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备课组

2024-07-03

美术备课组(通用11篇)

美术备课组 篇1

美术备课组工作小结

本学期的美术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现就这学期的初中美术教学备课组工作做一个小结: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一学期来,认真参加本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各位老师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美术新课程标准、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以进一步地完善自我。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通过这些学习让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不断地充实、丰富了知识和见识、为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认真做好本职教学工作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

本学期,老师们将一些教学经验及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堂及教学实际,力求让我们的美术课堂为学生的视野开阔贡献自己的那份力量。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课堂上认真传授,把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尽可能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完成,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注意发掘有美术天赋的学生,提高其欣赏及艺术感悟能力,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他工作

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以自己最大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够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在这个学期的宣传工作中,按时上岗,尽职尽责,为老师和同学们搞好服务。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期来的工作,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方面还有所欠缺,课堂教学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全面,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虽然本学期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美术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一一些美术教学的特色点,为我们美术教学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初中美术备课组

2016.8月

美术备课组 篇2

一、理论学习

新课程实验能否顺利进行, 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否适应新的要求。学习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标, 是改变教师教育理念的前提。因此, 2008年暑期, 本校高一英语备课组的全体教师在学校的安排下去井冈山参加了全省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 聆听了来自北京、广州等地新课程实验专家的经验报告及对新课程教学和教法的思想, 获得了有关新课程实验和英语教学的最新理念。9月份开学后, 高一英语备课组长利用每周的备课组例会, 组织备课组员学习新课标、中小学教育类期刊上及其他有关新课程理论及英语教学方面的文章, 让大家进一步明确新课程实验的特点和主要任务, 进一步了解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通过这些活动, 高一英语备课组全体教师的观念转变了, 认识提高了, 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增强了。这为备课组的进一步教研活动打下了基础。

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优势的有效途径, 也是做好教学工作的保证。面对困难较大的新课程教材内容, 本校高一英语备课组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规定每周一下午的第7~8节课为集体备课时间, 要求全体教师集思广益、通力合作、共同商讨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共同解决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每次备课活动都有1个教师作中心发言人;讨论时每个教师都发言, 表达自己的观点, 促使每一个教师都能熟练地分析教材, 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形成可行的教学设计;最后由中心发言人负责拟写教学预案, 分发给大家使用, 实现资源共享。通过集体备课, 本校高一全体英语教师在合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合作, 形成了备课组内教师互动合作、团结一致的工作作风。

三、说课交流

为了将教材的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课前预演, 本校高一英语备课组把每周二的早读定为说课交流时间。每次说课安排3个教师, 要求说课教师根据前一天的集体备课向其他教师说明自己教学预案, 包括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教材分析、课型设计、难点突破、专题归纳、学法指导等。通过说课交流活动,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形成了清晰的思路, 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提高, 教师理论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备课水平的提高。

四、听课、评课

听课、评课是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 其中包含了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等许多内容, 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途经。听课是评课的前提与基础, 评课是听课的延续与升华。在新课程实验中, 本校高一英语备课组规定教师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0节, 每位教师要有完整的听课记录、听课评价, 要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 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出建议、共同提高;学期结束前备课组还应精心准备两节交流汇报课。通过经常性的听课、评课, 备课组全体英语教师就新课改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如何有效地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等方面进行了反复的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五、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不仅是重视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因此, 本校高一英语备课组要求全体英语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全体英语教师在课前反思, 反思教学设计能否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课中反思, 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合理, 所预设的学习方式是否为大多数学生喜欢、接受;在课后反思, 反思课堂教学的成效有多少, 所设计的方案能否有效解决问题以及怎样改进等。通过反思, 全体英语教师实现了从被动发现问题到主动发现问题的转变, 促进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

六、“青蓝工程”

近几年本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发展, 青年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 仅高一英语备课组的10个英语教师中就有3个是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教师。这些年轻教师素质好, 热情高, 基础扎实, 对新的教育理念接受快, 但缺乏教育教学经验。为了培养这3个青年教师, 缩短他们的成长周期, 使他们尽快成为新课程实验中的教育教学骨干, 在学校教务处的统一部署下, 高一英语备课组实施了新、老教师结对子的“青蓝工程”:一是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给每个年轻教师指定1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辅导教师;二是召开座谈会, 让新、老教师结成对子, 定期进行听课、评课活动及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三是明确青年教师的任务, 要求他们每周与老教师一起备1次课、每周听老教师的1节课、每周记1次教学随笔、每月在备课组内上1节汇报课、每学期结束时参加学校教务处主办的“青蓝工程”汇报课竞赛。在老教师的辛勤指导和青年教师的自己的努力下, 这3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青年教师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了老教师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 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期末的“青蓝工程”汇报课竞赛中, 有二个获得校一等奖、一个获校二等奖。

七、校本课程

英语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 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 本校高一英语备课组教师在新课程英语教学中, 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英语教材外, 还定期为学生安排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 如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等。此外, 备课组教师会在每周五下午的第8节课为学生举行“英语角”活动中, 按照新课标要求与学生一起练习英语会话、提高英语口语。这一系列校本课程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这是新课标的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促进了新课程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八、课题研究

始于备课组的变革 篇3

“青葵园”,一个充满诗意的团队名称,主要由来自苏州的一群中小学语文教师组成。吴樱花、孙志平、董劲、高桂萍、郭萍、乔德霞、陈汉珍,这些普通的名字背后,都站着一个热爱孩子、热爱教育的中国教师。自2010年正式成立以来,他们出版作品,开展课题研究,以QQ群的方式每天聚首,采用“箴言感悟”分享接力的形式共读《教学勇气》等理论专著,受到朱永新、黄建初、吴国珍、张文质等专家的关注。在“让实践和理论零距离”的探索中,“青葵园”还在艰苦并快乐地行走着……

啊,别分离,

亲密无间,

与繁星相聚在天际。

何为心,

若非与繁星聚一起?

与众鸟齐飞,

乘风,驾云,

齐归。

——里尔克《啊,别分离》

2013年8月,由吴国珍、张文质、王丽琴三位老师发起的第一届“勇气更新”公益培训活动在上海举行,“青葵园”团队受邀参加。活动的《研修手册》封面上就印着里尔克的这首小诗,发人深省。当我们在追求分数、职称、荣誉等身外之物越走越远时,却发现自己身心分离,教学越来越脱离心灵,一种恐惧文化把我们紧紧包围。

是的,面对这个日益浮躁、紧张的世界,我们需要不断穿越恐惧,唤醒心灵,让教育和师生的灵性共舞,让彼此不再分离。这恰恰是“青葵园”的价值所在。

缘起——建设一个纯粹的备课组

如果不是内心深处的恐惧,我想自己不会离开付出过4年心血的昆山玉峰实验学校。

2006年8月,我来到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担任七年级的语文备课组长。在我的印象中,备课组长往往是虚设的头衔,完成上传下达的事务而已;现实中又有很多老师包括优秀老师,可以远距离地悦纳欣赏全国各地的同仁,却对身边的老师漠视、指责或诋毁,组内老师经常为了分数的高低、荣誉的多少而勾心斗角、互相猜忌……

我想建设一个纯粹的备课组,营造无恐惧的教研环境。组内成员相互坦诚,教育教学经验无私分享,彼此欣赏鼓励,实现观点碰撞和共同成长。

备课组当时共有5个人,两男三女,各具个性。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敞开自己,同时发现组内每位老师的优点,扬长避短,以形成团结合作的良好作风。年级里的学困生,组内老师一起辅导,不管是不是自己班级的,轮流集中无偿补习,大家都毫无怨言。

一年之后,备课组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大家真心感受到来自团队的力量。我趁机加码,提倡师生共写随笔,立即得到大家的响应。此时,我开始接管年级组,备课组长由郭萍老师担任,她发展了原备课组的优良作风,2009年的中考我们获得了全面丰收。

在教育行政组织中,备课组应该是最小的组织细胞。中国教育的种种问题经常被归因于体制,其实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思考:每位老师都是这个最小细胞的组织成分,如果我们每人都能从学生的生命成长出发进行自我反省,冲破“小我”束缚,拓宽心胸和视野,真诚地和同伴协作共进,备课组这个细胞就能健康生长。如果每一个细胞都能自我净化,我想中国教育的种种顽疾也就有了攻克的希望。

杜威曾说:“所谓适应,既是我们的活动对环境的适应,也是环境对我们活动的适应。”教育也是如此,我们经常习惯于把教育的种种弊端归罪于体制,叹息自己只能适应大环境。其实,适应本就是双向的,教师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现状。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醒告诉我们:不要指望每一场变革都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也是有变革空间的,哪怕是在一间教室里。我则想说,哪怕在一个小小的备课组里,我们也是有变革空间的。

成立——“青葵园”内共筑梦想

2009-2010学年是我们最郁闷的一年。原备课组被打散,我和董劲老师留守九年级,其他成员回到七年级。这一年经历种种不如意,大家与新备课组的磨合也都不够理想。特别是我在应聘中层失败之后,恐惧再次笼罩心头——我开始感受到自我分离所带来的痛苦。

恰在此时,我的好友,上海浦东教发院的王丽琴来学校做报告。我们进行了一次长谈,在她的引导下,仅用一周时间,原备课组的核心力量就再次以团队的名义凝聚到了一起。

我们建立了一个QQ群,作为交流共享的平台。我们首先对团队名称进行了热烈探讨,希望以此成为今后课题的抓手。最终,团队名称确定为“青葵园”,并赋予如下意象:“青”,象征青涩、青春、清纯;“葵”,象征向师、向日、向善。一个炎热的中午,我特地请专业设计师免费为我们设计了一个logo,抽象的图案,黄绿两种色彩,非常大气。

我们也对团队今后课题的选题进行了讨论。由于都是初中阶段和小学高段的老师,我们选择了“中小学生‘青春期症候群及其家教干预研究”这个主题,开始积极进行省级课题申报。

“青葵园”最初的规则是,每个成员每周要完成不少于一千字的随笔在群内分享,每个月要还原一个完整案例上传共享,这也是当初备课组建设时“师生共写随笔”的基本要求。

2011年,“青葵园”迎来一个契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吴红编辑希望我编写《遭遇学困生——学困生教育与转化技巧》一书。我觉得团队的力量更强大,就在群内征集意见,获得了大家支持。于是,2011年的主要任务就是整理之前的所有随笔,在王丽琴的鼎力相助下,梳理其中有关学困生的材料,分解书稿的撰写任务。通过大家的努力,加上众多外援的支持,2012年1月,这本凝聚一线老师和理论团队心血的书正式出版了;与此同时,我们申报的省级“十二五”规划课题也获立项,“青葵园”可谓双喜临门。

那一刻,对“青葵园”的成长而言具有里程牌意义。在这一次次任务完成和话题讨论中,团队成员逐渐实现了价值观的认同:我们发现了自己心中的“伟大事物”,而且愿意为之不断地付出。

行思——穿越恐惧更新勇气

“青葵园”已经正式走过4个年头,加上早期的备课组建设,核心成员已经并肩行走了8年。这些年的且行且思中,团队成员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除80后陈汉珍以外,其余都早已评上中学高级教师,人到中年,正是恐惧改变的年龄,身边不少人已是等退休、混日子的状态。然而,不再年轻的我们依然怀揣教育的梦想,激情高涨,在“青葵园”这个精神家园里,悄悄地蜕变着自己,实现教育生命的第二次成长。endprint

“青葵园”的内部规则堪称严厉:申请加入的每一位新成员,要经过“青葵园”核心成员讨论通过;凡进入“青葵园”的成员,都要按时完成读写作业,定期参加课题组研讨活动(非本校成员除外)。连续两次不交作业或一个月内不能补交作业的,视作自动退出。这些年,进出“青葵园”的老师有不少,目前新加入的河南杨风利老师和山东唐薇薇老师,刚刚跟上“青葵园”的节奏,相信也会带给我们很多的精彩。这种动态的平衡过程,让“青葵园”在保证纯粹性的基础上,也更具开放性。

作为“青葵园”的创始人,我参加过很多读书、交流的团队,如王丽琴发起的杜威读书小组,师傅张万祥老师的弟子交流群等,而我最钟爱的还是“青葵园”。这里没有喧嚣,喜欢热闹的人不太适合长呆;这里没有客套,喜欢互相吹捧的人会找不到想要的感觉;这里不喜欢急功近利,喜欢一夜成名的人肯定忍受不了我们的慢节奏。“青葵园”里,只有一群凭着一颗良心和一腔热血默默耕耘的人,坦诚而质朴。我们不拒绝体制,有顺便的荣誉给我们就安心地拿着;没有,就算了,可谓淡泊从容,起落自如。

“青葵园”最想实现的目标是让团队成员有真正的心灵成长、强大自身的生命能量,以面对外界的种种干扰。用《教学勇气》一书的说法就是,穿越恐惧,更新勇气,用我们绵薄的力量去关注和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青葵园”一直坚持在做的有以下六大板块内容:

“青葵”案例积累。“青葵园”的案例积累是当初备课组建设时就提出的要求,材料来自师生随笔,成员每个月要还原一个完整案例。随笔有多种形式,有学生个人随笔,也有班级流动随笔,即一组一本、一人一天、一周一循环。通过随笔再还原成完整的案例不仅仅是提升了写作能力,也为后期总结研究成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青葵”课堂教学。“青葵园”的课堂教学遵循一个宗旨: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文本进行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文本进行对话,贯彻的方法则是倡导经典阅读。班级建立“流动书屋”,充分利用在校时间陪伴学生阅读经典名著,让孩子们把点燃的阅读火种带出校门,传播延续。如高桂萍从七年级起带着学生背诵《菜根谭》,一周一则,坚持不懈。当每个老师以自己的个性和爱好带领学生徜徉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丰厚的文学积淀自然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改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独立思考能力明显提高。

“青葵”班级建设。坚守在班主任岗位上的几位成员,在班级建设方面已很成熟并各有特色。还以高桂萍为例,她把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有机融为一体,建设了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班级共同体模式:学生“见习班主任”、家长的“叙事分享会”、教师的“家教干预研究”等一系列活动的进行,无论学生、家长还是教师都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成长。

“青葵”课题研究。遵循“做中学”的原则,我们的省级课题《中小学生“青春期症候群”及其家教干预研究》是在6年实践基础和大量的随笔中提炼出来的,与现在流行的先申报课题再进行研究不一样,属于自下而上的路径。除此之外,“青葵园”核心成员每人都有自己的课题:高桂萍和孙志平主持市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随笔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影响的研究》,郭萍主持市级课题《初中生经典阅读导学策略研究》,董劲主持的市级课题《初中语文教材有效解读与设计的研究》已经结题。

“青葵”共读接力。共读接力是“青葵园”最有特色也是最有影响的传统:一周内每人选择一天接力,选择名著里一段有感觉的话,附上不少于200字的感悟,上传到QQ群里分享。三年中我们共读了《教学勇气》《每个孩子都爱学》《教学机智》《教育的目的》《自卑与超越》等理论专著,积累阅读心得达百万字,下学期准备共读《明日之学校》。

“青葵”培训研修。在王丽琴的引荐下,华东师大鞠玉翠博士、北京师大吴国珍教授、上海浦东教发院黄建初等专家先后来到“青葵园”开展研修交流。其中鞠玉翠和吴国珍教授带着研究生来与团队的老师进行了深入的叙事交流,黄建初老师也带领浦东中小学教师的团队两次来开展交流和指导,让我们的核心成员深受鼓舞,也在交流中得到成长。“青葵园”的老师自己也走出去参加各种培训、研修,郑州的全国班主任高峰论坛活动以及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勇气更新”公益活动,“青葵园”就受邀出席,全程参与;我们还集体自费组织去扬州文津中学取经学习;董劲、高桂萍、郭萍等老师则多次在市、区以及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回归——繁星相伴众鸟齐飞

我们共读过的《教学勇气》一书中,有一段话让“青葵园”成员非常喜欢,仿佛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如果一项工作是我内心真正想做的,尽管连日辛劳,困难重重,我仍然乐此不疲。甚至这些艰难的日子最终也会使我的生活充实快乐,因为这是我真正倾心的工作,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正好帮助我成长。”

美术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4

根据镇江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教研室工作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执行镇江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以组织多项学科教育科研实验和教学活动为抓手,坚持务实、高效、开拓、创新的原则,针对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集思广益,总结经验、寻找方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1、立足本地区的学科发展现状,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时效。

1)组织教师听示范课,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紧密围绕课堂教学,开展教学观摩课和教学研讨活动,有针对地进行教学实验研究,通过展开备课、说课、听课等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继续富有创造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研究新课改背景下适合本校教育发展的学科教育内容和形式。

2)组织教师市美术教师IT活动。

2、关心和支持从事课改实验的教师,鼓励教师参与课题实验,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促进教师学科的综合教育素质的提升。

3、积极参与市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充分挖掘我区的地方资源,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美术教育。

1)组建美术兴趣小组,组织电脑绘画特色教学,为学校创建美术特色学校作好准备工作。

2)合理课堂教学,鼓励教师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地区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高中美术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5

1、学生情况。

今年,高一美术专业生学校招了15人,人数不算多,但从专业考试水平看,学生的专业水准不高,普遍都属于初学者;从中考文化成绩来看,学生的文化成绩普遍偏差。

第一,这就要求在专业教学上,从零开始。先从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作画步骤开始,纠正学生错误的、不良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精讲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培训,又要注重兴趣动力的培养。高一在专业教学上就是要打好基础。

第二,专业生一般纪律观念淡薄,行为自律性较差。因此,应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纪律管理规则,严从管教。帮学生们建立自信和目标,努力营造一个纪律好、学习氛围好的特色专业班。

第三,要加强专业生的思想教育,特别是要强化他们重视文化学习,学好文化的观念,让他们知道文化成绩对于美术高考的重要作用。同时教育他们尊重班主任、尊重学科老师。

2、学校情况。

新校区建设还未完工,许多设施都还未完善。美术专业教学的场地和教学器材都还没有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特长专业班建立和尽早开展教学工作的进程,也会影响教学计划的安排。如果没有提供必要的条件,美术专业教学工作是难以开展的,所以希望学校能尽快解决,提供美术专业教学的必要条件。

①宽敞明亮的画室。

②课桌椅、画架。

③写生台、写生灯。

④石膏几何体、石膏头像模型、静物、衬布等。

⑤其他相关的美术教具。

二、教学内容目标

(一)石膏几何体素描(5周)

1、简单石膏几何体结构素描阶段。

了解素描的性质、特点、内容、要求和审美原理,理解石膏几何体的结构与透视,掌握素描线条的训练方法,学会构图,通过写生、临摹与默写,熟悉和掌握单个或组合石膏几何体结构素描的写生步骤和表现方法。能画出构图完整的组合石膏几何体结构素描。

2、简单石膏几何体明暗素描阶段。

了解素描中光的作用与原理,认识和理解光影作用下的明暗关系,通过从单个到多个组合石膏几何体的训练,熟悉掌握石膏几何体明暗素描的写生步骤和表现方法。掌握素描线条的训练方法,能画出构图完整、形体空间结构清晰、明暗关系明确的石膏几何体明暗素描。

3、复杂组合石膏几何体明暗素描阶段。

掌握衬布的表现技巧,理解各种光照角度和透视角度的画法,能正确表现物体与背景的关系,分清画面的黑白灰对比,熟练地控制构图、准确地把握造型、透视和比例,能画出较复杂的组合石膏几何体明暗素描。

(二)静物结构素描(5周)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目的:让学生全面了解线条在画面中的作用,透视关系对画面的影响:线条对画面虚实关系的作用。

(2)要求:学生充分掌握构图的基础知识,能严谨的运用透视理论,空间表达手法来处理物体的结构、虚实、质感。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构图、结构、质感、虚实空间的线条表现。

(2)、教学难点:透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圆形(曲线)透视)。

3、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图例分析、课程讲授、示范与实际训练相结合。

4、教学主要内容。

(1)强化透视的原理认识与应用。

(2)内结构与外结构。

(3)结合几何形体的表现。

(4)构图学基础知识。

(5)线条与空间的关系。

(6)曲线形体的表现。

5、作业练习:单个静物结构素描训练、组合静物结构素描训练、静物与衬布结构素描训练。

(三)静物全因素调子素描(10周)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目的:让学生全面了解光影在画面中的作用,调子在画面中的作用,以及怎样运用调子表达画面虚实关系。

(2)要求:学生充分掌握构图的基础知识,能准确运用构图、画面黑白灰处理手法、透视理论、空间表达手法来处理物体的光感,体感,质感,虚实等气氛。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光影在三维空间转换为画面二维空间的运用。

(2)教学难点:从结构素面到全因素调子素描的转化,及线条的与调子的统一处理。

3、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具体的图例分析,课堂讲授、示范与实例训练相结合。

4、教学内容。

(1)三大面、五调子的构成与应用。

(2)结构线与明暗交界线。

(3)观察能力训练。

A、整体观察。

B、比较观察。

C、表里观察。

D、特征观察。

E、韵律观察。

(4)调子与形的关系。

(5)画面的深入刻画。

5、作业练习:临摹和写生单个物体静物调子素描(高考常考素材)、临摹和写生简单静物组合调子素描、临摹和写生静物与衬布关系调子素描。

(四)速写(课外训练)

速写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又是一门独立的绘画样式。速写是素描的快速表现形式,与素描都是培养造型能力最为有效手段,它们之间互为联系又互为裨益。速写,也是当今美术高考中大多要求考试的科目,所以对于美术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高中美术专业教学,速写应当尽早抓起,严格要求学生多去临摹,多写生,多思考和多观摩优秀的速写作品,每天都须完成必要的速写作业量。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速写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从而准确,生动,深刻地表现对象,把写生所得应用到素描写生,默写及创作中,提高艺术素养并为顺利升入美术高等院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方法。

抽出一定的课时,老师给学生讲解必要的速写学科知识,教会学生画速写的方法步骤以及速写的表现技法。主要由学生利用课外或业余时间临摹或写生速写,完成老师每天布置的速写作业量。速写训练原则:由易到难,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3、教学内容与安排。

教师速写课程内容课时分配。

三、教学时间安排

我校特长生的专业训练时间一般都安排在:课外活动、晚自习、周末休息时间。本届高一美术特长生专业教学时间安排需考虑两个因素:

1、高一阶段应侧重文化成绩的学习,专业训练时间可以适当安排少点,保证每天晚自习都有时间留给专业生完成当天的文化学科作业,以利于文化学习。

2、新校区专业生只能在学校食堂吃饭,学校食堂都是按时就餐,所以安排专业训练时间应方便于学生们吃晚饭和洗澡。

考虑到这两方面因素,所以,今年高一美术专业训练时间我定为:

1、星期一:课外活动~晚自习1、2节时间(课外活动学生先吃晚饭);

2、星期三:课外活动~晚自习1、2节时间(课外活动学生先吃晚饭);

3、星期六:下午14:30~17:00;

四、教学管理方法

1、思想教育方面

切实地重视起专业生的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贯彻落实在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的全过程里,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建立自信、学会做人,培养学生正面、阳光、积极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知识学习与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2、纪律管理方面

专业生一般都纪律观念淡薄,行为自律性较差。因此,应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纪律管理体系,严从管教。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应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既要严管,也要人性关怀。为促进专业学习,努力营造一个纪律好、学风好的专业特长班。

(一)教学方法

1、专业教学主要采用临摹、写生、默写三种学习方式;

2、理论联系实践;

3、因材施教;

4、分层次教学;

5、课内训练与课外作业结合;

6、教学手法多样化:如多媒体教学、课件讲解、教师示范、观摩视频等。

(二)管理方法

1、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奖惩分明;

2、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做学生的严师益友;

3、与班主任保持交流;

4、善于向老教师学习;

5、与学生家长做好沟通;

6、及时给领导反馈情况。

美术备课组 篇6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改变,家长对艺术的需求愈加迫切,而中学美术教育也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本学期,在校长室和教务处的正确指导下,美术组成员以校为本、以教研组为本、以学生为本、以课堂为主阵地。半年来,在全体美术教师的大力协作下,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并经常性的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顺利完成了学期初的预定目标,为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将本学期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科研促教学,以创新促发展。

本学期在学校教学管理部的统一部署下,本各课组协调同科教师做到了:制定教学计划一致,安排教学进度同步,规范实施教学流程,统一评价标准,常规教学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针对教学中遇到的疑点,能够在集体备课时相互交流,共商对策,促进教学业务的提高。

我组教师紧紧围绕开学初制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计划,认真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课后及时反思,在各自的教学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力求上出自己的教学特色。积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我们组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开展备课组活动,每次备课组活动都集体梳理教材,提出教学疑问或困难,互相帮助解决或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在不同课型的展示中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组内教师在听课评课中能总结好的教学方法,适当的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同时教师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制作一些实用的电脑课件,交流使用,达到资源共享,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以活动促特色,以务实促成绩。

本组以《中小学艺术教育纲要》为指导,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美术潜能,展示学生的才艺,使学生学有所长;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

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美术教师组建了剪纸、色彩、软陶的社团。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普及与提高并重;为广大学生创建良好的美术环境,营

造浓郁的艺术氛围,使他们热爱美术艺术,从而乐学、爱学、敢赛、善赛。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美术备课组教师会团结实干,奋勇向前,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展开学习面,创造机会多和其他组的老师交流学习,汲取经验和教育教学方法,使我组老师不断的进步,最后感谢校领导一直以来对美术组的肯定和支持,我们相信在学校领导的英明领导下会再创佳绩,创造新的精彩。

美术备课组 篇7

“教研擂台”, 就是备课组之间通过擂台赛的形式就同一教材内容相互进行“说课、上课、评课”等环节的比赛, 其程序由以下3个内容组成。

一、教学比武, 展示课堂智慧

每个备课组选派一名主力队员担当“擂主”参与比赛。当然, 在上擂台之前, 备课组成员已就上课课题进行了为期一周多的集体备课、研课、试课和磨课, 该回合占40%的分值。具体形式:当确定一个教材内容后, 由组内成员进行备课, 再由“擂主”进行整合, 并就整合后的教材内容进行试课;课后, 由备课组进行讨论与磨课, 再由“擂主”进行修改, 再上课, 再磨课。通过这样的流程后, 加深了备课组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 完善了课的组织与教学, 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 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积极作用。

二、说课比武, 展示理解智慧

第一节课堂展示结束后, 在第二节课中, 每个备课组再派第二位主力队员上台说课, 分别就本次课的课堂教学与组织从说解读、说目标、说教法与学法和说达成度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展示备课组教师的教材把握能力和对课堂的深入度, 展示对教材的理解, 此回合占30%的分值。具体形式:备课组在进行课堂展示准备的同时, 第二主力就要着手进行说课的准备, 并在第二次课堂试课后进行说课的展示, 然后集体讨论, 进行理论的提升和对实践的深入研究, 再由第二主力进行再次说课然后定稿。通过这个流程后, 大家对本次课的教材的理解有了一个理论的提升, 让组织与教学方法更为合理, 对教师的理论提高也是一个促进。

三、评课点评, 展示反思智慧

第二节说课结束后, 在第三节课中, 备课组团队全体成员围绕教学主题进行评课, 点评上课教师的教学闪光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提出课的组织与理解上存在的问题, 积极进行课后反思, 展示团队的研讨氛围和合作意识, 展示团队的精神作风, 此回合占30%的分值。具体形式:各备课组对第一主力的课堂教学和第二主力的说课进行看课, 然后发表自己的个人观点, 要求观点要求同存异, 既要保证教学的共性, 又要突出教学的个性。通过这个流程后, 大家都能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 不仅能够找出自己的观点和新的教学方法, 还能有新的思考和发现。因此, 通过该环节, 可以提高教师的个性意识, 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教师的再提高有积极的意义。

一般地讲, “教研擂台”一个月安排一次, 且在双周进行, 单周的时间为擂前准备, 各备课组往往在此时进行紧张而热烈的集体备课、研课、试课和磨课。“教研擂台”的评委由特邀学科专家和其他备课组教师组成。此外, “教研擂台”赛的累计成绩要纳入学校“星级备课组”的评比的内容, 占总分值的50%, 这样各个备课组就会在每学期中苦心经营且乐于经营“擂台赛”。

金牌语文备课组的成长足迹 篇8

“1+1”并不等于2

枣阳三中多年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语文备课组实施了“导学题纲”教学模式。导学题纲的制定包括:备课组长分配任务;各位老师接受任务后自行准备导学题纲草稿;集体备课时说课交流自己的教学设计;全组针对教学设计进行讨论补充;说课老师修改印发导学题纲;说课教师试讲教研课;评课后其他教师根据本班实际补充完善并推广使用导学题纲。导学题纲将一堂课的学习任务分解为若干小的问题或习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或探究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或习题为线索,以探究为基础,以问题的解决为目的,以“导学题纲”为依托,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培养目标。采用导学题纲教学模式,利于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智慧,更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但是单纯的导学题纲教学模式却让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不少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的制约逐渐掉队,成为学困生。如何利用导学题纲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如何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引导下,语文组大胆探索,尝试成立学习小组,利用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学生课堂学习热情逐渐高涨,效率明显提高。于是各班根据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分组,注重小组长的选拔,发挥组长在预习、展示、检测中的带头督促作用。先对组长进行培训,让他们能尽快将自己的小组合作学习走上路。各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又选出了一个副组长和四个学科小组长,这样就让组内的同学几乎都有了相应的责任,优差搭配,交错编排,性格不同的学生互补,善于表达的担任展示员,课堂上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回答其他小组的质疑;作文水平高的同学当小组评价员,记录学习的重要内容,并进行归纳,这可以尽量保证每个同学都不偷懒,并能在一定激励下竭尽全力,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的进行。同时由组长牵头,每个小组根据本组成员的不同情况,制定了小组合作纪律,并确立小组和个人合作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都知道该如何去做,让小组成员朝着预期的合作目标努力。同时建立小组评价机制,采取1+1的评价方式,即一个成绩好的带一个学习困难的,两个人相互交流、捆绑评价、互相制约,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导学题纲”与“小组合作”巧妙结合后,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组内同学学习思考,学习回答,学习习惯,学习管理,学习守纪,学习互助……同伴教育使课堂呈现出专注的听讲,紧张的思考,热烈的讨论,激烈的辩论,有序的回答和质疑,45分钟时间,学生觉得过得太快了,老师也觉得意犹未尽。一些平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感叹说:“在这样的环境里,想不学习都难。”

导学题纲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使课堂上师生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教师是“配角”;小组合作的座位模式,打破了传统座位的不科学性;在展示环节中,交流预习成果,迁移运用知识,提炼升华感悟;小组合作模式不让一名学困生掉队。期中考试结果显示:各班语文平均分99.69,及格率98.98,优生率76%,学生间分差缩小了,综合指数上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如今学习小组的管理也由学习方面逐步渗透到了思想品德、纪律、卫生、文明行为等方面,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管理氛围。空前的集体荣誉感使班级凝聚力更强。教改实践再次让我们明白教育是艺术,艺术的魅力在于创新。

当20双手握成一个拳头之后

枣阳三中语文组共有20名教师,这虽不是一个庞大的集体,但是老师们有执着的追求和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刻苦钻研教材的能力,更有管理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水平。

学校常规教学每周都专门安排有集体备课时间和教研课时间,老师们根据教务处的统一安排,轮流说课,轮流讲课,集体评课。讲课教师精心准备导学题纲,科学安排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每一个问题,甚至导入语和过渡语都千锤百炼,力求完美;听课教师专心致志,做好详细记录,跟学生一起为老师的精彩提问喝彩,为学生巧妙和有创造性的回答鼓掌,为重难点的落实而暗暗叫好,也为教学过程的小小不足而遗憾;评课老师们畅所欲言,既高度评价课堂教学亮点,发扬光大教学优点,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足,交流改进意见和自己的教学设想。集体备课促进了语文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也使一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梅燕老师连续两年中考获语文单科最高分,荣获光武教育奖学金。黄莉莉老师从教十余载,她曾先后被评为“襄樊市优秀教师”、“枣阳市名师”、“枣阳市语文金牌教师”、“枣阳市讲师团成员”、“襄樊市学科带头人”、“襄樊市教学能手”及“湖北省教学能手”。

2010年10月,黄莉莉代表枣阳市参加襄樊市优质课选拔赛,上课前三分钟她走进教室,不慎扭伤了左脚倒在地上,当她艰难的站起来时,上课钟响了,她忍着剧痛开始了充满激情的授课,精彩的讲解赢得了学生和听课教师的阵阵热烈掌声。课堂教学结束后,她又马上开始了两个小时的教学反思的书写,当完成了全部的教学任务后,黄老师再也站不起来了,左脚肿的鞋都脱不下来了,医院诊断为骨折,医生责怪她对自己太不负责任了,骨折三个小时后才来医治,黄老师噙着眼泪说:“我得对学生负责任啊。”就是这样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高超的教学艺术,黄莉莉获得了襄樊市语文优质课第一名,并将代表襄樊市初中语文参加全省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为了让黄老师稳定发挥水平,展现教学风采,枣阳三中专门成立了黄莉莉省城比赛攻关小组,一面分解各年级备课任务,将重点篇目的教学设计和课件都一一进行集体研究,确定最佳方案;一面安排黄老师针对文言文、散文、和说明文教学进行试讲、评议,确立不同文体的不同教学方案。充分准备之后,黄老师带着三中全体语文教师的心血和希望踏上了比赛的征程。

湖北省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不同于优质课大赛,它要求选手能力强、水平高、素质全面。比赛分三个环节:教学设计(包括课件设计和教案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左脚裹着石膏的黄莉莉,不辱使命,以绝对优势获得了初中语文教学第一名,捧回了五一劳动奖章。

黄莉莉的成长折射了三中语文教师敬业爱岗奉献精神,展示了三中语文教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更检验了三中语文备课组通力合作集体备课的成绩。

有人说,一个人的力量无论如何巨大,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团队,一个群体,哪怕这个群体只有两个人,那么你也很难把这个团队打倒。当我们仰望那金灿灿的省五一劳动奖章的时候,当我们瞩目沉甸甸的金牌备课组的奖牌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发生质的飞跃的时候,我们终于明白,这个群体已经创造出一个不可战胜的神话!

美术备课组 篇9

2011-1-20杜运国

本学期美术教学工作主要有两大部分:即如何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从而有效提高美术课堂教学;二是重点抓好高三美术教学备考、迎考工作,在2011年美术高考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A主要工作回顾1、9月 杜运国、苏敬两位老师参加了深圳市美术教师创作作品展,并获得三等奖2、10月17、18日杜运国、苏敬两位老师参加了深圳市高中美术高考备考工作会议,听

取了广东省美术高考评卷组华南师范大学林教授的分析与指导

3、杜运国老师参加了由南海桂桦中学、深圳沙头角中学等组织的7校美术联考评卷阅卷

工作,深入地了解高考美术试卷的评价标准和评卷流程。

4、顺利的接受了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充分准备相关资料文件,协助本科组老师备

课迎检,在迎检过程中热情接待,灵活把握与省专家组领导交流分寸,切实展示我校体艺组个学科教学的成绩与荣誉,展示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新课程理念。

5、组织召开科组会议10次,团结科组8位成员齐心协力钻研教材,学习新课程理论知

识,推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强科组老师之间的相互情感沟通。营造和谐、平等、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使大家在一中愉快的环境中高效率地工作。

6、通过及时申请以及在校长室、科研发展处的大力协助下,学校董事会为我们高三美术105室安装上了多媒体投影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美术教学的效率。

7、加强与班主任老师的沟通,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状态,以便在教学上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8、通过PEP个性化途径与学生个别交流引导,架设心灵沟通的桥梁,体现我校心理特色教育成果。

9、分别以体育学科的大运主题和美术学科的生活速写为主题出版两期墙报。

10、组织高三学生参加了两次罗湖区美术模拟考试,参加了四次沙中、罗外等美术联考

B 预期成功、成果:

借助广东省教学水平评估的机会,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地推进了我校美术教学课改

本学期加大了教师岗位技能和新课程的培训力度,把宣传课改、指导课改、开展课改活动作为应尽的职责,通过各种教研和培训活动开展课改宣传和指导,以研究、解决新课程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以学校“实效性课堂教学”的研究为具体操作指南,总结了以往的学科培训经验,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组织好各层次的学科培训活动,增强了教师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认真组织新课改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深入开展了美术新课程教学研究活动,重点进行了美术新课程下教学和学习方式及评价方式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一些可供操作的教学案例。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对新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了教学观念,为教师努力实现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观摩研讨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目前大部分学校因教师人数过少导致的教研活动缺乏所带来的不足,有效地促进了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

狠抓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的重点是反思一节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主要内容放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通过备课,组员加强了对课改的认识,深刻地认识到:单纯依赖教参,备课就缺少源头活水。备课应多方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备课资料,做到与时相和,与时俱进

才能创新教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才能扩展思路,积极组织师生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罗湖区高中美术学生作品展、学校体育艺术节摄影图片展;校园学生优秀作业展;高三学生优秀速写展等,生参与面较广,参加作品质量较高。通过一系列评比竞赛活动,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

通过几次的美术模拟考,学生的成绩逐次提高,元月9号参加了广东省美术联考,期待有优异的成绩!

C 工作反思

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的美术教研工作能够取得一些成绩,是市区美术教研员重视指导的结果,是学校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位教师努力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兄弟科室和同事、各班主任的配合、支持。

D 工作设想

1、在认真分析整理 我校美术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结合新课程改革相关理念现状”的基础上,对我校美术教育教学今后的发展进行综合思考,找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的方案

美术备课组 篇10

本学期我们美术学科以区教研室工作计划、意见为依据,切实按照学校备课活动要求,制定好活动计划,美术组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坚持集体备课,做到了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完成了十四的集体备课,现总结以下几点:

1、每月通过学校常规教学检查督促老师进行正常教学,做到按课表上课,精心备课,上好课,使美术教学落到实处。

2、按照学校集体备课的要求,学期初制定好美术备课计划,带领教师疏导教材,钻研教材,让全体美术组教师互相探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素质,此外合理安排时间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安排每次教研的主题,让美术课堂教学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一个学期里,我们美术备课小组积极开展活动,撰写教案,认真反思,切磋交流,协同共进。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大多数教师都能够转变教学观念,课堂设计体现集体智慧的精妙构思。

3、组织学生美术竞赛活动——学校漫画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4、2012年11月8日,我校接受了区教研室的教学调研,我们美术两节调研课都被评为优秀,在课前我们进行了认真的集备,说课,研讨,这是集备组老师们一起努力的结果。

美术备课组 篇11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成为各所学校重点关注的问题。学校教育质量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我校是2011年8月新创建的学校,教师都是从全县乡镇中学竞聘上来的骨干教师。教师事业心强,工作踏实,团结协作,是一支优秀的、战斗力强的队伍。但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学校极力把教师培养成研究型教师。教师主体发展需及时规划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全方位的更新教学思想、教学形为和教学方法等。以研究和开发备课组平台,通过教师多方面、多渠道的研修形式,树立超前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使我校教师培养成大新县的各学科名师,有效地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自建校以来,我校结合本校和教师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富有创造性和实效性的活动。主要有:

一、了解备课组构成特征,为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依据

我校建校以来,逐年新增学生,也逐年招聘教师,教师由原来的52人增加到现在的176人,学校分有教研组、备课组,备课组人员组成结构是呈动态分布的,每学期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动。学校要求每个备课组长要熟悉组内每一位老师的基本情况、特长优势、需要发展的方向等,因此摸底调查分析很有必要。新建组时,我们都会制作一份表格让组内每位教师填写,内容包括:姓名、年龄、学历、教龄、职称、专业特长、努力方向等,这样在结对帮教、分工协作时就能做到优化组合,使效益最大化,为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依据。

二、探索高效课堂有效途径,推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推行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教学手段,我校“学案导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心工作,也是提高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的有序展开,学校出台了《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并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了“高效课堂”、“分组教学具体实施方法”、“让‘学案’带出好教师、好学生”、“学案具体方法、学案导学”、“后茶馆式教学”、“做有激情的教师”、“学案导学应该这样上” “高效课堂22条”、“导学案编制与设计的要领”、“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与要求”、“新课堂学生展示的要求”等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专题讲座培训。只有让教师把课堂掌控能力提高到教育智慧的高度,“动态生成”的新课程理念才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变成现实。并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要结合学校的实施方案,由各组长从教学内容的确定、课时的安排、导学案的分工编写、成员间的研讨、完善到定稿实施等方面,作出统筹安排。以推行“学案导学 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逐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课改意识,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大兴教学研究之风,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服务教学实际的校本研修和校本培训,努力构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群体。建校近两年,相继到学校参观听课学习的县市区内学校共计三十多所。2012年下半年,崇左市组织举行的语文、英语、物理、生物、历史等5个学科的优质课赛讲中,该校教师脱颖而出,有4个学科获县级比赛第一名,并代表大新县参加崇左市比赛,均获优异成绩,有生物学科代表崇左市市参加全区比赛获二等奖。

三、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一)开展系列化的特色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系列化的特色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开展系列化的教研活动,以加强教研组内部的团结合作,实现同伴间的互动,使教师在合作反思中成长。

1、“集慧式”备课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定期进行有主题的集体备课。这种备课放在开学之前,重在使教师明确整册教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加以深入探讨;教研组内研究课前的集体备课,全组教师对某节课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加以集中剖析,共同研究,以确定最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备课可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互相启发、集思广益,提高教师的分析、判断和设计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2、“探讨式”说课

要求教师在每上公开课之前,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本组成员,讲述自己对所授课题的教学目的、内容及其理论依据,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经众人研讨,补充、修正、完善之。

3、“分层次”上课

教师技能比武课: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在教研组内通过反复的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教学效果达到基本满意后在校内上公开课,开展教学技能比武,以此来磨砺新教师不断进取。

师徒联袂课:针对同一内容,师徒各自备课,处理教材,在教研组内进行说课,教研组全体教师对两人的处理意见进行评述,选择最适合上课教师、学生、及教材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师徒各自用适合自己的教案上课,组内评课,寻找师徒各自的闪光点、不足及差距。

4、“改进式”评课

在教师听课之后,及时组织听课教师进行评课。评者应从教的角度去看待教者的优势、特色、风格、需改进的地方、需商讨的问题;更应从学的角度去看待主体发挥程度、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情况、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学生活动的创造性等。既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又要揭露问题,指出错误。

(二)师徒结对、合作交流,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上一篇:汽车知识辩论赛策划下一篇:小虫小学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