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2024-12-21

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共8篇)

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篇1

新时期就业形势下医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对策

纪春艳:新时期就业形势下医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对策 [摘要]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高校不断扩招,随之毕业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医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渐显著。本文分析了医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并指出在新时期就业形势下的对策,使医学毕业生能够及时、充分就业,促进人力资源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42-0191-02 [BT1]1引言 新时期,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的就业体制也不断改革,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近些年,医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然而对于医疗卫生行业的人才需求却没有明显变化,并且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对于专业性很强的医学生来说,选择就业面时其范围就相对狭窄。诸多因素使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BT1]2新时期医学生就业现状 [BT2]21供需不平衡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医疗保健的需求也不断加大。然而,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在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着地域的发展不平衡,供需方面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等问题,使得人力资源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分布不均衡。 目前,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大中城市的医疗人才经过多年的补充和培养,情况得到改善,人数基本达到饱和,更有甚者有超编现象。因而,大部分医疗机构在调整和改革人事制度时,受用人指标的限制,就不能给医学毕业生提供很多的岗位。甚至有些医院为了名誉评级的需要会提高对应聘者的要求。虽然竞争很激烈,然而,大多数医学毕业生的期望值却很高,就业目标仍是选择在大医院、大城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医学毕业生面对中西部和基层农村医疗的强烈人才需求,却由于落后的经济、相对较差的设备和医疗药品条件而不愿意将其作为就业选择。大部分毕业生就业趋向比较集中,这样就形成了大家对于需求小的单位蜂拥而至,对于有着大量人才缺口的却很少有人选择,出现了大中城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却出现有岗无人的现象,社会需求与择业趋向的矛盾凸显。 [BT2]22就业选择相对单一 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医疗卫生方面的技能,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医学的专业特点决定了毕业生就业定位和方向选择很受局限,择业范围很小,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方向是医疗机构,即使向医药企业和卫生行政部门分流的也相对较少。另外,由于医疗卫生法中规定,没有取得医师职业资格,就没有处方权,也就不能自助行医。所以毕业生如果想获得行医资格,就必须在先去医院工作之后,才能报考相关资格的考试。还有一部分医学生想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但由于其专业较强,再加上缺乏就业指导,跨行业就业就很难实现。总之,医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可供选择的就业去向并不多。 另外,医学各专业之间在人才供需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别。很大一部分学生出于专业发展方向和前景的考虑,认为临床医生专业对口、待遇良好,将其作为自己的大学专业,却很少有人报考影像、护理等从临床分流出来的专业。然而,近几年的就业率调查研究表明,在本科专业小类中就业率下降最快的就是临床医学专业。与此相比,一些医学类小专业像影像、检验、妇产、麻醉、护理等专业却备受青睐。虽然大临床专业人才需求很多,但是仍然不能够满足这方面人才的供给要求。而从临床分流出去的专业像是皮肤、骨外、急救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此外,在医学生就业方面也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由于体力和一些其他方面的优势,就业状况明显优于女生,有些医院在招聘时直接表明只收男生或是在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 [BT2]23用人单位提高要求 探究医学生就业的现状,致使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医学毕业生综合素质低、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透彻、临床实践能力不强、就业能力比较弱。但是,在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医疗机构提高了对医疗从业人员的要求,用人单位抬高了进入的门槛。他们对于从事实验研究的科研人员、专业专科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型的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一些医学科研院所和很多省级城市公立医院在招聘时也很看重科研能力、外语、学历,甚至只招收硕士学历以上的毕业生。很多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除了要专业知识扎实外,还要具有组织应变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很多毕业生不能找到工作的原因是没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专业技能要求或是综合素质的要求。 [BT1]3医学生就业对策 在当今大众化教育时代,医学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原来的就业体系受到巨大冲击,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医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就业机制的不完善、就业市场的不成熟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社会、学校和学生要共同协作,在医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学校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社会进一步完善基础医疗条件,各方共同努力解决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BT(2+1]31推进基层就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就业机制 考虑到工作的环境和条件,以后的发展和就业前景,很多医学毕业生更倾向于在大城市、大医院的工作,而对有着强烈医疗技术人员需求的`农村等一些不发达的医疗机构不予考虑,所以会有一些医学生不能及时、充分就业,同时还造成了医疗卫生行业的人力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因此,推进基层就业保障制度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就业机制和成熟的就业市场是解决医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 国家在新医改中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大力改善基础医疗环境和医疗设施,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且在三支一扶的政策中,国家对支医的学生也提供一些找工作的优惠政策。并且在随着医疗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国家会不断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为医学毕业生向基层就业提供更大的动力。当基层就业的前景、社会福利和工资津贴等方面的条件好转之后,相信会有很多医学生愿意去基层医疗工作。 对于就业市场上存在的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歧视等影响就业公平的现象,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就业市场的秩序,建立有序、成熟的就业市场。 [BT2]32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毕业生工作能力的提高并不能满足经济技术发展速度提高的需要。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两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现代医学要求医生具备的综合素质有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普通本科的医学生一般是五学年制,在大四实习阶段面临考研和实习的矛盾,没能够好好实习,直接导致临床实践能力比较差。部分医学生由于学业比较重,很少参加活动,缺乏组织协调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所以,医学生应该提前认清就业形势,有个明确的就业取向,将大学生活和求职择业联系在一起,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医学生要培养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对患者的生命负责的道德情感,树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患者考虑的职业道德。此外,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学校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教学的管理,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同时也要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加强对毕业生临床实习的管理,规范操作要求,采用多元的实践课程,加强建设实践培养基地,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提供良好的平台。另外,医生在治病救人的职业生涯中,劳动强度相对比较大,需要具备强健的身体,并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临床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突发状况。 [BT(2+1]33加强对医学生的就业指导,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医学院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建设一支专门的就业指导队伍来指导学生的就业,让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实现充分就业。此外,学校可以通过多种疏通渠道,为毕业生搭建多元化的就业平台,将一些医疗机构请进来招聘,同时向一些用人单位推荐优秀学生。学校向学生提供可靠的就业信息,促进学生对用人单位了解,选择合适的工作机会。 学校应该把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这不仅可以缓解现在医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实现充分就业,还促进了人才在医疗卫生体系的合理分配。 总之,医学生、学校和社会要对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足够重视,形成一股合力。只有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学校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积极配合的基础之上,才能够缓解医学生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率,解决医学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翟理样医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指导对策[J].就业与创业,(9):70-71 [2]彭娟当前我国医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及对策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12):268-269 [3]哈斯也提・艾力新疆医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医学与社会,(6):114-116 [4]丁玉兰新时期就业形势下医学生就业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1(2):188-189 [作者简介]纪春艳(1982―),山东菏泽人,泰山医学院辅导员。

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篇2

1 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1. 1 医学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难度逐渐加大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医学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据福瑞医生网统计,2009年医学毕业生数量将达到108万人,相当于2002年的2倍,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2008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也显示,所有学科中,医学类学生就业率排在最末位,就业率在该省已经连续两年倒数第一。2008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也显示:武汉市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67.53%,这是武汉市2000年发布就业报告以来高校就业率首次跌破70%,创9年来最低。医学专业就业率2008年就业率已经下降到59%以下,排名下降到10名以外,也创历史最低。

近几年来,医学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就业难度日趋加大。医疗卫生改革使一些医疗机构受区域卫生规划的影响被撤并,受市场竞争的影响遭到淘汰。各级医院的发展重点不再以扩大规模为主,而是以加强内涵发展作为基本特征,控制医护人员数量,靠提高质量,增进效益来促进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主要以急需的专业人才为主,大量接收毕业生的状况已不存在。另外,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下岗人员增加,单位和家庭个人的医疗支出不断压缩,也减少了医院的业务量和对毕业生的需求。因此,医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在今后几年将会越来越大。

1. 2 医学毕业生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医学毕业生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并且今后几年将会更加突出。首先,医学各专业供需不平衡: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等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但毕业生少,临床医学、中医学等专业毕业生多,但需求不旺。其次,学历层次供需不平衡: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级医疗单位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日益上升。如武汉市2009届毕业生的供需见面会,三甲医院的招聘要求全是硕士或者博士,只有极个别专业需求少量本科生,专科生就业难现象非常突出。再有,地区之间供需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医疗机构需求量少且要求高,想去的毕业生多但符合条件的少;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基层医院需求量多,但愿意去的毕业生少[2]。

1.3 医学生就业期望与现实严重错位

部分医学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脱离社会的需要和现实状况,人为造成医学毕业生就业难。目前的现状是城市大型医院就业岗位已趋于饱和,其招聘更倾向于高学历和有工作经验者,除了个别岗位和特别优秀的人才外,一般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科室工作人员常要求具有博士学位或经过5年住院医师培训的医师;地区级三甲医院用人也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除部分二甲医院及基层医疗单位外,能供医学本科毕业生选择的就业机会很少。然而,许多医学生将择业目标锁定在中心城市的大医院工作,不愿意到基层医院就业。据全国医学生的就业调查显示,生源地为省会城市的毕业生100%希望在省会城市就业,来自地(市)县的学生有48.17%希望在省会城市就业,无人愿意到乡镇农村就业;生源地为乡镇农村的学生有54.2%希望在省会城市就业,42.6%的学生希望到地(市)县就业,只有3.2%的学生愿意回乡镇农村就业[3]。目前大部分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是,“只要能留到城市,大医院不行就去小医院,小医院不行就改行”。许多医学本科毕业生宁可与大医院签订无保障的合同,也不愿意进基层医院工作。社会现实和个人期望之间的脱离导致了大量医学生不能顺利就业。

1.4 医学生就业选择相对单一,择业观念陈旧

多年来,由于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较好,这使得医学毕业生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紧迫感,多少有一点“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越感。因此,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部分医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陈旧,相当一部分人缺乏竞争意识与紧迫感,缺乏开阔的行业视野,缺乏远大理想,更缺乏创业观念与创业意识。追求高薪、追求舒适、追求名气的心态把就业范围仅仅定位于发达地区待遇较好的大医院,向往轻轻松松地做一名医务工作者,向卫生行政部门和医药企业等单位分流的相对较少,自主创业的就更少,相当部分医学毕业生对蓬勃兴起的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及医学相关行业,如健康、保健、康复、咨询、保险业等的人才需求增加不敏感,就业选择相对较为单一。同时,很多医学生虽然希望能够有机会从事其他行业,但因为缺乏相关专业的职业培训和必要的就业指导,这部分学生常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单一的就业选择也加重了医学生的就业难度。

2 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因素

医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我国社会就业难的具体反映。随着医疗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的服务理念也从“单一解决临床问题”向“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转变。这就要求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医学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沟通与交流技能”、“群体健康和医疗卫生系统观念”、“批判性思维”等综合素质能力。社会的发展,促使医疗机构提高自己的用人标准,要求医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学本科生的就业压力。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提高,医疗保健工作的服务对象和分布地域也在悄然改变。这就需要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适应这种变化,与以前医疗服务集中在城市的情况相比,医生需求已经发生变化: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从大型医院转移到了基层医院。但因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滞后,基层医院效益不高,财政投入不足,在以个人发展前景为主要择业考虑因素的情况下,毕业生“下基层”的积极性还不够高[4]。此外,医学生就业市场尚在建立中,卫生系统用人单位基本上属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而我国卫生医疗机构的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改革的步伐相对较慢,缺乏人才流动机制,导致了就业中的“关系竞争”优于“素质竞争”,滋长了医学毕业生“一次择业定终身”的思想观念,间接导致了我国医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2.2 学校教育因素

目前,绝大多数高等医药院校的教育模式依然是以注重理论的“填鸭式”讲授为主。强调医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优秀,忽视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随着扩招,医药院校临床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医学生临床实践操作机会不断减少,再加上受就业、考研等多方面因素的冲击,临床实习只是走马观花,临床技能的培养流于形式,实习质量明显下降。而在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方面逐渐趋向理性和务实,对人才的要求首先是“实际、实用、实效”,一些单位对毕业生直接采取“试工”,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实际临床工作能力。当前,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医学毕业生往往很难达到医疗单位的要求。在医学教育内容上,则偏重于对疾病的诊治,而忽视基本保健和疾病预防,导致医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保健服务错位,使其很难在基层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

此外,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培养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医学生无法正确定位,也不能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对于部分不愿从事医疗工作的学生,如何指导他们另选专业,有哪些途径等,医学院校都缺乏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指导教育。在就业服务方面,缺少规范、系统、专业的网络平台,就业信息零散而不易获取。很多高校就业服务仅限于组织讲座、招聘会等,而且无规律,不利于毕业生计划安排,也给医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较大阻力。

2.3 家庭及个人因素

有调查显示:2006年,在中国有子女家庭中,子女教育费用超过医疗、养老、住房等消费,占家庭总消费的第一位。按照国际通用的高校学费标准,学费一般占人均GDP 的20%左右,而在中国,一名大学生的培养费用相当于人均GDP的80%左右,相当于中国农民人均13年以上的纯收入[4]。而医学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学费更高,学制更长,在较高的教育负担下,家庭就会对医学毕业生就业产生较高的期望,从而深刻地影响医学生的择业观,医学生就业期望往往会比用人单位提供的高。同时,由于普通家庭对医生的职业缺乏了解,很多家庭在医学生选择专业时未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片面地向子女传达医生职业稳定、收入高等信息。部分医学生盲目地选择医学,对学医缺乏必要的兴趣,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另外,对医学和医生认识上的偏差,使医学生和家庭无法正确地理解医学人才培养的渐进性和晚成性,不能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择业的盲目性很大。

3 解决医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3.1 积极推进医学教学改革,提高医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医学毕业生必须适应工作变化、更新知识和学习新技术的需要,医学院校就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改变“主动传授,被动接受”的现状,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教育理念,增强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目标上,明确以《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 GMER) 为学校医学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努力落实《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强调人文素质、职业道德和伦理行为、沟通交流等基本能力素质的重要性,并将这些理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之中,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在教学内容中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突出“公共卫生和群体健康”的观念,使医学生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并掌握基本方法,为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培养合格医生。同时医学院校应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医学毕业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育方法上,要实施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和实践基于问题的学习( PBL) 和基于团队的学习( TBL) 等有利于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信息检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创新科研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切实培养出符合新形势要求的医生。

3.2 加强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高等医药院校应该把职业规划教育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在职业规划教育中应该科学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教育医学生在追求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同时,将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放眼于更高层次的需求。帮助医学生更新就业观念,学会科学、合理、灵活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冷静、客观、理性地认识社会转型时期的诸多现实,树立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多次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常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今后随着新医改方案的逐步实施,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将发生变化,城市重点补充社区,农村重点补充乡镇,整个就业重心将下移,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降低就业层次,拓宽就业地域,抢先到那些目前经济虽然欠发达,但发展后劲足、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城市去施展才华;要拓展就业领域,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敢于到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如保健、康复、美容、医药、家庭护理、计划生育、临终关怀、养老院等;要敢于从事相关职业,一些交叉学科的专业人才如保险公司的医药核赔师、医药公司的医药代表、专门处理医疗事故的律师;要敢于到那些新办的外资或私营的医院去建功立业。

3.3 加强对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正确引导医学生就业

首先,医学院校必须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进一步更新观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低层次的纯求职技术指导转向创业意识和自立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清醒认识到作为高层次的人才,其选择职业的动机不能停留在谋生这一功利层面上,更应该上升到实现人生价值和为社会作贡献这一价值层面上。不仅应当自主选择职业,更应当能主动地创造新的职业。其次,开设医学生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了解求职择业的程序和技巧,定期开展毕业生就业咨询服务,指导毕业生掌握必要的心理调节方法和技术,引导毕业生正确评价自我,适时调整就业心态和择业目标。同时要向毕业生广泛宣传就业政策和规定,分析就业形势,邀请卫生部门的有关专家及职业能力测评专家介绍我国的卫生国情,卫生人才的分布和需求情况,帮助毕业生准确定位。再次,父母的价值观念深深影响着学生的择业观,必须高度重视家庭对医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加强与毕业生家庭的联系,使家长在学生就业期间为学生提供各种有益的帮助。还有,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开发校友和实习基地两方面资源,将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相结合,改变在学校坐等用人单位上门要毕业生的工作方法,要主动地走出去向用人单位“推销”毕业生,把用人单位请进来选择毕业生,千方百计提高就业率。

3.4 促进医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的不断完善

医学毕业生就业具有时间性和群体性特点,加之基本上属于初次就业,因此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遵循市场规律的就业制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要按照医学毕业生就业的规律、特点来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调整学生的期望值,使有就业愿望的广大毕业生得到充分就业;根据国家发展的人才战略完善和制定新的相关制度和优惠政策,使就业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落到实处;建立创业扶持体系,提供创造性人才合理流动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医学生创业、为创业者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为医学生自主创业开辟道路;尽快建立国家层面的招生就业服务网络,将基础教育、高等医学教育和医疗用人单位有机地联系起来,以服务网络为平台,建立用人单位的反馈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市场敏感性和准确性,防止医学教育改革的滞后和盲目,避免医学人才培养和财政投入的浪费;以服务网络为基础数据库,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依据,保证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服务网络为信息集中地,汇总就业信息,有利于医学毕业生及时发现,主动联系,提高就业成功率。

医学毕业生作为大学毕业生的一个群体,就业难是一个共性的问题,这是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需求标准提高的表现。改善当前医学生就业难的形势,需要政府、学校、医学生、医院之间的默契和全社会的理解支持。相信只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学生本人共同努力,一定能使广大医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才华。

参考文献

[1]黄小玲,曾首涛,张晓莉.医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5):443-445.

[2]吉明明.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19(2):177-178.

[3]吕世军,马博.对新时期医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7,23(3):7-9.

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篇3

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只有建立在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人心。但传统的德育观过分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塑造与改变,在指导思想上重社会要求,轻个体发展需求;在方式方法上重灌输,轻内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新型的德育观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思想实际和心理发展,重视对学生知、情、意、行整体的培养和塑造,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体验。这种新型的德育观,正在逐渐形成并开始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产生重要影响,但传统德育观的弊端和影响还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因此,新形势下农村小学生的品德习惯、劳动观念、亲子关系、交际心理、情绪情感主流虽然较好,但不少学生也存在着重智轻德、知行脱节、自觉自律性不强、心理比较脆弱、交往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自我为中心、服务意识差、社会剖析力差等德育失效的一系列问题。其成因主要有:

(1)德育内容与农村小学生实际及现实社会结合得还不够紧密。

德育内容必须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其深度和广度受学生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发展道德建设水平的制约。在传统德育观的影响下,人们往往把学校德育的时空,局限在学生在校受教育期间。把德育内容局限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等教科书中,德育工作往往处于封闭状态,面对当前复杂的农村社会环境,德育内容比较陈旧、枯燥,学校的德育环境与社会环境不一致,致使农村小学生缺乏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分析鉴别能力。调查显示,农村小学生上网已经比较普遍,但仅有24%的学生知道《全国青少年网络公约》;学生经常听说毒品。但仅有70%的学生了解毒品知识及危害;仅有不到67%的学生记得父母的生日;47%的学生在家从来不做家务或很少做,有20%的学生不乐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尽管在农村,要孩子参加体力劳动的家庭已是少之又少,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有体力劳动是下等工作的错误观念,致使学生在生活中失去了锻炼意志与培养正确劳动观念的许多机会。学生不知艰苦,“好高骜远”,碰到困难寄希望于其他力量帮助解决,意志品质较为薄弱。

这些调查表明,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养成教育、青春期卫生教育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关键是要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在内容上有所创新。

(2)德育形式与农村小学生的需求还不相适应。

德育唯有促进学生的觉悟,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传统的德育形式相对单一,缺少活力,往往就理说理的说教多,届高临下的灌输多,不能很好地满足小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性需求,学生往往被动接受,久而久之,不仅未能有效地实现“内化”,反而产生一种厌倦、排斥的情绪。不少农村小学班主任反映,传统的“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生硬方法,不利于形成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负责的人格。调查中,有33%的学生不很喜欢学校的品德课;近40%的学生认为学校每学期举行的法制报告会很有意义。但效果不好。学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德育形式”,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先进事迹报告、老师的言传身教、德育专题讲座、班队会、与德育老师谈心等。学生认为“最好的德育形式”,按学生选择人数多少排列,分别为:社会实践活动,班、团队活动,专题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品德课,学科德育渗透。个别谈心。

这些调查说明,生动感人的先进事迹、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影响深远。用身边的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师腧尚师德感染和教育学生,依然值得重视。活动型、实践型的德育形式深受学生喜爱。品德课对学生影响大。但学生对这一课程及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认可度不高。因此。从学生个性发展和主体要求出发,创新德育形式,寓教于乐,多开展紧密联系社会和生活的实践体验式教育、师生“交心”活动,促进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是今后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3)德育的各个主体还没有很好地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农村小学德育的主体,都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和重要责任。当然,学校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深入开展德育工作更是责无旁贷。调查显示,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大的”。39%的学生认为是家庭(父母等),36%的学生认为是学校(老师、同学等),18%的学生认为是社会(风气、传统等)。现实生活中,学校、家庭和社会无不真切地希望孩子们都能够键康地成长成才,尽心竭力地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但遗憾的是,由于三者没有很好地形成教育合力,德育效果还不是十分理想,具体表现为,学校教一套,家长讲一套,学生在社会上看到的又是一套,教育口径和价值评判不一致。让学生感到迷茫,甚至无所适从。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形成了双重人格,在校是个好学生,回家不是个好孩子,这是家教的失败,也是教育失效的前兆。“5+2=0”的说法虽然片面,但某种程度反映,如果学校教育孤军作战,不能与外界形成教育合力,农村小学德育的效果确实很难提高和体现。座谈中不少教师慨叹,在教育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家长不配合的情况,而社会上喧嚣繁杂的信息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学生与父母、老师的关系也在淡化。沟通交流产生了一种新的屏障。如,45%以上的学生表示基本没有或很少与父母聊天或一起活动;3.4%的学生明确表示与父母关系很紧张;46%学生表示与老师关系一般,6%的学生表示不融洽。在社会上,不少现象使学生产生了错误认识,比如,我们要求学生不能闯红灯,但社会上闯红灯现象十分普遍,家长有时候骑车带着孩子闯红灯,学生对此孰是孰非深感迷茫。再如,有明文规定,来成年人不得进营业性网吧,但经营者却唯利是图,变着花样吸引学生,调查反映,中小学生进网吧,经营者要求他们提供身份证的仅占43.5%,而且往往希望他们待的时间越长越好。……凡此种种,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干扰和抵触。

因此,学校如何更好地发挥主阵地作用,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运作有效的德育网络,是必须重点考虑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4)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当前,教育内部正在发生着一些深刻变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逐步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顺应了个性化教育的要求,为我们丰富课堂教育的育人内涵,开发各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学生课业负担的逐步减轻,为正确处理“育人”与“育分”的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创设了宽松的教育环境,也对我们育人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为德育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考验着我们推进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由虚变实,

由软变硬的能力。

但受传统德育思想的影响,加之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体现具有潜在性、滞后性,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考核难、评价难的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不管是教育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考核,还是学校对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德育工作的考核,还是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用数量去说明质量。用统一标准去衡量不同个体,如往往用学生成绩好不好、听不听话、参与活动是否积极,作为衡基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好不好的主要依据;用活动开展得多不多、德育队伍配备齐不齐、制订计划全不全、学生违法犯罪有没有等一些现象性的元素,来涵盖德育实效好不好这个本质性的结果;这些做法,固然有较强的操作性,但科学性却不一定强。

因此,探索和实施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评价体系,是我们在今后必须努力的方向。

二、新形势下农村小学德育有效性对策研究

从上述的调查、分析可知,即使在农村,社会上泛滥的思潮,各种新现象、新事物对在校小学生的冲击也是较大的。学生所表现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学生的思想品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由此,不断丰富和拓展德育内容,不断创新德育形式,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教育网络,不断推进德育评价制度改革是新形势下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突出针对性。不断丰富和拓展德育内容

继续抓好各项德育内容的落实,特别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突出重点,根据新时期农村小学生的思想现状和现代社会对小学生提出的思想道德要求,加强德育内容的针对性,赋予传统的德育内容以现代元素。当前,尤其要重点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网络文明教育和法制教育,根据各个年级段的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及道德行为,相应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农村小学选取德育内容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德育内容要“小”。学校德育无处不有,无时不有,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教学生做人、做事。教师宜选取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的人、事、物为内容开展活动,立意要高,切口要小,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德育活动内容要“新”。社会天天发生着新鲜事,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的好奇心,不失时机地开展相关的德育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极为有效的。

3、德育活动内容要“深”。如果德育活动就事论事。而不能由此及彼,从具体事例上升到理性道德认识,那么活动就不能达到目的,被选择作为活动内容的德育内容不能浮于表面,应该是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剖析,去理解的内容,以引发学生辨证地思考、评判。

4、德育活动面要“广”。德育内容不能局限于校内的可见的事或物,它可以是评判一种观念,剖析一类现象,也可以是开展一次活动,完成一项任务,培养一个习惯。德育内容在某种意义上说要等同于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全部内容。

(二)提高实效性,不断创新德育形式

德育内容更需要有一种合适的活动形式来发挥它的内涵,因此活动形式首先要合理,再者要多样,要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改变传统的灌输说教模式,注重德育的内化,努力创新德育形式,在灌移默化、春风化雨、喜闻乐见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工作中,既要遵循德育工作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关怀爱护,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知。

一是要环境育人。一方面,积极促进社会、家庭的教育环境不断优化,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另一方面,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物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要重视营造融洽、友爱、互助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重视校园人文景观、自然生态景观和公共生活空间的建设,努力把校园营建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二是要学科育人。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通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在切实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形成学科大德育观。要对学科教师提出学科德育的具体要求,增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识,注重学科具体内容的直接渗透、思想方法和观点的间接渗透、结合课堂和学生实际的随机渗透。充分发挥教研员队伍的作用,根据新课程要求。从提高操作性、实效性的角度把学科德育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

三是要活动育人。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发挥团队作用,开展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娱活动,寓教于乐。深入实施“名人精神代代相传”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周活动,开展校史教育和名人精神教育活动;结合传统节庆日,开展历史文化讲座和民俗文化活动。开展本校名人的生平事迹研究性学习活动。要利用先进人物、横范典型的事迹,通过报告会、展览、实地参观等形式教育激励小学生。

(三)增进协作性,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教育网络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个最重要的环节。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社区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三者紧密结合,良性互动,就能相得益彰,事半功倍;反之,就会相互抵消,事倍功半,甚至对未成年人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要努力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积极构建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校应主动加强同社区、家庭的沟通,发挥在人才、知识、经验、设施和熟悉教育对象情况等方面的优势,在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中起龙头作用。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通过家访、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召开家长座谈会和成功家教经验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家长素质,转变家教观念。改善家教方法。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广泛深入开展农村小学生的道德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在促进“三结合”中的特殊优势和重要作用,增进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广泛联系,积极开展“老少共建”文明新农村活动。

(四)注重发展性,不断推进农村小学德育评价制度改革

推进德育评价制度改革,努力建立一套科学性和操作性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量性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强调学生实践、体验和创造过程的德育工作评价机制。

我们应该把学生看作参与评价的主体。在德育评价中强调被评者的主体作用。不仅可以使他们积极配合,保证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还能促进他们经常主动反思,然后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长处,进一步完善自我。“成长记录袋”是一种很有效的过程评价方式,也是展示德育评价的好形式。档案袋里不仅可以将学生每个阶段、每个学期的成长情况,为综合评价学生成长历程提供很好的依据,而且也装着学生析自己对自己德育行为的评价,装着自己的学习、生活心得,装着平时的心里话,装着自己的烦恼和苦闷。每个学生都能在档案袋里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努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种立体动态的评价,相比那种板着面孔打分、评比,来得更活泼、更便捷,也更为有效。它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与考试焦虑,减少了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心理感受,增加了学生成功的体验。

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篇4

摘 要:新的时代变化,新的国家建设任务,新的党内形势,这些都给党的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克服重重困难,通过思想学习,组织建设等手段,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为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凝心聚力,提供不竭动力。本文对新形势下充分挥党员先进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党员修养;组织建设;先进性;对策分析

引言: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六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者。而之所以中国共产党能肩负起这一重任,根本原因乃是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属性之一。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具体到个人就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共产党员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中相对突出的个体,在各方面素质上来说相对更先进。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共产党员处处起着模范带头作用,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各方面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共产党员还能否继续保持先进性,如何克服各方面的困难,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摆在执政党面前的重要问题,也是新时期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新形势下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要性

新时期,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相较于几十年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共产党员依然应当时刻注意保持自身的先进性。这是因为:

1.党的性质的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将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有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思想,其根本性质决定了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先进性。

2.是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要求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执政党的考验非常严峻。肩负着如此重大任务的中国共产党,只有时刻保持自身先进性,才能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更好地完成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3.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

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关键的时期,在全面开放的环境下,来自各方面的诱惑既多且大。这时候,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是非常需要的,只有党员时刻保持先进性,将群众紧紧的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凝心聚力,更好地进行国家建设。

二、当前形势下党员先进性发挥不充分的原因

当前阶段,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和党员数量的迅速增长,党员自身先进性的发挥不是特别充分,我们必须要深刻反思其中的原因。

1.党员自身认识不够

新形势下一些党员干部对自身的先进性和应当承担的责任认识不够。部分党员党性不强、作风不正。究其原因,是党员思想深处出现了问题,信仰发生了动摇,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意识的淡化会直接危害到我党的基础。

2.社会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

当前的内外环境给党员先进性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党员们工作任务大,压力也大,容易忽视自身的思想学习和党性培养,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改变,价值观变得多元,能否经得住各种各样的诱惑,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党员来说是一个巨大考验。

3.党员队伍“入口”把关不严

近年来党员数量急剧增加,党员队伍迅速壮大。一部分党性不强的人加入了党的队伍,影响了党队伍的纯洁性。很多人把入党作为政治上的投机或就业时的砝码。造成一些不符合党员标准的人,不代表党员先进性的人被吸收到党内来,影响了党员队伍的质量。

三、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的举措

佛山联通作为大型电信运营企业,越是面临新的形势,就越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只有如此,才能引领企业上下,凝智聚力,更好地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因此,佛山联通党委通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寻求有效的方式方法,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发挥党员先进性的举措。

1.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树立党员意识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最根本的是党的利益在党员身上的集中体现。一个合格的党员首先要培养党员意识。

佛山联通党委非常注重党员教育,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使学习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对上,公司领导班子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时政热点内容,提升领导干部的知识素养和理论水平;对下,建立基层党支部学习制度,通过文件学习、观看视频、推荐阅读、组织讨论、撰写心得、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普通党员学习政治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坚定了党员的信仰,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抵御外部诱惑的能力。同时,树立和强化了党员意识,使他们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有党员的政治荣誉感和责任感,始终坚持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

几年来,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佛山联通的党员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党委和基层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

2.加强党内监督力度,增强党员自律意识

监督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强有力的武器。要加强党内监督力度,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并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调动一切监督力量,不断加强党员的廉洁自律意识。

佛山联通党委一方面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落实一岗双责,组织各部门一把手签订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书,把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作为企业党的建设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及各级干部的目标管理,与工程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和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另一方面,狠抓反腐宣传和警示教育工作,每年开展反腐倡廉专题教育月,组织党员干部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廉洁从业等方面进行专项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案件警示教育片和学习警示教育读本,认真剖析违法违纪案例所造成的严重危害,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自重、自醒、自励,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定期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手机短信、微信、PPT、论坛等多种形式对党员干部员工进行反腐倡廉建设专题宣传,增强党员的自律意识。

佛山联通党委的廉洁教育和党内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明显改进、纪律观念明显加强、廉洁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能明显提高,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得到了加强,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3.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切实改变工作作风

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如果党员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作风,贪图享乐,就不能发挥党员先进性。不能聆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将最终导致党员脱离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和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最大政治优势。

为切实改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佛山联通党委深入开展了整治庸懒散奢专项活动。大力宣贯“卓越 创新 人本”的企业文化,拒绝“平庸”;强势推进4C6W(4C即行业对标、先进公司对标、目标对标和转型创新对标,6W即问题、方法、人、时间、效果、奖惩)工作方法,整治“懒惰”;开展行风自查自纠,力改“散漫”;针对会议、公文、接待等出台了三项原则和八项规定,杜绝“奢侈”。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佛山联通党委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开展了走入基层活动,通过“总经理在线沟通日”和基层调研等形式,带领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解决实际的问题。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佛山联通党员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得到了增强,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做到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4.发挥榜样的作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充分挖掘党员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做好宣传工作,号召大家向先进的党员同志学习,从而带动全党风气的转变,使党员同志自觉地发挥党员先进性。

佛山联通党委创新工作方法,将党内评先评优从以往的推荐制改为评分制,把评选标准量化,将政治素质、工作绩效、民主评议、组织活动参与率等全面纳入基层支部和党员个人的评先评优指标中,较好地避免了过去“业绩为先”、“凭印象”、“靠人缘”定论的弊端,真正评选出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的先进基层支部和理想信念强、政治素质优、工作业绩优的先进个人,并将优秀事迹通过专题记录片、巡回演讲等形式在企业内进行广泛宣传,此外,还开展“党员沃先行”专题活动,设立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1+1结对帮扶,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激励先进,帮助和鞭策后进。

通过以上举措的落实,有效营造了企业内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氛围,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普遍的提升。

结束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新世纪我党的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中,全体党员只有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实现佛山联通和发展目标,才能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困难,我们要迎难而上,继续积极研究和探索更有效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永葆党的生机和生命力,实现党员总体水平的提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1.[2] 宋福范 全家阅: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理论逻辑 [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九期。

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原因;对策

1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有关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成为社会及政府越来重视的难题。总体来说,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所谓大学毕业生,其具有较高的知识储备,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逐年提高,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就业能力才能更好发展,但现有的大学高等教育缺少必要的就业需求导向,导致培养出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出入,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突出。

2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在不断减弱。当前国企改革、企业不景气导致裁员时有发生,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萎缩之势。第二,招生规模迅速扩张。近些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加,导致市场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竞争不断加剧。第三,就业结构型矛盾突出。不同高校、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毕业生往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毕业生愿意从事党政事业机关工作的倾向明显。原因分析:第一,不能迅速转换角色。社会是个大熔炉,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要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适应社会要求,才能找到适合岗位,更好就业。第二,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毕业生只有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身个性特征,才能增加成功就业的概率。第三,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一是选地域。在毕业生的理念中,好的地域、大城市就意味着高薪、机会和光明的前途,就往往导致大城市的求职者人满为患,而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却无人问津。二是挑单位。毕业后总是喜欢选择一个稳定、待遇好、地域好、社会威望高的职业。第四,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经历了高中的苦读磨炼,升入大学对于很多大学生意味着“幸福”的开始,他们往往放纵自己,进而忽略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社交能力不足,有些毕业生在为人处世、人际公关等方面存在差距。社会实践缺乏,在抓好学业的同时,忽略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3针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结合以上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要使问题得到根本缓解,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第一,国家层面。针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制定切合实际的扶持政策,例如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可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或资金支持,助其发展。同时引导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同时积极动员相关部门,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辅导。第二,学校方面。学校应充分结合当下社会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适当偏重应用性、操作性、技术性课程的教学,积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社会方面。善待刚刚进入社会的毕业生,加大对其的培训力度,使其尽快转换角色,融入企业氛围,更好的为企业付出。第四,自身方面。一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实现自我价值,就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这种素质应是全面的,不仅包括文化课的学习,还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的培育,以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二是适应环境能力要不断提高。毕业后,大学生即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大社会,它是个大熔炉,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或事,里面有很多未知和考验,要使自身立足于社会,合理的处理人与事,大学生除了学好文化课外,还应培养适应陌生、复杂环境的能力;三是要有创新能力。不论是择业还是自主创业,都要求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意味着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东西,意味着颠覆,只有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四是要有责任意识。毕业生在就业前一定要客观认清自己,明确自身定位,找准差距和不足,积极肩负责任,要有责任感和诚信意识。选择工作就要踏实工作,不轻易跳槽,对自身负责,对企业负责;五是未雨绸缪,做好准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头脑,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和定位,并按照设计的规划努力奋斗,坚持到底,不轻言放弃,而不要等到即将毕业,才慌不择路,迷失自己。

4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问题,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并加以有效解决。问题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这就注定了问题解决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其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需要自身、学校、社会及国家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多方合力,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篇6

我国中职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后便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系统工程,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技术人才。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社会的需求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教育要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在培养社会需求的职业人才的同时,一定要牢牢把握社会需求的命脉,按照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中职检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是中职检验教育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中职检验教育的质量;关系到中职检验教育毕业生是否能被社会接纳,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

一、社会对中职检验专业人才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对中职检验专业学生的要求,我们在大连市进行了相关的社会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三十余家各级各类医院(三级甲等医院、二级甲等医院以及社区医院、县镇医院等)和十余家各类生物制品、生物制药企业。汇总调查结果如下: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所有的用人单位都要求中职检验专业毕业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熟练的专业技术技能和较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同时还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也就是说要具备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这是社会发展对中职检验教育的要求、是就业形势的要求,也是中职检验专业教育教学的目标。因此,中职检验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都要紧紧地扣住这一主题。

二、检验专业学生技能培养与就业对策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培养社会需要的检验人员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需要。要经过有效的中职检验的教育,将“普通人”打造成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并使其很快地融入到社会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按照《检验专业资格考试大纲》调整教学大纲

《检验人员资格考试大纲》根据医学检验实际的要求,规定了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检验人员的上岗的资格,因此中职检验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大纲中的各项条件,达到各项标准。这是专业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的主题。为了使教学密切结合《检验人员资格考试大纲》,要在认真研究分析上岗资格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制定各门专业课的实施性教学大纲,并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始终贯穿《检验人员资格考试大纲》的主线。要切实做到教学与临床检验工作紧密结合,以利于学生检验能力的培养,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施项目教学,提升专业技术技能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和学的模式,是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过程中采用实践小组的方法,为完成一项工作展开分析,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运用已经掌握了的技能,获得新的`技能。通过实践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团队协作,在接近实际工作的环境下完成此项工作。教师是实践小组的一分子,起到引导、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索的作用。使学生运用过去已知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项目的分析、发掘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和训练,在完成上岗资格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增强技能。“

医学检验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各个学科又有交叉。通过项目教学可以将不同的学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通过对项目的完成,真正获得知识与技术,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停留在被动的记忆过程中。

1.检验专业项目教学的实例。项目的选择是依据检验专业上岗资格考试大纲和临床实际确定的。

项目:血液白细胞分类计数。  项目教学法融合了当前的三大教学法的特点,即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整合了相关专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法旨在使学生融人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以学生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培养为最高成就目标。

(三)实行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对接,实施全程职业教育

在检验专业的教学中,一提到专业技能的培养,人们就会想到专业课的教学。但仔细分析检验专业技术技能的构成,就会发现,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基础教学过程密不可分。医学检验的技术技能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基本技术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基本技术技能是医学检验人员工作的基础,专业技术技能是检验人员基本素养的体现,专业技术技能的建立依赖于基本技术技能的支持。因此,基础课教学过程在检验专业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生化检验的蛋白电泳分析中,试剂的配制、玻璃器材的使用、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的分析、结果分析等等诸多方面都是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基本技术技能为基础的。在教学实践中要以这些基础课的基本知识为指导,运用这些基础课程的基本技术技能如分析天平的使用、摩尔浓度的配制、常用仪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来完成检验工作。教学实践表明,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支撑,学生很难独立圆满地完成蛋白电泳的分析。

1.实现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无缝对接。课程对接是根据临床检验工作对检验人员的要求(《检验人员上岗资格考试大纲》),制定出专业课教学的理论重点和技术技能;根据专业课教学的理论重点和技术技能确定基础课教学的理论重点和技术技能。“知识、技能、共同生活知识和生存知识是同一个现实的四个密切相关的方面。”经过课程对接,使所有的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检验专业的工作实际来进行,学生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技能都紧扣职业的主题。

2_从整体上完成项目教学。检验专业的教学同样需要从整体上完成项目教学。例如,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检验、微生物检验所需的摩尔浓度,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寄生虫检验所需的百分浓度,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所需的比例浓度,以及这些浓度的相关的实验技能包括移液管的使用、溶液的配制等都是无机化学课程关于浓度内容授课的重点,学生能熟练这些浓度的计算、熟练配制相关的溶液、熟练使用相关的容器与量器是专业课对该基础课的要求。具备这样技能的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是应用这些技能,而不是重新复习和训练这些知识和技能。

经过了这种课程对接后的基础课,也许会显得凌乱,课程不再自成体系,甚至不再完整,但课程中却贯穿着职业性,是专业性的具体体现。同时也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符合专业工作的要求。使学生充分了解学习与运用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

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篇7

1 新形势下村规民约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1.1 各地村民自治制度发展程度不一, 村规民约建设情况发展不平衡

村民自治制度已在全国推行多年, 但在各地发展程度并不一致, 可以说有的地区已经有不小的成就, 但有的地区还有“贫困村”之称。比如众所周知的“天下第一村”———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东江镇南山村等, 都是发展极好的代表。发展比较迅速、效果良好, 与发展落后的村子, 相比可以明显看出, 凡是村民自治有成效的地方都很重视村规民约的建设, 而村民自治成效并不理想的地方规章制度则混乱, 同时, 村民关系也展现出不同的风貌。截止2015 年, 全国乡镇总数为91138 个, 全国行政村数量有94 万, 全国贫困人口主要还分布在农村, 尽管有的农村发展极好全国闻名, 但只是极少数, 对于广大的农村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1.2 村规民约制定过程不透明、不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行正是为了规范村民自治管理, 其内容包括六部分, 为总则、组成、选举方式、村民会议、民主监督和附则。具体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而颁布的法律, 村民委员会由村民组建, 代表基层群众进行本村事务管理。而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 从村民委员会的成立到村民会议的举行再到村规民约的制约, 这一过程并不清晰透明化, 具体流程村民未知, 村民委员会的成立产生了拉帮结派的现象, 村内各职务由此出现宗族利益、派系斗争;村规民约的制定则由村干部直接制定或者直接照搬其他村落的规章。这一系列都无法体现村民意愿, 打压了村民积极参与自治的积极性, 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本村发展不畅。

1.3 村规民约内容单一, 不合理、不合法

一方面, 由于农村和城市的管理结构不同, 风俗习俗普及率很高。绝大多数村委会的成员并未受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而选自村民, 这就直接导致了对一些陋习的推行以及在制定村规民约的内容上和我国法律法规相冲突。另一方面,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因素, 导致村子领导认识问题不足, 制定村规民约时生搬硬套而不符合村民利益, 或者村规民约内容薄弱, 无法全面覆盖村务内容, 故而无法协调村民内部矛盾和村民事物的开展。

2 新形势下村规民约建设问题成因分析

在不断发展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下, 村规民约问题的凸显具有共性, 这表明在我国村规民约建设有因可寻, 也有法可制, 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地理位置导致村规民约建设进度不同

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都和其地理位置息息相关, 沿海发达地区接受更新的理念, 拥有更快的经济发展速度, 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也很强。第一, 基于地理优势掌握更多的资源, 这些地方的基础建设、服务、氛围都可以更好的发展, 人文理念比较先进, 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形成良性循环, 最终为本地区发展量身定做村规民约建设。第二, 一些内陆地区, 省会城市周边的地段会受到中心城市辐射, 同时更易吸收先进地区的经验, 进而得到启发, 制定合适的村规民约为农村发展服务。第三, 一些偏远地区虽然理念不足, 但胜在有自然资源等可开发利用, 比如旅游业、煤炭资源等, 虽然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但过于闭塞、落后的思想时期困于其中, 村规民约建设不清晰透明, 也不够有条理, 这一些地区需要政府给予正确的引导。第四, 即目前最需帮助的也是为数不少的农村群体, 这些地区的农村低处偏僻, 思想落后, 和外界交流甚少, 且内部的风俗人情自成一套体系, 村规民约可以说极其落后, 其发展不仅受制于地理位置更受传统理念的限制, 需要重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

2.2 政府支持力度、方向不够详细

在倡导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尽管政府大力进行扶持, 对公共事业展开了建设工作。但作为关键核心的村规民约建设并没有配套实施, 管理混乱就严重拖慢了新农村的建设。在具体内容上并没有对村规民约建设给出清晰、明确的概念, 各地政府掌握各地农村、乡镇的大致情况, 给出相同的文件并不能很好的指导的其建设, 尤其在村规民约建设上, 模糊的定义会使落后的农村定错方向走错路。另一方面, 在资金供给上并没有专项计划也使得个方面资金运转混乱, 使得建设搁置, 村规民约建设也就形同虚设。

3 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对策建议

要实现农村繁荣、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需要多年积累、各方支援, 本文从村规民约建设方面提出两点可行性建议, 具体如下:

3.1 政府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

政府应发挥其规划能力, 相较农村地区而言政府更具高规划的能力和水平, 省内总规划到市内、县级、乡级地级规划都要严格完成。综合当地情况规划内容应详细, 为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有必要做出产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同时, 为保证规划按时进行, 应设立专项基金, 利用好国家总体的惠农政策, 农村环境的营造也需要得到大力支持, 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等都应进入农村家庭, 多方面影响农村建设。总之, 农村建设相较城市建设而言更缓慢, 应持续性的得到关注。

3.2 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即便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仍为农民, 是村规民约建设的直接受益人, 在村民自治中其主动性将发挥重大的作用。而由于大多数农民多接受的教育并不多,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慢, 也并没有系统的想法去增加收入, 政府若提供必要的致富办法, 在实践中村民会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在这一过程中更容易建设符合各地的村规民约。这一过程农民为主体, 基层干部为组织者, 各工作机构也需积极发挥协调作用, 使得整个村子的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得到加强, 力求通过村民自身意识改变诸多陋习, 取得一定成效后将带动更多的人加入, 真正从思想到行为发生转变。

摘要:十八大以来, 我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特征, 社会发展也变得更具特色。近年来, “因地制宜”是发展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主要方式, 经过努力也确有成效, 其中村规民约在村民自治制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新形势下, 村规民约建设面临的问题不仅包括旧问题的延续更具有新的表现, 本文就新形势下村民民约建设面临的问题做出描述, 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村规民约建设,成因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杰, 吕盼.新时期我国村规民约的完善[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3) .

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现状 对策

[作者简介]张毓洲(1962- ),男,河南新乡人,新乡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与管理。(河南新乡 453100)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8-0160-01

目前,我国的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大学生就业是全国整体就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精华部分,它影响着就业的整体局势。自1999年以来,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力度加大,高等学校逐年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从原来的9.8%逐渐提高到19%。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变为“大众化教育”。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到2007年已达到495万人。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社会、高校和家庭关注的热点,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①。为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原因及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每年都有几百万的莘莘学子抱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理想走出高校大门。然而现实并非这些“天之骄子”所想象的那样,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找到工作,毕业即失业。这不仅是曾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悲哀,也是政府和社会的一大痛疾,曾经的天之骄子,被谁抛弃了?用人单位困惑:大学生在办公室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到底能干什么?大学生也困惑:居然被单位招过来跑腿打杂,收入也压得很低,甚至有些是零工资就业。

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不平衡。一是地域供求不平衡,一方面,沿海、大中城市呈现竞争激烈的现象,相当数量的学生无业可就,另一方面,尽管广大的农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人力资源极度匮乏,但由于条件艰苦,没人愿意去。二是城乡学生的观念不平衡,城市的学生想留在城市,农村的学生不愿意回到家乡,三是学历层次不平衡,在就业市场上,博士、硕士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过于求。四是专业需求不平衡,新兴专业如通讯、电子等用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而老专业如历史、考古等却需求甚少、供过于求。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

(一)大规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

一部分学生毕业以后不能立即找到工作或没有找到满意工作,但是他们不放弃,仍在锲而不舍地追求②。这些人是在校大学生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刚刚走出校门,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中的软肋并且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部分社会经验,更加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工作更加渴望、更善于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就业市场上,他们比在校大学生更有优势,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而且,在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社会就业趋势都将是供大于求,使这个问题将一直存在并越来越严重。

(二)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及下岗工人再就业也对大学生就业形成不小的冲击

他们可能在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方面比不上大学生,但是在工作经验、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比大学生强得多,而国家的政策更倾向于照顾他们。特别是下岗后,许多工人能及时充电,在一些操作性强的岗位上,他们更有优势。

(三)大学生自身也存在问题

大学生在就业时普遍存在期望值过高、没有正确就业观的现象③。他们不能正确给自己定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较小,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大学毕业生是一种稀有资源,就业层次一直比较高。尽管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学生的精英就业观念却没有改变,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其实,边远地区、西部更需要大学生去建功立业,只要能为国家做贡献,能实现自身价值,在哪里、做什么工作都是一样的。而且根据国家的政策,大学生更容易在西部建功立业。另外,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工作,创业意识更差,也是就业观上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个别高校在扩招时,盲目建立新专业,很少做人才市场调研,在建立新专业时,也没有与用人单位结合,不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甚至于滞后社会的发展。高校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盲目地设置专业,既是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学生就业的供给失衡,从根本上阻碍了大学生就业。

(五)大学生就业教育滞后,社会职业中介职能不足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现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基本上依赖于高校,而一些高校只在毕业年级开展就业教育,致使学生接受就业教育较迟、较少,对就业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社会职业中介机构职能不足,很少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服务项目,使毕业后的一部分未就业的学生十分茫然。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还需要整个社会来解决。

(一)国家要从政策上帮扶大学生就业

最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到边远地区及西部去、到基层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直接从大学生中招收国家公务员,中央多部委联合出台一些政策帮助大学生就业等④。这些对大学生的就业是一个很好的导向。今后,各级政府部门应继续努力,扩大宣传,让每位大学生都能了解到国家的政策;要做好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使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要宏观控制各高校专业的设置,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市场的需求、专业的就业情况来调整专业设置,促进学校提高办学质量。

(二)高校和社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

毕业生是各高校走入社会的“成品”“宣传品”,其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影响着高校的招生、发展。各高校要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专门的机构即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专职人员,明确职责。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要加大宣传力度,为学生讲解就业形势、政策、技巧等。应该从大一学生抓起,加强就业教育,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要做好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就业指导人员培训,逐步提高其综合业务水平⑤。社会上要设立相关的就业咨询机构,安排专门针对大学生就业咨询的专业人员,强化服务意识,不定期举办就业讲座,向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等。总之,要在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之桥,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大学生就业的氛围。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需要,做新时代的主人

大学生要多汲取知识,多参加社会实践,在掌握科技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精英”就业观转向“大众”就业观,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时代就业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真正做到“扑下身子、放下架子”,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国家的需求,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所作为,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提高综合素质,这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多参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努力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如社交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协调管理能力,只有多走出校门去学习社会知识,才能在走出校门时更好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⑥。

[注释]

①郑纯,李浩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途径初探[J].职业,2007(6):16-17.

②④石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导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55-56,25-30.

③周宏,朱森林.实用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国际商务出版社,2002:8-9.

⑤吕崇明.关于做好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2007(3):17-18.

上一篇:读后感范文1000字下一篇:大象博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