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格培养

2024-09-20

健康人格培养(共12篇)

健康人格培养 篇1

《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就学校而言,实施生命教育,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来进行,遵循认知、体验、实践的原则,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一、让学生在感知中认识生命教育的意义

1. 建设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生命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显性与隐性并重的教育资源。学校实施生命教育,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努力建设“关爱生命,创造健康”的生命教育氛围。同时,教师更要注重隐性校园文化的培养与积淀,那就是整个校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体现在校园内每个人身上的精神特质。这是一笔历久不衰的精神财富,也是学校生命教育的最佳载体与最好舞台。

2. 整合学科资源,有机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内容涉及学校各个学科领域,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应充分发挥学科的渗透功能。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同时,教师还应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生命教育的价值

1. 借助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珍惜生命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专题教育,既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警示教育,又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引发思考,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例如可以开展生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安全意识,帮助学生适应环境,正确处理交往、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培养学生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人格和乐于交流、合作与分享的心理品质。

2. 发展学校社团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生命

学生社团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体验生命的重要载体。学校要重点发展绿色环保社团、生物科技社团、心理互助社团、体育健身社团等,指导学生广泛开展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进而欣赏和热爱生活。如在校园内组织田径队、篮球队、健美操队等,通过各种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生命,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举办校园艺术节、科技节活动,能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个性与特长,在活动中养成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对自己生命的认可和对他人的赏识。

3. 结合各种纪念日和节日,培

养学生形成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法定纪念日和节日,以世界环境日、禁毒日、预防艾滋病日和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为契机,从青少年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健康发展出发,关注各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解决学生的各种困惑,整体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

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生命教育的内涵

我校充分利用学军、学农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生存技能的教育,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社情民意,丰富阅历,开阔眼界,使学生们学到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积累社会经验,锻炼其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心。我校组织开展了形式众多的实践活动,如采访、参观、调查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在实践活动中触动心灵,体验生命的价值。在具体实施时,我校充分利用各级各类青少年活动基地、社区德育基地、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技能。我校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福利院等社区服务,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来学校演讲,与学生座谈、讨论。我校还充分利用“蓝天下的至爱”等募捐帮困活动,引导学生关爱社会弱势群体,锻炼生存能力;通过角色体验,丰富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感悟。

健康人格培养 篇2

正视“花季伤痕” 培养健康人格

正视“花季伤痕”培养健康人格      ――高中生性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指导策略本文已发表在《教学与研究》 联系QQ:1224535121在21世纪的今天,心理健康日益受到广泛高度的重视。而性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性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科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的教育、身心健康的教育,是现代文明人必须接受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性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体现了尊重人的价值,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这一精神,而这正是我们教育的永恒主题。高中生正处于性心理动荡脆弱的时期,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性心理问题,这会给我们青春的华丽乐章上划下一道伤痕,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引导,很可能会成为我们一生永久的伤痛。知道身边有学生背着父母,偷偷跑到医院做了人流手术。又听说每年高考前体检时总会查出一些女生怀孕的现象,简直不敢相信,但事实确实如此。这折射出我们在性教育方面的缺失。因此,调查研究我市高中生性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处理好性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我市高中生性心理现状不容乐观在全国范围内甘肃属于教育较落后省份,在全省范围内武威又是教育较落后的地区。据我们调查,武威市还没有一所高中开设专门的性心理辅导课,开办性心理咨询室,也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因此我们在性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几乎是一张白纸,我市高中生性心理现状也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在:1)对性知识及其教育的了解认识存在误区;2)青春期的提前与对性知识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3)学校及相关人员对此问题的漠视态度;4)性道德、性规范的意识薄弱,对性心理健康的系统性认识不够。二、分析原因1、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各学校不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很少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主要是缺乏专业老师。连生物课中涉及到的最基本的性知识,老师也是避而不谈或是谈性色变。2、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据调查,武威市各个高中只有武威二中开设了名为“阳光小屋”的心理咨询室,但几乎无人进出,学生都以之为耻,所以形同虚设。3、没有完整的配套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读本。如果学生手头有相关的读物,哪怕学校不开设心理辅导课,学生至少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了解到相应的知识。4、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受传统错误的性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在对待子女的性教育问题上大多“犹抱琵琶半遮面”,而西方各种“性自由”、“性解放”观念不断涌入,社会上格调低下、禁而难止的影视、书刊等的泛滥,使求知欲强、辨别能力差的青少年误把错误的或片面的性知识当作科学知识掌握,让不少学生误入歧途。5、学校、家庭、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不管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人们普遍认为性生理卫生、性心理健康、性观念道德知识远远没有高考重要。只要孩子学习好就以为是成长顺利健康,所以在教育中就忽略了孩子健康成长中很重要的环节。6、对健康标准的狭隘理解。由于思想观念意识的落后、教育文化水平的落后,致使我们对健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身体健康的层面。健康的新概念指出:所谓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的健康的整体概念。人作为身、心的统一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三、解决的方法途径一是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进行系列辅导。高中生普遍存在的种种性困惑,应及时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了性生理指导、性心理引导、性伦理教导,正确对待学生的性觉醒问题。二是在生物教学中渗透性心理健康教育。在生物教学中应结合学科特点,除了使青少年懂得性生理和发育期的各种现象外,还要让学生明白在性问题上,我们要运用意志的调节作用来克制自己的性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要正确看待性生理的各种现象、变化,形成积极、健康的性心理。三是在校园网设立“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专栏。借助网络互动,可以有效地补充课堂辅导的不足,可以让学生更加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烦恼和困惑,覆盖面可以进一步延伸。辅导老师还可以通过专栏解答“悄悄话”信箱以及其他方面反馈来的有关“性健康”方面的疑惑。四是开设校心理咨询室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因人而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中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辅导或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五是邀请性心理健康辅导专家定期到各个高中做两到三次专题讲座。为了防止高中生出现错误的性认识而犯罪,邀请心理学专家开办专题讲座是十分有必要的。六是订购心理健康及性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根据武威本地区的特点,学生自身的.状况组织人员编写适合本地区学生,有利于本地区学生的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读本。七是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通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使家长及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八是以传单,调查问卷,网页,新闻,报刊等方式呼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此问题,用正确方式引导高中生看待“性”的相关问题,把科学的性知识传授给孩子,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地发展。构建高中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丰富我国性教育与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宝库,有助于普及性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的完善,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完善基础教育的体系。这也正是开展高中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所在。因此,做好处于花季的高中生的性心理教育,引导他们对“性”有正确科学的认识,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任重而道远,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有十足的信心和勇气坚持下去。我们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浅谈健康人格的培养 篇3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包括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两盆同样的花放在两个房间里,一个房间每天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阳光充足,另一个房间每天制造一些噪音,而且阴暗,过一段时间发现播放舒缓、优美音乐且阳光充足的房间里的花长得很茂盛,而另外一个房间里的花生长缓慢,叶子发黄,快枯死了。植物尚且需要良好的环境才能生长得更好,何况人呢?家长应尽可能为孩子营造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家长更不能让他们因为家庭的残缺而感到自卑和恐惧,教师对这些孩子要多关注,经常进行心理疏导,多做一些活动或游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教室要保持整洁、舒适,墙壁上可以贴一些名人名言或字画,让学生耳濡目染,约束言行。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大包大揽,有些学生什么都不会做,甚至出现写完作业不知道将笔收回笔袋、红领巾或鞋带开了不會系等现象。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课举行穿衣服比赛、系鞋带比赛等,这样能促进学生提高自理能力,树立自信心。其次,要培养学生能吃苦的好习惯。学生就像温室里的花一样,从未受过苦,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我试着举行登山活动,让学生懂得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克服很多困难的道理,要有坚定的信念。再次,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能拖拖拉拉,在完成当天作业的同时,还要预习新的知识,多读一些有益的书,陶冶自己的性情。

三、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都会发现班级里总有些学生很有人缘,同学们都愿意和这些学生玩,相反,有些学生则一个朋友也没有,而且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这种现象也越来越明显。究其原因,他们是在人格方面出了问题,这样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首先,教师要关爱这些学生,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找出问题所在。比如有的学生是因为自私,有的学生是因为多疑、嫉妒,有的学生心胸狭窄,对别人的过错不能宽容等等。教师应对症下药,早日恢复他们的健康人格。其次,教师要多开展一些交流活动,比如“我想对你说”“我想和你成为朋友”等,让学生敞开心扉,消除心理障碍,增进人际关系。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各种好习惯。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篇4

首先,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所以无论如何, 我都以一颗善意的、理解的心对待孩子。这样孩子也会报以理解的微笑。我常对孩子说, 每一颗小草都有属于它的春天, 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前途, 发展的结果怎样都很难预料。但有一点, 必须首先学会做人。处于成长中的孩子犯错误是必然的, 关键是对待错误的态度。我也是善意的批评, 不求全责备。比如, 有孩子在桌子上写字, 我先静静地看着他, 而后我说, “桌子啊, 你看看这个孩子的字写得多漂亮啊!但你的脸被人划过, 你疼吗?”孩子就会不好意思, 这时我又会说, “哎, 如果有人在你干净漂亮的脸蛋上写字, 你感觉怎样啊?”“以后还会写吗?”当然不了。再比如, 有些孩子爱乱丢垃圾, 我发现后, 就什么也不说, 我默默地捡起它, 拿在手里, 让大家看看, “这是什么?它的‘家’在哪儿呢?”“哦, 记住了, 把它送到它的‘家’里啊!别让它孤零零地蹲在地上, 然后让你们孩子一脚又一脚地踢皮球啊!”总之, 我在批评孩子的时候, 我都得采用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的策略, 比较幽默诙谐地指出, 这样反而让孩子感到不好意思, 以后会注意的, 也不至于伤了孩子的自尊。所以整个班级师生都能和谐相处, 其乐融融。

其次, 我从学校文化想到了班级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中, 逐步形成并为学校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 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生活的全体成员的一种共同追求, 是学校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 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和谐有序的学校文化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染缸”, 能够让生活在其中的人受到情操的熏陶, 心灵的净化, 人文素养的养成, 给人以激励, 左右着师生的价值取向。任何沉浸在其中的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它的教益。那么生活在班级中的孩子, 何尝不需要这种文化的浸染呢?精心打造班级的文化个性, 实现对学生柔性的“精神引领”, 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榜样启迪模仿法

思想工作的方法重在感化。怎样来感化呢?就是要通过榜样的作用。通过榜样教育, 可激发学生对人物榜样产生学习和模仿的愿望, 并把榜样作为鼓舞自己前进的偶像。

(1) 教师作榜样。几乎没有一个教育家不主张“言教为后, 身教为先”。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这些都是说, 只有自己坐得正, 坐得稳, 才能去要求别人, 也才能令人信服。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小学生的眼里, 印在小学生的脑中, 所以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成为师德建设中的标兵, 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模范, 这种榜样感召力无疑是事半功倍了。

(2) 班星作榜样。榜样教育促使学生“择善而从”, “改过迁善”, “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班月星榜”可陆续推出本班的“习惯星”、“礼仪星”、“健身星”、“环保星”、“节俭星”等, 将他们事迹记录在班级日志上, 以他们的模范行为和优秀事迹影响教育其他学生。这样, 每当课外时间, 常常以中队长为首的一部分同学都会主动提着塑料袋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去捡拾垃圾, 曾多次得到学校值周领导的表扬。部分带全体, 使得这个班的同学各个好样的。

第四、艺术自我熏陶法。

艺术有助于培养人的道德和信念, 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过程中, 通过艺术的自我熏陶, 以美诱人, 以美感人, 达到培养学生对美好的追求与爱好, 融美于心灵的习惯。比如, 让学生自己创作设计黑板报、墙报等活动, 让他们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

第五、自我教育法。

所谓“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应该是引导自我教育高超技艺的最高境界。“自我教育”就是要学生能自己提出任务, 比如, 在周会课上, 常常采用学生自我剖析这一做法, 让学生自己找找本周内自我感觉良好的地方和感到做得不好的地方, 再说说自己以后的做法。我觉得这可以让学生主动采取措施自觉进行思想转化与行为控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培养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5

【摘要】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不同特质人格的分析,归纳出了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认为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活动,能调节学生的情绪和动机,增强学生的能力;提出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养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育;人格;健康人格;全面发展

人格(Personality)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表现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各个方面的总体精神面貌。人的认知能力特征、行为动机特征、情绪反应特征、人际关系协调程度、态度信仰体系、道德价值特征等构成人格。人格不仅控制着人的行为方式,而且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培养健康人格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健康人格的形成及其特征

人既是一个生物个体,又是一个社会个体。人格特质的形成既有先天遗传的因素,更有后天环境的影响因素。在人的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方面,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而人的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的形成更多的受后天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社会文化、家庭环境、童年经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形成。①不同的人由于其后天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质。作为个体存在的每一个人,其人格特质表现出个性化特征。按照人的个性发展要求实施教育,培养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

当然,个体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特征非常复杂。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经历认知、情感、意志的过程,个体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人格是贯穿在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之中的,一般认为人格是由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等方面构成的,人格的自我调控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系统。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人格结构趋于相对稳定,一是人格结构的构成成分不变;二是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②达到稳定的人格结构也就标志着一个人的成熟。

在对人格的研究中,形成了一些派别和研究成果,了解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人格特征的认识。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人格结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一个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趁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善。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或疾病。③艾森克提出了人格结构的四层次理论模型:这个模型的最下层是“特殊反应水平”,为日常观察到的反应,属误差因子;上一层是“习惯反应水平”,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属特殊因子;再上一层是特质层,由习惯反应形成,属群因子;最上层是类型层,由特质形成,属一般因子。④正是由于这些因子的不同,使不同人的`人格存在着层次上的差异。卡特尔经过长期艰苦工作,提出了人格特质结构理论,他测验出了16种人格特质:乐群性、智慧性、稳定性、好强性、乐观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控制性、紧张性。⑤正是由于这些人格特质的不同,使得人存在着区别和差异。从这些人格结构、人格特质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格有积极与消极、健康与病态、成熟与幼稚之分,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人的积极、健康、成熟的人格。

什么是健康人格呢?通过对健康人格的研究总结出的模式有:奥尔波特的“成熟的人”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模式,罗杰斯的“充分起作用的人”模式,弗洛姆的“创造型的人”模式,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的人”模式,皮尔斯的“此时此地的人”模式,以及埃里克森的“自我整合的人”模式等。我们可以将健康人格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能有意识地控制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不被意外的、不能控制的、无意识的力量所驱使;第二,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正确地对待;第三,能立足于现实,而不是沉溺在过去的生活之中,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能较快地摆脱其带来的阴影,在现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行动;第四,具有紧张而有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不满足于平平淡淡的工作和生活,渴望挑战和刺激,渴望新的目标和新的经历;第五,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热爱学习和工作,并乐于承担义务,情绪成熟健全,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态,生活充满了活力;第六,有独立和自主的需要,不依赖于别人来求得安全感和满足,乐于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不过分顾虑他人的态度;第七,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既承认自己,又尊重别人,能体谅他人的痛苦,并用各种办法来帮助他人,具有同人类共祸福的意识。

二、健康人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通过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认知活动、培养情感、增强能力而实现的。

1.健康人格有利于认知活动的开展。认知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人在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受人格控制和影响的。健康人格有利于认知活动的开展,不良人格会阻碍认知活动的开展。如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或应用,开始于感觉和知觉,获得什么知识,应用什么知识,往往与他所具有的人格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学习某个专业,某门课程,不同的学生由于其人格特征的不同,采取的态度和方法不同,学习的效果就不同。有着健康人格的学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所学的专业和开设的课程,进行积极的记忆、想象和思维,刻苦学习和钻研,与教师密切配合,课余时间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开阔自己的知识面,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学生必然学习成绩优秀。而那些人格不健康的学生,由于有着心理障碍,在认知的过程中,以消极的被动的态度对待所学专业和所开设的课程,缺乏学习的动力,其结果必然是对知识的获得或应用处于应付状态或者是认知活动不健全,学习效果也不可能好。

健康人格可以促进人的思维和想象。思维是人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是与思维和想象密切联系的。学生解决每天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凭借思维活动来实现的。想象是人凭借在头脑中保存的具体形象来进行的,是和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活动相联系的。健康人格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促使认识的不断深化,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

2.健康人格对学生的情绪或动机具有调节作用。情绪和动机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学习的收获,朋友的支持,家庭的团聚,使人感到愉快、兴奋和喜悦;而学习的失利,朋友的讥讽,亲人的争吵,使人感到沮丧、痛苦或愤怒。情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健康人格可以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胜不骄,败不馁。“知之深,爱之切”,深厚、真挚的情感来源于对人、对事真切、深刻的了解。积极的情感能激发人认识的积极性,使人锐意进取,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相反,消极情感会使人消沉、沮丧,窒息认识与创造的热情,使人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

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或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来源于人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人有生理的需要,如饥择食,渴择饮等,也有社会的需要,如劳动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等。人有物质的需要,如住房、交通工具等;也有精神的需要,如受人尊重的需要,求知和求美的需要等。正是在人各种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的不同动机。动机具有性质和强度的区别,动机不同,人们对现实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也不一样。

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感,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意志。意志与认知、情感有密切关系。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和控制,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来实现的。而人的意志的坚强或懦弱又反过来对人的认识和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建立在健康人格基础上的意志,才能构成人的稳定的不懈力量源泉。

3.健康人格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能力。能力构成个体的心理特征,是人在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或者说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心理特性,这种心理特征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人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也叫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正是由于人的能力和人格的差异,将人与人区别开来。例如,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有人长于想象,有人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差异。有人比较温柔,有人比较粗暴;有人敏捷,有人迟钝;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坚强,有人怯弱等,这是人格的差异。正是这些人格的差异,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使得不同人的能力大小和范围不同。健康人格可以增强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能力,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归纳能力等等。

三、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教育目标的要求

健康人格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而广泛,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人们有健康人格来应对时代的变化,适应现实生活的要求。因此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呢?就学校教育来说,要以人为本,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20世纪70年代,人本心理学家提出了“选择性学校”的改革,就是要尽力培养健康人格。这项改革提出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决定学校的课程及管理;学生的发展应是表现能力与认知能力的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受到最大限度的重视;教师应尽一切努力保持学生心理发展的敏感性;重视以阐明和发展价值观形成的道德教育;培养感觉的意识、身体的意识和从动觉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对学生进步的评价不应以固定的标准和目标作指导。⑥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这些观点,可以看到,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当然,作为个体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即作为个体的人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智力、能力、体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等等。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健康人格的形成,特别是人的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它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构成了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同时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则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状况和发展水平有着直接关系的。只有在整个社会处于全面而协调发展,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健康人格,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样说并不否认有些人,特别是社会的先进分子在社会环境不佳的状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人格完善。正因为此,才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从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上来分析教育的功能,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的科学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能力以及变革社会、改造社会的创新能力。英国教育学家纽曼在他的《大学的理想》中认为,“知识是一种心智状态和条件”。⑦因此,追求知识必然是一种精神追求,而精神追求的最大目的也在于精神本身。这种精神追求也意味着人格的力量在支撑着,形成精神本身内在的动力源。健康人格不仅来源于社会环境的熏陶,更来源于知识积累、技能形成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的过程。因此,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以及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并完善人格特质的。(作者简介:王传旭,淮南师范学院院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

注释:

①③④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47-452、429、438.

②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45.

⑤⑥叶浩生.心理学理论精粹〔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70、277.

⑦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3.

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人格;闲暇生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96-02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同志在2004年10月教育部召开的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上说:“大学生除了以学为主,上课以外,课程学习以外,专业学习以外,实际上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而这些课余时间,对于他们的思想、道德、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在课堂以外的闲暇生活中通过恰当的休闲伙伴、休闲类型、休闲体验,能够体验自我和反省自我,正确地认识自我;能够拓展人际交往面和提高交际技巧,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培养审美情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够转移宣泄不良情绪,养成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不难看出,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1.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涵义

1.1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充满自信,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

1.2 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能充分认识人与人交往的重要作用,富有同情心,理解、悦纳他人,以诚恳、公平、谦虚的态度尊重他人,同时也受到他人的尊重与接纳。

1.3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对社会环境中的一切刺激做出恰当正常的反应,适应社会的变化,与社会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不回避现实,主动面对现实生活的各种挑战,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4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乐观的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学习持有浓厚的兴趣,能友好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以愉快的[光去看待事物,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积极乐观的态度是人格健全的最重要品质。

1.5 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人格健全的人情绪反应适度,能经常保持愉快、满意、欣慰的心境,具有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当消极情绪出现时能合情合理地宣泄、转移和升华。

2.闲暇生活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都十分重视闲暇生活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作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1]本研究将闲暇与休闲等同,定义为:个人除吃饭、睡觉、学业、工作等必要活动以外,所从事的以调节自己身心的活动方式与内容。

2.1 在休闲体验中认识自我。

我们日常忙碌生活中的自我并不是完全真正的自我,而休闲将人们从必然性中解脱出来并为自主的行动提供了环境,“休闲是自我实现的环境”[2] (P245)。

有研究表明,从休闲活动类型选择来看,大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充实的(43.6%)、有意义的(48.8%)、愉快的(47.6%)、轻松的(43.6%)生活方式。这表明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更多地是偏重于在闲暇时间中增广见识,充实自我。

在课堂学习中,大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休闲生活中,通过深刻的心理体验,真正融入休闲,帮助大学生达到在休闲中实现自我、完善人格、升华人性的目的,摆脱就业压力等束缚,帮助大学生充实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提升自我。

2.2 与休闲伙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人不可能在孤立的状态中生存和发展:“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人格发展离不开人的交往关系的多样性。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各种社团、体育竞赛、文娱、校园文化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实验场所,可以拓宽他们的人际关系网,可以广泛结交志同道合的朋辈群体,形成非正式群体,满足其精神上的需求。大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的活动,接触不同的社会群体,不断掌握和改进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提高其交际能力,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工作岗位后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 通过休闲提高社会适应力。

大学是一个具有半社会性质和半学校性质的学习、生活场所,它的不完全社会化局限了大学生对社会人情世故的清楚认识,他的半校园性质和大学生的不完全自主独立性,造成了大学生对社会生活和自我正确认识的局限性。怎样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其与不同的社会群体的交往时游刃有余的交际能力,应得益于学生的休闲。

休闲作为一种社会建制,“休闲植根于时间空间的文化中”。世界观、价值体系、概念过程、语言及思维方式以及与年龄相关的学习环境,都是我们所想、所做、所发展的休闲的一部分。休闲的社会空间与建制环境既非完全隔离,也非完全融合。休闲不是没有角色或结构的“开放空间”,而是具有某种特殊开放性的“社会空间”[2](P197-198)。通过闲暇生活,大学生按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发挥主体的自主性,使自己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3]

2.4 闲暇有助于学生调节情绪。

人的情绪的产生总是同一定的情景相联系的,这就是情绪的情景性。当某种事情引起不愉快时,尽快忘掉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变环境去做或想一些使心境愉快的事情,这样就可以不断向大脑输送愉快的信息,建立愉快的信息优势中心,有效地抵御不愉快的信息输入,从而抑制不良情绪的优势兴奋中心。休闲对改变产生不良情绪的环境有着特殊的作用。通过接触大自然,放松自己;通过与人交谈,宣泄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依自身的体会、经验,认为闲暇安排对各项心理调节能力培养的作用较大,比率几乎都达到了70%以上,得分在“有非常大作用”区间的达50%以上,加上得分在有“比较大作用”的接近90%。也就是说,大学生们普遍感受到能通过闲暇生活提高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

2.5 闲暇可以促进个性和谐。

休闲是人的生命的自觉,对生命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追求。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休闲挣脱了种种外在的压力、束缚,凸显了休闲特有的魅力,而与文化相联系,成为人的生命、人的个性和谐不可或缺的部分。休闲作为人的生命的自觉与个性的和谐发展,经历了从生理体能的要求,到生存消费的需求,再到文化精神诉求的过程,即从物质的需要进入精神的需要。这是一种新的追求,人的休闲可以协调、和谐人有限的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张扬。

大学是培养高尚人格品质的地方,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利用闲暇时间,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对于陶冶学生健康人格品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个性和谐至关重要。

3.引导大学生闲暇生活方式的策略

3.1 促进大学会闲暇生活的社会化。

大学生处于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之间的过渡阶段,促进他们的社会化,对于他们以后走向社会工作和生活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必然承担起社会化功能。对大学生来说,除了课堂之外,其他途径对大学生的影响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这些途径起直接作用的必须是在学生闲暇时间。大学生现在的闲暇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他们以后的闲暇生活方式以及对社会生活方式的适应能力,因此,作为高校应努力促进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社会化,为他们以后更好更快的适应和融入社会作最充分的准备。

3.2促进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学习化。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课堂的学习直接指向将来的职业活动,因此必然受制于某一专业和某几种形式,闲暇时间的学习则是更为自由的学习,可以进行内容广泛的阅读,可以听讲座,参加培训班,通过独立钻研及与同学的交流去深化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或培养自己对某一学科的兴趣。闲暇为大学生开辟了开展业余爱好的生活天地,为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及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闲暇时间的学习,因其多样化的学习形式与丰富的学习内容,可以广泛地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品味、人文素养。发展学生个人兴趣,提高文化与审美修养,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3.3促进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素质化。

据调查,大学生除了一部分休闲时间用于专业学习之外,花费大量的时间在 “睡懒觉”、“室内闲谈”、“上网聊天”、“娱乐玩耍”等方面,没有认真规划休闲时间的活动,休闲活动过程中休息娱乐时间过多,有意义的活动时间过少;社会活动中小圈子交际活动过多,大空间交往活动过少;这些休闲方式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其意志消退、惰性增长。因此,促进大学生闲暇的素质化,提高大学生闲暇技能就成为合理高效利用闲暇时间,充分发展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与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实现自主教育和养成教育,使素质教育根更全面、更丰富、更完善。

总之,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通过恰当的休闲伙伴、休闲类型、休闲体验,正确的认识自我,拓展人际交往面和提高交际技巧,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通过促进大学会闲暇生活的社会化、学习化、素质化,引导大学生闲暇生活方式,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怎行培养真正的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5.

[2] 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一休闲社会的新论[M]. 赵由译,云南人出民版社,2000.

[3] 张健,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青少年闲暇时间利用状况对策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0.

创新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篇7

健康人格包含的因素很多, 它受人生观、价值观、个人品德修养、成功观和抗逆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离开了其中任何一点, 个体的发展就很可能发生问题, 甚至出现病态, 而病态心理一旦形成, 则不仅使个体难以发展, 甚至也难以生存。通过多年的工作经历和探索, 我感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 在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方面也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

体育课是多数学生参与热情很高的一门课程, 在一项小小的课堂活动或一个平常的体育竞技中, 任何一点成就都会使学生的情绪产生波动, 都会带来成就感, 这对学生的思想、意志、能力、态度、情绪等特征暴露特别快。比如跳高时面对一个新的高度, 跳远时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 分组比赛时面对新的对手, 成功者的心理满足感会溢于言表;而对于失败者, 他们的心理反应却各不相同。有的气馁与沮丧, 有的急躁与冲动, 有的还会焦虑与自卑, 每在这些时候, 作为体育教师应该适时地抓住学生思想活动充分暴露的大好时机, 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胜利与失败、成功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 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 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 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品质, 树立正确的成功观。

二、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现在的中小学生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学生家长大多注重的是学习成绩, 往往对孩子疼爱有加, 不注重对他们进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 这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是极其不利的。体育教学是以出力流汗的体力活动为主要手段, 以此伴随着知识信息、心理活动、情感体验等一系列生理上、心理上的刺激作用, 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根据体育活动这一特点, 有意安排一些艰苦的环境, 比如在小雨天打球赛、校外长跑等活动项目,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在小组对抗比赛时, 通过赛前动员, 讲战术、讲策略、讲场内场外合力的重要作用, 营造紧张的竞技气氛, 培养学生冷静沉着、果断机智、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

三、体育活动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是体育课的又一大优势。在体育活动中, 学生可以以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 形成一个特定的小社会, 通过互相合作、接触、切磋、对抗环节过程, 使团队与团队之间、个体与团队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都产生交流和碰撞, 从而使人际关系的交流更加广泛和直接, 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他们进入社会的心理需求。作为体育教师, 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正确地认识自我, 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形成文明的行为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行修养追求。同时, 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尊重与信任、鼓励与帮助、关心与支持、理解与体谅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一个人时刻都离不开集体和社会, 个人作为集体中的一员, 要有高度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其只有对同学、对教师、对班级、对学校奉献爱心, 才会得到大家给予的信任与关爱。

四、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人们对事物美与丑、好于坏、善与恶的综合判断, 它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教师通过合适的体育活动项目, 创设和谐轻松的氛围, 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在体操、舞蹈等训练中, 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和教师鼓励性的语言, 让学生通过展示形体动作来释放内在的情感, 不唯训练而训练, 注重陶冶情操、培养气质、发展个性, 增强美学意识, 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再如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后的小结, 用启发性的言语引导和帮助学生体验该项体育活动的美学意义, 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保健意识和锻炼习惯, 形成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有规律生活、妥善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 通过高难度项目动作的训练, 既能使学生了解人体构造与外部形态的关系, 促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灵感, 增强他们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

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 篇8

1 人格与健康人格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 人格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具有结构性、层次性和多侧面性, 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特征独特而有机地结合构成: (1) 完成某些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 即能力; (2)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即气质; (3) 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即性格; (4) 活动的倾向性特征,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

健康人格是指各种人格特质的完备结合, 其特征有3点: (1) 各种心理特征和谐发展, 即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和气质都向健康方面发展; (2) 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 即在人际交往中显出自尊和他尊、理解和信任、同情和人道等优良品质; (3) 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学习、工作中, 勇于创造、善于创造, 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形成新的兴趣和动机等。

构建健康人格是个体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与任务, 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前提条件。

2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的消极特点

近几年, 国内一些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李宝峰[1] (2005) 的研究显示, 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 (P<0.01) , 其中前4项已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 (P<0.001) 。

王东宇[2] (2005) 采用少年版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对小学留守儿童的个性特征进行测试, 发现与同龄常模相比, 留守儿童较为内向, 情绪较不稳定, 但掩饰性较低。同时还存在着性别差异, 男性留守儿童比女性留守儿童更外向, 精神质倾向更为明显。

赵红[3]等 (2006) 通过EPQ (7~15岁) 个性问卷和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 留守儿童较普通儿童更加内向, 对自身的评价明显偏低, 特别是对自己的智力、外貌和幸福满意度方面。

田小兵[4]等 (2003) 通过采用《儿童十四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国修订本》 (CPQ) 和自制的家庭环境调查表对父母外出打工两年以上、年龄在6~12岁的四川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及其委托监护人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 留守儿童在适应与焦虑、神经过敏性两方面明显高于普通儿童, 而内向与外向得分低于普通儿童, 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 我们可以将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的消极特点概括为: (1) 人际关系:乐群性低, 比较冷淡、孤僻或自闭; (2) 情绪:不稳定, 易紧张、焦虑或抑郁; (3) 性格:自卑拘谨, 沉默寡言或者比较圆滑世故, 少年老成; (4) 行为:冲动任性, 自控能力不强。

当然, 也有为数不多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之后变得坚强、自信、善解人意、自理能力增强, 但这毕竟只是少数[5]。

3 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

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以及留守儿童自身共同努力, 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培养网络[6]。

3.1 政府

3.1.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产生是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及与此相关的就业、教育、保障等体制的产物。要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必须从户籍制度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入手。

3.1.2 加强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 中央和各级政府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法规, 对流动儿童在城市就学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干预作用。各地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 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流动儿童在城市学校上学的社会政策环境, 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3.1.3 政府应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

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一直是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教育的主渠道之一, 但是, 这类学校一直存在着教学质量差、师资水平差、校园环境差和教学管理差等问题。政府与社会要加大扶持力度, 通过注入资金、培训、检查监督等方式改善“四差”局面, 提高流动儿童受教育的质量。

3.2 社会

3.2.1 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基层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组织。农村社区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牵头, 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学校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些社区机构可由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等人员构成, 让留守儿童体会到社区的温暖和关爱, 对于培养留守儿童健康人格、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都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3.2.2 举办代养人培训班, 提高代养人的教育素质

社区、学校可以联合举办代养人培训班, 宣传新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 提高代养人的教育素质, 增强代养人的教育责任心, 使代养人真正肩负起监护人的责任。

3.2.3 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育方法

农村社区与学校还可以根据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尝试新的监护方式, 如利用社区机构组织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亲子园等, 实行有偿代养。在这样的组织中, 留守儿童之间以兄弟姐妹相称, 相亲相爱,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相互帮助, 共同进步, 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这样做能够满足留守儿童归属与爱的心理需要, 让他们在这个大家庭中, 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3.2.4 组织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比如, 开展和倡导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义务支教活动, 给留守儿童和代养人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

当然, 以上宏观措施的具体落实非常复杂, 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现实可行的办法应当是从留守儿童家庭、学校以及留守儿童自身做起。

3.3 家庭[7]

3.3.1 留守儿童父母 (1) 纠正不正确的认识。许多留守儿童父

母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错误认识。有的父母认为, 为子女储备教育资金是最重要的;有的父母认为, 子女没有明显偏离社会的行为就不需要父母在身边;也有的父母认为, 自己文化程度不高, 对子女学业不能给予帮助;有的父母甚至认为, 孩子的要求就是吃饱穿暖, 这些父母根本不了解亲情对孩子人格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因此, 作为父母, 必须认识到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 亲情的抚慰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所以, 外出务工的父母应尽量将子女带在身边, 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2) 慎重选择委托抚养人。如果外出务工的父母实在没有能力将子女带在身边, 那就要慎重考虑被委托的抚养人是否具有抚养能力, 如身体、责任感、思想品德状况等。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是抚养不仅是物质条件的保障, 更是心灵的抚慰, 是行为上的督促和示范。如果委托抚养人没有责任心、能力有限甚至品德不良, 那么, 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所以, 父母应当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比较有文化、有一定责任感、能够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己子女的亲朋好友处。

(3) 加强与子女的互动。首先, 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与留守在农村的子女联系, 如尽量在节假日回家与子女团聚, 平时增加打电话或写信的次数等。在各种方式的交流过程中, 除了问及子女身体、学习情况外, 还要多倾听子女的心声, 体会子女内心情感的变化, 了解子女的渴望及要求。其次, 父母也要经常主动与子女所在的学校班主任进行联系, 交换意见, 以便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心理变化。最后, 父母还要经常与抚养人保持联系, 鼓励督促抚养人对自己的子女行使监护责任。

(4) 重视在外务工经历背后的教育财富。父母应善于用自己在外务工的经历来教育子女, 比如从积极方面讲述自己背井离乡生活中的辛苦与磨难以及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事迹。这样做不仅可以拉近彼此间心灵上的距离, 而且可以给子女提供真实的榜样, 对培养留守儿童坚强、独立、积极的个性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3.2 抚养人

抚养人应增强角色意识, 真正担负起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和义务。抚养人可以参加一些社会上组织的家长学校、代养人培训班等, 学习教育儿童的新策略、新方法, 转变教育观念;经常与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 了解他们的需要及心理状况;及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学校保持联系, 加强多方互动, 共同采取措施保证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3.4 学校

学校是留守儿童生活的“第二家庭”,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就需要学校教育补位。因此, 作为学校和教师就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一部分本该由留守儿童父母承担的责任。

3.4.1 教师 (1) 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教育的内容。班

主任不仅需要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 而且应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 对他们增加情感投入, 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班主任应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在活动中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 培养积极稳定的心态;班主任应加强与学校、留守儿童父母以及代养人的沟通与联系, 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2) 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所有教师都应掌握一些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 帮助留守儿童度过留守期间的心理危机, 为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3.4.2 学校 (1) 学校可以组织成立留守儿童成长互助小组。相

同的经历与境遇使留守儿童之间更易产生彼此心理上的融合, 形成情感上的相互慰藉与支持。在小组的交往活动中, 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的快乐, 分担彼此的痛苦与烦恼。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冲淡他们的孤独感和对父母的思念, 而且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还可以培养他们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

(2) 学校要定期开展抚养人家长会, 建立良好的“学校—抚养人”沟通机制。通过家长会不仅可以改进留守儿童抚养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而且可以让代理家长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增进他们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有效沟通。

(3)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这应当是学校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 如档案中不仅要有父母的姓名, 更要有他们的职业、联系方式、外出务工的年限、工种以及收入等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帮助班主任和其他教师顺利地开展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4) 在可能的情况下, 实施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尽力改善寄宿环境, 配备生活指导教师或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不要给学校与家庭之间留下可能让留守儿童结交社会不良群体的“真空地带”。

3.4.3 留守儿童自身

意大利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指出, 儿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儿童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发展。唯物辩证法也认为,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内因是根本, 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 留守儿童人格的健康成长过程更需要留守儿童自身的积极努力。

首先, 留守儿童要理解父母的选择、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不要认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了。要积极与父母联系, 比如可以经常写信向父母汇报自己的情况, 不要因为空间距离阻碍了亲子间的心灵沟通。

其次, 用健康的心态从积极的角度正视现实。留守儿童应当认识到, 父母不在身边这一现实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 是培养自己独立、坚强、富有责任感的大好时机, 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 从而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当然以上这些认识需要其父母、抚养人以及教师通过各种形式传递给留守儿童, 使他们感到自己不仅应成为关注的对象, 也应成为生活的强者, 使他们考虑问题不再单一化。

另外, 教育者还应当注重留守儿童的行为训练与强化, 如鼓励、指导他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和解决生活与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逐步养成留守儿童独立、自主、自强、自立的良好行为习惯, 从而达到认知与行为的和谐统一。

随着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市流动, 留守儿童的队伍还将进一步扩大。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如果任由其人格问题继续存在, 最终就会演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巨的过程, 必须要由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多方互动、多管齐下以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 2005 (5) :82-83.

[2]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 (5) :354-355.

[3]赵红, 罗建国, 李作为, 等.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状况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 (6) :633-634.

[4]田小兵, 杨正伟, 马静, 等.托管人对外出打工者子女个性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 2003 (5) :671-673.

[5]段成荣, 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 2005 (1) :29-36.

[6]周宗奎, 孙晓军, 刘亚, 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 (1) :71-79.

健康人格培养 篇9

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即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的教师观、学生观和人才观等,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时代对教师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淡化教师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在教育过程中首先就应该淡化传统教育下强 烈的教师 主体意识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许多事情就是这样,教师替学生想得周全, 学生就会想不周全,教师事事都管,学生就会习惯于被管而失去独立性。在校园中,我们不难看到这类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目标缺失和目标模糊的问题; 生活中相对缺乏独立处事的能力, 遇事往往依赖于外界帮助。这些都是独立人格特点缺乏的表现, 也是传统教育的悲哀。如果不想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心理的残疾者, 班主任就应以 民主的方 式来管理 班级, 着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班级氛围, 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互相激发, 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同时班主任也应尽量安排一些能充分显示学生智力、道德、意志力 的活动 ,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舞台。

二、 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学生是具 有独立个 性的人。虽然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但绝不能因此而抹杀学生的个性。在诸多相似背后, 他们身上存在着更多的差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

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应 从学生的 个性出发 ,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 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反对教育的整齐划一与陈旧僵化, 反对压抑个性发展;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没有个性的教育,则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所以,走出标准件式的教育模式, 走向多元化的个性教育就成为必然要求了。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生的差异状况表现为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个性特长。不同发展方向的外显指标主要是对学科或活动的喜爱程度、专注状态,乃至对未来职业选择的倾向性; 不同发展层次水平的外显指标主要是现有学业成绩、活动能力及活动水平等;不同个性特长的外显指标主要是学生个体表现出来的学科特长、体育特长、艺术特长、文学 特长、科技发明特长和社会活动特长等。

鲜花和小 草只是形 态的区别,并不存在谁重谁轻的问题。没有平等,就没有主体性,就没有个性,所以,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确立班集体中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观念,在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能以学习成绩、家庭、性别 、外貌等来区分学生, 人人都是班级的主人,人人都充满希望,人人都有美好的前程。其次,在班级管理中要用人所长, 力求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有 一份自己 擅长的工 作我们应该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 和预见学 生的天性 ,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可以肯定地讲,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教育者应 视之为教 育的资源 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创新教育, 把学生存在着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

总之, 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 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是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是培养人才的前提。担负培养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的班主任, 要瞄准未来人才的特点, 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作为自己工作的首要目标。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育实践中促使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 我国的教育才能面向未来。

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 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健康人格,发展,培养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培养。人格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成日趋健全、完善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 对于他们成才有着积极意义。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 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

学校体育活动中通过体育精神对学生的人格教育, 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一、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审美观念

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 而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 它还伴随着知识的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可以根据学生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特点, 刻意安排艰苦的环境,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如体操、球类等) ;营造紧张的气氛, 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可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 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 让学生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 从而发展个性, 陶冶情操, 培养良好的气质, 提高审美意识, 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如韵律操、体育舞蹈等) ;还可以通过体育实践体验后的“成功感”和“收益感”,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保健素养, 形成科学用脑、讲究规律的现代生活模式;亦可以通过复杂技术动作的教学和实践, 使学生既了解内部结构又能感知外部形态, 促进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体育运动与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 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的灵感, 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

鲁迅先生在《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一文中曾经说过:“竞走的时候, 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 其余的便松懈了, 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豫圈数的勇气, 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 或者佯为跌倒, 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 却尽跑, 尽跑的人, 大家就嗤笑他。”为此, 鲁迅非常感叹地指出:“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 无论什么事, 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 我看运动会时, 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 但那虽然落后而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 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 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鲁迅的原意并不是叫人故意去跑最后一名, 而表彰坚韧不拔, 赞扬不怕落后, 不怕失败, 鼓励参与。体育能够培育人的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 这是体育的精髓。

因一时的失利和挫折, 而把受挫者说得一无是处, 一团漆黑, 这是缺乏辨证观点的。这里用得上“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说法。一支队伍, 一个人, 尽管受挫失利, 但能发愤不息, 进行韧性战斗, 仍不失为英雄本色。胜利者固然可敬, 而那些作了顽强抗争仍难免于失败, 失败了还要顽强抗争的人, 不同样值得遵敬吗?失利的苦果固然难咽, 但细细咀嚼, 倒也有开胃提神的作用。这里需要的是清醒的态度, 永不堕志, 不因一时失利而自惭形秽, 丧失进击的勇气;这样, 失利会成为通向成功的台阶, 失利为成为鞭策前进、发愤有为的力量。

二、培养参与意识和竞争能力

今天的人具有了更强的参与社会意识, 人们认识到只有融于社会, 奉献社会, 才具备人生的价值。具有健康人格倾向的青少年必然是热爱生活, 并对社会生活有着浓厚的参与兴趣, 而且也具备能力。体育,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有深刻的寓意和趣味, 富有挑战性的魅力, 最适宜生命力旺盛与好动的青少年的“口味”, 满足他们好奇、探究、体验, 甚至“冒险”的心理。体育实践又有宽阔的容纳空间, 对不同动机, 不同能力, 不同年龄的青少年都具有适应性, 他们可以参与其中, 或体验, 或娱乐, 或观赏, 或竞技, 总之都能找到适宜自己的角色地位而受益。

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各司其职, 要完成一个动作, 打好一场比赛, 都必须独立完成自己的职责, 失职便意味着要加重同伴的负担, 特别是集体性项目需要相互之间的合作配合, 如果不能独立完成自己的职责, 就根本谈不上合作, 就会影响集体的成绩, 并最终使自己遭到淘汰。运动场时刻存在着竞争, 每个运动员在公平的基础上必须尽可能地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和机会, 创新动作, 或跟教练员、队员合作制定技战术。

因此, 如果经常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 一定能使自己变得胆大一点, 不再遇事缩手缩脚, 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发挥自己的技能。面对紧张情况能够挺身而出, 真正成为一个敢想敢干、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人才。培根说过:“如果问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则是:第一, 无所畏惧, 第二, 无所畏惧, 第三, 还是无所畏惧。”胆量和勇气不利于思考, 却有利于实干, 在关键时刻勇于拼搏。

素有“体育家”美誉的大文豪海明威刚满四岁时, 父亲就教他在密执安湖上钓鱼。从小见过大风大浪的他练就了一身胆气。一次出海, 遇到台风, 他站在舵前与台风搏斗了十二个小时, 一手操舵, 一手拿瓶威士忌, 而船员们却在甲板上吓得发抖。海明威相信:竞争性运动是变胆怯为勇敢的最好办法。

有一种说法是, 人类童年所有的行为、所有的思考都会产生一种素质, 今后如果做相同的事情, 就容易成功, 反之, 就容易失败。

三、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

体育教学中, 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比如跳高, 面对一个新的高度, 支撑跳跃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 能否超越, 一目了然, 立即显露。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面面大观。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作为教育者, 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 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 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 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 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 行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 增强耐挫能力, 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 这样, 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四、培养法规意识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 在他著名的《体育颂》中写到:“啊!体育, 你就是正义, 在你身上体现的是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正合理……”。一百多年过去了, 我们仍然相信, 体育还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片“净土”。校园里, 你会发现一些平时顽皮, 难以管教的学生, 却在体育游戏中能自觉地容忍规则的约束, 绝少在场上胡作非为, 我行我素。他们厌恶靠投机耍赖者, 这正体现了体育所具有的庄严、公正的魅力。

当学生第一次参加赛跑就被告之, 必须站在起跑线之后, 只有听到哨声才可迈出第一步。当第一次走进篮球场, 就明白了必须依规则行事, 当比赛结束, 决不应自以为是, 需尊重裁判的裁决……。以规则约束行为, 公开、公正地竞争, 尊重客观事实的观念就这样点点滴滴地渗入他们的意识之中, 造就了他们刚直不阿、以“规”律己的品质。

五、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体育教学具有形态化的特征, 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等, 个体与个体之间, 个体与集体之间, 人际关系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 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 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进入社会的心理需要。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这模拟社会环境, 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正确地交友, 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增强其社会的适应能力, 从而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人与人之间要注意团结友爱、关心与支持、鼓励与帮助、尊重与信任、理解与体谅。个人作为集体中的一员,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能热爱祖国、关心集体, 和大家协同配合, 增强凝聚力。在对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充分体现爱心的同时, 也自然会得到社会给予的信任与友谊等相应的回报。

体育教学中, 在坚持教给学生技能, 增强其体质的同时, 还应注意培养其健康的人格, 只有使受教育者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论学校体育与健康》——《学校体育与健康》第一辑

[2]《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反思性探索》——《体育教学》第133期

寓健康人格培养于英语教学 篇11

健康人格或健全人格能帮助人们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挖掘人的潜能、充实人的精神世界还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人格健全的人会尽可能使自己应该和需要做的事与其所处的的社会文化背景相一致,从而产生积极的满足感。对于中学生来说,健全的人格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开阔的心胸,与他人热情交往、关系融洽,能得到他人的尊重。第二,宁静的心境。有健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言行一致。能自我调节好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与道德感。第三,能有效地将个人的能力运用于创新,勇于挑战,勇于变革,专注地投入学习,对未来充满信心。

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是学生各种人格品质逐步形成与得到发展的阶段,英语学科作为中学生的一门主课,是英语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让学生在爱的熏陶下塑造人格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爱身边的人,做到关爱自己,关心同学;爱戴老师,尊敬家长。如每节课课前五分钟的值日生汇报,话题可以有“Introduce yourself”“My newfriends”“My family”“My favorite teacher”等。在课堂上,英语老师可以通过爱心的流露和表达来感染学生,如“Are youfeeling well”或者“Never mind,I think youhave tried your best”。

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话题进行热爱祖国、关爱人类、保护环境的教育。如高一课本中的“Rescue the tem-pie”,和“Lost civilizations”,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辩论是否应该拯救古庙以及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对文明消失的原因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学习“Aids today”时,让学生懂得艾滋病的危害并呼吁对艾滋病病人伸出援助与关爱之手,做到不歧视病人并知道预防艾滋病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让学生在榜样的引领下提升人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语教材中有许多伟人故事,如Thomas Edison的故事让学生知道成功要靠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阅读理解中关于护士Nightingale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关心和照顾他人的奉献精神;Martin LutherKing的I have a dream让学生懂得不畏艰险,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Justsay no则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告诫我们要珍惜生命。总之,教师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启发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以伟人为榜样,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然,学高为范,身正为师,英语老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做到用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道德情操得以升华。

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锤炼人格

我们倡导愉快课堂,就是要在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有参与的欲望。英语课堂常用的pair work与groupwork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获得参与和成功的情绪体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考评,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英语经典的形式,使得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获得审美的体验。笔者长期以来注重让学生课后阅读经典美文,如《英语演讲稿汇编》《遇见一篇好散文》等,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新课改强调校本化研究,英语教师可以用任务型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以Olvmpics in my mind为题的演讲比赛和英语广告设计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浅析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 篇12

一、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审美观念

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 而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 它还伴随着知识的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因此,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 可以根据学生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实施强的特点, 刻意安排艰苦的环境,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如体操、球类等) ;营造紧张的气氛, 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可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 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 让学生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 从而发展个性, 陶冶情操, 培养良好的气质, 提高审美意识, 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如韵律操、体育舞蹈等) ;还可以通过体育实践体验后的“成功感”和“收益感”,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保健素养, 从而形成科学用脑、讲究规律的现代生活模式;亦可以通过复杂技术动作的教学和实践, 使学生既了解内部结构又能感知外部形态, 从而促进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体育运动与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 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的灵感, 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

二、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

体育教学中, 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比如跳高, 面对一个新的高度, 支撑跳跃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 能否超越, 一目了然, 立即显露。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面面大观。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作为教育者, 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 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 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 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 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 增强其耐挫能力, 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 这样, 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三、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体育教学具有形态化的特征, 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等, 个体与个体之间, 个体与集体之间, 人际关系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 从而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 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进入启蒙社会的心理需要。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这模拟社会环境, 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正确地交友, 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增强其社会的适应能力, 从而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人与人之间要注意团结友爱、关心与支持、鼓励与帮助、尊重与信任、理解与体谅。个人作为集体中的一员,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能热爱祖国、关心集体, 与大家协同配合, 增强凝聚力。在对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充分体现爱心的同时, 也自然会得到社会给予的信任与友谊等相应的回报。

上一篇:沿街商铺下一篇:体育场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