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精选12篇)
青少年人格社会化 篇1
一社会化与社会化主体
社会化是个人在与社会的互动中, 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 从由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个人将内化社会文化、学习角色知识, 以逐渐适应社会生活。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的人、群体和机构, 这些最重要的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主体, 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及大众媒体。
社会化是个人终身都需要不断面对的问题, 但青少年时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 在此阶段青少年将接受文化传递;形成个性、实现自我认知;具备更多的社会属性, 逐渐变为“社会人”。家庭是青少年最初接触的社会化主体, 在入学后青少年将接触到另外两个社会化主体——学校及同龄群体。
二不同社会化主体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影响
1. 学校对青少年社会人格化的影响
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的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 被视为社会化的代理人并承担为青少年传递文知识的重任。不仅要通过教授知识与技能, 帮助青少年发展为具有创造性的独立个体所具有的潜能, 更要将青少年塑造成为符合社会统一规范的社会人。
2. 同龄群体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影响
同龄群体是由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人自发组成的群体。同龄群体会向其群体成员传递个体间平等相处并建立友谊的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是从家庭和学校之类社会主体那里接受不到的。同龄群体会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规范及价值标准, 无论这些规范及价值标准是否符合社会的主流观念都会被其成员当作重要的参照。
3. 校园内同龄群体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影响
随着国民生育、抚养和教育下一代方式的改变, 青少年可以跨越家庭、学校的范围另寻同龄伙伴的机会越来越少, 因而学校中的同学就成为同龄群体的主要成员, 学校也逐渐变成了同龄群体日常聚集活动的主要场所。
青少年在校园中由同学组成的同龄群体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影响具有正反双向的影响。由于是自由组合形成的群体, 这些群体对内部成员的影响也难以被外部把握和掌控。校园内同龄群体通常会在一定程度上试探教师对其群体文化的容忍底线, 如果教师反应不力, 群体成员将会进一步试探。这些越轨行为任其发展将会形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如群体成员一起抽烟、喝酒、共同反抗教师的权威, 那些原本被教师认为是优秀的学生也会因群体的影响而参与不良的活动。
但是, 校园内同龄人群体的负面影响可以转变为正面影响。良好的学校教育氛围, 科学、有效的引导和激励会帮助青少年同龄群体焕发出阳光、向上的动力源, 帮助其成为相互激励、相互督促、学习气氛浓郁, 正向发展的青少年同龄群体。
三校园体育文化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进程的促进
1. 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内关于体育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由学校组织管理, 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余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 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植根于校园内部, 由学校主导进行组织管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有意识地增加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传递体育文化为形式, 以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学生体育情感、明确体育价值观念、树立体育理想、建立学生体育道德为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效果。
2. 校园体育文化将学校与同龄群体融合, 共同作用于青少年人格社会化
校园体育文化能够将学校和同龄群体两大社会化主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共同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影响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进程, 其主要体现于:
第一, 校园体育文化由学校主导组织管理, 提供体育运动的物质条件;制定体育运动的规章制度;宣传体育运动精神、价值和道德;规范体育运动行为。以权威者的形象出现, 其半强制性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具有强效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学会规范、科学的体育运动技能, 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使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二, 在校园内青少年因相同体育爱好会自发地形成不同的同龄群体。在这些以体育为主题组成的同龄群体中, 运动能力强、个人魅力大的青少年往往自然地会成为群体中的领导者, 领导者可以主导整个群体的文化氛围, 左右群体的发展方向, 对群体成员的人格社会化造成影响, 学校可有意识地对群体领导和成员进行引导和规范, 促进同龄群体发挥更多正面的影响。主动发掘和增强同龄群体对青少年的正向影响可以更好、更有力地促进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3. 校园体育文化理念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具有积极作用
在青少年阶段, 个体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自我角色逐渐确立, 但仍处于认同与角色混淆期, 需要其他社会化主体的引导和帮助。校园体育文化倡导的理性、公平等理念正是青少年角色扮演中需要的优秀品质, 对其人格社会化具有极大的推动力。具体表现在:
第一, 在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要不断认识和扮演新的角色。体育运动中的青少年必须认识理解进行运动的各个角色, 并为扮演某个角色而做准备, 预先感知所有比赛队员的行动和己方团队对他的期望以及完成他自身特定的行动和任务, 体育为青少年提供可量化的指标和评价, 使青少年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对自身将扮演的角色有明确、客观的认识。
第二, 体育就本质而言即是社会化的反映。对于其他制度而言, 体育本身的价值观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反映。在强调公平、合作、竞争的现代社会中, 体育能够在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形成过程中强化这些理念。维普在研究中观察到青少年从小学就已经开始关注“全力以赴”、“战胜对手”、“公平公正的比赛”等理念。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养成的勤奋、自律、冷静、合作、竞争等优良品质为其在日后更宽广的领域中取得更大的成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四结束语
社会化主体是青少年人格社会化最重要的影响者。当青少年走出家庭进入学校后, 将会受到来自学校和校内同龄群体的共同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将学校与同龄群体两大社会化主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产生合力促进其人格社会化实现健康的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秉持的公平、理性、合作、竞争等理念对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此, 建议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学校及同龄群体对青少年的复合影响角度出发, 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推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积极主动地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文化观念;有意识地引导青少年同龄群体的形成和发展。在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进程中, 努力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健康向上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郑航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83、89
[2]风笑天.青少年社会化: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评述[J].青年研究, 2005 (3) :1~8
[3]陈心想.教师要了解学生同龄群体[N].中国教师报, 2013.10.23
[4]杨德银、龚德贵.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 2001 (3) :86~87
青少年人格社会化 篇2
现实中,人们注意到很多青少年在生活中循规蹈矩,但是在网络中却是截然不同的“另类”。这表明,青少年最容易受网络双重人格的困扰,使他们的态度发生很大变化,社会化程度受到严重影响,也给个体心理健康带来障碍,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攻击倾向和反社会行为。
一、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一个人所表现的稳定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经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完成某种活动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是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是活动倾向性方面的调整,如动机、兴趣、理想、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出现本质的不同。多重人格则不同。我们可以把网络双重人格定义为“个体在网络中和现实中分别具有彼此独立、相对完整的人格,二者在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是处在剧烈的对立面”。
网络中,网民习惯于利用电子文本的方式创造出一个与现实“我”存在某些差距的网络“我”,这个虚拟的个体可能是完全不存在的,所提供的资料都是现实中无法证实的;也可能既具有某些真实个体的特点,也具有某些个体理想化编造出来的因素。个体可能在现实中积极、友好、顺应社会和有规可循的人格,但在网络中却可能是消极、攻击、反社会和杂乱无章的人格,同时它们又是相互独立,保持彼此的稳定性。
网络人格的塑造有两个基本的阶段。首先是试探与初步加工。由于网络是匿名的,每个人所讲的和所做的无法与现实中的个体建立起严密的一一对应,因此减少了对自己行为所肩负的责任,可以随心所欲地讨论所有的事情。但是,由于缺少对对方的理性理解和基本的感性信息,总是在不断的调整和修正的过程中试探对方,所以经常发生误解和错误的沟通。然后是有效塑造自己。由于网络成员已经建立起基于电子文本的信任和有效沟通。因此在自己留给对方的初始印象和想象空间的基础上对自己进行包装和加工,完善“网络我”的起码特点和性格。塑造成功与否,关键是对方是否认同网络“我”的陈述和表现,对于网络“我”表现的一致性是否予以肯定。事实上,网络交往是否可以深入下去,并不在于现实“我”的诚实度,而在于所塑造的网络“我”是否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青少年的网络双重人格主要是对网络人格的虚拟化,即凭空想象出自己所希望的、感兴趣的或者好奇的人格特质,并以此作为网络交往的基本个体特点,如同自己真的拥有这些人格一样。久而久之,这种虚拟人格固定下来,在心理上形成某种程度的分离。网络人格一旦形成,往往进入潜意识的层次,使现实人格有时也难以觉察到它的存在。如同多重人格中的后继人格一样,它总会寻找机会展示作为“另一个主体”的“真实”存在,表现出让现实人格也觉得不可思议的行为特点,并强烈抵御企图消灭它的一切努力。
二、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的原因
(一)转型期青少年发展的新问题
1. 自由与现实的冲突
社会对每个人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竞争的压力在青少年身上也体现得相当明显。升学、竞赛、职业等都令他们不由自主地产生压力感,紧迫意识、危机意识明显增强。不成熟的社会成员如青少年都有自由的天性,这些要求极大地束缚了天性的发展。在这些压力面前,他们也需要缓解和释放,但是社会和家长、学校的高要求使他们平时不敢也没有机会有所表现,就只好借助网络把自我中有些部分体验成为客体。此后,凡是那些无法为父母或其它承认接受的行为或经常受到惩罚的冲动分离出来,压抑人想象的网络“游戏”中,借此释放心理的压力。
2. 个人终极价值的虚无
在新的价值体系确立之前,需要寻找一定的价值填补已经出现的空白。青少年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追求反叛,常常有意无意地以自己的方式发现和检验外在的价值信条,但是他们缺乏分辨价值体系的内在客观标准,在多元价值冲突的时候是最容易迷失自我,从而无法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网络是多元价值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地方,因而他们选择在网络中寻找“另类”的快感。
3. 家庭功能改变,人际支持系统失去原来的效用
传统的顺向社会化已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反向社会化”,即思维活跃的青少年首先把握了最新最有效的知识技术,然后再向儿童和成人延伸。这种状况使家庭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不满足现状的青少年不得不向外界尤其是信息容量大的网络集中。而代沟的进一步扩大使青少年与家长之间的有效心理沟通逐渐减少,相反,相当一部分心理冲突来源于家庭。心理的家庭保健功能降低,渴求理解和宣泄的青少年便纷纷转向网络寻求情感支持。
(二)网络特殊的角色扮演
青少年进入网络后,其中也有一些规则即“网络公德”,如同现实的规则一样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约束。这种半假半真的状态格外得到青少年的青睐,因为在自己感兴趣的时候可以完全真实的进行,一旦自己厌倦了,也可以有时间和机会退出。事情的进展和对自己的保护完全是由自己来把握的,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网络的交际与现实的交际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现实的交际对象是既定的。因此,为了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塑造良好的“社会自我”,每个人都会有所顾忌,基本会如实地反映自己的人格状况。而网络的交际对象是模糊的,任何留下的特征都有可能是编造的。交流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发泄或者倾诉自己的苦闷,尝试网络交际的快乐以及未曾谋面的想象空间。其次,现实中的交流不太容易有时间和足够的机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掩饰,更不可能进行虚拟。因为每个实体都希望自己的交际是有效的,而且能够为自己带来一定的收益。一旦出现言行不一,就会付出一定的信誉代价,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在网络中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了。首先,现实中的个体有时间和机会以对网络中的自己进行加工和创造,可以美化和掩饰,即使是熟人之间,如果没有明显的辨析线索,也难以分辨出来;其次,对于网络的加工后果没有现实中严重,一旦加工失败,可以迅速退出而不留下任何痕迹,或者自己厌倦了网络的这个角色时,也可以让它尽快在网上消失,很难有明显的责任承担主体。因此,网络交往的个体较少地体会到现实规则的束缚,显得无所顾忌。一旦从感官系统输入表面价值遭到否定和破坏,其“忠实偏差”(即对感官输入信息的信任)可能受到道德伤害,使之很难在网络与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甚至编造更加不符合事实的“人格”来进行报复。
(三)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独特规律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正处在不平衡矛盾状态中,如由性生理发育导致的性意识萌动,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常常让他们感到痛苦而迷茫,并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建立新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用以证明自己的方式通常指向外部世界,并借用一定的媒介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中网络就是既时髦又新颖的.工具之一。
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我国现在的青春期教育还比较落后,没有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不能满足青少年的需求。因此,他们必然通过别的途径来解决心中的疑团,满足自己的好奇。大量的色情网站成为青少年光顾的场所,他们对非道德的压抑往往通过一些被自我认可的方式得以排解,有效的方式是在上网的时候通过塑造另一个“我”得以释放,为形成网络双重人格打下了伏笔。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空前高涨。在经历过以“我”来指示自己的第一次自我意识发展后,青春期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更加关注自我,并把心智加工指向了内心世界。但是,他们还没有建立自我评价的客观指标,在自我认知上容易大起大落,以偏概全,时而自卑,时而自负;在自我体验上,容易走极端;在自我设计上,总是摇摆不定。总之,自我意识还不稳定,也容易受到外界如父母、教师等人的干预。出于对自我的角色体验需要,青少年总希望获得与自己有关的新异刺激。现实中一般的角色游戏由于要受到更多现实规则的束缚,对于敢反抗、受冒险的青少年而言,还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因此,青少年便在网络中捏造一个“我”来实现自己的想象,感受新的自我体验和自我设计。
有关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理论 篇3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人格;理论
中图分类号: DF7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92-2
1 概述
青少年犯罪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重点问题,单一事件就能够在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相关部门也积极配合并协调采取措施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但是,青少年犯罪影响因素复杂,并且对社会的影响远远超出其他犯罪。探究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具体原因,找到行之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是亟须探讨的课题之一[1]。很多研究表明,在同样容易导致犯罪的环境下,不同个体是否犯罪存在很大差异[2],而人格是最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对影响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人格因素的探讨,有利于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深入了解,从而为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塑造提供可能性。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对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人格因素进行了理论探讨,有关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理论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是心理动力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艾森克的犯罪理论。
2 心理动力理论
有关犯罪的心理动力理论是较早从人格角度阐释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理论,对少年司法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心理动力理论与最初由Sigmund Freud创立的精神分析有直接的联系,尤其是与其主要概念相关,包括内部心理过程、童年经历、心理性欲发展,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防御机制等,该理论的重要前提是人类行为是由意识和无意识的影响决定的。
一般而言,犯罪是一种不正常人格结构的产物,这种不正常的人格结构是早年生活中深层未解决的早期冲突引发的结果。正是这些冲突,通过无意识精神性痛的力量,驱使人们去侵犯和攻击。因此,暴力行为被解释为解决早期冲突的一种尝试。Erik Erikson在他的著作《新的同一性维度》里把找到解决内在冲突方式作为青春期的特征,强调同一性危机的驱动力。在此背景下,青少年犯罪反映了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一个侧面,即青少年认知和社会化情绪的不成熟使他们不能够通过适当的社会途径来完成同一性任务。这种青少年犯罪的“正常化”受到Aichorn的挑战。他引入了潜伏性少年犯罪的概念,认为除非个人已有犯罪的倾向或禀赋,否则就不会产生犯罪行为。Aichorn称,困难的家庭生活和儿童早期发展性冲突是潜伏性少年和其他青少年之间差异的来源。家庭是贯穿于其他社会功能中的媒介,通过该媒介儿童能够发展使他/她平衡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个人资源,并能应对来自外部社会的压力。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平衡是复杂的动态过程,这些动态过程扭曲的不同的副产品(例如,不为人所爱的感觉,缺憾感和应受惩罚感),被认为是暴力、侵犯或特定的心理状态(例如精神病)的无意识触发器,它们最终导致暴力和侵犯。
心理动力理论已经在青少年罪犯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治疗和评估方面得以广泛应用,它对少年司法系统最显著的影响就是它的评估技术,即投射技术。可以说,人格投射技术为洞察青少年人格的深层结构,了解其犯罪轨迹的复杂性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流行的投射评估技术有主题统觉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3]。
3 社会认知理论
随着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理论应用的发展,社会认知理论对推动青少年犯罪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格是社会环境、个体认知和情感过程的交互作用的产物。这一理论的一般假设是儿童根据积极或消极的反馈来模仿他人的行为。这里的“他人”主要是指儿童接触的成年人,无论他们是真实的(例如,父母,老师,教练等)还是虚拟的(例如,在电视、电影、电子游戏等大众传播媒体中的成年人)。换句话说,孩子通过观察这些行为类型的奖惩结果,学习并遵循由真实或虚拟的角色榜样示范的行为范例。因此,如果在儿童的生活中暴力行为被很多榜样所示范,儿童就可能相信暴力和攻击行为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有奖励的。通常,儿童首先在家里开始练习暴力和攻击行为,将其指向于兄弟姐妹和其他家庭成员,并寻求父母的反馈。因此,社会学习理论的另一个一般假设是替代学习的作用——儿童学习他人的行为并且试图在模仿示范性行为中避免犯错。换句话说,儿童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并且模仿他们,模仿成功的程度,行为的获得是根据儿童自我效能感(儿童对观察和模仿能力的自我评估)的程度来调节的。替代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个方面,社会学习不仅包括观察和模仿,而且还包括经验的掌握、身体和情绪状态的自我调节,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学习,并获得他人的言语鼓励。
社会认知人格理论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最大的贡献就是重视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要求我们从人格角度阐释青少年犯罪原因时,不仅要考虑到青少年人格特点,还要考虑到社会情境,最重要地是考虑他们的认知情感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这样才能真正了解青少年以往犯罪行为的本质。
4 艾森克的犯罪理论
艾森克的犯罪理论是有关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研究的主要理论,对青少年罪犯,乃至成人罪犯的人格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艾森克于1964年提出了这一专门解释犯罪机制的人格理论,试图解释某些人不能服从社会规则的原因。他认为,存在着犯罪人格,即实施犯罪行为的一种倾向。个体间的人格在与气质相关的三个独立维度上存在差异:神经质(Neuroticism,N)、精神质(Psychoticism,P)和外倾性(Extroversion,E),犯罪青少年具有与正常青少年截然不同的犯罪人格。例如,在艾森克人格问卷的P维度上得分高的个体可能会发展出反社会行为;犯罪者也更可能是外倾者;犯罪者在N维度上的得分也会较高,表现出情绪性和非理性特征,具有强烈的反社会倾向;犯罪者一般还会在效度量表(Lie scale,L)上得分较低,因为高分表明个体在进行印象管理,低分表明个体对社会期望漠不关心,常常被解释为个体社会化很弱。后来有犯罪心理学家企图找到某种“犯罪人格”,但是大多数研究者并不关注是否存在犯罪人格,而是采纳了艾森克的基本人格特质会影响犯罪的观点,考察易于引起犯罪的人格特点[4]。
5 展望
以上主要介绍了有关青少年犯罪的三种人格理论,即心理动力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艾森克的犯罪理论。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深入揭示了人格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对科学地解释、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从任何一个特定的角度都无法解释人类一般行为和违法行为的复杂性,以上三种人格理论只是从各自的视角阐释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人格因素,而真正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少年司法日常工作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取所长,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看待青少年犯罪行为,从而理解与有效应对青少年犯罪行为。
在现时代,社会、家庭、互联网等的交互插错,使得青少年所处环境混乱而复杂,因此,单一的强调人格,或者单一的强调环境的影响,并不能真正了解到青少年的问题[5]。人格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是青少年问题的探究点,其中,家庭中父母的教养行为与日常行为习惯以及青少年同伴间的互动交往对青少年犯罪影响最大,亲子关系与同伴效应是从小开始影响孩子的一些因素,潜移默化中遗留部分问题[6]。于是,在关注青少年犯罪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影响青少年犯罪的某种人格特征本身的发生发展特点,从而有效地预防与解决青少年犯罪,为青少年的人格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 考 文 献
[1] 康树华.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界定与涵义[J].公安学刊,2000(12). [2]Romero E, Luengo M A, Sobral J. Personality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study of temperamental dimension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1, 31: 329-348.
[3] 蒋俊梅.青年罪犯的人格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5(01).
[4] 邓芸菁,窦刚,张锋.少年犯人格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0(03).
[5] 彭士华,袁伟民.青少年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青少年自立人格及其培养 篇4
随着青少年犯罪率的逐年增加, 我们不禁要问:青少年们怎么了?, 我们不愿看见马加爵和赵承熙事件一再重演, 不得不向社会呼喊:孩子应该从小培养, 青少年不能丢掉了自立。
一、什么是青少年自立人格?
在阐明青少年自立人格前, 我们先谈一下何为青少年和人格。
青少年也即青年期指个体自生理成熟到心理成熟的一段时期, 大致自青春期的开始约11~12岁, 一直到21~22岁。青春期则是个体身体发展到生理成熟阶段, 相当于小学高年级到高中的一段时期。而青少年与青春期涵义接近, 属于青年期的前半段。【2】
关于心理学中人格的定义, 比较流行的是:所谓人格, 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 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3】
夏凌翔使用《青少年学生问卷》调查显示自立人格包括灵活与独立性、责任性、主动性、人际开放四个维度.。自立人格主要包括人际自立和个人自立, 由于能力有限, 本文中主要探讨人际自立。人际自立就是能自己从事基本的人际活动;人际主动就是主动与人交往;人际责任就是对人忠、信;人际灵活就是不刻板的坚持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方式, 能够权变、现实地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以维护交往各方的需要、利益和面子;人际开放就是积极容纳他人。【4】
二、如何培养青少年的人际自立能力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人际自立能力呢?对于青少年来说主要生活范围是家庭和学校, 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 家庭教育
人一出生便有一个学校, 那就是家。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的启蒙教育, 是教育中最早也最重要的环节。研究表明, 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 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 造成儿童孤僻、性格专横。[5]家长们除了要与孩子和睦相处外, 还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培养孩子的人际自立能力。
1、让孩子“亮”起来
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父母, 父母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是孩子自信心建立的有力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这句俗语是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都有自己发光发亮的地方, 所以请家长们毫不吝啬地赞扬自己的孩子。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外界的肯定有助于减缓孩子成长中的自我冲突, 使孩子能在青春期平稳过渡, 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
2、让孩子“走”出去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迎来人生的第二次反抗期, 他们反抗家长而更愿意与同龄的伙伴一起游戏或者聊天。这一时期是培养孩子交际的重要时期。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建立和维护的。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单一, 自己也不具备创造交际环境的能力。因此家长可以有意地为孩子创造交往机会。
例如, 若几个家庭都有年龄相仿孩子, 不妨可以组织一下, 在周末地时候组织起来给孩子安排一些活动, 复习功课、一起运动、一起游戏、外出旅游等。
3、让孩子“闹”起来
让孩子“闹”起来, 是让孩子学会主动地关心他人, 主动地与他人交往, 避免在人际交往中总是被动接受。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为独生子女, 从来都是别人为他们考虑, 他们很少会主动去关心别人。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热情真诚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好感和信任。主动关心他人并非仅仅是建立友谊的方法, 来而往之, 关心别人也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关心。孩子会逐渐体会到关心别人的乐趣, 增加自身幸福感。同时这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也能使孩子的性格外向化。
4、让孩子“静”下来
青春期的孩子做事容易冲动, 和人相处时容易产生摩擦。要想有效地化解矛盾, 必须要让孩子“静”下来, 也就是要让孩子学会理性地思考问题, 要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要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 寻找自己的不足,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让孩子“静”下来, 刻意地训练自己的忍耐力, 不光能在突发情况中保持冷静地头脑, 与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更能锻炼人的韧性, 在以后的人生发展中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 学校教育
中学时期是人处于青少年的主要时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都寄予了厚望。培养孩子自立人格的形成, 学校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全方面发展,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 既让学生独立思考, 又能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如何与人合作, 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演讲能力, 组织能力。实乃“润物细无声”。
学校教育中还可以从采取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1、人人都当班干部
为了方便班主任管理班级, 开展工作, 每个班级都设有岗位不同的干部同学。设立学生干部的宗旨是是要让学生能“服务同学, 锻炼自我”。通过为班集体服务体会助人为乐的乐趣, 感受肩负的责任从而提高自己的责任心, 增强集体荣誉感。让每个同学都成为“说得起话的人”。
2、自己争当班主任
除了一些常规的班干部设定, 老师可以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设立值周班主任。由学生自己推荐, 再经过班上同学和老师的同意成为班级的值周班主任。值周班主任享有班主任同等的权利, 可以管理班级的大小事情, 若有棘手事情先和班长等班委协商, 然后报于班主任予以决定。
值周班主任比一般的班委享有更大的权利, 班级的出勤情况、卫生情况、上课听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一系列情况都要关心。通过亲身的实践达到和老师换位思考的目的。并且值周班主任能有很多机会面对全班的同学讲话, 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更会有大的进步。
3、大家推荐小老师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 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对方明白自己表达的意思, 以促进更好的交流和沟通。教师的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在于“授业解惑”。在班级中, 可以分成小组, 大家根据同学的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 推荐别人或者自己成为小组的小老师, 为同学们讲解题目。老师也可抽出一些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当老师。所谓“教学相长”, 学生在“教”的过程中就能更快地提高自己。
同学们组成的小组除了学习之外, 还要在生活上互相关心, 小老师更要担任班主任的角色, 时刻关注同学的情况, 有意外或异常事件及时向老师汇报。
4、多开展课外活动
随着教育的发展, 学校也更加注重对学生课外兴趣的培养, 但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 很多课外活动难以开展。随着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和投入, 有更多的政策和要求来鞭策学校开展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课外活动。例如, 2010年重庆各中小学将体育课由每周两节加致每周四节。各所中学几乎都在举行校园自编操比赛。学生们穿着鲜艳的衣服, 走出教室, 走向操场, 走在了阳光下, 绽放自己的青春与活力。在课外活动不光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 更有助于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学习, 让他人看到自己更多不同的长处。
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是国家教育的重心。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 是祖国的明天, 个人自立自强才能使国家自立自强。青少年自立人格的培养是这一重大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摘要:青少年自立人格的培养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为了探索如何更好地进行青少年自立人格的培养, 文章阐明了青少年自立人格的含义, 运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根据青少年特点论述了青少年自立人格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自立人格,人际自立,青少年,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玫瑾, 《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
[2]张春兴, 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3]人格[Z], http://baike.baidu.com/view/19715.htm., 2009-8-8.
[4]夏凌翔, 黄希庭, 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建构[J], 心理学报2008, 40 (5) :593~603
浅析城市青少年人格研究进展 篇5
浅析城市青少年人格研究进展
文章总结了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人格研究进展,在教育方式与人格障碍、“游戏机成瘾”的人格特征,自我价值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提出了培养和教育青少年人格的对策,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
作 者:陈瑶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7刊 名: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年,卷(期):“”(4)分类号:B844.2关键词:青少年人格 人格障碍 养育方式 自我价值感 人格教育
网络写作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 篇6
关键词:网络写作;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
中图分类号:I05;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38-02
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规模居世界首位。报告表明,截至2013年12月,我国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学生依然是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在使用行为中,交流沟通类的博客应用和论坛/BBS的使用率分别达到了53.8%和30.4%。由此可见,网络写作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正以一种迅猛的速度异军突起。
网络写作主要指用电脑在网络上即时写作,并随时将其发在某网站上的写作方式。它是随着网络的诞生而产生的,伴随着互联网与多媒体的运用与推广,文化载体的数字化与网络空间的扩张,它以异常的规模和多样化的形式迅速扩展,包括博客、个人空间、论坛/BBS、社区、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网络评论、网络文学等等,这些已成为青少年时尚的写作方式。如此庞大的写作群体,在如此新奇空间里从事这种写作,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如何引导作为大多数网民的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写作、减少非正常的网络写作对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响,成为了当前社会亟待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极有必要对网络写作的特点及其对青少年的心理、人格影响作一深入分析。
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交流的行为,是人类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与传播方式。作为凝聚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手段,写作的。写作与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是主体的自我意识的曲折的表现形式。“写作活动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表达问题,写作成品中折射着人格倾向;同时,写作活动又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实践方式。”[1]网络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新兴形式,必然地带有写作的固有特点。通过这种表现“真我”的网络媒介上的写作,我们能够深入的了解到写作主体的内心心路历程,进而关照到他的人格状况。在当前大力倡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今天,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当下,研究网络写作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就显得极具现实意义。
一、网络写作与自我意识
与传统的文学形式相比,网络写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性。在网络建构的虚拟空间里,摆脱了传统媒体编辑、审查、出版等的束缚,写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尽情地抒写,任由想象的翅膀飞翔,这就使网络写作成为一个本我“力比多”的宣泄及释放的场所。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拥有个人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82亿人,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为53.8%。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网民开通个人博客/个人空间。
网络写作从心理层面来说,仅是一种“本我”自我满足的需要,借助这种媒介创作主体自由地抒发自我情感,表达自我意识,在肆意挥洒的文学空间里建立属于自己的“角色层”。心理学家维尔伯认为,“‘角色层’是意识谱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它是处于意识中最狭窄的层面,是指人在自我内部划界,否定压抑痛苦的心理内容或层面,视它们为“非我”,踢出意识之外,称之为阴影。剩下的被自我认同的形象就是‘角色’。”[2]这样的写作,从健康人格的塑造方面来讲,不仅不能起到使创作主体消除角色与阴影之间的界限与障碍,令自我意识整合的作用;反而,会让这些既成的文本再次成为新的负面潜意识,影响创作主体的心理,从而直接影响其人格的健康。个别青少年沉溺于网上聊天,陷入虚幻的情感世界不能自拔,在自我设定的“角色”里越陷越深,这种“角色”已经演化成为现实生活的人格和行为模式,这不仅给身体带来不良后果,造成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睡眠不足、生活节奏混乱、情绪暴躁、视力下降,失去了正常青年人应有的自制力。作为青年学生,为上网逃课成为家常便饭,导致学习成绩严重下滑,跟不上正常的学习成长进度,还经常惹事生非,做出一些胡作非为的事情。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遍布各个行业,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网络虚拟社会”。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不同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不同的虚拟区域间自由流动。大家在不同的社区、论坛、邮件、聊天室上交换信息,依据自身兴趣、爱好等价值取向交换信息、宣泄情感,并结成相对稳定的虚拟群落。这与现实社会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青年人在现实社会中遇到问题或挫折,就会逃避到这种虚拟社会中去,在现实社会中无法表达的话语都能够在这种网络写作中倾诉,久而久之,导致青年人更愿意通过网络交流,表达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与现实社会中的人的这种可视性交流越来越少,甚至患上人格障碍和人际交流障碍,无法正确地面对现实社会。
另外,网络架构起来的虚拟空间在社会结构上表现为成员之间没有明显核心。这种开放性、自由性、主体的虚拟性的特点,也使得有些网络写手能够抛开现实社会的桎梏,更加得心应手地在这一高度自由的网络虚拟空间里,建构被真实社会压抑、限制的本真的“自我”。在这种写作中,创作主体达到了一种自我意识的修复和信心重塑的境界,提高了自我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感知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青少年人格培育的健康水平。
二、网络写作与情绪体验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就像顾城的诗句中说到的,在现实破碎的地方,梦汇成了海。每一次遭遇,都是一次自我的顿挫,都是个人行为动机无法满足的创伤,都会使人产生沮丧和失意的情绪。这种情绪又会作为一个心理动因左右事态的进展。为此,情绪在实践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调整情绪,让其成为一个影响事态进展的积极因素,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人格心理学认为,“人格健全者,他们敢于接受各种挑战,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坚持到底,具有应付挫折的能力。”[3]
古人云:“不愤不书”。写作,也是一种个人情绪的释放,在现实中得不到的,在写作中重新拾起。写作,可以说是创作主体的一种真实的情绪体验,或悲喜交错、哀乐参半,或酸甜苦辣、鸡毛蒜皮。台湾的网络作家蔡智恒在一次答记者问时也说到:“我通常是在情绪不太好的时候写作的,功课压力啦,生活环境啦……心情不好时,我就会写作。”创作主体都是在对现实生活有所感触的情况下的真实流露,借助网络平台这种开放空间,写手把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绪体验付诸笔端,使阅读者在读到文本之后,引起情感的共鸣,达到情绪相同,心境共鸣的状态,从而提升个人的生活阅历和丰富自我情感,培育健康人格。这是网络写作与情感体验相互提升的一个正面典范。
中国的传统文学创作,讲究的是“冷处理”,讲究对情感进行思考,是一个对引发创作动机的情感再升华的过程。而当下的网络写作,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宣泄性和游戏性,以满足一时的情感宣泄代替冷静的事理思索,以盲目的游戏性的冲动代替沉着的情感考量。青春期少男少女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心理闭锁。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告诉别人,尤其是对父母和老师过度干涉自己的事感到十分反感。闭锁的心灵好像一只密闭的容器,如果消极情绪过多地淤积在心底,心理负荷过重,就可能发生生理或心理疾病。因此,一定程度上的情绪宣泄也未尝不可,但一定要有“度”的把握。在完全虚拟自由的网络写作天地中,写手们有了情感体验,就犹如点燃的导火索,那种无法抑制的爆发的写作冲动完全掩埋了情感的过滤,不讲究任何形式的语言的肆意堆积,将网络当做了情感发泄地和文化垃圾场。这种即兴式的写作方式,写作主体放弃了情绪体验的情感过滤和理性思考,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健康人格培育和心理养成具有不良的影响,长期浸染在这种表达倾向的语言环境中,会对其社会交际和人生认知造成障碍,导致积极情绪体验和幸福感不高,从而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
当代心理学大师李中莹认为:情绪的真正来源是内心的一套信念系统,人应具有足够的情绪管理能力,做情绪的主人。当下的网络写作,应该积极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创作形式,强化对自我情绪的操控,提升对日常情感的体验深度,降低盲目的情感宣泄和肆意的游戏冲动,真正把网络写作作为一种表达本真自我的纯净空间,净化心灵,砥砺意志,最终获得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只有这样对青少年的人格健康才大有裨益。
三、网络写作与道德人格塑造
网络是把双刃剑,青少年在享受网络写作带给他们惊喜与刺激的同时,也对其社会认知、行为方式、人格培育、价值观念、心理发展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其道德人格的完善。
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认知还停留在,这是一片没有界域、自由的领地,这里没有道德的说教,没有法律的约束,可以肆无忌惮的游戏,标新立异的表达。因此,他们的写作就少了道德的约束和价值的评判,只是一味地宣泄情绪,扮演虚拟的“角色”,毫不顾忌正当的社会价值评判尺度,导致他们在自设的虚拟价值里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如个别青少年热衷于黑客、江湖伦理,以破坏性的冒险为乐趣,以挑衅刺激的语言为创新等。如果这种写作只是过度地去宣泄本能欲望及颓废情绪,而不对挫折的经历进行思考与反省,不讲究对挫折的情绪进行“冷处理”,不注重创作的积淀和构思,一旦回到真实的社会之中就会遭遇价值冲突,经常处于这种矛盾冲突较大的角色变换之中,会导致自控力削弱,自我多角色转换失控,人的自主性一旦丧失就会失去分辨真实与虚拟的能力,无法把握多重角色带来的精神和心理冲突,从而产生人格异化,甚至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青少年的道德心理发展特征体现在道德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他们这个年龄正处于半稚嫩、半成熟的时期,正处于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塑造的关键时期,因此,极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积极引导。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是自我道德内化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将道德修养作为核心价值观念,强调道德律养成。但是,基于当下网络社会的独特运行机制,很难建立完善的、全面的监控机制,因此,只有着眼于个体的自我控制,强化道德自律,才能有效地净化网络文化,还网络写作本真面目。青少年正处于道德律的形成期,只有在内在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下指导自身的网络行为,调动青少年的网络社会的主体意识,才能规范网络文化行为,陶冶网络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文学创作是展示创作主体创造性思维与情感的写作时间,但如若不加注意,就会产生人格的虚拟性、人格的封闭性、道德人格缺失、价值观模糊、心理空间封闭、网络责任感缺乏等人格异化现象。所以,在网络写作中,要引导青少年强化道德自律,在内在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下指导自身的网络行为,履行道德责任,规范道德行为,才能有效地提高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张韬:《理工大风流往事》,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梁沛好:《意识谱与写作治疗》,《写作》,2006年第9期。
浅析虚拟生存与青少年人格塑造 篇7
关键词:虚拟生存,青少年,人格塑造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生产工具作为中介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紧密的结合起来。生产工具作为人类活动的现实根据,标志着人类及其认识能力的发展程度。传统的生产工具扩大了人的体能,从而使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地扩展人化的现实世界范围。随着网络的出现及其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则通过扩大和延伸人的智能使人类在扩展人化现实世界的基础上,超越有限的时空进入人化的虚拟世界。
一、人格与虚拟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一个人所表现的稳定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经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在人格概念中,有一种特殊的人格———虚拟人格。虚拟人格是指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刻意或无意形成的一种精神面貌或虚拟形象,从而能够维护一定的虚拟社区地位,并获得一定的虚拟社区评价。虚拟人格的塑造现象,将带来惊人的后果,既有好也有坏的一面。例如,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匿名讨论个人问题,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搜集难以启齿以敏感性话题的信息。这时,由于身份的虚拟性及人格的伪装性,没人知道他们是谁;此时男人可以男扮女装,小孩可以假扮成年人等等。
二、人格与虚拟人格的差异
网络社会的出现,使人类在现实和虚拟的区分中变得不那么清晰,人类抛离了以往既存社会生活秩序的轨道,在虚拟与现实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活世界中来回地转换着自己的角色,由此造成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人格定位的差异、矛盾和冲突,人们由此陷于一种虚实难辨、模棱两可的人格尴尬境地。虚拟人格与人格的最大差异在于人所展现人格存在的背景不同,在对比中能发现虚拟人格的特点所在。
1. 人格的现实性
人格是在现实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们在一种有监督的体制和传统文化习惯下进行的,人们的行为受到社会和其他各方面的约束。现实的交际对象是既定的,因此,为了不给对方留下坏印象,塑造良好的“社会自我”,每个人都会对自我真实人格的表现有所顾忌,基本会如实地反映自己的人格状况。现实中的交流不太容易有时间和足够的机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掩饰,更不可能进行虚拟。现实中的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交际是真实有效的,而且可以为自己带来一定的利益。如果言行不一,人们就会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一定的信誉代价,承担相应的责任与后果。
2. 虚拟人格的随意性
虚拟世界中的个体有时间和机会对网络中的自我人格进行加工和创造,可以美化和掩饰。而且网络的虚拟加工后果也没有现实中严重,一旦人格加工失败,可以迅速离开而不留下任何痕迹,如果自己厌倦了虚拟的这个人格时,也可以让它尽快在网上消失,很难有明显的责任承担主体。因此,网络交往的个体较少地体会到网络法规的束缚,使他们的网络行为与虚拟人格表现无所顾忌,有时这些人可能会编造更加不符合事实的人格做出更加恶劣的行为。
3. 虚拟人格的不确定性
网络的交际与现实的交际有很大的不同。网络的交际对象是模糊的,任何留下的特征都有可能是编造的。网络交流有时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性,发泄、倾诉自己的苦闷,尝试网络交际的快乐和未曾谋面的想象空间。因此,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
4. 虚拟人格的多重性
青少年的虚拟多重人格主要是对网络人格的虚拟化,即把自己打造成为想象的形象、装扮感兴趣的或好奇的人格特质,并以此作为网络交往的基本个体特点,就好像自己真的拥有这些人格一样。长久的扮演后,这种虚拟人格被固定了下来,在心理上形成某种程度的分离。也就是说这个人进入互联网后,他的虚拟人格就会不自觉的展现出来,此时人格开始进入潜意识的层次,使自己有时也难以觉察到虚拟人格的存在,虚拟人格有时甚至表现出让现实人格也觉得不可思议的行为特点。
三、虚拟生存影响青少年健全人格塑造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虚拟与现实以及相应的两种生活世界仍需进行充分的磨合,而且虚拟现实进入人们实际生活的时间还比较短,人们对网络社会的了解和理解还不够深入,在这种情况下,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必然要反映出来,从而构成了青少年网络主体异化的根源。
1. 虚拟生存是青少年人格异化的前提条件
网络世界是人们拓展的另一生存空间,网络交往作为一种信息符号的交流,具有“虚拟性”和“数字化”的特点。因为做事的环境不会受到现实的监督、做事的结果也不会遭到现实性的惩罚,有些人在虚拟外壳的掩盖下,打着自由的旗号去做自己在现实中不敢触及的事情,有的人甚至俨然变成另外一个人。这种“异化”的行为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社会的正常秩序。有人说,虚拟的网络其中蕴涵着“草根文化”,许多人能够抒发现实中无法释怀的压力,表达各种超前的观点。然而,网络虚拟生存同现实世界是有着巨大的差异的。尽管人处在一种虚拟的世界之中,但这种虚拟并非虚无,而仅是情感的另外一种存在方式。虚拟背后的支撑主体仍然是现实中的人,所以在虚拟世界需要有伦理道德和健康的人格去约束主体的行为。由于网络虚拟并不是实体性的构成,只具有的实在性的功能,它不像现实生活中那样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理实体和空间位置。所以,网络交往方式所受到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比较困难,在这种宽泛的行为之下,人们无法直接判定网络交往方式是否合乎传统的道德规范。从某个角度说,网络行为超越了物理空间的约束范围,容易使人产生异化。
2. 虚拟生存创造“网络超人”
有人曾经指出:“理解虚拟现实的最好途径是从自己的想象力开始。这一想象的世界就是虚拟现实,它不是真实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虚拟现实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与虚拟世界沟通的桥梁”,尽管虚拟的网络社会能够为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从而构成信息网络时代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毕竟不能完全取代现实,因为人们对物质、能量以及感知和情感等方面的需求还是要回到现实的生活世界才能得到最直接的满足。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生存功能最优方面无外乎超越现实的创造性,虚拟的世界里获得成功的机会远远高于现实生活,个人可以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和广泛的人格认可。在这个虚拟生存的世界里人们可以借助于数字化的信息符号,把现实中的不可能性,变成虚拟空间可以反复再现的可能性,比如网民在虚拟游戏中利用电子文本的方式创造出一个比现实“我”强大数倍、存在巨大差距的网络“我”。当个体在网络中拥有极大的权利和满足感的同时,就会达到了一种自我膨胀的状态,即人同自己的本质相异化。一个人可能在现实中积极、友好、顺应社会和有规可循的人,在网络中却可能是消极、攻击、反社会、暴力和杂乱无章的。
3. 虚拟生存弱化了人的本质而夸大了其另类人格
科学的发展似乎总是以人的某一部分的丧失为代价。当网络成为人们获取资源的最重要的渠道时,人类就开始面临主体性的被控制与奴役。如今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人的生存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到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娱乐等日常生活领域。网络似乎成为控制一切的决定力量,在“无网不胜”,一网打尽天下的叫嚣中,人们在尽情享受网络带来的物质殷实、信息丰富、交往便利之余,也深刻体会到情感危机、道德滑坡,以及对技术的盲从与崇拜导致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漠视,人的本质渐渐被虚拟的世界弱化了。
多人联网进行的网络游戏盛行的内在原因,也同网络人格有关。在现实中,人们没有机会尽情地攻击他人,而制作精良的网络游戏使人仿佛置身于真正的战场,以其眼花缭乱的场景、动人心魄的节奏与不可预知的结果吸引着人们废寝忘食,也吞噬着人们的时间和金钱。这种角色游戏在满足人们宣泄的同时,也会造成人们的精神与心理的病态。一个网络中打打杀杀、尽情攻击的孩子,也会在现实中采取暴力形式解决冲突。“在美国校园中,学生枪杀案时有发生,事后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在射击事件的过程中保持着惊人的冷静与冷酷,原因竟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在网络游戏扮演枪手的身份。虚拟世界中的暴力实习培养了他们的冷漠。这种敌我双方非面对面的攻击,使人很容易将残酷的战争当成一场游戏,而且是他们平日做惯了的一种游戏,虚拟与现实就已经没有绝对的界线了”。
参考文献
[1]花跃奎.网络时代需要加强网络伦理建设[J].前进, 2002, (2) .
[2]陈万求.网络伦理难题和网络道德建设[J].科技与社会, 2002, (4) .
[3]李超元.凝视虚拟世界网络的文化价值[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07.
[4]周燕.从当前大学生公民道德的现状思考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3, (10) .
[5]李绍平, 宋健辉.论网络伦理的发展与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6) .
[6]廉秀君.论网络伦理建设的基本内容[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传统文化与青少年人格培育 篇8
一
对于人格的界定, 各学科都有不同的诠释。本文主要从个人的道德品质的视角探讨人格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历经漫长的纷争, 在进行了大量的跨文化人格测量与研究之后, 对人格
与文化的关系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 (1) 人格受遗传和环境的双
重作用, 其中文化是环境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既存在独立于文化的人格基本倾向, 又存在文化影响的特殊性。目前, 麦克雷 (Mc Crae) 和卡斯托 (Casto) 在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人格系统表征模型, 整合了文化与人格因素, 能较好的解释两者关系。该模型如下图所示:
这一模型强调了人格基本倾向与人格特征适应之间的区别。前者指个体以生物性为基础的心理特征和内在潜力, 后者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现实, 在最宽泛的水平上它指文化。也就是说生物遗传特性决定人格的基本倾向, 而社会文化影响人格的适应特征。这好比儿童的语言学习能力是一种普遍的基本倾向, 但学会何种语言却是一个特征适应, 它完全取决于文化环境。文化使人们分享着未言明的假设、规范、价值观、习俗等要素, 影响着人格的形成和表现方式, 使人格染上独特的文化色彩。因此, 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看, 所谓人格, 就是一定社会文化赋予的思想、性格和行为。它内省为精神素质如正义感、是非感、审美感、羞耻感、罪恶感以及认知、情绪诸如此类的心理, 伟大与崇高、鄙俗与渺小等的价值判断等, 外显于行为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格主要是由文化塑造的”。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在于一定的文化造就一定的人格。社会文化是造就人格的伟大力量。文化对人的心理、品德、性格的教化是最深层次的社会化, 是化里化外的彻底社会化。人只有在心态上接受了社会文化的教化, 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正如马克思所讲, “人格脱离了人, 自然就是一个抽象, 但是人也只有在自己的类存在中, 只有作为人们, 才能是人格的现实的理念”。[4]各民族因文化的差异, 在人格塑造上必然打上民族特色的烙印, 赋予人格以民族性和历史和文化个性。例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和历史个性就是“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正是这样的传统文化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同样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可能许多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思想、心理、性格和行为已不再适合于现代生活, 但是每个人都在一定的传统文化环境中生存, 从生下来就开始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并按照这种文化的教化建立起应有的行为规范,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国民性格的那深厚博大的民族性格是决不会失去的。即便是在现代化的今天, 新型人格无疑会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气质。
二
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文化, 在人格的培育中是怎样做的呢?
一、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 极力培育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传统文化一贯强调为国家、为社会的奉献精神, 无论是《诗经》中的“夙夜在公”, 贾谊《治安策》中的“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还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已, 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显示了为国家、为民族、为集体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有助于培育人“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与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经世济民”的奉献精神, 要求人们将个人的利益同社会群体的利益相统一, 从而凝聚起了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信念。
二、以“仁爱”为最高道德原则, 注重仁爱意识的培育。“仁”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 讲的就是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 “仁”即“爱人”, “仁者爱人”, 仁者必须有爱人的意识和情怀。成“仁”, 就要“推己及人”, 就是先爱自己的家人, 然后推而广之, 爱他人, 关心他人, 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和谐氛围, 最终构建一个理想社会。孔子还提出“忠恕”之道。“忠”即诚心诚意地对待他人, 做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恕”即宽容、包容, 即“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就是让人们以仁爱之心和睦相处, 最终达成身与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强调以义为先, 重视对人的正义品格的塑造。
传统文化强调“义”, “义”是评价个体行为重要的价值标准, 是正义的象征。“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孟子更用“君子犯义”和“小人犯刑”将两者区别开, 对君子只实施道德上的谴责, 对“小人”则大刑相加。“以义为先”就是教导人们当个体利益与“义”发生冲突时, 应以“义”为重, 不能因个人利益而放弃“义”, 要重大义, 重公利, 坚持原则, 在利益面前也不扭曲自己的人格。在正义与生命之间, 人更应该选择正义。“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也。”通过这些理论塑造人的正义品格。
四、注重人的诚信品格的培养。
“诚, 信也;信, 诚也”。其基本涵义是诚实无欺, 信守诺言, 言行相符, 表里如一, 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诚信是立人之本。孔子曰:“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诚”多指“内诚于心”, 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朱熹认为:“诚者, 真实无妄之谓。”“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 反对欺诈、虚伪。“信”则偏重“外信于人”。《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 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信”的基本内涵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信”是交友的重要原则, 只有“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才能达到“朋友信之”。诚信又是为政之法。《左转》云:“信, 国之宝也。”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 宁肯“去兵”、“去食”, 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因为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也是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要素。
五、注重自我反省意识的培育。
孔子说“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荀子也提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孟子则主张“反求诸己”、“反身而诚”, 反省的最高境界是“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下》) 。《中庸》倡导的“慎独”, 朱熹提出的“常戒慎”等, 都反映了在人格培养中, 传统文化重视以高尚道德品质为参照, 要求人们“修己”、“克己”, 不断地自我反省, 提高自己, 追求高尚人格。
六、强调积极进取, 培育自强不息精神。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天 (即自然) 的运动刚劲强健, 与此相应, 君子处世, 也应力求进步, 发奋图强, 永不停息。有志向的人会遇到许多困难, 故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弗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古人十分重视对人的意志品质的磨砺, 让人始终能够保持努力进取、奋发向上的积极状态。 (《孟子·告子下》) 荀子说:“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劝学》) 成功需要坚定的意志品质, 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行动。
三
当前汲取传统文化中人格塑造理论的精华, 对于青少年人格培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一、汲取传统文化精华, 加强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传统文化把个人的价值同国家民族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 具有很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盛世开太平”, 以天下为己任, 以行道成仁为人生目标, 成为志士仁人最高的人生追求。当代青少年人格的培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大力发扬“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精神, 加强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增强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意识, 使他们胸怀天下, 勇于担当,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使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更健全、更完善。
二、继承和发扬以义制利精神, 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传统文化要求人们以义制利, 其本质就是让人们正确处理道德与物质等利益之间的关系。当前人们的价值判断呈现多元化趋势, 青少年亦然, 他们勇于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但这也容易诱发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思想, 导致青少年人生价值取向功利化, 社会责任感不强, 缺乏人生信仰, 重利轻义等不良倾向。因此继承和发扬以义制利精神,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增强社会正义感, 正确看待物质利益, 对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 完善人格, 实现自我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扬仁爱精神, 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 就是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乐观、善待他人, 最终达到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现代社会, 人们承受着来自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压力, 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 解决好这些关系, 为自己在社会上找到准确的定位, 进而达到身心和谐、人际和谐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包括青少年必须面对的问题。借鉴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 培养当代青少年的仁爱意识, 让他们学会善待自己, 善待他人, 关心他人, 克服狭隘自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趋向, 培育他们善待生命、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等意识, 对于促进当代青少年道德品质与人格完善, 身心健康发展, 适应发展和谐社会的诉求等方面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四、继承和发扬严于律己精神, 提高青少年的自我反省意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都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面对多元化的选择, 当代青少年能积极追求自我, 实现自我。但由于青少年自身学识、经验相对不足, 面对多元化的选择时, 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 或在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时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从而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严于律己精神和自我反省意识, 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严格要求自己, 反省自己, 不断发展优良道德品质和健全完善人格。
五、坚持诚信品格的培育, 促进青少年的道德完善和全面发展。传统文化把诚信看作是一个人达到理想人格的基本道德标准和事业有所成的前提条件之一。现代社会, 诚实信用原则, 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 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行为准则, 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因此要帮助青少年培养诚信观, 让诚信成为他们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让他们在学业、人际交往和未来的工作中, 都坦诚相待, 言出必行, 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用的人。
六、培育自强不息精神, 激励青少年自觉成才。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过程的始终。如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 要想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培育青少年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创新精神, 以及为民族、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建功立业的奉献精神, 让他们在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健全完善人格, 使自己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蒋京川:《文化与人格研究: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向》, 《文化研究》, 2006, (2) 23-26。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8.376。
[3]韩庆祥:《哲学的现代形态——人学》,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6.325。
青少年人格社会化 篇9
一、网络信息时代下青少年道德人格存在的现象
1. 网络信息时代下青少年道德困惑的表现
道德评价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矛盾是造成人们在道德评价过程中困惑的内在原因。[1]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时间下,道德评价的标准必须是确定的,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在网络信息环境中,表面上没有现实生活中等级身份的差别,青少年对待善恶的评价也会有所差别,网络对青少年带来的道德评价的困惑有着混乱性、无序性、无标准性。现实与虚拟网络的对比,会使青少年产生道德价值的误解与困惑,他们无法断定某事物是否具有道德价值意义,无法产生正确的道德价值目标作为引导。同时,青少年对网络运用不当会使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弱化青少年的真实人际交往情感,容易对网络上不认识的人产生信任,在行为方式上容易产生对他人不良行为的模仿。
2. 网络信息时代下青少年道德冲突的表现
长期以来,造成我国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普遍利用虚拟道德教育情境进行道德教育,而不能引发学生真实的道德冲突是最重要的原因。[2]网络环境就是一个虚拟的环境,青少年现实群体交往中往往是根据教师和家长所灌输的传统价值观及传统道德观,与网络虚拟环境的对比,青少年会倾向于选择自己的身份角色,塑造与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格形象。青少年作为道德主体在众多的道德原则矛盾之间进行选择,如今网络上出现了有些青少年虐待各种小动物的事件,其实他们只为寻求刺激,都说明了这些青少年丧失传统道德观中最基本的价值。这说明有些青少年对网络上流传的负面信息盲目追求,不能做出基本的道德判断与选择。
3. 网络信息时代下青少年道德失范的表现
联合国禁毒和预防犯罪办公室编发的材料显示,世界各国青少年利用网络犯罪有蔓延的趋势。[3]这一材料明显指出青少年利用网络犯罪的严重性,而这一犯法行为却被部分青少年所推崇、效仿,说明部分青少年的道德追求出现了偏差。同时,青少年道德失范现象还表现为对道德知识的侵权行为,部分青少年为了朋友情义拉帮结派,利用互联网散发各种损害他人声誉、利益的不良信息,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
二、网络信息时代下塑造青少年良好道德人格的几点对策
1. 网络道德教育要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凝聚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对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青少年在社会转型期更加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力的引导,使他们在网络世界中求真、求实,理性面对网络信息,以积极向上、充满责任心的态度对待。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贯穿到网络道德建设中,积极净化网络环境,打击不良网络信息传播,克服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产生的道德困惑,积极引导青少年辨别网络信息,明确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追求。
2. 加强学校网络德育建设
学校作为青少年生活的场所之一,在教育青少年学生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学校要以网络环境为背景,在德育方面加强对青少年良好道德的塑造。第一 ,学校在德 育课程内 容体系上,应当结合当前网络热门话题引出的思考,引入人道主义的精神,教育青少年在运用网络时要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发挥青少年在网络上的道德能力。第二,学校要正确选择德育方法。“好的德育内容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才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进而转化为他们的人生准则。”学校要平等对待青少年,以理性的态度对待青少年上网,积极引导青少年上网,教育青少年如何思考网络信息,充分信任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氛围。因此,塑造良好的青少年道德人格需要学校更加注重网络德育的建设。第三,教师要正确对待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差异。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在层次上是有差异的,教师不应只关注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平等对待,要时常加入网络的道德因素,让学生积极遵循道德底线,树立崇高的道德境界。教师要让青少年把学习的理论与网络实践密切结合,通过网络平台的实践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认识,不断反馈,丰富道德情感,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3. 家长要积极把握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应用
现在网络几乎遍及每一个家庭,青少年接触网络更加方便,如果家长对青少年上网状况不积极重视,将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及良好道德人格的养成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要控制青少年上网的时间,采取聊天的方式听取青少年上网的情况,制订青少年上网的目标,可以听取青少年对一些网上热点话题的观点,及时沟通并加以引导。同时,家长可以对青少年上网时提出的一些道德困惑给予积极的解答,加深情感交流,并积极发现网络信息对青少年产生的道德危机,及时对青少年加以疏导,不要被异化思想所同化。
4. 青少年要在网络世界中保持道德自律、道德自省
青少年时期是良好道德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客观要求是青少年以正确的时间及正确地点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主观要求是青少年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时把握自主意识,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马克思说: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人类的自律意识在道德人格的塑造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形成需要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追求等方面不断自我实践、自我反省和自我改造。所以,青少年在运用网络信息时,要具有自律意识,积极发挥人格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不良信息所迷惑,要学会独立思考网络信息,积极与他人交流,做到知行统一,时刻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提高道德境界,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摘要:本文以现代网络信息发展为背景,探讨青少年道德困惑、道德冲突及道德失范现象,分析网络信息对当代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追求以及道德行为的影响,提出网络盛行的当下社会、学校、家庭及青少年自身“四合一”对青少年良好道德人格塑造的几点建议。
青少年人格社会化 篇10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 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4年苏州大学考点参加体育加试的高三年级考生50名,以及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张家港高级中学的高三学生30名。
1 . 2 研究方法
1. 2. 1 问卷调查法
通过阅读有关文献资料,依据有关心理学科和体育学科的理论及方法,选定了五大人格调查问卷。问卷采用独立个体测试,选项答案有特别提醒,当场及时收卷。
1. 2. 2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通过五大人格因素得分转换表进行转换统计,采用SPSS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 . 1 体育锻炼对培养人的认知能力和智力的影响
各种项目的体育运动有一共同点,即要求运动参与者既要对外界器物做出迅速准确的感知和判断,又要迅速调整自己身体的运动轨迹,确保较准确完成整个技能动作。这样长期的锻炼对人体肌肉运动本体感觉、视觉能力、中枢运动神经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人的反应能力提高了,思维随之会变得灵活。如通过参加体操类项目,则能充分发展青少年对美的认知能力以及对动作的创造力。又譬如棋类等运动项目能充分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预判能力。由此可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青少年的思维、记忆、注意度、创造性得到提高。
2 . 2 体育锻炼对培养人的情感的影响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焦虑和压抑等情绪反映,学生因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映。据最新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情商,而智商仅占据20%。依据以上的数据,得出以下结论:青少年学习效果的优劣,其情感状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直接而又强烈,不管是在校园外的社会体育活动中,还是在体育课上,又或者是在有竞争的学校运动会上,都会有成功者与失败者,欢乐者和忧伤者,同时人的情感表现也相互交织与感染,融合在一起,这样既可以转移失败者不愉快的心理和行为,也可以使胜利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刺激,有利于人的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积极发展。
2 . 3 体育锻炼对培养人的意志品质的影响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遇到困难就会退缩,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能磨练人的意志品质,因为体育项目一般都具有紧张、劳累、对抗性等特点。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生理和心理困难(如受伤、恐惧、疲劳等),参与者经过长期反复的刺激,意志力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2 . 4 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紧密的联系,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身体是相互作用的,两者是交织在一起的,互相影响。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1]。在青少年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焦虑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消除这些心理疾病。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自信心的培养也是起积极作用的,锻炼者通过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既可以愉悦身心,又可以找到自身的优点,从而舒缓紧张的生活状态。
2 . 5 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全面发展
青少年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整个活动中会促使人学会竞争,懂得表现自己的才能与实力;体育运动也会促使人学会合作,懂得相互配合,深刻体会团队意识,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去取得成功。
体育锻炼能发展人多方面的能力:协调能力、操作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应急能力等[2]。体育运动为人与人的接触创造了一种融洽的氛围,通过与不同的人接触,可以使自身忘却忧愁和烦闷,使自己能感觉到自身的存在感。人们在体育活动中还应该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尊重对手和队友,尊重仲裁者,这些观念如果迁移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则能有效的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使人的个性日趋完善。
体育锻炼还能磨练人的个性,能使人变的活泼、自信、刚强、乐观。人们通过体育运动的各种项目不同运动方式进行不同的锻炼,并在其中学会控制自己的需要与性格,学会延缓需要的满足,学会解决动机斗争的矛盾,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倾向性更趋于成熟。
2.5.1 体育锻炼对社交性培养的分析
从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社交性得分高出1.28。人的身体与心理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人的心理与周围的环境与周围的人也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例如在篮球、足球、排球、拔河、集体舞蹈以及接力跑等校园集体项目中,体育锻炼则为青少年学生创设了一个适宜的集体活动空间,在这些活动中,需要青少年学生与周围的参与者进行沟通交流,以及青少年学生与周围的环境能充分的交融在一起,从而促进主体对环境的适应、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使人达到身心健康。
2.5.2 体育锻炼对开放性培养的分析
从表1、表2中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开放性得分高出0.96,参加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个性的展示,知识经济的社会,尤其强调独具特色的、个性化的知识创新。体育运动恰恰为人创造了一个宽松和健康的舞台。人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无拘无束的自主环境中磨练个性。
2.5.3 体育锻炼对利他性和道德感培养的分析
从表1、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利他性得分高3.32,道德感得分高出2.42。利他性与道德品质两者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校园体育活动多是集体活动,运动项目的发展主要以竞赛和趣味性游戏等形式进行,在整个活动过程青少年学生都需要遵守制定的规则,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更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在这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中,既能保证运动项目本身的顺利开展,又能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
2.5.4 体育锻炼对适应性培养的分析
从表1、表2数据可以得出,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适应性得分低了2.24,但是这并不是说体育对培养适应性没有帮助,因为竞技运动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很强,训练者要达到某一训练水平就必须长期在固定环境下进行单调而枯燥的训练,这样难以提高训练者的自主性、探索性以及社会化。我国现在社会的体育内容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如要改变这一现象,要进一步完善现在的体育项目,改变以往的体育教学手段,在教授技术技能的过程中,淡化学生对技术动作的高要求,将所学的技术动作游戏化、社会化,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3 结语
青少年人格社会化 篇11
关键词:古典诗文 青少年 人格教育 语文教材
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个性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除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文反映了诗人的高尚人格,人文精神丰富、文化内涵深厚。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好诗文的艺术形式,并将古典诗文与当今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文的鉴赏能力,启迪学生的人文智慧,完善学生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从而对青少年的人格教育产生积极作用。
一、古典诗文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人格培养至关重要,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我国历来重视人格教育,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以诗文为教材的传统历代传承,中国诗学传统承载着世代传扬的东方文化,滋润着历代学子的精神生活。古典诗文经典是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其中大量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佳作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素质培养资源,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积淀,是民族气节、民族情感、民族礼仪和民族道德品质、思维习惯的总和。深刻的思想、广阔的胸襟、诚实的品质、忠贞的信念以及操守、格调、情怀等,不但符合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价值取向,对推动当代社会文明进步、促进国民教育发展创新也有重要意义。
二、在古典诗文中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
受时代环境影响,当代青少年在人格养成过程中,容易习染轻靡、颓废等不正之风,无法形成健康上进、积极奋斗的人生观,把精力浪费在沉溺于网络游戏、斗殴、酗酒甚至吸毒、犯罪之上。应建设清新、刚健、高尚的文化以唤起青少年正向情感。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古典诗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格上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目标,养成健全、优良的心理素质,具备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笔者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语文教材第四版、第五版中的古典诗文篇目入手,结合教学实践,就青少年人格教育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树立使命感与责任心,激发爱国热情
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是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的首要内容。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广开渠道、多角度、多方面引导学生,以课本中的正面人物形象作为示范,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在领悟艺术真谛和人生要义的过程中塑造健康的人格,而非仅仅遵循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机械地分析解剖作品,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如第五版上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中蔺相如所表现出来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全大局、胸襟开阔让人难以忘怀。教师在分析蔺相如形象时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舍生取义。他自告奋勇,送璧到秦,巧妙地完璧归赵,且冒着头颅与和氏璧“俱碎于柱”和“就汤镬”的危险,义正词严地廷斥秦王。二是自强不息。他在渑池会上威逼秦王,斥退秦臣,同秦国君臣针锋相对,体现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是有仁爱之心。在本国内部顾全大局、不计私怨,对廉颇的欺辱一再忍让,终于感动廉颇,两人“卒相与欢”共同对敌,体现了“成人之道”。蔺相如临危受命,不顾个人安危,把生死置之度外,面对强大的秦国与横暴的秦王勇敢地进行斗争,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人格教育最为生动感人的素材。
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坦诚开阔的胸襟
在许多中国古典诗文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诗人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唐代诗歌大多数积极向上、激进健康。李白是唐代诗人中最富有想象力、不畏挫折的人格美的代表。儒家的入世思想使他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道家的出世思想成就了他崇尚自然和豪放不羁的性格。第五版上册《行路难》是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著名诗篇,抒发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坎坷后的无限感慨,表达了其积极的人生态度。尽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现实和理想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但诗人仍执著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突出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学生可以在《行路难》的阔大气势里,领略到诗人尽管备受排挤,却始终以满腔热情地去拥抱整个世界的旷达性格和进取精神。让学生结合诗人坎坷的一生,领略人世的风风雨雨,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挫折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情感结构。
3.挖掘审美因素,熔铸审美人格
审美要素是人格力量的必有之义,人格要素中理应包括审美要素。古典诗文中审美要素客观存在不容置疑,下面主要从审美角度对这个问题予以阐述。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多方面的,韵律美、情感美、意象美、自然美……诗文中体现出的美感对学生人格中审美力量的构塑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只有在诗文鉴赏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和审美力,才能逐步形成个人的人格审美结构,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因此,进行审美教育的目的是要熔铸学生健全的审美人格。
第五版上册苏轼豪放词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古今,雄浑苍凉,气势磅礴,昂扬激越,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哲理于一体,给人以动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把学生带到那如画的江山,引向那久远的回忆,去感受沧桑的历史,去探寻人生的意义,从而受到深刻的启迪和陶冶。又如第四版下册白居易《琵琶行》采用多变的比喻手法淋漓尽致地描写出虚无缥缈、过耳即逝的无形音乐的境界。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欣赏、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运用想象去进行再创造,再现诗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生活图景,把外在的语言通过想象、感受转换为内心形象,深入到诗歌意境中,去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被选入教材的古典诗文作品皆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思想和精神财富。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发掘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使学生通过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底蕴、陶冶心灵情感、完善道德操守。
总之,在古典诗文人格教育中,教育者应力求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让青少年学生在追求和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中,以使命感和责任心作为原动力,以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作为保障,用浩然正气涤荡心胸,从而铸造自己刚健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张相乐,彭先桃.论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3).
[4]韦志成.语文学科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视华新.素质教育文库·人格系列[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青少年人格社会化 篇12
一、调研方式及结果
(一) 调研方式
1. 调研对象
对烟台市芝罘区人民检察院自2011年6月份至2013年6月份期间受理的年龄在16周岁到25周岁之间的201名犯罪青少年, 按照不同的犯罪类型, 分层随机抽取100名作为研究对象, 回收有效答卷100份。
2. 调查工具
采用基本情况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MBU) , 其中EPQ调查问卷采用的是龚耀先修订的成人版问卷, 测试结果包含了精神质 (P) 、内外向 (E) 、神经质 (N) 和掩饰性 (L) 四个分量表;EMBU评价量表包含6个父亲教养方式因子和5个母亲教养方式因子。
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法, 在被测试青少年及其家长同意的情况下, 按照统一要求不记名测试, 所有的调查对象均独立完成。
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将犯罪青少年与全国常模的人格特征采用单样本t检验, 研究家庭教养方式与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的关系。
(二) 调研结果
1. 基本情况
100名调查对象中, 男性89人, 女性11人, 文化程度中学/中专占84%, 农村户口占79%, 单亲家庭占16%, 与父母两地分居的占5%, 父母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占71%。
2. 犯罪青少年与全国常模各分量数值对比
将被调查青少年的测试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 显示在精神质、外倾性、神经质三个人格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而掩饰性得分显著低于常模。
3. 人格问卷EPQ与家庭教养方式EMBU评价量表的分析
对比EMBU量表中的十一个因子与EPQ的四个维度分别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 神经质与家庭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惩罚严厉、过多干涉过多保护、拒绝否认呈正相关;掩饰性与父母惩罚严厉和母亲拒绝否认呈负相关。
二、原因分析
通过上述调研, 与全国常模相比, 犯罪青少年人格维度中的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偏高, 而掩饰性得分较低。总体表现为人格外向, 情绪不稳定, 对刺激、冒险具有强烈情绪反应, 易冲动;缺乏同情心, 与人友好相处困难, 倔强、固执、喜欢挑衅, 具有攻击性且不计后果。造成青少年上述异常性格特征是多方面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家庭因素往往成为其中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
一是家庭环境和家庭结构客观影响青少年情感状态。调研显示, 单亲家庭、父母分居、有家庭暴力或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的犯罪青少年占35%, 他们从小生活在一个缺少父母关爱和适宜家庭教育的环境中。从最初的孤独、不安全感, 发展到冷漠自闭、无心学业, 进而恃强凌弱、打架斗殴最终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二是家庭教养方式受父母文化程度的制约。调研中, 犯罪青少年父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1%。这些父母多采取拒绝惩罚或过分溺爱两个极端的家庭教养方式, 给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一方面拒绝惩罚放弃了与子女交流的机会, 无法满足子女精神和情感的需求;另一方面过分溺爱不断满足子女的物质需要, 滋长了子女好逸恶劳的生活态度。这使青少年处于放纵自己行为却无法排解内心压力、享受父母溺爱却无法体会温情关爱的多重矛盾中, 继而产生了心理偏差。
三是情感缺失、异位, 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教养中最重要的是以恰当的方式与子女进行情感沟通, 而被调查犯罪青少年的家庭情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 家庭情感交流缺失严重。父母对子女的教养停留在吃饱穿暖的养育认识上, 情感教育缺乏, 家庭教育多为简单粗暴的结果教育, 闭塞了与子女交流的通道。国内刘金同、钱铭怡等研究发现,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人格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不当的教养方式易使子女形成情绪不稳、缺乏同情心、反社会倾向等个性特征, 而这些特征与青少年犯罪有关。 (二) 家庭情感异位明显。调查显示, 母亲在教育子女上倾向于溺爱和偏袒、过多的保护, 严重阻碍了子女独立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而父亲则更多倾向于对子女的控制, 在控制与被控制中却激发了子女强烈的反抗回应, 家庭亲子关系紧张。
拒绝、否定、惩罚、羞辱以及过多的批评干预等负面情感教育是被调查犯罪青少年家庭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方式, 这促使青少年产生了自卑无助感和强烈的叛逆心, 他们漠视父母关爱、排斥交流, 成为了人格障碍的高危人群。国内有研究表明, 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是犯罪青少年人格障碍形成的危险因素。
三、解决方案
青少年特殊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 决定了家庭教养方式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挽救失足青少年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对此, 烟台市芝罘区人民检察院未检科在办理青少年犯罪案件过程中, 围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多措并举, 帮助青少年家庭转变教养方式、改善亲子关系, 为预防青少年犯罪和保障犯罪青少年顺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积累了经验。
一是延伸事前预防, 推行以家庭教养方式为主题的系列宣讲活动。
作为全省率先成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部门的基层院, 十余年来, 芝罘区检察院在办理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办案过程中发现, 越来越多犯罪青少年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匮乏更多是因家庭教养方式失当影响了他们人格特征的形成, 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对此, 该院与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启动了青少年心理干预合作项目, 一方面由资深办案人和心理学教育专家组成宣讲团到中小学校开展针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宣讲课。另一方面联合妇联、关工委、团委等政府部门, 在社区推行亲子课程, 在普法的基础上增加梳理亲子关系的内容。把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前移深推, 将普及法律知识与转变家庭教养方式并举, 帮助父母调整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
二是注重事中感化, 建立针对青少年犯罪案件的亲子约谈机制。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分阶段、有针对地对犯罪青少年家庭关系进行梳理、调整, 建立亲子约谈机制, 使家长积极参与到对犯罪青少年的帮教中。未成年人车某故意伤害一案是芝罘区检察院办理的第一起适用亲子约谈机制改善亲子关系的成功案例。办案人充分把握受案之初、讯问犯罪嫌疑人、庭审教育等各个环节的时机, 约谈车某父母, 了解车某的成长环境、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情况, 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对车某及其父母进行了心理干预。在办案人的多次疏导下, 车某的父母意识到对孩子教养中存在的问题, 主动退赔了被害人损失, 车某也表达出对亲情的渴望。鉴于车某系未成年人, 且有自首、赔偿被害人损失等情节, 最终被法院判处缓刑。车某父子从受案之初的冷漠拒绝到结案后的关爱理解, 亲子约谈机制在改善车某家庭关系, 转变父母教养方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强化事后回访, 帮助犯罪青少年顺利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挽救失足青少年是我们办理青少年犯罪案件的一项重要工作,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办案原则也决定了帮助犯罪青少年顺利、平稳回归社会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而回归家庭是回归社会的第一步。为此, 芝罘区检察院未检科延伸对犯罪青少年的帮扶, 强化事后回访, 由办案人定期与刑满释放或者缓刑青少年及其家长联系, 了解他们的日常表现、家庭氛围、亲子关系等状况, 对家长在改善家庭教养方式过程中遇到的子女抵触、冷漠等问题由心理专家帮助解答指导。
预防青少年犯罪、帮助犯罪青少年回归社会是目前青少年工作的重点之一,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的共同参与, 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起点, 家庭教养方式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探索转变家庭教养方式、改善亲子关系的有效途径对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积极意义。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家庭教养方式对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的影响, 发挥家庭在挽救犯罪青少年过程中的作用, 本报告采用国际通用的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和家庭教养方式量表 (EMBU) 等方式, 对自2011年6月份至2013年6月份期间烟台市芝罘区人民检察院未检科受理的201名25周岁以内犯罪青少年进行抽样调查分析, 得出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结果, 对帮助广大家庭改善家庭环境、转变家庭教养方式进而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挽救犯罪青少年意义重大。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人格特征,情感缺失,亲子约谈
参考文献
[1]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 (成人型) [M].长沙:湖南医学院出版社, 1983.
[2]刘金同, 张敬悬, 翟静等.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5, 3 (2) .
[3]赵培庄, 杨小丽, 刘晓村.犯罪青少年个性特征及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 (2) .
【青少年人格社会化】推荐阅读:
青少年人格教育10-10
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07-27
影响青少年社会化07-29
青少年社会情绪案例07-31
青少年矫正社会工作10-12
试析“追星”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07-25
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07-10
儿童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08-18
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