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与心理问题

2024-09-06

睡眠障碍与心理问题(共10篇)

睡眠障碍与心理问题 篇1

摘要:目的 研究对肿瘤患者放疗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放疗的42例肿瘤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1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及睡眠障碍针对性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1PSQI总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放疗患者心理及睡眠障碍。

关键词:肿瘤,心理障碍,睡眠障碍

恶性肿瘤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化疗、放疗为肿瘤临床治疗过程中常用手段, 对患者病情进展地延缓具有重要意义[1]。但是在化疗、放疗过程中, 患者的心理、睡眠等均受到严重影响, 多数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对患者生命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通过护理干预手段, 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改善睡眠障碍。在本次研究中, 我院对30例肿瘤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 年5 月至2013 年6 月在我院接受放疗后出现心理及睡眠障碍的42 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 例, 女15 例;年龄25~81 岁, 平均 (45.4±5.7) 岁。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60 例患者肿瘤信息、放疗方案及周期等进行统计并作出相应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及睡眠障碍的优质护理干预,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健康宣教由接受过专职护理培训的护士对接受放疗治疗, 且出现心理及睡眠障碍的肿瘤患者进行健康心理及睡眠相关知识宣教。嘱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良好的作息规律和精神卫生状况。入睡前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暴饮暴食或过于兴奋。指导患者掌握相关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 如睡眠松弛想象技术、播放轻音乐等。在白天, 护士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 让患者远离病床, 形成良好的睡眠认知, 进而使患者逐渐形成良好的睡眠生物钟。

1.2.2 心理护理专职护理人员应用希望疗法、音乐疗法等方式和技术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身心状态。在护理过程中, 对患者进行癌症及放疗相关知识介绍的同时高度关注患者的心理及情绪的变化情况。发现患者存在不良情绪时, 及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在患者接受放疗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 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 帮助患者克服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同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对患者进行探视, 与患者进行情感沟通, 使患者在放疗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亲情、友情的温暖, 增强其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和信心, 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

1.2.3 饮食指导根据患者具体病情, 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不仅能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 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烦躁、紧张的情绪, 增强体质, 提高肌体免疫力。胃肠道不适也会对患者的情绪、睡眠等产生直接性影响。因此, 通过饮食指导护理干预对改善癌症患者心理及睡眠障碍也有积极的作用。

1.2.4 病房环境干净、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是保证放疗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接受放疗的肿瘤患者, 其免疫系统均处于较差状态, 患者情绪及睡眠极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因此, 在护理过程中, 必须保证病房具有合理的温度和湿度, 并要时刻保证病房的干净、舒适和安静。良好的住院环境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相关感染的发生, 更能给患者带来舒心、愉悦的心情, 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1.3 护理效果评价标准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问卷调查。PSQI总共包含有7 项评价指标, 具体为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效率、主观睡眠质量及睡眠障碍等。问卷总分为0~21 分, 得分超过5 分为睡眠存在障碍,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使用SPSS 16.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处理计量资料, 计数资料使用 χ2检验, 采用表示计量资料, 以P<0.05 作为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PSQI评分情况接受相应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PSQI总评分分别为 (6.21±1.01) 分、 (13.91±3.65) 分,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24%、80.95%, 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放疗过程中肿瘤患者的心理及睡眠障碍质量对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临床研究显示, 应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帮助接受放疗的肿瘤患者缓解甚至消除心理及睡眠障碍, 可有效提高放疗效果,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2]。

接受放疗的肿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和心理, 这些消极情绪的存在对患者的睡眠产生直接性影响, 进而影响到放疗效果。对患者实施健康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 可有效帮助患者缓解各种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增强患者与疾病进行抗争的信心和勇气, 提高患者接受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 进而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3]。在本次研究中,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1PSQI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 在肿瘤患者接受放疗的过程中, 根据患者个性及病情, 对患者实施针对性优质护理干预, 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 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杰.老年肺癌患者围放疗期的情绪表现及护理干预需求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3, 1 (12) :105-106.

[2]楼少云.护理干预对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睡眠状况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11 (5) :615-616.

[3]韩立丽, 高伟.心理护理对食管癌放疗合并焦虑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5 (10) :1131-1132.

睡眠障碍与心理问题 篇2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高层次护理手段。大量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生、治疗、预后与诸多的心理因素有关,不良的情绪反应易导致病情加重。因此,2006~2011年对冠心病伴失眠症状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2011年收治冠心病患者347例,男280例,女67例。心绞痛257例,心肌梗死90例,平均年龄56岁。

冠心病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判断:⑴恐惧心理:恐惧是患者的一种正常反映。恐惧的原因主要有这几方面:①害怕自己患上某种疾病;②对某种治疗的损伤性感到不安;③对医院的病房、设备、患者的特殊环境产生恐惧感;④对各种疼痛的恐惧。临床中注意到,有些冠心病老年人由于年老多病,加之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性质不了解,认为自己的病情很重,或者心绞痛频繁发作常有濒死感,生命时刻受到死亡的威胁,从而产生恐惧的心理。恐惧的护理诊断要点如下:①主诉自己感受到威胁或危险(已存在的、潜在的、想象的);②患者产生难以控制的害怕、紧张感;③发生机体改变,如脉搏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手发颤,出汗,说话声音颤抖,提问增加,音调变化等。⑵焦虑心理:焦虑也是患者最常见的情绪反映,是一种焦急而又忧虑的不良情绪。长期的焦虑,可以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失调,皮质下中枢兴奋性增高,迷走神经兴奋。焦虑的原因主要有这几方面:①情景方面:如患者住院后环境陌生,诊断不明确,疗效不明显等;②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影响;③某些恐惧因素的存在。临床护理中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有濒死感,加上环境陌生,床上大小便,改变了往日的生活习惯,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情绪,特别是心律失常频繁发作的患者顾虑重重,心神不定、焦虑不安,严重影响睡眠和情绪,从而加重了原有病情。护理诊断的要点如下:①生理方面: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呼吸次数增加,出汗、面色潮红或黄白,瞳孔散打,声音发颤,手发抖,坐立不安,失眠,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感觉异常及尿频。②情感方面:自觉不安,缺乏信心,神经过敏,恐惧紧张以至失控,或表现为易激动,好发脾气,哭泣或表现为退缩,自我贬低,缺乏主动等。③认识方面: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环境缺乏注意,健忘,沉思,思维中断等。

心理护理措施:①住院初期,与患者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为临床康复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首先,护理人员应该热情接待患者,耐心地介绍医院的情况,包括各种规章制度、打针吃药的要求,使患者很快适应医院生活,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情绪。然后,护士要尽快掌握患者的诱因及向家属了解既往史,迅速进入角色,在护理中操作技术要娴熟,使患者得到安全感,从而为下一步心理护理进行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护士服务要周到,对患者提出的意见要有细致的解释,善于针对患者的思想状况,有效的解除患者的焦虑、悲观、恐惧、消沉的情绪,为康复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例如对于心梗患者,护士应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清楚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并解释医疗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如限制盐的摄入,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卧床休息对心脏功能恢复的意义,对于预后较差的患者,可以用以前治愈的同类型实际病例来鼓励与支持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千万不可在患者面前窃窃私语。②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住院期间,护士的举止、言行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医疗效果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由于患者生活习惯、职业、性别、性格的不同,他们的心理需求有很大差异。每个患者即使得的一个病,但是由于他们各自不同的情况,对疾病的态度和要求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就要求护理人员要经常巡视病房,在同患者进行交流中,准确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获得一些有用的心理资料,从而做出正確的护理诊断,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减轻或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大喜、大悲、精神紧张等都可加重病情,因为交感神经兴奋、内分泌紊乱、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其结果将会影响药物治疗,甚至可诱发和加重病情。因此,护理人员还要耐心的做好解释及安慰工作,稳定患者情绪,时刻关心鼓励患者,与家属经常沟通,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冠心病知识方面的教育,对患者家属进行出院指导:患者缺乏系统的冠心病方面的科普常识,因此护士要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针对自己的疾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避免诱发因素,坚持服药,合理安排生活,病情变化时及时就诊。

结 果

根据冠心病临床治愈、好转标准,出院后3个月追踪随访结果,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25天缩短到现在的20天,睡眠情况良好295例(86%),睡眠好转,间断服安定睡眠24例(7%),无效25例(7%),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有很大作用。

讨 论

心理护理活动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把热情和爱心溶化到语言和行动中,需倾注更多的心血,要善于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交谈使患者倾吐压抑的情绪,给予积极的疏导,这样才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总之,实践得出,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失眠症状是很有效的,但是要真正做好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还有待广大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总结、提高,努力把心理护理应用得更广泛、更有价值。

睡眠障碍与心理问题 篇3

目前,孤独症患者的父母报怨最多的是患者的睡眠问题,大约40%~80%的患儿曾有过睡眠问题,而正常的儿童只有25%~40%会有睡眠问题[3]。对于发展中的儿童,睡眠好坏影响脑的功能,如精力的储存,脑的生长,记忆的巩固以及认知能力的累积。由于睡眠的这些重要性,如果孤独症患儿睡眠不足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到目前为止,关于孤独症患者睡眠状态与行为问题的关系的研究很少。目前尚未把低功能孤独症儿童的睡眠问题列为治疗目标。该文重点强调对于低功能、尤其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孤独症患者应描记他的睡眠状态并确定治疗方向。该文对以前的研究进行简单的总结,希望能对以后的研究在设计方面有所帮助。

1 低功能孤独症

孤独症的功能损害程度变化很大,因此,需要将孤独症区分为低功能的孤独症和高功能的孤独症。智商高于70的定为高功能孤独症,低于70的定为低功能孤独症[1]。低功能孤独症会表现出严重的行为问题如:发脾气,攻击行为,摔东西,自伤行为等[4]。他们常有一些共病的诊断,并且终生需要照顾,目前尚没有针对孤独症的药物治疗。该文认为应把低功能的孤独症作为研究的重点,因为他们最需要治疗。

2 孤独症睡眠问题

孤独症最常见的共病诊断是睡眠障碍,研究表明40%~80%的孤独症儿童存在睡眠问题。有研究表明低功能的孤独症患儿比高功能的孤独症患儿更易出现睡眠—觉醒节律的紊乱。这项研究同时指出评估、诊断和治疗低功能孤独症患儿的睡眠障碍能明显改善他们白天的行为并因此提高生活质量。

孤独症的症状多变,孤独症患儿的睡眠问题也同样表现多种多样,并且会持续终生。睡眠问题的多样也反映了孤独症的基因变异多态性。最常见的是入睡困难、睡眠效率降低,整个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不实,白天困倦等[5]。常见的孤独症患儿合并的睡眠障碍的诊断有:失眠、异常睡眠、睡眠—觉醒节律异常等[6]。目前多数此类的研究集中在高功能的孤独症患者身上,因为他们有交流的能力并能配合进行各种睡眠记录仪的检查。但关于低功能孤独症的睡眠状况的研究却很少。

3 孤独症睡眠障碍的原因

尽管孤独症患儿的睡眠问题普遍并持续存在,但其原因仍不清楚。一些理论提出假设:孤独症患儿的睡眠问题可能来自于孤独症疾病本身,也可能就是两个不同疾病的共病。一些研究表明孤独症患儿的潜在的神经生理、生化问题使患儿易产生慢性的睡眠—觉醒障碍,睡眠一觉醒周期一般在出生后12~16周时就建立起来了,这需要对周围环境的时间线索有感知,并因此来调节自身以适应一天24 h的变化(即将体内的生物钟与外部时钟进行同步)。最重要的时间线索就是光的亮暗的变化,其它还包括喂食的时间、社交的时间也会对睡眠-觉醒节律产生影响。如果大脑受损或像孤独症这样有大脑发育不良的情况,就会使这一路径受阻,低功能孤独症患儿会因为各种问题如社交敏感性低、对光的过度敏感影响了睡眠一觉醒节律的建立[7]。脑内有一种神经激素即褪黑素掌管着人的睡眠一觉醒循环,研究显示孤独症患儿与对照组相比,白天褪黑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黑天的褪黑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另一些研究表明一部分的孤独症儿童褪黑素分泌也是正常的,这使我们推测孤独症里有一个亚群存在睡眠一觉醒节律调节异常,这会使患儿的睡眠时间表异常,在上床睡觉和起床的时间段出现问题行为。另一些理论则认为孤独症患儿的睡眠问题可能是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精神病基础病理的作用结果。50%的孤独症患儿的存在胃肠道问题,如便秘和腹泻,这可能会使患儿夜间经常起夜[8]。低功能孤独症儿童经常合并抽搐(6%~60%),抽搐也会影响睡眠的结构。25%~70%的孤独症患儿会同时患有精神疾病如焦虑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患者会因为注意力涣散,睡前多动而使入睡的时间延迟,甚至会致失眠[9]。抗精神病药物和SSRI(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也会影响患者的觉醒-睡眠周期。总之孤独症的睡眠障碍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阐明其发生的机制,以便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治疗,减少低功能孤独症的睡眠问题。

4 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和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

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睡眠障碍与情绪和行为问题有关,儿童成长期的睡眠问题会广泛地影响儿童的健康、行为、注意力和认知以及学校的表现[10]。睡眠问题也会导致孤独症的症状加重。睡眠少的患儿在社会交往能力、语言交流方面表现更差,有更严重的刻板行为和更粘着的非社会性的仪式性动作。除了会加重孤独症的本身的症状外,睡眠困难还可增加孤独症患儿的多动、捣乱,不顺从行为,进而影响患儿白天的表现。目前尽管有一些关于孤独症儿童的睡眠与行为问题的关系的研究,但对于低功能的孤独症的研究还没有得到重视。

5 孤独症患儿睡眠障碍的治疗

尽管孤独症患儿的睡眠问题十分突出,但并没有得到重视和治疗。一些研究显示褪黑素治疗入睡困难有效,并可增加睡眠的时间。而另外一些研究则认为褪黑素只对入睡困难的孤独症有效,褪黑素会增加夜间醒来的次数,故而影响睡眠的持续性。此外褪黑素会因不同的睡眠障碍类型而产生不同的效果。除了生物学上的治疗,父母对患儿睡眠习惯的训练和对患儿问题行为的干预,也可对睡眠产生影响。行为干预的方法是通过改善周围环境来促进患儿建立起规律的睡眠—觉醒周期,行为干预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选择合理的作息时间并建立成常规,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减少晚上情绪和行为的刺激。这种行为治疗的原理是基于对没有语言或语言很少的低功能的孤独症患儿,他们是通过视觉的感知来实现睡眠—觉醒周期的建立。关于这种行为治疗方法目前只有小样本的研究,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光疗对于睡眠周期提前或延迟的儿童有效。但对于低功能的孤独症儿童的相关研究太少。

6 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虽然研究证实孤独症的睡眠障碍与孤独症的问题行为有关,但是孤独症患儿是否存在特殊的睡眠问题目前仍不清楚。对于高功能孤独症的睡眠问题研究很多,但对低功能的孤独症的睡眠问题研究相对较少。对于低功能孤独症睡眠问题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面临巨大挑战,低功能的孤独症父母可能在填写患者的症状时态度相对更消极,而使问卷结果缺少客观性。低功能的孤独症患者在使有多导睡眠记录仪和腕部体动记录仪时也很难配合[11]。为此应该采取更准确的、客观的、非侵扰性的方法来记录他们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

目前几乎没有关于孤独症行为问题和睡眠障碍的纵向研究。多数研究都是横断面的研究,没有人研究随着时间的变化,睡眠障碍和行为问题是否也在相应的变化。一些研究则显示睡眠障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12]。孤独症的症状严重程度会随着年龄变化起起落落,一些行为问题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得到改善。不同的行为问题在不同的年龄出现。这些证据都在说明,要揭示孤独症的核心症状与睡眠之间的关系,需要纵向地研究患儿的睡眠变化,搞清楚什么样的睡眠问题会对患儿产生影响。并设计出相应的治疗干预措施来改善孤独症的特殊功能缺陷。

尽管有理由相信孤独症患儿存在严重的睡眠障碍,并且不良的睡眠会加重白天的行为问题,但这些结论仍是草率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该文强调了研究低功能孤独症的睡眠状态的重要性,以及将孤独症的不同行为问题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些研究的结果将为这个高发病率的广泛的神经发育障碍开创一个新的干预治疗途径。

参考文献

[1]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V)5[J].Arlington: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3.

[2]Baio J.Prevalence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mong children aged8 years—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Monitoring Network,11Sites,United States,2010[J].Suveillance Summ,2014(63):l-21.

[3]Meltzer LJ,Behavioral sleep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J.Sleep Med Clin,2008(3):269-279.

[4]Chuileann S,Quigley J.Assessing recollection and familiarity in low functioning autism[J].J Autism Dev Disord,2013(43):1406-1422.

[5]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Diagnostic&Coding Manual,ICSD-3[M].3.Darien: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2014.

[6]Sajith S.Melatonin and sleep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a clinical review[J].J Intellect Disabil Res,2007(51):2-13.

[7]Matson JL.Sleep disturbances in adul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d severe intellectual impairments[J].J Ment Health Res Intellect Disabil,2008(l):129-139.

[8]Mannion A.An investigation of comorbid psychological disorders,sleep problems,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epileps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Res Autism Spectr Disord,2013(7):35-42.

[9]Tureck K,Matson JL,May A,Turygin N.Externalizing and tantrum behaviours in children with ASD and ADHD compared to children with ADHD[J].Dev Neurorehabil,2013(16):52-57.

[10]Gregory AM,Sadeh A.Sleep,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fficulti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Sleep Med Rev,2012(16):129-136.

[11]Knight R.Using behavioural treatment package for sleep problems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Child Fam Behav Ther,2014(36):204-221.

离奇的睡眠障碍 篇4

睡美人综合症

睡美人综合症又名克莱恩·莱文综合症,患有该症状的病人并不会因为睡不着觉而苦恼,相反,最让他们揪心的事情是睡得太多却无法醒来。

睡美人综合症有一定的发病周期,每一次发病前,病人可以正常睡眠,正常生活。不过接下来病人就要小心了,一旦进入发病期,他们一次可以睡眠数天或者数周时间。在睡眠期间,病人可能会短暂、轻微地醒来,但往往意识不清或没有足够的警觉。医生或者陪护者只能按时强制病人醒来,这样可以让他们洗澡或者吃饭。

医学专家尚未完全弄清楚这种病症的病因,也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治疗,目前只知道这种病通常发生于青少年身上,而且数年后会自行消失。当然,睡美人综合症也是非常罕见的,据估计,全球患有这种病症的病人不超过千人。

睡眠瘫痪症

睡眠瘫痪症的症状是病人在刚刚醒来或者即将入睡的时候,身体无法活动,也不能说话。虽然严格说来你的大脑还算是清醒的,但你的身体在这几秒钟或几分钟内是暂时瘫痪的。虽然这种症状给病人们带来的感觉是相当恐怖的,但幸运的是,这种睡眠瘫痪在短暂持续之后通常会慢慢自动消失,而且对人体健康并无不良影响。

医学专家认为,由于人在睡眠期间,身体会处于一种极其放松、没有力量的状态,当你醒来或者将要入睡时,这种机制可能出现或者延迟或者提前的情况,因此就产生了睡眠瘫痪症。这种症状可以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但往往在年轻人身上更常见。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19世纪,一位名叫加科莫的人在壮年时(45岁)忽然染上了怪病,他似乎受到了诅咒,眼光变得呆滞、神经变得衰弱,然后身体无力、便秘、颤抖以及可怕的昼夜不眠症状随之而来,终于,他因极度疲惫衰竭而死。加科莫临死前已有孩子长大成人,在接下来的半个多世纪里,他的子孙虽然不少,但无一例外地中年早逝,医学家认定,他们全都死于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遗传疾病,但它的发病过程是极其恐怖的。当你仍在壮年的时候,会忽然从某一天开始整夜无法入眠,即使想打个瞌睡也做不到。你的瞳孔开始变小,血压增高,脉搏加快,接着逐一丧失各种身体机能,直到最后衰竭而死。直到上世纪,医学专家们才弄明白,这种疾病是由于某种朊蛋白基因发生突变而产生的。不幸的是,虽然医学专家找到了病因,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至今仍然是不治之症。

爆炸头综合症

爆炸头综合症的症状非常有趣,病人在将要入睡时会听到一声巨响,这种噪音听上去类似于炸弹爆炸或者机枪突突的声音。尽管爆炸声是不真实的,也不会让你感到疼痛,但足以给你造成精神困扰。

西方医学界早在1876年就记录了这种病症,也有不少人对此进行了研究。有人认为这种症状与外星人劫持或者一些超自然的鬼怪现象有关,有人认为是由于压力或者紧张情绪让即将由清醒转入睡眠的大脑突然兴奋起来,也有人认为是病人的耳朵出了问题或者得了癫痫病……总之,其发病的具体原因尚无定论。这种让人极度不适的体验的发病率因人而异,在女性中更常见,有些人一生中只会经历一次,但也有些倒霉蛋每晚都会经历数次。

猝睡症

在好莱坞电影《疯狂夺宝》中,憨豆先生常常在关键的时候忽然入睡,这致使他失去了本应独自赢得的200万美元。其实,这种在白天的日常活动期间突然入睡的病症是真实存在的,医学家称之为猝睡症。

猝睡症是最怪异的一种睡眠障碍。患者入睡的时间很随机,在开车时、跑步时或者工作时都可能会意外睡着;导致患者入睡的诱因也是随机的,患者可能因为高兴、愤怒、难过或者紧张而猝睡。这种病症毫无规律可言,而且会让患者陷入巨大的危险之中。然而,猝睡症的发病根源至今仍不清楚。医学专家猜测,猝睡症可能是因为患者的神经系统出现功能障碍,也可能是基因问题。对于这种病症,暂时未有治愈的方法。

夜间猝死综合症

最后介绍一种极其凶险的睡眠疾病——夜间猝死综合症。患有这种疾病的人看似健康,但上床睡觉之后却可能永远不会醒来,直接睡死过去。

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分析与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的病例为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住院部或门诊部进行治疗糖尿病的患者107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58例, 女49例, 年龄18~63 (43.2±3.4) 岁, 病程2~7年。107例患者中有9例学生, 55例工人, 23例农民和20例其他职业人员。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1例, 中学36例, 大专及以上50例。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其调查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即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患病时间和治疗基本情况等。将睡眠质量分为三个等级 (即良好、一般和较差) 。睡眠时间在8h及其以上, 并且睡醒以后没有头晕和烦躁、乏力等症状发生为睡眠良好;睡眠时间在4~8h, 睡醒后有头晕、烦躁和乏力等, 反应情况较轻者为睡眠一般;睡眠时间不超过4h, 并且睡醒后严重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和烦躁等精神差状况为睡眠较差。影响睡眠的因素包括环境是否适应、饮食是否习惯、对疾病的认知度和心理因素 (是否精神紧张, 对疾病是否过度担忧) 等方面。对患者的问卷调查分类, 对有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找到患者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在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干预。对有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每周一次回访, 进行6个月护理措施干预后, 比较分析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器V1.61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07例糖尿病患者中有82例 (76.6%) 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对有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干预后, 107例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得到改善。较护理措施干预前, 改善程度十分显著 (P<0.05) 。见表1。

研究分析有睡眠障碍的糖尿病患者的问卷调查表, 见表2, 显示结果表明主要影响患睡眠质量的因素是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和心理问题。

3 讨论

所谓睡眠即是指在复发惰性和不反应状态下, 使疲劳的神经细胞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精神和体力得到恢复, 并增强免疫力, 使机体康复[2]。而睡眠发生障碍是指睡眠质量发生异常即时间不够或者睡眠效果不好, 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患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本组研究组结果看出, 107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就有82例 (76.6%) , 发生率较高, 说明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引起睡眠障碍症状。从表2结果看出, 影响患者睡眠障碍最主要的因素是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 (48.6%) 和心理障碍 (41.1%) 。找到主要因素后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 患者睡眠质量均有所提高, 并且较护理前, 效果显著 (P<0.05) 。因此笔者认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3.1 疾病知识讲解

将糖尿病整个情况对患者进行讲授, 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 只有患者本身对糖尿病的各种特性相当了解, 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才会更好, 对于血糖的控制情况就相对更佳, 患者由于患病而产生的焦虑心理而影响睡眠的情况也会上对减少。这就要求跟患者充分的沟通交流, 看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程度的多少, 然后针对不同的患者的自身情况讲授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对人身的影响和预后等情况, 解除患者的疑问, 消除偏见, 让患者能够正视病症。对于文化水平高的、学习能力强的病患, 可改为发放相关资料、书籍的方式, 进行传授, 让广大患者更好更全面的正确认识糖尿病。

3.2 心理教育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 要进行长时间的治疗和用药, 由于患者的心理因素, 担心治疗情况不佳, 而出现许多并发症, 常见的如焦躁、烦恼等思想。造成睡眠不良并持续很长时间, 都是心理原因引起的。所以要尽早进行心理干预, 可让由于这些心理原因造成的睡眠不良的情况迅速消失。护士跟患者之间要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 要让患者对自己充分信任, 让患者可以对自己畅所欲言[3]。护士要对患者讲解目前世界上对于糖尿病的研究总体进展, 让患者了解, 只要认真按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 可有效的控制病症, 控制血糖, 让患者从认为糖尿病不可控制的误区中走出来。再者, 让初治疗患者与已经很好的控制了血糖的患者进行交流, 让患者建立信心, 充满治疗的希望, 而焦虑心理大大减轻;最后, 可让患者心平气和, 丰富治疗时的生活方式, 看书、看电视、听音乐等, 转移一部分的注意力, 也可增强睡眠质量。

3.3 进行身体锻炼

进行适当的合理的锻炼, 可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增强身体素质, 加强身体代谢特别是糖代谢, 也可提高睡眠质量[4]。锻炼身体一般安排在饭后, 根据患者不同的身体和职业等情况安排锻炼项目。身体素质好的可跑步、骑自行车。体弱的可打太极、慢步走等。每周应锻炼5次以上, 每次在半小时左右。

3.4 营造舒适睡眠条件

室内操持清洁、整齐、通风、空气质量好, 温度合适、光线轻柔;被单保持干燥、冷暖适宜;同时要控制噪音, 因为有研究表明噪音可干扰睡眠, 控制噪音可有效保证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代瑞云, 张彩云, 田桂芳.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3) :27-29.

[2]李瑾.妇科手术患者睡眠障碍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 2009, 1 (17) :215-2l6.

[3]谢虹, 刘纯艳.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要素[J].护理学杂志, 2005, 20 (7) :72.

老年人睡眠障碍分析与临床护理 篇6

1 老年人睡眠模式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1.1 老年人睡眠模式的特点

①老龄化因素。②不良的睡眠习惯。住院后活动少、睡眠时间无规律、午睡时间过长、睡前饮酒、咖啡、茶及吸烟, 睡前从事易兴奋的活动、谈论兴奋话题或观看刺激惊险性电视等。③不利的睡眠环境。④躯体疾病的影响。⑤精神疾病的影响 (由于躯体疾病, 需服用多种药物, 如降压药、抗帕金森病药、激素类及支气管扩张药等均能引起睡眠障碍) 。⑥不良的饮食习惯。⑦睡眠相关障碍。

1.2 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

老年人睡眠障碍中最被人们所关注的是失眠症。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和早醒。常见以下几种类型:①持续性心理生理睡眠。②睡眠呼吸。③睡眠肌阵挛和不宁腿综合征。④继发于躯体疾病的睡眠障碍。⑤继发于精神疾病的睡眠障碍。⑥与物质及药物使用有关的睡眠障碍。

2 睡眠障碍的临床护理

2.1 健康教育

①首先向其讲解睡眠障碍的性质, 宣讲睡眠理性知识, 并适时予以安慰、关心鼓励, 消除其顾虑, 稳定情绪。②其次要帮助患者合理安排作息制度,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建议患者在正常的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可进行适当的运动, 因病情需要绝对卧床的患者除外;每天午睡不超过0.5h, 睡前室外散步0.5h, 然后喝一杯热牛奶, 用热水泡脚20min;还可利用音乐的镇静催眠作用, 让患者低音量播放具有安神宁心作用且曲调柔和的音乐以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睡前不宜吃太饱, 忌饮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睡前禁止谈论过度兴奋的话题和观看惊险刺激的电视剧, 保持心态平静, 有利夜间正常睡眠。向其讲解床是用来睡觉的, 只有想睡觉时才上床, 不要在床上做其他的事情, 如果睡不着就不要在床上躺着, 限制卧床时间能帮助其减少躺在床上不能入睡的时间, 如果躺在床上8h而仅睡5h, 则需减少在床上的时间但不要少于4h, 如何时候都要坚持同一时间起床。白天避免打盹儿。告诉其白天睡觉对睡眠障碍的危害性。如果其估计5个夜晚以上的睡眠有效率超过85%则可以增加15min在床上的时间, 这样可逐渐稳定地减少夜间觉醒时间。③老年人身患多种躯体疾病并易遭受各种负性生活的困扰 (强烈的精神刺激沉重的精神负担) , 容易引起心理冲突, 导致发生警醒水平升高, 从而发生睡眠障碍。如果不能及时消除这些刺激因素, 会使原有的睡眠障碍更加顽固。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碍采取相对的措施予以针对性解决。

2.2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病室内应做到清洁整齐、无异味, 空气流通, 温度适宜, 光线柔和 (以暗蓝光为宜) 、环境安静、无噪声, 有利患者安定情绪、容易入睡;床褥要干燥、清洁、平整、被褥的长宽、软硬、冷暖适度使患者感觉舒适;病室内有兴奋躁动患者应安置于隔离室, 并及时做安眠处理, 以免影响其他患者的睡眠。医务人员必须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保持病室内安静;就寝时, 可让患者听轻柔的催眠乐曲, 有利安定情绪, 提高睡眠质量。

2.3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大多数的老年人由于个体睡眠的改变而引起的睡眠障碍可通过讲解睡眠卫生、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改变。①每天按时起床不赖床。②改变饮食习惯, 禁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物质。如咖啡、浓茶、烟。③避免日间睡觉。④清晨适当的锻炼。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等。⑤入睡前避免刺激、兴奋。可以进行放松训练, 如听广播或轻松阅读。⑥按时进餐避免睡前进食。睡前进食可引起消化不良影响睡眠。⑦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 环境舒适。温度20°左右, 湿度50%左右这样有利于睡眠。⑧睡前热水浴20min或者热水泡脚30min, 这样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睡眠。

2.4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改变睡眠障碍具有重要意义。多数睡眠的发生和持续与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 如果这种刺激因素长期存在, 失眠会迁延下去而形成慢性失眠, 因此对失眠患者应早期心理干预, 帮助其尽快摆脱因心理因素而造成的睡眠障碍。心理护理可结合认知干预疗法和睡眠指导同时针对患者的病情、家庭及经济情况、性格特点等进行。护士要善于运用沟通技巧和倾听技术, 学会换位思考, 了解患者内心需求, 准确把握其情感变化, 找出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 为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可通过情感支持、心理暗示、意识转移及心理疏导等方法, 保持患者与护士间沟通渠道畅通, 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帮助患者减轻思想负担, 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使其消除睡眠障碍, 提高护理成效要。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有关知识, 并介绍同类疾病的成功实例,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

2.5 尽快减轻病痛

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 尽量减少因疾病带给患者的痛苦和不适。如心绞痛发作频繁的患者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嘱患者夜间采取半坐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和按时遵医嘱用药, 以防引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

2.6 药物治疗的护理

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用药。单纯入睡困难者, 可选择快速起效的短效药, 如口服10mg思诺思可以获得较正常的睡眠。服药15~30min后可入睡, 不会发生睡不醒、乏力、无精打采等症状。如果入睡不难, 只早醒者, 则可选用中长效的药物, 如硝基安定和氯硝安定等, 让失眠者能得到末端睡眠。睡眠质量差、夜间易醒者, 其可能存在焦虑情绪, 此时可选用罗拉等含抗焦虑成分的中效安眠药, 还可用长效类的导眠能、苯巴比妥、安定等, 这些药物有利于加深睡眠;易醒、噩梦多的人可用短、中效药物, 如舒乐安定药物治疗睡眠障碍只能是在其他治疗方式不能解决睡眠障碍问题时, 短期或者间断性使用安眠药。对于一般性失眠患者, 可小剂量用药1~2d, 短期失眠者, 应从小剂量开始应用, 最好间隔2~3夜给药1次, 用药时间不超过2周, 对于慢性失眠者, 建议服用最小有效剂量, 间断性或短期使用, 长期用药的老年人不要违背他们的意愿强行撤药, 需要减药时, 减低用药的速度宜慢, 采取逐级递减的方法, 慢性肺功能障碍者应慎用。但是, 对顽固性失眠长期使用安眠药会影响正常的睡眠模式和改变生理功能, 并可能产生耐药性, 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依赖性, 导致药物成瘾并有可能留下后遗症。在使用哪种药物来治疗睡眠障碍, 应及时以医师沟通并遵医嘱处理。

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 5d不睡眠人就会死亡, 可见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 是健康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临床中及时发现睡眠障碍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护理, 才是减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根本方法,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老年人,睡眠障碍,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赵忠新.临床睡眠障碍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3:942-943.

[2]李志彬.住院老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M].广西医学, 2004, 26 (10) :1518-1519.

[3]张春荣.18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J].天津护理, 2002, 10 (4) :176-178.

睡眠障碍与心理问题 篇7

关键词:多虑平,心理行为干预,老年人,睡眠障碍综合征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为“健康心理, 良好睡眠”。世界卫生组织(WTO)调查确认:在世界范围内三分之一的人有睡眠障碍。 中国睡眠研究会确认,我国睡眠障碍达38.2%,远高于世界平均27%的平均发生率,其中心理问题是主要因素,达到50%,而老年人口则在50%以上。睡眠障碍综合征是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佳,是困扰老年人的常见病。 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对药物依赖性的副作用,不仅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用小剂量多虑平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睡眠障碍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12月黄石市中医医院康复科收治的27例睡眠障碍综合征老年患者,其中男11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66.23±5.21)岁,病程1~3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9例,初中、高中、中专5例,小学及以下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老年失眠症诊断标准[1], 并排除存在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晚睡前服多虑平25 mg,连续治疗8周,并由专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 在两时段治疗前、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和睡眠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由专人对患者给予相关的语言指导,独立完成后,将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1.2.1心理行为干预措施

1.2.1.1教育性干预年老之人肝肾阴虚, 水不涵木, 虚热内生,而致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乏力耳鸣,双目干涩,舌红少苔[2]。 老年人睡眠问题的多发性与其各组织器官功能衰退、躯体疾病、精神心理问题多发及睡眠卫生不良有关[3]。 教育性干预是通过提供有关治疗的目的、治疗效果、治疗副作用、医疗费用等信息;向患者解释疾病可能引起的情绪、心理、生理的改变;介绍不同的应对方式、不同的社会支持利用状况等对心理适应的影响等知识; 澄清患者的一些错误认识,并给予一定的保证、支持。 了解患者家庭状况,经济情况等,拟定家庭支持健康教育干预方案。 睡眠卫生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消除对失眠的恐惧,降低患者的心理敏感性,提高睡眠效率[4],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采取有利于健康并提高生存质量的抉择及行为,改善生活质量。

1.2.1.2心理认知干预心理认知干预对睡眠障碍的运用,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生理问题而更是心理问题。 睡眠障碍首先是心理障碍,是人对睡眠的认识、理解和观念的错误理解,是失眠的重要因素。 老年性睡眠障碍综合征心理问题是主要因素,不同的心理问题导致的精神压力, 造成患者沉重的精神负担,障碍综合征心理问题是主要因素,不同的心理问题导致的精神压力,造成患者沉重的精神负担,焦虑情绪使对失眠的恐惧增加,这种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睡眠节侓,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采用心理疏导疗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辨证施治为原则,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为主导,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理论,其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是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实践特色[5]。 运用心理认知干预,普及疾病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6],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方法及教会一定的行为训练程式,表述他们所有的心理问题,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反应等变化,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通过沟通交流及讨论,分析心理障碍的原因及纠正感知事物的片面态度。 如果涉及家庭矛盾、个人情感因素, 可联系当事人了解原因,取得他们的配合,解决和缓解矛盾,使患者解除心理负担,从而改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1.2.1.3行为认知干预在人们的生活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悟,对环境评价和预测,并同时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行为反应。 行为认知的产生总是离不开自身的情感、意志、动机、行为,同时它又反过来强有力地影响个人的情绪和对行为的评价。 如果存在个人识别错误, 它有可能产生不同的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进而导致或加重心身症状,加重和诱发老年人的躯体疾病。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患者认知和行为改变, 可以通过行为认知疗法,帮助患者纠正不健康的睡眠信念和态度, 正确的引导纠正其错误或不良的行为, 来达到提高睡眠质量的目的[7]。 老年人的生活阅历,往往使他们性格固执,因此,帮助他们改变不合理认知, 调整思维,消除消极思想,接受积极的、正确的思想, 纠正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是认知治疗的最终目的。 对于患者处于突发的生活事件中情绪不稳定时, 给予认知治疗,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社会支持的对其身心健康恢复的重要性,使其主动与其他老人多交流,倾诉,主动寻求社会支持,使其认识到在社会中的价值,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2.2研究工具

1.2.2.1 PSQI[8]量表由18个条目构成7个维度,维度分别为主观睡眠质量、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催眠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 每个维度用 “ 有、 有时有、 经常有” 进行评价, 分值为0 ~3分, 得分≥2分者被认为存在睡眠障碍。PSQI总分分值范围0~21分,总分≥8分者被认为存在睡眠问题,分值越高, 睡眠质量越差。 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2,重测信度为0.8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2 DBAS[9]量表包括16个条目和4个维度,分别为对睡眠不现实的期望、对失眠的担心绝望、夸大失眠的不良后果、对辅助睡眠方法的不正确信念及认识。 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进行表示,单项分值为2分,由0~8分进行评价,得分≥4分者被认为存在不良的睡眠认知,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86,重测信度为0.928,调整拟合优度指数为0.882。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采用相关性分析分析睡眠信念、睡眠态度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分及各维度情况

治疗8周后, 患者PSQI总分及各维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明采用小剂量多虑平配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综合征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见表1。

2.2患者治疗前、后DBAS总分及各维度情况

治疗8周后,患者DBAS总分及各维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说明采用小剂量多虑平配合心理行为干预对影响患者睡眠信念和态度的因素有明显的效果。 见表2。

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

注:DBAS:睡眠信念和态度量表

2.3睡眠信念、睡眠态度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睡眠信念、睡眠态度与睡眠质量的呈正相关(r = 3.45~3.88,P < 0.05)。 见表3。

注:DBAS:睡眠信念和态度量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

3讨论

根据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34亿人,占总人口的10.2%,并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 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的人文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对与自身有关治疗的选择,患者有参与和了解的愿望[10],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整体护理的全面开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利用健康教育,对失眠障碍患者进行系统的评估,制订积极的治疗方向,以防止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认知之间的差异决定的睡眠质量, 尤其是不现实的期望程度,夸大了负面影响,大多数失眠障碍患者的认识存在个体差异[11]。 一般认为老年人睡眠时间,60~70岁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8 h, 70岁以上为9 h,90岁以上为10~12 h。 对睡眠时间的需求,失眠障碍患者在心理因素的暗示下,精神处于紧张的态势,而达不到心理预期,从而近一步影响睡眠质量,使生活质量下降。 本研究相关性分析显示,睡眠信念、态度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r = 3.45~3.88,P < 0.05)。 据调查50%以上处于更年期、老年期的人群会出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 因为老年人睡眠时间明显减短,睡眠潜伏期的延长。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多会出现睡眠不足、失眠、易醒和早醒。 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家庭、社会环境、文化和个人特质,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同,由于患者长期的睡眠障碍、失眠、精神不振、心理抑郁, 严重影响了生产和工作能力, 社会和其他社会功能。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而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以及由于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因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而造成的烦躁、焦虑和不信任的负面情绪[12]。

失眠往往会给老年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又因滥用失眠药物而损伤身体。 目前临床治疗失眠一般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但易产生耐受和药物依赖性,如何提高疗效以减少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白明等[13]用自拟安神饮与常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睡眠障碍综合征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滑宏巨等[14]采用每晚口服多塞平3~6 mg,口服艾司唑仑片1~2 mg/次,每1~4天1次,治疗后两组间各主要睡眠因子SR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也有学者应用耳穴贴压配合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新片(黛力新)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结果显示有一定临床疗效[15]。 本研究采用小剂量多虑平配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综合征, 治疗8周后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DBAS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治疗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袁金秋[16]研究认为:应用1~ 25 mg多虑平可有效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但需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 钟国球[17]应用艾司唑仑联合归脾丸治疗失眠症,总有效率为92.50%,与本研究结果相近,但是却增加了用药剂量与费用。

睡眠障碍与心理问题 篇8

目前, 国内外尚无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 而其对进一步提高中风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两方面进行探讨如下。

1 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的病因病理探讨

脑卒中所致睡眠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非常复杂, 目前仍在探索之中, 可能的原因有:①严重脑出血或脑梗死形成的脑水肿、颅高压等造成睡眠中枢功能障碍;②脑组织损害释放的大量氨基酸等毒性物质作用于网状系统, 干扰睡眠-觉醒机制;③某些部位的脑卒中颅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含量改变, 可致抑郁或焦虑性睡眠障碍;④脑卒中后患者在睡眠时脑供血不足、血容量减少, 使REM睡眠受到影响;⑤脑卒中引起的并发症促发对机体异常不适也是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 人文环境因素也是诱发睡眠障碍的环节, 包括:家庭、社会、心理、生理的多种影响;病房环境、医疗环境等。

脑卒中后失眠, 几乎涉及整个发病过程, 原因众多, 急性脑梗死发生率较高[6]。脑干腹侧、背侧、丘脑、皮层下被认为是梗死后失眠的主要原因, 丘脑、中脑和桥脑梗死患者的失眠可能伴随着睡眠与清醒周期颠倒现象。脑卒中后日间过度睡眠, 多由丘脑、下丘脑、中脑被盖、脑桥上部及深部半球 (皮质下) 等损害引起[7]。脑卒中后病态睡眠呼吸紊乱, 多由累及大脑半球或脑干的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所致。脑卒中后抑郁或焦虑性睡眠失调, 病因病机与脑卒中损伤部位、神经生物学改变和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脑卒中后疼痛性睡眠异常, 通常是卒中后遗症如丘脑损伤性肢体疼痛及肩手综合征的结果。脑卒中后二便失禁性睡眠紊乱, 其病情程度与梗死或出血病灶的部位与大小 及有无并发症或伴发症 (如糖尿病等) 关系密切。脑卒中后排汗异常性睡眠失调, 近年研究认为脑梗死, 尤其是在脑半球、丘脑、丘脑下部、脑干梗死更易引起出汗异常, 一侧大脑半球梗死多出现病灶对侧偏身出汗。基底动脉梗死时, 双侧皮质脊髓束受损可导致机体两侧出汗。急性脑血管病可致下丘脑-垂体-靶腺神经内分泌失调, 使交感-肾上腺系统反应亢进, 产生汗腺、内分泌和内脏器官功能紊乱, 排汗异常是其中表现之一[8]。脑卒中其他异态睡眠出现于一些脑干损害者, 如脑桥被盖部梗死导致的REM睡眠或梦游等[9,10]

现认为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病理总的态势是:凡能损及睡眠相关解剖部位的卒中, 均可发生相应睡眠障碍, 包括额叶底部、枕叶、眶部皮质、丘脑、视交叉上核、中脑盖部巨细胞区、蓝斑、缝际核、桥脑、延髓网状结构抑制区以及上行网状系统等。牵涉的神经递质有γ-氨基丁酸、5-羟色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内分泌肽类激素有褪黑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泌乳素、神经加压素、P物质、内皮素等。脑干的中逢核、延髓的孤束核及端脑的基底部也是引发睡眠障碍的区域。

2 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临床表现

除出血性中风者和缺血性中风常有的半身不遂, 偏身感觉障碍, 口舌歪斜, 神志昏蒙, 言语謇涩等临床表现外, 其相关睡眠障碍表现也非常复杂。

2.1 脑卒中后失眠

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通宵不眠, 睡中不宁或易于惊醒, 睡眠的不连续或睡眠剥夺, 早醒或醒后难以再眠, 睡眠质量差, 影响白天的生活质量等。长期失眠者易并发抑郁、焦虑或其他影响睡眠的症状。

2.2 脑卒中后日间过度睡眠

临床表现特点为夜间清醒, 白天睡眠过多, 又称昼夜颠倒或睡眠倒错。患者白天思睡, 夜间却整夜不眠或睡眠时间显著缩短, 睡中易觉醒、早醒。也有患者出现晚上焦虑、烦躁、易激惹, 或情感淡漠、沉默不语、抑郁、多眠等。

2.3 脑卒中后病态睡眠呼吸紊乱

2.3.1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CSAS)

本征常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同时发生, 故又称为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征。当患者伴有高碳酸血症时, 由于CO2潴留、低氧血症等, 可致使患者出现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和肺泡低通气综合征表现, 如睡眠结构紊乱, 失眠、睡中不宁、打鼾, 夜间觉醒后胸闷、气喘、呼吸急促或窒息感, 白天则表现为疲劳、困乏、多眠、记忆及其他认知障碍。若不伴高碳酸血症, 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轻微鼾声、失眠、夜间频繁觉醒、肢体运动等。

2.3.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

本征的临床特点为睡眠期间反复发作的吸气时上气道阻塞, 和呼气时鼻及口腔的气流间歇停止。这种伴有周期性呼吸暂停的鼾声呼吸可导致入睡后的通气过低和吸氧过少, 从而使患者发生呼吸不畅、惊恐、易觉醒、喘息或喘鸣, 清醒时极易嗜睡、肌张力降低, 或行为障碍及出汗过多等征象。据统计OSAS不仅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发生率较高, 即便在恢复期也颇多见, 现被定为卒中预后不良的指标。

2.4 脑卒中后抑郁或焦虑性睡眠失调

2.4.1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 (PSD)

PSD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 其睡眠失调主要表现为醒-睡节律异常, 发生率可高达90%左右。入睡困难、睡眠浅显、多梦、夜间肢体运动, 重者可彻夜不眠。早醒也是PSD重要特征, 患者常半夜醒来后, 不能再次入睡, 久之引起痛苦焦虑, 心境更加恶劣, 或情绪低落, 淡漠疲乏, 过度嗜睡等。

2.4.2 脑卒中后焦虑状态 (PSA)

睡眠失调主要表现为失眠、易醒、睡中不安、肢体或肌肉抽动, 多梦、梦魇、夜惊及醒后疲倦等。其焦虑心境则多见紧张、易惊、思虑过重、心悸、胸闷、气促、震颤容易激惹, 严重时可出现惊恐发作等。睡眠失调常与焦虑同时发生, 脑卒中病情好转或治愈后, 两者可随之改善或消失。

2.5 脑卒中后疼痛性睡眠异常

2.5.1 丘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

中枢性疼痛是丘脑损害最为特征的临床表现之一, 病灶对侧偏身感觉异常, 自发性肢体剧烈疼痛, 常影响患者的睡眠状态。

2.5.2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是患者肩关节疼痛难忍的主要原因, 常累及手指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肿胀、皮肤发红、发绀及烧灼感, 如被动运动可诱发剧痛, 一般发生在卒中后 (2~7) 个月, 严重干扰患者睡眠。

卒中后疼痛引起的睡眠障碍临床表现多见于入睡困难、睡中不宁、易醒, 睡眠障碍和肌肉神经疼痛常导致晨醒后全身疲乏, 日间倦怠、或思睡多眠, 甚至焦虑、烦躁、抑郁和恐惧。

2.6 脑卒中后二便失禁性睡眠紊乱

尿失禁在脑卒中存活者中的发生率很高, 常见有三种类型:高张力性膀胱尿失禁、低张力性膀胱尿失禁和正常张力性尿失禁。大便失禁在脑血管病各期中也较常见。完全性大便失禁住院期间的发生率为34%, 不完全性者为6%。大便失禁与尿失禁具有相关性, 98%的大便失禁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病因与脑卒中损害的部位、程度与认知状态关系密切。二便失禁引起的睡眠障碍于清醒性脑卒中多见, 由于二便造成的对机体恶劣环境, 常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不少发生抑郁、焦虑, 甚至躁狂, 结果造成入睡困难、卧中不安、睡眠浅显、多梦易醒等。

2.7 脑卒中后排汗异常性睡眠失调

脑卒中严重损伤丘脑时可出现高热大汗等下丘脑综合征临床症状。轻度的排汗异常一般不伴有睡眠障碍, 中度排汗则往往由于汗液浸湿机体而难以入睡或从睡中觉醒, 重度出汗的脑卒中清醒者则可能整夜处于失眠状态, 并因频繁要求换衣而致睡中难宁或烦躁不安、疲乏尤堪等。

3 相关性实验室与影像检查

3.1 多导睡眠图检查

卒中后睡眠障碍多导睡眠图 (polysomnography, PSG) 检查报告不多, 目前主要见于脑梗死、脑卒中病态呼吸障碍等。脑梗死睡眠障碍者PSG睡眠过程显示:睡眠潜伏期延长, 夜间醒转次数增多, 总睡眠时间减少, 睡眠效率降低;睡眠结构显示:睡眠阶段 (S1) 百分比显著增高, 深睡眠阶段 (S3、S4) 和REM睡眠百分比均明显下降;REM量值显示:REM睡眠时间、周期数、活动度及密度都显著减少。这些多导睡眠图改变与无睡眠障碍梗死患者比较, 绝大多数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CSAS多发生于NREM睡眠第1、2期, 很少于REM期出现, 在NREM睡眠第3、4期更少, 与肺-脑生理性反馈回路重颤有关。OSAS可见Barthe指数和缺氧发生次数存在明显相关性, 伴随低血氧饱和度的打鼾和病态睡眠呼气在卒中者恢复期同样常见。OSAS严重干扰睡眠, 出现睡眠片段, 觉醒增加, 深睡眠减少, 浅睡眠增多和睡眠质量下降。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可以或不能证实平均潜伏期在10 min以下。

PSD可显示睡眠潜伏期延长, 睡眠时间减少, 浅睡眠增多, 深睡眠减少, REM潜伏期缩短、时间和密度减少, NREM睡眠期的δ波睡眠减少。PSA多导睡眠图可见REM睡眠潜伏期延长, NREM睡眠时间缩短及第1、2期次数增加。

3.2 影像检查

CT和MRI是判断脑卒中病变部位、范围大小、疾病性质 (出血或梗死) 最有价值的检查, 但对某些缺血性卒中, 脑CT常于24 h或48 h后才能做出明确诊断, 而MRI则极为敏感。对脑干后颅凹及脊髓的病变, 因成像后无骨骼伪影故也优于CT。然在出血性卒中急性期, CT对脑出血判断更敏感、准确。

3.3 其他检查

严重OSAS和CSAS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异常, 血氧饱和度降低;心电图检查可显示与睡眠障碍相关的心律失常, 疼痛性睡眠障碍者肌电图可显示相应部位肌肉损害状态等。

4 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的诊断探讨

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颁布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发生在脑卒中过程中, 并以睡眠障碍为主诉, 包括失眠、频繁觉醒、早醒、睡中不宁或过度睡意及昼夜睡眠颠倒、睡眠呼吸暂停或伴响亮鼾声、REM睡眠行为或肢体运动障碍等以上2项者, 即可诊断。

其他诊断要点有①PSG脑梗死睡眠障碍主要显示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和REM量值等改变; CSAS显示中枢性呼吸暂停持续10 s以上, 出现与呼吸暂停相关的频繁唤醒、心搏快慢交替及氧饱和度降低; OSAS则表现为发生阻塞性呼吸暂停5次以上, 每次超过10 s, MSLT平均睡眠潜伏期小于10 min; PSD多导睡眠图以REM睡眠潜伏期缩短、密度增加、NREM睡眠第3、4期时间减少或睡眠潜伏期延长、觉醒次数和时间增加为特点;PSA多导睡眠图则显示NREM睡眠时间缩短, 第1、2期次数增加或与PSD相似的改变;②并发抑郁或焦虑所引起的睡眠障碍以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制定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或HAMD、HAMA评分量表为据。

5 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的鉴别诊断

脑卒中因其有明确的中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 故对病程中发生的睡眠障碍诊断一般不难, 但需与卒中后昏迷, 重度神志障碍鉴别。睡眠障碍还需与发作性睡病、特发性过度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及调节性睡眠障碍及非脑卒中病变引起的睡眠障碍等疾病相鉴别。

6 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的治疗探讨

6.1 原发病治疗原则

对脑出血或脑梗死等原发病, 据其指征尽早选择手术、介入或溶栓治疗, 力求将中枢神经组织损害减少至最小范围;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监护治疗, 紧急处理脑水肿、高颅压及系列严重并发症, 确保生命体征正常, 尽快逆转病情, 进行康复治疗;神经功能缺损康复治疗包括肢体瘫痪功能训练、理疗、中医中药、针灸及心理治疗等。

6.2 相关性睡眠障碍治疗

6.2.1 脑卒中后失眠

由于病变的特殊性, 所以在选用催眠药物时要特别谨慎, 以免加重病情。①失眠者应在避光和无噪音的房子里睡眠, 增加在阳光下的活动。②若失眠严重者, 宜选用新型非苯二氮艹卓类短效催眠药, 如唑吡坦 (5 mg~10 mg) 、佐匹克隆 (7.5 mg) 、扎来普隆 (5 mg~10 mg) 等睡前服, 且应间断给予。这类药物属选择性拮抗GABA-BZDA复合受体, 起效快, 可明显改善异常睡眠结构, 治疗剂量内不产生次晨宿醉症状、药物依赖、停药反弹及戒断综合征, 为一线治疗失眠药, 年老体弱者减半量使用, 肝、肾、肺功能不全及孕妇、哺乳期者慎用忌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如安定等虽也可适量给予, 但因其可对运动功能恢复不利, 尤其在睡眠呼吸障碍或其他呼吸功能失调的脑血管病中能导致呼吸抑制, 故应避免使用。③对于难治性失眠或上述药物疗效不佳, 尤其是伴有抑郁、焦虑者,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SSRIs) 如西酞普兰 (citalopram) 20 mg/d~40 mg/d或5-HT 和NE再摄取抑制剂 (NESRIs) 如万拉法辛 (25 mg/d~50 mg/d) 可明显缓解卒中后抑郁, 显著改善失眠, 其失眠症状的好转程度可与脑卒中者神经功能康复密切相关。但在使用或时, 必须高度注意其禁忌证, 如对本品过敏者、正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应杜绝使用。万拉法幸对有闭角性青光眼、癫痫、严重心脏疾患、高血压、甲状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要慎用, 用药期间若出现躁狂发作倾向者应立即停药, 也不宜与SSRIs药物合用, 以免发生意外不良反应。

6.2.2 脑卒中后日间过度睡眠

迄今对本症尚无特殊疗法, 以下治疗予以参考。①莫达非尼100 mg, 早晨、中午口服或哌甲脂5 mg~10 mg, 每日2次~3次;②在无禁忌证下, 唑吡坦5 mg~10 mg, 睡前服, 效果不显著可分别加服氟西汀20 mg或帕罗西汀20 mg, 或万拉法辛25 mg~50 mg, 每日1次, 疗程视病情而定。

6.2.3 脑卒中病态睡眠呼吸紊乱

①对OSAS患者主要措施为改变睡姿 (如右侧卧位) 、减肥、氧疗等。持续正压气道通气 (CPAP) 为现今最有效的方法, 禁忌给予镇静催眠药及饮酒, 以免加重病情;②对CSAS伴高碳酸血症者, 除上述治疗外, 还可使用兴奋呼吸中枢药物 (如茶硷) , 对脑干病变引起的CSAS可能有效。乙酰唑胺及安宫黄体酮对减少呼吸暂停与改善肺通气功能有效, 可酌情选用。对无高碳酸血症的CSAS患者在精确剂量操作下, 吸入CO2有助逆转其临床异常表现。

6.2.4 脑卒中后抑郁或焦虑性睡眠失调

①对PSD患者可用镇静作用较强的三环或四环类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氯丙米嗪或米安舍林、马普替林等, 每晚睡前服用, 但要注意药物的禁忌证及不良反应。近年推荐首选5-HT再摄取抑制剂, 尤其是老年人, 如万法拉辛、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至少持续服用6个月, 疗效肯定, 不足之处为费用偏高。对睡眠仍无显著好转者, 夜间可加服非苯二氮艹卓类新型催眠药物唑吡坦或佐匹克隆等。②对PAD患者可选用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 剂量宜减半使用, 若失眠严重可睡前加用艾司唑仑等。对伴有肢体震颤、出汗、心动过速者宜联用美托洛尔, 帕罗西汀或万拉法辛及时服用, 常能有效地改善睡眠障碍。

6.2.5 脑卒中疼痛性、二便失禁性及排汗异常性睡眠异常

①疼痛性睡眠障碍应严格选择副反应小、疗效确切、适应性强的镇痛剂, 并与神经营养、细胞代谢促进剂、血管扩张剂同时使用, 以打破疼痛周期、恢复睡眠模式及提高机体功能水平。②二便失禁性睡眠障碍重点在于病因治疗, 言语功能训练、提升认知能力、积极心理暗示以及良好舒适的科学护理, 常使睡眠状态得到改善。③排汗异常睡眠障碍除以上所列举的治疗手段外, 若无禁忌证可给予阿托品或普鲁苯辛口服。从小剂量开始, 逐渐增至常量。在以上治疗基础上, 若睡眠障碍, 尤其是失眠、睡中不宁、觉醒次数和时间增多或伴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 要及时选用安全、副反应甚少的唑吡坦、佐匹克隆等药物, 给予三环或四环类催眠药, 并与抗抑郁或抗焦虑药氟西汀或帕罗西汀、阿米替林、多虑平等分别联用。

6.2.6 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的心理治疗

脑卒中相关睡眠障碍, 有相当部分缘由患者情感障碍所致, 抑郁和焦虑可存在于疾病全过程中, 因此心理疗法极为重要。依据患者的身心状态选择不同的处理措施:①个人中心治疗法, 如个别谈话和团体互动心理治疗;②认知-行为疗法, 尽力改变认知能力与启发理性逻辑思维;③森田疗法顺应自然, 患者自立改善不良情绪;④书面材料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诸多方法, 以达到消除睡眠障碍的目的。

6.2.7 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的音乐治疗

此法属现代医学模式转换过程新式疗法。集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物理学、美学之交叉而大成。其作用机制现代认为, 音乐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 有利于改善情感障碍。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等, 进而达到助眠、催眠或助醒、清醒的作用。然而如何选择曲目和调谐音质, 则要根据患者的过去嗜好、情绪状态、心理背景等而定。

7 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的思考与展望

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在临床上常被忽略, 实际上这些病症如不加以有力防范, 往往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除了神经功能缺损不易恢复外, 对认知、记忆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因此必须引起关注和重视。就脑血管病并发症而言, 目前有关睡眠障碍并未列入其内, 更无系统理论探讨和诊疗规范。临床上脑血管病相关睡眠障碍病因复杂, 牵涉到卒中损伤部位、神经内分泌免疫、心理社会环境各个方面。脑血管病相关睡眠障碍虽然发生率很高, 但其病理机制至今不明了。尽管本文论述的多种睡眠障碍各自有因, 可其深层面的病机要素、相互关系等仍未理清。研究报告指出, 脑血管病睡眠觉醒障碍是由于调节REM睡眠及NERM睡眠的脑干、丘脑、下丘脑和视前区受损而引起的, 深部半球 (皮层下) 、脊髓后侧卒中、幕上和幕下梗死等导致的睡眠结构的改变也是病理生理之因[11,12,13,14,15]。睡眠结构障碍与神经精神及感知障碍关系密切, 故而可加重中枢功能缺损, 造成日常活动、认知记忆等困难。应该强调卒中后抑郁症近年国内外文献颇多, 也受到了足够的重视[16]。焦虑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对而言, 研究不多, 与其相关的睡眠障碍则更少, 有待进一步临床实践和理论探讨[17]。中医学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尚未见专述, 然在不寐、嗜睡、鼾眠、梦魇等病因病机阐述和辨证论治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如何将其深入地与中风后导致的相关障碍共同研究, 当是睡眠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由于目前尚没有诊断标准, 故对脑血管病相关睡眠障碍也无治疗规范。现今用于治疗的措施不多, 有些睡眠障碍如日间过度倦睡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西医的治疗方法不仅有限, 而且因药物的副反应影响病情, 而倍加棘手。有的治疗手段, 如CPAP对OSAS尽管效果很好, 但费用却使人难以普遍接受。比较而言, 在卒中后抑郁或焦虑性睡眠障碍治疗上, 新一代非苯二氮艹卓类催眠剂与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联合使用疗效肯定, 效果显著。对于卒中后疼痛性、二便失禁性及排汗异常性睡眠障碍, 中医中药有其特色。辨证论治、针灸、按摩的应用可减轻绝大多数患者的痛苦。如近年中医、针灸杂志发表的“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脑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落花安神合剂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症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100例”“电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评价”“分期辨治脑卒中肩手综合征100例”均有较好效果[18,19,20,21]。对于睡眠倒错症, 有用“活血养血安神汤 (方由酸枣仁、川芎、茯苓、当归、五味子、远志等组成) 治疗脑梗死倒错性睡眠45例”, 取得总有效率为93%的报导, 认为活血祛瘀, 养血安神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22]。更有用耳穴贴压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观察报告[23]。尽管这些临床研究尚属于初步观察之列, 有待今后继续实践、总结提高, 然而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在本领域新的优势也不可低估。譬如, 对于卒中后抑郁和焦虑性睡眠失调的中医、针灸、中西医结合治疗, 国内文献超过百篇, 其中不乏高水平研究结果, 故此值得大力挖掘和弘扬。

摘要: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在临床上常被忽略, 实际上这些病症如不加以有力防范, 往往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除了神经功能缺损不易恢复外, 对认知、记忆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因此必须引起关注和重视。就脑血管病并发症而言, 目前有关睡眠障碍并未列入其内, 更无系统理论探讨和诊疗规范。临床上脑血管病相关睡眠障碍病因复杂, 牵涉到卒中损伤部位、神经内分泌免疫、心理社会环境各个方面。脑血管病相关睡眠障碍虽然发生率很高, 但其病理机制至今不明了。尽管本文论述的多种睡眠障碍各自有因, 可其深层面的病机要素、相互关系等仍未理清。

睡眠障碍何时需就医等 篇9

有时,躯体的一些疾病也会造成失眠,明确诊断您是否患有某种特殊的睡眠障碍是很重要的。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是否有人提及您的鼾声很响并且是间断性的?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您可能患有睡眠窒息。这种疾病很危险,会引起您在睡眠过程中停止呼吸。目前对这一疾病已有有效的治疗措施。

2、您是否曾在白天感觉到无法抗拒的睡意突然袭来,令您很难继续保持清醒?

如果有这种疾病,会迫使您突然陷入睡眠并持续数秒至半小时不等,这种情况也很危险,尤其是发生在驾驶车辆或操作机械时。但这病也是有药物可治的。

3、您是否在入睡前曾感觉到腿部或足部有不适感觉?是不是剧烈的活动会减轻不适感?是否曾有人向您提及您在夜间肌肉会抽搐或痉挛?

如果对上述任一提问的回答是肯定的,您可能患有“夜间肌阵挛”,这种疾病表现为在夜间频发肌肉抽搐。这病可通过药物治愈。

如果您对以上任一问题的回答为“是”的话,则应向医生进行咨询。

哪些原因会引起膝关节疼痛

王牧青

常见的可以引起膝关节疼痛的损伤有以下几种:

1、脂肪垫劳损脂肪垫充填于膝关节前部的间隙。脂肪垫劳损发病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外伤或者是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并发生炎症。这种损伤多发生于经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运动较频繁的30岁以上人群。患者会觉得膝关节疼痛,完全伸直时疼痛加重,但关节活动并不受限制。劳累后症状明显。

2、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是运动员的一种常见损伤。半月板损伤会有明显的膝部撕裂感,随即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走路跛行。关节表现出肿胀和滑落,并且在关节活动时有弹响。

3、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膝关节滑膜是组成膝关节的主要结构之一。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滑膜,会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如不及时消除,则很容易引起关节粘连,影响正常活动。患者会感觉膝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滑膜有摩擦发涩的声响。疼痛最明显的特点是当膝关节主动极度伸直时,特别是当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运动时髌骨下部疼痛会加剧,当被动极度屈曲时疼痛也明显加重。

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种病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居多。超重负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膝关节会肿胀而疼痛,有时活动关节会有摩擦音。

5、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会有明确的外伤史,膝关节内侧疼痛、压痛,小腿被动外展时疼痛加剧,膝内侧有肿胀,几天后会出现淤斑。膝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

睡眠障碍与心理问题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9月~2014年1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妇女 (年龄满35~40岁, 有围绝经期症状或改良的Kupperman评分>15分;年龄≥40岁, 出现两次月经周期长度的改变或有围绝经期症状或改良的Kupperman评分>15分或闭经少于1年者) 。

1.1.1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国食药监注[2011]302号) 。①年龄≥40岁、≤60岁的妇女, 月经紊乱或停经3个月以上, 且FSH>10U/L。 (注:仍有月经者应在月经第3天检测FSH。) ②人工绝经或卵巢去势的女性应至少6周, 且FSH>10U/L。③改良的Kupperman评分不小于15分者。④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 (PSQI) >7分 (国内常模[8]) 。

1.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子宫及双侧卵巢完整, 3个月内未服用过性激素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1.3 排除标准

排除病例中尤其注意应包括下列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或嗜铬细胞瘤、神经衰弱、精神病以及其他与主症密切相关的疾病。

1.1.4 剔除标准

①误诊;②符合排除标准;③不能坚持治疗者, 或未按治疗方案接受治疗者;④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⑤由于使用治疗失眠、焦虑或抑郁的药物, 以致无法评价治疗效果。剔除的病例应说明原因, 其CRF表应保留备查。不作疗效统计分析, 但至少接受一次治疗, 且有记录者, 可参加不良反应分析。

1.2 治疗方法

1.2.1 试验设计

按照中国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GCP) 制定试验计划, 遵循保证受试者权益的原则, 采用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方法。根据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发病率, 样本估算为60例, 以脱失率2%计算, 总的例数确定为72例。在随机分组方面, 采用DPS软件获取随机数字,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例为1:1, 随机编码表按病例入选先后顺序排列。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开始试验。

1.2.2 试验方法

1.2.2. 1 治疗方法简介

本试验主要采用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 以下简称CES疗法) 和心理疏导的方法。

选用美国国际电医学公司 (EPI公司) 生产的AlphaStim (安思定) , 是经美国联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认证、中国食品与监督管理局认证、属FDA所认证的Ⅱa类医疗器械。采用CES疗法, 主要通过微量电流刺激人的大脑, 通过改善脑电波 (增强α波, 减弱δ, β波) 及调节神经递质 (5-羟色胺, 褪黑素等) 的分泌[9], 并且使患者达到放松的状态来治疗失眠。适应证包括失眠、焦虑和抑郁。Rose K[10]等对失眠的患者进行4周的CES治疗后, 对照组比实验组在失眠及情绪障碍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

心理疏导主要是心理咨询师与心理疾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积极影响, 对患者阻塞的心理进行疏通引导, 使之畅通无阻, 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 促进身心健康的治疗方法。

1.2.2. 2 方法

实验组:采用CES疗法和心理疏导同时治疗的方式。CES治疗方法为:①打开电源开关, 并将涂有导电液的耳夹电极夹于双耳耳垂;②调节电流强度 (10~500μA) , 由小到大调节至患者舒适的强度;③选择治疗时间1小时。治疗的前3天, 由医生指导使用, 3天后, 患者将仪器带回家做治疗, 并每天填写治疗时间记录表。同时, 接受一周一次的心理疏导。

对照组:单采用心理疏导治疗。接受一周一次的心理疏导, 共持续8周。

1.3 疗效观察

改良的Kupperman指数评分 (KI) 项目包括血管舒缩症状 (烘热出汗) 、感觉障碍、失眠、精神性症状、抑郁、头晕、乏力、关节与肌肉痛、头痛、心悸、皮肤蚁走感、性欲减退、泌尿系感染。每个成分按照0~3等级计分, 上述症状的转换数相加之和即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状评分。以上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时进行。

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 (PSQI) 广泛应用于评定受试者的睡眠质量, 18个计分条目分成7个成分, 每个成分按照0~3等级计分, 包括7个成分, 分别是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 累积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 总分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以上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时进行[11]。

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是广泛应用于评定受试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常用量表, 分别由20个项目组成, 每个成分按照1~4等级计分, 累积各个成分得分为总粗分, 乘以相应的系数得到标准分。以上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时进行[12]。

1.4 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资料用Excel2010整理录入, 他人抽查核对, 以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 卡方检验, 方差分析。

共139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知情同意后, 随机入组接受治疗。其中有8例患者在基线评定后失访和退出研究, 未进行主要疗效指标评估, 因此进行意向治疗 (intend-to-treat, ITT) 的患者为131例, 符合预初研究设计要求 (样本量为120) 。9例患者在主要疗效指标评定后中途退出研究, 最后完成8周指标评估的患者为122例, 失访率为12.2%。

2 结果

完成试验患者122例, 入CES+心理疏导组 (A组) 为63例, 入心理疏导组 (B组) 为59例, 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 (47±4) 岁和 (46±4) 岁, 组间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2) 。婚姻状况和教育程度分布等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38, P=0.20) 。

2.1 两组患者改良的Kupperman评分治疗前后比较

基线时两组患者改良的Kupperman评分分别为 (22.5±7.1) 分和 (23.3±6.2) 分 (P=0.67) ;治疗后4周, CES+心理疏导组减分值便>7分, 提示围绝经期症状的改善, 治疗8周后, 减分值达到了12.4分, 围绝经期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而心理疏导组在治疗4周后减分值为4分, 治疗8周后, 减分值为5.6分, 明显低于CES+心理疏导组 (见表1) 。

2.2 两组患者PQSI评分治疗前后比较

由于本试验不涉及催眠药物的使用, 所以PSQI-Ⅵ为0。基线时两组患者PSQI总评分分别为 (15.1±2.5) 分和 (14.5±3.0) 分 (P=0.09) ;治疗后4周, CES+心理疏导组减分值便>7分, 提示失眠症状改善, 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失眠症状改善更为明显 (治疗8周, 减分值>9分) ;而心理疏导组在治疗后4周减分值仅为3.7分, 治疗8周后, 减分值为6分, 明显低于CES+心理疏导组 (P=0.00, 见表1) 。

2.3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治疗前后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 (基线) 均存在中等严重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见表2) ,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8周, 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均有显著减轻, 减分率达50%以上。CES+心理疏导治疗组抑郁焦虑症状改善率平均较心理疏导组高7%~10% (P=0.00) 。

注:A组:CES+心理疏导组;B组:心理疏导组;与B组同期比较, aP<0.01

2.4 安全性分析

CES+心理疏导组 (63例) 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5%;心理疏导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事件为头晕, 恶心, 皮肤刺痛感, 在减小CES治疗使用强度或停止使用CES治疗后, 不良反应均会自行消失, 属于轻微和可控范围。

3 讨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化, 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但越来越多的医家在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的基础上, 雌激素水平的过度降低使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导致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失衡, 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根本原因已得到了公认[13]。目前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激素替代疗法 (HRT) , 但HRT利弊相伴存在, 最佳治疗剂量范围比较狭窄, 易发生不良反应, 而且不适用于患有性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 比如卵巢癌、子宫癌等, 并且可能会加大患有卵巢癌或者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采用非药物治疗不仅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对于性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同样适用, 并且安全性高, 患者承担风险极低。

围绝经期失眠发病率较高, 大多数患者短期或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物解决失眠问题, 因此出现了很多患者滥用失眠药物, 对药物出现了依赖性、耐药性和成瘾性,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使用CES+心理疏导治疗围绝经期失眠, 失眠的状况在第4周就有了较大程度的缓解 (P<0.01) , 起效比单独采用心理疏导快, 而且疗效也优于单用心理疏导组。并且心理疏导组的失访率更高, 提示心理疏导组由于起效慢, 依从性较低。值得注意的是, CES+心理疏导不仅缓解了围绝经期失眠的状况, 而且第4周改良的Kupperman评分也明显降低 (P<0.05) , 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围绝经期症状缓解的更好 (P<0.01) , 可能是由于CES促进脑内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和平衡, 从而改善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带来的神经递质失衡问题。

因此, 我们采用CES疗法与心理疏导结合, 既可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又达到了快速起效和疗效稳定的效果, 尤其对于药物依赖患者或无法使用药物的患者更是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本研究随访观察时间为8周, 长期治疗的疗效如何有待探讨;再者, 本试验未进行围绝经期妇女生存质量的研究;最后, 仅侧重量表的症状学评估, 对于围绝经期患者的睡眠结构 (如多导睡眠记录) 并未涉及, 因此需要今后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注:A组:CES+心理疏导组;B组:心理疏导组;与B组同期比较, aP<0.05;bP<0.01

摘要:目的:比较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结合心理疏导方法在围绝经期妇女失眠治疗中, 对于患者围绝经期症状、失眠症状、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 探讨非药物治疗对于围绝经期患者失眠症状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随机对照研究, 为期8周;评价工具包括改良的Kupperman评分、PSQI、SAS、SDS;139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入组CES+心理疏导组或心理疏导组, 最终有122人完成试验者分析。结果:治疗后4周, CES+心理疏导组改良的Kupperman评分减分值便>7分, 治疗8周后, 减分值达到了12.4分, 而心理疏导组在治疗4周后减分值为4分, 治疗8周后, 减分值为5.6分 (P=0.00) ;治疗后4周, CES+心理疏导组PQSI减分值便>7分, 提示失眠症状改善, 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失眠症状改善更为明显 (治疗8周, 减分值>9分) ;而心理疏导组在治疗后4周减分值仅为3.7分, 治疗8周后, 减分值为6分, 明显低于CES+心理疏导组 (P=0.00) ;治疗后8周, 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均有显著减轻, 减分率达50%以上。CES+心理疏导治疗组抑郁焦虑症状改善率平均较心理疏导组高7%~10% (P=0.00) 。结论:CES疗法与心理疏导结合, 既可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又达到了快速起效和疗效稳定的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上一篇:课堂学习兴趣下一篇:UFO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