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应怎样读书(精选9篇)
中学生应怎样读书 篇1
说到怎样读书,很多人可能都会不以为然,认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其实不然,在我们身边会读书的人并不多,特别是今天的中学生,读书读得就很不得法,以致于越读越无味,越读越不想读。古往今来,很多学者、学问家他们都有很好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如孔子主张的“思、问、习”读书法,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法,韩愈的“提要钩玄”读书法,苏轼的“一意求之”读书法等。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中学生要把书读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读书要静心。
读书要静心,就是要心无旁鹜。即使身居闹市,也要能心静如水。毛泽东同志曾经就特意跑到闹市去读书,旁若无人。可见静心就能进入境界,自得其乐。今天的中学生我们必须练就这样的本领,不管是在教室、操场还是其他场所,我们都要能静得下心来读书,很快进入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中,我们的思想可以自由驰骋,如脱缰的野马,自由自在,人在书中,书在心中,可以和作者随意交流,这样产生的想法就会很多,收获也就自然多。
其次,读书要避免心浮气躁。
随着社会的发展,读书的功利性越来越明显,很多人读书就是奔着功名利禄去的。读书往往浅尝则止,非常的肤浅,古人那种废寢忘食的读书精神也渐行渐远,这样书中的精髓、意趣也就很难被领略。真正的读书是最不讲究功利的。陶渊明辞官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不畏权力,藐视权贵。他遍游祖国大江南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也应该摒弃一些世俗的看法,宁静地读书,享受读书带给我们的快乐。
另外,读书要学会质疑。
“做人要在有疑处无疑,做学问要在无疑处有疑。”这是胡适先生的一句名言,既教我们怎样做人,也教我们怎样做学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二千余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也为我们指点了很好的读书之法,只可惜,今天我们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却不能很好地借用,要么为读书而读书,要么心浮气躁,要么过于循规蹈矩,书是读了,却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因此,读书要有所收获,学会质疑非常重要。今天的中学生读书过于被动,缺乏独立的思考,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缺乏思考,缺乏质疑,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养成读书质疑的习惯。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原于思,思源于疑”。读书而无惑,读无益也。读书要读出点东西来,要想有所收获,必须学会质疑。学会质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多形式地读,了解文本。通过多种方法地阅读,感知文本内容,这是质疑的基础;二、感受体会文本。在读的基础上细细品味文本,进入文本,进入角色;三、质疑、探讨文本。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深层次理解文本。由以上可知,对文本的质疑,是阅读的更高层次,既是读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更是享受的过程。在读中自发地思考,形成问题。为便于学生养成这一习惯,在教学中我也尽量给学生创造条件:首先,给他们自由读书的空间;其次,鼓励他们多提问题;再次,每次读后,让他们就文本质疑,至少提出一个问题,自己布置作业,自己解答。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已初步养成了读书质疑的习惯,读书也越来越有味了。
读无定法,但有法可循,因人而异。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学会读书,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出健康,读出快乐,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班主任日常应怎样管理学生 篇2
第一,要全面正确地了解学生,没有对学生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教育。了解学生就是获取学生学习、生活、道理、政治、情感、意志、信念等状况,在道德教育中,学生总是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被动地接受道德、规范,据大部分家长反映,孩子在家的一些不良行为与在校是不一样的,有老师和没老师不一样,在校内和在校外不一样,为此,我们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调查访问,而在作这些工作前须确定了解学生的内容和对象,根据实际情况确认方式方法。因此,作为班主任就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至诚的心去接近、关心、体贴学生。使学生感到班主任可亲、可敬、可信、可爱,学生才愿意亲近班主任,在班主任面前才会敞开心灵的窗口,说真话,表真情。
第二,班主任要作好每日工作安排。早晨到校先检查学生到校情况,有无生病请假情况,督促学生打扫卫生,要求小组长确实负责,起到督促检查作用,班主任应该放手让小组长大胆去干,遇到特殊事情及时处理。然后根据课表情况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眼保操,课间操及时到位,督促纪律,保证质量,保证学生上操安全,无意外事故发生。空堂课时间可以与其他老师交流经验,探讨一些问题,查阅资料,写些体会。如果遇到可能发生的事情又必须要处理的及时处理,不能拖延。中午督促学生按路队及时回家,安排负责的住宿生督促住宿生午餐午休(中午有值日老师负责),下午到校询问学生午餐,午休,路队执行情况,并处理相关事情,做到有事及时处理,不留问题,也就是今日事情今日处理,不能拖延。有一些比较小的事情可以让班干部处理,这样可以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也给班主任减轻了负担,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促进了他们全面发展。
第三,班主任经常召开班干部会议,让他们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相互提出可行的意见,班主任拿出一个确实可行的办法通过班委会商议并执行,让全班学生通过并执行。
第四,班级教育工作中,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必须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帮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用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用热爱与尊重学生的行为去赢得学生对班主任的喜爱与信任。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学习,比如:请学生上台,我班的高雅楠接受能力一般,他说:“老师,我不会”,我说:“没关系,老师教你。”然后她会大胆地走出座位,走到黑板前,为了提高学生的胆量,多给孩子机会并及时给予评价,“你真棒!你一定行!”在老师耐心的引导下,许多学生进步很快,而且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共同享受着成功的快乐。
第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不要吝啬赞美的言辞。不管别人认为某个学生是怎样的差,做班主任都必须从他身上找到闪光点,并且要真诚地赞美他。这一点很重要,一旦学生认为你很在乎他,对他的赞美是真诚的,那么,他就会认为,你是一个很可信的人,你以后哪怕是批评他,他也会乐意接受。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初次接班时,发现班中有三位男生,平时课上总是捣乱,起哄,迟到,早退,根本无视校纪校规的存在,多次谈话、警告,都成为耳旁风。发现这种方法不行,我就采取冷处理,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行,兴趣爱好等,最后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乒乓球。其中的一个学生又比较喜欢戴高帽子,只要你发现他的优点并及时真诚地赞美他,他就会很开心,也很听话,我就以该生作突破口,平时多谈谈他感兴趣的事,多称赞他乒乓球打得好,班级荣誉感强等,适时的指导和赞美激发他在学习上的兴趣,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可以说,要是没有这真诚的赞美,他恐怕早就落入“差生”的行列了。
可以说,班主任工作是繁琐的,又是很具有挑战性的。但是,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真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而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的工作肯定是可以圆满完成的。毕竟,学生是可爱而又单纯的,他们最听班主任的话了。
高校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学习 篇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教学
活动和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
引导学生自觉学习, 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 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与学生一起度过的。对学生而言, 课堂不仅是主要工作场所, 也是培养能力的场所。但是, 在高校实际的教与学活动中存在一种现象:教师很认真地备课、很负责地讲课, 而学生在课堂中会做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活动, 使一些教师失去信心和耐心, 而一些学生则产生消极情绪。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充满信心。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双方要相互给予足够的信任。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负责、有效地进行学习。有时, 比起精心安排的课堂教学, 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 反而更能启发学生;教师要从长远的角度分析设计教学内容, 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 培养学生更多的基本能力。在课堂内外, 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课程、喜欢专业、喜欢老师。这样, 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激发。
树立有效利用时间的观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一些学生的时间观念并未树立起来。例如, 一些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用于思考的时间过长, 总认为自己的思考不成熟, 还需要一些时间再去思考;学生相互讨论问题也会因为时间不够而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不仅需要思考、讨论, 还需要联想、归纳、总结、动手操作等。这些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而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基本在课堂以内。因此,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有效利用时间的观念。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 既强调学习效果, 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 防止学生课堂上浪费学习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是一个过程, 是需要学生个体不断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一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点。人要成为主体, 必须具备主体意识。正是通过主体意识, 人使自己从自发的存在发展为自觉的存在, 从自然的存在变成自为的存在。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 要留给学生必要的、恰当的、独立的思考时间, 让学生独立地接收知识, 再通过自己的思考活动将掌握的知识总结归纳形成短期记忆或长期记忆, 从而达到教师传授知识的目的。所以, 教学的重点不是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 而在于学生是否有效地接受知识。
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 积极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学习。自主学习并不是学习者的独角戏, 教师指导的恰当与否, 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学习过程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一个过程, 教师不应过多地参与其中, 但必要的、恰当的引导是不可缺少的。教师的指导不是为了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而是让学生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各种可能性, 即让学生有可能直接获取正确答案, 也也有可能会犯错误。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认真分析原因并有效地改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学生不仅要学会与教师合作, 而且要学会与其他同学快乐有效地合作。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一种能力, 它有助于增强创造力,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综合能力, 是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教师必须看到在学生中还存在一些不愿与教师合作的学生, 对于这些学生,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让他们动起来, 培养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积极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需要“动起来”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 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 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运动起来、活动起来、行动起来,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这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加涅按照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五类:语言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根据学习结果的分类,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地引导学生“动起来”。课堂休息时间不是以学校规定的休息时间为准, 而是学生需要休息时进行适当的调节。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设计合理的活动方式, 活动内容可与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相关联, 也可以抛开教学内容而与学生基本能力培养与锻炼相联系。可以借鉴的方法比较多, 如站位法、小组扩展法等, 都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教学活动才有意义。
引导学生培养和训练学习能力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 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科学有效地选取课堂教学内容,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显得特别重要。虽然在教学的最初阶段学生不清楚教师究竟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结果, 但随着教学设计内容的展开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我总结后会发现教师所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有针对性地培养与锻炼产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所反映的问题, 将学生学习知识所需要的能力通过进一步设计的具体活动展现给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不仅注重学生学习知识、训练能力,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使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都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总之,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教师需要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转变课堂中教师的角色,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样, 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摘要: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更多地表现在学生不能很好地进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高校教师应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积极发挥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美) 彼得.法林.教学的乐趣[M].姚晓蒙, 陈琼琼, 李梅,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06-107.
[2]章成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1:53.
[3]于光.德育主体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190.
[4]郭成.课堂教学设计[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78-82, 305.
[5]万光霞.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314.
中学生应怎样读书 篇4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学生主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要以尊重、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为根本前提。”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究竟应当如何更好地践行新课标关于“学生主体”的理念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主体的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倾向于在学习过程中依据自身的主观喜好决定对某一科目学习的主动程度。从小学生上述的心理认知特点出发,笔者认为,要想使所教小学生真正实现对语文阅读篇章积极、主动、富含热情的学习,首先应想方设法增强学生对阅读篇章的主观阅读喜好,即所谓的阅读兴趣。这其中,结合阅读篇章的具体内容,灵活而恰当地为学生创设科学的阅读情境,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方法。
例如,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是一上来就向学生讲解该阅读篇章的段落构造、文章主旨等知识要点,而是首先为学生精心创设了如下实验情境:即一手拿着一团棉花,另一个手则拿着一定重量的铁块,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同时放手的话,究竟是手中的棉花先落地还是另一个手中的铁块先着地,抑或是同时着地。在学生好奇及惊叹的目光中,两手中的棉花以及铁块在脱离手部之后,同时落到了教室的地面上。当学生对这一实验现象还持有浓厚探究兴趣的同时,我趁势向他们点明:“其实,有一篇文章也涉及老师刚才所做的这个实验,这就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让我们一起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看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如此一来,教师可以借助这一实验情境的创设,在激发学生主体阅读兴趣、集中其阅读专注力的同时,轻松将学生带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阅读学习中,从而为该篇章的阅读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学习基础。
二、组织阅读竞赛,调动学生主体阅读的积极性
每个社会个体都有一定的争强好胜心理,小学阶段的学生同样也不例外。教育实践更是表明,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利用”学生内心的积极竞争心理,也能使他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更快、更好地融入特定的篇章阅读活动中。从小学生的这一主观心理特点出发,并采取与之相契合的阅读教学策略,也不失为尊重学生主体,真正面向学生主体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体现。
如,在《蓝色的树叶》这一阅读篇章的教学中,笔者就特意为学生设计了一项别开生面的文章朗读比赛,要求学生对该篇章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如,在李丽“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这一句子的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在林园园“我还没画完呢。”这一句子的朗读中则要读出林园园吞吞吐吐、并不愿意将自己的绿铅笔借给李丽的神态……并规定朗读的最深情并茂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如此,这种略带竞争性的比赛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他们的朗读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他们主动融入阅读学习的积极状态,真正起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教育教学效果。
三、运用科学评价,尊重学生主体的独特阅读感知
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搞所谓的“一言堂”,当学生关于阅读篇章的理解稍有不同或者偏差时,立马就对其进行坚决否决甚至是冷嘲热讽。殊不知,这种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抛于九霄云外的落后教育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阅读想象力的发展,更是严重挫伤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可谓弊端重重。
对此,笔者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占据原本属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应当将阅读的主动权与主体权充分交到学生手中。这其中对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感知进行赏识性的科学评价作为一个有效的切入点与突破口。以笔者自身为例,我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就会经常给予学生正面的肯定与激励,像“你的想法很新颖”“你的阅读理解效果很好,非常快地就找出了阅读篇章的主要信息”等。这种带有赏识性质的评价很好地保护了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他们自觉将自身的阅读状态由以往的“老师要我读”向“我要主动读”的状态进行调整与过渡。
总之,传统阅读教育模式未能充分做到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没有有效调动学生关于篇章的阅读兴趣与积极性,更谈不上收获良好的阅读学习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而巧妙地为其创设恰当的阅读情境、组织积极向上的阅读竞赛、采用科学的阅读评价语言,相信这都将在真正做到尊重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其阅读水平与能力的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程大妹.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成功教育,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5]GHB0023)。
中学生应怎样读书 篇5
阅读有很多种, 就体裁而言, 有诗歌、散文、杂文、小说和戏剧等多种阅读;就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言, 阅读量最多的要首推小说。为了使被各门功课追得焦头烂额的学生从阅读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有必要对中学生的课内外阅读予以指导。在具体指导时要求学生必须首先做到科学安排时间, 分清各学科学习与课内外阅读的关系, 然后再就小说的阅读予以以下几方面指导:
一、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时要有正确的选择和目的
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对他自己各方面的影响非常大, 只有好读、乐读才会有收获, 而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消遣, 更不是为了寻求故事情节和感官的刺激, 所以, 要选择得到社会认可的、有价值的优秀作品, 以汲取高质量的营养。课程标准在附录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明确提到的名著有十四部, 而中国的只有五部, 其余九部都是外国的。提名尽管并不能完全说明什么, 但能提到名的书应当是阅读的重中之重。一部优秀的作品可以归纳成三个字:感 (感动人) 、知 (让人有所知) 、信 (让人信服) 。善于读小说的人会把小说当成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的手段。因为优秀小说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文性。好的人物形象能感动人、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 如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 就曾是千千万万青少年心中的楷模,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而小说的社会政治作用也不容忽视, 正如马克思所说“现代美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社会和政治真理, 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揭示的还要多。”另外, 优秀小说不是死板教条, 而是一种艺术的美。在这种美的享受中, 人们可以认识社会和人生, 受到教益与熏陶。
二、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时要抓住人物形象, 理解作品意义, 并从中学习语言的艺术
人物形象是小说艺术创作中心,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富有典型性, 既概括了一定阶级的本质特征又有鲜明的个性。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塑造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是作家反映现实的重要手段。如阿Q的捉虱子、揪辫子、龙虎斗、摸尼姑、偷萝卜、画圆圈等, 都是具有典型性格的阿Q在其“精神胜利法”支配下的所作所为, 通过这个人物的悲剧, 不仅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 而且让我们看到了阿Q严酷的文化生存环境及他“非人”的生存方式和自我把握方式, 看到了阿Q的个体性格积淀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 看到了阿Q不只是反映了本民族的Everym an, 还反映了所有文化
时机包括时间和机遇, 时间优化要尊重国人的时令特点, 时机优化要充分把握重大纪念日和校内外发生的具有影响的重大事件所提供的活动机遇。第四, 方式和方法优化。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方式和方法没有定式, 以条件允许、师生欢迎、效果最佳为选择的标准。特别是要不断地创新, 只有创新才有吸引力。
弱势国家的Everym an的文化人格的普遍性。中外名著的重要艺术成就就是成功地创造了许多具有社会意义的典型人物, 这些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带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具有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再如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主要人物曹操、诸葛亮、宋江、林冲、宝玉、黛玉、王熙凤以及唐僧、悟空等等无一例外。然而, 事实上很多学生在阅读后只能说出一些凌乱的“人物形象”, 而且显得语无伦次。对此,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使用“人物形象”分析四步法“, 即解决四个问题: (1) 是什么样的形象。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及文学形象全面地、立体地把握, 进而准确地概括出某一形象。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可以概括为“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2) 性格特征是什么。性格特征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祥林嫂的性格概括为”勤劳、善良、质朴、顽强, 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 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3) 作者是怎样刻画的。小说里刻画人物的方法很多, 有肖像、行动、语言、心理、场面、景物等描写方法。 (4) 这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这一步要结合创作背景来分析概括, 进而总结出主题, 如上面提到的阿Q。另外, 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学习作者的语言运用艺术, 像钱钟书的《围城》最成功的就是比喻艺术, 其比喻的诡奇、新鲜、丰富多彩、妙语连珠已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
三、指导学生弄清小说描写的环境, 加深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小说的环境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时间、空间等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人际关系等社会环境。这两种环境的描写对人物刻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环境影响人, 环境考验人, 环境造就人。如《呐喊》《彷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旧中国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 是辛亥革命的失败, 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是几千年封建文化孕育出的国民的愚昧、迟钝、麻木, 是觉醒者的抗争, 是知识分子对人生道路的苦苦探索, 是革命者的前仆后继。
四、指导学生掌握小说的情节
故事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 是人物性格发生、发展的依附。只有把握小说的情节才能把握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 为人物形象分析提供依据。读者也由小说的人物、情节获得思想上的收益, 调整或改变自己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正是新课标的理念, 即对话理论。也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 使阅读行为成为人与人的对话与交流关系, 让阅读小说的过程成为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比如著名短篇小说《项链》, 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等复杂、曲折的情节, 不仅使读者逐渐看清主人公那种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资产阶级思想, 而且应能对这种人生追求做出正确的评判, 从而在未来的人生中选择一条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之路。
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握小说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作品的灵魂, 文学作品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员参与, 全方位配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统筹协调,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建设优秀和谐的校园文化, 培养新型合格人才。
(南阳市第五中等职业学校)
长期以来, 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服务于生存需要的教育, 是一种功利性的教育, 它以知识、技能教学为主, 以实用文章教学为主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们越来越需要用较丰富的文学情感来调节在激烈的经济生活中的快节奏, 用较高的文学修养来抵御不健康文化的侵袭, 用较犀利的文学艺术眼光观察世界, 用较锋利的文学艺术手法改造社会。这就使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越来越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热点, 同时也成为了教学的弱点、难点。
长期以来, 对文学作品的“教”, 陷入了一种模式化的泥潭中, 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是一些概念性的、僵化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 无非是分析思想内容, 分析艺术形式, 讲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家风格、基本常识、中心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语言特点、结构形式、情与景的关系、表现手法等等, 甚至用公式去套:如本文通过……叙述 (描写、塑造) ……表达 (提示、表现、抒发、赞美、批判) ……我们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能用 (这些常识性、技术性的内容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 而是说不能用这些内容去代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教师不应该在“教”的过程中给作品贴上“标签”, 再教学生“辨认”, 或者把学生们赶进教师的“陷阱”里, 因为这些毕竟还不是文学教育的深层次的东西。文学作品的教学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 而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附加的东西硬塞给学生。薛毅先生在《文学教育的悲哀》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那套阐释体系也能把经典作品讲偏讲歪, 讲得味同嚼蜡, 刻板无趣, 仿佛全世界所有的作品都可以用反对封建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同情人民大众诸如此类的大词概括, 再加上阶级局限、消极面, 就万事大吉, 天衣无缝了。里面就是没有人, 没有人的丰富感情, 没有对人的处境的体验、同情、理解、悲悯。教师教学生高高在上, 指手画脚, 像上帝一样审判芸芸众生。他们说, 《项链》是批判资产阶级的虚荣心, 是批判享乐主义腐朽思想。这样一来, 那个女主人公活该倒霉。这样一来, 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大概也都是自作自受。我们无法体会小人物的辛酸处境, 无法理解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 我们连起码的同情心也没有得到培养, 那套阐释的体系反而摧残了我们本来可能有的同情心。”这种教育现状决非个别而是较普遍的现象, 作为第一线的教师, 笔者对此是深有感受的。
我们知道, 文学是人学, 表现人性、人情、人道、人权和人生, 表现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情感, 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 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 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一个人性的形成, 人格的完美, 离不开情感的熏陶, 审美的体验。很难设想, 一个心灵狭
彩。如果在阅读中不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 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因此在指导阅读中强调,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重视感受和体验, 整体把握, 善于从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作品中透视其灵魂。如读鬼怪故事《聊斋志异》, 就应从作者塑造的不同人物身上体会到爱恨怨愁, 从而抓住不同的主题。像讽科举的《司文郎》、刺朝政的《促织》、说婚姻的《阿宝》、道人情的《二商》等。
六、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阅读, 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它包括感知、理解、联想、想象、鉴赏、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其中有认读、理隘、思维单调、情感枯竭的人会是一个有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 因此, 文学教育,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可以做得好的, 而应该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经验去对作品作个性化的解读, 去感受去感悟作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的指导意见是这样的:“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 作品的文学价值, 是由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 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 对作品作出反应, 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 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标准”中强调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是教师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出个性化的解读, 强调的是学生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 不是教师的“教”。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 课本知识是一种关于种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 而不是解释的“模板”, 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 但却绝不是正确的最终答案。这些知识在被个性接受之前, 对个体来讲毫无意义可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交给学生, 不能用我们对知识的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学生接受它的理由, 不能用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建构来完成, 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的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 以此来决定自己的学习的取舍性与取舍度。所有学习者都是以学习者现有的经验 (即认知的预结构) 作为学习新知识、新经验的生长点, 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土壤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师, 不能无视学生的预先经验, 不能把新知识作为一座凌空飞架的桥梁, 高架于学生的经验水平之外。知识是不能通过教师“教”给学生的, 而是来自于学习个体内部通过新旧经验的作用而建构的。教师的作用是帮助这种建构的完成。
文学是一种艺术, 艺术的特点在于它有个性, 甚至有它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个性的、多义的乃至不确定性的东西, 决不是用一些统一的大概念能概括得了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做的却正好相反, 千千万万个读者只有一个路瓦栽夫人, 只有一个鲁四老爷, 只有一个王熙凤, 个性化的东西被概念化了, 文学性被政治化了, 人性人情的东西被理性化了, 审美的意识被格式化了, 难怪我们的文学课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那么, 文学课应该怎么上呢?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的, 也没有也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我很赞成作家张炜的说法, 除了一些文学基本常识等技术性的部分外, 课堂的分析、由分析而产生的一个又一个结论是不应太多的, 最好的文学课就是把它办
解、记忆、技能、速度五个横面;认识、理解、评价、创造四个纵面。所以, 教师要因文制宜、因人制宜, 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方式和方法阅读不同的作品, 诸如:精读、略读、速读、默读、朗读、比较性阅读、质疑问难、查阅资料等等。
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读书 篇6
一、想着读, 让读有所解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阅读, 很难对文本语言进行概括。指导孩子要想着读, 从读中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如在尝试《东方明珠》片段一教学时, 学生读一句话后, 问及“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时, 只有两种回答, 一种是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这种回答占大多数;一种是“广播电视塔在黄浦江边”, 这种是思维稍微好一些的孩子的回答。学生很难回答到我们所期待的答案, 想着读“东方明珠在什么地方”?在这里, “地方”一词对学生来说就好回答了。
学生在读中揣摩怎样回答问题的过程, 是“想”的过程, 也是对文本语言感悟理解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 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通过能够想着读, 将“上海黄浦江边”进行自然定位。这种读, 使朗读有了实际意义, 学生在读时也兴趣盎然, 使读充满灵性。
二、表演读, 让读如歌
如一年级语文《江南》中描写鱼儿嬉戏莲叶间的四行诗“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学生自由读这四行诗, 老师在黑板上用绿色的粉笔画几片硕大的莲叶, 并引导说:“如果我们教室就是一个清清的池塘, 天花板是片片荷叶, 小朋友们就是一条条小鱼, 你们能一边读这四行诗, 一边表演, 把你愉快的心情告诉老师吗?”因孩子年龄小, 语言积累少, 要他们将阅读“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时头脑中产生的表象转变成语言描述出来, 有一定的难度。这时, 我们不妨根据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充分发掘教材, 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表演”来诠释他们对文本的理解。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 让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成为内心情感体验的感言人, 放飞心情, 尽情展示。
三、拓展读, 让读加深所感
“莲叶何田田!”生长得多么茂盛啊, “荷叶挨挨挤挤的,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对“何田田”一词的理解是不需要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感受词句内在的意蕴美和形象美。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主要从荷叶的绿和多去感受荷叶的茂盛。首先激活孩子积累的关于绿色的词语, 帮助孩子加深对荷叶“绿”的感受。第二, 可以读《儿歌》, 帮助孩子感悟。接着, 通过角色体验, 帮助孩子置换角色, 进入文本情境。最后, 通过加上动作读, 再次感受荷叶蓬勃的生命力。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读得清新、简单, 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孩子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 在读中还原画面。
纵观教学读的环节推进, 无论想着读、表演读还是拓展读, 我个人认为都归于“理解读”, 他能让读在所有的想象中超越文本, 其实就这么简单。这样, 大块大块的读取代了老师条条分缕解析的读, 让学生在读中获得情感体验, 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我觉得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这一读的策略, 教学效果很好。
初中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自己读书 篇7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 生源较差, 现在的学生极少阅读, 只在课堂上泛泛地读一下课文, 有的学生一课学完还不知道生字、新词在什么地方, 更不要说对文章语言的感知和对文章情感的体悟了。因此, 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必须改变这种现象, 要特别重视指导学生自己读书。
阅读的本质就是“读”,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阅读教学当然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 不出声默读也是读, 乃至口舌绝不运动, 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 如古人所谓‘目治’, 也是读。”阅读教学没有学生自己实践, 就像作文教学没有学生自己的写作实践一样, 肯定收不到任何实效。“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多读为了少讲, 以读代讲。通过读, 学生会自己发现问题, 并借助工具书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不少问题。课本是循序渐进的, 学生通过熟读作品, 可以自学到相当程度, 并且经过自我消化和吸收, 学生既有兴趣又不易疲劳, 往往还印象更深, 记忆更牢固。这样, 似乎在“读”上费时较多, 但磨刀不误砍柴工, 学生抓住了根本, 剩余问题由教师抓住重点、难点予以点拨, 可以讲得少而精。而不分详略轻重, 一讲到底, 则容易使学生疲劳、厌烦。因此, 只有学生自己读书, 才能从多方面受益。
一、学生自己读书, 有利于获得语感
众所周知,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 语感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 是一种理性的直觉, 其形成是过去的知识、经验的积淀。就一般情况而言, 阅读能力的核心便是对语言材料的感知能力, 即语感。语感是听说读写的核心, 我们的语言教育应该以积淀语感为目标。语感不是“东西”, 也不是知识、观念、教条, 因而不能给予, 不能灌输, 好比冷暖的感觉, 你不能命令谁感觉到冷暖, 而必须承认从而尊重人作为感觉主体的地位。所以,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多读课文,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 把别人的言语手段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手段, 把文本的语言形式内化为活的语言形式, 实在是获得语感、掌握语言运用规律的必由途径。
二、阅读教学要给学生留有“空间”
阅读教学是学生触摸文本语言, 感受形象, 体验情感, 获得思想启迪的生命活动。生命活动是需要空间的, 阅读教学同样需要空间。在教学中我做到如下几点:
1. 留给学生阅读的空间
(1) 初读课文, 教师不必太多地限制, 不必给学生认知支持, 要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阅读中获得快乐,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以自读为主。进入课文重点部分学习时, 首先给学生自由自在阅读的时间, 不提思考问题, 不以齐读代替个人阅读, 接着对学生自读进行评价, 最后学生熟读课文, 积累语言。
2. 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1)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学生进入了积极思维状态, 教师的适度点拨才可能使学生有真切的体验。
(2) 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习课文时, 问题指向的空间要大。
(3)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
3. 留给学生练习的空间
(1) 留有“说”的思考空间。
(2) 留有“写”的思考空间。
三、积极组织课外阅读活动
阅读教学仅以课本单一的教学内容肯定是不够的。与课堂阅读有别, 课外阅读不拘形式, 不受时间限制, 不带太多的功利性, 在放松的状态下阅读, 对阅读对象更易获得全面的认识与整体的领悟。基于此, 激发学生自己阅读课外书的欲望, 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积累语言材料, 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很有帮助。为了丰富学生的读书活动,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组织课外阅读。
1. 教师推荐与学生搜集相结合
这样做, 一是可以让阅读内容具有真正的开放性;二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积累的积极性, 形成自主积累的内驱力。把选择的机会还给学生, 就是让学生遍览佳作, 让他们不断提高鉴赏力。
2. 把手抄、口诵、理解、记忆有机结合起来
优秀散文、古诗文的课外阅读可采取抄、读、背、析相结合的方式。“抄、读、背”对初中生来说容易做到, “析”对不少学生有难度, 需要教师相机指导。
3. 利用第二课堂时间, 每周举行一次阅读交流会
四、对学生自己读书进行指导
学生自己读书, 有利于记诵大量诗文佳作, 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何指导其读书呢?
1. 处理好学生读书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出表现在主动地读书学习,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分析讲解。教学主导作用在于指引阅读方向, 指导阅读方法, 设计并组织多种方式的阅读训练, 点拨、诱导, 帮助克服阅读中的困难。
2. 教给学生阅读技巧
我采用一定的策略,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去读。学生的字、词量的储备及阅读基础不理想, 审美能力低是造成学生阅读障碍的主要原因。所以一定要扫清阅读障碍。如对初一学生, 可让学生先读精彩的、感兴趣的部分, 让学生想读, 他们读进去了, 就会要求弄清来龙去脉, 自然就会去读其他内容。对那些缺乏兴趣的学生, 可以通过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讲荐读书目中的精彩故事, 让语文优生介绍得益于阅读的经验等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渐入阅读的正轨, 步入阅读的快车道。
中学生应怎样读书 篇8
物理学科不同于哲学、美学,它属于一门实验科学,需要在精准的实验条件下,不断得到实验数据。那么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作为一种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教学工具,对开展物理教学十分有益。相比传统的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教学形式,物理实验的生动性、趣味性、互动性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广泛性、关注度也比传统课程教学形式更高。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独特的身心特点和心理特点。这个学龄段的孩子,独立性逐渐增强,兴趣广泛,乐于接触新事物。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从高中学龄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抓住他们的猎奇心理,在教学形式上,根据教学计划和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提升学生的操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才会对物理实验乃至物理这门学科产生学习的兴趣。
所以,身为物理学科的教师,第一,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第二,要在平时生活中多积累实验素材,在充分了解物理教材的基础上,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创新的大脑,积极筹备一些素材,组织与教学相关的新奇实验,在事先充分验证实验效果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实验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选取的物理实验案例,可以让学生领悟到物理实验的神奇,感受到物理规律性现象贯穿实际生活的奇妙。
备课后,怎么开展实验教学也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成功的实验教学,需要把学生引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在导入实验时,设置悬念,引出学生的极大好奇心后,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在实验现象和数据产生后,出乎意料揭晓答案。实验效果既是最有说服力的,也是最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掌握的程度更好,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2. 培养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艺术
(1)讲课风趣幽默。物理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大多数时间,物理教学采用的是“一对多”式的课堂教学形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避免枯燥和单调,是教师需要摸索的一门学问。在课堂中,物理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幽默、生动的口头语言和动作、眼神等肢体语言,充分感染学生,提高他们对学科的关注度和注意力。所以,物理学科教师应当加强语言艺术的修养,提高语言技巧,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尽量对每一次课程进行真实的预演,以便到了讲台,能够谈笑风生,赢得学生们的拥戴。
(2)具有丰富的情感。通过情感交流的教学方式,叫做“移情教学”。这种情感共鸣的交流形式,不只语文学科才具有,其具有学科的普遍性。所以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酝酿丰富的情感,展开师生沟通。教学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沟通与互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带有情感地教学。
情感的交流与互通,不仅仅指的是教师个人情感,也包括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及所体现出的师德。只有具象的语言与内在深厚的情感并用,学生在聆听教学过程中才能与教师发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对物理学科进行深层探究。
(3)讲有趣的物理现象。国际国内拍摄纪录片有个共通的特点—故事性,把现象和自然故事化,这样观众才乐于观看,有观看的兴致。物理教学也一样,教师要善于将枯燥无味的物理现象,变得生动,具有故事性。这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们才乐于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阅读物理学科史上一些有趣的故事,可以是某个物理学家勤奋好学的故事,也可以是某个物理定律的偶然发现。偶然性、故事性、趣味性的物理故事,能够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关注力,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刻苦追求、持之以恒、不懈探索的正能量精神。所以,教师应当以求知的心态,汲取优秀的物理学知识与故事,尽一切可能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3. 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
一个成功的物理学教师,不仅能够教会学生物理学知识与物理实验原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自信。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渴望被认同、被赞同。结合高中生这一特殊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给予每一位学生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认可,这样能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物理课堂上,老师根据某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提问,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回答出来,这就可以让学生收获一定的成就感。而且一旦学生喜欢上这种成就感,就会更加积极地去学习。学生是具有个性的群体,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出每一位学生的成功体验,逐渐培养其自信心,提升其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4. 将物理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中学生应怎样读书 篇9
一、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阅读
在读书的时候不能让学生毫无目的地读,应该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例如:在教学课文《沙漠里的“船”》的时候,我板书完课题后,提出问题:“沙漠里的‘船’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航行的……”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了沙漠里的“船”是骆驼。再让学生观看骆驼的图片,这时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很多动物都不能在沙漠里生存,为什么骆驼能生活在那里”积极思考品读相关的内容,最后得出答案:因为骆驼身材高,脖子又很长,所以能够望得很远;骆驼的鼻子又很灵敏,能够嗅到很远的水源。另外,骆驼的驼峰又能储存脂肪。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骆驼适应在沙漠里生存,它也不愧为沙漠里的“船”。
二、要抓住本节课知识的中心、关键和突破口来进行阅读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搜寻出总体框架中的中心点,再对它们进行比较、探讨,从中提炼出关键点,就是在这节课的知识体系中其关键作用的一个知识点、一个问题或一句话。同时还要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就是要找到那些不容易理解的和不容易掌握的知识的办法。例如:我在教学《狐假虎威》这节课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快速读课文,理解课题,说说课题的大概意思得出: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这一中心点。通过讲“假”的字意,让学生运用工具书理解其深刻的含义。在我生动的讲述和学生富有情感的表演中把狐狸的本性鲜明地表现出来。带着“老虎为什么半信半疑”这一学习难点,我通过学生合乎情理的表演,和学生一起分析狐狸说的话。看看老虎的态度,解释词意分析句子,最后我提问:“看小动物们都跑了,老虎会怎么想呢?”学生回答:“相信了狐狸的话。”这时候我因势利导,给学生的答案给予肯定。这也证明老虎上当受骗了,所以人们常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人。
三、要设计好课前的导语,让学生进行有兴趣的阅读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够激起读者的兴趣,就像是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欲滴。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够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小学生对事物总有一种很高的好奇心,他们有一种不达到自己的目的绝不罢休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就抓住了学生的这种心理,每节课的课前导语我都精心设计,积极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源泉。例如:我在教学《春雨的颜色》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了,它与我们的生活相惜相伴,就好似好兄弟,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是怎样的?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的吗?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地回答:“想”。于是我便说:“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我的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涨地朗读起课文来了。
四、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后进行阅读
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把读的训练贯穿于我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通过默读或朗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口头语言,从而理解和欣赏景物美、情感美。例如:我在指导朗读漓江水的“静、清、绿”这一段时,我先出示课件,进行描述“漓江有许多小船在等着我们乘坐,我们乘着小船、轻轻地摇动双桨,荡舟漓江。”接着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学生在声音和画面的作用下入境了。这时我轻声问道:“你感觉到了什么?”学生齐读:“漓江的水真静啊!”接着我又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再读:“漓江的水真清啊!”让我们抬起头,放眼望去,“漓江的水真绿啊!”最后我让学生把三个句子连起来读。这种读的训练不仅有层次,而且也很有质量,在身临其境中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培养了阅读能力。
阅读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这样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
【中学生应怎样读书】推荐阅读:
中学生怎样做读书笔记09-04
教师应怎样“惩罚”学生05-29
学校应培养怎样的学生08-12
中学生心理问题应重视09-09
应重视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10-23
中学生怎样学好英语09-14
中学生怎样快乐学习05-23
怎样指导中学生写作文07-01