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

2024-07-22

心理障碍(共12篇)

心理障碍 篇1

摘要: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对社会稳定、企业经营已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应予以关注。为员工消解或减轻心理压力, 应当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探讨企业工作环境、员工职业倦怠等常见现象对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带来的负性影响, 继而为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消除心理障碍提供建议, 实现员工发展与企业收益的双赢。

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论述为企业研究和把握员工心理, 深入推动企业建设, 指明了方向。

工作环境与心理障碍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环境对人的心理不断产生或明或暗的刺激, 从而影响人的心理, 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环境做出反应。如果反应能够与环境的要求相协调, 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就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相反, 如果反应有悖于所能容忍或所能认可的状态, 则会对人的生理或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即形成所谓的心理障碍。

环境即周围的境况, 包括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工作环境等。工作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对员工的心理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因为员工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企业中。良好的工作环境, 往往能够使员工心情舒畅, 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发挥;而偏差的工作环境, 往往给员工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使员工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若长期得不到解决, 很可能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造成难以估量的社会后果。

心理障碍的产生, 虽然与人的个体心理差异相关, 但工作环境的变化, 却是心理障碍产生的直接原因。所谓心理障碍, 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或不良情绪:

焦虑

焦虑是由于对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其中包括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焦虑严重者, 甚至会出现坐卧不安、失眠等症状。焦虑不仅影响员工心理和身体健康, 甚至可能影响生产, 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抑郁

抑郁是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悲伤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绝望而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 其大脑代谢、激素水平以及心脏功能都会发生变化。严重抑郁症患者表现为严重失眠、意志消沉、自我封闭、苦闷, 酗酒、吸毒, 甚至自杀。

紧张

员工面临的角色及岗位能力要求竞争激烈, 激烈的竞争促使员工紧张。从心理学考虑, 适度的紧张是在劳动积极作用下出现的正常工作状态, 是顺利进行劳动的必要条件。但是过分紧张就会使人心跳加速、组织智力活动吃力、动作失调, 甚至出现浑身颤抖等难以自抑的现象。

冲动

任何人都有冲动的时候, 但一般人都把冲动控制在一定范围。长期积聚于心的心理压力, 如果得不到正常的发泄, 一旦冲动情绪爆发, 极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如果说焦虑、抑郁等情绪是员工自己对自己施加的惩罚, 那么冲动就可能是员工对外部环境进行的反抗。

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

员工职业倦怠是一种心理综合征, 当员工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 或缺乏职业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 就会产生厌倦情绪, 身心陷入疲惫状态, 工作绩效明显降低。长此以往, 个体及组织都将面临危机。通过对员工职业倦怠的归因分析, 导致员工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既有社会环境、职业、组织、家庭的外部因素, 又有员工个人因素。

职业性质

这是导致员工产生职业倦怠的客观因素。社会声望不高的职业 (如重体力、技术含量不高、工作环境不好、福利待遇低的工种) 会降低员工的自我职业认同感;与个人兴趣、爱好、优势领域不匹配的职业, 不能激发个体的奋斗激情;稳定性较差的职业, 就会使个体对职业没有认同感、成就感;负荷过重的职业, 使个体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疲惫的状态。长期从事这些职业, 都容易使员工产生职业倦怠感。

组织结构

许多企业强调等级层次、标准化程序、自上而下的控制等。这种结构虽然有利于提高组织效率, 但是它最大的弊端是对员工创造性的压制, 这样会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产生消极怠工的情绪。即使企业中有部分员工有足够的能力可以胜任更高层级的职位, 但由于组织结构的限制, 阻止了员工的向上流动数量和频率, 多数个体的职业生涯会进入一个长时期无法发展的停滞状态, 容易导致员工产生职业倦怠感。

激励机制的不合理性

缺乏科学的评定标准和评定程序、经济报酬和生活报酬分配的不公平、升迁机会的不公平, 降低了员工对工作的期望值, 容易带来情感衰竭。激励机制的不合理性, 导致员工的职业倦怠现象呈现严重发展的态势。

人际关系压力

在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中, 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融洽, 员工有很大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他们能相互信任、支持、尊重、合作, 工作士气高涨, 这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活动效率, 同样也有助于缓解员工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和困难;反之, 则会导致成员间缺乏心理相容性和凝聚力, 成员之间相互疏离, 关系紧张, 随之产生无归属感、无安全感和压抑感, 组织活动效率下降, 对组织缺乏认同感, 容易诱发职业倦怠。

员工产生职业倦怠感后, 会对组织形成负面影响, 如打击甚至负面引导新员工, 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组织内耗;消极对待工作, 形成人浮于事的局面;跳槽辞职, 造成优秀人才流失。因此, 企业应积极重视这种现象, 认真分析原因, 对员工个体和组织进行双向干预, 从组织内部消除产生倦怠的应激源, 同时对员工进行心理干预,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科学进行心理调节

心理状态是否健康, 不仅关系到员工自己的幸福, 而且关系到组织收益。在既定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要保持心理健康的状态, 依靠员工自己进行心理调节。所谓心理调节, 就是通过发挥心理中正面因素的作用, 消除心理障碍。员工的心理调节, 主要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压力水平监控

无论企业还是员工, 应对组织和个体的压力水平及时进行科学监控, 实现压力趋势的第一时间预警, 通过科学方法结合不同岗位、不同职位, 针对员工工作特点和特性进行压力数据的采集、分析, 及早对压力水平进行控制, 避免过度压力造成负性事件。

善于舒解压力

人需要一定的压力, 压力可能来自员工内部, 也可能来自外部环境。对员工来说, 外部的压力主要是来自企业。一定的压力可以变成动力, 但是如果压力过大, 却容易使人的心理和生理受到迫害。对于过大的或不适当的压力, 员工要善于自我舒解, 自我释放, 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适当调节。

善于调节情绪

人的情绪变化过大, 很可能对自己的心理和生理造成损害。一般说来, 负面的情绪对人的损害更大, 员工更要注意调节。调节情绪的最好方法是转移影响情绪的兴奋点。员工的业余生活越丰富, 爱好越多, 就越容易调节情绪。当然, 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发泄, 很可能引发心理障碍。在调节的同时, 要注意适当发泄, 这样的发泄应当是无害的, 不针对任何人的。

对员工的干预方面, 企业应不定期地请专业人士为员工做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和心理诊疗, 帮助员工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能力, 为心理减压。从一些采取了企业压力管理服务的企业来看, 这种服务能够有效帮助组织成员克服压力和心理方面的障碍, 缓解员工的心理危机, 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通过采取科学的压力管理手段与心理健康指导, 从心理角度帮助解决员工沟通困难、情绪低落、职业倦怠等问题, 达到调节心理的目的:第一, 员工的压力感有所降低, 适应能力和应对压力能力有所增强;第二, 员工的情感承诺、忠诚度和认同度进一步增强;第三, 员工对团队目标和团队领导的认同感增强, 团队成员的沟通更加畅通, 团队的凝聚力和协同意识有所提高;第四, 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有所提高, 对薪酬、晋升、工作和对领导、同事等方面的认同度增强, 职业倦怠感显著消除;第五, 员工身心幸福感有一定提升。

心理障碍 篇2

关键词 心理障碍心理训练竞赛

1 前言

运动竞赛是在特定环境下的比赛,有其特点、任务、对手、环境和方法。心理训练尽管与体育锻炼有相关之处和相联系的一面,但其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性。就心理角度而言,由于外界刺激的增强,而导致较强的心理压力,并通过运动员的比赛行为表现出来,如畏惧心理、过分紧张心理、竞赛动机不端正、目的不明确、信心不足,甚至还有性格孤僻或情绪暴躁等现象。因此,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克服心理障碍,实施心理训练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必须关注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2 运动竞赛中的心理障碍

2.1 动机障碍

动机障碍是指最适宜动机水平以外的其它动机状态。过高的动机水平会引起机体兴奋性过高,使学生和运动员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动作,造成动作质量下降等不良反应。而动机水平过低,又表现为不能充分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导致机能潜力发挥不足,心理能量得不到充分动员,造成运动水平降低。“适宜的动机”水平与运动项目和运动员的个性特点等许多可变因素有关,一般认为,以速度和力量为主,而动作又简单的运动项目,需要较强的动机水平;较为复杂、精细动作为主的运动项目,则需要较低的动机水平。

2.2 情绪障碍

分析引起学生或运动员竞赛成绩下降的心理原因,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是过分紧张和焦虑情绪。一般来讲,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激发学生和运动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如果对成败的社会后果、观众的情绪、比赛胜败的意义、竞赛对手的水平等能正确对待或估计错误,便会产生强烈的紧张甚至焦虑情绪,就会影响动作技术和心理潜能的发挥,使运动成绩下降。而这种由紧张和焦虑情绪引起的情绪障碍,一般在赛前由于等待应激刺激来临而产生的情绪反应程度较高,赛中因心理能量的释放,会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不良情绪会有所缓解。赛后的情绪状态与比赛结果有关,如果结果不良,接下来的比赛中,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将会上升。

2.3 心理饱和障碍

学生和运动员的心理饱和是影响竞技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在竞赛中,学生和运动员有时要进行长时间的持续努力,付出极大的心理能量,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灵活的思维反应、精细的感知、敏锐的观察,但当运动竞赛的时间持续时,疲劳状态得不到缓解,便会产生心理饱和状态,逃避参加比赛和厌倦体育运动。这种心理状态对竞技能力的发挥有很大影响,形成巨大的反作用力来阻抗竞技能力的发挥,破坏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动机。

2.4 激活障碍

在临赛前使学生和运动员处于斗志高昂,信心十足,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的良性心理激活状态,是竞赛中充分调动生理机能潜力、适应比赛环境、发挥技能水平、排除各种干扰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但赛前的过度训练、生理疲劳、心理准备不足、动机过高或过低、环境压力过大等因素,会引起激活障碍。当激活不足时,学生和运动员往往表现出冷漠、抑郁、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厌恶等情绪特点;激活过度时则表现为紧张、焦虑、慌乱、亢奋等情绪特点。激活不足或激活过度都会干扰竞技水平的发挥。

2.5 攻击障碍

攻击性是运动员在竞赛中产生的重要心理特征及行为。在竞赛时运动员以对手为攻击对象并处于全力拼搏和进攻性冲动状态之中。但是运动员的攻击行为受到特定竞赛规则的约束,如果在竞赛中欲达到的目的未得达到,他们往往采取过大的攻击行为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而使局面更不利于自己。假若这种攻击性得不到充分渲泄和释放,他们会把攻击欲望带到竞赛之后,这时攻击的矛头可能指向自己、同伴队员、教练员、裁判员、观众或场地器材等。这种不正常的心理障碍无论对于学生和运动员参加竞赛,还是对今后的训练、生活都十分不利。

3 克服心理障碍的心理训练

3.1 恢复体力和脑力的心理训练

3.1.1 转移注意力训练

竞赛前后的体力、脑力恢复措施有所不同,前者须用运动心理学的方法,后者只需保证休息、睡眠和营养就可以了。学生和运动员在紧张剧烈的竞赛期,如果吃不好、睡不着,体力不仅得不到恢复,反而会提前开始消耗,尤其是心理能量消耗更大。为了使学生和运动员的体力和脑力得到休息,可在竞赛前让学生和运动员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文娱活动,消除因临近竞赛而提早出现的不良情绪;领队和教练员可有意识地与学生和运动员进行愉快的交谈或安排他们短暂的休假、会见亲人和朋友,转移紧张注意中心。

3.1.2 肌肉神经放松训练

肌肉和神经放松训练的最佳方法是使学生和运动员很快进入“小睡”状态。这种特殊心理训练方法是让学生和运动员静坐下来调息理气,依次从头、肩、臂、手到胸、腹、背、腰,最后到臀、腿、脚做放松动作,同时放慢呼吸,逐步进入“小睡”状态。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机体的能量消耗,而且可以通过肌肉的放松,意念的调节,减少心理能量消耗,并从各种杂念中摆脱出来。

3.1.3 提高睡眠质量

提高睡眠质量对恢复体力和脑力十分重要。可采用心理恢复的手段进行,即采取卧姿来放松和调节呼吸,结合个人睡卧习惯,适当变更个别动作,使学生和运动员由被动的自然睡眠改为自我控制下的主动睡眠,提高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

3.2 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训练

运动技能的掌握过程,不仅是对肌肉骨骼动作的训练过程,而且也是智力的训练过程。有些技能动作不能形成,往往不是由于肌肉运动本身的原因,而是大脑智力水平低,缺乏必要的运动心理素质,如缺乏积极思考能力、敏捷的记忆力和稳定的情绪状态等。为了提高学生和运动员的智力水平,加强运动知觉、表象和思维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可采用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训练方法,亦即念动训练或表象训练。其主要特点是:回忆学过的技术动作,形成清晰的运动表象和概念,加深对关键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技能的目的。这种训练方法一般在技术训练前后进行,也可以在技术训练间隙进行。具体做法是:静坐下来,闭上双眼,进行肌肉和神经放松的心理训练后,再系统地回忆所学的技术动作,目的是掌握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肌肉感知,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在回忆中还需唤起相应的肌肉、关节系统的兴奋活动以强化动力定型。

3.3 消除紧张情绪的心理训练

3.3.1 参加竞赛

由于不断参加竞赛而获得了实战经验,学生和运动员的紧张情绪可因不断适应而逐渐降低,最后达到正常状态。但是,比赛要有计划和针对性地进行,重在帮助运动员通过比赛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达到消除紧张情绪的心理训练目的。

3.3.2 利用模拟比赛消除紧张情绪

模拟比赛就是练习性比赛,是教师或教练员有意识地控制某些运动条件引起学生和运动员的情绪变化,并在此过程中使他们增加经验提高适应比赛的能力和尝试调节自己的情绪,掌握自我调节手段,在正式竞赛中运用。

3.3.3 竞赛中紧张情绪的转移训练

紧张情绪的转移是让学生或运动员的注意力暂时离开过分紧张的竞赛环境,诱导他们想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待情绪趋于稳定后,再使注意力回到现场的竞赛中去。训练方法一般是在紧张的运动训练和竞赛现场,利用赛前或赛中的间隙采取语言暗示,诱导学生或运动员将注意力转移到与当前运动竞赛无直接关系的事情或完成技术动作上来。具体手段要根据学生或运动员情绪紧张的特点和原因来确定。如教练员和队员谈话、替换队员下场休息、转告一些现场信息、降低竞赛成绩的要求、看看书报或听听音乐等等。总之,要因人而异,采取具体的灵活手段转移紧张情绪。这种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必须贯彻在平时的心理训练之中,使学生或运动员既有紧张情绪的体验又有自我控制紧张情绪的能力。

3.3.4 情绪对比的心理训练

情绪对比训练方法是要学生或运动员回忆紧张的竞赛场面,十分困难、复杂而危险的技术动作以引起消极的紧张情绪,经过不断重复,使这种紧张情绪达到一定强度时,再回忆竞赛中获胜后的欢愉情景,用积极的情绪抵消消极的情绪。同时还要与放松性练习、注意力集中于放松部位的语言暗示等。手段配合进行练习。这种心理训练方法与以上三种消除紧张情绪的方法相比较复杂:要求学生或运动员学会诱发自己的消极情绪;学会放松的方法和消除被诱导出来的紧张情绪;学会调动内心的意志力。必须经过反复的对比训练,才能逐渐掌握这种方法,并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4 增强竞赛信心的心理训练

3.4.1 赛前动员通过具体分析,使学生或运动员认识竞赛的意义和有利条件,从而确立信心。要求谈话者具有权威性,谈话内容具有针对性,论据充足,符合实际,才能起到激励作用。这种心理训练手段进行起来比较方便,可以采用集体或个别的方式进行。

3.4.2 结合赛前测验进行信心训练

通过赛前测验的分析,可以改变期望过高或信心不足的非良性心理状态。这种方法可使学生或运动员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实际技术水平和自己的优势所在,对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建立坚定的信心提供可靠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某些方面的补充训练,在心理上做好调整,使自己对比赛的估计切合实际,把比赛计划方案建立在可靠的实力基础上。运用这种方法时,测验的项目要有针对性,对不同对象要进行具体分析,测验形式应有一定的规格。

3.4.3 增强信心的自我训练

这是一种借助于自身内部力量激励信心的方法,可在训练中修正或重建自己形象。具体做法是:学生或运动员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在恢复身心力量的基础上诱导他们回忆最佳比赛情景,回忆自己的运动成长史,使他们在回忆中重新认识有利的各方面因素,找出自己潜在的优势,使暂时被失利而压抑的内心力量焕发出来,达到提高竞赛欲望,增强竞赛信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建国,刘慎年,许尚侠.体育运动心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心理障碍 篇3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心理障碍 心理调节 理想择业

[作者简介]周迎红(1966-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学生思想工作;赵东升(1969- ),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政工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张颖琳(1973-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河北唐山063000)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094-02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以及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大中专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调节和解决,容易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如自卑、焦虑、嫉妒、畏难等。因此,重视毕业生理想择业心理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充分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健康理念,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客观地分析自我,冷静地对待现实,利用应急心理救助技术,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也是一种消极、失去心理平衡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使一些毕业生悲观失望、犹豫孤僻、不思进取,而且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过度的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心灵扭曲以及沮丧、失望、孤寂等不良心理现象。有自卑心理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缺乏勇气、不敢面对竞争、不敢参与竞争,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持有这种心态的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部分专科生。近年来,部分用人单位偏重学历,不看能力,导致对专科生的需求比例逐渐减少。加上部分专科生择业期望值偏高,面对研究生、本科生的竞争,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二是部分女生。由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择业时常常受到冷落,有的用人单位不愿聘用女大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即使有的女生四年大学综合测评名列前茅,有时也很难顺利找到理想的单位。这些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政策,损害了女毕业生的自尊心,也挫伤了她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她们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不敢大胆推销自己。有些女毕业生缺乏自立自强精神,无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三是部分缺乏社会关系以及来自农村的学生。在社会转型时期用人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某些关系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依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有时拥有良好社会关系的毕业生即使在校学习、表现和能力一般,通过所谓的关系,也能很快落实一个较好的单位。这就给那些缺乏社会关系或来自农村、性格内向的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平平、能力一般的学生,在他们看来,学习好不如命运好。他们把人才市场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看成是“走过场”,对学校的就业形势、就业指导和教育政策反应冷淡,因而在择业受挫时心灰意冷、情绪低落、不思进取。四是部分学习成绩不佳以及受过处分的“问题毕业生”。由于推荐材料上存在着“污点”,这些毕业生在择业时总是害怕被用人单位发现,甚至抛弃。于是,对于用人单位的招聘总是躲躲闪闪,显得没有勇气和信心。总之,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困惑产生自卑心理并不奇怪。自卑心理的产生有社会、家庭、环境、生理等多方面原因,但主要与自身心理素质有极大的关系。这些毕业生在择业中自己拿不定主意,过分退缩,即使对一些能够胜任的工作,也不敢说“行”,而只是说“试试看”等,显得很不自信。

2.焦虑心理。焦虑心理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倾向。面临外来威胁、灾难或危险时,所表现出的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称之为焦虑。大学生面临毕业、就业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在目标受阻、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失败感增加时,通常会产生焦虑心理。对即将走出校门、没有社会经验的毕业生来说,在选择职业这一人生大课题时产生焦虑心理并不奇怪也不难理解。一般来说,适度的焦虑可增强人的进取心、上进心,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为。但是,如果过度焦躁、沮丧、不安,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导致心理障碍或心身疾患,严重影响毕业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限制其潜能和才华的发挥,影响择业的进程,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3.嫉妒心理。所谓嫉妒,就是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及条件持羡慕又抱以敌视的情感。这种心理特征主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不利和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是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甚至报复的手段来摆脱愤怒和困扰,求得心理的补偿或达到自身的心理满足。强烈而持久的嫉妒心产生,往往会对本人及对方造成不良或严重的后果。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嫉妒心理也是一种较常见的不良心理倾向,毕业生在求职问题上的嫉妒心理主要有: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先是羡慕、转而痛苦、后又不甘心,个别人为了不让他人超出自己,可能采取背后拆台等手段。当别人成功时,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嫉妒心理产生,有时会把朋友当对头,使朋友关系恶化。嫉妒还会使团体人心涣散、人际关系冷漠,这又更加重了自身内心的痛苦和烦恼,以致影响自身的发展和求职的顺利进行。

4.畏难心理。当代大学生基本未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往往缺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目前在毕业生中存在着学工的不爱工,学农的不爱农。毕业生就业时死守大城市、大型国有企业及高薪三资企业,不去偏远地区以及私有企业工作等。这些现象就是明显的例证。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高是要求工作环境好,又有发展前途;薪水高就是注重经济收入,追求生活水平高;职位高就是要求社会地位高,最好是上层单位、政府部门、大公司、外企、大集团。总体看来,他们要求所选择的工作要名声好、牌子响、效益高、工作轻、离家近、管理松,这是典型的贪图享受怕吃苦的表现。在畏难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们选择职业的面很窄,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艰难局面,其直接后果是增加了毕业生求职的失败率,因此,毕业生求职前就应努力克服畏难的心理。

二、心理障碍的调试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既不利于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求职就业。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针对不同的心理障碍采取不同的心理调适方法,及时排除心理困惑,保持良好的心情,使之能适应新的环境,维护自身健康,从而顺利就业。

1.消除自卑感。首先,要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车尔尼雪夫斯基有句名言“假如一个人总想着‘我办不到’,那他必然会办不到”。一个人的自信心并非与生俱有,而是在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困难和挫折。俗话说“上帝不会把所有幸运都送给别人,而把所有不幸带给你”。实践证明克服自卑感的最好办法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被暂时的困难吓倒,在实践中逐步增强信念。其次,正确评价自己。通过各种心理测试,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纠正过低的自我评价,多找自己的长处,即使微不足道也不要忽略,这些本来就属于你自己的财富对你恢复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人各有所长,应利用自己的優势扬长避短,寻找成功的经验,还可以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别人能干好,我一定也能干好”“我行,我一定能行”。

2.克服焦虑情绪。主要是更新观念,主动进取,积极应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打破事事求稳、万事如意的思想,增强市场竞争的意识、敢于竞争的新理念。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可能会伴随你的一生。毕业生求职过程就是一个竞争过程,即使你暂时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职业,但如果没有竞争意识,不继续努力,也很可能会丢掉这份工作。有竞争必定会有风险和失败,只有不怕风险和挫折,勇于向挫折挑战,树立坚强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焦虑心理才能得到缓解和克服。心态调适,还应注意克服择业心切、急于求成的思想,要客观地分析自己,合理地设计求职目标,尽量减少挫折,增强求职的勇气,这有助于减轻心理焦虑的程度,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3.遏制嫉妒心理。要克服嫉妒心理,须努力做到真诚待人,学会爱人。做人诚实,是立身之本,诚实的人一生光明磊落,襟怀坦荡,潇洒地工作和生活。诚实做人有利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成功。爱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我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宝贵的道德遗产。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在解释“仁”的含义时只概括为两个字:“爱人”。“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朴素的话语是亘古不朽的真理。有了这种精神境界,就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别人有困难时就会主动给予帮助,有痛苦时给予安慰,有成就时予以祝贺,也就不会产生嫉妒心理。当然无论是真诚待人还是诚实做人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长期加强自我修养,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及时排除各种不良意识。

4.调适畏难思想。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能吃苦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不能吃苦就难以成就事业;任何职位都需要吃苦,需要付出;最艰苦的环境,往往最容易锻炼人,磨炼意志,常常也最易成功。世界大富翁、美国著名企业家哈狱博士在23岁时已是百万富翁,此时他完全可以在美英这些发达国家发展自己的事业。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却勇敢地进入百废待兴、千疮百孔的前苏联,在那里他住的是从未见过的污秽的房屋,与臭虫、老鼠为伴,没有洗澡间,没有水,也没有面包。可是他却做成了石棉、铅笔、毛皮、古蓝等多项生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说明,要克服畏难思想,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作风,就需要实践。毕业生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有意识地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克服惧怕心理,训练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自立,合理确立自己的目标。因为失败并不表示你不如别人,失败更不表示你一事无成,而充满自信、积极面对失败则是成功的前奏。

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根源于社会,取决于自身。毕业生只有对自己的愿望、能力、主客观条件、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全面地了解,才能做出客观、全面的综合分析,走出择业心理误区,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不论是文科还是工科大学生,只要从心理上消除自卑感、克服焦虑心理、遏制嫉妒心理以及合理调试畏难思想,多渠道搜寻就业信息,客观展示自己的专业长处以及业余爱好,最大限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相信21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必将找到自己的理想职业,充分发挥聪明智慧,真正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龚瑞昆,王绍玉,顾建华. 灾时应急心理救助技术与方法(3)——沟通技术[J].城市与减灾,2003(5).

心理障碍的运动处方 篇4

一、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

1. 孤独、孤僻型。

此种类型的人不大合群, 不喜欢和人交往。运动时应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 会慢慢地改变孤僻的性格, 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 并热爱集体。

2. 腼腆、胆怯型。

此种类型的人胆子小, 做事怕风险, 容易脸红, 怕难为情。在运动中应多参加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单双杠、跳马等项目活动。这些活动要求人们不断地克服各种胆怯心里, 以勇敢、无谓的精神去战胜困难, 越过障碍。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 胆量自然变大, 处事也就老练了。

3. 优柔寡断型。

此种类型的人处理事情常犯犹豫不决、不够果断的毛病。运动时, 应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摩托、跨栏、跳高、跳远等体育项目活动。在这些项目前, 任何犹豫徘徊都将延误两级, 遭到失败, 久练能增强果断的个性特征。

4. 急躁、易怒型。

此种类型的人遇事容易急躁, 感情容易冲动。在运动中应多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及游泳和骑自行车等缓慢、持久的项目。这一类体育活动能调节集体神经活动,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稳定情绪, 使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善。

5. 缺乏信心型。此种类型的人做事老是担心完不成

任务。运动时先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活动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体育项目。坚持锻炼一个时期, 信心自然能逐步得到增强。

6. 遇事过分紧张型。

此种类型的人遇到重要的事情容易过度紧张、失常 (如考试) 。应多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 特别是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因为场上形势多变, 比赛紧张激烈, 只有冷静沉着地对付, 才能取得优势。

二、不同类型的不同对策

1. 焦虑症的运动处方。

(1) 选择一种趣味性较强或者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作为治疗活动项目。例如慢跑、健身跑、自行车运动、登楼梯、游泳、跳绳、爬山等有氧运动。 (2) 采用强度适中的有氧运动练习。如果患者安静时心率为60-70次/分, 运动时心率可维持在160次/分, 每次运动持续45-90分钟, 每周5-7次。 (3) 运动后要做足够的放松练习, 让全身得到充分放松。放松是该治疗的关键。放松手段可采用小步慢跑, 深呼吸走, 敲、拍、抖全身肌肉等。

2. 抑郁症的运动处方。

(1) 选择一项技巧性的集体项目为治疗活动项目。例如足球、排球、篮球、乒乓球等。 (2) 采用强度强弱交叉, 速度快慢、幅度大小相结合, 内容变化多的动作练习。由于强度强弱交叉, 因此, 活动持续时间稍长些, 一般在30-40分钟/次, 若身体状态教好课更长一些。大强度活动时的心率可达到160次/分, 每周3-5次。 (3) 在运动中注意提高情绪的兴奋性和他人的合作精神, 有意识安排患者与他人合作去完成一项活动任务, 让患者体验合作后取得成功的喜悦, 提高兴奋性。

3. 神经衰弱的运动处方。

(1) 选择一项患者感兴趣或者患者重意念的治疗项目, 例如长跑、自行车、游泳、太极拳、气功等。 (2) 采用强度适中、幅度大、速度和节奏缓慢的动作练习。适中强度活动时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内, 每次运动60-90分钟, 每周5-7次。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篇5

心理障碍也是一种心理疾病,这样的疾病产生,也是有着众多原因,所以对如何克服心理障碍上,都是要从患者自身做起,使得能够改善这样问题,进行治疗好心理障碍。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一:精神胜利法。在你的事业、爱情、婚姻不尽人意时,在你因经济上得不到合理对待而伤感时,在你无端遇到人身攻击或不公正的评价而气恼时,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而郁郁寡欢时,你不妨用阿Q精神调适一下失衡的心理。

二:难得糊涂法。这是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网。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糊涂”一下,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对待各种紧张事件。

三:随遇而安法。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件,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用恬淡的、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四:幽默人生法。当人受到挫折或处于尴尬紧张的境况时,可用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心态平衡。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

五:宣泄积郁法。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悲伤忧郁时不妨与亲人朋友倾诉,或进行一项你所喜爱的运动,也可以作一次旅行来改变心境。

六:音乐冥想法。当你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时,不妨试着去做一次“心理按摩” - 音乐冥想。

教师写作心理障碍剖析 篇6

一、写作心理障碍表象

畏难心理。很多老师长期在第一线上课,习惯于“用口不动笔”, 感到写论文高不可攀,一听到写论文就愁眉苦脸,互相诉说、“传染”,甚至谈“写”色变。每个假期因为要写论文,使得假期心情焦虑、紧张,不写不行,拿起笔又写不出来,过得不开心,写论文成了不少老师的心理负担。

自卑心理。有的小学教师觉得自己不过是“孩子王”,理论水平没有其他初中或者高中的教师理论水平高,写不好怕别人知道,怕别人笑话,怕发表不了、获不了奖让人瞧不起;有的在写稿中遇到困难,不愿请教别人,好像请教别人自己就低人一等,显得自己水平不高;有的因为写出来的文章长久没有得到别人的欣赏,从未获得成功的喜悦,从此对写论文失去信心,产生自卑心理。

应付心理。有些老师提及写论文,那往往是为了应付“评职称”硬着头皮而为之。一部分教师虽具有较好的文字功底,特别是已经升了高级教师的老师对写作缺乏认真的态度,由于认识不到写稿的意义而缺乏写作热情和动力,逐渐走上了“要我写”的被动写作之路,写不写、写好写坏都无所谓,因此就东抄西拼,文不成文。

二、写作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

角色意识落伍。很多教师角色意识落伍,没有树立新时代教师是教书育人者又是研究者的新职业观,认为写论文是专家、学者、教授的事,而自己只不过是“教书匠”“孩子王”,只要“教好书”就行了。许多老师就是这样养成了光教书不写作的惰性。有的教师也经常写点东西,但角色意识不清,写出来后要么束之高阁,要么虽然常拿出来看看,但却只是自我欣赏,聊以自慰,根本就没敢拿去评奖、发表,或以“淡泊名利”“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搪塞,其实这是信心不足,不敢将自己的文章“示众”的表现。

写作的习得性无助。在工作生活中,人们会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归结于不同的原因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行为。在写作中,教师对写作归因是否得当对自己写作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写作水平的提高要靠长期的积淀和实践,其效果不能在短期内见效,于是他们往往把失败归因于自己文笔差、写作能力不强、天生不是写作的料等内部比较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从而形成了习得无助感,它使得写作动机降低,认知出现障碍,表现出内疚、畏惧、退让、失望等消极的写作情绪。在这种状态下是很难写出好文章来的。

无话可写。不少教师处在“只要教好书,不必非写论文”的心态中,所以在教书的过程中,不去深入思考、勤于探索,不去深入研究、努力开拓,不去总结经验教训,像“狗熊掰玉米,边掰边丢”,真正到了写的时候,胸中无物,不知从何说起,不知道说啥好。

有话不会写。一部分小学教师,特别是一些有经验的老师,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一套套的方法,遇到实际问题也能说出道理来,可称为“口头评论家”。但要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则由于平时没多看理论书,没多练习写文章,故写起论文来不知道从何下笔,不知从哪儿写起,常常叹息自己没有写作的题材。

学校因素。一些学校领导观念陈旧,认为教师最要紧的是“教书育人”,写论文是应付评级评奖、上级要求,能完成任务或有几个人获奖就行了,没必要要求人人都写得好;或写论文为评职称,是教师自己的事,漠不关心。没有鼓励教师多写,也没有设立相关的奖励机制,因此,对教师没有任何的促进,也使得教师没有写作的热情。

三、克服写作心理障碍的对策

调整个人的认知。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写作是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流露,也是反思与成长的心灵日记。人都有表达自己,让别人认同、理解自己的需要,只有把写作变成表达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才能克服应付心理,痛快淋漓地在写作的海洋里遨游。

建立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参与论文撰写。教师也要考虑经济利益,马斯诺的“五层次需要论”告诉我们,解决了基本生活需要,然后就是追求精神需要。因此,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论文的撰写、评比和交流,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和记录教育教学的点滴思考,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向前发展,学校应在这方面制定奖励措施,以此来提高教师写论文的积极性。学校可以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创设氛围,为教师写作成果的发表提供机会,增添其写作的动力与后劲。

增强自信,勇敢面对。很多老师有自卑心理,害怕自己的文章被人“品头论足”,前怕狼后怕虎的,其实大可不必有这种想法。写作也是与人交流的一个过程。首先,教师应学会积极归因,摆脱习得无助感。如把写作失败归因于论文题目太难、缺乏努力等外部可控制的因素等。教师应明白自己是有能力、有才气写好文章的,之所以写不好,只是自己还不够努力。教师应找出自己文章中的闪光处,予以自我鼓励,相信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降低难度和要求,循序渐进。要消除教师畏难的心理,我们要引领教师认识以下两点:一是教师要写的论文,不是专家、教授写的学术或科研论文,而是从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中反思提升出的经验总结性、或叙事式的“论文”,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论,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活学活用的亮点,有辐射的价值即可。二要多学习新课程理论、新观念,努力运用于实践,用心反思体验,把所感所说的内容整理提升一下,多点评、多讨论、多修改,慢慢就可以写好论文了。现在教育界非常看重“民俗化”的随笔之类的教育文章,这给一线教师的练笔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因为它是一种提高自身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方式。我校就很注重让教师查找有关的理论,以此作支撑引领教育教学,重视在教育教学中的体验感悟,如写教学后记,写教学随笔等。常常鼓励教师把教育教学中的所思所悟、点点滴滴积累下来,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再通过总结上升到理性,这就是写好论文的重要一步。

做有心人,捕捉素材,研讨互促。做教师的,天天与学生打交道,与知识打交道,哪能没有一点感想呢?其实,每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都经常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性,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平常课前课后老师们到一起,不是总随意地发表一些言论吗?可以说“校园无小事,处处皆问题,事事是教育”,到处都可以捕捉到写作的信息和材料。 写稿关键在于选题,选题过程实际上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发现了问题去寻求解决的办法,将这个过程搬到纸上就是文章。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你就会有写不完的题目。有一学期,毕业当新班主任的教师感觉写教育随笔无话可说,我就给他们布置了一道作业题:“本周你最开心的是什么?你最难忘的是什么?”周五的时候集中在一起,大家先互相说自己的开心事,难忘的事,然后写下来。一个学期下来,很多班主任都能洋洋洒洒地写出自己与学生相处的感人故事。

博览群书,下笔如有神。很多老师不能把经验上升为理论的原因,自认为是胸中没有墨水;很多老师以没有时间为借口,很少看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其实没有理论的支撑,实践的经验也就不能有更好的说服力。只有多读书,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才能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写起论文来才会有血有肉。为了使老师们多读书,好读书,我校专门订阅了一批教育教学杂志,还给老师每人赠送书籍,要求老师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看书。我自己则坚持做到每天一报纸,每周一教学杂志,每个假期一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博览群书,胸有成竹,写作起来就不是难事,下笔即可成文。

每个教师都应该明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要把写论文当作自己的“分内事”,将写论文变成一种习惯,变成教育生涯的自然而然的事情。那样,生活就会进入更高远的境地,有所行、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写、有所获,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就能达成默契双赢的良好状态。这样,老师们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越教越轻松,越干越有劲头。

(作者单位: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城南小学)

心理障碍 篇7

关键词:排球,运动员,心理障碍,心理素质训练

1、运动员心理素质对竞赛胜负的决定性作用

(1) 运动员的认识对竞赛胜负的决定性作用。 过高估计己方的力量或者过低估计彼方的力量都会导致排球运动员的心理准备不足, 一旦进人临战状态, 尤其是比分悬殊、气氛紧张的场面, 情绪产生较大波动, 水平必然每况愈下, 甚至出现“打傻了”的局面。

(2) 运动员的情感对竞赛胜负的决定性作用。 在高水平的排球比赛中, 队员获得信息的90%来自视觉观察, 即对手、裁判员、队友和教练员的身体姿态和而部表情所产生的暗示效应。在接连失误的紧张时刻, 教练员的沉着、冷静、充满信心的表情, 会使队员们得到安慰和激励;队友之间的一种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口号、一个的挥拳动作, 不仅可以提高本队的士气, 还会使对方在心理上感到有一种潜在的威胁。

(3) 运动员的意志对竞赛胜负的决定作用。 在高水平的赛中, 要使技术水平得到充分发挥, 必须以心理变化与平日无太大差别为前提。 要保持这种自控能力, 关键在于意志力。 在环境变化时, 有的运动员紧张得手足无措, 有的运动员则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把心理活动的指向完全集中在平日训练所培养出来的充分发挥竞技水平的必胜信心上。

2、影响排气运动员竞赛行为的心理障碍

2.1、动机障碍

过高的动机水平会引起机体兴奋性过高, 使运动员注息力分散, 情绪不稳定, 难以控制动作, 造成动作质量下降等不良反应;而动机水平过低, 又表现为不能充分调动主动性、积极性, 导致机能潜力发挥不足, 心理能量得不到充分释放, 造成运动水平降低。

2.2、情绪障碍

一般来讲, 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激发运动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强烈的紧张甚至焦虑情绪, 就会影响动作技术和心理潜能的发挥, 使运动成绩下降。

2.3、心理饱和障碍

在排球竞赛中, 运动员有时要进行长时间的持续努力, 付出极大的心理能量, 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灵活的思维反应、精细的感知、敏锐的观察, 但当运动竞赛的时间持续过长时, 疲劳状态得不到缓解, 便会产生心理饱和状态, 产生厌倦情绪。

2.4、激活障碍

赛前的过度训练、生理疲劳、心理准备不足、动机过高或过低、 环境压力过大等因素, 会引起激活障碍。当激活不足时, 运动员往往表现出冷漠、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厌恶等情绪;激活过度时则表现为紧张、焦虑、慌乱、亢奋等情绪。

3、科学的排球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方法

3.1、放松训练法

(1) 肌肉紧张放松法。 使运动员某一肌肉群, 保持紧张约10S, 然后尽量放松。放松时可以从上肢开始, 过渡到头部、颈部、肩部, 然后从腹部到背部、髓部、大腿和小腿。 在每次紧张和放松时, 要把注意力同紧张和放松的感觉联系在一起。

(2) 语言暗示放松法。 选择相对安静环境, 运动员可坐卧在凳子上或床上, 然后闭上眼睛, 使全身处于放松状态, 这时进行自我暗示, 默念几遍“我感到舒服”, “我轻松极了”等等。 放松过后, 进行自我动员, 暗示“我有力量”, “我感觉良好”。

(3) 模拟比赛放松法。 由于参赛而造成的焦虑, 可在模拟比赛下进行放松, 即模拟过渡到比赛实际。 例如:测验、选拨赛、问答提问等。 只要意识到自身紧张的信号, 马上进行深吸气、慢呼气, 并默念放松。

3.2、想象训练法

(1) 在训练和竞赛期间进行想象, 如队员练习正面扣球技术。 在练扣球之前, 把整个动作过程想象一下, 之后再进行练习;练习之后, 再利用想象和思维及内部语言简述自己在练习扣球中的体会, 知道错误和正确的地方。

(2) 借用直观形象进行想象。 如利用电影、录像、挂图、照片给运动员看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 使他们头脑中保持这些运动表象, 然后再让他们想象自己以同样的方法进行终习。

(3) 模拟想象。 在训练中, 运动员经常是伴随着模拟动作来完成内合想象的。因此, 练习接发球时队员边练一传, 边想象一攻的战术配合, 特别是接一传后, 就积极上步扣球, 进攻结束后的自我保护等。

(4) 胜利情境想象。 用想象胜利情境去鼓舞斗志, 增强必胜信心, 消除心理障碍, 使怯场或害怕失败的运动员消除失败的苦恼。

3.3、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主要用于短期的心理练习, 它是为运动员参加竞赛作好准备。运用此法首先要及时掌握情况、信息、参赛对手、环境、条件以及“时差”等方面都要做出详细的了解与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研究安排训练, 其次训练要通真, 从对手、场地、器材、裁判和观众都要模拟真正比赛的气氛。

参考文献

[1]心智竞技能力的构成与训练, 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2]姚家新.竞赛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6.

心理障碍 篇8

1 行为认知护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是心理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 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5]。病人对疾病及护理的认知偏差会严重影响其对护理的依从性和护理效果[6]。认知行为治疗的过程也就是认知重建, 即通过学习来识别和转变那些功能失调的不现实的想法[7]。主要包括: (1) 评估病人心理状态, 帮助病人正视自身的认知和行为偏差。 (2) 积极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制定康复训练的计划, 采取消退法、自我控制法、情绪宣泄法、认知游戏、专家讲座等方法帮助病人形成正性自我概念, 矫正认知偏差。 (3) 巩固和强化正确认知[8,9,10,11]。研究证明,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病人建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 改善病人心理应激状态, 其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焦虑和抑郁水平均降低[12,13,14,15,16]。徐文香[17]等通过研究发现, 在脑卒中发病之初就给予病人认知干预, 可以大大降低病人的抑郁发生率和程度。认知干预的提供对象应至少包含1名专业的心理医生, 同时需有经过培训并合格的护师及其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若干名[18], 大部分研究均未重视该问题。对于认知疗法干预的周期和频率, 尚无统一标准, 目前对于认知干预的研究基本集中为小样本研究, 因此应提倡进行大样本、多维度研究[19,20]。

2 支持疗法

支持疗法是心理干预的一部分, 是心理护理的基础。有研究表明, 脑卒中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有一定的相关性, 即社会支持越高, 其焦虑、抑郁的程度越轻[21,22,23]。随着疾病的进展, 部分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体验到情感上的支持能力在下降, 不愿意正视疾病, 主观支持度低, 不愿意向亲友和医护人员求助, 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差, 这也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4]。社会支持主要包括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和支持利用度, 家庭成员、社会团体、医护人员均是支持的提供者[25]。家庭成员支持特别是配偶的支持与病人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26]。袁大伟等[27,28]将伴焦虑与抑郁的病人与不伴焦虑抑郁的病人对比发现, 前者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均要明显低于后者, 即社会支持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且社会支持程度越高, 其焦虑抑郁的水平越低。邓秋兰等[29]将脑卒中伴心理障碍的病人分为支持疗法组和常规组, 得出前者HAMD评分显著下降,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升高, 由此可见, 支持疗法可以减轻病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水平。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重视社会支持对病人的影响, 引导病人积极应对疾病, 同时帮助病人寻求社会支持并提高支持的利用度;鼓励家属主动关心病人, 随时关注病人的心理变化, 让病人感觉到关爱;护士自身要做病人的倾听者, 密切关注病人的疑惑情绪, 及时解决病人出现的疑难问题[30]。

3 放松疗法

放松疗法是一种通过各种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生理治疗方法[31]。音乐疗法、肌肉放松训练、腹式深呼吸、娱乐活动均是常见的放松疗法。音乐疗法主要包括被动音乐疗法、主动音乐疗法及即兴音乐疗法。脑卒中病人由于伴有其他功能障碍, 更适用被动音乐疗法, 但是对于音乐治疗的音量、时间安排、持续时间等均存在争论。阮久琼[32]认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10:00播放清新舒缓的音乐30min, 毛一清[33]认为应安排早晚各1次, 每次20min~30min, 60dB~80dB, 逯传玲[34]安排病人早晚1次, 10dB~30dB持续1h, 结果均显示对病人的负性情绪有矫治效果, 但是由于该疗法受病人文化水平、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目前仅作为脑卒中心理护理的辅助手段[35]。对于音乐类型可选择病人喜欢的音乐或根据病人情绪变化、时间选择音乐。Sarkamo[36]发现, 每天听1h~2h最喜欢的音乐的病人, 其抑郁和情绪混乱水平降低。胡晶[37]研究发现, 五行音乐中的角调能缓解脑卒中病人抑郁情绪, 增强其自主性, 因为角调音乐属木, 通于肝, 木曲生发舒展, 既能分散抑郁又能平狂怒。肌肉放松训练应在安静放松的环境进行, 通常伴随舒缓的音乐, 结合呼吸运动, 采取平卧位, 先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 再放松, 顺序为从面部至下肢的各肌肉关节[38,39]。有学者则认为应从下肢至上进行肌肉放松训练[40]。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对身体有放松效应, 可以防止机体呼出过多的二氧化碳 (CO2) , 从而避免焦虑样症状[41]。陈桂华[42]等发现病人采用气功调神的自我调节方法进行放松训练亦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研究发现, 参加娱乐活动, 如下棋、看电视、读报、聊天等均可以转移病人注意力, 从而起到降低病人焦虑、抑郁水平的效果[43]。

4 综合性干预

很多学者认为, 综合性运用行为认知、支持和放松疗法能显著降低病人的抑郁水平。杨富英等将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心理支持、个体化认知治疗和放松训练, 结果表明干预组的MES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4,45,46,47]。因此, 综合运用心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病人焦虑抑郁水平有积极作用。但是, 对于干预的周期、频率, 实施者的层次水平均无标准。

5 讨论

很多学者对于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达成共识, 认知疗法、支持疗法、放松疗法是重要内容。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争议, 比如心理干预的周期、频率、时间均无统一标准, 哪种心理干预措施是最有效的, 均有待更多的研究来验证。

摘要:脑卒中 (stroke) 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 具有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以及复发率均高的特点。脑卒中容易并发心理障碍, 主要为焦虑和抑郁。心理护理是脑卒中合并心理障碍病人最主要的护理措施, 其主要采用认知疗法、支持疗法、放松疗法、综合性疗法等。

透视心理障碍 求索教学良策 篇9

一、心理障碍的成因

由上图可知, 心理障碍常是由教育、教学中的失误产生的连环反应而形成的, 并且具有很强的反作用.故藏族学生往往由心理障碍开始进而严重影响其学习的进程.这些恰恰与笔者在连续几届藏族班所调研的情况完全吻合.

二、藏族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及其成因

1.马虎心理:

这是学生的个性品质与意识的产物.在缺乏严肃认真、缺少方法或方式不当的教育之下, 学生天性中的粗心、自由散漫就演变成此心理.

2.依赖心理:

即缺乏自主性与独立性的等靠要心理.其多半是伴随独生子女而来的, 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但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应是主要因素, 在惰性作用下, 由于包办替代促成了该心理的形成.

3.饱胀心理:

即因新陈代谢功能失调而产生的自感饱胀, 不愿接受新事物的心理.长期对知识“消化不良”就会形成此心理.

4.烦躁心理:

即对不感兴趣的事件产生的厌烦心理和对渴望得到而又得不到的事物产生的焦躁不安的心理, 在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中极易引发此心理.

5.恐惧心理:

即畏难怕错的心理.在屡遭失败而又得不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 导致信心丧失产生此心理.

6.自卑心理:

即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 这也不如人, 那也不如人, 反正学不好.对老师、同学持有戒备心理, 由于缺乏老师及他人的认可与信赖而产生的一种心理.

以上各种障碍之间往往是连锁的, 藏族学生中的心理障碍不是单一的, 故障的排除必须靠整体的联通, 各方的密切配合.

三、优化教学过程排除障碍

1.提高数学素养, 摒弃马虎心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 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数学素养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因此, 能否提高数学素养是能否形成良好个性品质, 进而克服马虎、草率心理的关键.教学中, 教师首先应为人师表, 以工作认真负责, 教学周密有序, 逻辑性强等去引导、带动学生;其次可以通过科学史料, 数学名人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去感化学生;另外, 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应从双基出发, 逐步有意识地渗透分析、观察、归纳、类比、对称、推广、猜测、检验等一系列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 在培养能力的同时, 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坚持要求学生解题时, 必须弄清楚每一步推理的依据, 哪怕是猜测的结果也需有一定的依据 (如归纳、类比、对称等) .做完一道题后应问一句“这个结果可能吗?或它与实际情况相符吗?”在教学中我们只要坚持变换角度、变换方式, 就能有效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2.改进课堂结构, 克服依赖心理

传统教学结构是:教师机械地讲解, 把学生变成了“容器”, 学生成了可任教师“灌输”的“存储器”, 进而促进了学生依赖心理的产生.通常我们认为藏族学生基础较差, 课堂上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效果不明显, 同时也会把教学进度拉下, 故而不自觉地采取了“嚼”烂知识去喂学生的方法, 只让学生依样照葫芦去死记硬背, 结果只能是加重学生的依赖心理.由此可见, 不良的教学结构是阻碍良好学习心理发展的拦路虎.日本学者柴田义松曾指出:学校不是知识的配给所, 学校的首要课题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知识不是赐予的, 而是学生自己掌握的.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 我们绝对不可能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 只有“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注重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教学结构, 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依赖心理.具体做法是:

(1) 倡导自主探索, 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指导阅读自学, 教师应以“授人以渔”为最终目的.

(2) 立足藏族学生的实际来教授学习方法, 在学生能学懂的前提下使其独立完成作业, 自己归纳、评价, 学会反思.

(3) 要让学生在做中学, 学中做, 多让学生动嘴、动手.如立体几何教学中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模型, 动手操作, 尝试证明.

(4) 概念和定理的教学中, 适当淡化形式, 多结合实例让学生分析、体验、感知、感悟、创新.

(5) 引入竞争机制.常言道:“水不激不活, 人不激不奋”, 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 以“催发”学生的好胜心理, “激走”其依赖心理.

3.因材施教, 排除饱胀心理

由饱胀心理的产生过程不难发现, 其既有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消化因素, 也有学生内在引发的个性因素.因此, 教学中因材施教是排除饱胀心理的必然选择.首先, 教师要归纳和提炼教材, 使其中的绝大多数在教师的化繁为简、化生为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接受所学知识.其次, 一方面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注意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通过提问、上黑板、实物投影等方式来掌握学生的接受情况, 避免操之过急;另一方面通过仔细分析、透析思路、寻求一题多解, 以培养学生沉着、细致的良好品质.最后, 教学中教师应多选择学生感兴趣, 与其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素材, 选择现实世界的其他现象或其他科学的实验, 以展现数学概念、结论, 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 反映数学的应用.使学生更易消化吸收, 以期提高教学效率.例如, 笔者在讲授重要不等式:若a>b>0, m>0, n>0, 则ba+nbab+ma+m时, 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像汤中加点盐变咸了, 加点水则变淡了;糖水中加点糖变甜了等都是学生亲身体验到的, 很容易理解, 同时也给以后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4.创设愉悦情境, 调节烦躁心理

心理学告诉我们:愉快是兴趣产生的前提, 兴趣则可抑制烦躁.因而教师应积极地创设“听起来有味, 学起来有趣”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变厌学为爱学, 由爱学到乐学、会学、善学、巧学.我们的课堂, 可以通过随机应变, 风趣幽默的导入使学生迅速进入好的状态;通过简化、变通等巧妙的构思, 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通过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 使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通过深入浅出的比喻或戏剧般的表演, 激发学生的智慧.所有的这些做法, 只要我们不断演绎, 学生难道还会在数学课上烦躁不安吗?

5.构建成功机制, 战胜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是导致弱势群体主动放弃数学学习的直接原因.心理学认为, 人在体验到成功欢乐的同时, 就能激起追求更多更大的成功的欲望和信心, 从而矢志不渝地向着新的目标不断迈进.试问我们的教师给班级中的每一位成员又创造了多少成功的机会了呢?教学实践中, 教师首先应对学生关心、爱护、鼓励, 而不是藐视、抱怨、指责, 以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成功心理, 使其坚信“功到自然成”.再就是坚持采用“选准起点, 多置台阶, 不断渗透, 快速反馈”的教学方略, 通过训练中精选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跳一跳, 能摘得到”的例题、习题, 使他们能从“成功点”上, 获得真正成功的机会.

6.探寻“亮点”, 摆脱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人性格所致, 但更多的是缺少呵护、缺少关爱使然.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是从生活中的不幸开始的, 长期的自卑导致成绩的下滑, 在部分教师的心里也缺少应有的位置, 进而更加自卑.教学实践中, 我们绝不能仅仅盯住他们的学业成绩, 教师要把眼睛睁得大点, 再大点;亮点, 再亮点, 善于变换角度去找寻他们身上哪怕是微弱的亮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探寻学生身上的“亮点”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范例.我们只要在课上、课后多留意,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亮点”, 适当放大学生身上的“亮点”, 进而从心理去喜欢、去关爱、去呵护这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 让他走出自卑的阴影, 开始崭新的生活.同时, 通过教育让其他学生也去关爱他们, 增加信任, 共同探讨, 相互协作等, 这些都是帮助这部分弱势群体摆脱自卑的良策.

总之, 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 因势利导, 有的放矢,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正所谓“知其心, 然后能救其失也”.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

合作探究心理障碍及其消除 篇10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 也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

一、依赖心理

数学教学中, 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 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 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 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事实上, 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也乐于此道, 课前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 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课后也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一块黑板、一道例题和演算几道练习题。长此以往, 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 创造潜能遭扼杀,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高涨的激励情绪, 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二、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 急于求成, 盲目下笔, 导致解题出错。

(1) 未弄清题意, 未认真读题、审题, 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 哪些是未知条件, 哪些是直接条件, 哪些是间接条件, 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

(2) 未进行条件选择, 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缺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 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

(3) 被题设假象蒙蔽, 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

(4) 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 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 等等”。

三、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 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程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不可否认, 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思维惯性是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 它一方面, 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 比较顺利地求得一般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另一方面, 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如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 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等。

四、偏重结论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 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 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 比分数, 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 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有涉及。从教师方面来讲, 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 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 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 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 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 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偏重结论心理。发展下去的结果是, 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 知识理解不透彻, 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 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 难以深刻领会结论, 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 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 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 还有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 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 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 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 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具体地讲, 存在的影响因素有如下一些:

(1) “应试教育”大气候影响, 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

(2) 对素质教育缺乏科学的全面的理解;

(3) 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4) 数学学科价值还未真正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识;

(5) 教法单调死板, 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

(6) 学法指导不够, 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头;等等。

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

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 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坚持“四重、三到、八引导”, 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四重”, 即重基础、重实际、重过程、重方法。

1.重基础

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 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 突出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实际

(1) 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 了解学生实际, 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 兴趣爱好, 特长优势, 学习策略和水平, 等等。

(2) 指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3) 要加强实践, 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重过程

揭示数学过程, 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 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 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 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

心理障碍 篇11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所谓的自尊心就是自己觉得应当受到别人的尊重,换句话来说就是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应当受到别人的看中。如果是做别的工作,自 尊心可能是有非常大的好处,但是如果作销售,自尊心往往是最大的天敌。记得我曾经第一次作销售的时候,是大客户销售,我们必须经常的去拜访客户,那时我是 刚刚从国有企业中跳槽出来,对销售一窍不通,当我发现销售必须去不断的恳求客户、并且不断的接受客户的拒绝,感觉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毕竟在国有企业 的时候是手心朝下,现在是手心朝上,这里的一上一下,蕴含了太多的复杂心情。

以后,对很多销售人员的训练告诉我们,自尊心是首要克服的难题,《模压式销售训练系统》针对这个问题有非常严密的甄选、训练方式。比如:在销售人员入职 训练的时候,我们要求新来的人员,销售他们认为并不可能销售出的产品,例如,象公司用旧的垃圾筒,要求销售人员到马路上进行拦截推销,而且直到有感兴趣的 客户为止,这是一个很难堪的场景,很多自尊心很重 的销售人员,就占在那里不敢销售,但是他越不感销售,越是不自然,越会引来很多人驻足观看,就象看怪物一样的看你,那时的心情肯定可想而知。很多销售人员 在那个场景下,顿时就垮掉了,再也不敢占到那个位置上。

多数的销售人员都会经历这样严酷的心理反应,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我们私下里与他们交流感受时,他们说:他们已经完全没有了任何感觉,自尊 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只能机械的去做事,尽量不去看别人的表情,希望尽快的回去,或者干脆不干了。但是,当他们中的很多人如果能够适应两天以上销售的时 候,他们就会冷静的分析他们所处的环境,同时也会认真的分析他们所销售的产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必要的指导,他们会很快掌握如何销售那些让他们无地自容的 产品,而且部分的销售人员甚至会获得成功。他们会在销售中逐渐树立起来新自尊观念,就是:不是自己如何认可自己,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客户是否认可。这种 从丧失自尊到重塑自我的过程《模压式销售训练系统》还有很多,但最终归结为一点,销售人员不能够有太多的自尊。

克服内心的恐惧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的恐惧是天生的,他们不时的担心这个或者是担心那个,生怕什么事情做的不好,丢失已经得到的。我们发现可能正是 由于人们的这种担心,才使得他们更加的慎重与努力。对于一般的职位来讲,恐惧可能还是有很多的好处,但是对于销售人员来讲,将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销售人员的恐惧多半来源于“不敢与人打交道”,我们管这个现象叫做:缺乏人际勇气,新的销售人员在这一点上尤为明显,由于缺乏人际勇气而遭到淘 汰的销售人员高达40%以上,这些人多半是在入职后不长的时间就暴露出这样的问题。记得我第一次进行销售的时候,由于公司的产品是建筑用的设备,我们必须 到客户的工地进行推销,由于自己刚刚进入这个行业,所以人生地不熟,没有什么客户资源,所以采用了最笨的方法,就是看到那里有塔吊就到那里去推销,我们管 这种方式叫做“扫地”,现在想想,这个名字还是很形象的。我在北京的三环路上发现了一个新工地,第二天一早我就骑着自行车到工地去拜访,这是我第一次拜访 客户,我对于将要发生的销售状况忐忑不安,人家会怎样问我、会不会给我下不来台、或者干脆直接把我轰出来等等,总之在路上设想着各种让我恶心的事情,这路 真的是太艰巨了,我在不断的鼓励自己:一定要进门,一定要进行我的第一次推销。终于到了工地的门口,我停好了自行车,在工地的门口反复的走动,就是没有胆 量进去,这种状态持续了30多分钟,最后还是骑着自行车有回来了,再回来的道路上,我如释重负的不断安慰自己,我已经来过了明天再来,但是明天仍然是这 样,在门口犹豫了半天之后打道回府。回去之后,我感觉可能真的我不太适合做销售,我真得感觉有一种无形的恐惧,第三次,我给自己做了一个决定,如果这一次 再进不去门,我将不再做销售,改行去做别的,第三次我成功了。而后我成为了公司的销售精英。

销售从很多人的心理面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当时我也这样看待。但这个公司的总经理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那时,由于我们是一家刚刚成立的 外资企业,总经理是个比利时人,当时在94年的时候,外国人并不是很多,公司的人员也不是很多,为了开展业务,这个比利时人拿着英文的北京市地图,骑着自 行车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拜访经销商,虽然他不太懂中文,对北京的街道也不是很熟悉,但是他仍然执著的带着样品一家、一家的拜访,当时我感到很震惊,一个老外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热情,穿街过巷 的推销自己的产品呢?后来与他聊天的时候,他跟我说,销售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职业,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50%以上的500强企业的总 经理以前都做过销售,做销售必须有足够的热情、勇气与耐心,但是首先必须放下自尊心,你的自尊对别人并不重要,别人对你的尊重很重要,但那必须通过销售工 作的不断积累才能得到。

应当说是我还是一个比较有自控力的人,但是,当我面对第一次销售的时候,恐惧仍然使我退缩,甚至有可能永远的让我离开了这一行业。我们很多的新的员工又 何常不是这样呢?我们可能在他们上路之前,教给了他们很多的技能、知识,但是我们恰恰没有训练他们如何克服恐惧,由于这样的问题,我们损失了很多未来优秀 的销售人员。

不仅是这样,我们发现,很多已经有了很长时间销售经验的的人员,他们骨子里也是缺乏人际勇气的。他们对于产品、技能掌握都是没有问题,他们非常 的勤奋,甚至也征得了客户的尊重,但是他们的成交率就是不高,甚至有很多眼看到手的客户却丢了。他们的办法就是一次一次的拜访、介绍产品,然后一次一次的 被托下去,最终丧失了客户,这种现象在很多的公司中非常的普遍,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这仍然与销售人员缺乏人际勇气有密切的关系,他们与客户之间很难真正成 为朋友,更多的是“公对公”的办事,双方之间总是“端着架子”,没有实质的客情关系,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你的产品就是再好,没有很好的客情不行。更有甚 者,产品一般,但是如果有较深的客情仍然可以成功。克服恐惧,建立人际勇气甚至成为了所有销售第一门必修课。

《模压式销售训练系统》的经验发现,销售人员的恐惧感主要来源于“对人的陌生感”,他与通常意义上的恐惧是完全的两码事,很多企业为了锻炼销售 人员的勇气,经常会组织一些拓展训练,比如:组织销售人员参加蹦极、探险等刺激性的活动,但是这些训练对于销售人员克服恐惧的提高基本上没有任何作用。而 且我们还发现,通常意义上的胆大,未必就有足够的人际勇气。曾经当过兵的人,他们应当属于很有胆量的那一种,但是当面对客户进行销售的时候,他们很多人仍 然显得局促不安。这些都是缺乏人际勇气的体现。因此我们看到,销售人员克服恐惧的训练,不是象训练士兵一样就可以了,他是一个非常科学的训练过程,他必须 适应销售人员的职业特征进行设计,才能够起到最终的效果,否则多数的新销售人员仍然会在这里栽跟头,而这里面的主要责任人是企业自己。需要补充一句,如果 让没有销售经验的人进行销售培训,他们最大的不足可能也就在这里,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经过这些必要的心理历程。

克服心理恐惧的几招

《模压式销售训练系统》针对销售人员的恐惧症设计了各种有效的训练方式,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

第一招:面对更多的人说话。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动作,很多销售人员一见到很多人就会感到紧张,甚至说不出话来,因此让他们在很多人面前,所谓的很多人就是至少要在20人以上,详细的并有感情的陈述一件事情,我们发现这是十分有效的方式。

第二招:拦截推销。就是我们上面说的,让他们推销根本不可能销售出去的产品,以增强他们的人际勇气 。

第三招:强制性拜访。安排销售人员进行强制性拜访,需要一定的强度、数量,同时规定必须完成的几件任务,并需要取得相应的证明。

以上是模压式训练系统中针对恐惧训练的一部分方法,还有很多方式由于篇幅的关系不能一一详术,总之,恐惧是每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的心理反应,但作为销售人员来说,却是他们的天敌!

综上,通过对销售心理障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 很多销售人员是由于心理障碍才不能够出成绩!

2. 但,我们太注重技能的训练,却不太重视心理素质的训练!

心理障碍 篇12

关键词:教师,心理问题,成因,解决的途径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新课程、理解和认识新课程, 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实施推进新课程, 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前提条件。这一核心理念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加快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步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石。新课程力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最终成为对社会和他人有用的人才, 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去引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要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位学生, 因此,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问题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所在。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心理健康与障碍就显得尤为重要, 势在必行。

一、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不良“现象”

作为教育工作者, 作为一名同事, 如果不从“教师的身心健康”角度去认识和发现问题的话, 一般不会发现或认为有“问题”存在。可以用“司空见惯”去概括和形容。反之, 如果真的用“健康”视角去审视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人和事, 则会发现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就在我们眼前, 可说是历历在目, 比比皆是。

[案例1]学生不完成作业是常有的事, 时常会看到走廊里站有三两个或十多个学生, 有站着的、有趴在窗台上写什么的、有面壁的、还有趴在地上写作业的, 这种做法对老师来说, 美其名曰“帮助和教育学生加强学习, 完成作业”。

[案例2]坐在办公室里, 本想办公, 却被走廊某处某个老师的高嗓门“教育学生”而打断备课的思路。据了解, 是班主任老师在教室门口“教育”因迟到而“遭难”的学生。训斥声不绝于耳, 教室内的其他学生也不得不聆听老师的教诲。

[案例3]课堂上, 教师不顾正常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 而在严厉批评某个学生或是全班学生, 有时是几分钟, 有时将近一节课。

[案例4]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是每班都有的, 有的老师因为某个学生多次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私自做主开除学生, 不理智的时候还会说“这样的学生我不能要, 有我没他, 有他没我”等等。结果造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而不好收场。

[案例5]同一个学年办公室的教师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A老师到校长办公室告状B老师的不是;B老师反过来到校长办公室诉说A老师的过处。结果两个人长期不说话, 或是面和心不和, 以至于影响了教学工作。

[案例6]年轻教师因学生与自己顶嘴而动手打了学生, 师生各不相让, 直至闹到学校校长处, 家长也参与进来, 使得师生矛盾冲突, 无法再正确面对。

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类似的案例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深刻剖析上述案例, 问题的实质在哪里呢?

二、教师心理障碍的产生及成因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但总体来说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 教师无法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新的工作环境和新的工作要求。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进程的加快、多媒体教学、新课程改革等问题日新月异, 加之随着时代的发展, 学生中“独生子女群体”的呈现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这些变化都会给教师队伍带来挑战。教师在面对这些新环境、新要求、新问题时, 如果不能及时适应、有效化解, 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不适, 从而造成自卑、抑郁、焦虑等症状。另一方面, 教师无法应对职业压力。由于受到教师编制限制等因素的影响, 连轴转的工作方式, 激烈的就业竞争以及社会对教师行业特殊的、较高的价值取向要求等, 都使教师背负着沉重的包袱负重前行, 长此以往, 心理被挤压出“毛病”也在所难免。具体剖析有以下几方面成因。

(一) 教育体制改革挑战教师的心理承受力。压力是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 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进行全面改革, 教师在应试教育的进程中思维已形成定式, 教学思想、教学行为和思维方式都已成形, 有了固定的模式, 立刻转轨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方式上来, 一时还不能适应, 需要有一段历程的过渡, 难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种情形下, 心理本身比较脆弱的教师则往往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危机。

(二)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常常超负荷。要知道教师也是人, 不是神, 也需要宽松的生活环境, 良好的工作氛围。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 教师常常扮演着为人师表的角色。许多美称如“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 这种角色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 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真是强人所难, 受制于人。同时, 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多数家长都抱着“望子成龙, 盼女成凤”的愿望, 渴望教师在他们的孩子身上下到工夫, 尽到力。学校以升学率高低评价教师的价值, 还有社会的沉重期望。在这种情形下, 有不少教师不堪重负, 往往呈现出“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久而久之, 产生心理疾病。

(三) 我国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所致。从古到今, 中国文人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重义轻利, 安贫乐道, 耐得住寂寞和清苦。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转型以及教师工资待遇的上浮、社会地位的提升等方面因素的转变, 这一情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的变数, 由此而来的是一些教师的孤独、无助、焦虑、抑郁、自卑及至绝望等不良心理, 也使教师无意识地产生心理问题或疾病。

(四) 教师面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工作状况, 不能够一分为二地正确面对所导致。有两种情景, 即顺境和逆境。

1.顺境中的教师在个性得到顺利发展的同时, 也会出现偏颇而产生如下的问题:

(1) 自闭心理。顺境使其感到工作稳定, 人际关系和谐。但从负效应看, 顺境也会使其缺乏朝气和勇气。在保守心理支配下, 不再追求向上, 而是因循守旧, 求稳怕改。这种心理障碍会影响进取心, 使工作效率低下。

(2) 自负心理。教师在学识和才能受到领导肯定、同行钦佩、学生敬佩的同时易产生自负心理, 不能正确评价自己, 以“一得之成”而自居, 听不进意见和忠告, 导致自己退步。

(3) 自躁心理。这类教师往往会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躁者一般由骄而生。傲气会引起心理躁动不安, 易向他人发泄, 动则指责他人。这是不良心理作祟, 结果不是提升自己的威信, 而是降低了自己的人格, 影响合作共赢。

2.逆境中的教师在个性受到制约的状态下会产生以下不良心理

(1) 沮丧心理。无端指责、灰心丧气, 产生自卑、空虚、苦闷、消沉情绪。往往感到失落, 常会陷入深沉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2) 抱怨心理。教师会感到怀才不遇, 心态失衡, 人际关系紧张, 影响到工作的开展。

(3) 嫉妒心理。长期的“大锅饭”使一些业务能力差、处境不佳的同志对工作勤勤恳恳、业绩突出者冷嘲热讽、讥笑挖苦、诽谤报复, 这种心理导致同事不团结, 使之心灰意冷, 影响工作顺利开展。

(4) 紧张心理。常处逆境的刺激, 会出现思想活动激烈, 心理上产生压力, 会因成绩不佳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更加紧张。往往出现焦虑、波动、发脾气等心理反应, 造成注意力分散、记忆力衰退, 处事不利。

(5) 分心弃教心理。久处逆境, 不被人认可, 则会出现弃教改行的想法。

三、减轻压力, 消除心障, 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要想在新课程理念下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中学生,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采取有效途径解决这个难题, 使我们的教育步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 教师的生活空间大半在学校, 因此,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 并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1.创建和提供优美的办公环境, 让教师的心情舒畅, 有一个“心境”。

2.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 管理者要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去制订工作计划和对教师提出他们能够接受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要从教书贵在育人的角度出发, 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要把教师从“为了学生的考分而天天疲于奔命”的桎梏与束缚中解脱出来, 不能只用升学率来衡量教师的工作质量, 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 从多个角度来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使教师能够身心愉快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主要应从教师的工作态度, 是否敬业, 对学生是否倾注爱心, 转变了多少待优生, 班集体的凝聚力如何, 学生的身心是否积极向上, 是否学生认可、家长满意等。

3.管理者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联谊会”、球赛、演讲赛等活动, 让教师在活动中增强沟通意识, 相互了解, 强身健体, 缓解压力。

4.还要开辟“教师心理咨询室”, 听教师倾述心里话, 释放心中的不快, 为教师排忧解难, 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

(二) 加强社区宣传, 争取社会的大力支持和理解

1.教师是人不是神。因此, 学校要加大力度利用召开学生家长会和家访的时机, 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事例, 善于与他们沟通, 让家长和社会真正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和复杂性, 减轻社会对教师的人为压力。

2.学生是教师一生的财富。有些学生家长不乏各级各类的领导干部, 因此, 学校和教师要主动与其沟通, 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们的影响和力度会为教师营造宽松的社会生存环境, 从而使教师产生自信。

(三) 自我调适, 笑对人生

我们可以说“教师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应该名副其实。教育是为了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为了人的终身幸福, 如此看, 作为教师应该自豪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1.教师要树立“淡泊名利, 宁静致远”的人生观, 只有这样才能安心于教育工作, 才能感悟其中的幸福和快乐, 最终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2.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 所从事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 只要我们爱心永驻, 持之以恒, 我们将心安理得, 成败自有公论。

上一篇:吸湿动力下一篇:案例与公共课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