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艺术

2024-08-31

备课艺术(共7篇)

备课艺术 篇1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有些教师认为上课不用备课, 那么他们就大错特错了, 体育教师不但要备课, 而且备课内容必须细致、周密、全面。备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备课既要备教材教法, 更要备学生。备课不充分, 会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备好课就要了解场地器材, 深入学生了解实际情况, 还要研究教材, 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 找准活动的切入点, 在此基础上, 才能确定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体育课堂效率低, 和体育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或根本不备课有极大关系, 以至产生常规体育课学生无事可干, 自由散漫的现象, 体育课变成了放羊课、课外活动课。

一、分析教材, 确定教学目标

分析教材就是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 青年体育教师首先要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和课时数分布情况, 通读全部教材, 做到心中有数。在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的同时, 依据学生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安排好一学年和一学期的初步教学任务。再依据任务挖掘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特性, 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仔细推敲, 分析教材的内容。青年体育教师在结合本专业知识的同时, 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的体育学科知识, 掌握和研究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及主要培养目标, 随时注意积累资料, 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观看有关电视广播, 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 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较优教学训练方法, 随时收集加以保存, 以备备课时查阅。

教材分析包括对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的分析, 教师应有统筹的安排。计划构设得周密, 每一次备课才会有条理。尤其是课时计划, 从目标的实现到内容的安排都应有系统的构思, 在一定程度上与以前的课能够顺利衔接, 使得每一次课都能有的放矢。在充分渗透新课程理念基础上在教案中体现自己的主张、自己的思想、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在分析教材基础上我们制定学期、单元、课时的教学目标, 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确定为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发展等五个领域, 所以确定的目标需要包含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方面。

二、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

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 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 完成“学会”到“会用”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应该过多束缚学生, 应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去活动, 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在教学中, 教师把动作方法传授给学生后, 就应该让学生在自我锻炼中提高。这样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而不是教师说什么做什么, 被动地接受, 逐渐丧失了个性和创造。

三、备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法得当, 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教师的教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应认真考虑怎样教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过去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做法,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让获得运动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不等于否定, 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方法应该保持和发扬, 关键是如何运用。新课标强调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强调改变现行体育课的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 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是体育课程和教材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的成败所在。让学生喜欢体育课用统一的竞技标准来考学生, 没有考虑学生的各自要求, 没有按照学生的不同身体条件, 也没有满足学生的自身爱好。上体育课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 厌烦过多的重复训练, 因此, 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 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 可采用拍手走, 两臂加动作走, 前脚掌着地走, 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 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同样在跳跃、短跑等练习中, 有的同学学了跳远, 还想试做三级跳远, 有的学生之间还想进行比赛。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 给学生1—2分钟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培养了学生的的兴趣和爱好, 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 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四、备教学手段, 构建高效课堂

在丰富教学手段方面主要有两点: (1) 激发练习兴趣。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 他会因练习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无味”;反之, 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 积极主动, 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 激发练习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 灵活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很多, 贵在得法。无论何种方法, 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同一个班级中针学生不同个性采取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 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备”学生, 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 高中体育备课也是必不可少的, 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备好课, 把自己所学的以及前人积累的经验成果, 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备课艺术 篇2

快乐的暑假即将来临,一个学期也将结束。在这学期中我们组每一位老师工作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我们充分利用备课平台,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根据学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全面提高本组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现将这学期的备课组的工作作个简单总结,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

一、准确把握音乐教学方向,积极抓好常规教学

本学期,我们为抓好常规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每位专职老师最少开展一次课堂教学展示。如两位青年教师张晴和胡文君老师进行了青年教师成长爬坡课展示《小猫的圆舞曲》、《夏夜》,凌青老师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执教的《动物的脸》,孙桂芳老师和项清老师进行了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执教了《漂亮的瓶子》、《小伞花》,奚秀云老师和卢敏老师师徒二人进行了同题异构展示活动执教了《我喜欢的鸟》。在活动中,我们就汇聚在一起,以“生本课堂、学本教育”这种新的评课方式集中交流,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学科组的教研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我校还成功举办了园区2017音乐新教师基本功比赛。这离不开校领导的支持和音乐组每位教师的后勤工作。我校谢询老师参加了此次基本功比赛,在比赛中取得了基本功二等奖和钢琴一等奖。

二、充分落实艺术社团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我们除了在课堂中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外,还各自利用自己的特长优势,充分开设艺术社团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如:音乐方面的鼓号队、合唱队、评弹、舞蹈,美术方面的儿童画、丝袜花、版画等兴趣小组。老师们利用兴趣课时间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音乐组全体教师的努力下,2个月的排练时间,从选人选曲到调整声音和发声,最终校合唱队在园区合唱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本学期,每位老师除了上好课,带好社团外,还积极配合教导处德育处搞好校园童谣比赛节、校园小歌手大赛、服饰展、绘画展、“六一”汇演等活动,大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谢询老师参加园区第一年工作新教师基本功比赛,在比赛中取得了基本功二等奖和钢琴一等奖。

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各位班主任的配合。在这感谢你们对我们艺术备课组的支持!在这我代表我们音乐组各位成员在这对你们说声:谢谢!

浅谈小学数学备课艺术 篇3

关键词:备课教案 数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67-01

备课,是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环,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备课要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我们只有紧密围绕做好这些工作,写出来的教案才是合格的教案,才是拿得上讲台的教案。备数学教案是数学教师熟悉教学对象和教材,弄清学生的知识底子和教材编排的思路。因此,抄教案,绝对不是备课。备课编教案是为了上好数学课,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才去写教案,才去备课,更不是为开“现场会”去备课。因此,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才是我们备课编教案的指导思想。

那备什么?应考虑些什么问题?注意哪些环节才能提高备课的质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呢?

备数学课就是要把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认识体系对接起来。具体来讲,数学课首先要备出深度,所谓深度,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钱守旺话来说就是有内涵、有冲突、有味道、有活力、有实效、有后劲,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统计与可能性”的第一课是“奖牌给哪组”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备课时就不能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思考“要判断奖牌给哪组,我们应该以哪个数据为标准?”让学生机械地记住“总数量除以平均数”和“移多补少”的方法,而可以在学生弄清问题后提出:“这是两个组投篮的统计图,想一想,奖牌应该发给哪个组,你的理由是什么?”让学生直面挑战,形成自己的想法,再引导学生交叉互评,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和质疑,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从思索中学,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思维品质。二要备出梯度,就是要求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将难点分散,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而不是一步到位。三要备出新意,就是要备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讲具体点就是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备课要深钻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性。对教材要统一分析,搞清楚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对知识之间的关联和教材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要心中有数;统一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明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统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只有对教材理解透了,把教材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意图清楚,我们才能自如地运用,才能把书教薄,教学时才会做到纲目分明、重点突出。

在把握教材的整体性的基础上,还要“吃透”教材。它和哪些教材内容属于从属关系,又和哪些知识处于并列或者交错之中,它是旧知识的延续,还是新知识的开始。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熟悉本年级的教材,还要了解它的前一册和后一册的教材,進而掌握全套教材的体系。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由全套到一册,一个单元,最后确定一节课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就把所教内容,涉及到多大范围,理论深度限制在准确的程度,而不至于随意扩大和加深或者缩小、变浅。

备课要走一步,看两步,想到第三部。例如: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教学,如果只要记住法则,并能运用,用不了多少分钟就能完成;我在教学时就把重点放在“为什么分母可以不变,只要分子相加减,”突出了“分数单位相同”这一关键,十分自然地为下一步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教学埋下伏笔。我们现在学习商不变的性质与以后学习的小数除法法则,分数的性质,比的性质联系十分密切,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就舍得花时间,加强练习,决不一带而过。再如“归一”法是正比例应用题的基础,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教学“3小时生产60个机器零件,照这样计算,5小时生产多少个机器零件”时,就会紧紧抓住“工作效率一定”这一解题思路,为以后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

其次,备教材要钻研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材的重点有大有小,一册有一册的重点,一个单元有一个单元的重点,突出重点,不平均使用力量,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保证教学的高效率。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有时一致,有时也不一致,必须仔细分析。例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重点要放在一位数除两位数,因为一位数除三、四位数只是它的延伸。小学生对“0”占位是不容易掌握的,所以难点是商中间和末尾带0的除法。进入多位数除法的学习时,除法的一般运算法则学生已经很熟悉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必须转移,那么,掌握试商的方法就成了这部分教的重点,又是它的难点。

再次,备教材要求我们钻研教材中的练习题。钻研练习题,首先要求我们数学老师把课本中习题都做一遍,以此分清哪些题是与新课相联系的基本题,哪些是加深理解的变式题,哪些又是综合题。另外,我们还必须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题目,以提高练习效果。如在学习“连乘应用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商店运进5箱雨伞,每箱12把,每把卖15元,一共可卖多少元?如果你是商店老板,你可以怎么卖?让学生在熟悉又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展开联想,施展才华。这样一道简单的练习题不仅能很好地巩固新知,而且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最后,备教材还要留心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我们在备课时要分析教材中哪些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哪些内容又可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哪些内容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结合时、分、秒的认识的教学,我就培养学习爱惜时间的习惯。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把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在实处。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怎样备学生: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它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学法,并围绕学法科学地设计教法,教中授法,以法导学。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启发性、灵活性……

备学生要求我们在上课前就必须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必须的条件,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自己已经解决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要解决的这些问题,学生是否能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哪些问题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除此外,备学生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和习惯,并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对他们施以影响。

除了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方法。数学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即数学知识;另一条是暗线,即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例如在考虑学生接受新知识之前,应有些什么知识准备,要创设什么情境,促使其知识的迁移,怎样联系实际引入新课,如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怎样运用教具,怎样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等。这样,把所考虑的每一个教学阶段以及各阶段的过程组织起来,记录下来,就成了教案。

浅议高校教师的备课艺术 篇4

作为21世纪的高校教师, 必须掌握必备的教学艺术策略, 这是教师告别“教书匠”角色, 向研究型教师、创造型教师和教学艺术家跨越的桥梁。

1. 备课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要工作, 而备课则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 从整体上看,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 其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活动, 不能认为只有上课才是教学。事实上, 备课是比上课还要重要的一种教学活动。没有准备的课堂教学是盲目的、没有把握的。“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

其次, 从教学过程来看,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没有这个基本环节, 上课乃至其他环节, 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再次, 从备课与上课的关系来看,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和条件, 上课是备课的目的和结果。只有认真充分地备课, 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更何况, 教材不断地更新, 学生不断地变化, 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也随之不断地深化, 备课也应该常备常新。

2. 备课的艺术

备课, 就是教师在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它要求教师认真学习课程大纲, 仔细钻研教材内容, 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明确教学目标任务,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案。

备课, 是一种思路, 也是一种艺术。尽管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 但备课的基本程序不能变, 还是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案—反思调整。

2.1 钻研教材的艺术

“知乃行之始也”, 教师备课也一样, 首先要学会钻研教材。没有认真研读教材, 跨过教材本身做一些引申和发挥, 或直接引用他人的观点, 那种感悟只不过是言不及义的空话, 或是人云亦云的套话, 如何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呢?教师只有对教材充分理解和把握, 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课堂上才能做到运用自如, 教学才会有血有肉, 有自己的特色。

2.1.1 钻研教材的意义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上一节课, 需要教师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去钻研教材, 理解教材, 搜集有关资料, 以使课堂教学能高屋建瓴, 运用自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就要准备一桶水。”

通过钻研教材, 教师才能掌握编者意图、知识体系和要点, 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 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钻研教材的过程, 就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

2.1.2 钻研教材的步骤

钻研教材是整个备课工作的基础, 只有把教材理解透彻, 熟记于心, 才能为备好课提供必要的条件。钻研教材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2.1.2. 1 明确教学目的。

确定教学目的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首要问题。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根据教学目的来设计和组织, 同时也要根据教学目的来检查和验收。确定教学目的, 首先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及该门课程教学要求, 其次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2.1.2. 2 通读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基本工具, 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通读教材, 既要了解整套教材的概貌, 又要深钻准备要教的具体教材。先要把教材读厚, 再把教材读薄, 在熟读的基础上做到精读深思, 深入分析, 把握知识内在的联系。总之, 要钻得进去, 还要走得出来。

2.1.2. 3 把握精要。

通过钻研教材, 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即把握教材的精要, 把教材的知识经过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达到重点突出, 难点突破。

2.1.2. 4 巧妙组织。

把教材内容进行巧妙组织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材组织安排得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就能一环套一环地开展教学活动。

2.2 了解学生的艺术

备课要备学生。教学的对象是学生, 现代教学提倡“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 他们都有自己的感官、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知识, 教师要想做一名出色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掌握了解学生的艺术。

2.2.1 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2.2.1. 1 了解班级集体情况。

了解班级集体情况, 是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了解班级集体情况, 主要是了解班级学生群体的情况, 诸如学生群体的学习风气、学习习惯、对本学科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学习纪律、集体观念等。

2.2.1. 2 了解学生个人情况。

了解学生个人情况, 不但要考虑学生智力发展状况, 而且要考虑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欲望、情感、意志、个性等, 其中应当特别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2.2 了解学生的方法

2.2.2. 1 通过课堂观察了解。

通过观察学生听课过程中的表现, 了解其对教师讲课内容的接受程度。在一般情况下, 学生如果没有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 就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响应。这时教师就应考虑是否讲授的内容使其在接受上有困难, 或是教学方法不当。

2.2.2. 2 通过谈话了解。

教师与学生交谈是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课后随机性地和学生交谈, 了解他们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另外, 教师也可以有目的地邀请几位学生谈话, 了解他们本人或班级其他学生乃至全班学生各方面的情况。

2.2.2. 3 通过作业、考试、提问了解。

作业、考试、提问最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 因而教师应通过批改作业, 了解学生是否能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存在什么问题;通过批阅试卷, 分析其正确率及错误的原因;通过课堂提问, 了解学生是否注意力集中, 能否跟上课堂节奏。

2.3 选择教法的艺术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层次多样性和形式灵活性。不同的教法展示不同的教学艺术, 也必将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具体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时间、教具等的要求,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突出教学重点, 化解教学难点。

教师既要熟练掌握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 更要根据学科特点, 实施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层发展的学习策略。要转变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模式, 改革教法, 探索和采用利于学生开拓创新、个性发展的教学手段, 如情景教学法、快乐教学法、诱导教学法、感悟教学法、探索教学法等。既要学习优秀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创造的最新教法和模式, 又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教学方法, 还要掌握、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与条件。所以教师备课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不同的教学对象, 借鉴他人的先进之处, 科学地选择一种或几种适应于本学科的教学方法, 在一堂教学课中, 互相配合使用, 才有可能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一句话:“教学贵在得法。”

2.4 设计教案的艺术

教案是对教学设计的进一步加工、概括和梳理, 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表达形式。编写教案是教师内部语言的外化, 在这个外化的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划必然进一步精确化和系统化, 就像建筑设计师把头脑中的创造想象转化为设计图纸一样。

一份好的教案, 取决于教师多方面的因素, 如对课程教学大纲把握的准确度, 对教材内容的熟悉度、领会的深刻度、驾驭的自由度, 对学生情况了解的程度, 以及教学理论修养的高度等。

编写教案时要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 即要符合以下“四性”:

2.4.1 计划性

教案就是教学的行动计划。有没有计划, 计划制订得好坏, 将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优劣。因此, 举凡教学目标、内容、手段、方法、过程、环境等都要事先有所计划。

2.4.2 预见性

教案是为上课作预想预设的。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和近期教学的反馈来调整目标、教学内容和设想情境, 力求提高教案预见性的准确程度。

2.4.3 简洁性

简洁是智慧的表现。它不仅节省了书写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为教师对教案的驾驭和课堂施教带来了便利。这需要深刻的思索、高度的概括、精当的提炼、简明的语言。

2.4.4 创造性

备课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而教案是备课成果的文字显现, 当然应体现出创造性来。抄教材、搬“教参”固然应该摒弃, 简单加工或如法炮制也不足取。应该在遵循一般教学规律和教案规范的前提下, 力求不断地有所创新。

2.5 反思调整的艺术

教学反思是对教师备课和教学工作的一种自我评价, 是一个总结经验和教训而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过程。把教学反思纳入备课, 作为备课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以使教学反思经常化, 也可以使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备课质量。

每节课后坚持写教学札记, 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艺术。在总结中, 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闪光点和教学缺陷, 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逐渐提高教学能力,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课堂的结束, 并不意味着备课的停止。课后的反思, 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是自身理论的提升, 是下一堂课的基础, 是下一次备课的借鉴。有了更好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手段, 我们就能更漂亮地备好下一堂课。如此良性循环, 我们的教学水平将会大幅度地提高, 教学工作也会越来越出色。

参考文献

[1]白金声.教师必备的10项修炼[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44-58.

[2]陈彩燕.关于备课的几点思考[J].教育革新, 2007, (01) :27.

[3]王秀萍.备课中的“四步要诀”[J].科学教育, 2007, (03) :18.

[4]张笑微.小议如何提高备课的能力[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07, (01) :38-40.

[5]郑浩, 尚弘琳.青年教师备课备什么[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9) :169.

[6]陈哲.备课是否应该与时俱进?[J].教育前沿 (理论版) , 2007, (04) :128.

[7]张艳艳.重视课前备课深化课程改革[J].教育革新, 2007, (04) :24.

[8]王为忠.倡导“第三次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教学与管理, 2007, (25) :24-25.

[9]周新高.关于有效备课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7, (23) :23-24.

音乐与影视艺术历史备课教案 篇5

二、过程与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以聆听为主,视听结合,讨论分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影视音乐的热爱 重 点 培养学生对影视音乐的热爱 难 点 通过欣赏,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 教学方法 欣赏、音画结合、体验等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师生共同演唱《幸福拍手歌》并律动。

【导入新课】

欣赏四大名著的影视图片与其主题曲。

讨论:图片及歌曲分别来自什么作品?

明确:《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

《西游记》——《敢问路在何方》

《红楼梦》——《枉凝眉》

《水浒传》——《好汉歌》

有许多的影视作品,可能对于其故事情节我们多以模糊,但影视音乐却能很好的勾起我们的回忆,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影视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新课教学】

影视音乐

欣赏电影《霍元甲》主题曲《霍元甲》

讨论:此曲有何特点,可将它用作其他影视作品的主题曲吗?

明确:影视音乐是指为电影和电视剧而创作的音乐,是电影和电视剧这一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视音乐的表现手法

(一)主题音乐

听赏连续剧《神雕侠侣》的主题音乐

讨论:1、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感觉是怎样的?

2、联系作品的主题曲,想想两者的曲调一样吗?

明确:主题音乐鲜明的表达影片主题思想、基本情绪或主要人物性格的音乐。伴随着剧中主要人物的出场,主题音乐以主题曲的原型或原型的变化发展多次再现

(二)主题曲

听赏《水浒传》主题曲《兄弟无数》

讨论:主题曲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作品有和联系?

明确:主题曲是表述影片主题思想或概括影片基本内容、人物性格、戏剧矛盾冲突的歌曲,常在影片中反复出现。

(三)插曲

听赏《西游记》插曲之一《女儿情》

情景再现:唐僧师徒四人途径女儿国时,女儿国国王对师傅唐僧一见倾心,产生了爱意,对唐僧情意缠绵。面对温柔貌美的女儿国国王,唐僧内心中也为之一动,闪现过动摇和恍惚,曾经坚定的唐僧也说出了“若有来生的”的话句,但是普度众生的决心还是战胜了个人的儿女感情,唐僧最终说服了女儿国国王,继续踏上了西去取经的路程。

讨论:1、如果没这个插曲,你能体会国王队唐僧的缠绵情意吗?

2、此曲在整部作品中有反复出现吗?

明确:插曲是穿插在影视中的短小乐曲,一般在影片中不反复出现。

三、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浅议语文教师的备课艺术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备课 艺术 精神面貌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53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学者,他有生之间严谨治学、勤谨做学问的态度影响和感染着今天无数的教育工作者。针对教师备课的重要性,季羡林曾经说过:“备课事关教师的学术良心,因而我等当认真看待。”的确,备课作为教师教学的前奏阶段,时刻考验着教师的学术良心和教学艺术。一句话,一名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将备课、教学和课后反思一以贯之的教师。新的时期,教师不仅要在知识的层面认真备课,还应该在精神状态、教学心理等方面有充足的准备。本篇文章即针对初中语文教师的备课艺术,浅议本人的教学心得和有益经验。

一、知识层面的认真准备

知识层面的备课是最基本的备课内容,其中不仅包括教师对教材的全面把握,也包括教师对相关教学素材的有效引用。

1.多层次把握和准备课本知识。

课本是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的依托,教师在研究课本知识的时候要坚持从不同的层次把握和分析。以往的语文教学,教师都围绕着课文的中心思想、主旨大意、修辞手法、重点字词等几个固定不变的方面进行备课。其实,尝试着新型的多层次备课模式可能会带来焕然一新的教学局面。具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的多角度理解。古诗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比如说在课文中心思想的界定上,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历史背景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不能局限于某一种固定的答案,而应该尝试给学生传授更多合理的想法和结论。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还能启发学生思考的能力。(2)教师尝试跨学科的方式去宏观把握语文教材。学科与学科之间其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尝试跨学科模式其实也许可以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比如说将语文知识与历史知识穿插对比,往往可以有效充实教学素材。当然,跨学科研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相对扎实的多学科知识基础和机敏灵活的思辨水平。

2.悉心查找相关的教学素材。

教师备课的时候单纯研究课本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课本由于编撰的问题在信息量上相对单薄,所以还应该在备课的时候积极查找相关的教学素材和资料。除了翻阅书籍,也可以恰当地使用网络资源。教师准备得越充足,教学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浓厚,教学效果自然也更好。因此,悉心查找相关的教学素材是教师必须认真执行的一项教学艺术。

二、精神方面的积极准备

教师教学时的精神面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一个精神状态饱满、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师往往能够更好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一个不注重自身教学状态的教师,不但教学效果相对低下,还很可能将自己的一些负面的情绪带到课堂上,给学生带去同样消极的影响和误导。

1.用饱满的热情迎接崭新的一课。

教师的精神状态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为了给学生传递更多的正面能量,也为了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教师在上课之前也需要准备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通过调整努力用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迎接每一次崭新的课程。最重要的是,教师不要把一些生活上的负面的情绪带到课堂上、板着一张脸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子不仅会极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激情、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不愉快的课堂基调,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待教学不专业的态度和较低的心理素质,最终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总之,教师在上课之前不仅要准备好教案,也要准备一份好心情。

2.应对课堂情况的较强的心理素质。

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共处的环境,也是容易产生较多问题的一个空间。学生在课堂上说话、跑神等都是非常正常的情况,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教师面对一些突发的状况手足无措的话,不仅说明教师的教学艺术有待提升,也会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应该建立较强的心理素质,以有效应对一些课堂状况。

三、将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的研究作为备课的一部分

传统的教师备课,主要做的都是知识层面的准备工作。但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紧密相关的。一来,教师的教学设计得再完美,离开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都是纸上谈兵。二来,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语言能力。因此,在备课的时候,应该严谨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认真研究和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需要。

1.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毫无疑问,每一个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会格外上心,学生作为一个比较感性的群体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话,是难以取得实际的备课效果的。因为教师备课备得再精彩,都不如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故事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最佳的备课模式就是充分参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备课的时候有效穿插相关的知识内容。要想做到这一点,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兴趣无疑是重要的前提。因此,教师首先要利用課上课下的时间有效获知学生的兴趣究竟是什么。

2.学生的学习需要。

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影响学生学习好语文知识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也是教师要真正重视的。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模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更渴望有足够的舞台展现自己的才能。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也要更多地增加一些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尤其是一些能够展示不同学生学习才能的环节。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不仅会倍增学习的信心,也可以进一步提升相应的潜能。这样的备课才是符合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和心理需求的完整模式,也是真正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的备课方式。

备课艺术 篇7

关键词:《沁园春·长沙》,备课,高中语文

备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初环节,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在这一重要环节上, 《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问题》一书曾提出了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几个错误做法, 认为它们是“备课中的缺失”。针对这些缺失, 笔者以苏教版高中语文首篇课文《沁园春·长沙》为例, 看看名师郑晓龙是如何避免缺失, 展现备课艺术的。

其一, 教学目标模糊不清

确定教学目标, 是开展成功的教学设计与优化教学的重要环节,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一个文本或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 怎样才算清楚?除了需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所制定的语文课程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外, 还必须考虑语文教科书中的单元目标。在上位目标的指导下, 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例如教授《沁园春·长沙》, 在分析学情与文本定位的基础上, 就可以基本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背诵, 准确默写;

2.感受本词的意象意境, 理解鉴赏本词情景交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鉴赏意象选择、着色及意境营造的技巧;

1.、2.鉴赏本词炼字炼句的妙处;

3.写出感想, 积淀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理解本词中抒发的革命豪情;

2.思考并树立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与责任感。

这样的一份教学目标, 既考虑了学情, 又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维目标清楚明白。它们又分别体现了普通高中课程的五大目标, 即“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目标设定准确, 为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其二, 忽视教学起点

任何课堂都有自己的“起点”, 而“起点”的选择应该遵循什么?是教材的起点内容, 还是自身的经验储备?我们在教学起点上往往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者的情况, 其实学情分析才应该是我们备课的起点, 而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起点才是恰当的课堂教学的起点。只有分析好学情, 才能建构适合学生的知识支架,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习者的分析一般应包含分析学生语文学习的准备状态, 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知识结构的了解, 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习风格及其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甚至还要预测学生语文学习未来的发展水平。

其三, 注重预设, 忽视生成

备课, 年轻的教师总认为备的越多越好, 设计得越完美越好。殊不知备课最讲究的就是考虑周到, 留有余地。在备课时, 考虑一定要全面周到, 尽可能将课堂教学中的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 包括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困惑, 会出什么状况, 会从哪些角度去思考, 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等等, 必要时甚至写出教学过程中应该说的每一句话, 推算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但周到的考虑不能扼杀教学的生成, 教学设计方案中所写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全部予以表现, 必须留出必要的空间, 让学生去发挥、去创造。因此, 教师在周到的设计中还要讲究弹性, 包括教学目标的弹性, 教学内容的弹性, 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思考讨论。在文本解读方面, 更要留出甚至制造空白点 (不确定点) 让学生去填补。总之, 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应当在考虑周全的基础上, 呈现弹性化、开放性的特点。

其四, 重教而不重学

备课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不光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 更要注意学习方式的设计,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加强学习方法指导的设计。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为基础。因此, 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还必须考虑并主动加强学法指导。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大到一个系统, 有的小到一个点。教师都需要悉心揣摩, 认真把握, 并在备课中多方思考, 精心设计。当然, 设计的目的在于应用, 教师应当在课堂上通过点拨指导, 促成学生快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

下面是郑老师所选用的教法、学法及其说明:

1.朗读背诵。通过朗读理解, 记忆在心, 求得基本的收获。

2.想象描述。画面不能复活心中, 再现眼前, 就不能感受深刻、理解深入。听来的毕竟隔一层, 自己心到神知, 说出来, 写出来, 才能更有效地沉淀积蓄成营养。

3.引领示范。空泛教条地鉴赏, 只能得到虚飘的印象;教给方法, 做出示范,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才能养成习惯, 提升能力。

郑老师的课堂, 学法重于教法, 无论是朗读背诵, 还是引领示范, 形式朴实无华, 却体现了诗词诵读的重要性, 同时也强调了鉴赏中教师引导的必要性。但教师只是引领, 而不强牵。郑老师选择的信息描述法, 注重个性化阅读,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并且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毫无疑问, 这三大方法为本教学设计的实效性提供了保证。

最后我想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引用的克拉斯诺达尔斯克市历史教师的一句话作结:“对这节课, 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 对每一节课, 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以此与正在埋头备课的各位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郑晓龙, 张茂娥.《<沁园春·长沙>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

[2]欧阳芬, 谭立义.《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问题》.吉林大学出版社

[3]《语文课堂教学准备技能》.网络文章.道客巴巴

上一篇:石油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下一篇:财务精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