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第一步(共6篇)
UFO第一步 篇1
天天快递只是海航进军快递业的第一步, 目前海航对另两家快递公司的收购已处于价格洽谈和调查阶段。
5月10日上午, 海航北方物流 (控股) 有限公司在海口市与天天快递正式签约, 重组天天快递, 成立海航天天快递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海航天天快递”) 。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出席了当天的签约仪式, 但由海航集团北方总部董事长李维艰和天天快递原董事长詹际盛分别代表双方签字。
8000万元收购60%股权
当天在签约仪式现场, 双方并没有透露海航集团的收购金额及持股比例。但记者近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 海航以大约8000万元收购了天天快递60%的股份, 其余40%的股份仍为詹际盛及其三个兄弟所有。
该知情人士透露, 在过去一年中, 双方就持股比例和收购价格进行多轮谈判, 先后存在海航持股比例为50%、80%及90%等多个版本。一方面, 海航集团想尽可能多的获得对新公司的控制权;另一方面, 天天快递的创办人詹氏四兄弟目标是引进所需资金壮大规模, 而并不想放弃过多的权力。
归入海航旗下的天天快递基本延续之前的业务模式, 但公司运营总部设在天津。新公司董事长将由海航方面指派, 原天天快递董事长詹际盛本人的职务则变更为总裁。除了天天快递之前的主要管理层继续参与管理外, 海航还将为新公司指派多名高管。
实施收购的海航北方物流 (控股) 有限公司, 是海航集团刚刚在天津组建不久的“北方总部”100%控股的子公司, 海航北方总部董事长李维艰也是海航旗下天津海运和天津航空的董事长, 一年来李以天津海运的名义与天天快递接触, 经过多轮谈判最终达成协议。
海航北方物流总经理谭诚说:“我们非常敬佩民营快递开创性的创业历程和服务万家的精神。海航将助力海航天天快递这一国内快递业著名品牌企业继续向精、稳、强、大方向发展, 共同打造海陆空一体化的现代企业, 为千家万户送上更满意的快递服务。”他表示,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 特别是近年来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的兴起, 为现代物流快递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同时, 业内也急需引进新的战略投资及现代管理技术, 以促进和引领整个行业的转型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 海航集团与天天快递达成合作发展共识。
海航天天快递总裁詹际盛说:“新的合资公司海航天天快递将依托海航集团强大的综合资源优势和原天天快递良好的网络优势, 在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迅速做大做强, 并致力于打造国内快递业的全新标杆品牌, 争取在未来5年内成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快递企业之一。”
欲收购多家快递企业
据知情人士透露, 天天快递只是海航进军快递业的第一步, 海航仍有收购鑫飞鸿、汇通快运两家快递公司全部或部分股份的意向。事实上, 无论对于收购天天快递, 或是洽购、调研其他更多的快递企业, 海航方面目前均表现低调。而詹际盛本人亦对相关事宜一概封口, 表示“要尊重海航的文化, 对外宣传由海航方面统一口径”。
“目前公司高层手头上有一些重要的事情, 等到合适的时机会主动公布更多内幕详情。”5月21日, 海航天天快递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至于他所提到的重要事情, 是否是洽购更多的快递企业?该负责人士证实了记者的猜测, “你猜到了, 目前公司对几家快递公司的收购还处于价格洽谈和尽职调查阶段, 所以说都很忙。”
“从目前来看, 海航还在跟几家快递企业谈判。虽然没有确定最终要收购几家, 但只收购天天快递一家是绝对不可能的。”对此, 一位业内观察人士认为, “申通、圆通等快递企业的规模大, 但对价格的期望也比较高。因此海航只能退其次求之, 通过收购几个中小规模的快递公司进而打造一个可以和大公司抗衡的快递企业。”
通过收购并重组天天快递, 目前海航天天快递网络已拥有20余个集散中心, 分别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187家加盟公司, 6个全资子公司, 快递网络分布在国内1200多个城市, 设有3000多个网点, 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为重点的快递网络布局。
有业内人士预测, 根据各快递公司日均票量, 第一个落入海航囊中的天天快递“应该排在国内快递企业前十名”。事实上, 天天快递是国内起步最早的一批民营快递公司之一, 由詹际盛和他的三个兄弟1994年在杭州创建, 快件主要以小件包裹为主, 目前有客户25万多家, 主要为电子产品、医药产业、高科技IT产业、货代企业、贸易公司、电子商务、进出口制造企业等客户服务。全国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 拥有各种快件提送车、干线车辆超过6000辆, 主干线班车运输线路近400条, 国内航空快件业务全线实行直达。
专家称重组面临挑战
自去年10月10日新邮政法实施以来, 快递企业的合法地位从法律层面得以明确。同时, 新邮政法实施的快递业许可证制度, 使得快递业面临发展模式的瓶颈, 并由此引发行业洗牌, 企业之间开始合并重组、优胜劣汰, 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 目前我国快递市场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市场集中度较低, 主要表现为低价竞争。“国内一万多家快递企业, 排名前四位的内资快递企业市场份额还不足50%;而美国3000多家快递企业中前4家大企业占9 5%以上的市场份额。”但他同时指出, 由于中国领土幅员辽阔, 人口基数又大, 快递市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市场潜力非常大, 这一点被国内外业界人士充分看好。
正因如此, 近期以来出现了快递业的并购热潮。“已经有一些资金介入快递业, 也有一些风投经过评估后, 认为民营快递管理规范, 但模式还不够成熟, 仍处于观望状态。”徐勇直言, 对于海航集团来说, 此时入主快递业将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海航从事快递业的市场定位是准确的, 收购快递企业的战略选择没有错, 但如何做大做强快递企业, 海航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上面临的挑战大过机遇。”
徐勇认为, 海航在重组快递企业过程中将面临三大挑战。首先是管理上的挑战。“快递业属于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三密集型产业, 与物流业并不完全相同, 海航没有从事快递业的阅历和经验, 对于行业的认知度我认为还不够深入。”
其次, 海航将面临着企业文化互相融合的挑战。“海航的DNA怎么输入到天天快递?很多收购案例的失败不是钱和人的问题, 而是文化不能相互融入。”徐勇告诉本刊记者。
三是持续的资金投入方面的挑战。“8000万元用于天天快递的基础设施建设只是杯水车薪, 海航天天快递要进一步发展扩张, 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资金。”徐勇表示, 在行业洗牌之际, 快递企业要生存发展, 就必须加快转运中心和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 进行加盟网点的直营化改造, 购买设施设备及实施信息化改造, 引进人才等等,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真正改造好天天快递, 并在未来五年内进入前五强, 每年至少需要砸出3亿元, 没有15亿元以上的资金投入是不可能的。”
“海航收购一家快递公司还不过瘾, 目前看有继续整合两三家快递公司的趋势。”徐勇对于这一现象亦有所担忧, “整合几家快递企业之后, 是各自单独运作, 还是合并运作?合并的话怎么合?即便合并顺利的话, 至少也需要五年的过度时间。”因此他认为, 海航未来还将面临着资源整合、市场布局等诸多挑战。
教学有法第一步——备课 篇2
在教育界还有一句话叫“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准备一桶水”, 也就是说备课教学必须有充分的准备,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备教材, 还要备资料、深入研究学生和了解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等等, 真正做到胸中有书, 眼中有人, 教学有法, 才能在课堂上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任务。结合近年来亲身的教学实际, 我谈一谈对如何备课的一点认识:
一、备教材
教材作为知识、情感、情趣的载体, 是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 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师能否取得课堂教学的成功,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看教师对教材的驾驭程度, 为此, 教师应该做到三个方面来充分的备好教材:
(一) 认识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精神。
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正式公布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备课应该首先熟悉课标, 明确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胸怀大局, 居高临下的融会教材。
(二) 明确教材体系特点和目标要求。
教师要根据教材体系的特点, 进一步研读、分析、融化教材, 明确本学科的教学任务, 真正弄懂教材的基础思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编写意图, 才能透彻理解教材的精神实质, 内在联系, 纵横关系及广度深度, 最终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如在数学教学内容中偏重于立体几何内容的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立体空间, 培养学生的立体形象思维, 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 达到高质优效的课堂教学目的。
(三) 了解课堂教学重点、难点。
我们知道在任何一本教材里, 都有一些同类知识中分量大, 重要的或主要的内容, 也有一些学生难懂、费解和不易掌握的内容, 这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师备课时就要找出这些重点和难点, 分条梳理归纳, 如一位老教师说:“每个假期我都把课文通读二到三遍, 了解重点难点。尤其是备重点时, 我都记下笔记, 认真归纳总结, 琢磨教法, 有时思考许多天, 设计出许多种教案, 反复推敲才定下教案”。这种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就不断的针对数学教学, 分步梳理出重点和难点, 归纳总结, 主次分明的进行备课, 教学, 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和质量, 也避免了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毛病。
二、备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 教师必须吃透。但是如果教师上课只是照本宣科, 这势必像“清水煮白菜”一样, 让学生感到味同嚼蜡, 一点味道也没有。甚至如听天书, 念圣经一样, 这就是死课死教。怎么样才能把课上“活”呢?“他山之石可攻玉”, 教学参考资料的学习吸收, 生活经验的观察积累。适当的给教材“添油”“加醋”让教材内容丰富起来, 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就是死课活教, 这就是开发课程资源。
那么教师怎么样去开发课程资源呢?我认为一是教师作为一个学识渊博的“杂家”, 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天文、地理、文史哲等方面的知识也要知道一些;二是对学习积累的各种教学资料不能机械照搬照抄, 更不能喧宾夺主, 要重在消化吸收, 贵在创新运用。
三、备学生
教为学服务, 教师在备好教材的同时, 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 在讲授内容上与学生的心理、基础相吻合, 讨论的问题与学生的兴趣相近, 学生听起来才能有滋有味, 教学效果才能好。从我个人的教学经历中,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学生, 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背景,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出发去备课;二是了解班级基本情况, 重点了解班级学生的构成、特点、风气、学习兴趣, 以及班内学生对自己教学的态度;三是了解学生的差异, 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来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差异, 智力差异以及兴趣爱好、气质类型等差异, 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四是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意见, 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只有经常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方式的意见, 不断改进, 才能适应学生, 提高教学质量。
四、备教法
教师备方法, 一方面要熟悉掌握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 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另一方面教师应重点学习教学改革中优秀教师创造出来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如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 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张思中的“外语教学十六字教学法”等等。
对待教学方法中不仅要注意以旧迎新, 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处和新增点, 还要精心的处理重点、难点和疑点, 侧重引导学生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 才能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上课氛围。
五、备学法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指导学法,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 而且要让学生“爱学”“会学”, 这才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因此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法, 也要备学法。
对于学法问题, 应该重在教师的引导, 点拨学生依据自己的特长, 形成自己的学法, 从而发挥自己的特长, 提高学习的能力。结合我的教学经验, 学法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引导和培育:一是渗透性学法指导, 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见缝插针, 随时渗透, 并结合开设学法指导课, 向学生直接讲授学法知识;二是进行交流性学习, 积极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三是点睛性学习法, 在学生学习迷茫时, 教师给以恰当点拨,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四是示范性指导学习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以身体会, 给予学生方法上的示范。
迈好习作第一步 篇3
那么, 怎么帮助三年级学生打好基础, 迈好习作第一步呢?
一、帮助学生观察和回忆生活, 解决“写什么”
三年级学生在习作起步阶段, 最感困难的恰恰是不知道写什么, 这就需要教师递给孩子一根“拐杖”, 采用一些合适的方法, 帮助他们比较轻松地迈过习作起步的门槛。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一) 现场观察。
现场观察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是学生与现实对话、碰撞的平台。有了自身情感与心灵的投入, 学生记忆的篮子里才能堆积起许多闪耀着个性与灵性的珍贵素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但是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做二度开发。在这个单元的习作指导课上, 我选择盆栽植物“粉掌”作为孩子观察的对象。粉掌的叶子、花瓣和花蕊都非常独特, 便于孩子发现特点、恰当表达。我提示孩子们要按顺序观察, 看清楚每一部分的颜色和形状, 并建议他们走近细看、动手摸摸, 留意粉掌特别的地方, 并且议论议论。孩子们发现粉掌的花瓣只有一片, “独一无二”“与众不同”;有的摸摸叶片, 觉得“叶片非常光滑, 就像蜡光纸一样”;还有的说“粉掌的根向四面散开, 如同八爪鱼的触角”……我把孩子们想到的、说到的词语和句子择要写在黑板上, 以备习作时选用。有了观察积累和语言储备, 孩子们写起来就不太困难了。
除了教会学生观察实物外, 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创设的情境。比如片段训练《掩耳盗铃之“盗铃”》, 我让孩子们自己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尝试着写一写“小偷偷铃”这个场景。结果, 大多数孩子咬着笔杆子说“写不出”, 个别能力稍强点的孩子也只写了这样几句话:“小偷东瞧瞧, 西望望, 突然发现一户人家的门上挂着一个铃铛, 就把它偷走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不会写?为什么孩子们不能具体捕捉到小偷做贼心虚的画面?仔细一想:他们认知有限, 缺乏生活经验!没有经验的支撑, 孩子们当然无从下手了。于是, 我就采用自己表演的方法, 向学生“直播”“小偷盗铃”的情景, 让他们有意识地观察小偷“盗铃前”“盗铃时”“盗铃后”三个不同阶段的动作、神态, 又帮助孩子在头脑中充实与“盗铃”这件事有关的词语。此外, 我还要求学生用耳朵专心聆听老师表演“盗铃”时的语言, 能干的同学还可以猜想当时“小偷”的心理。我把“盗铃”的过程一步步“分解动作”, 一一“定格”在孩子们的眼前。有了充分的表象感知, 孩子们才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 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艳阳天。
孩子们天性爱玩, 我们不妨多给孩子创造各种玩的机会, 积蓄习作内容。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写课余生活。课余生活范畴很广, 怎么引导孩子选材?我和孩子们一起玩了一个游戏———“画人”。玩了以后“说”游戏:被蒙上眼睛的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观看的孩子要说说游戏好笑在哪里、同学们是怎么笑的等等, 交流他们在观察中的感受。
(二) 回忆生活。
活动、表演虽然能提高学生选择“写什么”的能力, 但材料是规定了的, 容易确定, 更多的习作是要求学生回忆生活, 自己选择和确定材料。比如在学了课文《槐乡的孩子》后, 我指导学生仿写片段《热》。我先让孩子们回忆与“热”有关的见闻感受, 然后启发他们想一想: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 好像在说什么?大热天, 黄狗在树阴底下还会有哪些动作?小朋友和爸爸分别热得怎么样?……孩子们在身心高度放松的状态下, 自由地回想过去的生活, 体悟其间的乐趣, 实现对生活原型的再认识, 片段《热》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帮助学生从用词造句开始, 学会“怎样写”
三年级习作教学刚刚起步, 定位需要低一点:能大胆写作,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把句子写通顺, 把一段话的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了。但是, 三年级学生的语言积累往往还不够丰富, 有时候明明知道这个意思, 却无法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因此, 教师要有意寻找文本中的语言范式、构段范例,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1.词句的借鉴。课文中出现过的优美词句可以让学生直接“拿来”, 随时调用。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的习作内容是写《秋天的图画》, 习作要求是“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于是在教学时, 我先向孩子们分别展示《秋天的树林》《秋天的果园》两幅图画, 用画面作为孩子说写的“道具”, 然后启发学生回顾课文中学过的描写树林色彩的词语如“叠翠流金、层林尽染”, 描写菊花开放的词语如“欣然怒放、绽开笑脸、五光十色”等;回忆课文《秋天的雨》中描写树叶和果子的句子;回想学过的描写秋天的古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等。师生一边说一边写。这样以写片段贯穿整个作文教学, 与积累、运用语言相结合, 降低了习作难度。
2.构段方法的迁移。三年级课文中也渗透了不少语言表达的规律, 我们可以让学生积累和模仿课文的写法。比如《小摄影师》中有关于三种对话的写法;《秋天的雨》一课采用“总分总”的叙述方法;《荷花》的第二段运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燕子》中写燕子外形的那一段是抓住特点简洁描写;《花钟》一课的几个介绍花开的句子中, 表示时间的词语在句子里的位置或在句首, 或在句中……这些对三年级孩子语言发展、习作能力提升都有很高的价值。学完《秋天的雨》这一课后, 我结合语文园地三的习作训练, 选取各种颜色、形态各异的菊花图片若干张, 引导孩子们用“总分总”的构段方法来写一写。
3.写作顺序的模仿。三年级教材中不少课文的写作顺序比较明显, 可以总结概括, 引导学生仿写, 比如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地点转换顺序写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在进行习作“写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时, 可带领学生来到学校最大的花坛前, 让他们先站在花坛前, 再走到花坛左侧, 接着走到花坛的后面, 说说在不同的方位看到的不同景象, 然后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写法, 写一写《校园的大花坛》。
三、与同学分享习作的快乐, 学习“怎样改”
习作教学起步阶段, 教师要充分保护儿童的写作积极性, 让他们尝到习作成功的乐趣, 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鼓励他们自己去修改完善。
1.跟同伴分享习作的快乐。我常常要求孩子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桌或者好朋友听, 互相评改。同伴互读时一定要边读边拿红笔, 点到哪里读到哪里, 写什么读什么。孩子们俨然一个个小老师, 在作文本上留下了欣赏的痕迹:特别有新鲜感的词、句就画上波浪线;看到错别字圈一圈等。这样利用同伴间共同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相互商量, 相互接纳。我还要求同伴分享后在作文本上签上名字, 并承诺他们:评改有理就加分。孩子们对此很重视, 也很乐意去做。时间一长, 学生自主修改的能力日益渐长。我还学习于永正老师的做法, 在习作上写“完全同意你的批改意见!”或者“你改得很有水平!”学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每次习作之后都翘首期盼着分享时刻的到来。
2.引导学生修改词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第二学段习作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我在批改习作时, 常常注意摘录孩子们行文中有突出语病的句子, 比如用词是否准确、句意是否清晰等, 然后引导学生读读议议。
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经常进行类似用词造句的基本功训练, 从而促使孩子们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培植规范的语言。
职业定位:求职关键第一步! 篇4
我在青年咨询中, 经常碰到很多专业能力很强工作却不理想的青年, 究其原因, 他们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 不知道自己该把力气朝哪个方向使, 白白消耗了自己的青春。我经常告诉大家一句话“你是在找寻一个事业方向, 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如果一个人没有事业方向, 你就像《未来水世界》电影中大海里没有方向的船, 即使你再努力, 燃料再足, 你越航行离陆地越远, 很难到达美丽的陆地。
那么, 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定位呢?
首先, 行业定位。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 毕业一年不到, 已经换了三四个行业, 且不说这样频繁的变动工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俗话说, 隔行如隔山,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特质, 如果你漫无目的的游走在各个行业而没有结果, 何谈取得人生的成功?
那么, 求职前, 如何确定我们所要进入的行业呢?选择具有长远竞争力的行业。你不能只图一时的收获, 而忽视了长远发展。如果你选择的行业发展迅速, 你个人的物质收入和精神满足感也会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水涨船高”, 身价倍增。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个行业。你不能只看到现在某些行业的起点工资高, 却忽视了长远发展。而且一个人如果不热爱一个行业, 内心缺乏持久的动力, 他很难获得长远发展。要知道, 没有夕阳行业, 只有夕阳思维!
第二, 职业定位。
首先, 成为核心部门的员工。在企业里面, 哪个部门创造出了最多的利润?当然是核心部门;哪些人为公司创造了最大的收入, 自然是核心部门的核心员工!其他的部门工作再忙, 也是服务于这几个核心部门, 因为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获得利润。为什么要成为核心部门的员工, 不言而喻, 核心部门的成员, 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多, 工资和提升空间机会自然多。
以教育培训行业为例, 什么是核心部门, 显然是培训部和销售部, 培训讲师为学生提供课程, 销售部门完成招生工作, 这是企业必不可少的核心部门。而教师管理员和后勤业务在这个行业里面, 就是辅助于核心业务的, 属于辅助部门。
但是, 核心业务有时又是可以变通的, 大家不要“只认死理”, 培训讲师在教育行业里面是核心职位, 但是如果换作在一家以服饰销售为主的公司, 就属于辅助部门, 因为在这样的公司服装设计是核心部门, 离开了设计师精彩绝伦的设计方案, 就脱离了时代的潮流;而培训讲师只是企业人力资源的一部分。
所以,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定位时, 应该弄清你所要进入的企业到底是以什么核心业务为主导的企业。
其次, 发挥自己的专长。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学的是什么专业, 就要从事什么工作”, 这是一个很大的思维定势和误区。从全球范围来看, 60%以上的人从事的工作并非是大学所学的专业。专业只是你的学业称号, 并不代表你的实际专长技能, 而专长则是你比别人突出的地方, 是你求职就业时的亮点。每一位在职场上成功发展的人, 依靠的都是自己的专长而非专业。
我在大学之初, 因为对于专业的不了解, 误报了英语专业, 让我懊恼不已, 因为我本身喜欢的是营销专业。那段时间, 我不断的欺骗自己“热爱上英语专业”, 可是真的很难很难。我的专业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尽管我努力在学, 但是因为内心深处的抵触和不喜欢, 成绩始终上不去。幸运的是, 我在大学二年级读到了李开复写的《做最好的自己》, 其中讲到“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 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 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我想, 我就是再怎么努力, 英语也不会提升多少了;而相反, 如果自学营销, 说不定我比那些营销专业的还要厉害, 在当时, 我在大学做的小买卖已经让我有了一定“名声”和“骄傲”。
自从想明白之后, 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标准:英语专业成绩保证不挂科, 顺利毕业;把所有业余时间投入到营销专业, 学我所爱!自从内心确定了自己的事业方向之后, 我的成长发展特别快。而且在大三的时候, 我又成功修读了市场营销双学位, 让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一边学习, 一边发表自己的文章, 进而又结识了很多营销界老总, 让我的职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所以说, 你的成功肯定是出自于你的专长。如果现在的你和我当时一样, 拿出你的热情和辛勤的付出, 投入到你喜欢的事业上吧, 把它努力发展成一门专长, 你肯定也会走上成长的快车道!
第三, 公司定位。
首先, 我们要分析不同公司的优缺点。
政府事业单位的优点就是社会认知高, 稳定的发展环境, 收入增加有规律;缺点就是过于稳定, 发展路线过于规律, 需要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外资企业的优点是薪资起点高, 工作环境优美, 工作有品质感, 福利措施完善;缺点就是升迁到高层管理职位比较难, 较难进入高层管理者, 自主决定权少;
国有企业的特点则融合了政府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的优点和缺点;
私营企业的优点就是灵活自由, 重在看个人业绩, 能力强则提升快;缺点就是不够稳定。
自我创业的优点很多, 缺点也不少。创业成功后收益高, 但是风险也极大。
那么, 你到底是喜欢稳定的工作, 还是喜欢有品质感的工作, 还是喜欢自主激情型的工作呢?公司选择非常重要, 但也并不是你想要到哪就能去的, 这些都是建立在自我能力基础之上做出的选择。
就我自身而言, 我是一个喜欢自由的人, 不喜欢稳定的工作环境, 喜欢探索未知和新鲜感。所以, 我肯定不会选择政府事业单位, 太稳定了;至于外企, 我不喜欢英语, 所以也暂时去不了;国有企业也不适合我, 创业风险太大, 也没有资本。所以, 我选择中小企业, 因我有自己的专长, 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业绩是件不难的事情, 那么我就会获得职场快速提升, 进而积累资本, 进入到更大的企业负责项目运营管理工作。
第四, 城市定位。
说到底, 职业选择会决定你的生活方式, 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先确定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 然后再做你的职业和城市选择, 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就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城市。
城市选择, 一定要出于自己的真心。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和“凭什么”。
“为什么”就是自己选择的原因, “凭什么”则是自己在这个城市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很多人喜欢大城市, 但是并不代表每个人都具有到大城市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很多人本来可以到大城市获得更大的发展, 却因为追求稳定选择了中小城市;同时还有一些人选择乡镇, 当作自己考公务员考试的跳板。其实, 选择哪类城市都没有错, 错就错在适合不适合自己。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 一心向往大城市, 上海、北京是我的首选, 我认为那里发展机会多, 自己的能力也会得到快速提升。但是考虑到自己目前的人脉资源都在山东, 又因为这边的企业老总挽留, 我就留在了济南。但是, 请注意, 我虽然留在了济南, 我的思维却是一直和“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保持同步。所以, 送给大家另外一句话, 重要的不是身在哪里, 而是心在哪里!
最后, 情感定位。
求职中, 你无可避免的会受到“家庭、恋人、朋友”三者的影响。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都想孩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恋人则想维持美好的感情, 想让你去同一个城市;朋友们都去了相似的行业和企业, 我该不该和朋友们做出相同的选择呢, 这三者都会微妙地影响你的职业定位。
那么, 你该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微妙关系呢, 到底应该顺应谁呢?我的建议是“Follow Your Heart”, 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 父母和大多数父母一样, 想让我考公务员, 当老师。但我真的不想要那样的职业, 自己感觉也不适合, 大学积累的能力也不会在那些职场得到最大化运用。所以, 我耐心的和父母讲解。我的父母都是农村人, 我用了这样一个比喻“都是土地, 有的土地适合种水稻, 而有的土地就适合种小麦。你把水稻种到麦田里, 不会有收获;同样, 小麦种到稻田, 同样颗粒无收”。最终父母理解了我。
其实父母们也不是非要求我我们去考公务员什么的。只是他们那一代经历了动荡, 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再承受那份痛苦, 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安安稳稳过一辈子。我理解我的父母, 所以, 我耐心的和他们说我的理想, 我的选择。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 你要让父母认识到“你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是适合自己发展的”, 当然这也有个前提, 就是你真的有自己的规划, 而不是随性而为。我要感谢我的父母, 给了我选择的自由!
所以, 遇到不同声音时, 要耐心的和大家讲述你的想法, 让大家理解你。同时, 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 并努力为你的选择付出, 你一定会有一个最好的职业发展。
审美感知:儿童美育第一步 篇5
在审美心理学中把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合在一起, 统称为审美感知。这是审美感受的基本心理形式。感觉, 按心理学的分析, 是对事物个别特性的反映, 如对事物的色彩、线条、声音、质地的感官印象。它是通过感官与对象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的。人的耳、眼、鼻、舌、身和大脑神经系统专门组成了听、视、嗅、味、触的感官分析器官, 接受和传达外界各种信息。 (1) 较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 如知觉、想象、情感、理解等, 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正如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曾指出的“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 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因此, 当我们感到的某种色彩、声音、线条、质地而产生愉快时, 这种愉快就起于感觉。外界的客观对象, 只有经过感觉, 才有可能引起美感, 这些愉快的感觉虽然是生理上的, 但却是美感经验的基础和出发点。
审美感知力是从具体审美对象出发, 通过生动的直观, 由单一到丰富的过程, 是我们在审美观过程中把握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各种审美特点的能力, 它的形成不是单纯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往往取决于主体的意识指向.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从再现形象中感知美、领悟美, 刘勰将这种审美感知特点形象地描绘为“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主要包括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透彻的理解力等方面的内容。其中, 审美感知能力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是审美心理结构中最基本, 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关注和帮助孩子发展感官审美能力, 使孩子对美和艺术有着敏锐的感知力, 那么, 就一定能让孩子具有更好的情操、理想和志趣, 必将拥有更加和谐完善的人生。当我们面对外界的世界会想到“如果改变一下这里, 效果会怎么样、会不会比较好?”要产生这种的创意, 就必须先感受到对颜色、形状、声音、素材的微妙差异。日本艺术教育专家山本美芽在著名著作《美感是最好的家教》中指出, 塑造五感基础的最好年龄只到十岁为止, 我们必须在这个年龄前就培养好孩子的感知习惯, 具备了这个的基础后, 到了下一个阶段开始, 他就能够自己延伸发展并提升他的感知。然后到青年时, 他们的旺盛的吸收能力将是一般的成人所无法比拟的。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从美术、音乐和文学等多种艺术领域出发, 比较全面地探讨了人从出生到二十岁审美感知的发展历程。他把人的审美感知发展分成五个阶段:婴儿的感知 (0一2岁) ——儿童在出生后的头两年里, 还不能把艺术品看.成是审美对象, 而只能把它们看成是生活中的一般客体。但是, 给这个时期的儿童呈现各种艺术品有助于婴儿一般感知能力的发展;符号的认识 (2—7岁) ——婴儿期以后, 儿童变得能够用语言去“阅读"自己所接触到的物体和人。到了该阶段末期, 儿童能够相当流利地运用口头语言, 并能听懂它的意义。“写实主义”的高峰 (7—9岁) ——在这一阶段, 儿童用“写实主义”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作品。 (2) “写实主义”高峰的衰退和审美感受性的出现 (9—13岁) ——这一时期是儿童审美感知发展的转变时期。他们开始对标准化的美的事物敞开心扉, 并对艺术训练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开放度和感受性。审美专注的危机期 (13—20岁) ——由于情感态度出现较大变化, 加上青春期过分的批判能力, 许多青少年从各种艺术形式中退出来。他们停止创作艺术品, 并对其他人的艺术成果漠不关心。在生命的最初两年, 儿童还不能直接卷入到艺术客体中。但2岁以后, 宝贝的审美感知能力开始出现分化。幼儿在经历了模糊、可跟随移动和产生立体感三大最基本的视力发育阶段后, 其眼睛感官呈现出初始性、直感性等特征, 视觉注意力逐渐增强, 由于不受既定和无关视觉对象的干扰, 幼儿的眼睛对色彩、形式等美的直觉能力比成人要强, 具备极好的视觉审美潜能, 是训练开发的关键期。幼儿嗅觉和味觉的灵敏感知判断对完整的审美体验十分重要, 是美感教育中不能忽视的感知能力。在审美活动中触觉能更加直观地把握审美对象, 为其他感官美的感知提供最直接和深刻的经验储备, 从而是一种很重要的美的感知手段。
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是进行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活动的必要条件, 是培养丰富的审美想象力、透彻的审美理解力和活跃的审美创造力的基础, 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可以说, 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是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 是审美的要点。”美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核心在于对美的感知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 美的感知欣赏能力比美的创造能力更为重要, 一个对美感知迟钝的人谈不上欣赏, 也很难想像他能创造出美的事物来。
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的重心放在艺术创作的环节上, 而忽视了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的培养。科学家研究发现, 当一个人刚刚出世的时候, 对于视觉美的感知力就已经存在了。尽管对于美的感知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但后天对各种感知能力的引导和训练对于美的感知力的定型来说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在孩子阶段, 就让他们养成美的感知的好习惯, 譬如:去赏花、看夕阳、听美好的音乐、画最爱的颜色……让孩子去感受颜色、形状、声音、素材的微妙差异。这样的孩子相信在日后一定可以具备对美有独特的鉴赏能力。而如果在家庭美育中忽视了美的感知能力的培养, 就会像阿恩海姆所说的那样, 现在“我们忽视了通过感觉到的经验去了解事物的天赋”, “从所见的事物外观中发现意义的能力丧失了” (3) , 我们“天生具有通过眼睛来理解艺术的能力也沉睡了” (4) 。具备了认知和发现潜力的感官如果得不到科学有效的训练, 是不会变成具有自觉敏锐审美能力的感官的。良好的审美感知力是审美能力持续发展的关键, 而审美感知力的形成则必须以审美感官的有效训练和科学发展为基础。因此, 家庭美育中对幼儿审美感官的训练和培养是发展其审美能力的关键。
如何能让孩子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聆听美的耳朵感知美的心灵呢, 怎样让孩子能自觉而敏锐地捕捉和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呢?其实, 生活中、社会中、大自然中处处都有让孩子欣赏美的内容, 问题是父母们如何挖掘、引导, 让孩子用眼、耳、鼻、舌、身、心去感知美的存在, 从而激发孩子美的创造力。人的发展与金字塔一样,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都是很早出现的感官, 宝宝一切探索的行为都需要这些感官作工具。如果基础打不好, 就会影响到宝宝今后的学习。如果在家庭中能够根据幼儿感官的特性, 在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幼儿开辟感官综合训练和运用的渠道, 全面培养幼儿感官的审美能力, 必将为学龄前儿童审美能力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著名美学家滕守尧先生认为, 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积极引导儿童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和艺术作品, 使自己的感知活动逐渐适应对象世界中对称、均衡、节奏、有机统一等美的活动模式, 最后形成一种对这样一些模式的敏锐选择能力和同情能力。因此, 根据宝宝的感知器官特点, 积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领会和体验生命运动的特有模式, 逐渐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感性认识、倾向或习惯, 是培养儿童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关键所在, 也是审美教育本质之所在 (5) 。
参考文献
①http://www.0086art.com/art/News/20057220342.html
②加德纳的儿童审美感知发展阶段http://baike.baby868.com/lilun/201006/22-92362.html
③④阿恩海姆著, 腾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 光明日报出版社
阅读教学要走好“第一步” 篇6
一、通读课文, “一字未宜忽”
通读, 就是让学生多读、熟读课文。“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一篇课文, 学生读的时间少, 读得磕磕绊绊, 何谈感知和理解呢?读得多了, 读得熟练了, 感知和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因此, 阅读教学要少一点繁琐的分析, 少一点无效的提问, 少一点无谓的讨论, 多一点书声琅琅或潜心静读。在自读的基础上, 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请看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秋天的怀念》的片段:
师:通过预习, 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我们先来读课题, 谁把课题读得让老师满意, 就请谁来读课文。
(请四名学生读课题, 经过老师的点拨, 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深情、深沉。)
师:请你们四个人来读课文吧。看, 机会是他们自己争取的, 其他同学不要有意见噢。
(一生读第1自然段, 师相机指导, 如“望着望着”要读得紧密些, 第二个“望着”可以读得稍轻点。)
(一生接读第2、3自然段, 把“你要是愿意, 就明天?”读成了陈述语气。)
师:“明天”的后面什么标点符号? (问号) 应该怎样读? (经提醒后, 该生读出了语气)
(后面两位学生也读得正确流利)
师:书要想读好, 必须多练。多练了才能读得正确、流利。读多了, 思考了, 想象了, 才能读出感情。下面请大家听我读, 特别要注意句号的停顿、段与段之间我是怎样停顿的。
(于老师动情地读书。读完后, 全场爆发出一阵掌声。)
师: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 而且应该说是第一位的。请大家捧起书, 再一次走进《秋天的怀念》, 自由读, 声音不要大, 也不要快, 用心去品味。
(学生再读全文)
于老师非常重视通读训练, 对读的指导可以说是细致入微, “一字未宜忽”, 甚至连一个小小的标点都不放过。他声情并茂的范读, 不仅让学生初步理解和感知课文, 受到情的感染与美的熏陶, 而且激发了他们阅读的热情和积极性。
多读、熟读课文, 不是读的活动的简单重复, 读要有质量目标:一是读正确, 读准每一个字音, 吐字清楚响亮, 不读错字, 不添一字, 不漏一字, 不改一字, 不倒一字;二是读流利, 做到语气比较连贯, 不磕磕绊绊, 遵守停顿, 不重复词句, 不唱读;三是读得生动, 运用适当的语气、语调, 有适当的速度和节奏等。当然, 有些目标不必通读时就完成, 可在深入文本、品味语言的过程中继续落实。
为此, 教师要精心设计, 做到每读一次都有明确的要求, 每读一次都要提高一步。自读时, 提醒学生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或查词典, 或问同学, 或问老师, 一定要弄清楚。检查朗读,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不能有半点含糊, 而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复读的机会;对朗读较好的要鼓励表扬, 指出优点。另外,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容易读错的地方进一步点拨, 而不是仅仅随口纠正, 如遇到多音字、儿化音、轻声字等, 简单分析一下这些字的读音;遇到一些难读的句段, 帮助学生掌握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停顿以及语速和节奏。当学生找不到朗读的感觉时, 教师不妨选择“听我读”或“跟我读”。俗话说, 打铁还须自身硬。做到这一点, 需要教师有扎实的朗诵功底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为了培养读的兴趣, 应该经常变换读的形式, 如领读、开火车读、轮读、范读、分角色读、速读、默读、精读等, 防止因形式单一使得学生厌倦。当然, 读的形式要根据课文的特点而定, 切不可随意为之。
二、整体感知, “会当凌绝顶”
一篇文章的作者都是先构思立意、谋篇布局, 然后才考虑如何安排段落、怎样遣词造句的。整体感知不是课文各个部分的简单拼凑和组装, 而是对整篇课文初步的领悟和把握。具体来说, 就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清表达顺序, 进而了解课文的主旨或中心所在。先整体感知, 再局部探究学习, 这既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 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整体感知, 一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即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并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一般而言, 叙事性课文要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说明性课文要抓住事物的几个要点, 议论性课文要提炼出作者的核心观点或主张。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总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些方法。如《太阳》《索溪峪的“野”》等课文, 可采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最后一头战象》《夜莺的歌声》等课文, 可采用“内容联结法”;《程门立雪》《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课文, 可采用“题目拓展法”。请看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哪吒闹海》的片段:
师:读完《哪吒闹海》这个故事, 我们可以用几句话把它清清楚楚地说出来, 这叫概述。不管多么复杂的一件事, 都可以用三句话概述。哪三句话呢?第一句:哪吒为何闹海?第二句:如何闹海?第三句话:闹了又如何?请你根据这三个问题, 概述一下这个故事。
(生练习概述)
师:谁有这个本事?
生: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兴风作浪, 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 (师插话:第一句) 他来到海边, 一摆浑天绫, 搅得水晶宫都摇晃起来; (师插话:这里用分号, 继续) 他一扔乾坤圈, 一下子就把夜叉给砸死了; (师插话:还是用分号, 继续) 他一抖浑天绫, 就将三太子逼出了原形。 (师插话:句号。这是第二句) 从此, 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师插话:这是第三句)
师:谁还有本事说得不一样?
生:哪吒决心治一治胡作非为的东海龙王, (师插话:父子) 哪吒决心治一治胡作非为的东海龙王父子, (师插话:第一句简洁明了) 便带着乾坤圈和浑天绫来到大海边, 他就是那么轻轻一摆、一扔、一抖, 便打死了夜叉和龙王的三太子。 (师插话:了不起!将三闹用三个“一”概括, 的确有本事!这是第二句。) 从此, 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 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师插话:第三句)
师:有个小建议, 两次用到了“胡作非为”, 重复了, 可以换一个词语。
生:从此, 东海龙王再也不敢兴风作浪了。
薛老师非常注重整体感知, 他细致地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以此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时教给了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
整体感知, 二是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 即弄清先说什么, 再说什么, 最后说什么。了解表达顺序, 有助于理清课文的篇章结构、段落层次之间的脉络。如《颐和园》一课, 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课文每一段的第一句都点明了作者的观察立足点, 将这些语句连接起来, 就理清了课文的表达顺序。教学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场面转换的语句:“进了颐和园的大门, 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 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 就是昆明湖”……由此, 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课文的表达顺序, 是作者叙述思路的表征, 是作者独具匠心的体现,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如《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按游览顺序行文, 介绍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桥》的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行文, 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的老党员形象;《桂林山水》的作者按“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行文, 描绘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
课文的体裁和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不同类型的课文有不同的特征、要素和表达方法。教师要有文体意识, 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同时, 初步渗透一些文体知识的教学, 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不同文体的阅读规律。
【UFO第一步】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