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备课要求

2024-05-13

电子备课要求(精选13篇)

电子备课要求 篇1

电子教案二次备课要求

一、指导思想

强化二次备课,立足教师、班级、学生实情,实施差异管理,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和课堂执行能力,使电子备课更加完善,更加合理化,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二次备课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针对本班教学实际,为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效益而对教案所进行的再加工、再深思和再创造;也是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的有效体现。二、二次备课的要求及方法

1、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备课,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自己教学的素养及风格,采取相应的措施,修改、调整集体备课设计的教学过程,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标、增、删、改、调,形成可操作的、针对性较强的教案。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成二次备课。

2、二次备课要根据他人完成的电子备课,针对不适合本班学情的环节要加以改动,对整个不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思路作必要、合理的修改,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增加自己的创新备课内容。

3、二次备课的数量要占本课时教案总量的三分之一。

4、总体要求是做到“标、增、删、改、调”,具体做法如下。标:标记原教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典型性、易错性等内容,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引起注意。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有关环节补充具体说明。删: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环节。写出自己的见解改: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调: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

计的先后顺序。

5、个人二次或三次备课要突出教法和学法,体现以学论教和以学定教,在教法优选、学法指导上下功夫。

6、教师在教材上也必须要有批注、勾划,体现深入研究教材的思想。

三、二次备课的内容(突出三备)

1、一备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以本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解读集体备课教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看其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本班实际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2、二备教学设计。

(1)课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新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是否能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否能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领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3)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是否能让自己驾驭课堂。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等,也就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4)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这一环节,是否给予足够的时间,是否设计了巩固练习。

3、三备练习设计

一节课的练习设计是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加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重要环节。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哪些知识点是本班学生最容易混淆或出错误的,都要在二次备课时精心去构思。练习设计包括当堂的练习、新知与课外延伸。

四、教学后记

回顾教学成败,总结好办法,查找教学中的不足。课后反思要重视质量。能联系自己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借鉴性强,要有说服力,一课(或一节)一篇。

电子备课要求 篇2

一、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备课中常见的误区

1.备课变成了网上资料的“拿来主义”或“蔬菜沙拉”。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上资源和信息越来越丰富,有些高中化学教师备课很轻松,从网上下载与自己备课内容相关的教案、PPT课件,不加取舍地变成自己的教案、演示课件,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实际的需要。这种“拿来主义”的东西,没有任何修改内化的成分,注定会造成教学的失败。

还有些高中化学教师同时下载几个与自己备课内容相关的教案、PPT课件,进行“拼盘”,最终变成自己的教案、演示课件,但缺少与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匹配的考虑,用一句老话说,“没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这样做,看起来很好,结果是出力不讨好,事倍功半。

2.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和”。在新课改背景下,单一的教师独立备课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力不从心。而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研究,凝聚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形成教学合力,从而可以弥补教师单一备课中的不足。但有些教师错误的理解了集体备课的含义,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课堂,照本宣科。完全不去分析自己班级学生化学知识结构的差异,找准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不去认真分析自己班级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差异;不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兴趣、爱好、情绪设计化学课堂教学。最后结果肯定是教学效率低下,浪费了集体备课的时间和资源。

3.备课变成了“抄教案”或“形式主义”。有的高中化学老师把备课想象得很简单。备课时,找来老教师或往年现成的教案一抄了事,就这样,年年教,年年抄,除了多写了一些细节和过程,整体基本上没有变化。如此这样,不重视备课,不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不重视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很低。

有的高中化学老师纯粹为了应付学校和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检查,为了突显自己备课能体现新课改精神和新课程理念,把以往的教学过程分解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等内容。而实际内容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如此改变,备课成了一种形式,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会好到哪去。

二、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1.备课要注重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凡事预则立”,教师“预设”和学生的“生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而且“预设”和“生成”不是截然分割的两个部分。在考虑一个化学教学活动方案时,多几种假设,多几种课程发展的可能性,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有所应对。

2.备课要注重科学处理教材,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新课程有新课标,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更有效地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为此在备课时,化学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新课标和教材,仔细阅读教学参考书,查阅资料,进行课程资源整合和拓展,如:三维目标整合、教学内容与形式整合、教学各种资源的整合等,课程资源的整合遵循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教育效果。

3.备课要注重“为学习而设计教学”,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的理念。“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意味着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是应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4.备课要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信息化时代化理念。在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技术革命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物质基础。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5.备课要注重不断学习,体现终身学习观的理念。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才是提高备课质量的根本保证。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自身学识水平的提高是决定备课质量高低关键。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加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备课观念转变是新教材的要求 篇3

一、“挖掘生活常识”代替“挖掘教材”

物理学的课程内容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的教学形式决定了教学的一部分内容是由师生的互动活动中产生的,学生来源于社会的不同家庭,对于同一知识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在学习中会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因而,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备课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基本点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素材,让学生从常见的生活现象走进物理课堂。

二、“开发教材”代替“挖掘教材”

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以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为蓝图,以指定的教科书为依据,教师遵照大纲和教科书所罗列的内容进行教学。而新的课程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决定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是教学的底线。使用教科书的理念不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去教。因而教科书的内容只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点,而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大部分内容需要教师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水平及当地各方面的情况去开发。

三、“搜索信息”代替“搜索习题”

传统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导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环境,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是师生的唯一目标,因而教师要用大量的时间去“搜索习题”,利用习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效果,在这样的教学中培养了大量的“习题高手”和“高分低能学生”,使我们的教育走进了误区。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开放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当今因特网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形成了人们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时代。学生们必然会接触大量的新知识,引导他们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看待问题、研究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稚化”自己,探知学生想法和情感

传统的教育思想把学生当成容纳知识的容器,普遍流行“填鸭式”教学,上课前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掌握的如何,很少关注学生的想法和情感,经常以成人的心态去看待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上课时把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强加给学生,泯灭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人本化”,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他们在学习时会用想象去发现问题,会以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建立学习动机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学生是新课程课堂的主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故我们设计课堂教学时,要“稚化”自己,把自己当作学生,用一颗“童心”去设想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

五、备“导法”代替备“教法”

课堂学习方式的更新是新课程的显著特点,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学生的学习是创新性的学习,是探究式的学习。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创新、共同进步的互动过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职责的变化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互动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有效的和创造性的活动,确保上课时能正确引导学生走进课堂;确保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实践;指导学生分析和交流形成自己新知。

总之,新的命题理念必将促进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教学的不同环节进行教学行为的转变。

(作者单位 河南省固始二中)

电子备课的格式要求 篇4

1.页面设置:全册电子教案统一用A4纸;1.5倍行距。

页边距为上、下各2.54厘米,左、右边各3.17厘米(默认即可)。

2.字体要求:课题“黑体三号,居中”;正文内容用“宋体五”。

3.序号要求:

标题层次要清晰,符合逻辑,序号统一为以下四级:

一级标题序号使用汉字,后加顿号。如:一、二、三„„

二级标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后面加实心圆点。如:1.

三级标题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加括号。如:(1)

四级标题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加圈。如:①

示例:

分数乘法(课题用“黑体三号”)

教学目标:(黑体小四)

1.„„(宋体5号)

2.„„

教学重点:(黑体小四)

„„(宋体5号)

教学难点:

……(宋体5号)

教学准备:

„„(宋体5号)

(教学准备根据需要,如果没有特别的教具、学具准备可以省略这一项。)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一、„„(一级标题:宋体5号)

1.(正文宋体5号)

2.二、„„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电子备课要求 篇5

(试

行)

为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交流教学经验,将传统的备课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制定《26团中小学电子教案备课要求与管理办法(试行)》。

一、备课要求:

1、电子教案备课主要以现行教材为准,结合本班学生及学校实际情况,利用备课对每一个单元(章节),进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明确目标,把握教学方向。

2、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钻研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师用书,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程要求,应提前一星期将教学设计形成,然后根据本班的学生情况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及时进行动态修改,修改的字体采用不同的颜色。

3、课时备课环节齐全,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

4、电子教案备课统一采用word文件格式,使用A4页面,字体全部使用“宋体”,课题使用“三号”、正文使用“四号”字。

5、电子教案和手写教案均需超周备课。

二、管理办法:

1、每周一将电子教案上交教研组长检查,教务处随时进行抽查,教务处将电子教案的检查情况作为教师学期考核中备课项目的评定等次依据之一,对出现问题的教师教研组长应及时反馈,备课人应及时整改。

2、教务处对使用电子教案上课的教师在听课时进行抽查,对完全抄袭网络教案或无动态修改的教案则视作无教案,并作为教学事故进行处理,与教师学期和年终考核挂钩。

3、教研组每周检查一次教案,并将检查结果上交教务处。

26团中学教务处

教师备课要求 篇6

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科学、规范地备课写案,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特制定如下备课要求:

一、教师备课做到“四有”、“十备”

1、“四有”

A.脑中有课标:学习领会新课标要求,将其核心写到教案本首页。

B.胸中有教材:要把握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和关键。

C.心中有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D.眼中有学生:搞好针对性提问、辅导、要求、考核。

2、“十备”

教师备课要按照备课的十项要求备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与授课时间、教学步骤、课前导言、教具准备、教法与学法、板书设计、练习与作业设计、教学随笔。

二、教师备课精细化要求

1、格式清楚,书写规范,符合详案、简案要求。(10年以上教龄教师写70%简案,30%详案;5年至10年教龄教师写40%简案,60%详案;5年以下教龄教师写详案)

2、按单元备课,有课时教案。三年级以上语文教师有作文教案及下水作文或提纲,自然教师有实验报告单。

3、课时目标具体、适度,其中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评性。

4、教学设计能从学情出发,能体现学情分析、学法指导,能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5、重难点突出,教法选择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6、板书设计合理,教具准备充分,符合教材要求。

7、作业设计适量、科学、有梯度。

8、教后随笔,能写出教学活动中的成败得失。

教师课堂教学要求

一、教师上课要做到“三个优化”“四个突出”

1、“三个优化’

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

2、“四个突出”

突出重难点,突出精讲巧练,突出因材施教,突出合作探究。

二、教师上课精细化要求

1、导入。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设计精妙,导入巧妙到位。

2、讲解。

规范使用普通话,语言准确、精练、富有感染力;知识传授准确,条理清晰,且将课内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的联系,要让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

3、板书。

书写规范,图文并茂,突出主题,与教学内容浑然天成。

4、演示。

规范使用电教设备(如:多媒体、录音机等)及有关教具,演示清晰、准确、迅速、直观。

5、结束。

紧扣内容,突出重点难点,深化教学境界,启迪学生不断求知的欲望,且形式新颖,技巧运用到位。

教师作业批改要求

一、作业本整齐统一,封面写清校名、姓名、班级、科目。

二、作业本数全,书写工整、规范。

三、课外作业量合理。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作业总量不

超过半小时,五、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

三、作业内容符合教学目标要求,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能力的培养。

适时适量地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合作性作业和开放性作业。

四、批改及时,点拔精当,每道作业题要给出准确的正误符号,不出现知识性错误。

五、批改规范,有批改日期、批语字迹规范,有针对性,有激励性评价。

略谈“电子备课”改善的体会 篇7

关键词:电子备课,合作,独特,因材施教,超前

“电子备课”是我镇教办近几年来推行的一种新的备课方式。它的主要做法是:同一年级的课, 每个学校分配一两个单元, 由该校教师个人或集体备课。用电脑打印出来, 并发电子邮件到各校任课教师手上, 但由于电子备课是一种新生事物, 正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 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因此, 应加大探索力度进行探讨, 现根据我参加电子备课的感受, 从得与失两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以其得以改善, 更好地发挥这种备课方式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作用。

一、从“电子备课”的实际出发, 鲜明地突出其合作教学的目的

过去, 教师备课基本上是个人独立操作。虽然也有同级科组的集体备课, 但主要是统一教学目标要求、课时和作业, 教法和教学资料则全凭个人抉择, 班数少的学校、级组, 则是“孤军作战”, 唯一可供参考的是全国统一编印发行教学参考书, 而这本参考书的内容主要提供词解, 分解, 段意, 中心思想和练习题答案等, 于教法上的建议甚少。其实, 对于教学操作来说, 最费思量的是教法设计, 尤其是对于初入行的年青教师, 他们既缺乏经验, 也缺乏积累, 备课甚感困难, 质量也难以保证, 即使是老教师, 由于课程教材的改革,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如何教出新意?如何体现新的要求?如何能提高效率?每节课都是一个新的研究课程。因此, 备课的负担量很大, 压力很重。

我镇推行“电子备课”使教师能够迅速获取同一课文的多个不同设计方案和有关教学资料, 实现较大范围的教学协作, 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做到思路上互相启发, 资源上互通有无;教法上取长补短, 从而提高备课的效率和质量, 彻底改变了备课上的“孤军作战”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 我镇推行的“电子备课”有别与“用电脑备课”的一般含义, 其实质是教师群体通过电脑网络进行备课协作交流, 正符合当今世界趋向以合作求发展的潮流。因此, 我认为“电子备课”的名称应更鲜明地突出“合作”的目的, 定名为“电子合作备课”或“网上合作备课”。

二、实施“电子合作备课”, 必须坚持“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的独特的原则

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要教出自己的特色, 这本是大家熟悉的常识。然而, 从我镇“电子备课”的实施情况来看, 却出现这样的现象:有教师以为实行“电子备课”分工负责, 就是我自己只需备分工给我的课, 别的课则不需要思考, 照搬别人传送过来的教案就行;有些负责备课的教师怕别人说自己备课水平不高, 不够标准, 因而过多地参照某些名师、特级教师的教案, 设计过于理想化, 忽略了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脱离实际的教学设计和照搬别人的教法, 注定教学的失败。因此, 我认为有必要强调以下几点:

1) 实行“电子合作备课”意在交流、启发, 取长补短, 而不是统一教法。

2) 实行“电子合作备课”, 必须坚持“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的独特的原则。

所谓坚持“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就是坚持个人深入钻研教材, 充分考虑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和习惯, 严格依据大纲的规定来备课, 别人提供的教案只能作为借鉴, 思想上一定要确立脚踏实地与创新开拓相结合的理念, 因材施教, 教出自己的特色。当然, 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可以统一, 但教学方法则必须结合实际, 因人而异, 各出心裁。

因此, 在“电子合作备课”的做法上, 我建议也作些改变, 就是把原来“每个学校负责一两个单元”改为每单元的课, 每个学校都拿出一个设计方案网上交流, 这样就更能达到大家都动脑筋, 都出主意, 真正集思广益的效果。

三、破落后的旧模式, 开创先进的新模式

教学模式是对教学的一种相对的规范, 好的教学模式能体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研究建立科学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但是, 从我镇电子备课的情况可见落后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例如:讲读课基本是这样的模式:“解题引入→范读或学生自读课文, 圈画疑难词句或思考问题→分段, 逐段阅读分析→总结中心思想和文章结构特点→质疑解疑—→堂上练习或布置作业”每课如此, 不仅学生觉得厌倦, 我们教师自己也会觉得老套没味。

新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以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着眼, 大力改革教学。当前, 我镇正在试验语文的“三维一体”教学新模式, 我们的“电子合作备课”应当跟上这个改革的趋势, 要敢于冲破陈旧落后, 死板的教学模式, 探索开创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崭新模式。也就是说, 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多从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推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如何打破旧有课堂常规, 沟通课内外, 校内外生活;如何实现多学科的融洽;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等方面来考虑设计施教的方案。这当中有一个十分关键的突破口, 就是把活动引进课堂, 即根据教学目标要求, 设计形式多样, 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参与唱、画、自主地探究, 自主地实践, 我认为“电子备课”今后应着重在这个突破口上思考研究, 以其开创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电子合作备课必须在时间上有超前性

电子备课从它的出现就大受欢迎, 但是它经常是姗姗来迟, 有时教师们都上完了这个单元, 它才露面, 这样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教师的辛勤劳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出现这样的情况,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负责的教师备好了课, 但不会使用电脑, 无法打印传送, 要求助于别人而耽搁。二是学校的电脑出故障, 或负责教师的忙碌给忘了, 造成传递较慢。解决办法是:1) 保证备课超前;起码超前几周;2) 负责的学校应当指定懂电脑的教师负责打印传送, 分工负责。

开展电子备课的有效尝试 篇8

实施电子备课,要达到“减负、实用、高效、共赢”的目标。减负:就是把教师从繁重的教案书写中解放出来,通过电子备课的方式切实减少备课过程中的无效劳动、低效劳动和重复劳动。实用:就是电子备课的教案必须依据和符合实际课堂教学的需要,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所使用,而不是赶时髦,图美观,或者应付检查和作秀。高效:通过集体电子备课,要体现出“三高”,即讲求备课过程高效率,力求备课内容高质量,追求教学效果高效益。共赢:一是要实现教师团队优势共赢,通过资源共享、相互学习,促进教师整体提高和发展;二是要实现师生之间共赢,让教师把更多精力用在打造高效课堂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二、确定备课流程

开始实施电子备课的初始学期为第一轮,次年的同一学期为第二轮。

第一轮备课的流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分散备课——集中研讨——个性修改——应用反思。

第一步,分块备课。这个阶段以年级为单位,教研组长以单元为单位,对任课教师备课任务进行具体分工与落实,责任到个人。开学前,教师要通过网络和本身对文本的解读对各自备课任务精心预设,并按照年组分工提前完成所分担备课任务,以备下一步集中研讨。

第二步,集中研讨。在新学期备课期间和每周二年组教研时间进行集中研讨,按照假前分工,由单元主备教师做中心发言,对自己备课情况进行介绍和解读。其它教师对其预设内容进行集中讨论研究,提出修改意见,进行完善,年组完成后将集体电子教案稿送交教务处,学校统一打印后返给每一名任课教师。

第三步,个性修改。这一阶段要求教师结合教材和本班学生实际,对集中研讨中形成的教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整理,加入本人的教学思路与教学创新,同时将自己的修改意见写在个性化设计一栏中,根据自身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教案,上课时携带教案走进课堂。我们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特色,不得机械照搬,让自己的每一分劳动都发挥作用。

第四步,应用反思。上课后教师要及时对教案的实用性進行应用反思(语文一课一写,数学等其他学科一小节一写)。通过不断反思,进一步完善教案,提高备课质量。

备课流程的第二轮由四个部分构成,即反思交流——集体完善——个性提高——总结提升。这一轮的备课应在第一轮备课后次年的相对学期开始实施,它是第一轮备课的完善与深化。由于学年周期的关系,我校目前还没有实施,但是我们相信有了第一轮的基础,第二轮备课的效率与质量一定会更高。

三、严格备课要求

1. 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钻研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师用书,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程要求、目标和实施建议。要先“钻”后“参”,不能以“参”代“钻”。

2. 教师备课前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结构体系、内容标准、编写意图,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应达到要求。

3. 教师要科学有效地对网络资源进行选择、筛选、加工与整合,重要的是要进行备课内容的二度开发和再创造,不可照搬照抄。对于网络上的优秀教案也应联系实际,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 教师上课前,要对教案进行复读和“复备”,以进一步熟悉教案并作教前修改。领导听课的同时,检查教案的使用情况。

四、强化备课管理

1. 建立组织。我校电子备课以同年级同学科备课组为单位,根据年级和学科,目前共成立语文、数学、英语3个电子备课组,组长对电子备课工作进行组织与协调,分管年级与学科的学校领导深入指导。

2. 坚决杜绝抄袭和无用教案。教导处利用“百度”等“搜索”功能,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是否完全复制的鉴别,完全抄袭网络教案视作无教案。

3. 加大日常检查力度,进行随堂抽测。听课时重点检查课堂教学是否与教案相符,并将此项检查内容作为常规优质课评选条件之一,与此同时作为教学常规检查进行记录,与教师年终考核挂钩。

备课要求及检查 篇9

1、备课是指课堂教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做到不备好课,不上讲台。

2、教师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制订教学计划,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要处理好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3、备课要写好教案,做到一课一案,要超前一周备,课时教案应包括教学课题、目的要求、重点、难点、课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及练习设计等项目,青年教师要求写详案,经验丰富的教师要写出特色。

4、每两周一次教研活动,同年级同科的教师有二人以上的要成立备课组,集体备课有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对教材的目的、要求、知识要点、学习重点、难点、基本作业量要尽量统一,教法不强求一致。每个教研组由学校统一制订教研活动记录本,将每次教研内容、中心发言人及统一的意见记录在案,以供检查。检查:

1、教研组长每学期检查组员教案二次,并做好记录。

教师备课总体要求 篇10

2015-2016学年秋期

七年级教师备课总体要求 七年级级段长 闫保承

备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

一、备课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因材施教,注重差异,体现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二、备课中把握如下环节:

1、备课标(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领会课标精神,把握课标要求)。

2、备教材(解读教材,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深入钻研教教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讨论教学内容,交流教学资料、教学设计,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思想教育,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智能培养)。

3、备学生(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个别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因材施教)。

4、备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反思教学过程,交流教学经验,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5、备学法(落实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根据学习内容,确定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6、确定教学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方式。

7、分析学生作业和试卷,商量改进策略。精心挑选,难度适宜。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围绕差异教育,分层次布置作业。8、课堂练习设计:有的放矢。围绕目标、重难点,可能有哪些问题。9、学习有关教学前沿动态的文章。

三、加强同课头教师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是一种发挥集体智慧、以老带新、统一教法、统一学法指导的一种有效的备课方式,是培养青年教师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1、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

(1)、以同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每周三下午活动一次,内容主要是教材教法的研究,知识点的确定及学法指导,并结合七年级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好小课题研究。

(2)、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本年级各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改思路,交流课改教学中成功的教学经验。要求每学期至少活动三次。(3)、施行级段长负责制,对七年级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进行监督。2、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五年内青年教师必须课课备详细教案,记录好课后反思,一学期至少有两篇以上精品教案;骨干教师可适当简化教学过程,而重点在教学设计上要突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力求在思路创新和质量上多下功夫。

(2)、每学期开学制订好全册的教学计划,按课时计划备好2周课。教学计划包括班级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教学进度安排和针对性措施。课时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过程。

(3)、集体备课要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四落实。各科备课时间统一定为每周三下午三四节课,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有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事先必需要对所研究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设想,并提出把握不准的方面供大家研究讨论。

(4)、集体备课要按照“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学生、备自己、备教具、备板书、备作业”这“九备”的要求,可以分类、分项或综合等形式进行研究。主讲教师按照教学课程标准要求,认真书写教案,宣讲时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系统规范,条理分明,讲解清楚。要分析教材在整体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任务;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的讲解方法。要依据课程标准,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学习教学基本原则,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具。

(5)、集体备课要做好备课记录。备课组长要认真记录备课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中心发言人的讲解、组员探讨的问题、学习文章的内容、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6)、教案的书写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所有项目不得缺项。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学目标设置合理,教学内容设置适当,教学过程层次清晰,教学评价多元化,板书设计精确美观。

(7)、授后课程要撰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教学后记主要根据备课和实际教学情况来写,可直接写在教学设计后面。本学期要求三分之二的教案要有教后记。

(8)、每学期期初进行备课交流,期中进行教后记和教学反思交流,期末进行复习课教案的交流,优秀教案、教后记及教学反思在教研组中进行展评和学习,每一位教师必须把集体备课中研究出的结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9)、各学科组要保证集体备课时间,所有组员不得在集体备课期间迟到、请假、处理作业、接待家长,其它任何工作不得冲挤集体备课时间。3、检查与考核

(1、)七年级级段处每学期要对集体备课进行三次定期检查,重在检查教师在课前是否进行了充分的知识准备、方法准备、教具准备、学情准备等,不能仅以教案书写的工整程度、字数的多少、项目的齐全与否等作为评价的标准。对教师备课的检查还要与平常的听课相结合,以不断了解和检查教师备课的质量与效果,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备好课和上好课。

(2)、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对发现的问题利用下次集体备课时间共同讨论解决。

(3)、每次检查要认真做好记录。主要记录教师到会情况,每周备课的主讲人、主讲内容,组员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以及向学校教学工作提出的意见或建设性建议。

(4)、期末收回各学科组的备课记录,每次检查都要签字盖章,写清检查日期。并对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备课情况进行总结评比,发扬成绩,克服不足。

电子备课要求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电子集智备课误区策略

笔者从我校“电子集智备课”实施中发现,在教师工作量普遍较重的前提下,教研时间内要兼顾组内安排的其他活动,还要应付上级组织的各项检查,集智备课的时间难以保证,有效性难以实现,集智备课教研气氛难以形成,“电子集智备课”教学模式产生了一些误区。

一、“电子集智备课”教学模式存在的误区

(一)个案之和等于集智备课

客观地说,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论,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理解不够,缺乏集智备课的经验,因此,面对“互联网+教育”的电子集智备课新形式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学校教研组为了应付检查,将新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了同年级的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然后交给备课组长,装订成册,谓之“集智备课”;或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权当集智备课,集智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这种变相的承包式的集智备课,没有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智慧的集合,虽然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但违背了集智备课的初衷,谈不上有效践行生态化语文课堂建设,不能谓之“集智备课”。

(二)下载打包等于集智备课

年级集智备课组为了快速完成集智备课,给教师减负,他们在组长的倡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由各位任课教师分头在线查找并谓之“资源共享”。他们将各大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下载打包,谓之“集智备课”包。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的实际需要,没有舍取,不加选择,全盘吸收,窃为集体所有,谓之“集智备课”。甚至出现边上课边熟悉课件的做法,更让有效践行生态化语文课堂建设成为一句口号,这也不能谓之“集智备课”。

(三)搞“一言堂”等于集智备课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虽然根据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把教师进行同质分组,同一年级和同一学科形成集智备课组,每组挑选一位骨干教师当组长。但是,由于组长年纪较长,或专业知识相对比较丰富,所以在集智备课中,研讨往往由组长说了算,其他教师很少发表自己的见解。集智备课由组长一人把持,包办了其他成员的思想,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抹杀了其他教师的智慧,集智备课名存实亡,搞“一言堂”不等于集智备课。

我们正视问题,勇于创新,结合我校语文教学实际,提出了小学语文“电子集智备课五步走”教学模式。

二、小学语文“电子集智备课五步走”教学模式及其操作流程

通过“电子集智备课”,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助推自己的专业成长,这正是电子集智备课的价值。创新科学有效的备课模式,研读新教材,践行新理念,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显得尤为重要,电子集智备课这种备课方式就愈来愈显现出它特有的优势。

(一)小学语文“电子集智备课五步走”教学模式

1.确定单元,个人“初备”,形成初案;

2.集中研讨,备课组“集备”,形成共案;

3.二度开发,师生“复备”,形成个案;

4.教学实践,课上“续备”,形成续案;

5.集体反思,课后“补备”,形成补案。

实践证明,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模式建构中同时能够照顾到教师个体和群体的互动关系,符合“集智备课”研究规律和高效课堂构建理论。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同学习力学生的参与设计,这是我们“电子集智备课五步走模式”的创新点和新亮点。这种模式任务明确,步骤清晰,环环相扣,操作性强,便于发挥集智备课的有效性。

(二)小学语文“电子集智备课五步走”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1.确定单元,个人“初备”,形成初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因此,对教材内容及特点的研究是有效完成集智备课任务的重要前提。在每次进行集智备课前,先由教研组长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备课计划,将教学内容按照备课任务分配到备课教师,然后备课组的每位教师按照自己主备内容,分头进行内容整合,通过查找参考资料,查找自己认为有效的练习题,整合自己的备课资源,形成初案。

2.集中研讨,备课组“集备”,形成共案

整体计划的研究是集智备课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本册教材中适合的教法学法、教材内容的课时分配(教学进度)、实施重点及解决难点的有效措施”等。首先,由主备课人根据自己的初案,进行详细说课。说课不仅说明教学思路、教学步骤,更要说明教学策略、设计意图。然后,请备课组其他成员自由发言,对这一教案提出自己的改进看法,始终说明“假如我来教”的具体策略;最后,根据各成员的讨论意见,由备课组长整理形成共案。

3.二度开发,师生“复备”,形成个案

我们知道,虽然每一位成员用的都是同一份教案,但是上课的风格不同,听课的学生不同,课堂的生成不同,课堂效果肯定不同,教师的教学体会也不同。所以,在集智备课形成共案后,每位老师根据本班学生学情和学生形成师生共同体,二度开发,进行师生“复备”,进一步选择和预设适合自己班级的课堂组织、启发、引导、促进、激励教学策略,和不同学习力层次的学生代表共商教学内容和策略,十分必要。实践证明,师生共同体能更合理地形成适合本班学生学习习惯和老师个人授课风格的个案,是达成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理想选择。

4.教学实践,课上“续备”,形成续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以上三个环节的备课基础上,教师已经具备了在课堂教学中运筹帷幄的能力。再好的设计,不付诸实践就是一纸空文。课堂,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课堂实践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课堂实践中,老师有意识地注意自己采取的步骤有哪些是没有预设的,自己为什么这么改变;思考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如何处理等。要求老师边教边思考,积累课堂中的闪光点以及无效环节,形成续案。

5.集智反思,课后“补备”,形成补案

进行教学反思是电子集智备课的又一重要环节,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建立科学的现代教学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电子集智备课是经过合作设计的,时短量大,高效低耗,有较强的启发探究价值,能为以后的教研组教研活动留下宝贵的资源。所以,我们集智反思,课后“补备”,形成补案。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标精神,课前理性审视教材、课中审视自身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课后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并做好反思记录,及时进行分享交流后形成的补案,有利于改进今后的备课和教学。

电子备课要求 篇12

1.避免突击备课

电子备课上传时间应在上课前, 而不应在课后才进行上传。教学计划、集备计划要在开学前至少2周内上传, 集体备课要在本单位学习前至少一周进行, 并提前3~5天上传集体备课记录和集备通案。个人教案必须在上课前上传相关教案。本学期将采取听课前先查电子备课的上传情况, 如出现听的课教案还没上传, 课堂教学为0分。

2.如何有效的集体备课

各学科要进行集体备课, 小学科要以联校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 如整个单位人数不足3人的学科不实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课时数要求:鉴于实际情况集体备课课时数的界定为教学用书建议课时数的70%为满课时。但新授课应齐全, 要有适当数量的练习课和复习课。

3.备课应认真、不能缺少教学环节

很多教师的教案较为简单、个性化修改较少, 甚至没有下载教案, 另外还可能会缺项, 如缺少课堂练习、作业布置、学案设计等。最主要的是课时数严重不足。

所以, 在通案的基础上应要求进行个性化修改达30%以上, 如达不到要求酌情扣分。无个性化修改和下载教案, 不仅不得分, 还要倒扣5分。

4.强化监管和评价机制

备课中存在教案质量不高, 单位领导把关不够等问题。有的单位区县共享有星级点评和评论, 但都是5星级, 评论也多为空洞的语言, 针对性不强, 无指导意义。

因此, 业务校长要严格把关, 不过目不上传。上传的教案质量要高, 要有学习借鉴的意义, 要有突出的亮点。星级点评要客观实际, 推荐理由要写明本课的亮点。

●网络电子备课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提升的优势

1.促进资源有效整合, 提高教案质量

电子备课可以节约备课时间, 使多种资源有机结合, 有利于开展特色备课, 提升教案质量。明确合理的分工和强有力的行政命令不可少, 但也要给教师充足的时间来研究教材、查找资料、编写教案、制作PPT课件, 才能保证教案的质量。对于集体备课, 每篇教案都必须经过主备人精心准备后, 再由同组的参备教师提出意见, 共同研讨。这样设计出的优秀的教案可以共享到学校、区县供其他教师参考、引用。

就教案内容来讲, 传统的教案多为文字内容。而区域网络电子备课却可以集多种媒体于一身, 使备课的页面更加活跃, 内容更加丰富。另外, 系统还将教案、素材、习题课、错题库、作业、示范课、教学反思和学案进行有机组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创建定位到课时的特色资源库。

2.真正意义上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教师们在备课初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搜集备课所需的素材资源, 并不断整合和创新, 在线研讨, 从而创建出符合实际教学又符合时代气息的教案。后期教师们可以通过资源收藏、整合形成内容丰富的个人备课资源库;通过教师个人资源的校级共享, 形成本校特色的学校共享资源库;通过资源的区域共享, 最终形成区域共享的资源库。这样的备课内容丰富, 个性鲜明, 本区域或本学校再也不用为找不到优质资源而犯愁了。

3.促进年轻教师成长, 缩短教师间的差距

能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入课堂, 教师是关键, 集体备课恰恰将师师互动很好地融入了教学, 在集备时教师们可以相互研究讨论、启发、补充, 产生更加完善和科学的教育思维和教学方法, 并形成最最宝贵和最优质的资源。

区域网络电子备课将集体合作、细节分工、优胜劣汰等行为融为一体, 并进行优化组合和利用, 为教师个人教案的创建提供了资源和便利, 符合目前课程备课和资源共建共享的要求, 同时也是对传统课程备课的一大改革。与此同时同一教研组或学科组内的教师在进行研讨交流时, 可以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 对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尤其是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增强协作性, 共同备课

以集体备课为例, 现在多数的集体备课, 需要提前下通知确定时间、地点, 让教师坐在一起之后才能进行, 组织起来十分麻烦, 工作十分繁琐, 一学期也组织不了几次。当然还存在有些教师临时有情况无法准时参与。这样就造成集体备课无法顺利进行。而区域网络电子备课系统就大不一样了, 只要有网络, 教师只需打开计算机随时、随地就能进行在线研讨, 发表自己的看法, 系统自动保留修改痕迹, 最终整合出最完美的备课。不仅如此, 区域网络电子备课还可以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等整合在一个教案之中, 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间的整合,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这是纸质教案无法做到的。使用这样的教案教学能使学生身临其境, 全面了解教学信息, 提高学习兴趣, 同时也激发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5.有助于规范区域和学校的常规化管理

区域网络电子备课系统将教案统计、教案检查、教案评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有助于规范区域和学校的常规化管理。现在好多教育部门都愁没有资源, 殊不知一线教师创建出来的个人教案本身就是一种最优质的资源, 有了资源之后如何管理这些宝贵的备课资源, 无疑是教育部门常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每逢周末、月末或学期结束, 各教研主任都会捧着一大摞厚重的备课笔记, 送去检查。而检查人员同样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逐个检查、批注, 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事倍功半, 也没有达到更好地督促教师去高效备课的目的, 更多的教师也只是应付检查而已。而网络电子备课, 检查者只需简单地打开计算机或者打开手机, 全体教师的个人教案、集体教案、共享教案以及该区域的教案评比情况、教案统计情况和教案检查情况便都了如指掌, 大大节约了资源检查管理的时间。

当然, 从某种层面来讲, 网络电子备课系统会培养教师的惰性, 凡事都是拿来主义、没有创新。就这点我个人认为那只能局限于一小方面。因为一个没有责任心的教师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备课方式都会偷懒。但就整体而言, 网络电子备课系统推广使用确实利大于弊, 它可以帮助教师们实现“从线下到线上, 从封闭到共享, 从单干到合作, 从传统化到现代化”的根本转变。

●小结

网络电子备课在教师日常教学业务、教师教研、专业化发展上有一定优势, 但传统备课也有其不可取代的特点, 在数字时代, 教师需要将电子备课与传统备课有效结合, 应用信息技术提升自己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2]李瑾瑜.赵文钊“集体备课”:内涵、问题与变革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6) .

[3]程淑芳.大学英语教师在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的探索[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8 (2) .

[4]高峰龄.网络电子备课新模式——实施“四级备课”模式概述[J].商情·科学教育家, 2008 (2) .

小学教师备课要求 篇13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

《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对教案主要环节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

目标的设置与陈述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从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相结合的角度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要选择合理的目

标定位,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当前行为目标,切忌大、空,不切实际。

(2)教学重点、难点

从确立的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确定闪光点,放在突出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优化教学过程。

(3)教学准备

为创设情境,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①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巧妙的“导”,创设情境,让学生全身心的“入”,要求通过适当内容或简短语言,把学生尽快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导入起点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关键看导入设计是否让学生尽快入境,是否服务于教学内容和重点,教案中应明显体现创设的情境,导入语言及提出的问题。

②问题设计

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启发性、层次性、条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即发散性、开放性)。切忌“满堂问”或“以问代讲”。设计的问题要明确反映在教案上,以防止提问的随意性。此外,教师还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如何筛选问题。教案中要突出引导的方法。

③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把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对学生在获取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对策。教案中应突出师生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的安排以及对重难点的处理,(对于教材中已有的内容及已经内化的部分,如数学学科的单元教学要求、例题、课后练习题,语文学科的每课书的教学要求、字词、问题答案等,则不必抄写在教案上,只需标明在参考书或教材中的页号)要重点体现教法和学法。

④练习设计

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练习的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和适当的梯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使练习真正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具有实效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多样化的课堂练习。

(5)板书设计

板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纲目。课时板书设计包括分板书和整体板书,要突出学科特点,要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观,力求多样化。语文、品德、外语、社会、自然、劳动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每课书要有板书设计。数学课要求新授、复习课有板书设计(练习课除外)。

(6)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要重点写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要注重教学后记的质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不刻意要求每节课必写,如语文课。——部分学科备课的重点要求

(1)作文

每学期大作文5篇,要有“指导”和“讲评”备课。作文指导备课要结合训练点,写清习作要求和习作重点,有指导过程和方法,要给学生以充分构思与交流的时间,提倡教师写下水文。讲评备课应包括:整体情况分析、教师精批的内容、集体评议、进行修改几个部分。

小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篇,以片段练习为主。习作内容可以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通过语文课堂作业的形式布置,不单设小作文备课。教师要注重口头作文的训练。

(2)数学学科:复习课板书应体现知识网络。

(3)英语学科:要有必要的情景创设和活动设计。

(4)品德学科:不要求在教案中反映出“重、难点”环节。

(5)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目标确立时应区别于学科课程,要把侧重点放在能力、情感、行为习惯、非智力因素方面。

(6)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中要体现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重点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

小学教师备课检查细则

为进一步强化对我校全体教师备课工作的管理,规范全体教师的备课,依据《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关于实施备课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关于教师备课部分要求,结合我校多年对备课工作管理经验特制定本评分细则。

一、开学初根据自己所任教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和所任教学科内容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目的明确,根据学生情况提出落实教学任务和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学进度安排符合大纲规定要求。教学计划一式二份,一份张贴在备课本上,一份保留存入教师业务档案。未按时上交扣考核分1分。

二、制定各单元教学计划。在各单元教学计划中应明确各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知识结构、重难点、课时划分、以及必要的教具等。每缺一次单元教学计划扣考核分1分。

三、超前二周备课,精心设计并写好教案,做好实验、教具及教学活动的各项准备。未能超前二周备课的一次扣考核分1分。

四、教案符合要求,一课一案,目的要求明确,教学秩序、教法、板书设计科学合理,例题、作业内容具体安排恰当。一课教案不合要求扣1分,每缺一课教案扣考核分1分。

五、必须将教学反思作为备课的一个基本环节,每位教师针对自己的学科教学,进行课时反思、单元反思、阶段(学段或期中期末)反思,学期累计不少于20次,少一次扣考核分1分。

六、每位教师在期末还须上交2篇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较规范的教学反思文章。教学反思的撰写要结合教学实际谈得与失,要体现新课程和理念和思想,要有一定的深度。每缺一篇规范教学反思文章扣1分。

七、如果教师在保证备课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的基础上,对备课工作有创新且易推广,可一次性加10分。教师撰写的教学反思在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提交复印件)国家级每篇可加10分,省级每篇可加8分,市级每篇可加6篇,区级每篇可加4分,校级每篇可加2分。积极为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作贡献,每提交1篇自己设计的优秀教案可加2分,每提交1个自己设计的优秀课件可加5分。

备课检查的记载作为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评价及评先选优等的重要依据。

小学作业检查细则

一、作业设置

1、语文

一年级:拼音、生字、听写、造句、语文百花园 二年级:拼音、生字、听写、造句、语文百花园、写话

三至六年级:生字、听写、造句、作文、百花园或积累运用,测试。

2、数学

一至六年级设置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当日批改,数学教材中的练习题布置给学生做课外作业,要一课一布置一检查一订正。

3英语

三至六年级设置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当日批改。

二、作业具体量:

(1)1~2年级:拼音、写字、听写一课一次、一个语文百花园做一次,课后有造句的单做一次、二年级写话每单元一篇。

(2)3~6年级:每个单元一篇作文,课后作业(含听写,课后练习,造句等)、生字词一课一次,一个语文百花园做一次。

(3)1~6年级《同步训练》要与教学进度按时布置学生完成,并至少做到一周检查一次。(4)2~6年级提倡写周记。(5)数学:平均每节课一次作业。(6)英语:平均每节课一次作业。

3、作业要求

作业的来源要有两个渠道:一 是教材中提供的,二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精选的,布置作业要从严从精,作业要按统一规定格式书写,要强调字迹工整,行款整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作文批改:

周记:要适当批改(改错字,病句)要有定性评价和日期。

作文:要有眉批、腰批、总评,总评语要恰当,要有针对性,要多鼓励少批评,要避免三言两语的套话,字迹要规范工整,结果采用定性评价。作业中学生的错别字教师必须用笔框标出。

教案检查:

1、定期检查教案,教案前有教学进度表(同学科、同年级要一致),该表时间安排符合新课标要求,并上交教导处一份。

2、每节课都要写明累计课时(总课时数)、授课时间、课题、课型、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教法、教具等,并有学法渗透。

3、每节课的环节要严密而完整,即包括: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及预习,板书设计,课后记事。

4、教案应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不照搬照抄他人教案(包括教学用书上的例案)和本人以前的旧教案。

5、教案要反映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做法。

6、教案字迹工整,格式合理,图示规范。

7、每学期末评选优秀教案,进行宣传表彰。

作业检查:

1、学生作业检查由副校长领导,教导处具体实施,检查结果向校长汇报。

2、全校性集中检查每月1次,定时收齐,统一检查,并及时向教师反馈。

3、寒、暑假作业开学后采取抽查部分学生作业的办法检查。

4、作业要求教师批改及时,格式规范,无批改错误,评语恰如其分,字迹工整认真。

5、日常校领导听随堂课时应同时抽查学生作业。

上一篇:自讨苦吃造句下一篇:送邢桂州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