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学生

2024-12-18

心理问题学生(精选12篇)

心理问题学生 篇1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心理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法。

(一)问题的表现

目前,中小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很多调查和中小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和生理问题。

我们将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一个归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的紧张;二是学习所造成的压力;三是在“自我”方面出现问题。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王建宗统计了近5年来所接收的6万多次的热线咨询内容,把各类问题作了分析,其中人际关系方面问题占42%,学习方面问题占27%,两项占了近70%,余下的是“自我”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咨询者来自重点学校的占45%以上,可是重点学校在所有中小学里的比例仅占5%,可见,重点学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要远远超过普通学校的学生。

首先,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具体分析如下:(1)师生关系的问题;(2)亲子关系的问题;(3)同伴或同学关系的问题;(4)对异性的看法问题。这四个问题还可以细细分析,只要某一个环节人际关系紧张,就会产生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习上。具体分为:(1)学习压力问题,并由此造成种种心理行为问题。(2)厌学问题,即厌学情绪突出。(3)学习困难问题。我们在调查中看到,学习基础差的中学生占40%以上。(4)学习障碍问题,甚至出现极个别的“学校恐惧症”。例如,一进学校就头痛或肚子疼,一上某教师的课就恶心或拉稀。

再次,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自我”上。具体分为:(1)自我评价问题,评价过高或过低,于是在自尊心、自信心上出现问题;(2)自我体验问题,由于体验的错误,往往出现自卑、焦虑或逆反心理;(3)自制力问题,因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表现出耐挫力过弱。如果这三个方面问题联系在一起,会造成心理行为的严重问题。北京某校初一女学生,因母亲工作繁忙来不及为其做好饭菜又来不及做详细解释,只是让她匆匆吃了顿方便面,而这个女生自我认识较差,误认为母亲对她有看法,自我体验又不准,觉得失去母爱,再加上缺乏自制力,结果为吃一顿方便面而自杀,从而酿成极大的悲剧。

人际关系、学习和自我,三方面问题往往联系在一起构成并发症。有位在上小学时获得大奖的三好学生,其母在其上市重点中学后对她寄以很大的期望,希望她在班上保持在前10名,可是她的学习成绩却排在第35名之后,母亲就以自杀相威胁。这不仅造成亲子关系紧张,而且给她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压力,在她自己感到失去自信心之后,离家出走3天,险些造成严重事件。幸亏学校及时发现,及时寻找回来,对其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才使她逐步摆脱心理阴影,最后获得较好的发展。

(二)问题的起因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行为问题,并非现在才有,只不过今天的问题更为严重、更为突出。原因在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这主要是因为“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这里具体又分为外部原因和自身原因。

其一,外部社会原因。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主要表现在:(1)社会上滋长的“一切向钱看”的消极现象,不仅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助长了她们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2)在当前教育体制下不能全面贯彻党的方针的条件下,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它往往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3)有些家庭教育不当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现象。像离婚家庭子女失去正常教育,易产生情绪低沉,不能适应现实生活,致使学习成绩降低、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于使品德滑坡、人格异常。有些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娇惯、纵容、溺爱,致使孩子任性、懒惰、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够合群等毛病严重。(4)大众传递中不健康的内容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所有这一切,都同《意见》指出的“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相违背,都是产生“问题”儿童青少年、“学校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的根源。

其二,学生自身原因。除了社会各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因为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较多的是青少年期,这正是心理学家所谓的“危机期”。这种观点表现在各派心理学家的思想上。例如,斯普兰格将这个时期比喻为“疾风怒涛”阶段;霍林斯基称这个时期为“心理断乳期”;艾里克森提出,这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就是避免自我同一性的“危机”等等。我们不必照搬西方心理学家的这些观点,但是,青少年期处在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阶段,一方面,这个阶段是理想、信念迅速变化的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萌芽趋于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是生理迅速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情绪情感日渐发展,但两极性严重,自控性差,使逆反、对抗心理容易出现。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因此,青少年心理发展,必然是两极分化严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处理好幼稚向成熟、童年向青年过渡时期的各种矛盾,使之日趋成熟化。

总之,中小学生由于社会和个体发展阶段的原因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要预防、解决这些问题,一条主要的途径是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心理卫生的保健医生,也必然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为了学生的健康成熟,教师不仅要为他们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自我教育,即调控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心理问题学生 篇2

问题学生:初一(7)班王艳

一、综合表现

1、行为表现描述

通过了解,小学时特别在五年级下学期开始该生结识了一些不爱学习的姐妹、兄弟们经常去网吧、常骗父母的钱,常常很晚回家,父母追问就说谎,长此以往说谎成性。慢慢的父母就不相信她的话,有时候一顿大骂之后,她就几天不回家;在学校还常打骂同学、顶撞辱骂老师、上课睡觉或捣乱课堂纪律,经常不交作业。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升入初一后,该生在新生军训期间就因为不遵守纪律而被批评教育过。正式开学后,该生平时爱与高年级不学习学生以及校外人员交往,滋生很多不良嗜好,如迟到、说谎、不交作业;不遵守校规校纪和班规;不团结同学常借故恐吓同学。第一次开家长会编谎不让家长来。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谎话连篇,在多次说服教育后有了一些实质性改变。

2、学习成绩描述

该生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不佳,每门考试都不及格。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自觉、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抄袭作业、不交作业还恐吓课代表要是记录她不交作业的名字就找人打他们、乱写作业的现象等。

二、学生问题分析

1、家庭背景

父母做小本生意,家庭条件一般。

2、教育背景

家长常常忙于生计,造成他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并且孩子父母文化素质低,对他在学习中难产生重要影响。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平时对孩子关心管教不够细致,缺少正确细心的引导和良好的表率作用,更缺少沟通和交流;又因为过分溺爱,导致其许多行为习惯不好。家庭教育也逐渐失去作用。

三、教育导向、措施

1、为该生确立的教育目标(含行为目标、学习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

⑴学会立志,树立奋发向上的志向;

⑵增强责任心:集体责任心和学习责任感;

⑶要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⑷培养爱心,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班集体。

2、已采取的教育方法、手段

⑴发现闪光点,多给予表扬,帮助该生树立自信心。

⑵经常沟通,培养情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开该学生的心灵窗口,使她的内在潜能得以开发,找到自信,找回自我,找到成才的阶梯。

⑶与家长进行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学生。

四、总结

初中学生心理问题探讨 篇3

1. 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刚升入初中,学科增多,内容变深,加上不太适应初中生活,大部分的学生学习压力都比较大。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适应,然而学生的学习竞争比较激烈,心理都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或同学的冷眼,产生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灰心丧气、情绪低落,这种现象在毕业班更为突出。

2. 人际关系不协调。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比较娇惯,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比较差,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为此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使得同学关系僵化。

3. 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学习差的学生的缺点看得多,优点看得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心灰意冷,失去自信心,甚至想到轻生。

4. 独立意识增强。初中生独立意识增强,对成人的干预往往表示不满。对多数初中生来说,这种独立意识是正常的,但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他们与同伴无话不说,却不愿与父母、老师沟通,造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

5. 青春期问题的困扰。中学生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苏醒,使其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之心以及追求异性的要求,但由于此时其整个心理发展尤其是品德发展尚未成熟,常导致中学生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成熟,不善于正确认识和處理两性之间的关系,这个时期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出现早恋和青春期畸形等心理问题。

二、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 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初中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标新立异,看问题容易片面和偏激。教师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教育中易出现“顺从者”为“优”,反之则为“差”的做法,甚至把自己的固有观念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心理逆反,这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2. 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淡薄或欠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行是影响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但现在许多学生因种种原因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有些家庭对孩子缺乏教育、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品行不端,对孩子起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即使对孩子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导致学生的心理情感不够健康。

3. 不良的社会现象对学生心灵的污染。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对教育产生误导,使学生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导致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另外,社会上的某些不良诱惑使青少年蜕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解决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策略

重视和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依据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发展的规律,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师和家长应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教师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应有足够的重视,努力探索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并与家长联手关心他们的心理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家长和教师作为长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成为学生的榜样。另外,和谐的家庭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家长应为子女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教师和家长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要求,及时引导和帮助。

2. 让新生及早适应初中生活。新生刚升入初中一切都很陌生,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尽早适应。首先,可从学习方法方面进行探讨,指导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使学生掌握预习、专心听讲和及时的复习等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掌握记忆规律、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轻松愉快地学习。引导学生善于沟通,了解同学,彼此间应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并尽早成为好朋友。学生只有心情舒畅,才愿意学习,才能学好,才能喜欢初中生活。

3. 正确认识考试,减少学习压力。考试对初中生来说,是一种对学习成果的检验,通过每一次考试,对自己的学习有正确评价,找出不足之处,寻找继续努力的方向,就可以说达到考试的目的了,大可不必用一次考试大做文章。当学生没考好时,应该与他一起找出原因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竞争不可避免,但要学会竞争。我们有的学生甚至想自己周围学习好的同学太多了,如果没有他们或许自己会排在学习好学生之列,尤其当班级转来优秀生时,不自觉地排挤嫉妒。为此,我们应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学会竞争,正确认识竞争而不是害怕竞争,学会通过竞争促进学习进步,能做到这一点学习压力就会变小,或使学习压力变为学习动力。

4. 让学生学会合作。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不够,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学会合作并能感受到合作的快乐。比如,小组学习中让学习好的学生负责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当学困生学习有了进步,可以给小组加分并给帮助他的学生以充分肯定,使他能够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另外,还可以经常组织提高合作能力的活动,比如,跳长绳、足球比赛等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与快乐。在心理健康课上还可以组织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快乐的游戏,通过合作游戏还能使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协调。

5. 对学生的期望不要过高。现在每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都很高,目标定的太高,这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压力。家长的愿望是好的,然而有好的愿望不一定就有好的结果。应该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子女,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制定具可操作性的小目标。每当学生取得成绩时,要及时称赞与鼓励,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走出自卑的阴影。

6. 安全度过青春期。进入青春期学生,变得敏感易怒,加上现在受网络的影响,沉迷于网络和早恋学生不在少数,甚至有的学生上课用手机上网;但作为家长或教师不能横加干涉,而是要耐心劝导,因为此时的孩子最讨厌大人一味地说教,只有当他们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才能醒悟。要想让学生安全度过青春期,就首先应该让他们知道对异性有好感,愿意与异性交往是正常的,但不能过度。其次,要和他们成为可信赖的朋友。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最渴望得到信任,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再次,应更加关怀他们,只有当他们感到老师或家长是爱他们信任他们的,他们才可能接受你的劝导,也只有这时候老师的教育才能起到作用。

总之,只有真心的关爱学生,使学生生活在温馨的家庭、和谐的校园,才能减少心理障碍,才能健康成长。

心理问题学生 篇4

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存在着某些障碍和疾患及由此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小学生当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摸清学生的心理问题状况, 针对他们的心理表现和行为而及时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是班主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做好这一工作的同时将德育渗透其中,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能从本质上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使我们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育。针对班上学生的心理问题, 我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方法, 既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解决, 又要采取措施做好预防干预工作。下面,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以“尊重”为前提, 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班级内打造民主平等的班风氛围, 以自己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言行去“润物细无声”, 使学生明白后进生也有闪光点, 从而教会他们正确看待他人, 同时培养有自卑心理学生的自信心, 使他们放下包袱, 快乐成长。

张某是班里一个平时见人“溜边儿”走的孩子。一次, 我发现他正在认真地帮助大家扫地, 教室里的卫生搞得很干净。我把此事说给大家听, 得到了全班42个同学的正眼看待, 他的脸上乐开了花, 腰杆子也挺直了许多。此事过后, 教室里认真搞卫生的同学越来越多了。而张某这个从来不敢正眼看人的孩子, 因为得到了老师、同学的欢迎认可, 有了自信心, 天天都有进步, 脸上有笑容了, 自卑心理也不见了。

二、以“活动”为形式, 调节学生紧张的情绪, 在这些活动中关注学生心理问题, 渗透德育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在校接触时间最长、接触面最广的老师,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得天独厚, 事半功倍。我利用主题班队会、手抄报比赛、设计班级文化墙等活动, 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还通过参加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社会调查和快乐社团等活动, 调节学生紧张的情绪, 陶冶学生情操,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的班集体荣誉感增强了, 班级有了凝聚力, 学生的上进心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那些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同学敢于大胆充分地展现自我了。

“六一”儿童节的节目排练, 虽然只能有八位同学上台表演, 可是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了, 帮忙买扇子的, 解决音乐录音的, 请家长帮助联系租借服装的, 都忙得不亦乐乎, “拉帮派”、“小山头”不见了, 因为大家知道我们是一个整体。每个学生都展现了自己的特长, 也养成了正确看待别人优点、正视自己不足的健康心理。

三、以“实效”为目的, 建立悄悄话通道, 疏导学生的问题心理

我在班级内建立了一个悄悄话通道, 告诉学生谁有心里话想要对老师说都可以, 老师一定保密。

付然是一个先天发育不足的孩子, 身体的残疾使她具有了自卑、自尊、敏感、脆弱、多疑的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 其他同学说个悄悄话, 她就认为是在笑话她, 躲在一旁悄然落泪。有一段时间她总是旷课, 多次教育效果都不好, 批评挨多了, 同学们就有议论了, 身体羸弱的她居然跟同学动手打架了!在我与她多次谈心后, 她终于告诉了我原因:爸爸经常深夜醉酒后回家闹, 她晚上不能睡觉, 第二天没办法上学, 只好旷课。我立即与其父母取得了联系, 要求他们维护孩子的情感, 保证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这之后, 付然的旷课现象明显好转, 孩子的情绪也开朗了许多, 今年的运动会她居然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跳绳比赛, 多疑的心理也有了明显的好转。

心理问题学生辅导总结 篇5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和对策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想和矛盾对在校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正直成长中的中学生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之中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和集中于青春期的各种冲突,使中学生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有些心理问题甚至是非常严重的,为此我们对在校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由于是不记名的问卷,因此学生的答卷坦白、明晰:在学习上存在自卑、惧怕、焦虑、厌学等心理,在生活上有攀比、贪图享乐的心理,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有严重的逆反心理,在交往中存在偏执、惟我独尊的心理。以下是对中学生中常见的6种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对策的分析。

一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贪图享乐心理

现在有不少中学生认为“享乐主义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艰苦奋斗是上一辈人的事,与我们这一带人毫不相干”。于是就追求享乐、贪图安逸,追时髦、摆阔气的不良风气在学生中越来越严重。这种思想在行为上具体表现为:不爱劳动,怕脏怕累;好吃零食,花零钱多;衣着讲究,互相攀比。2惟我独尊心理

一些中学生只沉湎于自我愿望的实现中,处处都得以自己的利益为核心,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雷霆、躺倒不干,或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对集体麻木不仁,对社会漠不关心。在处世中,只能别人关心他(她),他(她)却不知关心别人,一旦个人欲望满足不了,就去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3逆反心理

中学阶段由于年龄的特点,不少学生因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思考,对榜样和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纪律要求消极抵抗。

4自卑心理

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低人一等,不可救药,变得心灰意懒,消极颓废,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还有部分中学生没有某些缺陷与短处,而是不能悦纳自己,常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不被喜欢的位置,优柔寡断,没有竞争意识,享受不到成功的快乐。

5惧怕心理

就中学生群体而言,存在着优等生惧怕竞争,中间生惧怕掉队,后进生感到前途无望的现象;就中学生个体来说,存在着惧怕数学、语文或英语、惧怕使父母希望落空,惧怕记忆力突然衰退等现象。一旦惧怕惯了,往往就形成性格上过于羞涩和胆怯,从而产生心理问题。他们会处处疑心,事事戒备,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在学习上会随大溜,缺乏闯劲和首创精神。

6厌学心理

有些中学生缺乏认真、刻苦、勤奋、钻研的精神,加之心理上的重重矛盾,如:渴望尊重却遭受歧视,自尊心与自卑心的矛盾,要求上进与意志薄弱的矛盾,纪律约束与自由散漫的矛盾,等等,造成厌学等心理问题。

二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1家庭的影响

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偏重智力开发而不顾其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对他们提出过多的苛求。过重的压力,繁多的学业,几乎将孩子天真烂漫,敞开胸怀接受大自然和社会影响的机会全部挤掉。而孩子的心理健康,则没有多少家长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家长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智力开发一样重要。由于父母对心理教育的忽视和无知,导致了孩子的心理发展与智力开发严重失衡。智力开发超前,心理发展滞后,在中学生身上形成强烈反差。重智力、轻心理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心理素质造成了严重的先天不足。与此同时,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赏罚褒贬,极其世界观、信仰、思想、作风、待人接物的态度,对具有高度模仿性而缺乏选择性的中学生来说,起着性格上的奠基作用。一个人如果从小就生活在“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家庭里,接受所谓“为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教育。以“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为人生性信条,那么,在这种家庭环境里成长的人,必定是心胸狭窄的人。2 社会的影响

当今的社会正处在变革时期,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影响人心理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多,出现了某些不健康的思潮与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并存的局面。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状,是非分辨能力尚不够成熟的中学生,在猎奇心的驱使下,有时也会去其精华,取其糟粕。如随着电脑的普及和淫秽、凶杀等不健康录象制品、不洁书刊的泛滥,学生接触社会传媒不良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加,他们往往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学校的影响

当前,由于不少学校还未实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学生有没有出息的唯一标准,学生也将考试升学的挫折看成是人生的挫折和失败。而由于学校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又没有预先告诉他们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学生在考试、升学的挫折面前,想到家长或教师的斥责,自然感到惶恐,感到前途渺茫,有些人

便选择了逃避,对自己彻底放弃,有的甚至离家出走,给家庭、学校、社会,也给自己造成了不应有的缺憾。

另外,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心理上疲劳,情绪焦虑不安。不少学校的课业负担体现为“三超”即:超负荷的学习量,超高的学习难度,超常的学习时间。在教育方式上,一些教师的做法却是反教育的。据笔者调查,目前,有少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用警告、讽刺、挖苦、揭短、遗弃等手段代替思想教育,用简单粗暴的惩罚手段代替严格的管理,用威胁的手段代替激励。这些“精神虐待”现象并非教师有意所为,他们的出发点是敦促学生上进成才,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心理学家指出,精神上受虐待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心理和思想伤害,可能比肉体受虐待的孩子更大,因为这是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严重摧残,而自尊心受到挫折的人,又会出现多种心理障碍。学生自身的原因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心理发展错综复杂,他们追求成人感,有独立性意向。但这些心理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依赖性出现矛盾。他们只要求权利却不愿尽义务,只要求被爱而又不懂得爱别人。由于他们自我评价的能力较低,产生“明于知人,黯与知己”,“严以责人,宽以律己”的不良倾向。一些学生过于自信、自负,在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虚荣新的驱使下,故意表现得蛮横无理,甚至有意与教育者对抗,行为表现与教育者的意愿往往背道而弛。此外,中学生处在青春萌动期,对异性有好奇心和神秘容易出现早恋问题,期间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那些落入情网的学生,往往精神萎靡不振,形成心理障碍。有的紧张、恐惧、羞涩;有的苦闷、自卑、惆怅、失望、孤独、悔恨、愤怒。

三解决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开设心理辅导课,进行普及心理学常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心理常识,特别是掌握心理健康的一些标准,知道解决心理问题困扰时的解脱方法。二是心理咨询、咨询信箱、热线电话、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活动。三是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打开心灵窗户说“悄悄话”的活动。因为同龄人通过互相倾诉、互相沟通、共同分忧,极易达到心理沟通的目的。四是家校连手开展心理辅导。学校应利用家长会这个渠道作些宣传,让家长对心理辅导有所了解,并协助学校开展工作。家校连手形成合力,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2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素质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师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学校领导要为教师提供心理素质教育专业技术的进修机会。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专业技术应成为教师的必备素质,应成为考核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自觉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去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自觉的调试自身的心理状态,不以自己不良的情感因素影响学生,如有

不悦,应及时进行排遣,万万不可把目标转向学生,要知道教师不经意的伤害会使学生心灵遭受极大的痛苦。总之,每一位教师都应注意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优化课程结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要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优化课程结构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一定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素质的要求,充实并丰富选修课和活动课的内容。二是删减目前基础教育教材的某些内容,降低某些要求。这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中选修课、活动课的设置,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种学习是在比较放松的氛围中吸纳知识与技能,不会有过重的负担。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融洽班集体的关系

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人际交往和沟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目前学校的教育以升学为目的,过分强调学生之间的竞争导致学校生活紧张、单调。加之现代家庭住房单元化,独生子女增多,从客观上束缚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这样的班集体不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也就不能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学校应通过课程、讲座、咨询、学习小组、实验等形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结交朋友,使学生在交往中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关心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取得进步,克服紧张、恐惧、自卑、孤独、偏见、敌意、猜疑、嫉妒等不良心理倾向。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篇6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多,犹如蛀虫一样,严重威胁着这支队伍的健康。如何做到防患未然,使这支队伍充满朝气、活力,我们不妨去看几组数据,做到对症下药。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主持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按照国家标准分别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省市区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考虑到中国小学生巨大的基数,这一心理异常的比例也是触目惊心的。

专家指出,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上,如此严重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危机还是第一次出现。一个心理疾病的时代正在悄然来临。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学生中主要存在着那些心里问题呢?对于学生来说,最害怕的大概是考试。所以考前焦虑就成了最典型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考试时期。由于考前的高度紧张,所以非毕业班学生在放假后出现由于空虚而产生的不平衡感。有学生反映放假后心里空得厉害,“很想做点什么有违常规的事来发泄一下”。

其次,学生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首先是在家庭中,有43%的学生认为和父母之间无话可谈,对父母比较冷漠。再者是师生关系,尤其是那些后进生,和老师之间的高度紧张的关系严重影响到了心理健康。同学之间的交往也是荆棘丛生,有63%的学生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虚伪了,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的占86%。这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令人吃惊和不安。有学生反映了这样一件事:自己成绩很好,班里有一位异性同学和她成绩相当。近来该女生对自己似乎很不一般,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他认为这个女生是想把他拉下水,让他成绩下降。他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心计的女生!同时妒忌的阴影无处不在。被妒忌的同学(包括一些方面都相当出色的学生)觉得自己非常麻烦,无所适从,甚至开始害怕学校;妒忌别人的学生則觉得心里非常难受,有时也意识到自己是在嫉妒,可却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状况也很普遍。有位初中男生因为老是错怪了他,而委屈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很多小学女生反应因为老师的口气有点异样而烦恼万分。

最后,网络交往的热衷化和现实交往的冷漠化也会影响心理健康。网络的发展密切了人们的联系,改变了原始的点对点的交流方式,使人们能够在更大的范围中结交朋友,交流感情。调查发现,中学生热衷在网上聊天、交友和游戏,29%的中学生有结交虚拟情人的体验,75%的中学生常到游戏网站。国际互联网满足了学生喜欢交往的要求,使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得到自我实现的感觉,且这种感觉容易上瘾。据调查,30%以上的中学生认为上网的感觉如烟鬼遇上了好烟。但学生的理想化追求会使其只热衷于和网上世界各地的人交流情感,而忽略了近在咫尺的现实中的亲情和友情。面对冷冰冰的机器是无法建立起人间感情的,尽管机器后面是一个在与你交流的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由于隔了一道障碍而变得不可琢磨。现实生活中人们尚且带着面具,网络更为掩饰自己提供了有效、巨大的面具,信任危机由此产生。正如比尔·盖茨所言 ,你甚至不知道对方电脑屏前坐着的是条会敲键盘的狗。因此将出现精神孤僻、冷漠、缺乏责任感、没有明确价值观、没有人生目标的一代“空心人”。在美国已出现不少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每天在国际互联网上游弋十几个小时,除漫游外别无兴趣,并不时造出某些病毒以损坏别人的数据为乐。曾入侵美国五角大楼和英国国防部计算机网络的都是年龄才十几岁的中学生。另据一项花费150万美元的被称为对在家上网心理严重影响的首次密集研究发现,即使没有沮丧倾向的人,上网也会造成心理健康变化。一项调查显示,一周上网1小时会导致沮丧程度平均增加1%。

面对学生心理问题逐年增多现象,班主任应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是预防,还是矫治?这首先是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全体学生为工作对象这一特点决定的,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其次也是就专家素养而言,班主任目前还难以深入到"心理治疗"的层次;而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于预防、发展比矫治更具有积极意义。因为任何严重的心理问题与行为偏差的产生都有一个发展过程。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难免有各种不顺与不适、遭遇失败与挫折、如学业不理想、家庭破裂。与他人人际关系紧张等,在此时,如果没有及时的心理帮助,加上个人性格的因素,心理阴影日积月累,最后可能导致心理疾患的产生。若个体在遭遇逆境时,施以及时而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可以帮助当事人脱离困境,使其回到正常生活轨道,这比等到当事人已经有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再来矫治要有效得多、省事得多,解决问题也要彻底得多。另外,预防功能仍然偏于消极。以处于成长与发展时期的青少年为工作对象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预防的同时,还要追求发展,将预防与发展结合起来。因为高水平的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行为符合规范,而且意味这积极的理想追求、良好的社会功能、高效的学习工作状态、建设性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贯彻这一原则,班主任需注意:一是主动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针对正常学生开展各种适合其年龄特点的辅导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二是对于那些处于不适、不顺状态(如生活中发生重大变故、学习一直很努力但成绩总不理想、很不适应新学校新班级学习生活等)的学生,应及早发现,并能及时实行早期干预。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榆县第五中学)

责编/齐鲁青

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篇7

1 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1.1 生理结构变化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 生理上日趋成熟, 他们有了性冲动和要求, 渴望追求异性, 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 生活经验欠缺, 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缺乏认识, 产生紧张、恐惧、羞涩的心理, 在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排解时, 轻者会出现性心理障碍, 重者会作出不正确的行为, 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资料表明, 高校每年受处分学生中因性犯罪受处分者占20%左右, 而且性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也在逐年递增。

1.2 不稳定情绪

大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正在迅速发展, 在追求自主自立自强的过程中容易偏激, 感情用事, 同时自我调控能力差, 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经常徘徊在自尊和自卑, 自信与自负, 自控与失控的矛盾之间, 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 挫折承受能力差。

1.3 竞争激烈

一些大学生由于学习和就业的压力, 加之大学里强手如林, 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 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 容易产生失落感, 部分学生由此走向极端, 导致精神失常或自杀行为的发生。

1.4 人际关系不和谐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的纷繁复杂价值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 一些大学生经常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遭遇挫折, 由此而孤独、迷茫、愤怒, 严重的还会出现社交恐惧症。

1.5 弱势群体

所谓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是指那些在生活上、身体上有困难, 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或者家庭贫困, 衣食拮据, 或者身体病残, 自理困难。这些困难往往造成并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使他们中很多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存在各种障碍或疾病, 成为精神上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大多性格内向孤僻, 沉默寡言, 不愿也不敢在集体活动或公开场合出现, 甚至不交朋友不谈恋爱, 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 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对策

2.1 学校应高度重视

学校应加强心理卫生工作的投入, 在人、财、物诸方面给予支持。设置心理咨询、心理教育机构。建立一支以心理学专家或有一定心理学知识的老师、思想政治工作老师、校医院医生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工作队伍。开办心理咨询室、配置咨询电话、电脑软硬件、心理治疗仪等设施并拨专款以支持各项心理工作的开展。

2.2 建立心理资讯档案

目的是为学生疏通心理瘀积, 排扰解难, 健全人格, 挖掘潜力。建立心理档案, 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可早期观察、早期评价、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开展心理科研可比较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为心理咨询、心理保健工作提供较详尽的依据, 从而提高心理咨询质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根据心理档案和心理科研掌握的资料可主动开展工作。对低年级学生帮助他们择业及作好进入社会前的心理准备;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思想训练、行为训练;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加强观察、重点护理并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 在必要时及时送往精神专科医院治疗;对健康水平较高的学生, 有针对性地提出挖掘潜力, 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等要求;对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学生, 有针对性地提出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培养意志等要求。

2.3 重视大学生心理教育

在高校应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健康》等有关课程及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心理讲座。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规律, 了解心理卫生的一般知识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当学生遇到不良心理刺激时, 便可进行自我调节, 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当学生了解心理素质与成长的关系后, 便可唤起他们对心理素质优化的自觉要求, 从而不断完善、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 注意克服个性中的弱点和缺点, 优化个性中的良好品质以塑造健全的个性。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 必须与人生观、价值观、公民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解决好, 常会引起敌对情绪、人格偏执。而加强公民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亲和力。因此, 要培养他们具有乐观主义人生态度及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现实, 处理个体与群体、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 减少心理症状的产生, 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2.4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风、学风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 健康愉快的情绪。大学生喜动好玩, 感情丰富, 在学习之余可听音乐、看球赛、参加各项体育运动等。如跳舞, 在悦耳的节奏中翩翩起舞, 实际是对音乐、艺术、运动、美的享受, 不仅使人心情舒畅、轻松愉快, 还可陶冶情操, 增进友谊。参加体育运动不仅使人心情舒畅, 还可纠正心理上的弱点, 提高对不良刺激的耐受力。如游泳、溜冰、单双杠、跳高、跳马等活动, 要求人们不断克服胆怯、犹豫, 培养勇敢、果断;因此,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增强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保持心理平衡,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如参加军训、到工厂实习等, 可主动了解社会, 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我意识、行为及态度, 以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总之,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 可以锻炼心理、增强意志、丰富体验、发展才智, 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2.5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当今,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区分鉴别人生价值观。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思想, 就会有不少大学生的心理失去平衡, 价值观就可能出现混乱, 心理负担就会加重, 自杀率上升的趋势就难以避免。因此, 我们要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娱乐生活;大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培养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开展各种学术活动, 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

2.6 加强择业就业教育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由于扩招的影响, 使得市场人才供大于求。由于传统观念认为考上大学就可以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可以得到高薪的回报。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会使得大学生们处于急剧的冲突和焦虑之中, 造成心理失衡。因而进行就业择业的指导与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降低大学生们的职业期望, 使大学生们正确面对生活, 正确对待社会, 挑战自我, 努力创业, 帮助他们确定人生的发展方向, 树立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结束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16号文件) 中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要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 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优化心理素质,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 提高健康水平, 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服务学生, 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摘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是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就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同时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海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浅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 05.

“问题学生”的问题 篇8

一个笑话是这样的:早自习, 教师来到教室, 发现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和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趴在课桌上睡觉。教师看看成绩好的学生说:“这孩子, 睡觉都抱着书。”再看看成绩差的学生说:“哎, 抱着书都睡得着。”

“教育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 其实做到很难。大多数教师都做不到给予学生平等的关爱, 有所偏爱才是真的现实。

“三好学生”是指思想品德好, 学习好, 身体好的学生。它源于毛泽东于1953年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说的一句话:“祝贺青年们身体好, 学习好, 工作好。”1982年教育部对“三好学生”给出了正式的定义。时至今日, “三好学生”仍旧是好学生头上的一道闪耀光环。而“问题学生”这个词, 一直没有正式的定义, 或者说字典里根本没有这个词, 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又被大家广泛地提起。我想它大概是专指与“三好学生”相对的思想道德差, 学习差抑或心理、行为存在偏差的学生吧。

我不想太多地去论及“什么是问题学生”, 而是想和大家谈谈“问题学生”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固执地认为:学生并非工厂里生产的“产品”, 那么又何来某些指标优秀者称之为“三好”, 某些指标不合格者又被称之为“问题”呢?正因为这样, 所以我认为, “问题学生”的问题极少地归咎于学生个人, 大多数问题出在我们这些以教书育人自居者的身上。

一位老禅师门下有一个不懂寺院礼仪规矩的童子。一天来了一位行脚僧, 见童子无学, 便教他各种礼仪。等老禅师归来, 童子礼貌地嘘寒问暖。老禅师不悦:“是谁教你这些的?”童子说:“是位行脚高僧。”老禅师将行脚僧叫来问到:“阁下是什么心行?这童子在我身边两三年, 可怜不失赤子之心, 是谁要你教坏他的?你快快整装, 给我离开!”行脚僧在大雨中被赶出了寺院。

也许有些人不理解老禅师的做法, 但是我觉得这正是破解教师如何对待“问题学生”的答案———童子“不懂礼仪规矩”完全是成人强加给他们的, 正如“问题学生”的诸多问题也是教师眼中所谓的问题。老禅师的大彻大悟, 是因为他相信童子到了一定年纪, 一些事自然会懂的, 也如学生会随着年纪增大、阅历见识增多、智力发展成熟……总是会成长、成熟起来的。

心理问题学生 篇9

一、学业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

工科大学生的学业压力一般都比较大, 他们面临着课程难度大、课程安排时间紧、实验实践课程多、课后作业繁重、考试通过难度大等压力。因而很多工科学生特别是那些平时学习不是很努力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而这时的他们大多数“正面临着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心理处在第二反抗期, 心理充满矛盾和危机, 具有可塑性和变化性的特点”。[2]这些学业的压力很有可能转化为“矛盾和危机”, 表现在学生社区里就是一些具体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在学生社区里, 课下学习产生学习倦怠情绪;不积极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情绪消极怠慢;面对繁重的学习时产生逃避的心理, 在宿舍区内玩游戏寻求刺激;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躲在学生宿舍区内, 不愿上课, 更有甚者产生心理抑郁乃至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在宿舍区内得以呈现却因为隐藏在学生社区里被学生工作者和管理者忽略。而一旦工科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爆发, 则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二、情感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

在当前的情况下, 工科大学生的男女比例是失衡的, 男生较多, 女生较少。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工科生的男女生的比例基本上在10:1。具体到班级上则是每个班级女生寥寥无几, 有的班级只有一两个女生, 有的班级则是“和尚班”, 没有一个女生, 班级组织生活明显因为男女生的比例失调而产生不利影响。在学生社区里, 由男女生比例失调所带来的心理问题集中在社区里, 表现为:一是工科男生的情感诉求压力陡然增加, 因在本专业本班级找不到合适的恋爱对象, 工科男生往往寻求其他的方式来填补情感的空白。如有的学生在宿舍区更沉迷网络上虚拟恋爱, 有的学生在宿舍区转向观看一些不健康的图片视频来弥补一些心理上的需求, 更有甚者有极个别学生因此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二是即使个别男生顺利找到恋爱对象, 也会有心理压力。一方面自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因为自己的学业压力很大, 而处理恋爱关系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需要学生花费很大精力来处理这些事情, 有时两方面很难兼顾, 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另外, 假若出现感情不是很顺利的情况, 工科男生面对情感挫折往往一蹶不振, 心理上产生更大的问题, 学业也因此产生问题。三是工科女生的心理压力也是非常大。因周围大多是男生, 一个班级往往只有一两个女生, 这就造成这些女生独来独往, 很少和班级其他人沟通。即使个别女生因性格好与大多数男生关系好, 也是面临空前的心理压力。这些都是情感方面工科大学生所面对的压力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三、人际交往方面带来的心理问题

调查显示, 25.4%的学生经常感到寂寞和孤独, 13.6%的学生与同宿舍的人处理不好关系, 40.5%的学生认为最好与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3]。这是由一定的家庭社会原因造成的, 当代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有待提高, 与人相处的能力也待提高, 这是毋庸置疑的。具体到工科大学生, 他们学业压力空前, 有很多学生为了学习, 放弃主动和别人交往的机会, 更有不少学生终日泡在实验室里, 还有不少学生为了参加科技竞赛项目而放弃与大多数同学之间交流交往的机会。当然工科大学生交往能力偏弱也有其他一些原因, 有些工科贫困生因为自卑造成不敢与同学交往;有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也不愿与同学交往;有些学生因为现代科技工具如微博微信的运用而沉溺在虚拟世界里。这些都削弱了工科学生的交往能力和为人处世能力, 将直接在社区里产生一些具体的心理问题:一为工科学生在宿舍区滞留的时间更长, 有很多学生心理上不愿与陌生人来往, 心理承受能力偏弱。二为工科学生由于自己学习的方向如电子、电气、机械制造等专业, 他们更偏爱技术科技方面的东西, 这也会造成他们对于现在科技工具的熟稔运用, 因而他们很多人沉迷在网络游戏或者网络虚拟平台上, 心理上更偏向虚拟空间。

四、就业方面带来的心理问题

尽管工科大学生从整体上来看, 就业形势相对较好, 且就业质量和水平相对于其他学科也有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工科学生面对就业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一为盲从心理。笔者在平时讲授《就业指导与素养提升》的课程中, 发现很多工科学生缺乏就业知识和职业规划, 对自己并没有明确的认识。这样就会在就业过程中有一种盲从的心理, 就是依据别人就业的方向来选择自己的方向;二为自卑心理。工科如就业方面较好专业电气、电子等专业的学生往往自信心较强, 而相对来说那些不是很理想的如农业机械化、机制的学生往往自信心不是很强, 就业面也相对狭窄, 从而产生一个问题:工科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比较也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三为挑剔心理。由于工科学生的就业较好, 造成部分学生面对就业单位和就业方向产生挑剔的心理, 工科学生往往不会见到单位就急着签约, 而是迁延等待, 这山望着那山高, 到最后匆匆忙忙签一家单位, 实际上不一定尽如人意。还有学生毁约不断, 给用人单位、学校、个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四为焦虑心理。工科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会产生焦虑心理, 他们往往不知道怎样处理, 这有可能成为他们心理上的障碍, 从而导致一些问题。

以上就是工科学生在学生社区的心理问题, 需要我们加以重视, 加以研讨。这些心理问题可以通过以下路径解决:一是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一定要对工科学生的心理问题加以重视, 找出重点关注对象, 研究解决他们心理问题的办法;二是加强学生社区的文化建设, 用高雅高尚的文化引导学生关注身心健康, 引导学生走出宿舍, 积极参与学生社区的文化建设;三是针对工科学生的特点, 学生工作者和管理者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 倾听学生的声音, 切实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争取把工科学生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氛围, 抓住学生的学业压力、情感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等重点压力源, 从源头抓起, 防微杜渐, 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心健康, 以健康自然的心态投入大学学习和生活中去;五是针对工科学生的特点, 我们要多开一些人文、历史、心理、文化等方面的课程、讲座、选修课, 让工科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实现“自我疗治”。

摘要:高等院校工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大学生, 他们在学业、情感、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值得探讨。大学生社区是大学生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 他们在这个空间里表现的心理问题值得关注。因此, 探讨高等学院工科大学生在社区的心理问题尤为重要, 文章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学生社区,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时长江.学生社区——高等德育的重要阵地[J].高教论坛, 2004 (4) 第2期.

[2]欧阳辉, 马莹华.工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查和对策研究[J].青年探索, 2001 (5) .

心理问题学生 篇10

关键词:心理,年级,策略

中年级孩子的年龄一般是9~11岁, 处在儿童期的后期阶段, 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中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 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 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他们的想象从片面、模糊逐步向完整、正确的方向发展.

解决问题策略的心理需求有多种分析方法.如从学生的自身条件的发展水平看, 解决问题的策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 早期阶段.大致在学前期, 策略处于未掌握时期, 其心理认知还未发展, 因而他们不知在何时适当使用这些策略 (2) 中期阶段.即处在小学时期的儿童, 已经从多种渠道掌握了许多策略, 但是, 他们还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来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老师或家长能给以适当的指导, 学习效果会提高很多. (3) 成熟阶段.即在初中和高中时期, 能自觉应用解题策略, 而且能根据情况调整策略.从人对信息加工的系列化和容量有限的特点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心理需求的过程分解为:形成问题阶段、设计问题计划阶段、执行解题计划阶段、检验反思阶段.下面就从这四个阶段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心理需求做具体阐述.

一、形成问题阶段

形成问题阶段这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 对学生来说是在心理形成解决问题的关键, 没有问题就无法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因而学生必须要逐字逐句读懂描述问题的每一个句子这时要注意对问题的理解中区分有关信息和无关信息, 正确的识别信息将极大的促进问题的解决;相反, 不合理的识别信息或错误的识别信息将阻碍问题的解决.

在这个阶段, 小学生常常关注的是具体的问题怎么解决, 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处于朦朦胧胧、似有所悟的心理状态, 大脑中缺少相应的思考.老师在教学时, 可以先呈现问题, 让学生形成问题, 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问题, 获得一定的经验策略;再指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通过回顾性陈述交流, 将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隐性变为显性.在学生交流时, 可能会从自己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出发, 提出不同的解题策略,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联系解决问题的过程加以总结提炼, 来诱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学习的心理需求.

二、设计问题计划阶段

计划是在理解了问题的条件和目标之后, 设计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设计的解题方案中, 应该注意要把终点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子问题.因此, 有效的解题计划的形成是受到终点问题的指引, 同时又要考虑已知条件, 选择合理的策略的过程, 需要解题者具有一定的解题策略.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来说, 就是经过合理的策略选择和运用, 来缩短问题的原始状态与问题状态之间的距离.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算法策略, 即是一种基于规则的策略, 它要求对能解决问题的全部可能性一一加以检验这种策略尽管费时, 但能保证问题的最终解决.另一类是启发式策略, 它能帮助解题者找到解题的捷径, 通过它的提示, 解题者往往不需要对所有可能性一一加以验证, 对问题就能快捷解决.注意这种策略尽管速度快, 但不能保证一定正确所以, 学生的解题策略要通过系统而长期的教学训练得以提高.

学生设计了解决问题策略的计划, 在正式实施前都具有假设的性质.没有计划, 就没有假设, 问题也就无法解决.一般来说, 对同一个问题, 个体往往会设计出多种计划, 这就需要进行选择, 以确定最佳计划.设计出良好的计划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个体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越灵活, 越能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就越能设计出合理的计划.二是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问题解决相关的知识越丰富, 就越有利于设计计划的质量.从而能从广阔的问题空间中寻找出能达到目标的解题策略.这些就需要教师平时加以训练才能诱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学习的心理需求.

三、执行解题计划阶段

把设计的解题计划实施到实际问题中去, 就是执行解题计划的过程.如果计划中的程序只包含几个可以具体计算出来的步骤, 计划很快就会得到执行.但是在一些较为复杂的计划中, 不仅程序的结构本身比较复杂, 而且执行每一步都有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在这个阶段, 教师指导学生执行计划时, 要让学生对所选的策略要明朗.如:组织学生执行计划时, 要让学生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 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应用策略的意识, 学生在这个阶段中, 是在不断的整合、应用不同的策略的过程, 丰富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 并在新的问题中主动、综合、灵活应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只有很好很灵活的执行计划才能更好地诱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学习的心理需求.

四、检验反思阶段

问题解决过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检验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正确.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 即通过实践来检验.一个策略在付诸实施之后获得预期的结果, 它就是正确的;否则, 它就是不正确的.二是间接检验, 即通过推论来检验.直接检验虽然可靠, 但局限性很大, 有些策略不可能或不允许进行直接检验, 但可以通过推论, 淘汰错误的策略, 保留合理的策略, 选择最佳的策略.

在这一阶段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所使用的策略, 没有反思就没有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平台.在教师的眼中, 学生采用的策略可能有优劣之分, 但学生的思考过程并没有好坏之别, 都能反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做的努力.因此, 教师这时应给学生阐明和讨论策略的机会, 让学生在交流、倾听中比较不同的策略, 优化自我的策略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反思,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自己所采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什么特点, 适用哪些情况?还可以采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不同策略之间有无一定的本质联系?学生不断地经历这样的思考, 就能对策略的本质有更深入的认识, 就能得心应手地应用策略解决问题, 诱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学习的心理需求.

中职学生实习心理问题探析 篇11

关键词:中职学生 实习 心理

岗位实习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传授的理论与岗位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必要环节,是学生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和岗位要求、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关键步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岗位实习过程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有一部分问题是学生主观心理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分析心理方面的原因,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教育,从而有助于完成实习阶段的教育目标、提高实习的效果。

一.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在进入岗位实习之初,学生在新的环境中,用新的方式进行学习实践,他们既要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又要处理相对陌生的人际关系,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适应的情况,造成心理压力,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典型情况:

(一)情绪方面的心理问题。最容易出现的是焦虑心理,他们对实习环节非常重视,希望为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开一个好头,而实际上,他们往往为一时不能完全达到岗位职责的要求而感到工作任务过重、标准过高,尽管自己特别希望把任务完成得很完美却往往事与愿违,在自己的能力暂时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得特别紧张、急躁甚至气急败坏;还有一部分学生则可能经常产生冷漠心理甚至抵触情绪,这些学生往往对他们的实习工作不满意或对实习环节根本不重视,在实习岗位上不愿意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实践,这同样是一种十分消极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他们在岗位上学习实践的精神状态。

(二)自我认知方面的心理问题。首先是自卑,他们在实际工作岗位上,难免会遇到挫折,这时有的学生往往会意识到学校学习的内容和自身的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去甚远,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处理事情谨小慎微、或过于胆怯、甚至认为自己无能而自暴自弃,失去进取心;还有的学生不能克服自己的“骄娇二气”,他们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或家庭背景,完全能在更优越的环境中从事更好的工作,于是,对岗位实习根本不屑一顾,对实习教师或师傅不尊重,或者怕脏、怕累、怕苦,从而不能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会直接导致他们对事物作出不恰当的判断,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往往缺乏安全感,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得时候也常常暴露出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怯懦心理,不敢与“生人”接触,在实习岗位上不知道如何与实习单位的领导、师傅和同事交往,与人交往时往往表现得手足无措、局促不安,无法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甚至会逐渐封闭自己,离群索居。依赖心理,过度依靠老师、师傅、家长或朋友,没有独立判断的能力或不想独立承担任何责任,事事都要请示汇报,事事都要请别人帮忙;嫉妒心理,在岗位实习过程中自然有的学生表现得好,常常受到表扬,有的学生被分配的岗位好,可以学习和表现的机会多,有的学生人际关系处理得好,能与实习单位的领导和师傅打成一片,于是,有的学生就会因此对这些“得意”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这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害的负面心理;攀比心理,盲目的攀比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在岗位实习中,有的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条件和岗位责任的要求,而只是一味地与别人攀比,而攀比的结果往往是造成自己心理失衡,怨恨学校安排不周到或命运不公平;还有另外一种极端的形式也反映出学生心理不够健全,那就是有的学生把人际关系看得过于功利和庸俗,不是平等地与实习单位的人员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而是巴结奉承、拉帮结派等。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问题对于学生融入新的环境至关重要,如果处理不好,必然会影响实习效果。

二.实习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来自社会和实习单位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实习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实习活动越来越不重视,能够并愿意接受岗位实习的单位越来越少。一方面,很多单位不愿意承担这样的工作,他们把招工的对象提升到了高职或大学毕业生,从而拒绝中职学生进行岗位实习;另一方面,有些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单位往往会安排学生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他们的实习条件和实习内容不能令学校和学生满意。

(二)学校的原因。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教育本身就有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与经济发展和企业用工要求脱节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就造成学校培养的技术工人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生产,企业所需的人才学校没有能力培养。学校往往不具备先进的系统的实习实训的硬件设施,即使有了先进的实训设备,又可能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教师,更别提培养一技之长的学生了。学校开设的专业及其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或宽而浅,或专而窄,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发展不平衡,都会影响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进步的需求。从具体操作层面上看,有的学校对实习环节不够重视,对学生的实习教育不够深入,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和协调也不十分到位,这在客观上也使实习工作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势必影响到学生的实习效果。

(三)家庭的原因。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还没有完全独立,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对实习岗位和工作岗位的期望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学生实习心理的影响包括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过分呵护,娇惯溺爱;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误导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如有的家长不重视子女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是鼓励孩子巴结甚至贿赂实习单位的领导,误解了岗位实习与就业的关系,有的家长早已通过某些关系安排好了孩子未来的工作单位,学生把实习当作走过场,等等。

(四)个人的原因。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和成长背景不同,他们的性格气质也不同,适应新环境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能力自然也存在差别。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合作互助、自立自强等方面往往会比较欠缺,他们社会经验不多、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心态不够平和等等,这些都很容易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

三.解决实习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要重视实习教育环节,完善实习管理机制。首先,岗位实习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才能完成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中等职业技能劳动者的教育目标,因此学校在制定专业规划时就要考虑如何安排实习,并通过实习实践活动,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学校还要重视实习实验设备的更新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确保学生顺利适应实习岗位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储备后,学生才能满怀信心地进行岗位实习,减轻他们的焦虑感;其次,要完善实习管理机制,加强领导、周密安排。在实习前,要让他们对实习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有正确的认识,对实习单位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有充分的了解,还要做好实习前的心理辅导,引导他们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在岗位实习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在岗位实习过程中,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加强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在进行实习评价的时候,要以正面的引导和激励为主,悉心呵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二)社会尤其是企业应加强对学生实习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专业技术人才是靠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的,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企业要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经济发达地区和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企业可以通过与学校分享其环境资源、设施资源、人力资源而达到共赢。

(三)预防家庭对学生实习环节的负面影响。实习对学生学业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的职业前途对于他的家庭同样意义重大,因此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对学校的实习教育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争取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要请家长密切注意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共同关心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

(四)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实习是学生进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学生要把这个阶段当作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一方面,学生要有意识地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的能力,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敢于面对挫折,勇于迎接挑战;另一方面,学生要学会沟通和宣泄,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通过倾诉、交流、运动等方法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尝试着从多方面认识问题,掌握平和心态的技巧,不钻牛角尖,放下思想包袱,尽量减轻负面的心理的影响,变消极心理为积极心理。

特殊家庭学生心理问题探究 篇12

这类孩子数量庞大,已经成为我国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青少年犯罪中,来自单亲家庭的在40% 以上。残缺家庭的孩子抽烟、旷课、打架、沉迷网络、中途退学人数也高出正常家庭孩子的两倍以上,学业成绩明显低于完整家庭的孩子。孤儿往往少人关心少人问,出现问题的比例更高。

一、特殊家庭学生心理问 题的表现

( 1)懦弱。比如七年级李某,表现为胆小怕事,软弱保守,进取心差, 意志薄弱,遇事总想退缩,受人欺辱默默承受,不敢奋起抗争。

( 2)自卑。他们往往对自己能力评价过低,办事缺乏信心,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无能为力,悲观失望,不敢尝试,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

( 3)孤僻。他们不愿与人过多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心理,猜疑心较重; 生活中喜欢独来独往,心事重重,害怕自己残缺的家庭成为别人谈笑的材料,不愿敞开心扉,常常为孤独、寂寞所困扰。

( 4)偏激。他们遇事往往从个人出发,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论人论事,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看问题绝对化,要么就是全好,要么就是全坏。行动上莽撞行事, 不计后果。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明知不对还会坚持,不肯轻易顺从。

( 5)狭隘。他们受到一点委屈或碰到一点很小的得失就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总喜欢把问题归咎与自己残缺的家庭。人际交往上比较狭窄,喜欢拉帮结派,容易受到鼓动和引诱,不计后果。

( 6)暴躁。他们无依无靠,许多问题得靠自己解决,而往往自己力不能及,挫败感很强,长期感到压抑,导致他们容易冒火,易被激怒,把自己练成了一个浑身带针的刺猬,听到不顺耳的话就火冒三丈,马上唇枪舌剑,甚至拳脚相向。

( 7)依赖。他们要么从小就在单亲家庭中得到过度保护,从不独立活动; 要么寄人篱下,处处看人脸色,没有大胆尝试的机会。总认为个人能力有限,时常企求他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希望别人为自己做出决定。

二、特殊家庭学生心理问 题产生的原因

1. 自身原因

这些孩子从小就家庭残缺不全,甚至有人一出生就被遗弃,从未见过父母,他们在自己重要的人生历程中,缺少指引,缺失父爱或母爱,甚至一无所有。他们因为心灵的创伤,比较悲观、抑郁,常常抱怨命运多舛、生活不公。久而久之,自怨自艾或萎靡不振,消极自贱; 或浑身带刺,针尖对麦芒。

2. 家庭原因

单亲家庭中,抚养孩子的重任由一人独自承担,往往生活压力大,经济负担重,常常为养家糊口而日夜操劳,生活异常艰辛。在外边受了气无处发泄, 只有回家来撒在孩子身上,或者把对负心爱人的怨恨转嫁给孩子,往往会迁怒于子女,无故打骂,冷漠,暴戾。也有的把孩子当做唯一的安慰,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孩子,一味袒护,过分宠爱。

孤儿无依无靠,身后缺少强有力的支撑,健全家庭中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他们可望而不可即,孤苦伶仃,寄人篱下,风雨飘摇,心理创伤更深,问题更多更严重。

3. 学校原因

目前,学校为了生存,特别关注社会影响力,首先会把资源投放到办学硬件的更新、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学校即使偶尔关注到他们,开几次座谈会,发一点生活费,也犹如昙花一现,他们享受到的温暖,很快仍会被孤苦替代。学校对这些弱势群体,缺乏长久、一贯的人文关怀。

4. 社会原因

人们往往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残缺不全的家庭,对孩子父母过错品头论足,对孩子或漠视,或嘲讽,或叹息,而很少伸出援助的双手。不良的舆论环境,像无形的钢刀,让这些孩子的心在滴血; 像凛冽的寒风,让这些孩子遍体鳞伤。我们国家的福利政策还不健全,政府对这群人的扶助还不够,他们凄惨的生活还没有引起更多人的深切同情。

上一篇:生产用水总量下一篇:实现学校民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