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共12篇)
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篇1
在这个科技突飞猛进的知识竞争时代, 社会压力不断增强, 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心理还不够成熟。积极人格的塑造有利于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 有助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防止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一大学生人格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父母及家人给予极高的关注, 大学生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非常强, 思维敏捷、不墨守成规, 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表现自信、渴望独立、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有较强的思维能力等良好的积极人格。然而也存在一些不理想的人格特征阻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 需要各界给予关注和及时的指导。
“90后”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步入大学, 缺少了家长的约束, 高校里相对自由的环境使得大学生容易出现懒惰、迷茫等现象。他们渴望上进, 但缺乏自制力。在大学生群体中抑郁、焦虑等人格缺陷广泛存在。
“90后”大学生兄弟姐妹少, 父母及家人对他们倾注了极大的关爱,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现象严重, 在利益面前常常只考虑自己, 缺乏包容胸怀及全局观念,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少, 心理承受能力低。
二影响大学生积极人格发展的外在因素
1. 家庭因素
“家庭问题与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直接相关。家庭抚养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学生, 而后, 学生又把这些问题带到学校、街道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对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很多心理学家把家庭喻为“人类性格的工厂”。家庭结构是否完整、家庭气氛是否温馨、家庭人员关系是否和谐等都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2. 学校因素
教师的鼓励、赞美、信任、支持都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学业成绩产生影响。教师对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作用, 尤其是辅导员对于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大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然而在实际学生管理工作中, 教师多强调管理、秩序、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多关注于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忽视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挖掘。
在校园中, 学生群体对学生人格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朋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群体环境, 大学生认知控制系统正在成熟阶段, 群体内部普遍存在的情绪基调对大学生人格发展也会造成重要影响, 有时会在个体人格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 社会因素及网络环境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各种新旧观念相互碰撞, 大学生人格有着非常强的可塑性, 各种观念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只有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积极的社会文化观念、才能促进社会个体积极人格的形成。
现在的社会信息广泛传播, 尤其是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现代大学生对于网络有很强的依赖性, 净化网络环境, 倡导积极、向上的网络文明显得尤为重要。
三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方法
1. 学校要树立积极教育的理念
高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集中在有问题的学生和突出的事件上面, 对于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很缺乏。高校应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树立积极教育的理念。从“积极”入手, 帮助学生找到内在的力量, 发掘优秀品质。
重视辅导员对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 辅导员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发展中的学生, 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在强调纪律、秩序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 大学生要注重提高积极人格的培养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塑造期,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反思能力。在对于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中, 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首先, 要加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 掌握有关的知识与方法, 确保学生实施正确的自我教育。其次,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避免现代的教育体制所带来的各种弊端。
3. 发挥父母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方面的重要作用
有学者调查发现, 生长在幸福家庭的孩子比较容易形成积极的人格, 和谐的家庭氛围更容易形成民主的教养方式,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为亲密, 孩子有更高的安全感, 更容易形成积极人格。
在大学期间, 学生虽然回家次数很少, 但是家庭的环境依然对学生的情绪、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正因为学生远离父母, 才更要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引导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父母要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让学生在学校没有后顾之忧, 注意保护学生的安全感。不要一味地要求学生学业方面的成就, 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 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
参考文献
[1]赵永新.大学生健全人格及培养问题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 2009
[2]保罗·图赫.性格的力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篇2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加强中学生道德人格的教育越来越重要。文章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古今中外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提出了培养高尚道德人格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人格途径
一、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
21世纪,人们将追求人与社会的协调。在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育的民主化、平等性,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等现代教育观念逐渐深化,道德人格教育正体现了这样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确立人文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做到: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所谓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是指以人文精神作为自己的思想和理想,强调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和对灵魂的塑造以及引导他们对智慧的追求。反对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倾向和对功利目的的追求,主张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理解生命、追求价值、活出人的意义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意识到,要想使教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就必须以人文主义的理念作为指导。即教育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当代工作的核心,自觉反对科学主义思潮、功利化追求在教育中的泛滥,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真正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一切服从于人的需要与完善,切实确立起“人”在当代中国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只有这样,教育改革才有明确的方向,才有精神动力,才有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家园。
2.恪守教育的“全人教育”使命。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其全人教育论中明确指出:“全我的中心点和统一点,就是自己的良心,是神,是生命。”小原国芳在这里所强调的良知、神以及生命就是指人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即精神、理想、信仰、价值等。“全人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精神,享受真正的生活,全面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能,关怀学生对终极意义的追求与满足,以达到学生身、心、灵各方面的平衡与发展。台湾中原大学的王惠芝先生在谈到“全人教育”时指出:“全人教育的主要宗旨之一便在训练出身、心、灵都平衡而又能健全发展的学生。一个受过健全教育的学生终其一生,在道德选择上有清楚的明辨能力,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忠实尽责,完成生命意义的实现。”所以,真正的教育应当包含智慧之爱,应当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应当培养学生美好的理想,应当让学生具有公正、自由、民主的信念,应当使学生理解人的生命、尊严与价值。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称其为教育。真正的教育应当引导学生追求智慧、关注生命、理解价值、提升精神、培养信仰,从而养成一种人之为人的人文精神。
3.重视教育对学生生命的人文关怀。教育不应当只成为我们追求功利的一个手段,而应当回归到它的本质意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形成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在工作中尽量体现和突出人性。师生间要建立亲密的人性关系,教学中要突出知识的人性内容或人性的意义,最重要的是要唤醒学生通过教育自我完善的意识。教师的确不能改变课程的日趋专业化和破碎化,也不能改变社会观念对学校的巨大影响,但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和为人使学生意识到,最光荣伟大的事业莫过于怎样做一个人。
二、注重科学的“灌输”方法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统一
1.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主体性道德教育是指在德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应该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所有德育活动都应在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另一方面,要激励、发挥其主体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全部心理机能去感知、想象、体验和理解相应的社会意识与道德规范。这样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2.科学“灌输”的实质与存在的必然性。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但由教师直接传授却仍不失为一条捷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授人以渔”先于“授人以鱼”也是很必要的,因为在大学生的立场、观点、方法尚未形成和完善之际,加强科学理论的灌输,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完善的客观要求。当然,这里说的直接传授是指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中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上的科学灌输,不是那种无视学生主体,只强调服从的填鸭式的灌输。
3.主体性有效发挥与科学“灌输”的结合。强调灌输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把灌输的内容内化并外化为行为,灌输作为道德教育的方法,其价值在于有效性,提高有效性离不开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往教育的缺陷并不在于灌输,而是在于没有将灌输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灌输。道德教育的最佳境界,在于形成知、情、意、行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协调,从而构成系统的内在道德自律体系。机械而简单的德育方法是完不成此任务的,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将科学的灌输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并进一步落实到中学生的知、情、意相统一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上。
三、培育大学生自我建构高尚道德人格的自觉意识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体、思想、行为的活动状况的意识,是对自己在社会、在他人心目中地位的一种全面认识和评价。大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自我意识开始指向内心世界,是独立自主、尊重自信、自我调节与控制等心理品质养成的最佳时期,但由于自身的局限,他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需要教师和家长的耐心帮助与指导。学校内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影响学生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2.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自觉性。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发展的主体。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发展最快的时期,期间,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日益增强,教育者必须充分尊重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想方设法促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人格建设的主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林斯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教师必须了解自我教育的意义、规律和方法,在道德人格教育实践中,指导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目的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养成探究行为的目的、意义和途径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自我发展、主动发展的自觉性和坚持性,只有当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时,教育才会有效,所以,教师应明确地对学生提出任务、目标、要求,激发其道德人格建设的意向,依靠受教育者道德人格自我建设积极性的发挥,唤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意识的高度觉醒,以培养其主动探索、主动发展的精神,提高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发展其控制和支配行为的能力,使其成长为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四、营造培养中学生高尚道德人格的良好校园氛围
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生长、发展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的,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德育工作者应注重内部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优化学校文化环境,把它变成一种由教育者有意识地控制和设计的隐性课程,以增强育人效果,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校园文化是整合的概念,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应重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中隐性教育因素的功能和整体育人效应。 2.加强班集体建设。集体并不是通过关于集体主义的谈论来建立的。建立和培养学生班集体,必须以这样的两点作为基础:第一,要吸引全体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内容丰富的集体活动;第二,集体活动的组织必须有助于学生相互了解、建立友谊,以及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激发,使他们结成友好的和有工作能力的集体,使班集体在道德人格的培养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五、加强中学生高尚道德人格培养的实践环节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的道德规范、原则和价值观,而且要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因此,它更强调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关的行为习惯。英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曾指出,德育最重要的是要多做,反复地做,直到做好。杜威认为,应当让儿童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学校生活不能和社会生活相脱节,知和行要统一。杜威认为学校对儿童应该给予多方面的道德训练,仅把儿童训练成为一个会投票的选民、一个守法的公民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道德教育应该从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出发,“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所以,德育一定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让他们在其中感受道德,践履道德,选择行为方式,在活动中发展品德。
1.树立道德榜样,开展向先进模范学习的活动。要充分利用中国历史上著名爱国者、民族英雄、杰出人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道德教育。要树立一批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青少年身边的道德楷模,开展扎实深入的向模范学习的活动,让我们的青少年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道德品质中受到鼓舞,吸取力量。
2.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要广泛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通过公民教育、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和18岁成人宣誓仪式,增强青少年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开展应有的礼仪教育活动,倡导和推广公民道德要求,探索行之有效的礼仪教育形式,充分发挥礼仪教育在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要广泛开展生动活泼的讲文明、讲礼貌活动,倡导文明言行,推广文明礼节,使重礼节、讲礼貌融入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中。
3.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青年志愿者行动中,要进一步突出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在志愿服务实践中提高道德素质。要继续深化希望工程,充分发挥希望工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通过青年文明社区服务活动,引导青少年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在保护母亲河的活动中,引导青少年从爱护身边的环境做起,帮助他们树立绿色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使道德践行能顺利进行,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让他们真正地活动起来,真正地看,真正地想,只有使学生真正受到感动,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全而完善的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课题组.当代中国青年思想道德状况与特点[J].中国青年研究,(4):26-28.
[2]纪秋发.北京市青少年道德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0(2):35-36.
[3]程方平.价值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视点[J].德育信息,(3):24-27.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养研究 篇3
人格是个外来词,它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文译名是“personality”。追溯其词源最早是在希腊的戏剧中,表示“面具、伪装”同戏剧角色有关,与现代人格的含义并不相关。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格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人格是现实的有特色的完整的个人,并通过社会化获得,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个人特质结构,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综合反映。所以,也称个性,反映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一般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兴趣、爱好、倾向性等。1976年伦敦出版的《浪漫现代英语词典》对“人格”的解释是:(1)一个人心理、智力、情感和身体的特点;(2)一个人各方面具有的特点;(3)杰出著名的人;(4)一个人所具有的品质、心理状态;(5)个性、特性。
人格到底该怎样表达才更全面呢?人格应是思想、品德、情感的统一表现。丰子恺先生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这三者和谐的统一,就是圆满健全的人格,如古人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人格健全的人应有四种特质:第一,积极的自我心态。第二,恰当地认同他人。第三,面对和接受现实。第四,主观经验丰富,可供使用。[1]中西方文化对人格的界定殊途同归。
大学生作为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旺盛、体能充沛。追求个性独立,崇尚时代潮流,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和希望。人格显著的影响着人生道路的选择,健全独立完整的人格是大学生立志成才必备的素质条件。大学时代更是大学生人格形成、成长、磨砺、发展的重要阶段。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独立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代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这样一个人生的特殊时期,当代大学生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全独立的人格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需求。
二 当代大学生人格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阶段,是人格成长完善的重要时期。但是近年来,发生在大学生当中的诸如刘海洋伤熊、李俊制作“熊猫烧香”病毒、马加爵杀友、云南丽江女大学生张超伙同男友抢劫杀人碎尸案等事件,让人对大学生的人格现状表示忧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价值取向多元与理想信念虚无并存。当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正处于快速的变化、动荡、整合之中,受外部环境的变化,呈现多元化的状态。进入大学之后,既对未来满怀希望,又动辄限于空想状态,既对拜金主义表示警惕,又渐渐淡忘艰苦朴素的传统。其中一些大学生淡化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只是强调物质享受,在他们的观念中,世俗的、功利的、物质性的倾向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二是目标远大和意志薄弱同在。大学生通过入学教育之后,表现出强烈的上进心,都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甚至是未来的人生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如各类考证、特长发展、社团活动能力的培养。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部分大学生远大宏伟的目标与实际的学习生活渐行渐远。其中毅力不够,意志薄弱是共性问题。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原先制订的目标轻则大打折扣,重则不复存在。上课无精打采,编织各种理由请假,甚至直接逃课去泡网吧,打电子游戏,通宵上网。日常表现上随波逐流,懒惰倦怠,个别同学染上抽烟、酗酒等恶习,醉生梦死,逃避现实。
三是个人主义现象突出。一些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为达目的甚至不择手段,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模糊。[2]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格不健全独立的同学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在学校盲目攀比,大肆挥霍,更加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沼。
四是集体意识淡薄。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看,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反差太大,一方面拒斥框框、说教、约束,表现出极强的自主意识,但实际上是处处自以为是,不能明辨是非。另一方面他们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基本公德意识又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心理健康问题较多,更需要在集体大环境中学习和历练。自身的协调性和合作意识不足,与集体生活的要求相距甚远,出现性格偏激的现象。表现为部分大学生猜疑心重,对同学缺乏信任感,甚至同一个宿舍都不能好好相处。团队合作意识不够,协作能力不强,以致在集体活动中出现不合拍,影响团队整体成绩的负面结果。
基于以上的人格现状,仔细分析下来不外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常被视为人类性格的加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对人格的培育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庭中长期处于核心地位,习惯了家人提供的一切,没尝试过生活的苦头,使得众多大学生自我意识过强,自以为是。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仅限于传统的家庭暴力方式,这种违背人性的粗暴方式只会加重子女自卑易怒,敏感多疑,焦虑抑郁,偏执任性等不良人格品质的形成。
二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中激烈的竞争给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人生舞台,但是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家庭背景,个人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技能的指向性,就业区域的相对封闭性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叠加,都对大学生的人生目标的成功实现施加很大的不确定性。相关调查显示只有47%的大学生对事物看法比较符合实际,判断认知合乎身心发展特征,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29%的大学生目标过于空大,不切实际。对在校期间和毕业后的理想有一种空想主义色彩;24%的大学生在空想和理想之间摇摆不定,看到身边参加大学生选秀成功后成名的同学马上跟风,当东施效颦失败后在老师家长的开导下又变得冷静务实。
三是个体心理特征的影响。容易紧张和冲动是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明显的一个心理特征。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人格表现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常因小事会使情绪变坏,烦躁不安,容易受到惊吓。主要表现为大学生人格偏激,容易猜疑,不信任人,爱发牢骚,遇事常不满。在集体活动中常因有不切实际的看法而降低工作效率,宁愿独自工作。60%的大学生能与人和睦相处,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
四是寂寞与躁动并存。调查显示,约60%的同学性格开朗、沉着,有自信心;20%的同学内向,不善于交往,容易害羞;20%的同学有自卑感。15%的同学明显感觉生活压抑,抑郁寡欢,孤独寂寞,对人冷漠,容易悲伤,且在行动上遇事退缩畏惧,不敢大胆与人交往,对人对事容易产生过激行为。[3]
三 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雅思贝斯说:“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谁要把自己局限于学习和认识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在这里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就是培养健全独立的人格。同时现代教育家杜威也曾指出:“教育不是唯一的工具,但它是第一工具,首要的工具,最审慎的工具,通过这种工具,任何社会团队所珍视的价值,其所欲实现的目标,都被分配和提供给个人,让其思考,观察,判断和选择。”[4]在这里,杜威指出了教育对培养健全独立人格的重要作用。针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健全独立人格是大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第一,积极发挥教育者的指导作用,积极培养大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
美国心理学家罗特认为,有自卑、迷茫、意志不坚强等不良心理和行为的青少年可能有一些典型的原因或类型,它们是:1.低预期——高效价。对某种行为的心理需求十分强烈,可是对于成功的期望却又很低。比如在大学期间考证的问题:计算机、四六级、教师证、文秘、会计、导游、报关员、司法考试等等,大学生都想拥有更多的证书,但是在满足正常的学业之外,能够挤出时间获得更多证书的机率并不是很高,这种情况可以寻求老师和学长给自己提出中肯的意见,以免自己步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境地2.冲突。对两个不能相容的需求同时赋予高效价。比如,既想勤奋学习拥有好的学业,又离不开电子游戏机前的激动与兴奋。在这个问题上,主要表现为人格上不够独立,对身外干扰影响自己的负活动不能做出有效的抑制。大学生应该明白“舍得”的真谛,遇到类似矛盾时候心中要有大局观,把握好大方向,避免自己误入玩物丧志的危险之中。通过强化正能量,提高自己的大局把握能力,有所选择,有所放弃。3.缺乏能力。在某方面缺乏能力,于是不断地放弃该活动的机会,以至于越来越丧失自信。在大学生毕业求职的道路上都面临一个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困境,以致求职受挫后出现极度不自信和情绪低落的状况。健全的人格就要正确面对各种失败,不断调整学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应对现实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4.适度正向激励。正如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当受到激励后,人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通过激励,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人格培养的过程中,适度的正向激励可以促进人向上的动力提升,锤炼意志力。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人的抗打击能力会有效增强,其独立自主性大幅提升。[5]
高校教师自身的修养对大学生健全独立人格的塑造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在培养大学生人格的教育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教师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民主自由精神,独立思考的精神,实现教育过程中的人性化,其实质就是培养和完善大学生人格的过程。高校教师的人格水平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左右着人格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教育者的言行一致,人格独立,很容易被大学生学习、模仿。很多名人在其回忆录中都曾提到自己心中偶像的人格力量对其一生影响深远。
第二, 走进社会,加强关爱品格的培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能大大缩短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磨砺大学生的品格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社会兴趣和交往技能,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充分关注身边的世界。心理学上的个体的关爱品性是完善人格的重要特征。作家雨果说过:“人世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指出了人这种高级动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爱是降低风险,提升社会福祉的必要交往方式。关爱他人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古人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学生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关爱自然、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在生活中寻找爱、发现爱、理解爱、学会爱、给予爱。[6]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爱,创造爱,在关爱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技能,造福社会。从而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追求。
第三, 努力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自我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条件,没有自我教育做基础,再好的他人教育也是外部因素,缺乏转变成个人认同的内在条件。”[7]优良的性格特征的养成,并非简单地受客观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美国的威廉·詹姆士也说:“播下一种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这样的结论值得大学生们仔细思考,那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华盛顿曾经说过:“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和造成的。”当代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差异性很大。特别是城乡差别,东西部差距所造成的在同一所大学里面,相当一部分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性格不够开朗,看到社会现实的竞争激烈和自身家庭条件的拮据,呈现出心事重重的状态。还有一些大学生因学业,感情等方面受挫而一蹶不振,表现在原有的活泼消失,没有那种年轻人应有的热血沸腾,激情向上,乐观开朗的特征。这类大学生将来走出校门,步入社会都会因性格方面的问题而路径狭窄。所有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努力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时刻让大学生明白做一个乐观豁达的人,能在冬天预示春天的到来,能在黑暗中憧憬阳光。在乐观者心里,只有希望,没有绝望;在乐观者脚下,只有活路,没有死路。并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着力践行,从性格的培养方面来完善大学生圆满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张玉芬.大学生人格教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谢福良.大学生人格现状及培养[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1).
[3]唐莹,张静平,余晓波.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J].西北医学教育,2005(3).
[4]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胡珍.浅谈美国人格教育的实施及启示[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9).
[6]闫向清.浅谈人格教育[J].科学教育前沿,2010(10).
浅析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篇4
法国作家孔巴兹说:“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 锻炼精神, 优化情感, 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人。”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也认为, 教育的功能是使人“养成健全的人格”。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外, 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高尚人格的培养。
社会对大学生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过, 因为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强大的未来和美好明天的重任, 也正是在这样的重压之下, 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中凸现的一系列问题, 让很多人不禁隐忧这样的大学生能否担负起建设美好明天的重任?能否实现党和人民寄予的深切厚望?
一、大学生人格问题的现状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曾经指出:一个国家无论引入了多少现代的经济制度的管理方法, 如果执行这些制度并使之付诸实施的那些个人, 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动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 那么, 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是徒有虚名。尤其值得指出的是, 随着网络等新事物的出现, 大学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而同时, 相应的人格教育在这方面的指导和控制显得格外不足。互联网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的大学生, 给学生带来巨大便利和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 在缺乏学校和家庭以及社会的指导下, 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的网络人格作为现实人格的表现和发展, 一方面, 受到网络优越性的影响得到充分的发展, 促进了大学生人格独立性、平等性、个性化、开放性的发展。另一方面, 由于网络具有的虚拟性、隐蔽性和随意性等特点、对大学生人格的发展也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 如人格的虚拟性、封闭性、变异性、迷失性。”我们都知道, 大学时期是青年认识世界, 定位世界, 决定以后发展的重要阶段, 是人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关头;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年代, 同时, 在成长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问题却是更趋向于复杂化,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如何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已经是不容忽视的迫切问题。大学生人格健康不仅关系其身心健康, 决定其个体的顺利成长和成才, 也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 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 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能否实现, 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实现。
二、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当代大学生, 是一个生活在充满机遇和挑战时代的特殊群体, 时代赋予了他们独特的思考和立身行事的方式, 对他们选择生存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这也迫使他们在社会大潮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格特征。
1.初步形成思考加怀疑的个性, 力图用新观念去化解救思想带给他们的冲击。无可否认, 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给我国的经济带来飞速的发展, 与此同时, 它带来了社会对人才越来越高的需求。然而, 现代教育思潮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强烈冲突, 对于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大学生来说, 要化解新观念与旧思想的矛盾, 需要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进行重新定位。由于大学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拥有相对丰富的书本和课堂知识, 在学习和对社会的接触中, 逐渐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 能够根据自身的价值标准去评定外界事物, 处理与其相联系的各种关系。
2.普遍比较以自我为中心, 拥有强烈的自尊、自立和自强的精神
大学生可谓是天之骄子, 社会的发展提供给大学生相对比较宽松和舒适的大学生活环境。在大学, 由于束缚的减少, 许多问题都需要大学生自己去判断和解决, 这种社会存在培养了大学生特有的相对独立意识。所以, 在学习生活以及处理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都会产生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 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处理与自身相联系的各种矛盾, 使步入成人行列的大学生减少了社会生活的某种依赖性, 作为社会运动主体的那种独立性在新的生活条件中得到了强化, 形成了主体地位的意识, 确立了学习和校园主体的活动取向。大学生普遍拥有强烈的自尊、自立和自强的性格。
3.过于张扬的个性和强烈的表现欲
大学是个思想活跃和激情澎湃的地方, 尤其是开放的环境容易助长个性的张扬, 加上大学的精彩生活就像一个时刻充满诱惑的舞台, 只要你想登台表演, 随时随地都是舞台, 强烈的表演欲应运而生, 身处其中,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 现代社会的物欲横流之下, 大学生越来越觉得自我推销的重要性, 仅仅抓住每个展示才能的机会和条件, 时刻在这个充满着机遇与挑战的社会脱颖而出, 亮出个性的自我, 实现自身的价值, 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和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下, 大学生此类个性比较突出。
三、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途径
《礼记·大学》篇开宗明义:“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
当下,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培养和教育模式上, 还偏重于学科标准、知识灌输, 对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 尤其是健康人格的培养重视不够, 大学生素质教育还不适应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需要, 不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需求, 不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这些不适应有客观上的因素, 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思潮多元化, 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人格理念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在学习、生活、就业、人格健康等方面, 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惑, 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泊、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人格缺失问题, 迫切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培养。在主观上, 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途径与方式、方法, 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使大学生人格的培养与时俱进。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以人为本, 是人文学科的核心问题。人文学科的教育目的, 在于弘扬人文精神, 重视人的人格与尊严, 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而传统教育理念, 是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 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主要是知识的积累过程, 以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精确性作为评价的标准, 从而导致了教师急功近利, 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获取分数的工具, 这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根本上摆脱“为了应试而教”的束缚, 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思想情感、道德观念、人格品质的培养;突出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力的培养和自我实现等, 来塑造完善的人格,
2.大学应该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大学时期, 是大学生人格形成与成熟的关键期, 大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形成、定型影响深远。校园文化、集体生活、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名师的人格魅力无一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良好的氛围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 加强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 使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 对积极、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产生认同, 从而实现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通过心理知识教学、认知能力培养和心理习惯训练结合的形式, 促进大学生健康心智品质的养成。培养大学生稳定的情绪, 让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使之保持相对稳定, 能正确认识自己, 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 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学习、工作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大学生要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会尊重他人, 理解他人, 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 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做到真诚坦率, 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 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热爱生活, 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 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通过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 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 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使之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 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3.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 拓宽交流领域
当代大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空虚、意志品质薄弱、个人私欲张扬、团队精神涣散等几种主要的人格缺陷, “这是社会道德失范、家庭教育失真、学校教育失序和个人修养失衡的结果, 必须从知识本位转向人格本位、在大环境中经受陶冶、在真实生活中开展实践、在内化过程中进行自我修养, 这样才能形成大学生理想的人格。”鼓励并支持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 拓展他们的活动领域, 开阔他们的事业, 陶冶他们的情操, 拓宽他们的交流领域, 让他们有健康的人格, 能健康地成长。
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 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从深远的高度予以重视, 要充分地估计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的动态以及新时代衍生的新问题, 从而对症下药, 做到有的放矢, 使我们的大学生成长为新时代的骄子。
参考文献
[1]张静平.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西北医学教育, 2005, (3) :206-224.
[2]唐烈琼.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缺陷与人格教育.中山大学学报论, 2004, (6) :302-306.
[3]崔桂英.浅析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 :87-88.
[4]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5]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译传 (第3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
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篇5
【内容摘要】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将直接关系的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影响他们对师生关系、学习的态度、学习效率、社会态度、社会行为、心理健康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小学生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画”。而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关键词】健全的人格 教师 学生 课程资源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健康优秀的国民,健康这一概念可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培养学生长大成人,身体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一位哲人说:“成才必先成人。一个人只有把知识和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可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何等重要。教师的任务是为祖国培养人才。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肩负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但在我国以前“应试教育”形式下,重智育轻德育体育,不重视对人格的养成教育的现象,在家长和部分教师的思想中还存在。教育界依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人格”的现象。在广播电视和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我们常看到了一个个血淋淋的悲剧:高考失利跳楼,父母一句话不顺心,跳河„„不如果学生有健全人格,教育中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完全可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因此,在竞争异常激励的今天,要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
一、健全人格所包括的内容
基于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健全的人格应包括以下内容:要有拨博大的爱心,它包括强烈的爱国精神,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同情心等;要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了解自我、结纳自我、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心地善良,接纳他人,善于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有独立自主意识,不依赖他人;不迷信、讲科学、有创新精神。二.教师方面
(一)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
教师的正确的教育观对师生关系,对小学生的学习效率,社会态度,社会行为及心理健康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教育观是教师对整个教育的认识所决定的。其中正确的“学生观”是关键。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学生观”,并支配他们的教育行为与方式。如:学校里有的教师觉得“调皮捣蛋,作业拖拉的学生”难教育,就对那几类学生产生胆怯,厌烦的情绪,最后导致他们采取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放任、高压”。这样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其实教师应正确,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些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的缺点,又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只要细心,教师就不难发现他们尊重、崇敬老师,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只是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关心,鼓励(特别是那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一面;还要看到学生有各自的思想,生活经历和行为习惯,也有自尊,自信(独立性)的一面。他们可能会为了展示、证明自己有某种能力而拒绝老师的指导、帮助。因此在教
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积极采取“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教师要有积极的的情绪感染力
小学教师是影响小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小学教师就应该很好地利用自身的魅力,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心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向小学生提出某种行为和活动的要求时,教师则通过自身情绪的感染,让他们体会到活动过程中的愉快和成功,并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只要你给他们一个五角星、一朵小红花、一个“奖”字,他们都会欣喜若狂,在教师热情的赞扬声中,他们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真诚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心里变得越来越轻松,毫无压力,身心就得到健康地发展。
教师通过积极的情绪感染,还能使学生产生正面情绪体验,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摆脱由于受到挫折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和消极情绪。怎样充分发挥自己积极的情绪感染力呢?一方面,教师要学会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面若冰霜,不凶神恶煞,不表露不快,随时有个好心情,随时脸上有笑容;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正面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态自然、语言亲切,随时有个好心情,随时脸上有笑容。
(三)摸清“乐学”度,分层满足“需要”
老师在平时授课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学生不认真听讲,随便讲话,东张西望搞小动作等情况,对这种学生老师批评听不进,甚至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事后教师调查得知其原因是“听不懂,不想听”。多数班主任会认为其“品行”有问题,不可否认其“品行”层面上是有一些问题,但更多的肯是心理健康问题。该同学在课堂上或许并不是有意捣乱课堂纪律,而是因为他听不懂,不适应新环境、新要求、新知识的体系,在学习遇到了困难,不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从而得不到学习上的满足感,他的学习心态上出现了问题,而我们有的老师总是从认识或品德层面出发,不知道从心理健康层面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将会越来越严重。
其实,我们每位班主任或任课老师都要坚信一个事实:每个学生都有“学习需要”,他们都“乐学”,只是保持在什么“度”上的问题。所以,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状况,分析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析他们各学科现有层次水准,准确预测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可能获得怎样的发展。然后按照各个层次,指导他们根据自已的发展情况来学习,不能提出整齐划一的学习要求,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上满足感,都能在原来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教师应该明白,学生有了发展,他们就有积极的体验,就能进一步形成健康积极的“乐学”心理。当然,这项工作除了班主任积极参与外,任课老师也应主动配合,分析摸清学生各学科的发展
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跳一跳摘到苹果”,让每一个层面上的学生“乐学”的心态得到足够的发展。
三、学生方面
(一)构建“悦纳同学,尊敬师长”人际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知识不断丰富,到了高年级阶段,他们渴望与人交往,渴望友谊,渴望有广阔的交际领域,他们大致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同学之间关系,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1.同学之间的交往,要有“悦纳对方”的心理。这个悦纳不是无原则的。对方的优点要接纳、赞扬,对方的缺点要批评指正。不过同学之间的交往中,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和其他同学们发展好彼此间的关系的。有的人可能是“幸运儿”、“有人缘”,有的人可能成为“嫌弃儿”,后者不能被同学接受、悦纳,原因可能怪自己,也可能怪对方。这时班主任就要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别人,重新调整自我,进行再偿试,力争打通诸多“关节”,建立友好的同学关系。另外,随着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成熟,还有男女交往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很多人讳莫如深,其实男女生交往是一个必然趋势,不仅在学校里需要,而且将来走向社会男女之间也很需要。因此,在学校里男女生彼此接纳对方是很正常的,这也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此,班主任既不能武断禁止其交往,也不能不闻不问,而要进行正确引导,强调必须建立真诚的友谊,防止演化、变味。
2.学生与家长的交往。随着学生的一天天长大,他们体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意识逐渐增强,家庭关系的那种老模式已不适应其成长的要求,而大多的父母对其孩子的成长心理准备不足,还是用原先的一套教育管理方法,这样必然要“碰”出一些火花,甚至公然表现出“对抗”父母的情绪。这时,班主任必须做好学生与其父母双方的思想工作,要让父母知道孩子长大要用新的方式来管理、交往,否则,会适得其反。教育学生首先要尊重父母,同时学会让父母了解自己,重新认识自己,让父母接纳一个全新的我。
3.与老师的交往。这是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一环,处理不慎,有可能导致抵制教育,或造成紧张,对抗的师生关系。这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老师,同时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老师接纳自己,这对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彼此相融、接纳,不仅有利于学生目前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
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有两类学生,一类平时表现好偶犯错误的,经老师教育效果好,他们从此很少或不再犯类似错误,而另一类平时表现欠佳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老师问其是否愿意悔改,他们表示愿意改,而其结果是类似错误继续犯,究其原因是两者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前者能够接受、悦纳自己,所以能“自尊、自重”,注意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后者不能真正接受自己,必然产生自卑心理,因
而不能自爱,所以对自己所犯错误显得麻木,给人以“老油条”的印象。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健康的自我,使他们能够接纳自我、悦纳自我。学生虽然有比较强烈的脱离长者的自我意识,但实际上长者们对他的自我意识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他们为了摆脱这种影响,往往把参照物转向自己的同学,希望以此得到独立的自我,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将自我又交给了同学,成了受他们左右的人。此时,班主任应鼓励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权力就在自己手中,请相信自己吧!这样他们才能充满自信地去发展自我意识。
另外,很多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与我们一度时期自我评价标准单一化也是不无关系的。在应试教育的年代里,学生唯一的价值就是考试成绩,事实已经证明这一单一的标准是极其有害的,现在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学生的价值观是多元的,我们评价的标准也应是多元的,班主任应鼓励学生从社会需要出发,不断地发现自我价值。同时班主任必须对每一个学生有一种接纳的态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有值得老师接纳的东西,最终使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健康的自我意识。
(三)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课业学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途径,大家也深知课业在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如果课业负担过重,反而会影响
学生的学习,更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有一则广告:一个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学生背着它,腰越来越弯,脚步越来越沉重,学生的眼神是呆滞的。其实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带来心理方面的危害有多大。
现在有些教师片面地追求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采取的是“题海战”、“人盯人战术”,除了作业还是作业,并且经常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最后成绩是上去了,但是这个班的学生却别人称之为“圈养鸡”——呆板,不活泼。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在过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素质教育提到: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保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课业学习安排上,每天总时间不超过六小时,小学低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回家作业,中高年级不超过半小时。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到实处,给学生合理的课业负担。同时还应该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来完成这一任务。四.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在新课改革不断完善今天,其的显著特点是开齐了各种学科。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活动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同时也将班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容入其中。活泼、愉快的生活体验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有
益。因为活泼好动本身就是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之一,也是他们身心健康的要求和表现。而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体会愉快、欢笑、成功的情绪机会。在活动中学生还能够释放掉多余的能量,缓解紧张心理,陶冶自己的情操。这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都十分有必要。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资源。
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 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 心灵。未来的国际竞争将不单是知识和创新的竞争,也必将是“心灵”的竞争。也就是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人格的人才的竞争。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明确他们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从而对于他们的学习、与他人的交往和对待自我三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疏导,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教育,我深信小学生一定会形成健全的人格。
通过绘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篇6
一、通过绘画洞察学生的心理问题
1. 绘画是洞察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治疗的其中一个有效途径。绘画创作本身就具有治疗的效用,人可以把心情反映在纸上,宣泄存在于潜意识中的不良情绪。个体在绘画过程中,不会设防或阻抗,并且认为是安全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钱初熹教授指出:画画可以让人拥有满足感,它没有标准答案,也就是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画画有宣泄情感的作用,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泄他们的不满、压抑和烦闷的情绪,可以尽情抒发他的思念、兴奋和快乐。美术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画面发现心理问题,及时辅导。
2. 绘画对比其它心理治疗方式的优势。治疗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多途径,包括谈话、音乐、写作、绘画等,但是大部分学生会对老师或父母与其谈话产生抵触情绪,而音乐和写作都需要特定的工具和必要的技能。只有绘画,可以不受语言、年龄、认识能力和技巧的限制,在随性的涂鸦中,真实地反映内心世界。在我任教的班级里,女生小倩上课认真听讲,遵守纪律,但是当我提问她的时侯,她总是显得很慌张无助,也从来不敢抬起头看老师。我对小倩说:“从今天开始,只要有时间,你就画画,画什么都可以,好吗?”她轻轻地点了点头。几天后,我收到了她的画,画中不停地重复着两种图形——圆柱体和三角锥体。有的只是轻轻地描线,但更多是被重重地画上了阴影。她画的每一个图形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任何的联系,画纸的四边还画了一些螺旋线和波纹线。看着她的“涂鸦”,我内心充满了不安。著名画家、精神分析学家佛洛依德说过:“圆柱体代表男性,三角形代表女性。螺旋线和波纹线表示忧郁和孤独。”我再也按捺不住,拨通了她父母的电话。原来,小倩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姐弟俩被托付到奶奶家,可是老人家重男轻女,小倩处处都得不到关爱,非常孤独和卑微,导致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小倩通过这次绘画,成功与父母、老师面对面地沟通和交流,说出了心中的秘密,勇敢地面对现实,开始自我治疗。
二、绘画治疗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1. 画如其人。学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并非只在画画,他们通过潜意识的状态来表现一些符号和图形,把内心的感受形象地表达出来,显示个人的总体人格、心境和情绪。在初一的第一堂美术课上,我让学生随性地把自己的形象描画出来,并强调必须画一个完整的人物。在巡堂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作画前不打草稿,用最简单的线条快速地完成了自画像,画面脏而凌乱,这一定是粗心和毛躁的人。还有一些同学,仔细定出人物比例,而且很在意画面的整洁和用线的精准,总是不停地用橡皮擦掉多余的线条,进度很慢,这些同学普遍过于严谨细心,做事比较刻板。课后,我根据台湾艺术治疗副教授范琼芳罗列的情绪指标详细批改了作业,发现有些同学画的人头部偏小,手臂过短,缺鼻缺嘴,这些是内向退缩型的人较常出现的绘画特征。而外向攻击型的人较常出现图形过大、手臂过长、画嘴巴时露出牙齿等绘画特征。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让我对每位同学的性格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我在美术教育中因材施教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2. 以画造人。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迷惘、挫折和失败。他们有的选择自我封闭,有的选择过激行为,这些不正当的压抑和宣泄情绪的方法都是有害身心的。我觉得不用过多的语言,只是简单地给他们一张纸、一支笔,可以用心描绘,也可以乱涂乱画。当然,更重要的是画后的交流和心理辅导。美术课堂上各种创作活动的体验和分享,其实就是绘画治疗在美术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应用。
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最重要的是让他找到正确的宣泄途径,在宣泄不良情绪同时疏导他们不走极端,帮助他们了解自我,表达自我。著名心理学家Read曾说:“要传达思想和观念,语言是最好的手段;而要传达情感,绘画则是最好的方法。”绘画是孩子们的心灵之音,让我们打开孩子的心门,解开孩子的心结,用绘画搭建一座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最终达到解决问题、调节情绪、完善人格的作用。
培养大学生法治人格的思考 篇7
一 人格与大学生法治人格
人格教育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与竞争的日趋激烈, 以及让人越来越背负不起且愈加严重的生活压力等都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高度的科技文化水平, 还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稳定而健全的人格。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也必须及时转变教育观念, 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 增加人格教育方面的内容, 进一步完善人格培养方式, 有效地发挥人格培养作用。
人格是人社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以及在社会各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商和智商的综合, 并体现为主体在直接或间接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表现的政治素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知识修养、审美趣味及心理健康等状态。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都曾对人格进行过专门的论述, 但归根结底, 人格应是个体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主体特质,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主体所具有的各种文化、道德修养、审美情趣、行为选择等同社会实践要求相吻合, 也是主体所追求的社会价值的体现以及社会对主体所进行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之一。因此, 完善的个体人格不仅包含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意识倾向的完善, 还包括了个体智力、意志力、知识结构和道德行为理性的培养等多种因素的完善, 是个体积极调整自我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并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积极的评价的表现, 体现着一个优良社会公民所追求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需要学生全面而辩证地理解理论与现实、自我与他人、人生与社会等关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全方位调动各方面的主客观因素, 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完善、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结合起来, 培养其理性认知和社会实践能力, 促进其情商与智商有机融合的综合智力的发展。
原理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统帅课程, 更应义不容辞地完成这项任务。这就需要有效发挥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渠道作用, 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法治观, 塑造学生健全稳定的法治人格——个体能够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认识法治与现实, 自觉地、理性地参与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进程之中, 理性地对待社会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自觉地促进社会的进步。这些正与现代法治人格所需要的理性批判精神和宽怀、宽容等精神品质相契合, 能正确指导大学生合理地处理个人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的关系, 增强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应有的时代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为促进国家法制社会的建设、大学生顺利实现人的社会化奠定坚实的实践理性。
二 在原理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实践探索
1. 确立大学生法治人格培养的理念
树立培养大学生法治人格的理念, 首先应明确人格培养在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地位, 把人格培养和知识教育、素质提升以及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把知识体系的传播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不能理解为单纯的知识教育, 也不能理解为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 而应该是思想政治素养与人文素质的有机培育, 其中包括法治观教育在内的法制观念教育、法律思维教育、法律素养教育, 民主与自由教育,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教育等。
2. 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深化大学生法治人格教育
第一, 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为主线, 奠定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基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实践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 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就是实践的。人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拓展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并通过积极有效的实践实现并提升了人生存的价值与意义。人的实践过程本身就是不断超越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必然从实质而言是各种事物自身的规律, 自由不是绝对的, 自由是相对于必然而言的, 它不是对必然的违背, 而是对必然的遵从, 只有遵循必然才能走向真正的自由。对这个理论的正确理解与把握, 有助于大学生合理合法地规范自己的言行, 充分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言行控制在道德与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才能获得个人成长中需要的道德支持与法律保障, 也才能真正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二, 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重点, 培养大学生健全、稳定的法治人格。
(1) 真理与价值教育: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真理”自古以来就是整个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事物。崇尚真理、热爱真理也是当今大学生普遍具有的正确价值取向。而现实生活中, 许多大学生却以自己不道德的行为践踏着真理。大学生中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求职材料作假等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真理的崇尚与热爱只停留在了口头上, 而没有真正理解对真理的维护是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才能实现的。在教学中, 我们通过对“日心说与地心说的斗争”等典型案例的回顾, 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真理只有通过与谬误的残酷斗争, 甚至有人为此付出鲜血与生命的代价才能诞生。正是无数前人对真理苦苦的探索与不懈的追求, 我们才能在真理之光的照耀下勇敢前行, 作为后来人有责任、有义务继承并弘扬探索真理、追求真理的勇敢而伟大的精神,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真理。具有法治人格的公民不仅积极追求和捍卫自身的权利, 同时勇于承担自己行为的相应后果, 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为此, 教学中结合见到老人摔倒不敢搀扶、“小悦悦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自觉担当起作为社会公民的社会责任。
一个社会, 如果很多的社会问题都要靠法律来解决, 那只能意味着这个社会的落后与退步, 而只有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靠道德的调整就能解决, 则意味着这个社会的上升与进步。而大学生对真理与价值理论的正确理解, 正确价值观的选择, 则有助于大大推进整个国家法治化的进程。
(2) 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 用法治思维对待个人利益。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 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与活动。而人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则是对客观规律的遵循。随着现代社会的深入发展, 大学生自身的利益追求越来越多样化, 然而其政治诉求却表现冷淡, 大学生对民主法制建设的参与热情整体不足, 甚至是麻木冷漠, 而公民对民主法制建设的积极参与是实现法治的必备要件, 也是衡量其是否具有法治人格的基本指标。大学生在追求及实现自身利益时往往表现出极具功利性的一面, 表现得“为达目的, 不择手段”, 信奉“有权就有一切”, 臣服于社会的人治习惯潜规则。这些现象说明大学生还没有形成对法律公正的普遍尊崇与信仰, 更没有内化为稳定的法治人格。我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 告知学生任何事物在其运动中都会表现出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引导学生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相关法律知识, 自觉拿起法律武器才能更有效地维护自身的政治民主权利。
(3) 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理论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是为了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而认识世界不是目的, 改造世界才是目的。现实生活中, 一些大学生触犯法律, 原因不在于法律知识的缺乏, 而是抱着侥幸心理知法犯法, 甚至利用对法律的了解钻法律的空子, 借以规避法律的惩罚, 这不仅是对法律的践踏, 更是对法律的藐视。这不仅从根本上违背了“知行统一”的哲学价值, 更不利于大学生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的形成。法律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公民主体的法治人格状况。具有健全法治人格的公民在知行上是统一的, 在作出一定决策前能依法预测后果, 据此作出合法选择并付诸实施, 不断反复以至形成。通过“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哲学理论教育, 让大学生明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既要认识改造客观世界, 又要认识改造主观世界, 尤其改造主观世界包括改造人类自身的认知能力, 核心是改造世界观, 即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人们只有把正确的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即内化, 才能做出一致的行为选择。大学生只有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规范, 并将这些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 变成自己意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才能使之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力量。并在这些正确意识的指导下, 逐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由低层次的“法律要我这么做”的被动状态上升为高层次的“我要这么做”的主动状态, 由自发的“我在这么做”上升为自觉的“我应这么做”, 这将有助于大学生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的养成。
3. 注重言传身教, 以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教化学生
教师自身人格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格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境界、理想追求、理论水平甚至言行举止, 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作为教师, 除了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 还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感染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 更要做学生的益友。对学生要有一颗大爱之心, 教育的本质是赏识, 赏识的本质就是爱;以高尚的操守、正直的品格引导学生如何做人;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学术之风引导学生如何做学问。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客观的评价学生, 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地激发自己的主体意识与潜能, 不断反思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健全人格。
总之,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宗旨, 于原理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法治人格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相信, 这种无处不在的教育, 能进一步拓宽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途径, 有助于大学生健全而稳定的法治人格的养成。
摘要:根据培养大学生公民人格素质的需要,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 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教育, 培养大学生科学正确、全面辩证的法治观, 在塑造大学生健全、稳定的法治人格的基础上, 着力提高他们的现代法治素质, 这既是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需, 也是现代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人格,思考探索
参考文献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篇8
关键词:认识性格,评价性格,培养健全人格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许多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 心理失去了平衡。而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变化之中, 身心发育尚未成熟, 社会阅历缺乏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 对生活、学习中所发生的各种冲突处理不当, 极容易使心理和行为失常。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些学生的这种心理, 全面把握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和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 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使之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指导学生学会认识性格
认识性格要从多方面入手。作为从教者, 我没有简单地从表面现象对一个学生的性格作出断言, 而是在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之前, 先指导学生学会认识性格。
二、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性格
性格所指的是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个性特征。只有一贯的、经常性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才代表一个人的性格。另外, 性格还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和世界观, 它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
作为学生怎样评价自己的性格呢?我从三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进行分析。
1. 对现实的正确态度的培养。
(1) 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
属于这方面的性格特征有:关心社会、团体, 愿意履行对社会、团体的义务, 待人热情、诚恳, 有同情心, 能体贴人, 善于交往, 开朗、宽容、有礼貌;或缺少义务责任感, 虚伪、狡诈, 对人冷漠、自私、孤僻、傲慢等。现代的中学生虚伪、狡诈的人可以说已经没有了, 而对集体冷漠, 缺少义务、责任感, 自私、孤僻的却大有人在。针对这种现象, 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积极而且有意义的活动。
(2) 对工作和工作成果的态度。
一般情况下, 说到工作和工作成果, 很容易只把它定位在班级干部身上, 其实, 它可体现全体同学的性格品质。因为一个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集体的帮助, 一个班集体的建设需要靠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因此, 在积极开展其他活动的同时, 我时时刻刻注意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3) 对自己的态度。
组建班级之后, 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对学习充满了信心, 他们严于律己, 虚心好学, 并且有很强的自尊和自信。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掉下队来, 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甚至自暴自弃、放任自己。如何将这一部分同学调整过来, 端正对自己的态度, 这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2. 性格的意志培养。
初中学生一般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都具有明确的认识, 并且能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自觉确定的目的。在紧急的情况下能判断情况, 作出正确的决策。但许多同学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 经不住挫折与失败的打击, 由此沮丧、灰心、胆怯、退缩。为此, 我给同学讲了“中国的保尔”朱彦夫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懂得朱彦夫就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完成了自己的夙愿, 他的成功正是源于他的伟大人格。
3. 性格的优良情绪的培养。
初中阶段既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又是他们情绪容易产生波动的时期, 特别是学习成绩不够稳定的学生极容易产生波动的情绪。
论当代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培养 篇9
一、当代大学生人格现代化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 只有具备独立自主、进取创新、公平竞争、务实求真、民主法制、惜时高效、团结包容、高度责任感等现代人格特征, 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 大量事实表明, 在我国广大大学生队伍中却存在着多元人格并存的现象, 他们的政治观念、道德价值取向、性格特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与现代人格的特征相差甚远, 突出表现为:
第一, 当代大学生人格的现代性要高于传统性, 但仍处于由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转变过程之中。
当代大学生的现代人格和传统人格存在显著差异, 且现代人格表现的相当突出。
第二, 当代大学生人格现代化的低质性特征。
作为现代性的关键的标准在大学生的心理层面理解与领悟的还不够充分, 他们不十分关心一个社会的秩序, 这说明他们并不会自觉地遵守这种公共秩序, 甚至尽力去维护, 而在一个现代化充分发达, 社会分工细化的社会里, 秩序是一个社会平稳进步的安全线;也不关心法制建设, 不认为法律会成为整个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高速轨道, 不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也没有这个信念;对人的素质、对精神追求的期望显得没有对个人利益追求的那么强烈等等。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人格现代化的因素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时代变革, 集中表现为市场经济的兴起及由此而引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这些因素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人格。
第一, 城市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现代人格。
与小城镇、农村相比, 置身于大中城市高校的大学生, 他们的现代化程度要高, 现代化或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要来的更早、更彻底。因为, 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决定了他们经常要与公众和各种不同的人接触、交往, 这种交往提供了更多的取得新知识的学习机会, 听到不同的观点, 提高了表达意见和做出判断的能力。而这一切正是现代性人格的必备条件。
第二, 经济利益的刺激从侧面促进人的现代化。
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更加显现, 评价上更正当化合理化。这在大学生身上亦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在合法的范围内对个体利益的关注是一个人的“自主意识”、“自我意识”的觉醒, 也是具备独立思考、珍重 (生命) 时间、敢于开拓创新的诸种现代特征的基础。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学生并没有将追求自身的合法利益同法律的保护结合起来, 也没有和对社会秩序的关注结合起来, 概而言之, 当代大学生的现代性已经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萌发, 但还处于低质阶段。[1]因此说,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现代化依旧亟待提高和转变。
第三, 科学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
学校教育特别是现代科学教育的内容, 向学生提供着现代化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对科学技术的了解和关注使大学生们对现代化的未来十分憧憬。这种“技术崇拜”培养了人们对现代化的信心, 以及在技术时代、分工时代的主动性。这一点无疑对现代性具有极大的带动力。[2]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塑造, 一是要服从人格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是要服从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这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也是鉴别大学生现代人格塑造效果的尺度。
第一, 塑造现代人格方法:择优汰劣。
人格塑造是为了实现人格优化, 以达到人格健全。人格优化包括人格品质的优化和人格结构的优化。择优即选择某些良好的人格品质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如:自信、开朗、勇敢、热情、勤奋、坚毅、诚恳、善良、正直等;汰劣即针对自己人格上的缺点、弱点予以纠正, 如:自卑、胆怯、冷漠、懒散、任性、急躁等。
第二, 塑造现代人格基础:丰富知识。
古人云:学而后可以成圣。高尚与知识相伴, 有知识才能明事理。这正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解, 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人格优化的过程。现实生活中, 不少人的人格缺陷源于知识贫乏。如, 无知容易粗鲁、自卑, 而丰富的知识则容易使人自信、坚强、理智、热情、谦恭等。大学生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 还应该扩大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面, 加强人文修养, 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在新知识急剧增加、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知识经济社会里, 大学生还要树立终身学习观。
第三, 塑造现代人格途径:从小事做起。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人格优化就是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一个人的言行往往是其人格化的外化, 反过来一个人日常言行的积淀成功习惯就是人格。许多人所具有的坚韧、正直、细致、开朗等优良的人格特征其实都是长期锻炼的结果, 是一点一滴形成的。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是每一个大学生努力的起点。
第四, 塑造现代人格土壤:融入集体。
集体是人格塑造的土壤, 也是人格表现的舞台。人格发展、塑造的过程, 正是人文社会化的过程, 是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人格在集体中形成, 在集体中展现。正如马克思所说, 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通过与他人交流, 可以看到别人的长处, 自己的不足, 从他人那里获得理解、肯定的欢悦, 及时调整人格发展的方向。
第五, 塑造现代人格关键:把握适度。
人格发展和表现的“度”是十分重要的, 否则就会“过犹不及”。列宁曾指出:一个人的缺点仿佛是他的优点的继续, 如果优点的继续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表现得不是时候, 不是地方, 那就会变成缺点因此, 人格塑造的过程中把握好度很重要, 具体地说应该是坚定而不固执;勇敢而不鲁莽;豪放而不粗鲁;好强而不逞强;活泼而不轻浮;机敏而不多疑;稳重而不寡断;谨慎而不胆怯;忠厚而不愚蠢;自珍而不自娇;自爱而不自恋。把握人格优化的“度”还体现在人格优化的目标要立足于自己已有的人格基础, 实事求是地确立合理的、切合实际的人格发展目标。也就是目标要适当, 不能脱离自己的人格基础而设计优化目标。
人人都想追求现代人格。但不同的人由于客观条件和具体环境不同, 人格层次也不同。人格目标过高会增加挫折体验;目标过低, 人格发展就缺乏内在动力。现代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既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要求, 也是时代的呼唤。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就可以使大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康、完善。
摘要:全球范围的经济与科技竞争, 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 现代社会呼唤具有自主、自立、自强、创新进取等现代人格的现代人。高校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现代人格, 来承担起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大学生,现代人格,人格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叶南客.论现代人格的转型动力与转型机制[J].社会学研究, 1995, 2:34~37
浅谈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篇10
人格是个体的一种本质的存在状态, 是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体现, 也是一个人在社会或集体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这一名词尽管抽象, 但简单的例子可以诠释这一名词的含义。创新人格是人格的一部分, 是与创造性有关的人格特征。其主要特征是浓厚的求知兴趣、强烈的创新激情、坚定的信念、冒险精神、顽强的意志力, 以及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与做事
的一丝不苟。
2 创新人格对创新的影响
创新是一个系统的综合过程, 即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行为, 具有创新人格者, 首先, 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强烈的创新冲动;其次, 将这种创新意识凝聚成一种创新精神, 矢志不渝, 孜孜以求;再次, 在创新精神的鼓舞下通过知识积累, 积极探索, 悉心实践形成创新能力;最后, 将创新能力在创新活动中充分地表现出来成为创新行动。
创新人格促进个体创新意识的强化, 促进个体创新精神的发扬, 促进个体创新潜能的挖掘, 促进个体创新行为的成功;反过来, 创新又强化人格特点, 使之进一步巩固和突出。这种呈良性循环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 使创新人格特点在富有创造性的个体身上固定下来, 形成固有的、独有的创新人格。在整个创新过程中, 创新人格的主要特征对创新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2.1 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影响。
创新意识是个体在实践中萌发出来的创新意向和念头。这种意向和念头带有明显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影响和左右着创新意识的人格特征是浓厚的求知兴趣和强烈的创新激情。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这种认识倾向使个体创新意识十分明显, 对创新意识的形成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为兴趣能激起人们创新的激情。具体浓厚求知兴趣的人往往对某种观点或怀疑或不满, 这种怀疑和不满应该说是创新的先导。正如哥白尼怀疑“地球中心说”, 才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爱因斯坦不满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而创立了划时代的相对相对论。有怀疑、有不满, 才有突破才有发展, 才有飞跃。飞跃即是创新。当然这种创新必须有精神信念来支持。有了坚定的信念, 才有冒险的精神。哥伦布冒着被大海吞噬的危险, 扬帆远航, 才发现了新大陆;诺贝尔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 反复试验, 才发现了硝化甘油炸药。冒险意味着要有特殊精神, 要有顽强的意志。在创新活动中具有坚定的意志, 战胜困难的决心, 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2.2 对创新能力和创新行动的影响。
创新能力是个体独立地以新的模式和程序去掌握与运用知识、技能和发展新原理、形成新技能、发明新方法、获得新成果的能力。因此他们在行动上往往表现为独行敢闯, 敢对传统观念进行反叛和对常规进行挑战。牛顿就是这样独思、独行、独创的人。他从“苹果落地”这一常人司空见惯的现象中, 以独特的思考方式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新行为是有意识的创新活动。做事一丝不苟是创新行为的保障。在科学史上有很多发现就是基于做事一丝不苟的。如法国青年化学家巴拉尔在一次化学实验中观察到一种从未观察到的现象, 就此不放, 最终发现了澳元素。
3 对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人格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课堂、班级活动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格, 须注重以下几点:
3.1 抓住好奇心, 增强自信心。
好奇是创新的前提。抓住好奇心, 首先要抓住教学中许多新奇的事物和现象,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体育教学中, 做一些有趣的游戏, 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它像一束火花、一道闪电, 是不稳定的, 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所以, 抓住好奇心要向学生说明好奇心的价值和意义, 鼓励他们保持好奇心。再次, 抓住好奇心要使好奇心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 从而使好奇心迅连转化为持续、稳定、浓厚的求知兴趣。同时,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 去揭示本质,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 勇于实践。
3.2 树立学生正确的创新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创新价值观, 首先要消除学生对创新的神秘感。不能一提起创新, 就想起具有社会价值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相对论。就学生而言, 新的试验设计、新的解题思路和新概念作文都是创新, 只不过是在窄小的范围群体内体现价值创新而已。其实, 要消除学生创新的自卑感。不要认为创新都是科学家或艺术家的亭, 其实人人都可以创新, 人人都能创新。再次, 要抓住学生的任何一点点新想法、新做法或新设计等, 进行简短的评价, 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行为作进一步的反思和探讨, 明确自己创新行为的意义和价值。最后, 教学活动中经常涉及到中外科学家的重大发明、发现, 教师要分析这些重大发明或发现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从而既评价了科学家对人类做出的贡献, 又有利于学生构建自身的价值观。同时, 更要经常赞美学生, 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成功, 也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3.3 培养优秀的意志品德, 敢为人先。
培养学生优秀的意志品德, 放飞学生思维。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 学习才会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 并在学习上有所创新, 进行目的教育不是谈些大道理, 而是给学生提出要求。既让学生倍感兴趣, 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而非为应付考试。我们要把眼光放远一点, 换一个角度看, 学习数学是为了培养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外语是为了扩展开放性的眼光;学习化学是为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世界;学习美术是为了非功利性的精神追求, 以及对尊严和自由的向往。这些都是人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应该向学生讲明这一点。其次, 要教育学生注重实践活动, 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各个学科都有各个学科的实践活动, 如文科的演讲比赛, 理科的探索试验和收集标本活动, 体育的田径训练在这些实践活动中, 要安排一些有一定的难度的训练内容, 以唐练参加者的意志。再次, 引导学生进行一致的自我锤炼, 即进行自我鼓励、自我监督、自我命令。只有发自内心的严格要求和主动去克服困难, 才能有效地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最后, 还要教育学生善于把握住自己的计划, 一旦作出正确的决定就要坚持到底, 身体力行, 不能半途而废。
4 鼓励学生进行超越, 与时俱进的精神
创新必须进行超越。超越是对传统学习模式的超越, 是对现有知识局限性的超越, 是对自我的超越。为什么五岁以下的孩于具有创造性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而年龄在二十到四十五岁之间的人具有创造性的只占百分之五呢?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的创造性被各种客观条件束缚、抑制了。这些客观条件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的文化道德观念等等。创造性虽然被抑制, 但是并没有消失, 要挖掘创造性就要鼓励学生敢于自我进行超越, 可以结合教学举一些敢于超越自我而取得成功的例子。例如:在体育教学中, 有个别同学因身体原因, 遭人耻笑。然而, 他坚持刻苦训练、苦练每一个动作, 最终超越了别的同学。
5 结语
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可以用无数事实证明, 只有超越了自我, 才有可能塑造自己的创新人格, 才有可能突破常规超越常规, 与时俱进, 实现创新, 实现自己的理想。
参考文献
政治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篇11
一、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拓展学生的价值世界,使学生适应价值多元取向的社会发展要求
高中政治学科是一个综合开放的体系,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虽然现行的高中政治教材可读性较强、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但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教材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要。因此,教师除应组织学生自我解读教材外,还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书籍。有人曾这样说:“如果一个正在建构自己精神世界的人,不曾读过动人心弦、激荡心潮的书,不曾有自己百读不厌的书籍,不曾为人类的智慧惊叹不已,不曾从书籍那里广泛吸取人类智慧和精神力量,不曾从书籍中得到一种雄浑博大的崇高气质的感染,那么,他就没有受到地地道道、货真價实的教育,难以想象会得到智力和精神的充分和谐的发展,会有充实、丰富、纯洁的内心世界。”所以,只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充分挖掘、积极扬弃,才能使学生的价值世界多样化,才能使学生适应价值多元取向的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放飞学生的心灵,让课堂成为学生健全人格成长的摇篮
J S 密尔说:“天才注定要在自由的空气下呼吸。”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因此,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尊重学生,注重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放飞学生的心灵,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例子,说教师问学生雪化了之后是什么,学生回答是春天,遭到老师的否定,因为这不是标准答案。类似这样的教学,如何能放飞学生的心灵?
放飞学生的心灵,教师就必须展开与学生平等的交往和对话。教师只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开展有效的交往和真诚的对话,学生才会有一种心理安全感,才会真正敞开心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解放自己的潜力、活力和创造力。没有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和独裁,只有互相的对话、欣赏、共享和评判,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充足的信心、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态度,使课堂成为学生健全人格成长的摇篮。
三、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心理体验的空间,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政治课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既可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的能力,又能为学生提供心理体验的空间:体验成功、失败,体验辛苦、喜悦,从而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如,在学习《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时,恰逢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刘翔夺得了100米跨栏金牌,实现了亚洲人百年梦想,被称为“亚洲飞人”。笔者就引导学生从新闻媒体收集资料,走近刘翔,了解刘翔,感受刘翔成长的历程,在课堂上探讨刘翔成长的原因,交流对自己今后人生道路的启示……这样的教学,不再凝固于教材内容表面,而是使学生实现内心的感悟,产生心灵的震撼,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和提高,最终内化为道德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
四、教师健全人格是学生人格的楷模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健全人格的楷模。教师要想把学生塑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表现了一个极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染于苍而苍,染于黄而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人、对事的每一种态度、情感,教师的意志、品格,学生都会通过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印象,对其人格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这种作用,就好比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牢骚满腹、情绪低落,全凭自己的好恶任意赞誉毁贬学生,这就会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恐不安,表现出情绪紧张、对立,具有攻击性,自制力差等倾向。因此,教师应当抱着对学生、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给学生树立一个健全人格的楷模,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鲜花开在山那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耐心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通过长期系统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能够承担起现代社会所赋予的重任的人格健全的人。
培养独立与共生的大学生人格 篇12
1.1 独立
独立, 指单独的站立或者指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1]。它是起源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 Reindal指出西方人对独立的理解根植于启蒙运动哲学的主体观念和个人自主思想的影响[2]。后期, 越来越多的学者专注于独立人格研究。
美国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 (Erich Fromm) 认为, 独立人格指明晰的自我意识、创发性的爱和思维、开创性心向特征等几方面的统一和综合[3]。埃里克森 (E.Erikson) 人格发展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自我认同”, 被看作是构建独立人格的过程, 它代表着一种人格发展的成熟状态, 指的是个体对自身积累的诸多方面经验的全面综合[4]。当代学者许纪霖先生如此界定独立人格:“以历史———政治的角度而言, 主要是指个体的自主性和社会的批判性, 即表现为不依傍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 不依附任何现实的政治势力, 在真理的认同上具有独立的价值判断力, 并依据内心准则而自由行动;在社会实践生活中, 积极地参与政治, 成为改造社会的独立批判力量”[5]。
1.2 共生
共生的概念起源于生物学领域, 第一个提出生物界广义共生概念的是德国医生、著名的真菌学奠基人、植物病理学家德贝里 (Anton de Bary) , 他在1879年指出:“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 (Living together) ”[6]。随后它作为一种理念又扩展到社会科学领域, 内涵更加多元和丰富。
研究者周成名等人提出, “‘共生’从哲学上概括即是:所谓共生是这样一种生存状态, 在此状态下, 自然和社会, 以及社会中的人们有着紧密的、相互依存的、共同发展的联系, 这种联系的基础和前提是承认对方的独立性和固有价值”[7]。教育学者鲁洁教授认为:“‘共生’的理念则是运用生态学的方法论在确认异质者‘共存’基础上, 承认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之间通过相互开放而建立起来的积极关系”[8]。
综上所述, 独立是个体独一无二的存在形式, 更强调心理学角度的独立, 并体现于政治倾向的明确与坚定、道德伦理的价值统一等方面, 它表征了个体心智发育的健康与成熟;共生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生存状态, 更强调其哲学层面的共生。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相互独立, 相互需求, 相互合作与竞争, 是个体心理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二者缺一不可, 在人格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2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现状与矛盾分析
2.1 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弗洛伊德认为, 人大约在5岁时, “俄秋浦斯”情结解决了, 人格结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也相应形成, 从此人格的基本趋向也不再改变;行为主义者的学习理论则认为, 个体的人格随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丰富而相应改变, 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人格模式[9]。
大多数人格心理学都偏爱于寻找人格稳定性的证据, 因为如果缺乏稳定性的实证支撑, 那么人格概念的有用性就会受到质疑[10]。因此, 人格的稳定特性已在学术界达成共识。但是人格是否可塑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对其培养的可行性和策略性, 在重视人格培养的当代社会, 关于可变性问题的研究与稳定性研究同样重要。因此, 学术界对二者的探索和争议也日趋增多。
进化人格心理学从人类的整个进化史来考察人格的发展, 认为人格中稳定的特征存之于过去反复解决的适应性问题上, 而可变的特征则是由于人类目前适应性问题的多样性与解决问题的灵活性[11]。他们认同生物特性和心理机制等遗传因素是个体人格稳定的基础, 并指出动态的社会交往和剧烈改变的社会制度等诸多社会环境因素又促成了个体人格的可变性发展。Lahn等人[12]研究表明, 在现代人出现之后, 决定大脑容量的Microcephalin基因仍进行着适应性的进化。
另外, 埃里克森和玛西亚也认为, 青少年同一性冲突的解决是在18-22岁之间, 尽管整个青少年期都存在对自我的探索, 但自我同一性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中晚期, 特别是20岁左右这一时期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13]。因此,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个体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 个体人格将由不完全发展到健全的方向转变, 这个时期, 加强对人格的培养意义重大。
综上研究, 在权衡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间的关系时, 应该从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角度来对待, 在掌握人格稳定性的基础上, 遵循规律, 探索人格的可变性, 并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人格发展阶段, 科学、有序的培养其健康人格。
2.2 知、情、意间的对立与统一
每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有其自然规律, 而人格生成即是内外交互的双向互动。良好人格的提升包括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因素, 其中, 知情意作为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 对人格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在心理学理论中, “知”指的是认知、观念;“情”指的是情绪、情感;“意”指的是意志。三者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但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 知情意时常会不统一、不对称。在认识事物时, 经常过于肤浅或者片面;处理事情时, 经常意气用事、情绪化严重;对人对事, 意志力不够坚定甚至莽撞武断等这些现象都造成他们的行为失范, 不守规则。还有一种情况, 就是他们具备了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力, 但互相之间却以对立的形式存在于他们的世界观中, 从而产生自相矛盾的性格和出人意料的举止, 以致在自我适应、学业适应、社会适应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些恶性事件也接踵而至。
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片面性及不和谐, 陶行知从教育的角度予以论述, 并提倡知情意合一的教育观。他指出, “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 统一的。感情教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 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 主要的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并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 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 便同时是意志教育。现在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 启发其自觉, 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14]。因此, “知情意”的结合在教育中是贯穿始终的, 它们形成自觉的联合, 并发挥一种合力, 共同形成大学生的完整人格。
2.3 个体个性与群体共性
个性与共性是大学生人格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前者指向个体性特征, 后者偏重群体性特征。我国学者对二者关系的探讨经历了不同阶段:古代时期重共性轻个性, 近现代时期重个性轻共性, 直到21世纪各执一端, 趋于统一。
当前大学生在人格发展中, 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过分强调自我个性, 不接受约束和管教, 呈自由发展的趋势, 个性已演变成任性;另一种则是过分受制于社会化共性, 思想追求整齐划一, 缺乏主见, 严重损害了其个性发展, 共性亦被驯服为奴性。
调和二者的矛盾, 并建立互相之间的关联性, 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尤为重要。
寄宿制的生活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交往的环境, 对个性的展现和共性的培养提供了现实基础。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提到, “当一大批具有青年所有的敏锐、心胸开阔、富于同情心、善于观察等特点的年轻人相聚在一起, 自由地互相融合, 毫无疑问, 即使没有教师教他们, 他们也肯定会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每个人的谈话对其他人都是一系列的讲座, 他们日复一日使自己具备全新的观点和看法, 吸收新鲜的思想, 养成判断事物和采取行动的种种不同准则”[15]。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中亦是如此, 一群年轻人来自不同城市, 他们自身即代表了一种天然的文化属性, 这可以理解为他们的文化个性。随着他们的深入交往, 这些独具特色的个性得以传播, 他们在认同自我个性的同时, 也觉察到他人的价值和彼此的相同, 进而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 共性的价值也相应提升。整个过程中, 个性经共性的批判吸收而更具特色, 共性因个性的丰富多样而更加包容。
另外, 网络的传播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平台, 更为发扬共性扩展了途径。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 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日益开放。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先锋, 进一步推动了网络信息的传播。他们有效的使用微博、空间、人人网等新媒体抒发感情、描绘生活, 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另外,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的渠道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表达爱国立场和奉献精神, 这是一种集体主义观和群体共性的具体表现。
因此, 大学生作为个体不仅呈现其纷繁的个性特征, 而且共享文化和社会的共性。他们不应排斥共同价值的存在, 反而应该接受并予以探索。
3 以独立与共生为任务的大学生人格培养的思想内涵
3.1 先秦诸子的人格思想
中国自古重视伦理道德, 其文化思想源远流长, 影响深远, 挖掘其中的道德理论精髓, 对塑造本土化的当代人格具有启示作用。
儒家孔孟理想人格的独立性与共生性。孔子是理想人格的最早提倡者, 主张具有“内圣外王”之人格精神的圣人和君子形象。首先, “内圣”强调人格之独立。“内圣”主张个体的德行修养, 反应在“三纲八目”中即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并以“修己”为主要手段, 强调主体的道德自觉性。子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自省也。“ (《里仁》) , 主张应不断反思自己, 约束自己, 而不是强求于外人。其次, “外王”强调人格之共生。“外王”主要强调圣人在社会政治方面的成就, 也即“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由“内圣”的修己转到推己及人, 意指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子曰:“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 , 这种“立人达人”的担当精神正是体现作为圣王的一种与民共生的理念。
与孔子不同, 孟子秉持一种“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他主张人应该有气节, 拥有一股浩然之气。所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因此, 他认为人在面对富贵的诱惑、贫贱的遭遇和武力的威胁之时, 应保持一种坚强的意志力和独立人格。
道家理想人格的独立性。相比儒家对人伦道德关系的推崇, 道家更强调个体的独立性。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从群己关系看, 儒家在肯定‘成己’的同时, 又较多地强调了对群体的认同;道家则更注重个体的自我认同, 两者分别突出了价值观上的群体原则与个体原则”[16]。首先, 摒弃功名利禄。《逍遥游》中提倡“圣人无名”、“神人无功”;《知北游》提出“古之真人……一死生亦大矣, 而无变乎己, 况爵禄乎?”其次, 超越社会事物。《齐物论》中有“圣人不从事于务, 不就利, 不违害, 不喜求, 不缘道。”《应帝王》中提出“圣人之用心若镜, 不将不迎, 应而不藏, 故能胜物而不伤。”再次, 追求内心宁静自由。《天道》中有“圣人之静也, 非曰静也善, 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饶心者, 故静也。”《齐物论》中有“圣人……无谓有谓, 有谓无谓, 而游乎尘垢之外。”
墨家人学观中的独立与共生型人格。墨家与儒家同享“显学”盛名, 其独特的人学思想在先秦诸子中可谓独树一帜。首先, “赖力”论倡导人格之独立。“赖其力者生, 不赖其力者不生”, 所谓“力”, 即劳动, 并将其视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这表现墨子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并鼓励人们自食其力。这是早在先秦时代, 我国思想家对物质决定精神的直接阐述, 可谓独立之经济人格, 这是人格之精神独立的必备基础。其次, “兼爱”论倡导人格之共生。墨家的“兼爱”思想倡导一种人与人之间无等级的爱, 表现对生命整体的爱。他主张“视人之国, 若视其国。视人之家, 若视其家。视人其身, 若视其身”。 (《墨子·兼爱中》) , 从而创造出一个“强不执弱, 众不动寡, 富不侮贫, 贵不傲贱, 诈不欺愚” (《墨子·兼爱中》) 的理想社会。另外, 他还主张对非生命物体的整体宇宙的爱, 他曾说, “夫天之兼有天下也, 亦犹君之省四境之内也。今举兵将以攻郑, 天诛其不至乎?” (《墨子·鲁问》) 因此, 墨家主张的“兼爱”思想正是人类共生的体现, 他充分显示了人与人、人与国家、人与自然休戚相关的紧密联系, 唯具有这种兼爱人格, 方能实现社会之和谐。
综上所述, 儒、道、墨三家的理想人格理论中囊括着丰富的独立、共生思想, 借鉴其中的优秀积极的人格塑造理论, 可以端正大学生的人格, 并形成他们对己、对人、对社会的合理态度。
第一, 对待自己, 应注重内在修养。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 应成为一个“内圣”的自我, 并通过“内省”来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从而达到自我知情意的统一;以主体的身份去播撒文明的种子, 并带动他人和整个社会, 完成个体个性与群体共性的融合。
第二, 对待他人, 应广泛“爱人”。大学生应培养自己的博爱品质, 由爱自己转向爱他人, 由爱周围的人转向爱整个人类。所谓“爱人者, 人恒爱之” (《孟子·离娄下》) , 在付出爱的过程中收获人间之大爱。不断汲取墨子的“兼爱”精神, 让自己逐渐远离自私的个人主义和狭隘的集团主义, 并走向与人的和睦共处。
第三, 对待社会, 应负有责任。孔子提出的“外王”是与民同生共苦的圣王, 这无论对于古代还是当代都有一定的理想色彩, 但其所推崇的“责任理念”却是值得当代大学生不断学习的。拥有内在素养, 拥有个人才华, 更需拥有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3.2 马克思的人学观
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者和开创者, 对人的发展阶段和本质属性的研究为后人所称道, 其思想中也包含着对独立和共生性人格的提倡。
首先, 独立性人格是人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必要准备。马克思将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阶段,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个人全面自由发展”阶段。这种“依赖”-“独立”-“自由”的人格转变正是随社会历史的进程而顺次发展的, 一个阶段的人格形成是以前一阶段人格的实现为基础的。人的全面自由是马克思所追求的人发展中的最高阶段, 他的实现是以人格的独立为基础, 只有具备独立的人格, 方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其次, 共生性人格是人本质属性的充分体现。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属性规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并提出“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 天生是政治动物, 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17]。作为一种社会动物, 与一般动物的自然特性不同, 其所处的一切社会关系包含了人际关系、组织关系以及参与社会事务的关系等, 只有身处整个社会关系网中, 人方可实现其价值。正如他指出的, “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也就是说, 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8]。这正是一种人与社会的共生状态, 人所具备的这种共生人格正是人本质属性的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 马克思所倡导的人格之独立与共生是建立在一种科学的唯物史观基础上, 对人的本质认识。他对指导当代大学生的人格走向独立和共生具有很大帮助。
第一, 帮助人们公平客观的评价大学生的个性。上一部分已指出, 当代大学生的有时过分强调自我个性, 不接受约束和管教, 因此引来社会对这代人多数的负面评价。但分析马克思对人的发展阶段理论后, 我们应该以更加公平客观的态度来评价其个性发展。改革开放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飞速发展, 也日益给中国的文化增添了平等和民主, 当代大学生正是成长于这种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日益增长之中。他们的思想摆脱了前几代人的依附和专制, 而逐渐走向独立, 这是人的顺次发展过程。因此, 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具有一定的时代进步性。但由于他们心理发展并不成熟, 从而在个性发展中存在一定偏差, 如自私, 不关心集体等, 这些问题还需要通过教育来加以引导, 以完善其个体独立性发展。
第二, 帮助我们确立大学生共生性人格培养的根本指向。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阐述中, 可以看到,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共生性主要体现在其对社会集体的融入和社会关系的生成方面, 即逐步走向社会化的过程。因此, 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 更要注重实践。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加强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其中, 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段。学校应组织多开展一些诸如社会调查、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社区援助等活动, 使活动深入到社会大熔炉中, 让生话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通过真切体验, 真正掌握世俗社会各种角色的基本经验与必要素质, 以便更好地将社会公认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吸收, 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摘要:独立与共生在当前学术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者在人格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知情意间的对立与统一、个性与群体共性的不相融合是当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现状和矛盾所在。追溯先秦诸子的人格思想和马克思的人学观, 对探索独立与共生在大学生人格培养中的思想内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推荐阅读:
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05-08
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06-15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07-03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构建09-05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11-20
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08-20
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格美05-28
培养学生创新人格论文09-29
浅谈在德育中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