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质量与听课效率

2024-05-31

睡眠质量与听课效率(通用7篇)

睡眠质量与听课效率 篇1

提高睡眠质量 有助学习效率

1.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在周末不要睡得太晚。不要觉得反正是周末,只要不困就不睡,通常熬到深夜,这样往往会第二天至少浪费半天的时间在补觉上,大大降低了你的学习效率。

2.睡前勿猛吃猛喝。睡前吃多喝多,只会让你一晚上都睡不好,大大降低睡眠的质量,睡不好,自然也就学不好了。

3.睡前远离咖啡和尼古丁。建议你睡觉前八小时不要喝咖啡。咖啡容易让人兴奋,不利于睡眠。

4.选择锻炼时间。下午锻炼是帮助睡眠的最佳时间,而有规律的身体锻炼能提高夜间睡眠的质量。所以请抓住锻炼的黄金时间。

5.保持室温稍凉。卧室温度稍低有助于睡眠。如果太热会让人十分躁动,不利于入睡。

6.大睡要放在晚间。白天睡的太多,只会让你晚上睡不踏实,久而久之还会形成白天睡,晚上精神的恶性循环。

7.保持安静。不要开着电视或是听着音乐入睡,这会降低你的睡眠质量。

8.舒适的床。一张舒适的床是你安眠的关键,但是建议床不要太软,太软的床对颈椎不好。

9.睡前洗澡。睡觉之前的一个热水澡有助于你放松肌肉,可令你睡得更香。

10.不要依赖安眠药。就算睡不着也不要依赖药物,这只会让你的身体变差,可以在睡前喝杯温牛奶,或是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提升你的睡意。

睡眠质量与听课效率 篇2

压力这一概念最初来自物理学领域, 直到19世纪初, 才陆续有了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延伸。Lazarus和Folkman认为, 心理压力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 当人们认为这种关系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和资源, 并产生威胁时, 就形成了压力。Sapilsky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一种交互作用模型, 认为压力是有机体对打破其平衡, 或超出其应对能力的刺激事件的反应模式。

在以往文献中, 压力包括压力源、压力反应和压力应对等三部分。Brownhe和Birley认为, 压力源一般指容易引起人们情绪失调、涉及危险或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过程的重大改变, 或涉及重大成功或失败的事件。概括地说, 压力源就是引起压力反应的刺激或变化。当应激源作用时, 个体所产生的非特异性的表现称作压力反应。压力反应通常包括生理反应、认知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 并形成内在相互作用。Lazarus与Folkman将“应对”定义为个体以处理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内外环境要求为目的所作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 强调认知评价的作用。实际上, 多数学者认为压力应对还包含许多方面的内涵, 压力应对过程是个体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综合的压力适应过程。

二、睡眠质量的定义与测量

有关睡眠的科学研究始于19世纪下半叶。最初, 人们称人或动物的一种静止不动的状态为睡眠。20世纪30年代初, 法国生理学家认为, 睡眠是“出于身体内部的需要, 使感觉活动和运动性活动暂时停止, 给予适当刺激就能使其立即觉醒的状态”;巴甫洛夫学派的传统观点认为, 睡眠是一种广泛抑制的过程, 当抑制过程占据全部大脑皮层并扩散至皮下中枢时, 就出现了完全的睡眠。显然, 以上这些对于睡眠的定义虽然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睡眠的特征, 但对睡眠本质的认识尚处于表层, 不够深入。

随着一些可供人们对睡眠进行深入研究的现代化工具和手段, 如脑电图 (EEG) 、肌电图 (EMG) 、眼动电图 (EOG) 等电波记录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人们对睡眠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普遍认为, 睡眠是有机体生理活动的必需过程, 是受睡眠——觉醒中枢主动调节的一种周期性的可逆的静息现象, 这种静息现象是不受主观控制的并对刺激的反应减弱, 但给予适当强度的刺激可使其达到完全清醒的状态。

目前, 广泛运用于有关睡眠质量研究的量表主要是由Buysse等编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该量表是在前人文献、有关测量工具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它将睡眠的质和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测量, 综合考察睡眠质量的多个方面;并且对一个月内的睡眠状况进行测量, 时间具体明确, 有助于鉴别暂时性和持续性的睡眠障碍。我国学者刘贤臣修订了中文版本[1], 并对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该量表包含以下7个成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

三、压力与睡眠质量关系的研究现状

1.压力源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严由伟等在已有文献[2]的基础上, 根据压力事件的来源不同, 将干扰睡眠质量的压力源分为家庭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社会文化压力和疾病压力等。有些学者受到物理学知识的启发, 认为压力的强度不同, 影响睡眠质量的程度则不同;Koopman等以及Palesh等学者认为, 压力事件频繁发生、持续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睡眠问题。

2.压力反应、压力应对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已证实, 压力源与睡眠质量之间, 既可能是直接的, 也可能是间接的关系, 其中受压力反应与压力应对等一些中间变量的影响。我们把中间变量归纳为三方面:认知、情绪、人格倾向。这些中间变量在压力源与睡眠质量关系中起到中介或调节作用。

关于认知过程与压力、睡眠质量的关系, Harvey[3]提出压力认知失眠模型。在入睡前, 对压力事件的不可控担忧引起情绪唤起, 这种焦虑情绪进而引起对事件的认知偏差, 这样人们就会对压力事件进行歪曲的认知评价, 于是主观睡眠质量下降;并且, 这个过程会一直处于循环状态, 形成对压力的不合理认知信念和不适当的应对方式, 又进一步造成对压力事件的错误认识, 从而引起睡眠质量下降。沉思和分心是一对认知策略, 对压力事件的沉思会延长入睡时间。Guastella和Moulds的研究显示, 在考试前晚和考试当晚, 在被试思考与考试相关问题的情况下, 其睡眠质量受到影响, 而在不思考的情况下, 睡眠质量不受影响。国内学者张文海[4]通过构建元担忧、自动思维和睡眠质量的关系模型, 证实元担忧通过消极自我、自信不足、无助等自动思维对睡眠产生间接影响。魏叶莹, 严由伟, 林茂荣等[5]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学生睡眠质量受心理控制源影响, 外控型学生睡眠质量显著差于内控型学生, 心理外控者的睡眠问题可能由不合理认知、负性情绪引起。

在考察压力事件作用下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时, 研究者通常将情绪反应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类。在现实研究中, 情绪变量时常以某种具体的情绪状态形式出现, 比如焦虑、抑郁、恐惧、易激惹等。已有研究证实, 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对睡眠质量产生负性影响。比如, Brummett, Babyak, Siegler等在家庭护士中做了调查。他们发现、压力下抑郁、焦虑、绝望等负性情绪反应直接对护士的睡眠质量产生影响。Babson, Feldner, Connolly等的研究也显示, 青少年焦虑、恐惧与睡眠质量显著正相关。国内也有研究得出相同结论。游兰香的研究显示, 情绪调节中的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能够显著改善睡眠质量。

关于人格特质对压力与睡眠质量关系的作用, 我国学者王欣和范津[6]考察了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结果显示稳定性、怀疑性、忧虑性和紧张性四项因素对睡眠有极显著的影响。Williams和Moroz的研究证实, 人格中神经质和责任心与睡眠质量关系最为密切。对于艾森克人格维度与睡眠质量关系的考察, 国内多项研究得出一致结论, 内向型与神经质突出的被试, 在面对压力事件时更容易出现睡眠问题。另外, 在对A型性格与睡眠质量的探讨中出现了争议。Diest (1990) 认为, 在主观评价中, 只有“睡眠难以维持”与A型性格存在相关;而我国学者王玲等人认为, A型性格的睡眠问题集中在睡眠时间较少、入睡时间长、睡眠质量较差上。人格具有稳定性, 不随时间或情境而改变,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另有研究显示, 人格通常通过某些中间变量间接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 宽恕作为人格变量通过消极情绪等中间变量影响睡眠质量;国内赵丽的研究证实, 特质焦虑作为一种具体的人格特点, 通过影响状态焦虑对睡眠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从以往文献中可以发现, 我国压力与睡眠质量关系的研究依然较多地集中于医学领域, 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 选题较少。对压力源、压力反应、压力应对与睡眠质量四者关系的研究很少, 有关中间变量的研究也只以某一个或几个变量呈现方式来研究, 而真正影响睡眠质量的往往是多种变量的综合作用, 需要学者们从综合或系统的视野来考察。

参考文献

[1]刘贤臣, 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6, (29) :103-107.

[2]严由伟, 等.压力源及其与睡眠质量的现象学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0) :1537-1547.

[3]HARVEY A G.A cognitive model of insomia[J].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02, (40) :869-893.

[4]张文海.大学生元担忧、自动思维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 2006, (2) :143-145.

[5]魏叶莹, 等.福州地区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睡眠质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3) :356-358.

睡眠质量与听课效率 篇3

[关键词]环境吸引兴趣参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057

由于音乐课并不涉及升学考试,在很多人眼里,它是一门副科,学与不学,学得如何都无关紧要。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想要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与技巧来吸引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有所提高。下面笔者谈几点音乐教学见解。

一、 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第五章讲到,当代音乐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教学环境的改革。良好的课堂环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二是良好的课堂纪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以稳定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刚上课时,学生较兴奋或疲惫,注意力难以集中,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一小段最新乐坛新秀视频、谈论最新乐坛动态、玩一些音乐小游戏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顺利融入音乐课堂。其次,高效课堂需要良好的课堂纪律作保证,散乱的课堂纪律只会降低学生的听课效率,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旦出现了课堂问题,教师不应该斥责或批评学生,而应视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例如,走到学生身边给他们一个善意的提醒,或编唱一句幽默歌词或顺口溜,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当课堂纪律稳定后,教师就可以继续教学进程。

二、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应从审美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与亲身参与下感受音乐的魅力。既然如此,音乐教师在上课时就应把课上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实物、图片、收录机或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声音、体态、动作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兴趣盎然,注意力持久。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听、说、读、写、吹、拉、弹、唱、跳等不同角度对学生展开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状态。例如,当上到七年级上册《只有山歌敬亲人》这首歌曲时,笔者扮演成刘三姐的样子,以广西山歌的腔调把歌曲演唱一遍,从而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笔者讲了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刘三姐的小故事,配以图片资料(多媒体展示)。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整堂课都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这样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 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在音乐课堂上,没有不想表达或表现的学生,只有不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教师。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内容涉及所有姊妹学科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普通学生,学习音乐课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使他们成为一名具有音乐素养的音乐爱好者,具有良好的音乐艺术鉴赏能力。而对于有极高音乐天赋和音乐热情的学生,学习音乐课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深层次的培养,让他们的长处得到发展、体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上课时,应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例如,笔者在让学生唱歌的教学活动中,并非简单地教会学生唱词唱谱了事,而是让学生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让所有学生在演唱过程中,从速度、力度、音色、演唱形式和方法等方面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处理。最后给机会那些“跃跃欲试”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成果”。再如,在上音乐欣赏课时,当笔者放了几遍音乐后,给学生布置了课堂作业:说出自己的听后感以及最喜欢的乐段,唱出自己最喜欢的乐句等。这样做到了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实践机会,再通过听、说、读、写、唱等实际操练,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更充分、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这样,学生听课的效率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是学的主体,但教师的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的效果及效率。因此,教师只有用心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才能抓住影响学生听课效率的因素,也只有真正地抓住了这些因素,并且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科研意识,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学生如何提高听课效率 篇4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一)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课前顶习

知识上的准备主要是新课涉及到的有关书籍。知识的复杂准备与新知识的预习准备,对新知识的预习应主要抓住的难点,明确听课重点,是一种重要准备。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上课要接受新知识但也要温习旧知识。预习的过程,是一种旧知识的温习过程、准备过程,也是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过程,即温旧纳新的过程。学习某种新知识,要运用哪些旧知识,联系哪些旧知识,哪些要做到重点准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在听课中把新知识纳入旧知识体系之中,形成崭新的知识结构。

(二)做好身体上的心理上的准备

上课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它需要学生有充沛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力,为了做好身体上的准备,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体息,二是要注意饮食与营养卫生。

上课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这是一条多被学生忽视的十分重要的准备,实际上,学习过程是伴随着学生的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毅力和个性等心理因素参与的运动过程,其参与度与学习效率成正比。学生上课的目的和情绪尤其重要,专家研究认为,学生只有在目的非常明确,心情非常愉快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学习效果才能提高。在这方面,教师的责任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上述心理因素呈积极状态,二是切忌授课前或授课中挫伤或压抑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的发挥。设想,在课前或课堂上,由于一个学生不守纪律,教师大加训斥,甚至辱骂、体罚,一人有过,全班陪训,这不仅使有过学生听课的积极心理状态降到蛊低点,也使全班同学兴致大减,哪里还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言?

二、听课要全神贯注

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学习新知识是接收信息、信息加工(同化、转化)、信息贮存、信息输出、信息反馈再到接收信息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堂课里,这种信息活动的过程不是一次,而是多次。学习效率,取决于信息渠道的畅通与信息活动的质量。听课是接收信息,是信息活动的第一道关口,能否全神贯注,决定信息接收的量和信息活动的质,决定整个学习过程的效率。

全神贯注地听课,即高度集中注意力,充分调动多种感观参与听课,不一心二用。许多学习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课,不乱想,不乱动,不乱看,努力排除听课干扰,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边看,边听,边想,边写,思维处于高度竞技状态之中。当然一堂课几十分钟始终保持全神贯注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同时,也是违背心理活动规律的。一个成功的学习者,既能随着教师讲授的波澜前进,也能在必要时,搞一点缓冲、舒展,自动调节,以作提神之用。学生可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对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难点的讲授上,集中搞清教师讲授思路;对于教师讲授中自己已懂的部分,可以将大脑放松一瞬,以求调节兴奋与抑制生理机制,以求注意力新的集中。

三、积极认真地思考

学习离不开思考,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也离不开思考。“思则明,不思则暗”,没有思考,理解新概念,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是一句空话,听课的实际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学与思是辩证统一的,相互转换的。学是接收、贮存信息,思是判断、处理信息,思维总得有思维着的东西,思维着的东西即是学得的知识,知识便是思维的“原料”。学是基础,思是发展,学的过程即思的过程,学必思,思在学中,善思才算善学。爱因斯坦讲:“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课堂上的积极认真思考,就是要思考所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它与旧知识的联系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

首先要弄懂当堂的新知识。听懂新知识是上课的目的,是发展智力的前提。

那种听课不求甚解,“当堂不懂课后补”的做法,既浪费时间,又于智力发展无益。何谓“懂”?一是把新知识的概念弄明白;二是把道理弄明白,即把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弄明白。从系统论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听明白概念或结论是实现输入信息有效性的保证,弄明白其道理即明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是信息加工的过程;没有听懂做保证,即没有输出信息有效性做保证,信息加工便不可能进行,信息贮存、输出、反馈也就不复存在,听课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睡眠质量与听课效率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2012 年在上海市虹口区随机抽取4 所初中及高中学校。样本量计算公式n = t2pq / d2( t为一类误差1. 96,P为估计值,q为1 - P,d为允许误差) ,根据公式n = 1 118[8]。在被抽到的初中七~ 九年级中再随机抽取5 个班级,被抽到的各高中一~ 三年级中再随机抽取4 个班级,所有被抽中班级的学生均被纳入研究对象,共1 284 名学生。在开始调查前,被试者均填写知情同意书。有98 名学生拒绝参加调查,另有9 名学生因患有哮喘及4 名学生患有多动症而被排除,最终1 173 名学生参与本次调查。本次调查获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初中生473 名,年龄( 16. 41 ± 1. 30) 岁,其中男生231名,女生242 名; 高中生700 名,年龄( 13. 62 ± 1. 51)岁,其中男生357 名,女生343 名。

1. 2 方法测量身高及体重的仪器均经计量单位校验,学生在脱帽、鞋及只穿内衣裤情况下由所在学校的卫生老师帮助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 BMI) 。根据我国0 ~ 18 岁儿童及青少年的最新生长数据,年龄校正后BMI的85% ~ 94% 被认为超重,年龄校正后体重指数的95% 以上被认为肥胖[9]。

采用根据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表[10]制定的青少年睡眠质量流行病学调查表[11]。调查表为多维评定,包含家庭结构和社会经济状况( 包括核心、主干及单亲家庭,父母教育程度及家庭收入等) 、诊断标准(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表) 、诱发因素( 包括进食情况、体育锻炼时间、卧室和周围环境及作息时间) 及父母睡眠习惯( 包括父母作息时间及睡眠时间) 4 个领域。各领域间既相关又相互独立,可单独或综合使用。调查表Cronbach α 系数为0. 873,效度即主成分贡献率为70. 72% 。该调查表在以前的研究中被认为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11 - 13]。

1. 3 统计学处理SAS 9. 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校正年龄及性别后,肥胖及超重与睡眠间相关性采用 χ2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超重肥胖状况在1 173 名学生中无低体重学生,肥胖、超重及肥胖加超重的检出率分别为13. 73%( 161 /1 173,95% CI = 11. 76% ~ 15. 70% ) ,16. 79%( 197 /1 173,95% CI = 14. 65% ~ 18. 93% ) 及30. 52%( 358 /1 173,95% CI = 27. 88% ~ 33. 16% ) ,但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在初中及高中学生中,肥胖加超重的检出率分别为30. 57% ( 214 /700,95% CI = 27. 16% ~ 33. 98% ) 及30. 44% ( 144 /473,95% CI = 26. 29% ~ 34. 59% ) ,两组学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001,P = 0. 973) ,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检出率/% 。

2. 2 睡眠质量在1 173 名学生中,根据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221 名学生睡眠质量差,经校正分层因素影响后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为18. 84% ( 95% CI =16. 60% ~ 21. 08% ) ,男、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校正分层因素影响后的初中及高中学生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分别为13. 43% ( 95% CI = 11. 35% ~15. 51% ) 及26. 85% ( 95% CI = 24. 31% ~ 29. 3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22. 290,P < 0. 05) 。

2. 3 睡眠质量与肥胖及超重相关性在358 名肥胖加超重学生中,差的睡眠质量检出率( 37. 25% ) 明显高于815 名正常体重学生中差的睡眠质量检出率( 10. 8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71. 706,P <0. 05) 。358 名肥胖加超重学生与815 名正常体重学生相比有明显差的睡眠质量、短的睡眠时间及日间功能障碍,见表2。

3 讨论

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差的睡眠质量及肥胖问题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40 a美国青少年中肥胖的患病率从5% 上升到18%[14],与此相似的是青少年睡眠质量逐渐下降[15]。睡眠质量与肥胖及超重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基于成人,且多来自西方国家,但我国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睡眠质量下降的问题[9]。不充足的睡眠时间能使青少年学习效率低下、在校行为差和心理情绪、易激惹、沉迷于酒精和毒品及周期性的睡眠障碍[3]。青少年在许多方面与成人不同,是身心发育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生理变化最明显、有强烈独立性和直觉性、又有极大依赖性及幼稚性的时期,因此青少年是个体发育的特殊时期[11]。一些生理学研究表明,睡眠质量将引起控制食欲的激素改变,如廋素及胃动素等; 睡眠质量差易使人感到疲劳,从而也改变人的饮食方式,易对晚间小吃及脂肪性食物产生兴趣,从而导致过多的能量摄入[16 - 17]。虽然人体激素及饮食方式改变所产生的作用是微妙的,但这种微妙改长久以来将改变人体总的能量平衡,最终导致肥胖。另外,睡眠质量易差使人在白天感到困倦而减少体格锻炼,也相应减少人体总的能量消耗[18 - 19]。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 ( 1) 横断面研究的结论还需在今后的随访中加以证实; ( 2) 目前本研究已证实睡眠质量确实对肥胖及超重有着重要影响,但反过来肥胖及超重对睡眠质量是否也有同样的影响还需进一步加以研究; ( 3) 今后的研究中还应考虑导致肥胖的其他因素,如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神经肽的功能、低胃动素水平、食物种类及家庭结构等; ( 4) 至今还无有关一旦肥胖及超重得以控制后,睡眠质量会有所改善的儿科研究报道。

摘要:目的 探讨上海市虹口区肥胖及超重青少年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市虹口区4所初中及高中的1 173名中学生测量身高、体重,采用青少年睡眠质量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生肥胖、超重及肥胖+超重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校正分层因素影响后,中学生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为18.84%,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校正分层因素影响后的初中及高中学生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分别为13.43%,2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90,P<0.05)。在358名肥胖+超重学生中,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37.25%)高于正常体重学生检出率(1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06,P<0.05)。结论青少年肥胖及超重可能与差的睡眠质量有较大关系,好的睡眠质量及充足的睡眠时间可能有效预防青少年肥胖及超重,还需有待今后的随访加以证实。

睡眠质量与听课效率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 2011 年 12 月8—24日,对某部7 566名军人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 034份,问卷有效率为93%。包括边海防军人2 213名,野战部队2765名,后勤军人2 056名。其中新兵1 103名,义务兵2 126名,士官2 704,干部1 162名。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 312人(18.7%),高中(含中专)3 427人(48.7%),大学及以上2 295人(32.6%)。年龄为16~39岁,平均年龄(22.01±3.492)岁。均为男性。 2.2方法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团体问卷调查,要求测试对象按照统一的指导语独立完成,问卷当场收回。测试工具包括: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4]:该量表由18个项目构成,分为7个因子,每个因子按0、1、2、3计分,PSQI成分得分≥2分表示在该成分上质和量较差或很差,PSQI总分﹥7分为中国成人睡眠差的参考值, 总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290项症状自评量表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5]:该量表由90个条目组成,症状的严重程度从1到5分为5级,统计指标为总分及各症状因子分,分数越高表明其心身症状越严重。

2.2方法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团体问卷调查,要求测试对象按照统一的指导语独立完成,问卷当场收回。测试工具包括: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4]2.2方法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团体问卷调查,要求测试对象按照统一的指导语独立完成,问卷当场收回。测试工具包括: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4]:该量表由18个项目构成,分为7个因子,每个因子按0、1、2、3计分,PSQI成分得分≥2分表示在该成分上质和量较差或很差,PSQI总分﹥7分为中国成人睡眠差的参考值, 总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290项症状自评量表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5]:该量表由90个条目组成,症状的严重程度从1到5分为5级,统计指标为总分及各症状因子分,分数越高表明其心身症状越严重。2.2方法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团体问卷调查,要求测试对象按照统一的指导语独立完成,问卷当场收回。测试工具包括: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4]:该量表由18个项目构成,分为7个因子,每个因子按0、1、2、3计分,PSQI成分得分≥2分表示在该成分上质和量较差或很差,PSQI总分﹥7分为中国成人睡眠差的参考值, 总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290项症状自评量表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5]:该量表由90个条目组成,症状的严重程度从1到5分为5级,统计指标为总分及各症状因子分,分数越高表明其心身症状越严重。

1.3统计学分析数据收集录入后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一般性描述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事后检验方差齐时采用LSD法,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s T3法;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总体睡眠状况PSQI各成分中,日间功能障碍得分最高,其他得分较高的还包括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和主观睡眠质量。以PSQI总分>7分为界,睡眠差者共占20.4%。军人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上出现问题的人数较多,其成分得分≥2分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0.2%、25.2%、28.7%,见表1。

2.2 不同军种的睡眠情况及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野战 部队睡眠差者最多,占 28.1%;后勤次之(16.2%),边海防最少(14.8%)。方差分析显示,除催眠药物外,3个军种在PSQI各成分、总分及SCL-90总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催眠药物外,3个军种在PSQI各成分的两两比较中差异大多有统计学意义(P<0.01); 3个军种在PSQI总分及SCL-90总分的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注:P1值为n1与n2的比较;P2值为n1与n3的比较;P3值为n2与n3的比较。 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SCL-90:90项症状自评量表。

2.3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PSQI各成分得 分与SCL-90各因子分 间均呈正 相关关系 (P<0.01),见表3。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成分得分与SCL-90各因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多在0.3以上,PSQI总分与SCL-90各因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4以上,PSQI总分与SCL-90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72。

注:所有P<0.01。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SCL-90:90项症状自评 量表。

2.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SQI总分为因变量, SCL-90各因子分为自变量,分别对各个军人群体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 α=0.01水平进入回归模型且有显著意义的因素在不同军人群体之间存在差异,见表4。 除野战部队(27.5%)和新兵(29.7%)外,进入回归模型的因素可解释PSQI总分变异的百分比均在30%以上。 各相关因素按预测作用大小(Beta绝对值)依次为: 1边海防军人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2野战部队军人为躯体化、抑郁、敌对;3后勤军人为躯体化、 抑郁、强迫;4新兵为躯体化、抑郁;5义务兵为躯体化、强迫、敌对;6士官为躯体化、强迫、抑郁;7干部为抑郁、躯体化。

注:aP<0.01。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SCL-90:90项症状自评量表。

3 讨 论

军人睡眠质量与其生存质量呈正相关[6],积极有效的睡眠有利于脑力和体力的恢复,是保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条件。在本研究中,有28.7%的军人其日间功能较差或很差,说明睡眠问题已影响到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质量。军人突出的睡眠问题表现在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和主观睡眠质量上,以往有研究表明,入睡困难、 早醒或睡不安稳均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7],而抑郁情绪也可显著影响个体对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价[8],因此,军人的睡眠问题很可能与情绪因素密切相关。在3个军种的比较中,睡眠情况与心理健康状况表现一致,均为野战部队最差,后勤军人较好,边海防军人最好;相关分析显示,PSQI各成分与SCL-90各因子间均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和主观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密切关系,同国内外研究报道的其他群体的睡眠情况相一致[9,10]。

进一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躯体化对各个军人群体睡眠质量的预测作用均较大。躯体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心理问题长期压抑得不到解决。有数据表明, 心理-躯体之间存在明确的心身互动关系,但这种心身互动并不是等同关系,心理对躯体的影响更为显著和强烈[11]。因此,军人的睡眠问题和躯体化症状可能都是心理压力躯体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3]。除躯体化外,抑郁情绪对干部、新兵和后勤军人睡眠质量的预测作用较大(Beta值均在0.25以上),以往有研究表明,抑郁是睡眠质量的一个独立相关因素,是决定睡眠质量差的关键情感要素[12],各种抑郁情感或心境,如对生活的兴趣减退、失望、悲叹、与抑郁相关的其他感知和躯体不适,是导致睡眠质量差的主要原因[13]。干部责任重、压力大,新兵容易适应不良,后勤军人后勤保障任务繁重, 都容易产生抑郁情绪,而抑郁情绪不仅影响个体的客观睡眠质量,更能降低个体的主观睡眠满意度,从而进一步加重抑郁情绪[14],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有针对性地改善这些军人群体的抑郁情绪对于提高睡眠质量、保障军事战斗力至关重要。

进入各回归模型的因素还包括强迫、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明显的人往往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常常因达不到预期目的而出现失落、困惑、沮丧等,而这些行为特征对入睡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影响很大[15]。在本研究中,强迫症状对多个军人群体的睡眠质量具有预测作用,这可能与部队管理严格、按部就班的生活步调有关。敌对、人际冲突可增加负面情绪和睡眠障碍的发生[16]。本研究显示,敌对情绪分别是野战部队和义务兵睡眠质量差的预测因素。野战部队在3个军种中睡眠质量最差,这可能与野战部队战士争强好胜、竞争意识强烈而导致精神长期持续紧张有关;与士官和干部相比,义务兵具有军龄小、思想不成熟、体力充沛等特点,因此容易出现敌对情绪而影响睡眠质量。人际关系敏感的人在交往中容易出现自卑感、心神不安以及不良自我的暗示,这种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的个性特征与睡眠不稳不深密切相关[7]。在本研究中, 边海防军人的睡眠质量与人际关系敏感密切相关,这可能与边海防军人的居住环境偏远、隔离、人际交往缺乏有关。

情绪因素可以影响睡眠质量,同样,睡眠不足也可影响人的情绪状态。睡眠剥夺可减少负责认知控制和负责情绪反应之间的脑区的联系[17],使调节负面情绪的能力降低[18],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甚至出现心境障碍[19]。因此,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是一种互为因果、 相互促进的关系。要提高军人的睡眠质量,对其开展心理咨询、教育和引导是必要的。同样,要提高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至关重要。对已出现睡眠和心理问题的军人要同时进行睡眠认知和情绪调节方面的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针对与睡眠质量相关性较大的几个因素,做好相应的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将更有助于改善各个军人群体的睡眠质量。

睡眠质量与听课效率 篇7

关键词:体育运动,睡眠,精神卫生,学生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心理健康[1,2],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联也得到多项研究的证实[3,4]。然而,体育锻炼缺乏在全球仍呈普遍现象,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估计,全球约31.1%的成年人缺乏体育锻炼,13~15岁的青少年中约有80.3%每天中等强度以上体育锻炼时间低于60 min,且女生比男生更加缺乏锻炼[5]。Lowry等[6]从美国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中发现,1999—2007年美国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或学校体育课的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Pritchett等[7]研究认为,睡眠和昼夜节律紊乱与精神分裂症在基因机制方面是重叠的,对有睡眠问题的人进行早期干预,或将有助于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风险。本研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睡眠质量以及心理健康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体育锻炼和睡眠质量的交互作用与心理健康的关联,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干预效果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于2013年11月,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合肥市某大学大一至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 915份,收回有效 问卷4 747份,有效回收 率为96.58%; 其中男生1 973名,女生2 774名; 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分别为2 835,1 010,902名; 农村学生2 680名,城市学生2 067名。平均年 龄 ( 19. 24±1.41) 岁。

1.2方法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 如性别、年级、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自评家庭经济状况等) 、体育锻炼的情况( 如每周体力活动达1 h的天数、每周参与强健肌肉锻炼的天数、体育运动量、参加校内外运动队的数量、学习日和周末的静坐时间等) 、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问卷以班级为单位在现场发放,填写完成后由调查员当场核查验收,剔除遗漏率>15%的问卷。

1.3工具( 1) 体育运动量的评估,采用由梁德清等[8]修订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第3版( Physical Activity Rating Scale-3,PARS - 3) ,对被试调查前1月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量进行评定,从强度、时间、频率3个方面来考察,每个方面各分5个等级,强度与频率的1~ 5等级分别记1 ~ 5分,时间的1 ~ 5等级分别计0 ~ 4分。运动量=强度×时间×频率; ≤19分为小运动量,20 ~ 42分为中等运动量,≥43分为大运动量。量表重测信度为0.82。( 2) 睡眠障碍的评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量表 (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量表分为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本次调查剔除了不参与记分的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剩余条目分为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7个成分,每个成分按0 ~ 3分计分,总分范围0 ~ 21分。将8分作为睡眠障碍的界定标准,≥8分定义为有睡眠障碍。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79[9]。( 3) 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采用陶芳标等[10]编制的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 Multidimensional Sub-health Questionnaire of Adolescents,MSQA) 中的心理症状维度来评价大学生最近3个月的心理健康水平,MSQA心理症状维度共39个条目,每个条目有“没有或持续不到1星期”“持续1星期以上”“持续2星期以上”“持续1个月以上”“持续2个月以上”和“持续3个月以上”6个选项,对应计分1~6分。本文以任一条目持续1个月以上作为心理病理症状的界定标准,将心理病理症状条目数≥8作为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界定标准。本次研究MSQA心理症状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925和0.853。

1.4统计分析运用Epi Data 3. 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社会人口统计学指标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睡眠质量以及心理病理症状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体育锻炼和睡眠质量交互作用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检验水准α = 0.05。

2 结果

2.1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4 747名大学生中,2 420名大学生( 51.0%) 课余时间没有参加体育锻炼,学习日和周末每日静坐时间达10 h以上者分别有1 518名( 32.0%) 和1 313名( 27.7%) 。男、女生每周有3 d及以上体力活动达1 h的报告率分别为38.0%和21.6%( χ2= 151.201,P < 0.01) ; 男、女生每周有1 d及以上参加强健肌肉训练的报告率分别为56.6%和21.9%( χ2=559.985,P < 0.01; 男生参与中等和大运动量人数比例( 43.1%) 明显高于女生 ( 22. 7%) ( χ2= 317.934,P <0.01) ; 城市学生参与中等及以上强度运动量人数比例( 34.1%) 高于农村学生 ( 29. 1%) ( χ2= 17.535,P <0.05) 。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2.2不同特征大学生睡眠障碍和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比较大学生睡眠障碍总检出率为9.8%,女生睡眠障碍检出率( 10.2%) 与男生( 9.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1.382,P > 0. 05) ; 自评体型偏胖和偏瘦者的睡眠障碍检出率高于自评体型中等者,两两比较发现自评体型偏胖和中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129,P = 0.001) ; 随着自评家庭经济状况的提高,睡眠障碍的检出率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发现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者与中等者及较高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27.349,6.710,P值均<0.01) 。

大学生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为17.3%,男生检出率( 18.9%) 高于女生( 16.2%) ( P<0.05) ; 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不同( P<0.05) ,两两比较发现大一与大二 学生之间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χ2=10.310,P = 0.001) ; 自评体型偏胖和偏瘦者的检出率高于自评体型中等者( χ2= 17.703,P< 0.01) ,两两比较发现体型中等者和偏胖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7.483,P<0.01) ; 城市学生心理病理症状的检出率为18.2%,高于农村学生的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自评家庭经济水平较差的学生,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8. 919,P < 0. 01) ,两两比较发现家庭经济水平较低者和中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8.905,P<0.01) ; 有睡眠障碍的学生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 42.5%) 高于无睡眠障碍的学生( 14.6%) ( χ2= 226. 425,P < 0. 01) ; 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随着体育运动量增加而减少( P<0.05) ,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见表2。

注: ( ) 内数字为检出率 /%; χ21为睡眠障碍检出率比较,χ22为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比较; * P<0.05,**P<0.01。

2.3体育运动量和睡眠质量交互效应与大学生心理病理症状的关联分析以心理亚健康状态为结局,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自评家庭经济水平、睡眠质量、体育运动量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有睡眠障碍,同时体育运动量最小组的大学生作为参考,在调整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和自评家庭经济水平因素前后对PARS-3与PSQI的交互效应和心理健康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育运动量和睡眠质量的交互作用对心理病理症状有影响,相同体育运动量下,有睡眠障碍的大学生心理病理症状的检出率高于无睡眠障碍的大学生;无睡眠障碍且运动量越大的大学生心理病理症状的检出率越低( P值均<0.01) 。见表3。

[OR 值( OR 值 95%CI) ]

注: 调整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自评家庭经济状况,**P<0.01。

3 讨论

已有多项研究发现体育锻炼能够减少情绪症状,促进心理健康,其可能的机制是锻炼可以促进大脑内多巴胺、5-羟色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等的分泌,进而通过这些神经递质改善大脑功能,调节情绪症状[11,12]。Bowen等[13]开展的一项7 a的队列研究发现,持续参加锻炼的人情绪不稳定发生率减少,而睡眠时间短的人情绪不稳定发生率增加。Passos等[14]研究发现锻炼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同时可减少抑郁症状; 而睡眠质量的改善与低血清皮质醇水平和免疫水平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9.8%,低于一些国内研究[15,16],这可能是由样本量、学校类型和生活环境等不同造成的。本次调查的4 747名大学生中有823名( 17.3%) 存在心理病理症状,有睡眠障碍的大学生心理病理症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组,体育运动量越大的大学生心理病理症状的检出率越低。体育运动量和睡眠障碍都与心理健康有关联。本研究回归分析发现,体育运动量和睡眠障碍的交互作用与心理健康存在关联,这与一些国外研究结果类似[17]。Gerber等[18]研究发现,参与剧烈运动的大学生相比轻度运动的大学生有更好的睡眠模式和更多的慢波睡眠,浅睡眠占总睡眠的比例更少,暴露于高应激水平下的心理问题更少。Bellavia等[19]通过对瑞典的一个大规模队列15 a的随访发现了睡眠和体育锻炼交互作用对死亡的预测作用,低体育锻炼水平的人群中过长的睡眠时间与高死亡风险相关。Sarris等[20]认为由于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复杂性,应该考虑综合性的措施来控制抑郁症的危害,因此提出应用生活方式医学( Lifestyle Medicine) 来降低抑郁症潜在的发生风险,通过改变环境和自身行为来提高身心健康。

上一篇:泪水,你送的看不见的作文下一篇:在飞利浦成为本土高管的可能性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