自己才是终生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干。”这些民间谚语也告诉我们人要自立。语文教材给了我们很多这样的例子:《记一辆纺车》中延安军民靠自己的双手纺线织布,不仅解决了穿衣问题,而且在思想上教育了大家.;《回忆我的母亲》中朱德八九岁时就能挑能背,还会种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的母亲从小就培养他的自立精神,为他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孔乙己》中孔乙己生活不能自立,得不到他人的尊重,总是人们的笑料,孔乙己的遭遇从反面告诉我们:人要自立。没有哪一个人永远只做孩子,也没有哪一个人永远躲在家庭的屋檐下,早晚总要离开父母的怀抱。生活就像航海,在波澜壮阔的大海航行,悲壮多于温情,险阻多于顺利。没有自立精神,随波逐流最终会被浪涛淹没。今天的中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组织者、策划者,我们应该利用语文教材对他们进行自立精神的教育。

人格心理学 篇4

八种类型

人格的八种人格划分:

外向思考型

这类型的人,偏爱知性生活,尽量让自己的生活活动,合乎知性结论。所谓知性结论,就是客观而普遍为一般接受。不独断、不任性、谨守客观。以知性为行动规范,客观的分清各种事实和条件,仔细考虑之后才下结论。对人待己,采用相同基准。与人相处,分别善恶、共分美丑等等,都是这个基准为优先。

外向感情型

这类型的人多半是女性,这种类型的女性,生活方式顺应感情,感情也能配合周围的状况,价值观也是一样。

外向感觉型

这类型的人对客观的事实非常敏锐,注重的是具体的事实。当他凭感觉具体的享受某种事物时,必定体会出生命的喜悦,

如果他举止高尚,你定是个有着高尚兴趣的唯美主义者。把自己的感觉提高到美的纯粹最高境界,享受旁人无法体会的艺术天地。

外向直觉型

这类型的人,具有洞察客观事实背后这可能性的能力。这种人注重的不是现实,而是可能性,并且不断的追求可能性。安定的生活环境对他而言有如地狱,令人窒息。 当他开始追逐可能性时,非常的热衷,有的人甚至显现得异常狂热。但是一旦遇到瓶颈无法突破时,立刻冷淡下来,干脆放弃。

内向思考型

这类型的人和刚才的“外向思考型“一样,追随理念,只不过方向是朝内,而不是朝外。在自己的内部建立成一个理念世界,积极的推动发展,不会因为怕麻烦、危险、被视为异端、伤害与他人之间的感情等种理由而放弃。

内向感情型

内向感情型的人,以女性居多。这类型的人的感情,受到内在、主观的要素所支配。感情的深度,外人完全看不出来。沉默、孤僻、厌恶粗俗的人。外人看来文静有礼,捉摸不定。多愁善感,有时会被别人认为“这种人,对别人的幸或是不幸,完全无动于衷”。

内向感觉型

与所有内向型的人一样,内向感觉型的人也是远离外部的客观世界,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感觉之中。它们往往不看重事物本身,却关注着事物的效果和自身深刻的主观感觉。艺术家往往倾向于这种类型。

内向直觉型

这类型的人,可能成为预言家或艺术家。因为他们内在的直觉,在受到了外界的刺激开始活动时,只注意自己的内在感觉,不会被外界所眩感。

强迫症的人格面具

九型人格中的第八型会出人头地?

推荐测试:

人格心理学教案 篇5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人格的定义

一、人格的日常生活理解

二、人格一词的词源和早期历史

三、中世纪教会所采用的意义

四、历史上哲学的意义

五、心理学的意义

六、现代的定义及我们的看法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研究现状

一、应用研究的开展

二、多极化趋势

三、相关研究

第二章 精神分析学派范型 第一节 佛洛伊德生平第二节 经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一、意识和无意识机制

1、概念的产生

2、概念的含义:意识是人能认识自己和环境的心理部分,在人的注意集中点上的心理过程是意识的。

无意识是意识的深层部分,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出生以后的各种欲望,由于社会标准不容,得不到满足,被压抑到无意识中。

前意识是虽然此时此刻不能意识到,但可以在集中注意、认真回忆或在没有干扰时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

3、遗忘:存在而不能进入意识的经验。无意识经验进入意识会遭到抵抗,抵抗来自稽查作用。稽查作用后期为超我替代。

4、无意识活动的病理意义:无意识活动的表现形式:过失、梦、精神病状态。

5、测定无意识的方法:自由联想

梦的分析:通往无意识的捷径。通国梦的显像揭示梦的隐义。梦的工作(曲解)形式:凝缩作用(用某件事的部分象征性地代表全部)、综合作用(以显梦中的一种思想代表隐义中许多思想的结合)、位错作用(把不愿被意识接受的观点移植为象征性的等同于或乐于接受的思想)。

日常生活分析:被压抑的思想会在日常生活中以各种过错的形式表现出来。幽默:幽默可以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达被压抑的思想。

二、本能

本能即行为动机。人是一个复杂的能源系统。

1、本能的含义:本能是躯体内部的兴奋状态,它寻找表现和紧张释放。本能的来源是躯体组织产生的需要。人的动机是以能为基础的。人类的主要动机就是去获得在所有生理需要度得到满足时所体会到的那种稳定状态。

2、本能的特点

根源:肉体的某种欠缺或需求。

目的:减除由需要带来的兴奋、紧张。目的达到就感到一时的几乐,从而重建内部平衡。

对象:个体自身或环境中的任何人或物或事件都可能成为本能的对象。

能量或源动力大小:需求带来的能量总和,可根据个体在寻求达到目标时愿意克服的障碍多少得知。

3、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

一切与保存生命有关的本能称为求生本能,有关的精神能量统称为力比多(libido),包括性欲、饥渴。

死亡本能是激发个体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物状态的动力。叔本华:一切生命的目标都是死。

三、人格结构

成年人的人格由三部分组成:超我、自我、本我。

1、本我:原始力量的来源,通过遗传获得,完全处于无意识中。要求满足基本的生物需求,毫无掩盖与约束,寻求直接的肉体快乐。受快乐原则支配。是个体发生史上最古老的人格结构成分。

2、自我:人格结构的表层成分,在个体与环境的接触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是本我与环境关系的协调者。受现实原则支配。

3、超我:人格的道德维护者,从儿童早期体验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产生。由良知和自我理想两部分构成。受唯善原则支配。

四、人格适应: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

1、焦虑

由出生而产生的分离感是一切后来出现的焦虑情感的基础。具有防护主体心理安全的功能。威胁心理安全的三大焦虑源:

现实性焦虑: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危险和对这种危险的恐惧。神经性焦虑:本能冲动的强度威胁到自我的控制能力。道德性焦虑:害怕主体可能做违背超我的事,从而体验内疚。

3、自我防御机制

主体消减神经性焦虑的主要手段。特点:无意识水平进行,自欺性质

通过伪装或歪曲事实,减轻个体的焦虑和罪恶感经常多种同时使用。

压抑:把不被允许的念头、情感和冲动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无意识中去。

升华:改换原来的冲动或欲望,用社会允许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 达出来。一般把原有的冲动或欲望转向比较崇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向。

投射: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行为推向别人或周围的事物。

合理化/文饰:通过歪曲现实保护自己的自尊心,采用错误的推理是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常见有“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两种形式。

反向:自我为了控制或防御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由意识地作出相反的举动。分两步进行,首先,压抑不得体的冲动,其次,把这种冲动的反面表露于意识水平。

理智化:抹去意识中的情感内容,用严格的理智检查意识,并加以强调。

转移/替代:改变冲动的方向,用另外一个目标替代原来的目标。拒绝:拒绝某些事实的存在。

自居:自我试图把环境中的对象和事件与本我的主观愿望相配对。或个人通过显示某些成功者的特征来提高自身的价值感。

倒退:经历应激状态时,返回到早期的发展阶段,用早期的行为方式应付眼的环境。

问题:防御的心理作用是什么?

了解防御对了解自我、了解人性有什么作用? 哪些因素会使人频繁使用防御? 知识使人倾向使用防御还是不使用防御? 频繁使用防御会怎样影响人与人的关系?

五、性心理发展阶段

1、口欲期

2、肛欲期

3、性器期

4、潜伏期

5、生殖器

第三节 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一、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

1、阿德勒生平((1870-1937)2、追求优越,克服自卑,男性反抗

3、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两个极端—溺爱和忽视 4、出生次序研究

二、荣格的人格结构和心理类型 1、荣格生平(1875-1961)2、人格结构

自我:个人能意识到的自身一切心理活动 个人无意识:不再能唤回意识的个人经验 集体无意识:各种原始意象—人格面具 3、心理类型:内倾和外倾

4种基本心理活动:感觉、思维、情感、直觉

8种人格类型:思维外倾型 按照固定的规律生活。客观而冷静。善于思考但固执己见。情感受压抑。

情感外倾型 对传统和权威很有感情,热衷社交。思维受压抑。感觉外倾型 追求快乐,善于社交,不断寻求新的感觉体验。喜欢美味、精致的艺术品。非常实际。自觉受压抑。

直觉外倾型 以主观预感而不是客观事实为依据决策。极易变化而富创造性。对自己潜意识了解很多。感觉受压抑。

思维内倾型 喜欢离群索居。由于活动判断力贫乏而不愿社交。极为聪颖而不顾现实实际。情感受压抑。

情感内倾型 文静多思、极为敏感。孩子气,对别人的观点和感情无动于衷。感情冷淡。思维受压抑。

感觉内倾型 现实。爱好艺术、被动、沉着。直觉受压抑。直觉内倾型:惯于产生新颖而离奇观念的梦想家。少被人理解但不为所动。重视主观体验。

三、霍妮的人格发展观点 1、霍妮生平

2、儿童的基本敌意和基本焦虑 3、基本焦虑的3种顺应方式: 趋向人的活动 反对人的活动 避开人的活动

四、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观点 1、埃里克森生平

2、自我的概念:自我是人格中一个相当有力的、独立的部分,其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自我认同感是一个复杂的内部状态,包括了我们的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自我认同危机指人在缺乏自我认同感时所感到的混乱和失望。社会发生动荡,动摇了人们的生活基础时,更容易发生认同危机。

3、人格发展的8个阶段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希望的美德(2)自主性对修怯和疑虑((1-3岁),意志的美德(3)主动性对内疚(4-6岁),目的的美德(4)勤奋对自卑(6-11岁),能力的美德(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6)亲密对孤立(20-24岁),爱的美德(7)繁殖对停滞(25-65岁),关心的美德(8)自我完整对失望(65-),智慧的美德

五、新精神分析与经典精神分析 1、新精神分析对经典精神分析的继承

保留无意识概念,把它作为行为的关键决定因素;同意童年早期 经历影响人格的发展;接受佛洛伊德的防御机制、梦的解释等概念。

2、新精神分析对经典精神分析的发展 对经典精神分析的反叛

(1)成年人的人格并非在儿童5、6岁时就完全形成(2)反对强调本能对人格的影响,重视社会文化的力量,孤独是人类争取更大自由时付出的代价

(3)反对佛洛伊的理论整体上的消极特征(4)选择的自由和未来目标的作用(5)获得了自主权的自我

第三章 行为主义范型

第一节 第一节 经典条件反射模型

一、巴甫洛夫的工作

二、经典条件反射定律

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刺激替代、条件反射的形成

1、习得律 2、实验性消退律 3、泛化律 4、分化律 5、高级条件作用律 第二节 操作条件反射模型

一、斯金纳生平

二、操作条件反射的本质

三、操作活动的强化

任何能够提高一个特定反应出现频率的因素都是强化,强化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强化在有机体条件反应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核心概念。

1、强化规律:强化规律揭示的是按什么顺序施行强化才能提高有机体的反应频率。包括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

连续强化指动物每按一次杠杆都无例外地给与一次强化。间歇强化指按照一定的间隔实施强化。

间歇强化实施的方法有:(1)固定的间歇强化,指按事先规定的间隔给与强化,有固定间隔和固定比率两种方法。(2)不固定的间歇强化,指实验者对强化的间隔不作具体的规定,只作大致的规定。

问题:哪种强化方法最有利于新行为模式的快速形成?哪种强化方式最有利于动物在相当长时间里保持较高的反应频率?

2、强化的形式:(1)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一种积极的刺激,它在有机体作出行为反应后,能够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负强化也是一种刺激,如果它在一种行为反应后被取消或移走,就能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2)相倚强化和非相倚强化。相倚强化指强化和被强化的行为间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非相倚强化指强化和被强化的行为间不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问题:非相倚强化导致动物怎样的行为表现?如何解释人类的迷信行为?

四、强化与惩罚

五、消退、辨别刺激和行为塑造

消退:得不到强化时,行为反应会逐渐消失。辨别刺激:指示强化出现的概率。

行为塑造:实验者根据一个最终目标,给一系列不断向这个目标靠拢的行为提供强化,最后使实验对象形成一个新的或复杂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问题:行为和人格间具有怎样的关系?以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怎样解释人格的形成?

辨别:操作条件反射和经典精神分析的区别。自由或决定论——行为由什么决定?理性或非理性——行为是理性的或非理性的?全体或元素论——人格是整体还是由元素构成的?可改变或不可改变——人格是否是可改变的?

第三节 观察学习模型

一、替代性经典条件反射

二、替代性操作条件反射

三、观察学习与人格

第四章 生物学流派 第一节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一、人格结构

二、人格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节 气质

一、EAS气质模型

二、抑制和非抑制儿童 第三节 进化论人格心理学

一、自然选择与心理机制

二、社会排斥与焦虑

第五章 人本主义范型

第一节 人本主义的兴起

一、人本主义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批判

哲学基础:存在主义哲学—人的存在的意义、自由意志的作用、人的唯一性。

二、人本主义对人的基本看法

1、个人现实是个体对世界的独特知觉的产物,个体对世界的体验决定了它的行为。

2、个体具有自由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能力。3、人格具有整合性不可分割性。

4、人有能力成为他想成为的人,发挥潜能,把生活导向最适 合于自己的方向。

第二节 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人的责任

二、此时此地:过去会对现在产生影响,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如果被困在过去的阴影中,就不可能生活在今天。

三、个体现象学:没有人比一个人自己更了解他自己。治疗师的作用是帮助人了解他自己。

四、人的成长:成长过程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特征。第三节 卡尔•罗杰斯

一、自我完善的人—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他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

二、焦虑和防御机制—焦虑有与自我概念不同的信息引起。最普遍的防御机制是扭曲和否定。

三、有条件的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怀 第四节 亚伯拉罕•马斯洛

一、动机和需要层次

二、对心理健康的人的研究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能够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弱点,努力去改进它们。比普通人恩更少受文化规范和习俗的约束,受自己的做人原则支配。以一种怀着极大兴趣甚至是带有敬畏的方式探究世界。只有很少的朋友,但友谊深厚而有益。具有富有哲理的、无敌意的幽默感。具有高峰体验。

第六章 特质论范型

第一节 什么是特质论

一、什么是特质

特质就是最有效的“分析单元”,用于探求人们心灵不同于他人又相似于他人的原因。人格是许多个别特点的有机组合,这些特点代表着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中的行为特点,也预示着他在另外场合下会怎样表现。这些个别特点或单元就是“特质”。

情境 心理特质 对情境的反应 与别人一起工作 盛气凌人,专横霸道 体育运动比赛 竞争性强,要求赢

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 ? 制服弱小者,强权即真理 在学校 不惜代价获得成功

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愤怒,采取敌对行动

特质是刺激与反应的枢纽,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各种行为所表现的内部特质是一致的。人一特质迎接外部世界,同时也以特质组织经验。没有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特质,所以每个人对待环境的经验和反应也不完全相同。阿尔波特——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

二、作为特质维度的人格

特质即人格维度。其理论建立在两个重要的假设基础上:人格特 质在时间上是稳定的;人格特质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

三、特质论范型的主要特征

1、注重了解处于特质分布曲线某一点上的人的行为,如社会焦虑程度,女性化倾向强弱、自我意识强弱导致的行为差异。

2、注重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不关心对人的行为的内部动机的解释。易陷入循环论证。

3、不涉及人格的发展和变化。第二节 重要的特质理论家

一、高尔顿•阿尔波特

与佛洛伊德的会面、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二、亨利•莫雷

与精神分析的亲缘关系、主题统觉测验(TAT)、心因性需要、行为及环境与心因性需要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因素分析与对人格结构的探索

一、因素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是一种统计技术,用于对大批量的变量进行分析和归类。运用因素分析,可以把一群变量根据它们间相关的程度归并到一组或分到不同的组。例如,了解数学和言语技能是否是智力的不同方面;热情、随和、容易相处、好说话与容易生气、不安分、易兴奋、脾气暴躁是不同的。

二、卡特尔的16个人格特质

三、大五人格结构

四、常用的人格测验

1、一般人格测验问卷

2、单一维度的人格测验 焦虑量表

第四节 人格是稳定的还是依赖于情境的

第七章 认知范型

每个人的人格不同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认知范型研究人如何获得信息、在信息加工基础上如何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

第一节 乔治•凯利的个体建构论

一、个体建构系统

科学家的主要目标是缩减不确定性。人们也像科学家一样,力图减少不确定性,以便使自己的生活明朗化。

个体建构是一个用来构筑或解释、翻译或预言经验的过程。一个构念就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看法,是两极的,人们用它来解释个人自己的经验。行为不取决于环境的强化,而取决于构念及其有效性。

个体寻找建构系统的有效性。有些构念比其他构念更重要,称为超级协调构念,其次称为亚协调构念。当你第一次遇到某个人的时候,你最愿意知道他哪方面的信息?你头脑中最先出现的几种想法就可能是你最初预测他人行为的建构。

二、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源于建构系统的缺陷。当建构系统不能预测将来的事情,焦虑就会随之产生。如果一个人的建构系统变成非弥散性的(这种建构系统不轻易允许新的元素进入到它既定的范围之内),他就不会重新经验中学到东西。没有了学习和学习后对建构的完善,预测能力就会持续下降,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和难以控制。

第二节 人格的认知因素 情境特征 认知—情感系统 行为

从已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中获取某种特定信息的难易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对某种特定情境的解释或对这种解释作出什么反应,依赖于被激活的认知类别。

一、认知结构

对有关信息的心理表象(认知结构)的差异构成了人格的差异。认知结构主要有2种。一种是图式,是一种帮助人们自觉、组织、获得、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另一种是原型,用来代表某种认知类别。

二、自我的认知表象

自我图式:组织并引导关于自我的信息加工,由关于自己的基本信息组成自我图式的核心。

可能的自我: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当前认知表象中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的影响,而且受到“我会成为怎样的人”的认知表象的影响。可能的自我有2项功能,为将来的行为提供激励,帮助解释自己的行为和周围所发生事件的意义。

第八章 人格发展

第一节 人格发展的一般问题

一、早期阶段的重要性

人类个体出生后,约有十年或更长时间不能独立。冗长的幼稚期对人格特点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二、人类行为的社会习得性

人类行为主要是社会行为,与动物代代相传的固定行为模式不同,人格和社会行为几乎完全靠学习获得。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早期的发展是后期发展的基础。

四、心理发展的共同性

各人心理发展的趋势大体上遵循一个共同的模式。

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人格特点的差异在婴儿出生时就已经通过活动水平、注意广度、对环境改变的适应性表现出来了。

六、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人的心理发展是连续的,但在连续的过程中,又表现出阶段性。每个阶段在生活和适应方式上都可能各有本质差异。例如,在人格和异常行为关系尚可表现出:各种环境的有害因素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起 的作用是不同的;同一不良影响在不同年龄阶段导致的行为异常和人格问题不相同;有些行为异常和人格问题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

第二节 人格发展阶段 第三节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 2、体格 3、出身次序 4、人体生理学

二、社会因素 1、物质环境 2、家庭气氛 3、养育方式 4、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第四节 性别认同

一、性别感测验

二、影响认同的因素 生理、社会、社会阶层、智商 第五节 自我认同

一、自我观的发展

自我观成熟的标志:意识到自己身体大小、外貌、形状;学会使用有关自我的语词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动;了解个人的历史、需要、愿 望;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心理品质并自觉加以调节——完成同一性。

二、自我的成分

物质自我:身体、任何使个体深切关注的物体

心理自我:对自己信仰、态度、人恶特征、目标、需求的意识,对自己智力、能力的意识——构成了自我意象;对自己思维、感知、情感的意识——构成了自我“意识流”。

社会自我:取决于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序列。理想自我

三、自我评价

取决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距离。

四、认同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 自居、自我中心

第九章人格测验

第一节 陈述法 第二节 评价法 第三节 投射法 第四节 作业法 第五节 行为观察

第十章人格障碍

第一节 常态和变态的标准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定义

人格心理学论文 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

在当代心理学体系中,人格心理学是一门从整体上探讨人的心理活动的学科。它充分关注个体内部功能及个体间的差异,在解释社会行为时,重在探讨个体差异———致使一个人异于其他人的人格层面。因为它能系统深入地解释人类心理活动的丰富内涵,所以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学习人格心理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个体的自我修养,完善个人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广泛应用到未来工作,如心理咨询与治疗、人才测评与选拔等。河南科技学院教育学专业在第6学期,将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健康方向的模块课开设,其实际的教学组织和开展过程,更要突显人格心理学的丰富内涵,强化其服务于实际生活的应用性。而围绕这学以致用的应用性的教学目标,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仍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如何通过实际教学让学生掌握和应用人格心理学的知识,本文试图进行初步探讨。

一、课程内容的优化

当前教育学模块课人格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还聚焦在六大人格学派理论知识,缺乏一些应用内容,致使学生缺乏必要的应用人格心理学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人才测评等领域的技能。在课程教授方面,教师过分强调了人格理论的重要性,注重人格理论的学习而轻视或者忽视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此外,人格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以西方人格理论及应用为主,缺少对中国人格理论及应用探讨,这势必使教育学模块课的人格心理学的教学停留在理论阶段,停留在国外阶段。为此,笔者做了以下优化:

(一)教材选择及其内容处理。

笔者指定的教材是叶亦乾编著的上海教育出版社7月出版的《人格心理学》。此教材编写采用的是“大理论和相关研究”的结构体系,系统论述了各大学派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运用新的科研成果阐述了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各种因素复杂的交互作用;介绍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以及40种人格测量问卷和投射测验。指定一本教材是让学生对当前人格心理学的全貌有个整体认识,但也同时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参考书。教育学专业模块课人格心理学(心理健康方向)周学时3,笔者主讲绪论和本论。在讲授本论时,为更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试着引导学生找到每一人格理论代表人物的对人格“3D”———人格表现、人格动力、人格发展———的认识。

(二)设置专论内容。

为更好地促进人格心理学的应用,笔者还特别重视加强以下专论的引导:(1)人格与生活———这部分主要包括人格与幸福、人格与人际关系、健康人格与职业发展等;

(2)人格培养也称人格塑造,包括人格的形成、人格发展和人格改变的方法等;

(3)人格的评估,这部分主要包括人格评估方法、人格评估量表的使用等。并将以上三部分作为几个独立的章节,布置给学生让其自主学习,以学生小组讨论、大组分享、教师答疑解惑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拓展其他辅助资料。

增加一些视频资料,为课程锦上添花,如中央教育电视台的“师说”节目之妙用性格(性格关系学学者张勤老师运用独特的“红、黄、蓝、绿”四色性格分类法,分析每种性格的利弊得失,明确每种性格的局限和提升空间,引导学生妙用性格,获得幸福完美的生活)、山西卫视的“老梁故事会”中有关焦虑症、强迫症、对中国人不同区域的人的人格分析、北京卫视养生堂有关性格和健康的等等。利用课堂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介绍和播放,开拓学生视野。

二、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上,对教育学模块课的人格心理学的教学主要是课堂讲授。虽然老师采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并不高。首先,人格心理学课程本身理论性很强,教育学专业学生未学习心理学史,直接学习人格心理学就更显抽象和枯燥。其次,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生并不是被动地吸纳知识,而是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知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以传统填鸭式传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而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提升理论境界。让人格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服务于心理健康的实践。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练习法。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前五分钟值日活动,让学生进行课程的应用性练习。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格心理学案例、实验、小游戏等或也可用人格心理学视角解读当下生活。每堂课正式上课前由1名学生做课前五分钟值日,与大家一起分享,老师再做简短的总结或点评。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胆量,也使学生间相互交流了知识,增加了知识储备,更使教师了解了学生所思所想,实现了教学相长。

(二)讨论法。

针对人格心理学本论部分相对容易理解的内容,如行为主义人格理论,和部分开放性的专论内容,如人格与幸福、人格的形成与塑造、人格障碍与矫正等,安排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具体做法为:5-6个学生一组,学生课前看书,然后小组讨论、分工查资料、备课、做PPT,然后安排课时请一个或两个小组推荐成员来主讲,在主讲讲完后,请组内或组外的同学进行补充发言。接着还可以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引导学生从人格心理学视角进行思考,畅所欲言。此种做法,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加其压力,促进其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课程之后教师布置书面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重难点进行整理,最好用树状图的方式进行层次性勾勒,方便以后的学习使用,如此,有利于巩固知识,增强记忆,提高效果。

(三)实验法。

人格心理学中有一些经典的测验如16PF、EPQ等,组织学生去实验室上课。做完测验后,同桌之间互相解读,教师再点评,并启发学生就课程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同时也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增加了课程兴趣。

(四)实习作业法。

为使课程内容走向生活,笔者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对家人和朋友人格进行分析、评估,开展朋辈心理咨询活动、职业生涯辅导、企业人才测评等此为做。这些实践活动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此为学,总之是学以致用。为真正让学生做起来,笔者定期让学生在课堂汇报实际做的情况。

三、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课程考核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运用能力的考察,使用单一的书面考试方式,为突显课程的应用性,在课程评价上,笔者采用了多维度的方式,即期末成绩只占据总成绩30%的比重,而平时成绩和期中成绩分别提升为30%和40%。将学生的如出勤率、课堂表现、课程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平时表现纳入到平时成绩的考核中。将学生在组内合作程度和组内活动完成的贡献率等方面确定学生的其中成绩。具体做法类似于上文中的讨论式教学法,也就是先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然后由教师敲定小组讨论主题,也可以由学生组内商定主题,接下来,学生组内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每组推荐出代表在课堂汇报;最后教师和同学共同评议。期末考试采用小论文形式。教师结合课程大纲和当下社会热点,给出小论文的题目。接着需要学生去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和论文写作。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尽可能使用学术语言,观点明确、论证有力、逻辑清晰、语言流畅,格式规范上也要严格参考毕业论文规范要求。以上是笔者对课程的初步实践及探讨,目前效果不错。笔者相信,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在师生共同的积极思索、不懈探索实践下,最终能够使人格心理学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叶亦乾.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3.

[2][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6.

[3][美]阿伦森.社会心理学第七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11.

[4]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5.

[5]魏昌武.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2(1):317-318.

[6]王争艳,柳芳.人格心理学教学改革与建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7-9.

[7]郭永玉,张钊.人格心理学的学科架构初探[J].心理科学进展,(2):267-274.

[8]尹慧.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人格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128-129.

[9]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8-82.

心理健康人格更美 篇7

一、青少年人格缺失的现象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都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与拼搏。孩子的心灵本是纯真无邪的, 但随着接触社会, 童心却受到玷污, 诚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匮乏, 尽管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但青少年礼仪修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 如无视课堂秩序、旷课、迟到、早退、课堂上随便说话、接发短信、沉迷网络、迷失自我等, 这些行为都严重地影响到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导致他们学业荒废, 精神萎靡, 人际关系紧张, 心理脆弱, 适应力差。青少年是由小学、初中、高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青少年人格缺失的原因

1. 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的影响。

家长的教育引导以及为孩子设计合理的人生目标是必要的, 只是在目标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上是否遵循科学、合情合理, 是否从孩子的智能、心理等承受力的实际出发的。但是, 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 甚至为了自己的面子或寄希望于孩子来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 而给孩子以重压, 不顾及孩子的实际发展情况, 导致孩子不堪重负, 或逆来顺受, 人格奴化;或逆反而致暴力倾向;或对生活厌倦失去信心……由此造成青少年学生心理、性格等方面的偏向。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 也曾使许多孩子迷途知返, 使许多有志青年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使一个个家庭和乐安康。但当父母家庭的期望转化为孩子必须达到的, 却超出孩子的体力、智力等能力所能承受的现实目标时, 必然使青少年的身心受到巨大压力和伤害, 这不仅无益于青少年学生获得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正常的知识、技能, 更扭曲了其人格, 阻碍人格的健全发展。

2. 学校环境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的影响。

重视学生智能培养, 这是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是为未来社会培养“英才”、“通才”、高智能人才的必要措施。但单方面地强调智能培养, 忽视人格塑造和全面素质训练, 这就必然导致青少年畸形发展, 最终使培养的人才“高智能、低素养”, 与社会所需人才完全“错位”。现实教育实践中, 有一种普遍的错误倾向, 就是把学校教育“窄化”为智育, 又把智育“残缩”为分数, 许多工作方式明显地表现出以下缺陷:重智能、轻人格;重书本知识的学习, 轻特长、志趣发展;重接受和记诵学习, 轻人际交往与信息交流方面的学习;重埋头苦读, 轻愉快巧学等。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也常把高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良的唯一标准, 忽视对其人格作出评价。往往一些高智能、高分数的学生在人格上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由于智能的光环作用而不易被发现, 以致未能得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

3. 青少年学生人格障碍问题的社会原因和现实原因。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总是和一定的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决定了人是环境的产物。当今社会, 科技飞速发展, 市场经济高度发达, 一方面它们促进了人类理想人格的总体进步,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使青少年道德意识在困惑迷茫之中步入了误区, 失去了自我。

三、对青少年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的对策

优良人格的建塑和养成, 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 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体的多方配合、共同努力。

1. 重视学校教育, 为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们要发挥好教材中许多健全人格养成的实例的教育作用, 撷取现实中的典型事例, 以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要尊重学生, 在影响孩子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要给学生以能支撑人生自信风帆的信任和赞美。强化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 加强班级道德训练, 增强凝聚力, 激发主人翁意识, 培养团结、友善、勤勉、认真负责的品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感染力, 开展文化活动, 以优秀文化感染人;加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 进行心理咨询, 举办心理讲座等, 使他们学会正确地观察、分析和理解客观事物与社会现象, 学会以冷静、稳妥、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认识环境和对待生活。

2.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 构建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的长效机制。

社会是个大课堂, 不仅应当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更应当在探索和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上下工夫。一直以来, 人们总把学生的人格养成看成是学校教育的任务, 而忽视家庭、社会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中的地位和作用, 使学校单兵作战, 协调不一, 而且学校在人格教育观上与家庭、社会的价值观不相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 导致青少年产生许多人格问题和心理冲突。家庭、学校、社会是诸多因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整体, 因此要重视家庭教育, 搞好人生启蒙;重视社会关爱, 把关爱作为一种责任, 家校携手, 全力共建, 形成合力, 统一标准和价值观,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德是人才的灵魂, 具备了德性, 人才能真正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 才能发挥潜能, 磨炼砥砺, 真正成才。

摘要:道德人格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面对急剧变革的时代, 青少年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人格缺失的问题。针对青少年的困惑与迷茫, 家庭、学校、社会应协手共建道德人格体系。

关键词:青少年,人格缺失,健康人格培养

参考文献

[1]马勇琼.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社会纵横, 2004, (4) .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3]孙英.青年学生的人格障碍与健全人格的塑造[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9 (3) .

心理健康人格更美 篇8

1. 中小学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没有开设的学校尽快安排。

2. 作为地方教材,河南省已经编写了配套教材,并开始使用。

3. 小学要求每学期安排6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要认真选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4. 作为“三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各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本文将根据学校的教育实际,对学校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简要论述。

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其中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方面是说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主动施教的过程,也是一项预防性的教育活动。每个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将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挫折,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走在前面,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我觉察的能力和抵御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防患于未然而不是亡羊补牢。另一方面是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自我及个性等方面全方位的教育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全体工作者都要投入到这项伟大的工程中去,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便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体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

中小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提高少年儿童的自我意识,使学生逐渐地学会客观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愉快接纳自己,增强自我调控的能力,自强自信,能应对变化的社会环境,抵御来自生活各方面的挫折。

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育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在城市里,独生子女较多,孩子从小就备受呵护,容易滋生过强的自我中心意识,一方面表现出私欲的增长,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不懂得安慰、帮助别人,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强烈的争胜心,遇事总想抢第一,要求自己十全十美,注重自己的自我形象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这样的孩子往往很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有自我觉察的机会,从活动中体验自己的成长,发挥自己的潜能,让自我一天天的强大起来。小学阶段着重于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的层面上开展工作,中学阶段着重于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就是指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各种特点的综合体现,培养健全人格并不是使学生完美无缺,而是指人格各种特质和谐、自然地结合,也就是说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并接纳自己的人格特征,自觉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弱点,成长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这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教育目标。

家长是孩子最初的人格塑造者,在孩子整个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限于学校的范围之内,要扩展到家庭、社会的各个方面,使家长加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加强与孩子心灵的沟通,形成一个家校合作,携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到社区建设之中,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把少年儿童人格的成长看作是整个社会应尽的义务,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3. 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有不同的层面,对中小学生来讲,大多数是发展性的问题,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有责任帮助学生排解困难、消除疑虑、快乐成长。故作为实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应当设立心理辅导室,由专业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氛围,使学生自然地接受心理咨询帮助。同时要坚持心理辅导的保密性原则,辅导室的学生档案和辅导记录材料,不能随意拿给班主任或校领导看,可以由辅导老师介绍某些学生的有关情况,涉及到个人隐私的内容如成长早期的伤害性经历、家庭中的特殊事件、对学校或老师的抱怨等,不能轻易告诉他人,以免这些情况不经意间泄漏出去,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加重了孩子的不良反应,原来的问题没解决反而引起了新的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占据重要地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素质教育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以人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认知、情感、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有新的、积极的认识和体验,内在因素的变化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外部行为,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知识素质、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变化和提高,实现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

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是我国的一大特色。要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就要增加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改变了以往灌注式的、单调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活动中感悟出人生的价值、做人的道理。面向全体学生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能够使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丰富德育工作的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绩效。

2. 帮助学生树立求助意识,平静地接受心理辅导,维护心理健康

通过宣传及心理辅导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有心理困扰是正常的,及时地寻求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求助意识,自然、平静地接受心理辅导的帮助,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消除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通过板报、墙报、广播等形式,将心理健康、心理辅导的相关知识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消除误解和顾虑,做好接受心理辅导的准备。

3. 实现育人的总目标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总目标。作为一项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也要为实现这个总目标而努力。学生素质的提高、个性的培养等都是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创新、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三、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

1.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可以选用河南省编教材,也可自编校本教材。2. 要选择性格好,人格发展健全的教师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要有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果没有条件设立专职教师,可以请少先队辅导员或文体老师兼任。切忌选那些性格孤僻、脾气怪怪的教师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3. 要合理安排好每个学期的6个课时,有针对性、教育性。4. 有条件的话要尽快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5. 要研究二十一世纪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趋势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中,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趋势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一个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趋势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一个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趋势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将从补救性为主变为发展性为主。趋势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将从学生转变为学生、教师、管理者及学校环境。趋势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从人格辅导扩展到学习辅导、职业辅导、生活辅导。趋势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将从心理适应教育变为潜能开发。趋势八,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将从个别辅导为主变为团体辅导训练为主,网络等新技术将被广泛采用。趋势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将从兼职为主变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

上一篇:美在身边作文600字下一篇:春的气息高中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