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障碍的预防(精选12篇)
老年人心理障碍的预防 篇1
摘要:近年来, 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增高, 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还直接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就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针对13岁至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 并提出预防此年龄段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通过完善立法做好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在提高家庭精神生活质量的同时, 加强社会监管, 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积极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 采取保护、堵塞、控制、改造等措施, 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分析,预防犯罪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有学者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有统计资料表明, 未成年人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30%以上。所以, 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原因的研究, 探讨相应的对策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以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刑法所指的未成年人犯罪, 指的是18岁以下公民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我国刑法上给予了未成年人许多特殊的刑事责任规定, 针对其生理、心理上未成熟的特点, 在预防犯罪和犯罪对策上对其均给予特殊对待。本文主要围绕13岁至16岁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进行分析。
1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1.1 犯罪年龄低龄化
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 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 有些少年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
1.2 犯罪类型多元化
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主要有盗窃、抢劫、敲诈。此外, 杀人、强奸、绑架等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
1.3 犯罪形式团伙化
据统计, 60%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属于团伙作案, 纠集多人, 相互利用。此类犯罪具有纠合性与取乐性。未成年人都想在同龄人中寻找知音, 由于受哥们义气的支配, 有寻找靠山的强烈愿望, 共同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以及相投的低级情趣, 使他们极易纠合在一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未成年人团伙犯罪行为往往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畸形发展, 具有顽劣性。他们在同伙的小圈子里, 把违法犯罪活动当作所谓的“英勇事迹”, 并以此为骄傲在同伙中吹嘘炫耀。
1.4 犯罪手段残忍、成熟化, 犯罪危害严重化
近几年来, 未成年人犯罪虽然仍以盗窃等居多, 但杀人、抢劫、强奸等暴力性犯罪案件明显增多, 而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灭迹等一案多罪的混合型案件也时有发生, 且作案手段残忍, 犯罪后果严重。有的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熟化。作案前周密策划, 多次踩点, 选择时机, 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 配合严密;有的未成年人罪犯甚至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有的罪犯一人就犯有数罪, 而且情节都比较严重。从犯罪动机的起因来看, 未成年人犯罪动机的产生多为外界诱因引起。在外界强烈刺激的作用下使其产生犯罪动机, 这往往与未成年人喜欢模仿、好奇心强、易受暗示等特点有关。甘肃省某少管所对未成年人犯罪调查显示, 10年以上的重刑犯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14.9%, 从而可以看出犯罪危害的严重性。
1.5 犯罪身份普遍化
从犯罪身份来看, 在校学生和辍学学生以及社会闲散人员逐渐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大主体。他们文化程度偏低、品行不良, 常受旁人的歧视, 自己也轻视自己, 丧失了克服困难、改正缺点、争取进步的勇气和信心。在外界诱因的影响下, 他们往往意志力薄弱, 很容易受他人诱导。
2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影响
社会现实及丑恶现象不时地腐蚀着未成年人纯洁的心灵。一是社会上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上学的兴趣, 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经常逃学。就业困难使一些未成年人整日无所事事, 久而久之走上邪路;二是受影视、互联网传播不健康的暴力、淫秽内容的影响;三是受社会改革中出现的贫富分化、一切向钱看等不正常观念的影响;四是受社会上偷盗、抢劫、黄赌、斗殴、色情等犯罪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
2.2 家庭影响
家庭影响, 即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人格发展产生的原发性影响。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表现一:家庭结构残缺, 家庭关系恶化;表现二:家庭经济条件差, 平时很少给孩子零花钱, 造成青少年去偷、去抢;表现三:家庭气氛恶劣, 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不尊重孩子的人格, 在这种“高压”下, 孩子的心理逐渐趋于畸形;表现四: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父母行为不检点、不务正业, 经常酗酒、赌博, 严重地影响着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表现五:管教方式不适当。溺爱孩子, 视子女为掌上明珠, 只重视物质方面的满足, 而忽视对其思想品德的培养;表现六:子女无人监护或者监护不力。未成年人在以上这些不良的家庭环境里成长, 久而久之, 使他们逐渐陷入孤独、自卑、怨恨、狂妄, 又因其单纯、涉世未深, 因而极易被坏人所利用, 走上犯罪道路。
2.3 学校教育影响
学校未能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其一,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做人道理和规范的社会公德教育不够;其二, 法制教育缺乏, 普法教育方式单调;其三, 在文化课教育中缺乏联系实际, 忽视了未成年人的成长特点和他们的接受能力;其四, 教师的教育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 有的教师对学生采取变相体罚, 致使一些学生辍学, 甚至流浪社会。有些教师歧视后进生, 极大地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 影响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其五,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家庭条件差的孩子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从而形成了畸形心理;其六, 学校缺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 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 没有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苗头”进行抑制。
2.4 未成年人自身的意志结构
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的阶段, 其辨别是非、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薄弱, 自控力差, 模仿力强, 易冲动, 易受他人诱惑实施犯罪。
这里着重讲解一下未成年人的从众心理。从众, 就是群体中的个体因受他人和群体的“压力”, 做出附和群体规范和他人意志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将具有相同性格、经历、习惯的人经常在一起交流所结成的生活圈子, 称为群体。13~16岁的未成年人虽然还未离开家庭独立生活, 但是由于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使得他们在行为上常与父母发生冲突, 他们需要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圈子。当某种“观念”、“精神”、“规范”在群体中流行并逐渐形成该群体的主流现象时, 自然而然地就会对群体内的其他成员产生作用。
3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的原因很多, 而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又很难收到实际效果, 更重要的是, 我国目前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措施不力, 缺乏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法律体系。因此,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我们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完善立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完善立法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虽然我国在1992年就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又在1999年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填补了我国少年司法的空白, 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现有法律、法规由于规定过于笼统, 具体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因此, 有关部门要在进一步完善立法的基础上, 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3.2 加强文明建设, 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加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的建设, 给未成年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以村镇、社区为依托,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营造一个清新、干净、文明、有活力的生活环境。村镇、社区应经常性地开展健康、高雅的群众活动, 经常对辖区群众进行普法等其他法律知识的教育, 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
3.3 提高家庭精神生活质量
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石, 未成年人父母应当主动对各种法律知识进行学习, 不断提高监护人应具备的育人素质。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孙云晓说:“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未成年人家长应通过对法律常识、德育知识的学习来增强与子女沟通交流, 应具备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 要了解、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 从而真正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3.4 加强社会监管
社会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力保障, 政府应给青少年创造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 提供就业机会, 避免待业青少年无序流动。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务工人员的流动进行调配、管理, 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使其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3.5 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首先, 应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作用, 让未成年人在学习阶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各门学科教学中, 加强德育渗透力度;教育未成年人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规范, 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 进一步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遵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道德认识发展水平, 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增长其社会知识和经验;对已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其进行矫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以及师生观。
其次, 重点抓好心理卫生教育。如今未成年人生活条件较好, 身体发育较快, 但是在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成熟相对而言比较缓慢, 从而使13岁至16岁的未成年人易受他人诱导。因此,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力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开展心理咨询, 进行个别指导, 以增强未成年人自我认识、自我排解、自我调节的能力, 帮助其克服和纠正心理缺陷和心理障碍, 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并培养其自信自强、热爱生活、乐观处世、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3.6 做好未成年人犯罪的改造工作
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人成长的各种犯罪, 同时做好对已犯罪未成年人的改造工作。对未成年人罪犯, 不能一味地予以打击处理, 政法部门应结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与原因, 重点对其进行思想教育, 帮助未成年人认识犯罪的危害性, 并在服刑期满后对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后的工作问题予以解决。政法部门要特别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力度, 清理整顿各种娱乐场所及网吧, 让未成年人远离暴力, 远离淫秽, 从而为其营造一个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
3.7 发挥青年阵地的先进性作用
各级共青团组织应充分发挥青年阵地的先进性作用, 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要积极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 加强与社区的联系, 适时地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爱情观、金钱观、公德观, 引导他们走上光明的人生道路。
未成年人的单纯、善良决定了其自我抑制能力的薄弱, 未成年时期是一个真、善、美与假、丑、恶斗争的时期, 是一个需要塑造、教育、引导的时期。因此,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全社会都应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优化, 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坚持不懈地实行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综合治理, 不断改善社会风气, 消除各种消极影响, 重点抓好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 采取有力措施, 才能够达到减少和预防未成人犯罪的目的。蒉
老年人心理障碍的预防 篇2
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皮肤及毛发正常的新陈代谢,而代谢期主要在晚上特别是晚上10时到凌晨2时之间,这一段时间睡眠充足,就可以使得毛发正常新陈代谢。反之,毛发的代谢及营养失去平衡就会掉头发。建议:尽量做到每天睡眠不少于6个小时,养成定时睡眠的习惯。注意饮食营养,常吃富含蛋白质及微量元素丰富的食品,多吃青菜、水果,少吃油腻及含糖高的食品。
2、避免过多的损害
染发、烫发和吹风等对头发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染发液、烫发液对头发的影响也较大,次数多了会使头发失去光泽和弹性,甚至变黄变枯;日光中的紫外线会对头发造成损害,使头发干枯变黄;空调的暖湿风和冷风都可成为掉头发和白发的原因,空气过于干燥或湿度过大对保护头发都不利。建议:染发、烫发间隔时间至少3—6个月。夏季要避免日光的暴晒,游泳、日光浴更要注意防护。
3、洗头及梳头
夏季可以每周3至7次,冬季可以每周1至3次,洗头时水温不要超过40℃,与体温37℃接近。不要用脱脂性强或碱性洗发剂,因这类洗发剂的脱脂性和脱水均很强,易使头发干燥、头皮坏死。建议:选用对头皮和头发无刺激性的无酸性天然洗发剂,或根据自己的发质选用。不用塑料梳子,最理想的是选用黄杨木梳和猪鬃头刷,既能去除头屑,又能按摩头皮,促进血液循环。
4、保持心理健康
谈谈老年人的便秘与预防 篇3
便秘发生的原因
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除了器质性病变(如胃肠道梗阻、肠道肿瘤)原因外,一般发生便秘的主要原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
(1)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增加了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鸡、鸭、鱼、肉等荤食吃得越来越多,谷类食物吃得越来越少,且以精米、精面为主。由于食物过于精细,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使得肠道蠕动缓慢、排便不畅而造成便秘。据我国居民营养调查发现,平均每人每日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已由过去的26克下降至17克。有研究认为,粪便中膳食纤维含量越低,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就越长。高纤维膳食者的粪便吸收水分多、体积大、质量重,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仅14小时,而低纤维膳食者则可长达76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44小时(6天)。
(2)不良的饮食行为 如饮酒、喜食辛辣食物、饮水过少、偏食等不良的饮食行为与便秘的发生有关。对于食品的选择不当也可引发便秘。例如,多吃水果可以防止便秘,但水果品种选择不合理可能会适得其反,梨子、香蕉可以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改善便秘,而柿子、苹果因富含鞣酸,多吃常可加重便秘。
(3)不良的生活方式 对于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的人,常常容易发生便秘。生活起居无规律,或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的老年人也容易发生便秘。例如,有些人不能定时排便,并常常在有便意时忍着继续处理手头的事情而推迟排便时间,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便意抑制或消失而诱发便秘。还有些人喜欢在排便时听广播、读书、看报或思考问题,这样往往分散注意力,不但影响排便条件反射,而且易形成痔疮,而痔疮又会加重老年人便秘。
(4)精神紧张、压力大、失眠 精神因素与便秘也关系密切,根据一项对3300多名老年人调查的结果,发现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失眠或睡眠质量差的老年人,与无上述症状的老年人相比,便秘发生的危险性要增加30%~45%。
如何预防老年人便秘
(1)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首先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是预防便秘的有效方法。因膳食纤维的化学结构中含有多种亲水基团,具有很强的吸水作用,可使纤维的体积增大1.5~25倍。由于膳食纤维持水性强,大大增加了粪便的容积,刺激肠道蠕动,有利于粪便排出,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可有效地预防便秘和痔疮的发生。一般老年人膳食中主食是精白米,其所含的膳食纤维很少,每100克粳米含膳食纤维仅0.4~0.7克。而杂粮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每100克玉米含膳食纤维6.0~8.0克,小麦标准粉含2.1克,高粱米含4.3克,荞麦含6.5克。所以,建议老人的主食要做到粗细搭配,精白米与杂粮配合着吃。另外,各种芽苗菜(如黄豆芽、绿豆芽、萝卜苗等)、辣椒、蒜苗、苋菜、包菜、芹菜、萝卜、韭菜、竹笋、海带等蔬菜,以及梨子、香蕉、西瓜、无花果、猕猴桃、草莓等水果,均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老人们可以合理选择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如果每天做到谷类粗细搭配,摄入蔬菜400克以上和水果200克,就可相对满足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使粪便体积增加,粪质变软,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便秘的预防。
(2)多吃润肠通便的食物 老年人平时应注意多吃润肠通便的食物,如酸奶、蜂蜜、芝麻、松子、核桃仁、银耳、百合等。根据研究发现,多喝酸奶有预防便秘的作用,而多喝牛奶则相反。另外,科学饮水对老年人特别重要,有些老年人不喜欢饮水或没有饮水的习惯。水具有润滑肠道,促进排出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的作用。老年人细胞内的水分比青年期减少30%~40%,常呈缺水状态。为保持体内水的平衡,每天应饮水5~8杯(1200~1800毫升)。为预防便秘,要养成定时饮水的良好习惯,至少1天饮4次水,早晨起床后喝1杯水,既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又能润滑肠道,有利于排便。上午10时喝1杯水,以补充上午活动消耗的水分。下午16时喝1杯水,以补充下午活动消耗的水分。晚上就寝前1小时喝1杯水,以补充夜间睡眠呼吸消耗的水分。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为了预防便秘,老人要戒烟、戒酒,少食辛辣食物。生活要有规律,按时就寝,按时起床。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操、跑步等。平时要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同时,要尽可能做到定时排便,在排便时不要看书、读报、听广播等。
老年人心理障碍的预防 篇4
1 具体服务措施
1.1 操作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
护士应主动了解患者的年龄、饮食习惯、排便情况、腹部情况、有无肠炎和肠腔溃疡史、肛管直肠有无内痔、息肉、肿瘤, 女性患者生育情况。通过交流沟通, 了解患者的感受, 了解便秘产生的原因, 并针对性地做好健康宣教。
1.2 做好解释工作
特别是对灌肠陌生的人, 把灌肠称为“洗肠”, 患者因为对灌肠知识的缺乏, 由此对“洗肠”感到恐惧、害怕。又由于疾病带来的痛苦已使患者焦虑不安, 护士应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热情细心地与患者交谈, 向其说明灌肠的目的、必要性、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灌肠时的感受, 解除思想顾虑, 使患者情绪稳定, 心情放松, 从而能主动配合。
1.3 特别要强调深呼吸的重要性, 可先示范, 再要求患者演示直至掌握。
协助安置好舒适的体位, 老年患者因为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封建思想的遗留等各种原因, 不愿暴露隐蔽部位, 心存顾虑, 除耐心解释以外, 应关闭门窗、拉好窗帘或屏风, 遣散多余人员, 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隐蔽的空间。
在给老年患者清洁灌肠工作中, 我们融入人性化服务理念, 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让患者产生如亲人般服侍的温情, 放松腹部肌群、降低了腹压, 并能听从操作人员的指导, 使灌肠操作顺利完成, 解决了边灌边流、灌入量少、保留时间短、灌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2]。
2 灌肠中的护理风险及防范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护理操作的处置、配合抢救等各项环节和过程中, 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通过不断识别护理工作中现有的和潜在的风险, 将风险管理落实到每一项操作细节中, 使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从而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 为病人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服务。护理工作中发现老年患者灌肠时尤其易发生并发症, 原因主要是老年人肛门括约肌松弛、合并疾病多、耐受力差;护理人员操作前未向患者做充分解释, 避免准备工作不足及操作不当等。
3 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
3.1 直肠穿孔
3.1.1 原因分析
(1) 患者因年老体弱、消瘦, 局部组织松弛, 肠壁较薄, 给护士在插管时对角度的选择造成困难; (2) 患者因慢性胃炎长期服用抗酸剂、非菌性抗炎药, 霍林沃思等认为慢性结肠梗阻、便秘、结肠功能紊乱、缺血性病变以及抗酸剂、非菌性抗炎药及抗三环抗抑郁药物等的长期应用易导致粪性穿孔; (3) 因患者高龄腹肌及肠肌肌张力减退、肠蠕动弱且有长期便秘史, 故直肠内常积滞干结大便, 压迫肠壁引起肠腔壁充血水肿, 肠壁易破。
3.1.2 护理
(1) 灌肠术在临床应用中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后果, 但对年老瘦弱、胃肠道功能紊乱、长期服用抗酸剂、非菌性抗炎药等药物、便秘、肠道肿瘤、截瘫的患者不主张盲目灌肠。 (2) 操作前加强与患者沟通, 主动询问病史, 详细解释灌肠的目的、术中要求等, 关注患者的感受并积极予以回应。 (3) 灌肠时采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30°左右, 有利于插管, 避免因直肠有两个弯曲 (骶曲和阴曲) 而损伤肠黏膜。 (4) 插管操作时要注意对角度的选择, 灌肠操作必须注意人体所固有的肛直肠角及其变化。肛直肠角是肛管长轴与直肠纵轴所形成的向后开放的夹角, 该角度大小在静息屈髋位时平均为112°。插管时把肛管顶端从肛门朝肚脐方向插入肛门3cm左右, 有松落感 (通过肛肠环) 后停止推进, 需将肛管向前偏移与肛直肠偏角相同角度即68°后再插入直肠。插管时顺着人体所固有解剖角度, 可减少肛管对肠管的刺激。
3.2 虚脱
3.2.1 原因分析
(1) 该患者被诊断为膀胱癌, 全身状况差, 且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炎; (2) 拟行回肠代膀胱术, 术前需要严格肠道准备, 故灌肠次数过多, 速度过快、过量。
3.2.2 护理
(1) 耐受力差的患者灌肠液温度稍高于体温, 约39~41℃, 不可过高过低; (2) 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耐受力采取低压力、慢流速、低液量的灌肠方法; (3) 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头晕、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等现象, 一旦发生立即平卧休息。
3.3 排便困难
3.3.1 原因分析
(1) 患者长期卧床、顽固性便秘, 插管过程中肛管紧贴肠壁或进入粪块中, 阻力增大, 动作稍显粗暴; (2) 由于排便活动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插管的不适导致排便中枢受抑制; (3) 患者大便干结, 注入的灌肠液短时间内不能使粪便软化、溶解, 因此尽管灌肠液进入患者肠腔, 但直肠内干结的粪便堵塞肛门及直肠, 患者仍感排便困难。
3.3.2 护理
(1) 插管前常规用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 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力; (2) 灌肠时将肛管自肛门插入2~4cm后打开灌肠夹, 在灌肠液流入肠腔的同时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内至10~15cm深度, 使灌肠液缓缓流入肠腔; (3) 对便秘患者要协助其建立正常排便习惯, 适当增加运动量、液体摄入量及使用一些缓泻药物; (4) 灌肠后出现排便困难, 首先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和排便姿势, 其次指导患者顺应肠道解剖结构, 腹部环行按摩, 增加腹内压, 促进排便。
参考文献
[1]谢敏娜.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探讨[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0, (1) :142-143.
老年人心理障碍的预防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月至20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人骨折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55-68岁,平均(62.5±1.8)岁,其中股骨干骨折5例,股骨颈骨折6例,上肢骨折7例,下肢骨折3例,其他骨折4例;对照组25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70-85岁,平均(78.6±1.4)岁,其中股骨干骨折7例,股骨颈骨折9例,上肢骨折3例,下肢骨折4例,其他骨折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功能康复与锻炼护理:对患者进行适时的功能锻炼相关方面指导,根据骨折愈合期的特点制定并执行功能康复锻炼计划,并对锻炼效果进行定期检查与评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制定护理方案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对其生活习惯、脾气秉性、致伤原因以及既往病史等进行调查分析,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护理方案,并严格按照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
1.2.2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必要教育,向患者介绍有关骨折治疗的手术方法、原理等,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后护理与骨折恢复的关系,使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术后护理的重要性,确保手术治疗的顺利开展。
1.2.3心理护理由于进入老年后身体各脏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老年人容易产生消极抑郁的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该以自身的耐心、爱心与责任心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解除其思想顾虑,对其进行相关病情的讲解,提高其对抗疾病的信心。
1.2.4疼痛和睡眠护理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本就较差,骨折更是加剧了这种状况,患者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感以及体位的不舒适都会影响老年患者的睡眠,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给患者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睡眠环境,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转移其注意力,减少其疼痛感,护士要适当增加巡视病房的次数,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密切关注3。
1.2.5生活护理老年患者在骨折后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下降,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生活各个细节的帮助,比如帮助患者刷牙、洗头、剪指甲。注意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有利于促进其患者循环,还能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2.6预防并发症
1.2.6.1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在其护理过程中需要对其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观察,对其原有疾病进行有效控制,将其血液与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就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1.2.6.2预防肺部并发症人体进入老年后,其呼吸功能逐渐减退,骨折后由于需要长期卧床,所以增加了痰液的生成量,如果患者排痰不畅,就会引起其肺部感染,针对这种现象,护理人员要劝导吸烟的患者尽量少吸烟,鼓励其多咳痰或者咳嗽,帮助患者进行翻身,促进患者痰液的及时排除4。
1.2.6.3预防压疮老年人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病在床,所以其局部受压的时间比较长,容易导致压疮的出现,在患者入院治疗后,护理人员要每隔两小时帮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对其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及时听取使用石膏或者夹板的患者的不适反映,对其器械进行适当调整,可以增加松软衬垫,保证患者床铺的平整与干燥,对床单进行及时更换。
1.2.6.4预防泌尿系感染男性老年患者常常排尿不畅,如果尿液在膀胱内存留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多种细菌的繁殖,患者就会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女性患者经常会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不当的护理方式会导致其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男女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分别护理,鼓励其多饮水,使其多排尿,需要进行留置导尿术的患者需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及时更换有尿失禁患者的尿布,指导患者保持会阴部皮肤的卫生。
1.2.6.5预防消化系统疾病老年人在长期卧病在床之后由于肠胃功能的衰退极易出现便秘、腹胀以及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主要食用一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比如水果与蔬菜等等,还要鼓励患者每日进行适当运动,促进其消化吸收,对患者的腹部进行适度按摩,加速其肠胃蠕动,改善其消化不良的症状。
1.3观察项目护理满意度:采用满意度调查法,分为满意:>90分;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采用SCL-90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2周和4周后的心理状态。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0%,对照组为68.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均得到改善;然而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人骨折患者具有和其他一般患者不同的心理以及疾病特征,再加上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并发症,护理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医护人员必须针对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结合其临床症状,保持良好的护理态度,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尽早恢复。
预防老年人肥胖的6个原则 篇6
老年人发胖的原因主要是中年以后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降低,体力劳动减少,再加上饮食摄入过多,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这些脂肪大部分分布在皮下、肝脏、腹壁、腹腔的大网膜及肠系膜上,形成肥胖。特别是女性,进入绝经期后内分泌功能减退,新陈代谢降低,更容易导致发胖。
老年人想要避免肥胖,保持理想的体重,首先需要合理的饮食营养,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以下是防治老年肥胖的饮食原则。
热能总摄入量不宜过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每日摄入的热能随年龄的增长而相应减少。
保证蛋白质摄入的质和量老年人在控制热能减肥时,每日应至少供给1克蛋白质/公斤体重,尤其要供给充分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蛋类、鱼虾、脱脂奶、豆制品、禽类等。以素食为主的老年人,因植物性蛋白利用率相对较低,则每千克体重摄入蛋白质应增至1.3克左右。
总体来说减肥膳食中蛋白质的供能比应为 16%~25%。充足的蛋白质供给,可避免老年人出现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等问题发生。
控制脂肪摄入的质和量每日膳食脂肪摄入量以不超过60克为宜。脂肪的热能比低于30%,烹调用油以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植物油为好,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等,应尽量减少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如肥肉、奶油、动物油脂等。另外老年人还应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鱼卵等,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不应超过300毫克。
低盐膳食每日盐摄入3~5克,有利于减少水潴留,使体重下降,且对防治肥胖并发症有利。
高纤维膳食老年人由于肠壁肌肉的紧张性降低,消化道运动能力减弱,容易发生便秘。
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豆类和藻类等,不仅有利于通便,而且具有防止老年人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的作用。高纤维膳食可减少热能摄入并产生饱腹感。
老年人心理障碍的预防 篇7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逐渐加快, 随之老年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患者术后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 可表现为记忆受损、精神错乱、焦虑、谵妄、人格改变等, 影响患者的康复及以后的生活质量[1]。BIS能较好监测术中麻醉深度及大脑皮质功能状态,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本研究旨在探讨BIS监测对预防全麻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 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0月在本院82例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 ASA分级Ⅰ~Ⅱ级, 男45例, 女37例, 年龄65~83岁, 体重45~76 kg, 手术时间1~3 h。排除标准:有神经及精神类疾病病史;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有听力、视力障碍及语言沟通障碍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42例) 和对照组 (40例) 。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并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
注:两组比较, P<0.05
1.2 麻醉方法
观察组在全身麻醉期间应用BIS监测, 调整麻醉药剂量使BIS值介于50~60。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调整麻醉药剂量, 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两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1~0.02 mg/kg, 瑞芬太尼0.1~0.3μg/kg, 依托咪酯0.2~0.3 mg/kg, 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0.15 mg/kg行麻醉诱导及气管内插管, 术中持续微量泵入丙泊酚1.0~1.6 mg/ (kg·h) 和瑞芬太尼9.6~11.2μg/ (kg·h) , 吸入0.5%~3.0%七氟醚, 间断注射0.05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前30 min肌内注射曲马多1 mg/kg, 手术结束前20 min停用七氟醚, 手术结束前5 min停用所有静脉麻醉药物。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7 d应用MMSE量表测定患者的认知功能, 记录MMSE评分并比较术后7 d POCD的发生率。MMSE包括定向力 (0~10分) 、重复能力和记忆力 (0~6分) 、计算能力 (0~5分) 和语言和实践能力 (0~9分) , 评分范围0~30分[2]。以MMSE测试术后较术前基础值下降≥2分, 则认为该患者发生了POCD。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前1 d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后7 d MMSE评分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 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5
3 讨论
POCD属于神经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范畴, 常见症状包括短期识别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及语言交流能力下降, 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可以分为短期 (指仅发生在术后1周内的POCD) 与长期 (POCD持续>3个月甚至数年) [3]。老年患者POC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有学者认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脑血管逐渐硬化, 血流阻力不断加大, 随之血流量也会减少, 脑部氧代谢率下降, 在手术、麻醉药物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刺激下, 脑部血供及其代谢率进一步降低, 因此老年患者在全麻术后容易发生POCD[4]。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在神经系统退变的基础上, 由麻醉、手术等外界因素诱发或进一步加重神经系统的退行性改变, 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5]。POCD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很多, 其中与麻醉相关的如麻醉方式、麻醉药物及麻醉深度等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6]。
BIS是反映大脑皮层抑制程度的常用麻醉深度监测方法之一, BIS值在40~60之间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深度, 在全麻手术中BIS值维持在此范围内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手术刺激所产生的应激反应[7]。有研究表明, BIS引导下的麻醉能够降低术后谵妄和POCD的发生[8], 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研究中观察组通过调整麻醉药剂量使BIS值始终维持在50~60, 术后7 d 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对照组9例出现POCD, 观察组仅出现3例POCD, POCD发生率分别为22.5%和7.1%。显然, BIS监测可以更加精准、直观的判断大脑皮层的抑制情况, 术中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可以降低术后POCD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中监测BIS, 可以指导术中麻醉用药剂量, 实现个体化用药, 有效控制术中麻醉深度,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从而减轻机体对手术及麻醉的应激反应, 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麻醉质量, 预防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
参考文献
[1]Sauër AM, Kalkman C, van Dijk D.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ecline.J Anaesth, 2009, 23 (2) :256-259.
[2]疏树华, 柴小青, 周玲, 等.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3, 29 (1) :28-30.
[3]陈政文, 丁顺才, 张玲, 等.全麻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3, 33 (1) :31-33.
[4]Xie Z, Tanzi RE.Alzheimer's disease and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Exp Gerontol, 2006, 41 (4) :346-359.
[5]胡西贝.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认知现状.医学综述, 2013, 19 (19) :3537-3540.
[6]纪金芬, 钱敏, 钟国云, 等.脑电双频指数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 30 (12) :1225-1226.
[7]Chan MT, Cheng BC, Lee TM, et al.BIS-guided anesthesia decreases postoperative delirium and cognitive decline.J Neurosurg Anesthesiol, 2013, 25 (1) :33-42.
老年人心理障碍的预防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室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均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粗隆骨折,并行手术治疗。观察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65~82(77.3±3.4)岁;合并有糖尿病3例,高血压16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64~81(76.3±5.4)岁;合并有糖尿病5例,高血压14例。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既往无精神性疾病、无神经系统病变、无精神性症状,且均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血液系统障碍、内分泌及肝肾功能不全者。2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预防护理干预,具体措施:(1)向患者普及压疮防治知识。主管护师在患者入院后可首先对其文化层次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开展个体化健康宣教。对于文化层次高、对新知识理解力较强者可发放有关压疮发生的机制、防治方法及注意事宜等相关材料,再结合口语讲授;对于文化层次低、对新知识理解力差者可采取现身说教的方式,并结合教学短片向患者讲解。(2)积极评估危险因素。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有一个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较常用的一种评估方法是Braden压疮评分法,其评分越少,压疮发生的危险性越高[4]。(3)每天进行体位变换和按摩。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每天给予不同的体位变换,每一体位维持时间不超过3h。对于易受压的部位要辅以定时、定量的按摩。按摩时要选择无皮损部位,手法轻柔,且力道适中,切忌按摩时拿捏。按摩时可加用乙醇,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对于皮肤发红部位禁止按摩,以避免加重软组织损伤。(4)加强管理。护理人员要制定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进行交接班时要实行床头皮肤交接班,以便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压疮病情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5)心理护理。患者身上出现压疮后会发生皮肤的溃烂,再加之长期卧床,难以活动,易出现烦躁、焦虑,甚至惊恐等不良心理情绪。作为医务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要第一时间与其进行对话沟通,并详细了解其不良心理状态,能够及时开导患者。同时,要不断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治疗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参照美国NPUAP制定的4期标准[5]:Ⅰ期(淤血红润期)、Ⅱ期(炎性浸润期)、Ⅲ期(浅度溃烂期)、Ⅳ期(坏死溃疡期)。采用抑郁(SDS)和焦虑(SAS)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压疮发生情况
观察组压疮总发生率为9.4%,低于对照组的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5,P<0.05)。见表1。
2.2 SDS和SAS自评量表评分
观察组护理后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注:与对照组总发生率比较,*P<0.05
3 讨论
临床上,老年人是发生骨折的高发人群,同时又由于老年人自身脏器功能减退,发生骨折术后身体恢复需要更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这就显著增加了压疮发生的机会。压疮是由于机体在各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皮肤或皮下组织血供障碍,进而产生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较严重者会发生受压部位的糜烂、溃疡[6]。老年骨折患者发生压疮后会使病情更难恢复,会进一步加重肢体疼痛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同时,也会给患者心理上带来一定不利影响,易产生烦躁、焦虑,甚至惊恐等不良心理情绪,进一步延误病情。
压疮一直是临床上的一个护理难题。当前降低压疮发生率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提早预防不利因素对压疮发生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结合既往护理经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压疮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压疮总发生率为9.4%(3/32),低于对照组的21.9%(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可降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同时,我们还对比分析了2组患者SDS、SAS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进一步说明了综合护理干预在调节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方面的作用。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性预防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压疮发生率和减少不良心理情绪,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对其压疮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预防护理干预。观察2组压疮发生情况,采用抑郁(SDS)和焦虑(SAS)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压疮总发生率为9.4%,低于对照组的21.9%(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性预防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压疮发生率和减少不良心理情绪,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压疮,骨折,股骨粗隆,护理,预防,心理
参考文献
[1]王英.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74-75.
[2]姚庚华,朱利民.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与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8):2130-2132.
[3]向莉.老年髋部骨折PFNA内固定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5,29(32):280.
[4]梁青华.Braden评估表在老年骨折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3):81-83.
[5]周玉洁,杨美玲,张洪君,等.压疮分期及其护理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7):683-686.
预防老年人跌倒的社区护理 篇9
1 社区护理
1.1 个人因素评估
对所有需要上门服务的老年人均建立家庭护理病历, 例行性询问是否有跌倒病史, 了解跌倒的原因和危险的因素以及药物的使用情况。同时, 对老年人进行体格检查及平行和步行能力的评估, 筛选易跌倒高危人群, 对存在跌倒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填写防跌倒跟踪随访评估记录单, 建立易跌倒高危人群档案, 由区域负责护士定期到老人家里了解老人生活情况, 指导老人避免可能导致跌倒的诱发因素, 提出预防措施。按需要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 并进行定期评价。注意和病人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 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1.2 环境因素评估
老年人的生活安全与否由其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因素所决定。有研究表明, 在65岁以上的居家老年人中, 有51%跌倒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2], 如室内光线不足;地面光滑潮湿致滑倒;卫浴设备太高或太低、无扶手装备;用不惯的助行器等, 都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危险。评估的项目有家居环境的设备, 如照明、地板、卫浴设备等, 目的是寻找可改变的环境因素并加以改进。
1.3 安全指导
老人来院就诊, 社区护士应详细介绍就诊环境, 提示易引起跌倒的危险场所, 如厕所、楼梯等, 以引起病人的重视。老人居室应布局合理、简单、安全无障碍;日常用品及助行器应放置在便于取放的地方, 不要攀高取物;走廊、卫生间、楼梯及拐角暗处要有一定亮度, 夜间室内也要保留一定亮度。厕所地面应有防滑措施, 并保持地面干燥, 浴盆、淋浴间、楼梯等应有扶手。床的高低适宜, 必要时安防护栏。向老人强调注意自我保护, 如经常测量血压, 穿大小适当且防滑的鞋子, 衣裤避免过长等[3]。对有跌倒可能的高危老年人建议有家属陪护等。
1.4 运动保健指导
鼓励及指导老年人做有规律的增强肌力及平衡能力的运动, 以改善老年人的平衡及运动功能而减少跌倒的机会。如加强下肢的运动锻炼, 行伸展训练、步行训练等;练太极有氧操等以增进机力、骨骼关节活动度和心肺功能等。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原则, 运动时间以每天1次或2次, 每次半小时左右, 一天运动总时间不超过2 h为宜。
1.5 药物治疗指导
在老年病人经常服用的药物中, 如镇静催眠药、降压药、降血糖药、利尿药、血管扩张剂等会影响老年人的意识、精神、步态和血压等, 可导致感觉迟缓、反应变慢或削弱认知能力, 或致平衡感减退等而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对需服药进行治疗的老年病人, 用药前社区护士应详细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并把用药的注意事项解释给病人及其家属, 按医嘱正确给药, 加强观察。如服用血管扩张药或降压药, 早上起床时应在床上稍事活动后再起身, 避免直立性低血压发生而引起跌倒。
1.6 心理指导
老年人常患有慢性病, 使其对于活动的耐受力下降, 如骨质疏松症会造成活动受限;服用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孤独、抑郁、自我满意度低等生理、心理原因而不愿意活动[4], 部分老年人因曾经跌倒或险些跌倒而对做某种运动失去信心, 这样不仅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性, 而且形成恶性循环。因此, 针对其不良心理状态, 社区护士要耐心做好安慰、解释工作, 支持、鼓励并帮助病人建立自信心, 让其理解“生命在于运动”的真理, 在学会自我保护的前提下适当活动, 减少生活依赖性[5,6]。
2 讨论
2.1 连续性的健康教育是预防跌倒的关键
由于老年人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 平衡功能失调而使跌倒的危险性明显增加[7]。由于肌力的减退, 关节间隙变窄致步伐变小, 脚无法抬高, 重心不稳, 容易被障碍物绊倒而致跌倒。另据有关报道, 约83.12%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8], 急慢性疾病的病理改变均能影响感觉的输人、中枢系统功能和骨骼肌肉力量与协调, 如关节炎、抑郁症、老年痴呆、白内障、体位性低血压等都与跌倒相关联。因此社区护士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连续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护士应向老人及家属讲解老年人生理变化特性, 建立安全意识。因为跌倒属于突发意外事件, 状况各式各样, 无固定的模式和地点, 但只要有了防范意识, 就可预先提示和预防。
2.2 定期的社区访视及合理指导是降低跌倒危险因素的保证
社区护士坚持定期家访及时指导病人, 如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肌肉的力量、环境安全检查、改善居家生活环境, 消除认识误区, 以维护和增进社区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增加兴趣爱好提高老年人的自信心。
发展社区护理是现代护理的工作重点, 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的安全防护, 减少老年人发生跌倒的护理工作重点在于预防, 因此社区护士应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正确评估老年人的身体和环境状况, 加强对老年人群预防跌倒护理指导工作, 帮助他们采取有效的措施, 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提高社区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摘要:对老年人予以跌倒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提高社区护理人员和老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关键。
关键词:社区护理,老年人,跌倒,预防
参考文献
[1]尤黎明.老年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28.
[2]刘纯艳.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38.
[3]李林涛, 王声涌.老年跌倒的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22 (8) :262.
[4]张键, 伍爱禅.广州3个城区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 2001, 9 (5) :257.
[5]孙苗芳, 黄家懿.老年病人预防跌倒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J].护理研究, 2009, 23 (Suppl.1) :115-117.
[6]靳海如, 郝瑞平.农村老年人跌倒致骨折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9, 23 (5C) :1382.
[7]范宝华, 王秀平.老年人的跌跤问题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 18 (2) :24.
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控制与康复预防 篇10
1 定义与流行病学
1.1 定义
1987年Kellogg国际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组将跌倒定义为:身体无意图地摔倒在地面或更低的平面和物体上, 但不包括由于暴力、意识丧失、突发的瘫痪以及癫发作等原因所致的跌倒[1]。为了明确跌倒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跌倒的对策, 欧洲跌倒预防协作网以专家共识的方式提出:跌倒是涵盖所有原因引起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突然改变而倒在地上, 或其他更低平面上的意外事件。该定义被国际卫生组织采纳并推荐使用。
1.2 流行病学
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公布数据显示:美国每年≥65岁老年人有30%发生跌倒。2003年我国卫生统计数据显示:跌倒在所有意外伤害死因中排第4位, 在≥65岁老年人中居首位。老年人跌倒后约40%~60%会导致外伤[2], 如软组织损伤、骨折及脑部损伤等, 还会进一步导致其他严重后果, 甚至死亡。跌倒使老年人产生恐惧心理、主动活动减少,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加快功能衰退, 形成恶性循环, 而增加跌倒的危险性[3]。
2 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跌倒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2类。
2.1 个人因素
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跌倒史、下肢肌力下降、平衡障碍和步态异常, 头晕、视力和听力等感觉减退, 抑郁、认知障碍等认知心理异常等[4,5,6]。此外如心血管疾病、体位性低血压、尿失禁、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低体质量指数、多种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 (fall-risk increasing drugs, FRIDs) 联合使用、肥胖、乳腺癌等也与跌倒发生有关[5,6,7,8]。
2.2 环境因素
生活环境是老年人跌倒首位原因, 由环境因素 (如松散的地毯、地面较滑、照明不足) 所致跌倒约为30%~50%[5,6]。家庭跌倒主要发生在卫生间、卧室和厨房, 由于滑倒、踏或坐空和绊倒等所致。由于居住环境比较拥挤, 中国老年人以户外活动为主, 约60%为户外跌倒, 高于西方国家的40%。另外, 社会因素如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卫生保健水平、享受社会服务和卫生服务的途径、室外环境的安全设计, 以及老年人是否独居、与社会的交往和联系程度均影响跌倒的发生率。
2.3 危险因素评估
危险因素评估的方法包括量表、病史、测量数据等。常用量表有Hendrich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跌倒危险评定量表 (JHFRAT) 、摩尔斯跌倒评估量表 (MFS) 、澳大利亚跌倒评估量表 (FAQ) 、托马斯跌倒风险评估工具 (STRATIF)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FRASE) 、跌倒风险指数 (FRI) 等。另外平衡、步态分析参数也可作为跌倒评估的重要数据, 如Berg平衡量表、Tinetti步态和平衡测试、单腿平衡测试、功能性伸展测试、多方向伸展测试等。研究表明, 姿势稳定性 (睁、闭眼) 、Sit-to-stand (STS) , Sit-to-walk (STW) 、计时起立-步行测验 (TUG) 4项任务的完成时间及病史可用于评估跌倒风险[9]。Schoene等[10]认为新型舞垫设备评估老年人步行能力和跌倒风险可靠有效。临床上可根据测试条件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3 危险控制
跌倒风险随跌倒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 通过控制跌倒危险因素可降低跌倒风险[11]。常见跌倒风险控制如下。
3.1 治疗相关疾病
药物治疗导致头晕、步态和平衡异常的慢性疾病, 如骨关节炎、体位性低血压、帕金森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律失常或抑郁等可降低跌倒发生[5]。手术治疗由颈腰椎病、下肢骨性关节炎和正常颅压脑积水等导致的步态异常也有效。其他如治疗尿失禁、缓解疼痛、视力矫正、佩戴助听器, 减少联合用药的数量和品种也有一定效果。另外, 对营养不良的老年人进行短期的营养干预, 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品、补充钙和维生素D、营养咨询对于预防跌倒有效[12]。
3.2 药物管理
常见FRIDs包括:治疗心血管疾病 (如地高辛、部分抗心律失常药和利尿剂) 、精神病、抑郁、癫、帕金森病、尿路痉挛、苯二氮类、阿片类等药物, 其中抗精神病药和苯二氮类药物与跌倒相关性最大[13,14]。研究发现,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某些类型可使60~75岁老年男性跌倒风险增加2~3倍[15]。因此可通过对FRIDs管理, 如减少多重用药和 (或) 撤销特定类型FRIDs的使用来减少跌倒发生[16]。其次, 对FRIDs实行计算机辅助警报与电子处方相结合也是降低跌倒风险一种有前途的方法[13]。另外, 改善社区药剂师和开处方者的协调关系, 也是有效方法[17]。
3.3 环境改造
昏暗的灯光、湿滑不平的路面、障碍物、家具摆放高度和位置不当、没有扶拦把手的卫生间、不合适的鞋子和行走辅助工具等都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使用家庭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对老年人的家庭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调整, 可减少家庭危险因素, 增加老年人对危险因素的了解, 减少跌倒发生[18]。家庭环境改造包括去除绊倒危险、在浴缸和淋浴地板使用防滑垫、在楼梯和厕所安装扶手、改善家庭照明等。室外环境改造包括台阶和人行道修缮、雨雪天气的防滑措施、避免拥挤等。
3.4 认知和心理干预
认知障碍包括感知觉、智能、执行、理解等方面的功能障碍, 是跌倒危险因素[19]。同时, 心理情绪状态, 如沮丧、抑郁、害怕跌倒及其导致的与社会隔离均会增加跌倒风险。研究发现, 痴呆与跌倒及复发性跌倒相关, 因此需要特别关注严重痴呆老年人的行为症状和镇静剂使用情况[20]。Herman等[21]发现有执行功能障碍的老年人的跌倒概率将会增加3倍。目前常用预测跌倒工具主要包括整体认知测量 (如MMSE) 、计算机心理评估测验和神经精神症状量表[19,20,22], 其中整体认知测量结果与跌倒损伤严重性相关;Gleason 等[23]发现MMSE每降低1分, 跌倒风险将增加20%。认知行为干预对预防跌倒有效[24], 主要包括听课、视频、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体育锻炼和技能发展, 小而细致的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其有效性和效率。研究认为, 认知行为干预、心理干预、运动锻炼、瑜伽训练、太极拳对减少老年人害怕跌倒和相关活动限制有积极、持久的作用[25]。另外, Sakamoto等[26]认为薰衣草嗅觉刺激可能会减少护理院老年人的跌倒和情绪激动的发生。
4 运动和康复干预
对降低跌倒危险因素临床评估发现, 最有效独立的干预措施是运动。其中, 有效的运动项目包括太极拳、肌力训练、平衡和步态训练[11]。运动干预包含团体课程和个性化家庭训练项目, 使跌倒风险降低12%, 跌倒数量减少19%。常见运动及康复干预如下。
4.1 加强平衡和运动控制
运动措施包括步行训练、平衡训练、功能性活动练习、肌力增强训练、改良坐站训练及综合性运动训练, 可有效改善平衡功能[27,28]。其次, 灵敏性和视觉训练对跌倒预防也有效[29]。另外, 郑洁皎等[30]将运动控制训练、空间位置觉训练和大脑认知功能训练相结合, 对脑卒中患者跌倒预防效果明显。
4.2 太极拳预防跌倒
太极拳较传统物理疗法更明显降低跌倒发生率, 尤其对跌倒高危人群效果更好[31]。高频次太极拳训练可提高老年人平衡和灵活性, 减轻跌倒恐惧, 提高自信心, 减少跌倒发生。
4.3 综合康复干预
多因子评估、以团体和家庭为基础的运动项目与家庭安全干预措施结合可显著降低跌倒发生率和跌倒风险[32]。目前较新颖有效的综合干预方式, 如生活方式集成功能锻炼[33], 即以功能为基础的综合性平衡和肌力训练, 把集成选择的活动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研究认为, 跌倒预防专业治疗师根据物理评估结果对老年人开立个性化运动处方, 同时开展相关治疗师开立运动处方相关培训对预防跌倒有效[34]。ICF是预测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准确有效的工具, 还可用于指导有跌倒史患者干预措施的选择[35]。另外, 与单纯运动相比, 运动结合全身振动可显著降低跌倒风险[36]。同样, 新型舞垫可用于门诊和家庭训练[10]。肥胖可通过各种因素增加老年人跌倒风险, 采用运动等方式减肥可能会降低跌倒发生率[7]。
5 多成分干预
跌倒是多个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有效的干预措施通常需要多成分干预, 可能包括危险因子筛选、量身定制运动或物理疗法、药物管理、健康教育、相关慢性疾病治疗、视觉评估和纠正等[37]。多成分干预措施要有针对性。
5.1 社区干预
降低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常用措施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太极拳、审查和调整精神药物、口服维生素D、治疗低血压、减少家庭危险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38,39]。另外, 宣传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来降低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对预防跌倒也很有意义[40]。
5.2 住院干预
针对护理院或医疗机构老年人的干预措施应包括步态训练、审查和修改药物、提供老年人所需辅助设备及对职工跌倒进行相关教育[5]。医院内有1/4的跌倒是由床上跌落, 目前认为床栏杆对预防跌倒无用甚至有害。然而, Capezuti等[41]却有相反的看法:由床栏杆导致的直接严重损伤多与使用过时床栏杆和错误组装有关, 床栏杆并没有增加跌倒危险和跌倒所致的损伤, 提高床栏杆高度还能显著减少跌倒发生。
5.3 增强信心和参与积极性
美国学者在多个地区研究发现:平衡/志愿者领袖模型作为一种跌倒预防项目, 可增强老年人管理跌倒和日常生活活动方面的信心, 提高老年人移动能力, 降低跌倒风险[42]。该项目在缺医少药地区成功传播, 非洲裔美国老年人是主要受益群体。同时, 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也很重要, 未来老年人跌倒预防项目, 必须以需要为目标, 满足老年人自主权、能力和社会关系的需要。此外, 老年人采用的预防策略不一定有效, 社交网络和全科医生应多鼓励老年人参与确实有效的跌倒预防项目[43]。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及预防 篇11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特点;预防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AMI是由于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其发病突然,1周内死亡率较高,如果在数小时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者,则死亡率更高[1]。但不同年龄阶段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其中,老年人病史叙述不够准确、临床症状不够典型、合并症亦多,因而在临床上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25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心内科2011年7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60岁-88岁,平均年龄(67.5±5.4)岁。
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心肌酶学检查、临床表现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2结果
2.1临床表现首发症状:突发心前区疼痛9例,占36.00%。无心前区疼痛的患者16例,占64.00%。其中急性上腹部疼痛3例,恶性、呕吐3例,胸闷、气短4例,心律失常2例,心力衰竭1例,心源性休克1例,右下腹部疼痛1例,牙痛1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20例,占80.00%,复发急性心肌梗死5例,占20.00%。合并症:合并高血压病12例,占48.00%,合并2型糖尿病7例,占28.00%,合并脑梗死2例,合并肺心病2例。并发症:各种心律失常12例,占48.00%,心力衰竭6例,心源性休克3例,二尖瓣乳头肌功能不全1例,室壁瘤形成1例。
2.2心肌梗死部位广泛前壁梗死4例,前壁梗死8例,前间壁梗死5例,下壁梗死3例,右室梗死1例,下壁合并右室梗死2例,高侧壁梗死2例。
2.3心电图表现在25例患者中,15例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的改变,4例患者出现ST段水平压低并有动态演变,2例患者ST段水平压低伴有冠状T波改变并有动态演变;2例心房纤颤患者经治疗1小时后复查心电图出现典型ST段弓背向上抬高的改变;2例患者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医疗中常见的、严重的、发展较快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以及血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变化,容易出现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持续的心肌缺血导致组织损伤、心肌细胞死亡,引发心肌梗死[2]。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在25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突发心前区疼痛占36.00%,无心前区疼痛的患者64.00%。属于真正的无痛型,与国内文献报道相似[3]。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心肌梗死时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晕厥等,由于病情重,掩盖了疼痛。再者,老年人年龄大,机体应激反应较弱,老年人血液中β-内啡肽、脑啡肽浓度增高,疼痛阈值提高,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其它疾病如糖尿病等,痛觉迟钝,缺乏典型的胸痛。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伴有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对疼痛的敏感性下降,且老年人长期反复发生冠状动脉循环障碍,容易出现多发性小灶梗死、复发性心肌梗死,而急性的大块透壁性梗死较少见。有文献报道,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偏大,其近期及远期病死率是胸痛者的2倍[4]。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措施: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急性期、多发性小灶梗死、复发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其心電图亦无典型改变,无病理性Q波,这部分患者就诊时,若症状不典型,则更容易漏诊、误诊。所以,临床医生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加强认识,对可疑患者应严密观察心电图的演变及心肌酶学的检测,以免延误诊断。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焦虑和重性抑郁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如未能及时干预,其病死率将增加3倍。同时,老年人要降低低密度蛋白质的水平,戒烟、控制饮食、适量运动[5]。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6.
[2]黄宇,邱建平,陆纪德.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非犯罪血管不同治疗策略对患者主要心脏事件、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1):3616.
[3]宋玉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3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1):154.
[4]Dorsch MF,Lawrance RA,Sapsford RJ,et al.Poor prognosis of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ymptomatic myocardial infarction but without chest pain[J].Heart,2001,86(5):494-498.
浅析老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及预防 篇12
1 老年人口腔疾病的特点
1.1 根面龋
按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 人类进入老年期, 龋患率呈上升趋势, 以根面龋为主, 根面龋的发病与年龄呈正相关。这是由于牙龈生理性退缩或牙周因素, 根部的牙骨质暴露在外, 牙菌斑易于堆积在牙根表面而引发根面龋。一旦发生龋患, 很容易蔓延至牙本质及牙髓而引起牙髓炎。因此控制根面上的菌斑, 为预防根龋的主要方法。其具体措施为坚持早晚刷牙、漱口, 晚间刷牙和餐后刷牙尤为重要。刷牙的方法应该正确, 避免拉锯式横刷可以预防牙颈部楔状缺损。采用含氟牙膏, 也可采用含氟凝胶涂布根面, 以增强牙根表面的抗龋力。
1.2 磨耗
牙齿在咀嚼过程中由于牙摩擦而受损, 由于磨损使牙本质暴露而导致牙本质过敏, 出现遇冷热致敏刺激疼痛症状出现。也有磨耗的不均匀形成尖锐牙尖, 出现损伤颊舌粘膜形成溃疡的情况。如生理性摩擦无症状者无需处理, 如有牙齿酸痛等症状应对患者进行脱敏治疗。对于尖锐牙尖可进行少量调磨以不至于出现损伤口腔粘膜的情况。
1.3 牙周疾病
牙周病是口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周疾病的早期表现为牙龈炎, 临床上表现为牙龈充血、红肿、出血症状, 进一步可发展为牙周袋形成, 牙槽溢浓, 牙槽骨吸收, 牙齿松动乃至脱落。所以老年人牙齿丧失主要来自牙周疾病。人群调查表明:牙周疾病的患者率及严重程度与年龄之间有密切关系, 年龄越大, 牙周疾病的患病率越高, 病情亦越重。
预防老年牙周疾病的方法首先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防止用硬物剔牙, 应多用牙线来清除邻面的牙菌斑;刷牙的方法要正确。控制菌斑及相关的因素和提高宿主抗力也是牙周预防的有效措施。
1.4 口腔粘膜病
生理性老化引起的渐进性退变为老年人口腔粘膜病损的主要原因。所以当人到老年时期口腔黏膜开始变薄和弹性不足时, 切忌口腔内存在局部刺激因素, 如尖锐的牙齿、残冠或根不包修复体、嗜烟、酒习惯可诱发口腔粘膜病损。为数严重者甚至在黏膜上出现癌前病变。因此老年人应进行定期的口腔检查, 及时去除刺激因素。长期吸烟、大量饮酒和咀嚼槟榔的人应该定期接受口腔癌筛查。多吃高含维生素B族和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1.5 牙列缺失
这类情况在老年人中十分普遍。牙齿不仅仅担负着咀嚼食物的作用还具有发音、语言以及保持面部协调美观的作用。由于缺牙影响咀嚼和消化功能, 同时在语言、容貌美观和心理上对老年人都会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牙列缺失不及时修复, 不仅可以造成邻牙的倾斜、移位、对颌牙伸长;牙与牙之间失去正常的接触关系, 发生食物嵌塞从而引起龋病和各种牙周疾病, 甚至会发生颞颌关节症状, 造成咀嚼功能进一步丧失。前牙缺失对发音和语言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例如发 (知、师、飞、风、特、地) 等。对于牙齿缺失后所对应的唇侧和颊侧的软组织会产生塌陷, 相应的牙槽骨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萎缩, 这样就会对面部容貌的丰满度受到影响, 使人产生苍老的感觉。所以缺失的牙齿应及时修复, 但要注意应该在拔牙后三个月才可以做牙齿镶复, 因为拔牙创口的完全愈合需要有一个过程。如果需要在这个期间马上解决美观的问题也可以做临时性的修复。对修复缺失的牙齿不仅以恢复正常的口腔功能和咀嚼功能, 还可以改善老年人的面容与美观提高自信心。目前临床常进行的修复项目有活动义齿修复、固定义齿修复和种植义齿修复, 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美观要求及经济能力来选择所要进行的修复项目。
另外要对保持义齿的功能和清洁, 正确使用义齿。定期检查义齿, 当配戴义齿时出现不适时应及时修理调整。口腔内出现红肿、疼痛和其它不适症状时需及时让医生做相应的处理或对义齿进行更换。睡觉时不要配戴义齿, 应该取出口内义齿浸泡在清水或清洁液中。
2 小结
对于老年人的口腔健康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各种口腔健康教育活动, 提高老年人的自身口腔保健意识是解决老年的口腔保健根本问题, 首先要尽可能消除老年人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 康复口腔功能;其次提高老年人的自身口腔保健意识, 了解口腔护理知识。再次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做到早发现, 早治疗。老年人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习惯, 采取相应的措施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意识, 伴随一生的口腔健康是您的幸福。
摘要:老年人的口腔问题已成为了全世界所关注的问题, 只有正确的了解老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才能具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治疗, 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问题,预防,治疗
参考文献
[1]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1]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
[2]张振波, 宋宇哲, 陈金锐.常见老年口腔疾病及其防治[J].中外医疗2010, 29 (6) .[2]张振波, 宋宇哲, 陈金锐.常见老年口腔疾病及其防治[J].中外医疗2010, 29 (6) .
【老年人心理障碍的预防】推荐阅读:
老年人的心理禁忌11-07
老年脑病的早期预防09-12
预防老年肺炎的窍门09-21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07-25
老年人的健康心理建构09-25
老年人心理关爱的创新08-17
老年人怎样预防脑出血07-18
老年人心理需求08-29
老年期的心理护理08-02
老年人如何调适心理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