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2024-08-11

轻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精选9篇)

轻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篇1

轻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属较常见的急性胰腺炎类型, 在我国占较高的发病比例[1]。目前对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方式以及手术时机仍存在较大争议。笔者对我院接受轻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轻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50例, 男27例, 女23例;年龄21~70岁, 中位年龄43岁, 病程7~48h, 平均病程21.5h。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SPA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 (1) 出现急性的上腹疼痛, 并且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 (2) 上腹部出现反跳痛; (3) 血尿淀粉酶出现上升; (4) B超显示质地不均匀、胆总管或者胆总管结石出现扩张, 胰腺发生肿胀; (5) 排除酒精性、外伤等原因所导致的胰腺炎[2]。其中单纯胆囊结石22例;胆总管结石11例;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结石嵌顿9例;胆总管扩张8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上腹疼痛、腹胀、腹部压痛, 且血尿淀粉酶上升。患者肝功能中转氨酶及胆红素均不同程度上升。

1.2 方法

本组患者发病1~3d行早期急诊手术17例 (34%) , 胰腺炎控制后2~3周行延期手术20例 (40%) , 非手术治疗13例 (26%) 。

1.2.1 手术治疗:

入院1~7d行早期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出现下述情况者须中转手术: (1) 胆红素升高, 巩膜、皮肤黄染加重; (2) 腹膜刺激征加剧; (3) 体温≥39℃; (4) WBC>20×109/L; (5) B型超声示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完全梗阻。手术治疗方法:清除坏死组织、松解胰包膜、行胰腺引流, 并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并T管引流及切除胆囊等。选择2周后行延期手术者, 指在胰腺炎症得到有效控制, 且患者体征稳定之后, 选择手术时间, 手术治疗包括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切除胆囊等。

1.2.2 非手术治疗:

主要包括利胆、导泻、对肠胃进行持续减压、补液使水电解质达到平衡、对休克进行纠正、使用生长抑素, 并进行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等;对患者循环、呼吸、凝血、肝肾功能、腹痛、腹胀等情况变化进行观察。患者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 如发生腹痛加剧, 黄疸加重及发热等化脓性胆管炎症状, 须中转手术治疗。

2 结果

所有患者中, 单纯胆囊结石22例, 其中早期手术3例, 非手术治疗治愈11例, 延期手术8例, 无死亡病例;胆总管结石11例, 其中早期手术2例, 延期手术7例, 死亡2例, 死因为重症胰腺炎;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结石嵌顿9例, 其中早期手术7例, 死亡2例, 无延期手术;胆总管扩张8例, 均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

3 讨论

治疗轻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关键在于对胆道梗阻的判断。借助辅助检查胆绞痛及黄疽等临床症状, 可对胆总管远端结石进行判断, 降低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断难度[3]。对胆道梗阻患者, 应及时行ERCP+EST微创取石术, 并行引流治疗。在进行内窥镜时, 应行开腹手术, 包含有T管引流、胆总管切开取石及切除胆囊。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须行早期手术干预治疗: (1) 8~12h治疗周腹腔高压未缓解, 且腹腔中溢出液增加; (2) 出现感染性休克[4]。对患者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 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5]。本组患者发病1~3d行早期急诊手术17例 (34%) , 胰腺炎控制后2~3周行延期手术20例 (40%) , 非手术治疗13例 (26%) , 可见手术治疗及延期手术患者较多。故对轻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应由胆管完全梗阻情况决定的。

关键词:轻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管梗阻,手术时机

参考文献

[1] 朱深义, 李丹, 朱勤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时机探讨[J].医师进修杂志, 2004, 27 (16) , 53-54.

[2] 李慧明, 刘晓霞.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74例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 2010, 32 (10) , 949-950.

[3] 于嘉伟, 马利林.143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9, 16 (06) , 882-883.

[4] 章由贤, 林华鹏, 戚峰, 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 17 (02) , 224-226.

[5] 刘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 (上半月) , 2010, 05 (15) .

轻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篇2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430-01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指胆道疾病诱发的急性胰腺炎症反应,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病因包括原发性胆管结石、胆道蛔虫及胆道感染等,为更好的诊断及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选择我院67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该病临床资料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20011年收治的67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30例。所有患者年龄在14~72岁,平均45.1岁。诊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依据为:①急性胰腺炎诊断成立,有左或中上腹部疼痛、压痛史;②血淀粉酶≥500U或尿淀粉酶≥l000U;③B超、CT等检查符合胰腺有水肿或坏死存在;④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或胆管炎诊断成立;⑤有谷丙转氨酶和黄疸指数增高的表现,或胆总管下端结石梗阻的依据存在;⑥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腹腔穿刺有“洗肉水”样浑浊的液体,其淀粉酶测定阳性。本组病例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入院时根据APACHEⅡ评分,<8分诊断为轻型急性胰腺炎,共56例,≥8分、Balthazar CT分级≥Ⅱ级诊断为重型急性胰腺炎共11例[1]。

1.2 治疗方法

非手术综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秘,并严密监测血脂、血糖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

手术治疗:分早期手术即1周以内行手术治疗,延期手术是在2周以后进行手术干预。手术治疗方式应常规切除胆囊,有胰腺出血坏死者清除坏死组织,按病情须行“三造口”加腹腔灌洗和引流。有肝内外胆管结石者应酌情取尽结石.通畅引流[2]。

2 结果

合并胆囊结石42例,为胆囊多发细小结石;伴有胆总管轻度扩张或疑有胆总管下端小结石、梗阻32例;胆道感染5例;发生黄疸9例;死亡1例。56例轻型急性胰腺炎中,19例非梗阻型患者经过早期非手术治疗,症状体征缓解率100%,血、尿淀粉酶均在3~7d内降至正常范围,37例梗阻型患者全部采用延期手术治疗,11例重型急性胰腺炎采用延期(2—3周后)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0例治愈,其中3例病人术后出现胰漏;1例病人死亡。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病因繁多,在我国主要由胆道系统疾病引起者占首位,为50%~7O%,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如不及时处理,易使胰腺坏死而演变成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很高。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有不同的看法,是早期还是延期手术一直是争论的热点[3-4]。

早期的急性胆源型胰腺炎,胰腺水肿直接压迫胆总管胰腺段和壶腹部,加重胰液排泄不暢,再加上胆道炎症水种。乳头括约肌痉挛,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过分强调延期、稳定可能延误病情,尤其是已经出现重症胰腺炎症状者。如未能把握好手术时机,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

临床上大多数胆源性胰腺炎是由于胆囊胆管的炎症致使胆管下端开口处痉挛或细小结石在胆道下端移动,引起Oddis括约肌开口处损伤、炎症、水肿、梗阻、反流等,它们是发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因此绝大多数胆源性胰腺炎是非梗阻性的。本组轻型非梗阻型胰腺炎伴水肿型11例,均先行非手术治疗症状缓解,大约在入院后2周有12例施行胆道手术后痊愈出院,防止复发。而在轻型梗阻型胰腺炎患者中,胆总管下段壶腹部结石多为细小结石,在胰胆管梗阻致压力增高后,可使部分结石排入肠道内而解除梗阻,胰腺炎症状得到缓解。本组患者早期均在严密监护下采用非手术治疗,9例经治疗后胰淀粉酶下降,腹部体征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延期手术获得痊愈。其余2例患者经短期非手术治疗后(72 h内)效果不佳,并且出现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囊坏疽、穿孔及感染性休克,并且临床出现腹膜炎体征,皮肤巩膜黄染加重,胆红素持续升高,血象增高,CT和B超发现胰周渗出增多,胰腺持续肿胀,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完全梗阻等征象采取早期手术,在施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胰腺坏死组织清除等手术后,获得痊愈。

重型胰腺炎有胆道梗阻的,应采用急诊手术或早期手术以解除胆道梗阻,过分强调延期、稳定可能会延误病情,尤其是已经出现重型胰腺炎症状者,如果手术时机选择不好,就

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或探查)+T管引流+胰腺被膜切开减压+胰周引流术是早期手术的基本术式。此种术式既可切除病灶胆囊,解除胆道梗阻,又能切开胰腺被膜解除后腹膜高压而导致胰腺微循环障碍【5】;胰周放置引流及时排出渗液,减少腹腔感染,倘若坏死组织界限清晰,可适当行坏死组织清除术。

总之,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上就应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应强求早期或晚期手术,抉择好手术时机以及选择合理的术式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转归的重要环节[6]。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组.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J].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73—775.

[2] 黄勇坚,曾芝兰,龙春头,等.多发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治[J]. 肝胆外科杂志,2005,13(1):41—44.

[3] 卢跃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的探讨[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5):51-52.

[4] 赵太平,赵玉泽,王莉.第七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9,37(3):149—150.

[5] 孙家邦,毛恩强,刘续宝,等.腹腔室隔综合征若干问题的讨论[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5):346—349.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时机探讨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74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经CT、B超以及血内淀粉酶或尿淀粉酶检查结果确诊, 所有患者均具有明显的胆绞痛病史。按照手术时机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治疗组和延期手术治疗组, 每组各37例, 早期手术组男21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 (42.8±2.6) 岁, 原发疾病:胆囊结石18例、胆总管结石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1例。延期手术组男20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 (43.4±2.4) 岁, 原发疾病:胆囊结石21例、胆总管结石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9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常规禁食、抗感染、抗酸、营养支持以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基础上行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治疗组患者在发病72 h内行手术治疗, 其中, 26例患者行单纯胆囊切除术, 11例患者行胆总管探查术联合T形管引流术, 延期手术治疗组患者在发病72 h后行手术治疗, 其中23例患者行单纯胆囊切除术, 14例患者行胆总管探查术联合T形管引流术。两组患者均彻底清除胰腺周围的坏死组织, 并对胰腺周围进行多管引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治愈率、死亡率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包,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 (%)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早期手术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 (23.6±3.5) d和 (4.8±1.4) 分, 均低于延期手术组患者的 (31.7±4.1) d和 (14.6±1.9) 分,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早期手术组患者治愈率为91.9% (34/37) , 显著高于延期手术组患者的78.4% (29/37) , 早期手术组患者死亡率为5.4% (2/37) , 显著低于延期手术组患者患者的21.6% (8/37) ,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外, 早期手术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0.8%, 明显低于延期手术组患者的27.0%,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延期手术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发生的早期机体会释放大量炎性反应介质, 内脏血管出现痉挛, 导致肠黏膜缺血和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 促使细菌及内毒素移位, 容易引起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 因此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不佳, 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手段。由于手术时机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有重要影响,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对于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无论是早期手术还是延期手术, 在进行手术前均应先进行保守治疗, 这是因为患者自身有胆道感染, 胰腺坏死组织易并发感染, 因此应积极地进行抗感染、抗酸、营养支持以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在手术时机选择方面本研究表明:早期手术 (发病72 h内) 能够提高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愈率, 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缩短住院时间, 总体疗效优于延期手术治疗 (发病72 h后) , 这与孙民献[4]报道一致。早期手术可以帮助患者尽早解除胆道梗阻, 防止胰腺进行性坏死, 同时可以取出结石, 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避免胰腺感染, 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对于早期手术患者应严格掌握如下指征[5]:①梗阻型胰腺炎;②非梗阻型患者如轻症胰腺炎、经24~48 h的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进行性加重者;③暴发性胰腺炎。

综上所述, 在积极保守治疗基础上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实施早期 (发病72 h内) 手术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合理的手术时机。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74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 按照手术时机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治疗组 (发病72 h内) 和延期手术治疗组 (发病72 h后) , 每组各37例,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治愈率、死亡率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早期手术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 (23.6±3.5) d和 (4.8±1.4) 分, 均低于延期手术组患者的 (31.7±4.1) d和 (14.6±1.9) 分,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早期手术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延期手术组患者, 而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延期手术组患者,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积极保守治疗基础上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实施早期 (发病72 h内) 手术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手术时机

参考文献

[1]吕厚君.41例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 19 (3) :30-31.

[2]关养时, 陈旭辉, 李晓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指征和时机选择探讨[J].海南医学, 2012, 23 (6) :105-106.

[3]马超.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 2011, 32 (30) :6331.

[4]孙民献.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疗效对比[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4, 26 (3) :279-280.

轻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篇4

【关键词】 胆源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3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39例患者,男35例,女4例;年龄38~76岁。36例患者入院时表现为急性胆绞痛或持续性中上腹、左腹部剧痛、左腰部放射痛及全腹剧痛,伴不同程度腹胀、恶心、呕吐。3例患者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消化道出血,肉眼血尿,休克、无尿。5例伴有黄疸。体温升高21例,全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肌紧张、腹部压痛或反跳痛。彩超提示结石性胆囊炎39例,其中伴胆管结石5例,胆管扩张7例,胰腺水肿19例。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偶发或频发室早16例。高血压5例。实验室检查:血钙降低35例,血尿淀粉酶增高39例,TG增高21例,ALT、AST增高9例,TBIL增高5例,血糖增高8例,尿蛋白隐血阳性9例,血尿酸增高3例,白细胞增高26例。

39例患者根据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度分级:重症急性胰腺炎无脏器功能障碍者为1级,伴有脏器功能障碍者为2级[1]。1级22例,2级17例。

1.2 治疗方法

1.2.1 西医 严密监护动态观察。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抑酸、抑酶、解痉,应用生长抑素、抑肽酶、阿托品等药物。改善微循环纠正休克。对症支持治疗。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手术治疗(松解粘连,切除胆囊,胆管引流,腹腔冲洗引流等),术前术后均予以中医药配合治疗、胰外疾病及并发症的治疗。

1.2.2 中医 肝郁气滞型21例:证见脘腹及右胁疼痛,身热口苦,恶心呕吐,舌红苔白,一般情况尚可。治宜疏肝理气、清热通便。方药:①口服胰胆炎合剂,1支/次,3次/d;②清胰汤加减,煎为100ml,胃管注入,2次/d。脾胃湿热型9例:证见脘腹胀痛拒按,恶心呕吐,小便短黄,大便秘结,少虚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沉迟,治宜清热逐瘀。方药:①胰胆炎合剂;②清胰汤加减,均口服。脉沉迟加川芎、葛根,或静滴参脉注射液。肝胆湿热见黄疸加茵陈、蒿本,或静滴茵栀黄注射液。湿热壅盛型9例:证见脘腹胀满拒按,痛如刀割,身热口干尿黄便秘无虚恭,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或滑数。治宜攻下逐瘀。方药:①胰胆炎合剂;②膈下逐瘀汤加减,腹胀著加大黄、芒硝;少尿加泽泻、车前子、茯苓或苍术;呕血黑便,血尿加白茅根、菖蒲;嗜睡、谵语脑病加僵蚕,静滴红花注射液或灯盏花素注射液。

2 结 果

39例患者,治愈38例(97.4%),无效1例(2.6%)。无效1例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入院时上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无效,自动出院。无死亡病例。

3 讨 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共同通道和胆石移行学说已得到共识。若合并胆道炎症,则细菌毒素、游离胆酸、非结合胆红素、溶血卵磷脂等均可通过胆胰间淋巴管交通支激活胰腺消化酶,加重胰腺的炎症过程[2]。当胆系炎变、结石等改变时胆道压力增高,同时有不同程度胆道及壶腹部水肿或粘连,使胆道正常通路畸形,引致不同程度胆汁瘀积,导致胆道压力增高。因此,结石性胆囊炎、胆管炎、胆道结石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发病因素。

急性胰腺炎属中医学“胁痛”“黄疸”和“脾心痛”范畴,发病急、病情凶险,多由饮食不节、酗酒而引起;肝失疏泄而壅脾塞胃,或湿热相交壅结肝胆而成黄疸,病进正虚邪陷,脾失统血,则成气血败乱之厥脱证。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有血尿淀粉酶增高、低血钙、血TG增高、白细胞升高等特点。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超声等检查,早期诊断分级,按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以胰腺病变为主的治疗原则,我们在西医系统处理基础上,遵循“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予以泻热通腑行气疏郁法以消积导滞、泻痞除满,以清胰汤、胰胆炎合剂、膈下逐瘀汤为基本方,辨证加减,配合茵栀黄等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一般情况好转,症状减轻或消失,病情迅速改善,血尿淀粉酶、血钙、血TG等恢复正常或近正常范围时及时采取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治疗,冲洗引流腹腔,松解胆囊区粘连,切除胆囊、胆管炎、胆管梗阻者探查胆管引流,术后继续采取中西医结合恢复治疗,效果满意,从病因得以治疗,减少并发症及日后复发可能。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2000年杭州会议)[J].胃肠病学,2002,7(1):53-54.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治体会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按胰腺炎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 生命体征平稳者, 经B超、CT、MRCP证实有胆囊结石而无胆管结石及胆管梗阻扩张者;排号单号为研究组, 双号为对照组。

1.2 一般资料

研究组男8例, 女14例, 年龄28~65 (46.5±4.5) 岁, 病程3~6 (4.1±0.7) h。对照组男10例, 女12例, 年龄26~68 (45.1±5.0) 岁, 病程2~7 (4.4±1.0) h。

1.3 胆道情况

研究组均为首次突然发病, 均伴有发热 (37.8~39.5℃) 、上腹部压痛;B超下可见胆囊内多发性结石, 肝内外胆管结石无检出, 胰腺体积明显增大;CT扫描明确胆囊结石, 7例胰周有积液;血淀粉酶指标明显升高, 范围900~18000U/L;白细胞计数 (10.5~19.0) ×109/L;其中合并高血压4例, 糖尿病2例。对照组均为首次突然发病, 均伴有发热 (37.6~39.0℃) 、上腹部压痛;B超下可见胆囊内多发性结石, 无明显肝内外胆管结石, 胰腺体积异常增大;CT诊断胆囊结石, 均未见肝内外胆管结石及梗阻;5例胰周有积液;血淀粉酶指标升高, 范围700~14000U/L;白细胞计数 (12.5~18.0) ×109/L;合并高血压3例、糖尿病4例。

1.4 治疗方法

入院后禁食少饮, 并进行胃肠减压治疗, 视病情程度选择性进行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应用生长抑素等抑制胰腺外分泌等药物及对症治疗, 明确病因后研究组于发病72h内予以LC术, 2例胰腺炎重症患者予胰腺被膜切开置管引流术。手术均顺利完成, 不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4~14 (平均7.2) d腹痛、腹胀缓解或消失, 发热消失, 腹腔引流管于术后6~14d拔除。对照组于胰腺炎治愈后3个月行LC术, 其中1例于胰腺炎治愈后1个月复发, 治愈后3月作LC术。

1.5 疗效评价标准[1]

血细胞检查白细胞指标正常, 胰腺炎症状消失并血清淀粉酶指标正常为治愈。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病例均获得治愈。手术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但在住院时间及费用方面两者差异显著, 见附表。门诊随诊3个月~8年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其中以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GP) 最为常见[1], AGP主要是由胆道结石、炎症等引起的胰黏膜屏障受损、胰管梗塞、胰液外溢、胰腺组织自我消化等引发, 由于在解剖学基础中胆管与胰管存在共同通道, 因而当发生胆管炎症等疾病时均可引起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痉挛、狭窄等, 进而引起胰液、胆汁流出受阻发生返流或溢出, 胆汁中的胆汁酸对胰腺产生严重损伤, 导致胰腺组织自我消化、胰黏膜屏障损伤等, 继发性引起全身炎性反应[2]。近期临床研究表明, 胆道结石同样是引起AGP的主要原因, 其中复发性AGP诱因中胆道微结石因素约占30%, 通过资料分析可知, 多发性微细结石更易引起急性胰腺炎[3], 因而我们认为患者出现典型的突发上腹剧痛, 体征轻微;血淀粉酶测得值>500u (Somogyi法) , 尿淀粉酶测得值>1000u (Somogyi法) ;并可排除暴饮、暴食、饮酒、高钙血症和高脂血症;B超或CT平扫+增强发现胆石症者, 胰腺体积增大, 边界模糊, 胰周积液等典型的胰腺炎改变者, 即可诊断为AGP。在制定AGP治疗方案前, 一定要注意AGP的具体治疗指证, 其中判断有无胆道梗阻性病变是AGP手术指证的重要环节, 对易发生胆道梗阻性病变的患者采取急诊手术治疗已获临床广泛认可[4], 而无胆道梗阻检出的患者治疗原则较为多样, 即为炎症早期 (1~7d) 进行急诊手术遏制病情恶化趋势, 或在炎症消失后待患者机体状态良好时进行手术治疗 (择期手术) , 择期手术主张整个治疗在一次住院期间进行, 避免因院外因素导致疾病治疗效果不佳或发生AGP复发, 但在择期手术时机的选择上仍存在争议, 主要由于AGP在保守治疗后进行饮食生活恢复过程中复发AGP可能性仍较高, 同时因为胆道病变为实质性存在, 因而在复发后存在病情加剧的可能。文献报道, AGP经非手术治疗, 缓解后6个月内复发率达21%~61%[5], 故随着LC术经验的积累, 我们认为AGP在发病后72h内行LC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同时安全性较高, 可极大程度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但手术需谨慎仔细, 先分离胆囊三角, 分清“三管一壶腹”结构, 钛夹夹闭胆囊颈管, 以防将结石挤入胆总管。对于胰腺炎较重者, 我们常规切开肝胃韧带及胃结肠韧带, 切开胰腺被膜减压, 胰周放置2~3根腹腔引流管, 这样可以引流炎性渗液, 减轻胰腺内的压力, 改善胰腺的血液循环, 减少胰腺坏死, 减轻腹胀症状。术后需要应用抗生素、生长抑素进行感染预防及抑制胰腺外分泌, 并及时纠正患者发生、腹胀、腹痛等症状。胰腺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早诊断、早治疗对彻底解除病因、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既有重要意义。一般发病后72h内行LC手术难度不大。总之, 对于AGP入院后72h内行LC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同时安全性较高, 可极大程度上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摘要: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GP) 疾病发作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回顾性分析22例AGP患者 (研究组) 在发作早期行LC治疗与22例AGP患者 (对照组) 3个月后择期行LC治疗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完成LC术。与对照组比较, 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AGP患者发病早期即行LC是可行的。

关键词:胰腺炎,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发病早期

参考文献

[1]王春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治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 (15) :59-60.

[2]吴孟超, 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833-1837.

[3]秦双伟, 艾可为, 寸向农, 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及手术时机的选择[J].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 (24) :4512-4513.

[4]孙枫林, 李晓军, 马杨, 等.胆囊微小结石与胆源性胰腺炎关系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0, 13 (6) :499-500.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护理体会 篇6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AGP86例中男42例, 女44例, 年龄19~82岁, 平均52.6岁。胰腺炎及重症胰腺炎的诊断符合199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入院后48h内APACHE-Ⅱ评分≤8为轻型, APACHE-Ⅱ评分>8为重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如下: (1) 有胆绞痛病史, 并有急性胰腺炎的症状、体征, 莫菲氏征阳性; (2) 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40μmol/L或碱性磷酸酶 (AKP) >225U/L, 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75U/L; (3) 血和尿淀粉酶高于正常值3倍以上; (4) 影像学提示急性胰腺炎和胆囊结石或肿大, 胆总管结石和扩张; (5) 排除其它类型胰腺炎。根据入院时胆道有无梗阻分为梗阻型和非梗阻型。本组轻型非梗阻型A G P 4 7例, 轻型梗阻型AGP18例, 重型非梗阻型AGP10例, 重型梗阻型AGP11例。

1.2 方法与结果

轻型非梗阻型AGP47例先行禁食, 胃肠减压, 补液, 抗炎, 抑制胰腺分泌, 维持水,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在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腹部体征消失、全身情况稳定后 (入院后2周左右) 施行胆道手术。47例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10例, 术中发现胆总管内有结石;保守治疗后好转3例, 拒绝手术出院失访;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28例, 术中均发现有胆囊结石, 其中20例经胆囊管行胆总管造影均无异常。

轻型梗阻型AGP18例, 先行保守治疗, 症状缓解后8例, 于入院后2 周行胆道手术痊愈。36~72h手术10例, 均为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 术中根据情况加行胰周、腹腔引流术, 均痊愈出院。

重型非梗阻型AGP10例, 经积极保守治疗成功后在20~60h施行胆囊切除术, 其中4例同时行胆总管探查术, 均痊愈出院。重型梗阻型AGP11例, 先行保守治疗, 3例梗阻缓解, 症状改善后约3个月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治愈, 入院后10h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 36~72h手术7例, 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 其中4例加行胰包膜切开减压, 胰腺坏死组织清除, 胰周、腹腔引流。手术患者中8例治愈, 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

2 护理

(1) 心理护理:由于疾病知识的缺乏和剧烈的腹痛使患者产生强烈的恐惧、焦虑感, 护理人员此时应关心体贴安慰患者, 向其讲解疾病产生的原因、发展及转归, 解除疑虑;及时清除呕吐物, 更换污染的衣物和床单, 使患者舒适, 取得信任;由于病程长, 因此卧床、禁食时间长, 输液量大, 患者易产生厌烦、焦躁心理, 护理人员应与家属一起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耐心地倾听其主诉, 给予认真解释, 以取得配合。 (2) 休息与体位: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保证睡眠, 以降低代谢率及胰腺、胃肠分泌, 协助采取舒适的体位, 可取斜坡位或半卧位, 利于呼吸, 便于腹腔渗液引流至盆腔。 (3) 病情观察急性胰腺炎病人大多病情重, 腹痛难忍, 且病情变化复杂, 用药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 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本组有2例重症胰腺炎在使用生长抑素治疗期间发现腹部体征加重, 病情恶化, 及时中转手术。另外部分病人在治疗中出现呼吸困难, 及时给予吸氧;恶心呕吐、腹胀严重者给予胃肠减压;高热者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低血压、少尿者及时补充血容量、利尿;每天测定水电解质及酸碱度, 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发现失衡及时纠正。 (4) 疼痛护理: (1) 确定患者疼痛确实存在, 教会放松疗法、听音乐等, 分散其注意力。 (2) 给患者取舒适体位, 如弯腰屈膝侧卧, 按压疼痛部位可适当减轻疼痛。 (3) 禁食和胃肠减压, 减少食物和胃酸刺激胰液分泌。 (4) 遵医嘱给予解痉、镇痛处理, 如给予肌内注射654-2等解痉止痛药物, 以通畅胰胆管, 减轻胰管内压, 疼痛严重者可同时加用吗啡。 (5) 营养支持护理:因食物及酸性胃液进入十二指肠刺激胰腺分泌消化酶, 加重胰腺炎症, 因此, 在急性期应严格禁食、禁饮, 同时行胃肠减压, 口渴者可含漱或湿润口唇。因此在此期间肠外营养 (PN) 是保证营养支持的最佳途径。PN可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病情平稳后应尽早改为肠内营养 (EN) 。目前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采用的是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法;待血和尿淀粉酶降至正常, 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后, 给予低糖、低脂饮食, 但要注意忌油腻食物。 (6) 控制感染:因急性胰腺炎40%~70%有继发感染, 胆源性胰腺炎多数伴胆道感染, 且有报道重症胰腺炎的死亡原因中80%是感染, 所以控制感染十分重要, 需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护理中应确保抗生素现用现配, 且按时定量的使用。

3 出院指导

(1) 注意休息, 避免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态; (2) 饮食应少量多餐, 忌暴饮暴食, 给予易消化、低脂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 忌烟酒和油腻食物;不随便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能引起胰腺炎的药物; (3) 如发现消化不良、腹痛、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倪国华, 江娩南.成人护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398~399.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均有急性腹胀、腹痛, 发热30例, 12例伴有呕吐、恶心。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2~3d, 平均1.5d。年龄32~74岁, 平均43.6岁, 其中女15例, 男17例。尿淀粉酶920~4352U/I (正常值<450U/L) , 血淀粉酶570~2598U/L (正常值<180 U/L) , 血糖升高18例, 直接胆红素升高10例。

1.2 手术方法

入院后患者予以静脉补液, 抗生素, 抑制胰酶分泌、鼻-空肠营养支持等治疗, 并需禁食, 对血糖升高的患者的血尿淀粉酶等密切监测, 观察腹部体征及血压脉搏体温的变化, 同时予以胰岛素静脉泵控制血糖。经上述综合治疗的22例单纯胆囊结石的胆源性胰腺炎, 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 血尿淀粉酶接近正常或正常后, 于入院后45d, 平均18d开腹胆囊切除术或行LC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2 结果

治愈30例, 死亡2例, 住院时问15~48d, 平均22d, 再手术1例 (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1例) , 胰瘘1例 (引流8个月后治愈) 。

3 讨论

AP是指因多种病引起的胰酶激活, 其他器官不伴或伴有功能改变的疾病, 主要特征为胰腺局部炎症反应, 向胆管远端移动胆管结石时, 结石嵌顿在通过壶腹部时造成一过性梗阻或者在壶腹部引起梗阻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或十二指肠乳头水肿, 继而造成胰管高压或胆汁向胰管逆流从而急性胰腺炎被诱发。由胆系疾病所诱发的ABP。在临床上胆源性胰腺炎的表现是继发性急性胰腺炎和胆道结石所致胆道问题的总和。在我国急性胰腺炎中胆源性胰腺炎约占的55%~65%, 临床可分为非梗阻型和梗阻性。引起原因如下: (1) 胰管内压力被胆道内压力超过后, 则可通过共同通道将胆汁逆流人胰管, 造成胰腺炎; (2) 胆道炎症时游离胆汁酸、溶血卵磷脂、细菌毒素和非结合性胆红素等可经胆胰间淋巴管弥散到胰腺, 使胰酶激活, 引起慢性或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3) 胆囊结石引起胆源性胰腺炎是细小结石从胆囊内掉入胆总管顺而往远端移动使胆汁排泌受阻[2], 也可引起壶腹部一过性痉挛、水肿、约肌炎症; (4) Oddii括约肌因胆道炎症引起功能不全, 或壶腹部和胆总管受胆石移行过程中影响而损伤, 致胰管返流入十二指肠内容物, 使得胰酶被激活。

是否在早期治疗上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采取手术治疗, 目前分歧较多[3]。诊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原则是根据《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4]指出的:为解除胆道梗阻, 首先要鉴别胆道有无梗阻病变, 凡伴有胆道梗阻者, 应该早期手术或急诊手术。笔者认为ABP发病基础是胆胰管共同通道[5], 不解除胆道结石, 就有发生SAP的可能性, 并且ABP也具复发性, 适时治疗胆道疾病是根本。ERCP (早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对病死率没有影响, 但可以减少胰腺炎相关的并发症与重型胰腺炎病例。Petrov等进行荟萃分析了3项随机临床对照试验 (共450例) 中未合并急性胆管炎的胆源性胰腺炎病例临床资料, 结果显示不合并急性胆管炎的胆源性胰腺炎总体死亡发生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风险在早期ERCP中并未降低[6], 所以若医院ERCP技术尚未成熟, 对内镜治疗因尽量避免。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方法有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EST后胆囊切除术、单纯胆囊切除术、ERCP等, 为体现个体化治疗期手术方法可以依照病情的不同进行选择。

总之,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和指征选择要考虑到胰腺炎症的感染程度、胆囊炎症或严重程度等, 同时取决于胆道是否存在梗阻。对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可以提高胰腺炎治疗的疗效、缩短疗程、减少费用、降低病死率和简化治疗方法等, 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彭淑牖, 李江涛, 刘笑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J].肝胆外科杂志, 2007, 15 (1) :7-8.

[2]龙锦, 何忠野, 葛春林, 等.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的体会[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6, 15 (11) :873-874.

[3]Canlas KR, Branch MS.Role of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 in acute pancreatitis[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7, 13 (47) :6314-6320.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 2007, 45 (8) :727-729.

[5]邵子力, 彭和平, 汪普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腔镜手术时机的探讨[J].广东医学, 2007, 45 (7) :55-56.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64例治疗体会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4例, 男29例, 女35例;年龄22~76岁, 中位年龄49岁, 其中单纯胆囊结石36例, 胆总管结石l4例,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0例, 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3例。全组首次发病者41例 (64.06%) , 发病二次或二次以上者共23例 (35.93%) , 二次发病间隔时间最长20年, 最短约1周。三周内复发有6例, 5周内复发者8例, 7周内复发者9例, 分别占复发病例的26.09%、34.78%、39.13%。本组64例临床表现中, 其中出现左上腹痛20例, 中上腹痛34例, 右上腹痛10例。合并有黄疸者40例, 伴畏寒发热36例。入院后查体左上腹压痛9例, 右上腹压痛25例, 中上腹压痛30例。伴有肌卫29例。血淀粉酶升高58例, 血淀粉酶伴尿淀粉酶升高47例。参照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学组关于重症胰腺炎诊断和分级标准[2], 轻型胰腺炎36例, 重型胰腺炎28例。

1.2 方法

根据是否手术及发病至手术的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 早期手术组 (在72h内) , 共27例。延期手术组 (超过3周) , 共30例。非手术组7例。手术组尽可能采用创伤小的手术方法, 应避免过多对于胰腺组织本身的手术操作。术前检查单纯胆囊结石者行胆囊切除术, 合并有胆管结石则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对于胰腺炎症严重者, 根据术中具体情况, 可适当行胰包膜切开、胰床松解, 清除明显坏死组织, 对于术中不能明确是否坏死的部分, 不追求彻底的清除, 减少手术创伤。大量生理盐水清洗腹腔后常规在胰头、胰尾附近各放置一根双套管, 自左右上腹部戳孔引出体外, 胰腺下缘、后方经文氏孔各放置一粗硅胶引流管, 目的是为了术后冲洗胰腺残留坏死物用, 有利于引流通畅。

2 结果

早期手术组27例, 手术方式为胆囊切除, 部分另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 其中7例行胰包膜切开, 胰床引流, 本组中有6例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延期手术组30例均于3周后行胆囊切除术, 其中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后加做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 1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 l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胰腺囊肿引流术。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抑制胃酸分泌, 使用胰酶抑制剂 (如善得定或施他宁) 、改善胰腺微循环 (前列地尔, 复方丹参)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早期手术组死亡4例 (病死率14.81%) , 延期手术组死亡7例 (病死率23.33%) , 急诊手术组与延期手术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非手术组死亡2例 (病死率28.57%) 。早期手术组并发切口感染7例 (感染率25.93%) , 延期手术组并发切口感染9例 (感染率26.67%) , 早期手术组与延期手术组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早期手术组术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2例, 延期手术组术后胰腺假性囊肿3例, 并发左上腹膈下脓肿3例, 非手术组并发胰腺假性囊肿2例。上述患者经后续治疗也均痊愈。全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年, 手术组未再发胰腺炎, 非手术组有3例复发。早期手术组平均住院 (15.37±9.4) d, 延期手术组平均住院 (27.13±10.5) d, 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平均住院日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l) , 非手术组平均住院 (21.07±10.8) d。早期手术组4例死亡 (病死率14.81%) , 延期手术组7例死亡 (病死率23.33%) , 非手术组死亡2例 (病死率28.57%) , 早期手术组病死率和延期手术组病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3 讨论

3.1 治疗方式的选择

ABP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胆石引起壶腹部梗阻以及胆道感染引起Oddi括约肌水肿痉挛, 从而引起胆汁胰液排泌不畅, 胆汁逆流进入胰管激活胰酶, 从而诱发胰腺自身消化[3]。对于非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目前意见统一, 均认为早期应非手术治疗, 住院期间择期再行手术处理胆道病变[4]。而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组推荐[5]:急性胰腺炎伴胆道梗阻时, 宜急诊手术或早期手术, 而对于不伴有胆道梗阻者, 则宜采用非手术治疗。另外, 有研究表明, 部分合并胆道感染或重症胰腺炎病例, 早期内镜治疗能减少并发症发病率[6,7]。对于是否必需行胆总管探查, T管引流, 尚存在不同观点:有作者认为胆源性胰腺炎既是胆管结石致共同通道阻塞引起, 单纯作胆囊切除就有胆管残余结石和胰腺炎复发的可能。另有部分病例术前肝功能检查胆红素无明显升高, B超检查胆总管未见扩张, 但是手术中探查胆总管仍可发现小结石, 所以应术中常规探查胆总管[8]。作者认为对于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 应强调早期急诊手术探查胆管, 尽早去除嵌顿结石, 降低胆道压力缓解胆道梗阻, 能防止进行性胰腺坏死, 减少病死率。手术方式以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为主, 胰腺无明显坏死者, 可不作处理。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胰腺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界限, 手术难以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同时术后的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可进一步加重ABP急性期的全身损害, 增加医疗风险。条件允许也可急诊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或EST, Oddis括约肌切开引流。本组27例胆源性胰腺炎行急诊手术, 23例有效, 有效率85.2%。对于非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 应先积极补充血容量, 改善胰腺微循环、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 抑制胰腺、胃酸分泌, 控制胆道感染等非手术治疗, 等病情得到控制, 全身情况改善后再作胆道手术。保守治疗期间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如果患者腹痛进行性加重, 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胆红素持续升高, 伴有高热, 影像检查提示胆道扩张, 怀疑有化脓性胆管炎等情况应急诊手术。过分强调非手术治疗, 会使部分原本有条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失去最佳手术时机而死亡。从本组数据可见非手术组病死率28.57%, 比手术组高。

3.2 手术时机的探讨

ABP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 有学者认为, 一般情况下多数ABP患者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症状可缓解, 但是明确伴有胆道梗阻的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道感染或经24h非手术治疗无好转者, 应及时手术。本组研究对象中非手术7例, 死亡2例, 死亡原因为1例为MODS, 1例为老年患者并发胰腺感染死亡, 可见非手术治疗对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并太不理想。笔者认为对于ABP患者, 如有充分的影像学检查 (MRCP、CT等) 明确有胆管梗阻, 以及保守治疗症状无缓解者应尽早手术。因胆管梗阻持续存在可加重胰腺局部病理改变以及全身炎性反应, 致病情迅速恶化。通过“早期积极”的手术可迅速降低胆道压力, 从而减轻胰腺的损害。手术方式上不追求彻底的清除胰腺坏死组织, 减少手术创伤, 同时尽量避免切开胰包膜, 从而保护胰腺屏障, 减少全身炎性反应。同时放置多个粗硅胶引流管, 充分引流炎症渗出物, 有效减少胰腺囊肿以及胰腺感染形成脓肿等并发症。

近年来, 多数学者已趋于认同对ABP采用手术治疗[9,10]。我们认为早期手术 (72h内) 对ABP来说是安全的, 通过手术解决胆道梗阻问题, 消除胰腺炎诱因、改善胰腺的微循环、阻断胰腺继续坏死的病理过程、降低并发症出现率和病死率, 同时也能有效解决ABP复发问题。关于手术方式选择, 我们认为应依据个体化原则, 即根据影像学检查、胰腺局部炎症情况和全身一般情况而决定具体手术方式, 以单纯胆道手术, 去除病因为目的, 术中应引流充分, 避免过多对于胰腺组织本身的手术操作, 减轻术后的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减少医疗风险。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ABP) 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8月至2010年7月以来收治的64例胆源性胰腺炎。结果 27例在发病72h内行急诊手术, 平均住院 (15.37±9.4) d, 30例经非手术治疗症状缓解, 3周后行延期手术, 平均住院 (27.13±10.5) d, 非手术组7例, 平均住院 (21.07±10.8) d。早期手术组4例死亡 (病死率14.81%) , 延期手术组7例死亡 (病死率23.33%) , 非手术组死亡2例 (病死率28.57%) 结论 外科手术在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是安全可靠的。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治疗

参考文献

[1]李兆申.胰腺疾病内镜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 200l, 8 (21) :17l-173.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草案) [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7, 3 (12) :206-208.

[3]Petrov MS, van Santvoort HC, Besselink MG, et a1.Early endose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versus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in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without cholangitis: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J].Ann Surg, 2008, 247 (2) :250-257.

[4]Rocha FG, Balakrishnan A, Ashley SW, et a1.A historic perspective on the contributions of surgeon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acute pancreatitis[J].Am J stag, 2008, 196 (3) :442-449.

[5]张圣道.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2, 8 (2) :110-111.

[6]Moretti A, Papi C, Aratari A, et a1.Is early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useful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Dig Liver Dis, 2008, 40 (5) :379-385.

[7]van Santvoort HC, Besselink MG, de Vries AC, et a1.Early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 predicted severe acute biliary pancreatifis[J].Ann Surg, 2009, 250 (1) :68-75.

[8]刘建龙, 蔺锡侯.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肝胆胰外科杂志, 1996, 8:84

[9]安崇贵, 马祖华.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J].肝胆外科杂志, 2001, 9 (6) :173-174.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7例, 女23例, 年龄为18~76岁, 平均年龄为 (48.5±1.5) 岁, 其中3例患者胆道存在阻塞性黄疸, 但是无明显异常, 1例胆囊癌, 1例胆总管囊肿, 24例胆囊结石;在病情方面, 34例为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16例为重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本组5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持续性上腹疼痛, 38例为首次发病, 12例为二次或二次以上发病。

1.2 治疗方式

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将50例患者分为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组与重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组, 并根据两组患者胆总管下段的梗阻情况将其分成梗阻与非梗阻组, 从患者的个体情况出发, 使用非手术、早期手术以及延期手术方案治疗, 早期手术即在入院48 h之内进行手术, 延期手术则在入院后48 h后进行治疗[2]。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组间比较经t检验, 期间比较以χ2检验, 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 3例死亡, 3例发生并发症, 重症非梗阻型组患者中, 非手术组以及早期手术组APACHE-II评分存在差异, 重型患者组之中, 延期手术与早期手术组病死率差异显著, 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附表。

3 讨论

对于不同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需要使用不同的治疗措施, 对于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此类患者症状轻微, 即使有胆道梗阻的情况, 也不用及时的解除, 因此, 对于此类患者可以使用非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这样能够有效消除患者胆管壁黏膜水肿, 继而起到解除梗阻的效果[3]。在治疗的过程中,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梗阻变化, 若患者胰腺炎加重, 身体状况发生恶化, 则采取保留治疗的方法是难以取得理想疗效的, 此时, 就应该即刻手术。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重症患者中非手术、早期手术与延期手术组在APACHE-II评分与病死率上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 对于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 应该根据患者的实体情况, 将手术治疗与个体治疗模式相结合, 如果采取保守治疗模式, 应该同时予以相应的抗感染、抗休克治疗, 待炎症与水肿情况减轻之后, 再实施手术, 才能够降低手术风险, 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

总而言之, 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应该综合考虑胰腺炎炎症与胆道梗阻情况,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将50例患者分为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组与重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组, 并根据两组患者胆总管下段的梗阻情况将其分成梗阻与非梗阻组, 针对四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与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 3例死亡, 3例发生并发症, 重症非梗阻型组患者中, 非手术组以及早期手术组APACHE-II评分存在差异, 重型患者组之中, 延期手术与早期手术组病死率差异显著, 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应该综合考虑胰腺炎炎症与胆道梗阻情况,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肖洋, 谢清贵.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探察[J].当代医学, 2012, 12 (15) :430-432.

[2]薛红新, 吴丽颖, 李淑玲, 等.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与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对比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 28 (1) :271-272.

上一篇:有效实现下一篇:授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