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模式(精选9篇)
睡眠模式 篇1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促进公立医院改革和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响应卫生部提出的“优质护理服务, 有我就有满意”的口号, 该院产科护理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工作模式, 为病人提供了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 取得了明显成效。该研究随机选取优质护理服务前 (2010年5月—2011年4月) 和优质护理服务后 (2011年5月—2012年12月) 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2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产妇睡眠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该院住院分娩的12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将纳入对象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自然分娩40例, 剖宫产26例, 初产48例, 经产18例;对照组自然分娩37例, 剖宫产23例, 初产44例经产16例。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1.2 方法
全部产妇均予基础护理和指导, 包括产后护理常识宣教、建议清淡饮食等。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按照“落实基础护理、完善整体护理”的要求, 同时给予产后出血干预和睡眠质量干预。
1.2.1 产后出血干预
(1) 产前教育:采取包括印发温馨提示卡、观看录像等宣教方式,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分娩前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2) 产程护理:产时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第三产程时进行子宫按摩, 随产妇腹部有节奏地挤压下腹部, 帮助产妇放松宫底及左右侧壁, 30次/min, 以产妇无不适为宜[1]。 (3) 母婴同室:母婴同室护理, 新生儿出生断脐处理完毕后即裸放在母亲胸前, 通过婴儿的吸吮过程反射性地促进产妇分泌催产素, 促进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发生几率。 (4) 巡视观察:高危产妇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发现出血量增加者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2.2 睡眠质量干预
(1) 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 详细、耐心地向产妇解释良好的睡眠对于母婴健康及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重要性, 通过健康宣教缓解其对于分娩预后等方面的过度担忧, 了解其心理紧张的原因, 视情况进行全面心理评估, 针对性地予以心理抚慰, 帮助其稳定不良情绪, 舒缓心理压力,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方式[2]。 (2) 改善睡眠环境:保持病室清洁、安静、通风和适宜温湿度, 光线尽量柔和;限制探访次数、人数及时间, 减少孕产妇相互间的影响;医护人员巡视病房注意举止, 尽量减少对产妇的影响。 (3) 改善生活习惯:鼓励母婴同步休息, 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少食或禁饮浓茶、咖啡等易兴奋饮料, 指导产妇舒展肢体、深呼吸, 进行适当运动, 促进产后恢复。
1.3 判定标准
(1) 产后出血评估:采取称重法计算产后24 h内出血量, 24 h出血量≥500 m L为产后出血。 (2) 睡眠质量评价:记录产妇分娩后住院期间平均睡眠时间, 选择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h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作为睡眠质量的评价工具, 量表评价项目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应用和对日间功能的影响等, 共7项23题, 睡眠质量指数总分≤7分为无睡眠质量问题, 随着分值的升高, 睡眠障碍情况逐渐严重[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ɑ=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临床观察发现, 观察组产后出血1例, 对照组4例, 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产后24 h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睡眠时间延长, PSQI评分降低,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妊娠、分娩是一个自然正常的生理过程, 但对初产妇而言, 却是一次极为重大的应激反应, 加之产妇受角色转换、家庭经济负担等压力状态的影响, 极易导致产妇分娩后发生剧烈的心理变化, 发生睡眠紊乱, 并刺激机体大量分泌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应激物质, 造成宫缩乏力, 诱发或加重产后出血[4]。因此, 采取积极有效的辅助护理治疗来预防产后出血、纠正睡眠紊乱, 应是护理人员亟待关注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该组资料研究发现, 基础护理只能应对产妇产后护理的一般情况, 对于预防产后出血及改善产妇睡眠质量显得严重不足。通过比较基础护理与优质护理模式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也可以证实这一结论, 与应用基础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较, 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降低, 睡眠时间延长至 (265.8±25.0) min, PSQI评分降低至 (6.30±2.45) , 无睡眠质量问题, 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究其原因, 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使护理人员对产后出血风险及睡眠质量重要性形成了更高的认识, 规范了产后护理干预措施, 提高了干预效果。 (2) 通过密切护患沟通和产前宣教, 产妇对围生期护理知识形成了较系统、规范的认知, 可在分娩时有效配合医护人员操作, 减少意外的发生, 使生产过程更加顺利, 对减少出血风险也具有积极意义。 (3) 实施产程护理, 按摩子宫可不断刺激宫缩, 让子宫壁血窦闭合, 减轻产后疼痛, 降低产后出血风险[5]。增强母婴交流, 术后30 min协助产妇做早吮吸工作, 也可起到促进子宫收缩和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 (4) 改善病房环境、严格访视规定可以为产妇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 鼓励产妇学会和婴儿同步休息可使产妇感到舒适、放松, 较快进入睡眠状态, 提高睡眠质量[6]。 (5) 关注产妇的心理变化, 提供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消除产妇的负面情绪, 减少因不良情绪而引起的睡眠紊乱、宫缩乏力等不良症状, 降低产后出血风险。
结果显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睡眠质量, 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产妇睡眠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该院住院分娩的12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 全部产妇均予基础护理和指导, 观察组同时给予睡眠质量干预和产后出血干预。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产后24 h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睡眠时间延长, PSQI评分降低,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 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 改善产妇睡眠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产妇,睡眠质量,产后出血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44-249.
[2]关玉兰, 刘丽静, 赵明霞.产后出血的护理评估与对策[J].河北医药, 2012, 33 (23) :3672-3673.
[3]王玲.护理干预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26) :65.
[4]钟士銮.护理干预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身心健康效果的调查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8) :55-57.
[5]李香芹, 刘玉环.早期护理干预减轻初产妇产后抑郁的效果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6) :19-20.
[6]白昊.产前宣教对剖宫产产妇育儿自我效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22) :18-19.
睡眠模式 篇2
人的睡眠是有节律的,深睡眠和浅睡眠交替反复进行,直到清醒。研究表明,在深睡眠期,人的大脑皮层细胞处于充分休息状态,对稳定情绪、平衡心态、恢复精力极为重要。同时,人体内可以产生许多抗体,增强抗病能力。研究表明,刚开始入睡的3个小时十分重要,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深睡眠占了差不多90%。
人类的正常睡眠,一般是由浅睡眠期到深睡眠期再到浅睡眠期,这样反复几个周期构成,宝宝也同样。先是进入深睡眠,这时宝宝睡得特别熟,不容易吵醒,一般持续70-120分钟,然后转入20-30分钟的浅睡眠,一夜如此交替3-5次。
随着婴儿的成长和脑神经的发育完善,婴儿的总睡眠时间相应减少,渐渐养成夜里长睡白天小睡的节律,浅睡眠期到深睡眠期的周期也相应延长,深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相应提高。专家认为:12-24个月的孩子应一夜睡到天亮,白天小睡1-2次。
宝宝在浅睡眠期有各种动作,有睁眼、吸吮、翻身、哭啼,有的还会抬头张望。随着宝宝的长大,白天活动增多,晚间浅睡眠期的表现除了肢体转动外,还会有梦语、夜哭等,但这些动作大多是无意义的,即使睁眼也是无光的。排除生理性原因外,一般几分钟后,又能进入深睡眠期。也有不少孩子醒来后张着眼睛躺在黑暗中,不声不响,过一会儿就自己又睡着了。大部分宝宝即使小便、喝水后,也能很快入睡。
睡眠模式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临床选择2014年8月~2015年7月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80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肿瘤科学会制定的喉癌的诊断标准[3];经实验室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特征确诊。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70例, 其他类型者10例;年龄45岁~80岁, 平均年龄 (56.4±3.6) 岁;其中男60例, 女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 观察组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35例, 其他类型者5例;年龄45岁~80岁, 平均年龄 (56.3±3.7) 岁;其中男30例, 女10例。对照组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35例, 其他类型者5例;年龄45岁~80岁, 平均年龄 (56.2±3.7) 岁;其中男30例, 女10例, 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均为术后气管切开患者, 两组的病理类型、平均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 包括:①心理护理:患者因所患疾病为恶性肿瘤, 常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 需对患者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 了解患者的心理改变, 予以针对性疏导, 及时沟通;②套管护理:避免气管套管移位或脱出, 术后第2 d调节系带的松紧, 避免脱管出现意外;内套管清洁, 气管切开术后每4 h清洁一次消毒内套管, 每次清洁时间低于30 min, 应用两层无菌湿纱布覆盖气管套管口;气管套管内滴药进行间断滴药法, 5~10滴/次, 15~30 min/次, 主要药液为4000U糜蛋白酶+16万U庆大霉素+30 ml生理盐水, 呼气时吹出药液避免呛咳;及时将痰液正确吸出, 套管内分泌物定时吸出, 避免结痂导致套管堵塞;③气道湿化护理:进行持续湿化法:微量泵及输液泵持续注入或电热恒温湿化法, 当分泌物稀薄, 能顺利通过吸痰管, 患者呼吸道通畅, 安静无躁动, 气管导管内无痰痂则为湿化满意;④常规病情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如有异常, 及时向医师报告;⑤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喉的生理功能及解剖结构, 告知患者半喉切除可促使大部分发音功能恢复, 同时可按照电子喉和发音管恢复语言交流能力及发音功能;在家属及患者的共同参与下, 护士演示气管套管方法, 鼓励患者独立完成;训练患者将咀嚼好的食物由舌推至咽部, 后慢慢吞咽, 防止呛咳;应用手指在气管外套管口轻轻堵塞, 由简单到复杂逐渐练习发音功能。
1.2.2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如健康教育、用药护理、病情监测等。
1.3观察指标多导睡眠图 (PSG) 检查评估标准[4]:睡眠结构指标-非快动眼 (NREM) 和快动眼睡眠 (REM) 各期占总睡眠的百分比;睡眠连续性及睡眠进程指标-快动眼睡眠潜伏期 (REML) 、入睡后清醒时间 (WASO) 、清醒次数 (AT) 、睡眠潜伏期 (SL) 、总睡眠时间 (TST) 、总卧床时间 (TIB) ;护理依从性:较佳;较差;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能, 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HAMA所有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 各级的标准为:无 (0) 、轻度 (1) 、中度 (2) 、重度 (3) 、极重度 (4) 。总分超过29分, 可能为严重焦虑;超过21分, 肯定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 肯定有焦虑;超过7分可能有焦虑;小于6分, 没有焦虑症状。两组均护理1周, 术后7 d开始应用多导睡眠图评估两组的睡眠质量;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 d、术后14 d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评分情况。试剂与仪器E系列多导睡眠仪的厂家为澳大利亚Compu Medics公司。
1.4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进行SPSS 18.0软件系统处理分析, 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项多导睡眠图 (PSG) 指标评估比较, 见表1。观察组的各项多导睡眠图 (PSG) 指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两组护理依从性、满意度的评估比较, 见表2。观察组的护理依从率为90.0%, 满意度为75.0%, 对照组的护理依从率为60.0%, 满意度为6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两组术前、术后7 d、术后14 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见表3。观察组术后7 d、术后14 d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评分情况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3.1喉癌的病因尚在研究中, 可能为接触放射线、缺乏微量元素、性激素、感染病毒、职业因素、空气污染、吸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喉癌的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转移、吞咽困难、咳嗽、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 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喉癌的早期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5]。喉癌术后患者受社会、环境、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影响, 睡眠质量较差, 不利于康复[6]。目前, 对于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 对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已成为医学学者的重要研究内容[7]。
3.2本研究探究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模式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多导睡眠图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护理依从率为90.0%, 护理满意度为75.0%;对照组的护理依从率为60.0%, 护理满意度为6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7 d、术后14 d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评分情况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李平[8]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循证医学是指护士在进行护理活动过程中, 准确科学的将患者的愿望、临床经验、科研证据相结合, 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过程;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因心理压力、沟通困难、复杂的护理操作、伤口疼痛、呼吸结构的改变促使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患者因所患疾病为恶性肿瘤, 常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 需对患者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 了解患者的心理改变, 针对性疏导, 及时沟通;向患者讲解喉的生理功能及解剖结构, 告知患者半喉切除可促使大部分发音功能恢复, 同时可按照电子喉及发音管恢复语言交流能力及发音功能;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 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的焦虑等不良情绪。本研究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模式, 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套管护理、气道湿化护理、病情监测, 评估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相关实际因素, 找出睡眠问题的理论依据, 由实际问题角度进行针对性干预护理, 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 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予以循证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 效果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予以循证护理模式对改善睡眠质量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7月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80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 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模式,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 两组均护理1周, 术后7 d开始用多导睡眠图 (PSG) 评估两组的睡眠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 d、术后14 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多导睡眠图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护理依从率为90.0%, 护理满意度为75.0%, 对照组的护理依从率为60.0%, 护理满意度为6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7 d、术后14 d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评分情况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提高睡眠质量, 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 效果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睡眠质量,气管切开术后,喉癌,循证护理
参考文献
[1]张金兰, 王伟行.喉癌手术后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23 (18) :75-78.
[2]田莘蓉, 张平, 梁晶.老年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便秘的循证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6) :6-8.
[3]张阳, 吴奎玲, 孙云清.循证护理模式对改善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评价[J].海军医学杂志, 2015, 36 (5) :444-446.
[4]刘泽琴, 李燕, 覃纲.集束化护理在喉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5, 49 (3) :212-214.
[5]李丽贞.系统化护理在喉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 12 (7) :1043-1044.
[6]张玉兰.喉癌术后相关并发症治疗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26 (19) :251-252.
[7]李平.喉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36 (36) :361-362.
睡眠模式 篇4
挑选舒适的床品(床单、被褥等)
床单和被褥的`挑选主要以材质舒适为主要依据,要选择透气性好,柔软舒适的料子。
在床品颜色方面,一般选择让人感到内心平静的淡色系,比如白色,蓝色等等。
枕头最重要
枕头是作为一个睡眠的工具,它的基本作用是“承托”,也就是“承托您宝贵的头部”,因此一个枕头重要的评价标准首先是“承托力”,枕头的承托力的评价又要看每个夜晚,枕头对于人体头部的8小时承托整体表现情况。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睡眠,首先是保证人们健康睡眠。所以,选择一个自己睡起来舒适的枕头尤为重要。
睡眠模式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纳入2013 年5 月至2014 年8 月我科就诊的18 岁以上中重度SAS患者50 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体重指数( BMI) 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 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 > 0. 05)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资料具有可比性,见表1。
注: 与对照组比较,均P > 0. 05; 括号中为所占百分比
1. 2 诊断和排除标准
每夜7 h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 次以上,或AHI≥5 次·h- 1。AHI < 5 次·h- 1除外SAS,AHI≥15 次·h- 1诊断为中重度SAS。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17 分。排除标准: ( 1) 已行CPAP治疗; ( 2) 脑部器质病变史如脑血管意外、脑肿瘤; ( 3)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 4 ) 重度( SBP ≥ 180 mm Hg或DBP ≥110 mm Hg) 高血压患者; ( 5 ) 精神障碍性疾病难以配合实验或不愿参与研究者。
1. 3 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在医院行8 h( 夜22: 00 至次日6: 00) 多导睡眠图( PSG) 检查( TA4000,Gould,USA)及脉氧仪( Oximeter VX4,Vitalog,USA) 检查。不愿用CPAP治疗的中重度SAS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由心理科医生协助完成HAMD问卷,3 个月后门诊复诊测量相关指标( 体重、HAMD问卷及脉氧仪检查) 。
1.3.1多导睡眠分析
监测时间为8 h,记录包括脑电图、眼动图、颏肌电图、体动、胸腹运动、口鼻气流、鼾声、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手指脉搏监测等监测结果,电脑自动分析后再由专业人员校正后得出结果。检查当日禁用镇静药、咖啡。
1.3.2抑郁情绪评估
抑郁情绪采用心理专科最常用的抑郁症HAMD问卷评分[7]。问卷有24 项,0( 无) ,1( 轻度) ,2( 中度) ,3( 重度) ,4( 很重) ,评分﹤ 8 分为正常,评分> 17 分表明有抑郁情绪。
1.3.3综合康复干预
共收集50 例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21 例,干预组29 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如睡眠实时PSG监测、改善睡眠治疗,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等。干预组即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综合康复干预措施: ( 1) 营养科根据患者BMI、日常活动量( 参考每日热量摄取标准正常成人休息状态所需能量为25 ~30 kcal·kg- 1,轻体力劳动者为30 ~ 35 kcal·kg- 1,中体力劳动者为35 ~ 40 kcal·kg- 1,重体力劳动者为40 kcal·kg- 1) 给予相应运动、营养处方,促使患者科学减轻体重。给患者发放常用食物热量对比卡,热量摄入按2 /3、2 /3、1 /3 平均分每日3 餐中。进餐注意食物顺序: 汤水→蔬菜→肉类→主食,并细嚼慢咽保证每口食物咀嚼30 次以上来消耗负卡路里,保证食物不会过量。允许1 周外出1 次吃饭,尽量不饮酒,不暴饮暴食,由家人监督记录。运动处方: 患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建议每周至少3 ~4 次,每次45 min到1 h持续规律的有氧运动,微汗,心率< ( 170 - 年龄) 次·min- 1。提供建议的运动项目: 快走、慢跑、踩自行车、游泳等,也可用仪器或者其他按摩进行被动运动,进而能够更好地燃烧脂肪,达到减重效果。( 2) 我科成立SAS病友会,以社团的形式促使患者相互交流,提高对病症诊治的认识及治疗的依从性。( 3) 患者出院后每周给以电话回访督导,对干预内容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之处。( 4) 复诊时提供免费的体重、血压、颈腰围测量,脉氧仪监测,并专业咨询。
1. 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若满足正态分布与方差齐性时,两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之间的关系用2 × 2 四格表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应用SPSS 18.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3 个月后SAS相关指标改变情况
3 个月后对照组各指标与3 个月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BMI( 干预前29. 2 ± 3. 5 vs干预后27. 9 ± 3. 8,P < 0. 05) 和HAMD评分( 干预前12. 8 ±7. 6 vs干预后7. 6 ± 4. 7,P < 0. 05) 3 个月后均有显著下降,可以看出综合康复干预对中重度SAS患者的体重及抑郁情绪有改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5) ,但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相关指标无影响( 均P > 0. 05) ,见表2。
a与3个月前比较,P<0.05
2. 2 综合康复干预对患者体重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3 个月后干预组体重下降超过2% 的比例为58. 6% ,对照组该比例为28. 6% ,3 个月后干预组CPAP治疗比例为62. 1% ,该比例在对照组中为33. 3% 。经统计学单侧检验均P < 0. 05,上述两个指标的比例在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a单侧检验,P<0.05注:括号中为所占百分比
3 讨论
SAS近年来备受关注,不仅由于肥胖人群增加使患病率较高,而且涉及全身各系统,造成各器官慢性缺氧及相应血管损害。SAS对脑部损害尤其明显,可引起脑血管病变、认知下降及情绪异常[8]。后者常表现为抑郁、焦虑、易激惹、疲乏及嗜睡,进而会产生绝望情绪。
SAS患者易有抑郁情绪,Quan等[9]认为轻度SAS患者较少有抑郁表现,因此,中重度SAS患者是抑郁的重点受累人群。本研究发现中重度SAS患者有抑郁倾向,但未达到抑郁诊断标准,可能与本研究入组人群均为新诊断的SAS患者、病程相对较短有关。
本研究采用科学的减重方法,以个体化减重为核心,由营养科根据患者实际体重、日常活动量量身定做减重方案; 由我科专业护理人员从心理、医疗层面监督和鼓励患者; 成立病友会使病友之间互相督促、互相鼓励。经过综合康复干预可以看出患者BMI有很大改善,( 干预前29. 2 ± 3. 5 vs干预后27. 9 ± 3. 8,P <0. 05) ,体重在3 个月内下降2% 的比率远超对照组( 干预组17 /29 vs对照组6 /21,P < 0. 05) ,但患者夜间血氧指标改善不大,考虑: ( 1) 体重减轻尚未达到标准水平; ( 2) 患者病情较重,还需CPAP干预治疗。
同时本研究通过减轻体重帮助患者建立恢复信心; 通过病友会中病友的相互交流增加患者的社交范围与社会参与度,改善抑郁情绪; 通过护理干预员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层面帮助患者认识疾病、提高医疗依从性。可以看出非药物干预后HAMD评分显著改善( 干预前12. 8 ± 3. 6 vs干预后7. 6 ± 4. 7,P <0. 05) ,由临近抑郁状态恢复至正常情绪水平,说明对于未达到抑郁状态的SAS患者可通过非药物治疗恢复至健康水平。
CPAP是SAS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治疗,对SAS并发的抑郁状态有极好的改善作用[10],但部分患者由于经济、性格等各种原因不愿接受相应治疗,因此患者的再教育非常重要。本研究发现,3 个月后干预组的CPAP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干预组18 /29 vs对照组7 /21,P < 0. 05) ,极大地提高了CPAP使用率。因此,医疗机构应加大对中重度SAS患者的教育力度,以科学有效的方法使患者明白CPAP治疗的意义,间接地更好地改善SAS患者的抑郁状态。
本研究认为,综合康复干预可使中重度SAS患者的体重显著下降,提高患者对CPAP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参考文献
[1]刘志青,梁敉宁,李乐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抑郁状况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10(6):866-869.
[2]谢芙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护理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789.
[3]冯丽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抑郁的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7(2):168-169.
[4]李龙,余勤,张佳宾,等.睡眠结构及氧化应激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3(1):71-74.
[5]张俊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抑郁情绪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1,31(5):61-62.
[6]刘志青,李乐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主观睡眠质量与抑郁情绪相关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4):2206-2208,2211.
[7]HAMILTON M.A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60,23:56-62.
[8]LEE I S,BARDWELL W,ANCOLI-ISRAEL S.Effect of three weeks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reatment on mood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J].Sleep Med,2012,13(2):161-166.
[9]QUAN S F,BUDHIRAJA R,BATOOL-ANWAR S,et al.Lack of Impact of mil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n sleepiness,mood and quality of life[J].Southwest J Pulm Crit Care,2014,9(1):44-56.
睡眠模式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78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9例患者中, 男性患者20例, 女性患者19例;年龄20~65岁, 平均年龄 (40.3±5.4) 岁;手术种类:胆囊切除术患者15例, 胃穿孔修补术患者13例, 阑尾手术患者11例;文化程度:小学与初中患者20例, 初中以上患者19例。观察组的39例患者中, 男性患者20例, 女性患者19例;年龄21~66岁, 平均年龄 (40.0±5.8) 岁;手术种类:胆囊切除术患者15例, 胃穿孔修补术患者14例, 阑尾手术患者10例;文化程度:小学与初中患者21例, 初中以上患者18例。两组手术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及同意, 且积极配合调查研究, 且两组的上述统计数据间无明显差异, P均>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护理, 包括常规术前的宣教、注意事项告知、基础生活护理及心理疏导。观察组则进行PDCA护理模式, 即将常规术前护理步骤依次进行实施, 然后将每个护理步骤的实施效果进行分别统计及评估、总结, 了解其不足, 将不足的解决方式进行规范, 然后实施规范后的护理措施, 使其更为适用于此类患者。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PSQI量表评分。
1.3 评价标准:
PSQI量表在我国临床评估患者睡眠质量中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其主要为对睡眠的7个相关指标进行评估, 7个指标分别为睡眠质量、效率、时间、障碍及入睡时间、催眠药物、对日间功能影响, 每个指标均采用0~3分4级评分法进行评估, 分值较高则表示睡眠较差[2]。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15.0, 数据检验以t检验为准, α=0.05,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患者的PSQI量表睡眠质量、效率、时间、障碍及入睡时间、催眠药物、对日间功能影响评分分别为 (1.95±0.17) 分、 (1.88±0.20) 分、 (2.04±0.19) 分、 (2.11±0.25) 分、 (1.82±0.19) 分、 (1.96±0.18) 分及 (1.90±0.21) 分。观察组的PSQI量表睡眠质量、效率、时间、障碍及入睡时间、催眠药物、对日间功能影响评分分别为 (1.92±0.18) 分、 (1.89±0.18) 分、 (2.05±0.18) 分、 (2.14±0.24) 分、 (1.83±0.18) 分、 (1.95±0.20) 分及 (1.91±0.20) 分。
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PSQI量表睡眠质量、效率、时间、障碍及入睡时间、催眠药物、对日间功能影响评分分别为 (1.65±0.14) 分、 (1.48±0.15) 分、 (1.84±0.16) 分、 (1.93±0.20) 分、 (1.60±0.15) 分、 (1.66±0.16) 分及 (1.70±0.17) 分。观察组的PSQI量表睡眠质量、效率、时间、障碍及入睡时间、催眠药物、对日间功能影响评分分别为 (1.30±0.11) 分、 (1.28±0.11) 分、 (1.51±0.12) 分、 (1.62±0.14) 分、 (1.38±0.13) 分、 (1.35±0.12) 分及 (1.11±0.15) 分。
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PSQI量表评分差异不明显, P均>0.05, 而干预后观察组的PSQ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 P均<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面临的治疗、护理及患者个人问题较多, 其中患者术前的睡眠质量对其手术过程及术后康复等方面的影响均较大, 因此保证患者术前的睡眠质量是护理的重要干预方面。而众多研究认为, 护理对于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影响较大, 而要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 对于护理模式的选择时必要的基础前提。本文中我们就PDCA护理模式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影响状态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 PDCA护理模式对此类手术患者术前的机体休息状态准备效果相对更好, 表现为此类护理模式对此类患者干预后的PSQI量表评分改善更为明显, 说明其对于此类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更为突出。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PDCA护理模式可更大幅度地改善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睡眠质量, 为患者术前的有效准备奠定了基础。
摘要:目的 观察及研究PDCA护理模式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影响状态。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于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78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9例患者进行术前的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的39例患者则采用PDCA护理模式进行干预, 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PSQI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PSQI量表评分差异不明显, P均>0.05, 而干预后观察组的PSQ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 P均<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CA护理模式可更大幅度地改善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睡眠质量, 为患者术前的有效准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PDCA护理模式,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帅红梅, 胡银清, 李花林.快速康复流程在改善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12 (3) :80-81.
睡眠模式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于本院进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42例和观察组(持续改进护理组)42例。对照组的42例患者中,男36例,女6例,年龄(33~65)岁,平均(49.6±5.9)岁,病灶直径(1.9~10.9)cm,平均(5.2±0.9)cm,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上16例,初中及小学26例。观察组的42例患者中,男36例,女6例,年龄(34~65)岁,平均(49.8±5.8)岁,病灶直径(1.9~11.0)cm,平均(5.3±0.8)cm,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上16例,初中及小学26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P均>0.05,因此认为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常规的护理程序及细节进行护理干预,主要为术前宣教及相应的饮食指导,另外对于患者的疑问及不良情绪给予疏导,术后则主要针对创口、引流管、生命体征监测、基础生活等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观察组则以持续改进护理模式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主要为在对照组护理程序及细节方面实行质量监控的形式进行护理,并且此质量监控模式为循环实施,即每个护理程序实施后即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后再将不足进行改进,再进行实施然后再进行评估,最终形成持续改进每个护理程序的目的另外,尤其注重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及睡眠状态的调节,使其以较佳的心态心态接受治疗护理,并以良好的休息状态为机体的康复店奠定基础,另外,这种护理持续改善的循环模式一直实施,直至患者出院为止。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的心境状态量表和睡眠自测量表进行评估与比较。
1.3 评价标准
(1)心境状态量表是评估患者心境的有效量表,其在我国的应用价值广泛得到肯定,其主要为对患者的慌乱、抑郁、疲劳、紧张、愤怒及精力、自尊感等7个心境状态方面进行评估,每个方面均为百分制,且均以程度与分值成正比[3]。(2)睡眠自测量表则由患者自评进行睡眠各个方面的评估,其中共涉及对8个方面的评估,分别为睡眠延后、睡眠中断、总睡眠时间、早睡、自我对睡眠评估、对白天情绪影响、对白天功能影响及白天的睡意程度,每个方面均以0~3分为评估范围,其严重程度与分值成正比[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的年龄、病灶直径及结果部分的数据均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处理,而其余方面的统计数据均为计数资料软件则为SPSS14.0,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心境状态量表评估结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境状态量表7个方面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干预后观察组的慌乱、抑郁、疲劳、紧张、愤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精力、自尊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睡眠自测量表评估结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自测量表8个方面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干预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3 讨论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较差,因此此类患者多数存在明显的不良心理及情绪状态,而这种情绪心理波动较大的情况,严重影响到患者的休息质量,尤其是睡眠质量,而这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极为不利。另外,临床中对于本病的诊治也一直强调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治疗方法较多,但仍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临床应用率相对较高。近些年来随着腹腔镜肝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率越来越高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等,与本术式相配合的护理模式的选取也越来越引起重视[5],既要求能够有效配合治疗,也要在求能够改善患者的综合生存状态,以达到全面提升综合护理质量的目的。而随着临床对患者生存质量重视程度的提高,睡眠质量及心境状态等与生活质量相关性较大的方面也日益受到重视,而较多研究显示[6,7],这两方面是患者围术期治疗及预后改善的重要保证,其不仅仅影响到患者的机体状态,且可对患者的治疗态度也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依从性,因此对于患者的情绪心理及睡眠的干预应作为监测护理效果的重要方面,故认为在临床好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对此方面的干预非常重要。而鉴于不同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实施前进行护理模式的选择极为重要[8]。
本文中我们就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心境状态及睡眠质量中的效果进行研究,以为本类患者护理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持续改进护理模式较常规护理模式可更大幅度地改善患者的不良心境状态指标,且患者的睡眠质量也也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而这些均与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护理问题的解决采用循环持续改进的模式有关,因此患者所接受到的护理效果呈现持续改善的状态,即同一个护理问题及患者需求不仅仅满足于阶段性的缓解,而是对其的进行持续的解决,一步步设定更高的解决效果及目的,故其达到的效果也相对较高,且患者在此过程中感受到持续改善的护理效果,其对于预后的信心也相对更足,因此不良心理即得到有效疏导,休息状态即得到有效保证[9.10],而这些对于患者负性情绪的疏导及正性情绪的提升均是有重大影响的方面,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患者围术期临床依从性,并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心境状态及睡眠质量中的效果较佳。
参考文献
[1]范淑君,李志娟,周燕秋.完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48~49
[2]何春兰.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法治疗和护理[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3):174~175
[3]李升.根治性肝切除术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998,1000
[4]刘艳华.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7):113
[5]宋李琴子,江晓林,邓贝.循证护理在肝癌肝动脉灌注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02):337,339
[6]姚文,张琦,王蔚,等.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3):480
[7]刘宝翠.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0):111~112
[8]陈梅先,匡亚玲,黄羽频,等.高龄巨大肝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3):47~49
[9]李海英.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46~147
睡眠模式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出血126例, 合并OSAHS患者39例设为观察组, 脑出血未合并OSAHS患者87例设为对照组。纳入研究对象标准: (1) 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脑出血的诊断标准, 且病程在2周内; (2) 患者均经头颅MRI或CT确诊脑出血。排除标准: (1) 严重心肝肾合并症或功能不全者; (2) 合并脑梗死及其他严重颅内并发症; (3) 不能够配合睡眠监测或存在意识障碍者; (4) 存在呼吸系统及口耳咽喉疾病者。
1.2 检查方法
应用加拿大产Stellate Harmonie Systerm视频多导睡眠仪, 对研究对象记录其6~9h的自然睡眠状况 (结束时如缺乏仰卧位、右侧及左侧任一体位睡眠, 要适时补充记录:对患者人工干预应用该体位睡眠, 收集数据) 。记录项目包括血氧饱和度 (SPO2) 、呼吸状态、体位、脑电图等。
1.3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对患者进行测试。
1.4 睡眠呼吸紊乱的评定标准
低通气:伴有憋醒或SPO2降低>4%, 或者口鼻气流>50%, 至少持续>10S。睡眠呼吸暂停:口鼻呼吸气流停止至少持续>10S。根据睡眠呼吸暂停的形式分为以下3种类型: (1) 中枢型:胸腹式呼吸与口鼻气流同时消失; (2) 阻塞型:胸腹式呼吸仍存在, 但口鼻无气流; (3) 混合型:在1次呼吸暂停中, 初始为中枢型, 继之为阻塞型。呼吸紊乱指数 (apneahypopnea index, AHI) = (该体位睡眠呼吸暂停状况+低通气指数) /该体位状态睡眠时间;OSAHS诊断标准:AHI≥1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指数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观察组患者不同体位睡眠呼吸状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右侧卧位、左侧卧位的AHI均低于仰卧位 (P<0.05) ;平均SPO2和最低SPO2均高于仰卧位 (P<0.05) 。见表2。
注:与仰卧位比较, ▲P<0.05
2.3 对照组患者不同体位睡眠呼吸状况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右侧卧位、左侧卧位的AHI均低于仰卧位 (P<0.05) ;不同体位患者的平均SPO2和最低SPO2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与仰卧位比较, ▲P<0.05
2.4 观察组不同体位睡眠呼吸紊乱类型构成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右侧卧位、左侧卧位的阻塞型AHI均明显低于仰卧位, (P<0.05) ;不同体位患者的中枢型AHI和混合型AHI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注:与仰卧位比较, ▲P<0.05
2.5 观察组偏瘫患者不同体位睡眠呼吸状况的比较
观察组偏瘫患者的偏瘫侧卧位和健侧卧位的AHI显著低于仰卧位, (P<0.05) ;不同体位患者的平均SPO2和最低SPO2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5。
注:与仰卧位比较, ▲P<0.05
2.6 观察组患者AHI与睡眠时间的相关分析
观察组患者在自然睡眠状态下, AHI与侧卧位/仰卧位的睡眠时间比值呈负相关 (r=-0.61, P<0.01) 。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常会导致严重的脑细胞损伤, 随着损伤程度的加重, 患者常会出现显著的潮气样呼吸、呼吸暂停、呼吸节律紊乱, 甚至呼吸停止的情况。随着医学科学发展, 脑出血导致的呼吸暂停低通气病例日益受到研究者重视[3]。本研究中急性脑出血患者的OSAHS发生率高达30.95%。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提示患者体重指数愈大, 愈容易发生OSAHS, 与马伟敏[4]等的报道相符。本研究未发现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程度与偏瘫有关。合并OSAHS的脑出血偏瘫患者中, 其采取偏瘫侧卧位和健侧卧位睡眠时, 其呼吸紊乱程度并无差别。
仰卧位是影响急性脑出血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的主要因素。无论是否合并OSAHS, 患者仰卧时的睡眠呼吸紊乱程度均显著高于左右侧卧位。睡眠呼吸紊乱可以分为中枢型、阻塞型和混合型。本研究发现, 阻塞型是急性脑出血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的主要类型, 且仰卧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左右侧卧位。而混合型和中枢型睡眠呼吸紊乱患者的不同体位比较, 发生率无显著变化。提示当急性脑出血患者由左右侧卧位转为仰卧位的睡眠体位时, 其睡眠呼吸紊乱加重的程度是由于阻塞型睡眠呼吸紊乱导致的。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1) 睡眠时降低了呼吸反射功能:脑卒中后上气道, 尤其是口咽部对睡眠呼吸化学感受器及刺激感受器的敏感性下降, 减弱了呼吸反射活动, 强化了了体位变化对患者睡眠呼吸功能的不良影响; (2) 上气道顺应性增加及结构性、功能性狭窄:患者在脑卒中前就可能存在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的狭窄, 睡眠后顺应性增加, 肌张力降低[5]; (3) 睡眠体位的自动调节功能降低; (4) 神经中枢调节功能异常:脑卒中后影响了患者的呼吸及睡眠中枢[6,7]。
本研究发现, 合并OSAHS脑出血患者的AHI值与侧卧位/仰卧位的睡眠时间比值呈负相关, 提示脑出血患者由于神经功能损伤重, 对二氧化碳及血样含量等内外环境变化的敏感性降低, 不能像普通OSAHS患者一样通过及时调整睡眠体位, 更多采用侧卧位睡眠来降低呼吸紊乱的发生。且患者呼吸紊乱的程度愈重, 其自我调节睡眠体位的适应能力愈差。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睡眠呼吸紊乱发生率高[8,9], 尤其多见于肥胖患者[10]。体位改变可以显著影响其睡眠呼吸状况, 且以仰卧位发生率最高, 主要表现形式为阻塞型。提示急诊医生在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时应将多导睡眠图检测作为其常规检查项目。对存在严重睡眠呼吸紊乱患者, 进行睡眠体位干预和健康教育, 严重者可应用持续气导正压通气等综合治疗措施, 其对于脑卒中患者再发的有效性, 已被Das AM[11]等的研究所证实。
参考文献
[1] 闫庆红, 范建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急性脑出血相关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2011;4 (10A) :21~22
[2] 邓晓辉, 欧阳松云, 张智峰, 等.多导睡眠仪监测脑外伤和脑出血昏迷患者呼吸暂停[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 2011;1 (1) :37~40
[3] Ruberto M, Liotti F,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syndrome (OSAS) and mood disorders in a popul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drivers[J].Med Lav, 2011;102 (2) :201~207
[4] 马伟敏, 张宝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体重指数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刊, 2010;37 (23) :44~45
[5] 邵川, 励雯静, 李善群, 等.110例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多导睡眠监测及相关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0;29:803~806
[6] 王玉莲, 杜斌.脑卒中后睡眠障碍5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12 (34) :23
[7] 黄庆仪, 谌剑飞, 丁萍, 等.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与证候及病类的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8 (7) :797~799
[8] 赵爱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 2012;19 (1) :37~38
[9] 许燕, 王俊平, 赵淑静.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 2011;33 (19) :61~62
[10] 艾尼瓦尔·那斯肉拉, 赵艳霞, 杨晓红, 等.新疆维吾尔族43例与汉族51例OSAHS相关性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12;14 (z2) :437~438
睡眠模式 篇9
关键词: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护理
测仪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
1 月—2011年10月146例怀疑有
SAS病人进行检测诊断有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同时加强的护理。[结果]使用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检测成功135例,检测失败11例,其中入睡差2例,监测到一半脱线6例,监测后无数据显示有3例。[结论]使用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监测时护士加强宣教及做好导线连接和各项护理措施是提高检测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病人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据统计,它在成人中的患病率为2%~4%[1],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呼吸机能障碍性疾病。因该病常伴有冠心病、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导致睡眠中猝死,越来越引起医学界重视。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是用来对睡眠打鼾者进行整夜睡眠监测以诊断怀疑有无SAS的病人,此睡眠呼吸监测仪便于携带,连接导线少,对病人睡眠影响也相对小,易被病人接受,且有较高的敏感性,能作为临床上可疑SAS病人的常规诊断和评估[2]。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对睡眠有打鼾、憋醒病人住院使用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代替多导睡眠仪(PSG),对146例病人进行监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呼吸科、心内科、老年科、怀疑有SAS的住院病人146例,其中男118例,女27例;年龄21岁~89岁(53.2岁±2.5岁);结果检测成功135例,检测失败11例,其中入睡差2例,监测到一半脱线6例,监测后无数据显示有3例。
1.2 监测方法
便携式睡眠监测仪采用美国公司生产,指标有:鼻气流(气流传感)、呼吸运动(1导)、手指血氧饱和度(1
apneasyndrome diagnosed by portable sleep apneamonitor.Methods:the nursing experience was summarized for 146cases of patients suspected as sleep apneasyndrome(SAS)who were detected and diagnosed whether as SAS during nursing process.Results:A total of 139cases were detected as success by using aportable sleep apneamonitor for diagnosis of SAS,failure detect occurred in 11cases,including two cases with poor sleep,off-line occurred in six cases when half of monitoring,no datashowed after monitoring in three cases.Conclusion:When using aportable sleep apneamonitor for monitoring,nurs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mission,do agood job on wire connections and all nursing measures,and it is the important part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detection.
导),共三导组成,病人在晚上睡前由护士将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戴于手腕上,指脉氧夹子夹于手指上,并于次日晨醒后撤除。
2 结果
在146例监测病例中发现最低呼吸紊乱指数为2.03,最高呼吸紊乱指数为78.71,最低血氧饱和度为51%,最高血氧饱和度99%。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对怀疑有SAS的对象进行监测效果良好,为临床应用更简易、准确、低成本的诊断方法提供参考,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
3 护理
3.1 病人监测前的准备
护士应注意认真做好相关宣教,嘱病人白天勿饮咖啡、奶茶等刺激性饮料以保证正常睡眠。晚餐勿暴饮暴食,因饮食过饱影响睡眠,睡前排空小便。在本组病例中有2例因过度紧张导致睡眠质量差而监测失败。
3.2 病人睡眠环境的准备
睡眠呼吸监测仪虽然是便携式,适合床边监测,但也最好设置单人病房,注意隔音处理,保持空气流通以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拉好窗帘减少声光对病人的睡眠干扰,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床边放置病人随手可得的集尿容器,便于夜间小便,呼叫系统应设置在病人随时可及的地方,便于有情况及时打铃联系。
3.3 监测前仪器的准备
监测当日检查仪器是否有电,功能是否正常,如电不足应给予充足,以保证检测成功。在本组病例中有4例因监测仪电不足、准备不充分导致监测失败,其中3例因充电不足导致监测到一半无数据记录而监测失败。1例因仪器损坏无数据显示。
3.4 指导和宣教
教会病人如何打开、关闭睡眠呼吸监测仪,夜间嘱病人注意勿触及开关,以免不小心关闭监测仪,导致监测无数据显示。在本组病例中有2例因护士连接后未及时打开开关,导致监测后无数据显示。
3.5 监测时的护理观察
连接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时护士应在床旁观察睡眠呼吸监测仪连接是否正确,打开后监测仪屏幕显示器是否有心率、指脉氧饱和度显示,以防连接不紧、不正确而导致监测失败。本组病例中存在有2例因护士连接时未打开开关,导致监测未成功。
3.6 病人配合
嘱病人夜间睡觉时手勿剧烈晃动以防监测仪器指脉氧夹掉落,影响监测效果。必要时可用胶布轻度缠绕指脉氧夹以防掉落。在本组病例中有2例因病人翻身不注意导致指脉氧夹连接脱落,监测到一半脱线而数据显示不全。
3.7 严密巡视观察夜间在监测过程护士应注意巡视病房,观
察监测仪器是否正常,以保证检测成功。在本组病例中夜间在监测过程中护士未做到认真巡视观察,导致监测后无数据显示。在监测后及时关闭监测记录仪以保证成功读取监测数据,以保持数据的正确性。
4 小结
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监测比多导睡眠监测仪操作方便,此种方式不影响睡眠质量,反映出日常真实的睡眠状况,监测结果真实、准确。但在监测前、中也需要护患双方密切配合、护士做好导线连接并采取各项护理采取措施,是提高检测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Young T,Paita M,Dampseyi,et al.The occurrence of 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 among middleaged adults[J].N Engl J Med 1993,328(17):123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