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中度过(精选3篇)
睡眠中度过 篇1
睡眠障碍在高血压患者中较为常见, 睡眠质量的水平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卫生方面的热点问题[1]。同时, 一旦睡眠质量不能维持和满足生理需求, 则会进一步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2]。因此, 提升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 对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及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采取镇静药物能对患者的睡眠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长时间使用效果甚微, 且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3]。因此, 对影响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各方面因素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压的控制水平。本研究探讨了针对性睡眠护理措施在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04例高血压患者, 全部患者的诊断过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 》中制定的诊断标准[4]。20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02例, 2组患者均无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神经疾病或精神障碍等。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睡眠障碍因素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全部患者均行动态血压监测, 30min记录1次, 在测量过程中采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 要求患者在测量过程中上肢放松并保持静止状态, 不能将袖带随机摆动。对照组患者在住院过程中采取高血压患者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对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主要包括睡眠环境护理、心理护理、睡眠习惯指导及睡前指导。对2组患者睡眠障碍因素进行进行统计, 并对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 (全天、白昼及夜间的平均舒张压 (DBP) 和收缩压 (SBP) ]和院前1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评分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PSQI主要有19个自我评价问题和5个睡眠同伴评价问题组成, 只将19个自我评价问题进行积分, 19个自我评价问题构成7个因子, 每个因子0~3分, 得分越高, 表示睡眠质量越差[5]。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PSQI评分入院时, 2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出院前1d, 2组PSQI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 且观察组患者出院前1d 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入院时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血压控制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全天、白昼及黑夜的平均舒张压和平均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讨论
目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又研究报道显示, 高血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焦虑、抑郁及神经质等症状, 且大部分患者还存在躯体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6]。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也加速上升, 已经成为困扰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且有文献报道显示, 高血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且患者因睡眠质量较差从而引起血压发生波动或上升, 即使采取药物治疗也不能达到理想的血压控制效果[7]。且如果长期存在睡眠障碍, 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大脑皮质兴奋, 血管中枢调节功能减弱, 从而引起体内激素和因子分泌紊乱, 从而使患者的血压水平进一步难以控制[7,8,9,10]。因此, 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上以往给予高血压患者镇静药物来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 但长期使用效果不佳, 且不良反应较大[3]。因此, 本文研究中对观察组102例患者采取了针对性睡眠护理措施, 主要内容包括: (1) 睡眠环境护理:保持患者病房环境的安静舒适, 在患者休息期间, 应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声音, 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 应动作和交流声音放缓减小, 避免影响其他休息患者, 对睡眠存在鼾音的患者可单独安排病房。 (2) 心理护理:对存在强迫、焦虑、抑郁的患者, 要加强与其进行沟通, 告知患者通过有效积极的治疗能够提高其治疗效果, 并耐心的倾听患者的诉求, 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 并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 (3) 睡眠习惯指导:在加强与患者沟通的同时, 给每位患者制定科学的睡眠时间方案, 并嘱患者应严格遵守时间表的作息时间进行作息。要求患者在中午进行必要的午休之外, 其他时间尽量避免在其他时间睡眠, 可采取阅读书籍, 看电视及与人聊天等方式减少睡眠影响。 (4) 睡前指导:禁忌患者睡前饮用浓茶或咖啡等, 帮助患者养成利于睡眠的良好习惯, 比如睡前温热水泡脚, 在患者家属的帮助下按摩百会穴或轻轻梳头。并对患者采取睡前放松训练:患者在床上平躺, 四肢肌肉放松, 双手轻握, 眼睛保持微闭。在吸气时缓慢紧握拳头, 保持3秒, 之后松开, 从而能够感受到紧张到放松的过程, 整个放松过程应保持呼吸均匀缓慢, 从而使患者身心都得到放松。本文结果显示, 通过采取针对性睡眠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出院前1d 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且观察组患者的全天、白昼及黑夜的平均舒张压和平均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对高血压患者采取针对性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且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 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朱伟芳, 孙嘉曦.高血压病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 (1) :139-142.
[2]王印伟, 董红艳.健康理念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睡眠及血压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3, 28 (13) :75-76.
[3]马文学, 江志羔, 麦炜颐, 等.唑吡坦对睡眠障碍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血压形态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 18 (3) :283-286.
[4]王昆, 刘诗翔.睡眠障碍与常见内科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 (9) :1772-1775.
[5]陈其珍.护理干预对睡眠障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23 (5) :541-543.
[6]苏航, 白俊云, 夏涵, 等.睡眠障碍与中老年高血压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 12 (1) :65-66, 67.
[7]陈爱民, 刘春霞, 肖滨, 等.睡眠障碍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晨峰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 2012, 24 (1) :46, 91.
[8]刘世雄, 陈敏娟, 严祥, 等.改善睡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24) :6897-6898.
[9]李海聪, 杨毅玲, 马明, 等.改善睡眠障碍有助于降血压[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7, 15 (4) :294-298.
[10]王舜尧, 陈爱民.睡眠障碍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 2008, 24 (7) :1176-1177.
睡眠中度过 篇2
一大家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堂哥堂姐,久违地相聚在一起。长辈们从早上就开始忙碌着,不是刷碗洗菜,就是准备着家里的.装饰,不到四点,餐桌上便陆陆续续开始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美食。天还没暗,大家就围坐在桌前,共同迎接新的一年,说着美好的祝福,讨论着有趣的见闻。
但是今年的春节却和以往不太一样,看似开心热闹洋溢的一天,大家却始终都在反复地讨论着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围绕着人们生命安全的“疫情”。当听到“新冠状病毒”这个词时,还是春节前夕,大家对于这个病毒没有太多的认知,也没有太大的了解,但它却勾起了人们对于非典事件的恐惧,当然,对于我来说,此时还并不清楚疫情、病毒这样的字眼意味着什么,听着长辈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激烈讨论,让我从中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知道了这个春节并不会和往常一样那么轻松和愉快。
第二天,大年初一,我们应该忙碌的拿着年货,准备今年的第一次拜年,但起床过后,父母却告诉我,今年取消拜年了,并且所有的亲戚都互相通知,不走亲串友了,我感到惊讶的同时还有些失落,这个春节好像变得异常平淡。可当我看到网络上,电视上,各种新闻铺天盖地的播放着关于疫情的情况,让我深刻的明白这个春节将会变得不平凡。
睡眠中度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疑似OSAS患者48例,其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19~73岁,平均43.2±5.7岁,病程6个月~22年,平均15.2±2.3年。48例患者均不存在心律失常、严重肺病、外周血管及神经病变,无心脏起搏器安装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夜间进行8小时的便携式睡眠监测和多导睡眠监测,具体如下。
1.2.1 便携式睡眠监测
采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国产PSD-9900睡眠呼吸记录分析系统)进行睡眠监测,时间为入睡前至醒觉时;监测参数为睡眠体位、鼾声、呼吸运动幅度、口鼻气流及经皮外周血氧饱和度等。
1.2.2 多导睡眠监测
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英国EMBLA公司)进行睡眠监测,监测时间与便携式睡眠监测相同,其监测参数为:睡眠体位、鼾声、呼吸运动幅度、口鼻气流、经皮外周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眼电图等。
1.3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监测情况
多导睡眠监测所得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低于便携式睡眠监测,氧减指数则显著高于便携式睡眠监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便携式睡眠监测比较,①P<0.05
2.2 检出结果
经临床病理诊断,48例患者均为典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中鼾症5例,重度10例,中度15例,轻度18例。临床比较分析显示,便携式睡眠监测的总检出率为81.25%(39/48),多导睡眠监测总检出率为100.0%(48/48),多导睡眠监测显著高于便携式睡眠监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便携式睡眠监测比较,①P<0.05
3讨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发病人群广、发病率高且危害巨大,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较大威胁,因此及早、准确的诊断是确保患者健康、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措施。多导睡眠监测是目前睡眠医学临床上一项非常重要的新型监测系统,也是目前睡眠研究对睡眠障碍疾病进行监测诊断的“金标准”[3]。本研究结果显示,48例疑似OSAS患者中,采用多导睡眠监测得出的平均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及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优于便携式睡眠监测(P<0.05),说明多导睡眠监测的灵敏度高于便携式睡眠监测。同时,多导睡眠监测总检出符合率为100.00%,其在鼾症、重度、中度、轻度的检出符合率均达100.00%,显著高于便携式睡眠监测的检出符合率(81.25%)。由此可见,在OSAS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多导睡眠监测进行监测诊断,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且诊断符合率极高,能够作为OSAS的确诊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多导睡眠监测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48例疑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并对其进行便携式睡眠监测和多导睡眠监测,比较并分析两种方法的监测结果。结果:多导睡眠监测在平均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及检出符合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便携式睡眠监测(P<0.05)。结论:多导睡眠监测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灵敏度、特异度和检出率均较高,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贺湘玲,田鑫,张兵,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变化与多导睡眠监测相关性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3):32-33.
[2]别英晖,赖微微,孙聪,等.便携式睡眠监测与多导睡眠监测临床应用差异性比较[J].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5):1470-1471.
【睡眠中度过】推荐阅读:
高三应该怎样度过09-15
后高考时期怎样度过06-01
新人如何度过试用期07-15
如何度过大学每一年08-16
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10-01
如何度过有意义的暑假05-31
在田野里度过的童年作文06-08
异地恋怎么度过磨合期09-02
睡眠康复07-17
睡眠问题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