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情绪案例

2024-07-31

青少年社会情绪案例(共6篇)

青少年社会情绪案例 篇1

青少年社会情绪案例:

2016年广东佛山16岁少年离家出走,并留下字条称“我走了……真的别找我,也别难过该说的我都说了”“我不需要什么乱七八糟的葬礼”。家人心急如焚但报案一天后,民警在一栋未完工的废弃建筑物前发现失联少年的尸体。青春期悲剧:逝去的16岁少年

是什么让一个16岁的孩子,在凌晨5点多离家出走,孤零零地坦然面对死亡?

据了解,该少年有轻生想法可能有多重原因,一是父母生了二胎,突然减量的关爱让他心理不太平衡,二是青春叛逆期受网络影响,学业压力大成绩下降,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封闭自己,面对心理压力无人疏导,这才走上极端。

或许大家觉得这位16岁少年未免太过脆弱,他面对的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将一个正常人逼上绝路,但没有身临其境,你根本无法评估一件小事会在青少年的心理掀起多大的波澜。

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心理时期,既要接受“孩子已经长大”要像对待大人一样来尊重他,又不能太过相信他的独立能力,以一个成人的标准要求他而关爱缺位。

这个分寸很不好把握,一旦处理不好,轻则亲子关系破裂,重则孩子走上极端。人际交往,都是沟通惹的祸

有次在理发店里,我左边的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要理发师把头发留得长一些,但是妈妈不允许,要求理发师一定要剪短,并且当着一屋子顾客的面说:“你怎么不听话啊!给你脸了是吗?”男孩气得拉着脸不吭声。

右边的一个初中女孩一直在跟妈妈说:“我特别想留空气刘海。”妈妈却只顾看手机不理她,后来女孩非常生气地嘟囔了一声“神经病”,幸好她妈妈忙着接电话没听见。

也许大家觉得青春期极端自杀悲剧太少,那这样的对话大家应该都听过很多吧,这个男孩儿的妈妈,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对孩子的尊重,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孩子来对待。而女孩的妈妈采取的是回避的办法,也很容易招致孩子反感。

家长要知道,孩子更在意的不一定是发型,而是自我形象,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那种感觉,所以即使跟孩子还有分歧,也应该在家里充分地沟通,而不要把矛盾带到公共场合,加大亲子沟通的难度。相处交流难,家长要反思

还有一次在聚会上,一个朋友聊到有关青春期孩子教育的问题,其中有位妈妈谈到:自己的闺女在上高一后脾气变得很古怪,每天回家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与父母交流,到学校和老师沟通,老师说她在校表现很好,和同学关系很融洽,但孩子知道我跟老师交流后回家更生气。其实,这种情况在青春期孩子身上很容易显现。

从这位朋友的叙述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无比焦虑、什么都想知道的母亲,和一个上高中前被控制的没有一点自我空间的孩子。孩子和老师的关系不错,还有很多同伴愿意和她一起玩,说明她的朋友关系也不错。如果她能和老师相处的不错,也能和同学相处的不错。

那么为什么单单不能和家长相处的很好?你是否想过其中有你的原因?

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开始更多的依赖同辈群体,说明他们长大了、心理能量增加了,这是一个好的变化啊!但智慧的父母应该看到这是孩子长大的信号,接纳这种变化,同时在暗中扶持他,随时准备在他受挫折、需要帮助时,助他一臂之力。

成功案例一.基本情况:天天,男,14岁,初二学生。

家庭情况:

1)、父亲在银行工作,母亲在医院工作,家庭条件非常好,物质方面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2)、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比较多,但方法存在问题,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粗暴,说服引导少,经常打骂孩子,埋怨孩子笨。

3)、父亲对孩子比较溺爱,母亲管教的时候,父亲总是护着。

个性特征:

1)、极端厌学。上课什么也不学,玩东西,啃手指,左右乱转,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只管自己做小动作。

2)、学习成绩差。除了数学以外,其他学科全部不及格,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3)、不愿完成作业。只写数学作业,其他学科作业全不完成,英语是不会,语文不愿写。

4)、没有朋友,同学们都不愿跟他玩,谁也不愿跟他坐同桌。

5)、严重缺乏自信。和他对视,眼神总是飘忽不定,似乎总有什么事情怕你知道,感觉他的心灵被蒙上了阴影,结成了冰,任凭阳光多么强烈,也别想照进来。

6)、情绪变化无常。时而特别兴奋,大声尖叫,时而郁郁寡欢,独自一个人呆在角落里。

以上是我们对孩子的一些了解,孩子的自身的缺点和出现的问题很多,在诸多的缺点和问题中,以看黄色小说尤为突出,这也是引发众多问题的根源。但也不乏优点的存在,如:数学成绩特别优秀,写字认真,爱惜物品等。每当面对这个孩子的时候,我总是想: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他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爱心和责任感都告诉我,这个孩子需要帮助。

1、了解背景,分析成因

经过和天天妈妈及以前教过她的老师交流,了解到一些情况:

1)、上小学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不太好,经常被老师留下补课,学习兴趣不高。

2)、三年级时,由于特殊原因心心所在的班级连续换了好几个老师,他的学习成绩更差了,后来干脆伸腿不干了,据说他当时是被“枪毙”了(老师不管了)。

3)、天天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功课回家辅导得也少,如果遇到孩子有不会做的地方,家长的态度很粗暴,经常打骂孩子,埋怨孩子笨,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以至于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妈妈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让他往东,他偏朝西,对他表示关心的时候,孩子却漠然视之,理解不了家长的良苦用心,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综合他的行为表现,我做出了一些分析:

1)、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他担心同学们瞧不起他,感到孤立无助,导致自我认知出现了偏差,从而缺乏自信自闭,不敢跟同学们交流,一个朋友也没有。无法自我良性管理, 因为心思不用在学习上,就总是琢磨着寻求点刺激。

2)、人际交往上,在家里跟家长不沟通,感到妈妈对他的爱护是多余的,父亲的溺爱,也是他形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上的主要原因。

3)、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没有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增强这种心理的发展。时间一常,对他成长产生更多不良影响。

2、针对性训练,摆脱心理困扰。

我们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努力,帮助打开孩子的心结。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改善父母与孩子的紧张关系,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

这样在家里,父母就能协助老师做好课后辅助的工作。天天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他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建议天天妈妈多跟孩子沟通和交流,如:每天都争取和孩子聊天,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到最关心自己的人还是父母。因为这个孩子比较厌学,刚开始聊的内容尽量不要谈学习,就随便聊,孩子想说什么,就跟他聊什么,等过一段时间,父母跟孩子的关系缓和了,再慢慢往学习上靠,问问今天学的什么,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老师有没有表扬等。孩子哪怕有点滴进步,家长一定要抓紧时机狠狠的表扬他,让他品尝成功的甜头,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动力。

2)、打造机会,增进和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

我还特意在班队会上为天天打造了一次和同学沟通的良机,有几个热心的同学提出愿意和他交朋友,帮助他学习,真是求之不得!相信这些同学一定能以好的行为习惯影响他,让他慢慢走出心灵的阴影地带。

3)、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天天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由于成绩差,所以对自己的评价太低,以为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自己,心里产生孤立,缺乏自信。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太低或太高都是很危险的。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呢?首先对孩子表示信任和喜欢,告诉孩子老师不会因为你的学习成绩差就不喜欢你,老师非常愿意帮助你。其次,把孩子的优点罗列一下,让孩子看到原来自己不是一无是处。如数学特别优秀,说明你很聪明,其他学科只要努力学习,一定会赶上其他同学的。

4)、改善情绪管理明确目标, 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习兴趣,摆脱厌学情绪。学习上严格要求,如:上课时,多提醒他认真听讲,鼓励她大胆回答问题,用眼神肯定他的做法,抓住他数学成绩特别优秀这一点大力表扬等,都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课余时间帮他补课,慢慢的他在学习上尝到了甜头,有了干劲,期中考试之前制定目标时,天天定的目标是:英语60分,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他考了87分,达到并超出了目标很多,真是令人欣喜!全班同学、老师和家长都为他高兴。他又有了一个新的目标:95分,而且在为达到目标不断努力。

3、初步结果:

1)、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明显改善。现在的天天和他妈妈,那才叫一个亲,母子俩别提多开心了。妈妈告诉我孩子经常念叨一句话:要是没遇到马老师,我会是什么样子?

2)、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每天都能按完成作业,新学的知识掌握的也不错。最近天天正忙着向目标冲刺呢,再也没有时间去看那些不健康的书了。案例 二

1..学员的一般资料

小玲,女,17岁,高二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父亲为国企职工,母亲为大学武术教师。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未患过重大的身体疾病和严重的心理障碍。

2.求助者自述

自己是实验班的学生,各科成绩优异,但数学是薄弱科目。会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数学没用,没必要认真学的无所谓的态度,但私下里又为自己报数学补习班。其他同学都会学习到深夜,但自己习惯每天九点左右就休息。认为自己在文学方面有天赋,知识比同龄人渊博,老师讲的许多东西都知道,喜欢作出积极回应。起初会得到同学们的佩服,但久而久之就被认为是炫耀,引起同学们的反感。自己也认为抢老师的话不是好习惯,却控制不了行为。每次事后都会懊悔,但下次还是会忍不住那样做。如果哪天自己没来上学,全班人都会知道。内心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较敏感,但不会在别人面前轻易表露。最近常失眠,虽然早早上床休息但直到深夜都无法入睡,但又不愿做其它事,只能躺在床上发呆,这种情况已持续一个月左右。

3.观察与分析

身材中等,穿着朴素。说话流利,语速较快,常答非所问。许多问题都不正面回答,以一句“不要在意细节嘛”代过。思维较活跃,易引发联想,跳跃话题,不在任何一个话题上停留一分钟以上,言辞闪烁,对沟通持逃避态度。交谈中合作性较差,避免与咨询师目光接触,当我们对其观点持相左的意见时,便会巧言辩论,说服不了时便会翻白眼,流露出不屑的情绪。母亲对其较顺从,在其对初次见面对我们表现出不礼貌的行为时不做出反应。

4.评估诊断

经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排除生理器质性疾病。精神状况方面,意识清晰,无幻觉、妄想,自知力完整。行为不失常态,社会功能尚可,情绪问题未泛化,排除严重心理问题障碍。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5.病因分析

5.1自我意识原因

来访者为青春期少女。正处于心理生理由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各方面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变化速度之快难免引发内部世界的不平衡。此阶段的少年有“假想的观众”,总认为别人在关注自己,言行举止带些许表演成分,过度注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尺度掌握不好便会产生心理问题。

5.2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包括:①家庭教育原因,父母的教养方式属放任型,家教宽松,父母对其的威慑力有所欠缺。②性格因素,性格外向,主导欲控制欲较强,社会支持系统不在自己控制能力内,引发挫折感,并以无所谓的强势态度压抑挫折感,情绪没有有效的宣泄途径。③具体生活事件的影响,如学业压力,人际交往问题等。④未能得到及时适当的引导。

5.3心理原因

心理原因包括:①错误的认知。认为勤奋学习是件丢脸的事。只有轻松取得好成绩才是成功者的表现。觉得低调安静是无聊的,没有存在意义的。在别人面前表现出失落和受伤时无能的。②性格强势。喜欢做主导者,同时拒绝与人深层次的沟通,隐藏自我,性格中存在着自傲和自卑的矛盾。③情绪方面。时常保持着高亢的情绪,失落时亦不例外,压抑挫折感和悲伤感。

6.训练过程

6.1第一阶段——初始阶段

收集资料,建立伙伴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咨询初始阶段,用开放性问题收集资料。了解到来访者从小成绩优秀,经常得到老师家长的夸奖。久而久之,习惯在各方面严格有求自己,在任何方面都不容许自己不如别人,不容许自己犯低级错误。自己也认为有点完美主义倾向,但目前觉得自己追求完美的品格利大于弊,可以督促自我完美。陪师引导其尽情倾诉,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从详尽资料中筛选有用信息,通过观察记录分析非言语信息探索求助者未表现的信息。

6.2第二阶段——训练阶段

首先使用理性情绪疗法修正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培训师先引导来访者找出不合理信念。如“刻苦学习是丢脸的”、“聪明是值得被肯定的,勤奋则应该被鄙视”、“抢老师的话能表现自己的博学”、“流露悲伤是软弱的表现,是失败的”“性格活泼,表现活跃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无法引起别人注意的人生是乏味的,煎熬的”“那些试图了解自己的人是敌意的,是为了找出自己的破绽”等等。教来访者使用自我辩论的方法,形成合理信念。如“勤奋是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聪明的人只有勤奋才能成功”“博学是一种自然流露无处不在的品质,需要刻意表现的不是真的博学”“悲伤是人类的基本情绪,无须压抑,找到合适的方式宣泄排解悲伤,有助于更好生活”“表现活跃能吸引大家暂时的注意力,群众都有分辨能力,刻意表现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会引起大家反感,真诚善良上进的人更能博得大家的好感”“人生重要的是达到自我和谐统一,谁都无法左右他人的看法,只需要问心无愧的做好自己”“试图了解你的人有可能是想与你交朋友,互帮互助”等。每次训练都留家庭作业,要求求助者与几个不合理信念反复自我辩论,下次咨询时将辩论结果反馈给咨询师,未修正的观点留到下次的家庭作业中继续辩论,如此反复直到合理的信念出现。几次之后,求助者意识到:勤奋学习是必要的,只有勤奋才能弥补薄弱巩固特长。自己并不如表面看上去那么洒脱,有时会发生一些令自己难过的事。也想交几个真心的朋友,愿意尝试改变心态,与别人真诚沟通。尽力善良友好助人,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换位思考,而不仅仅关注着自己,换种方式来做个受欢迎的人。咨询效果主要是使求助者固有的一元的思维模式逐步向多元性转化,尝试接纳其他观念和认识。

情绪管理。初始阶段来访者对悲伤情绪持逃避态度,认为是一种懦弱无能的表现。通过情绪训练,来访者对悲伤情绪的态度已有所转变。接下来我们要使来访者学会释放情绪。我们告诉来访者这个环境很安全,鼓励来访者敞开心扉,聊聊生活中使自己难过的事,认真感受自己的难过,不必压抑它,想哭就可以哭出来。初始阶段遇到阻抗,后来经耐心引导以及的轻微程度的自我暴露,来访者渐渐有了较多的感情流露,伤心处会流泪,说自己挺好强的,从小一帆风顺,没经历过什么挫折,看到别人厌恶的眼神时,心里真的很难受。整个过程中,我们以倾听为主,辅以真诚的目光交流,必要时轻拍来访者的肩膀,为其递去纸巾,达到充分共情。然后询问来访者情绪发泄之后的感受,来访者说:“轻松多了,似乎并没有人在等着看我笑话”。几次之后,我们引导来访者逐渐由“遇到悲伤就逃避无视”转化为“学会正视悲伤,与悲伤相处,寻找合适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情绪”的行为模式。

行为训练。使来访者最为困扰的行为是自己会因抢老师的话而懊恼,但又无法自控。经深入探索后发现来访者这样做其实是为了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采用行为疗法,用自我监督、自我惩罚、强化等自我管理手段使这个行为消退。并帮助其寻找替代行为,如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等。使用更合理、正面的行为引起别人关注,取得社会满足感。

家庭治疗。在末期,辅以家庭疗法对前期的效果进行巩固。在征得来访者同意的前提下,我们请来访者的父母一起进行了一次课程。与家长沟通会对孩子造成有利的或不利影响的观念行为等,告诉家长在孩子哗众取宠时尽量不给予关注,并教家长一些简单的强化方式,力求为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营造更良好的环境。

7.效果评估

经过几个阶段的训练,来访者对自我、社会有了更合理的认识。不再敏感地排斥他人,人际交往方面趋于和谐。行为表现不再过于极端。课堂表现、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8.总结

本案例中,学员具有青少年典型的心理特征。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等各方面都比较单

一、极端,并由自我发展不平衡引起了一般心理问题。我们使用认知、行为、情绪管理等方式多管齐下,辅以家庭环境支持,对其心理问题进行调节,帮助学员解决困扰的问题,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实现青春期的顺利过渡。

案例三, 白某某 ,女,15岁, 初二

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记得开学时他的妈妈向我抱怨说这孩子淘气任性,不听话,想要的东西哭闹着要,不到手不罢休;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抗拒、不服从大人管教,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当大人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家长担心,孩子如此任性,将会严重影响其个人健康成长。可是不知采取什么方法,来引导他,让他改掉身上的坏毛病。

我根据家长的叙述和观察他的行为表现,根据我们所掌握的青少年心理学知识,分析了一下她性格形成的原因:

1、孩子的任性行为是家长对孩子过分宽容和娇纵导致的自我认知和社会意识缺失的结果

小白的任性是在父母的宽容、娇纵下慢慢形成。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孩子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对孩子没有要求,不注意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不适度的爱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下,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

2、由于孩子自身年幼,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其实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造成白灵灵的逆反心理,使白灵灵进一步用任性的行为来与父母抗争,以执拗来抗粗暴,发泄不满。

3、当白灵灵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父母感到无奈,束手无策,于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社会情绪的问题。

经过和家长的交流探讨,我们分析了白灵灵任性的心理原因,并和家长达成共识,要正确冷静地对待白灵灵的任性行为。当白灵灵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对的,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方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1)转移注意控制自我情绪

小白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把他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如在玩具商场里,白灵灵一定要买一个上百元的奥特曼,而家里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这时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喜羊羊和灰太狼,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里还有更好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情忘掉。

(2)明确要求,预防在先。平时对白灵灵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白灵灵任性的发作。规则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以此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如待人接物的礼貌要求,作息时间的安排等。这些规则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如:每次带孩子上街,经过小商店总是哭闹着要买雪糕吃,应在上街之前就跟孩子说好:“今天上街经过小店可以不吃雪糕,就带你出去。”

(3)对孩子任性进行冷处理

当小白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任性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不要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争吵的方法,对待孩子的任性,暂时

不予理睬,给孩子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当白灵灵闹够了,从地上爬起来时,父母要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父母可以说:“我们知道你不开心,但你现在不闹了,真是一个好孩子。”并表示出高兴、满意和关心,跟他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对不对。

(4)激将法

利用白灵灵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小白在每餐吃东西后都习惯不擦嘴巴,还任性地说:“我不喜欢擦。”父母可以说:“你不是说你喜羊羊的吗?我看喜羊羊就比你干净。”

(5)适当惩罚

白灵灵年龄还小,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白灵灵任性不吃早饭,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以后就会按时吃饭了。

老师详细的询问了白灵灵的表现,认真的观察的在园行为,仔细分析他的行为存在的心理因素,及时和家长沟通,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行为偏差。家长和老师形成这样的共识,孩子的任性行为一旦出现,也不必太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关注幼儿的反抗心理的同时,对孩子的合理行为与要求,既要满足且要鼓励;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则要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避免采用强硬手段。切不可时而抓紧教育,时而放松教导,凭大人的情绪决定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切勿姑息,不允许的行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松。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易于被孩子接受。这种明确的是非观念,会使孩子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坚决。孩子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经过小白父母和幼儿园老师的共同努力,小白的让人头痛的任性坏毛病渐渐消失了。他成为了一个活泼聪明,文明礼貌,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案例四.林某,男,小学六年级学生。

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不能较好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特别不写回家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他。父亲工作十分辛苦,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他,对他放弃了。母亲不识字,即使想管他,也没有能力管得动,加上这个孩子是个男孩,家里人十分溺爱!一二年级时只要孩子说一声不舒服,立即就由着孩子赖学在家,渐渐地养成了一种惰性。这样,基础差,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每天他总是最后一个慢腾腾地到校,他说,走进学校就讨厌、害怕、无力,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采取了以下办法:

1.测试谈心。我经常与其个别测试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青少年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这样,平时我注意多观察孩子,上面案例中的吴某,他酷爱运动,拔河比赛中表现突出,我以此为突破口,激发他的斗志和成功感!振奋他的精神,从而激起他对学校生活的兴趣。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同时,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4.在学习上给他搭起台阶。一个学习落后的学生想一下子就有明显的进步是不可能的,于是,我注意每天单独给他布置作业,先从基本的字词做起,再慢慢到造句,写片断,写作文。每天一个小目标,每天都有进步感,这样,每天都有成功的体验,学习对于他来说,竟变得容易起来!久而久之,我发现这个孩子的眼睛在上课时竟也亮晶晶的了!

青少年社会情绪案例 篇2

家庭环境因素可能是情绪障碍重要的病理心理机制之一。家庭功能模式理论和系统模式理论认为,家庭是儿童和少年心理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儿童和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是良好的家庭环境。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和少年在心理生理发育过程中,绝大部分是在家庭这个平衡完整的系统环境中度过的,当家庭环境系统失衡或功能失协调,控制能力减弱,则对子女心身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问题与家庭环境不良有密切关系,如家庭成员间亲密程度低,父母对子女关注和关心不够,或者是父母采用消极的沟通方式,使子女害怕或不愿和父母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再加上学业、成长、经济等原因导致家庭成员间矛盾冲突多,发生争执、对抗,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儿童和少年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研究者对上述家庭也称为“风险家庭”, “风险家庭”还表现家庭成员间缺乏相互支持和鼓励,家庭中缺乏约束和道德准则等特征,这些不利因素都可能导致子女心理发展偏倚,承受能力脆弱,出现心理社会功能不同程度的瓦解甚至破裂,尤其是情感和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在家庭系统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和少年的心理健康亦有重要影响。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接纳是子女心理正常发育的重要条件。相反,父母对子女过多的拒绝、否认、干涉,会使子女产生无价值感,无能力感,无位置感,同时又受到自尊心驱使,过分注意自我言行、举止和自身价值,期望得到父母和外界的认可,易导致内心冲突,表现为抑郁、焦虑不安、恐惧、强迫等情绪障碍。另外,父母的过度保护也是一种与子女焦虑、抑郁相关的不良教养方式。

1.1 家庭暴力,父母物质滥用

儿童和少年情绪问题与家庭暴力相关。家庭暴力是一种破坏家庭系统完整性、平衡性的行为。家庭暴力包括躯体虐待,精神虐待和性虐待三种方式。儿童虐待是家庭暴力中一种严重的危害儿童和少年心身健康的行为,尤其对情绪的影响显着。国外研究发现有性虐待史的儿童和少年,早期即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如果性虐待发生在家庭中,则容易反复出现这种行为,受虐儿童和少年的焦虑、抑郁症状十分突出。如果受虐对象是女性,消极情绪更明显,有可能持续终生,儿童期女性性虐待可能是抑郁症的重要风险因子。国内调查发现儿童和少年受虐方式以躯体和精神虐待为常见,由于中国传统上“打是亲,骂是爱”的观念根深蒂固,父母对子女多采取惩罚(主要是打骂)、忽视、拒绝、过度干涉的行为方式来管教子女,受虐儿童和少年多表现自卑,绝望甚至自伤、自杀行为。 物质滥用增加了家庭暴力的危险性,这可能导致儿童和少年情绪问题。父亲长期重度饮酒,发生打骂、拒绝和忽视子女的危险增加,使子女生活在一个不和谐、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易出现焦虑、抑郁、无望感甚至自杀行为。在嗜酒或药物滥用家庭中,儿童和少年出现情绪问题也存在性别差异,母亲有酒依赖,女儿比男孩抑郁明显,而父亲有酒依赖,男孩比女孩易表现为抑郁。

1.2 父母罹患精神疾病

父母患有精神疾病,子女出现各种情绪问题的风险会明显增高。父母患有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或情感障碍,不仅从遗传因素上增加了子女患情绪障碍的风险性,而且患病父母异常的个性、情绪和行为方式也会使子女模仿,表现不良的情绪和应对方式。同时,由于家庭中缺乏凝聚力,组织性差,使子女难与父母相处,冲突明显增多,情感表达和交流少,存在子女自我评价低,应对能力差等不良结局。抑郁症患者消极的社会认知、低自尊和自我控制力差,与儿童和少年的心身健康问题相关。研究发现,若父母一方患有抑郁症,其子女至少有一半会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患者的子女患重性抑郁的风险较正常对照组高3倍,患恐惧症的风险要高3倍,患惊恐障碍的风险要高5倍,患焦虑障碍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倍。

1.3 父母离异,子女被遗弃或无家可归

父母离异与儿童和少年负性情绪相关。父母离异,子女被遗弃或无家可归,对儿童和少年而言是一个应激事件,会引发其不良情绪的产生。父母婚姻破裂而离异,子女缺乏父爱或母爱,缺乏双方的关注和接纳,易表现情感困惑和冷漠。当父母相互推卸责任,子女经常被拒绝,甚至被打骂,负性情绪更加突出。在单亲家庭中,父母一方对儿童和少年的过度保护、关注和干涉,子女的焦虑、抑郁和强迫情绪也同样显着。无家可归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的发病率较高,几乎每一个无家可归儿童和少年都表现有焦虑和抑郁情绪。

2 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与认知倾向

认知倾向对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存在影响。外在事件或父母行为并不直接影响儿童和少年的情绪状态,而是首先影响了他们的认知倾向,才导致负性情绪的产生。美国心理学家A.Beck(1976)最早提出认知情绪模型,他认为认知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人们早年经验形成了“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一旦为某种严重的生活事件所激活,则产生大量的“负性自动思维”, 导致抑郁等负性情绪产生。儿童和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及外界环境的认识和评价逐渐形成,但仍处于粗浅、表面的层面上,对外界环境的信息加工处理一旦出现失误和偏差,产生负性自动思维,形成消极的归因方式,自我评价降低,就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根据A.Beck认知模型发现,如果消极的认知图式被反复激活,则抑郁症状反复发作。一项对儿童和少年抑郁认知的研究发现,目前患有抑郁和抑郁康复后的儿童和少年与从未患有抑郁的同龄人相比,他们的消极图式和负性认知倾向突出,如果这种消极的认知倾向未得以改变,可能还容易复发抑郁。

Arnold也强调了认知评价在抑郁情绪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抑郁障碍的社会-认知心理因素模型说,认为认知和社会应激交互作用,应激源通过认知因素起作用,会使认知倾向偏倚,产生消极的归因方式导致抑郁情绪,而应激源对抑郁的直接作用很小。国外有研究发现儿童和少年在经历家庭破裂,性问题和吸毒等应激情况时,对应激事件不能正确评价而出现认知偏差,多表现情绪不稳定,易烦躁和抑郁,行为具有攻击性。有研究发现消极的认知倾向是儿童和少年抑郁症的预测因子之一。但也有研究认为消极的认知和归因方式对自杀的预测无特异性,不能预测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消极的认知倾向虽然是引起抑郁情绪的风险因素,但并不能说明二者的因果关系,但可以肯定,改变不良的认知倾向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

儿童和少年焦虑障碍的研究也证实了存在认知偏差的现象。负性的认知与情感痛苦经验相关联,焦虑程度高的个体存在认知偏差和消极痛苦的经验。高度躯体焦虑的个体被发现趋于回避积极的经历。按照焦虑的认知理论,可以解释焦虑的认知偏差,即焦虑障碍的儿童和少年,往往对不确定的情景存在认知机能障碍或偏差,他们过高估计了危险,低估了他们应对危险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Lazarus深入研究了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认为情绪的发生与认知的评价、再评价的过程有关,当这种认知评价、再评价的过程发生偏差,则影响情绪的极性。他不认为认知评价出现一次偏差就导致情绪的改变,而是多次认知评价出现偏差,才可能强化了认知系统,最终形成内倾或消极的认知倾向,并固着下来。这表明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的认知心理治疗也需要一个逐步改变不良认知的过程,而非朝发夕改。

3 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与个性心理因素

个性心理因素与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相关联。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和少年个性发展存在不稳定性,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波动性情绪。儿童和少年情绪的稳定性和积极性受到损伤,则表现出情绪问题,如恐惧,焦虑,担忧,抑郁和强迫等。在各种诱因作用下,一些儿童和少年容易出现情绪症状,发现病前多有某种易感素质,即负性情绪与某种人格特质相关联,例如焦虑、抑郁与神经质有关,热心和正面情绪与外倾有关,而不同的个体由于存在个性的差异,其情绪反应和变化也存在不同的差异(Larsen拉尔森 1998)。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多有个性脆弱,过分依赖、自责、被动、胆小等易感素质。国内张亚林、杨德森等研究报告,神经症患者不同的个性特征决定其罹患某种神经症亚型的倾向性,如焦虑障碍患者病前多表现有焦虑、担心、易怒等人格特征,完美主义人格倾向的人易患抑郁症和强迫症,他们往往追求完美,过度投入工作和学习,过度排除享乐,犹豫不决,过度关注规则、细节和步骤。

儿童和少年的个性心理受到影响而发生偏移,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也很突出。儿童和少年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相关研究表明,品行障碍儿童和少年其情绪问题的发生率较高。一些研究发现,在儿童期有品行障碍的青少年表现情感水准低,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症状明显。边缘型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情绪障碍的相关程度较高,具有此类型人格的个体,存在情绪的过度反应,情绪平稳程度慢,情绪强度高,对刺激的反应迅速等特点,而且大多数品行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的女性,在青少年早期就存在抑郁或焦虑障碍。但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是各自独立的疾病,还是存在共病的现象,有待深入研究。

4 家庭环境、认知倾向和个性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

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是家庭环境、认知倾向和个性心理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儿童和少年的认知倾向和个性在家庭系统中逐渐形成和塑造起来,不良的家庭环境必然影响他们的认知方式和个性发展,从而影响其情绪状态。家庭成员间亲密程度低,情感交流少,矛盾冲突多,经常发生争吵,父母打骂子女现象,儿童和少年的个性健康发展受到影响,经常处于应激的家庭环境中,个性多表现为自我抑制、自责、内向、被动、胆小和易发怒等特征,这种个性特征成为消极情绪的易感素质,在外因的影响下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和强迫情绪。同样,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和少年消极的认知倾向相关。儿童和少年消极认知方式的起源是通过对父母的模仿得来的,特别是失败后经常遭到父母的指责和批评而逐步形成的。当孩子总是被父母拒绝和否认,缺乏关注时,很容易认为是自己在“犯错”,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总是“不合理”,就无法形成正性的判断和认知,而出现消极的归因和认知倾向,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也有研究发现,消极抑制,孤僻内倾个性的儿童和少年,多表现为负性归因和认知方式。家庭环境因素、认知倾向和个性心理与情绪的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和个性因素是通过认知倾向为中介产生对情绪的影响,家庭环境因素又影响了认知倾向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产生的心理社会因素是多元化的。除以上三种因素外,还存在其他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但对儿童和少年这一特定年龄段而言,家庭环境因素、认知倾向和个性心理因素是常见和重要的影响因素,它们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家庭环境因素、认知倾向和个性心理因素的科学认识将为我们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摘要: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儿童和少年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它与儿童和少年心身健康发展,人口素质提高密切相关。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主要包括焦虑、抑郁、恐惧和强迫等症状,起病多有诱因和心理冲突,伴有相应的生物学症状,发病率较高,仅次于行为障碍,核心症状为焦虑和抑郁情绪。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的病因复杂,除生物学因素外,社会心理因素不容忽视。主要从家庭环境、认知倾向和个性心理等3方面因素来探讨其与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的关系。

青少年孤独情绪个案分析 篇3

一、案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小朋是一个很不爱说话、性格相当孤僻的孩子,在学校他很少和老师说话,同学们和他说话时,他也很少与人交谈,这对同学们和他之间的沟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学校老师和她的家长进行了了解,原来小朋在家里也是如此:小朋的妈妈是养花专业户、平日里忙于整花、卖花,一天从早忙到晚,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小朋的爸爸又经常出差,在家团圆的日子都很少,所以小朋从小就很少和父母说话,也很少叫妈妈,从来没有带朋友或同学到家里玩过,到了现在也是一个人玩。

二、资料分析与收集

(1)收集:

1、通过案主自述: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包括生活环境,在家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可以得知有关案主和他人关系的大量情况;还可以了解案主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对人际关系的看法。

2、通过对案主家人及其周围有关人员(包括同学、朋友、老师及邻里)的访谈,了解案主的基本资料及日常行为,了解他人对案主的评价,也可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与案主相关的资料。

3、通过观察案主,了解其言谈举止、互动方式、感情表现等情况。(2)分析:

1、家庭环境因素

由于其父母都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小朋的教育,也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使小朋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样的家庭环境容易让小朋感到孤独。

2、自我意识太强

自我意识是一种向内的力量,在这个时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渐建立,产生了了解别人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需要。青少年关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会将自己隐藏起来。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又不愿告诉别人;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陷入惆怅和苦恼,产生孤独感。

3、自我评价不当

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低,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往往缺少朋友,容易产生孤独感。小朋由于得不到家长的关爱等原因导致其自卑心理,不善于与人交往,缺少朋友,使得他产生孤独感。

4、缺乏交往技巧

人际交往需要真诚、需要热情、也需要技巧。小朋因为没有掌握交往技巧而不能与人交往,也使得自己在别人眼中没有良好的形象。

5、情绪情感障碍

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人际交往中的情绪情感障碍常常诱发人际孤独。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害羞、恐惧、愤怒、嫉妒、狂妄等,其中,与孤独感密切相联的是

害羞和恐惧,害羞和恐惧会使人产生逃避行为,从而避开与人交往的情境,离群索居,封闭自我。如果人际关系紧张,就有可能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体验。小朋由于早期的成长经验,从小就和父母很少沟通,久而久之也让小明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使得其现在人际关系紧张,产生孤独的心理。

三、理论

1、米德的自我理论:米德认为,影响自我的他人有两类:一类是概化他人,另一类是重要他人,即影响个人生活和个人成长的中心人物,如父母、老师等。重要他人对个人的态度、观念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并对个人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来自重要他人的态度和评价,会逐渐形成个人自我的重要部分。小明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其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父母、老师对其的不重视、不关心;没有朋友,得不到关心与支持,使得他缺乏爱的温暖,让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不被关爱的孩子,不受人喜欢,自尊受挫,从而产生孤独感。

2、库利“镜中我”:库利提出,个体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体味他人的姿态意味,并从他人的观点中看到自身。他们想象着他人如何评价自己——从中获得自我的形象、自我的感觉、自我的态度。他人的姿态就如同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己。这正如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看待并衡量其他事物一样。由于小朋父母都忙于工作,很少与他沟通交流,无法满足小朋的情感需要,使得他感到父母并不重视自己、不喜欢自己,对小朋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使其自卑,产生孤独感。

3、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人格形成及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小朋的问题正是因为父母都忙于工作,很少关心和照顾小朋,使父母与小朋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孩子缺少起码的交流机会,导致家庭关系失调,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的变化。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普遍存在孤僻、交际自控能力差、自由散漫等心理障碍或缺陷,甚至感觉遭到遗弃,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和仇视态度。

四、实务

社工介入个案心理咨询及辅导

1、理性情绪疗法:通过与案主的沟通,了解案主的想法与问题,针对以上的分析,以及存在的实际问题,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帮助案主在认知上确立正面的概念,逐步积极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恢复自信心,树立勇于面对生活的勇气;(“ABC理论”:在诱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个人对此所形成的信念B(Belief)和个人对诱发事件所产生的情绪与行为后果C(Consequence)这三者关系中,A对C只起到间接作用,而B对C则起直接作用。换言之,一个人情绪困扰的后果C,并非由事件起因A造成,而是由人对事件A的信念B造成的。所以,B对于个人的思想行为方法起决定性作用。)

时间与内容安排:

(1)通过与案主及其家人深入地交谈,收集有关资料,尽量比较全面地掌握案主的基本情 况;

(2)通过交往,和案主建立较好的工作关系,阐明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理念和原则,和案主一起分析其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包括自信心不足、沟通能力缺乏和社会支持网络单一等);

(3)确定案主的问题,运用ABC理论来确定案主当前经历的事件。这些事件引起了哪些情绪困扰和行为结果,指出案主的情绪中哪些是适应的,哪些是不适应的,给予当事人机会诉说最近一段时期内令他不开心的事,然后帮助他找出引发情绪问题背后的非理性信念。

(4)反驳案主的非理性信念,帮助案主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点和优势,并强调案主在某些方面的才能,让案主感觉到自身的价值;

(5)可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来让案主展现自我;

(6)鼓励案主去和小组成员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把不同小组成员的情况(主要为长处和爱好)向案主作说明和诱导,使案主有足够的信心去结交新的朋友;

(7)可通过小组活动,使案主有机会接触到新的伙伴,并和他人合作,交流。

(8)通过多次小组活动后,进行个别交谈,让案主反省自身的长处,包括家庭的情况,帮助他较为积极地面对自身和家庭,并反省在小组活动中的与人交往与合作的过程,使他感觉到与人交往和合作的快乐和意义;

(9)同案主一起回顾走过的历程,帮助案主看到展现自身价值、客观面对困难和勇于交往的好处,并强调这些好处对案主的重要性。帮助案主计划,更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困难,争取更好地融入社会。

2、家庭治疗:

高中生生情绪失控案例 篇4

高中前两年,小薛的成绩一直很好,但进入高三后,小薛成绩有所退步。可可从理科班转到目前的文科班,成绩拔尖,最近两次综合测验更是数一数二。两个学业都可以用优秀来形容的学生,在10月10日傍晚,发生了令所有人都猝不及防的意外,小薛把可可带到洗手间,用水果刀猛刺后者身上6刀,事发后学校老师火速将其送往奉贤区中心医院,但抢救近6个小时仍然没能挽回可可的生命。目前小薛已经被警方拘留。

在家人、同学和老师的口中,可可是个懂事、幽默、好人缘的孩子,小薛则是比较内向的学生。据周围人反映,小薛的刺杀动机很可能是出于可可成绩较好的嫉妒。此前,他们之间已经有过几次小摩擦,小薛也曾表示妒忌可可的成绩。

青少年社会情绪案例 篇5

摘要:案例中的大学生受高考失利和转专业后不适应的影响出现了焦虑情绪,咨询师通过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有针对性地做心理测验,合理评估和诊断出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与求助者商定恰当的咨询目标。通过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了五次咨询,使求助者认识到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学习并建立起新的合理的信念,从而逐步减轻焦虑情绪,达到了预期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学业压力 焦虑 认知行为疗法 放松疗法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王某,男,22岁,未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来自南方农村,父母健在,家庭经济状态一般。

(二)个人成长史

足月顺产,出生于广东省茂名市农村家庭,自幼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无精神病家族史。父母关系融洽,除非常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外,平时相互间的沟通不多。父亲以在家乡承领建筑装修为业,母亲在小学六年级前主要忙于耕种农田,后来在村里经营小店。家中有兄弟姐妹三人,排行老大,有一弟一妹。父母要求严格,自幼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良,性格温顺,是家人、邻居眼里的好孩子和老师眼里的好学生。高中时考入本市重点中学,高二时进入尖子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自己和家人的期望值都较高,但高考发挥失常,分数只达到第二批本科线,并且是被调剂专业录取,本想复读一年重新再考,但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不愿再给父母增加负担,想早点毕业以分担家庭压力。由于高考的打击,情绪曾经非常低落,感觉自卑,和高中大部分同学失去了联系。大学入学后,学习勤奋努力,基本不参加文娱和体育活动,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成绩居班级第五,同时申请转专业获批准,第二学期转入第一志愿专业。转入新专业后出现适应不良,自称长达半个学期跟不上新专业的教学进度,所以转专业后一直很苦闷,感觉压力很大,非常害怕自此会从尖子生“堕落”成差生。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时,因害怕成绩不及格而未参加自以为最难的1门课程考试,但其余课程还是出现3门不及格,后在学期初的补考中通过1门,期末考试平均分在全班48人中居倒数第四。

(三)精神状态

面容憔悴,精神不振,情绪低落。谈吐自如,逻辑思维清晰,表情未见僵木。

(四)身体状态

身体消瘦,但无重大疾病史,无精神病家庭史。高考和大学入学体检均未发现躯体疾病。

(五)社会功能

能按时参加正常课程,但上课、自修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不回避与人交往,但交往过程多被动,同学间人际关系一般,和家人朋友联系较少;日常生活有规律,作息习惯良好,但睡眠质量不高,偶尔出现失眠现象。

(六)心理测验结果

根据求助者情况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测验结果为:SAS测量标准分为62分,显示有中度焦虑;SDS测验标准分为54分,显示有轻度抑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烦闷压抑,情绪低落,已1个多月。

(二)个人陈述

自高考结束后,除了两三个高中时最好的同学外,我和其他人都失去了联系。暑假时,在这几个同学的再三邀请下,我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了解到原来高中的同学约有七成现在就读于第一批重点本科院校,并且大部分的同学还在校内各种学生社团或组织中担任主要干部。想到高中时,这些同学当中很多人的成绩都是不如自己的,而自己现在所读的却只是一所第二批地方本科院校,而且成绩又非常不理想,在学生干部经历方面也没有任何作为,于是觉得自己真的非常失败。

我现在对自己的情况真的很烦恼,因为明年小妹就要参加高考了,以她的成绩考个重点大学应该问题不大,万一真的和自己一样倒霉,那至少还是能考上大学的,所以到时家里的经济负担就会更重了,还有就是明年小弟也要升上高中了,这同样会增加家里的开支。想想自己真的很没用,按照我目前的状况下去,我极有可能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而就算真的拿到了这两个证,凭自己所读学校的名气可能也找不到一份好工作,真是这样的话倒不如退学算了,可以趁早出来参加工作帮助家里减轻经济负担。只是转念又想,我的情况虽然现在不大理想,但毕竟现在才大二,要是我平时再花多点时间在学习上的话,或许还是有机会把成绩搞上去的。再说自己现在不及格的课程也不算多,如果毕业前的补考也通过了,那就可以顺利毕业了。毕业后,假如运气好的话,便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那以后的日子肯定就比现在退学要过得好。还有,就算毕业后一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最起码还有资格去参加 2 研究生考试,又或者我大四时就可以去试试了,怎么说那也是一次机会。考上研究生的话,既可以帮助自己扫除高考时留下的阴影,也可以使自己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所以我退学即等于放弃了所有这些机会,就可能永远无法消除我的失败者形象。

这段时间我一直郁郁寡欢,心情紧张,每天都感觉到压力、矛盾、烦恼,情绪低落,心情烦燥。夜晚虽然还是按时上床,但要很久才能入睡,睡眠质量不行,有时甚至整晚都睡不着。食欲也比以前下降了,胃口不大好,可不感到饿,只是身体虚弱疲惫。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常常走神,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不高。课余时间都在自修室,但常常在发呆,胡思乱想。很希望改变这种状态,却又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感觉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期待。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一)亲友反映

据同班和同宿舍同学反映,求助者最近成天闷闷不乐,显得心事重重,很少说话,在宿舍经常发呆。不爱跟同学打招呼,同学主动和他打招呼时有时也会无动于衷,碰上同学在开玩笑时亦反应冷淡。

(二)咨询师了解和观察到的情况

衣着整洁,神情有点疲惫,性格较内向。谈吐得体,逻辑思维正常,讲话声音清晰,语速略慢。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判断自己的现状,心理过程协调一致,在谈及高考经历和目前情况时伤心难过,情绪表现与会谈内容一致。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

根据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心理测验结果,求助者精神不振,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心情烦燥、紧张、矛盾,主要产生原因是学习遭遇挫折,但结合求助者向来的学习成绩,可推断其智力水平正常。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主动前来咨询,可知有较强的自知力和求知欲望。初步印象是一般心理问题,心理正常但不健康,属于心理咨询范畴。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生物学因素

求助者为男性,22岁,高考和大学入学体检均未发现躯体疾病。

2、社会性因素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8.(1)家庭方面:父母关系融洽,非常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求助者高中前的优异成绩使其对求助者有很高的期望值;父母和子女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忽视对求助者的全面关心。

(2)生活事件方面:高考失利给求助者留下了很大的阴影;暑假时高中同学的聚会加剧了求助者的内疚和自责心理;弟妹的升学、求助者的责任感和对现实状况的不满,以及对问题认识的偏颇性动摇了其继续求学的信心。

(3)社会支持系统方面:和父母沟通较少,仅和二三个高中同学保持联系,与现在同学的关系一般;专注于学习,基本不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和必要的情绪宣泄渠道。

3、心理因素

性格温顺,较内向,缺乏一定的挫折应对技巧和策略;和高中同学对比时有比较强烈的自卑感;责任意识强,但认知上存在偏颇导致过分的自责。

(二)诊断

1、诊断结果

一般心理问题——由学业压力引起的焦虑情绪。

2、诊断依据

一般心理问题是指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现结合求助者症状作出分析:

① 反应持续时间:持续一个多月,时间较短。

② 反应的强度:情绪低落,食欲下降,睡眠不良;人格未出现异常,有较好的自知力和主动求治的愿望;强度不大。

③ 刺激的性质:由同学聚会和弟妹升学激发,产生原因为高考失败和目前学习处境的不理想;与学业关系密切。

④ 反应是否泛化: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情绪反应属于正常心理冲突范围,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内容未泛化。

按照如上分析和心理测验结果,可以确定求助者心理正常但不健康,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

五、咨询目标

(一)近期目标

缓解求助者的焦虑和压抑情绪,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模式,恢复正常的精神状态,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二)长远目标

完善王某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增强其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有效处理各种挫折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使其能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般困难和常见问题。

六、咨询方案

(一)方法

根据求助者情况结合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疗法。

(1)求助者由于性格原因和遭受的学习挫折,引起焦虑情绪,焦虑的产生源于其对普遍存在的生活事件未形成良好的认知,于是在观念错误的情况下出现了情绪低落、烦闷压抑等症状。因此,咨询的重点应在于纠正求助者的错误认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把认知中的不合理成分提取出来,通过构建新的正确合理的认知模式缓解其焦虑情绪。此外,考虑到求助者目前异常心理和行为的程度不算严重,同时具有较强的自知力和求助动机,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相对更合适些。

(2)放松疗法可以帮助求助者在心理和生理出现紧张时及时得到调节和控制,能有效调整因紧张刺激而出现紊乱的功能,有利于求助者掌握应对一般困难和生活挫折的技巧和策略,也有利于增加其社会适应力和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时间与费用

1、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左右,共进行5次咨询。

2、咨询费用:免费。

七、咨询过程

具体咨询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咨询1次;心理帮助阶段,咨询3次;结束与巩固阶段,咨询1次。

(一)第一次咨询

1、咨询任务:收集求助者资料,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商定咨询目标和方案。

2、咨询方法:摄入性会谈法和心理测验。

3、咨询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2)做SAS和SDS量表测验,同时向同学了解其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3)反馈测验结果,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王丽.一例大学生情绪困扰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J].考试周刊,2008(7):159-160.4、家庭作业:主动与关系较好的同学或朋友联系,倾诉自己的困难和烦恼,寻求心理上的安慰。

5、本次咨询小结:咨询师通过摄入性会谈和心理测验收集求助者的基本资料,并在征求求助者同意的基础上向其同学了解相关情况;根据已掌握资料对求助者的问题作出初步判断,并向求助者说明存在问题;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推动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

(二)第二次咨询

1、咨询任务:加深咨询关系,深入了解求助者的认知方式,使其意识到不良认知的存在;布置家庭作业。

2、咨询方法:会谈法和认知行为疗法。

3、咨询过程:(1)反馈作业完成情况,与求助者分析其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表示“人生不如意事十有七八”,所碰到的困难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并表示其现在的各种反应都是正常的,以减轻求助者的心理压力;(2)与求助者分析讨论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一方面是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由于存在不合理的认知模式,过分看重了学习成绩的重要性,也过分沉溺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由此认为无论从各方面看自己都是一个失败者;(3)结合求助者在上一次咨询总结的优点,鼓励他主动与人交往,加强体育锻炼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通过转移注意力增强自信心。

4、布置家庭作业:寻找自已的优点,继续加强与家人、同学和朋友的沟通。

5、本次咨询小结:社会支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求助者的焦虑情绪,也使他发现到类似自己问题其实是普遍存在的;咨询师适时引导求助者一步步对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运用解释技术使他理解认知模式对现实生活的影响,通过恰当的询问使他意识到错误认知模式的存在。

(三)第三次咨询

1、咨询任务: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认知模式。

2、咨询方法:会谈法和认知行为疗法。

3、咨询过程:(1)回顾上一次咨询过程,了解求助者作业完成情况;(2)深入分析求助者的认识模式,使其意识到不良认知的存在;(3)帮助求助者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

4、家庭作业: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坚持每天写日记,回顾每天的所作所为和哪怕是很细微的收获;每天坚持30-60分钟的体育运动,可以打球、散步和游泳等。

5、本次咨询小结:在承认存在不良认知模式的基础上,咨询师结合求助者的优点增强他的自信心,进而通过合理的引导使求助者意识“辩证法”的涵义,使他初步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模式;围绕求助者的问题,咨询师建议他写日记和参加体育运动的做法,可以使求助者 6 继续增强自信,找到充实感和一定的精神寄托,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为他开辟了不良情绪宣泄的途径。

(四)第四次咨询

1、咨询任务:缓解由于认知不良而导致的紧张、焦虑;逐渐改善睡眠、食欲、注意力等方面的质量。

2、咨询方法:会谈法、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疗法。

3、咨询过程:(1)回顾上一次咨询过程,了解求助者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写日记和运动在减轻求助者压力方面的作用,鼓励其继续坚持;(2)向求助者介绍放松疗法,并对其进行肌肉放松训练示范和训练,直到掌握为止。

4、家庭作业:要求求助者如果感觉由睡眠不好、食欲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引起焦虑情绪时使用放松训练释放压力,如感觉明显焦虑也坚持每天练习1-2次;记下每次练习放松的感受。

5、咨询小结:既然求助者已经意识到产生问题的根源,也接受了自己原来的错误认知,而且还初步形成了“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意识,那接下来对他的焦虑情绪进行疏导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咨询师通过指导性技术帮助求助者学会放松技术,使求助者的压力能得到有效的释放。

(五)第五次咨询

1、咨询任务:巩固咨询效果;学习有效应对挫折的技巧;增强自信心;结束咨询。

2、咨询方法:会谈法和认知行为疗法。

3、咨询过程:(1)回顾上一次咨询过程,了解求助者作业完成情况,表扬其认真完成的态度;(2)列举一些应对挫折的技艺,如多参加体育运动、适当降低个人期望值、树立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等;(3)肯定其学习和生活能力,增强求助者的自信心,鼓励其形成并坚持合理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并掌握正确面对日常压力的技巧;(4)总结咨询过程,巩固求助者合理认知模式,培养面临生活挫折时自我释放压力的能力;(5)结束咨询。

4、家庭作业:(1)坚持写日记和体育锻炼的习惯;(2)继续加强和家人、同学和朋友的沟通;(3)出现不良情绪时学会及时放松自己,释放压力。

5、本次咨询小结:求助者的焦虑情绪、食欲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为进一步巩固咨询效果,咨询师运用解释和指导性技术帮助使求助者了解并进而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挫折应对技巧;通过肯定求助者的优点,继续提高他的自信心,使他不断养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估

二个月后,期末考试刚结束,求助者主动预约咨询师,并表示“现在感觉好多了”,“这段时间一直坚持锻炼,精神状况明显好转,失眠、发呆、胃口不好等症状已基本消失”,“跟以前大部分同学也恢复了联系,经常会得到他们的鼓舞”,“期末考试感觉还可以,应该都能及格”。

2、亲友评估

新学期开学后,通过向同学了解发现,求助者“现在开朗多了”,“路上碰到时,他都会主动打招呼”,“在宿舍也会主动和我们聊天”,“听说上个学期参加了学院的书画大赛,好像还获了奖”。

3、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追综,发现咨询基本达到预期效果: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明显减轻,已能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人际关系融洽;个性变开朗了,时间安排比较合理,能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活动;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学习成绩有较大进步,上学期期末考试仍有1门课程不及格,但在班级中的排名上升了11位,不及格课程在学期初的补考中也通过了。

4、心理测验

青少年社会情绪案例 篇6

一、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的危害

情绪和行为问题所带来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它不仅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还会为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1.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首先,情绪和行为问题使青少年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之下,并对其学习及社会生活产生严重干扰。

按照精神病学家门宁格(Menninger K.)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人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有满足感,或是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二者兼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正常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马斯洛将心理健康的概念具体化,制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为:(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评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10)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做有限度的个性发挥。[3]

可见,不论是对心理健康进行定义还是制定心理健康的标准,其着重点都在于强调人格的完整与和谐;良好的心境;对自我与他人的接纳以及协调的人际关系等。而这些正是情绪与行为问题对青少年的困扰所在。

2.长期而持久的影响

对于青少年自身来讲,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影响是长久的,甚至可能是终身的。这种长期影响主要表现在:

(1)一种青少年期障碍能以同一种或相似的形式持续到成人期。大量的研究已经验证了,在儿童时期的高水平攻击性是日后问题行为的预测性指标。Quinton等人的一项研究发现,男孩在小学时期的内显行为问题预测了其进入成年期21岁时有相似的问题,儿童期的外显行为问题增加了其21岁时反社会行为的可能性,而对女性而言,早期的内显行为问题和外显行为问题都能够预测成人期的情绪问题。[4]青少年期障碍所具有的持续影响性还可以在追踪性研究和追溯性研究中得到验证。一项针对品行障碍青少年历时16年的研究发现,在追踪时间段内,有64%的男孩和17%的女孩会再次犯罪,并且在这些人中,50%~70%的少年犯在成人时会再次被捕。追溯性的研究表明,在屡次惹上法律麻烦的那些青少年中,大多数人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在学校和家里惹出了事端。甚至某些青少年犯罪分子早在学前阶段就已出现了问题。并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最早出现问题行为的年龄与后期的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5]

同样,抑郁的影响也是长久的。对于一些人来说,甚至在一个重度抑郁发作期10年之后,仍然表现出工作地位、收入、婚姻状况、社会关系和消遣活动这些方面被严重削弱。即使是重度抑郁亚型——心境恶劣障碍,如果发生在21岁以前或更早发病,也会表现慢性化,即病程更加漫长,而且愈后相对较差。[6]

(2)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长期影响还可能表现在,青少年期的问题障碍是以一种偏斜的方式继续发展,从而产生另一种障碍。在一项针对儿童期有品行障碍的成人进行反社会人格障碍测试的研究中发现,在满足反社会人格障碍标准的被试中,其品行障碍症状出现在12岁以后的有48%,出现在6~12岁的有53%,在6岁之前就表现出来的有71%。理查德·詹瑟的问题行为理论(problem behavior theory)使用系统模型展示了如果青少年有发生某一问题行为的风险,那么他同样就有发生其他行为问题的风险。近年来,大量的研究也已经证实,拥有某一种外显行为问题的青少年经常会发生另一种外显行为问题。

抑郁障碍也可能发展出其他类型的障碍。抑郁可能会出现在任何年龄,甚至是婴儿,如果是在青春期之前开始的重度抑郁则与更高的重度抑郁、双向障碍和药物滥用等障碍之间存在关联。焦虑症会导致诸如抑郁和酒精中毒症等其他障碍以及如心脏病等生理疾病,而孩童时期的焦虑越严重越容易导致抑郁的早期发作。[7]情绪和行为问题还可能引发青少年自杀现象,研究表明,社交恐惧症患者更容易有自杀的念头;75%的青少年自杀者存在心境障碍。[8]

3.对家庭的危害

抑郁、焦虑、反社会行为等无疑会严重地损害个体家庭的正常运行。我国学者章金辉、王和勤对58例心理行为障碍儿童的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测查,结果发现,患儿父母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与正常儿童的父母呈显著差异,患儿的父母有明显焦虑、抑郁、躯体化、敌对等情况存在,并且其焦虑、抑郁、躯体化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9]另外,情绪和行为问题还可能会在将来干扰到这些青少年的下一代。Weissman的一项研究发现,抑郁首次发作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当他们成为父母之后,他们的孩子在一生中患重度抑郁的风险差不多是那些父母首次发作时间在30岁以上的孩子的两倍。

二、情绪与行为问题青少年在普通学校的教育与预防

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危害性应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然而,高发率结合我国青少年人口众多的情况使得我国存在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青少年将有3000万之多。如此众多的青少年不可能全部进入相关的特殊学校即工读学校中就读。另外,青少年处于发展的动荡期,他们的情绪和行为有时好时坏的不稳定特点,而且大部分的青少年只是表现出轻微的问题。而工读学校中交叉感染现象的存在以及给青少年带来的污名问题也都提醒我们在安置那些存在轻微问题的青少年必须谨慎考虑。因此,担负对情绪与行为问题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工作,普通学校责无旁贷。对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的预防与教育干预应成为今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在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自身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对针对情绪与行为问题青少年在普通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采用个体干预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

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的形成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可以分为个人因素和外在因素。个人因素主要是指包括气质类型、归因模式、情绪调节能力等心理因素;外在因素则是指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外界的影响作用。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也就决定了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必须形成针对性的个体干预计划,从致病因素着手有的放矢地处理青少年的情绪与行为问题。

另外,任何一个个体都是生活在大的环境之下的,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也需要依靠外界给予他的信息与反馈。团体辅导可以成为学校干预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在团体中,个体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分享宣泄自身情绪;也可以从他人的反馈中引发反思;还可以在他人的故事中获取经验。

因此,在有针对性的个体干预的同时,可以结合团体性的辅导形成综合干预模式。

2.实行朋辈帮扶、学校教育、家庭辅助、社会支持的多层面结合

外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外部环境也包含了多个层次的内容。布朗芬布鲁纳的生态心理学认为,个体成长受到微观、中观、外观以及宏观四层因素的影响,落实到青少年的身上则主要包括朋辈、学校、家庭、社会文化的影响。多年来,研究者们进行的实证研究可以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青少年人际关系状况[10]、学业成绩[11]、师生关系[12]、家庭功能[13]、亲子关系[14]、教养方式[15]、社区文化[16]等与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之间显著相关。因此,对于情绪与行为问题青少年的教育也需要多个层面结合为青少年提供支持,而学校可以成为促进各个层面相结合的桥梁。

3.形成教育与预防同时并进的三级防御系统

为了有效控制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的高发率,在对已形成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干预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大预防工作力度,形成教育与预防同时并进的三级防御系统。

上一篇:个人12月工作小结下一篇:某某医药有限公司-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