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业务模式

2024-07-24

第三方物流业务模式(精选11篇)

第三方物流业务模式 篇1

1 问题的提出

剥离和分立是公司构造的重要方式,它可以让企业重新定位自身,重新编排整个行业,增强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物流取得了较快发展,现代物流理念、管理技术逐步推广,但是它仍然是我国物流发展的薄弱环节。制造企业一直在寻找高效的物流模式,在第三方物流日渐深入人心、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来看看我国制造企业如何剥离物流业务、分立第三方物流公司,谋划争夺这“第三利润源泉”。

制造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分立第三方物流公司这一模式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许多制造企业早已尝试并取得良好效果。2000年,美的集团剥离物流业务成立安得物流公司成效显著,其物流发展模式大受肯定;2002年4月15日,青岛啤酒放弃自营物流业务,把物流服务从主业中剥离,通过专业物流公司——招商局物流来改善供应链运行效率。青岛啤酒与招商局物流的联姻正不断实现制造商、物流商和行业进步的三赢效果;海尔集团也采用了这种战略,成立了相对独立于制造部门的海尔物流推进本部,不仅负责海尔自身的物流,同时也向社会提供物流服务。美国橡胶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物流子公司,要求该子公司为母公司保留一半的仓位,而另一半可对外经营,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

2 制造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分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动因分析

制造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占领市场、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必须要重视其物流,选择一个好的物流模式更是制造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不尽人意的情况下,很多学者和物流行业的实践者将目光转向了将制造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分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模式上,其动因主要有专业分工的优势、外包市场的缺陷、固有资源的盘活和政府支持的环境等。

2.1 专业分工的优势

分工与专业化是现代生产方式变革的主要特征。现在很多制造企业机构臃肿,大而全,资源分散,核心业务不突出,企业的物流仅仅服务于本企业,闲置情况多,运行绩效较差。个别企业的自营物流基本为仓库加车队,物流效率处于低水平、高消耗状态,不但没有形成利润源泉,反而成为亏损来源,变成一种负担。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获得成本优势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集中在最具竞争优势的环节上,不仅提升了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有利于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2 外包市场的缺陷

近几年来,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但仍呈现出规模小、功能少、物流渠道不畅、行业集中程度低、服务水平低等缺陷,并且物流外包的信用风险较难控制。由于目前中国是“制造强,物流弱”,许多物流企业只能被动地降低报价以获得物流业务,导致运输价格、仓储价格不断走低,但同时推高了整个供应链成本,而且供应链的合作与协同关系没有建立,使专业化分工的优势不能明显体现。

2.3 固有资源的盘活

在我国,目前生产企业中73%的企业拥有汽车车队,73%的企业拥有仓库,平均仓储面积3120平方米,物流装卸机具自有率60%以上,3%的企业拥有铁路专用线,并有大批熟悉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物流管理与作业人员。如果不加整合利用,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沉没成本,形成较高的资产退出障碍。制造企业若选择剥离物流业务自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模式,通过企业改制与业务流程再造盘活原有物流资源,带动资金流转,降低转置成本,为企业在“第三利润”领域开辟了新的利润空间。

2.4 政府支持的环境

2007年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启动了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一些鼓励联动发展的财税政策:物流企业承接或租赁制造企业剥离的物流设施,在土地置换和税收等方面应给予优惠;制造企业或物流企业内部重组,免缴相关税费等。同时,各省市也纷纷出台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分离物流业务:佛山市提出制造企业分离发展现代物流企业的相关政策和建议;苏州提出制造企业分离后新设立的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可按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他运输企业的运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

3 制造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分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有利之处

根据制造企业基本情况,成功地剥离物流业务并分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将会对母公司、分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物流行业带来益处,达到三赢的效果。

3.1 对母公司而言

制造企业剥离物流业务自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制造企业提升物流管理水平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提高物流效率

我国制造企业总体布局大多没有进行系统的物流规划设计,导致物流环节除了停滞之外,经常处于交叉、迂回、倒流、跳跃和拥挤状态;重复搬运多,无效搬运约占70%;生产流程不合理,物流流动路径长;时间占用多,空间浪费大。而制造企业通过剥离物流业务而分立的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能为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进行改革创新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在合作中,双方力求每一个物流服务环节都充分考虑供应链的整体最优化,充分协调和优化相关业务环节及合理利用现有的物流资源,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3.1.2 提升品牌价值

制造企业分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制造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制造企业本身的意愿。一方面,制造企业分立的物流企业就相当于企业本身服务到家,可拉近顾客的距离,使顾客了解企业、熟悉产品,提高企业在顾客群体中的亲和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为制造企业掌握最新的顾客信息和市场信息,从而根据顾客需求和市场发展动向调整战略方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1.3 扩大物流范围

国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的转型而来,因此,它们所提供的服务也往往局限于过去的业务领域,能够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的不多,并且覆盖的地理范围也非常有限。制造企业自营物流时,往往会担心由于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和物流网络延伸而使固定投资巨额增加,并且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和范围广阔的覆盖网络仅仅服务于自己企业会造成资源浪费。而分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后,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可以为母公司服务,还能承包其他企业的物流业务,增加收入、降低固定投资的风险,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3.2 对新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而言

3.2.1 帮助创建网络

母公司出手相助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网的关键助力。制造企业将自己原来控制的物流设施、技术、人才直接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使第三方物流企业轻而易举就获得其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优势。尤其是很多大型的制造企业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物流设备,这样可以使新成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一开始就拥有分部和分散的网点。

3.2.2 保障业务来源

制造企业外包给分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稳定的业务来源。对于一家新成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稳定的业务来源是其生存的基本保障,也是其扩张、发展壮大的动力。安得物流公司在成立之初由于信用问题不被其客户认可,是其母公司美的集团外包给它的物流业务成为其生存之本,帮助其发展壮大。

3.2.3 提升服务水平

制造企业能帮助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服务水平,使其提供的物流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为赢得客户提供保障。很多物流公司的客户指责第三方物流功能少、服务水平低、不能提供客户真正想要的服务,有母公司扶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建立过程中,会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母公司的需求来提供服务,这样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服务于母公司、母公司所在行业的其他企业甚至所有行业的企业都会有优势。

3.3 对物流行业而言

对于正在发展的国内现代物流业来说,制造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分立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种模式将在物流行业掀起新的变革。以青岛啤酒剥离物流业务和招商局物流合作为例,青啤物流资产和招商局物流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结合的物流改革模式,被业内誉为“青啤模式”,在国内当时尚属首创,“青啤模式”可以避免国企在物流外包中不可克服的障碍,在原物流资源和人员继续存在的情况下,实现与专业物流企业双赢的局面,对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物流改革有重大示范作用,成为业界和媒体津津乐道的案例,一些教育机构如清华大学、中国MBA教育网等也将此成功经验作为教育案例。

4 制造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分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弊端

4.1 信用风险

很多制造企业本身就是母公司的竞争对手,如果选择分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其提供物流服务,物流公司会掌握制造企业的许多信息,它们会担心自己企业的信息泄露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母公司,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以安得为例,安得物流的强项是做家电物流,但脱胎于美的集团的“身世”在开拓市场时却成了一种“原罪”:很多家电企业本身就是美的的竞争对手,如果选择安得为其提供物流服务,不就等于把自己的库房大门向美的敞开了吗?

4.2 物流供需矛盾

如果所有制造企业都将内部物流整合后的业务放在自己成立的物流公司中,该物流公司除了完全承担本企业内部的物流业务外,还需要到市场上承接物流业务,市场上其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便很难承接到制造企业外包出来的物流业务。制造企业本来是物流服务的需求方,但通过上述过程就变成了物流服务供给方,没能和制造企业获得战略联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市场上的讨价还价能力便在很大程度上减弱。这些将进一步加剧物流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4.3 其他问题

制造企业在实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困难,如原物流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安置问题,原物流资产的增值与合理处置问题,土地的置换问题,服务质量与服务稳定性问题,从制造企业剥离物流资产而成立的公司还存在税收增加问题,剥离出来的物流公司在其用电、用水、用气等价格待遇问题等。

5 结束语

近年来,传统制造类企业表现出"圈地"物流业的欲望,企业自建物流一方面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率、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分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面向社会进行市场化经营,将服务范围扩展到供应链企业和其他各类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整个物流行业的平均毛利率由2002年的30%降低到了现在的10%以下,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不仅如此,分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将面临前期投入大、公司运营成本高、仓储也存在较大风险等,这些都需要企业全方位考量。

制造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分立第三方物流企业这一模式是一个利弊综合体,关键是要强化优势、规避弊端,这一方面的研究很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未来的研究应多从实证出发,分析制造企业适合剥离物流业务分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具备的条件和克服的困难等。

参考文献

[1]唐振龙,朱景晖与安兰珠.工业企业物流业剥离的内涵、模式及注意事项[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5):52-53.

[2]郑小军.推动大型工业企业物流业剥离的思路与政策研究[J].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5).

[3]张弛.生产企业物流管理业务的剥离[J].有色矿山,2003,(2):50-52+49.

[4]武莹莹.物流外包模式下制造企业供应物流运营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5.

[5]唐振龙,刘炳强,侯彦莉.推动河北省大型工业企业物流剥离思路[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4):70-71.

[6]赵皎云.物流外包与第三方物流的选择[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3):58.

[7]李建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SWOT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9):52-54.

[8]王茂林,刘秉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2009(3):59-61.

[9]雷鸣,曹雷.中小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系统改造的实例研究[J].物流技术,2003,(12):88-90.

[10]安得物流让美的更专心--访安得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立新[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5.10.(3):3.

[11].张国云,Z.Guoyun.论十大产业振兴与制造业、物流业的联动发展[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9,(5):6.

第三方物流业务模式 篇2

一、办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45号令);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02年8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0号);

3、《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4年2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令第6号);

4、《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国食药监市〔2005〕160号)和《关于贯彻执行<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市〔2005〕318号)(附件1);

5、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申请范围:

1、云南省非药品批发企业申请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储存、配送业务的确认;

2、药品生产、批发企业申请委托药品批发企业、非药品批发企业(以下简称第三方药品物流企业)储存、配送药品以及药品批发企业、第三方药品物流企业申请接受委托药品储存、配送的确认。

三、申请材料

1、云南省非药品批发企业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的,向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提出申请,填写《开展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申请书》(见附件2);并按(附件2)申报材料目录要求提交申请材料。

2、药品批发、生产企业委托药品批发企业、第三方药品物流企业储存、配送药品的,应与被委托储存、配送企业一并向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提出申请,填写《委托、被委托药品储存、配送业务申请书》(见附件3);并按(附件3)申报材料目录要求提交申请材料。

四、办理程序:

1、申请人提出申请;

2、企业所在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前置服务意见;

3、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并进行现场检查;

4、符合条件通过检查的,向该企业核发确认件;

5、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办人并说明理由。

五、办理时限:30个工作日

六、承办部门: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处

二○一○年六月十日

附件:

1.《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国食药监市[2005] 160号)和《关于贯彻执行<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市[2005]318号)2.《开展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申请书》

第三方物流业务模式 篇3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同城配送 问题 策略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物流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为适应和壮大物流产业,从而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基于日益频繁的企业物流活动而产生的,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和管理。而同城配送主要是物流公司为企业的客服城市提供物流包装、装车、运输等一些列物流服务。随着第三方物流模式在同城配送上的不断深入,其也显现出诸多的问题,制约着配送物流的工作效率和物流服务的质量。

1.第三方物流模式下同城配送存在的诸多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运营模式不断的多元化,物资比较的分散,从而基于第三方物流下的同城配送相得非常的重要,其专业的物流服务是企业产业发展步伐的关键,但随着其不断的发展和企业多方位的需求,其在同城配送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制约着其更加完善的发展。

1.1同城配送物流的网络信息平台比较的缺乏和薄落。虽然在目前的同城配送上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但其覆盖的方面过于的单一化。加之,同城的物流配送具有较大的流动性,配送的客服具有极大地的不确定性,造成信息网络平台的城市覆盖面比较的不全面,很多的第三方物流商在同城配送的信息建立上往往基于城市的中心展开,这就造成了周边地区的信息比较的缺乏,甚至在一些偏远地区根本没有建立网络信息平台。所以,在同城配送的过程中,配送企业和客服商都很难做到对配送途中的全方位追踪,从造成一定的配送效率和合理的配送机制调整。诸如在配送的过程中,出现人为或天气的原因造成配送途中的延误,而信息平台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了解和反馈信息,造成物流商和企业之间的经济效益。当然,在信息操作上夜比较的陈旧和粗糙,只可以进行简单的配送路径追踪,而不可以做到配送途中详细的配送流程、卸装等诸多环节的信息反馈,其实也就在同城配送的过程中,配送服务与实际的各方企业存在一定的脱节。

1.2同城配送的效率过低,造成较高的配送成本。在我国,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发展比较的晚,在制度、流程服务上都比较的不完善,造成了配送过程中低效率、高成本。当然,物流制度上的不完善是其低效率的关键,也就使得第三方物流行业比较的不规范。在配送中没有形成具体有效的配送原则和科学的配送方式,造成了配送的低效率。同时,我国的物流队伍的专业素养也比较的缺乏,大多数的物流员工都是以农民工为主,但其往往缺乏必要的物流素养,在配送的过程中不能合理的调度和分配配送的任务。从而造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在配送中,第三方物流是专门的制定服务,这就造成了服务成本的增加,诸如当配送服务完成后,物流商往往以空车的形式回来。造成运输能力的极大浪费,这也是运输成本比较高的一个原因。当然,物流配送业务的单一也是其最大的缺陷,物流企业做单一的配送往往很难满足其经济效益的发展,进而使得很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服务价值过高。

1.3第三方配送物流行业的不规范。基于其发展制度和服务功能的不完善,,进而使得物流领域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物流商往往以不同的标准对物流服务收取费用,而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又缺乏有效的约束力,进而越发的使得物流行业的不规范法,一些严重的物流失误和延迟得不到有效的处置。诸如物流公司在配送的过程当中,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进行有效的配送,造成企业的重要损失,而在损失补偿上还比较的不明确,诸如的法制法规的缺乏,使得物流服务的质量比较的低,进而很难满足客服的需求。

2.基于上述问题的解决策略

面对配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方物流行业需要及时的发现问题的所在,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于自我的不断创新和行业的规范化。在发展的进程中,要紧紧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整合好信息资源,以便物流行业的现代化。

2.1加快同城配送的信息整合力度。现在的物流行业逐渐的向现代化发展,其信息平台的建立也越来越要求电子信息化。鉴于同城物流配送过程中,信息覆盖不全面的问题,企业可以加大网络建设力度,极大的形成一个网络包围圈,对城市形成全方位的覆盖,一旦做到了这点,就可以使得配送資源的具体化和共享化,不仅物流商可以知道配送途中的具体情况而且客服企业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货物的运输情况,可以为企业生产的计划带来极大的便利。当然,要实现信息平台的现代化需要不断的开展和进程,在信息平台的建立中,还需要依托专业的信息人才和规范的信息环境。这样才能加快现代化信息平台的建立。

2.2同城配送业务的多元化和效率化。目前的同城业务比较的单一,服务的功能和范围比较的狭窄。所以,在实际的物流发展中,要加大对物流业务的扩展,仅仅单一、专项的服务是很容易造成服务成本的过高。通过业务范围的拓展,可以避免资源和人力浪费带来的部分的成本浪费。同时,加快对配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培养,合理的建立监督等各项制度,更加的规范服务的功能和标准,这也是提高同城配送效率的重要手段。

2.3行业制度和法规的规范化。这一措施的实施,需要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合作才可以有效的实施。在制定和实施上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但这可以从根本上加速其发展和改革。

结语

在多元化的经济模式下,物流的同城配送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信息现代化和配送机制科学化是其今后发展的关键,通过合理的产业调整和规范,来提升自己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乔俊.浅议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瓶颈和对策[J].商业文化;2011(09).

[2] 尹磊.集团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现代商业;2011(26).

[3] 姜林.浅析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J].知识经济;2011(12).

[4] 王爱民;周宇宏.基于客户满意度的第四方物流多属性指派决策机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06).

第三方物流业务模式 篇4

市场经济高速发展, 金融海啸余威尚存, 随着供应链成为当前企业运营的基础, 真正的竞争早已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是逐渐演变成了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已经意识到身处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对于整条供应链整体利益的实现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针对供需一体化也有部分的研究比如贾涛, 陈志刚, 徐渝三人针对存在部分延期付款情况下的供需一体化库存模型进行了研究;杨瑾, 赵嵩正, 王娟茹则针对供需一体化协同控制的供应链库存模型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本文研究的供需一体化与以上研究有所不同, 本文研究的供需一体化主要针对的是供需一体化的理念在第三方物流提供商 (以下简称3PL) 的MRO业务中的应用前景。

二、关于供需一体化的服务理念

本文涉及的供需一体化概念是指在3PL的服务过程中使其整合上下游资源, 扩大职能范围, 在服务过程中承担起三重角色, 即针对需求方的采购代表角色、针对生产方的销售代表角色以及针对流通过程的物流代表角色, 通过“三个代表”角色的实现, 使3PL达到整合上下游资源, 实现上下游对接, 达到产品供需一体化的效果。

三、关于MRO业务

MRO, 是英文Maintenance、Repair and Operations三个词的缩写, 指工厂或企业对其生产和工作设施、设备进行保养、维修, 保证其运行所需要的非生产性物料, 这些物料可能是用于设备保养、维修的备品备件, 也可能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相关设备, 耗材等物资。

中国作为世界第4大经济体, 世界制造业中心, 据北京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估计其MRO年采购总量上接近3000亿人民币, 中国市场足以让MRO供应商们垂慕了, 现在MRO分销正如春笋般破土而出。MRO物料的采购正日益得到企业的重视, MRO采购对整体采购成本控制与节省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总体上, 中国MRO采购和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但MRO采购日益得到企业的重视。MRO采购不仅对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起重大作用, 它对成本控制、利润的影响不可忽视。

MRO产品具有以下八个显著的特点:属于生产必备品、物料品种多、需求批量小、采购频率高、管理难度大、供应商分散、不同供应商产品质量差异大、价格透明度低。这些特点要求MRO的供应商和采购商具备相当的柔性, 也就直接增大了MRO物料采购与销售的难度。由于MRO业务具有广阔的前景, 同时是工业供应链条的管理难点所在, 所以本文将尝试将供需一体化的服务理念运用到MRO业务中来, 接下来做具体阐述。

四、供需一体化的服务理念在MRO业务中的应用

供需一体化的服务理念在MRO业务中的具体应用方式简单介绍如下。

1. 采购代表角色。

3PL是下游工业企业在MRO物流方面的采购代表, 接管工业企业的MRO物料的采购活动, 由于下游客户众多, 3PL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可以取得采购的批量优势, 达到供需一体, 积水成渊的效果, 这样可以为下游企业节省大部分的采购成本。

2. 销售代表角色。

3PL是上游供应商的销售代表, 3PL与上游MRO物料供应商通过不同的方式选择供应商, 同时商定好相关MRO物料供应价格, 然后签订长期的采购供应协议, 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采购的批量优势, 同时为MRO供应商提供相对稳定的销售源, 降低供应商的销售成本, 双方各取所需。

3. 物流代表角色。

3PL在MRO物料的供应链上又是一个物流代表, 因为3PL在从MRO物料出厂到进入自有仓库到配送至下游工业企业的全程物流活动中3PL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包括集中采购、物料配送等都可以为整条供应链的物流成本的降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前景分析

供需一体化的服务理念具有很多其它服务理念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 如果将这一服务理念在具体应用中适当改进然后借助3PL的服务优势应用到MRO业务中将对解决MRO业务的管理难度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具体说来供需一体的理念如果应用到MRO业务中可以在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方面改善整条供应链的运行状况。

1. 商流方面。

商流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起点, 没有商流一般不可能发生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应用了供需一体化的服务理念后, 3PL首先经过考核和选拔确定好上游MRO供应商的名单, 与此同时需要掌握好下游MRO需求企业信息, 这样3PL将可以对上游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下游需求方的需求进行有效地管理, 达到生产匹配需求, 以应对MRO物料种类繁杂, 供应商众多带来的麻烦, 使得3PL真正起到了采购代表和销售代表的角色作用。

2. 物流方面。

通过3PL实施供需一体化的MRO服务理念, 相当于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了质量上乘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整条MRO供应链可以充分利用3PL的资源和物流服务优势, 提高了整条供应链反应速度的同时, 可以将整条供应链上企业的库存控制在更加合理的范围内, 降低了库存成本的同时, 可以使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集中精力做自己最擅长的活动, 不断提高了整条供应链的物流服务水平, 同时为整条供应链的利益最大化提供了保证。

3. 信息流方面。

由于3PL在整条供应链上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 因此整条供应链的信息流通起来将会更加的顺畅, 不仅将提高整条供应链的信息传递质量, 而且可以大大降低信息的获取成本, 使之更多的转化为整条供应链的利益。

4. 资金流方面。

资金流一直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 包括应收账款过多, 资金链紧张等无不困扰着企业的发展。通过3PL实施供需一体化的MRO服务理念, 可以大大提高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彼此信任程度, 大大提高了货款支付率, 同时使得整条供应链在必要时可以进行资金的周转互助, 提高了整条供应链应对风险以及突发状况的能力, 提升整条供应链的稳定性。

依托3PL推行供需一体化的服务理念是一种供应链的管理模式, 它顺应了MRO物料采购的发展趋势, 满足了上下游需求的同时可以帮助3PL实现整合供应链资源, 优化供应链整体效益, 为工业制造企业提供专业的MRO物流服务的需求。

摘要:中国MRO年采购总量接近3000亿人民币, 但是中国与国外相比MRO业务管理水平依旧落后。本文尝试依托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将供需一体化的服务理念应用到MRO业务当中, 即通过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承担采购代表、销售代表、物流代表三成角色实现MRO供应链上的供需一体化。

关键词:供需一体化,MRO,3PL,供应链

参考文献

[1]贾涛陈志刚徐渝:基于部分延期付款的供需一体化库存模型研究[J], 预测, 2009 (3) :75--80

案例-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2 篇5

美国通用汽车在美国的14个州中,大约有400个供应商负责把各自的产品送到30个装配工厂进行组装,由于卡车满载率很低,使得库存和配送成本急剧上升,为了降低成本,改进内部物流管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委托Penske专业物流公司为它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调查了解半成品的配送路线之后,Penske公司建议通用汽车公司在Cleveland使用一家有战略意义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负责接受、处理、组配半成品,由Penske派员工管理,同时Penske也提供60辆卡车和72辆拖车,除此之外,还通过EOI系统帮助通用汽车公司调度供应商的运输车辆以便实现JIT送货,为此,Penske设计了一套最优送货路线,增加供应商的送货频率,减少库存水平,改进外部物流活动,运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使供应商随时了解行驶中的送货车辆的方位。与此同时,Penske通过在配送中心组配半成品后,对装配工厂实施共同配送的方式,既降低卡车空载率,也减少通用汽车公司的运输车辆,只保留了一些对Penske所提供的车队有必要补充作用的车辆,这样也减少了通用汽车公司的运输单据处理费用。

另外,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选择目前国际上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Ryder负责其土星和凯迪拉克两个事业部的全部物流业务,选择Allied Holdings 负责北美陆上车辆运输任务,选择APL公司、WWL公司负责产品的洲际运输。

2、案例二:

福特汽车公司原来在全球选择多个物流服务供应商为其服务,由于众多的物流服务商彼此缺乏联系,导致物流业务分割严重,后来将全球物流供应商缩减到5个主要的物流服务商,1999年,福特公司又决定由全球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Ryder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全球物流网络管理商。

答案:1.相同的地方: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都是和制造业相结合的。一方面两个企业想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2.不同:外包的模式不同,通用是委托P公司功能外包。R公司负责土星和凯迪拉克两个事业部全部物流业务。AH公司负责北美陆上车辆运输。

第三方物流业务模式 篇6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模式;第三方物流;经济意义

下面笔者主要针对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第三方物流经济意义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发展第三方物流经济的可行性

随着物流环境的改变,供应链环境下,相对于传统物流管理而言,供应链物流管理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应该尽可能做到合作互利、信息资源共享、准时准点交货、过程同步、提供满意的服务、反应敏捷等,第三方物流具有畅通的运输通道,可以在顾客规定的时间内快速交货;而且第三方物流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及时得到所需的信息数据以及知识,在运输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什么状况,可以及时通过网络渠道得知,进而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也正是由于第三方物流具有产品多样化、服务质量可靠、服务亲和力强等诸多特点,用户的满意度很高。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有利于促进供应链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导致第三方物流具有一定经济性的主要原因。

1.供应链设计

作为供应链系统中的一员,第三方物流也应该参与供应链设计中,这样可以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在第三方物流中,经济仍然是核心焦点,假如只是受到供应链管理的制约以及限制,可能会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第三方物流应该积极参与到供应链设计中,从而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设计供应链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第三方物流的实际需求,而且应该合理应用于供应链管理模式中,尽可能减少物流成本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2.优化、完善物流经济化服务模式

供应链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企业对于现代物流的实际需求,因此也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一种科学合理、经济的服务模式,使第三方物流可以更快、更准找到物流市场的切入点,通过最理想的服务模式提高物流经济水平。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以经济为核心的第三方物流在评价、考核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分析物流经济的服务能力。同时,供应链管理模式也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经济指标,只要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达到这些经济指标就可以获得相对理想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第三方物流经济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可行性。

3.提高物流经济的灵活性

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使物流经济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第三方物流可以根据供应链的实际需求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体化服务,不单单只是供应链的某个节点,而是可以服务于整个物流流程。其次,减少第三方物流的库存量,加快经济生产速度,也有利于加快企业的经济发展。

二、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经济价值

1.有利于提高物流库存运转能力

企业建立在物流背景下實施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情况下,供应链的库存原料就是开始端。第三方物流参与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供应链库存端运转能力,也可以有效确保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效益。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第三方物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合理、准确的配送库存,尽可能减少库存,从而保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以及企业都可以得到相对理想的经济效益。

2.提供整合运输的物流模式

近些年来第三方物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使得现代物流运输可以更好的适应并且满足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集中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整合式的经济体系。第三方物流为企业供应链服务,不仅可以参与到供应链管理模式中,同时也可以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规划不同的供应链方式。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同时参与很多企业的产品供应链运输,使经济进行高效整合。现阶段,物流企业日益密集,这是整合第三方物流经济的很好良机。

3.完善物流供应链运输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整合性比较高,可以进一步优化、完善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第三方物流的运输过程。第三方物流也可以结合供应链管理模式严格规范自身的运输行为,尽量满足物流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第三方物流也可以积极进入并建立信息化物流系统,提高其业务能力以及物流通信能力,为物流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第三方物流经济主要是朝着合作式的方向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供应链企业建立一种长期合作的稳定关系,这样也有利于促进第三方物流经济的良好发展。

三、第三方物流经济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未来的发展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第三方物流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大,供应链管理模式为现代第三方物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良好机遇。具体体现以下几方面:①第三方物流和其他运营方式的物流企业进行融合,这样有利于增加第三方物流经济的发展渠道,而有的物流企业由于运营成本的影响很难有效满足现代物流市场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并购多家物流企业,形成联盟效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经济运转能力。②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每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济目标是相同的,小型物流企业可以实施战略合作方案,为物流市场的一些运营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从而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供应链管理模式为物流企业更多经济发展机会,企业应用第三方物流,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加优质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在保证具有较强经济能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物流运行风险。

参考文献:

[1]侯东卫.第三方物流经济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10):10-12.

第三方物流业务模式 篇7

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第三方物流的表述是:“有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 不参与商品的买卖, 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 具备信息网络化、关系合同化、功能专业化、服务个性化等特点的物流服务。

2011年发改委发布的《2010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显示, 201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是125.4万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15%, 增幅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率达到23%。

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稳步快速增长, 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而电子商务下的第三方物流作为物流行业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 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在企业中的战略管理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成为继生产、销售之后, 企业发展的第三大支柱。与传统意义上的物流相比, 第三方物流不仅包括仓储、运输和EDI信息交换, 也包括订货与自动补货、选择输工具, 包装与贴标签、产品组配、进出口代理等。在近二、三年中第三方物流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壮大起来。

二、开滦物流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的优势与不足

开滦物流公司是由传统的供销、运输、仓储、货代公司改组而来的物流企业, 是开滦集团的流通利润中心, 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核心和基础。因此探讨开滦物流公司借助现有的资源优势建立适合于现代物流公司业务特点和第三方物流的特点的现代物流模式, 改善和打造自己的物流系统, 为客户提供现代的物流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开滦物流是从体制上将供应、销售、仓储、铁路、港口等物流资产及业务进行分离, 通过几年的独立运作, 形成了一整套相对稳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专业化管理与运营格局已初步形成。建立"集中采购、统一结算、直达配送"的物流运作模式, 为煤炭物流产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一支供销经验丰富、业务、思想素质比较高的物资供应与仓储运输和港口管理队伍, 为创建现代物流体系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拥有良好的资金支付能力, 形成了极高的声誉和行业的知名度。具有相对完备的物流设施, 拥有仓储、运输、配送服务等储运设施, 铁路专线通达各个煤矿, 与新进入或准备进入本地物流产业的企业相比, 具有相应的先发优势;具有客户资源优势。这些都为向现代物流经营企业转型提供了物质基础。

然而, 开滦物流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还有很多不足。第一, 专业化管理模式未能全面落实, 有利于物流产业自我约束, 自我发展的企业体制尚未形成, 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原本属于一个系统的物流资源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由不同的分 (子) 公司分管。而各子 (分) 公司侧重不同的经营目标, 独立核算, 导致各部门在物流业务中的衔接不顺畅, 不能有效地发挥现有资源的潜力。设备陈旧老化、管理技术落后、物资吞吐能力弱、劳动生产低下、缺乏完善的物流网络等问题, 远远不能满足开滦物流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需要。

三、开滦物流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对策

第一, 对开滦这个辐射面比较广泛的特大型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 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确立企业发展战略, 按从事第三方物流业务的要求重组业务流程, 整合现有资源。第二, 充分利用开滦在各地的办事处、及所属各地的煤矿, 健全和完善以G5信息系统为主的物流网络, 积极开拓物流增值服务, 建立健全全国性的、区域性的物流配送体系。第三, 发挥调度中心的作用, 开展物流的查询、运输跟踪、结算等服务。第四, 大力引进物流业务、管理专业人才。

三、开滦物流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模式探讨

开滦物流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导, 以开滦集团总体发展战略为依据, 以开滦集团丰富的物流资源为基础, 以开滦集团产业扩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 按照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要求全面整合物流资源。基本战略思路是:“整合物流资源, 形成物流网络;优化内部物流, 开拓外部物流;深化体制改革, 健全管控体系;建立信息平台, 提升运作效率”。可对以下几种经营模式进行探讨:

(一) 以内部扩张为主、整合资源形成物流网络的经营模式。

内部扩张是企业利用内部资源发展物流的经营形式, 全面整合市场资源、物资资源、仓储资源、铁路资源、港口资源、社会资源等。主要可以考虑三种经营模式:垂直一体化模式、物流中心模式和集团化经营模式。

1. 垂直一体化模式。

垂直一体化是相邻生产、供销、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发挥供应链整体效应。能较好的使其实现为客户一条龙服务。因此, 第三方物流的垂直一体化实际上是物流服务的相关功能扩展, 是一种相关多角化经营。

2. 物流中心模式。

第三方物流的物流中心模式就是要建立一个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这些功能为一体的组织机构, 以物流据点的形式形成吸引一一辐射的双向式发展。

3. 集团化经营模式。

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集团化经营模式是指形成一个以物流总体协调与规划为核心的企业集团, 集团所属的子 (分) 公司分别完成各项物流功能, 母公司主要利用资本为纽带, 通过持股、控股、融资等方式不同程度地控制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的物流活动, 达到有效地组织物流服务、改进供应链企业关系、灵活地规避经营风险和提高开滦物流整体竞争力的目的。集团化经营模式是开滦物流发展第三方物流, 内部整合或继续扩张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

(二) 以外向联盟为主的物流经营模式。

第三方物流企业除了利用自身内部资源发展物流外, 还可以利用企业外部一切可控的、可利用的, 有协作关系的以及有竞争关系的所有资源来发展物流, 外向联盟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这些资源提供了一条理想的途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外向联盟发展可主要遵循五种模式:供应链合作模式、供应商/分销商合作模式、虚拟经营模式、特许连锁经营模式等。

通过资源整合, 深化专业化重组, 辅以信息技术手段, 构建开滦物流产业完善的业务布局, 健全的物流网络, 形成采购、供应、销售信息网络、铁路干线运输网络、公路运输干线网络、区域配送网络、国际物流网络、客运交通网络等各项物流网络的相互衔接与支撑, 推动开滦现代物流产业的全面发展。

四、保障第三方物流经营模式有效运转的措施

(一) 人才保障。

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专业思想和专业思维, 掌握专业管理技术的现代化物流人才队伍做保证。建设培养一批掌握供应链技术管理、能够从事物流咨询与服务, 进行物流系统专业设计与管理的现代物流业务运营管理的专业团队。

(二) 资金保障。

物流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物流网络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特别开滦集团目前的物流设备与设施老化现象严重, 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与更新, 需要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确保物流产业的全面发展。

(三) 经济政策保障。

物流产业特别是大规模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和分工的日益专业化与社会化基础上的。唐山虽然具有较好的地理区位优势, 区域经济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但距离发展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的要求还很远。矿区相对单一的经济结构将限制物流服务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因此, 地方政府与开滦集团应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 加快矿区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因此, 可以考虑利用矿区塌陷区土地, 在进行系统规划, 确立产业发展规划与重点的基础上, 通过优惠的土地转让价格和其它政策, 吸引外部投资者或新型项目, 繁荣矿区经济, 实现经济转型, 为开滦物流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

开滦物流公司应抓住机遇, 加快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步伐, 借鉴国际和国内物流强企经验, 高点起位, 快步迈进现代物流, 形成开滦自己的服务品牌, 健全自己的科学管理制度规范, 进行科学的物流策划和运作, 不断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开滦员工的不懈努力下, 开滦物流必将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强大的物流公司。

摘要:开滦集团这个百年企业, 面临着资源枯竭、经营理念需要变革等诸多问题。企业要发展, 必须要探究一种摆脱资源依赖的新型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国内第三方物流的状况分析, 开滦物流公司当前的资源、环境形势分析, 客观地探讨了开滦物流公司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经营模式。

关键词: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物流模式

参考文献

[1].煤炭工业企业管理[J].煤炭图书馆, 2003, 1

[2].李啸尘.新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78~81

[3].欧新默.以煤炭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煤炭企业管理, 2004, 1:6~8

[4].范维唐.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J].煤炭企业管理, 2004, 8:8~10

[5].王军.成功企业管理实战模式全集[M].北京:中国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6

[6].赵国杰.管理与管理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3

[7].开滦集团公司制度汇编, 2006

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探讨 篇8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包括从传统的国有运输、仓储业演变发展而来的大中型物流企业,从民营经济发展起来的物流企业集团,合资和外资物流企业,提供单一物流服务功能的专业物流机构(如仓储企业、运输企业、物流中心)等多种类型。它们以社会化的大生产和社会性的大物流为存在前提,以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服务为经济发展和及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经济价值。

综合目前第三方物流的主要执行者——运输业、仓储业、综合性物流服务机构的物流运作实践,可以归纳出三种主要的物流运作模式:传统外包模式、联盟模式、综合模式。各种模式各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以及相应的组织方式、职责分担等特点。

1传统外包模式

我国大多数物流业务目前就是采用这种模式。简单普通的物流运作模式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独立承包一家或多家生产商或经销商的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企业外包物流业务,降低了库存,甚至达到“零库存”,节约物流成本,同时可精简部门,集中资金、设备于核心业务,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三方物流企业各自以契约形式与客户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保证了自己稳定的业务量,避免了设备闲置。这种模式以生产商或经销商为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几乎不需专门添置设备和业务训练,管理过程简单。订单由产销双方完成,第三方物流只完成承包服务,不介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

实际上,传统外包模式比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并没有走多远,它以生产商或经销商为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缺少协作,没有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可见,这种模式最大的缺陷就是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以及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缺少沟通的信息平台,会造成生产的盲目和运力的浪费或不足,以及库存结构的不合理,而且以分包为主,总代理比例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2联盟模式

目前,我国的一些电子商务网站普遍采用这种模式。通常,第三方物流把包括运输、仓储、信息业的经营者以契约形式结成战略联盟,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相互间协作,形成第三方物流网络系统。联盟可包括多家同地和异地的各类运输企业、场站、仓储经营者。理论上讲,联盟规模越大,可获得的总体效益越大。战略联盟的信息处理是共同租用某信息经营商的信息平台,由信息经营商负责收集处理信息,也可连接联盟内部各成员的共享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沟通。

与传统外包模式相比,联盟模式有两方面的改善:第一,物流系统中加入了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各单项实体以信息为指导制定运营计划,在联盟内部优化资源。同时信息平台可作为交易系统,完成产销双方的订单和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预定购买。第二,联盟内部各实体实行协作,某些票据按照国际惯例在联盟内部通用,可减少中间手续,提高效率,使得供应链衔接更顺畅。例如,联盟内部各种不同经营方式的运输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多式联运,一票到底,大大节约运输成本。

联盟模式下的成员是合作伙伴关系,实行独立核算,彼此间服务租用,因此有时较难协调彼此的利益,在彼此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要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A地某运输企业运送一批货物到B地,而B地恰有一批货物运往A地,为减少空驶率,B地承包这项业务的某运输企业应转包这次运输,但A、B两家在利益协调上也许很难达成共识。

3综合模式

综合模式集成了物流的多种功能: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和其他一些物流的辅助功能,例如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大大扩展了物流服务范围,对上游生产商可提供产品代理、管理服务和原材料供应,对下游经销商可全权代理为其配货送货业务,可同时完成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

集成物流项目必须进行整体网络设计,即确定每一种设施的数量、地理位置、各自承担的工作。其中信息中心的系统设计和功能设计以及配送中心的选址流程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物流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应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处理、调控和管理,物流系统的信息交换目前主要利用EDI、无线电和Internet。其中,Internet因其相对于EDI技术的成本较低,且信息量大,已成为物流信息平台发展趋势。配送中心是综合物流的体现,地位非常重要,它衔接物流运输、仓储等各环节。

由于物流活动涉及行业面广,涉及地域范围更广,因此,它必须形成一个网络才可能更好地发挥其效用。综合物流公司或集团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网络组织结构。目前主要有两种网络结构:大物流中心加小配送网点的模式和连锁经营的模式。前者适合商家、用户比较集中的小地域,选取一合适地点建立综合物流中心,在各用户集中区建立若干小配送点或营业部,采取统一集货,逐层配送的方式。后者是在业务涉及的主要城市建立连锁机构,负责该城市和周围地区的物流业务,地区间各连锁店实行协作,该模式适合地域间或全国性物流,连锁模式还可以兼容前一模式。

除了以上三种经营模式外,现在还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经营模式——虚拟经营模式。

4虚拟经营模式

4.1 第三方物流企业相互之间的虚拟经营

各成员企业放弃自己不擅长的业务把资源集中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上来。虚拟企业通过整合各成员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在一定区域形成较完善的多功能物流网络,满足客户需求。成员企业通过分享市场和顾客,实现共赢目标。中国外运集团下属多家物流服务企业,联手在国内为摩托罗拉公司提供从提货、发运、进出口运输、国内海陆空运输、仓储、信息查询、反馈等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就是很好的例证。

4.2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的虚拟经营

第三方物流企业凭借自身的人才、技术等优势与大型制造企业进行合作,利用制造企业的现有资源,如车队、仓库和人力资源等,由制造企业提供大部分营运资金,按照各自的资本额商定好股份比例,双方组建虚拟企业。该企业由双方协同管理,除完成部分或全部该制造企业本身的物流工作外,主要从事社会化服务。制造企业也可以完全将自己的物流资源租赁给物流公司运营,而自己不参加管理,只按期收取租金。

5承担物流服务业务的企业的经营模式

承担物流服务业务的企业的经营模式通常有以下三种:

5.1 企业独立经营型

在物流服务中,实施单一物流服务的企业几乎全部是独立经营型的。而实施综合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尽管从总体上讲是独立经营,但其内部各环节则相当复杂,尤其在涉及到仓储、运输、联运,甚至国际联运的情况时。一般在类似情况下,企业在各服务全程的两端及中间各转接点处均设(或派)有自己的子公司或办事处等形式的派出机构或分支机构,作为全权代表处理揽货、交接货、订立运输合同协议、处理有关服务业务等运输和衔接中所需要的一系列事务。

5.2 大企业联营型

涉及综合的跨地区或跨国的物流服务时,各物流服务企业往往采用这种形式,即采用位于服务全程两端的地区或国家的两个(或几个)类似的企业联合经营的方式,联营的双方互为合作人,分别在各自的地区或国家内开展业务活动,揽到货物后,按货物的流向及运输区段划分双方应承担的工作。

5.3 代理方式

此种方式与第二种类型的适用情况相似,即在服务全程的两端和中间各衔接地点委托外地区或国外同业作为物流服务代理,办理或代安排全程服务中的分运工作和交接货物,签发或回收联运单证,制作有关单证,处理交换信息,代为收支费用和处理货运事故或纠纷等。这种代理关系可以是相互的,也可是单方面的,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由物流服务商向代理人支付代理费用,不存在分利润、分摊亏损问题。

其中,第一种方式一般适用于货源数量较大,较为稳定的线路。一般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实力和业务基础。这种方式由于全部工作由自己雇用的人员完成,工作效率较高,利润也可能较高。第二种和第三种(特别是第三种)方式多适用于企业经济实力不足以设立众多的办事处和分支机构,或线路的货源不够大,不太稳定,或企业开展国际物流服务业务的初期等情况,其工作效率及利润率要低一些。在这些理论指导之下,就可以对中国目前的物流产业市场、物流公司的发展前景有个基本的认识,相关企业也可借此检查自己的发展模式和战略,以更好地发展。

6结论

总之,运作模式的建立是一个逐步积累和完善的过程,它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其间涉及到物流资源的整合、物流网络的建设、人员的配置、物流作业的确定,以及业务流程的优化等诸多环节。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建设自己的运作模式时,先要据市场定位做出统筹规划,规划出一个完整和清晰的运作模式的框架,才能将运作模式建设好,并使其真正推动企业的发展。

摘要:运作模式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实现物流服务定位而建立的一整套运作体系。适合的运作模式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获得稳定的客户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分析了运作模式的类型,指出了物流服务企业的经营模式,分析了各种模式的优缺点。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丁翀.我国第三方物流运作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07).

[2]田丰功.企业第三方物流运营策略及管理模式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4).

[3]曾海珠.试析企业物流外包[J].物流技术,2012,(07).

[4]黄宁.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因素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08).

第三方物流业务模式 篇9

1998年UPS收购美国第一国际银行, 并将其改造成UPS的一个部门, 为其物流业务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与物流金融服务, 实现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同步化为标志,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乃至融合, 开展物流与物流金融服务成为物流企业的一个新的巨大的、潜在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UPS认为“未来的物流企业谁掌握金融服务, 谁就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借助于金融的力量, 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 (比如怡亚通) 得以拓展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服务, 有效地促进了供应链的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 转型为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的第四方物流企业。据2007年4月《当代金融家》的一篇文章记载, 目前UPS和马士基的最大的利润来源都已经是物流金融服务。本文讨论了第三方物流金融模式及物流企业开展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同时提出了若干建议。

2 基于第三方物流视角的物流金融的概念

物流金融在银行、学术界、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平台提供商等不同的视角下, 概念有所不同, 本文从第三方物流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的角度, 认为物流金融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利用金融机构的资源和授信为客户提供的整体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供应链解决方案其业务形式包括了采购、分销、配送、运输、仓储、结算、融资、保险等一站式服务。其中的物流与资金的结算的集成、物流与融资的集成等服务是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金融服务的主要内容。

长期以来, 供应链管理的物流和信息流层面的研究比较多, 而资金流服务的研究比较少。这一状况导致供应链管理的效率、成本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也影响到了供应链的整体运营绩效。

随着企业越来越多的把非核心业务外包, 企业获得了更低的成本优势, 但是由于核心企业往往会通过向供应商延迟付款, 采用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 等物流模式、向分销商转移库存等模式来实现企业本身的低成本运作, 但是这些做法使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形成挤压, 造成整个供应链的融资成本高企, 比如有的企业会以近20%的损失的代价获得货款贴现。供应链的一些企业在资金的压力下不得不延迟结算, 高成本融资等, 而这些做法将使整个供应链的运营存在极大的风险。这样一些简单的成本转嫁的方式, 无疑使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不能实现利益共享的供应链管理目标, 供应链管理绩效将大打折扣。物流金融服务模式的提供, 降低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成本, 使得在整个供应链的运作中, 这个资金流在各个节点得到统筹安排, 合理分配, 最终实现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利益共享、成本最低。

3 物流金融的服务模式

国内金融供应链融资产品的研究最初是沿着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和保兑仓的业务总结开始的, 第三方物流提供的物流金融服务主要是“融通仓”和“全程物流”模式。物流企业从服务客户的金融需求出发, 通过融资解决方案的设计, 以客户货物资产的占有为授信支持, 向银行申请融资。

3.1 融通仓模式按照功能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

(1) 融通仓融入企业原材料采购链之中

企业先获得贷款采购原材料, 然后将采购的原材料交付给第三方物流仓储中心作质押, 在贷款期间分多次偿还。方式一:金融机构先开出银行承兑汇票交给企业, 企业凭银行承兑汇票向供应商采购原材料, 将原材料准确地评估后交付给第三方仓储中心入库, 金融机构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时将汇票兑现, 将款项划拨回原材料供应商的账户。方式二:“先抵押, 后质押”。企业先以金融机构认同的动产做抵押, 获得银行承兑汇票用于购买原材料, 待原材料经评估并交付仓储中心入库后, 金融机构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时将汇票兑现, 并将抵押贷款转为以该批原材料为质押物的质押贷款。

(2) 融通仓融入企业分销链之中

企业产成品下生产线后直接运至第三方物流融通仓存储, 以备销售旺季之所需。以该批成品库存做质押, 获得金融机构质押贷款, 并以产品销售收入分批偿还贷款。为保障金融机构的利益, 企业在金融机构开设专门账户, 接收销售货款, 此时通常要求企业实行款到发货的销售政策, 如果企业与金融机构另有约定, 金融机构亦可按企业接到的销售订单确认质物出库申请。第三方物流融通仓此时作为企业分销链的一环, 提供优良的仓储服务, 并作为质押企业的承运人或协助其承运人安排货物出库与发运, 保证企业产品分销物流的顺畅。

(3) 融通仓对企业信用的整合与再造

获得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和成立独特的信用担保体系是信用整合和再造的两个重要方式。方式一:融通仓享有金融机构相当的授信额度。融通仓向金融机构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提供信用担保, 金融机构授予融通仓一定的信贷额度。方式二:融通仓构建信用担保体系。包括融通仓直接成立信用担保体系、融通仓为企业申请质押贷款提供担保、融通仓以自身担保能力组织企业联保或互助担保三种方法。

3.2 按照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和资金缺口需求, 融通仓可分为三种模式

(1) 基于动产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

基于动产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主要适用于企业运营中“支付现金”到“卖出存货”的资金缺口期。融资模式体现为动产抵押和质押贷款 (以供应链企业中的库存、仓单等动产作为质押物进行融资) 。这种模式把“死”的物资或权利凭证向“活”的资产转换, 加速“动产”的流通, 能够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具体业务形式主要有“仓单质押”、“动产抵押和质押”、“保兑仓”等。

(2) 基于资金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

基于资金管理的融通仓的运作模式主要是“应付账款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 即使用应付或应收账款的单据凭证作为担保信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其中“应付账款管理”适用企业运营周期的采购阶段, 而“应收账款管理”适用融资企业“卖出存货”至“收到现金”的资金缺口期。

(3) 基于风险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

基于风险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适用于企业运营周期的各个阶段。例如, 在企业采购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或需求变化将会导致供应链风险。基于风险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则借助金融衍生产品 (如期权、期货等) 来管理风险, 从而提高供应链绩效。融通仓服务可以一定程度降低供应链风险, 但是, 融通仓服务本身又有其固有风险, 如市场风险、商业环境风险、运营风险和信用风险等。有效风险管理是成功实施融通仓服务的关键。融通仓相关企业可以通过调整战略、战术、组织结构和风险控制机制, 利用金融衍生产品和保险产品以及运营控制来管理融通仓的相关风险。

3.3 全程物流模式

全程物流模式是现货动态质押业务的衍生和发展, 是基于“多节点在库+在途”抵押监管下的存货融资模式。具体来说, 全程物流是指在企业自身或企业集团系统合法拥有的货物存放于多个仓储节点或者运输过程的情况下, 由银行认可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上述货物做24小时全流程封闭监管, 保证总体价值高于银行授信所要求的最低价值, 在完善抵押登记的基础上, 银行向企业融资。

在此业务模式下, 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全程物流核定库存现货抵押监管是本业务风险控制的关键。因此, 第三方物流企业责任重大, 物流公司需要派驻监管员对各个仓储地点及运输渠道实施全程监管, 并将各仓储地点的存货和渠道上的在途货物核定总量总额, 并纳入库存总量的统筹管理。监管范围涵盖仓库、各类运输方式的监管。

4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存在的问题

当前, 企业在选择物流服务商时越来越关注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是不是更加便利, 是否有更多的增值服务, 企业对物流公司的要求已经从最初的物流服务的需求扩展到包含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个供应链的整体服务, 因此资金的结算、融资的物流金融服务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认真思考和发展的。物流企业由于控制了客户的有效资产 (货物等动产) , 这就为物流企业向金融服务的延伸提供了基本的资产担保的支持, 同时, 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独立于银行和企业之间, 这个角色也为银行找到了货物监管、供应链融资的代理人。

然而,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物流金融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

(1) 由于我国规定非金融机构不得从事金融业务, 因此, 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可能像UPS那样收购或者投资一家银行来操作金融业务, 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与银行建立相关的合作关系。因此, 物流金融服务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 容易受到国家货币和信贷政策的影响。银行仍然希望由自己指定的物流企业来完成货物的质押监管。物流企业在这一服务过程中, 将获得两部分收益:一是物流运营收费, 二是货物评估和质押监管收费。而且, 由于物流企业成为了银行的合作伙伴, 将形成竞争对手难以跨越的门槛, 并进而打造成一种核心竞争力。但目前能有资格成为银行合作伙伴承接质押监管业务的物流企业并不多, 中储运、中外运、中远毫无疑问地走在了前列, 但绝大多数的物流企业被排除在外。银行选择合作伙伴当然要考察资质、网络、管理等方方面面, 即使合作条件放得再宽, 能进入名单的仍然是凤毛麟角。所以, 对于众多中小型物流企业来说, 这个馅饼看得见、吃不着。

(2) 由于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物流金融的业务上的技术储备不足, 相关经验缺乏, 比如, 在存货价格变动、如何迅速变现、价格确定, 增值税等问题上需要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制定细则来解决, 同时需要业务数据的共享。

(3) 我国的法律环境还不够完善, 相关的物权登记制度混乱, 缺乏统一公开的物权公示性备案系统, 第三方中介机构缺乏专业的技能和诚信。

(4) 物流环境的复杂和混乱。仓单不标准, 缺乏流动性, 运输和仓储的规范缺乏标准, 流通中的物权很难得到相应保证, 于是银行很难做到对流程进行控制, 使得风险管理无法得到无缝连接。参与物流金融的企业鱼龙混杂, 缺乏行业规范, 甚至出现了借款人和物流企业联合欺诈银行的现象。物流企业、银行、借款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共享, 相关业务操作混乱且标准不统一。

(5)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还需要提高, 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关键在于对业务风险实施动态监控。物流企业作为借款企业的供应链的管理者, 可以清楚地知道商品的交易、流动记录和借款企业的基本状况。他们理应可以把控融资风险, 但是由于不少物流企业缺乏风险管理的科学手段, 没有对大量的一手资料进行相关的整理和分析, 对风险还缺乏相应的识别、评估和控制能力, 监管成本比较高。

5 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物流金融的建议

(1)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联合共建物流金融业务控制平台, 根据具体产业链的特点设计物流金融产品和运营模式, 设立物流公司的监管模式、运营模式和供应链整合方案, 进行需求调查、数据收集处理、信息沟通, 使供应链物流金融的业务控制水平得到质的提升。构建物流与物流金融业务控制的信息平台, 实现银行、物流企业、借款企业的实时信息沟通和信息共享。

(2) 对于广大的中小物流企业来说, 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关键还是要解决资信的问题。现在有很多物流地产企业全国布点, 除了大家都会眼热的保税物流中心外, 还有一些主要针对普通货物的物流园区。这些物流园区通常具有复杂的功能定位和综合的服务能力, 如:区域配送中心 (RDC) 、快运转运中心、运输揽货站、配载服务部、售后备件中心、VMI中心、城市共同配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期货物流、电子商务及配送中心、展销展示中心、信息服务和附属服务功能。综合性的普通物流园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如传化物流基地, 将在全国规划布点达10个。中小型物流企业如果能和物流园区共同承接质押监管业务, 那申请成功的概率就很大。有了物流园区的参与或担保, 银行就可以规避风险, 放手参与业务了。这恐怕也将成为物流地产商的一个新的赢利点。

(3) 物流企业应该推进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并与物流金融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无缝衔接, 立足自身优势和业务类型, 为供应链提供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体解决方案, 实现自身的升级。同时, 加强自身的风险监控和管理能力。利用金融衍生品建立物流与物流金融分散机制, 有效转移风险。

(4) 政府及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物流企业需要加强建立健全全国性的信用管理体制并完善交易环节的金融工具标准化制定工作, 规范物流金融环境。比如建立公开统一的物权登记公示备案系统, 统一标准仓单、国内贸易信用证等一些工具。

摘要:企业在选择物流服务商时越来越关注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是不是更加便利, 是否有更多的增值服务, 企业对物流公司的要求已经从最初的物流服务的需求扩展到包含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个供应链的整体服务, 因此资金的结算、融资的物流金融服务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一个新的巨大的增长点。本文研究了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的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物流金融,供应链

参考文献

[1]陈详锋, 朱道立.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创新——金融物流[J].物流技术, 2005 (2) .

[2]朱文贵.金融供应链分析与决策[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2007.

[3]深圳发展银行与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物流金融”课题组.物流金融:新经济下的金融[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8.

浅析我军引入第三方物流的模式 篇10

第三方物流有着信息网络化、关系合同化、功能专业化和服务个性化的特点,其发展目标是,达到服务对象集中精力搞好核心业务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而TPL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有效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的双赢局面。

1 我军引入第三方物流的军事意义

基于我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地位,我军引入第三方物流有着极为重要军事的意义。

1.1 将有限国防资源集中用于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我军作为担负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主要职责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核心业务自然是不断提高自身作战、训练水平。因此,为了我军能更好地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战斗力上,军事后勤保障引入第三方物流将成为现代化后勤建设的重要内容。

1.2 优化后勤体系、提高保障力的内在要求

在42天的海湾战争期间,多国部队耗资达600亿美元,平均每天耗资约14.3亿美元。武器装备、弹药、油料和各种物资的消耗,单兵平均每日200余公斤,是二战时的10倍,越战时的4倍。不难发现高技术战争是典型的高消耗战争,战争中所需的物资装备数量更多、品种更全,保障要求更高。完全依赖军队后勤力量来保障已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在一些我军并不擅长的领域开展保障反而会对部队的作战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合理规划现代军事物流,提高我军的保障能力,引入第三方物流势在必行。

1.3 推进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必然选择

作为新时期我军后勤改革的重要内容,后勤保障社会化已深入我军后勤各领域,从部队伙食保障,到住房保障,再到物资供应,社会化保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作为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军事物流社会化保障的改革不容忽视。引入第三方物流正是军事物流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必经之路。

1.4 我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TPL企业融入军队后勤保障,不仅仅是为了在和平时期降低部队的物流成本,更主要是为了强大我军战时军事物流的后备力量,当战争来临时使TPL企业有实力为军队作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也正符合我军长期以来坚持的人民战争思想。

2 我军引入第三方物流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TPL最大的优势就是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因此,当庞大的军队向TPL企业敞开大门,势必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1 从军队角度分析

由于军队的作战、训练是一种“纯”消费活动,一般不创造新的商品价值,而是创造相应的军事效益,因此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军事物流不会带了显性的经济效益。但它为国家、为社会设创造安全稳定的条件,从而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2.2 从TPL企业角度分析

军事物流对TPL企业的开放,将极大地拓展第三方物流市场,使TPL企业的业务量和利润得到猛增,为我国TPL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同时TPL企业可以从部队的人员管理上吸取经验,更好地优化企业自身的人才管理。而TPL企业的不断强大,将会更加利于和物流资源的整合与配置,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从而更好地为军队和社会服务。

2.3 从社会角度看

由于军事物流涉及的物资、运力和资金量都十分庞大,引入第三方物流可以将社会众多的闲置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可显著降低社会,特别是城市的交通压力;可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气排放和噪声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这正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3 我军引入第三方物流的模式

由于军事物流势必涉及到一些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高度机密的物资装备,因此在我军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初期,应对第三方物流使用的范围及相应的合作程度加以明确,将战略层次的物流模式与区域供应性质的物流模式加以区分。

3.1 战略层物流模式

战略物流主要涉及到战略物资的供应链管理、战略物资的储备和战略运输力量。因此战略层次上,合作初期,我军仍然应该对敏感的战略物资保持相应的仓储和运输力量,但在涉及长途运输时,考虑到TPL企业在国家运输干线上通路优势,可以适当地采用军民结合的战略物资运输方式。

3.2 区域保障物流模式

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大多物流企业都定位在大力发展区域性物流市场,加上近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我国区域性物流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大型物流基地已陆续投入使用,航母级别的物流园区也正在建设当中。因此区域性物流将是我军与TPL企业合作初期的重点。各战区或军级单位,可在所在的区域,与有实力的TPL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将相关TPL企业建立的物流基地、各地设立的片区仓库以及配送中心纳入我军的保障体系。

具体实施方法:

3.2.1 建立完备的军事物流中心

通过建立完备的军事物流中心可有效协调物资供应方、TPL企业和各基层部队用户。使物资的供应、运输、仓储、配送和接收更为合理可控。另外,利用军事物流中心对军事物流的集中管理能科学规划军事物流开支,进而更好地实现物流的成本管理,也利于TPL企业的费用结算和资金流管理。

3.2.2 建立可靠的军地共用信息平台

合作涉及到军地两方的信息交互,因此建立可靠的共用信息平台极为必要,它将使整个物流系统更好地为各方服务。

从基层部队用户的角度看,通过信息平台各基层部队可以及时向上级物流中心反馈物资存量和消耗情况,以及预计的供应时间,从而得到更好的物资保障服务。

从受雇TPL企业的角度看,通过信息平台受雇TPL企业能准确掌握各服务对象的需求情况和所需供应时间,为安排配送时间和运力,以及合理设计配送路线提供了有力的信息保证。另外在对比自身库存后,也能在不影响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库存管理,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从军事物流中心的角度看,由于区域性部队实物需求总数较大,不可能进行多批少量的供应,必定是按年或季度上报计划。在建立了信息平台后,物流中心可以及时掌握受雇TPL企业的各种物资仓储情况、基层部队消耗和需求情况,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制定下一阶段的调拨计划。而在突发情况出现时,也可迅速向上级供应单位反馈,让需求单位得到及时保障。

3.2.3 TPL企业的职责

在部队区域性依托第三方物流的模式中,TPL企业将充分发挥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的优势,依据军事物流中心的调配计划和基层部队用户的需求及消耗情况准确安排库存;基于完善的运输网络和合理的物流资源配制,有效降低整个物流过程中的成本;利用已配备的加工、包装和分拣设备提高物流过程中的增值服务比例,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质量;通过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合理组织定时配送、定量配送和及时配送,满足基层部队日常训练、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在健全了相关机制后,我军区域依托第三方物流的体系(如图1)就基本形成。在上级调拨物资时:物资供应部门按照军事物流中心之前上报的阶段计划,安排运力将物资送达;TPL企业利用先前得到的阶段计划,组织装卸、搬运并存放在事先安排好的仓库内,接收完毕后通过共用信息平台告知军事物流中心;军事物流中心收到确认后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在保障基层部队时:各基层部队根据自身物资消耗情况,提前将需补充的物资品种、数量和时间反馈给军事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审核后,将基层部队反馈的信息发送至TPL企业;TPL企业得到各基层部队的供给需求后,组织安排配送,如发现相关物资不足或低于安全库存时,立即通知军事物流中心;基层部队得到补充后,向物流中心反馈确认信息。军事物流中心与相关TPL企业依据共用信息平台内相关数据库信息定期结算。

4 我军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要求

作为未来军事物流体系中的一部分,第三方物流必需能够满足军事物流保障有力的要求,不能以牺牲保障力为代价来减少物流成本,只有那些能够履行好军事物流合同、满足我军军事斗争准备需求的TPL企业才能作为被选择的对象。在此基础上最终被选定的TPL企业必定是在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和服务质量上有优势,并且信誉可靠的成熟物流企业。总之,我军要秉着军事决定、互惠互利的原则去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合作。

5 结束语

我军在引入第三方物流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适度依托、协调配套的原则。在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机制、监控机制和人才机制后,这种“战略辅助,区域依托”的第三方物流引入模式将更好地融入我军的军事物流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宗喜.军地物流一体化[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

[2]胡继承.物流管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第三方物流业务模式 篇11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中国家电制造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 其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 原材料价格的飞涨, 使得本已低利润率的中国家电制造企业不得不面对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的事实。目前, 中国家电制造企业的原材料物流主要以供货方物流为主, 成品物流则开始向第三方物流发展。虽然当前家电及消费类电子行业已经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的主要行业之一, 但家电领域的第三方物流还只是处于发展初期, 尚不成熟。而且, 随着竞争格局的变化, 家电物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加, 要求提高。

2. 中国家电制造企业物流模式的评价与分析

2.1 中国家电制造企业现行物流模式的现状与评价

2.1.1 自营物流模式

海尔是自营物流模式的代表。作为中国家电制造企业中最早认识到建立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性并着手实施的企业之一, 1999年海尔成立了物流推进本部, 下设三个事业部:采购事业部、配送事业部、储运事业部, 成立了36个区域配送中心, 并斥巨资在青岛本部建立了现代化的国际物流中心, 从而建成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此外, 海尔还创造出了充分体现现代物流特征的“一流三网”。但是近年来, 海尔的自营物流模式运行情况并不理想, 出现了成本、速度、收益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海尔在计算机、手机、生物制药、家庭整体厨房之类的投入, 海尔主业家电受到影响, 与家电具有不同物流特点的手机、电脑等IT产品, 放到海尔家电物流的平台便显得勉为其难, 海尔物流的利润空间因此收窄。

2.1.2 第三方物流模式

(1) 安得模式

2000年1月美的集团通过控股成立了安得物流公司, 把物流业务剥离出来。安得物流公司作为美的集团控股的专业物流公司, 积极向外发展业务, 并成为美的其他产品事业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与海尔的自营物流相比, 美的成立第三方物流公司, 既实现家电企业对自身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控制, 使物流管理专业化, 又使美的从不擅长的物流业务中摆脱出来, 并使公司的物流成本降低, 分享了供应链环节的利润。

(2) 安泰达模式

“安泰达模式”可以理解为依托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中远集团属下的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香港远洋网络有限公司, 结合家电制造企业——科龙集团、小天鹅集团的物流需求, 成立了具有独立运营能力的广州安泰达物流有限公司, 解决自营物流的巨大资金投入以及完全依靠社会化物流的安全问题。

(3) 伊莱克斯模式

一般外国企业在中国多采用这样的方式。伊莱克斯将其物流业务分别外包给了多家物流公司, 并让他们之间相互竞争, 优胜劣汰, 而伊莱克斯只需负责全面统筹,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2 中国家电制造企业现行物流模式存在的问题

2.2.1 物流社会化程度不高

由于中国家电制造企业的物流专业化水平不高, 一般没有进行物流的专业规划设计, 企业现有的总体或局部的物流格局不清晰, 因而造成企业物流问题丛生, 比如物料流混乱。物料除了停滞外, 经常处在交叉迂回、倒流跳跃和拥挤状态;重复搬运、无效搬运占物料搬运总量50%左右;生产流程不合理, 造成物料流动路径长, 时间浪费大, 产品交 (供) 货时间长。据统计, 中国家电制造过程中, 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转换过程中, 90%以上为物料的停顿或等待时间, 其余10%中的70%为工装及其前后时间, 真正创造产品价值的时间仅占整个周期的3%。企业内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及回收废弃物流的衔接与协调不合理, 致使整个物流系统效率低下。

2.2.2 物流运作水平低

尽管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在物流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但是目前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在物流运作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物流方面, 大多数家电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 但还没有形成系统, 更没有形成网络, 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尚不能充分利用社会上专业的物流企业为其提供有效服务。在物流中出现了各个组成部分信息割裂, 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物理衔接与信息衔接脱节, 物流的基础工作薄弱、效率低等现象。如采购信息、供货信息、物资消耗及供应规律、库存中各种物资的历史分布等物流的基础数据及信息不能及时归纳整理和积累;库存管理达不到晟佳状态, 不能根据市场变化、交通及气候的影响和企业生产波动来柔性控制库存, 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结合不紧密。

作为物流服务的提供商,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技术手段普遍比较落后, 未能充分利用当前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成果,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互联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落后, 不能对物流全程进行实时跟踪, 不能与制造企业及时沟通, 信息反馈有限, 与国际上先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3. 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具体措施

与自营物流相比, 第三方物流更具有成本优势。第三方物流的成本比较优势具体表现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专业化经营的优势, 可以实现物流业务规模经营, 并在内部进行系统协调。中国家电制造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 可以产生以下积极效应:

(1) 第三方物流能有效降低家电制造企业物流成本

(1) 第三方物流可以协调家电产品配送时间的差异性。某些家电产品的销售季节有明显的差异。比如说空调, 其销售旺季在每年的4—7月之间, 在高温下的销售高峰时期的物流量是淡季的20倍。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及时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做到快速物流配送, 共享库存资源和有效地车辆调配。这对于家电制造企业自营物流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旺季的时候对车辆的需求较高, 淡季的时候又势必会闲置过多的企业资源。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营销过程中, 一般会有意识地选择在季节上互补的客户, 通过客户业务量在季节上的互补, 合理调度资源和运输车辆, 保证物流作业能力的充分利用, 从而降低成本。

(2) 第三方物流在配送中能有效进行货源搭配, 均衡货流, 降低配送成本。家电产品很多都是比较重的大件产品, 如果企业自己来经营物流, 在运输中就很难兼顾车辆的容积和其载重能力, 造成车辆容积得不到有效利用或是满足不了车辆的载重, 这都在无形中增加了运输的成本。而第三方物流可以运用其广泛的信息网络, 整合客户的信息, 将同路线上不同客户的轻重产品在不影响配载规定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地搭配。另外, 企业自营物流也很难实现来回程货流的均衡, 车辆空载率比较高。

(2) 第三方物流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能有效满足家电制造企业开拓市场的需求

据中国家电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显示, 目前我国家电生产能力过剩达到50%, 城镇市场已基本饱和。但二、三级市场的地域广阔, 需求分散, 物流服务配套难度高。家电制造企业若采用自营物流,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深入到农村, 开拓市场网络, 在经济上根本不可行, 其物流的专业化水平也达不到。而采用第三方物流则可以借助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代化物流技术、信息技术和遍布全国的完善的配送网络, 及时地将产品配送到各级市场, 提高产品的覆盖率。同时, 随着中国家电业产能的过剩, 中国家电制造企业过剩的产能必将向国外市场寻找机会, 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只有与国际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结盟, 才能满足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

摘要:中国家电制造企业经过不断的尝试与努力, 初步探索出一些比较适合自身的物流模式。本文通过对海尔模式、安得模式、安泰达模式等物流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 总结了中国家电制造企业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应打破依靠自身资源提高经营效率的传统观念, 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优化选择, 积极发展物流外包。同时, 还应在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系统、加强供应链的协作与管理的基础上, 使家电物流向第四方物流发展。

关键词: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

参考文献

[1]张俭.康佳的下一个拐点[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7.4

[2]李静宇, 卢立新.安得物流的耕耘者[J].中国储运, 2007.2

上一篇:汉字规范书写下一篇:大学生人格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