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心理健康网络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参加心理健康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参加“2012年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网络培训” 的学习心得体会
QQ:332475571 我有幸成为为期半个月的“2012年江苏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网络培训 ”的学员。这次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理论,有实践;有视频,有课件;有学习,有作业;有讨论,有思考。伴随着紧张有序的学习,不知不觉中培训就已接近尾声,回味半个月来的培训,感触甚深。
一、克服困难,坚持学习
其实在接受这次培训任务之前,我进行了激烈的心理斗争:作为一线的业务老师,平时工作本来就比较忙,而且还担任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实在很难抽出空来参加培训,加之思想上认为这并不是自己的专业,所以学校安排的时候,本来想拒绝。但是想到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还是接受了这份培训。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天面对如此多的教学上的琐事,还要顾到家庭及孩子,所以自己也曾想,学习吗,就随便的挂挂网上,不就有时间了吗,可是后来看到辅导老师如此热情的辅导,看到网络平台上的内容如此丰富,很有实用价值,不认真学习,不就失去了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吗?最终在辅导老师颜刚老师、同事的鼓励和家人的支持下,我开始了半个月的认真学习。
当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时,我感觉学习的很值,感觉特别荣幸,这一学习的平台的铺设比较科学,特别是qq群让全县各地老师相聚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啊!这次参加学习的学员,各种年龄段的都有,共同交流,互补互 长。
半个月来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升;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处理学生问题的技艺上的增长,收获颇丰,这次的所得是我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很难总结出来的经验,使我在今后的学生教育环节上会更加完善和完美。我给自己定下明确的目标,培训只是一种手段,一个开端,对于这次培训给我的不只是知识、经验,还有比这更宝贵的是我在思想上的巨大改变。
二、学习与收获
1、认真聆听讲座,做好笔记和反思。
江苏教师培训平台为这次培训做了比较周密的安排,这次的理论学习分为知名专家讲座、师生座谈、名教师讲解等等。讲座的内容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这些讲座或深入浅出,或幽默风趣,或案例翔实,在震撼我们的思想,大开我们眼界的同时,更是给了我们实际的指引。
虽然学习内容多,时间紧,但我每天都如同一个初入学的小学生一样,按时上网学习。可以说,每天的感觉都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天或面对不同风格的学习,或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或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每天学习的时候我都认真地记笔记,同时不时记下一些自己的想法,哪怕是片语只字。晚上还要认真地整理笔记,写反思,绝不限于是完成作业任务。
2、参加讨论学习,使我耳目一新。
专家们的报告,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但是一线老师们,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每天的心理都在发生变化,面对各种出现的心理问题,怎么办?对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有什么看法?辅导老师引导大家在讨论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许多学员的讨论,给了 我深刻的启发,有的老师的做法,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为我们解析了作为一线教师应如何面对早恋或者其他的学生问题及采取的策略,我们侃侃而谈,不乏与辅导老师的互动、交流,辅导老师平和的态度和幽默的语言让彼此的距离拉近,更让大家印象深刻;他的敬业,特别是老师的尽职与思想的新颖让大家都参与交流,让大家记忆犹新。
通过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互相切磋,我们既有关注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实践水平;又有结合当前社会学生心理发展趋向的讨论,不仅强化了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更新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实际处理能力,更让大家明确了自身的任务与责任。
三、未来展望
1、继续学习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把握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脉博。
2、学习专业心理辅导的知识,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能力。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学习却刚刚才开始。生也有涯,学而无涯。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多读书。
3、做个研究性学习的教师,开展教育性的反思,促使自己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学习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实践理论。不仅自己学习,还力争引领其他教师的从事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组织辅导团队,协同同事积极开展样本研究。
有句名言说的好:听到了我就忘记了,看到了我就记住了,做过了我就掌握了。只有理论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更好的学习。
纵观本次培训活动安排,既有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专题讲座、讨论互动、案例评析、论文撰写的理论培训,也有亲近课堂、体验名师风采的实践锻炼。这些活动都是我们农村教师所关注的领域,是我 们发自内心想在这次培训中能得到提高的内容。半个月的培训学习,让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提升的机会,受益良多。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在这里感谢江苏教师培训中心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空间,感谢建湖教师进修学校为我们提供这么难得的学习机会,感谢辅导老师颜刚老师的精心辅导和帮助。
2012.10.18
参加心理健康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篇2
1 应用背景
1.1 外军对心理干预作用的认识过程
外军对心理干预在军事行动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经历了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各国尚未认识到战场应激性损伤是战场人员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战前的日俄战争中, 俄国精神病专家首次提出了战争神经症的概念。一战后的西班牙内战中, 精神病学专家肯定了战场应激障碍治疗原则, 并提出了精神病学筛选方法。二战中, 美军建立了战场应激控制系统。在越战至海湾战争的间期, 美军已经基本完善和建立了临床精神健康和医学部门, 现在应急反应小组正成为大多数美国本土和驻外军事组织标准的常规工作小组。
1.2 现代战争的心理杀伤作用
现代战争中由于高技术武器的大量使用, 战场瞬息万变, 战争的毁灭性和残酷性显著增强, 对参战人员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打击异常严酷。据报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军每7名卫生减员中, 就有1名是精神异常患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此类病员的发生率比一战时高3至4倍, 心理杀伤减员占所有减员的6%以上。美国军事心理学家阿格雷尔的研究表明:有80%以上的参战士兵都体验过恐惧, 有25%因恐惧而丧失战斗力。美军还调查士兵在作战时发生战斗应激反应的比例, 其中39%在投入战斗前, 35%在战斗中, 16%在战斗后。即使武器装备精良的军队, 面对战争的血腥与残酷, 都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
1.3 外军心理干预现状
目前, 美、英等国军队已基本形成系统的规范化心理干预方案并实施应用。参军时有选拔标准, 战前 (平时) 有预测、预防训练方案, 战时有救治措施, 战后有治疗计划等。军方尤其重视战前 (平时) 的心理应激不良反应预防措施的执行。海湾战争期间, 美军一线作战部队平均每24人就有一个心理医师。对于战时心理干预, 外军提出了就近、立即、期望和简单4项基本救治原则。在海湾战争中, 美军部署在海湾的3个战斗应激职业医疗队, 为部队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医学保障, 使就诊的近3000名士兵, 95%以上在3d内就返回了部队。
1.4 我军演习官兵心理状态特点
据报道[1], 心理战研究机构对某联合战役参演部队千余名官兵进行心理测试, 参演部队官兵表现出这样一些心理特征:一是作战演习军兵种多, 心理表现复杂;二是作战演习环境艰苦, 易产生畏难情绪;三是作战演习前训练强度大, 存在恐惧心理;四是联合作战演习合成性强, 战斗应激反应增多;五是联合作战演习要求高, 官兵心理压力大;六是作战演习准备时间长, 易出现精神疲劳综合征。同时, 战时诸多因素将对官兵心理健康产生较大影响, 进而影响部队战斗力, 心理防护任务和作用更加突显。
2 主要做法
2.1 人员组成心理医生2人、护士2人。
2.2 仪器配备军人心理测评系统1套, 医学心理测评系统1套、音乐治疗仪1套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2.3 场地展开依托野战医疗所卫生帐篷展开战地心理服务站。
2.4 开展工作
根据"靠前、及时、期待"治疗三原则建立以三级心理疾病治疗梯队。其中设在野战医疗所的战地心理服务站为三级治疗梯队的主体, 一级梯队设在营、团级单位设立的心理咨询治疗小组, 三级梯队设在各级精神专科医院及野战医院的精神科。开展工作流程如下: (1) 战前指导和帮带一级梯队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开展参战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和综合素质评估;进行战斗精神教育、心理健康宣教和团体心理训练; (2) 战中制定了四个演习救治场景的处置预案:战斗性焦虑恐惧状态, 战斗性轻躁狂状态, 战斗性抑郁状态, 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基本救治步骤:接待患者, 心理医师初步接触, 稳定患者情绪, 了解和登记基本情况, 建立信任度;心理测评及整体评估, 为诊断和疗效提供参考依据;心理咨询和疏导;音乐治疗;放松催眠治疗;观看战时心理保健教育幻灯片;再次心理测评及整体评估;整理并妥善保管案例文书;重返前线或后送后方专科医院。 (3) 战后进行战时心理救治档案文书的整理和资料汇总, 总结经验并查找不足。
3 特点分析
3.1 准确的功能定位根据"靠前、及时、期待"治疗三原则, 确立战地心理服务站作为第二治疗梯队的主体地位。
3.2 全程的预警干预
本次实兵演习中, 战地心理服务站对野战医疗所卫勤保障人员进行了战前、战中和战后的全程心理健康评估, 做到了及早发现情况, 及时干预。
3.3 详细的救治预案
演习前, 战地心理服务站根据保障任务特点制定了总体工作思路, 进一步想定了四个演习救治场景, 并制订了详细的救治预案
3.4 专业的仪器设备
本次演习中使用的军人心理测评系统是由军地多单位共同开发研制的, 针对性非常强, 且具有心理测评批量化、操作流程简单化、结果分析自动化和资料保存数字化的特点。
4 几点体会
4.1 强化卫勤保障部门的领导
心理医学防护的组织协调属于卫勤保障的一部分, 应将其纳入统一的卫勤保障序列。根据不同阶段心理杀伤的特点, 拟定心理防御保障计划, 报请卫勤首长审批后, 纳入卫勤保障命令统一下达。最重要的是坚持靠前、及时和期待的治疗原则, 建立健全战时心理救治三级体系。保障力量使用上, 应集中使用人力物力, 以提高救护效率。同时, 还应保留一定的机动防护人员, 以备应急使用[2]。
4.2 推进心理卫生专业队伍建设
据2006年资料, 美国陆海空三军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具有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员有1.6万人左右。纵观我军现状, 目前大多数基层部队都是刚开始增设兼职心理医师, 其中多未接受过心理学专业培训。心理专业人员是进行军队心理干预工作的主体, 如果专业人才缺乏, 一切心理干预措施都无从谈起。因此, 应根据心理救治三级体系的特点, 尽快培养一批适合不同层次需要的心理专业人才[3]。
4.3 开展综合性心理防御研究
降低现代战争精神心理疾病减员涉及精神医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物学、卫生勤务学等多种学科, 需要开展综合性的探索。
4.4 完善心理服务站的功能模块
此次演习中, 战地心理服务站的工作展开暴露出几个显著问题。一是没有独立的个体心理咨询及疏导区域, 影响治疗效果, 建议在卫生帐篷外单设一个班用帐篷作为专门的个体咨询室, 增强私密性;二是用于心理治疗的设备不足, 建议增加预算, 配备生物治疗反馈仪、脑波治疗仪及心理危机干预治疗系统等设备, 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心理咨询师短缺。
4.5 规范心理救治档案文书管理
近年来, 随着卫勤保障的不断深入研究, 电子伤票、电子野战病历等日渐成熟, 但心理救治档案文书不仅牵涉到传输、保存、跟踪, 还要考虑到保护个人隐私等因素, 因此规范心理救治档案文书管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高秋菊, 张武, 王振有, 等.某部不同兵种、兵龄战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华北国防医药, 2004, 16 (3) :206-207.
[2]张建杰, 常耀明, 吴晓松.战时心理卫生卫勤保障方案构建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4, 25 (22) :2112.
参加心理健康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网络课程;界面设计;人机交互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0-0000-02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知识结构也必须不断地更新充实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给学习者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机会,使得网络学习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意识和行为。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创造、增长知识、交流融通的巨大空间,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网络学习者一般肩负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责任,他们的年龄跨度较大,知识背景不同,时间紧、压力大,同时一些网络课程设计得不够合理,导航界面设计得不够人性化,使得学习者在浩瀚的网络信息中迷失方向,从而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针对网络学习者的特点设计一个好的网络课程导航界面,能够让学习者进退自如,迅速把握课程的整体结构,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质量。本文就从网络学习者学习心理的角度探讨如何设计网络课程的界面。
一、网络学习者学习心理分析
网络学习者中的相当一部分是在职人员,通常不属于社会的优势群体;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和较明确的学习目的,但和传统学校中的学生比较起来,又具有一些独特的心理特点。
(一)猎奇心理
猎奇心理是网络学习者鲜明的个性特点。网络资源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传播能力强,这些网络优势极大地刺激了学习者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掌握各类知识技能的欲望。
(二)需求心理
无论学习者有着怎样的需求心理,在网络空间里都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可以开扩眼界、充实自己、满足情感表达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等需求。
(三)孤独感
网络学习者分散在广泛的地域内,学习任务由自己独自完成,没机会和同学、教师进行交流,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获得他们的帮助,也不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无法全面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网络学习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原因都会使网络学习者逐渐丧失学习的激情,产生孤独感。如果他们能及时得到帮助和正确评价,那么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得到强化,学习动机就会随之增强。
(四)畏惧感
在一部分年龄较大的网络学习者中,由于他们的知识结构比较滞后,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从而对网络这些新兴技术感到畏惧,不能很快适应网络学习环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果能使他们快速适应网络学习环境,并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得到强化。反之,学习动机就会下降,甚至丧失学习动力。
(五)实用感
在职人员为了工作的需要,学习的目的会更加明确。在网络上能够学到实用的知识技能就是他们最大的学习动力,否则他们是不会乐意在无用的信息上浪费太多的时间的。
(六)急迫感
网络学习者通常还要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繁杂事物,学习时间紧,压力大。通常他们希望能够在浩瀚的网络信息中快速找到自己最需要的知识,而不是在网络信息中迷失方向。他们对知识非常的渴望,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升职和加薪;他们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希望能在网络上花最少的时间学习最多的知识。
二、网络课程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网络课程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一种教学形式,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支撑环境,并有机地通过多种媒体和信息技术表现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活动。换句话说,网络课程就是在有网络的前提下才可开展的课程,它不同于课堂教学,也不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网络版或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可以由多个课件和数据库、资料库、试题库等组成,它不仅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动画、模型、文本、图形图象等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内容,而且可以通过依托的教学平台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网络课程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内容丰富并不见得是一个好的网络课程,只有那些易被学生掌握吸收的才是好的网络课程。在网络上学习者是主动的探索者,他们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并合理安排其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过程。通常情况下,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或多或少总有一定的疑惑,而网络课程在缺少教师现场指导、同学间及时相互交流的情况下,导航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纵观当今的网络课程,人机交互这方面的设计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一)导航设计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
在网络上,一些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如出一辙,没有自己的特色。不同的课程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至于设计制作网络课程时选择何种导航方式,要根据课程和学科特点而定。
(二)导航设计中普遍缺失反馈意见模块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或者想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时,就需要网络课程能够及时给出学习者相应的反馈意见,反馈一些能满足学习者需求的信息。学习者还可根据反馈情况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在网络课程用户界面设计中,考虑学习者与系统间的交互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反馈信息或许只是警告声或进度指示条之类的简单信息,但却能使学习者感到在与系统正进行着交流,进入到了为之创设的学习情景之中;而不是单纯盲目地浏览。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三)人机交互界面中缺乏讨论交流设计
网络学习是孤独的、长期的过程,学习者通常是由个人来独自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缺乏交流、得不实时的帮助,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设计制作网络课程界面时,设计者如果能更多的考虑“讨论交流”这个很重要的学习形式,设计一个网络虚拟教室,这样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就可随时进入相关的虚拟教室进行讨论交流。这种虚拟教室的形式大可如同时下很多网站的论坛一样,学习者可以在此介绍学习经验、相互帮助解决疑难问题,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目的。
三、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
要想开发出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和提高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就必须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界面设计。
(一)网络课程界面设计中的导航系统
网络课程界面是学习者与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窗口,学习者通过它进行信息查询、数据提交以及操作控制,系统则通过它向学习者提供信息,以供阅读、分析和判断。网络课程界面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在网络课程中大量的超媒体信息系统的普及,使学习者自我控制学习的环境和进度成为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能够根据自我需求很方便的链接或访问信息,从而达到尽快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但是超媒体信息系统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信息量过大,学习者在筛选学习信息时及容易迷航。因此,完善的导航系统是网络课程界面设计所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第一,依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设计出几条主干导航线,并限定对非主干线上次要节点的链接,这样就减少了学习者迷航的可能性,同时也降低了导航系统的复杂程度。在每个节点上都设置返回上一节点或主窗口(主页)的按钮,并在容易造成学习者迷航的地方设计帮助窗口,增强学习者的定位意识,能够更加方便学习者学习和使用网络课程。比如:采用通过超级链接中的逆向返回措施到达想要到达的信息部分;记录学习者浏览过的主要内容参数,为其提供这些参数的清单,以方便学习者在迷航的情况下能够快速从清单中找出要返回的相应参数,通过链接直接跳回。清晰的主干导航,能够让学习者一目了然,迅速把握网络课程的框架结构,为他们的下一步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从而克服学习者的畏惧心理,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质量。
第二,以教学要点和学习目标为模块,用此链接到相关的教学内容上。设计时不要将该部分内容保留在服务器上,而要保留在本地客户端计算机上,这样做才能为学习者快速定位提供最直接的指导。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使用户可以利用关键词、标题或时间顺序快速找到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完美的课程内容,明确的学习重难点,清晰的链接路径,能够让学习者根据导航链接轻松找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明确自己的学习重点,这样的设计能够满足学习者快速获取知识的心理,有效加快学习进度。
第三,为了强调知识建构,基于Internet的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不应仅限于信息传递,还要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为其提供相关案例的链接方式;针对有较长Wed页面的网络课程要提前做好书签,以便学习者能够快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网络课程的页面长度应适宜,避免学习过程中的过多翻页,方便知识量相对较少的学习者定位。
(二)界面设计要规范化、美观化
只有导航系统比较完善、具有统一的标准化的界面并且功能多样化的界面设计才能使学习者产生强大的学习兴趣,在方便其学习的同时不致于因界面的混乱而产生疑惑和迷惑。换句话说,界面设计要规范统一:所有菜单(按钮、窗口、超级链接等)的形状、颜色、用处要一致,比如弹出式窗口都统一用作解释说明,不要出现在一个界面中用作解释说明,而在别处又用作罗列学习内容的混乱情况。界面设计的一致性包括使用规范的界面元素,也指使用相同的信息表现方式,如在字体、标签风格、颜色、术语、显示提示信息等等。但这并不因此限制设计者的创意,只是学习者希望在整个系统中得到的全部体验是一致的。
(三)界面布局要清晰
网络课程的用户界面是针对一定的学习群体设计的,因此要根据该群体的特征决定界面设计的复杂程度。例如,面向中小学生的设计,要结构简洁,画面活泼,而不能过于复杂。对于界面设计中所使用到的界面元素,要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程度决定是否对界面元素进行标注甚至进一步提供帮助信息。过密的选择排列会使学习者难以辨认,在近似选项间要有明显的区别,用词要恰当精简。
(四)界面布局要有艺术性
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应做到布局合理、整洁美观、主动形象,符合教学需要,使学习者在看到学习界面时就有一种亲切感,学习就像是在欣赏一份艺术作品,从而能够消除学习者的畏惧感和烦躁心理。页面设计中的DHTML、样式表(CSS)、层(Layers)和时间轴(Timeline)等实用技术为实现界面在排版中的准确定位和灵活使用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也为界面的艺术设计提供了基础。
总而言之,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只有在充分考虑到网络学习者的心理特点时,才能吸引学习者的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
參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心理的理论与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
[2](美)Francois Fluckiger,冯博琴等译.网络多媒体开发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西蒙与舒斯特国际出版社,2003,8
[3]马洪兵,张秋玲.HTML语言与WEB站点开发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2
[4]易滨.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远程学习材料设计.http://act. elec. bnu.edu.cn.
参加心理健康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篇4
10月17日上午,县底镇中心学校的全体老师在李一清主任的组织下,在该校的阅览室参加了”部编教材网络培训会小学道德与法制"的教材培训会。此次培训会与往常不一样,是在网络上通过听安子琴教授的讲课.各老师在培训会未开始就早早来到阅览室等候培训会的开始.培训会开始了,各位老师专心倾听,认真做笔记,培训会结束后每人还要写一篇深刻的心得体会。
培训会上安子琴教授对新教材进行了具体内容的分析,结合在教学中应该掌握与了解的问题,从教材内容简介、教材突出特点和教学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通过安子琴教授的讲解与分析,我们明白了新旧教材比较有哪些不同,知道了教材的编写依据、内容结构。让学习的老师们清晰地明白了新教材的特点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最后,安子琴教授又从教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结合实际的教学建议,便老师们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老师通过培训会认识了该如何上好该门功课,也希望多多举行类似的培训会.
网络培训之心理咨询学习心得体会 篇5
非常荣幸能参加本次的网络培训,经过近一个月的培训学习,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刻含义,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中以及对于未来的一些想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本次网络课程学习了江光荣教授关于心理咨询的11个专题讲座,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心理咨询的影响因素、咨询的目标、咨询关系、咨询过程和策略、专业道德以及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以人为中心、理性情绪行为、结构家庭等5大治疗体系这几方面的内容,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这次培训中,三个培训老师都认为该课程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实用性强,且在思想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收获很大,对今后的理论及实践都有较大的帮助。
首先,通过本次培训,我了解到作为一名心理学老师在咨询过程中应具备的素质和应尽的职责。从业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掌握一些如谈话,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等。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有对来访者负责、帮助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求助者自助,自立自强,使之能够自己面对和处理个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再就是保密原则,要求咨询工作者要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权。
同时,了解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应有的条件:(1)有一颗帮助别人的心(2)有敏锐的感觉及了解心理的能力(3)有丰富的经验(4)保持中立无私的立场(5)自己还要有健康的心理与态度。同时还应该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包括作为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和作为一名专业人员能力的知识);提高在咨询过程中建立与来访良好的关系,养自身具有共情的态度;提高对自己专业职责及专业道德的认识。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会谈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注意倾听技巧、影响对方技巧、会谈中的非言语性技巧的运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会谈不仅仅是交流信息,还是会谈双方一种具有特殊距离人际关系。这点就需要咨询者要有敏感性、洞察力等各种能力和技巧,而且光是掌握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要把会谈技巧在实践中融汇贯通。通过本次培训,了解到一些主要的心理咨询方法,掌握了这些疗法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步骤还有适合对象,对待不同情况的来访者要认真分析,采取相应的有效地咨询方案及使用正确的咨询方法,从而帮助来访者解决面临的问题,助人自助。
本次培训让我体会到健康的心理对人来说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学习有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正确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人际关系和谐,能很好的融入集体,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等。同时对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的认识与分析,加深自我认识过程,促进自我完善机制,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程度,促进自身个人健康的全面发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平衡。调整了自己挫折”的认识。一个人面临挫折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他人的安慰、同情与关心,包括同情体贴、鼓励安慰、提供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其走出困境,处理问题,应付心理上的挫折。帮助学生端正对于困难或挫折的认识,以此改善自身心理问题。如对新入学的学生,要设法使他们知道,任何人在到一个新环境都会遇到一个适应问题,能否很快适应环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挫折和困难可以促人成长,艰苦的环境能磨练人坚韧的意志。总之,检讨自己对问题或困难的看法,调整对挫折的感受,常能改变自己对困难的态度,以便用较有效的方式去处理困难。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学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应该是一个愉快、积极乐观、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过程中,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要注重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使自己心理保持基本的健康水平。要能正确的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自我,学会面对压抑情绪,面对挫折。
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6
进入大学生活后,觉得的自己格格不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的,不复从前的开朗与活泼。特别是学播音主持,看着比自己条件优秀的人,心中会不自觉地衍生出自卑感。有时候,看着别人扎堆的嬉笑怒骂,心中也想参与进去,又因为找不到共同话题,而显得沉默。面对陌生的环境,看着别的孩子和父母一起来报道,自己一个人更显寂寥,心中更加怀念以前。刚来学校,我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窗户前,虽然看的是窗外,但心中想的却是以前。就这样默默地坐着,每次都能坐很长时间。军训那会,晚上一个人走在林荫小道上,看着走在前方手拉手的同学,眼角会不自觉地湿润。
我与室友因生活环境,价值观念,日常接触面和个性等方面的不同,在寝室里我们甚少交流。我想和她们好好相处,一起共同走过大学四年。为了与她们相处融洽,我想出了另一种方法和她们交流——用行动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毕竟我们还是有部分共同之处的,希望能借此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善意。也许是时间太短,我们并没有达到好朋友的程度,只是介于朋友和好朋友之间。每次看着她们三人的互动,我都会心生羡慕。现在的情况我也挺满足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四人能真正走到一起,我坚信会有那天。
我也会向好朋友抱怨,毕竟是相当于半个社会的大学生活,哪有顺心如意的。很多时候对别人的善意,会得到相反的馈赠。这种情况会让我觉得难过,我一直觉得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直到上了胥继华老师的课后,我才发现自己似乎进入了一个误区。“不要认为每个人都是你的朋友”“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正是这两句话让我在心头堆积许久的郁结豁然打开,我想老师说的这两句话,对我来说终身都会受用。以前我从来都没想过自己心里有问题,知道心头瞬间宽阔的那一瞬间,我才发现自己其实已经病的不轻了。
现在的我,积极的活跃于校园。敞开自己的心扉去接纳他人,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这使我重新树立了信心,更好的帮助他人。对于不该在乎的事,我学会了忽略;对于难过的事,我学会了说出来;对于紧张的时候,我学会了注意转移法。
参加心理健康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幼儿教育 指南 儿童健康 共同关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期望。
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为我们一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认真学习了《指南》以后,我的感悟是;
一、让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幼儿教育的根本
在《指南》中把“幼儿健康”放在首位,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只有充分地尊重幼儿,使其发挥应有的主体性,幼儿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创造性的活动。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幼儿的健康教育工作呢?
(1)《指南》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些基本原则都是“尊重儿童”个体价值的理性表达,要尊重每个幼儿,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使幼儿能寓学于乐。
孩子们都有尊严,教师应该给予孩子的是尊重。按照一桶水的原理,我们每个孩子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在设计活动时,要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我在设计区域游戏时,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的区域供幼儿选择,在同一个区域中还提供难易不同的材料。在中班下学期《小鬼显身手》主题中,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出发,开设了各个区域,在美工区的设计区中,有服装、鞋子、房子等不同设计,并且在每一个区域都有范图、半成品、成品等,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玩法,使他们对游戏充满了乐趣。
(2)做好科学的教育评价,理解幼儿,这是促进每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此,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比较。当孩子犯了错,教师要以慈母般的胸怀理解孩子,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责骂孩子。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孩子不会、不明白的,老师要用合理的方式让孩子去明白,而不是责怪孩子,更不能去和别的孩子进行对比,这样会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
(3)要有多样的教育形式和途径,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将“美”的事物都展现给我们孩子,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舒适、和谐、美观的外在和内在环境,让幼儿每天都有好心情。
二、在教学中,多与与幼儿交谈、交流。
尽可能与每个孩子交流,自由活动中的交流往往更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表达。我晨间活动中利用孩子自主游戏的时间,来到孩子们中间,听听他们谈论的话题、了解疑惑和感兴趣的话题。除了自由活动交谈机会,在集体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师也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兴趣点,给予充分表达的机会,在活动中多听取孩子的想法的意见,尽可能多的创造幼儿交流表达的机会。
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鼓励并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易的调查或有趣的小实验。在日常活动中,孩子们会经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会问你一些有趣的问题,和他们一起分享、交流、探索,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三、和家长需共同关注的问题
(1)“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建议中提到了“告诉幼儿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这虽是属于幼儿自我防护的范畴,但我们也要让幼儿树立正确、科学的性启蒙教育。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都要多关注幼儿性启蒙教育,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消除身体的神秘感,这对于幼儿是很有价值的教育!
(2)很多家长认为小学的知识储备特别重要,于是对数学、拼音的学习,有更为强烈的需求。但我明确,在幼儿园“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对于幼儿是不适宜的,也是我们应该杜绝的。在家长会上,我用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把幼儿园严禁“小学化”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使家长转变观念,要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有价值的学习环境,從而培养起良好习惯。
(3)《指南》中更强调“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当今世界的儿童教育中,越来越多的社会、老师、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将学习品质视作儿童入学准备与持续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关键的领域。因此,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正确理解幼儿学习,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才是我们教育任务的核心,珍视孩子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努力使每个幼儿都拥有一个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美好童年。
参加心理健康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篇8
本学期,刚接到一个新班,作为一名只教数学的科任老师,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这群孩子,在数学课上,思维敏捷,课堂气氛活跃,作业也能完成,反正他们的学习成绩不让我发愁。可是作为他们的班主任,却让我头疼不已,为什么呢?因为只要在课间、体育课、大课间活动,他们就会显得特活跃、特兴奋,我若一离开他们,他们就会追逐打闹,发生一些碰伤事件。;只要你一进班,就是一片报告声,你怎么、他怎么,真是一个头两个大。我无可奈何,我筋疲力尽.......《江苏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网络培训》就像及时雨,让我在学习中获得很多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我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班级管理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 小学生在现今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生存,有不少的小学生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宣泄;加之又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其次,由于不少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的发生,都使这些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因为人的心理素质,不仅具有先天的生物传递作用,而且还具有文化传递的意义。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在学习中,我特别关注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八大途径及实施中注意的要点,介入学校主流教育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价值和意义。”“班级团队建设对于小学生的生命意义;确立班级团队建设的目标;掌握团队性班级发展阶段的相关知识;初步学会根据班级团队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提出相应的促进措施。”“结合小学生及小学教育实际,基于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基本原则,力图使学习者能够对班级中的“竞争与合作”、“非正式群体”、“班级乱了”和“群体中的特殊个体”等常见心理现象,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观念出发,在班级管理中的应对原则和方式有基本认识和理解,能够体会到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基本原则对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这些知识让我收获匪浅。
我边学习,边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管理中,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效果明显。这再次让我体会到: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上下工夫,更要在学生心理分析方面多研究,帮助小学生找出问题的原因,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加以关心辅导。
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心得总结 篇9
在第一天的培训中,我对席老师的几个观点印象比较深刻。第一,小孩子是玩出来的,要注重小孩子的各种感官的训练,形成感觉统合。在接触心理学之前,我对这个观点没有认识和想法,但是在此之后,我非常认可这个观点。不管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对待自己的孩子方面,我们都要注重感官功能的开发,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第二,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性过程。遇到问题不逃避而是面对它是我们选择成长和变得更加强大的过程,这是符合心理弹性的概念范畴之内。第三,学校应该注重积极教育。有研究者发现,幸福者会发展得更好。积极教育不仅是有益于学生内心感受,而且对于个体未来的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第四,发展教育咨询有三项重点工作:课程、实践和督导。其中课程对于学校教育很重要是可以理解的,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中之重。但是实践和督导是很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都没有看到其中重要性。实践出真知,理论上的专业知识学得再好也需要经历实践的检验!督导是所有咨询师都需要和应该进行的,它不仅能促进咨询师咨询能力的提升,而且可以帮助咨询师进行疏解负面信息,维持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的咨询师才能更好地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健康。
在第二天的培训中,我对李媛老师的一些观点也有很多感想。第一,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独立王国,而是与学校其他工作相融合的。在李老师的整个讲述的过程中,这个观点穿插在其中,处处的工作都显示了这个理念,如她们学校的电子科技很厉害,于是便充分利用这个人力、物力资源,利用大数据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app,拓宽学生寻求心理帮助或是成长的途径,是一种很便利的方式。第二,学校心理咨询的目标应该是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性和预防性相结合。虽然我们需要明确工作开展的大方向,但是我们还是要随机应变,对具体问题做具体的应对。针对问题/矛盾变化展开工作,不能一成不变。第三,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李老师根据他们学校的特色提出了她们发掘出来的她们学校的资源,如教务处的课程与学分资源、文化素质中心的老师与学生资源、图书馆的心理学书籍推荐、后勤集团的园林科等、学工内部资源和教育重点项目、校医院的资料资源合作、与校外资源合作以及咨询机构的兼职咨询师等。当然不一定每个高校都可以开发出这些资源,但是我们都可以积极发现自己学校的资源,让心理教育工作的资源更加丰富,推动心育工作的发展,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第四,不断总结模型,强调机制了解。总结和反思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模型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和供人借鉴。行为需要有依据,我们不仅需要理论基础,也需要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灵活地运用它。第五,游戏没有错,学生打游戏也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玩游戏的投入,那么你玩游戏就是存在问题的。这其中就涉及到自控力和自律的问题,只有当自己能够随时进入又能随时出来的时候,我们的这种沉迷才是健康、适宜的。
在第三天的培训中,我听了关于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问题。对于这个内容,我最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我们是心理咨询师,对于心理咨询范围内的内容要熟练地掌握,而对于需要转介到心理治疗的情况我们应该能够准确地把握其界限,这也就要求我们了解心理治疗内容中的一些诊断标准。虽然我们不能够做出诊断,但是对于可以鉴别是否需要转介。遇到以下几种来访者情况,我们需要及时转介。1.具有自杀意念或是自杀尝试;2.中度以上的焦虑、抑郁等障碍;3.间断反复发作、持久的焦虑或抑郁障碍;4.伴精神病性障碍的抑郁障碍;5.近期严重社会应激,丧失或情感创伤。这五种情况我们需要烂熟于心。若延误病情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不论是对咨询师还是来访者。这些需要转介的情况要灵活运用则还有赖于我们对于常见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的了解,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简易量表来辅助判断,如PHQ-9心理健康量表、xx广泛焦虑量表、抑郁症状量表和焦虑症状量表等。
参加心理健康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一、合作学习的分工——要明确,只有学生相互配合才能有质量
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组内成员达不成默契,合作就会流于形式。例如:在一节情境游戏教学中,由故事导入,“探险队去探险,途中部分探险员遇难受伤”,同学们将设身处地发挥想象,如何去克服困难,安全踏上“归途”。小组合作讨论后分组练习,学生合作练习后进行展示?;有一组个个是“伤员”,每个学生都自顾自地演示过障碍,表演得有棱有角,有的拐着腿、有的抱着头、有的弯着腰……应有尽有,却没有团结合作的影子?,一组学生部分当“伤员”,他们分别由其他同学搀扶着,在过障碍时前者比后者跑得还要利索,根本没有角色之分,让人哭笑不得。同学们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小组合作的成分,这都是没有明确分工的原因。没有分工,缺少配合,“合作学习”变成了“个人学习”。该教学设计虽用心良苦,但在操作上确实存在问题。试想在游戏中适当帮助分工,部分学生当“伤员”;部分学生当“指挥员”;还有的来帮忙抢救,学生明确了分工,就会增强责任感,相互间的支持与配合会更默契?。
二、合作学习的时机——要适宜,只有学生有需求才能有实效
准确及时选择合作学习的契机,这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关键。学生的学习状况是教师判断、把握与创造教学时机的最好依据。在体育教学中,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例如:在跳短绳中,其花样较多。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充分动一番脑筋。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各小组的花样跳绳比赛。看一看,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跳的花样最多!”这时,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我先让大家商量讨论跳绳的方法和花样,并在各小组之间加以巡回指导,然后,利用规定的时间,各组展示花样跳绳比赛。最后在老师的参与下临时请几位学生加以分析评判。这种以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更能有效地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
三、合作学习的方法——要指导,只有教师主导才能有序
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有效调控。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合作学习有可能会演变成一场混乱、散漫的自由谈论,反而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往往过于强调自主,不能及时地对学生予以帮助和指导。在学生合作的时候,教师一旁冷眼相看,实不可取。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各练习小组,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加大点拨指导力度。利用学生的动作正误对比、讨论分解、教师示范等方法加以引导。如,制定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合理分组;适时监控合作小组工作的有效性;客观地评价各小组的成绩。又如学生做前滚翻动作时的“团身”练习,要求团身仅是为了便于滚动与滚翻,要求学生用自己正确的示范和说理的方法在争辩中明理。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合作学习真正能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实效,从中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交流、协作的能力。
四、合作学习的过程——要调控,只有掌好舵才能有的放矢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更应是学生交流的合作者、积极的参与者,在参与中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交流,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榜样效应。同时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又必须该讲则讲,该点则点,该评则评,既是运动员,又是教练员,还是裁判员,最关键的是教师把自己融入课堂氛围之中,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展现在学生面前。想方设法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活跃、欢乐的课堂氛围,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勇气,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品尝自主参与体育学习的乐趣,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
五、合作学习的评价——要科学,只有科学的激励才能有动力
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归宿,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以小组为评价单位,组内成员利益分享。但是为了避免“滥竽充数”之嫌,组内成员间可进行互评和自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自评,评价的内容既要涉及体育学习目标的达成,又要兼顾合作技能的评价。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除了把学生合作学习中的闪光点展示出来外,还要对那些比较沉默的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优良表现加以肯定,学生对老师每次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十分在乎的。其中对于老师表扬和鼓励的话语,如“你的动作很标准!”“你的见解真不错”“你很棒”等,他们听到后心里总是乐滋滋的。这就为他们合作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他们合作学习的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使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实效。
参加心理健康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参加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后,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明白了教师不仅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育人。现就对本次培训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要给孩子们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环境,给孩子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和殿堂,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让学生们能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嘴头上说说也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就能实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学校日常活动就成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素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个学生要在以后的生活中适应社会,就必须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学生性格发展、与人沟通以及学生的目标培养上。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这才是我们作为教师积极追求的。
二、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心理不健康就导致学生的性格不完整,就不能正确的处理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家庭之间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爆发,就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其次教师要做到语言规范。小学生认知水平比较低,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另外,作为教师就要“学高为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
参加网络教研活动的体会 篇12
通过这几周的“网络教研”培训活动,我不但对“网络教研”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还在繁忙之中收获了快乐.收获了知识.
“网络教研”,不但让我们完全突破了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更让我能够更快捷、更方便.更及时的获得教育理论信息和随时所需的解决教学疑难的方法.也提高了我的教研水平.只要有时间阅读,就有博览群书.取长补短的机会.让我的学识迅速增长.
“网络上教研”,我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到大量的精彩文章 ,如对教育,对健康,对人生等方面的探讨或见解.我可以从中借鉴学习更多很有价值的知识.更精彩的是可以直接讨论自己喜欢的精彩文章或观点,甚至可以直接的对文章提出意见或建议. 可以摘抄自己喜欢的东西贴进个人的博客,永久学习.
总之,我要积极主动的真正参加“网络教研”活动,坚持利用博客记录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教学心得,让自己的生活也真正充实起来.我还要时时关注自己和同伴们的差距,努力的学习,努力的工作,借助网络教研活动这个平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研教育和教学水平。
本学期以来,网络教研活动已在我校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在学校许校长的精心指导下,我校广大教师兴趣高涨,积极参与。我们可以在网络中抒发自己在教学中的各种心得及交流教学经验。虽说学习时间不长,我感觉对自己受益匪浅。
首先,我认为网络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我也从各位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中不断学习和吸取经验,并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充实自己,对自己的教学提供起了很大的帮助。在每天、每周的教学教研活动中,都能看到教学中的信息,尤其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网络,看校园动态和新信息。当看到新知识,心情总是很高兴,会伴随着我们一天的工作。特别听完小孙老师的课后,许校长曾的那首诗,让人记忆忧心,回味无穷。是我学习的巨大动力。
其次,网络教研让我们的学习、工作、思想改变了很多,我们年级组每一位教师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网络教研中去。尽管我们在校是一线教师,工作、生活的重负有时让我们难以有喘息的机会,但我们总是抽时间相约在那片天地间去交流学学习。我们组最有资历的刘老师即将离开讲台,可她仍不服老,建立了自己的空间。传递着自己的宝贵经验,共大家交流学习。老师尽管操作电脑有些生疏,但每一次都能勇敢地参与研讨,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我知道,这是大家对网络教研的挚爱,更是对自己教育事业的热爱。网络时代,信息的获取非常迅捷,不断探索网络时代教学活动的新的方式与途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开拓进取。
最后,网络教研活动,为我们搭建了教学研究的平台,网络教研是一件非常好的促进交流,提高教学的途径。我们应该更加充分的利用这个平台和环境,共同提高和发展,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大家知道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每位教师要由“单纯、简单教书型教师向学习、研究型教师转变”在我们以前看来是盲从、可笑而遥不可及的,然而,网络教研却帮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成功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换。
江苏参加学习心得体会 篇13
良教乡中心学校
桓平
10月8日至18日,经教育局组织、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赴江苏参观培训学习活动。先后到江苏省南通市师范学校第一、第二附小;实验小学;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珠江路小学进行学习。观赏了徐晓梅、常义庆、唐颖颖王建峰等多位优秀教师的教学展示。参加了教研活动,欣赏了第一附小“情景教学主题活动”。聆听了南通师范第一附小李校长的学校发展规划报告、长江路小学全国特级教师刘军的漫谈语文教学讲座。近距离感受了名师们的教学风采。俗话说“多万卷书”出去走走,总有很多收获。虽是短短的几天,但让我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在思想深处冲击了我的传统教学观念,确实受益匪浅。在这里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本次的学习收获。
通过五家名校的参观学习,我看到人家之所以出成绩、有特色,是因为教学模式紧贴本校实际,素质教育挂帅,教育观念先进,工作扎实有效,教研成果、学生成绩突出,而共同的做法都是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他们好的做法有: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少了教师和学生的很多无效劳动、减小了平行班间的差异。如长江路小学要求教师开学之前备课,开学后注重抓常规教学。
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一帮
一、结对子,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长江路小学新教师的发展要经历“三格”。“入格”:新老教师结成队,年轻教师模仿老教师上课,少走弯路。备课要精致。“深格”:教师要向骨干教师发展。“出格”:模仿老教师的同时要形成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特点,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自己的理想,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上课风格。
三、重视精讲多练,择编优质试题,定时训练,让学生落实所学的知识。这些教师的课堂不是用热烈的气氛渲染、做作的教学手段取宠。实实在在的讲授,关注每一位学生。教师语言精练,紧扣知识点,教学效果十分良好。
在学习期间,最强烈的感受就是这五所学校校园环境幽雅,大气,异常整洁,整个校园看不见垃圾、卫生死角;学生衣着整洁,举止端庄,很有礼貌,完全看不到奇装异服、怪异发型,言行粗俗的现象,让人不得不佩服人家学生的整体素质确实高,通过交流,才发现之所以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完全得益于人家的管理方式,好的做法有:
一、班主任工作以爱心、耐心、责任心贯穿始终,强调“细、严、实”三原则。
二、让学生参与管理,强化自我管理机制,以多数带动少数。
三、将校风、校训、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与学生有关的内容,集结成册,配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强化自我约束机制。
四、各科老师上课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贯穿育人方针,通过细节、日常习惯的指点、教育,突现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齐抓共管,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参加心理健康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篇14
心得体会
中山沙溪镇圣狮小学 黄解球
从10月15日开始,我参加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心理健康教育“B证教师”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从六位教授的不同讲课风格中,我不但学到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学到了很多讲课的技巧;不但学到了很多为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技巧,还学到了不少在社交上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不但改了我对在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看法,还改了对社会上成年人心理问题的看法;不但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还让我对人生的思考有了新的看法。现在,我想就我每一次听不同教授讲课给我的启发以及工作指导,谈谈我的体会。
(1)在第一次听田丽丽教授讲课时,她讲了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越不容易得到的东西价值越大,越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价值越小。”难道不是吗?不但在搞教育过程中是如此,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在她的讲义中,有一句理论“咨询中最根本的核心条件:共情、理解和尊重来访者”让我知道: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在学生犯错误时,我们要以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与他们交谈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爱,感受到老师是真心想他们好。
1(2)在朱祖德博士的课中,使我知道:青少年(11—25岁)时期是人生中“疾风怒涛”的时期,身体蕴藏极大能量,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烦躁不安,对外界产生怀疑、不信任。对此,让我想到自己和一些同伴在读书时代的一些敢说敢做、敢讲敢干的表现,原来是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使然,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过渡期。针对这种现象来反观我们的学生,出现一些过激的言行时,不要一味地责怪他们不懂事或品质差,要知道这是青少年时期的性质与特征的表现,从而要冷静地、耐心地教育他们、引导他们。
(3)温柔谦虚的曲琛教授在讲课中说过一段话:“人生是一个舞台,每个人都需要观众,观众越多、掌声越大,他就表现越好„„”是的,每个人都需要观众,都喜欢被人欣赏与赞扬,大人小孩子都是如此。在听了曲教授的课后,我现在在上课时,经常当学生的“观众”,特别是当调皮学生的“观众”,效果很好。我是体育教师,一般在室外上课,在室外要管好学生的纪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有个别学生特别调皮好动而且很不听话,讲道理他不听,“骂”他也不怕,怎么办?只能找机会当他“观众”啦。例如,在上六年级篮球课时,在让学生自主练习投篮的时候,我特别留意平时难管理的学生,在我发现他偶尔投中时,我故意大声表扬他 :“哇,还不错嘛,投得很准呀,再投一个给我看看。”他就很开心很兴奋,就会再投一次给我看,我就装作很认真地看他“表演”,当然,投中了就再表扬一番,投不中,我就会说:“虽然这个投不中,但你的动作非常标准好看,多练几遍就会进步的。”这时,跟他心灵上的距离就会拉近了很多,你就抓紧时机再过去教一下他的投篮动作技术,他就会跟你成为“知已”了。以后不但有时会主动请教你打球技巧,他觉得打得好的时候还会过来问你,他打得怎么样。当然,即使没看到,也说一些赞赏之类的话,他以后就会完全听命于你了。在以后上课前集队、教新内容时,如果有时他管不住自己的时候,提醒一下他,他就不再像以前那样跟你唱反调了,因为他已把我当朋友了,不敢再得罪我,因为得罪我,他就没有“观众”了——在他看来。当“观众”的例子很多,当然,有的学生不是当他一回“观众”就能拴住他的心的,有的要当几次“观众”,有的要持续当他的 “观众”,让他有表现的机会并及时以欣赏的态度表扬他,才能管住他。
(4)迟毓凯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来讲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让人回味无穷。既讲出了老师们的心里话,又为老师们指出了职业习惯的不好之处,让人明白不能把职业习惯带回家,不能用教育学生的语言和语气跟家人沟通交流,以免影响家庭和谐稳定。
(5)刘志雅教授的“一招三式”可以解决任何心理咨询问题。“一招”就是排除精神疾病的判断:无幻觉、无妄想、无逻辑思维障碍、自知力完整主动求治;“三式”就是找原因找症状的依据:生理原因(功能)、心理原因(功能)、社会原因(功能)。这一理论指导使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而且又不能很快解决问时,常用来安慰自己和告诉自己要有耐心去教育学生,因为他们这些表现缘于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由其心理原因、生理原因和社会原因造成的,所以教育起来有些困难。在激发学生潜能和斗意时,刘教授的一些语言值得我们借鉴:“你一定行,你一定会做到,你一定会成功”、“不知道我这种感觉从何而来,我觉得你一定 可以”。我带学校田径队去参加镇运会比赛时,有一个学生200米初赛以27秒80的成绩排名第二进入决赛,在下午的决赛之前,我跟他说:“加油,你一定可以跑第一名的。”他说:“老师,你怎么知道我可以跑第一呀?”我没有跟他分析具体的什么原因,其他我心里也没底。我就跟他说:“不知道我这种感觉从何而来,我觉得你一定可以”。他很兴奋,果然在决赛的时候,他以27秒60的成绩拿下了200米的冠军,比第二名的对手还快0.04秒。刘志雅教授还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五大法宝:真诚、好言语、聆听、关心、仪容。这一法宝,我认为无论在与学生交流中,还是与同事沟通中,甚于在社会交往中,都可以作为拉近距离进而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
(6)范方教授以系统的理论结合大量的事例来说明常见心理障碍的表现以及干预的基本策略与技巧,听了让人受益非浅。以前,看成人也好,看学生也好,有一些人的表现总是怪怪的,有时候他的言行举止,让人很难理解,有时甚于愤怒。现在我却能以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了,因为现在我知道他们的一些表现是来自心理上的原因,心理上出现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的形成有其复杂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原因,我们不应责怪他们,而应该同情和帮助他们,特别是我们的学生,更要值得我们关注,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参加心理健康网络学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参加外出学习心得体会06-06
参加满分学习心得体会09-01
参加团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8-19
参加高等学校教师网络培训心得体会10-29
参加摄影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8-15
参加“三个一”活动学习心得06-13
参加复读班的学习心得07-07
参加中青班培训学习心得10-11
参加工会主席培训学习体会11-15
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