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性心肌梗死(精选8篇)
不典性心肌梗死 篇1
冠心病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后期容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 MI)就危险程度而言大大高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 MI)[1,2],但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技术的运用,目前使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两种形式的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形式不同,为了提高认识,笔者就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按临床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两组,42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抬高组,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61.5±13.5)岁;50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为非抬高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61.5±13.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分级标准
根据Braunwald法与TIMI危险积分,进行短期危险分层。详见表1。
1.3 诊断标准
1.3.1 NSTE MI诊断标准:患者体表心电图(ECG)无病理性Q波及ST段抬高,心肌酶明显升高,肌酸磷酸激酶超过正常上限2倍或肌钙蛋白阳性。
1.3.2 STE MI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心肌酶明显升高,肌酸磷酸激酶异常升高。缺血性胸痛持续超过30min,含服硝酸甘油无效的患者;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0.1mV。
1.4 冠状动脉造影(CAG)
造影剂选择优维显,采用Judkin′s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多体位投造,狭窄程度以计算机定量分析。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糖尿病、心律失常、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死亡率等。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管病变支数比较
非抬高组3支病变26例,占52%;双支病变15例,占30%;抬高组3支病变8例,占19.05%,双支病变13例,占30.95%;非抬高组多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大大高于抬高组,抬高组单支病变所占比例较大,大大高于非抬高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注:和抬高组比较,*表示P<0.05。
2.2 两组患者心绞痛、糖尿病、心律失常、死亡率比较
非抬高组中心绞痛、糖尿病患者分别占62%,32%,构成比例明显高于抬高组,而抬高组中心律失常、再灌注心肌治疗人数分别占52.38%,73.81%,其构成比例明显高于非抬高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死亡率分别为6%与9.52%,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注:和抬高组比较,*表示P<0.05。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发病人数也随之逐年增加,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5]。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被认为与纤维帽因慢性炎症浸润所致的急性破裂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6]。而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以纤维蛋白为主的血栓闭塞冠状动脉的结果[7~9],两种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有明显的差异,从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支数比较显示,ST段抬高患者3支病变8例,占19.05%,双支病变13例,占30.95%;非ST段抬高患者3支病变26例,占52%;双支病变15例,占30%;非ST段抬高患者多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大大高于ST段抬高患者,STE MI患者单支病变所占比例较大,大大高于NSTE MI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笔者分析原因可能由于非ST段抬高患者病变血管多,身体长期处于缺血预适应状态,从而减少了心肌坏死,保护了心功能,因此,发生心绞痛及再灌注心肌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非抬高组中心绞痛、糖尿病患者分别占62%,32%,构成比例明显高于抬高组,而抬高组中心律失常、再灌注心肌治疗人数分别占52.38%,73.81%,其构成比例明显高于非抬高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非抬高组患者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抬高组,但因患者病变血管多,基础病变较来重,常合并糖尿病[10],因此,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往往远期预后较差,再梗死发生率高。
参考文献
[1]王萍萍,杨彤,赵军,等.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4(31):1117~1118
[2]那开宪,余平.应重视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治疗[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21(1):19
[3]于维雅,杨庭树,沈琳,等.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特点及并发症的对比研究[J].医师进修杂志,2005;28(1):34~51
[4]危小军,廖伟,谢东阳.53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7(4):1843~1845
[5]马尼什,周淑娴,雷娟.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16例临床回顾性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9(8):42
[6]陈一文,马里昂,秦明照.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危险分层方法及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06;12(1):23
[7]何俊龙,李如成.15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体会[J].海南医学,2005;16(1):29
[8]孙世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75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2(11):26
[9]汪渊.急性心肌梗死的女性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9(5):32
[10]陈纪林.无S 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8):501~503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篇2
发生率
有资料研究表明,PMI占所有心肌梗死的30%,且随年龄增大,发生率增加。国外报道65岁以上老年心肌梗死无痛型30%~60%[1]。然而,以上数据可能也抵估了PMI的实际发生率:①以往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主要依据异常Q波,因而非Q波心肌梗死没有被发现;②心肌梗死易导致心脏猝死,没有尸检证据而未发现;③一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特征随时间的推移而恢复正常,如果在梗死前短期内未做心电图检查,又无典型症状,这部分患者将被漏诊,故此PMI实际发生率远远高出以上统计数据。
发病机制
PMI发病机制没有明确定论,有报导称可能与神经病变、精神心理因素及免疫系统激活有关。心脏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在心肌缺血的感知中起重要作用。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在尚未释放足量代谢产物引起疼痛前,相应心肌已坏死,因此可产生PMI。冠状动脉狭窄是逐渐形成,心肌长期缺血、缺氧,代偿性侧枝循环形成AMI后不易引起疼痛。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纤维变形、断裂,数量减少甚至消失,致使疼痛的感觉及传导阻滞。高龄患者神经系统敏感性差,痛觉阈值升高,这也是高龄患者多发生PMI的原因,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病,原有疾病症状可能掩盖疼痛而致无痛。Conto认为既往有心衰、脑卒中、年龄>75岁、糖尿病、非白种人及女性是PMI的6大危险因素。
临床症状
PMI首发症状多见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心力衰竭:以心衰为主要以PMI在老年患者中多见,主要表现突发性胸闷、憋气、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肺部啰音、肺部感染等,可以是原有心衰加重或新发生心衰。来自EMMACE研究小组的资料表明,PMI最多见的症状是气短31.8%,其次是虚脱。②胃肠道症状:胃肠道症状可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呃逆、消化不良等,特别是下后壁梗死,疼痛发生在上腹部,易于消化道疾病混淆。呃逆常见于疾病严重患者,且很顽固,少数可有消化道出血或肠麻痹,甚至在查体时可有上腹部压痛及肌紧张。这类患者多伴有窦性心动过缓或其他缓慢型心律失常。③低血压或休克:以休克首发症状常由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肌损害达40%以上)或乳头肌、心室壁、室间隔穿孔,破裂所致。由于心排血量过低引起的脑缺血,患者感到虚弱、大汗、虚脱或有一过性意识丧失。④脑部症状:PMI并发神经系统表现,主要为脑供血不足和脑血栓形成,神经系统症状与心肌梗死症状同时发生或在短期内先后出现,称为“心脑卒中”。更重要的是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掩盖心肌梗死症状,主要表现有大脑局灶性障碍,大脑供血不足,以致意识障碍。⑤精神症状: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出现晕厥,恐惧、紧张、躁狂、精神病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在老年患者较年轻患者更多见,多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⑥外周血管栓塞:外周血管栓塞在极少数情况下能使医生考虑到心脏黏液瘤的诊断,但也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一个信号,所以患者突然出现下肢变冷、湿润,出现肢端无脉是心肌梗死的另一个线索。⑦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早博多见,还可有房性心律失常及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在60岁以上患者多见。近一半的左束支阻滞的心肌梗死患者无胸痛症状。⑧异位疼痛:异位疼痛可能表现为上腹痛、牙痛、颈部痛,软腭痛,肩臂痛,右侧胸痛、上颌痛等,罕见的部位有头部或大腿内侧。⑨完全无症状:此类患者自始至终无任何症状,仅有ECG可疑心肌梗死图形,而无心肌酶学改变,可被核素扫描或心电向量证实,多见于灶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有约一半的PMI患者無任何症状。
鉴别诊断
对来院就诊具上述症状的患者,急诊鉴别时,应重点考虑以下4个方面:①患者的年龄:对40岁以上的患者,要特别警惕;②仔细高血压冠心病史;③注意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④行心电图检查。
预 后
PMI死亡率高于典型AMI症状。PMI住院死亡率可高达64.9%,因此早期识别PMI十分重要。如在溶栓时间窗内要尽早溶栓,目的是使梗死相关血管早期(30~90分钟)、完全(血流达TIM 3级)及持续开放;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脏功能,使住院患者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室间隔破裂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出院后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此疗法使AMI的30天病死率由25%~30%降低7%~8%;PMI者确诊时间延迟,造成静脉内溶栓率低,治愈率大大下降。另外,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对具有糖尿病史、心功能不全史、脑卒中来院就诊的高龄女性应高度警惕是否为心肌梗死,及时进行全导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检测,及早诊断,有效救治;对冠心病高危人群及冠心病患者普及AMI有关知识,尽量缩短就诊时间,及早诊治;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立即抢救,待病情稳定,由医护人员推车护送入院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不典性心肌梗死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的患者142例, 其中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70例, 男患44例, 女患26例, 年龄44~75岁, 平均年龄 (52.5±5.5) 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72例, 男患45例, 女患27例, 年龄45~76岁, 平均年龄 (51.5±6.5) 岁。所有患者均经门诊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心肌梗死, 为试验治疗的安全性, 对其患者的选取均选取其轻、中度发病情况的患者。
1.2 诊断标准
非ST段抬高性的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为: (1) 持续发生>15 min的胸痛, 并且符合胸痛的发病特点; (2) 心电图:ST—T的动态演变时间持续较长, 常常会超过24 h; (3) 血清酶学的异常改变血清酶学的改变符合心梗的变化规律和或血清cTNT和TNI升高≥正常值的2倍以上[1]。上述条件符合 (1) 或是 (2) 或是 (3) 其中的两条, 即可进行诊断为非ST段抬高性的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性的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 (1) 剧烈的胸痛持续时间>30 min的时间、采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进行缓解; (2) 相邻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心电导联显示, ST段≥0.1 mV; (3) CK同工酶 (MB) 、肌酸激酶 (CK) 、心肌特异性的肌钙蛋白 (NI及cT、c1M、肌红蛋白) 异常上升。
1.3 方法及观察指标
患者被收入院治疗后, 应安置于冠心病的重症监护室 (CCU) 病房当中, 进行24 h的监护仪进行严格监护。 (1) 在入院的当天每隔6 h进行1次心电图的记录, 以后的治疗中每日进行1次的详细记录, 在监护治疗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的发作及胸痛的发生应进行详细, 认真的记录; (2) 在入院的当天每隔6 h进行1次心肌酶的检测, 在治疗进行的3 d内, 每日进行1次检测, 此后每3d进行1次检测, 直至心肌酶检测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3) 在患者入院的时候, 进行血脂、血糖及24 h的动态心电检测; (4) 入院后10 d内, 采用Judkins法分别行左、右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2]。冠心病的主要定义为≥1个侧支心外膜下的冠状动脉的管径≥50%;病变累及做回旋支、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之一为单支的病变, 如两支则为双支病变, 三支都发生病变为三支病变, 左主干的病变可作为2支病变, 双支或者三支的病变均为多支的病变; (5) 在患者进行住院治疗3周内, 要进行观察是否存在心脏泵的衰竭、梗死的延伸及在梗死等发生。
1.4 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 以表示计量资料, 应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基础临床资料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的对比, 甲组的患者合并发生心绞痛及糖尿病的发病率较乙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所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或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比较
两组分别有70及72例患者, 在住院进行治疗及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 甲组患者的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行再灌注的心肌治疗效果显著低于ST段抬高性的心肌梗死的患者 (P<0.01) , 甲组梗死的患者多半有多支发生病变丰富良好的侧支循环系统同乙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且乙组患者单支病变显著高于甲组患者,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P<0.05。
3 讨论
上述实验研究结果资料表明,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比较容易发生糖尿病、既往发生反复心绞痛发作的患者群,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程度, 对比没有糖尿史病的患者较容易发生多处多支的病变发生, 而且发生狭窄的程度较严重。所以,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箍状动脉多支病变及严重程度明显高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因此常反复发生心绞痛因其反复发生心绞痛[3]。所以, 该类患者侧支循环较为丰富, 因此, 非ST段的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完全性阻塞的血栓形成早期进行溶栓, 原来斑块比较快速的痊愈血管痉挛很好的得到缓解, 在完全性阻塞时有丰富的侧支循环血栓的总负荷比较低, 所以, 向前血流从来没有消失, 发病的机制都导致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存在血栓的自行溶解及血管痉挛的自行缓解的临床特征。所以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血管闭塞发生率明显低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而且伴有丰富的侧支循环系统, 具有缺血的预适应的存在, 因而减低了心肌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保护了心脏的供血功能, 所以伴有心脏泵衰竭性的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随着冠脉介入技术的开展及广泛应用, 致使两组患者的致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因较多支血管病变的基础性病变比较严重, 较常发生合并糖尿病, 所以进行远期治疗的预后较不理想, 发生再梗死的致病率较高。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对比,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缺少发病特点的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及心肌酶改变, 很少伴有心律失常、静息性胸痛等, 急性心肌梗死的预知性症状的发生, 引起该类病人较易漏诊、误诊, 严重的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所以,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采用再灌注心肌的治疗显著低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与此同时, 应随时准备采取一级预防的措施, 其中包括 (1) 健康教育:开展健康知识教育的普, 提升公民的保健意识, 提高患者对自我保健的重视程度, 鼓励戒除不良生活习惯, 合理的调整饮食, 进行适宜的体育运动, 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等; (2) 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 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肥胖等均为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综上所述,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较常发生于患有糖尿病史的患者, 既往存在反复发作的心绞痛病史, 冠状动脉变化较多发生与多个分支, 较容易并发多个侧支循环, 治疗预后情况较差。
摘要:目的 研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4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依据心电图的显示有无ST段的抬高进行区别随机分为两组,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为甲组患者70例,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为乙组患者72例, 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 依据分析的临床特点进行治疗指导。结果 甲组患者既往较多患有心绞痛、糖尿病等病史, 患者冠状动脉存在侧支循环, 较容易发生弥漫性病变。乙组的患者较容易发生心源性休克, 心律失常等情况的发生, 冠状动脉病变较多发生在单支。统计两组患者的致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较常发生于患有糖尿病史的患者, 既往存在反复发作的心绞痛病史, 冠状动脉变化较多发生与多个分支, 较容易并发多个侧支循环, 治疗预后情况较差。
关键词: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治疗预后
参考文献
[1]史景柏.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 (下旬刊) , 2012, 3 (1) :92.
[2]雷娟, 周淑娴, 张玉玲, 等.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J].岭南心血管, 2007, 13 (1) :25-28.
[3]王萍萍, 杨彤, 赵军, 等.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7) :1117-1119.
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与护理 篇4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7例, 男30例, 女27例, 年龄41~78岁, 平均63岁, 冠心病病史最长12年, 最短1年, 全部患者均符合冠心急性心肌梗死 (AMI) 诊断标准。本组中因胸闷、呼吸困难入院者26例;因上腹部不适、恶心入院者12例, 因心慌、头晕入院者9例;因晕厥、意识丧失入院者10例。
2 讨论与护理
严密观察, 早期发现AMI是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却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 临床上大部分患者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部分高龄患者由于病史表述不清或痛觉不敏感而询问不到疼痛症状;脑血管意外休克、晕厥患者因循环障碍伴意识不清、痛觉迟钝而不能主诉疼痛;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 痛觉冲动传导阻滞致痛阈升高而无痛觉。因此, 中老年组人群中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者出现下述征象, 应高度怀疑发生无痛觉性心肌梗死的可能:①突发性的心衰, 或在慢性心衰的基础上突然加重而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②突发意识障碍、晕厥、抽搐、偏瘫等脑循环障碍者;③无明显原因突然发生低血压休克者;④慢支患者突然胸闷、气喘加重, 与肺部疾病体征不符者;⑤突发心慌、心律不齐、腹痛、腹泻、呕吐及情绪激动者。还有一些患者发作胸外疼痛, 如腹肩背痛、颈痛、牙痛等不能用相应器官疾病解释者, 均应考虑到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对出现上述情况的患者, 均应安置在危重病室或冠心病监护室 (CCU) , 做好进一步抢救的准备, 并及时检查心电图, 检测心肌酶谱、血生化、肝功、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
2.2 心理防护
无痛性心肌梗死因临床表现不典型, 患者及医护人员常常不引起重视, 一旦确诊进入危重病室或CCU, 患者见到高科技设备, 听到报警声或看到医护人员严肃的表情, 绝大多数患者会意识到病情的严重, 产生焦虑、恐惧乃至绝望的心理。护士应理解、关心和体贴患者, 告诉患者一些有关AMI的常识, 以娴熟的护理操作、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 以及抚摸、握手等动作, 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2.3 吸氧
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 早期可持续吸氧, 前24~48 h可高流量给氧, 流速为5~8 L/min, 以后可改为3~5 L/min, 持续3~5 d, 病情稳定后可间断给氧。氧疗后可提高血氧饱和度, 改善心肌缺氧状态, 控制心肌梗死范围, 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的氧需求。因此, 及时、通畅、高效的吸氧是至关重要的。
2.4 生活护理
2.4.1 卧床休息
AMI发病48 h内病情易变, 病死率高, 第1周 应绝对卧床休息, 进食、排便、个人卫生都应予以协助, 避免不必要的翻动, 减少探视, 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第2周可在床上被动或主动活动肢体, 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后可逐步离床, 活动量递次增加适度活动可增加机体摄入氧和利用氧的能力, 有利于患者活动耐力的恢复。但有并发症者, 要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2.4.2 饮食
宜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 少食多餐进食不易过快、过饱。发病第1周流质饮食, 第2周改为半流质饮食, 第3周为软食, 第4周恢复普通饮食。
2.4.3 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中应及时添加纤维素食物, 按摩腹部, 刺激肠蠕动, 向患者解释床上排便的重要性, 教会患者床上使用便器, 允许活动时尽早适量活动, 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促进排便。
2.5 用药及护理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保持输液通畅, 遵医嘱使用药物, 并注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静滴硝酸甘油时应及时检测血压, 并注意有无头痛、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行抗凝治疗时, 应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 有无黑便、血尿等出血倾向, 并定时测定凝血活酶时间, 皮下或肌肉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 穿刺部位加压时间应延长:用溶栓药物时应注意有无过敏反应,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6 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T、P、R、BP及神志, 及时发现各种常见并发症。
2.6.1 心律失常
AMI并发心律失常, 常发生在起病24 h内, 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 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也较多见, 室上性心律失常则较少。前壁心肌梗死如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表明梗死范围广泛, 病情严重。护士应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形, 尤其对于频发、多源、成对的室性早搏, 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或R-on-T型早搏, 更应引起重视, 因为这些常为心室颤动的先兆。
2.6.2 心力衰竭
主要是左心衰竭, 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为梗死后心脏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心律增快、烦躁、紫绀、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状, 应立即报告医生, 采取急救措施。
2.6.3 休克
如果收缩压<90 mm Hg, 应结合神志、意识变化、皮肤颜色、末梢循环情况等判断是否出现休克。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依据不同类型, 进行抗休克治疗。
3 健将教育
3.1 普及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冠心病知识的普及教育, 让他们基本了解冠心病的诱因和发病机制, 了解简要的心绞痛预防和控制措施, 掌握必要的心肺复苏方法, 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发生。
3.2 健康心理教育
情绪激动是AMI重要的诱发因素。了解患者的心理体征, 积极开展院前心理咨询工作。通过交谈、疏导、渲泄、平息、转移等手段,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摒弃烦躁、苦闷、压抑、兴奋、恐惧等不良情绪, 保持平和心态。
3.3 健康生活方式教育
合理膳食, 避免饱餐, 尤其是晚餐;保持大便通畅, 防治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对高危人群应对其戒烟, 因为烟碱能增加血小板的凝集和黏附性, 且短时大量吸烟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鼓励有计划的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的体育运动, 对于增强体质、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 大有裨益。
3.4 遵医嘱坚持服药
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及护理 篇5
胸痛作为心肌梗死的最早发现, 最突出的症状, 其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 且程度更剧烈。常是难以忍受的压榨窒息或烧灼样, 伴有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及频死感, 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早发现且使患者获得及时的诊治和护理。随着诊治技术和护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死亡率已由30%降至5%以下, 但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 引起不典型的临床症状, 易导致误诊和漏诊, 使护理观察的难度增大, 要密切观察病情, 备好除颤器及药品, 建立静脉通道, 同时总结经验提高认识.使病人能及时有效地治疗, 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2006年收治的125例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
125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第六版急性心肌梗死 (AMI) 诊断标准收治, 其中男性105例, 女性20例, 年龄68-72岁, 平均年龄70岁。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不明原因胸闷、上腹不适、恶心、腹痛、腹泻、冷汗、血压骤降、心律不齐、呼吸困难等症状, 突发晕厥和意识障碍。
1.2 结果
125例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病人虽无胸痛首发症状, 而以其它系统的不适作为首发症状治疗。抢救治疗成功120例, 占观察病例数96%。由于并发症的发生, 经抢救无效死亡5例, 占观察病例数4%。
2 病情观察
2.1 注意先兆症状:
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活动少、对各种刺激反应较差或伴有其它器官疾病。所以AMI的胸痛多不典型, 故应提高警惕,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均应考虑AMI的可能。
2.1.1 出现急性呼吸困难、休克和突发的严重心律失常。
2.1.2 原因不明的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
2.1.3 原有持续性高血压而突然下降者。
2.1.4 突发的昏厥及意识障碍。
2.1.5 出现咽痛、牙痛、而找不到病灶者。
老年人无明原因的出现上述症状之一者, 都要考虑到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应立即用平车将病人推至监护室。进行心电监护。备好急救药品、急救用物、急救仪器随时进行抢救。
2.2 并发症:
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大约出现在24小时之内, 心梗发作前4小时内, 室颤和猝死的威胁最大。本组无痛性心梗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的发生率为80%以上, 出现在36小时内。因此24-48小时的细心观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重症连续心电监护, 发现有频发室早、室早二联律、心房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者, 应严密监测并报告医生。备好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 及时处理以防猝死。当发现病人血压下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博细弱而快、大汗淋漓、尿少、神智迟钝等症状时、应考虑心源性休克、随时测血压, 留置导尿, 记录24小时尿量, 必要时可监测中心静脉压, 以指导输液。
3 护理
3.1.1持续心电监护:
心电图改变是诊断AML的重要依据。急性期每30分钟监测心电图1次, 并做好记录, 严密观察心电监护仪图像变化及心电图衍变过程, 观察心律、心率, 防止心律失常。随时备好电除颤、人工起搏器, 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如心脏骤停在医生未到之前, 护士应立即使病人平卧, 通畅气道, 解开领口以及心前区叩击、心外按压、观察监护心律变化。
3.1.2卧床和活动的护理:
急性期第1周应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患者洗脸、翻身、温水擦洗骨突处、加强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翻身动作要轻, 避免过度搬运病人。在我院收治的病人中, 个别老年人因床上翻身或用力大便而至病情加重。保持大便通畅, 也是治疗AMI的重要环节。培养定时排便, 习惯床上排便, 便秘时给予缓泻剂, 必要时灌肠。
第二周, 逐步离床, 但有并发症或病情较重的病人, 应延长卧床时间, 早期活动的初期, 护士应在床旁指导, 并给予支持,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活动前应向病人说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及适应症, 因老年人担心早期活动会带来不适或并发症, 让病人了解和参与早期活动及康复的过程, 消除患者的顾虑, 保持情绪稳定。乐观,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3.1.3饮食护理:
要做好饮食指导, 少食多餐, 避免过饱的原则, 过饱可引起心绞痛, 给予低脂低盐, 易消化而少产气者为宜, 并给予必要的热量和营养。平时多食水果和富含多纤维的蔬菜。
3.2 心理护理
根据老年人心理活动及特点如有慢性疾病或老年疾病的病人认为治疗无价值, 具有孤独感或感情幼稚等特点。再加上看见医护人员急促的脚步, 家人朋友焦急面孔, 急救等各种监护仪的使用监测, 预测到自己病情危重, 表现出过度恐惧、紧张等, 导致病情加重。护理人员要表现的镇静、冷静、护理周到、态度和蔼、解释耐心, 各种护理技术操作轻柔、娴熟。监护室工作井然有序, 护患关系沟通从点滴作起, 一杯水一个问候作好入院介绍, 健康教育以取得病人信任, 使他们保持最值的心理状态。愉快地接受治疗, 配合治疗。
3.3 吸氧
吸氧与心肌梗死的范围与预后密切相关心梗患者可见低氧血症。必须保证高流量吸氧, 有助于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缩小梗死面积。老年人由于有动脉硬化、高血压、鼻黏膜脆的等特点。吸氧多采用鼻塞法, 以减少因鼻黏膜刺激而引起的不适感。并且加强氧气装置的消毒每日更换鼻导管。
4 讨论
不典性心肌梗死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治疗的80例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有40例患者,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9例,其年龄为50~82岁,平均为(65.9±9.6)岁;而对照组患者为40例,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为22例,其年龄为53~79岁,平均为(63.2±8.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疾病症状等方面进行对比都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口服,其剂量为每次25 mg,每天3次。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前提下,结合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其主方的药物组成成分主要为:红花6 g,当归18 g,熟附片15 g,全瓜蒌12 g,山萸肉18 g,红参15 g。可以依照患者中医分型而适当的对药物进行加减:对于淤血阻滞的患者来说,则可以在主方的基础上增加赤芍12 g,丹参15 g,川芎12 g,桃仁12 g;对于痰浊闭塞患者来说,则可以在主方的基础上增加干姜5 g,桂枝6 g,薤白6 g;对于寒心凝脉患者来说,则可以在主方的基础上增加降香6 g,桂枝6 g,煅龙牡30 g,薤白6 g[3]。所有药方都水煎服,每天1剂。所有患者都坚持治疗四个星期。
1.3 疗效判定。
显效:经过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感染、心律失常、休克、憋气、呕吐、不适、脑卒中、心悸、低血压状态、胸闷、恶心)与体征完全消失,经心电图诊断,其T波段显示正常;有效:经过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感染、心律失常、休克、憋气、呕吐、不适、脑卒中、心悸、低血压状态、胸闷、恶心)与体征有所改善,经心电图诊断,其T波段存在着轻微的异常;无效:经过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没有变化或者继续恶化。经心电图诊断,其T波段显示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所得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包(注:SPSS17.0)进行研究,其中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应用χ2与t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两组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有18例患者获得显效恢复,有9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显效率为45.0%;而观察组患者中有27患者获得显效恢复,有10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效率为67.5%;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疼痛主要是因为患者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而导致的,如果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供血中断以及急剧下降等现象而导致患者心肌发生缺氧缺血时,则会促使患者酸性代谢物急性堆积,而堆积的产物则会对患者心脏产生刺激,使患者出现疼痛感,其疼痛可以蔓延至左肩背部、左上肢以及颈部[4]。心力衰竭、糖尿病以及闭塞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则非常容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并非常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5]。所以,临床中应该尽早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诊断与治疗。相关研究显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实施治疗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本研究主要讨论分析了临床中对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特征与临床治疗效果,其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有18例患者获得显效恢复,有9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显效率为45.0%;而观察组患者中有27患者获得显效恢复,有10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效率为67.5%;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实施治疗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其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玉梅.老年急性无痛性心肌梗死确诊延迟分析与护理对策[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2.
[2]王志鹏,王健,李莹,等.2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脏生化标记物临床快速测定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0,10(25):44-45.
[3]Jiang YL,Wang YB.Th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J in elderly painless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J].Combined Magaz,2008,17(14):2253-2254.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29(12):600-612.
不典性心肌梗死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 研究15例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 年龄在65~75岁, 平均为70岁, 男12例, 女性3例。职业, 体力劳动者10例, 脑力劳动者5例。
1.2 诊断标准:
按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诊断标准:①无胸痛者有符合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动态变化。②心电图中连续有2个导联ST段抬高, 肢体导联≥0.1 m V, 胸前导联≥0.3 m V, 或连续2个导联ST压低≥0.2 m V及T波倒置持续24 h, ③动态观察过程中血清心肌酶谱升高。
1.3 临床病因:
调查统计9例患者高血压, 高血脂, 占病例总数的60%。3例患者有高血糖, 占病例总数的20%, 心血管疾病阳性家族史3例, 占病例总数的20%。其中吸烟的3例, 占病例总数的20%, 每日酗酒的3例, 占病例总数的20%, 老年男性占明显比例。尼古丁可在身体内形成多种毒素, 严重损伤血管从而导致动脉硬化斑块形成, 因此戒烟至关重要。老年人多为空巢老人, 子女不在身边, 轻来轻去的不舒服不放在心上, 有的还要照顾留守的孙辈, 也是发病的原因。
1.4 临床特点:
①老年人对痛不明感, 感觉迟钝。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②患者有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因植物神经受损害, 对疼痛不敏感, 易发生心肌梗死。③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部隐形疼痛, 恶心, 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经心电图检查为无痛性心肌梗死。④部分患者表现为手脚麻木, 手臂酸痛, 头痛误认为“上感”症状, 这类患者如有心血管病史应引起注意。⑤部分患者自己否认有冠心病史, 通过护士心理护理和书写护理记录可以了解高血压, 糖尿病史及家族史, 确认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⑥9例, 占病例总数的60%表现为冠心病, 心绞痛的症状, 没有出现心肌梗死的危及表现, 但心电图检查可见病理性Q波, 多表现为下壁及间壁的心肌梗死, 因下壁是一支血管供应血液, 所以梗死的机会多。病例中80%表现为下壁心肌梗死。
1.5 心电图表现:在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可能缺乏典型的心肌梗死改变, 应特别注意心电图动态变化, 必要时可做辅助检查, 如血清酶升高, 白细胞增多, 血压下降, 血沉加快等改变, 可早期定位无痛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多见的并发症, 也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多发生在10~48 h, 易合并心律失常。所以监护人员应特别注意, 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医师, 及早抢救治疗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如发现多发, 多源性或R波骑跨T波之上都要警惕是心脏的器质性改变, 对心脑肾脏等影响很大而且危及生命, 应特别注意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
2 护理
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除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外, 还应进行心理护理。
2.1 急性期包括亚急性期的心理护理:
心电图表现为S T段僵直, 斜升抬高, 甚至呈单线曲线, R波升支切迹, 并有高大的T波到ST段恢复到等电位线开始到倒置的T波逐渐恢复到正常, 或恒定的T波倒置。这一时期, 部分患者不相信自己得了心肌梗死, 觉得这种病离自己很远, 同时这一时期患者心理反应特别剧烈, 情绪紧张, 害怕, 当接受自己得了心肌梗死后, 又害怕得了不治之症, 又不知道自己怎样配合医师进行治疗。护士应耐心细致的解释患者疑虑, 并对疾病进行必要的宣传, 告诉他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心肌梗死治愈率已有了很大的提高, 让患者正确认知心肌梗死并配合治疗。另外, 护士优雅的举止, 精确娴熟的操作, 都可以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增加患者对自身情况的密切了解, 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依赖, 同时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 视患者如亲人, 为患者安全的过渡稳定期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2 陈旧期的心理护理:
心电图表现为残存异常的Q波, T波可能已恢复或呈恒定的T波倒置。这一阶段, 患者心绪平稳转向对预后担心焦虑, 期望早日恢复康复。这一阶段应增强患者自信心, 消除顾虑, 告诉患者已经度过危险期, 鼓励患者做好漫长的康复训练阶段。部分老年人, 尤其是经济条件好的, 社会地位高的及家庭地位较优越的, 会认为病重, 一切依赖医护人员或家人的心理, 不愿意活动, 对此类患者应实事求是地讲解病情演变, 告诉他不活动不利于心功能恢复, 甚至引起静脉血栓, 应鼓励其活动, 并讲解怎样活动及活动量多少;对于“无所谓”的态度, 应告诉他不能盲目乐观, 自信, 不能任意活动, 引起不良后果, 反复讲明心肌梗死的有关常识, 劝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合理安排时间。
综合上述, 对于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及时掌握心理需求, 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因素, 护理人员应主动察觉到心肌梗死患者的需要, 要针对知识水平采取易于患者接受的沟通方式, 注意护理中患者的细节变化, 使患者内心产生归属感, 不在感觉在医院治疗有孤独感, 恐惧感觉,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②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情绪。多数老年患者, 在入院治疗时都会有紧张情绪, 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的接待, 为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 为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注意事项, 让患者对自身病情能有很好的了解, 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③加强患者的心理沟通。老年人住院期间常有孤独无价值感,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经常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不断与患者进行沟通, 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尊重与关爱,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患者的郁闷情绪, 使患者能够积极面对自己的疾病, 提高治愈的信心。④心理护理还要注意科学性和艺术性, 医师所讲的道理和比喻是浅显的, 也应有科学根据, 切不了瞎说一气, 作不近情理的夸张或故弄玄虚, 使患者误认为是骗术。所谓艺术性是指医师在心理治疗同时要有针对性的选用指导语言, 不搞长篇大论, 言语要生动, 活泼, 风趣, 内容要严肃。
3 讨论
老年人因为痛觉不明显, 反应降低, 所以患者失常缺乏特有的疼痛症状, 临床表现与中年人有很大程度的不同, 很不典型, 因此容易误诊, 影响治疗和愈后, 所以对待老年人患者一定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早做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 以便诊断, 一旦诊断, 除做好基础护理外, 还应对他们进行引导, 针对患者不同心理反应, 做好不同的心理护理, 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能够客服消极心理,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同时为患者出院后重返社会, 缩短住院时间, 保持健康的心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研究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病因特点及心理护理的方法。针对在上级医院进修期间所收集的15例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观察, 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并加以心理护理, 增加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治愈率。心理护理大大缩短了住院治疗时间, 使心理护理在无痛性心肌梗死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老年人,无痛性,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韩艳, 焦守凤, 张旭娟.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与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 11 (21) :5156-5157.
不典性心肌梗死 篇8
1 护理体会
1.1 一般护理
所有病例均入住冠心病监护病房, 进行床边心电图检查和持续心电监护, 观察患者心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 每30分钟到1小时记录1次。迅速开通静脉通路, 按医嘱及时用药。AMI后吸氧是治疗中的重要措施, 一般应高流量 (6L/min以上) 给予, 但由于高流量吸氧患者不易耐受, 所以只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流量在2~4L/min即可。本组所有病例入院后均给予鼻塞吸氧2~4L/min, 2例 (6.7%) 经鼻塞吸氧后仍出现低氧血症, 给予面罩5~10L/min吸氧后缓解。
1.2 心理护理
突然发病、持续胸痛不适及病房陌生环境, 会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接诊护士应在抢救的同时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 给予情感支持, 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在条件允许情况下, 安排有经验的护士或主管护师为病人进行操作, 力求做到轻、稳、准、快, 安慰病人, 给病人信心。
1.3 疼痛的护理
AMI患者有剧烈胸痛, 疼痛可伴心肌耗氧量增加, 导致梗死面积扩大。因此, 护士要严密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及时报告医生。予硝酸甘油微泵泵入时要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 根据血压调整用药剂量。使用β受体阻滞药时应严密观察心率变化, 如心率≤60次/分, 要遵医嘱停药。
1.4 抗凝血药的护理
该药的副作用为穿刺处淤血、淤斑, 但脐旁两侧距脐10cm处注射能明显减少皮下淤血, 减轻疼痛。该药皮下注射时应注意:针筒内预留0.1ml空气 (预灌针剂无须此项) ;注射前针头朝下, 将空气弹至针筒顶部, 注完药拔针后按压穿刺点5min。
1.5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AMI最常导致左心衰竭, 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 护理上应观察患者的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的改变。王秀勤[1]报道, 对于睡眠时突然憋醒坐起并伴有咳嗽等症状时应警惕心衰的危险, 应通知医生加以鉴别。心源性休克是AMI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 应每隔30~60min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如血压下降, 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烦躁不安、出冷汗等症状, 即可判定处于休克状态。AMI并发心律失常常发生在24h内, 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 对于前壁梗死者尤应注意有无室性心律失常, 下壁梗死有无传导阻滞现象, 床旁准备除颤仪、胺碘酮 (可达龙) 、利多卡因、异丙肾上腺素等抢救物品及药品。
1.6 休息与饮食
范晓江等[2]报道, AMI急性期24h绝对卧床休息, 若生命体征稳定, 无明显疼痛, 安静时心率<100次/分, 24h后可允许患者坐床边。早期康复运动可促进缺血心肌侧支循环的建立。我们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15例患者, 鼓励24h后床边活动, 以不感到胸闷、心悸、胸痛为原则, 对于活动后心率增加大于20次/分者, 即停止床边活动, 卧床休息。活动量应循序渐进, 切忌操之过急。AMI病人要进食低盐低脂半流质饮食, 少量多餐, 忌饮食过饱、多食纤维素食物。
1.7 排便的护理
由于卧床及环境的改变, AMI病人容易引起便秘。护士必须指导并训练病人床上排便, 并进行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对于无并发症的病人, 如床上排便困难, 可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 早期在床边排便, 严禁病人自行下床排便。本组有5例 (16.7%) 入院后3天仍未排便, 予清宁丸口服或便意时开塞露塞肛后排便。
2 临床资料
30例中女10例, 男20例;年龄45~76岁, 平均58岁;所有病例均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经严密监护、有效控制胸痛、抗血小板及抗凝血治疗、积极处理泵衰竭、休克及致命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27例 (90.0%) 治愈出院, 2例 (6.7%) 出现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 1例 (3.3%) 出现Ⅲ期房室传导阻滞经起搏器植入后病情好转出院。
参考文献
[1]王秀勤.急性心肌梗死的夜间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10) :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