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

2024-07-27

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精选12篇)

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 篇1

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由于受传统灌输道德模式的影响, 一味强调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权威性, 只重视学生对社会既定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服从, 而忽视了道德的本身含义———人的主体性。这种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多数是缺乏独立性、责任性、关系性、超越性等道德人格异化的人。而任何真正牢固的、充满活力的道德品质不是说教、灌输出来的, 而是个体在现实生活世界中通过不断地道德选择、自主建构形成的。面对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的21世纪, 人们不只时刻面临着选择,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选择。所以, 选择以培育个体的自主选择道德人格作为我国当前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基本取向, 是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

青少年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作为新时期我国道德人格的具体实践形态, 它不是先天存在的, 而是学生进入社会道德生活以后, 不断处理道德冲突, 进行道德选择的过程中通过个体自主选择、反思体验、自主建构而形成的。斯迈尔斯认为:“品格的塑造需要经过持续不断地在自我反省、自律和自我控制力等方面的锻炼。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许多的犹豫、踌躇及暂时的失败, 同时还要与困难及各种各样的诱惑作斗争并克服它们。”[1]因此,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促进青少年道德人格的生成与发展。

一、完善学生的道德自我意识

道德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青少年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生成与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道德自我意识对道德人格发展具有反馈和调节作用, 它促使个体不断地反思自己, 朝着对自己有益的方向去建构自己的道德人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教育和引导。

(一) 培养学生健康的自尊心。

首先要保护青少年的自尊心, 使其尽可能不受到伤害, 增强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与毅力。教育者要有计划地让他们经常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 丰富他们的道德生活, 使其在各项活动中有所表现、有所收获, 从而满足其自尊心。

(二) 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我, 树立自信心。

全面认识自我是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基础。首先, 它需要教育者尽可能创造条件, 让学生积极地投身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力,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获得独立生存的能力。其次, 教师应鼓励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树立自信心。自卑是由于不适当的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拒绝的消极情感。要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就必须让他们树立自信心。青少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确立行动的目标, 从小事做起, 积累愉快的情感体验, 增强自我价值感。

(三) 鼓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超越自我。

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 自觉地规划行为目标, 主动地调节自身行为, 积极地改造自己的个性, 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的过程。教育者要鼓励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 不断进行自我塑造, 达到完善自我、健全自我意识的终极目标。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是一个“新我”形成的过程, 从“小我”走

二、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

我认为, 青少年道德选择能力的提高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科学的德育理念、较高的道德认识水平和良好的道德意志力及道德决断力。因此, 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培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 转变德育观念, 尊重学生的道德选择。

尊重学生的道德选择就是要求教育者以民主、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 鼓励学生自主地对道德冲突进行分析、判断, 同时, 珍视他们的道德思考, 宽容他们的某些失误。一个民主、宽松的空间可以促使学生敢于自主进行自己的道德选择, 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也只有在以自主为基础的道德选择活动中才能逐渐形成和提高。尊重学生的道德选择, 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道德主体,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不管。道德教育毕竟具有方向性, 要通过价值引导使学生明确应当获得某种可贵的品质, 教师要合理发挥主导作用, 对学生加强道德选择的指导、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与价值观的引导。

(二) 改革德育内容和方法, 提高道德认识水平。

首先, 在德育内容上, 要打破以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为中心的僵化局面。也就是说, 要尽量避免将已有的道德思想体系、规范当做固定不变的教条。要将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相关的道德准则、规范纳入教育内容。其次, 在德育方法上, 教师应当这样做:一方面, 要创造一定的道德情境,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 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判断和选择。另一方面, 教师要运用对话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道德选择意识与能力的形成、发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对话教学是师生交往的、互动的、合作的教学, 充满着无穷的可能性, 洋溢着生命的色彩, 富有活力和魅力”。[2]

(三) 重视德育实践活动, 提高道德意志力和决断力。

一般来讲, 个体道德认识水平越高, 道德选择能力就越强。但个体的道德选择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其道德认识水平。它还需要个体具有坚定的道德意志力及决断力。这是因为个体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道德决断力和意志力。在德育过程中, 除了对学生日常道德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外, 德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促成学生道德决断能力和意志力的提高:一方面, 创设情境、锻炼学生。“教师可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两难道德选择提交学生评价或以短剧方式让学生参与扮演, 加以讨论, 这种模拟实践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 提高其道德决断力”。[3]另一方面, 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道德践履活动, 如爱心募捐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在道德实践活动中, 为了提高活动的实效, 教育者应当做好活动前的设计、活动中的辅导及活动后的总结, 对学生个体在道德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 并突出对个体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 实践证明, 个体对自身及社会的道德责任感越强, 其道德意志力就越坚定。

参考文献

[1][英]塞缪尔.斯迈尔著.聂永革译.品格[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10.

[2]刘庆昌.对话教学初探[J].教育研究, 2001, (11) .

[3]赵后起.试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4) .

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 篇2

加强道德教育 培养时代健全人格

陈小慧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大埔小学(51420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我们应意识到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是大机器生产中标准统一的零件,而是有思想,有个性、可塑造的未成年人。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在《本体教育模式论》中指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着重人格的培养,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使学生无限忠于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有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而发奋学习,努力奋斗的志向,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的社会,它为广大的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但是,各种思想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先进与落后、科学与愚昧、正确与错误,各种思想、价值观,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品性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如互联网及其他传媒传播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了不良作用,诱发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因此,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学校德育应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教育目标,积极探索和创新德育工作新方法。加强道德教育,完善道德品质的培养,用现代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去培养时代健全的人格。

1整合德育资源,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学校教育是道德教育力量的核心。小学教育应当摒弃重智育轻德育的做法,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1.1整合各种德育资源,研究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

改进思想品德教育方法,把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例如,我校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和语文学科中的资源优势外。还利用本土资源优势,把客家文化引进校园。为了拓宽德育教育的资源,进一步熟悉大埔的历史,使学生从思想和行为上得到熏陶,我校开展“我是客家人”系列教育活动,弘扬客家精神,把优秀客家文化传统美德作为我校德育校本课程。同时成立“客家山歌曲艺幼苗班”、“葫芦丝学习班”,聘请县文化局的老师到学校举行唱山歌,演奏葫芦丝的知识讲座。进一步丰富学校文化内涵,让学生学习客家人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精神,从小树立热爱家乡,做勤劳勇敢的客家人的志向。

1.2各学科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通过学习语文,让学生认识名人古人的伟大事迹,(德育管理论文 )学习他们的高尚情操;通过学习英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数学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科学的思考方法;综合实践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课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等。通过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加强基础教育,完善道德规范,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良好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成才,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人,形成健全的人格。

因此,我校坚持以德育人,狠抓养成教育,在坚持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形势,自制定《学校五大常规》、《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雏鹰之星标准》等。以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培养良好习惯,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确保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以科研为指导,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素养提高已是势在必行。 我校充分发挥德育科研对教育改革的发展和促进作用,加强德育科研工作。总所周知,当今时代,对小学生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说教,会使他们内心产生一种苦闷,并对说教的主题本身产生厌恶。针对这一难点,我校以《传统美德与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研究》为专题,开展德育课题实验研究。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启迪现代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基本的道德观念和养成初步的文明行为习惯紧密结合。同时把课题研究和读书活动相结合,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让有关传统美德的优秀书籍浸润学生的心灵,做到用优秀的文化塑造人。让学生收集并背诵有关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各班编辑绘制《经典名言警句集》、手抄报等。刊物的制作过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量,还让学生受到了教育。并举行了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让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通过德育科研活动,启迪当今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培养了学生基本的道德观念,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益和可喜的研究成果。

4联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活动,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实际,通过实事实做、实话实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将科学知识、社会实践及生活实际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亲生体验和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实现良好人格的塑造。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1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开展 “雏鹰行动”活动。

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按不同的年级制定出各年级的“雏鹰章”和各种“章”的评比标准。此项活动分两步进行:第一是“雏鹰争章”,由各班组织评选,一个月评一次,第二为“雏鹰之星”,由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在获得“雏鹰章”的基础上进行评选,一个学期评一次。通过此项活动,让学生学会生存,自强自立;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真知。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4.2结合国情和国家的重要节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和主题教育月,开展主题教育。

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周会、国旗下讲话、中队活动课、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转化为自觉道德行为。

例如:我校针对学生感恩理念淡薄的心理倾向,抓住“孝亲敬老”这一主线,积极开展“百小尊百老”教育活动,制定《孝亲敬老实施方案》,设计献给父母“十个一”的孝心作业,培养了学生孝敬长辈的心智。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学唱感恩歌,号召送给妈妈一份珍贵的礼物等。通过指导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4.3建立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制度,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的德育教育应该尽量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几年来,我校把“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这一理念,贯穿于学校德育活动中。

例如:每个学期多次组织学生上街义务大扫除,鼓励学生为贫困学生、友灾区人民捐款,参加“走进敬老院”献爱心的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从而内化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 篇3

关键词道德讲堂 健全人格 青少年 学校

一、学校开展“道德讲堂”建设的重要性

1.“道德讲堂”创新了公民道德教育的方式,对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有借鉴作用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通过人民群众认可的道德教育形式来体现,才能走进人们的生活,净化人们的心灵。作为一种全新的公民道德建设载体,“道德讲堂”自2009年开始建设以来,以“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道德讲堂”中的“学模范”是榜样教育的新形式,通过宣讲员或模范本人讲述身边人的先进事迹,引导人们思考。“对青少年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容易被学生领会和接受”[1]。先进典型的鲜活性和生动性,有利于青少年从先进典型身上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产生情感的共鸣。“道德讲堂”在“学模范”环节上,又增加了“唱歌曲”“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四个环节,改变以往道德教育“你讲我听”的单向灌输模式,创新了教育方式,可供学校在青少年健全人格培育中加以借鉴和运用。

2.在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中运用“道德讲堂”,对提高德育效果有促进作用

人格是指一个人特有的心理面貌,是“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教育的核心宗旨是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努力做人格健全的“现代人”,成为适应时代和社会要求的人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个体发展最宝贵的时期,他们思维灵活、心思单纯,但由于生活和阅历的限制,也存在思想易消极、意志较薄弱、情绪易反复、内心常冲突、认知易扭曲等人格弱点,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必将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学校是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的重要园地,德育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推进“道德讲堂”走进学校,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青少年道德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的必要举措。通过“道德讲堂”的榜样事例,宣讲青少年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树立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有助于引导青少年潜移默化地完善自己,循序渐进地培育健全人格,提高德育效果。

3.在学校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对提升“道德讲堂”的影响力有推动作用

“道德讲堂”不仅创新了公民道德的教育方式,而且与城市文明建设融为一体,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平台。通过在学校开展有统一背景、规范流程的“道德讲堂”活动,让每一位参与者感受“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的进行模式,在齐唱《公民道德歌》、聆听道德故事、朗诵道德名句、谈论启迪感悟、发放吉祥祝福的过程中,对“道德讲堂”这一品牌活动入脑入心,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道德讲堂”的介绍者和宣讲者,与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谈论亲历的“道德讲堂”见闻感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活动,有助于提升“道德讲堂”的影响力,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二、学校“道德讲堂”的开展情况

1.重视“道德讲堂”建设,积极组织活动

在“中国文明网联盟”和各省“文明网·县市传真”中,有关“道德讲堂”的新闻很多,以“道德讲堂”的首创城市江苏省常州市为例,大学校园有“常州道德讲堂走进高校,2013年实现全覆盖”,宣讲两位贫困生自强不息、感恩生活的励志故事;在中学校园有“青少年道德讲堂:最美少年心,讲诉真实感人故事”,从助人为乐、自立自强、孝老爱亲等方面讲述了两位中学生的先进事迹;小学校园有“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走进道德讲堂:中国梦,我的梦”,由学生宣讲员介绍了五位小学生为了梦想而不断奋斗的心声。在常州市各校校园网主页,也有相关“道德讲堂”的新闻报道。目前,“道德讲堂”活动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起来。学校积极响应号召,推进“道德讲堂”建设,有利于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

2.展现“道德讲堂”流程,创新德育模式

学校开展的“道德讲堂”活动,大多延续了“道德讲堂”的规范形式和丰富内涵。以常州市某校校园网的一则新闻“我校举行‘世界因我而美丽道德讲堂”为例,它完整体现了“道德讲堂”流程,创新了学校德育模式,让学生耳目一新。

从形式和内涵上看,道德讲堂的五个环节一一得到呈现:唱歌曲——师生齐唱《公民道德歌》和《好人就在身边》;学模范——大家认真观看了描述本校两姐妹在勤奋学习、志愿服务等方面先进事迹的情景剧《让世界因我们而美丽——阳光姐妹淘》;诵经典——师生一起朗诵《道德经》的《上善若水》篇;发善心——同学们积极发言,交流内心的道德感悟,并作出善举承诺;送吉祥——故事主人公为大家送上吉祥卡和纪念笔。

此类新闻直接点明了“道德讲堂”的五环节,并配以图片,生动介绍了活动的详细过程,不仅让活动的参与者有了美好亲切的回忆,而且让没有参加此活动的读者对“道德讲堂”有更为直观、清晰的认识,大家一目了然,印象深刻,提高了公民道德建设品牌活动——“道德讲堂”的影响力。

3.宣讲身边人的先进事迹,引导见贤思齐

青少年的健全人格教育,是学校育人的重要任务。学校积极参与“道德讲堂”活动,以这一新颖的德育模式,选用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作为榜样,改变了过去“历史化”色彩,贴近现实;改变了过去“理想化”色彩,贴近生活;改变了过去“单一化”色彩,贴近受教育者,有助于青少年见贤思齐,培育健全人格。以前,我国的榜样教育存在政治化和一元化倾向,“树立的榜样在社会人士层面以党员的先进性奉献为主,使心智还不成熟的学生无从入手学习;在校园学生榜样的树立上,以学习的优秀来代替其他,给学生传递一种忽略其他能力发展的不良信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当前,在学校道德讲堂活动中,依次进行“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环节,其中每场“道德讲堂”宣讲的事迹各不相同,但都是青少年身边的凡人善举,都是可以直接与青少年进行心灵交流的榜样,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或仅仅只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或自立自强、或诚信友爱、或乐观向上、或勤劳俭朴、或尊老爱亲、或感恩社会,体现了在物质日益富裕的时代依然相信精神的坚守和道德的强大,让师生们受到心灵的洗礼,有利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三、深化学校“道德讲堂”在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中的思考

1.立足“崇德尚善”的时代导向

“道德讲堂”是榜样教育的新形式,当前学校运用“道德讲堂”进行榜样教育时,“无论是个人或集体先进典型,还是通过其他形式塑造、呈现出的榜样形象,都应该是可学的、易辨识的、可信任的、有吸引力的,并且要体现时代性的特征,能够反映当代社会发展的新要求”[4]。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立足“崇德尚善”的时代导向,培育青少年积极向上、自信自强、百折不挠、勇于挑战、适应性强的健全人格,增强道德讲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榜样越具有时代性,榜样教育就越具有时代价值,“只有带着时代特征烙印的榜样才能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掀起大家效仿和学习的热潮”[5],学校要组织身边好人、优秀学生等现实生活中的榜样作为宣讲员,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让“有道德的人讲道德”,人人争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先行者,使“讲道德,做好人”蔚然成风;要善于发现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感人故事,更好地满足青少年的道德需求,促进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使健全人格教育由抽象的说教变成生动的感悟,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优化“凡人善举”的先进典型

青少年是有一定主见又善于模仿的群体,但“任何强迫模仿的企图,都会引起抵制或冷淡的态度,使它不能达到目的”[6]。榜样要对青少年学生有吸引力,必须先取得学生对榜样的认同,青少年只有从内心觉悟到了强烈的道德需要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才会对榜样采取积极吸收的方式,才会接受榜样的示范教育。因为榜样示范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情感认同,模仿者只有将榜样视为学习和效仿的对象,并由心理上的认同发展为情感上的认同,才能形成行为上的模仿。

目前各学校为了鼓励和培育学生全面发展,都会定期或不定期评选各类先进典型,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服务之星”“技能之星”“自强之星”等,他们勤奋刻苦、意志坚强,这些生活在青少年身边的普通人,无一例外地体现了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激励着青少年去追求自我价值。学校要通过道德讲堂的辐射,积极发掘身边典型,让更多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人物涌现出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内容,选取与本次道德讲堂主题相关的身边榜样进行宣讲,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全人格教育。由于他们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经历、成长环境比较接近,共鸣点较多,有助于青少年在真实亲切的情境中深受启迪,提升教育效果。

3.推动“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指导下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其他具有道德价值并应承担道德责任的活动。学校应将“道德讲堂”与道德实践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类志愿服务和校园公益活动中去,充分发挥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情感、意志、心理的积极功能,在参与中认知、感悟、接受,体验到“道德讲堂”中榜样的精神实质,形成强大的情感冲击和强烈的意志考验,在直接了解、学习和模仿榜样的行为中获得情感体验,在经过反复强化的基础上,深化对健全人格教育的理性认知,把对榜样言行的学习模仿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在一点一滴的行动中提升道德素养。

4.强化“好人好报”的校园共识

学校在运用“道德讲堂”大力宣讲在校生和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时,还要强化“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建立榜样激励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在校园学生群体中形成“崇尚榜样、尊重榜样、关爱榜样、支持榜样”的浓厚氛围,创建“人人争当好人,人人愿当榜样”的校园文化。如完善多元化的帮扶资助体系,对身边榜样进行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采取多样化的宣讲形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使学生易于参与、乐于参与;将每次活动的音像图文资料认真归档,对主讲的先进个人颁发证书,及时在校园的广播、校报、网络、电子屏幕上进行宣传;让健全人格走进青少年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努力打造至善、至美、至上的文明形象,营造和谐、和睦、和畅的校园环境。

5.规范“道德讲堂”的具体细节

从近几年“道德讲堂”的新闻中我们看到,一些学校开展活动时存在着细节问题,如没有统一的宣传板、没有规范的主持词、没有与活动主题相关的经典名句、没有新颖可信的模范事迹等,这些不足影响了“道德讲堂”作为全国品牌活动的推广,是当前学校进行“道德讲堂”建设时要引以为戒的。学校要借用“道德讲堂”的流程,针对青少年存在的人格问题进行主题教育,如自强、感恩、诚信、友善、助人等,齐唱与主题相关的优美歌曲,宣讲与主题相关的先进事迹,诵读与主题相关的经典名言,谈论与主题相关的内心感悟,表达与主题相关的真诚祝福,做到活动规范,有流程有氛围,有经典有故事,有互动有践行,有载体有内涵,突出仪式感和亲切感,优化细节,激发参与者的真情实感,引导青少年“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自觉成为道德的感悟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打造学校“道德讲堂”新亮点。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

[2] 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3] 彭静、郭寿良.从“超级女声”看榜样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1).

[4] 何其二.榜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

[5] 贾翠.榜样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前沿,2013(15).

[6]沛西·能.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作者:李琳(1971-),女,湖北荆门人,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

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 篇4

关键词:化学教学,青少年人格,培养途径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必须把育人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因为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就是要强化化学教学的育人功能, 努力培养其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 报效祖国, 造福人类。经过多年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途径着手。

一、结合化学发展史进行爱国教育

化学史中的爱国主义内容非常丰富, 我国科学家可歌可泣的爱国事迹不胜枚举。我国古代科学家创造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 比欧洲早了近一千多年, 其他如酿酒、冶铁、陶瓷等化工技术, 都远超于世界各国之前, 它们的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

在近代, 我国化学家为人类作出的贡献举世瞩目。解放前夕, 我国科学家侯德榜为打破西方列强对我国制碱技术的封锁, 发展中国的制碱工业, 决然放弃在外国的舒适生活, 回到落后贫穷的祖国, 经过数年的刻苦攻关, 终于研制成功了侯氏制碱法这一享誉世界的科研成果。为造福人类, 他毅然决定将成果向世界公开。这种爱国情怀和高尚人格, 值得我们学习。解放后, 我国化学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以及分子结构与天然分子相同的核糖核酸,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走出了第一步;我国化学家研制的新型材料保证了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让学生透过华夏民族科学发展的灿烂历史和历代科学家爱国奉献的事迹, 增强民族自豪感, 树立民族自信心, 引导学生把热爱祖国的激情转化为刻苦钻研知识的动力, 培养他们的高尚道德人格。

二、结合科学家奋斗史进行道德品德教育

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 就是人类探索、征服自然的奋斗史, 也是人类实事求是、不畏艰辛的科学态度的验证史。卤族元素氟、氯、溴、碘的陆续发现, 就是化学家求真求实科学精神的有力证明。可以说盲从轻信和主观空想使人们失掉了许多机会, 但化学家们持之以恒地追求终于大功告成。在教学中以具体例子展示化学先驱们追求真理的顽强毅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 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高尚人格。

如在讲到有机物苯的教学中, 向学生简介凯库勒在研究苯的分子结构时, 几天几夜不休息, 有一天在晚上做梦, 梦见六条小蛇头尾相接旋转运动, 组成了正六边形, 受到启发, 终于得出了苯分子的结构式———凯库勒式。这种灵感的出现, 并不是偶然的, 而是凯库勒长期废寝忘食拼搏的必然结果, 说明天才和灵感出于勤奋;通过介绍空气、分子、原子、元素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 居里夫人研制分离镭的艰辛历程,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的动人事迹, 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敬业精神, 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品质;介绍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九号、十号分别与空间站天宫一号的准确对接和成功返回, 都是无数科学家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 从小学会自立自强和与人合作。让学生走进化学家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沐浴高尚人性的光辉, 学会在挫折前屡败屡战, 在学习中自觉地砥砺坚强意志, 用科学家的伟大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促使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

三、结合化学知识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 要关注学生的人性和人格培养, 纠正唯科学化倾向。教师要教育学生要从实际出发, 拥有关爱生命的人道主义情感, 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要让学生将学习化学知识与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相关的化学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 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崇尚科学, 反对迷信。同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动手进行化学实验, 在实验中严格要求, 规范操作, 对于效果不好、操作违规、浪费药品、损坏用具等不良行为, 都应责成学生严肃对待, 立即纠正, 从细微处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健康人格。

四、结合生态污染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地索取, 导致了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 加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日益严重, 诱发了气候失调、洪水肆虐、温室效应、地震、海啸、有害垃圾、酸雨等, 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树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保意识, 保证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 化学课教学应注重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 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理念, 尽可能地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 在化工生产中采用环保材料, 在无毒无害条件下进行反应, 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吸纳, 实现零排放, 提高原子利用率, 生产出有利于环保和健康的绿色产品。

五、结合化学理论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学习化学变化概念时, 列举碳与氧气的反应由于反应物量的相对多少与反应条件不同时产物不同的结论, 引导学生认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通过指示剂的变色与溶液的酸碱性来认识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通过酸的通性与酸的特殊性来认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通过化学平衡随反应量及反应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移动、核电荷数的递增引起元素种类的改变、浓硫酸与稀硫酸由于浓度的不同而引起化学性质不同等内容, 使学生认识量变质变规律, 逐步领会和理解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充满矛盾、互相联系和影响、不断变化和发展、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全面地分析问题, 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 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 结合教学内容, 采取多种措施,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意志品德和人文素养等教育, 有效培养青少年道德人格, 使他们成才。

参考文献

[1]王华强.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J].湘潮, 2008 (7) .

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 篇5

一、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及特征

1.坚守与困惑并存的政治信仰

从思想政治方面总体上看,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依然是当前学生政治信仰的主流。但高职生在思想政治观念上也存在一些不好的方面,如在政治理想和政治观念上存在着淡化的倾向,以自我发展为视点看待政治问题,比较关注自我的经济利益,甚至存在一些功利性倾向,把人党、评优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等。

2主流与支流冲突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方面主流是积极的,但在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上也存在着矛盾和困惑。首先从好的方面看,广大高职生对基本道德原则,还是信守和推崇的,希望自己做一个“有健全人格”、“道德高尚”的人。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反映强烈,对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主动参与校园管理。其次,因为高职生有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特点,其群体道德水准参差不齐,道德状况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客观与困惑兼有的主体意识

高职院校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趋于客观,自我意识和成才意识日益强烈,但身心健康状况下降,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和困惑增加。高职生在成长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压力,一是学习压力大。随着教学改革和学分制的实施,学生在学习方面投人了更多的精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心理准备不够,信心不足,加之对学校教学改革、教学条件不满等原因,学习茫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而造成了学习成绩不佳。二是经济压力大。伴随着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和收费并轨制实施的步伐,校园里已涌现出越来越多因高昂的教育费而使整个家庭背上沉重负担的贫困生,他们自身也因为经济原因而存在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三是就业压力大。随着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局面的逐渐明朗化,许多在校生已经清晰地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激烈竞争,最关心的是将来的就业问题和现在的就业形势。

4.认知与行为脱节的价值观念

大多数学生能积极进取,敢于竞争,坚持集体主义,拥有服务和奉献精神。但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从价值主体来看,高职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增强,注重个人奋斗,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从价值观念来源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高职生的价值观念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社会现实生活及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在价值实现的途径上,倾向于既靠自己努力,又争取他人帮助,倾向于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我价值。

二、对高职生进行道德人格培养的.对策

根据当代高职生的自身特点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塑造道德人格新形象,是解决当代高职生道德人格偏差的有效途径。发展和完善高职生道德人格,需要从他律和自律,即从高职生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两个环节着手。

1.确定道德评判的内在标准

道德评判标准的形成是建立在社会基本价值尺度合理定位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基本价值尺度对道德标准存在直接的制约关系,所以应注重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和定位。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在承认多元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社会主导利益与各群体利益、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其间的价值评判标准,探索人生价值在现实行为模式下如何得到合理真实的体现。

2、建立道德教育系统

高职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应着眼未来,增加新内容,必须把培养适合21世纪需要的人才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同时,也应不断融人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结果,把握时代脉搏,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注重吸取新知识。在道德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现实,寻求答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同时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信息网络、多媒体等,促进教育的效果。在高职生道德人格塑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学生党员要成为道德榜样的典范,并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对道德典范要进行表彰,适当的时候应给予其物质上的奖励,这样会对高职生产生道德感化作用。

3.优化德育过程

德育的出发点须由“泛政治化”转向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德育目标应该具有现实性,应以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的人。院校德育应紧紧围绕基本的道德品质开展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精神。德育载体必须适应新的变化,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出发,合理运用传媒、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冲破传统的道德灌输模式,注意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实现德育手段、方法、方式的变革,增强德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会处于转型期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必须有很强的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才能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要重视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5.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一个青少年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培养 篇6

一、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审美观念

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而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还伴随着知识的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实施强的特点,刻意安排艰苦的环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如体操、球类等);营造紧张的气氛,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可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让学生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从而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气质,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如韵律操、体育舞蹈等);还可以通过体育实践体验后的“成功感”和“收益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保健素养,形成科学用脑、讲究规律的现代生活模式;亦可以通过复杂技术动作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既了解内部结构又能感知外部形态,促进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体育运动与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的灵感,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

二、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比如跳高,面对一个新的高度,支撑跳跃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显露。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面面大观。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作为教育者,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增强耐挫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三、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体育教学具有形态化的特征,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等,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人际关系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进入启蒙社会的心理需要。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这模拟社会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交友,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其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人与人之间要注意团结友爱、关心与支持、鼓励与帮助、尊重与信任、理解与体谅。个人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能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和大家协同配合,增强凝聚力。在对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充分体现爱心的同时,也自然会得到社会给予的信任与友谊等相应的回报。

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 篇7

一、网络信息时代下青少年道德人格存在的现象

1. 网络信息时代下青少年道德困惑的表现

道德评价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矛盾是造成人们在道德评价过程中困惑的内在原因。[1]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时间下,道德评价的标准必须是确定的,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在网络信息环境中,表面上没有现实生活中等级身份的差别,青少年对待善恶的评价也会有所差别,网络对青少年带来的道德评价的困惑有着混乱性、无序性、无标准性。现实与虚拟网络的对比,会使青少年产生道德价值的误解与困惑,他们无法断定某事物是否具有道德价值意义,无法产生正确的道德价值目标作为引导。同时,青少年对网络运用不当会使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弱化青少年的真实人际交往情感,容易对网络上不认识的人产生信任,在行为方式上容易产生对他人不良行为的模仿。

2. 网络信息时代下青少年道德冲突的表现

长期以来,造成我国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普遍利用虚拟道德教育情境进行道德教育,而不能引发学生真实的道德冲突是最重要的原因。[2]网络环境就是一个虚拟的环境,青少年现实群体交往中往往是根据教师和家长所灌输的传统价值观及传统道德观,与网络虚拟环境的对比,青少年会倾向于选择自己的身份角色,塑造与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格形象。青少年作为道德主体在众多的道德原则矛盾之间进行选择,如今网络上出现了有些青少年虐待各种小动物的事件,其实他们只为寻求刺激,都说明了这些青少年丧失传统道德观中最基本的价值。这说明有些青少年对网络上流传的负面信息盲目追求,不能做出基本的道德判断与选择。

3. 网络信息时代下青少年道德失范的表现

联合国禁毒和预防犯罪办公室编发的材料显示,世界各国青少年利用网络犯罪有蔓延的趋势。[3]这一材料明显指出青少年利用网络犯罪的严重性,而这一犯法行为却被部分青少年所推崇、效仿,说明部分青少年的道德追求出现了偏差。同时,青少年道德失范现象还表现为对道德知识的侵权行为,部分青少年为了朋友情义拉帮结派,利用互联网散发各种损害他人声誉、利益的不良信息,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

二、网络信息时代下塑造青少年良好道德人格的几点对策

1. 网络道德教育要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凝聚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对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青少年在社会转型期更加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力的引导,使他们在网络世界中求真、求实,理性面对网络信息,以积极向上、充满责任心的态度对待。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贯穿到网络道德建设中,积极净化网络环境,打击不良网络信息传播,克服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产生的道德困惑,积极引导青少年辨别网络信息,明确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追求。

2. 加强学校网络德育建设

学校作为青少年生活的场所之一,在教育青少年学生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学校要以网络环境为背景,在德育方面加强对青少年良好道德的塑造。第一 ,学校在德 育课程内 容体系上,应当结合当前网络热门话题引出的思考,引入人道主义的精神,教育青少年在运用网络时要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发挥青少年在网络上的道德能力。第二,学校要正确选择德育方法。“好的德育内容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才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进而转化为他们的人生准则。”学校要平等对待青少年,以理性的态度对待青少年上网,积极引导青少年上网,教育青少年如何思考网络信息,充分信任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氛围。因此,塑造良好的青少年道德人格需要学校更加注重网络德育的建设。第三,教师要正确对待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差异。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在层次上是有差异的,教师不应只关注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平等对待,要时常加入网络的道德因素,让学生积极遵循道德底线,树立崇高的道德境界。教师要让青少年把学习的理论与网络实践密切结合,通过网络平台的实践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认识,不断反馈,丰富道德情感,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3. 家长要积极把握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应用

现在网络几乎遍及每一个家庭,青少年接触网络更加方便,如果家长对青少年上网状况不积极重视,将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及良好道德人格的养成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要控制青少年上网的时间,采取聊天的方式听取青少年上网的情况,制订青少年上网的目标,可以听取青少年对一些网上热点话题的观点,及时沟通并加以引导。同时,家长可以对青少年上网时提出的一些道德困惑给予积极的解答,加深情感交流,并积极发现网络信息对青少年产生的道德危机,及时对青少年加以疏导,不要被异化思想所同化。

4. 青少年要在网络世界中保持道德自律、道德自省

青少年时期是良好道德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客观要求是青少年以正确的时间及正确地点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主观要求是青少年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时把握自主意识,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马克思说: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人类的自律意识在道德人格的塑造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形成需要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追求等方面不断自我实践、自我反省和自我改造。所以,青少年在运用网络信息时,要具有自律意识,积极发挥人格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不良信息所迷惑,要学会独立思考网络信息,积极与他人交流,做到知行统一,时刻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提高道德境界,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摘要:本文以现代网络信息发展为背景,探讨青少年道德困惑、道德冲突及道德失范现象,分析网络信息对当代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追求以及道德行为的影响,提出网络盛行的当下社会、学校、家庭及青少年自身“四合一”对青少年良好道德人格塑造的几点建议。

青少年自立人格及其培养 篇8

随着青少年犯罪率的逐年增加, 我们不禁要问:青少年们怎么了?, 我们不愿看见马加爵和赵承熙事件一再重演, 不得不向社会呼喊:孩子应该从小培养, 青少年不能丢掉了自立。

一、什么是青少年自立人格?

在阐明青少年自立人格前, 我们先谈一下何为青少年和人格。

青少年也即青年期指个体自生理成熟到心理成熟的一段时期, 大致自青春期的开始约11~12岁, 一直到21~22岁。青春期则是个体身体发展到生理成熟阶段, 相当于小学高年级到高中的一段时期。而青少年与青春期涵义接近, 属于青年期的前半段。【2】

关于心理学中人格的定义, 比较流行的是:所谓人格, 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 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3】

夏凌翔使用《青少年学生问卷》调查显示自立人格包括灵活与独立性、责任性、主动性、人际开放四个维度.。自立人格主要包括人际自立和个人自立, 由于能力有限, 本文中主要探讨人际自立。人际自立就是能自己从事基本的人际活动;人际主动就是主动与人交往;人际责任就是对人忠、信;人际灵活就是不刻板的坚持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方式, 能够权变、现实地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以维护交往各方的需要、利益和面子;人际开放就是积极容纳他人。【4】

二、如何培养青少年的人际自立能力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人际自立能力呢?对于青少年来说主要生活范围是家庭和学校, 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 家庭教育

人一出生便有一个学校, 那就是家。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的启蒙教育, 是教育中最早也最重要的环节。研究表明, 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 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 造成儿童孤僻、性格专横。[5]家长们除了要与孩子和睦相处外, 还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培养孩子的人际自立能力。

1、让孩子“亮”起来

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是孩子自信心建立的有力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这句俗语是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都有自己发光发亮的地方, 所以请家长们毫不吝啬地赞扬自己的孩子。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外界的肯定有助于减缓孩子成长中的自我冲突, 使孩子能在青春期平稳过渡, 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

2、让孩子“走”出去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迎来人生的第二次反抗期, 他们反抗家长而更愿意与同龄的伙伴一起游戏或者聊天。这一时期是培养孩子交际的重要时期。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建立和维护的。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单一, 自己也不具备创造交际环境的能力。因此家长可以有意地为孩子创造交往机会。

例如, 若几个家庭都有年龄相仿孩子, 不妨可以组织一下, 在周末地时候组织起来给孩子安排一些活动, 复习功课、一起运动、一起游戏、外出旅游等。

3、让孩子“闹”起来

让孩子“闹”起来, 是让孩子学会主动地关心他人, 主动地与他人交往, 避免在人际交往中总是被动接受。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为独生子女, 从来都是别人为他们考虑, 他们很少会主动去关心别人。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热情真诚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好感和信任。主动关心他人并非仅仅是建立友谊的方法, 来而往之, 关心别人也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关心。孩子会逐渐体会到关心别人的乐趣, 增加自身幸福感。同时这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也能使孩子的性格外向化。

4、让孩子“静”下来

青春期的孩子做事容易冲动, 和人相处时容易产生摩擦。要想有效地化解矛盾, 必须要让孩子“静”下来, 也就是要让孩子学会理性地思考问题, 要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要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 寻找自己的不足,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让孩子“静”下来, 刻意地训练自己的忍耐力, 不光能在突发情况中保持冷静地头脑, 与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更能锻炼人的韧性, 在以后的人生发展中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 学校教育

中学时期是人处于青少年的主要时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都寄予了厚望。培养孩子自立人格的形成, 学校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全方面发展,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 既让学生独立思考, 又能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如何与人合作, 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演讲能力, 组织能力。实乃“润物细无声”。

学校教育中还可以从采取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1、人人都当班干部

为了方便班主任管理班级, 开展工作, 每个班级都设有岗位不同的干部同学。设立学生干部的宗旨是是要让学生能“服务同学, 锻炼自我”。通过为班集体服务体会助人为乐的乐趣, 感受肩负的责任从而提高自己的责任心, 增强集体荣誉感。让每个同学都成为“说得起话的人”。

2、自己争当班主任

除了一些常规的班干部设定, 老师可以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设立值周班主任。由学生自己推荐, 再经过班上同学和老师的同意成为班级的值周班主任。值周班主任享有班主任同等的权利, 可以管理班级的大小事情, 若有棘手事情先和班长等班委协商, 然后报于班主任予以决定。

值周班主任比一般的班委享有更大的权利, 班级的出勤情况、卫生情况、上课听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一系列情况都要关心。通过亲身的实践达到和老师换位思考的目的。并且值周班主任能有很多机会面对全班的同学讲话, 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更会有大的进步。

3、大家推荐小老师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 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对方明白自己表达的意思, 以促进更好的交流和沟通。教师的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在于“授业解惑”。在班级中, 可以分成小组, 大家根据同学的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 推荐别人或者自己成为小组的小老师, 为同学们讲解题目。老师也可抽出一些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当老师。所谓“教学相长”, 学生在“教”的过程中就能更快地提高自己。

同学们组成的小组除了学习之外, 还要在生活上互相关心, 小老师更要担任班主任的角色, 时刻关注同学的情况, 有意外或异常事件及时向老师汇报。

4、多开展课外活动

随着教育的发展, 学校也更加注重对学生课外兴趣的培养, 但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 很多课外活动难以开展。随着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和投入, 有更多的政策和要求来鞭策学校开展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课外活动。例如, 2010年重庆各中小学将体育课由每周两节加致每周四节。各所中学几乎都在举行校园自编操比赛。学生们穿着鲜艳的衣服, 走出教室, 走向操场, 走在了阳光下, 绽放自己的青春与活力。在课外活动不光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 更有助于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学习, 让他人看到自己更多不同的长处。

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是国家教育的重心。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 是祖国的明天, 个人自立自强才能使国家自立自强。青少年自立人格的培养是这一重大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摘要:青少年自立人格的培养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为了探索如何更好地进行青少年自立人格的培养, 文章阐明了青少年自立人格的含义, 运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根据青少年特点论述了青少年自立人格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自立人格,人际自立,青少年,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玫瑾, 《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

[2]张春兴, 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3]人格[Z], http://baike.baidu.com/view/19715.htm., 2009-8-8.

[4]夏凌翔, 黄希庭, 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建构[J], 心理学报2008, 40 (5) :593~603

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 篇9

少年宫如何以人格塑造为核心, 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模式, 通过组织开展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等活动, 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养成行为习惯、提升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强化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是摆在校外教育工作者面前亟需强化的重要课题。

一、少年宫在未成年人人格塑造中应发挥独特作用

2006年1月21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和管理工作的意见》, 强调要进一步发挥少年宫等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重要作用, 使之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推进素质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这标志着校外教育机构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地位得到了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 这既是对我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所发挥作用的一种肯定和鞭策, 也使我们感到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重要责任。

人格塑造不仅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目标相统一, 且居于核心地位。一般意义上讲的人格, 是指道德上的人格, 即人的品格操守, 也就是人生格局的养成与操守。我认为,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的塑造分为若干过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从格物到正心, 是人生格局的养成阶段;从修身到平天下, 是人生格局的丰富阶段。显而易见, 少年宫所从事的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正是作用于人生格局的养成阶段, 是为人格塑造夯实基础。

天津市少年宫, 作为已走过半个世纪的校外教育机构, 多年来在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的过程中, 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 坚定不移地以人格塑造为核心, 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置于首位;改变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使未成年人处于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 在互助教育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未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的需要出发, 有针对性地深化思想道德建设, 做到服务中有教育、关爱中有引导;本着寓教于乐、春风化雨的原则, 以群文活动和教育教学为载体, 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艺术熏陶、实践育人的优势,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与时俱进, 坚持教育模式的创新, 引导未成年人面对各种思潮和诱惑, 善于辨别真假、善恶, 确定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在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中发挥出使其受用一生的独特作用。

二、以主题实践活动和艺术技能培养为载体, 强化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

宋庆龄同志曾对少年宫的工作定位作了具体表述:“儿童们在少年宫里不能只是享受幸福的童年, 更要紧的是学习劳动的本领, 学习为集体工作, 为祖国做有益的事, 准备为人民谋幸福。”少年宫开展群文活动要坚持“面向全体少年儿童、面向学校、面向少先队”的原则, 以素质教育为中心, 以活动育人为宗旨, 以丰富多彩的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为载体, 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融于兴趣爱好之中, 把道德准则通过自身的主动参与转化为内在品质, 把德育目标内化为基本素质。

1.在主题教育中激发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怀, 树立理想信念

天津市少年宫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紧紧抓住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特殊日子, 贴近未成年人, 精心设计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 引领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形成高尚思想品质、养成良好道德情操, 并在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上形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一是赋予传统教育新的活力。天津市少年宫针对未成年人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 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主题教育活动。清明节开展“清明的思念”革命传统教育, 书写烈士誓言、聆听抗美援朝老军人讲述亲身经历, 与干休所老干部同唱革命歌曲、植下理想树, 传承革命精神, 树立高远志向;周恩来诞辰纪念日, 在周邓纪念馆举办“名家名篇朗诵会”、“用画笔描绘伟人风采”等活动;每年雷锋纪念日, 坚持开展“学雷锋、画雷锋、讲雷锋故事”等活动, 受到抚顺“雷锋班”的关注与支持, 将一面雷锋班曾经使用过的五星红旗赠送给市少年宫, 并附上了雷锋班全体战士及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的签名;“七一”前夕, 开展“制作南湖红船 做党的孩子”等教育, 这些活动激发了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怀, 弘扬和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二是扩展新型活动的时代内涵。天津市少年宫注重紧跟当前政治、经济发展形势, 结合社会热点, 贴近未成年人实际, 开展新型教育活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 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 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市少年宫迅速借助媒体平台, 在全市少年儿童中举办“荣辱精神心中记, 争做海河主人翁——八荣八耻童谣、绘画大赛活动”, 全市100所小学、5万名中小学生免费收到画纸, 创作作品, 通过童谣创编、绘画创作等形式,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天津的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今晚报》开辟专栏刊登优秀获奖作品, 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为深化活动影响, 我们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知荣辱、树新风、争做文明好少年”全国大联播, 引起全国众多城市响应, 北京、上海、重庆等11个城市设立分会场, 组织当地少年儿童通过电波直接和我们互动。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等领导走进直播间, 与少年儿童亲切对话。全国60余家电台同时转播, 有效地增强了广大未成年人辨别真假、善恶、荣辱的能力。

2.在社会实践中强化未成年人的人格锻炼, 提升责任意识

实践育人是天津市少年宫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 我们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 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 强化人格锻炼, 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是从参加志愿者行动中养成良好习惯。天津市少年宫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为主题, 率领我市少年儿童, 走进奥运场馆、社区、企业和新农村, 参加志愿者行动。使其树立了环保意识, 学会了帮助他人, 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是从参与城市建设中增强社会责任。结合全市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天津市少年宫开展了“体验本土文化, 争当红领巾小导游”、“我扮津城更美丽, 争做文明小使者”等活动, 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用眼去看, 用耳去听, 用心去体会, 用手去改变, 既了解和见证了家乡的发展变化, 主动参与了家乡的市容环境建设, 也培养了青少年的社会意识、责任意识, 诚信意识, 使其感受到身边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

3.在艺术活动中升华未成年人的精神境界, 讴歌时代风采

以娱乐性、教育性并行原则, 寓思想道德建设于艺术创作活动之中, 是培养未成年人审美情趣, 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增强民族自豪感的特有方式。

一是在讲故事中进行人格熏陶。早在1979年, 天津市少年宫就开始探索如何以少年儿童既喜爱, 又能接受的方式开展群文活动, 尽快清除“动乱”在其幼小心灵的阴影。当时, 我们开展的“故事大王讲故事”活动深深打动了少年儿童, 在讲故事专家孙敬修的带领下, 我们将故事一直讲到了团中央。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同志, 不仅认真听了少年儿童讲的故事, 而且还对天津的这一特色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并鼓励少先队员, 今天是读书演讲活动的“故事大王”, 明天要成为四化建设的开路先锋、发明大王。多年来, 我们始终坚持开展这一活动, 使成千上万的少年儿童在讲故事中净化了心灵, 升华了精神境界, 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不少主讲人后来成长为外交官、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少年时期的人格熏陶和专长训练使他们终生受益。

二是在艺术比赛中, 抒发“爱家”情感。少年宫认真分析新时期少年儿童的思想特点, 紧扣时代脉搏, 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曾成功举办三届“我梦幻中的海河”少年儿童艺术系列大赛, 将艺术和德育有机结合, 通过组织天津18个区县的百万少年儿童到天津新建景点和重点工程现场开展采访、写生活动, 用画笔、镜头、演讲等多种手段, 展现纯真少年儿童眼中的母亲河, 展示天津的时代风采, 使他们不仅开阔了眼界, 还懂得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时任天津市委副书记房凤友对此亲笔批示:“我代表天津市委向‘我梦幻中的海河’主办单位表示感谢, 此次活动宣传了天津、宣传了天津的工业、教育了青少年, 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活动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

4.在技能培养中升华生活情趣, 鼓励人人成功

长期以来, 少年宫根据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设置项目、科目和教学内容, 使他们在快乐中受教育, 有助于激活创造力, 挖掘出无限潜能。同时, 自主的选择、兴趣的发展、素质的培养、成长的教育、磨难的锻炼等也是形成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

一是从兴趣教学中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天津市少年宫多年来在教授专业知识、提高学员专业技能中, 将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融入其中。比如, 棋类教学将学棋与做人结合起来讲授, 倡导诚实守信、言必践行必果;国画教学主张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注重培养学生崇尚自然、崇尚和谐、崇尚智慧的审美情趣;书法教学深深地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 从磨练意志、稳定性情、持之以恒开始,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舞蹈教学中, 适时融入地域文化、民族风情, 开阔学生视野, 等等。少年宫为学校培养了众多文艺、体育、科技骨干, 为各艺术团体、专业院校输送了数以千计的各类人才, 被誉为“成长的摇篮, 腾飞的起点”。从市少年宫先后走出了著名歌唱家关牧村、世界乒乓球冠军王志良、世界著名国际象棋大师宁春红、著名青年京剧演员赵秀君、世界跳水冠军桑雪等一大批人才。他们不仅艺术造诣精湛, 而且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带动社会不断进步, 显示出少年儿童时期教育打下的坚实基础。

二是从特长展示、传承民族文化中汲取鼓舞力量。“让每个人都得到成功”是少年宫的教学理念。我们不仅利用自身优势搞好教学, 还为少年儿童搭建特长展示的平台。使他们得到了锻炼, 培养了自信。每年节假日期间, 市少年宫都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 要求学员们“人人有节目, 人人上台当演员”。通过演出活动的锻炼, 以前不敢当众讲话、怯懦的学员, 能够像专业演员那样发挥自如。这些学员回到学校后不管是上台讲话、上课举手回答问题, 均表现突出。少年宫培养人的方式得到了学校老师的赞扬。

多年来, 市少年宫艺术团先后20余次赴美、德、奥、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少年儿童艺术比赛和文化交流活动, 每次都载誉而归。2007年少年宫艺术团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办的“中国青少年民族音乐会”大获成功。

5.在创新理念中关注孩子心灵, 传授家长方法

在独生子女时代, 未成年人教育面临着一些新课题。由于城市中的孩子大多住在单门独户的高楼中, 性格内向、交往能力偏差已成为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 对未成年人锻炼社交能力、增强群体意识、提高互助能力、培养良好性情, 是少年宫责无旁贷的义务。

一是让儿童自主设计节日活动。天津市少年宫和联合国儿基会在天津首创“儿童参与式”理念, 让儿童在与之有关的一切事务上, 做积极而有贡献的参与者, 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少年宫与联合国儿基会于儿童节期间开展“今年‘六一’我当家”少儿活动优秀方案征集大行动, 让少年儿童自己设计有意义、有价值、新颖别致的节日活动。节日当天开通了“小朋友, 说说你的心事”少儿咨询热线, 联合国儿基会官员及中国儿童教育专家专程来津, 接听少年儿童的电话, 解答困惑、烦恼, 倾听他们的心声。

二是引导家长正确处理子女教育问题。天津市少年宫在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 同时注重引导家长正确处理教育中的一些矛盾。我们开展的“关心孩子从‘心’开始――京津两地专家义务心理教育巡讲”活动, 邀请了影响中国几代人的“知心姐姐”卢勤作讲演。她将现代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冲突总结为5点:家长过高地期望带给孩子无望;家长的过度保护带给孩子无能;家长过分溺爱带给孩子无情;家长过多干涉带给孩子无奈;家长过多指责带给孩子无措。使众多家长听后深受启发, 少年宫也因此被誉为名副其实的“家长学校”。

三、以人格塑造为核心, 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以人格塑造为核心, 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少年宫作为担此重任的重要基地, 必须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 不断探索新规律、总结新招法、发挥新作用, 有力地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塑造的日益深化。

1.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兴趣性

兴趣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原动力。“由趣激学, 由学激志”。未成年人由于对艺术、文化等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 “不知不觉”地学到了知识, 学会了技能, 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由于兴趣引发学员对教师的好感, 而教师高超的专业素养又让学员对其更加崇敬, 这就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打下了良性互动的基础。兴趣也是创造力的前提。在兴趣的引导下, 未成年人能够克服学习和探索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不但锻炼了意志, 创造力也会有长足的发展。

2.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发挥主体性

以未成年人为中心开展思想道德建设, 自始至终都要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 改变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使未成年人处于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变被动接受者为主动参与者。思想道德建设要正确把握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 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使其学会自我教育;要尊重未成年人的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 坚持实践育人, 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满足未成年人在成长中的多样需求, 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尊重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和差异性, 照顾他们的心理特点, 关注他们的心理生理变化, 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3.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注重创新性

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 篇10

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和各级教育部门研究和探讨的焦点。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也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所在。人格及人格教育是80年代引入学校德育的,90年代逐渐成为热点[1]。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人格”一词的解释是:“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或特征)的有机结合,包括遗传的和后天获得的成分,人格使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可通过他与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2]在西方的心理学体系中,人格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在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价值观、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连续性和一致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3]。国内的人格研究和心理咨询以及其他相关的领域大多依据这个理论展开工作。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工作实效来看,并不能令人满意。笔者认为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文化背景的差异。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在民族、种群的人格发展过程中打上烙印。人格是先天的遗传素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故此,中国人的人格概念不会与西方人完全相同。从传统文化的经典理论中寻找适应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理论,应是当前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当务之急。

1 当前社会大学生的人格健康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乃在于树人,意即塑造社会个体健康的人格。而现今的学校教育却与这个根本目的逐渐相左。作为学校教育核心因素的教师,其作为大学生榜样的作用也在相应地弱化。具体一点,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现实的诉求已经呼吁了多年,在学校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这一诉求仍然停留在形式的层面。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由于中间横着一条传统儒家文化的对权威的服从的观念的鸿沟而逐渐变得困难。社会在变,价值观在变,这个旧的观念却未变。换一个角度,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实,首先需要学校教育教学生学会生存,而有价值生存的第一要务,仍是健康人格的塑造。惟有此才能舍却对物欲的盲目追求,获得人生存本真的快乐。在哲学的层面上,人格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状态或生存样式是人的最高生存方式的表征。它标示着人之为人的现实历史规定,标示着人之所以如此这般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依据所在。人格塑造与提升的目标就是人格的健全,所谓人格健全是指各种人格特征的完备结合。其特点有三:第一,内部心理和谐发展。即个体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和气质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二,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即在人际交往中显示出自尊和他尊、理解和信任、同情和人道等优良品质。第三,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在学习和工作中勇于创造、善于创造,能够走向成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并形成新的兴趣和动机等。

人格心理学对人格心理结构的探索以及对人格心理要素的分解,能够指导人格教育目标的确立。当前的人格教育实践,在教育目标上还比较笼统、模糊。人格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健康人格的塑造,但什么是健康人格?健康人格包含哪些要素?健康人格的基本要素体现在教育目标中应该如何描述?目标的达成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指标来衡量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当前人格教育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当前社会大学生的人格健康与《道德经》的有关论述

东方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相处。道德经中多处赞美圣人的智慧与情操,显然,老子认为社会中的理想人格应该包含圣人所具有的纯朴、含蓄、节制、理性以及慈爱的人格特质。老子所提倡的健康人格不仅是东方文化背景下的,更与我国当今社会现实情境下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的要求相适应。老子所提倡的健康人格,即圣人如何,其所描述的乃是一种人格发展的理想状态,是超越绝大多数人现实的。但其中所包含的一些与今天仍然有实践意义的思想,与现在流行的、西方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相结合,两种方法论的有效互补,有助于找到塑造现今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方法与技术。

《道德经》所论的“道”有两重意义,一重意义是作为世界本原的“道”,另一重是作为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道”。人生的智慧体现在遵从第二重意义的“道”有所为,违反这个“道”则无为。从老子以无为的观点出发的论述,可以总结出老子借圣人的所为、所不为而反映出的理想人格。杨玉辉在他的文章中提出:老子的理想人格是一种符合“道”的规律的人格,也就是与“道”合一的人格。它主要有以下五个基本的特征:(1)自然无为的生活准则;(2)清虚静泰的精神状态;(3)质朴节俭的生活方式;(4)柔顺不争的处世态度;(5)慈爱和善的道德情操[4]。

从这个观点进一步推论:(1)自然无为,是遵从“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即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这就要做到理性、克制;(2)清虚静泰,是说要节制俗世的物欲,专心于作为人的修养提高;(3)实际上与(2)的主旨相同。(4)柔顺不争,是叫人处下,功成不居,即谦逊;(5)慈爱和善,是对他人的宽容,没有附加条件的对人本身的热爱,是一种超乎俗世道德规范的广义的爱。以上是人追随“道”的目标,那末,如何追随“道”或者说如何塑造这种理想人格呢?老子提出,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5];要随时觉察到所处情境的变化(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5];要节制俗世的私欲,要富有自然的爱人之心(老子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不要因为长者而自恃,尊重人并尊重自己[5](老子第七十二章,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今天反观《道德经》,实在是中国人文主义思想的鼻祖。以上罗列的其中五个章节,其中所包含的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情致之切,与今天以无休无止的争强斗胜和掠夺为特征的现代文明相对比,不能不让人动容。以人的本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人的人格结构中消极的一面,需要这种思想来加以补充和纠正。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须立足于以这种人文主义思想为背景的社会环境,无论是家庭、学校的小环境,还是社会文化大环境。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与道合一的理想人格是道家与道教人格追求的终极目标。具体来说,人最理想的行为模式就是符合道的规律的模式。人是由道化生的,并遵循道的规律运动变化,因而人要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遵循道的自然规律,理想的人格不过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而已,具有理想人格的人也就是按照道的规律和要求行动和生活的人,所具有的是一种纯朴厚道、淡泊宁静、深沉渊博、而充盈着灵敏智慧的“圣人心智”结构[6]。

当然,《道德经》强调“无为”与清心寡欲,一味的强调个人的修养,否定人对于现实目标的追求;一味的强调“使民无知无欲”;在今天是来看是消极的、不适宜的,与当今的时代精神有悖,毕竟现代的人类社会不可能回归到那个“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时代。

3 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几点建议

3.1 改变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塑造健康人格,不仅是培养各种能力和技能。教书和育人的传统社会责任一个也不能松懈。作为大学生模仿对象的教师,要学会与学生相互尊重。教会学生相互尊重。学生首先作为人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才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

3.2 加强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塑造健康人格。科学教育本身渗透着人文价值和人文特征。在日常的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中,人文主义教育意味着人人生而平等。教师随时随地以一种与学生平等的态度展开有效的对话与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尽最大努力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意见。不可从一己之主观愿望出发,把自己认为的“好与不好”强加给学生。

3.3 教师的人格自我完善是素质教育的前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大学生模仿对象的教师,其人格的自我完善是教师自身修养的核心内容。现在全国各个学校正掀起一场倡导学生诵读经典的活动,笔者认为广大教师应首先需要学习经典古籍,扎实地补一下传统文化课。

摘要:健康的人格是大学生成才的首要条件。现代社会要求人格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而这些优秀的人格品质,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逐渐形成。我国目前所应用的西方人格心理学理论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不能完全符合本土人格教育与心理咨询的需求。作为古代典籍的《道德经》不仅包含了符合这一需求的心理学思想,而且其中关于人格的论述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道德经》,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

参考文献

[1]谈炳和,樊富珉.试论人格及人格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63.

[2]陈少华,郑雪.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3):41.

[3]黄希庭,范蔚.人格研究中国化之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5页.

[4]郝翠荣,吴沁芳.试析先秦儒道理想人格之比较[J].管子学刊,2004,(1):46.

[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台北:中华书局,1984:1-289.

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 篇11

关键词:职业院校 青少年 心理特征 道德培养

青年阶段是人生中身体和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职业院校的学生多处于此阶段,带有这个阶段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心理问题增多。因此,职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遵循青少年心理特征发展规律进行道德培养,要抓住其心理特征,以确保培养效果的显著性。与此同时,良好的道德修养又会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影响,所以,依托青少年心理特征而进行的道德培养迫在眉睫。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

职业院校中的青少年对父母的依赖程度慢慢降低,对于朋友的需求程度逐步升高。这个阶段是人发展阶段中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学习到的是受用一生的从业能力和生存技能,所以他们应该接受到的不只是专业技术方向的培训,更重要的是道德准则方向上的培训。

1.青少年期的心理社会性任务

青少年要在自我斗争和自我认同的过程中试图回答“我是谁”“我在社会中的位置是什么”等问题。他们在探索过生活中各种可能性之后,搜集有关自我和环境的信息,并做出决定。在这个时期,他们将形成自我认同:价值观的确立、职业选择以及性别认同。

2.青少年期的情绪发展

青少年在谋求独立的过程中,在情绪情感上要逐渐脱离父母,表现为自我依靠、主动性和对自己决定的责任感等等。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日常情绪体验也会增强。青少年在探索各种情绪体验时,他们也在转变和加深对自身的理解,其情绪与其自我认同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3.青少年期的亲子关系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交互社会化”的过程。青少年希望父母表现出三个方面的品质:亲近感、心理自主和监控。亲近感是指父母对其的关心、理解、帮助以及陪伴;心理自主是指行为上渴望独立与自由,情感上对父母减少依赖;监控是指父母管理孩子的方式,一般方法为交谈。

4.青少年期的道德发展

科尔伯格提出,每个人的道德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青少年的道德发展进入“后习俗道德水平”。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会进行理性思考,看中大多数人的意志和社会利益,会做出正确的事。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基于自己对事物对错的判断,遵循内化标准。

二、基于青少年心理特征的道德培养方式

1.健全评价标准,重视职业道德

要想实现青少年道德能力的提升,必须要建立科学、客观以及普遍统一的道德评价标准。有标准作为衡量的准则,青少年才能清楚地认识善恶优劣,这对青少年自我认知的形成也有积极作用。此外,职业院校的青少年还需要结合专业知识,着重强调职业道德。

2.提高认知能力,丰富情感体验

道德培养的基础是对道德重要性的有效认知。青少年对于道德知识缺乏系统、深刻的认识。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深化青少年的道德认知,提高其广度和深度。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角色带入等教学方式使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模拟其未来工作场景,创建一些需要以道德准绳来约束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举一反三,将道德教育渗入到细节中,深入到真实生活中去。

3.加强家校联系,重视社会作用

青少年发展时期父母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家庭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父母有榜样示范作用,也有约束矫正的作用,只有家校联系,相辅相成,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道德培养。社会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从根本上决定了道德教育的最终效果。社会、家庭和学校是教育对象生活的环境,学生学习的一切道德准则都要经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生活实践的检验才会发生实际的影响作用。

三、小结

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培养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结合青少年发展阶段渴望独立、家庭重要性以及认知观念形成等特征,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培养,要在鼓励、引导的前提下,辅以移情、交流等方法,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这样才能达到较为有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英男.青少年道德能力培养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

[2]徐晨晨.论当代青少年道德移情能力的培养[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3]刘东菊.家庭中制约青少年道德成长的因素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6(10).

[4]蒋桂莲.生产视域下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研究——以道德需要的培养为中心[J].河南社会科学,2002(5).

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亲社会行为,主体性道德人格,道德自我,同辈群体,体验式活动

“亲社会行为”一词, 是美国学者威斯伯于1972 年在《社会行为的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其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的凯蒂·吉诺维斯谋杀案。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 有关人类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就成为道德心理学的热点, 而近年来, 亲社会行为的弱化成为东西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国内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理论基础薄弱, 单纯地把西方的亲社会行为理论移植在国内实践中, 难免会出现适应性难题, 而且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模式不够健全, 理论说教居多, 实践环节极为欠缺。基于主体性道德人格来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 一方面为亲社会行为追根溯源, 丰富其理论基础;另一方面, 以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特点为基础, 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不是停留在“心灵鸡汤”式的说教上, 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出可操作性的途径。

一、相关理论概述

从广义上讲,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 通常被界定为个体做出的有益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 包括帮助、给予、分享、谦让、合作、安慰、捐献、救难、自我牺牲等[1]。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就是指大学生主体做出的有益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当前, 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动机、移情、情绪等影响因素, 然而, 对于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基本条件——主体性人格的研究却相对滞后, 相关探索目前在学术界更属初级阶段。如何从心理根源出发, 探索亲社会行为形成和培育的机制, 以主体性人格为原点生发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是本文的主要目标。

人格是人的独特的精神世界, 它内化为人的个性, 外化为人的行为。道德人格是人格的核心[2],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大特性:一是主体性。主体的特征, 指的是道德主体在道德行为实践中, 所反映出的诸如能力、情感、气质、性格等要素。主体性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其客观对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立的、积极的、自主的认识和行为属性。道德人格的主体性是人的道德本质的表现, 是人所特有的价值属性。二是道德性。人格具有善恶之分, 道德性是人格的核心要素。日本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倡导者金井肇博士曾援引《学习指导要领解说书》的解释认为, 道德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条件, 是构成人格的重要基石, 道德人格是个体所独有的人格的道德规定性[3]。三是社会性。马克思在谈到人格问题时曾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 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人格的实质就是人的社会化性质和水平, 人格的最主要的社会素质是人格的“社会特质”[4]。

主体性人格是人格概念的深化和类化, 它是主题人格在道德上的规定, 表达的是一种特定的人格范例和价值理想。具体来说, 主体性道德人格指的是主体在社会实践中, 以主体的自我需要、意识和觉悟为基础, 自主地、能动地在接受教育、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具备道德选择能力、蕴含道德需求、指向道德责任的人格形态。这一人格形态是主体所具有的特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组合, 它能够使该主体在道德价值确立中表现出来自主性, 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能动性, 在道德创新中表现出来超越性, 对道德具有确认与表征的能力, 内在地蕴含了应当怎样存在的价值倾向, 主体的人的尊严和个性得到充分尊重, 体现人的独立、理性、自主、自为、自由等基本特征。

二、主体性道德人格对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相适应的道德人格, 而主体性道德人格符合现代多元化社会的主流价值规范, 以主体性道德人格为基础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追根溯源, 将自古以来积淀的传统美德作为生成道德人格的重要资源传授给道德主体;将传统“仁义礼智信”的伦理价值同当今的社会公德结合起来, 促进新的道德规范的建立;将“圣人”的理想人格同当代自由、自为、理性的道德人格结合在一起, 为当代人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及其精神机制的塑造提供内在支撑和精神动力。因此, 基于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意义重大, 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培养富有自主、自为、自由精神的道德自我

大教育家康德注重自由意志的培养和受教育者个性的养成, 90 后大学生自身成长环境比较优越, 从小娇生惯养, 双重因素导致了他们的道德选择的不自由和道德意志的不坚定。一方面, 从小学开始接受的以强制灌输为主的单一德育模式, 导致了知识方法与实践应用的严重脱节, 阻碍了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另一方面, 而许多父母为保护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的“自保”教育, 使大学生难以解脱父母命令的束缚, 过于听从父母的命令, 瞻前顾后而丧失道德自我, 更加难以树立人之为人的道德尊严。

人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意识是道德人格的根本属性, 以主体性道德人格为基础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 首先重视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存在的“个体人”的道德尊严和人格尊严, 有利于增加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 将大学生内心的真善美从道德教条束缚中释放出来;在此基础上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增强独立的道德价值判断和选择辨别能力, 养成富有自主、自为、自由精神的道德自我, 成为道德选择的主人, 而非道德规范和道德义务的奴隶, 从而自觉自愿地实施亲社会行为。

(二) 形成具有导向、整合、内化功能的动力系统

人格与行为是相辅相成的, 长期的习惯化的行为形成人格, 而一个人的人格一旦形成, 便又反作用于行为。道德人格的目的在于培养道德行为, 道德人格不仅在人的性格中起着协调各个部分的核心作用, 而且引导着主体价值行为的方式、方法、立场、选择和创造。道德人格中的道德需要、道德动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构成了个体道德行为的整体动力系统, 因此, 主体性道德人格在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中发挥着价值导向、行为动力和协调整合和升华内化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特殊群体, 其主体性道德人格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 但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 有高尚的道德理想, 并且试图弥补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 但往往存在社会实践和道德体验不足的问题。面临道德选择时, 容易盲从盲信, 感性多过于理性, 道德他律多过于道德自律, 而主体性道德人格富含导向、整合、内化功能的动力系统, 有助于在实施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 建构主体性与道德感融为一体的心理结构, 促成道德需要、道德动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统一, 形成心理过程的知、情、意、行四方面不断递进上升的系统, 并通过道德反思和道德自省能力将道德体验升华为价值观层面, 将亲社会行为体验更好地内化为亲社会价值

(三) 形成包容个性、规范、合作的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一个由地位, 年龄, 兴趣, 爱好, 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5]。大学生的同辈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平等性, 具有相近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大学生之间具有较高的心理认同感和较为接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平等的基础上更容易进行交流合作, 互帮互助实施亲社会行为;二是自愿性, 自由选择和自主决策来完善道德人格, 很少带有强制性, 有利于个性和自由意志的培养和独立自主意识的提高;三是独特性, 在个体进入青春期以后, 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 甚至在在对亲社会行为的认知和决策方面远远超过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 基于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有利于形成包容个性、规范、合作的同辈群体, 将自我人格和社会人格统一起来, 从而实现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实现自我与集体的统一。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减少由个体本位主义导致的自私冷漠行为, 改善大学生的道德现状, 促进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的回归, 而且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未来社会主导价值观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途径探究

(一) 重塑道德自我, 建构由他律走向自律的道德人格结构系统

所谓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是指学生作为道德学习的主体, 利用与外部世界互动所获得的信息, 通过自我加工, 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和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 而不是通过外部力量去塑造精神世界[6]。重塑道德自我, 是个体主动地参与、创造和实践亲社会行为的过程, 是一个教育者价值引导和受教育者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 以达到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最大张扬。

建构由他律走向自律的道德人格结构系统, 主要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 横向是依据马克思的人格需要动力结构系统, 而纵向是依据科尔伯格的层次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人格学说认为: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作用下, 道德人格的形成, 是“人格需要”和“人格素质”相结合产生的动机和人格行为的结构过程, 而人格动力结构是人的一切活动和变化的内在根据和机制, 通过人格调控达到引导人的行为[7]。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提出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的横向维度, 即“人格需要——人格判断——人格行为”的系统, 这三个系统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 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在这个横向系统中, 人格需要是动机系统, 荣格认为, 人的“精神需要”而非“性需要”是更为基本的需要。在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中, 重视主体内心的道德诉求, 培养道德敏感性, 引导其道德人格需要, 将自我的个性倾向/利益取向与主流价值观和伦理规范相结合, 形成稳定的动机来源, 例如, 经常起作用的亲和动机和成就动机等;人格判断是动力系统, 帮助大学生认同和理解亲社会行为的道德意义, 并且不断地修正错误观念, 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同时认同自我的道德角色, 提高亲社会行为践行力;人格行为是行为系统, 道德人格作为一种稳定持久的正性心理状态, 将道德思想转化为道德行为, 融会贯通形成巨大的驱动力, 落实到亲社会行为培养过程中去。

依据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的三个发展层次, 即依从 (顺从) 、认同 (同化) 、信奉 (内化) , 提出道德人格在纵向维度上的建构有三个阶段, 分别是他律阶段、自律阶段、自律和他律相统一阶段。他律阶段, 即完全被动服从的阶段, 是主体缺乏对亲社会行为的理性认识, 尚未完全了解亲社会行为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 出于安全的需要而遵从道德规范和道德义务;自律阶段, 即自觉的阶段, 是主体出于对榜样的仰慕与趋同, 自觉地受他人的观点和态度的影响而主动做出亲社会行为;自律和他律相统一的阶段, 即自为的阶段, 是个体主动概括和规范道德体验, 将价值观作为个体实施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 真正重视内心深处的道德需求, 将外在道德义务转化为内在行为需要, 完成道德人格结构系统的建构。因此, 应当加强主体对亲社会行为的认同、消化、吸收, 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理性认识、上升为稳定的道德人格层次, 形成以道德需要为标准的内在调控、外在道德规范、法律义务的外在监督三者有机结合的调节手段, 实现他律和自律的统一。

(二) 共情培养:建立同辈支持鼓励与群体合作机制

大学生还尚在青春期, 某种程度上存在对老师和家长说教的逆反心理, 而更容易接受同辈群体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适应于当前开放的多元社会, 同辈群体往往有自己心目中的道德英雄, 并且亲社会行为在很多情境下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能达到的, 这往往需要借助于外界力量和多样途径,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就尤为重要。

建立同辈支持鼓励与群体合作机制, 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努力。首先, 在个体与群体、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上, 应当达到辩证统一。这里的辩证统一, 指的是在关系群体福祉、基于群体规则、符合群体约定的事务上, 进入这一群体的任何个体, 都应当遵循群体的要求, 群体也应当为个体承担保护个体免受违反群体规约行为的伤害、协助个体走出社会风险和社会灾难、提供有助于个体个性发展的环境与条件的责任, 对于非原则性的、仅关乎个体的事务予以包容和引导, 对个性和创造力予以保护和支持;其次, 应当注重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协调同步。所谓正式群体, 顾名思义, 即有正式的组织、规章、制度、管理方式和架构形式, 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和核心诉求, 如班级、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学生自治机构等, 而非正式群体则与之相反, 它们往往是自发形成的, 没有明确的组织目标, 通常是由兴趣、爱好、个性相投的、数量不定的学生形成的, 组织形式较为松散。两种群体的客观存在, 是我们在培育亲社会行为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非正式群体可能对正式群体的教育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也可能会有反作用。我们在现实生活中, 一方面要保证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良性互动, 不排斥、不打压、不封堵, 注重沟通, 力促两类群体的目标趋于一致;另一方面, 要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在发展个性、突出主体、涵养道德方面的特殊作用和显著优势, 潜移默化地传授正确的价值导向。对于非正式群体中不健康的因素, 要采用柔性手段逐步化解, 不可操之过急;最后, 加强同辈群体合作, 达成群体约定。这句话逻辑地包含了三重意蕴:一是在亲社会行为上, 依靠群体而非依靠个体去实行。这是由于,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其本身的价值和功用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以完整地发挥和实现。依靠群体实施的亲社会行为, 力量更大, 持续时间更长, 内化效果更明显。二是在同辈群体内部, 个体与个体之间既应该自发地相互扶持和帮助, 同时也应在助人行为、助人方式上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三是亲社会行为的实行最终需要落脚到一定的规约上来, 群体规约对于教化人格、遵制守常、稳定秩序的作用是巨大的。群体规约由群体自主制定, 作为亲社会行为的规范规条, 以公民道德守则和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 附之以亲社会行为实践中形成的道德共识, 从而在良好互动的基础上, 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方法, 高速而有效地实施亲社会行为。

(三) 体验式活动:回归以实践为主导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教育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指出, 德性教育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多做、反复做、直到做到。而我们的方法是讲和反复讲, 亲社会行为的知识如果从未真正应用到体验式活动中去, 可能只会记忆一时, 根本没有时间去养成道德习惯、也没有机会进行道德反思而进一步升华为亲社会价值观, 反而会适得其反。科尔伯格曾提出著名的德育模式——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 他认为德是可教的, 但不能让学生背记道德条目, 不能够用权威的影响向学生灌输道德观念。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的冲突和判断, 通过自身积极的道德思考, 把道德原则内化为自己的人生准则, 从而使学生自己不断发展或建构他们的道德观, 促进学生的道德水平向更高阶段发展[8]。以体验式活动为主导的亲社会行为教育, 就是将大学生摆在主体的地位,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扶持, 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内心的道德需求, 呼唤个体真实的道德感受, 强化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环节, 改善人格教育不到位、教学方式太死板的现状, 进一步解决知行不统一, 课堂脱离实践的困境, 解放个体被规范和责任束缚的心灵。

架构以体验式活动为主导的亲社会行为教育, 一方面必须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前提, 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德育课堂应该是学生和教师互动的课堂, 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大学生并非小学生, 已有一定的道德辨别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实践能力, 不需要再完全拘泥于课本教材, 不能培养由一个模子刻画出来的压抑个性的“木偶”。教育者应注重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突出主体参与, 加强主体感受, 优化主体接收, 使大学生的内在道德自我需要得到释放, 从而发挥个体在体验式活动过程中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例如公益服务、团体辅导、志愿者活动等, 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四个环节在实践中贯彻实施。在亲社会行为的道德训练和实践活动中, 教育者充分发挥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注重道德缺失干预、道德结果归因和道德习惯升华, 可以依据不同的角色模拟情境, 讲授具体的道德方法以及应变措施, 将道德情感转化为自身驱动力, 从而将积累的道德体验内化为稳定的亲社会价值观, 解决知行不统一的困境, 改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弱化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吴映.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现状及其与人性观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9.

[2]伍揆祁.关于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 2002 (6) :119-121.

[3]程建军, 张干.略论道德人格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完善[J].江苏高教, 2011 (2) :116-117.

[4]唐国忠.人格调控原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172.

[5]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 (第四版)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6]张巧霞, 姜丹.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缺失与回归[J].成才之路, 2010 (13) :12-13.

[7]唐国忠.人格调控原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设问能力下一篇:绿地系统优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