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2024-10-18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共8篇)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篇1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指有记忆障碍和 (或) 轻度的其他认知功能障碍, 但个体的社会职业或日常生活功能未受影响, 亦不能由已知的医学或神经精神疾病解释, 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每年有10%~12%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转化为临床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 , 而正常老年人群每年仅1%~2%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1]。如果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阶段给予适当的干预, 有可能减少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 早期痴呆护理可使用非药物干预方法, 认知治疗以认知训练和记忆康复为首选[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受试者均来自2011年7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年龄≥60岁以上住院病人, 其中男33例, 女29例, 年龄60岁~81岁。

1.2 诊断标准[3]

美国精神病学会MCI的诊断标准 (DSM-IV) : (1) 主观感觉有记忆力减退; (2) 生活及社会功能下降; (3) 客观检查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证据, 如MMSE评分文盲1 8分~21分, 小学文化程度21分~24分, 中学文化程度25分~27分, 且GDS评分为2级~3级; (4) HIS≤4, 排除特定原因引起的认知功能减退; (5) 病程大于3个月; (6) 不符合痴呆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1) 不符合MCI的诊断标准。 (2) 年龄范围超出入选病例年龄范围。 (3) 严重视力或听力障碍者。 (4) 既往有精神病史。 (5) 临床资料不全者。 (6) 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糖尿病者。符合以上标准者共62人, 用随机数字法将入组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干预组30人, 对照组32人。

1.4 研究方法

由神经内科主治医师1名, 主管护师和护师各2名组成, 负责病人一般资料的采集, 根据标准选择研究对象, 并对其进行干预和评估。每位病人入组时均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 (MMSE) 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 (ADL) 检测, 以评定总体认知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并以此次评分分值作为基线值。对照组仅予常规药物治疗控制基础疾病,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护理干预。治疗后的1个月再次评定两组病人的MMSE及ADL得分, 比较这两项指标在各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及组间差异。

1.5 干预措施

(1) 记忆训练:选择距治疗10年以上的照片作为老照片, 每日一张让其观看, 并引导病人回忆与照片有关的事件讲述约30min, 15d为1个疗程, 连续2个疗程。 (2) 定向力训练, 包括对时间的定向、对人物的定向及对地点的定向等3方面, 具体如下:在病人的病房内设置易懂、醒目的标志, 设置病人熟悉的物品。反复训练, 使其认识病房、厕所的位置;与病人接触时反复宣讲一些生活的基本知识及护士的姓名, 并要求病人能够记忆;利用小黑板和日常生活护理时反复向病人讲述日期、时间、上下午、地点、天气等, 使病人逐渐形成时间概念。 (3) 再认训练, 如让病人看3张~5张图片, 每张播放5s, 放完之后, 让病人回忆所看到的图片, 若有错误或遗漏, 可重复几次, 待多数病人回答正确后再增加数量。图片数量、数字组合等均由少到多, 简单到复杂, 加强近期记忆训练。训练时问安排:每周5次, 每次30min, 每周进行1次总结, 及时调整病人的训练内容和进度。

1.6 评价方法

两组均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0天进行阶段性评估, 评估时间每人<20min, 评估时周围环境安静。 (1) MMSE是1975年Folstein等编制而成的目前世界最有影响、最普及、最常用的认知缺损测试量表之一[4]。MMSE共19项, 包括时间与地点定向、语言 (复述、命名、理解指令) 、心算、即刻与短时听觉词语记忆、结构模仿等, 主要对定向、记忆、语言、计算和注意等功能进行简单测评, 总分范围是0分~30分, 费时5min~10min。 (2) ADL是由美国芝加哥伊州大学Elena Yu等根据Lawton和Brody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修订和补充而成的20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得分范围20分~80分, 得分的高低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我国2008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1.53亿, 占总人口的11.60%。对MCI病人采取早期护理干预, 能延缓或抑制病情发展, 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MCI病人进行适当的干预治疗后, 病人的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 干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简单采用了用于认知功能筛查的MMSE量表, 未能对MCI进行详细的分类研究;本研究的对象来自邯郸市三级甲等医院, 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今后应在邯郸地区采用分层随机多级整群抽样方式, 针对不同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和不同并发症的MCI病人采取更加特异性的干预治疗方法。

脑可塑性的机制比较复杂, 功能定位部分损伤时, 其功能可向对侧半球相应部位转移和由损伤部位周边神经来代偿。长时程增强现象是学习记忆的基础。因此, 针对各类病因导致的记忆力减退, 记忆训练可作为一种刺激手段, 可以促进脑可塑性的产生, 从而恢复受损的功能, 达到改善记忆功能的目的。Ball[5]对703例老人进行10课时着重于词汇、事件的记忆训练, 26%的研究对象在训练后即刻随访认知功能得到改善, Shinya[6]将124例社区老人 (70岁~86岁) 分组进行阅读训练和算数训练, 证实训练提高了特定目标和非目标性的认知功能。陈建伟等[7]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强认知功能训练, 证实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提高病人的认知功能。朱宏霞等[8]通过对MCI病人进行包括心理护理、记忆障碍训练、定向力训练、智力障碍训练、逻辑思维障碍训练、手指运动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安全护理等, 结果认知训练后病人的认知功能明显提高。

本研究中, 干预组治疗1个月后的MMSE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MMSE评分, 也高于对照组干预1个月的MMSE评分 (P均<0.05) 。对照组治疗1个月的MMSE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MMSE评分。结果证实护理干预可改善MCI病人的认知功能。干预组1个月的ADL评分低于本组干预前的ADL评分, 也低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的ADL评分, 结果证实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摘要:[目的]观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予常规药物治疗,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护理干预。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 (MMSE) 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 (ADL) 量表评定两组病人在干预后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及组间差异。[结果]干预组治疗1个月后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护理干预在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总体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有效。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Petersen RC, Negash S.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n overview[J].SNS Speter, 2008:13 (1) :45-53.

[2]贾建平, 王荫华, 杨莘, 等.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痴呆病人护理[J].中华医学杂志, 2011, 91 (15) :1013-1015.

[3]Ronald CP, Glenn ES, Stephen CW, et al.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outcome[J].Arch Neurol, 1999, 56 (3) :303.

[4]Li H, Li J, Li N, et al.Cognitive intervention for person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 meta-analysis[J].Ageing Res Rev, 2011, 10 (2) :285-296.

[5]Ball K, Edwards JD, Ross LA.The impact of speed of processing training on cognitive and everyday functions[J].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07, 62B:19-31.

[6]Uchida S, Kawashima R.Reading and solving arithmetic problems improves cognitive functions of normal aged peopl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AGE, 2008, 30:21-29.

[7]陈建伟, 许红梅, 陈晓琳, 等.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作用[J].中国护理杂志, 2012, 4 (7) :201-203.

[8]朱宏霞, 张彩华.认知训练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上海护理, 2009 (4) :31-34.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篇2

关键词 老年人 术后认知障碍 全身麻醉

目前POCD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1]。尽管目前在麻醉技术、监护仪器和手术操作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其在非心脏手术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2]。本文分析我院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及其处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择期行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65~83岁,体质量45~77kg,根据美国麻醉学会麻醉术前评估(ASA)Ⅰ~Ⅲ级,46例患者行普外科手术12例、泌尿外科手术6例、普胸外科手术15例、骨外科手术7例、妇科手术6例。术前大部分有焦虑情绪。排除标准: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史或服用精神药、抗抑郁药物,有严重听力和视力障碍,不能正常交流者。

评价标准[3]:神经精神功能测验分别在术前,术后24、48、72小时由专人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测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判断如。各测验项目术后值与术前值相比功能降低等于或超过术前值的20%判定该项目出现术后功能恶化;一个患者术后有2个或2个以上的测验项目出现功能恶化判定该患者发生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和安定8~10mg。以咪唑安定0.05mg/kg、乙醚酯0.2~0.3mg/kg、芬太尼3~4μg/kg、琥珀胆碱1.5mg/kg,静脉注射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术中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2~4mg/(kg·小时)和瑞芬太尼6-10μg/(kg·小时),间断吸入异氟醚调整麻醉深度。术毕前10分钟停用上述麻醉藥物,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镇痛。

统计学处理:全部资料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

结 果

POCD发生率:本组46例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有17例出现POCD,发生率36.96%,各手术种类之间POCD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评分比较:术前评分POCD组与非POC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OCD组24、48小时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2小时POCD组评分有所恢复,虽较术前略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POCD组术后24、48及72小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疗效评价:在确诊为POCD后均立即进行积极治疗;17例给予安定或咪唑安定5~15mg分次静注有效,5例无效,后改用异丙酚静脉持续泵注1~2mg/(kg·小时)。其余29例密切观察病情,未行药物治疗,直至出院。无1例出现严重精神系统后遗症。

讨 论

POCD的诊断需要经过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脑功能的各个方面,如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加工的速度、灵活性和记忆力等。目前应用最多的测试是韦氏记忆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侧重于大脑功能的认知方面,排除了情绪和意识异常等因素的干扰,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信性,且简便易行,适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评价。本组17例确诊为POCD,经积极治疗,无1例出现严重的精神系统后遗症。是否有远期的后遗症有待进一步的随访结果来证实。为了预防或减少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后POCD的发生,除了提高手术麻醉技术和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管理外,术中重视脑保护也是一个新的预防途径。

综上所述,研究老年患者POCD,从引起POCD的相关因素着手,在围术期予以妥善处理,积极预防及治疗,对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医学、社会和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兰英,林财珠.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1):8-10.

2 李静.老年患者非心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J].医学综述,2009,15(20):3107-3109.

3 潘丽峰,王东信,李军.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8(5):510-514.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65例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根据住院尾号的偶数将其分为A组 (34例) 和B组 (31例) , 其中, 男36例, 女29例, 年龄78~92岁, 平均年龄 (83.51±2.45) 岁;平均受教育程度 (9.41±4.35)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伴有主观记忆力减退症状、病程超过3个月、MMSE得分为19~28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少于26分的患者。

排除标准:排除受到特定因素影响导致发生的认知功能减退、不满足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

1.3 方法

A组患者采取丁苯酞 (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8) 治疗, 0.2 g/次, 3次/d;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生活干预, 疗程为1年;B组患者仅进行健康指导和生活干预, 观察1年。

1.4 认知功能评测

将MMSE作为主要评测工具, 主要包括时间、地点定向、语言、即刻听觉词语记忆以及心算等内容, 测试时间约为10 min, 共30分。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A组患者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 ;B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B组 (P<0.05) 见表1。

注: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对比, P<0.05

3 讨论

认知功能障碍属于精神异常精神类疾病, 患者的认知存在缺陷或者异常。认知指的是人脑在接收到外界信息后, 经过加工处理, 转变为一种内在心理活动, 进而获取知识或者应用知识的过程, 其包括语言、记忆、执行、理解判断、视空间以及计算等各个方面[2]。认知障碍指的是认知功能中存在一项或者多项受损, 且对个体的社会能力、日常能力产生不良影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对年龄、教育程度的认知功能状态或者记忆, 不能将其诊断为痴呆, 日常生活能力完善的亚临床状态。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诊断时主要运用量表对其损害程度进行评估, 本组研究中运用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 (MMSE) , 着重对一般认知功能进行筛查, 对痴呆进行初步诊断, 具有敏感性好、短小的特点, 较实用, 主要筛查项目包括记忆力、计算力、语言能力、时间、视空间、定向力及运用功能等, 在临床应用广泛[3]。

有研究表明,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同时具有轻度其他认知障碍或记忆障碍, 对日常生活无明显严重不良影响, 但患者处于正常与轻度痴呆中间环节的一种特殊临床状态, 日后朝痴呆转化的年转化率可达到15%[4], 但即使是经过治疗好转的患者, 由于其病情介于不稳定状态, 日后仍有发展成为完全痴呆的风险, 因此在轻度认知障碍的早期, 患者即应尽早开始干预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积极控制风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及认知训练等, 同时应用药物治疗, 如丁苯肽。丁苯酞能够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环节进行阻断, 调整脑能量代谢, 缩小脑梗死, 缓解脑水肿, 加大缺血区血流量, 最终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本组研究中, B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A组患者采取丁苯酞治疗, 治疗后, A组患者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 ;B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B组 (P<0.05) 。

综上所述, 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取丁苯酞治疗,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臧福才.丁苯酞治疗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脑电功能评价.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4) :261-262

[2]刘森, 王长福, 郭亚, 等.丁苯酞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 (13) :6-7

[3]谢勇, 陶先明.尼麦角林治疗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 03 (11) :20-21.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篇4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 ,影响因素,老年人

1 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概述

全球人口的老龄化趋势, 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各种老年疾病的影响因素与防治方法, 其中老年痴呆症因其给老人造成的智力残障、以及给患者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而更加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重点。由于老年痴呆症的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 目前早期识别老人的智能衰退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已经成为了各界的关注焦点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是指介于正常衰老和老年痴呆症之间的过渡状态, 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损伤, 属于可能罹患痴呆症的高风险人群。而通过对MCI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有助于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 为老年痴呆症的有效防治找到新的途径, 减轻其照料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现综述影响MCI的相关因素如下。

2 MCI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社会学因素

2.1.1 年龄

增龄已被很多研究证实为MCI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统计资料[1]表明, MCI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80岁以上者患病率可高达近20%。

2.1.2 性别

虽然目前很多研究显示MCI在性别间未见显著差异, 临床显示男性MCI患病率高于女性。

2.1.3 教育程度

相关统计多表明老年时受教育程度越高, 患MCI的可能性越低。受教育程度高者退休前一般从事脑力劳动, 动脑机会多, 思维活跃。这使得大脑的认知功能得以恒久维持。

2.1.4 生活习惯

(1) 资料显示, 长期吸烟及过度饮酒已成为认知下降不可忽视主要因素, 于宝成等[2]认为吸烟可导致动脉斑块增厚, 加重动脉硬化。它可增加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 促进血小板聚集并使血压升高, 通过上述机制导致认知功能减退。 (2) 依据Anttila等[3]统计资料分析, 目前认为适当少量饮酒可对认知具有保护作用, 使得MCI的危险性降低, 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常饮茶、进食新鲜水果及肉、蛋类的老年人患MCI的概率将显著降低。白天过度睡眠也是引起MCI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也可能是因为患者存在其他器质性疾病或精神疾病导致的。 (3) 周东升等[4]发现, 常吃鱼类及海鲜, 可明显降低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的患病率, Scarmeas等[5]对地中海饮食进行了研究, 发现不同的饮食与MCI的患病率有明显的差异, 地中海式饮食可使MCI患病率降低13%, 充分证实了饮食等生活方式和MCI患病率密切关相关。

2.1.5 心理因素

而抑郁情绪等心理健康情况也会对认知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相关研究[6]表明, 各种原因导致的分居、离异、丧偶等对老年人的认知下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上述情况可致老年人情感不足, 从而衰老加速, 进而对认知力造成影响。婚姻状况对老人心理健康有着独立的影响作用, 大大增加了老人患MCI的概率。王艳等[7]研究发现, 丧偶使多年的夫妻形成的互助关爱、支持的平衡状态被打破, 丧偶者常可有孤独、抑郁等表现。张军等[8]研究也发现, 丧偶或独居是抑郁发生的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因此, 社会应重点关注无配偶、独居的老年人, 鼓励子女多于老人沟通, 关心体贴老人, 减轻其心理压力。同时鼓励这些老年人加强与邻居、亲戚、朋友的互相交流, 如聊天、打牌和聚会等, 而社区工作者则应经常访视、探望老年人, 给与其有效的心里和社会支持, 预防和缓解其抑郁水平。

2.2 自身健康因素

研究显示[9,10], 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颈动脉疾病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都是引发MCI的因素。

2.2.1 有高血压病史者, MCI患病风险较血压正常者增高[11,12,13], 高血压是轻度认知动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慢性长期高血压可致动脉硬化, 脑血流灌注减少, 脑细胞缺血缺氧, 进而脑细胞死亡, 神经元功能受损, 认知功能下降。

2.2.2 血脂代谢紊乱是老年人常见的问题之一, 脂质代谢与心脏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血管性因素对正常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也会造成影响。临床实验表明, 血脂相关指标异常易导致动脉硬化, 此增加了MCI发病率。现已证实, MCI患者血TC、LDL-C水平明显增高, 而HDL-C水平明显降低, HDL具有清除平滑肌细胞内胆固醇及抑制内膜脂质沉积的作用, 而LDL-C增高易导致动脉硬化发生。因此, 目前认为血脂代谢异常与MCI的发病密切相关, 血脂代谢的有效改善被认为是预防MCI的必要措施之一。

2.2.3 国外学者Fleisher等[14]研究表明Apo Eε4基因对认知功能具有一定影响, 其可致海马萎缩, 但存在性别差异, 该基因可视为导致MCI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它相关文献亦证实Apo Eε4与海马、杏仁核的萎缩密切相关[15]。马菲等[16]对此作了研究, 认为Apo Eε4确实为MCI的可疑危险因素。

2.2.4 而与健康老年人相比, MCI患者体内的氧自由基代谢、乙酞胆碱酯酶、炎性介质均有所增高[17]。其中炎性介质与氧化损伤被认为是MCI发病机制中其主要作用因素。Mecocci的研究[18]已经证实MCI患者于自身存在不同程度的抗氧化缺陷。MDA水平能客观反映机体细胞受自由基攻击的程度。SOD具有清除体超氧阴离子的作用, 如果超氧阴离子浓度过高, 那么SOD亦会相应消耗增加, SOD的减少可导致神经细胞代谢异常, 并可致相应神经细胞出现变性、坏死, 从而使得认知功能受到一定损害。氧化损伤能够导致学习能力下降, 使得记忆力下降明显, 抗氧化剂治疗后有可能逆转这种记忆障碍。大量临床实践表明, 氧化损害与MCI的发病关系密切, 因此, 临床上常以抗氧化损伤药物的应用来对MCI加以预防及治疗。

2.2.5 近年来, 糖尿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业已证实, 糖尿病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神经化学、形态学、电生理及神经行为等多方面的改变。因糖尿病所导致的代谢紊乱及神经生化异常可引起认知功能的异常, 从而致使认知功能下降。血糖浓度增高, 其毒性作用严重影响脑部微循环, 可使血管壁增厚、血管数减少, 并对血脑屏障造成损害, 影响其功能。上述原因导致脑组织所必需营养物质转运收到影响, 脑组织因缺氧、缺血而收到损害, 这一切导致认知功能不同程度受损。

2.2.6 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是老年人认知障碍的重要发病因素。甲状腺激素对于神经系统的的发育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发现它有调节学习记忆能力:长时程增强是突触功能可塑性的指标, 后者是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成年甲状腺激素缺乏使海马NR1m RNA表达减少致长时程增强不能产生[19]。此外, 甲状腺激素还可以通过调节中枢乙酰胆碱递质及其合成相关的胆例碱酯酶、胆碱乙酰转移酶, 对学习记忆产生重要影响。

2.2.7 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已受到普遍关注, 颈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损伤的血管内膜容易形成形成斑块, 脱落后形成栓子, 随血流进入远端, 引起脑梗死;严重的动脉狭窄使脑组织血流灌注量下降, 当下将到一定程度, 有效侧支循环未建立, 可发生低灌注性脑梗死。当缺血或梗死累及与认知功能有关的脑组织时, 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

2.2.8 TIA是一种脑血管疾病, 主要是因脑血液循环短暂障碍所引起, 以老年者最为多见, 一般发作持续时间较短, 可完全恢复, 所伴随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消失较快, 可反复发作, 多数情况下脑部并不遗留器质性改变。反复发作的病人可造成一定程度缺血及再灌注损伤, 从而损害脑的功能。海马区脑细胞对缺血极为敏感, TIA发作后可造成该区域脑细胞损害, 并有可能致海马区的神经递质出现代谢紊乱, 导致认知障碍发生。

3 结论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篇5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老年人,检出率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痴呆患病率逐年增高,是高负担的常见疾病[1,2]。痴呆患者智力致残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生活负担。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系指老年人出现轻度记忆或某项认知功能障碍,尚不足以诊断痴呆的临床现象。MCI可使老年人进入医疗机构的风险增高,严重干扰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并增加家庭和照料者的压力。故笔者认为应做到对老年痴呆人群的早期干预,以改善预后,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减轻家庭社会负担的目的。而要达到此目的则需对此类人群的高危因素做到充分了解,以为干预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承德市社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纳入标准:(1)年龄60周岁及以上;(2)居住时间1年及以上;(3)能理解提问,完成访谈;(4)愿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感官残疾明显影响访谈者,如严重失明等;(2)有精神障碍者;(3)重大躯体疾病急性期者,如中风、心衰等。采用3阶段抽样,自研究总体中抽取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940名进行调查,其中,男406名,女534名;年龄:60~69岁337名,70~79岁515名,80岁及以上88名;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20名,初中268名,高中213名,大专及以上139名。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1.2.1 基本情况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受检人群进行一般情况调查,本问卷内容包括受检人群的自身基本情况、生活习惯、并发疾病及社会关系等资料。

1.2.2 认知情况调查

采用简易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

1.2.3 质量控制

由研究者和经统一培训的社区护士入户完成调查。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量表使用与评分方法、入户调查方法、技巧等培训。向入选的研究对象解释研究目的、过程,签定知情同意书。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基本资料问卷由调查员评估后如实记录。邀请相关专家、导师组成员对调查表进行讨论和修改。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问卷进行调整、修改或增删。

1.3 临床诊断

MCI诊断参照以下标准:(1)主要是周围人诉说有记忆障碍;(2)自觉有明显记忆障碍;(3)记忆以外的认知功能正常;(4)对日常生活无影响;(5)未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筛查得到的研究对象由神经专科医生进行临床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MCI检出率比较

940名老年人中共检出MCI患者136例,检出率为14.47%。文化程度较低者发病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较高者(均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其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见表1。

2.2 不同年龄段人群MCI检出率比较

940名老年人中随年龄的增高,MCI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即80岁及以上者MCI检出率高于70~79岁及60~69岁人群,而70~79岁者MCI检出率高于60~69岁人群(均P<0.05)。见表2。

注:与小学及以下学历MCI患者比较,*P<0.05;MCI: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注:与60~69岁MCI患者比较,*P<0.05;与70~79岁MCI患者比较,#P<0.05;MCI: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2.3 不同性别及健康状况人群MCI检出率比较

940名老年人中不同性别人群的MCI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伴有其他疾病人员的MCI检出率明显低于伴有其他疾病者(P<0.05)。见表3。

注:与不伴有其他疾病MCI患者比较,*P<0.05;MCI: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3 讨论

老年痴呆造成的智力致残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晚期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对老年痴呆的早期防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而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损伤状况[3],具有转化为痴呆的高风险,是国际公认的老年痴呆的前期状态。国内外调查研究显示,每年有8%~25%的MCI患者发展为痴呆,比正常人群痴呆的发病率高10倍。因此,改善MCI患者的认知功能,预防其向痴呆转变是维持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薛志林等[4]研究发现,我国老年人社区MCI护理工作存在较多问题,认为对于此类人群应加强对其的监测和干预,以延缓疾病进程,改善此类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本次研究MCI检出率为14.4%,稍低于国外报道的15%左右。但与贵州[5]、北京[6]报道的检出率接近。

本文就承德市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率和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及健康状况均是对老年人群MCI发病率有较大影响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高、文化程度的降低,其MCI发病率呈升高趋势,而伴有其他基础疾病者的MCI发病率也相对较高。认知功能是人脑认识和反应客观事物的心理功能,将伴随人的一生,包括注意力、思维、学习、语言等能力。各种认知功能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有研究结果提示:年龄与老年人即刻记忆、延迟记忆、视空间能力、语言、执行能力等密切相关[6]。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巴胺神经传递的有效性降低,与之相关的功能随之表现出变差的状态。但是各种认知功能的减退并不是同时发生的,需具体分析对待。受教育程度是影响MCI发生发展的重要保护因素。本研究显示,文化程度低比文化程度高者更易发展为MCI。原因可与受教育程度高者,神经元准备充足,反之,缺少知识刺激,神经元丧失多有关。近年有研究表明,早年受教育程度与老年人认知功能及阿尔茨海默病有密切关系[7]。另外,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等患者更易发展成为MCI。因此,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对于减低MCI的发生有一定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关注社区老年人精神心理健康,对老年痴呆的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早期干预,促进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建立,是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从而减轻痴呆对社会、家庭造成的负担,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具有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贺润莲,高晓玲,高莉,等.老年痴呆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1,25(5):606-608.

[2]张明园.二十一世纪中国精神医学的思考———由《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引发的联想[J].上海精神医学,2000,12(1):1-2.

[3]周东升,徐银儿,陈中鸣,等.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1):1375-1377.

[4]薛志林,范利国,冯玉荣.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社区护理现状与对策[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1,25(2):471-472.

[5]雷明玉,黄文涝,杨敬源,等.贵州省城乡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流行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5):387-391.

[6]解恒革,王晓红,王振福,等.短智力状态检查在老年人轻度认知损伤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2844-2845.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篇6

关键词:手指操训练,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生活能力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患病后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显著影响, 给患者家属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2]。目前, 在中国, 对老年痴呆的治疗仅仅限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缺乏特异性的治疗。如果能够做到早期发现老年痴呆患者, 早期诊断, 且在疾病的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将能够延缓甚至逆转老年痴呆患者病情的发展。因此, 阻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从正常老化过程向早期老年性痴呆过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笔者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7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按照内科常规治疗, 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手指操训练, 干预3个月,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MOCA、MMSE和ADL评分差异, 旨在为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规范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7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1) 患者经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MMSE) 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分大于痴呆划界分 (根据文化程度的差异分别为文盲>17分、小学学历>21分、初中和以上学历>24分) ; (2) 患者经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评定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无缺损, 且ADL<18分; (3) 患者和患者家属诉有记忆减退的主诉; (4) 患者有听觉词语记忆测验延迟, 回忆方面记忆减退的客观证据, 在本研究中患者在12个词语学习3次后间隔30min再让其回忆, 能回忆词语少, 根据文化程度的不同分别为:文盲或者小学学历的患者能回忆词语少于2个, 初中文化的患者能回忆词语少于4个, 高中和以上文化的患者能回忆词语少于6个; (5) 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患者存在语言沟通障碍, 不能准确的表述自己的意思; (2) 患者不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10版 (ICD-10)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 (3) 患者三系二代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和性别构成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详见表1。

1.2 手指操训练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内科常规治疗, 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手指操训练, 具体手指操训练步骤如下:第一组:①患者吐气握拳, 用力吸足气并放开手指, 用一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另一手的手指, 从大拇指开始, 每指做10s;②患者在吸足气用力握拳, 将拇指握在掌心后用力吐气, 同时, 急速依次伸开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 左右手各做若干次;③患者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依次按压拇指, 并且刺激各指端穴位;④患者用拇指按压各指指根, 并且刺激各经络;⑤患者双手手腕伸直使得五指靠拢, 后张开, 反复做上述动作若干次。第二组:①患者将小铁球或者核桃握在手中, 用力握小铁球或者核桃, 同时, 呼气后深吸气并将手张开;②患者将两个小铁球或者核桃握在患者的手里, 并交换左右位置转动;③患者两手心用力夹球相对按压, 先用右手向左手压后翻腕使左手在上, 边按边翻转手腕;④患者用食指和拇指夹球, 依次左右交换进行。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分别于入院时和3个月后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进行以下问卷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评价。①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MOCA) :该量表可用来快速筛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工具, 筛查内容包括注意力集中、记忆、语言、视结构技能、执行功能、抽象思维、计算和定向力。该量表总分为30分, 患者的分数越高则认为患者的认知水平越好。②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MMSE) :该量表共11个项目, 包括对定向、记忆、计算、语言、视空间、运用和注意等方面的测试, 该量表总分为30分, 患者的评分越高认知水平越好。③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 (ADL) :该量表评定患者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量表评分越低, 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研究所有资料均有同一个人录入, 并由同一人负责核实, 确保所有资料的准确无误。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 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值及构成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MOCA、MMSE和ADL评分比较

入院时,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MOCA、MMSE和ADL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P>0.05) ;治疗3个月, 对照组患者MOCA和MMSE评分低于观察组, 而ADL评分高于观察组的, 对照组和观察组MOCA、MMSE和ADL评分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详见表2。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无皮肤损害、关节肿胀和骨折等并发症, 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上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3 讨论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和人均寿命的增加, 老年痴呆的患病率明显上升, 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痴呆患者的高危人群。随着学者们对这一人群的研究的深入, 该群体是正常衰老向轻度老年痴呆的过渡, 患者人数目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患者患病后给其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3]。再加上老年痴呆患者缺乏特异性的治疗, 故广大学者们致力于探讨延缓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进展为老年痴呆的研究。本研究笔者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7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按照内科常规治疗, 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手指操训练, 干预3个月,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MOCA、MMSE和ADL评分差异, 结果发现:入院时,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MOCA、MMSE和ADL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P>0.05) ;治疗3个月, 对照组患者MOCA和MMSE评分低于观察组, 而ADL评分高于观察组的, 对照组和观察组MOCA、MMSE和ADL评分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且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上差异无显著性 (P>0.05) 。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4]。这提示:手指操训练能够保持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水平, 延缓患者认知受损的进程, 且能够提高或保持日常生活能力, 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孙正海, 崔光成, 韩云峰, 等.黑龙江省富拉尔基区老年性痴呆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12, 28 (2) :151-153.

[2]周东升, 徐银儿, 陈中鸣, 等.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 (11) :1375-1377.

[3]雷婷, 马亚娜, 聂宏伟, 等.中国现阶段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的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 (4) :809-812.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于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间收治的150 例2 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75 例,男38 例,女37 例,年龄60~76 岁,平均年龄(70.3±0.8)岁;对照组患者75 例,男41 例,女34 例,年龄58~78岁,平均年龄(68.3±1.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尼莫地平片联合甲钴胺胶囊治疗,尼莫地平片30 mg/次,3 次/d;甲钴胺胶囊500 μg/次,3次/d。 对照组患者接受尼莫地平片联合叶酸片治疗,尼莫地平片30 mg/次,3 次/d;叶酸0.4 mg/次,1 次/d。 两组患者各接受52 周治疗,治疗过程做好随访工作,鼓励患者住院检查各项指标。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6 周、治疗52 周分别接受Mo CA评分检测,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评分,所有评分人员均接受统一的培训,确保在调查过程中能合理应用各种方法,降低外部因素对评分的影响。 所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集中、执行能力、语言、记忆等若干项目,并且针对调查者的受教育水平与年龄情况,适当调整评分,一般情况下,受教育时间≤12 年,或年龄≥70 岁的患者在计算Mo CA评分时通常会+1 来校正年龄、受教育水平对患者认知的影响,在认知功能判断中,Mo CA评分越高,则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好;当Mo CA评分<26 分时,认为患者认知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0 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o CA评分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Hcy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3 讨论

轻度认知障碍作为一种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损害状态,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的轻度认知障碍发病率约为5.69%[2], 而2 型糖尿病已经成为诱发轻度认知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2 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约为43.0%,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而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确切机制并不清楚,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胰岛素抵抗、糖毒性、神经元钙稳态破坏等多种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3]。

尼莫地平是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障碍的传统药物,具有良好的脂溶性,能通过血脑屏障、选择性的扩张脑血管,且不会出现盗血现象,对患者预后影响不明显。同时,尼莫地平能通过与脑细胞上的L-型钙通道结合,控制钙离子进入脑细胞,保护脑细胞不受到影响。 而在临床治疗上,美国神经学会痴呆治疗指南[4]与中国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中,都将尼莫地平作为改善脑血管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药物。 从当前国内部分学者对尼莫地平的研究结果来看,大部分学者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功能上。 例如,郭如雅[5]在尼莫地平治疗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对于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尼莫地平治疗(60 mg/d),在进行为期18 个月的随访后发现,患者的脑诱发电位失匹配的波幅得到改善,该研究结果说明,对轻度认知功能损伤患者实施尼莫地平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Hcy是含硫的非必须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多数学者研究结果显示,高Hcy血症是糖尿病患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 而在临床上,引发高Hcy的危险因素分为很多中,其中甲钴胺与叶酸缺乏是容易干预的危险因素,但多数学者对补充甲钴胺与叶酸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结果中存在明显差异。 de Jager[6]通过研究发现,患者在联合应用叶酸片甲钴胺后,患者Hcy水平下降,认知功能得到一定改善,这一效果在合并高Hcy水平中的效果更加明显。 而也有部分学者研究发现,对于健康的中老年人,服用叶酸与甲钴胺后,血浆Hcy水平得到改善,但整体认知功能未发生明显变化。从两种药物的效果上,学者的研究结果也出现明显差异,例如在该次研究中,该院在2 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实施尼莫地平联合甲钴胺的治疗方法,收到良好治疗效果。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在临床上具有维护神经系统健康、消除烦躁不安感、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平衡感的效果,是健全神经功能中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达到了环节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目的。 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甲钴胺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后,患者的Hcy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而顾辨辨[7]在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通过选取136 患者为观察对象,在对其实施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提示叶酸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而Mc Mahon JA[8]在有关叶酸与甲钴胺的疗效研究中,发现甲钴胺的治疗效果略优于叶酸,与该文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该次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该院在2 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分别对患者实施尼莫地平联合甲钴胺治疗与尼莫地平联合叶酸治疗,从该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Mo CA评分、Hcy评分等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未来2 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首选尼莫地平联合甲钴胺治疗方法。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篇8

关键词:高血压,晨峰现象,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踝肱指数,尿蛋白/肌酐

多项国际高血压临床研究显示晨峰现象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MBPS) 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1,2], 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全身的多血管床病变[3]。踝肱指数 (ankle brachial index, ABI) 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 (Um Alb/Cr) 与动脉结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ABI以及Um Alb/Cr异常促进并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的重要机制。目前国内对老年人杓型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与MCI、外周动脉血管闭塞性疾病 (PAD)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 (Um Alb/Cr) 三者之间的关系罕见报道, 本文集中测量老年人杓型高血压患者的ABI、简易智力状况量表 (MMES) 、Um Alb/Cr, 分析三者与MBPS的关系, 并统计MCI患病率、PAD患病率、尿蛋白肌酐阳性率, 旨在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 为合理应用降压药物控制MBPS, 早期有效防治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8例, 其中男235例, 女223例, 平均年龄 (70.6±9.8) 岁;纳入标准: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 即在非同日测量血压3次, 收缩压≥140 mm Hg和 (或) 舒张压≥90 mm Hg。排除标准:根据病史、体检、辅助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患、肾脏病、严重脑血管疾病、老年抑郁症、癫禶以及其他精神病不能配合检查者。均经动态血压监测确诊为杓型节律, 并根据人机对话计算结果分为晨峰组 (MBPS组) 及非晨峰组 (NMBPS组) 。MBPS组273例, 其中男137例, 女136例, 平均 (71.83±9.35) 岁;NMBPS组185例, 其中男98例, 女87例, 平均 (70.36±8.98) 岁;2组患者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均未更改原降压治疗方案。所有入选受试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血压监测

采用德国TM2430EX型携带式自动血压计, 袖带缚于研究对象左上臂, 日间 (6∶00~22∶00) 以及夜间 (22∶00~6∶00) , 分别间隔15 min、30 min自动充气1次, 记录并储存各血压值, 连续监测24 h, 有效读数>85%为合格, 否则隔日重测。以夜间血压下降率判断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夜间血压下降率= (日间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均值) /日间血压均值×100%, 夜间血压下降率10%~20%为杓型血压组。并通过人机对话获得清醒后2 h内收缩压平均值以及夜间收缩压最低值, 根据睡-谷晨峰公式计算MBPS, MBPS=起床后2 h内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最低平均收缩压 (夜间血压最低值及前后共3次收缩压的平均值) , 如差值>23.6 mm Hg为具有MBPS现象[4]。观察参数:24 h平均收缩压 (24h SBP) 、24 h平均舒张压 (24h DBP) 、24 h平均动脉压 (24h MAP) 、白昼平均收缩压 (d SBP) 、白昼平均舒张压 (d DBP) 、白昼平均动脉压 (d MAP) 、夜间平均收缩压 (n SBP) 、夜间平均舒张压 (n DBP) 、夜间平均动脉压 (n MAP) 、夜间最低收缩压平均值、清醒2 h收缩压平均值。

1.3 Um Alb/Cr、ABI以及MMES测定

由经过培训的老年科主治医师根据国际通用MMES量表得分进行早期认知功能评定, 该量表评分范围为0~30分[5], 根据国际标准:>24分为认知功能正常, ≤24分为认知功能下降。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采用英国亨特莱RD2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测仪测定ABI, 患者仰卧, 测双侧前臂血压, 并取高值作为肱动脉压 (两侧血压差值<10 mm Hg) , 取双侧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收缩压中较高值为踝动脉压, 踝动脉压除以肱动脉压值为ABI, 选取双侧较小ABI值进行计算。留取患者清晨中段尿样, 由有经验的检验医师, 采用免疫比浊法 (日立7600型, 日本产) 进行测定, Um Alb/Cr比值男>2.5 mg/mmol、女>3.5 mg/mmol为异常。

1.4 血生化指标测定

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血, 由有经验的检验医师,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日立7600型, 日本产) 常规检测血尿素 (BUN) 、肌酐 (Cr) 、血糖 (Glu)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描述, 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应用Pearson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BUN、Cr、Glu、HDL-C、LDL-C、TC、TG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2组动态血压监测指标比较

MBPS组24h SBP、d SBP、n SBP、24h MAP、d MAP、n MAP、收缩压晨峰变异幅度均高于NMBPS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见表2。

2.3 2组间MMES、ABI、Um Alb/Cr比较

MBPS组MMSE评分、ABI显著降低, Um Alb/Cr显著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MBPS组MCI发生率、PAD发生率、Um Alb/Cr阳性率分别为38.06%、68.13%和64.84%, 均高于NMBPS组的13.51%、54.59%和41.6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注:与MBPS组比较, *P<0.05, **P<0.01

2.4 MBPS与MCI、ABI、Um Alb/Cr、年龄相关性

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MBPS与MCI呈负相关, r=-0.61 (P<0.05) , MBPS与ABI呈负相关, r=-0.58 (P<0.01) , MBPS与Um Alb/Cr呈正相关, r=0.67 (P<0.01) , MBPS与年龄呈正相关, r=0.32 (P<0.05) 。

注:与MBPS组比较, **P<0.01

3 讨论

MBPS与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卒中等多种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峰时间吻合, 提示MBPS可引起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 清晨时段收缩压平均升高14 mm Hg, 甚至可上升80 mm Hg, 国内外把这种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称作MBPS现象[6]。经研究, 此现象既可见于异常血压节律高血压患者, 亦可见于杓型曲线高血压患者, 正常杓型血压节律的高血压患者其MBPS使血压变异性增加, 因而可对靶器官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MBPS组与NMBPS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高血压病程、BUN、Cr、Glu、HDL-C、LDL-C、TG、TCH、24 h DBP、d DBP、n DBP、n MA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MBPS组患者24h SBP、d SBP、n SBP、24 h MAP、d MAP、收缩压晨峰变异幅度均高于NMBPS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具有MBPS的老年人杓型高血压患者, 自清晨觉醒后血压迅速增高, 发生晨峰高反应, 引发机体血压负荷剧增, 神经内分泌调节平衡打破, 使血压维持较高水平, 促发靶器官损害。另外, 老年人血管纤维化严重且顺应性下降, 清晨血压陡升增加血管张力, 血流剪切力增大, 更加重了MBPS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性。国内外研究发现, 年龄是引起血压MBPS的独立危险因素, 老年高血压患者较易发生MBPS[7]。本研究入选的458例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 其中273例患者存在MBPS现象, 占59.6%, 略低于国外研究的61%。

近年来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有MBPS者更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8], Unverzagt等[9]的队列研究结果显示MCI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 故具有正常血压节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MBPS也会影响MCI。本研究发现, MBPS组MMES评分低于NMBPS组, MBPS组MCI发生率高于NMBPS组, 表明具有MBPS的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MCI。可能机制为具有MBPS的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 组织灌注不稳, 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和功能障碍, 激活RAS系统[10], 促进大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甚至加重, 也可引起小动脉管壁玻璃样变性, 从而进一步减少脑灌注, 造成神经纤维原变性以及脑萎缩[8]、大脑皮质变薄、脑回变窄、脑沟变宽, 导致出现MCI。

ABI是踝部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 主要用于PAD的诊断, 与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本研究显示, MBPS组ABI显著低于NMBPS组, 提示具有MBPS的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进一步减退、僵硬度显著增加, 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加重, 导致动脉管腔的结构改变加剧, 使ABI降低, 增加了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ABI<0.9可诊断为PAD, 其诊断的敏感性为95%, 特异性为99%。本研究MBPS组PAD的发生率 (68.13%) 显著高于NMBPS组的54.59% (P<0.01) , 表明MBPS组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较NMBPS者高。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全身的多血管床病变, MBPS对全身动脉功能及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MBPS促进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进而导致靶器官损害。

MBPS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11], MBPS引起或加剧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引起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 导致肾小球缺血, 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最终导致肾损害。本研究结果显示MBPS组Um Alb/Cr均显著高于NMBPS组, MBPS组Um Alb/Cr阳性率均高于NMBPS组, 表明正常血压节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其MBPS可对肾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MBPS组患者肾脏滤过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其主要机制为MBPS组晨间血压骤升进一步加重肾小球的压力负荷以及肾脏的高蛋白灌注负荷, 损伤肾脏血管的内皮细胞导致其电荷屏障功能减弱, 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 使微量白蛋白漏出增多。经尿Cr矫正后的Um Alb/Cr使其结果准确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

本研究结果亦显示MBPS与MCI、ABI、Um Alb/Cr呈中度相关, 与年龄呈低度相关,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提示老年人MBPS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是广泛的, 不仅对外周血管而且涉及肾脏血管、脑血管, MBPS和MCI、ABI、Um Alb/Cr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 随着MBPS变异度增加, 靶器官损害趋向明朗化, 这几个指标相互补充, 从不同角度表明MBPS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其程度和进展快慢直接影响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ABPM) 筛查MBPS, 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调整血压节律有效控制MBPS、降低MBPS变异度, 尽力维持或者恢复老年人相对“健康”的血压节律模式[12], 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靶器官损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Kario K.Proposal of RAS-diuretic vs.RAS-calcium antagonist strategies in high-risk hypertension:insight from the 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profile and central pressure[J].J Am Soc Hypertens, 2010, 4 (5) :215-218.

[2]Kario K, Hoshide S, Shimizu M, et al.Effect of dosing time of 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ckade titrated by self-measured blood pressure recordings on cardiorenal protection in hypertensives:the Japan Morning Surge-Target Organ Protection (J-TOP) study[J].J Hypertens, 2010, 28 (7) :1574-1583.

[3]O&apos;Brien E.Unmasking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 2005, 45 (10) :481-482.

[4]Kario K, Pickering TG, Umeda Y, et al.Morning surge in blood pressure as a predictor of silent and clinica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elderly hypertensives:aprospective study[J].Circulation, 2003, 107 (10) :1401-1406.

[5]沈渔邨.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56-264.

[6]张维忠.血压变异和晨峰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 34 (3) :287-288.

[7]Lee DH, Ihm SH, Youn HJ, et al.Age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the early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in patients never treated for hypertension[J].Korean Circ J, 2009, 39 (8) :322-327.

[8]周英智, 马丽娜, 冯明, 等.血压晨峰现象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 2014, 28 (3) :201-203.

[9]Unverzaqt FW, Oqunniyi A, Taler V, et al.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frican Americans[J].Alzheimer Dis Assoc Disord, 2011, 25 (1) :4-10.

[10]彭清, 王小洁, 余琴, 等.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 (7) :76-79.

[11]王瑞英, 冯品, 任军梅, 等.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变化对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12 (2) :103-106.

上一篇:腰椎旁神经阻滞下一篇:多模块矩阵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