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障碍

2024-07-16

性心理障碍(精选11篇)

性心理障碍 篇1

摘要:目的:探讨性心理障碍成因的生物学因素研究进展。方法:本文通过查阅知网、维普等电子图书馆, 对性心理障碍成因的生物学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整理。结果:性心理障碍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脑组织损伤、神经发育、生物自限机制等因素有关。结论:生物学因素是异常性心理障碍的发病基础, 当叠加特定的一些心理社会因素时, 个体更加容易导致性心理障碍。

关键词:性心理障碍,成因,生物学因素

性心理障碍又称异常性心理、性倒错、性变态, 泛指以两性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 并以这类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 其正常的异性恋受到全部或者某种程度的破坏、干扰或影响, 而一般的精神活动并无其他明显异常[1]。性心理障碍大致分三种类型[2]: (1) 性取向障碍:如同性恋、恋童癖、恋物癖、恋兽癖、异装癖等。 (2) 性偏好障碍:如露阴癖、窥阴癖、性器摩擦癖、色情狂、施虐癖、受虐狂等。 (3) 性身份障碍:如易性癖。

目前关于性心理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虽然提出很多学说, 但仍尚不明确[2]。本文通过查阅知网、维普等电子图书馆, 对性心理障碍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整理, 从生物因素方面阐述性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其发病机理。

1 遗传因素

对性心理障碍的遗传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同性恋的研究。学者们认为, 1可能是先天遗传的原因导致一个人从幼儿开始便产生性倒错, 进而形成同性恋倾向[3]。国外科学家的实验研究也证明遗传对于性倾向的重要影响作用。1993年, 美国的海莫等人发现, 异性恋兄弟在X染色体短臂上一段基因的共有率是50%, 同性恋兄弟的基因共有率则高于50%。这一研究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X染色体。对此进一步的研究是以40对同性恋兄弟为对象的DNA分析, 表明至少有一个与同性恋有关的基因位于染色体的这一区域, 这是迄今为止有关性倾向具有遗传基础的最有力的证据[4]。亦有少量的研究发现, 男 (女) 患者第23对染色体有额外的Y (X) 染色体, 有可能发展为同性恋或是其他性变态[2]。Bailey等 (1993) 发现71对单卵孪生子中有34对 (48%) , 37对双卵孪生子中有6对 (16%) 是同性恋, 而同胞姐妹中仅6% (2/35) 是同性恋, 说明同性恋可能有遗传倾向[2]。此外, 对特殊家庭的调查发现有同性恋家史的后代出现同性恋的几率较大, 说明同性恋在亲缘关系较近的个体发生率较高, 由此也可以证明同性恋的发生是受遗传决定的[5]。

2 激素水平

对性心理障碍者激素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 有人指出, 每个人都有男女两性激素的存在, 当两种激素的分泌失调时, 则可产生性取向的变态[4]。有科学家曾对动物做实验发现激素对性倾向的影响, 推测对人也有影响[6]。近十几年对大量的动物研究证实, 性腺类固醇激素睾酮在脊椎动物形成脑和行为的良性差异方面起重要作用[7]。引导着广大研究者们在雄激素及其神经基础方面寻找人类性倾向发生和形成的可能机制。有关这一理论已在早期动物模型中通过改变围产期激素水平而得到证实, 此外由于先天性肾上腺分泌过剩造成的内分泌紊乱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理论[8]。早期的研究显示, 和性取向一样, 在特定发育关键时期较高水平的睾丸激素或是雌激素可能会使女胎儿男性化或是男胎儿女性化。[2]

目前, 大多数人认为性激素影响脑性分化及个体性倾向的可能机制, 与性激素对神经元的作用相关。有实验表明多巴胺 (DA) 与雄鼠的性动机有关, 而且5-羟色胺 (5-HT) 水平下降也会引起细胞外DA的释放增加, 进而影响性倾向的形成。由此猜测DA与脑的性分化及性倾向的形成有关[9]。虽然神经递质在大脑性分化及个体性倾向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 但具体的机制、与性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递质间相互的影响需进一步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 以往对同性恋激素研究各家报道结果不一, 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各家均未把同性恋中真正有病的男性被动型和女性主动型与无明显病态的男性主动型和女性被动型分开, 其次就是在样本中存在双性恋而影响结果[2]。

3 脑组织解剖

研究发现在成人下丘脑中, 男性性二态细胞的假性同源体的数量和体积是女性的2倍[2]。Elias (1993) 研究发现, 在男性同性恋者下丘脑前部的神经元密度只有异性恋的一半[2]。有研究者对恋童症的脑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 目前主要观点认为恋童症的额叶和颞叶区域存在损伤[10]。以同性恋为例, 脑科学至今也还没有做出令人公认的结论。它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一样都存在这样一个疑问, 是同性恋引起这些因素的变化还是这些因素的变化导致了同性恋[3]。

4 神经因素

根据神经发育机制, 同性恋和异性恋的神经环路肯定存在差异, 但有关该环路却知之甚少。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SCN) 是第一个被发现同、异性恋之间存在差异的核团, 同性恋的SCN比异性恋的大且长[12]。SCN形态上的差异影响了血管升压素 (AVP) 能神经元的数量, 使得中枢AVP能系统出现性差, 雄性终纹床核 (BST) 和杏仁内侧核 (MEA) 中有数目较多的AVP能神经元和较密的AVP神经纤维投射[12], 雌激素通过ERa或ER?作用影响AVP的合成与释放, 进而影响与AVP有关的行为, 例如配偶选择、社会识别、生殖行为、攻击行为, 使得同性恋与异性恋相比表现出某些行为上的差异。

5 生物自限

周正猷认为生物群体普遍存在自限机制, 性变态可以理解为人类的一种自限。他认为同性恋和性变态是人类繁衍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为了使不规范个体不至于大量繁衍, 于是让他们离开正常的男女交媾的生殖轨道, 而进入繁衍的盲端[13]。

6 病理基础

临床上发现有些性心理障碍行为发生在颅脑外伤后, 有人对难产婴儿做了大量长期追踪研究发现暴力与性犯罪行为患者在围产期都有过脑损害史。有专家通过脑电图的研究认为这种病态一般与颞叶、杏仁核、梨状皮质及边缘系统某些局限部位病变有关。Blanchard等人发现, 在自我报告儿童时期头部受伤的人群中, 恋童症的比例高于其他人群[14]。亦有报道在癫痫、酒精中毒、老年痴呆早期出现性心理障碍行为, 如露阴癖、恋尸癖、恋童癖等[2]。

人的性心理活动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三个因素中生物学因素是异常性心理障碍的发病基础, 但是仅仅具备生物学因素并不一定表现出异性性心理障碍, 具备了生物学基础后, 叠加特定的一些心理社会因素时, 个体就更加容易导致性心理障碍。

青春期的性心理和性心理障碍解读 篇2

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主要标志是性发育和性成熟,其实孩子们要经历躯体上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时期。

青春期大约起始于10?12岁,早的可提前到5?6岁,也可延迟到15?16岁。青春期性生理发育成熟的速度也因人而异,一些女孩只需1年左右,另一些长达5?6年或更久。青春期发育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家人过去青春期启动年龄、遗传、种族、社会、经济、文化、地理、营养、气候、身体脂肪的比例以及其他因素等。

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阶段

青春期不仅出现生理和心理变化,同时也面对社会生活需求的挑战,如恋爱和择偶,婚前性行为等。青春期性意识发展可有以下阶段,每一阶段的心理表现是不同的:

一、接近异性的狂热期。此期少年男女的特征是精神兴奋程度高,往往对异性带有幻想色彩,很少考虑到会面临的困难和阻力,因而情感发展的速度较快,迅速达到炽热的阶段,即热恋。从初恋到热恋是少年男女双方感情逐步深化的过程。狂热期间双方相互吸引力加强,激动程度高,有相互了解的迫切要求,真诚和信任感增强,而且思维方法和活动方式也发生改变。

二、疏远异性期。指青春期开始的半年至1年(11?12岁)期间内的两性疏远阶段,他们发现彼此间性别的差异,便产生明显的性不安,如少女对日渐隆起的乳房感到羞怯,少男则害怕被人看到开始长出的阴毛。他们对两性间的接触持疏远和回避态度,如因学习或工作需要,双方接触时都会感到拘束和难为情。

三、向往年长异性期。一些心理学家发现在性萌发期,即少年男女对性问题的认识从不知到知发展的过渡,他们对性问题仍然处于一知半解的朦胧状态。其实他们可存在着两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即疏远异性和发生迷恋年长异性现象。

四、后期正式的浪漫恋爱期。此期特点是划清恋爱和婚姻的界限,不可逾矩,不要放纵的亲昵,正视对方的缺点,认真地和负责地沟通,增加了解。和谐爱情的逐步形成,是基于双方遵守承诺和共享建立起来的美好前景。通常在激情消退后,会发现对方存在以往未曾注意到的缺点,能够比较冷静地看问题。

青少年心理障碍有哪些?

性心理障碍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类性腺活动阶段有关,一般在青春期开始明显。家庭的影响对性心理障碍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青春期是性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家庭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关于青少年性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同性依恋。18岁之前,青少年的性取向处于不稳定时期,对异性、同性都有好感。

二、异性交往恐惧症。有些青少年对异性表现出过度紧张和恐惧,严重的甚至害怕看到异性,只要异性在场,或与异性目光接触,就会局促不安、心慌意乱,则是患上了“异性交往恐惧症”并由此而引发自卑感。

三、恋父母情结。从心理角度讲,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恋父”或“恋母”情结,但随着年龄的增大,社会角色、性别角色明晰,这种倾向会逐渐消失。如果青春期还表现出强烈的恋父母情结,多属心理问题。这种情结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学习、社交,造成负面影响,将来不能适应社会,甚至影响婚姻生活。

四、手淫。手淫是性生理发育和性心理发展的自然产物,它是一种正常的自慰行为,一般来说,手淫本身并无特殊的害处,也不会影响日后的性生活和发育。但手淫太过频繁,会使青少年沉溺其中而不能专心学习。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很多因素都可能成为青少年性心理障碍的病因。青少年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并且对这时期的青少年树立良好的心态和性知识方面的正确疏导,可以防止性心理障碍的发生。

怎样远离性心理障碍?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方面都要从未成熟发展到成熟,从未定型发展到定型。这个时期需要培养健康的心理,避免性心理障碍的发生。那么,青少年怎么远离性心理障碍呢?

一、个人与社会的融合。当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的要求和他人的幸福发生冲突时,要放弃或修改自己的行动计划,以谋求与社会的协调一致。

二、吐出心中的積郁。不良的情绪长期闷在心中,会影响大脑功能,造成心理失常。思维情绪上的问题只有将它倾吐出来,心情才会感到舒畅,心神才能安宁,问题才能得到积极的解决。

三、正确的自我观念。正确的自我观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他的行为举止才能得体,学习和工作才能适应,才能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如果自我观念不正确,他(她)可能自视甚高,自以为是,去做力不能及的工作;他(她)也可能自惭形秽,不能以本来的面目表现自己,以致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不能心地坦然。

四、适度的抱负。了解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哪些是环境所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其变化趋势如何等。要善于将个人的优、缺点与环境的利与弊四个因素综合起来分析,扬长避短,挖掘环境的有利因素,发挥个人的优势。一方面克服困难,改造客观;一方面调整主观,确定合适的抱负水平,以免做出招致挫折的事。

五、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与人相处时,其肯定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友爱等)总多于否定的态度(如憎恶、怀疑、恐惧等),对其所归属的集体,有一种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总乐于牺牲个人的欲念去谋取集体的幸福。

而在孩子青春期时,父母更应注意让孩子得到相等的父爱和母爱,注意培养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帮助他们顺利融入同伴中。对于有“恋父母”倾向的孩子要减少其与依恋一方的接触,同时注意增进女儿与母亲、儿子与父亲的感情,对孩子进行社会性别角色再教育,学会与异性交往,逐渐摆脱对父亲或母亲的过分依恋。

在这期间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和异性交往的机会。让孩子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鼓励他们轻松地与异性同学交往,在交往中把握自己,使其克服自卑心理,从容地与异性交往,摆脱对父母和其他成人的依赖,从而走向成熟。

性心理障碍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8组的病人均来自我院心理咨询门诊, 共17例, 年龄18~34岁, 均为男性, 文化程度:大专以上4例, 中专2例, 高中8例, 初中3例;经济状况:良好8例, 一般7例, 差2例, 性格特点:内向9例, 外向8例;入组的17例病人均符合CCMD-3[1]性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 分类:恋物症3例, 露阴症4例, 窥阴症8例, 摩擦症2例。

1.2 方法

1.2.1 17例患者均采用认识领悟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帮助病人

认识到性心理障碍症状的特点及其内心想法的幼稚性, 让病人知道不要用儿童心理来看待成人的性行为, 引导病人认识到他的行为是幼年儿童式的取乐行为, 是用幼年方式来宣泄成年人的性欲, 同时也不要用成年人的道德标准来指责自己幼年时的幼稚行为。另外, 鼓励病人去调查证实其症状和内心想法的幼稚性, 使病人对他的病态行为的本质真正有所领悟而自愿放弃变态的性行为。

1.2.2 达成治疗协议确保治疗的继续, 共同确立治疗目标。

1.2.3 作者对治疗组每1~2周会见1次, 每次1~1.

5h, 每次治疗后部分伴显著焦虑无法治疗者辅助用小计量劳拉西泮 (0.5~1mg) 治疗;要求病人写治疗体会, 下次会见时于医生共同讨论。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1)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2)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3) 有效:临床症状改善; (4)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2.1 治疗时间

其中有2例经过2次 (14d) 的治疗, 治愈, 见效最快;3例20d治愈, 其余需要35~55d (5~8次) 治疗。

2.2 疗效

痊愈13例 (76.47%) ;显效3例 (17.64%) ;有效1例 (5.89%) ;无效:无。

2.3 远期疗效

对治疗组17例病人进行1年的心理随访, 结果在痊愈病人中1例复发, 显效病人中1例复发, 复发率11.76%。

3 讨论

作者采用认识领悟心理疗法, 对17例性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 目的是让病人认识并能领悟到他的不正常性行为是性心理发育不成熟的一种表现, 使他们的心理尽快成熟起来。进而消除症状[2], 对本组病例治疗的显效率为94.12%, 1年随访的复发率11.76%, 由此可见, 认识领悟疗法治疗性心理障碍是一种可行而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应用于临床;但是, 由于我们的心理门诊接待的主动求医的性心理障碍病人并不多, 并且类型不全面, 治疗经验还不是很够, 因此, 对性心理障碍的治疗来说, 还需要国内临床心理医师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 不断丰富自己的治疗经验。

作者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治疗体会到:掌握认识领悟疗法的理论和方法, 使患者认识到人长大了不应该再有幼时的情感冲动, 特别是强调患者调查证实自己内心想法的幼稚性是治愈性心理障碍的关键, 另外, 制定治疗协议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患者的求治动机、领悟能力及正确的诊断与评估也不容忽视[3]。

摘要:目的 探讨认识领悟心理疗法对性心理障碍治疗的效果如何。方法 以认识领悟疗法对17例性心理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痊愈13例 (76.47%) , 显效3例 (17.64%) , 有效1例 (5.89%) , 显效率94.12%。结论 认识领悟心理疗法治疗性心理障碍疗效佳,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认识领悟疗法,性心理障碍,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2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4:135~139.

[2]钟友彬著.现代心理咨询—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2, 12:153~155.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篇4

心理障碍也是一种心理疾病,这样的疾病产生,也是有着众多原因,所以对如何克服心理障碍上,都是要从患者自身做起,使得能够改善这样问题,进行治疗好心理障碍。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一:精神胜利法。在你的事业、爱情、婚姻不尽人意时,在你因经济上得不到合理对待而伤感时,在你无端遇到人身攻击或不公正的评价而气恼时,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而郁郁寡欢时,你不妨用阿Q精神调适一下失衡的心理。

二:难得糊涂法。这是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网。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糊涂”一下,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对待各种紧张事件。

三:随遇而安法。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件,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用恬淡的、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四:幽默人生法。当人受到挫折或处于尴尬紧张的境况时,可用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心态平衡。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

五:宣泄积郁法。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悲伤忧郁时不妨与亲人朋友倾诉,或进行一项你所喜爱的运动,也可以作一次旅行来改变心境。

六:音乐冥想法。当你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时,不妨试着去做一次“心理按摩” - 音乐冥想。

性心理障碍 篇5

在以“关注男性健康,重视生殖生育健康”为主题的我国第三个“男性健康日”上,一些男性学专家对目前我国男性生殖健康的总体状况表示担忧。资料显示,我国有25%的男性患有性功能或性心理障碍,10%的夫妇有不育不孕症,成年男性性病患者达6.5%,男性疾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而居第三位。专家认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过适度、健康的夫妻生活,杜绝不健康及不卫生的性行为,是保障男性生殖及正常生育功能的关键所在。

88%的女性期待稳定的婚姻和两性关系

在日前召开的由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主办“性存在”研讨会上,一项历时一个月、有10857位18~45岁女性参与的“情感和生活”网上调查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调查发现,有88%以上的女性期待成熟、穩定的婚姻或两性关系,主动选择有“安全感”的男性;有70%的女性表示,当自己在性爱过程中感觉状态不太好时,会立即主动与爱侣沟通。专家认为,现代女性性生活观念已从被动接受和单一的以生育为目的转变成以主动追求和实践性享受为目的,这是女性人权意识、自我意识的体现。

肛肠疾病患病率已高达60%

自首届全国肛肠疾病防治周传出信息,长期不被人们所重视的肛肠疾病正趋向高发,应引起人们的关注。据统计,目前我国诊治的肛肠疾病达60种以上,肛肠疾病患病率已高达60%,在外科疾病中占第一位。其中,大肠癌在中国十大癌症中的排名已从原来的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便秘在肛肠疾病中所占比例接近50%。

职工体检约八成癌症患者被漏检

心理障碍的运动处方 篇6

一、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

1. 孤独、孤僻型。

此种类型的人不大合群, 不喜欢和人交往。运动时应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 会慢慢地改变孤僻的性格, 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 并热爱集体。

2. 腼腆、胆怯型。

此种类型的人胆子小, 做事怕风险, 容易脸红, 怕难为情。在运动中应多参加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单双杠、跳马等项目活动。这些活动要求人们不断地克服各种胆怯心里, 以勇敢、无谓的精神去战胜困难, 越过障碍。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 胆量自然变大, 处事也就老练了。

3. 优柔寡断型。

此种类型的人处理事情常犯犹豫不决、不够果断的毛病。运动时, 应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摩托、跨栏、跳高、跳远等体育项目活动。在这些项目前, 任何犹豫徘徊都将延误两级, 遭到失败, 久练能增强果断的个性特征。

4. 急躁、易怒型。

此种类型的人遇事容易急躁, 感情容易冲动。在运动中应多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及游泳和骑自行车等缓慢、持久的项目。这一类体育活动能调节集体神经活动,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稳定情绪, 使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善。

5. 缺乏信心型。此种类型的人做事老是担心完不成

任务。运动时先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活动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体育项目。坚持锻炼一个时期, 信心自然能逐步得到增强。

6. 遇事过分紧张型。

此种类型的人遇到重要的事情容易过度紧张、失常 (如考试) 。应多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 特别是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因为场上形势多变, 比赛紧张激烈, 只有冷静沉着地对付, 才能取得优势。

二、不同类型的不同对策

1. 焦虑症的运动处方。

(1) 选择一种趣味性较强或者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作为治疗活动项目。例如慢跑、健身跑、自行车运动、登楼梯、游泳、跳绳、爬山等有氧运动。 (2) 采用强度适中的有氧运动练习。如果患者安静时心率为60-70次/分, 运动时心率可维持在160次/分, 每次运动持续45-90分钟, 每周5-7次。 (3) 运动后要做足够的放松练习, 让全身得到充分放松。放松是该治疗的关键。放松手段可采用小步慢跑, 深呼吸走, 敲、拍、抖全身肌肉等。

2. 抑郁症的运动处方。

(1) 选择一项技巧性的集体项目为治疗活动项目。例如足球、排球、篮球、乒乓球等。 (2) 采用强度强弱交叉, 速度快慢、幅度大小相结合, 内容变化多的动作练习。由于强度强弱交叉, 因此, 活动持续时间稍长些, 一般在30-40分钟/次, 若身体状态教好课更长一些。大强度活动时的心率可达到160次/分, 每周3-5次。 (3) 在运动中注意提高情绪的兴奋性和他人的合作精神, 有意识安排患者与他人合作去完成一项活动任务, 让患者体验合作后取得成功的喜悦, 提高兴奋性。

3. 神经衰弱的运动处方。

(1) 选择一项患者感兴趣或者患者重意念的治疗项目, 例如长跑、自行车、游泳、太极拳、气功等。 (2) 采用强度适中、幅度大、速度和节奏缓慢的动作练习。适中强度活动时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内, 每次运动60-90分钟, 每周5-7次。

浅谈歌唱者的心理障碍 篇7

下面自己简单论述一下歌唱者心理障碍的成因与调整:

一、常见的演唱心理问题

在声乐演唱和教学实践中, 歌唱心理问题始终是影响和制约演唱者水平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比方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歌唱者尽管平时训练的演唱水平较高, 可一旦参加重要的演出、考试或比赛, 就会出现各种精神紧张和情绪失控现象;有的歌唱者在上台之前就已经感觉到心跳加速、惊慌意乱、躁动不安;有的在演唱过程中, 也常常感到不是气息上浮、口干舌燥、声音嘶哑、情绪亢奋, 就是窜词忘调、出现记忆空白或乏于情感交流。

二、歌唱者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1、自卑心理:

在声乐演唱活动中, 由演唱者的内心自卑导致歌唱心理障碍的情况非常普遍。这类人不论其演唱水平如何, 在他尝试歌唱能力水平自我估量时, 总是存在着实际水平和期待水平的鲜明落差, 并最终由于缺乏足够的信心, 无法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 不是过分夸大了自己与别人的水平差异, 就是不恰当地加大了自己的实际能力与所期待的技艺水平之间的差距, 习惯于用自己的缺点去比别人的优点, 总觉得自己比不过别人。一些缺乏自信心的歌唱者, 总是过多地关注自己的方法技术缺陷, 过分地担心失误, 因而很容易受到惊吓, 容易形成情绪焦虑, 容易在歌唱行为上发生动摇。

2、恐惧心理:对舞台和观众的恐惧是普遍存在着的, 这种心理往往产生于每个人的内心, 即便是酷爱和热衷于

挑战未知事物的人, 也很容易产生同样的心理体验。在声乐艺术活动中, 导致心理学恐惧的主要因素是精神的过度兴奋和紧张, 而由恐惧诱发的演唱问题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生理性的, 二是精神性的。生理的敌人是歌唱者演唱时肌体运动的失衡和肌肉力度的高度紧张;精神的敌人是歌唱时恐惧心理引发的自信心缺失。在现实生活中, 二者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影响制约。因为肌体运动协调性的丧失和肌肉力度的紧张僵硬, 总是会导致精神情绪紧张, 使恐惧心理加剧;而精神恐惧则会使演唱者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造成肌体歌唱生理运动平衡的丧失和嗓音力度的僵硬。所以, 正确协调和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3、消极暗示:

消极暗示也是导致歌唱心理障碍的重要制约素。有的歌唱者神经比较脆弱, 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一旦遇有外界因素的干扰, 立即就会引起思想波动, 形成消极情绪。消极心理暗示的特点是, 遇事总是不往积极的方面想, 比如, 当我在参加演出时, 前面的一个演员唱得非常-成功并赢得了听众的热烈掌声时, 他就会迅速地被前一位歌唱者的成功吓住, 变得恐慌起来, 内心充斥着对自己演唱的担心, 生怕自己唱得不如别人。而当这种担心达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对自我的情绪形成消极心理暗示, 认为“我一定唱不过他!”从而切实地影响和制约自己演唱水平的正常发挥。而这些状况确确实实影响到他们的演唱和我们的教学, 有时我把这些联系到自己想了想, 发现问题的关键是由于心理不成熟, 凡事消极, 导致心理不健全, 把原本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

总之, 不论何种原因导致了歌唱心理障碍的产生, 都会对歌唱者的演唱心理造成相应的负面影响, 使歌唱者的演唱质量得不到保证, 水平得不到正常发挥。

三、歌唱者心理障碍的调整

尽管导致歌唱心理障碍的原因相对复杂, 且克服的方法、手段和解决办法也较为丰富, 但我认为, 要真正妥善地解决好演唱心理问题, 切实有效地克服歌唱心理障碍, 关键只有一条, 就是必须积极地树立歌唱者的信心。只要歌唱者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坚定自己的信念, 不为外界所干扰, 不为他人所动摇, 歌唱者的演唱心理状态就会趋于稳定和平衡, 就有可能更好地把握住自己的情绪, 使自己平时积累起来的歌唱技艺水平和音乐表演才华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 只要歌唱者注意积极重视自己的歌唱心理问题, 学会分析、解剖自己, 懂得培养、把握自己, 就一定会慢慢地成熟起来, 逐渐克服歌唱心理障碍, 确立歌唱信心。歌唱自信心不仅仅是演唱者在舞台上成功展示个人艺术才能和再现声乐作品艺术魅力的关键, 更是人们从事歌唱学习的重要条件因素。因此, 在声乐学习和训练中, 我们既要注意培养歌唱者的演唱自信心。对于这种情况的学生, 我们教师就要采用多鼓励、多欣赏的方法, 让学生对自己的歌唱充满自信, 多给学生表演锻炼的机会。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努力钻研的学习精神, 加强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歌唱能力, 自信心才会逐渐增强。

歌唱艺术是舞台艺术, 是同听众见面的艺术。学生在课下应多参加实践活动, 积累舞台演唱的经验与自我驾驭的能力, 在反复的舞台实践中不断地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 消除心理障碍, 实现自我调节, 从而在演唱中能够更加充满信心;在上台前, 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歌唱状态, 培养歌唱的欲望, 稳定心态;在演唱时, 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不能被外界干扰, 音乐一起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的情境中。

透视心理障碍 求索教学良策 篇8

一、心理障碍的成因

由上图可知, 心理障碍常是由教育、教学中的失误产生的连环反应而形成的, 并且具有很强的反作用.故藏族学生往往由心理障碍开始进而严重影响其学习的进程.这些恰恰与笔者在连续几届藏族班所调研的情况完全吻合.

二、藏族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及其成因

1.马虎心理:

这是学生的个性品质与意识的产物.在缺乏严肃认真、缺少方法或方式不当的教育之下, 学生天性中的粗心、自由散漫就演变成此心理.

2.依赖心理:

即缺乏自主性与独立性的等靠要心理.其多半是伴随独生子女而来的, 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但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应是主要因素, 在惰性作用下, 由于包办替代促成了该心理的形成.

3.饱胀心理:

即因新陈代谢功能失调而产生的自感饱胀, 不愿接受新事物的心理.长期对知识“消化不良”就会形成此心理.

4.烦躁心理:

即对不感兴趣的事件产生的厌烦心理和对渴望得到而又得不到的事物产生的焦躁不安的心理, 在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中极易引发此心理.

5.恐惧心理:

即畏难怕错的心理.在屡遭失败而又得不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 导致信心丧失产生此心理.

6.自卑心理:

即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 这也不如人, 那也不如人, 反正学不好.对老师、同学持有戒备心理, 由于缺乏老师及他人的认可与信赖而产生的一种心理.

以上各种障碍之间往往是连锁的, 藏族学生中的心理障碍不是单一的, 故障的排除必须靠整体的联通, 各方的密切配合.

三、优化教学过程排除障碍

1.提高数学素养, 摒弃马虎心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 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数学素养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因此, 能否提高数学素养是能否形成良好个性品质, 进而克服马虎、草率心理的关键.教学中, 教师首先应为人师表, 以工作认真负责, 教学周密有序, 逻辑性强等去引导、带动学生;其次可以通过科学史料, 数学名人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去感化学生;另外, 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应从双基出发, 逐步有意识地渗透分析、观察、归纳、类比、对称、推广、猜测、检验等一系列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 在培养能力的同时, 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坚持要求学生解题时, 必须弄清楚每一步推理的依据, 哪怕是猜测的结果也需有一定的依据 (如归纳、类比、对称等) .做完一道题后应问一句“这个结果可能吗?或它与实际情况相符吗?”在教学中我们只要坚持变换角度、变换方式, 就能有效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2.改进课堂结构, 克服依赖心理

传统教学结构是:教师机械地讲解, 把学生变成了“容器”, 学生成了可任教师“灌输”的“存储器”, 进而促进了学生依赖心理的产生.通常我们认为藏族学生基础较差, 课堂上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效果不明显, 同时也会把教学进度拉下, 故而不自觉地采取了“嚼”烂知识去喂学生的方法, 只让学生依样照葫芦去死记硬背, 结果只能是加重学生的依赖心理.由此可见, 不良的教学结构是阻碍良好学习心理发展的拦路虎.日本学者柴田义松曾指出:学校不是知识的配给所, 学校的首要课题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知识不是赐予的, 而是学生自己掌握的.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 我们绝对不可能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 只有“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注重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教学结构, 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依赖心理.具体做法是:

(1) 倡导自主探索, 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指导阅读自学, 教师应以“授人以渔”为最终目的.

(2) 立足藏族学生的实际来教授学习方法, 在学生能学懂的前提下使其独立完成作业, 自己归纳、评价, 学会反思.

(3) 要让学生在做中学, 学中做, 多让学生动嘴、动手.如立体几何教学中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模型, 动手操作, 尝试证明.

(4) 概念和定理的教学中, 适当淡化形式, 多结合实例让学生分析、体验、感知、感悟、创新.

(5) 引入竞争机制.常言道:“水不激不活, 人不激不奋”, 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 以“催发”学生的好胜心理, “激走”其依赖心理.

3.因材施教, 排除饱胀心理

由饱胀心理的产生过程不难发现, 其既有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消化因素, 也有学生内在引发的个性因素.因此, 教学中因材施教是排除饱胀心理的必然选择.首先, 教师要归纳和提炼教材, 使其中的绝大多数在教师的化繁为简、化生为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接受所学知识.其次, 一方面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注意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通过提问、上黑板、实物投影等方式来掌握学生的接受情况, 避免操之过急;另一方面通过仔细分析、透析思路、寻求一题多解, 以培养学生沉着、细致的良好品质.最后, 教学中教师应多选择学生感兴趣, 与其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素材, 选择现实世界的其他现象或其他科学的实验, 以展现数学概念、结论, 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 反映数学的应用.使学生更易消化吸收, 以期提高教学效率.例如, 笔者在讲授重要不等式:若a>b>0, m>0, n>0, 则ba+nbab+ma+m时, 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像汤中加点盐变咸了, 加点水则变淡了;糖水中加点糖变甜了等都是学生亲身体验到的, 很容易理解, 同时也给以后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4.创设愉悦情境, 调节烦躁心理

心理学告诉我们:愉快是兴趣产生的前提, 兴趣则可抑制烦躁.因而教师应积极地创设“听起来有味, 学起来有趣”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变厌学为爱学, 由爱学到乐学、会学、善学、巧学.我们的课堂, 可以通过随机应变, 风趣幽默的导入使学生迅速进入好的状态;通过简化、变通等巧妙的构思, 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通过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 使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通过深入浅出的比喻或戏剧般的表演, 激发学生的智慧.所有的这些做法, 只要我们不断演绎, 学生难道还会在数学课上烦躁不安吗?

5.构建成功机制, 战胜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是导致弱势群体主动放弃数学学习的直接原因.心理学认为, 人在体验到成功欢乐的同时, 就能激起追求更多更大的成功的欲望和信心, 从而矢志不渝地向着新的目标不断迈进.试问我们的教师给班级中的每一位成员又创造了多少成功的机会了呢?教学实践中, 教师首先应对学生关心、爱护、鼓励, 而不是藐视、抱怨、指责, 以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成功心理, 使其坚信“功到自然成”.再就是坚持采用“选准起点, 多置台阶, 不断渗透, 快速反馈”的教学方略, 通过训练中精选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跳一跳, 能摘得到”的例题、习题, 使他们能从“成功点”上, 获得真正成功的机会.

6.探寻“亮点”, 摆脱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人性格所致, 但更多的是缺少呵护、缺少关爱使然.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是从生活中的不幸开始的, 长期的自卑导致成绩的下滑, 在部分教师的心里也缺少应有的位置, 进而更加自卑.教学实践中, 我们绝不能仅仅盯住他们的学业成绩, 教师要把眼睛睁得大点, 再大点;亮点, 再亮点, 善于变换角度去找寻他们身上哪怕是微弱的亮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探寻学生身上的“亮点”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范例.我们只要在课上、课后多留意,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亮点”, 适当放大学生身上的“亮点”, 进而从心理去喜欢、去关爱、去呵护这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 让他走出自卑的阴影, 开始崭新的生活.同时, 通过教育让其他学生也去关爱他们, 增加信任, 共同探讨, 相互协作等, 这些都是帮助这部分弱势群体摆脱自卑的良策.

总之, 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 因势利导, 有的放矢,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正所谓“知其心, 然后能救其失也”.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

性心理障碍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离休老干部200人, 其中男191人 (95%) , 女9人 (5%) , 年龄66~89岁, 平均71岁。

1.2 方法

在老干部患病就诊时, 热情接待, 与其交谈, 通过患者的语言、行为及其家属、亲友的反应, 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及方法, 综合进行心理分析, 及时进行心理健康疏导。

2 结果

分析结果可见如下几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2.1 愧对与责任感

有的老干部由于历史原因, 被打成右派, 妻子、儿女受牵连, 长期与外界隔绝以至于自闭。有的造成终身未婚, 有的没有得到高等学府深造, 学历低, 没有一个好工作, 有的老伴没有工作, 子女下岗, 孙子上学费用高等。他们往往会感到自责和内疚, 怪罪因为自己的原因牵连到家人, 造成他们一生的不幸福。因此, 联想到自己年老体弱多病, 如有不测谁来照顾他们的生活等, 从而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2.2 孤独感和依赖心理

有些老干部性格孤僻, 不善于社交, 特别是有些丧偶、家庭矛盾突出, 有的子女因工作和学习繁忙, 不能常回家看望, 老年渴望的天伦之乐得不到满足, 失落感明显, 产生了孤独感。他们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关心、照料, 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亲戚来探望。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不愿意去做, 而是希望别人为自己处理。

2.3 对待疾病过于消极或积极

老年患者患病早期或某一慢性病复发时, 大部分能积极地配合治疗, 但如果治疗效果不好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就会产生一种沮丧、悲观的情绪, 对漫长的病程感到厌烦和怨天尤人, 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不但需要长期治疗, 且饮食要严格控制。这给曾在艰苦岁月走过来的他 (她) 们, 感到在幸福生活的今天不能吃“饱”吃“好”是多么的不“公平”。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有的人则对疾病的治疗盲目积极, 千方百计找良方、名医, 喜欢过度用药、过度治疗。对可以不用药物治疗的也要用药, 用药似乎越多越好。

2.4 固有习惯影响健康

有些老干部有早起锻炼的习惯, 不论刮风下雨、寒冷天气, 还是炎热的夏天都坚持活动, 这本身是一件好事, 但由于高龄老年人抵御风寒、暑热的能力较差, 且空腹活动, 血液浓缩很容易发生脑血栓或心绞痛。有些老干部坚持着原有的饮食习惯, 喜欢吃油炸食品和坚硬的食物, 吃得过于精细, 过于油腻等。有的患有高血压、胃病、慢支等疾病的老干部仍喜欢吸烟饮酒。

3 心理干预措施

3.1 支持疗法

指导患者自我心理调节, 鼓励患者既来之, 则安之, 把压抑的情绪表现出来[1]。全社会都要养成尊重老干部的良好风气, 为老干部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2]。单位领导要定期慰问老干部, 常言到:“良言一句三冬暧, 初语半词六月寒”。工作人员要常到老干部家中座谈、交流, 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并做好老干部家属思想工作, 告之老人的顾虑和不安的原因, 让他们理解、关心、体贴老人。避免来自各方面容易造成老人精神创伤的不良刺激。让老人看些积极有益健康的报刊杂志及电视新闻, 定时播放轻音乐, 使大脑及全身平静, 身心放松, 缓解忧虑。

3.2 解除孤独和依赖的心理

医务人员要理解老干部的情感需要, 主动热情接待他们, 态度和蔼, 注重与他们沟通感情, 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问寒问暖, 帮助他们解决就诊过程中的一些困难, 使他们感到像家的温暖。还要鼓励老干部之间的相互交往, 适当参加一些活动, 不要保护过度, 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能走就不要搀扶, 能坐就不要躺着, 生活能自理的让自己处理, 能独行就不用车, 有利于功能锻炼, 有益于身心健康。

3.3 营造和谐气氛, 做好健康宣教

子女及晚辈要心胸开阔, 气度要大, 要把老人当“老小孩”来哄, 不要为了一点小事耿耿于怀, 甚至与老人吵架斗嘴, 让老人生气伤心, 在老人患慢性病或重病期间要作老人坚强的后盾。不要病急乱投医, 要相信医学科学, 不迷信“祖传秘方”, “神医仙药”等, 避免既浪费金钱, 又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3.4 养成良好的习惯

告诫患者某些疾病控制饮食、调节饮食结构、适当运动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 两者缺一不可, 并持之以恒, 保持良好心态会取得很好效果。

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问题是在一定条件下逐步形成的, 通过医务人员以及家属的关心和充分理解, 使他们处处感受到被关心和尊重, 可明显减轻他们的孤独失助感, 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3]。

摘要:离退休的老干部及高级知识分子普遍处于高龄, 高发病期。患者随着躯体疾病高发, 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日渐突出, 严重地影响身心健康, 及时了解和掌握离休老干部的心理障碍并进行心理干预, 能有效减轻或消除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障碍, 保持心理平衡, 维护心理健康。

关键词:离休干部,心理障碍,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殷平珍.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 2010, 29 (30) :175.

[2]李雅琴.浅谈老干部离退休前后的心理障碍[J].基层医学论坛, 2008, 12 (5) :441~442.

如何消除学习心理障碍 篇10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

一、影响因素

1.有的学生认为,只要愿意学就能学好,不存在学习方法,相信学习是一份灵感加九十九份的汗水。但有学习欲望和勤奋精神的人凭自己的兴趣随意地学习,其效率往往是极低的。有研究表明:当努力不到位时,学习成绩不会好,当学习时间过重,负担过度以至焦虑时,反会产生超限压抑,学习也会下降。心理学家指出学习者应努力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如阅读、记忆、听课、制订计划、应试、调节欲望、节约时间的方法等。有的学生则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方法一定好。有的学生抱怨说学习时间总是不够,持这种观点的人常只知蛮干而不知巧干,结果效率低下,还因此认为自己不比他人聪明,久而久之便把学习视为讨厌之事。这样带有抵触情绪学下去,同时又无视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提高,其后果是不用说的。

2.有的学生自恃智商高,而不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学习,导致成绩大滑坡。一般说来,高智商与低智商的均是少数,大部分都是正常的智商。恰恰是正常智商的学生成绩悬殊,究其原因为,智力为一种潜在的智慧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则是其动力系统。人的智力因素要发挥最大效能,必须有优良的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所为聪明反为聪明误,即是这个道理,本不聪明的人加上自以为聪明,更是不得了。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学习过程中抱无所谓的态度,缺乏艰苦精神、学习马虎、书写潦草、不听劝告与批评、自以为是的大有人在。其实,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蕴藏着巨大的学习潜能。

3.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与技术不当,导致学生学习的众多困难。主要表现为:强调知识的量的积累,轻视质的变化;强调记忆,轻视思维;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轻视内化转变;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强调学会,而忽视会学;以课本为主,而不以人为本;重视教法,轻视学法;注重学生的被动接受,不注重知识背景和探究;只有信息的单向输出,而缺少双向、多向的交互;教学是封闭性的,不面向社会和生活,缺少开放性;教育以管为主,以爱为出发点的的教育少等。

二、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1.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全心全意地去对待学习,既可提高教学质量,也可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要靠后天的引导和培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重视一节课的导入,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迅速地进入角色,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感到最难的莫过于繁多的公式定理。记不牢,也就用不好,而单纯的死记硬背,又往往容易记错,这时教师若能对某些公式加以概括提炼,编一些形象的口诀、图表,学生会很感兴趣,并乐于接受,记忆牢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可归纳为:“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题无解。” 画水平放置的直观图时可归纳为“横边保持不变,纵边缩短一半”。 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可归纳为:“一落,二靠,三画。”朗朗上口,易懂易记,学生喜闻乐见,从而提高了对数学的兴趣。其次,教师的语言深入浅出,风趣幽默,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很有效的。要善于运用幽默语言,举例得当,适合学生年龄层次,使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可以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的高度自觉性和积极性。

2.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3.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提高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性心理障碍 篇11

1 行为认知护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是心理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 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5]。病人对疾病及护理的认知偏差会严重影响其对护理的依从性和护理效果[6]。认知行为治疗的过程也就是认知重建, 即通过学习来识别和转变那些功能失调的不现实的想法[7]。主要包括: (1) 评估病人心理状态, 帮助病人正视自身的认知和行为偏差。 (2) 积极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制定康复训练的计划, 采取消退法、自我控制法、情绪宣泄法、认知游戏、专家讲座等方法帮助病人形成正性自我概念, 矫正认知偏差。 (3) 巩固和强化正确认知[8,9,10,11]。研究证明,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病人建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 改善病人心理应激状态, 其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焦虑和抑郁水平均降低[12,13,14,15,16]。徐文香[17]等通过研究发现, 在脑卒中发病之初就给予病人认知干预, 可以大大降低病人的抑郁发生率和程度。认知干预的提供对象应至少包含1名专业的心理医生, 同时需有经过培训并合格的护师及其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若干名[18], 大部分研究均未重视该问题。对于认知疗法干预的周期和频率, 尚无统一标准, 目前对于认知干预的研究基本集中为小样本研究, 因此应提倡进行大样本、多维度研究[19,20]。

2 支持疗法

支持疗法是心理干预的一部分, 是心理护理的基础。有研究表明, 脑卒中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有一定的相关性, 即社会支持越高, 其焦虑、抑郁的程度越轻[21,22,23]。随着疾病的进展, 部分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体验到情感上的支持能力在下降, 不愿意正视疾病, 主观支持度低, 不愿意向亲友和医护人员求助, 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差, 这也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4]。社会支持主要包括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和支持利用度, 家庭成员、社会团体、医护人员均是支持的提供者[25]。家庭成员支持特别是配偶的支持与病人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26]。袁大伟等[27,28]将伴焦虑与抑郁的病人与不伴焦虑抑郁的病人对比发现, 前者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均要明显低于后者, 即社会支持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且社会支持程度越高, 其焦虑抑郁的水平越低。邓秋兰等[29]将脑卒中伴心理障碍的病人分为支持疗法组和常规组, 得出前者HAMD评分显著下降,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升高, 由此可见, 支持疗法可以减轻病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水平。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重视社会支持对病人的影响, 引导病人积极应对疾病, 同时帮助病人寻求社会支持并提高支持的利用度;鼓励家属主动关心病人, 随时关注病人的心理变化, 让病人感觉到关爱;护士自身要做病人的倾听者, 密切关注病人的疑惑情绪, 及时解决病人出现的疑难问题[30]。

3 放松疗法

放松疗法是一种通过各种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生理治疗方法[31]。音乐疗法、肌肉放松训练、腹式深呼吸、娱乐活动均是常见的放松疗法。音乐疗法主要包括被动音乐疗法、主动音乐疗法及即兴音乐疗法。脑卒中病人由于伴有其他功能障碍, 更适用被动音乐疗法, 但是对于音乐治疗的音量、时间安排、持续时间等均存在争论。阮久琼[32]认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10:00播放清新舒缓的音乐30min, 毛一清[33]认为应安排早晚各1次, 每次20min~30min, 60dB~80dB, 逯传玲[34]安排病人早晚1次, 10dB~30dB持续1h, 结果均显示对病人的负性情绪有矫治效果, 但是由于该疗法受病人文化水平、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目前仅作为脑卒中心理护理的辅助手段[35]。对于音乐类型可选择病人喜欢的音乐或根据病人情绪变化、时间选择音乐。Sarkamo[36]发现, 每天听1h~2h最喜欢的音乐的病人, 其抑郁和情绪混乱水平降低。胡晶[37]研究发现, 五行音乐中的角调能缓解脑卒中病人抑郁情绪, 增强其自主性, 因为角调音乐属木, 通于肝, 木曲生发舒展, 既能分散抑郁又能平狂怒。肌肉放松训练应在安静放松的环境进行, 通常伴随舒缓的音乐, 结合呼吸运动, 采取平卧位, 先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 再放松, 顺序为从面部至下肢的各肌肉关节[38,39]。有学者则认为应从下肢至上进行肌肉放松训练[40]。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对身体有放松效应, 可以防止机体呼出过多的二氧化碳 (CO2) , 从而避免焦虑样症状[41]。陈桂华[42]等发现病人采用气功调神的自我调节方法进行放松训练亦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研究发现, 参加娱乐活动, 如下棋、看电视、读报、聊天等均可以转移病人注意力, 从而起到降低病人焦虑、抑郁水平的效果[43]。

4 综合性干预

很多学者认为, 综合性运用行为认知、支持和放松疗法能显著降低病人的抑郁水平。杨富英等将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心理支持、个体化认知治疗和放松训练, 结果表明干预组的MES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4,45,46,47]。因此, 综合运用心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病人焦虑抑郁水平有积极作用。但是, 对于干预的周期、频率, 实施者的层次水平均无标准。

5 讨论

很多学者对于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达成共识, 认知疗法、支持疗法、放松疗法是重要内容。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争议, 比如心理干预的周期、频率、时间均无统一标准, 哪种心理干预措施是最有效的, 均有待更多的研究来验证。

摘要:脑卒中 (stroke) 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 具有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以及复发率均高的特点。脑卒中容易并发心理障碍, 主要为焦虑和抑郁。心理护理是脑卒中合并心理障碍病人最主要的护理措施, 其主要采用认知疗法、支持疗法、放松疗法、综合性疗法等。

上一篇: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下一篇:时尚与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