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精选12篇)
网络心理 篇1
进入Web2.0时代, 网络的内容生产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通俗地说, 就是从专业人员织网变成所有用户参与织网。换言之, 随着BBS、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技术的应用, 用户不仅浏览、消费网络信息, 而且分享、生产网络信息。这样一个开放而自由的网络空间, 给人们带来了信息社会的种种好处, 同时也为谣言的滋生和传播创造了技术条件, 以致网络谣言近几年来频频出现, 日趋活跃, 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并迅速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
无论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 还是故意捏造的消息, 抑或未经证实的传说, 谣言自古就有, 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在现代传媒产生以前的传统社会, 谣言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口耳相传, 局限于人际交往与群体互动, 扩散的速度相对缓慢, 传播的范围相对有限, 所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相对较小。现代传媒产生以后, 人类的信息传播具备了突破时空限制的强大能力, 但由于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这些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严格的审核程序与把关机制, 所以现代传媒产生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没有造成谣言的肆意妄为。然而, Web2.0网络技术的应用, 却开创了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任何信息的技术可能性。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技术可能性, 加上网络用户的匿名性或脱域化, 谣言仿佛一夜之间插上了翅膀, 在网络空间大肆横行。
作为谣言的一种形态或类型, 网络谣言并未脱离谣言的基本特点, 只不过其发布及主要传播过程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既然如此, 网络谣言的泛滥是否就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造成的呢?问题远没如此简单。对于当代中国来说, 互联网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全球化进程是相互交织的。技术上的Web2.0时代, 恰好是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社会转型日益加剧、利益分化日益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时期。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大凡社会变革时期, 谣言传播总是异常活跃。这就意味着, 网络谣言的盛行不仅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有关, 而且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
2012年4月1日, 中国网发布的一篇文章《网络谣言》指出, 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 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科学知识的欠缺, 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 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下降, 使公众的不信任感增强;国内一些媒体及少数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漠, 助长了政治谣言的传播;网络推手制造谣言, 强化了谣言的扩散, 挟持了网民的意见;商业利益的驱动, 是谣言滋生的经济动因;西方敌对势力制造和利用各种谣言, 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暂且不论这个分析是否全面, 就其着眼于现实的社会环境而言, 是相当有道理的。因此, 研究网络谣言, 除了关照网络技术, 还必须重视社会现实。
早在2010年, 郭小安博士就敏锐而及时地介入了网络谣言的研究, 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及应对策略”。从课题的设计来看, 着重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切入网络谣言研究, 也是颇有见地的。历经数载的潜心探讨, 郭小安博士如今奉献出30万字的专著《当代中国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研究》。书稿完成, 作者嘱我写序, 不便推辞, 得以先睹为快。
读完书稿, 我以为这部专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 对研究对象的核心概念做了深入的阐述。譬如, 对于谣言、网络谣言, 作者在做出自己的界定时, 引述了古今中外的有关论断, 延展了有关概念的内涵, 深化了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其二, 对网络谣言的研究具有多维视野与多维视角。譬如, 第二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谣言的政治属性, 概括出“谣言是一种反权力”、“谣言是非正常权力的补偿渠道”、“谣言是一种社会抗议, 是‘弱者反抗的武器’”、“谣言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谣言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监督渠道”等命题。其三, 在若干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譬如, 互联网是谣言的助推器还是自我净化器?谣言引发恐慌是否必然导致集体行动?究竟应当如何应对网络谣言?对于这些问题, 作者在论述了业已存在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 通过案例分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其四, 结合大量案例来展开理论阐述, 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当然, 书稿也还有提升空间。譬如, 如何处理好研究传统与学术创新的关系, 让自己见解特别是创新的见解体现得更加鲜明?如何让论述的材料与表达的观点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如何让专著写作摆脱论文写作痕迹, 体现出专著写作固有的一气呵成与自然圆润?这些问题有待作者在今后的著述中加以深入思考和积极解决。好在作者非常年轻, 是标准的“80后”, 而且已经学有所成, 发表了数十篇论文, 出版了两本专著, 委实不易。相信随着年岁的增长与学养的丰厚, 作者一定能够奉献更多更好的学术著作。
网络心理 篇2
一、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目标:
深入班级同学当中,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训练和维护工作,并及时与上级心理健康负责人沟通本班同学心理健康状况,随时上报潜在的危机问题。1.心理素质拓展:
逐步建立健全辐射到每个班级的学生心理素质拓展体系。通过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和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普及活动等,优化、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2.心理健康维护:
逐步建立健全辐射到每个班级的学校心理健康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预防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减少校园危机事件,做到提前防范、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及时疏导。
二、班级心理委员的岗位职责:
1.应以满腔的热情、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同学。工作中能够以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理论为指导,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摒弃个人好恶,采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2.在工作中,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注重维护自身和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现不良情况及时反馈。4.负责全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5.认真参加心理委员、学生心理咨询员等专业知识学习和业务培训。6.探索提高本班学生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的途径和方法。7.注意工作方法,与老师、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
三、班级心理委员的日常工作:
1.工作计划与总结。结合学院及系部心理健康工作整体安排,每学期初制定本班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并上报本系部心理健康辅导站。按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班级心理知识宣传及辅导活动等,促进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期末对本学期心理健康工作总结,上报系部心理健康辅导站。
2.例会及培训。每学期四次例会,单月末与本系二级组织一次,双月末与学校一级组织一次,会议内容包括心理健康信息相互通报、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等。3.定期报告。每两周向辅导员报送所在“班级学生心理状态表”,包括近期开展的心理健康工作、学生心理情况、危机事件等。
4. 危机事件及时反馈制度。对班级中可能或即将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向所在系部心里工作站负责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反馈,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5.与院系配合,开展每年一度的“五月心理健康周”、新生心理健康普测等全院心理健康大型工作。
四、班级心理委员的素质要求:
心理委员每班男、女生各一名,具体要求如下: l.在学生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热心班级心理健康工作,具有服务意识; 3.为人乐观、开朗,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4.善于与人沟通,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5.可以由原班委兼职,也可从学生中选拔;
6.由各系心理辅导员组织通过学生自愿报名或推荐等方式确定心理委员名单,上报学工部、团委及学院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审核备案。
五、班级心理委员的学期、年度考核:
网络用户常见心理特征 篇3
1.惯性
用户:“你们的排序按钮为什么没有了?”
客服:“亲,我们把它放在右边了,这样更加的明显哦。”
用户:“你们很闲吗?没事弄这个按钮做什么!”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将奶酪放在了迷宫的第三个格子,然后放一只老鼠进入迷宫,第一次的时候,老鼠先找第一个,再找第二个,最后在第三个格子中找到了,很高兴。第二次的时候,先找第一个,再找第二个,又在第三次的格子中找到了,很高兴。第三次的时候,老鼠直接去了第三个格子,找到奶酪。第四次,第五次,奶酪没有动。第六次的时候,奶酪被移入了第一个格子,老鼠看不到奶酪,于是生气,郁闷,焦躁,原地打转,却放弃了继续寻找。
人和老鼠一样,甚至比老鼠更加地具有惯性,更加地善于总结规律,更加地容易感觉生气和不爽。一旦他学会了用一个按钮,第二次一定会去原地按照原来的方法使用。如果位置或者方法和以前不一样,他会很不习惯,并且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爽的改变。所以,如果产品经理要改变原有的规律一定要三思再三思,即使你知道你是在让原来的过程更加美观,更加方便,更加绚丽,也请考虑到原有老用户的习惯。在吸引新用户的同时如何让老用户少去学习是产品经理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
2.我就是全部
用户:“你们的平台真烂,我商品的显示全部错了。”
客服:“亲,别人的都是好的。是不是你设置错了?”
用户:“别人和我有什么关系,我的商品显示出来就是错的!”
看上去蛮不讲理,但是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国王,他对他自己的全部负责,所以当我们很轻易的说少数人的时候,也应该去体会这少数人的全部世界,承认彼此的平等,也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给出反馈的用户帮助平台进行改进,他们是不领工资还不断帮我们提交bug的最优秀的用户测试工程师,对于如此无私的行为,我们难道不应该感谢吗?
3.第一印象很重要
用户:“你们应该提供一个某某功能。”
客服:“亲,我们有的。在XX的链接上可以链接进去。”
用户:“我之前用过,一点都不好用。”
客服:“我们改进了,你再试试。”
用户(一段时间之后):“我就说过不好用,你看看,还有某某某都不是我想要的。”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接下来所有的关注力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所以,不要责怪你的用户不够宽容,不够拥抱变化,不能理解你持续的努力,是你在之前没有竭尽全力去给他一个好的体验,一个满意的结果。所有单身的同学注意了,别随便糟蹋自己的形象,很可能在某一个你没有准备好的时刻,你的Mr Right就出现了,然后你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去重塑你的新形象。
4.相信熟人
用户:“我朋友说你们的这件商品很好,我也要一件。”
这是买一件东西最肯定的理由,经常在人多的地方听到一堆的女生在说这样的对话:“你的衣服很漂亮,在哪儿买的?”“在某某网站。”“快把链接发给我。”每次听到这样的言语都忍不住地微笑,感谢这些八卦的女生们,她们用言语证明了网购的价值,她们是网购最佳的代言人。
5.简单
用户:“能不能不要让我回答这么多问题,填这么多信息。我只是想买一件衣服。”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曾经想做成最简单的产品,随着时间的发展,随着需求的深入,随着问题的展开,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一个复杂不堪的产品。然后用户望而却步:“知道吗,我对你每一步的迈出和深入都需要勇气和热情。但是在得到真相之前,我不确定我的这种付出是否值得。”所以,别让潜力用户在漫漫长途中放弃。是我们的重重关卡将他们拒之门外。
6.文字图片结合
用户:“能不能在文字上直接给张图片?看着直观漂亮。”
用户:“能不能在图片旁边写上文字,否则不知道是在卖什么,干什么。”
人的头脑分左脑右脑,右脑喜欢图片、直接感觉;左脑喜欢文字,思考。有人喜欢右脑思维,有人喜欢左脑思维,作为产品的设计者,不用纠结,不用分类,让用户的2块头脑都得到充分的享受和利用吧。图片文字合理完美的结合是对不同用户最好的尊重。
7.搜索准确
用户:“你们的搜索真差,我找不到我想要的商品。”
客服:“能告诉我你想找什么吗?”
用户:“我就想要自己喜欢的东西。”
客服:“…”
也许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你们应该知道我想要什么。这是很多用户的心理,我也是。永远不要指责用户的无理取闹,就像不要指责女生的善变。如果你足够把她放在心上,你应该会知道她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会买什么。她的每次浏览,每次点击,每次购买都在告诉你她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这些都是她给你的机会,不要浪费。
8.保护私隐
用户:“你们太过分了,你们把充气娃娃让我爸爸接收了,然后,然后……他还当场打开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隐和不想让人知道的信息,不可以想当然的将这些信息透露出去,信任的建立很困难,需要很长的时间,信任的失去也许只是一瞬间,一个不小心的安全漏洞,一个不合适的需求,一次不小心的透露,我们就可能摧毁我们和用户之前长时间建立的信任关系。珍惜用户包括珍惜他提供给你的一切信息。
9.金钱安全
用户:“我把钱放在你们这儿安全吗?你确定吗?”
用户:“你确定我的退款能成功吗?我把货退还给他了,钱能拿回来吗?”
网络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篇4
1 网络新闻编辑思想
网络新闻编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编辑人员在新闻原材料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加工与整理:一方面,要保障新闻内容的可读性与趣味性来增加受众的满意度,另一方面,要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在网络新闻的编辑思想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类。
1.1 全历史编辑思想
全历史编辑思想即在网络新闻的编辑过程中坚持运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和处理新闻事件,编辑需根据新闻的素材内容将其回溯到历史脉络当中;同时,在庞大的新闻系统与新闻事件当中,将与该历史现象有关的内容加以整合并将其编辑为专题性报道或专栏项目。网络新闻编辑的职责不仅是编辑新闻内容,还应对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可利用性负责。在互联网络平台全面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新闻编辑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上,以历史的眼光进行新闻编辑。
1.2 全受众编辑思想
全受众的编辑思想就是在网络新闻编辑新闻内容的过程中,重点考虑受众的心理需求,并将受众的需求放在网络新闻编辑的第一位。在网络新闻传播平台当中,受众规模十分庞大,同时受众的层次多样,受众的成分也是最为复杂的,因此这对于网络新闻编辑工作来说,必须全面的体现出全受众的编辑思想。
1.3 全社会编辑思想
全社会的编辑思想主要是指网络编辑在编辑新闻内容的过程中要着眼于整个社会,站在全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关注社会的变动状况及社会事件等。全社会编辑思想中,网络新闻编辑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对社会负责、对所处的时代负责,同时关注新闻的本质属性,树立新闻把关意识,避免将新闻内容编辑得过于商业化、媚俗化等。全社会编辑思想中,要求网络新闻编辑具有为社会公众解释新闻现象、生活意义及社会的存在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尤其现在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每一位拿着手机的人,是受众的同时又是新闻的编辑与传播者,可以说处处有新闻、秒秒有更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就更要求新闻编辑者在面对新闻来源时一定要认真核实,不能人云亦云,坚决避免给社会给群众造成不良舆论导向。
1.4 全天候编辑思想
全天候的编辑思想也就是要求网络新闻编辑在新闻编辑过程是全天的,即24小时不间断,且新闻的播出状态是全天的。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发稿时间是比较固定的,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也是固定的,与之不同,网络新闻的新闻发稿时间与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是属于随时的全天候的滚动播出,因此要求网络新闻编辑处于24小时的待命状态,保持全天候的编辑思想。
2 网络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需求的满足
新闻编辑思想就是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编辑所运用的逻辑思想,而受众的需求是编辑以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满足受众的新闻外在要求。网络新闻以其形式内容的多样吸引着受众的关注,而网络编辑也应该站在受众群体的角度上,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形式与内容的选择来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
2.1 网络新闻编辑应该注重新闻内容,辅助以合理的新闻形式
首先,网络新闻编辑在进行新闻内容编辑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新闻内容为主,新闻形式为辅的编辑原则。在任何时代背景下,新闻的作用都是报道事实真相,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理,只有始终坚持以新闻内容为主才能在激烈的新闻媒体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新闻受众最感兴趣和最关注的都是新闻的内容,虽然目前由于网络信息的发达出现了许多新闻中的“标题党”,通过拟定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标题来吸引受众的眼球,但长时间后,这种新闻标题拟定方式及新闻内容必定或受到读者的厌弃。在坚持以新闻内容为主的前提下可选择恰当的新闻传播途径与形式,辅助新闻内容。
2.2 全方位满足受众群体阅读与互动的心理需求
随着网络技术被不断地应用于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当中,不仅拓宽了受众的新闻接收渠道,也对受众的感官形成了刺激。因此编辑应该利用网络传播平台选择受众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与传播渠道,并将其灵活的应用。在网络新闻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不仅体现着编辑的新闻思想,同时还应该创造条件,让受众参与到网络新闻当中来,增强网络新闻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可以适当增加读者的评论专栏等,增强与受众的沟通与互动。
2.3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网络新闻传播手段
在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当中,应该对新闻的传播方式及传播渠道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受众的审美价值取向也在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对网络新闻的传播渠道进行创新,满足网络新闻受众的多元化新闻需求,达到最佳的网络新闻传播效果。
2.4 设置重大事件与议题专栏,提升网络新闻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在网络新闻中设置重大事件及重要议题的专栏能够起到传播网站的良好作用,能够帮助网站树立起独特的个性风格。例如,搜狐网曾经建立过“网上春运”的专栏议题,该专栏议题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不仅有效提升了搜狐网的知名度,也在受众群体中树立了搜狐网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的百姓风格。
3 结语
网络新闻编辑是一项难度较大、复杂性较强,且要求十分高的工作。在网络新闻编辑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及其变化,还要在编辑工作当中体现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理念;在新的传播平台中,要不断调整传播方式及传播的渠道,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此外,还要做到对新闻事件的及时与深入挖掘,确保网络新闻内容接地气并受到受众欢迎的。在网络新闻中,应该将新闻性、娱乐性、传播性与通俗性进行有效结合,充分发挥网络新闻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芳.数字阅读心理负效应下网络新闻编辑应对探析[J].编辑之友,2016,2(8).
[2]郭璐,薄立伟.网络新闻“标题党现象”对受众阅读心理的影响[J].新闻界,2011,6(7).
[3]贺晓曼.以受众多元需求为基准探讨网络新闻编辑规律[J].新闻传播,2015,7(23).
重视军人网络心理健康 篇5
马冬李进
1993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即《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旋即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网络用户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至1999年底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近1.7亿网民,目前全世界初步估计的网民数将达到5-10亿。现在互联网以其不可抵挡的影响力,将触角伸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
互联网是一把双锋的利刃,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方便高效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冲击,尤其是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和危害表现得更加突出。1994年纽约市的一名精神病医生依凡·金伯格就“声称”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心理障碍,他把它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IAD),这很快引起了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的关注。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的McLean医院,在九六年初专门开设了一个治疗计算机和网络成瘾症的诊所。在九七年多伦多和九八年旧金山两届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研究者们专门讨论了IAD成为正式诊断的可能性。2000年,9月11日,德国慕尼黑的精神病教授赫格尔(Hegerl)和科学家希曼(Seemann)公布了一项关于网络性心理障碍的网上调查报告。目前,关于网络性心理障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科学家主要依据两个标准,一是上网时间每周不超过34小时(相当于西方一周的正常工作时间),其次是根据上网者是否对网络产生依赖性。
我国1994年3月获准成为国际互联网成员,1998年只有210万互联网用户,到了1999年底,上网电脑即已达到350万台,下的注册的域名数达到99734个,国际信道带宽达到1234M。随着internet在我国的迅速普及,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000年1月16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四川一网民连续上网32小时引发突然性思维紊乱,用水果刀割伤手腕,造成失血性休克,险些丧命。网络心理专家介绍说这种症状属于典型的网络性心理障碍,多发于网虫群体中,患者由于沉溺于网络游戏聊天或浏览而出现自我认知错乱、情感情绪低落、思维反应迟钝、个性人格异化、精神意志丧失和人际观念淡漠等心理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据网络心理研究机构估计,我国现在至少有3万人不同程度地患有网络心理障碍,患者年龄一般介于15至45岁之间,男性患者占总数的98.5%,女性仅占1.5%,其中年龄在20至30岁的为易感人群。由于患者得病后常常不能自我觉察,强迫就诊后一般不易根治,仅能缓解,缓解后又会间歇性复发,所以目前该病已成为一种世界各国都不可忽视的疾病,成为心理学界和医学界的一个新课题。
“网络心理师”方兴未艾 篇6
蔡玉萍是国家执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社交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等的治疗,婚恋情感类咨询更是专长。蔡玉萍称,网络咨询者当中,受到婚外情困扰的占很大一部分。情感烦恼往往无法对亲人朋友启齿,精神压力很大,他们网络求助是网络心理咨询看好的一个主要原因。
据蔡玉萍说,心理专业知识可尽量为人们减轻情感困扰,往往一两次网络咨询就可以解决。而一些长期咨询者,主要是“神经症”患者,例如强迫症、焦虑症、人格障碍等,他们需要长期定期治疗,一般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痊愈。
据了解,一级咨询师或者著名专家小时收费在800到1000元,二级咨询师收费300到600元,三级或者实习咨询师收费100到200元。网络心理师不需场地,收费略低,通常通过银行转账或者支付宝向咨询者收费。
链接
心理咨询在我国是朝阳产业,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国外,每3000人便有1名心理咨询师,而我国目前合格的心理咨询从业人员不足两万人,心理咨询行业极具发展潜力。专家认为,如今年轻人网络使用率非常高,早恋、厌学都可在网上寻求帮助,如当地没有心理咨询师,也可在千里之外通过网络求助于专家,网络心理咨询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网络消费者心理浅析 篇7
网络营销从不为人知, 到目前营销市场上人人称道, 趋之若鹜, 只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 网络营销理论也是从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中走出来, 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其中, 软营销策略, 越来越多的被理论学者和企业营销人员所接纳及推广。
软营销, 指的是在电子商务网络的大环境下, 利用消费者心理学的理论与网络营销的实际相结合, 由企业面出发, 对消费者推出更适合于他们的产品、服务, 以期获取更大的消费者认同, 进而获得消费者的长期回报。在更多的角度来看, 软营销就是网络营销中的消费者心理的研究与实践。
2 网络消费概况, 网络消费者概况
伴随着网络的兴起、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 电子商务在我国已经发展了20余年。从最早的信息爆炸、不分质量的网络全面免费时代, 中国的网络营销人员渐渐地摸索出了自己的道路。
据市场调查, 2009年全年, 中国网络消费总金额在2500亿的规模, 网络购物用户增加到了8000万以上, 同比2008年增加了40%左右,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是市场越发展, 其中因为体制不健全、方向不明确, 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 而且非常棘手, 令很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人员感到无助。
3 网络消费者消费行为及心理分析
传统市场的消费者, 如何接受, 并且乐于新兴的网络交易市场, 就是困扰网络营销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一个大问题。而从消费者心理学的角度, 来剖析网络市场, 了解网络消费者的实际和潜在需求, 并且进行跟踪和适当的引导, 就是我们应该研究的方向。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 影响消费者在网络上进行消费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个:
3.1 收入
网络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直接影响到其有可能在网络上进行消费的可能性和消费额度。目前的市场情况是, 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群以及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在网络上消费的意愿明显比收入在两者之间的中等收入人群, 中等收入人群的网络消费额在全部消费额的6成至7成左右。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 其一是因为能够接触到的网络消费者基本收入状况, 中等收入人群明显比较多。其二, 就是心理因素了, 从消费心理来看, 低收入人群没有多余的可支配收入用于网络消费, 就算从心理上接受网络营销模式, 但能够给电子商务企业带来的市场是偏小的。而高收入人群, 虽然接触网络也比较频繁, 但是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心理中, 从消费中获得社会认同的需求, 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收入的人群, 而网络消费的隐蔽性, 使得这个认同感的部分大大下降, 也使得高收入人群在网络消费时的意愿并不是很明显, 他们更倾向于传统市场的实体营销模式。中等收入人群, 从心理来看, 因为数量众多, 所以从众心理很明显;生活性质和质量多变, 更加乐于接受和尝试新生事物;有部分可支配收入, 可以尝试网络消费。
3.2 年龄
网络消费的年龄层次, 可以很直观的表现出人在社会中因为年龄的不断增加, 其心理不断变化, 所导致其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的改变。据调查, 目前我国的网络消费者年龄结构相对一些发达国家比较单一。从人群数量上来看, 18岁至30岁的消费者数量占到了网络消费群整体数量的80%甚至更高, 30岁以上的消费者占总体的20%左右, 18岁以下的消费者数量非常少。而从消费频率来看, 各年龄层次的消费频率比相对平均, 其中高频率消费者的年龄明显提高, 30-40岁人群半年网络消费10次以上的人数占该年龄层次总体数量的15%左右, 为各年龄层次中最高。从消费额来看, 高额网络消费人群的年龄集中在35-40岁。可以看出, 18岁以下的网络消费者, 通常在消费时集中偏向于小额商品, 并且消费频率不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 个人收入提高, 消费观念发生改变, 有能力有兴趣尝试更多的网络消费, 并且在35岁左右时消费频率和消费额都达到顶峰。
3.3 性别
男性和女性在网络消费时的差异, 与男性与女性的性别差异有着非常显著的联系。虽然男性网民在数量上略多于女性, 大约为53:47, 但是由于消费观念在性别上的不同, 女性热衷于购物的特点在网络市场里, 也非常明显的体现了出来, 女性网络购物人数与男性的比例变成了6:4, 很明显的居于多数。从消费频率来看, 男性在网购时的高频率人数略高于女性, 而女性的中等频率人数则超过了男性。从消费额来看, 男性的网络消费额在整体上略高于女性, 更强的冒险精神使得30%以上的男性半年消费额超过1000元, 而女性只有23%。从消费商品的种类来看, 就更能体现男性与女性在消费时的心理区别, 除了服装类商品同为男性与女性网络购物的首选种类外, 男性更加喜欢消费通讯数码产品、充值卡、书籍音像制品、电脑及配件, 女性则更喜欢化妆品、珠宝、食品与保健品。
3.4 职业
从事的行业, 对于个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都有明显的影响。我国网络购物人群中, 更加贴近于销售消费市场的企业公司任职人群, 占到了40%以上;对网络比较熟悉, 更容易接触到网络消费的学生人群, 占到了20%, 其中更多的是拥有更大的经济自主能力的大学生;任职于事业单位的和公务员人群, 由于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 尝试消费行为比较多, 所以也占到了10%;个体业者和一些自由职业者, 因为销售消费渠道的选择, 更多的开始尝试网络消费, 他们也占到了10%;其他的职业共同占了剩余的比例。从职业角度来看, 职业是否稳定、职业收入水平, 与市场联系的紧密程度都极大地影响到了网络消费者的消费选择。
3.5 受教育程度
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不断地发展, 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 社会平均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 但是由于网络购物中的计算机水平要求, 网络购物人群整体受教育程度比较高, 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的人群占到70%以上, 但是这个现象有在缓和, 向低学历人群渗透的趋势。从心理上来分析, 受过高等教育的网络人群, 更加容易理解网络销售模式, 能够知晓网络销售对自己的帮助和带来的问题, 能够更加理性地去接受, 而低学历人群, 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偏少, 了解网络销售模式的可能性比较低, 网络消费操作有困难, 并且有可能在心理上产生对网络消费的抵触心理。
3.6 所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
虽然网络是一个能够连通全世界市场的巨大的无形的桥梁, 但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保障和电子支付服务保障体系的水平差距很大, 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的地区差异相对明显。在整体上来看, 东南沿海地区和中部经济开放区域的整体水平较高, 西北、西南等内陆地区水平较低, 从城市水平来看, 沿海、沿江、中部经济开发带上的省份中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 网络消费水平比较高, 中小城市相对比较低。从心理上来看, 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网络使用者的基本素质, 如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思想开放程度会比较高, 对于网络消费的接纳程度较高, 产生的消费需求也会比较多。
4 网络消费者心理引导
想要做好网络营销, 网络销售是中间最重要的一环, 而如何把握网络消费者心理就很重要。针对于影响网络消费者的心理因素, 从事于网络营销的电子商务型企业, 应该尽可能地结合由于网络消费者的地域性、性别年龄差异、收入水平、教育水平等等因素而产生的不同消费心理, 为已经存在的网络消费者提供适合其心理需求的针对性产品和服务;更多地调研市场, 了解网络消费者及潜在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适当地利用各种宣传手段, 在心理上引导网络消费者的需求, 使之转化为购买行为。
参考文献
[1]李晏墅.《市场营销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
[2]刘飞燕.《消费者心理学》 (第二版) ,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2年3月.
网络心理 篇8
1.1 对社会公权力的仇视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是正确认识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 社会的动态发展过程是社会制度不断完善、机制体制不断健全的过程, 然而, 发展仍面临着很多问题。纵观近年来的网络舆论事件, 大部分事件都集中在权、利、法三个方面, 即政府是否依法行政、人民的合法权利 (特别是公共利益) 有无受损以及司法是否公正, 其中涉及官员贪腐、政府滥用职权的事件最多。
通过媒体的报道和揭露, 普通群众不断触碰到社会公权力的漏洞, 虽然加强了民众的监督意识, 但也易对公权力机构和体制形成偏见认识, 长此以往, 民众可能会习惯性用批判和仇视的心态看待公权力, 甚至在心理上与之对立。在很多网络新闻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 部分网民的批判是不经过理性思考的, 甚至并非出于舆论监督的目的, 只是想在批判中寻求快感, 发泄自己压抑的情感。
1.2 对社会财富集中者的仇视
嫉妒是产生仇视心理的重要情感因素, 嫉妒往往是在某种比较中而产生的一种对抗心理和仇视感, 极易使人陷入极端状态而不能自拔。在现代型社会中, 职业分化导致的身份差异和个人对其存在价值的比较是怨恨心态积聚的社会学机制。
在当前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 竞争者受智力、技能、资金等因素的影响, 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进而造成贫富差距。贫困者长期对自身生活状况不满, 当看到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时, 就会产生强烈的嫉妒情绪, 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仇视心理。因此, 很多贫困者乐于通过网络新闻评论谩骂、诽谤, 其目的就是为了宣泄自己的嫉妒情绪。
1.3 对社会伦理道德破坏者的仇视
网络新闻评论是能体现普通网民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在社会中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和公民道德水平的提升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网民必须通过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评论中, 部分网民出于维护伦理道德的目的, 对失德者和失德现象大肆批评和谩骂, 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行为。这种仇视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非理性仇视, 是社会整体层面的非理性仇视, 其批判性的言论往往带有煽动性, 对社会道德的维护和公民素质的提升反而不利。
2 网络舆论中仇视心理现象的根源分析
2.1 社会权益分配不对等, 社会普遍缺乏信任感
当前, 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社会权力和财富直接决定了社会地位的高低, 社会结构因此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 这是构成仇视心理的重要社会原因。经济建设在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 社会不公正现象也在不断凸显, 社会各阶层利益分化明显, 利益冲突加剧, 社会底层民众对社会体制产生了强烈抗拒心理, 在非理性情绪的支配下容易把矛头指向社会的方方面面, 因此, “逢事必喷”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 社会精神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整个社会缺乏道德责任, 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 互相推卸责任, 这也是诱使仇视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
2.2 匿名性纵容网民, 网络传播把关和引导不足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最大的差异就是个体存在的形式不同, 在网络世界中, 网民寻求自身的安全, 通常以匿名形式参与信息生产、接受和传播, 每位网民都隐匿了真实身份, 以一个简单的符号存在, 网民在发表意见时不需要考虑法律上是否允许、道德上是否恰当、情感上是否合适, 再加上网络新闻评论的门槛较低, 为网民的非理性意见提供了技术条件。同时, 网络传播简化了传统传播过程的把关环节, 面对着随时出现的大量非理性信息, 媒介难以及时跟踪和过滤, 更难以针对性地引导, 这就大大增加了非理性信息的传播机会。
2.3 公民价值观不够完善, 攀比、虚荣心理过度
仇视心理的产生必然有内部原因, 非理性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不能控制自己。带有仇视心理的人往往内心软弱, 遇事欠缺稳重豁达, 在不断接受外部刺激后, 内心的压抑感渐渐蔓延而无法自控, 最终演变成仇视心理, 这是心理和价值观念不成熟的表现。另一方面, 人作为社会的产物, 通过与他人的价值比较认识和解读自身, 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正确的比较会促人奋进, 引人积极向上, 而由虚荣引发的不健康的攀比心理常常会使人陷入一种精神空虚和自卑之中。事实上, 将不同条件下的天赋不同、资质不同的人进行对比, 其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这易使较弱的一方产生负面心理和仇视情绪。
参考文献
网络心理 篇9
作为语文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作文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比较、研究网络心理,从中汲取有益的“活性因子”,注入作文教学的“主动脉”,使作文教学焕发蓬勃生机,使学生的写作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一、网络心理透视
在网络平台强大功能和丰富内容的支撑下,网络平台呈现出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无差别性等特征,从而促成了网络心理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主要有:
自由心态。网络是一种虚拟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比较放松,心理无压抑感,容易发泄、排解心中的郁闷情绪,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各种思想、心情甚至习惯暴露出来。
平等心理。正因为网络平台的无差别性,导致网民产生一种优越感,他们通常不会考虑其他网民的地位、身份、年龄等,崇尚“人人平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网民之间和谐的沟通交流。
冲动心理。在网上图文并茂的内容的刺激下,网民往往会产生兴奋、激动情绪,促成了网上的许多“疯狂”行为。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挖掘自己的幽默感、和其他网民“较劲”,他们往往盲从冲动,被“网”所困,不能自拔。
创新心理。网民更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和具有刺激性的挑战。受某种需要的驱动,一部分网民会开掘潜在的创新意识,在一次次“片断式”的活动中大胆地求新求变,勇于创造,获得成功的喜悦。他们积极地倡导崭新的网络文化,采用独特的网络语言,设计网络软件,制作独具匠心的网络作品。在他们的成果中,不乏大量的富有创意的文学作品、广告语和动画。
猎奇心理。人类认识世界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规律进行的。网民更遵从这个规律,他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库中不断地汲取丰富的营养,随着积累的增多,他们逐渐不满足于现状,要求猎取更深层次的信息,他们利用网络搜索大量的相关信息,整理成“大全”式的一整套信息集合,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
趣味心理。网络传递信息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它采用图、文、声、像等多种渠道交错刺激网民的感觉器官,具有极大的趣味性,驱使他们在虚拟世界里不断探索,广征博览。
直白心理。这主要体现在网络语言的风格上,网民在网上聊天、讨论、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语言风格,不拐弯抹角,崇尚“单刀直入”,直截了当。通过网民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致使网络语言言简意赅,而且鲜明生动,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竞争心理。网民在许多网站之间点击徘徊,容易产生比较,形成评价;他们在网上活动时挖空心思,争做“第一个”,不做“第二个”;甚至黑客群体的反常行为也是竞争心理的一种表现。网民有一种共识:网络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竞争,网民自觉不自觉地被训练出争强好胜的积极心态,并在不断创新中满足自己的竞争心理。
二、网络心理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如此繁荣的原因之一是它对人的心理发生了作用。而作文教学却普遍存在着倒挂现象,先进行写作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再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悟性启迪和心理作用,这必然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与作文的枯萎。如何在新时期适应作文教学发展的需要,构建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网络心理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这具体表现在“外”与“内”两个方面:“外”通过写作形式的变化影响学生写作;“内”通过网络心理的呈现形态在作文教学中的渗透,对学生写作心理和训练方法发生作用。用这个内外结合的规律来促进作文教学理念的创新,建立一整套现代作文教学训练体系。
1. 张扬自由心态。
我们应该重视排除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心理障碍,破除紧张、厌倦情绪,创设自由的写作环境,还学生轻松的心态。作文教学首先要“开放”,“开”学生的心境,“放”学生的手脚。我们需要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将作文课变为心理咨询室、聊天室,与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剖析写作心理,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时有紧张、厌倦情绪只是一种心理障碍,只要稍作调整便可排除,逐渐放松学生的身心,将重点放在审题上,调动自己的积累,提倡“口无遮拦”,在自选材料的基础上,任意组合,充分发挥想象力,整合成佳作。
2. 建立平等心理。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确立师生、生生平等的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每一位学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暂时后进生,都一视同仁,写作面前“人人平等”;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活动,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写作知识的传授和思路的讨论。它与自由心态一起,对治疗写作心理疾病、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3. 促成竞争心理。
作文不单是学生心迹的自由表白,更是学生生活的反映。因此,为了使学生的作文能够反映当代学生的精神面貌,我们应该模仿网上的“跟帖”活动,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在作文教学中营造竞争氛围,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写作品质,刺激其“写作虚荣心”,促进良性竞争心理的养成,这不仅对驱动学生写作内因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作文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4. 培养猎奇心理。
如果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并且具有一定的积累,那么,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猎奇心理上,重视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自主领悟写作的奥秘。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每一步的探索都给予肯定和点拨,保证学生在“猎奇”过程中有的放矢,持之以恒。总之,我们要使学生在勤奋写作中不断“刻意”追求写作的规律。
5. 培育冲动心理。
于漪曾说:“学习写作,技能技巧固然重要,但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写作的热情,写作的冲动感。”内因起了变化,形成思绪,写作才能“文如泉涌”。“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叶圣陶语)要使学生具备写作的热情与冲动,就必须广泛地接触现实社会,体验生活,感悟自然、人生、文学、艺术,关注科技,积累认知,充分调动学生深入生活的积极性,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观察事物,广泛搜罗信息,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写作热情。
6. 激发趣味心理。
挖掘学生趣味心理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我们应该紧密结合佳作赏析和阅读,使学生对祖国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感知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在熏陶感染之际,激发其写作的兴趣;其次,在组织作文训练中,模仿网络中的话题讨论,并有机地将命题“趣化”或“简化”,使学生有兴趣或信心写作,不致因为厌烦某一方面而无话可说。如写自我介绍,可变换题目为:“唉,我这个人!”“我的喜怒哀乐”“神奇小子”等;又如话题作文“感悟生活”,体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们可以将此题分成一些范围较小的题目,如《品味苦咖啡》《生活的“重量”》等,就某一方面的感悟详加叙述。方法的运用使学生顿生灵感,起引导点拨作用。
7. 倡导创新心理。
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其中创新思维能力的挖掘,需充分利用学生的创新心理。在写作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学生墨守成规或满足于原来的思路,积极培养学生的反对精神、质疑品质,引导学生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鼓励他们另辟蹊径,标新立异,力求有新的突破。即使这个突破是零碎的、片断式的,也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片断式”的写作训练来培养创新思维,这些训练应该包罗万象,能反映学生对现实社会的看法,提升认知水平,形成创新的原动力。
8. 强化语言训练。
我们应该加强写作语言的基础训练,但要抛开单纯意义上的基础训练,而应该通过固定的训练模式,如同网上的主题活动,在训练中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风格。首先,这些训练应该结合一系列主题训练活动(类似于网络聊天室),使学生在小范围活动中循序渐进地建立自己的语言表述方式。并强调文从字顺、表情达意准确生动等要求。其次,训练学生运用好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以适应文章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使学生面对各种情况都能从容应对,体现出当代学生的生动而不铺陈、凝练而不朦胧、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风格。
网络广告的受众心理分析 篇10
1. 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概念与内涵
网络广告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 它的受众不同与其他的传统广告媒介。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不同, 网络广告的受众也就有了其特殊的属性以及内涵, 那么网络广告的受众心理研究则需要从它的他内涵以及发展层次去解析。
1.1 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概念
网络广告具有着特殊的属性, 因为它比较传统广告更具有生动性, 形象性, 但是恰恰由于它的形象生动, 可比性, 可选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广告本身受到的制约也非常大, 比如:在网络广告中, 它不具有强制的接受性, 引起受众心理反感的情况下, 会选择停止阅读或者转向选择。再加上网络广告的本身人群定位比较高, 属于高知, 高资, 高消费群体, 那么其心理的要求也就相对比较高, 比如他们更注重心理愉悦, 更注重个性的体现, 更注重商品的人性化, 在注重商品人性化的同时他们对广告的要求就更加严厉地归纳为对网络广告的满意度。因此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概念为满足消费者可比性告知需求的广告传播信息心理。
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惟其如此, 时评才能更受欢迎。
3.时评不能单纯追求快, 时效应服从于质量[10]。由于仓促, 有的作者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分析挖掘思考和查找资料, 常常凭着一时的冲动甚至灵感就下笔, 写起时评来总是隔靴搔痒般泛泛而论, 没有新颖的观点、厚重的思想。有的作者评不到点子上, 甚至很主观、很片面, 触及不到事物的本质。有的作者语言晦涩难懂, 有的话语经不起推敲等。而对于编者来说, 有时没有足够的三审时间, 使三审流于形式, 结果就会埋下各种差错隐患。
时评首先应该确保被评论的新闻的真实性, 找好切入点, 才能保证时评的力度和方向。有不少时评, 引用的内容是街头小报或者是道听途说的消息, 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评论容易给公众造成误导, 混淆视听。我们的时评家如果没有一双慧眼辨别新闻的真假, 写出评论的质量和可信度可想而知。
评论作者、编辑应该把握好时机。如果急功近利, 不加思考而盲目抢发稿件, 轻者影响报纸声誉, 重者会引发不稳定因素。作者要考虑选题是否得当, 时机是否恰当, 效果是否最佳, 有的问题是长期的、复杂的, 需要客观看待, 不能简单靠追求时效来进行处理, 要进行冷静理智的思考, 确定什么选题、以什么角度和分寸、并在什么时机对问题作出准确的、有说服力的评论和前瞻[11]。
4.时评应该多培养群众作者[12]。群众作者生活在基层, 对基层的情况最为熟悉。虽然他们的稿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但不乏新颖的素材和独到的见解, 经过编辑的指导并非不能成为佳作。如果在编辑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 广大群众作者的时评经常
当然随着网络广告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的多种形式发展, 网络广告的受众面积会更加广泛, 心理也会不同, 但是满意度最终还是考量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一个重要标准, 也是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一个内化概念。
1.2 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内涵
广告的形式尽管带不来直接的经济效应, 但是广告形式却能为消费机会提供决策, 为消费者给予指导, 同时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此就有必要认识与了解网络广告的内涵。其一, 网络广告受众心理会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他们的视觉会更加开阔;其二, 网络广告的受众心理对于传播途径的选择没有可比性, 也就是说其广告平台比较单一, 需要应对消费者的多种心理需求, 那么就需要网络广告的制作更加注重广告模式的效果, 包括迎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要求也就随之提高;其三, 网络广告诉求目的比较明了, 因此心理感染能力要加强, 甚至要具备相互影响的作用力。
2. 网络广告受众心理分析
网络广告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 个性化的广告形式。消费者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 而是主动的选择。任何一则广告都是通过影响受众心理发生作用的, 从而启迪受众或引发受众的购买行为。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喜好, 选择是否接受以及接受哪些广告信息。以前, 我们往往把广告的效果简单地等同于它的制作过程, 而忽视了受众对它的接受过程, 或者忽视了受众在接受广告方面的特殊心理。
在报纸上出现, 那就会更好地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进而大大丰富时评的内容, 扩大影响范围。
现在的时评作者却主要由编辑、相关专家担任, 其观点和意见难免局限, 读者很难听到其他社会阶层的声音, 这不能不算缺憾。而且不少时评写手错把自己当成了小品文作家, 希望自己每天都能写成一片千字时评, 这是不恰当的。时评一定要有可评之事, 不是可以定时定量生产的, 硬要拼凑, 肯定会降低作品的质量。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要发挥时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引导舆论的作用, 时评编辑和作者应具备明辨是非的政治头脑。同时还要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 有较高的新闻敏感和深厚的写作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自己能够理清事件的是非曲直, 看清事件的本来面目, 从而正确地把握时评的观点和导向。
参考文献
[1]赵光瑞.“好的时评比开一次会议还重要”.中国青年报, 2004.02.06[2]赵峰.浅议新闻时评的功能特点和写作.新闻三味, 2008年5月
[3]王兰.“和谐”理念中的时评作用.陕西日报, 2007.1.17[4]马少华.时评的历史与规范.新闻大学, 2002年秋
[5]陈栋.我国新时评发展趋势分析.今传媒, 2008年12月[6]侯薇.关于时评的多维思考.新闻爱好者, 2006年2月[7]杨树宏.医治新闻时评六宗病.声屏世界, 2007年1月
[8]黄家雄.创新评论精神, 创新评论价值.中华新闻报, 2007.1.10[9]冯越.给时评家提个醒儿.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4.3.22
[10]武少民.时评应该找好切入点.中华新闻报, 2004年6月
[11]王兰.发挥时评作用, 促进社会和谐.新闻前哨, 2007年第2—3期[12]徐曙光.时评版不是名人天下.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5.5.20
2.1 网络广告受众的心理特征
作为网络广告的受众, 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广告的的受众群体年轻化。因此具有年轻人的心理特征。受众群对事物接受能力比较超前, 又有一定的收入保障, 在消费潮流中比较活跃, 他们不固定于传统的销售模式与广告形式, 因此网络广告的受众人群更加注重在消费过程中个性的需要, 同时网络广告受众更注重通过网络广告的体验性与生动性来感受广告中的商品。在网络广告传播效果好的情况下, 网络广告的的受众则可能把这种体验传播给更多的网络受众, 可以说网络广告的受众人群是一个极具传播效率的人群, 同样也可以理解成网络广告的一大特点。
网络广告受众的猎奇心理。猎奇心理也称喜新心理, 是一种直接兴趣, 不需引导即可产生一种关注与感兴趣的心理指向, 网络广告不仅传递商品信息, 而且还传递各种政治信息、社会生活信息、文化信息等等, 网络广告要运用心理影响技巧强化广告设计作品的心理感染力, 既要新颖独特, 界面漂亮且有着较好的视觉效果, 又要有趣味性、能与受众产生互动, 使受众在互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广告宣传, 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 充分引发受众的兴趣, 吸引消费者, 进而产生购买欲望和行为。
网络广告受众的方便、快捷心理。著名的广告大师奥格威曾强调, “广告不应该视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表现, 做广告是为了销售产品, 否则就不是做广告”。广告最终目的是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从而产生购买行为。网络广告作为一种广告载体和媒体, 可以提供给网络广告受众的是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以及购买心理行为, 满足消费者的欲望, 使其行动落实。如:在网络上出现百威啤酒的广告, 点击即可参加抽奖活动, 这样的广告行为对于受众来说是很快捷的参与方式, 在线几秒钟就可以得知自己是否中奖, 无须通过传统的邮寄等方式参与活动, 使受众的参与性大大提高, 广告宣传的目的得到体现。
网络广告受众的急躁心理。一般浏览网络信息都需要付费, 如果网页以及网络广告出现速度过慢就会影响到受众的心理情绪, 产生急躁心理, 在此种状态下, 受众自然没有心情去关注与自己关系不大的广告。因此网络广告的制作需要充分考虑广告数据大小和在网页中的位置, 以起到较好的视觉效果。
2.2 网络广告受众的感知心理
感知是广告对于受众产生效果的首要环节, 一般只有让人们知道一个广告的存在, 才会引起接下来的各种反应。在这方面, 网络广告既有优势又有劣势。允许受众拉出信息, 一向被认为是网络的最大优点之一,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网络广告这一优势在很大层面上, 使广告信息更加生活化, 受众不仅可以通过视频体验商品信息来了解商品, 更可以建立一种感性与理性相互衔接的思考方式, 在消费过程中, 这种思考对于消费者心理是一个最大的保护。同时网络广告最大的优势是赏心悦目, 可以采用文字、图片、色彩、动画等形式, 又可以采用电影、三维空间展示等形式, 将产品的外观、性能、用途、使用方法、价格、购买方法等信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用户面前。在购买过程中, 受众的感知具有很强烈的优越感。
2.3 网络广告受众的接受心理
消费者的接受心理是广告传播给人们的过程, 是人们理解广告内容、了解产品的过程。传统平面广告的感知与接收, 是同一的。而在网络广告中, 接收却往往需要附加动作。例如, 点开链接。有时, 这个过程还需要多个步骤。虽然广告创意极具诱惑, 但受众的耐心未必那么持久。它过于逻辑, 而忽略了一点, 人们的心理, 往往不是由逻辑决定的。但是在网络广告中, 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迎合了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广告, 如视频形式、弹出广告等等, 最为主要的是网络广告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为他们量身定做广告, 他们可以通过固定的信息模式搜寻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这种方式使消费者的需求心理与商品的诉求点很快地就结合在了一起, 有选择地观看网络广告, 且可以借助网络与广告的发布者进行直接的交流, 广告发布者也可据此实现客户定制等功能, 从而既提高了网络广告的吸引力, 又可获得较好的广告效果。
2.4 网络广告受众的记忆心理
我们知道对于广告信息的记忆, 是消费者思索消费的依据, 也是他们做出购买决定不可缺少的条件。因为, 在大多数情况下, 消费者接受了广告传递的信息之后, 即使对此广告产生良好印象, 一般也不会立即去购买, 如果广告组成元素使其产生记忆, 那么就可能形成消费行为, 在网络广告的传播与制作过程中, 记忆心理首先是信息传递的一个诉求目标, 其次是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的表现, 那么在探索受众心理的过程中, 强化网络广告给予消费者的记忆心理也就非常关键了。
3. 针对受众心理的网络广告策略
在网络广告设计中, 不仅要了解受众心理, 还要针对受众心理基本特点采取相应的广告策略, 运用心理影响技巧强化广告设计作品的心理感染力, 进而提高广告宣传的市场冲击力。根据网络广告受众心理可以提出以下几种网络广告策略。
3.1 交互式广告策略
互联网突破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局限, 为受众与媒体间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可能。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他们也可以发布信息, 可以主动寻找信息, 对信息做出回应等。在各娱乐性、综合性网站上发布的图标广告、旗帜广告以及其它广告形式, 可采用设置悬念或诱导性、号召性语言与形式, 引发访问者的点击与参与。很多广告主运用网络广告并不满足于仅仅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传播品牌形象。
3.2 定向传播策略
把生动的网络广告放在能吸引某些特定细分市场的站点上, 对提高企业或品牌知名度非常有效。尽管网络广阔, 但还是可以细分成很多部分, 这些细分的受众有特殊的兴趣与需要, 给定向传播提供了更精确的传播途径。
3.3 增值传播策略
把网络广告由“线上”做到线下, 通过对受众心理需求的了解, 不难发现网络广告由网络做到消费环节的机会, 因此在广告的制作与发布过程中, 从业人员应当通过广告的宣传作用, 量身制定一些与销售相关的促销活动, 使广告本身增值, 同时也使商品的传播更加广泛。
3.4 发布时机选择策略
在网络广告的发布过程中, 发布时机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尽管网络广告的发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但是在受众的接受时效上来看, 广告类型与广告接受时间要协调, 只有广告时间与消费者的需求心理接近, 网络广告才可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网络广告在我国才逐渐起步, 而伴随着网络的推广与普及, 网络广告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在网络广告的制作与发布过程中, 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网络广告的受众心理, 而且要依据网络广告受众心理的特点, 制定相对全面、系统的广告宣传策略;更要注重网络广告的特点, 因势利导建立相互适应的广告传播规划;同时还要注意网络广告在传播中的传播效率, 根据传播效率制定更加相互适应的传播方法, 通过传播效果为依据做一些具体的促销活动, 使网络广告最终由线上发展到线下。不仅使网络广告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延伸空间, 同时也是网络广告的商品无形中也形成了二次认知的可能!
摘要:网络广告是一种广告模式, 但是从其受众接受的心理过程来看, 它的功能与作用不同与其他广告形式。在这样的基础上, 我们更应该把网络广告的受众心理研究作为网络营销时代一个重点与难点课题。本文就网络营销时代网络广告受众心理做了一些简单的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网络广告,受众,诉求点,传播途径,行为意识
参考文献
[1]芶雁.网络广告形式多元化趋势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4, (09)
[2]陈可.对我国网络广告市场发展状况的思考[J].新闻界, 2003, (02)
网络成瘾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篇11
一、网络成瘾的内涵
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概念对网络成瘾的含义进行了描述。美国精神病学家Goldberg最初提出了网络成瘾症(IAD)这一概念,认为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应对功能上表现出的行为成瘾。Young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网络成瘾,将其与DSM-IV中的病理性赌博进行比较,认为二者相似,从而提出了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的概念,同时制定了诊断网络成瘾的8项标准:沉溺于互联网;通过逐次增加时间获得满足感;难以抵制上网的诱惑和很难下网;停止使用网络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每次上网时间都比原定时间要长;上网对人际关系、工作等造成负面影响;隐瞒上网时间;将上网作为逃避问题和排遣消极情绪的方式。Davis充分肯定了“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这一概念,并将其区分为特殊病理互联网使用(special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SPIU)和一般性病理互联网使用(general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GPIU)。Hall和Parson将网络成瘾现象命名为互联网行为依赖(Internet behavior dependence,IBD),认为过度的互联网使用会引起个体的认知、行为和情感机能方面的失调。研究者还使用其他词汇界定网络成瘾,如online addiction,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ddictive等。
网络成瘾包含6个症状:突现性、心境改变、耐受性、戒断症状、心理冲突和复发性。Armstrong将网络成瘾分为五种类型,即⑴网络色情成瘾(cyber-sexual addiction),指沉迷于成人话题的聊天室和网络色情文学;⑵网络关系成瘾(cyber-relational addiction),指沉溺于通过网上聊天或色情网站结识朋友;⑶网络强迫行为(net compulsions),指以一种难以抵抗的冲动,着迷于在线赌博、网上贸易或拍卖、购物等;⑷信息收集成瘾(information overload),指强迫性地浏览网页以查找和收集信息;⑸计算机成瘾(computer addiction),指强迫性地沉溺于电脑游戏或编制计算机程序。
虽然网络成瘾有很多不同的命名,但我们可以看到它们表达了相同的内涵,如:网络使用的耐受性提高、戒断症状、上网欲望难以抑制、心境改变等,由于对网络的过度依赖最终会导致成瘾者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的损害,并伴有躯体症状。
二、网络成瘾的原因解释
研究者对网络成瘾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互联网的特点
Young认为网络导致用户成瘾的3个特点是:Anonymity(匿名性)、Convenience(便利性)和Escape(逃避现实性)。John Suler把人类在网络世界中的独特心理体验概括为9种:有限的感知体验;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平等的地位;超越空间界限;时间延伸和浓缩;永久的记录;易于建立大量的人际关系;变化的梦幻般体验;黑洞体验。正是这些特点对网络成瘾者构成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2.互联网用户的因素
(1)内在的个性特征。用户的性格倾向性、动机等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不仅在UCLA孤独感量表上的得分高于非成瘾者,而且他们经常利用网络来放松自己、结交新朋友。Armstrong等人研究发现,低自尊者有较高的网络成瘾倾向。Wendy认为性格内向与匿名性的网络社交行为有关。很多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具有一些与抑郁有关的人格特征,往往喜欢独处、敏感、警觉、易激动、社交焦虑,在生活中表现出焦躁不安、易受环境的支配等。
(2)外在的客观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不容忽视。过度严厉、过度溺爱、缺乏尊重等消极的教养方式使孩子自信心、自控力减低,易于沉迷网络。生活压力、人际关系障碍、社会适应、学业成绩等方面的问题对网络成瘾有直接的影响。高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低网络成瘾的大学生。Kraut等的一项追踪研究测量了两年间大学生对社会支持的感知情况,发现在网络使用与感知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相关。
三、网络成瘾心理干预方法
心理因素是导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对网络成瘾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其治疗策略包括:认知重组(cognitive restructuring)、行为练习和增加离线时间的暴露疗法等。
Young对网络成瘾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在认知-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干预技术,帮助患者建立了有效的应付策略,有“破”有“立”。“破”指1.反向实践(Practice the opposite):了解患者使用网络的具体习惯,打破习惯采用新的方式上网;2.节制(Abstinence):不让患者使用使他上瘾的网络服务,可以使用其他的网络服务。“立”是指1.制定目标(Setting goals)减少总的上网时间和每次上网的时间;2.设立外部阻止物(External stoppers),把必须要做的事情作为减少上网的督促物;3.设立提醒卡(Reminder cards)和个人目录(Personal inventory),提醒成瘾者网络过度使用对自己的危害,并按重要级别列出自己因上网而忽视的活动,增强对社会生活的向往。
Davis根据他的认知——行为模型,提出了一套系统的认知-行为疗法。他将整个治疗过程分为七个阶段,即1.定向(Orientation):让成瘾者了解因特网成瘾的性质、产生原因等,列出治疗要达到的目标;2.规则(the rules):讨论并制定基本规则,包括对上网行为的要求;3.等级(Hierarchy):帮助患者制定计划以消除与上网体验相联系的条件强化物;4.认知重组,重新建构对网络使用的认知5.离线社会化(Offline socialization):让患者参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6.整合(Integration):帮助患者将在线自我和现实自我加以区别,发现理想的自我,并将其统一,形成完整的自我;7.通告(Debriefing):与患者共同回顾整个治疗过程,讨论其收获和达到的具体目标。
国内翻译和借鉴了国外有关网络成瘾的研究成果,杨容、邵智等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对网络成瘾中学生进行干预,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梁宁建等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评价性条件反射和阈下劝说改变成瘾者的内隐态度。
此外,在对网络成瘾的干预中,还有其他一些治疗方法。网络成瘾者一般在现实生活中情感缺失,因此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和支持小组(Support groups)是必需的。高文斌、陈祉妍制定了“系统补偿综合心理干预”方案,包括团体、家庭、个体及家长干预等多项心理治疗方案,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杨放如以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为主体,辅以认知行为疗法,采取结构式治疗程序(treatment process),主要包括:开场,陈述症状,讨论例外,使用奇迹提问,使用量表,中场休息,赞赏,布置家庭作业等SFBT常规技术,治疗了52例网络成瘾青少年并取得成效。崔丽娟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利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
四、问题与展望
1.心理干预方法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对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化这方面的研究,探索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网络成瘾者采用传统的节制方法进行干预是行不通的。研究者已经使用了认知-行为等治疗方法对网络成瘾者进行了个别干预和团体干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团体心理干预是治疗网络成瘾的一种可行手段,它尤其适用于学校、企业等场所。在团体心理治疗中小组成员能够体验团体的交互作用,形成脱离网络的社会关系。另外,小组成员彼此相互支持,学习如何控制在工作、家庭、学校使用电脑。
国外已有研究者以TA为基础对药瘾者进行系统化的团体治疗。而网络成瘾与药物成瘾具有很多相似的特点,如情绪改变、耐受性、戒断反应、与周围环境的冲突等,所以可以尝试使用沟通分析技术对网络成瘾者进行团体心理干预。沟通分析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指出人们采用何种方式分配时间来同别人相处(时间结构time structuring)。沟通分析技术提出了6种相处方式,(1)退缩(withdrawal):独处,和他人没有互动。一定数量的退缩是健康的,但如果一个人退缩的时候过多可能会变得抑郁、孤独,而且极端的退缩会导致孤独症性的思维。而网络成瘾者在孤独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成瘾者,往往具有与抑郁有关的人格特征,这可能与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上导致社交退缩有很大关系。(2)仪式(ritual):好似预定好规则的社交互动。仪式通常是简短的,如“早上好”!仪式是安全的,人们既不要对他人承担什么义务,也不会有亲密的纠葛。(3)闲谈,消遣(pastime):类似仪式般,大家都熟悉的互动方式,但没有预定的规则,大多是在谈过去的事。在消遣活动中,人们可以就轻松的话题交换看法,例如性别角色、天气、体育、物价等。消遣可能导致友谊,成为人们“确认角色和坚定态度”的条件。但消遣过多则没有价值。(4)活动(activity):不只是谈,还因是有目的地进行活动,人们会把时间花在任务、工作上。活动的范围很广,包括工作、嗜好等。(5)游戏(game):幼年已习惯,但不是用于成人的方式互动。(6)亲密(intimacy):它是表现真实感觉与需要,且适用于当时情形的互动。但是尽管亲密提供的拍打(stroke)潜力最大,但它也是最冒险的打发“时间”的方式。因此有人会尽力地避免它。网络成瘾者为了避免在现实的交往和亲密活动中受挫,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互联网上,采用退缩、游戏、仪式等方式与别人相处,活动和亲密的时间较少,忽视了与家人、朋友的亲密关系。
2.实证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高职院校网络心理教育研究 篇12
在这种背景下, 众多高职院校教师开始尝试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心理教育, 促进高职院校心理教育的发展。但是, 网络心理教育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 还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建设。基于此, 本文对高职院校网络心理教育进行研究, 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1. 网络心理教育的优势
(1) 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心理教育是一项较为耗时的工作, 教育者需要通过大量的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并利用专业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克服负面的心理问题。在这种背景下, 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教育存在耗时多、效率低的问题, 通常无法针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教育, 导致心理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始终达不到预期理想的地步。
在网络技术的有力支撑下, 高职院校就能够将心理教育的平台进行转移, 能够极大地提高心理教育的效率, 能够同时面向更多的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具体地说, 在网络平台上, 教师可以通过邮件、在线交谈等多种形式同时与多位学生进行交流, 能够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这就有效解决了高职院校缺乏心理教育专业化人才的问题, 使心理教育能够针对更多学生同时开展。
(2) 网络心理教育具有更强的隐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 心理教育与学生的隐私直接挂钩。当代高职学生的自尊心很强, 很不愿意让其他人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 其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这就导致教师难以通过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吐露自己心理的负面问题, 使得教师无法获得充足的信息以及进行有效地心理辅导和教育。
网络心理教育为学生提供了隐私的保护, 能够让学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高职院校心理教育的有效性。在网络平台上, 学生不需要与教师面对面的交谈, 甚至教师也不知道学生的具体情况, 这就让学生保护了自身的隐私, 让学生更愿意接受心理辅导。
2. 如何推动高职院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1) 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网络平台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高职院校要推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网络平台建设, 要完善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强有力支撑。其次, 高职院校要积极筹划和准备网络平台的建设工作, 要从内部选拔或者从外部聘请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人才进行网站的建设;最后, 高职院校需要对心理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培训,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者能够熟练地使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能够发挥网络平台独特的优势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2) 要转变学生的角色。与此同时, 教师需要正确认识网络心理教育的特殊性。在虚拟网络中, 学生不但能成为被教育者, 同时也可以成为教育者。认清这一点, 高职院校就可以进一步发挥网络心理教育的优势, 能够提高网络心理教育的质量。具体地说, 学生能够在网络平台上接受教师的辅导与教育, 同时也可以从自身情况出发, 对其他需要接受辅导和教育的学生提出建议, 这就使学生的角色得到转变, 让学生也成为教育者。因此, 高职院校应该在推动网络平台建设的同时, 为学生建立相应的讨论与交流区, 利用网络平台的隐私性引导学生发帖咨询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此过程中, 学生不但通过网络平台抒发自己的困扰, 也能够在交流与互动过程中受到正面积极的影响。
同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立足于自身实际状况对发帖的学生提出建议。
总的来说, 网络技术的成熟为当代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高职院校中使用网络进行心理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能够有效提高心理教育的质量, 推动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和交流, 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合理建议, 推动高职院校网络心理教育的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黄永坚.对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0 (32) .
【网络心理】推荐阅读:
网络群体心理09-30
透视网络围观心理10-17
网络心理健康06-16
网络心理障碍09-15
网络心理—道德教育05-09
大学生网络心理05-12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08-21
网络心理学论文06-04
参加心理健康网络学习心得体会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