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学论文(精选8篇)
网络心理学论文 篇1
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学分析
摘要:大学是我们大学生最宝贵的学习阶段,是我们大学生获得技能,提高能力的最重要阶段,是我们大学生培养意志、陶冶情操的关键阶段。如果我们大学生不好好利用大学这段时间去好好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那我们将一事无成。可是,在我们学校里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业,损害身心发展。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理论的兴趣、认识、意志三个方面来分析和解决。
关键词:网络游戏,心理学,兴趣,认识,意志
一,从兴趣的角度来分析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态度。根据兴趣的社会价值或社会意义,可把兴趣分为高尚的兴趣和低级的兴趣。对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兴趣,无疑是低级的兴趣,因为那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他们对学习缺乏了兴趣,他们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网络游戏的好奇心和网络游戏带给他们的满足感,而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他们这种兴趣是脱离了现实社会的,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更是有害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也违背了兴趣的有效性品质。兴趣的有效性是指兴趣对活动能动够产生的效果的大小,而有效能的兴趣才能促使人参与某项活动,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增长才干。网络游戏并不会提高大学生的总体能力和综合素质。
对于大学生,我们应该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探究学习的意义,促使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相互转化;即学即用,以知识的力量强化学习兴趣;积少成多,积累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最后把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创造价值。
二,从认识的角度来分析
我们首先理解感觉、知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 1 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做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放映。那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游戏的认识只停留在感觉层次的认识,只一味的感受游戏对自己带来的兴奋与满足感,是缺乏了一种对游戏更高层次的知觉认识。因此,沉迷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只会把网络游戏当作人生的目标,然后坚持着对它的热情去实现它,他们并不知道游戏只是给人业余的一种娱乐,而不应该是人生的目标。而认识与情绪和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认识,情绪情感就无从产生,对于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正因为他们对网络游戏的认识不够深刻,从而对网络游戏产生迷恋的感情,降低了人们的对其他有益的行动的积极性,妨碍人们去观察地认识事物,使人生活动效率低。同样他们也缺乏了更高的情感,缺乏学习的热情、责任感。是违背了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
对于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远大的志向;组织各种活动,丰富人生阅历;进行情绪知识学习,掌握控制和调节技术。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而不被对事物的表面认识产生不正确的情感。
三,从意志的角度来分析
意志是人为了到达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放映的集中表现。对于那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意志是坚定不移的,相反,他们对学习的意志则是薄弱不堪一击的。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同学在老师或同学的指导和帮助下,他们从游戏梦里醒来,他们也尝试去学习,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又重滔覆辙,又沉迷于网络游戏,始终抵挡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这就表现在他们对学习的意志不够坚强,他们放弃了学习而选择了游戏。其实意志与认识和情感过程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意志的产生以认识为前提,在实现意志行动时所采取的方 2 法是否有效也必须依赖于人对行动手段的有关知识的认识,认识愈深,行动方法的选择和运动愈顺利有效,反过来,意志也给认识过程以巨大影响,它使得人能够主动地能动的认识世界,并在变革事物的实践活动中推动人去更深入的去认识世界。那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首先对网络游戏的认识够深,对网络游戏的诱惑力的控制力不强,也就是意志力相对薄弱。意志与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意志坚强者,可以控制和克服各种消极情绪的干扰,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意志薄弱者则往往被这些消极的情绪所压倒,使行动半途而废。就像那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对游戏的热情高涨,而对学习的热情低迷,此消彼长,使得对网络游戏的高涨热情成为了对学习意志的强大阻力。
对于大学生,我们应该以积极地态度对待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积极社会实践;学会控制情绪;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以强大的意志力作为行动的动力去实现目标。最后占领人生高点,实现人生价值。
我们从心理学分析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前因后果,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大学时间去学习,努力积极地去获得专业的技能,提高综合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陶冶高尚的情操,人生的意义将会得到最大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心理学》,莫雷,2009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大学心理健康教程》,黄雪薇,2007年,广东科技出版社。
网络心理学论文 篇2
一、教育网络化不等于教育现代化
教育要走向现代化,首先要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化。这场变革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使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的“隐形教育”融为一体,实现教育中介——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但是,教育毕竟是一项旷日持久的“人文运动”,目的是要实现人对自身的超越,教育是人类最高尚的交往方式,它一方面有公平的价值诉求,一方面还能够使交往双方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因此,教育现代化最终是要塑造出愈发符合现代理性的人,而网络应用如果对这种模式起到提高效率、拓展空间、激发创造力的作用,那么它就是教育现代化的保证;如果它是以一种“技术至上”的态度挤占教育领域中可贵的人文理念和对人的心理的忽视或者不良迎合,那它就是阻碍教育现代化、模糊教育现代化理念的力量,需要反思之后的规范。整个网络教育界存在的这种“工具理性”倾向,实际上是由对网络技术工具性的过分肯定所引发的“技术进步即全面进步”的心理偏激。
二、网络激发人的主体创造性,也诱发人潜在的破坏心理
由于人的心理复杂性引起了人的网络行为的两面性、主体创造性与破坏性。从一个抽象意义上来讲,人的本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因此网络技术的巨大张力,一方面激发了人的主体创造性,即网络空间的虚拟特征,淡化了人的实体存在,使人挣脱了外在社会关系的束缚,从而能够将内心的真实“百无禁忌”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诱发了人潜在的破坏心理,由于网络表达的无序化、低受控性,人的内心深处都存有一定成分的“无政府主义”“愤世嫉俗”等消极心理,这种心理外化为网络言论的肆无忌惮和虚假,成为扰乱正常网络秩序甚至是现实社会秩序的工具,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网络教育,本质还是教育,网络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工具,当然也能够对教育理念进行局部的影响,但是,一定要严守教育的本质和最高价值。如上文所说,教育是人类最高尚的交往方式,因而实现理解是现代教育的客观需要。“理解”是教学的本质特性,教学中的矛盾和活动均是以理解为中心构建的,并借助外显的行为表现的。教师必须从“为什么教”“应该教什么”“如何教”三方面的理解设计自己的教学,并要把对教学的理解转化为教学方式的改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网络道德失范和网络表达失控,实际上是人际关系在现实社会中的不调和在网络空间中的体现。教育领域也并非一块净土,同样是各种社会问题的集散地,而且由于教育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功能,因此,网络往往成为学生宣泄不满情绪、为社会提供偏激设想的平台。
三、多重身份导致创造力失衡
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因此吸引着很多人,即便在教育领域,学生也都以熟练运用网络技术而接受教育为时尚。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最大区别在于,现实空间是按照一定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外在规律运行的,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因此,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矛盾激化的背景下,现代人普遍有焦虑感,问题又得不到解决。而虚拟空间的规则完全都是人制定的,人可以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网络空间的规则,以获得我行我素、一切任我行的快感。由于网络空间的异军突起并有了与现实社会相抗衡的处事规则和价值系统,大多数现代人都有多重身份,在现实社会与网络游戏、论坛、QQ聊天、博客之间游移。而且由于现实社会的残酷性和网络空间的自由性,大部分青年学生往往在现实社会中不思进取、萎靡不振,甚至逃避现实,一到了网络世界则跃跃欲试,神气活现,创造力非凡。但是,教育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要面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他们可以利用虚拟空间的信息和交往方式来拓宽视野、增进交流,最终将这些化为实实在在的智慧和创意,提供给现实社会,促进生产力发展。而网络教育在网络应用的不良趋势下,培养出了大量的“网络依赖型高材生”,他们无法适应现实社会的需求,所以网络环境有待整顿,网络教育有待改革。
摘要:本文以心理学作为反思的主战场,通过对网络教育语境下的多个主体的心理特征等心理学范畴的分析,结合网络对人心理影响的一般规律,实现这种反思的心理学维度以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教育,心理,心理学
参考文献
[1]乔卫春,陈春霞.浅谈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J].教育交流,2009(6).
[2]苏卫和.多媒体网络与教育现代化[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3).
[3]陈明选.网络环境中着重理解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4]覃征,史哲文,王若莹,李甜甜.网络应用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7年.
[5]巢乃鹏.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M].新华出版社, 2002年.
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学分析 篇3
【关键词】网络群体事件;社会心理;群体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占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由于我国对网络舆论的法律监管不到位,网络谣言、跟风等不良行为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网络以其匿名性、传播扩散迅速等特点,为群体性事件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从而使群体性事件变得更加复杂。
一、网络性群体事件的心理学因素分析
(一)普遍性因素
1.群体形成的基本心理因素
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随着即时通讯工具、微博等新兴事物的出现,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交流传播最广泛最迅速的方式。网络以其信息传播的迅速性以及庞大的覆盖面,可以短时间内将全国各地的大量网民联系在一起,一旦出现偶然事件,就有了共同的目标,网络群体便形成了。此外,网络的匿名性进一步推动了群体中原有的责任扩散效应。在网络群体中,网民会认为自己的行为责任归于群体,个人不会因不当行为承担群体应该承担的后果,以至于导致网民行为的偏激化,使得个体在群体盲目的正义感的支配下,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怨气,在从众的旗号下行为不断趋向极端,陷入群体无意识状态,最终造成网络群体性事件。
2.群体情绪的传染
群体中,个体都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群体中相互关联的个体因此,每种情感和行动都具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着为集体利益贡献一切。群体的传染性,能在短时间内使群体情感迅速达成一致,思想意识的倾向会立刻成为既定事实。正是由于传染,使群体之中的个体不可避免的产生从众心理。网络使原本分散在各地的网民在某种程度上聚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大型开放群体,群体产生的情绪在内部反复震荡传播,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染。
3.群体意见领袖的作用
领袖是群体存在必不可少的一种需求。群体对领袖的需求是群体存在必不可少的一种需求,是一种本能的期待和愿望。
对于网络群体来说,这样的领袖就是意见领袖。意见领袖虽然只占社会成员的小部分,但他们却占有了大部分的社会资源。意见领袖作为社会的强势群体,有其独特的信息渠道、专业知识、沟通方式,在公共事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舆论的强势群体,他们的言论可接受性更强,甚至可以影响主流思想。实际上,群体对于领袖的要求也非常简单:或是充满活力,能够领导别人、指引群体行为方向的人;或是能够持续保持意志力,影响群体行为的人。在很多时候,群体中极端的人很容易成为意见领袖。因为,极端人物本身的强大意志力,情绪的传染扩大,都会使他们的发声越来越响亮,而理智的声音则在声讨声中湮没。
习惯上,群体只接受夸张的形象化的内容,而不会接受理智的说教。
(二)特殊性因素
网络性群体事件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网络性群体的构成与一般群体性事件中的主体构成不同,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
1.网民社会地位相对弱势
网民的学历、收入以及职业等存在比较明显的弱势特征。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网民群体中的大部分成员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由于我国的民意表达机制存在渠道少、不通畅等问题,使得社会弱势群体表达诉求的成本高、收效难,自然而然地就会选择门槛较低的网络表达。实际上,传统媒体更多的处于官方的影响之下。相比而言,网民通过互联网表达更像是一种与社会优势阶层争夺话语权的过程。他们通过参与推动网络群体性事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宣泄和表达。然而,这种心理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批以制造“眼球效应”为己任的炒作者,以此获得关注和影响力。
2.网民年龄结构的年轻化
青年和青少年是我国网民的主力军。因此,青年和青少年的特有心理特点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起着重要作用。青年和青少年为主体的网民群体,由于其生理、心理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学校生活环境的相对封闭性,使其对网络的依赖较其它年龄段网民更为密切,从而使其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产生极强的好奇感,进而持续关注,引起冲动并通过各种哄转疯传等方式彰显自身存在。当前,青年和青少年面临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青年和青少年选择在网络传播中宣泄情绪,寻求关注。青少年的情绪、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尚未成熟,恰恰又缺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及家长的全程管理。因此,青年和青少年网民更容易使其言行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表现出情绪化、极端化趋势。
二、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
网络群体性事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正确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需要各方力量配合默契。基于心理学视角,应当注重从影响群体心理的角度出发,探索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
(一)畅通诉求通道,疏导民意表达
只有民意表达机制通畅,降低民意表达成本,民众才会选择合理合法方式表达,而不是参与网络性群体事件。网络民意表达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舆论来源,有着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我国常见的网络管理仍然是简单的屏蔽敏感词。这种单纯的禁止,不但难以化解问题,反而更容易激发人们探究的兴趣。政府真正需要做的不是堵而是疏。实际上,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时代,想要堵住网络民意的表达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表达这一重要的渠道,建立合法的官方网络民意表达渠道,通过建立适当的意见筛选机制,形成一套完备的“意见—处理—回复”的民意表达流程,鼓励更多的网民通过合法的官方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减少采用不合理方式表达的可能性。
(二)培养意见领袖,调节舆论方向
意见领袖的力量相当强大,政府应当有意识地培养网络舆论领袖。当舆论趋向极端化时,意见领袖能够作为一股矫正的力量,调节舆论方向。当前,有一些政府雇佣的网络评论员,他们负责在网络上发表有利于政府的评论。因为他们的很多评论单调乏味,歌功颂德,完全不被网民们接受。由于他们是按条数计费,即五毛钱一条,因而被网友讥讽为“五毛党”。我们需要培养的是能够为大众接受的融入网民中的意见领袖。这样的意见领袖,不能采用“五毛党”那种单调的歌功颂德,而要采用形象化的吸引群体目光的语言,这样才能真正融入群体。最重要的一点,他的官方身份不能太过鲜明,否则将很难取得更多网民的信任。
(三)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处置端倪
应当建立专业的网络观察员制度,及时发现舆情变化走向,分析对策,快速应对。担任网络观察员的人员,应当是具有专业水平的管理人员。网络实际上是一种模拟的现实世界,许多元素都是源自于现实,而最终都将从虚拟回到现实,即现实——虚拟——现实。因此,网络观察员的作用更多的是协助政府更快更高效地进行决策,应对突发事件。当一个政府能够及时准确的处理好突发的群体性事件,其公信力也会增加。要解决我国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处理诸多社会矛盾,政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普及网络知识,扫除领导“网盲”
作为政府的领导阶层,其年龄往往在三四十岁以上,而这一部分人群的网络普及率并不高。因此,相当一部分的领导干部并没有对网络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状况,显然与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格格不入。只有当一个政府的领导做到知网、用网、管网,真正重视网络的力量,才能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因此,作为领导者首要的是加强对网络的理解和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当前的种种网络形势,更好的参与决策,更有效地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
总之,尽管网络是虚拟的,但网络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却是现实的。各级政府都要重视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以便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网络心理学论文 篇4
5 结论
研究犯罪心理是我们完善法治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犯罪心理的研究有助于犯罪的预防、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有序发展。文章从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出发,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犯罪心理学跨入网络时代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网络技术对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影响,最后预测网络技术必定在犯罪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罗大华.法制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45.
[2]王桂华,吴绍琪. 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犯罪心理学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影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06).
网络心理学论文 篇5
关键词:网络同一性实验; 自我同一性; 青少年; 综述;
网络同一性实验 (identity experiment on the the internet) 在心理学的人格和社会性领取是一个很新的术语, 对其的研究应追溯到自我同一性的理论。美国精神分析学家Erikson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将毕生发展分为8个阶段, 该理论以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最为引人注目。根据Erikson, 自我同一性的基本意思是发现自己的正确身份或知道自己是谁[1]。自我同一性的理论认为, 青春期的中心任务是解决角色混乱的危机, 形成同一性。Erikson之后众多的研究者研究发现, 自我同一性的获得需要经历探索、承诺的多个重复[2-3], 而且可能要用生命全程来加以描述[4-5]。换句话说, 青春期是青少年探索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 但同一性的确立和打破后重新获得的反复探索可能会持续一生, 而这正是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
正如Erikson所述, 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 因此在网络时代, 青少年必然会利用网络这个得天独厚的平台探索自我同一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Turkle[6]就提出青少年会在网络上假装成不同的身份, 以后Gross[7]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在上网的青少年中并非少见, 而是十分普遍, 超过一半以上。Valkenburg和Peter[8]首次将网络同一性实验界定为是青少年在上网时假装成另外一个人的行为;且他们提出, 网络由于其在交流上比现实中提供更少的视听觉线索以及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相对隔离, 这会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同一性实验产生刺激作用。根据柴晓运等[9]的看法, 目前国外对网络同一性实验的研究正在升温, 已经初步研究了其定义、影响因素、途径、动机及作用机制等方面, 而我国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中国知网上搜索, 只能发现3篇相关的文献, 一是张玥[10]等人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 编制了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量表;二是张梅[11]等人对大学生网络同一性实验实验和自我同一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三是柴晓运等[9]从网络环境的视角对国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一定的综述。
网络伦理学初探论文 篇6
摘要:网络行为的特殊性导致网络伦理学研究的兴起,网络伦理学初探论文。网络伦理学已经具备了成为一门学科的特点,拥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具有不同于传统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范畴和基本问题。研究网络伦理学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网络行为;网络伦理学
一、为什么要提出网络伦理学
网络伦理学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现实根源,它是由网络行为引发的道德关注。
网络行为是网络社会所特有的交往行为。同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相比较,网络行为具有特殊的涵义,其特殊性表现在:其一,所处的环境特殊。即处在一种虚拟的现实(又称虚拟实在virtualreality)中。这种虚拟的现实是由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等构成的网络空间实现的。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存在着虚拟的一切:不仅有虚拟人(virtualhuman)、虚拟社会(virtualsociety)、虚拟共同体(virtualcommunity),而且有虚拟全球文化(virtualglobalculture),社会文化论文《网络伦理学初探论文》。虚拟的环境产生了虚拟的情感,进而有虚拟的伦理道德。当然,这种虚拟的东西并非虚无,只是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罢了;虚拟的规范也不是凭空设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约束。这种“二元性”的特殊环境和行为决定了由此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必然具有同传统伦理学不同的特征。
其二,交往的方式特殊。即交往具有“虚拟性”和“数字化”的特点。网络社会中的交往以符号为媒介,使得人与人之间在现实中的直接接触减少,而是简化为人机交流、人网交流。此时人的存在以虚拟的“网络人”的面目出现。这种“匿名性”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无限扩大,交往风险却大大降低,交往更具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进而交往中的伦理道德冲突也更加明显。同以前相比,网络交往方式所受到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更少一些。传统伦理学在这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它无法直接判定网络交往方式是否合乎(传统的)道德规范,例如它无法判定网络攻击的正当性。这表性传统伦理学并不十分符合现代网络社会的交往实际。因而,建立一门适合现代网络化生存的伦理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其三,交往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亟待解决。网络的匿名性同时也导致了随意性。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版权、隐私权等权利的侵犯。未获授权之前甚至根本不考虑授权就发布、登载信息资源,随意下载别人的作品等,无疑违背了法律和道义的精神。在互联网缺乏监督力量和手段的情况下,人们只有依靠法律的、伦理的宣传,只有依靠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则来制约这种现象的发生。尽管如此,这些手段收效甚微。我们可以看到,在技术手段走到法律、道德意识之前时,往往是要么更改规范,要么就得限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很显然,进行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比限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具有积极意义,因而,在现阶段提出网络伦理学就不是空穴来风的。
不可否认,在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的虚拟交往行为必将对古老的伦理学产生新的影响。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巨大的道德反差,引发许多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理解网络。
二、网络伦理的特征
(一)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一个企业的信息分布在各个部门,各个部门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企业的内部信息网。在网络审计方式下,审计人员可以凭借计算机对会计信息进行实时控制,随时查阅企业的各种会计信息。另外,通过网络审计人员还可以随时获得企业外部区域性、政策性的信息,避免了由于信息闭塞而造成的判断错误,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
(二)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准确性。网络审计模式在信息采集和整理方面不会产生因人为失误而造成的损失,在被授权的情况下,企业的信息与注册会计师共享,所以不存在人工采集方式下的抄错、误看、漏掉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提高了注册会计师工作的效率。
(三)信息获取的主动性。在传统审计模式下对某些重大的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只有采用电话、信函、传真等手段获取相关资料,从而使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而在网络审计模式下只要还在授权期内,由于企业所发生的事件都被如实地记录在案,因此,凡是对报表有重大影响的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都可通过网络及时、主动地得到。
(四)信息提供的客观性和唯一性。由于注册会计师被授权允许进入企业的网络,因此在执业的过程中允许访问的信息资源就有了唯一性,同时由于这个信息会作为永久资料得以保存而具有客观性。这有利于在发生法律诉讼时正确界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三、实现网络伦理的条件
(一)企业财务网络体系的建立及地区相关部门的网络化,是实现网络审计模式的最基本条件。
(二)不断完善的网络技术,使网络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让社会对网络技术有充分的认识和信任,有利于网络审计规范化。
(三)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如制订电子商务的可操作性方案、网上交易的监督机制等,使注册会计师实现网络审计得以保障。
(四)注册会计师观念的更新和技能的提高。注册会计师不仅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和利用网络优势,更要精通网络技术,不断提高网络审计技能,确保网络审计高效率、高质量。
四、进行网络伦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化,有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信息资源,任何企业都可以随时通过网上发布信息、获取信息,因而会计信息被竞争对手非法截取或恶意修改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加之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的侵入,使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因此,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是网络审计必须防范的首要问题。
(二)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由于会计信息主要以磁盘、磁带等磁性介质作为信息载体,缺乏交易处理应有的痕迹,会计信息很容易被删改或毁坏,加上许多财务软件、审计软件本身尚不完善,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也是网络审计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
网络心理学论文 篇7
一、网络广告的定义
网络广告, 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做的广告, 通过网络传递到互联网用户的一种高科技广告运作方式。目前, 中国网络广告业的发展十分迅猛:庞大的网民数量、宽带全体升级提速和光纤普及以及宽带费用下调, 这些因素都将推进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二、网络广告的特点
1.网络广告的交互性
网络的双向渠道性质, 决定了传受双方的互动是网络广告的突出特点之一。任何形式的网络广告总是处于网民的潜意识控制之中——广告主选择投放广告的位置, 受众则按照自身需要和兴趣自由点击广告信息, 受众还可以向广告主随时反馈产品的使用信息。
2.网络广告的全球性和经济性
互联网连着全世界, 形成真正的全球化传播空间, 它的传播速度比以往任何一种通讯媒体都要快, 而且通过互联网发布的信息是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 而传统媒体则大多受限于地域、时间, 且制作周期较长、成本较高, 无法实时更新信息。
3.网络广告的可测评性
企业的美誉度源于广告与实际效果的一致性, 所以测评广告效果是十分必要的。传统广告的效果评定一般是通过调查视听率、发行量、销售业绩等形式进行分析和评价的, 这些效果评定的方式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而互联网利用一定的软件, 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广告被点击的次数及提供广告所需的市场细分情况, 可以给广告主一个量化的分析。
4.网络广告的多媒体性
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压力, 使受众的时间越来越少地投放在传统单一的广告表现形式上, 他们需要的是直接、立体、全方位的信息, 而网络广告的信息形态包括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几乎所有的符号形式, 并将其在同一渠道中融合, 这些将是传统媒体无法超越且与之竞争的。
三、微信的概况
2013年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Global Web Index的最新报告显示, 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 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 腾讯微博更是可怜, 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 而与此同时2013年1月15日, 微信注册用户超过3亿。微信, 腾讯旗下的一款语音产品, 是当前十分火爆的手机通信软件, 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 可以群聊。2011年1月21日, 腾讯推出即时通讯应用微信, 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 可以群聊。2012年3月29日, 时隔一年多, 马化腾通过腾讯微博宣布微信用户突破一亿大关, 也就是新浪微博注册用户的三分之一。在腾讯QQ邮箱、各种户外广告和旗下产品不断宣传和推广下, 微信的用户也在逐月增加。根据2011.11微信团队宣布的官方数据, 在5000万的用户中有活跃用户2000万, 而25-30岁用户估计超50%, 主要分布在一线大城市, 最多的用户职业是白领 (超过24%) , i OS/Android/Symbian平台上用户分别占25%、25%、50%, 而大部分微信用户都是从腾讯旗下各种产品过渡而来的。
四、微信网络广告心理学分析
一般来说, 广告包含广告主、广告受众、广告媒体、广告信息和广告效果这五大元素, 作为后起之秀, 微信的迅猛发展大有超过微博之势, 对其成功的研究是本文的目的。下面我们将从广告受众、广告主 (由于广告主是利用广告媒体来营销的, 在此归为一体) 对腾讯微信广告的心理学依据进行分析。
(一) 广告主与广告媒体
广告投放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 广告主必然要求这一活动带来最大的收益。在现代营销特性中, 广告的作用不再单纯是提高产品销量, 更重要的是强化企业形象和品牌意识。微信最大的特点便是一对一的互动交流方式, 在精准推送信息的同时更能形成一种朋友关系, 所以伴随着微信的炙手可热, 微信营销是网络时代的创新。作为自媒体平台, 微信的传播广度及互动深度都是微博难以望其项背的, 显然微信的天然特性更适合品牌传播。有人曾说:把微博试想成一个人下面有几万听众的演讲场合, 而把微信想成两个好友在冬日下午茶楼泡上一壶普洱茶席地而坐, 哪个更有深度、哪个更有广度, 就可想而知了。利益优先的商家不会放过如此好的平台为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进行宣传推广。下面便是广告主的几大投放方式:
1.附近的人
微信广告的市场定位大多是使用智能手机的时尚白领阶层和大学生, 他们有潜在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在微信中, “找朋友”这一栏里面有个“查看附近的人”的插件, 用户点击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查找到周围的微信用户, 广告主可以在人流密集的商业区, 利用签名栏吸引顾客, 至于如何在各种签名中脱颖而出、引起受众注意, 就取决于外界事物的刺激强度, 若利用得当可能使这个简单的签名栏变成移动的黄金广告位。
2.漂流瓶
漂流瓶的前身存在于QQ邮箱, 许多用户喜欢这种和陌生人的简单互动方式, 移植到微信上后, 漂流瓶基本保留了简单易操作的特点——“扔一个”, 用户可以选择发布任意语音或者文字, 然后投入大海中;“捡一个”, 用户可以在大海中随机捡到其他用户投放的漂流瓶。网络广告给用户很大的自主性, 这是现代广告的趋势, 随着硬销时代的淡去, 广告主与受众的情感交流愈发重要, 这也是品牌营销的关键。广告主可以利用漂流瓶进行有奖竞猜或是爱心贴士, 或者宣传自己的公益形象, 从而诱导消费者形成有利产品的情感态度, 驱使其实施购买行为。
3.扫一扫
二维码发展至今其商业用途越来越多——将二维码图案置于取景框内, 只要一扫, 就可随时随地获得会员折扣和商家优惠的信息。如果说商家利用漂流瓶是为了树立品牌, 那扫一扫就是促使受众产生消费冲动的催化剂, 因为打折这个词是现代很多消费者的购买原因, 即使是非必需品。
4.开放平台
微信开放平台是应用开发者通过微信开放接口接入第三方的应用, 还可以将应用的LOGO放入微信附件栏中, 让微信用户方便地在会话中调用第三方应用进行内容选择与分享。用户通过微信, 把好的商品一个接一个地传播开去, 也就是所谓的口碑营销, 受众在对广告产生的接受效应中, 从众效应和意见领袖表现得最为突出, 而口碑的累加往往导致羽毛效应, 即使两种商品的品质并无太大差异, 同时这种增值通常又是潜移默化的。
(二) 广告受众
如今的时代是眼球经济时代, 依靠过度刺激而引发的广告点击, 难以真正实现网络广告深度的心理诉求效益和品牌塑造。科学有效的广告是以受众传播心理规律为基础的, 消费者之所以点击广告, 其心理因素是主要动因。在微信网络广告传播过程中, 针对网民的广告认知心理特点, 在此做些讨论:
1.信息的获取
人们使用微信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和获取信息, 其广告信息获取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原因主要是: (1) 发达的网络传播技术使信息的多种传播和多样信息同时在线传播具有可行性; (2) 手机上网是需要付费流量的, 金钱的流出使得网民的娱乐补偿心理愈发强烈; (3) 微信的网络广告中, 消费口碑和折扣也可能成为立即购买行动的诱因。
2.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选择个性化传播是21世纪消费者的特征, 他们要求拥有高度弹性的选择权。由于拥有了信息传播的自由权, 微信友们能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品位需要去关注及选择广告, 与广告主实时互动, 并且可以采取实质性具体的广告拒绝行动。
3.人人平等
当今社会, 受众已经不仅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费者, 更是构成社会基本成员的公民, 人人平等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需求, 微信让受众成为传播的中心。在网络广告传播中, 自由参与意味着网民拥有充分的广告信息自由选择权, 他们可以任意地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广告, 并就产品效果发言。在传播中, 网民具有独立的人格自由意识, 广告的互动则是以自愿、平等、自由为前提的。
五、小结
与传统的四大传播媒体 (报纸、杂志、电视、广播) 广告及近来备受垂青的户外广告相比, 网络广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微信广告的发展便是抓住了与用户实时互动这一优势, 无论是中小企业扩展壮大, 还是大公司开拓海外市场, 微信都是实施现代营销媒体战略的重要平台。在市场化的今天, 传媒组织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 为了经营目标会强行推送很多广告信息, 不顾受众的感受, 这是基于强关系网络的优势, 同时也是它的威胁所在——会引发消费者对产品的反感。因此, 认真研究广告主和广告受众的心理特性, 同时针对广告效果分析, 在此基础上善用微信平台做广告, 让广告主和广告受众进行真诚的互动和情感的交流, 才是微信营销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舒咏平, 《广告心理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2]陈培爱, 《广告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3]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3]陶镁君, 《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网络广告研究》, 湖北工业大学
[4]曹进, 吕佐娜《大众文化视角下的“新新”媒介探析——以腾讯微信为研究对象》, 西北师范大学
[5]张信和, 《网络广告心理特性与网络广告创作》, 暨南大学
网络心理学论文 篇8
关键词:心理学视角 社交网络 用户个体 策略研究
随着网络在社会中的普及,网络与人们现实生活的结合愈发紧密,人们可以轻易在网络中获取信息,教育也可以从网络方式中得到全面拓展。基于这种发展现状下,人们的思想极易被社交网络影响,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社交网络的影响力之大是不可小觑的。为了使社交网络得到更好地应用,相关部门应从心理学视角下,对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加以约束。
一、社交网络对用户行为的影响分析
2014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社交网络用户中,18至35岁群体占据了64.4%的比重,高中到本科这个阶段的社交网络用户群体则占据了84%的比重,这个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的社交网络用户中,年轻群体的数量超过了一半,在这里面,更多的是在校学生,这里包括了初中、高中和大学。年轻人对网络的喜爱与广泛运用,注定了学校的教育与网络无法分割,学校教育已经迈入了网络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时代。
网络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方式都发生了较大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固定单一,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轻易的了解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不仅在量上能够达到人们的需求,在质上同样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满足,信息来源的丰富与多样化,促使人们认知方式的改变,举个例子:近年来,我国的微博平台发展十分迅速,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主流微博平台用户已经上亿。微博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和便捷的传播方式,微博舆论经常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曝光社会不良行为、关怀弱势群体、监督政府部门的工作、关注生态环境等,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另外,微博舆论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可以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解决困难。有关部门在进行救援计划时,会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计划实施起来也会更加效率。基于这种社交网络下,人们很容易被其舆论影响,从而产生个体行为的变化。
二、社交网络管控难点分析
(一)网络形势下个体行为规范的控制难点
通过正确的舆论宣扬与行为指导,学生可以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网络时代的来临,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由于不良影片与言论在网络上大量充斥,且没有完全有效的肃清措施,年轻人很容易就能够接触到许多的负面信息。年轻人冲动、热血,富有模仿意识,缺乏一定的辨识能力,其思想观念很容易被牵引、被误导,枯燥的校园生活让他们对外界社会充满向往,通过网络信息的传播与煽动,人们很容易便产生暴力等相关行为,进而给社会带来损失,给自身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在网络时代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对网络健康环境的营造,有效规范年轻人的行为习惯,最终让年轻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走上正轨。当然,目前这方面的技术还并不成熟,故而我们需要做出更多努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网络要如何发挥其有效的行为控制作用?关于这一方面,我们任重而道远。
(二)网络时代下舆论导向的控制难点
网络环境难以全面监控,往往网络上一件小事,很容易在网民的围观下,造成剧烈的宣传风暴,这种宣传的价值观难以把握,网民的意识也相对薄弱,在没有权责的情况下,很容易给社会,或者给个人带来极大压力,进而造成个人生活秩序的紊乱或者是社会的动荡。这种是无意识宣传,而若是反动分子通过网络,进行不利的舆论宣传,再经过有心人的大量传播,也极有可能给社会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对社会的稳定也会构成威胁。
(三)网络道德监督的难点
网络信息的出现,使网络教育强势介入到了这一教育过程,并且发挥出了极强的作用,然而网络环境具备虚拟与隐蔽性能,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意发挥的社交环境,在这里,舆论与信息得不到监督,虚假、暴力、淫秽等信息无处不在,这些信息的出现,在满足了青少年好奇心的同时,也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了扭曲引导,这些得不到监督的网络教育,使网络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三、基于心理学下如何对社交网络个体行为加以控制
(一)构建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在国际中发展历程较长,最为传统的监测手段一般采取手工操作,以人工方式为基础,通过员工监测指定页面的方式,检索出页面中重点监测词汇,从而寻找出最新的舆情动向。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该种监测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大量信息的需求,基于此,TDT研究项目产生,其核心内容包括话题追踪、监测、报告及关联监测等。
构建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框架,需要广大技术人员与政府机构共同努力,结合我国网民实际需求,不断健全系统监测模块,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从监测过程及程序的角度分析,其框架本质为获取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依据不同用户要求分析,整个系统模块的构造如图1所示: (二) 利用主流媒体第一时间造势
因为社交网络舆论具有易传播、关注点比较多的特点,所以利用主流媒体对其进行引导,为其造势,吸引人们注意,且主流媒体的公信度可以把微博舆论的可靠性瞬间提高,使群众信服。具体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主动关注微博舆论,预测微博舆论走向。当微博舆论有走向混乱的趋势时,主流媒体要利用其强大的资料搜集能力及时拿出证明,为微博舆论澄清真相,不给那些虚假信息传播以可乘之机;二是建立起合理的微博舆论应对机制,主流媒体建立自己的专属微博平台,当微博舆论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主流媒体可以鼓励专业、理智的微博舆论的发表,提高微博舆论的整体质量。主流媒体专属微博的开通,对于群众问政有着监督作用,有效改善群众网络问政情况,比普通媒体更有实际意义。
(三)引导舆论代表的言论
在越来越多的微博舆论事件里,我们认识到了舆论代表言论的重要性,这些舆论代表在微博舆论的内容和结构中都处于核心地位。所以要想正确地引导微博舆论走向,必须要先培养合适的舆论代表。正确引导舆论代表言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宣扬正确的网络道德,在微博交流中,要鼓励舆论代表们深入挖掘舆论的内涵和背景,全面了解舆论的内容,做到实话实说;鼓励他们尽量在自身专业相关的领域发表专业性的见解,做到见解独特、有深意;鼓励他们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鼓励他们接纳其他人发表的意见,而不是一家独大,做到善于倾听;二是培养主流舆论代表。在选择主流舆论代表时,要选在社会中话语权比较重、素质合格、专业水平扎实、有较强的判断和引导能力的个人或单位。他们发表微博舆论时,会产生比较大的反响,在引导舆论走向方面有强大的控制力,即促进了微博舆论健康发展,又提升了自身的形象。
(四)严厉打击社交网络舆论操控现象
要想正确引导社交网络舆论的走向,必须要先打破网络公关对言论的操控现象。如何严厉打击舆论操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便进行:一是加强对运营网站的监督和治理。对于舆论的运营网站,要加强监督,确认是虚假信息或者受到操控的舆论,要求运营网站作出解释,阻止虚假舆论的扩散。对虚假舆论运营网站,有关部门可采取删帖或者直接封号的方式进行严厉打击,如果情节比较恶劣违反相关法律的,可通过信息部门查询其IP地址对其进行抓捕拘留。另外,建立舆论实名制也是一种阻止虚假信息传播的有效手段,遇到虚假信息可及时查询到个人详细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二是社会各部门联合打击网络公关。网络公关得以生存是因为其复杂的关系利益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公关问题就要切断这些关系利益链,所以需要网络、行政、司法、企业等各个部门联合,团结一致打击网络公关。同时给网民普及网络公关的危害,让网民不给网络公关提供便利,抑制网络公关的嚣张气焰,网民一旦发现网络公关的存在,立刻上报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置。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社交网络平台也越来越发达,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网络只是一个工具,不止是正确地认识这一工具,我们还要运用科学有效的办法,使这一工具能够切实为我们的教育服务,使我们能够培育出具备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且具备高素质地人才,最终使教育能够达到服务人类,服务社会的根本宗旨。据此在这个发展趋势下,需要对社交网络的应用进行正确引导。利用主流媒体第一时间造势、确立舆论代表发表有影响的言论、严厉打击网络公关对舆论的操控等,帮助广大网民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学生创建一个有益身心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 姚琦,马华维,阎欢,陈琦.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4,(10):1647-1659.
[2]葛仲夏,顾东晓,顾佐佐.社交网络工具持续使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01):34-40.
[3]张鼐,唐亚欧.大数据背景下用户生成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03):36-42+15.
[4]杨善林,王佳佳,代宝,李旭军,姜元春,刘业政.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02):200-215.
[5]于凯,荣莉莉,郭文强,刘泉,颜克胜.基于线上线下网络的舆情传播模型研究[J].管理评论,2015,(08):200-212.
[6]熊澄宇,张铮.在线社交网络的社会属性[J].新闻大学,2012,(03):1-6.
[7]张莉.社会网络视角下的用户关系与信息服务体系研究[J].情报科学,2013,(07):41-45.
【网络心理学论文】推荐阅读:
网络消费心理学的实践能力探讨论文11-23
网络心理08-28
网络群体心理09-30
透视网络围观心理10-17
网络心理健康06-16
网络心理障碍09-15
网络心理—道德教育05-09
大学生网络心理05-12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