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建构(共9篇)
大学生人格建构 篇1
一、女大学生人格素质的现状
1.女大学生的择偶原则偏失
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是把爱情建立在对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上, 或以父母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的优裕条件为基本待价而沽;或从今后的就业、升迁等某种个人动机出发, 总是要从对方那里得到好处, 似乎爱情的目标不是对象自身而是他的家庭出身, 女大学生普遍认为物质可以帮助获得爱情, 一部分的女大学生采取的途径是先了解对方的背景然后托人介绍或主动表达。在赤裸裸的功利性基础上, 女大学生表达爱情方式基本处于金钱与地位之下。在钱与情交易之间, 常常是有钱的人你不爱, 你爱的人往往又没钱, 在这种情况之下, 两性之间的纯粹的爱情蜕变为赤裸裸的物物交易。
2.认同男强女弱、郎才女貌的婚恋观
传统的男女择偶意向和婚姻模式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女性优选男性的地位、能力, 男性优选女性的外貌、性格。在选择恋人时, 女大学生倾向找与自己学历相当或比自己学历较高的男性, 而男大学生则倾向选择与自己学历相当或学历低于自己的女性。在大学校园中, 男生青睐貌美温顺的女生, 对于成绩好、能力强、相貌平平的女生则不感兴趣。而男生只要才华能力出众, 即使相貌平平或相貌偏丑, 依然会成为许多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因此, “三寸金莲”尽管已成为历史, “裹脚布”也扔进了历史的垃圾桶, 但“标准三围”却成为多数女大学生梦寐以求的身体理想。这种观念使女生花费更多的时间改变自己的形象, 把自己变得更漂亮。
3.较低的成就期望值
在女大学生中的确不乏有远大志向、强烈事业心和较高期望值的人, 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女大学生把自己的志向水平定位在能够大学毕业, 有份好工作, 找个好丈夫, 有个好家庭的较低的成就期望值上。这些女大学生在中学里埋头苦读, 自己最高的奋斗目标就是考上大学, 这一目标实现以后, 很大一部分人便茫然不知所向。很多女大学生入学以后就放弃了继续学习深造的选择, 满足于成为“天之骄女”的现实, 缺少向更高层次努力的内在驱动力, 因此, 虽然她们也是每日早出晚归, 但更多的是为了各门功课有个好成绩而已。
4.挫折承受能力弱
女大学生在中学时一般学习都比较顺利, 优异的成绩使她们备受老师、家长的宠爱与呵护。一帆风顺的经历, 相对优越的地位, 要强、好胜的心理, 使她们很难面对失败与挫折。一旦受挫, 就很长时间走不出失败的阴影, 不良心境持续的时间较之男大学生要长。她们常常被莫名的恐惧和焦虑所困扰, 害怕再次失败、再次受挫, 从而畏缩不前。
5.创造能力不及男性
女生的学习成绩较为显著地超过男生, 而科研成果数却明显落后于男生。女大学生学习态度认真, 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 因而在以记忆为重点的考试中强于男生。但女生在课外知识如图书馆资料、最新科研信息等方面的汲取能力则弱于男生, 加之很多女大学生不擅于在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加以训练, 致使女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 极大地阻碍了女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女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加强对女大学生创造能力的研究,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培养女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是高等教育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6.学习目的分散化
我们把女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指向自我的学习目的, 即为了满足自我的需要而学习, 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出人头地、成为女强人”、“将来分配有个好工作”、“增加嫁妆的价值”等;第二层次是指向他人的学习目的, 即把其他个体与自己作用的关系作为驱动力的学习目的, 如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和父母的养育之恩, 为了在学习竞赛中不输给别人等等;第三层次是指向社会的学习目的, 即把服务于社会、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与自己的学习目的结合起来。我们知道, 当代女大学生与上一代职业女性“走出家庭、走上社会, 以自己的劳动为社会作出贡献, 并且获得经济上的独立”的价值取向不同, 她们在追求社会价值的同时突出了个人价值的追求, 在为社会作出奉献的同时, 更注重个人完美目标的实现。这种追求个体意义的学习动机一方面很难成为影响女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行为, 另一方面也是女大学生在面临双重角色的冲突中表现出偏向家庭角色塑造倾向的真正原因。
二、女大学生人格素质弱化的原因分析
1.教育因素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 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观念对受同等教育的男女两性施加的影响都有很大的差别。应该说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仍建构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基础之上, 这种文化对男性强调开发和激励, 对女性强调限制和弱化;对男性注重充分发挥个性, 对女性限制个性的发展, 压抑女性的创造本性。我国在多次教育改革中也从来没有触及这一教育的精神文化层面, 没有把反传统的、开发的、个性化的女性教育提到议事日程, 因此也就没有形成全新的女性道德、人格、素质的培养标准。表面上似乎男女是统一标准, 而实质上传统观念处处在起作用。
2.家庭因素
现在, 传统家庭伦理的主导地位早已被新型的社会主义家庭伦理观所取代, 但传统观念的影响短时间内很难清除, 一些陈腐的家庭伦理观念仍然在束缚着我们, 并妨碍着当代女大学生的成长。传统家庭伦理认为女子天生就不如男子, 因此女子必须服从男人的意志, 听从男人的安排, 柔顺被当做女子的一种美德。在儒家的思想家们看来,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男人的专利, 妇女只能在家中操持家务。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极少出现女性杰出人物就足以证明这些观念的影响力之深远。在新时期, 这些陈腐观念对女大学生的成长也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一些女大学生认为女不如男, 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 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意识, 害怕竞争和冒风险。
3.社会因素
随着人们的物质财富的增多, 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但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思想, 如只讲物质, 不讲精神;只讲享乐, 不讲诚信。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 拜金主义、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这些社会丑恶现象侵蚀女大学生, 也给女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少数女大学生沉迷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求名牌, 赶流行。其中不乏一些女大学生, 她们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得了财富, 穿名牌服装, 买高档商品, 而其他人靠遵纪守法和勤劳收获甚微, 从而让其他女大学生产生了“勤劳不致富, 致富不勤劳”的错觉。社会腐败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 也给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冲击, 一些女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产生困惑和动摇, 有的厌恶政治、玩世不恭, 产生了傍款、傍官的想法, 产生了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意识。
三、女大学生人格素质建构的途径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1) 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知识已成为权力, 掌握现代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对社会的未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要性, 特别是认识女大学生成为高级专门人才问题的重要性, 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使她们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就是为人民、为祖国、为人类作出贡献。
(2) 针对特点诚挚关爱。
长期以来, 由于不能正确认识男女两性的种种客观差异, 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女性人生的发展受到了不良影响, 甚至被设置了重重障碍。我们要认识到, 人总是以其特定的性别身份存在于人类社会。两性有不同的生理结构和生理机制, 并具有与之相应的心理特征和智力发展模式, 加之历史的境遇和现实处境, 男女的人生角色不同, 因而女性的人生道路尤其具有特殊性。对此, 高校的领导和教职工、尤其是学生工作者, 不能不认识到, 并在具体的工作中, 因“性”而异, 区别对待, 对女大学生予以更多的呵护和关爱。
(3) 婚姻家庭美德教育。
当代女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 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婚姻是她们将要步入的另一种社会形式, 对她们进行有关婚姻家庭道德教育极为必要。对女大学生的婚姻家庭美德教育重点应放在择偶原则、恋爱观和性道德上。经过婚姻家庭美德的教育, 使女大学生在择偶时能把对方的道德品质、政治思想和事业心作为选择的主要条件, 而不过分地看重金钱、地位或门第, 因为只有建立在思想一致、品德高尚、有共同追求基础上的爱情, 才经得起考验;在恋爱时应有自尊自立的精神, 对爱情有忠贞不渝的态度, 既不丧失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权利, 依附于男性, 又不草率、随便地对待爱情;在对待人类的性关系和性行为方面, 能充分了解它的意义和它将带来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后果, 能坚持以合法婚姻为基础、以爱情为基础、对性行为的社会后果负责任和自觉自愿的道德原则, 认真、慎重、理智地对待, 并有能力自我保护。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1) 调整心态, 促进女大学生成才。
对自我有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有利于自身的社会适应与健康。女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是在自我不断发展、对自身潜力不断挖掘的过程中不断修正的。女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与评价上应抱着开放的心态, 不断调整自我认识与期望。自卑心理会导致自我评价过低, 自信心不足, 缺乏竞争的勇气。也有的女大学生自我评价甚高, 目标过高而脱离实际, 一旦遭遇困难, 就会感到很灰心。因此, 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善于调整自我认识与期望, 扬长避短, 这是女大学生成才的前提。
(2)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与男生相比, 女大学生感情细腻敏感, 同时带有狭隘性。常为区区小事斤斤计较, 嫉妒心较强, 对他人的包容心比较差。因而, 由人际关系不协调引起的心理困扰已成为当前女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障碍, 人际关系不良会影响女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妨碍她们在成才道路上奋进, 也给其中许多女大学生带来了无尽的苦闷和烦恼。因此, 应引导女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之中, 主动和别人交往。信任、尊重、宽容他人, 以诚相待, 以心换心, 用真情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增进友谊, 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给人带来的温暖、安全、舒畅的心理感觉。交往与友谊有利于形成和平的心境, 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有助于女大学生成才。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构建高层次的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许多功能, 女大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 如演讲比赛、科学研究、诗歌比赛、书画展览、文艺活动等可以提高自信心, 增进同学之间的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审美也可以使女大学生调整失衡的心理, 能净化自己的心理环境, 陶冶情操。因此,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对培养女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提高女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栋梁之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3.确保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肯定
(1) 用人单位应改变性别偏见, 量才使用。
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享有一定自主权, 但要消除传统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 广泛树立公平竞争意识, 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 切实改变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企业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用人体系、用人标准和用人环境, 这样才能更公平地给女大学生们以最大的就业空间与机会。企业要看到女性有着自身的优势, 如:女生性格细腻、记忆力好, 尤其在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直观感觉和综合分析能力方面较男性有明显优势。用人单位要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优势, 提供展示她们才华的舞台。
(2) 学校应该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
女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 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 而且直接关系到女性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妇女的解放。高校女生工作的重点, 应放在调动女大学生成才的积极性, 帮助女大学生克服来自社会及自身的障碍, 充分认识社会竞争的激烈性上, 从而培养其优良的心理素质, 树立信心, 去勇敢地面对自我、面对社会。同时也需要加强引导正确的性别观, 培养女大学生自立、自强、自尊、自爱, 使她们自觉地成为具有强烈现代化意识的坚强女性。可以邀请社会上一些成功的女性到学校举办讲座、座谈会, 通过现身说法, 转变女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激励女大学生的奋斗热情。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应该加大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力度, 开展职业培训, 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尝试因“女”施教, 开设一些适合女大学生就业的课程和科目, 方便女大学生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学校要教育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彻底摒弃“女子无才便是德”及“女性是弱者”等传统观念, 降低职业期望值, 抛弃就业地区、行业和岗位的偏好, 以拓宽就业领域和增加就业机会;把个人的就业能力培养作为就业前准备的最重要内容, 用工作能力和实力去取胜。经过大学教育的女生在面对就业时更应该表现得自立、自强, 没有必要把个人的发展寄托在别人身上。对女大学生人格素质的研究, 有助于我们把握女性成才的独特性, 进而能有针对地帮助女大学生不断克服女性成才的不利因素, 扬长避短, 使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脱颖而出, 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女性人格的培养与开发, 是女性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可以预见, 未来社会给予女性以越来越多的展示自己的舞台。当代女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探索女大学生人格完善的规律, 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之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秉公.大学生人格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 1989:34, 37.
[2]王登峰, 崔红.解读中国人的人格[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56, 57.
[3]王淑兰.中国女大学生发展与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58, 59.
[4]刘宝春.加强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 2003, (1) :1-2.
[5]刘继华.谈女性教育中的双性化人格培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3, (2) :4-5.
[6]沈晓梅.女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差别教育[J].盐城工学院学报, 2005, (3) :2.
大学生人格建构 篇2
现代心理学对人格的定义具有本质主义的特点.社会建构主义站在后现代的立场上,对本质主义的人格预设提出质疑,认为现有的人格概念只是一种假定,一种用以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假设.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人格是“关系”的反映,是社会身份的.体现,是一种“过程性存在”.对这一新的人格理念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笔者做了简要阐释.
作 者:杨莉萍 叶浩生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南京,210097 刊 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3 32(3) 分类号:B848.9 关键词:人格 本质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 预测中考作文题目:透过现象看本质
★ 从雨珠看人生作文
★ 从小事看人品-记叙文
★ 从秋看人生作文
★ 从简历看求职者能力
★ 从高考作文看命题走向
★ 怎么从大便形状看肠道健康呢?
★ 从目的论视角看广告翻译
★ 从微积分的发展,看微积分的教学
变态人格的文化建构 篇3
关键词:陈凯歌;电影;变态人格;文化建構
可以说,陈凯歌的每一部电影都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折射人生百态,其中具有“症候”的人物形象作为一种潜在的文化符号显现着他的创作无意识。从《黄土地》一直到《搜索》,陈凯歌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都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变态、含混、内心矛盾、意识错乱、挣扎、焦虑、悖逆等,电影文本蕴含着深层的隐秘的含义,这些人格特质的成因究竟是什么,人物的悲剧究竟又是什么造成的?深入探析,不可否认,社会文化可以充当一种权力者的角色,文化权力对人格的制约逐渐浮出水面,文化权力隐藏于人格背后,对变态人格的成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 症候——一种象征性的文化符号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症候是一种象征性的文化符号。通过对陈凯歌作品中人物形象所呈现的人格特征的症候式分析,可以发现这些人物形象的变态人格的出现与发展无一不是社会文化下的一种病症,并且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当中有着各自的特征。《霸王别姬》中,程蝶衣情感的残缺畸形是在一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京剧这一传统文化和人类自由思想相碰撞,人类情感与社会文明进程之间相冲突。影片三个主人公的情感纠葛了一生,蝶衣(和日本人)醉心于艺术,小楼的进退两难,菊仙的无动于衷,“文革”对艺术的造反,他们都和京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程蝶衣受尽学戏的折磨与痛苦,的确也受到了来自戏剧艺术带来的犒赏,但是艺术和生活的结合彻底地混乱了他的生活,也带来了他悲剧的一生,这无疑是由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给予的一种畸形的状态。极为巧合的是,影片中,蝶衣、菊仙和小楼在“文革”时相互拆台、相互指证的这一幕和陈凯歌“文革”时指证自己父亲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相合之处的,但他在影片中采取了一种调和手段,描述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事件时并没有对人物紧张心理进行过多地关照,观众只能想当然地猜测导演的这种难言之隐。
陈凯歌的电影作品也隐含了一种文化的复杂性。《黄土地》中,广袤的黄土地滋养着人类的生命,也同时禁锢着人性的自由,翠巧爹还有无数像翠巧爹一样执着于这种黄土文化的人们乞求上天降雨,“咱庄稼人有规矩”——拐着弯儿地抵抗着顾青所说的全中国都要变化了,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对于他们来讲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风月》里忠良的每一步选择,对身边人和事的态度,都决定于他对现实的不满,儿时的阴影挥之不去,成年后这种不满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本加厉,在封建习俗的泥淖里他无法自拔,自我、本我无法均衡,面对社会、面对家庭、面对爱人,在整个人际交往中将自己彻底地变成了矛盾综合体,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成长过程充满着各种刺激而自身却无意识于这种变化,直至演变为变态人格。《梅兰芳》里的邱如白和十三燕是新旧时代的代表人物,邱如白背弃家族去 “傍戏子”,并且扫清梅兰芳身边一切的障碍,为了发扬京剧这门艺术甚至不惜牺牲民族气节为日本人演出,这在当时的时局是不为人所理解的,梅兰芳也因此离开了他,他的思想太激进,一方面他感念京剧这门传统的艺术,另一方面他急于改革,所以为时代所不容;而十三燕执着于京剧的传统,不肯改革,也不为时代所容,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梅兰芳对于他们二者而言是一个理想化的合体,可是也受到那个时代各种呼声的质疑。
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不只体现在意识形态上,也在文化心理上有所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的纲常礼教,中国古代所追求的是情感符合现实身心和社会群体的和谐协同,排斥偏离和破坏这一标准的任何存在方式。陈凯歌借助电影这一载体,将自己是群氓中的一份子的感慨表现于作品之中。人类在某一个时代所做出的选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受到主流文化的群体性制约的。综上,作品呈现出来的症候其本质就是文化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权利符号对人类的隐形制约所致。
2 变态人格背后隐含的文化自觉意识
陈凯歌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命运极具相似性,即变态人格背后都隐含着悲剧性命运:焦虑、绝望、虚无。陈凯歌讲述的故事叙事超越了具体的时空限制,而上升到人类抽象的悲剧性命运的普遍意义上,试图在一种较高层次上来认识人类的本体,正如他所说的“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就是艰难与困厄”,翠巧、老瞎子、蝶衣、菊仙、荆轲、忠良、程婴、叶蓝秋的死,小楼的迷惘、如意的痴傻等,焦虑、绝望、虚无贯穿于陈凯歌的所有人物形象中。纵观陈凯歌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创作者对生活的感觉是用心灵的探询来开掘和表现的,对于“心灵”的永恒关注是其电影的突出特点,他的这种创作无意识是对文化的整体反思,反映了一种文化自觉意识。
社会的理性、伦理政教的要求与个体身心情欲这两方面并不能经常真正统一融合在一起。特别是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社会规范、伦理要求、政教体制常常成为满足个体身心情欲的不愉快的限制和束缚,人格的异化和极端化倾向不与社会相和谐就注定着悲剧产生的必然。
简单来讲,人现存的人文世界是人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场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依据费孝通先生差序格局的观点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具有一个很最重要的特点:以伦理秩序为核心的社会关系格局,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和权力运作,都是以这样的一种社会关系模式为基础。而在这里,之所以提出文化自觉意识,是因为陈凯歌的作品从表面来看,人物的命运大都以悲剧收场,即使是笑也是藏着悲凉的。但是陈凯歌真正目的并不是展示这种悲剧,他更看重的是挣扎与觉醒,所以在他的电影中,无形之中将人和社会文化的冲突呈现了出来,因为自我的这种私化和社会纲常秩序伦理对人束缚与制约甚至是伤害而使人们的人格扭曲,这种变态人格所导致的悲剧背后其实蕴含了导演对人生、命运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社会文化的深刻思考,透过这种文化自觉意识,可以更好地理解陈凯歌创作的无意识,反思导致变态人格的深层原因。
综上,围绕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和人物在行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就是具体的社会文化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和人物的主体活动集中表现在一些文化事物上的同构认同和相互适应,但是更多的时候,社会文化对人格是一种隐性制约,文化的中心地位使得变态人格的成因与发展均会受到它的束缚和制约。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奥).弗洛伊德文集[M].车文博,主编.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
[2] 陈凯歌:我的青春回忆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陈墨.陈凯歌电影论[M].北京:当代艺术出版社,1996:2.
[4] 卡伦·霍妮(美).神经症与人的成长[M].张承谟,贾海虹,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5] 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0.
[6] 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
[7] 朱光潜.变态心理学派别[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交往视域下的大学生人格建构研究 篇4
一、 交往——大学生人格建构的逻辑起点
人格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规定, 它表明了人作为人的存在。马克思说过:“人格脱离了人, 自然就是一个抽象, 但是人也只有在自己的类存在中, 只有作为人们, 才能是人格的现实理念”[2] 。人格从宏观上看具有相对稳定的品性, 在微观上又表现出多元性和多变性, 它是与人的交往方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并随着人类交往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人的交往关系的发展而发展, 即人格是在与对象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主体本质力量, 它是在后天的活动中在同对象世界的交往互动中塑成的。在与对象世界的相互作用中, 面对不断发展的对象世界, 人会主动地选择和确立与对象世界相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 重塑自身的主体形象, 所以“人格是个体在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3]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类交往方式, 就会造就不同的人, 人在什么层次上、什么意义上介入了什么样的社会交往关系, 就会拥有什么主体特质和人格特征。在原始生产方式下, 人凭血缘或地缘关系生活在自然的共同体中, 人类的交往以群体本位的形态存在, 交往的规模和范围相当狭小, 个体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其人格表现为群体性人格;而在人类交往形态从群体本位发展到个人本位阶段, 在丰富、普遍的社会交往关系及不断拓展的交往空间中, 个体摆脱了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 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因此说人格是一个与交往对象相互适应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 离开了社会交往就不存在人格。
自我意识是人格的各组成部分统一的心理基础, 它与整体的人格要素在形成、发展中具有同步性和一致性, 对人的外部行为起着定向与导航的作用。自我意识虽然是内在的, 但其实质却是对话性的, 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 在适应社会环境与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介的过程中才能形成。个体参与交往的过程, 是个体反观自我与发展自我的过程。正如米德所说的, “个体并不是直接地, 而是间接地体验自身, 他从同一社会群体中其他个体成员的特定立场出发, 或是从他所隶属于其中的作为整体的社会群体的普遍立场出发。……只有通过一个社会环境或他和他人都包含于其内的体验及行为背景中对自身采取他人的态度, 他才可能成为自己的对象”[4] 。既然自我意识是在外向的互动和沟通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只有生存在社会关系中的人才有可能形成自我意识, 不同的个体由于参与不同的社会活动形式而拥有不同的社会关系, 从而也必然形成各具特色的独立人格。
二、 交往变迁——大学生人格建构的现实起点
交往方式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的社会生产对交往方式的范围、内容、性质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现代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人类进入了高度交往的时代, 人们的交往方式不断变迁, 并呈现出以全球化为基础的世界性普遍交往、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依托的人的片面性交往以及以互联网为中介的人的虚拟性交往等一系列新的特征, 这些特征构成了现代大学生人格建构的现实背景, 并对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球化的发展, 使不同国家、民族冲破领土、地域、空间的限制, 日渐走向相互间的联系、交往、开放与融合, 人们社会交往的空间和范围得到巨大拓展,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 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5] 。以全球化为基础的世界性普遍交往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 同时也使人在其现实性上具有了世界性普遍联系的类特性, 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越来越强, 对话、沟通和交往正在成为个体普遍的生存与发展方式, 个体只有向他人、向社会开放, 并通过多极、多重主体之间的互动, 超越个体的自然性和有限性, 才能成为世界的、属人的存在。全球化使得全球的信息、资源不断走向共享, 但是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 人类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却出现了深刻的危机, 这些危机使得整个人类陷入了生存的困境, 从而把人类的共同利益现实地、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任何国家和个人都不能置身于外, 只有全球的人们共同行动才能使人类不断走出困境。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普遍性的经济, 从表层看, 它是资金、技术、产品等生产要素的流动, 实际上它需要并创造着社会中个体独立的人格和理性的思维。由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而引起的人们日常交往方式变化, 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以组织和单位为依赖的交往关系, 人的平等、竞争意识增强, 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但是这种平等、竞争背后的原动力却是理性的功利主义原则, 受此影响, 人们对商品、货币、资本以及它们造成的物化关系的依赖不断增强, 这种异己的物化关系成为支配人、控制人、统治人的强大力量, 它使得政治、文化, 甚至人的精神、情感、道德等一切非经济的因素都变成了商品, 从而导致了拜金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泛滥, 造成人的片面性发展。
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推动下, 人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世界。网络环境为自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 人们之间的交往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来说, 都极大地扩展和深化了, 自由、民主、平等、独立的新型人际交往关系正在形成, 人们已经不拘泥于直接的交往形式, 更多的是采取间接的交往手段达到彼此交往的目的。但是虚拟世界中凭借抽象的数字、符号建立起间接性交往的人们, 在某种程度上却失去了与这个现实世界的真实联系, 人们现实交往不断向网络空间的虚拟交往转化, 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日益减少, 形成了对虚拟世界的过度依赖。“我们的文明创造了许多奇迹, ……这种发展促进了个人解放, 加深了爱情和友谊, 有助于你我之间的交流和所有人之间的远距离沟通。但这种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个人的原子化, 即使之失去了过去的社会联系, 除了匿名的和行政的联系外不再有新的人际关系。”[6] 随着虚拟交往范围的日益扩大, 人的本质不断走向虚拟化, 最终造成了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离、自我与社会关系的分离。
三、 立足于交往——大学生人格建构的视角
交往方式的变迁内在地需要并不断地影响着大学生人格的现代建构, 人格的现代建构要以交往为立足点,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大学生人格建构要强化共生意识。共生是在承认差异、冲突的前提下,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共同生存与共同发展。“共生是人类之间、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命运关系。它是生命宇宙的存在方式;共生的基本类型可分为生物学上的共生和人类社会的共生等类型。”[7] 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催生的全球化背景下, 每个人都无法回避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全球问题使得人类当前和未来的共同利益具有了现实性, 如果人类不寻求全球认同的共生理念来对待人类共同面临的境遇, 它不仅会使现代文明的发展面临危机, 甚至会使整个人类都无法生存与发展。面对当前人类之生存危机, 共生意识强调不同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互惠共生关系, 突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性与关联性。在大学生人格建构中强化共生意识就是要从交往视角出发, 一方面主体要把自然作为权利主体来把握, 立足现在、兼顾过去、着眼于未来, 在满足自己需要和愿望的同时, 能够把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当成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懂得在与自然交往之中的是非与善恶, 从而对个人及社会行为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自觉按照一定的善恶标准来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 并将这种道德认识和判断内化为个体人格的部分, 提高人类精神文明的水准和境界, 使得人们在与自然交往中超越自我和浅近的视野, 从人类世世代代生存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出发, 从对人类生存的根本利益出发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8] 另一方面, 在人与人交往之中, 能够从多极、多重主体之间的互动及关系丰富性的人的角度, 认识到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在一个孤立的体系中进行的,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彼此依赖的互补性, 不仅有个人的“在”, 而且也要尊重他人的“在”,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存在构筑着与他人的共在。在为我的关系中, 每个人都成为对他人而言为他的关系, 而所有人这些为他的关系, 最终形成彼此互相依存的人的共在。
大学生人格建构要强化主体间意识。主体间意识是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主体性, 是双重主体性, 体现的是不同主体之间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入到相互理解、沟通、对话的人文状态。交往的目的是建立主体间性, 形成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由“人的依赖关系”到“物的依赖性”的历史性变迁, 它在促使个人交往普遍而全面发展的同时, 也导致了处于社会联系之中的个人交往的物化和异化现象。人与人的交往被视为人与物的关系, 他人对“我”来说是异己的存在, 是我的客体, 他人的存在价值对“我”来说可能只意味着功利意义上的价值。交往视域下大学生人格建构中强化主体间意识, 一方面要尊重他人的主体性存在, 在现实的生活中, 每一个人都是多方面、多纬度的与他人共在的相互关涉的主体, 这是人之为人的存在形式。个体自觉维护自身的主体权利、尊严和人格, 也必须自觉推己及人, 将他人看成与自己价值相当的平等主体, 充分尊重他人的主体性自由, 建立主体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的关系。“既成为自由、自觉、理性的现代主体, 而又不要由于个体主体性的过分发达而使自己陷入异化和物化之中。”[9] 另一方面, 强调个体不是彼此孤立、相互分裂的单子式的存在, 个体的生命也凝结了其他个体生命的存在, 凝结了与其他个体的交流、合作、共同生活的经验。因此, 个体要实现从单子式的封闭的存在转向开放的共生的存在、从个体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使得对话、沟通和交流成为个体普遍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如果我不爱这个世界——如果我不爱生活——如果我不爱人民——我就不能进入对话。”[10] 因此, 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他人的存在, 每个主体要与其他主体交往, 并在交往中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 从而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大学生人格建构要强化自我认同意识。“个人的认同或自我的认同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角色的一种自我确认, 它是个人一系列个性的统一, 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整体性标识。自我的认同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以及他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的自我理解、自我回答。”[11] 它涉及的是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他事物的关系。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 把人类联成密不可分的整体, 为人类自身建构了一个“实存与虚拟”并存的生存世界, 网络环境下的多重自我、非常规人际互动性的虚拟交往, 使得自我认同变得更加复杂。大学生人格建构中强化自我认同意识就是要在真实生活与虚拟生活之间做出必要的协调, 实现现实自我和虚拟自我的完美结合。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既彼此紧密相连, 又可能相互冲突, 因此, 个体要对网络世界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不要过分夸大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差异, 要能够理性地区分并合理地进行角色的“切换”[12] , 认识到虚拟自我是现实自我的延伸与补充, 只有让自我回归到社会实践中来, 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 将自我置身于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中才能寻找到自我的价值感和意义感。
摘要:交往与人格的建构是一个相互作用、动态发展的过程, 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的存在方式, 交往是大学生人格建构的逻辑起点。交往方式的变迁是大学生人格建构的现实基础, 随着以全球化为基础的世界性普遍交往、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依托的人的片面性交往以及以互联网为中介的人的虚拟性交往这些新特征的出现, 大学生人格建构以交往为立足点, 就要强化共生意识;强化主体间意识;强化自我认同意识。
关键词:交往,交往变迁,大学生人格建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515.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277.
[3]陈仲庚, 等.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48.
[4][美]G.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A].[美]C.W.莫里斯.米德著作集 (第一卷) [C].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1934:255.
[5]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31.
[6]莫林.地球祖国[M].北京:三联书店, 1997:84-85.
[7]吴飞驰.关于共生理念的思考[J].哲学动态, 2000, (6) :21-24.
[8]鲁洁.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252.
[9]衣俊卿.人类发展状况批判与人学主题的确立[J].中国社会科学, 1998, (1) .
[10][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 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01:39.
[11]张文喜.马克思的自我认同观与现时代[J].浙江社会科学, 2000, (5) .
如何建构教师更完美的人格魅力 篇5
关键词 建构 完美的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103-01
英国著名学者培根曾把教师称为:“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教师是春蚕、蜡烛、园丁、铺路石等等,诸多的比喻都形象地概括出教师职业的伟大,深刻地透露出教师人格的高尚。那么,我们如今所面对的“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的改革”的形势,怎样构建教师更加完美的人格魅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构建高尚的师德修养
西汉杨雄《法言·学行》曰:“师者,人之模范”。可见,教师何其重要。而教师的道德情操、人生观、世界观、人格修养、学识、气质风度等又都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中,这种师德修养又如“榜样”一般影响着中小学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名言不正是最好的说明。因此,我们必须首先要构建高尚的师德修养,并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及社会生活的始终。
课堂上,教师侃侃而谈,文雅的举止、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必能使学生肃然起敬。教学中,教师循循善诱、亲切的话语,如慈母的抚摸令人如沐春风;激昂的说教让学生热血沸腾;义正辞严的道理,必能激起学生的凛凛正气。社会生活中,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必将获得社会的好评而影响着学生。这样,“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举手投足之间,高尚的师德修养必将导引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同时构建着学生的人格魅力,塑造着学生的灵魂,“生生不息”。由此,整个社会“厚德”之风盛行,“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二、构筑高超的教学业务素养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同时,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只有不断钻研教育教学业务,逐渐提升自己的水平,才能赢得学生的青睐,跟上时代的步伐。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碗水。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教师有一碗水已经不够了;又有观点认为: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可一桶水也不够了,于是又有……就是不断钻研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教学业务素养,“学而不厌”并且“诲人不倦”。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的新课题观便能让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并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如今,新课程改革还原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回归了学生的“人”本位思想。那就要求教师不断构筑高超的教学业务素养,不然,真就是“师不如弟子”了。
三、用活教学策略
新教材的变革给教师带来了拓展的空间,给教师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因此教育引导也好,教学导引也好,“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为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必须要用活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新教材要求教师充当领导者、管理者、严父慈母、朋友、心理咨询医生、保健医生、体育教练等多重角色。为完成特定的目标,在选用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方面需要“运筹帷幄”,活用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发展。
总之,高尚的师德修养,高超的教学业务素养,灵活多变、运用自如的教学策略,构成了教师完美的人格,而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通过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良性循环,教师的人格魅力不断完善、日趋完美。在呕心沥血中,不断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薪火相传,构筑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文明。
参考文献:
[1]靳玉乐,宋乃庆,徐仲林.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
大学生人格建构 篇6
优秀传统文化的古典文学艺术中, 人格修养与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注重审美性人格的修炼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厚的艺术修养是“审美人格”建构的重要条件。历代的文学作品,与其说是艺术实践,倒不如说是“审美人格”的构建。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为人熟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同时代的黄庭坚曾经评价这首词:“语意高妙, 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黄庭坚确切地道出了这首词的境界, 它传达了苏轼精湛的艺术修养与雅洁超俗的情怀。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时所作,作者借月夜孤鸿既表现了内心深处的幽独、寂寥,也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晚唐的诗论家司空图在《李翰林写真赞》中评价李白时也说:“水浑而冰,其中莫莹。气澄而幽,万象一镜。擢然诩然,傲睨浮云。仰公之格,称公之文。”借助李白的画像把李白仰视浮云的高洁情怀表露无遗。艺术追求上的旨趣淡远、含蓄蕴藉与人格追求上的本真高洁交融在创作中,使艺术追求与人格信仰完美地融合,这就需要深厚的艺术修养来表达这种审美理想与情感寄托。《庄子·刻意篇》中说:“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在庄子的哲学里,“真人”也就是具有完美人格的人,其与天地自然同在。这是立于宇宙本源而生发的人生感悟,在艺术上是一种至高审美的人格追求。
“审美人格”的建构需要磊落坦荡的胸怀。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有哪一个时代以其审美性的姿态高蹈独步, 大家都会想到魏晋时期。魏晋风度为什么让人铭记,让人在追慕中对那个时代心向往之? 这与那个时期人物磊落坦荡的心胸息息相关。《资治通鉴·晋纪》记载:“祜与陆抗对境,使命常通,抗遗祜酒,祜饮之不疑。抗疾,求药于祜,祜以成药与之,抗即服之。人多谏抗,抗曰:‘岂有鸩人羊叔子哉! ’”羊祜是西晋的领军统帅,陆抗是东吴的大将军,是敌对的双方。双方阵前交战时,羊祜不仅对陆抗送来的美酒毫不怀疑地加以痛饮,陆抗也对羊祜送来的中药不加猜忌地坦然服下。如果说嵇康、阮籍等是魏晋风度的领军式人物,那么羊祜、陆抗这种磊落坦荡的胸襟也足以在史册中留下千古美谈。不屈于俗流,保留一份风雅的心胸,王羲之也堪为这方面的代表。《世说新语·雅量》有记载:“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 ’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故事通俗易懂,王羲之因其磊落坦荡,不为势利所趋, 反而获得了东晋太尉郗鉴的欣赏,决定把女儿嫁给他,这也是“东床快婿”典故的来源。
思想交流与对话能促进“审美人格”的建构,交流出智慧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魏晋风流”与“盛唐之音”之所以成为古典文学的两大奇葩, 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两个时代思想交流与对话的繁盛。
《三国志·文帝纪》记载:“帝以素书所著《典论》及诗赋饷孙权 , 又以纸写一通与张昭。”身为魏国皇帝的曹丕,竟然会将自己写好的诗赋文章寄给与自己敌对的吴国皇帝孙权,并且还顺带送给当时吴国的名臣张昭,这是何等风雅的文化盛事! 国家对立并不等于文化对抗, 思想交流与对话能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世说新语·伤逝》中也记载了曹丕的一则故事:“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与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 众多士大夫一起引颈作驴鸣,看似可笑,实则可敬。这则颇具小品演绎性质的故事确切地反映了身为一代帝王的曹丕与文士们和谐平等的交往关系。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与其经常进行思想交流与对话的曹丕知道他的这个嗜好,于是在他死后让参加丧事的人各学一声来为王粲送行,这也是何等快慰人心的风雅事! 曹植也有兄长曹丕的风范,喜欢结交文士,喜欢与这些文士高谈诗词歌赋,如与丁仪、杨修等人的往来。虽然曹植终究没有当上太子成为一代帝王, 他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个更为艺术更具审美情怀的姿态,其《洛神赋》《白马篇》都是后世脍炙人口的佳作。
“盛唐之音”的形成 ,很大程度上也在于当时宽松的社会氛围下相对平等的思想交流与对话的存在。这里不得不提及杜甫《饮中八仙歌》中那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名句,这简短的一句诗浓缩刻画了盛唐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与李白高绝千古的艺术形象。因此,思想交流与对话的展开离不开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 这种文化境遇也更有助于推动审美化艺术化人格的建构。
“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于千载之下”,这句南朝著名文论家刘勰《文心雕龙·诸子》篇中的名言是古代士人更形而上也更艺术化的人格写照。“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愤,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对岁月无情的悲叹。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士人在巨浪淘沙的长河中能让人忆起,并总带有风雅文人的英雄式的感伤,则非辛弃疾莫属。他的这首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给人“生当作人杰”豪迈之气的同时,也给人以英雄末路式的感伤。辛弃疾的人格追求是古代士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完美呈现,是一种非常理想化艺术化的人格追求。他的这种非常现世的理想人格追求恐怕只有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所塑造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艺术境界才能与之比肩。
虽然古人这种文人心性极强的人格追求已离我们越来越远, 但对古人的遥思与追慕、对“审美人格”的想象与构建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士人的心性修养, 从而在喧嚣面前守候一份宁静,在流俗面前留住一份信仰。传统不等于保守,倡导国学不等于文化守旧。“审美人格”的倡导是为了提升个体的人格修养与文化使命,使个体充满智慧与生命之美。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建构 篇7
一、独立人格的内涵
独立人格是指人具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对外在的精神权威不依赖, 对现存的政治力量不依附, 对真理的追求具有独立的判断力。其表现为:能够进行独立思考, 又具有能够独立实践的能力, 有较强的理性能力。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具有独立人格的重要特征, 他们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驾驭他人, 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 在尊重别人的思想、意志的基础上实现自我。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对独立人格培养的现状分析
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这门学科在进行学生独立人格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首先是学生个性的发展, 没有个性就没有主体意识, 没有主体意识就不会有独立的人格。但是, 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禁锢了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虽然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们注意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做了一些改革, 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没有从根本上发生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根据教学目标, 为学生设计好通向这个目标的教学过程, 并且教师一定要把学生所谓的“旁逸斜出”的思路拉回自己的设计路线上来, 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
三、在语文教学目标中体现独立人格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标的表述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 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使学生形成健全独立人格。”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中可以看出, 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是初中语文学科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 在每一节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时, 都要把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考虑进去。
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人格
首先, 利用语文文本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初中语文的文本是经过精心筛选的, 文化内涵深厚, 人文价值底蕴丰富, 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良好载体。语文教学篇目中, 无论是诗歌散文, 还是小说戏剧, 都能从中映射出独立人格的光辉, 这需要语文教师把隐含在素材中的人格教育内容展现给学生, 在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例如蕴含满腔报国情怀的《满江红》, 表达对母亲深深眷恋和感恩的诗歌《纸船》, 反映高尚民族气节的《过零丁洋》, 对祖国无限深情的《始终眷恋着祖国》……这些文学作品是作家人格风范的反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挖掘文本内涵, 使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其次, 通过语文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 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在对文本的讲解过程中, 教师通过对作品人物的点评, 对优秀人格进行赞美, 对卑劣人格进行批判, 从而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在学生阅读教学中, 教师通过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和学生对文本中人格因素的自主判断和思考, 提升自己的人格。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独立人格的特质会在作品中反映出来, 教师在作文讲评中对学生美好健康的人格进行肯定, 对反映的人格缺陷进行去除, 从而让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五、利用语文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独立人格
强烈的自尊和自我意识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的, 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在语文作文中写雨, 有的学生写雨的美好, 而有的学生写雨给人们造成的不便, 这些都是学生真实思想的反映, 表明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批判的人格, 教师应该予以肯定, 而不是全盘否定。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多样化, 学生个体的丰富性决定了每个学生思维发展的不同, 我们如果采用一个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 就容易禁锢学生独立发展的空间。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去, 在评价过程中培养主体意识。另外,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可以实现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有利于独立人格的建构。
六、利用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本身健全、独立的人格对于学生独立人格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具有爱国情怀、诚实守信、公正无私、热情自信、认真负责的教师, 必然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 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 用自己健康、独立的人格光辉, 去照耀和感染学生。
总之,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时机, 对学生进行独立人格的培养, 让他们汲取语文教学中高尚人格的营养, 成为具有健康独立人格的社会人才。
摘要:语文教学不但是交际的工具, 更是思维和做人的工具。本文分析了独立人格的内涵及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对独立人格培养的现状, 并从几个方面出发, 结合笔者教学实践,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建构独立人格。
大学生人格建构 篇8
一预设审美阅读教学情境, 激发审美热情
教学中激发学生审美热情的方法很多, 在此仅以情境式导语设计为例, 也就是说教师用富有情感的文学独白或富含美的情境, 来激发学生阅读审美的热情。如一位教师讲《祝福》时是这样导入的:“大雪漫天, 狂风怒吼, 爆竹声声。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 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破碗的竹篮, 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她, 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 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这位教师通过文学独白的方式, 用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祥林嫂, 同时又营造出一种凄美之境来唤起学生的审美热情。
二个性化文本审美阅读体验, 主动参与审美
课标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审美化阅读教学符合课程目标理念, 其终极目标就在于让学生在审美阅读过程中获得个人的独特感悟, 强调“人”的主体参与, 这是实现审美的根本途径。因此,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首先, 应该构建民主的对话机制;其次, 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当然, 不同的文本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如教学《荷塘月色》一课, 教师可以选择语言审美作为个性化阅读的突破口, 如写月光下荷花的姿态, 不同文化素养的学生就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 但又会有大致相同的审美趣味。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形容“袅娜”、“羞涩”的荷花,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素淡朦胧的月光下, 荷花忽隐忽现, 忽明忽暗, 茂密的荷叶如深邃的蓝天, 稀疏点缀的荷花寥若晨星, 荷花纤尘不染, 纯净无瑕, 仿佛美人出浴, 雅致清新、光洁素净, 其情真、其意深、其境美、其词丽, 令人遐思无穷, 浮想联翩。
三转化审美效果, 建构审美人格
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其目的不是创造某种物质产品, 而是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人才、塑造人才、教育人才。审美化语文阅读教学其目的同样在于通过文本审美阅读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审美, 最终建构审美人格。宗白华认为“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 时时创造更高的新人格”。语文阅读审美化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课标明确指出:“阅读优秀作品, 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 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 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 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陶冶性情, 追求高尚情趣, 提高道德修养。”由此可见, 语文阅读是审美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而培养审美人格也是语文阅读的重要任务。
语文阅读要建构审美人格, 就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审美转化。语文阅读文本选自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 是进行思想、艺术、人格教育的最好资源。通过审美化阅读才能把这种资源转化为学生人格发展的动力, 如苏轼在《赤壁赋》中就展现了“物随心性, 卓然独立”, “乐观旷达, 超然物外”的人格魅力, 这种人格代表了华夏文化豁达大度和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又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 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在他看来, 对生的执着、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 是客观存在的, 树立了“死生亦大矣”的生命意识。在魏晋名士风流中, 他展现了属于自己的“泰然状态”, 宗白华高度评价了魏晋精神, 称之为“中国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 并把这种精神作为审美人格的理想范式。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引领学生去体会先哲的伟大人格, 但又要与时俱进, 结合当今实际, 让学生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格特点, 而这个过程就是在教学中实现转化。
大学生人格建构 篇9
构建高质量的网络对职业成功十分重要。郑晓涛等 (2006) 认为, 员工在组织中随时与身边的人保持交流和沟通, 并获取知识、信息和帮助。然而, 女性在职业发展中却常遭遇“玻璃天花板”问题。这是否因为女性在网络建构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呢?国内外关于网络建构行为性别差异研究还不多。Forret&Dougherty (2001) 讨论了男性和女性的网络建构行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那么, 家庭结构是否会对女性员工的网络建构行为产生影响?人不仅是环境的接受者, 当女性员工面临某些不利条件时, 也会试图克服环境约束 (Bateman&Crant, 1993) 。具有主动性人格的个体会努力改变环境, 更有动机突破局限, 争取职业成功。因此, 本文研究女性员工的家庭状况是否影响其网络建构行为?影响程度如何?主动性人格在二者之间, 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和假设的提出
(一) 网络建构行为
网络建构行为概念最初由Luthans等 (1985) 提出:他们发现, 与常人相比较, 优秀的经理人在社交中, 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他们认为, 这种主动的社交行为, 就是网络建构行为。随后, 一些学者给出了网络建构行为的定义:为了获得工作或职业的帮助 (或潜在帮助) , 人们努力与拥有相关资源的人建立非正式关系。这一系列关系建立行为, 就是网络构建行为 (Michael&Yukl, 1993;Forret&Dougherty, 2001;Wolff&Moser, 2006) 。因此, 网络建构行为具有明确的职业目的性和对象选择性。
(二) 主动性人格
多数研究者认为, 员工不得不消极被动地适应组织环境。但一些研究者发现, 员工经常采取主动行为, 影响和改变他们所处的环境。Bateman和Crant (1993) 认为, 在人的个性品质中, 存在着一种主动精神。他把这种主动精神概括为主动性人格:即个体为了影响和改变环境而采取主动行为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不同的人, 拥有强弱程度不同的主动性人格。已有研究证明, 主动性人格对职业成功、工作绩效等都有积极影响。
(三) 女性员工的家庭结构对网络建构行为的影响
有调查发现, 在女性教师中, 有90.48%的人认为, 她们更注重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罗瑾琏, 2010) 。另一调查显示, 在有男朋友和已婚的女性被访者中, 有53%的人表示, “与过去的朋友联系比从前少了”, 甚至有12.2%的人“几乎不联系了” (杨婕娱, 2004) 。这表明, 大多数女性因为婚姻而减少了社会交往行为。综上, 本文将女性员工的家庭结构分为三种类型:未婚;已婚但没有子女;已婚且有子女但未成年。根据以上调查和前人的研究基础, 我们提出如下理论假设:H1:未婚女性员工与其他两种类型相比, 会从事更多的网络建构行为;H2:已婚但没有子女的女性员工, 与已婚且有子女但未成年的女性员工相比, 会从事更多的网络构建行为。
(四) 主动性人格在女性员工家庭结构和网络建构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
女性员工的家庭状况, 确实会影响其网络建构行为, 但具有主动性人格的个体, 会更努力地克服现实障碍, 争取改变环境, 为获得职业成功创造条件 (Bateman, 1993;Seibert, 1999;Thompson, 2005) 。这说明, 家庭状况可能会阻碍女性员工从事网络建构行为, 但是, 具有主动性人格女性员工, 还是能够克服困难, 更积极主动维持和扩展社交网络。
根据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假设:H3:主动性人格的强弱, 会调节家庭结构对女性员工网络建构行为实施程度的影响。H3a:同样是未婚女性员工, 主动性人格强的相对于弱的, 会从事更多的网络建构行为;H3b:同样是已婚无子女的女性员工, 主动性人格强的相对于弱的, 会从事更多的网络建构行为;H3c:同样是已婚有子女但子女未成年的女性员工, 主动性人格强的相对于弱的, 会从事更多的网络建构行为。
三、研究方法
(一) 数据与样本
本文以黑、吉、辽、京、津、鲁、苏等省市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女性员工为研究对象, 使用问卷星和纸质问卷两种调查问卷发放形式, 共收回了342份有效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 占回收问卷总量的86.4%。本文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 变量测量
“网络建构行为”的测量量表, 来自Forret和Dougherty (2001) , 他们在前人基础上设计了包括33个题项的量表, 从“维持关系”、“交际”、“提高内部能见度”、“参加教会或团体”、“从事专业活动”五个方面, 来测量网络建构行为。本文根据国情对个别题项做了调整。经信度和效度检验, 该量表都达到统计学要求。
“主动性人格”测量量表, 最初来自Bateman和Crant (1993) , 含17个题目。量表题项采用里克特七点计分法, 得分较高的个体, 具有典型的主动性人格特性。此后, 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 又开发出几个不同的简略版。其中, Seibert (1999) 10个项目的简略版, 与Bateman和Crant (1993) 的完整版之间, 其相关系数很高, 达到了0.96;同时, 它们的实际应用频率也比较高、测量效果也比较好。商佳音, 甘怡群 (2009) 对此进行了修订, 并应用于大学生主动性人格的测量, 本文采用了他们的量表。
四、数据分析结果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来自不同地区和行业。本科和硕士分别为54.7%和24.3%, 35岁以下的占83.3%, 未婚的占38.9%, 已婚但无子女的占29.2%, 已婚且有子女的占31.9%。在已婚者中, 剔除其子女在读大学及以上的样本后, 子女还没上幼儿园的占45.0%, 在读幼儿园和小学的占28.4%。
(二) 回归分析结果
本文将女性员工的家庭结构作为自变量, 将家庭结构划分为三种类型:未婚;已婚但没有子女;已婚且有子女但子女未成年。将网络建构行为作为因变量。因自变量是分类变量, 不能直接做回归分析, 需将分类变量转为虚拟变量, 转换方式为:用1表示是, 0表示否。
为了验证婚姻状况对网络建构行为的影响, 将二者数据做回归分析后, 得出如下结果:F值为13.720, 而且影响显著 (Sig<0.05) 。这说明, 女性员工的婚姻状态, 与网络建构行为之间, 存在着线性关系。并且Sig.=0.000<0.05, Beta值为正的0.251, 由此可见, 女性员工的婚姻状况对其网络建构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即未婚女性员工, 与已婚女性员工相比较, 确实从事了更多的网络建构行为。因此, 假设H1成立。
为验证子女状况对女性员工网络建构行为的影响, 本文从总体样本中提取了已婚的样本, 并对这部分数据单独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证明, F值为4.857, 并且影响显著 (Sig<0.05) 。这说明, 已婚女性员工的子女状况, 与她们的网络建构行为之间, 也存在着线性关系。并且Sig.=0.029<0.05, Beta值为负的0.161。因此, 女性员工的子女状况对网络建构行为有负向影响, 而且影响是显著的, 即已婚但无子女的女性员工, 与已婚且有子女但子女未成年的女性员工相比, 确实从事了更多的网络建构行为。所有, 假设H2成立。
为了考察主动人格的调节作用, 本文首先进行回归分析, 验证了主动性人格对网络建构行为存在正向影响;然后, 增加调节变量和自变量的交互项进行回归分析, 得到的数据结果如下:
1. 主动性人格在女性员工的婚姻状况和网络建构行为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经过两次回归后, 根据R2和Adj.R2, 计算出△R2等于0.012, F值等于23.869, 并且作用显著 (Sig.=0.000<0.001) 。也就是, 增加了交互项以后, “婚姻状况”作为自变量, 对“网络建构行为”这个因变量的解释, 增加了1.2%。通过交互项的数据, 我们发现:在A1×B中, t值等于2.158, 并且作用显著 (Sig.=0.032<0.05) 。因此, “主动性人格”在女性员工的“婚姻状况”, 与其“网络建构行为”之间, 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又因为回归方程的系数Beta值等于0.153, 大于零, 所以, 主动性人格在这里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也就是, 当婚姻状况相同时, 那些具有强主动性人格的女性员工, 相对于弱主动性人格的女性员工, 会从事更多的网络建构行为。
2. 主动性人格在子女状况和网络建构行为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经过两次回归后, 根据R2和Adj R2, 计算出△R2等于0.017, F值等于11.374, 并且影响显著 (Sig.=0.000<0.001) 。也就是, 增加了交互项以后, “子女状况”作为自变量, 对“网络建构行为”这个因变量的解释, 增加了1.7%。通过交互项A2×B获得的数据, 即“子女状况”和“主动性人格”经过均值中心化处理后的乘积, 我们看到:由于其t值等于1.990, 并且作用显著 (Sig.=0.048<0.05) , 所以, “主动性人格”在“子女状况”和“网络建构行为”之间, 具有调节作用。系数Beta值等于0.143, 大于零, 因此, “主动性人格”在“子女状况”和“网络建构行为”之间, 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在子女状况相同的情况下, 那些具有强主动性人格的女性员工, 相对于弱主动性人格的女性员工, 会从事更多网络建构行为。
五、结论与建议
(一) 研究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1) 女性员工的婚姻状况, 会影响其网络建构行为:未婚者与已婚者相比, 有更多的网络建构行为; (2) 女性员工的子女状况, 会影响其网络建构行为:已婚但无子女者, 与已婚且有子女但子女未成年者, 有更多的网络构建行为; (3) 主动性人格调节了女性员工的家庭结构对其网络建构行为的影响:在未婚女性员工中, 具有强主动性人格者, 与弱主动性人格者相比, 有更多的网络建构行为;在已婚但无子女的女性员工中, 具有强主动性人格者, 与弱主动性人格者相比, 有更多的网络建构行为;在已婚且有子女但子女未成年的女性员工中, 具有强主动性人格者, 与弱主动性人格者相比, 有更多的网络建构行为。
(二) 管理建议
根据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1) 组织和管理者要为女性员工的网络建构行为提供必要的职业支持, 以减缓其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矛盾; (2) 组织和管理者要在招聘和培训中关注主动性人格的重要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 以女性员工为对象, 研究家庭结构和主动性人格对网络建构行为的影响, 并得出如下结论: (1) 女性员工的婚姻和子女状况会影响其网络建构行为; (2) 在女性员工家庭结构对网络建构行为的影响中, 主动性人格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丰富了网络建构行为领域关于人格特征作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性别差异研究, 为女性员工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出了建议。
【大学生人格建构】推荐阅读:
大学生现代人格07-19
大学生人格特质10-30
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05-08
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06-15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07-03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09-02
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09-27
大学生的人格培养10-04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构建09-05
大学生人格塑造更重要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