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学精神分析(共11篇)
心理咨询学精神分析 篇1
黑白中的斑斓梦
——以精神分析学浅析电影《绿野仙踪》
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学说在心理研究史上一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数艺术作品也是以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来进行创作,这些作品往往有着更隐性的含义。1939年版《绿野仙踪》作为一部以“梦”为主要情节的电影,用精神分析学角度剖析,无疑能使人更深入的了解其中的奥秘。整部影片有三个主要矛盾贯穿始终,当矛盾一一解决,主人公便完成了奇异的冒险之旅,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力量。
梦与现实的矛盾
弗洛伊德提出“梦的主角是潜意识”,叔叔婶婶对主人公桃乐丝的吵闹选择了忽视,同时心爱的小狗将被人伤害,桃乐丝在现实生活中是有着创伤记忆的。而做梦之前她正在离家出走的路上,恐慌而紧张,于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投射进梦中,进行了二次加工,最终成为一个“伪装”成童话的梦境。
我们能轻易看出,桃乐丝现实中的记忆在梦中环环相扣:其一,桃乐丝日常生活里的人在梦中扮演了与之对应的角色,如三个经常帮助她的男性朋友在梦中依然亲切而友好,帮助桃乐丝;欺负小狗的邻居夫人理所应当的变成了罪大恶极的坏人,故意打破美好的生活;其二,桃乐丝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创伤,虽然在梦里进行了“伪装”,本质依然是相同的,最终达成的愿望也一致,她梦前一直呼喊寻找的婶婶在梦境里也没有投射,依然在梦里找寻;梦中邻居坏夫人作恶多端,战胜坏女还是显性目标。
成人之路上的找寻
梦中桃乐丝沿着无尽的黄砖路,首先遇到了好伙伴稻草人、铁皮人、狮子人,他们分别代表着桃乐丝缺乏的三种品质:智慧、爱心与勇气,故事的隐性目标就是使桃乐丝真正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大人,当桃乐丝领悟到这三种品质,她便长大成人了。弗洛伊德提出,“满足梦者本身愿望的方法之一是将精神或欲望伪装、转换,以“合理合法”的形式传递给梦者”,所以桃乐丝以为自己是在为朋友寻找头脑、心与胆量,其实是帮助自己长大,得到了三种优秀的品质。
当桃乐丝走到黄砖路的尽头,到达了奥兹国。奥兹国是一个井然有序的地方,有着统一的色调,森严的警备,整齐的队列与神秘的“大人物”,已然形成了一个小社会。这是桃乐丝在现实里从未涉足过的规范化世界,也是成人的世界,桃乐丝的叔叔婶婶、三个朋友以及欺负小狗的夫人都已经在规范化的社会中,有着成人自律感。桃乐丝并不适应这样的节奏,但她坚持找寻头脑、心脏与胆量,在奥兹国里吃了苦头,打倒坏女巫也困难重重,因此她理解了叔叔婶婶的生活辛苦,想回家的愿望也强烈到无以复加。
自我反省矛盾
桃乐丝在踏上寻找奥兹国之路前,得到了红宝石鞋。有学者认为,红宝石鞋象征着女性的月经初潮,因此《绿野仙踪》的核心是讲述了少女的成长之路。红色一直是一个特殊的颜色:童话《小红帽》中的小红帽穿着红色的披肩和帽子,格林童话《小美人鱼》中小美人鱼也拥有着一头红发,以及安徒生童话《红舞鞋》等童话故事中都有红色元素,而这些故事无一例外,均讲述了少女的成长之路。
弗洛伊德认为梦中是有着象征符号的,而这大多数象征都是关于性的象征,桃乐丝正是十几岁的年纪,红宝石鞋跟随着桃乐丝,直到桃乐丝意识到自己离家出走的荒唐,意识到叔叔婶婶对她的疼爱,产生了必须要“回家”的想法,红宝石鞋才生效,等于在经历了月经初潮的年纪,标志着桃乐丝正式踏进了成人世界的大门。
而如何利用好成人之后的力量,也给桃乐丝出了难题。奥兹国的魔法师给了桃乐丝智慧、爱心与勇气,却无法用热气球带她回家。弗洛伊德提出在处理梦中的象征符号时,要利用“释梦者的有关象征知识以弥补联想之不足”,因此桃乐丝穿着红宝石鞋却并没有将之与回家相联系,她经过仙女的点播,依靠自己真正领悟到“没有任何地方像家一般”,利用好红宝石鞋,才能真正的回家。
桃乐丝的自我心理矛盾得到了解决,领悟到了自己真正的所需所求,这个心理演变过程是外界无法代替她完成的。当她终于回到了温暖的家,影片并无交代红宝石鞋,意味着桃乐丝真正完成了自我的反省,更不会轻率地离家出走,有无红宝石鞋的帮助已经不重要了。
心理咨询学精神分析 篇2
在二十世纪末, 有关上帝、魔鬼、宗教的题材似乎特别受欢迎。这类惊悚片一方面渲染了宿命、邪恶与恐惧, 另一方面强调勇气、信念和自我牺牲精神, 对观众的恐惧感进行净化。《沉默的羔羊》有着其深刻的宗教的文化背。在《圣经》的《撒母耳传》中记载了攻打亚历山大城的事件。影片中, 反复提到了克拉丽丝的那个关于羔羊的梦魇。在克拉丽丝的记忆中, 那是在早春的黎明, 一栏等待着被她叔叔宰杀的羔羊, 善良的她似乎觉察到那是一群和她有着同样命运的羔羊, 她试图将它们放走, 但是羔羊太小, 又或者是因为恐惧, 它们还不懂得逃走。克丽丝抱起一只羊, 开始了她对羔羊的救赎, 也是她对自我的救赎。但是, 最终, 她的救赎失败了。羔羊依旧是被宰杀的命运, 而她也被送往孤儿院, 完完全全的沦为了栏中的“羔羊”。“羔羊”在圣经中就是喻示着弱者, 无力反抗的一方。而从小失去母亲, 又在十岁时失去父亲的克拉丽丝无疑就是这样一个弱者。在她抱着羔羊逃跑时, 她想象的是她对自己心灵解放, 无疑, 童年的时候对自己的解放失败了, 她的内心依旧一直承受着失去父亲的痛苦, 她还是作为弱者的模样, 随时面临着被宰杀的可能, 耳畔时时想起羔羊凄厉的哀号声。影片的结尾, 击毙“野牛比尔”的庆功宴上, 克拉丽丝接到了汉尼拔的电话, 汉尼拔问她, 是否还会听见羔羊的尖叫。虽然对于这个, 影片中并没有给出克丽丝的回答, 但是, 聪明的观众都能够明白, 克拉丽丝再也听不到羔羊尖叫了, 在追踪并且最终杀死了变态杀人狂“野牛比尔”的过程中, 克拉丽丝战胜了恐惧, 完成了自我的最终救赎。从这个意义上说, 克拉丽丝不再是羔羊了, 并且, 她还拯救了“羔羊”——被水牛比尔关押的弱者凯瑟琳。这样一个宗教意味浓厚的影片, 讲述克丽丝的救赎与自我救赎, 让影片整个笼罩在一种神圣的氛围之中, 使观众在心生恐惧的同时, 也生出了一种敬畏。
二
按照弗氏的理论来看, 我们每个人都患有或多或少的精神官能症。在《沉默的羔羊》这样一部心理探寻式的惊悚片中, 精神神经病亦称精神衰痿症的当属外化的变态杀人狂“野牛比尔”和潜在的女主角克拉丽丝, 当然, 还不能忽视拥有超强精神控制力的吃人魔王汉尼拔。汉尼拔在整个影片中出现的时间虽然不多, 但是他的阴影却始终笼罩着整个影片。首先是他怪异的吃人爱好, 再就是他超强的精神分析能力, 这在他与克拉丽丝第一次在牢房中见面就得到了充分展示, 以及他超凡的心理素质及精神状态, 吃人时听巴赫的平均率, 心跳不超过八十。无疑, 汉尼拔是一个怪胎, 是一个比“野牛比尔”更让人后背惊悚的角色。
依照弗氏的“前定主义”主张——心理上每一果必有一因, 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我们可以通过“野牛比尔”和克拉丽丝的前史来分析造成他们现在精神神经病的症结所在。所以, 之于我们, 最应该觉得恐怖的就是汉尼拔, 因为影片中完全没有提及汉尼拔的心理前史。
运用弗氏的精神分析法, 我们可以将“野牛比尔”的变态行为定义为“转移迷狂症”。“转移”就是把淤积的“力比多”转移到身体某些器官上去以酿成器官机能的残废。“野牛比尔”一直以来想要向女性角色转变, 完成自己对自身一种男性角色的阉割。这样一种“转移迷狂症”的形成原因, 来自于幼年时期母亲对其的教育, 在他渴望得到母亲的关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 他开始对自己的男性角色产生厌恶之情, 渴望自己能够完成向女性的转变。他在心理上面已经完成了向女性角色转变的过程, 但是在身体上却仍然保持的是一个完整的男性个体, 所以他一直渴望自己能够被“阉割”即一种器官的缺失。但在遭到多家变性医院的拒绝之后, 他突然意识到他的转变无法由他人来完成, 所以他开始采取极端的方式对自己进行“阉割”, 想要以此来实现他的欲求——将对母亲这样一个女性角色的爱转移到自己这样一个“女性角色”之上。
而对于见习特工克拉丽丝来说, 她的精神神经病则是潜在的。她经常梦到一群羔羊被宰杀, 耳畔常常伴随着羔羊的哀嚎声, 这都是梦的象征作用。既是为了逃过意识的检查作用, 将潜意识中的恐惧用一种化妆的方式展现在梦中。克拉丽丝的梦的显相是, 羔羊被宰杀, 非常可怜。但事实上, 梦的隐义是克拉丽丝自己的惧怕之感, 她将自己潜意识中的恐惧通过梦的工作转化成了羔羊对被宰杀的恐惧。克丽丝的这样一种精神状态, 弗氏称其为“迫足迷狂症”, 又可理解为变相的自咎, 患者大半在幼年时做过亏心的事, 现在一方面自咎, 而同时又想将它遗忘。这两种心理作用是互相冲突的, 既存心自咎就难以遗忘, 既存心遗忘就难以自咎, 冲突的结果就为“迫足迷狂症”。克拉丽丝的这种病症产生的原因还是来自于她幼年时期对羔羊救赎的失败, 使她在幼年时期就将一种深深的内疚和自责嵌入了心里, 久而久之在心理转化成了一种对羔羊声的恐惧和焦虑。
当然, 诱发克拉丽丝“迫足迷狂症”的直接原因是羔羊被宰杀, 她却无能为力。但其潜在的原因却是克拉丽丝生命中男性角色的缺失。在她十岁时, 父亲便离开了她, 使她无法像一个正常女性一样从父亲那儿获得依靠和安全感, 从而使她无法正常的渡过女性成长过程中的“俄狄浦斯时期”。当然, 这样一个父亲角色的缺失, 也对后来克拉丽丝对其上司克劳弗的特殊情感产生了根源性的影响。直到影片的末尾, 庆功宴上, 克劳弗以一种父亲般的口吻说“我为你感到骄傲”, 克丽丝才真正得到满足, 从这样一种“恋父情结”中解脱出来。克拉丽丝的“恋父情结”不仅仅在克劳弗的身上有所体现。在她与汉尼拔的交往中, 导演也设置了一些细节。如:克拉丽丝将画拿给关在牢笼中的汉尼拔时, 汉尼拔的手指轻轻的触到了克拉丽丝的手。这样一个微小的动作反映的却是克拉丽丝和汉尼拔之间的以后给“亲密心理”关系, 汉尼拔充当了克拉丽丝的“父亲”角色, 同时也充当了克拉丽丝“心理医生”这一角色。在这一角色的形成上, 前提必须是克拉丽丝对汉尼拔完全的依赖和信任, 克拉丽丝将她隐藏在心里多年的秘密全都告诉了汉尼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汉尼拔成了世上与她最为亲近的人, 在此时汉尼拔已经完全取代了克拉丽丝生父的角色, 汉尼拔也最终帮助克拉丽丝走出了恐惧和她长久以来的“俄狄浦斯情结”。但这又带来了另一种感情, 那就是克拉丽丝对汉尼拔产生了一种除去“恋父”的爱。这和弗洛伊德心理哲学中提到的“转移关系”是一致的。既, 病人转移情感到医生身上。在影片中的表现则为, 克拉丽丝最终将会爱上这个恐怖、绅士、理性的吃人狂魔汉尼拔。
参考文献
心理咨询学精神分析 篇3
[关键词]精神分析原理;实验短片;人物性格;人物塑造
一、精神分析原理在实验短片中应用的思路探讨
运用精神分析原理,在创作实验短片时,充分考虑人物的性格构成、心理结构、潜意识养成等问题。通过深入地挖掘其性格成因、早年遭遇、环境背景、交往历程等问题为短片的人物设置、主题表达、意义生成与手中接受提供可靠的保障。笔者通过对实验短片《枫·铃·芝》中主要人物紫枫、紫铃的性格剖析、人格解读和心理挖掘,为全片的故事情节和合理化展开与主题的有序深化打下了基础。以此思路,从人物性格特点、内心世界与生活遭遇入手饱满而深刻地描摹了紫枫这一特定人物,提高了短片的制作水准与意义内涵。经此设计,使短片的故事感人、情节离奇、主题深刻、发人深省。
二、运用精神分析原理在《枫·芝·铃》中进行人物塑造的实验
(一)主要人物介绍
实验短片《枫·铃·芝》中的主人公紫枫,在家中排行老大,现实生活中是一个有片段性“记忆衰弱症”精神病患者。同时该角色是具有三重人格的特设人物。其一,是平日里独处之时,自我臆想的强势人格;这一人格表现为争强好胜、敢闯敢当、无所羁绊。其二,在现实中被二妹欺侮之时,真实流露的懦弱人格;这一人格表现为克制忍让、唯唯诺诺、精神葳蕤。其三,于夜深人静之时,因长期受压榨欺凌在内心深处激发的邪恶人格;这一人格表现为无理取闹、咄咄逼人、肆意妄为。
实验短片《枫·铃·芝》中的女二号紫铃,在家中排行老二,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特设角色。其一,是现实生活中自私自利、蛮横无理的有暴力倾向的人格;这一重人格表现为对大姐的霸道欺压和极强的占有欲,也是导致大姐第二重人格的客观原因。其二,是内心深处收到大姐懦弱人格诱导和影响,而裂变出的对大姐的呵护与关爱,是同大姐第二重人格共鸣存在的善意的人格。
实验短片《枫·铃·芝》中的女三号紫芝,在家中排行老三,与老二是同卵双胞胎,但幼年时期因一次意外,不幸夭折。在短片中设置为诱导女一号第一重和第三重人格的催化剂。对于紫芝是否真的存在过或者是否是意外身故我们不做揭示,可以想象成老大的精神臆造物,也可是真实出现过的人物。其主要作用就是催化和诱发女一号的第三重人格变化。
(二)故事情节简介
短片采用倒叙的方式和插叙的方式,从大姐“超我”的强势、爱二妹的性格出发,讲述在将二妹杀害之后,心理出现的阴影,一直幻想二妹依赖自己生存,而自己一直是个时刻保护着二妹的强势大姐的形象。从短片一开始,大姐紫枫不断发现二妹身上无缘无故出现伤痕,爱妹心切的紫枫怀疑是二妹的男朋友健垵所为,愤然去找健垵算账,没想到健垵的一句话却戳破紫枫内心防线的关键。紫枫被健垵说出的“铃铃的事我还没跟你算账呢!”引发了心理反映,恍惚之中看到空白房间里被捆绑的二妹,惊吓之中的大姐被二妹用绳索勒住脖子。
短片开始第二部分,这部分大姐的性格是现实中的性格,懦弱、积累了对自己呼三喝四的二妹的仇恨,而引起大姐性格中“本我”邪恶的出现的出发点,同样是健垵,健垵本为大姐紫枫的男朋友,因花心常朝三暮四,二妹紫铃怕大姐受骗,遂和健垵在一起。不知情的大姐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已逐渐积累下仇恨,只是受“自我”的抑制。而健垵的事是个引爆点,激发了大姐“本我”。
短片第三部分则为短片的真相大白,穿插着大姐紫枫的三重人格相互交错,将生出恶念的大姐紫枫用绳索勒住二妹紫铃,与大姐心理的阴影被二妹勒住脖子,真实的性格软弱被二妹所保护。归根结底,大姐紫枫看到逐渐消失的二妹,是渴望得到她的原谅,同样渴望自身能在不同的精神状态中得到救赎。
在短片中,女一号隐约有印象,似曾有过这么一个三妹,并时常在第一重幻想人格的梦境中充当保护三妹的角色。同时在第二重人格的长期支配下,因第一重人格中的梦幻人物“紫芝”超出苑囿出现在第二重人格中;而诱使女一号开始萌生第三重人格。在女三号诱导下,女一号的第三重人格开始快速成长,并在无意识下开始影响到现实中的第二重人格(真实人格)。在女三号诱导下,第三重人格之前导致二妹离奇死亡的意外似乎并非那么简单。于是,通过设计步骤、架设引导性线索,在第三重人格的世界中诱导女二号就范后,终于发现了一些指向女二号的蛛丝马迹。而后在精神世界中不断挣扎的第三重人格冲出牢笼,杀死了女二号,为早已亡故的三妹复仇。然而女一号的第三重人格其实戗杀的是女二号善意的第二重人格。
故事最后可以设置一个情节,只要画面不用声效,来解释最初潜意识中的景状。实质上,女一号的第三重人格暴力的复仇人格其实是为自己的罪恶行为寻找借口、找开脱才意向出的二妹被三妹陷害致死。事实上,真正的意外是十五年前,五岁的大姐和三岁的二妹、三妹一起出门游玩,当时的老大任性不懂事,要带着两个二妹一起在河边的泥沙堤坝上玩危险的爬坡游戏。当时二妹聪慧机敏不同意一起玩危险游戏,大姐不高兴还推了一把二二妹,让她走开别扫兴,于是二二妹就一个走到远处的小树林里玩抓石子。之后,老大和老三两人玩起了爬坡游戏,但是堤坝很滑,两个孩子一不小心踩滑了一脚,双双跌落下来,导致三妹落入河中溺水而亡,自己索性被杂草拦到也没有被荆棘石块撞伤,但虽幸免于意外却也被随后滚落下来的石头撞到了头不省人事。
(三)紫枫人物形象的精神分析
紫枫的三重性格在短片的三部分分别表现,即“本我”压抑的软弱,“自我”展现的邪恶,“超我”表现的强势。这三部分的性格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软弱的性格里逐渐积累出的仇恨形成了邪恶的本身,而渴望得到救赎和原谅的部分则表现在幻想中的自己一直是疼爱和保护着二妹好大姐形象。三种性格的引发和串联都需要一个突破点,这个重要的节点就是男主角健垵,虽然没有着重塑造健垵的人物形象,但是每次健垵的出现都是引发故事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在大姐紫枫幻想自己“超我”性格时,健垵的话是大姐回归现实的节点。在大姐软弱的“自我”性格时,健垵和二妹的牵手是大姐性格突变为“本我”的节点。这样三种性格顺其自然的集中在大姐身上,并且使三种截然不同的性格自然的过度。
紫枫的三重性格是本身具有还是后期产生的呢?大多有性格分裂的人都是幼年时期经受过虐待和打击,短片没有描写幼年时期,但是片中最后响起大姐二妹温柔稚嫩的对话,说明幼年时期大姐二妹的感情是和谐的,并且并未出现偏激现象。而后期在成长过程中,二妹对大姐的占有欲,使大姐产生压迫感,大姐由此形成了软弱受欺负的性格,但是在“自我”软弱性格形成的同时,“本我”被压抑住的邪恶性格也同时产生,只是在“自我”的压制中,没有将“本我”的性格显露出来,直至出现了导火线。“超我”的性格在“自我”被“本我”反占主导地位后出现,即表现出大姐的良知实际上是在谴责她谋害二妹这种行为,所以她在良知的“超我”性格中处处保护二妹、关心二妹、爱护她,直至短片最后亲耳听到二妹原谅她,大姐才真正得到解脱。但这些已成虚幻地妄想,也许这只是一场噩梦,也许这就是孤独的人生、孤单的童年所裂变的怪像……
三、精神分析原理在实验短片中应用的总结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豪、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讲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一本书如此,看一部电影也同样会有这样的感受。不同的读者因不同的“世界经历”在理解“同一个文化符号集”合,即“作品”或“文本”之时就会因意义认知系统的不同产生迥异的感触。
在国外电影对影片中运用精神分析学塑造人物日益成熟之际,国产电影也对此跃跃欲试,但相对较成熟的电影来说,国产电影中运用精神分析学塑造人物的方式比较单一,且由于传统电影的局限性,致使观众对国产此类电影的骂声不断。
通过比较国内外影片中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分析影片中人物所蕴含的潜在性格。通过精神分析来塑造的人物形象通常具有多重性格,这些性格潜藏在人物本身,每一种性格都具有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只有了解影片中想要深层表达的含义,才能判断人物分裂出的性格中哪一个才是属于人物本身的性格。而在每个人的身上,实则都存在着多重性格,只是“本我”在活动过程中,“自我”和“超我”约束和管辖能使我们相互控制。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常常令我们感同身受,但是电影终归是电影,我们需要在生活中运用潜意识带给我们的正能量,实现自己的梦想人生。
参考文献:
[1]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 车文博译.弗洛伊德文集(10)[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2]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著,王志敏译.想象的能指[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6.
证伪主义批判精神分析学的得与失 篇4
证伪主义批判精神分析学的得与失
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展开的`批判性研究,对于精神分析学打破自身的局限非常有益.但这种批判的本体论基点是建立在同爱因斯坦物理学的比较基础之上,因而其有效性受到了制约.
作 者:漆捷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太原,030024刊 名:理论探索 PKU英文刊名:THEORETICAL EXPLORATION年,卷(期):“”(1)分类号:B505关键词:证伪主义 精神分析学 得 失
心理咨询学精神分析 篇5
1指导老师:黄仿
关于弗洛伊德与艾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些看法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将性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两性期五个阶段(李美芳、黄立欣译,2009)。口腔期是性心理发展的最原始阶段,是指婴儿从出生到1岁期间,偏向寻找从吮吸、吞咽等口唇活动中获得快感和满足。肛门期是1~3岁的幼儿享受憋住及排泄大小便的感觉。性器期是儿童在3~6岁开始喜欢生殖器的刺激,产生恋母或者恋父情结。潜伏期是指6~11岁的儿童的性本能逐渐消失,他们对外部世界产生兴趣,会把精力放在运动、游戏等具体活动中去。两性期是指人的性冲动复苏,11~18岁的青少年对异性感到吸引,逐渐发展出成熟的性行为。
艾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心理社会阶段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性心理阶段相呼应,包括基本信任对不信任阶段,指0~1岁的婴儿若得到充满爱的照顾,就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基本信任感,反之则产生不信任感;自主行动对羞愧怀疑阶段是指幼儿在1~3岁开始产生自主性,力图尝试各种新事物,父母若能进行适度干预和引导,便能让幼儿克服羞愧,形成自主;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阶段是说儿童在3~6岁时自我意识增强,喜欢探索和想象,父母应鼓励其自动自发地探索世界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否则过度控制会让孩子缺乏主动性,产生退缩和愧疚感;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阶段是说6~11岁的儿童希望在学校通过勤奋努力获得社会和学习技能,从而感到自信,否而在同伴比较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我认同对角色混淆阶段是指11~18岁的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期待,想找出准确的自我定位,但由于各种社会动因他们或多或少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
弗洛伊德与艾里克森的理论的共同点是二者都提到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而且他们各个阶段中的年龄划分与心理年龄阶段的科学划分都是一致的,同时二者都提到了儿童在每个阶段的生理基础对该发展阶段的作用和影响。二者的不同之处是弗洛伊德强调性本能是心理发展中的基本动力。他认为如果儿童在每个阶段的性需要得到适度满足,儿童就能健康成长,否则儿童在未来发展中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而艾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他认为自我在每个发展阶段对于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冲突之间会学到特定的态度和技能,主动扮演社会一分子的 SunBiling_TMA01_ECC20
1指导老师:黄仿
角色,从而决定个体在各个阶段发展中是健康或适应不良(李美芳、黄立欣译,2009)。
艾里克森在其心理社会理论中提到1~3岁的幼儿处于自主行动对羞愧怀疑阶段,他认为这阶段的幼儿表现出强烈自主的意愿,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行为,希望自己选择或决定,比如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具等。但我认为以此阶段发展观点来看待新加坡儿童的发展,需要做一些调整。因为在新加坡有很多孩子到了三四岁都不会基本的生活自理,如穿衣,吃饭,收拾书包等。这与新加坡的社会环境和实际生活情况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新加坡大部分是双薪家庭的缘故,(外)祖父母或者外籍女佣常常变成幼儿的主要照顾者(郑臻贞编,2014)。俗话说“隔代亲”,(外)祖父母对幼儿自然是疼爱有加,甚至是过于溺爱,一切事物都心甘情愿为幼儿代劳,使得幼儿失去锻炼自主独立的机会,而外籍女佣的工作性质也让幼儿在该阶段无法顺利发展自主性,父母似乎也认为女佣代劳孩子的生活自理部分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付了薪水给女佣)。于是两三岁的孩子都非常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或“小公主”的生活,甚至认为有人代理自己的事物是理所当然的,一点都不会思考自主独立的行为。
弗洛伊德在性心理理论中强调了早期经验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李美芳、黄立欣译,2009),我觉得在看待儿童发展的问题上确实要也必须要重视幼儿早期经验的培养,因为童年时期的生活经验对个人未来生活得幸福与否是有一定关系的,比如幼儿在家里常看到父母吵架摔东西,那么孩子在恐惧与不知所措中会造成的心理阴影,长大后他对婚姻和家庭就很有可能产生抗拒或不自信的态度。
艾里克森在心理社会理论中指出,若要观察到正常的发展,必须考量每个文化实际的生活情况(李美芳、黄立欣译,2009)。这个确实非常重要,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背景,而每个社会的文化和实际生活情况又都是不同的。以新加坡来说,新加坡的社会经济压力造成大部分家庭都是双薪家庭,同时政府非常鼓励生育,并为此开办很多托婴所,以便母亲在12周产假后能继续上班。我自己也是2个孩子的母亲,当然也很感谢政府提供的补贴和措施,但是我觉得婴儿早期亲子关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可惜社会现实却很难成全早期的亲子关系,而更多的是让外籍女佣或(外)祖父母或托婴所来完成对婴儿早期照顾,我觉得由 SunBiling_TMA01_ECC20
1指导老师:黄仿
此引发的一些儿童发展问题(如孩子对女佣的信任超过对父母的信任等)必须考虑到新加坡的实际生活情况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美芳、黄立欣译(2009)。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台湾:培生教育。
心理咨询学精神分析 篇6
这位女子的这些可谓是大胆而引人注目的行为当时却并没有引起他人应有的注意,更谈不上有谁会产生兴趣去进行分析。然而不久以后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这位女子的父亲死了,而她也跟着自杀了,并且留下遗嘱,希望能跟她的父亲合葬在一起。这件事对弗洛姆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他当时既未听说过恋母情结,也从未听说过与恋母情结性质相同的女儿与父亲之间的 固恋。然而,他急切地想知道发生的这一切的原因。多年以后他仍激动地回忆:“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怎么可能爱恋着她的父亲,以致她宁愿和她的父亲合葬在一起,也不愿意活着享受人生和绘画的快乐呢?”
一个12岁的孩子无力回答这样的问题。但这些神秘莫测的人类行为的奥秘却呼唤着他向精神分析走去。解释这些人类行为的动机的冲动在他的头脑中越加清晰。他在与精神分析从互不知道彼此的相反地方出发,终于在后,也即在他22岁时相遇。当他开始接触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后,他马上找到了困扰了他10年的有关那个问题的答案。精神分析的博大精深、对千奇百怪的人类行为的令人信服的解释让他激动不已。而精神分析对人类行为的表象背后的动机的深刻洞见以及对精神疾病的成功治疗更让他对精神分析具有了无穷的信心。他突然发现:自己的经历和兴趣与精神分析具有了一种缘分。也许他注定就要成为一个精神分析学家。
弗洛姆(Erick Fromm, 1890-1980)是生于德国的犹太人。1922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正规训练。1925年加入国际精神分析学会。1930年发表关于基督教义的演变及宗教的社会—心理功能的精神分析的长篇论文。1934年为逃避纳粹迫害移居美国纽约。在美国,他从事广泛的教学、理论研究和精神分析实践活动。先后在哥伦比亚、耶鲁等大学任教,担任过怀特精神医学研究所主任。1951年到墨西哥国立大学医学院精神分析学系任教授。1957年回美国,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任教授。1980年在瑞士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弗洛姆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是20世纪着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这得益于他在学术上的兼收并蓄,他接受了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思想,试图用人本主义来调和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受到巴考芬对母系氏族社会的研究和东方禅宗的影响;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有思想或工作上的联系。
一、论人的处境
弗洛姆以关于人的处境的学说为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他从三个方面论述人的处境:
(1)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意思是进化程度越高的动物,本能的调节越不完善,所以人在本能上与其他动物相比,具有最大的不完善性;
(2)人的存在的矛盾性。意思是人试图超越动物的本能状态,这又使人陷入一系列的困境,像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生与死的矛盾、人的潜能实现与生命短暂之间的矛盾;
(3)历史的矛盾性。意思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后来的历史时期能够解决前一个历史时期的一些矛盾。例如,他认为当代人类掌握的高技术手段与无力将它们全部用于人类和平和人民福利之间的矛盾在未来的社会历史时期是可以解决的。
弗洛姆认为,在以上三种处境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存在的矛盾,因为它根植于人本身,不可能被解决。特别是其中的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最具实质性,因为,人越是超越自然和本能,也就是越发展自我意识、理性和想象力,与自然、他人和真实自我的关系就越疏远。他的全部理论都是以这一观点为基础的。
二、论人的需要
弗洛姆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就是人对存在的矛盾性的处境的反应。不同人满足需要的方式不同,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以下是几种基本需要及其不同的满足方式:
(一)关联的需要------爱与自恋
人为了摆脱孤独感,就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如果能与他人建立健康的情感联系,这就是爱。否则,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不是现实本身去对待他人,就是把他人作为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或手段,这就是自恋。
(二)超越的需要------创造与毁灭
人与其他动物一样是被抛入世界的,同样又被抛出世界。人能意识到自己作为生物的被动的命运,但不甘心于此,于是产生了超越的需要。这种需要驱使人们去创造,或者创造的愿望无法实现,则转向破坏。
(三)寻根的需要------母爱与
人随着成长越来越脱离了自然和母亲,于是产生寻根的需要。个体可以通过依恋母亲及其象征,如家庭、氏族、民族、国家和教会等,建立自己新的生存根基,
如果过于依恋母亲及其象征,就会限制理性和个性的发展,陷入 的精神病态。
(四)同一感的需要------独立与顺从
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健全的个体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有的人只向民族、宗教、阶级和同伴等认同,寻求顺从性而丧失了独立性。
(五)定向和献身的需要------理性与非理性
人需要确定一个为之献身的目标才能使生命有意义。有的人确定的目标是符合实际的、有意义的,这就是理性的。有的人确定的目标是神的启示、自己的种族的优越性等,这就是非理性的。
三、社会性格论
弗洛姆认为,人的性格和潜意识是在以上这些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他提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人与物的关系,表现为人要获取物体,即同化(assimilation);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人要与他人发生联系,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所谓性格就是把人的能量引向同化和社会化过程的相对稳定的形式。他所说的能量不是里比多,而是需要。
弗洛姆认为,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中可能有几种性格倾向。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性格倾向可以划分性格类型:
(一)同化过程中的倾向
弗洛姆根据同化过程中的倾向是否具有创生性(productiveness),将人的性格分为非创生性倾向和创生性倾向。非创生性倾向包括四种类型:
(1)接受倾向。这种人乐于被动地接受所需要的物质或精神产品;
(2)剥削倾向。这种人用强取豪夺或狡诈欺骗从外界得到他需要的东西;
(3)囤积倾向。这种人通过囤积和节约来获得安全感,讲究秩序和清洁;
(4)市场倾向。这种人善于随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随机应变,把自身也看成商品。创生性倾向的人则关心人的潜能实现。
弗洛姆描述了创生性倾向的人在思维、工作和情感上的特点。在思维上,这种人具有理性,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并客观地看待世界和自己。在工作上,这种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潜能,而不是为了生存或强权所迫,也不是为了填补空虚无聊。在感情上,这种人对他人有爱的情感,意思是既保持自我的完整和独立,又与他人建立积极的联系,与他人结为一体。他认为爱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理解四个基本要素,并提出健康的人应该体验到的一些情感,包括:淡泊、温柔、同情、兴趣、责任心和整合感。
(二)社会化过程中的倾向及其与同化过程中的倾向的联系
弗洛姆认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会形成四种不健康的性格倾向:施虐、受虐、破坏和迎合,它们与同化过程中的四种非创生性倾向——剥削、接受、囤积和市场倾向是一一对应的。他认为,所谓健康的性格就是能够自发性(spontaneity)地爱和工作。自发性这一概念是1941年提出的,到1947年就变为创生性,因此二者的含义相近。
弗洛姆指出,现实的人的性格往往是各种倾向的混合,只是有一种倾向占主导地位。
(三)堕落综合症与成长综合症
弗洛姆在《人之心》(1984)中,从病理学角度对人的性格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提出堕落综合症和成长综合症这两种性格类型。前者是爱死或恋尸癖、自恋、共生---- 的固着的结合体。后者是爱生或恋生癖、人之爱、独立性的结合体。恋尸癖、自恋和共生---- 的固着三者的极端形式混合在一起,就称为堕落综合症。现实中大多数人的性格处在两种综合症之间,某种占主导地位。战争是群体堕落综合症的大规模发作的结果。
(四)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与重存在的生存方式
弗洛姆在《占有还是存在》(1976)中将人的生存是分为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和重存在的生存方式。前者关注的是对物、人、精神的占有,后者关注的则是生命的存在本身,即以爱和工作的潜能的实现为生存的目的。弗洛姆的这一观点是从价值观的角度对性格类型所作的进一步分析。
弗洛姆在以上的性格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性格的概念。社会性格是一个社会中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它有如下基本特性:
一、它是群体心理,指一个国家、民族或阶级的心理;
二、它是一个群体在共同的处境下,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它是激发一个群体的行为的共同内驱力。
弗洛姆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说明经济基础如何决定意识形态这种上层建筑,而他提出的“社会性格”的概念可以弥补马克思主义的这一不足。因为社会性格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经济基础在其中起着更大的作用,所以社会性格是联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重要中介之一。
心理咨询学精神分析 篇7
关键词:转变,沉默的羔羊,精神分析学
又看《沉默的羔羊》, 不再停留于惊悚的剧情、诡异的画面, 而为影片精心塑造的人物经历、叙事模式种种注入心理学分析所驻足。此次通过阅读、借鉴,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就影片中三个主要人物与主旨简要分析。
一、克丽丝——羔羊停止尖叫
影片的女主角。一个拥有女性美貌, 男性坚毅内心的FBI实习生。从影片开始克丽丝一人穿越浓密丛林, 完成艰难训练, 到后上司克劳福派其独自前往监狱, 接触汉尼拔, 再后单枪匹马成功击毙野牛比尔救出被掳女子。这一女性形象充满着独立、勇敢和智慧。堪比男性。
精神分析学中讲到人的本性:作为孩子的自我想要获得象征地位, 须由父亲的确认。克丽丝作为女孩儿天生欠缺, 但可以通过占有父亲而获得位置。在父亲死后, 克丽丝独自生活, 父母位置的缺失, 让克丽丝极力渴望取代父亲位置, 从而成为资源的占有者, 拥有支配权。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新编》中, 他提到对象选择。“一个孩子若以其父为选择对象她便欲取其父为己所有。同时也可取他作为性的对象。”[1]所以片中的克丽丝才会选择继承父业, 成为训练刻苦, 职业特殊的一名女警, 并追求性别平等, 拥有着咄咄逼人的“男性”气质。也正是因为对父爱的渴望, 选择父亲作为自己的性对象, 对同龄异性人的追求敏感恐惧, 进而与汉尼拔甚至是上司克劳福有着情感暧昧。最后两人手指的碰触意味深长。
在克丽丝与汉尼拔的对话中得知她的童年经历:双亲死后, 被寄养在母亲表妹夫妇的牧场中。因一日清晨, 童年克丽丝在睡梦中听到奇怪声音便追随出去, 发现正是待宰羔羊的惨叫声。她再也掩饰不住心中的恐惧和冲动冲向羊圈, 抱起一只逃离牧场。不幸的是她被抓回去连一只羔羊都没有救活, 自己也被送往孤儿院。此后, 那一夜羔羊的尖叫声便不断回响在克丽丝耳旁, 形成心结。
正是如此, 当克丽丝第一次在办公室看到被剥皮女性照片, 心底的羔羊惨叫随之开始。精神分析学中称“一切被压抑的东西都是潜意识的。”[2]克丽丝心中被压抑的羔羊的尖叫就是潜意识的, 看到照片时潜意识被唤醒, 促使她接受挑战, 查明真凶, 试图让潜意识中的尖叫停止。克丽丝出色完成任务, 抚平自己童年的创伤, 成功获得“象征秩序权利”。
二、汉尼拔——冷静的食人狂魔
在《沉默的羔羊》中没有过多讲述汉尼拔的经历, 但观看《汉尼拔前传》不难发现, 他也有着痛苦的童年。从故事中得出:第一, “如弗洛伊德所说潜意识乃是真正的精神实质”。[3]本能直觉的压抑导致了汉尼拔疯狂的状态, 在潜意识中他一直记得那段恐惧, 所以食人的冲动也就显得“合理”。第二, 恋母情结。当自己心爱的女人遭到威胁或遇到危险时, 他将全力以赴保护。他爱他的母亲, 以至于把父亲当作敌人, 在母亲死后, 力比多转移到妹妹身上, 当妹妹被人杀害时, 他内心中的潜意识真正成了食人冲动。尤其表现在寄养在婶子家后, 他对婶子产生了性爱念头, 这是一种明显的恋母情结。在与克丽丝首次接触之后, 他也把这种感情转移到克丽丝身上。用言语调戏克丽丝的犯人在第二天就因为汉尼拔的几句话吞舌自尽。
三、野牛比尔——化茧成蝶的悲剧
用影片中汉尼拔的一句话形容比尔, 是“一个没有经验的杀手”。是因为他在每个被害女孩儿的口中放入蛹, 期待化茧成蝶。但他没想到的是正因为这种蛹变成的飞蛾成为克丽丝确定真凶的重要线索。最终比尔没能成功蜕变。
从小就被继母虐待, 对母爱的缺失及渴望, 对自我身份的及其不认同。同时在对母亲角色的不信任导致对所有女性的痛恨, 他享受把女性杀害后剥皮的快感。是比尔悲惨童年的映照。正如汉尼拔问女议员:“把你女儿杀了你最兴奋的是哪儿?”此外, 在比尔追求自我身份的象征秩序中被三次拒绝变性, 直接导致了比尔对获得自我位置的绝望, 从而放弃道德, 进入扭曲变态行为。
他所进行的杀人剥皮动机就是精神分析学中的转移, 即转移到女人的皮肤, 缝制女人真皮衣服, 以达到自我满足, 获得自我价值感。
而无论是放入女孩儿口中的蛹还是满屋化蛹成蛾的飞蛾, 都是比尔内心渴望的外化。他渴望变成女性, 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蜕变, 变成一只自由的蝶。
综合来看, 在《沉默的羔羊》中, 三个主要人物都有着所谓的童年阴影, 可见在精神分析学中提到的童年影响对日后成长的关键作用。只是三人中其中两人转变失败, 只有克丽丝一人成功转变, 让羔羊停止尖叫。其余两人都以扭曲和不健全的人格最终走向悲剧。怎么样转变?如何转变?既是影片主旨所在, 又是影片向现代人提问。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 (奥)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高觉敷,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49.
[2]弗洛伊德 (奥) .弗洛伊德说梦境与意识 (第1版) [M].高适, 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196.
[3]单晨.彬彬有礼的食人恶魔[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9 (10) :27-28.
[4]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5]埃·弗洛姆 (美) .精神分析与宗教[M].孙向晨,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心理咨询学精神分析 篇8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压力;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035-01
心理压力简称压力,是指某些刺激性事件,对人在心理上所构成的负荷,这种负荷可导致一系列的心身反应[1]。护士从事着高风险、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其身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工作压力会导致工作疲惫感,表现为体力和精神上的疲惫,严重者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使护理质量下降[2]。大量资料表明:精神科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因此,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问题研究越来越成为护理管理者和心理学家共同关注的热点。现就造成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及应对做一探讨。
1 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
1.1 护士社会地位及待遇偏低
我国的经济文化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精神卫生知识没有普及,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一般都有偏见甚至是歧视。在精神科工作的护士同样也有一种被歧视的感觉,社会地位较低,严重影响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同时她们的劳动得不到相对的回报和相应的劳动报酬,使得护士产生失落感。
1.2 工作环境差,工作量大
精神科大多数都采用封闭式管理,她们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护士很难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在这样的封闭环境中,护士也同样会产生一种被囚禁感,再次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民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加之整体护理及优质护理的开展,病人的吃喝拉撒都有护士负责,工作量加大,导致护士职业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护理风险指数上升。
1.3 服务对象的危险性大,工作压力高
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约为一般人的10倍。所收治的患者大多没有自知力,暴力行为难以预料,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既要保证病人的安全,又要顾及自身的安全。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不理解及突然暴力袭击也时有发生,尤其是在中午及夜间工作力量薄弱的时候,精神科护士高度的精神紧张是其他科室所不能比的。并且护士对于患者的各种行为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緒去接受这一切,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心理压力。
1.4 医疗纠纷和护患关系
病人及家属的维权意识增强,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护患关系也日渐紧张,当护士遵医嘱对特殊病人采取相应措施时,常引起家属的不理解,从而增加护患矛盾。
2 应对方法
2.1 随着精神卫生法的出台,国家和社会对精神疾病进行大力宣传,精神疾病也纳入大病统筹、医保范围,让更多的人了解、理解和重视精神卫生事业,尊重精神科护士。医院应在提高管理的同时,给予精神科护理人员、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3]。
2.2 改善工作环境,加强职业防护培训
加强人员配置、优化环境设置和配备良好的后勤服务保障。对精神科护士进行职业防护培训,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3 做好风险评估,加强安全管理
做好新病人、重点病人的风险评估,动态掌握病人的精神症状和心理状态,针对性采取控制手段,把护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加强病房安全管理,杜绝意外事件发生。
2.4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强化服务意识
组织护理人员积极学习精神卫生法,护士要学法、知法、用法,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保障患者和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工作中护士要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对病人的无理要求应给与耐心解释,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及合作。对待家属要主动告知,工作要做在前头,尽量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使护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3 小结
在精神科,由于自身职业的特殊性,护士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缓解护士尤其是临床一线护士的心理压力,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同时医院以及社会各界应当为她们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为她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有效的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使他们顺利地完成各种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任勇.张桂平.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应对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2(2):49-50
[2] 刘岩红.李敏.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缓解[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12:101
心理咨询学精神分析 篇9
中共落水河乡委员会
二○一○年九月一日
学精神 谋策略 促发展
——记落水河乡学习省委书记袁纯清讲话精神
落水河乡党委政府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认真学习省委书记袁纯清“8.28”讲话精神,迅速掀起学习“右玉精神”的热潮。
8月30日落水河乡党委召开会议,学习贯彻省委书记袁纯清“8.28”讲话精神。会议由党委书记白洁主持,乡长杜金贵传达了8月28日省委召开的学“右玉”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并要求党组成员在准确把握讲话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与当前工作紧密结合开创落水河工作新局面。
在会上,白洁书记强调贯彻落实袁纯清书记讲话精神,需要我们树立强烈的赶超跨越发展意识,解放思想,真正在“实”字上下工夫,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重实绩,靠真抓实干推动大发展。按照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激励和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顽强拼搏,创先争优,像右玉人那样敢于干常人不敢干的事,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真干、大干、实干、苦干,从而推动我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通过学习要使我们的思想更加统一,行动更加有力,作风进一步转变,不仅要学出信心、学出士气、学出干劲,而且要学出新办法、学出新举措、学出新作为,切实在全乡营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推动跨越发展的生动局面。
她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把学习弘扬“右玉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实际行动。各村各单位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右玉精神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切实把智慧用在谋发展上,把精力放在促转型上,把工夫下到抓落实上,以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以敢为人先的胆气魄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干出一番无愧于时代要求、无愧于党和人民要求的新业绩。各村各单位要大力弘扬、认真践行右玉精神,在全乡要掀起学习“右玉精神”的热潮: 一是组织培训各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让他们发挥带头表率作用,做到先学一步、学深学透,在全乡营造学习贯彻的浓厚氛围。
二是分片培训两委干部,把全乡分为北、中、南三片,乡党委成员兵分三路对各片各村两委干部进行培训学习,要求他们将学习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认认真真学、原原本本学,围绕讲话精神做好当前工作。
三是村官担当理论讲解员,23名大学生村官分别入村对所有党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将“右玉精神”传达给每个党员,让他们解放思想,敢于争先,敢于跨越,积极投身到落水河乡全面建设的实践中来,展现新作为,开创新业绩。
学玉兰精神 篇10
单屯校区第一幼儿园 廉玉东
中国第三十个教师节前夕,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和慰问广大师生时指出,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一重要论断丰富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内涵,为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临西的县委书记吕玉兰同志,以其朴实的理想信念,勤勉的工作作风,高尚的道德情怀,朴素的仁爱之心影响感染着临西人,她的精神永在!
理想信念,是好老师的人格基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梦想要以梦想去点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唤醒。一个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有可能在孩子、青年的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在价值取向多元的时代,我们要以理想信念为基,让每一个教师都有远大的志向、纯粹的心灵、高尚的节操。古人讲:“贤希圣,士希贤。”广大教师只有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伟大使命,我们的教育才会灿烂,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
王政明,这个大山里的代课教师。他把教书当做了生命的一部分。两个儿子上大学,妻子一个人顶着全家的劳动力,日子过得异常艰辛。但他从不觉得后悔,他认为这一生的坚持是对的。因为是他亲手从大山里带出了76个大学生!76个,多么不容易!又多么自豪啊!
可当学生一拨拨地长大,我们的王老师却渐渐地变老了。这个一脸皱纹,背也驼了,憨厚得像个老农民的代课教师,用枯瘦的身躯默默地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着山沟沟里的教育。他所呈现的爱是艰辛却执着的爱!所呈现的是执着不变的永恒理想和信念!
道德情操,是好老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教师的工作就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最终达成向善的教育目标。教师是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大家是否记得在2008年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那坍塌了的教学楼废墟中,搬走压在一个人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的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了:那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啊!只见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头上、背上、手上坠满了砖瓦灰尘和树木。尽管热血早已凝固,可依然看得出他曾经拼命地咬着牙,就像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那样,张开他天使的翅膀。在他的身下,我们找到了四个幸免于难的学生!一时间,谭千秋老师,这个51岁响亮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我们在想那是怎样的一双手臂啊?当大灾到来时,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留给了自己。这是怎样的一种爱啊?!又是怎样的一种师德啊?!
若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就要具备深厚而广博的学识,这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业务素质。一名理想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三个方面: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为了走在时代的前列,不做知识的落伍者,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不断汲取知识,扩大学识,做一个有渊博知识的教师,善于更新知识结构,树立并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更没有显赫一时的名声和荣誉,但我们必须有的却是广博的学识。当我们面对孩子们纯真的眼神流露着对知识的渴求时,甚至当我们看到孩子们的作文中写着对我们的无限信赖时,我想,在那时,我们更能真正领会到“学高为师”对我们的要求。
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充分理解学生。老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需要,既包括学习的需要、成长的需要,也包括休息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等社会化的过程,特别要理解学生具有人格尊严的需要。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宽容地关怀学生。教师的宽容是一种无私的仁爱,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徐本禹,大家不陌生吧?一个22岁的华中农业大学的高材生,一个本可以有着美好前程的学业,一个被央视“感动中国”人物提名的乡村支教老师。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说是“小事”,但正是这些有“爱”进驻的凡人小事,却让他获得了“感动中国”这个至高荣誉的提名。他说:“我愿意做一滴水,虽然微小,但当爱的阳光照射在我身上的时候,我愿意毫无保留的反射给别人。”这位自诩为平凡微小的支教老师就这样让我们莫名地感动着。
谭千秋、王政明、徐本禹······在物欲横流,利比义重的今天,这些响亮的名字,还有更多我身边默默耕耘的名字,他们用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职业的圣洁;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践行了做为一名普通教师的荣辱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师者之爱,那是这世界上最凝重、最崇高的爱了。像清风,似细雨,像朝露,似晚霞。
心理咨询学精神分析 篇11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 “逃离” 自我 本我 超我
《逃离》是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于2004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获得了2004年度加拿大吉勒文学奖和2009年度的布克文学奖。其中第一篇同名短篇小说《逃离》以流畅的叙事手法,深刻的心理描写以及发人深思的主题集中代表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写作风格。
这篇短篇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卡拉的家庭婚姻生活现状。门罗通过插叙的手法将卡拉婚前与婚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连贯地讲述了女主人公卡拉的心理成长过程。卡拉一共经历过两次逃离,第一次是逃离继父的严格管教,离开父母与克拉克一起经营马术学校;第二次是逃离与克拉克冷淡的婚姻。在邻居西尔维亚的帮助下她逃脱了婚姻并开始新生活。两次逃离,但结果却大不相同。是什么促使卡拉在两次逃离中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应用
奥地利的神经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在弗洛伊德《超越唯乐原则》中,他首次提出了将人格划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的概念。之后发表的《自我和本我》一书又充分完善了这一理论。“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代表了本能的、完全无意识的冲动。本我按照快乐原则活动,“超我”是指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文明的部分。它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以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其机能主要在于监督、批判以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自我”是现实中的自己,同时受本能冲动、道德规范和外界刺激的影响。自我、本我和超我对人的心理活动同时起作用,对人的最终行为选择负责任。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精神分析批评话语作为一种批评方法被逐渐应用于文学研究中。弗氏精神分析不可否认地为探索人类精神领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批评范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弗氏理论及其实践推动传统文学批评从文学外部研究逐渐深入到内在的精神世界。因此,当代众多的文学批评家都以弗氏精神分析话语为出发点进行批评理论和方法上的探索。
二、卡拉的第一次逃离
卡拉的第一次出走发生在她十八岁的时候。这时卡拉的心智刚刚成熟,并开始有自己的主意。卡拉因为喜欢动物便在高中毕业之后利用暑假时间到马术学校去打工。卡拉的父母要她接着上大学,卡拉只要能让她学兽医,倒也不反对继续上学。她从出生以来唯一真正想做的就是能住在乡下和动物打交道。可见卡拉当时强烈的本我意识便是今后要和动物打交道。这仿佛是她的本能欲望,影响着卡拉的自我发展。卡拉在马术学校遇上了克拉克,克拉克与卡拉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办一所马术学校。这时她与这个学校里最好的马术教师很快陷入了爱河。卡拉的这一个选择便是她的自我在强烈的本我作用下做出的。本来应该按照父母意愿去上大学的卡拉,正是因为舍不得爱情与动物,放弃了去圭尔夫上大学的机会。听从父母的话去上大学是大部分社会人在理性的情况下应该做出的选择,这便是卡拉应该遵循的超我。可是卡拉的“本我”冲动占据了她当时人格心理的大部分空间,使得“超我”不得不让位于她自身强烈的本能欲望。
为了能使卡拉离开克拉克去上大学,卡拉的父母竭力地劝说她重塑自己的超我,希望卡拉不要让她自身一时的冲动毁了自己的前程,可以更加慎重地做出人生的选择。卡拉的母亲劝她“他会伤了你的心的,这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卡拉的继父更是把克拉克说成了“盲流游民”,并且说出了“我不想跟你争辩,你反正不是我的女儿”的气话。但这些本可以加强卡拉“超我”作用并抑制“本我”作用的劝说到了卡拉这里就适得其反。十八岁的拉卡有了自己的想法,她渴望自由,希望自己的理想可以实现。这时一切阻挡她追求“超我”的阻力,包括父母的劝说反而会使她反感。卡拉将自己父母的管束和家庭当成了自己追求自由的绊脚石,越来越与自己格格不入。卡拉想要逃离自己的家庭,追求“更为真实的生活”。
当卡拉与克拉克开着一辆嘎吱乱响的老车逃离家庭开始新生活的时候,卡拉对她之前的生活没有表现出一丝的留恋。她完成了对自身本我欲望的满足。未来那种不太正规、与社会道德背道而驰的生活深深地吸引着卡拉。“她把克拉克看作是二人未来生活的设计师,她自己则甘于当俘虏,她的顺从既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心悦诚服的。”卡拉选择顺从克拉克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她确信克拉克所要满足的本我和她自己的一模一样。克拉克的相伴是卡拉所需要的物质依靠。因此卡拉愿意逃离父母的家庭和克拉克一起追求共同的目标。
三、卡拉的第二次逃离
卡拉的第二次逃离是本篇短篇小说的高潮部分。卡拉与克拉克的感情逐渐变淡、马术学校的生意日渐惨淡,以及小羊弗洛伊的丢失使得对她现在的境况几近绝望。因此在打扫邻居西尔维娅的房子时,卡拉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向友好并且有学识的西尔维娅吐露了心声。她想逃离现在的生活。这次,卡拉的“本我”冲动变成了逃离自己的婚姻以及事业。她不再想与脾气暴躁、势利和冷淡的克拉克一起开马术学校了。卡拉会在西尔维娅和她的朋友的帮助下逃离到多伦多,找一份马术教练的工作。其实,卡拉的这些冲动都是她在头脑里规划的蓝图,她并不知道怎么具体实施。换句话说,她虽然厌倦了现在的生活,可还是没有到达无法忍受的地步,加之,她缺乏独自出走的勇气和物质条件。这一切都延迟了卡拉对于“本我”的实现。但是,西尔维娅的帮助无疑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卡拉不禁感叹道:“我必定是太激动了。我从来没有想到事情真的做起来竟是这么的简单。”精密的计划使得卡拉的欲望有了得以实现的客观条件。而且西尔维娅的鼓励也为卡拉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
当卡拉决定按计划逃离之后,她的心中充满了激动但是也有不安。这时卡拉的自我表现得有些慌乱,一方面是本我要实现的激动,另一方面可能是出于超我的考虑使她不敢相信自己现在要实施的计划。卡拉与曾经十八岁的自己相比已经成熟了很多。她开始受到“超我”的支配。考虑到自己已为人妻,并且有照顾马术学校里马的责任。因此此时的卡拉总给人一种犹豫不决的感觉,仿佛是西尔维娅为她设计的出逃计划并迫使卡拉执行似的。可以看出,这次逃离时,卡拉的“本我”和“超我”的作用可以说是势均力敌。
在大巴车上,卡拉想了很多。她想着天气会转晴;马术学校的生意也许会变好;想着她心爱的那些马儿;还有她曾经深爱的克拉克。卡拉此时的人格心理已经被“超我”占据大半部分了。接着她又想到了自己不顾一切追求自我可能发生的不好后果。她无法想象自己如何独自在大城市里打拼。渐渐地,卡拉的“本我”欲望得到了强烈的抑制。当大巴马上要驶向高速公路时,卡拉的“本我”彻底被“超我”打败了。她不能逃离自己现在一切的责任,她要承担起责任,让一切变好而不是逃避。
四、分析
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解读卡拉在两次逃离时的心理状态,可以看出两次逃离结果的不同源自于卡拉“本我”和“自我”的力量较量的不同。第一次逃离中,很明显卡拉是在受“本我”的支配。因此她可以做到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与自由。在第二次逃离中,卡拉一度被“本我”控制,想要抛下一切再次出走。可内心的责任感、道德的约束以及对过去的留恋使得卡拉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通过艾丽丝·门罗的这篇故事和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卡拉在成年之后变成了一位成熟且有责任感的女性了。
门罗笔下的女主人公卡拉从一个做事不计后果的幼稚女孩成功蜕变成为一位成熟的女性,体现了当代女性复杂而艰难的成长过程。当女人拥有事业以及家庭之后,她们就不能抛下这些责任而去一味地追求自身的生活了,而要把自己放置在复杂的关系网中生活。聪明的女人不会没有计划地生活,因为只有经过理性的思考才能充分地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从而最终获得事业和家庭上的成功。
在小说的最后卡拉放弃了逃离,选择了回归。作为一个女人,她选择了勇敢地面对问题和承担责任。因为逃离只能让人远离一时的烦恼,只有面对才能使生活中的挫折得到真正的化解。卡拉正是经过理性的思考,才在超我的支配下做出了成熟的选择。在小说的最后,女主人公的生活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马术学校的生意开始变得有所起色;卡拉和克拉克的关系也有所改善。事实证明卡拉的选择是正确的,她在向幸福一步步靠近。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 门罗.逃离[M].李文俊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3] 李英.精神分析批评话语在文学研究中的批评策略[J].贵州社会科学,2009(4).
[4] 刘意青.写在艾丽丝·门罗获诺贝尔文学奖之际[J].外国文学,2014(5).
[5] 王星莉.自我·本我·超我——《简爱》中的人物形象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10(4).
作 者:苏 卉,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张敬品,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心理咨询学精神分析】推荐阅读:
心理咨询师前景分析11-20
心理咨询师论文二级个人分析报告11-17
心理咨询师个人分析报告的主要结构07-29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 案例分析报告11-17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个人分析报告论文举例05-30
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08-08
《受戒》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解读06-12
意象对话与精神分析和荣格心理学10-27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10-23
心理咨询技术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